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5 18:14:17

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医院;医保档案;管理

医疗保险事关民生大事。在2009年新医改推动以来,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把“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列为重点改革项目。为此,从开始到现在乃至今后,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设是各级政府部门、医院及广大群众共同完成的重大民生项目,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医疗保险工作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多,工作量大而且复杂,而且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险种业务还在不断地增加,对应的单病种分值管理、门诊特定病种管理、全院住院医保费用、特殊门诊费用和普通门诊费用的结算、对账和数据分析工作等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增加,这些现实的因素必然要求对当前医院医保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善,针对医院医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积极推进社保、医保等等民生档案工作更加规范化。

一、医院医保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不够规范。医院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属于新型档案管理工作,由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目前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医院医保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够强,从而导致管理不够规范。任何一种档案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医保档案更是如此,而实际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档案管理知识缺乏,加之档案管理部门相关领导对工作的不够重视,在医保档案管理工作上的投资力度比较小,这是导致医保档案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医院医保档案工作经费如果得不到该有保障,很多切实的工作都无法有效实施。目前,医院医保档案管理还是依靠经验管理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依靠经验管理的管理方式方法已经无法跟上发展的节奏,无法适应新时期对管理工作的要求,例如:软件设施、硬件设施没有落实到位,最终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医院医保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

(二)工作人员配置不齐全。随着医疗保险险种的不断增加,医保档案数量也越来越多,面对庞大的档案数量,目前医保档案管理部门并没有配置充足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档案管理。医保档案分类错综复杂,内容繁多,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深入,很多档案不仅要按照原来的工作性质进行分类,而且还要根据新时期的要求进行深入管理,例如:单位或集体参保,并且这些档案里面还有一些特保人员。面对庞大的投保人员的医保档案,医保档案管理部门目前没有配置足够的人员来管理,而且很多管理人员还是属于办公室兼职人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

(三)缺乏专业管理技术。信息时代下的传统的医保档案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要求,医保档案逐渐转向信息化管理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市面上有很多档案管理软件,目前医院医保档案管理所采用的档案管理软件并不统一,这也是增加医保档案管理难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加之医保政策在医保档案实际管理过程中比较灵活,如果没有专业的管理技术进行支持,大部分医保档案管理软件并不适合当前的状况。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医院医保管理往往会采取经验管理的方式来进行管理,这就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二、加强医院医保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规范管理流程。根据国家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医院应该建立业务档案室,并且配置对应的档案管理人员,对医保档案进行准确的收集、分析、整理、归档,要最大限度保障医保档案完整、准确、系统、全面。根据《医疗保险管理业务档案管理的工作制度》来看,医院医保档案管理工作要将医疗保险文件材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与保管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范围当中,同时要将档案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人头上,要保障医院医保档案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措施逐一落实,要最大限度保障新产生的医疗保险险种业务能够与业务经办实现无缝对接,对业务档案立卷归档的流程进行优化与完善,要保障医院医保档案整理归档职责清晰明了,移交顺畅。

(二)建立医院医保业务档案工作制度。医院医保档案要真实、完整、安全,必须满足社会各个方面对医保业务档案信息的利用为档案管理工作的原则,医院医保部门需要建立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档等等细节方面的工作制度,同时还需要注意建立并完善借阅、利用、销毁等等方面的制度,对医保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和档案管理和利用工作进行完善。医院医保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从这些方面切实进行:第一,医院医保档案管理部门要设立专用的档案库房。根据我国档案管理方面的规定与要求,专用档案库房必须要配置防火、防潮、防高温、防盗等等设施设备,档案库房的温度与湿度要时刻关注,必须要达到合适的标准,从硬件设施方面保障医保业务档案的安全。第二,使用密集架。根据归档的标准,将标准保管期限的各科室所涉及的专I性文字材料、电子文档等等医保业务档案全宗卷,在密集架上进行归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将确保档案的连续性,还能更好地保存历史记录。第三,归档文件材料收集整理工作。通常医保档案都是根据“年度-险种-业务环节”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医保档案涉及到的真实、合法、有效的材料都必须全部收集归档,然后进行分类与排列,然后根据保管的期限编号目录与页号。

(三)加强医保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医院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属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基础工作,由于医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特殊性,更加需要重视并不断加强医保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医院医保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学习理念,向医保档案管理较好的单位学习,不仅要学习先进单位如何将相关管理法规如何融合到工作中,更要培养自己档案管理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对档案管理具体业务的了解与掌握。

【参考文献】

[1]刘代诚.医保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5):215+217.

[2]崔茹.如何做好医院医保档案管理[J].包头医学,2016(03):192+186.

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档案管理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医院在加快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应当做好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密化管理工作,在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其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保密化管理促使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得到稳定。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保密意识

在医院方面,应当加强宣传力度,促使内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加强院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继而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方面,需要积极提升自身工作水平,明确实现医院档案规范化、法制化、保密化管理的重要性。在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方面,应当通过加强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引导其自觉配合并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除此之外,应当注重培养档案管理者的保密意识,通过加强档案保密法制教育来培育院内医务人员的保密法制理念,使其重视档案保密工作,明确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工作基础建设

为了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医院应当从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手。具体来说,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努力争取部门领导的支持,加强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力度,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存与管理条件得到显著提升。应当设置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存室,保证档案保存室、档案阅览室、行政办公室能够分开管理。同时,还应当配备铁质材料的档案贮存柜,在纸质业务档案保存室内配备空调、除湿器、灭火器等设备,保证档案储存室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档案储存室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的检查和管理,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

推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全力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的根本需求。因此,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促使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得到准确、及时的传输和运用,从而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准确性、时效性。同时,应当借助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资料得以信息化整理和输入,并借助信息处理技术将档案中的文字、图片以及声像等资料转化为数据资料,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纸质资料与电子资料得以并存,结合实际需求能够在屏幕上查找和阅览相关内容。

四、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医院若想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应当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内部沟通交流,使其能够在沟通中分享交流经验,促使档案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医院应当阶段性地组织院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到各项教育培训活动中,丰富其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其信息化管理水平,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杜绝档案泄密事件的发生。例如:医院可以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班、设置信息化技术培训课程、组织开展思想道德素养的相关培训活动等。另外,医院还应当加强对院内档案管理者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思想意识和敏锐的政治责任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原则,发自内心地热爱档案管理工作,通过严格实施档案保密工作为医院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加强对档案保密性监管力度

新时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医院领导应当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监管,积极强化法制建设,考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存和保密情况,监督院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化、保密化管理。具体来说,应当依法开展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相关制度的规范、完善和优化,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并且还应当对其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行强化,加强对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健全医院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杜绝一切泄密事件和失密事件的发生;应当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保证医院数据库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对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保证其与外网的隔离,同时,还应当强化密钥管理和身份认证,落实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制。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等各类先进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医院不仅需要从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档案管理监督工作等方面入手,还应当在加快其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同时,努力做好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密化管理工作。通^规范化、法制化、保密化管理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促使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得到稳定发展,为医院医疗卫生事业建设提供一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童旭霞.浅谈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及其信息化建设[J].办公室业务,2013(1):58-59.

[2]吴茜,翟会珍.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刍议[J].医学信息,2015(18):8-8.

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医保档案;规范化;档案分类

一、三明市医保档案的现状与特点

自2012年以来,三明医保事业在不断探索中前行,通过“三医联动”,医保事业迎来了新格局。截至目前,三明市医保基本情况如下:全市共有参保人数263.52万人,其中城镇职工42.27万人,城乡居民221.2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22.65万人。2019年市中心档案室共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各类业务档案330卷。全市档案从业人员均为兼职人员,共有11名,其中中级职称3名,初级职称1名。

(一)医保档案涉及人员范围广。医保档案自每个人出生之日起,伴随其一生,因此,对个人而言,医疗保障部门档案是否全面对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影响较大。参保种类可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医疗保险基本待遇享受分为干部保健、门诊特殊病种、住院报销、异地就医、异地安置、特殊用药备案等。医疗保险稽核类有现场稽核、有对手工报销材料进行审核、复核等等。因此,医疗保障部门的档案在其他社会保险类档案中是与人民群众联系最多、利用最广,与人民生命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档案类型。

(二)医保档案的组成类型多。组成医保档案的有医保中心形成的文书档案及相关的合同协议;参保人员的信息登记表、相片、身份证复印件,与单位签订的合同等相关材料;住院患者报销的各种发票、住院清单、疾病证明书等相关凭证;医院、药店、诊所等定点医疗机构的开通申请书、信息变更表、账目冲销报告等相关附件;生育保险参保人员的信息登记及待遇申请表等相关资料;驻医院服务站办理业务时收集的新生儿登记表、门诊特殊病种登记表、特殊用药备案表、异地就医申请表等;医疗保险稽核科到定点医疗机构现场稽核记录本、稽核人员到外伤参保人员事故发生所在地和就医地进行稽核的笔录本、对待遇审核科工作人员手工报销材料进行审核、复核的反馈单等。

(三)医保政策的不断深入。医保政策的制定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参保人员的需要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不同时期的医保档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侧重点。具体表现为:每年住院报销目录与比例的调整与变化,参保单位及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基数基本上是每年一调,以及个人账户划拨比例的调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每年的缴费也在逐年增加(从最初的每年每人20元到2020年每人280元),审批材料的报送等进行不断更新,还有办理业务所提供的材料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人民为中心,让群众少跑路,最多跑一趟为前提,医疗保障部门时常调整提供材料的种类),这些政策上的调整,导致医保档案材料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

二、三明市医保档案存在的问题

(一)对医保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医疗保障部门的档案承载着与医保相关的一切信息,与参保单位、参保人、定点医疗机构、医保中心关系密切,也是地方政府制订医保政策依托的基础数据与材料的主要来源。从医保档案业务人员的配备、档案室建设的水平及年度档案工作的考核等情况看来,医疗保障部门的业务档案与三明医改差距较大。

(二)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都是以纸质档案为主,档案软件只用简单的“阳光文档”软件,仅能对档案进行录入和自动生成案卷目录、卷内目录及简单查询等功能。档案室的硬件设备未及时更新,室内只是简单配备了档案柜、打印机、计算机、灭火设备、温度计。从档案室建设标准要求来看,档案室还应配有相应的密集架、防磁柜、温湿度调控系统、防盗监控系统等。

(三)档案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没有档案专业的人从事医保档案管理工作,市中心与管理部都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都是兼职人员,平时以其他工作为主,档案工作为辅。

三、三明市医保档案管理规范化路径

针对三明市医保档案内容多、变化快、利用多等特点,为保持三明市医保档案的统一性与可持续性,必须制定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档案鉴定及销毁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档案设备的维护和使用制度、业务档案管理流程制度、业务档案立卷工作流程制度等。各项制度既要体现档案管理的专业特点,又要保持医保业务开展的方便,且做到最大化服务参保人员。

(一)建立统一的医保档案归档办法。各科室及各管理部要按照各自工作情况,以方便档案查阅、利用为前提,根据《福建省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福建省医疗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若干制度》,制订《三明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业务材料归档工作流程操作规程》,规定由业务科室在第二年度上半年对本科室上一年度的材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组卷、打码,然后移交给档案室,对其进行编写卷内目录、填写备考表、拟写案卷题名、归档验收、编制检索工具、编制案卷目录、装盒、填写档案盒、上架。

(二)建立档案借阅与利用制度。为了提高医保档案提供利用水平,也为了更方便服务参保单位和人民群众的查阅,医疗保障部门要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每一份档案的借阅和利用都要进行登记,特别是服务效果好的、利用率高的档案要及时让借阅者对其进行评价,确保医保档案有借有还,防止医保档案的遗失及损坏。

(三)加强医保档案的电子信息化建设。医疗保障部门需不断提升医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以信息技术对医保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利用全流程进行改造升级。电子档案与纸质文档相比,具有易保存、方便借阅和归档,存储空间大、物理条件要求低的特点,在调阅和检索等方面有很强的便利性。利用“e三明”“微信”“云闪付”等平台搭建“城乡居民医保缴费”平台,利用“闽政通”网上办事大厅平台,方便参保人员在线办理业务。

(四)提升档案从业人员素质。应加强档案从业人员的档案管理知识培训及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加强档案管理岗位责任意识和道德修养培养,促使其认真学习医学、法律和信息化技术等相关知识。让医疗保障部门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医保档案工作的保密性、重要性,确保医保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安全性、可用性,认真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使医保档案工作有序进行。医疗保障部门要形成医保档案工作和岗位责任管理相结合的考评机制,提高医保档案管理效率。

(五)加强档案库房建设。建立医保档案专用库房,严格档案室库房的建设标准,要求配备必要的防火、防水、防盗、防霉、防潮、防尘、防光、防高温紫外线、防有害生物以及照明等设备,并将各项指标落实到位。

四、三明市医保档案分类的探讨

三明市医疗保障部门的业务档案分类是在国家、省有关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三明市医保档案利用与科室工作方便的原则,将医保档案分为七大类:一是社会保险管理类,保管期限分为永久、100年、50年、10年,其中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登记材料期限为永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关系转入申请材料及附件期限为100年、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出材料期限为100年、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资金继承审批材料期限为100年、职工医保退休人员审批表及附件材料期限为100年、参保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变动月报材料期限为100年、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汇总表期限为100年、参保人员放弃补缴申明材料期限为50年、参保人员异地联网申报材料期限为50年、基金购买健康保障服务协议、合同协议审批单期限为10年。二是医疗保险费征缴类,如退休人员补足25年医疗保险费审批表及附件材料,保管期限为100年。三是医疗保险待遇类,如门诊特殊病种确认表和疾病诊断证明书,保管期限为10年。四是生育保险待遇类,如生育保险待遇登记表及相关附件材料,保管期限为10年。五是医疗保险稽核监管类,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信息更改申报材料期限为永久、定点医疗机构功能新开通审批材料期限为永久、定点医疗机构退出或暂停医保定点申请材料期限为永久、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全省联网定点的申请材料期限为永久、稽核情况汇总表期限为30年、医疗机构变更结算、冲销费用的申请、报告材料期限为30年。六是医疗保险耗材类,保管期限为30年,其中公立医疗机构第四批医用耗材采购现场议价、专家意见及配送承诺书期限为30年、单位耗材产品信息调整材料期限为30年、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品规调整登记表期限为30年。七是医疗保险业务统计报表类,保管期限为10年、30年、永久,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年报表期限为永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居民医疗保险季报、月报表期限为10年。

【参考文献】

[1]朱秀红.创新医保档案管理的几点看法[J].办公室业务,2020(13):106-107.

[2]解恒学.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几个要点探究[J].兰台内外,2020(30):56-57.

[3]欧阳红日.促进医保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的措施探讨[J].科技风,2020(31):124-125.

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医疗保险 档案管理 措施

医疗保险就是人们在受到伤害或者重大疾病之后,国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它是我国社会保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保险工作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保障人们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疗保险中,医疗保险档案就是参保人真实情况的一种记录,不仅是医保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关系人们利益的一个重要档案。因此,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

一、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在医疗保险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它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档案管理有利于促进医疗保险的改革发展。档案管理是医疗保险工作中一项基本都是业务,对医疗保险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社会发展新时期,我们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医疗保险的改革发展,使它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第二,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医疗保险工作效率。在日常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就是对新业务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对已完成业务的资料进行完善和总结,可以为保险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依据。因此,加强档案管理管理可以提高保险的工作效率。

二、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来讲,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现实中,由于医疗保险工作的领导和员工缺乏对档案管理的深入认识,没有意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的工作中不够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混乱。第二,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的业务,需要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但是,从现实中来看,由于缺乏教育培训,一些医疗保险业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低,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时期的现实发展需要。第三,档案管理方法落后。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医疗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医疗保险的业务量不断增多,这也就增加了档案管理的难度。面对这种状况,医疗保险档案管理要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很多单位仍是以人工管理为主,对计算机等的利用程度不够,造成管理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三、加强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加强档案管理,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以适应新时期医疗保险发展需要,具体措施如下。

1.高度重视档案管理

高度重视档案管理是保证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具体来讲,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使领导和员工都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从而在具体工作中高度重视,做好档案管理中的每项业务,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2.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针对目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在教育培训中,一方面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律法规和专业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总之,通过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为档案管理打造一支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人才队伍。

3.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方法

我们要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改善档案管理工作方法。比如,在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中,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微机设备的投入,从而为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提供必备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各种技术的应用和软件的开发,建立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系统和平台。总之,通过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方法,从而实现对档案检索、统计以及借阅等管理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4.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我们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依据《档案法》和《保密法》等,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这样,在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的收集、存档、保管、整理以及移交等都有章可循,形成一个清晰的工作流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档案管理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作为医疗保险工作中的一部分,在促进医疗保险事业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档案管理现状来看,目前的档案管理工作由于受到资金、人员以及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还存在不少问题。鉴于此,在今后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我们要从思想上、工作人员、管理方法以及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努力,不断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春海.浅析医疗保险档案管理[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2(10):96-97.

[2]刘敏华.如何提高医疗保险档案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J].黑龙江档案,2013,02(04):113-114.

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篇5

档案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的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工作的基础,良好的档案工作状况是医院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和可靠保证。医院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作为医院管理基础工作的首要问题。

1 结合医院工作实际,强化法制观念和档案意识,依法集中统一管理档案。按照《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法规》要求,医院广泛进行宣传,多次举办相关法律法规、专业知识的培训班,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档案意识;通过学习、培训、答题、考试等多种形式,丰富和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管理创新能力。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将之融会贯通于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为医院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是确保档案的及时收集、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的基础,做好档案工作主要的问题就是要制订符合工作实际的档案工作管理规章制度及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科学的档案工作管理制度是做好档案工作的基本依据。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安全保密制度》等管理制度及档案的规档范围、整理分类和保管期限,规范的工作程序,使档案的收、管、用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上进行。

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同医院相关的管理制度相衔接,成为医院管理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实现总体的医院管理目标,从而形成一个总体管理制度体系。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应该同医院管理各项制度衔接并重;应该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相衔接,把档案工作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岗位责任制,以引起大家的重视;把档案工作任务的完成和质量同有关人员的个人经济利益挂钩,确保档案工作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以奠定医院管理的坚实基础。

3 落实《档案法》有关条款,规范基础管理。按照《档案法》规定,统一由文书形成部门立卷归档,其目的在于:完整系统、准确、安全的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办毕待归档的公文材料,便于工作需要时能迅速准确地调用参考,并循序渐进不断构建起医院刚刚过去的工作活动的历史面貌。医院由相关职能部门兼职档案员立卷,可以充分发挥熟悉各类档案文件材料形成全过程的优势,以保证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系统、安全,从基础环节上提高案卷质量,因为相关职能部门是医院工作活动的具体事务承办者,不论来文还是发文,都能够掌握其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档案科统一对全院各档案业务工作进行组织、检查、指导,一定程度了解相关职能部门的基本工作程序和内容,对职能交叉、办文程序不规范等有一个较清晰的指导思路。实践证明,规范基础管理,是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提供优质服务的首要前提。

4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基础。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队伍是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基础,它直接影响档案工作的发展。首先要重视和加强理论学习,严格遵守《档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其次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变服务方式。档案工作的宗旨就是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坚持把为医院服务放在首要位置,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三是需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立足平凡岗位,忠于职守,以严谨精细的职业道德来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工作观,努力钻研业务,在掌握档案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积极探索挖掘档案工作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以适应档案工作和医院管理不断发展的需要。

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篇6

【摘 要】本文分析了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并结合工作实际,论述了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现状;对策

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保证各项档案的完整性,这样可以为医院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数据,增强医院的服务水平。医院档案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许多档案资源相对比较宝贵,管理人员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管理水平,最终达到医院档案管理目标。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许多医院档案管理不到位,医院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当前医院档案管理水平较低,影响到医院的进一步发展。

一、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一)医院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医院档案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人员需要做好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达到管理目标,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档案服务。然而许多医院由于领导人员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导致管理质量下降,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提供比较科学的档案数据,不利于医院医学事业的发展。医院档案与其他档案不同,它不仅包含一些医生患者的档案信息,同时还有一些病例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医院以后该种病症的治疗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提升医院医疗事业的发展水平。

(二)医院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我国许多医院档案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管理人员在对档案归档时不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最后导致档案管理质量下降。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进步,原有的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档案发展的需求,在管理的过程中可能会遗漏一些价值较高的档案资料,降低了档案的完整性。

(三)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档案管理需要由专业的人员来完成相关工作,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同时也可以提升归档的科学性,在查阅时可以减少查阅时间,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便利的档案查阅服务。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许多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档案管理不够科学,最终影响到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进步。

二、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提升医院领导对档案管理的认识。医院领导在今后的医院管理中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加大对医院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从而保证管理工作质量,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相对完善的档案资料。同时领导者也要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规划,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行为,满足当前医院档案管理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医院也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档案管理人才,加大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比较专业的管理技术,这样才能够保障档案管理水平,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效率,减少档案查阅时间。

(二)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医院档案管理制度关系到医院档案管理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管理行为,这样才能够达到医院档案工作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档案数量不断增多,如果没有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医院的档案管理效率将会下降,最终会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构建院长、档案管理部门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系统,在这样的网络系统中可以形成相应的监督,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减少管理人员不良行为;其次要完善档案管理行为规范制度,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一旦出现操作不当行为时能够及时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档案管理失误带来的损失;最后要做好档案管理监督工作,在监督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医学技术档案以及病例治疗档案的管理,做好统一归档工作,这样才能达到档案管理要求,增强医院档案管理质量。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医院要想保证档案管理质量,需要不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积极引进高层次的档案管理人才,同时购进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这样才能达到医院档案管理目标。管理人员也要积极转变自身管理理念,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认识到自身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逐渐完善档案管理知识结构,从而满足时展的需求。比如,档案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计算机技术,学会应用现代化管理系统对档案进行整理。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满足医院的档案管理需求。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责任意识,在工作中能够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规范自身行为,保证归档的科学性与完整性。医院也要编制相对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拓展档案管理人员的眼界,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为医院提供更加专业的档案管理服务。

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篇7

一、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建设、保密意识

在医院方面,应当加强宣传力度,促使内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得到充分培养,加强院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继而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方面,需要积极提升自身工作水平,明确实现医院档案规范化、法制化、保密化管理的重要性。在医院专业技术人员方面,应当通过加强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引导其自觉配合并参与到档案管理工作中。除此之外,应当注重培养档案管理者的保密意识,通过加强档案保密法制教育来培育院内医务人员的保密法制理念,使其重视档案保密工作,明确档案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工作基础建设

为了提升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质量,医院应当从其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手。具体来说,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努力争取部门领导的支持,加强财力、人力、物力投入力度,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存与管理条件得到显著提升。应当设置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存室,保证档案保存室、档案阅览室、行政办公室能够分开管理。同时,还应当配备铁质材料的档案贮存柜,在纸质业务档案保存室内配备空调、除湿器、灭火器等设备,保证档案储存室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加强对档案储存室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设施的检查和管理,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三、加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力度

推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全力促进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的根本需求。因此,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促使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得到准确、及时的传输和运用,从而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准确性、时效性。同时,应当借助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化设备以及先进的技术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资料得以信息化整理和输入,并借助信息处理技术将档案中的文字、图片以及声像等资料转化为数据资料,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纸质资料与电子资料得以并存,结合实际需求能够在屏幕上查找和阅览相关内容。

四、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

医院若想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应当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内部沟通交流,使其能够在沟通中分享交流经验,促使档案管理队伍整体水平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医院应当阶段性地组织院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参与到各项教育培训活动中,丰富其专业知识的积累,提高其信息化管理水平,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杜绝档案泄密事件的发生。例如:医院可以开展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班、设置信息化技术培训课程、组织开展思想道德素养的相关培训活动等。另外,医院还应当加强对院内档案管理者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思想意识和敏锐的政治责任感,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原则,发自内心地热爱档案管理工作,通过严格实施档案保密工作为医院和谐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加强对档案保密性监管力度

新时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医院领导应当对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实施监管,积极强化法制建设,考察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保存和保密情况,监督院内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促使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规范化、保密化管理。具体来说,应当依法开展医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加强对相关制度的规范、完善和优化,保证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法制化发展。并且还应当对其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进行强化,加强对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和优化,健全医院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机制,杜绝一切泄密事件和失密事件的发生;应当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保证医院数据库信息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对涉密计算机设备的使用和管理,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保证其与外网的隔离,同时,还应当强化密钥管理和身份认证,落实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制。

六、结语

医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篇8

一、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必须明确的几个业务问题

1.必须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的地位问题。从目前情况看,在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过程中主要产生四类档案,既行政组织推进方面的文书档案、业务管理方面的业务档案、治疗方面的医疗档案和待遇兑现方面的会计档案。从业务档案在合作医疗运转中所处的节点和发挥的作用看,特别是由于业务档案对确定治疗过程是否合理、待遇兑现是否符合政策规定起着重要的依据作用,所以在这四类档案中处于核心地位。我们必须从这种客观情况出发,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摆到恰当的位置,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和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档案相互衔接,各自承担相应的职能,共同发挥应有的作用。

2.必须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的构成问题。从目前一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市)的实际情况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主要包括反映基础性和管理性二大方面信息的文件材料。基础性信息材料主要包括参保农民基本情况登记表、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等。管理性信息材料主要包括参保人员每次住院治疗时产生的医疗证和身份证复印件、住院审核单、住院期间的处方、病志复印件、出院证明等。上述材料是参保人员按医保政策和有关规定进行治疗的真实记录,是对参保人员进行业务管理的基本依据,也是兑现合作医疗待遇的权威依据。

3.必须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的分类问题。根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级负责、按行政区域组织实施的特点,其分类应采用地域――地域――家庭三级分类法,既以一个县(市)的全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为整体,首先按乡镇加以分类,然后在每个乡镇内按行政村分类,在每个村内按农民家庭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法符合目前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县(市)为单位统筹、实行县(市)乡(镇)村三级负责运转体制、以家庭为基本参保单元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的系统化,便于检索利用。

4.必须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问题。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构成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保存利用价值,其保管期限亦不相同。根据业务档案构成材料中不同材料的保存利用价值,可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保管期限划分为两种,即长期和短期,长期为50-90年,短期为1-15年。不同材料的保管期限可划分为:参保农民基本情况登记表、住院审核单、病志复印件等为长期,其中家庭成员最低年龄在40岁以上的家庭为50年,最高年龄40岁以下的为90年;每次住院时产生的医疗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处方、出院证明等为短期,其中医疗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出院证明为15年,处方为1至3年。

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必须抓住的几个关键环节

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涉及面广,参保人数众多,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数量大,如不抓住几个关键环节,必然影响其建立和有效查考利用,直接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从当前情况看,我们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过程中必须抓住五个关键环节。

1.必须抓住组织领导环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机构要把业务档案的建立,作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建立业务档案工作同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共同谋化、共同部署、共同实施、共同总结验收。要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安排符合要求的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管理设施,为建立和管理业务档案创造必要的条件。

2.必须抓住收集整理环节。加强收集,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齐全完整,同时科学地进行分类整理,实现业务档案的系统化,是建立和管理使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的重要基础。要把收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的责任分解落实到档案管理人员和具体业务承办人员,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构成中的各类文件材料齐全完整地得到收集。必须重视业务档案的分类工作,按照前面所述分类法,系统地加以分类、排列,使其系统化,便于日后查考利用。

3.必须抓住编制检索工具环节。由于每个县(市)参保农民数量一般都比较多,少者几万,多则数十万人,编制科学的检索工具,对日后查考至关重要。我们要在编制基本的分类目录的基础上,按姓氏笔划或姓氏拼音排列法编制检索工具,为查考利用提供便捷的检索工具。

4.必须抓住管理自动化环节。要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管理软件的研究开发,尽快实现业务档案管理的自动化。现实客观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已经完全提供了这种可能;而管理对象,特别是管理材料数量的众多,对自动化提出了十分迫切的要求。

5.必须抓住鉴定销毁环节。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具有量大和保管期限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处方等材料保管期限短,量又很大,如不及时鉴定销毁,势必占用很大的保管空间,增加管理负担和成本。因此,必须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定期对业务档案进行鉴定,及时将其中失去保存利用价值的加以销毁。

上一篇:安全管理工作提升实施方案范文 下一篇:财务部述职述廉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