医保信息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05 17:22:42

医保信息管理制度

医保信息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医保定点医院、医疗保险中心与分中心是医疗保险管理体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完善了医保定点医院医保政策。必须要强化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积极地贯彻落实医保的制度,才能够为参保人员提供所需的服务。因为医院与医疗保险机构所追求的根本利益是相同的,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双方的发展,就应该形成共赢的局面,并保证合作关系的长期性。因此,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的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规范医疗保险工作,同时,还能够更好地落实医疗保险制度。

1信息化技术在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1增强管理效果

对医疗保险管理予以强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医保管理工作的效率,节省医疗费用。在医保管理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够构建费用控制的系统,而且还可以对统计数据进行详细地分析,对评价指标进行对比,进而真实地反映出医疗服务的水平,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1]。由此可见,需要充分考虑到医院实际的情况,科学合理地采用管理方式,加大监督与控制的力度,对于医疗费用进行严格地控制。而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若某科室医疗费用出现超标的情况,需要进行提醒,并且严格按照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的规定,对医疗保险的指标进行详细地分析,对超标的科室予以处罚。在每年的年末,需要向领导汇报医院各项指标的实际落实情况,将其作为具体的根据,进而更好地制定出下一年的工作规划,拟定出医保指标协议,并且同科室负责人一起完成签订的工作。而在管理中,信息化技术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要想更好地开展医保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加强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使用。

1.2增强监控的力度

医院是盈利性机构,所以,要想获取理想的经济效益,必须要不断强化监控的力度,对于保险费用进行严格地核实。部分医院所使用的是刷卡结算的方式,所以,监控的力度不大[2]。而在医疗保险管理中,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管理问题经常出现。通过信息化手段的运用,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来对违规操作进行监控,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医生工作的态度进行监督,同时还能够避免违规操作出现的几率,使得医疗保险的管理效果不断提升。

1.3合理地细化管理工作

通过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医疗保险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细化管理工作,保证工作的具体性。其中,医保管理部门需要对医疗保险操作的流程进行深入地了解,并且针对医院的医保管理情况有效地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如果医院已经具备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但是,只是对各个科室的药品占据比重和次均费用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并且具体至各科室。然而,实际的管理方式却相对粗犷,仍然难以发挥管理系统的重要作用,而是根据医院指标来开展医保的调控工作,导致指标的细化程度不够[3]。所以,应该创建出三级管理体系,并且使用细化管理模式,积极地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对医保指标进行细化,严格考核量化指标,并利用分级对比的方式,对各个指标进行反复地对比,如果存在异常的情况,则需要及时提醒,降低管理问题出现的几率。

2有效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具体途径

2.1重视医疗保险管理监督工作的重要性

患者在医院治疗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监控工作的力度,对于医生用药以及治疗合理性进行全面地监督,防止拒付现象的发生。而在医疗保险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单病种的执行情况进行有效地监控,确保医生对单病种政策的了解,进而选择出最佳的结算方法,避免因为结算不合理出现患者拒付现象的发生[4]。另外,医保部门需要对单病种政策予以相应的了解,并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制作出电子模块,纳入到电子病历的内容当中,使医生能够对政策内容与结算的方式进行充分地了解,避免拒付情况的出现。在每年年末,还应该统计医院最常用的药品,如果有药品同比增长超出了50%,那么就应该予以重点地审核,使医院用药更加合理。

2.2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制

第一,充分考虑医疗保险政策,并使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地制定出开药限制,积极贯彻并落实,明文禁止同规定内容不吻合的行为出现[5]。同时,还应该向医保管理部门真实地反映出患者诊治的状况,并且对患者治疗处方进行实时地监控,在对评价治疗合理性进行审核的过程中,使得医保基金更加安全。第二,积极创建信息化的病例管理体系,对患者医疗信息内容进行审核。第三,利用HIS系统,并在信息化管理方式的帮助下,对影像报告进行严格地审核,保质保量地完成检验查询的工作,并对审核流程予以优化,确保审核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在完成审核工作之后,还应该按照审核结果来开展二次加工,将市医保的审核重点当作重要依据,合理地制定出全新审核标准。与此同时,还需要增强诊疗监管的力度,找出病例当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并如实汇报给医生,保证医疗处方更加合理,并使得医保服务的质量得到提升。

2.3其他措施

要想更好地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医保管理工作当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信息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就应该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使信息更加准确与完整,有效地改进并完善信息化的管理体制,提高数据保存工作的质量[6]。另外,还应该积极地开发管理软件,保证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实用性不断增强,与此同时,还应该随着医保业务的发展对管理系统进行实时升级,进而更好地提高医保管理工作的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积极地提升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效率,就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方法,对管理模式予以完善,构建出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使得管理制度更加合理。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加大监督管理的力度,保证管理要求的经济贯彻和落实,更好地提升医保管理的质量与水平。文章对信息化技术在医保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完善措施,旨在更好地推动医院医保管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林.信息化技术在医疗保险改革中的运用[J].硅谷,2012(16):150-151.

[2]廖威,刘宗明.信息化手段在医疗保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2012,07(6):773.

[3]常淑凤,侯红军,李晶,等.信息化条件下医疗保险管理安全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4(10):145-147.

[4]王建林,常鹏,张树海,等.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信息集成平台建设[J].中国数字医学,2012,7(12):84-86.

[5]康明娜.谈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J].劳动保障世界,2014(12):31-32.

[6]杨爱荣,史丽波,赵红梅,等.探寻完善医疗保险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13):72.

医保信息管理制度篇2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财务部,湖北武汉 430014

[摘要] 随着现代化管理观念的不断进步与更新,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会计管理模式已成为大势所趋。信息化能有效减少人员操作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人工失误发生率,提高管理的准确性。本文以新的医院财会制度的实施为背景,从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理念、加强会计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完善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推进财务信息的统一、加强人员培训、结合新制度内容要求设计财务软件新功能等七个方面对新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展开阐述。

[ http://

关键词 ] 新医院财会制度;会计;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6(c)-0181-02

随着医疗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的主要方式,也是医院建设的主要趋势。只有完善信息化内控管理,推进财务信息的统一编码,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理念,才能确保信息化管理的有效实施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开展[1]。新医院财务制度在2010年年末正式,2011年7月1日在试点医院开始实施,2012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执行。新医院财会制度针对医院的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方面内容进行了强化,在收支核算、成本管理、会计科目、预算管理、财务报告体系和医院财务报告等方面均做出了重大创新[2]。在医疗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的医院财会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将会计信息化建设推上日程。

1 新旧制度之间的比较

新制度是在旧制度基础上的凝炼与提高。与旧制度相比,新财会制度加强了预算、成本与负债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将医院的收支部分进行了更为详细和合理的分类。同时操作规章制度的制定更加详尽,增加了实施过程中的可执行性和透明度,使得医院的管理制度更严格,管理方向更为明确,有利于医院财会监督体系的建立,更加适应新形式下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

2现阶段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安全性低

医院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平台多建立于互联网上,后者强大的开放性使得相关信息随时有可能丢失和被窃取,甚至遭到黑客的恶意攻击,重者造成系统瘫痪。当前的主观技术因素与客观的互联网环境均不能完全保障信息系统的绝对安全运行,为会计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诸多风险。

2.2 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

作为新时代的科技产物,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掌握难度更大,尤其是目前我国很多医院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并不算高,对新技术的理解和应用难度较大,对信息系统的操作难以上手,造成无法正常运用计算机信息平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更勿用提信息系统的优化,直接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

2.3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都没有完整的会计管理制度,制度的缺失造成会计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下降,使新制度失去了应有的效用。只有在制度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医院会计信息的正常运行[4]。

3 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3.1迎合了新医院财会制度的要求

新制度强化了医院的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对会计科目进行了更规范详尽的分类,同时完善了会计报表体系,加强了对财务风险的防范等等,为了适应新制度对医院财务和会计工作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医院必须对现有的会计信息化软件进行升级改进,使其与新制度相匹配。

3.2 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

现代医院管理的职能注重医疗、科研、教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发展,人、财及物的共同管理,这对管理方法和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只有网络信息技术才能实现这一管理职能。将医院的业务、财务、信息的管理融为一体,在高度集成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在宏观层面优化医院的资源配置,为医院实现现代化管理职能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物质基础[5]。

3.3 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变

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的会计电算化均以核算功能为主,会计信息化系统中的各部分之间处于割裂状态,缺乏联系和整体性,各子系统软件间存在重复配置,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创新,这种以核算为主的管理模式已远远落后于医院的整体发展水平,应助其尽快向管理型转变,而在此背景下,更应加速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进程。

4 新医院财会制度下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建设策略

4.1 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理念

信息化建设并非等同于财务软件的单次购买与使用,它投入大同时回报周期较长,除了需花费大量资金购入相关设备及软件外,对人员的培训与知识的更新、以及对信息系统的长期维护等也是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此外,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始终注重以会计电算化为核心,加强财会工作在医院管理方面的统筹性与全局性,并实现与其他信息平台的融合和对接。

4.2 加强会计信息平台的安全性

要想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首先要确保其稳定性,在数据的记录、传输和保存过程中做到准确、安全和完整。在网络安全和病毒防范等方面严加防范,增强信息平台的安全防御能力。同时对电子档案建立文件备份,做到有备无患,以便于在计算机受到攻击时将损失降到最小,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4.3 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保证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和应用的重要保障。医院的会计信息从某个层面上来讲反映了整个医院经营和运行,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与完整对于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反过来讲,会计管理又是医院管理中的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因此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适合自身现状和发展的管理制度,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6]。

4.4 完善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

医院会计信息是整个医院管理与运行的影像,它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经营与流程情况,因此要确保相关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依托医院高效率的内控机制。高效的内控机制能够确保医院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信息的准确性。信息化已成为医院管理的大势所趋,因此会计信息化的内控机制也有待于加强和建立。医院应结合其自身情况,对财务信息的产生、采集和利用进行深入的分析,制定基于人的内控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内控管理机制,推进会计信息化的有序进行。

4.5 推进财务信息的统一

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割裂与独立是目前阻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实行财务信息的统一编码,可以有效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融合与对接,实现信息交接、集成与共享,只有实现信息共享,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信息化系统。财务信息的统一是信息整合和交互的前提。因此医院应联合财务部门,建立数据中心,在相关部门协调下,对财务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修正,避免信息系统中重复编码及矛盾编码的产生,建立编码统一的财务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实现全院信息的集成与共享[7]。

4.6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人员培训

信息化平台的运用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为相关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医院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能分工明确,做好内控工作。同时,注意加强对相关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进行知识更新,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财会人员的监督职能,防范财务风险,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7 结合新制度内容要求设计财务软件新功能

新医院财会制度相比于原有制度进行了较大改动,对账务处理方式、科目分类、报表格式等均给予了新定义。因此在设计软件功能时应尽可能地体现出这些新特点和新要求。例如要设置科室分类功能,使各项支出能通过辅助核算方式精确到某科室[8]。再比如新制度强化了对科教项目的管理,因此在设计软件功能时要能够体现出科教项目的管理内容,可随时查询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结余情况。

5 结论

会计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医院管理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新医院财会制度为此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立会计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应强调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理念,加强财会工作在医院管理方面的统筹性与全局性;加强会计信息平台的安全性,确保数据的记录、传输和保存过程中的准确和安全;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为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完善会计信息化内控管理,保证会计信息化的有序进行;推进财务信息的统一,实现全院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其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结合新制度内容要求设计财务软件新功能,体现出新制度下的新标准和新要求等等,只有加强上述工作才能真正提高财会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加快财务信息化进程,确保医院跟上现代化医院制度发展的进程。

[ http://

参考文献]

[1] 魏华东.论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会制度的完善[J]. 中国外资,2011,17(6):17-18.

[2] 段建丽.新医院财会制度下成本核算的若干问题[J].卫生经济研究,2012,3(1):59-60.

[3] 许祝愉,王辉.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中国医院,2012,10(5):32-33.

[4] 张啸.新医院财会制度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4,6(3):206.

[5] 武秀丽.试论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时代金融,2013,35(15):235.

[6] 陈颢,戴慧.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6):175.

[7] 俞旭芬.新医院财会制度下医院成本控制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4(2):101-102.

[8] 陈勇.浅谈新医院财会制度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3,11(5):176-178.

医保信息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内部控制;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缺陷及优化

一、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缺陷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又被称之为会计电算化,它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会计的程序化操作,从录入到结转成本再到生成各种财务报表,都是依靠计算机程序来进行操作的,从而极大减轻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医院的财务管理能力。但由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形成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也使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存在很大的风险性。

(一)会计信息缺乏系统化的管理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促进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在医院财务管理中也同样如此,但由于医院内部还尚未形成较为先进的管理思想,这也造成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较为滞后,对某些财务风险仍旧存在很大的不可预见性。在医院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虽然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管理软件中的风险较为重视,但却忽略了财务人员这一人的因素,在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很可能会由于财务人员的不规范操作而造成财务风险,还有可能因为人的因素而造成财务信息的泄漏、财务数据失真等问题,如果不能对人的因素进行内部控制,必将大大影响医院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二)会计信息管理的岗位牵制作用弱化

虽然采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财务工作的电算化,并由计算机来代替人工进行财务操作,但这也使财务系统中的岗位分工变得模糊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岗位牵制作用弱化。长期以来,医院在进行财务工作时都是对岗位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的,并由不同的财务人员来对不同的财务工作进行操作,如核算有核算人员、审核有审核人员,而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则能够利用计算机对每笔业务进行自动录入与生成报表,这也使会计信息管理工作中的岗位牵制作用弱化了,进而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三)医院会计信息管理存在不安全性

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属于一种财务软件,这种财务软件虽然能够高效地完成财务工作,但也使系统本身存在较高的风险性,特别是黑客或不法分子对系统的入侵和数据的窃取,使财务数据受到很大安全威胁。此外,人为操作的不当或是系统本身发生技术故障时,也有可能造成系统中的财务数据丢失。由此可见,这些问题都证明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存在不安全性。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的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研究

在内部控制视角下,要想提高医院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强化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能力,就必须从四个方面进行优化,以下对这个四个方面的优化工作进行探讨。

(一)强化会计信息管理的内部控制力度

医院应从内部控制角度出发,在医院内部应明确会计岗位的内部分工结构,应分别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和传统的会计岗位,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岗位牵制作用。此外,医院还要通过制度的设立来确保会计岗位能够进行定期轮换,确保岗位牵制作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因财务人员的,而给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带来不利影响。

(二)制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在内部控制视角下,会计工作的进行必须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与会计制度来进行合法操作,以此确保会计工作具有完整性、真实性与有效性,这也是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因此,医院应对会计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的内容进行参考与分析,并结合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工作特点与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能够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会计信息管理制度,以此加强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力度,并利用制度来指导医院内部的财务管理人员。

(三)制定会计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对于医院来说,会计档案是必须要有的,而且要进行永久保存,由于传统的会计档案是采用纸质的形式进行保存的,这也使这些会计档案难以进行长久保存,进而使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医院对于会计信息档案的管理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以此提高医院对会计信息档案管理的内部控制能力。医院既要将会计信息档案进行纸质形式的保存,并对纸质档案进行妥善保管,还要将会计信息档案中的相关信息输入到计算机当中去,由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来对会计信息档案进行妥善保管。即使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信息丢失,也能够依靠纸质资料进行找回,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四)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在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内部审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对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行客观评价,找出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提供指导建议。由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非常复杂、并且涉及范围很广,这也使内部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人员有严格的要求。因此,医院必须建立会计信息内部审计制度,定期对会计账务进行审计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来对账务进行处理。此外,医院还要确保费用的签字与审核能够有证有据,满足内部控制要求。最后,医院还应对整个审计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及时发现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参考文献:

[1]邵宇波,张冰.实现医院财务信息数据集中管理的构思[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05):67-69.

[2]胡博.完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途径[J].商业经济,2016(05):50-51.

[3]纪德娣.医院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4(09):82-83.

医保信息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医院 档案管理 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064-01

当代社会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社会各阶层也越来越意识到信息技术对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各种积极作用,医院方面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更是初窥门径。紧跟社会的形式发展走向,提高了医院信息科学化管理的重视,摒弃陈旧档案管理制度,积极完善医院的工作方式,逐步健全管理制度。

一、医院信息科学化管理的积极作用

1.方便初始资料的保存

初始资料对医院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医院传统管理模式中,这些资料都是以最古老的方式被保存着[1]。时间流逝,这些纸质的资料难免会面对越来越多的问题。比如需要存放的空间越来越大,温度湿度气候的改变以及其它的物理环境对纸张的影响越来越大,所以需要投入的更多资金进行维护和保养,造成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大、可用率低、易损易坏。信息化管理的档案制度就不会存在这些问题。初始资料经过信息技术处理后,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查阅,既省去了繁琐的翻找过程,又不用担心如反复查找纸质资料对纸张产生的损坏,也省去了大量纸张的存放产生的空间,增加了医院对空间的利用率。信息资料经过备份处理后,不用再担心资料的丢失或者破坏。

2.完善档案的处理方法

对不同类别的档案进行分类处理是医院的重要工作之一。传统档案处理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及空间[2]。信息化管理的档案制度则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些问题,可大大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与人工归档方式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即时存档,即时查取,即时修改,即时转换,能够有效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3.方便医院各部门之间对资料的交流和沟通

传统的档案处理模式不利于医院各部门之间对资料的分享及沟通。不同类别的资料分门别类存放于医院各部门科室。查阅其他科室的资料对工作人员来说繁琐困难。信息化管理后的档案存放于医院的局域网中,即查即阅,效率极高。经过加密处理的资料也可提高安全度。

二、完善信息化管理档案制度的方法和意见

1.提高档案信息化专业管理工作对医院的积极作用

档案信息化管理对医院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深远的作用,所以上至领导阶层、下至普通员工都要充分意识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势在必行[3]。医院通过管理思想的不断转变,有效的摒弃了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促进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学习全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完善细致化档案管理模式,通过多层次、多方面的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不断推进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建设,促进医院档案管理事业健康发展。

2.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制度

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2.1岗位工作细分化

要详细规划工作职责,岗位工作落实到个人,并未将职责也落实到个人,通过岗位工作内容细化,能够有效找到工作责任人,促进员工的责任心培养。

2.2制定规范化医疗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医院要在国家相关档案信息管理法规指导下制定完整、健全、科学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通过现代化档案管理软件的配置,要适应多种类格式文档的存储和浏览工作,配备系统的互联网功能,为医院系统化管理服务,保证医院业务需要,保证医院与员工之间、医院与卫生系统之间对档案方面工作的交流与沟通[4]。

2.3建立完善的软件维护保养制度

医院要建立完善的软件维护保养制度,保障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治因为档案管理软件维护和保养不当,造成的档案丢失情况发生。

2.4制定科学的用户查阅管理权限

医院通过制定科学、严谨的用户查阅和管理权限,有效保障了医院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并且通过管理权限的严格规定能够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正规化进程。

2.5建立公平的奖罚政策

医院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的奖罚政策,积极促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培养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有效提高医院档案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

3.信息化档案管理技术的使用有效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认知水平

医院通过现代化档案管理技术的使用有效实现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流程,τ谧ㄒ档牡蛋傅蛋腹芾砉ぷ魅嗽毙枨罅吭嚼丛酱蟆H绾翁岣叩蛋腹芾砉ぷ鞯淖ㄒ敌允且皆汗芾砉ぷ魅嗽钡氖滓问题,可以通过直接引进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以及档案管理专业的技术性专业人才进行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人才储备,提高整体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现代化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内容进行专业化培训,并积极制定教学目标,并实行公平、严格的末位淘汰制度,促进医院担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4.完善的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设备

医院通过自身综合实力的分析,理智的扩大档案信息管理建设工作的投入力度,并且有效促进办公设施的综合配备,更换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也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相应的工作设备,医院也要根据自身经济综合情况进行经济方面的投入[5]。专业的现代化管理软件、高科技档案管理系统硬件、存储设备等综合设备的配备能够有效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专门配备必须的计算机、打印机等一切基础设施的工作室也是必须条件之一。

结束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不断发展,医院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也逐步走上历史舞台,通过专业化、职业化、科技化、现代化等多效管理能够不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有效加强了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并且有助于医院的服务效率提高,促进医院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春华,彭秋凤.当前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应对要点分析[J].海峡药学,2014(11):277-278.

[2]衡明慧.浅谈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兰台世界,2011(z3):139-140.

[3]金英爱.谈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4(19):147,157.

[4]瞿明红.探析新时期医院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2013(21):151-152.

医保信息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医疗管理

1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目前,医疗保险的对象大概可以分为三种人群,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在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按照传统方式方法来处理和落实医疗保险工作,是难以保证此项工作满足制度要求的,应当探究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变医疗保险工作的现状,提高医疗保险工作的有效性,使之能够高质、高效地为不同的参保人员的不同的费用结算等工作服务。因此,应将目光落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将其有效应用于医疗保险工作之中,对医疗保险各个方面予以有效管控,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险工作质量和效率。

1.1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使管理更精细

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应用中,能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开展医疗保险工作,对医疗保险业务流程予以优化和简化,确保医疗保险工作能够顺利、标准、有效进行,避免导致工作执行不佳的现象出现。此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运作良好,能从管理的视角对医疗保险各个方面予以深入、详细分析,进而合理划分管理模块,比如基本档案管理、医保基金管理、零星结算管理、医疗管理等,从而有针对性地管控各个方面,保证医疗保险中心内部能够良好运行。所以,规范化、高效化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系统能使医疗保险各项管理更加精细。

1.2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使管理更公平

高效、规范化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够严格按照医疗保险相关的规范及标准,对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相关信息予以收集、整理、统计、分析,进而为各项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比如检测评价、费用结算、费用筹集、资格审查等方面的数据,以便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地落实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提高医疗保险的标准性、有效性、公平性。

2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准则

2.1要具备实用性

系统的实用性是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正常、顺利运行的关键所在。对于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用性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系统的功能性较强,与业务需求相符合;②系统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适应力也较强;③需要系统具有一定的便利性,提高系统的使用率。

2.2要具备扩充性

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扩充性的原因为:在社会保险中,医疗保险系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能会不断加入各种不同的新的险种。这就使得在设计系统中必须需要具有一定的扩充性,才能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用户需求和可能出现的大任务负载。

2.3要具备先进性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使得医疗保险信息与其用户信息保持一致,且在设计时加入一些先进的技术,使其在今后的使用中可以继续升级系统,而不需要重新进行规划和设计。

2.4要具备规范性

在我国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技术被加入到管理信息系统中,这就要求医疗保险必须具备一定的规范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其更好地为我国居民就医进行保障。

3构建措施

在现代化的今天,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有效应用于医疗保险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能消除以往医疗保险工作中常常出现的差错,提高医疗保险工作的效率。因此,如何将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高效、规范地应用于医疗保险之中,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并总结了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措施。

3.1制订标准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在规范化、合理化、有效化地落实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时,需要有健全、完善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作支撑。基于此,在构建高效、规范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时,应注意制订标准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即对以往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实际情况予以分析,确定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而通过管理问题来分析和确定医疗保险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之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科学、合理地制订标准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

3.2完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对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况的了解,确定此系统是由3部分组成的,即医疗保险中心管理信息系统、社区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交换及网络管理。

3.2.1医疗保险中心管理信息系统

从保证医疗保险中心良好运行、有效处理相关事务的角度考虑,在具体构建医疗保险中心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应当设置基本档案管理、医保基金管理、零星结算管理、医疗管理、IC卡(社会保障卡)管理、财务管理等模块,按照医疗保险相关标准及规范要求来约束以上管理模块,保证各个管理模块的良好运作,为支持和推进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有效展开创造条件。

3.2.2定点医院收费管理系统

定点医院收费管理子系统在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社区与医保中心机房之间建立了通信,从而使此系统能够对药店、医保中心等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药物销售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进行。综上所述,系统是否完善,体现的不只是工作效率的提升,更要对流程进行有效规范。基于以往易出现错误,对管理信息采用机械进行分类,进行准确录入,再由人工进行核算,这样大大保证了公平公正性,提升了人员登记的准确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信息化不断提高的推动下,我国的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应用十分广泛,并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因此,将计算机与医疗保险管理系统进行有效融合,这也是我国技术人员所要探究的。基于本文的分析,确定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医疗保险单位应当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积极构建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使之辅助医疗保险各项管理工作,为更好地推进我国医疗保险工作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武万鹏.建设规范高效的医疗保险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思[J].信息系统工程,2015(05).

医保信息管理制度篇6

新医院财会制度的实行对医院的财会管理有很大的影响,完善、调整医院会计的信息化建设,适应医院财会管理新制度很有必要。文章首先简单的介绍了新医院财会制度环境下会计信息的具体应用,对比新旧会计制度的对比,并进一步的探讨了新医院会计制度下会计信息化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新医院财会制度;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应用效果

新医院财会制度2010年正式,在公立医院试点城市实施的时间为2011年7月1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时间是2012年1月。新医院财会管理制度在就财会管理的制度上进一步的强化了医院的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核算,并且在医院财务报表、会计科目、预算管理、成本管理以及收支核算等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创新方案。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落实,医院医院会计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新医院财会制度下的会计信息化的具体应用

会计信息化是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科学应用,也是对传统会计模式的有效整合,在传统财会制度基础上建立现代医院会计信息与会计学科完美融合的系统。该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的将医院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按照一定的形式进行存储,同时还能够通过应用程序进行数据查询,有效的实现了医院数据信息化的目标。同时还能降医院中规范的工作流程利用应用软件进行固话,提高医院医疗工作的规范度,同时提高医院医疗工作效率,显著降低医院的人为控制决策,降低医院财务方面的风险。医院进行信息化会计建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实施新财会制度后,医院会计信息化的现代建设,必须保证医院各项工作与财会信息系统的紧密连接,从而保证医院运行过程中的各项资料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及时的汇总到医院的财务部门,以便财务部门更加清晰的了解医院的运行状况,制定出及时、具体的管理方案。除此之外,医院的工作人员还必须具备应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能够及时的将得到得到结果资料反应管理人员,有助于医院会计职能的持续改进。

二、新旧会计制度比较

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离不开会计理论的支持,新财会制度的实施对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加有效的开展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对新旧会计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很有必要。新会计制度与传统的制度相比较,新会计制度具有保证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及时性的优点,能够有效的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对医院可持续发展以及管理的创新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促进医院战略目标的规划与实施。新会计制度对会计制度的使用范围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同时对公里医院中的会计考核制度进行了完善、规范,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会计制度的权责发生机制,有效的解决了医院普遍存在的净资产严重不足的问题,并且进一步突出了预算与财务信息。另一方面,,新制度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医院成本核算体系进行了补充、完善,要求在财务情况说明书中对体系中不同角度、层面的成本报表进行体现。新制度是目前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该制度不仅有效增加了医院对现金、成本以及资产的管理力度,同时还进一步的完善了医院会计体系报表。总之,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与改进,对于医院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医院信息的掌握都具备明显积极作用。

三、新财会制度信息化特征

新财会制度在传统的制度上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科目结构、处理方式以及报表格式等都进行了修改与创新。修改的主要内容有:对标注功能的设置、核算单元的设定等等。会计信息软件不仅需要具备提供现金流标注的功能,同时还应该具备生成现金流报表的能力。并且对医院的净资产结转、期末科目的处理等都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针对以上现象,医院应用软件不仅需要对期末财务收支结构进行巧妙、灵活的处理,确保各种复杂收支结构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时还应该具备会计核算、成本核算、预算管理等系统,:并且软件系统必须实现与OA、PACS、LIS、HIS等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物流系统、绩效系统的对接,实现有规律的业务对接与数据交换,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2】。工作人员只需要输入数据,便能自动生成相应的会计信息,具有便捷、高速的优势。

四、新医院财会制度下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注意问题

新会计制度实施初级阶段,大部分医院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为了医院能够与新制度进行完美融合,协调发展,医院会计信息化建设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新制度与旧制度相对比,更加有利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同时也是我国医院财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与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让会计信息运行的更稳定,使用效率更高,医院需要熟悉软件系统的会计专业人才,同时医院还应该增强对维护系统人员、系统操作人员、系统分析人员的培养。同时还应该根据新财会制度尽快的完善医院内部的管理措施。

(2)为了确保会计信息化建设能够真正的服务于医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已经实行信息化建设的医院,应该选取专业人员进对医院使用软件进行调整、拓展。对于没有实行信息化建设的医院,一定要重视信息化软件的使用,追求医院信息化软件的个性化设计,确保软件系统的顶点开发。

(3)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医院的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构很有必要,才能实现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医院的持续发展。其次在医院财务管理中要有专人对专项工作负责,切忌存在身兼数职的现象。

五、结束语

新医院财会制度给给医院的财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新的财会制度更有利于医院的会计信息化发展,且也是医院财会制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财会制度有效的解决了旧财会制度的不足,优化了财务状况,单新财会制度对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制度,医院应该加快信息现代化建设进程,拓展专业人员素质,调整信息软件,注重内部控制,确保医院管理能够适应新财会制度的要求。

作者:李义平 单位:湖北省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谭宏岩.会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管理学家,2014,(14):69-69

[2]刘从兵.大数据、云计算背景下的会计信息化建设[J].教育财会研究,2015,26(1):65-67

医保信息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医保档案管理;问题;信息化管理;意义;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发展,医保档案管理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并且加强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为医疗保险事业提供服务与支持,从而促进我国医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医保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保管理机制问题。社会的进步发展,使得档案管理形式变得多样化,档案范畴也不断扩大。基于医保管理模式不健全的问题,使得医保大量档案管理材料分散管理,缺乏相关规章制度制约,没有严格的考核,管理体制不够健全,或有相关管理体制,但是缺乏监管制约机制,执行不力,形同虚设等大大浪费了档案管理的人力物力,严重影响了医保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2、医保档案管理人才问题。医保保档案管理往往由其他专业人员负责,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保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及进一步发展,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经常造成医保档案管理混乱、分类不清、标识不明等问题,严重医保工作的开展。

3、医保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问题。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及现代医疗条件的提高,医保各类档案信息的采集量不断增加,然而医保档案管理许多设备老旧、管理库房不足等严重制约医保档案管理的发展。尤其随着现代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的普及,档案信息化要求进一步提高,医保陈旧的计算机设备严重影响了医保档案管理。

二、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1、推动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传统医保档案管理都是采用手工管理的方式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利用的,但是目前这种医保档案管理手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在信息化时代,如果加强医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了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电脑中进行相关大数据的录入就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料的共享,可以对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有效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进行档案库信息建设,并统计制作成各类数据报表,还可以在档案信息系统中进行高效的检索,查询和阅读,能够有效节约时间,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2、提升档案管理效率。医保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能够从繁重的信息管理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时间做好档案的收集和编辑研究工作。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手动方式管理,管理人员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目录的编写整理,进行档案信息的整理、保管。管理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搞档案收集与档案研究,这样,不利用医保档案的有效开发,不利用实现医保档案管理的价值。而实现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不断丰富,研究工作做的更为扎实,这对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有效地进行基金安全保护以及完善医保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凸显档案管理的价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提高了医保档案的应用价值。医保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业务档案的分类编码,通过整理,可以为各级领导者进行医保政策的制定,为领导决策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知识。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后,相关领导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段,在第一时间内就能快捷准确地掌握相关档案信息,为其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医保机构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群众提供相关医保的历史资产,能够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满足群众参保的需求。

三、加强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1、建立健全医保档案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医保事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国家相应的文件和资料内容来完成,通过对于资料文件的文件价值来确定电子文件的具体收录内容和管理时间期限。医保事业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与信息管理机构合作,共同建设信息系统制作电子文档,将数据库信息制定归档管理工作。其次,保证自身部门服务质量。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档案服务工作提升产生积极作用,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对于档案资源管理工作较高重视,通过医保管理事业的经营需求,将提供类和集成类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管理。最后,确保电子档案的信息安全。医保事业档案管理部门必须对自身信息安全性给予高度重视,设立专业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加强网络传输过程和档案数据库的安全。

2、结合医保改革实现医保信息化建设。积极结合医疗改革工作的实践内容,适应医保档案管理创新过程,准确将医保档案信息化探索和研究深入开展,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将先进的管理经验在部门内全面推广。提升信息化管理团队的培养工作,重视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工作,对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及时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的考核,使信息技术人员能够快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和要求,保证医保档案信息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3、结合医保服务单位其他系统实现信息化建设。医保档案管理开发全面的档案信息化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资料、信息的信息来源系统。随着信息化管理水平应用时间的不断增长,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医保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必然能够逐渐趋于完善和全面。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是一个单一系统和部门能够完成的过程,需要多个系统的参与和沟通,比如医疗事业单位、药品营销相关部门等,多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来确保该系统的可使用性。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档案馆必然会成为医保事业信息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是社会发展和竞争的核心资料来源,利用网络信息的高效性和便于管理性的特点将自身服务水平快速提升,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服务。

4、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1)建立健全档案信息网站,开展网上便捷服务,医保档案工作者将充分利用本单位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网站上实现档案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为服务人员及群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2)加快建立档案数据管理中心。各县市区医保处可考虑和当地档案馆合作建立档案数据管理中心,档案数据管理中心可用于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方便信息的便捷服务;另外,档案管理者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便于上级部门和领导及时了解医疗卫生工作信息大趋势。(3)积极开展在线服务。医保档案管理者可以在网站上通过汇编相应的专题、提供数据库查询、电子信箱等服务方式,让基层群众在网站上进行快速档案信息查询,同时听取基层群众对医保服务和管理的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基层群众对医保服务的满意度。

结束语

随着我国医保体系和相应法律制度和政策的完善发展,对医保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要求更高了。医保档案能够完整地记录相关参保人员的医保信息,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医保基金的主要流向,因此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好的为医保事业发展提供信息资料依据。

参考文献:

[1]郑克惠.浅谈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外资,2014(3)

[2]顾玉红.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管理水平[J].办公室业务,2013(11)

医保信息管理制度篇8

医疗质量管理

《意见》在“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中提出: “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加快制定统一的疾病诊疗规范,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准入和运行监管。”

医院质量管理在三个方面需要信息技术提供支持。

一是医疗安全质量的管理,通过获取各类医疗行为的信息、根据规则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和预警,保障医疗安全,尽量减少对病人的伤害; 通过可靠、稳定的自动核查、核对系统来逐步替代需要花费大量人工才能完成的核查、核对工作,将事后审核变为全流程的计算机监管监控。如建立“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保证用药安全; 建立“合理治疗监测系统”保证治疗安全; 建立“临床危急值报警系统”及早采取救治措施; 建立“手术安全核查系统”防范手术事故等。

二是实现“临床路径”的计算机管理,将临床路径的规则和相关知识存储在计算机中,及时提示医护人员需要实施哪些医疗措施,并跟踪下达的医嘱(包括收费医嘱和不收费的医嘱)是否已执行,是否在规定的时限内执行,执行后效果如何等。

三是应用信息技术对医院执行《综合医院评价标准》的情况进行遵从度评估,对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动态跟踪,促使持续改进。

服务流程管理

《意见》在“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中要求: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在“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要求: “大力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2009年9月,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 2010年2月,卫生部又下发了《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门诊和出院病人复诊实行中长期预约,有条件的地方试行门诊24小时挂号和预约服务; 妥善安排医疗资源,根据就诊病人数量和峰谷时段及时调配。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

新医改的这些要求将改变以往以医生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预约服务”特别是“中长期预约”一旦启动,医院将进入以病人流为中心的服务流程,医院要根据病人流来配置资源。这里不仅仅是门诊医师的合理排班,还包括检验、检查、治疗、药房等科室人员及相关仪器设备的调度与配置。此外,急诊与门诊共用资源也需要进行统一调度与配置,与门诊衔接的住院部床位、人员、手术室等资源也需要进行统一调度与配置。需要对医院各流程、环节进行整体监管监控,及时进行督促调整或预警报警。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指导病人调整就诊时间和就诊流程,指导医护人员调整工作时间和工作流程。在服务流程实现计算机管理后,还将产生管理门诊复诊病人、随访出院病人的“客户关系管理”需求,同时产生电话挂号和电话咨询服务的“呼叫中心”需求,产生网上挂号等“网络医院”需求。

药事管理

《意见》在“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中提出: “规范基本药物使用,制定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建立药品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

《意见》在“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中提出: “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三级药品监管、药品检验检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建立基本药物供求信息系统。”

医院不但要完善药品的进销存管理,还要落实国家基本药品管理,要开展安全用药管理和合理用药的信息管理,要追踪药品使用后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要对《医院药事管理检查标准》的遵从度进行评估。还需要管理药品出厂、采购、运输、存储、销售及使用的信息,管理相关各单位的招标采购记录、验收记录、销售记录、运输存储记录的信息,管理过期霉变销毁记录,管理生产、经营单位的许可资质、质量认证资质、批准证明材料,以及有关供货单位的销售委托书和有关从业人员的资质等信息。不仅要对药物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还需要及时为公众提供药事信息服务。

绩效管理

《意见》在“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中提出: “改革人事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严格工资总额管理,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对“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出了“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明确院长选拔任用和岗位规范,完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制度,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要求。

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经济核算,而是围绕治疗效果、治疗周期和治疗费用等目标来采集相关信息,除获取工作数量的信息外,还要获取工作质量的信息。如病人的分级管理情况,病床周转情况,病人出院治疗效果及次均费用和日均费用的情况,各基础护理项目的执行人及执行是否符合规范,以及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等。绩效管理需要将每项服务、每个步骤的工作定位到相关人员,并根据既往的数据建立绩效评估模型、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每个人的工作做出评价。

人力资源管理

《意见》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中提出: “加强高层次科研、医疗、卫生管理等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强化继续医学教育。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规范医院管理者的任职条件,逐步形成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医疗机构管理队伍。”

《意见》在“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中提出: “要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和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根据新医改的这些要求,医院既要管理人员的当前使用,又要管培养提高; 既要考核个人的绩效,又要推进整体的水平; 既要保证医疗业务的正常开展,又能满足科研教育的需要。这样才能使医院整体素质提升,整体效益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这些工作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是制定医院人力资源计划,根据现状和发展进行人力资源的结构设计、岗位设置及与之配套的培训计划。

二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体系,不仅评估当前的工作绩效,还包括其学识水平的评估、科研能力的评估、进修培训再教育的效果评估,管理职称评聘等工作。促进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持续提升。

三是健康管理,为医务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健康检查、定期健康评估和慢病系统管理,以指导合理用人、科学用人、持续用人。在管理身体健康的同时,还要管理心理健康。医务人员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

四是科技项目的信息管理和培训项目的信息管理。

财务管理

《意见》在“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中提出: “规范公立医疗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研究探索按病种收费等收费方式改革。建立医用设备仪器价格监测、检查治疗服务成本监审及其价格定期调整制度。加强医用耗材及植(介)入类医疗器械流通和使用环节价格的控制和管理。健全医药价格监测体系,规范企业自主定价行为。”

《意见》在“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中提出“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地方可结合本地实际,对有条件的医院开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奖惩分明’等多种管理办法的试点。”

《意见》在“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中提出“强化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完善支付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建立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约束机制”。

《实施方案》还要求“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

要满足新医改的上述要求,医院在财务管理方面需要加强成本监审、价格监测、财务监管和对医疗保障费用的监控。成本监审方面,需要建立医疗服务项目的监审目录、建立各项目成本结构,对医疗服务成本进行动态的监审管理,为成本控制和医疗服务的定价提供科学依据。价格监测方面,需要建立价格监测体系,监测业务收入和业务支出的增减幅度,监测次均费用、每床日医疗费用的增减幅度,监测业务收入的结构变化情况。

在财务监管方面,需要完善财务预算制度,以预算为基础开展财务监管,监管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是否合理,监管物资采购与库存和消耗是否正常,监管医疗收费是否规范,是否有擅自提价、多收和漏收行为,并通过动态监管进行预测分析、监控预警和内部审计控制。在医疗保障费用的监控方面,需要对各类付费方式、结算方式进行评估。要按有关医疗保障制度的规定对医药费用进行动态的监控监管。

数据共享与交换

《意见》在“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中提出: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积极发展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合)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意见》在“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中提出: “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医疗机构要逐步进行整合,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鼓励共建共享,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意见》在“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中提出: “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服务持续发展。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意见》在“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提出: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

《实施方案》还要求“探索建立由卫生行政部门、医疗保险机构、社会评估机构、群众代表和专家参与的公立医院质量监管和评价制度。”

这些工作的基础是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需要建立医院信息交换平台,在安全、可靠、高效、方便的前提下通过信息交换平台来实现会诊、转诊等诊疗信息的交换; 实现影像信息、检验信息的共享; 实现各类仪器设备间的信息交换; 实现医疗保障信息的交换; 实现公共卫生信息的共享与交换; 实现公众服务信息的共享与交换; 实现各类自测仪器、自助设备、排队叫号报警等设备间的信息交换。

上一篇:大学生思想汇报总结范文 下一篇:电子商务培训学习心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