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内控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2 17:18:28

医保内控工作总结

医保内控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医院;会计岗位;会计内控

一、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第一,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立与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建立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合理设置会计岗位能保证会计内控的有效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能保证会计岗位合理设置。设立会计岗位与会计内控制度必需根据《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本院科学的、合理的财务岗位与会计内控制度,也就相应地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杜绝财务舞弊发生,保证了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及会计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此项是医院财务工作的重点难点,也是医院高层财务管理者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二,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必需符合医院管理的需求,并不断完善。设置会计岗位、建立内控制度要有利于又好又快地实现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保证国家会计法律、法规、卫生部相关会计规章以及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执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保证医院财产安全,减少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促进医院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进行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可靠;有利于及时为管理者会计信息,为经营决策提供真实数据依据。

第三,目前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医院会计内控制的建立普遍存在不合理、不建全的问题。某乡镇卫生院,资产负责表中现金及银行存款余款是负数,多笔固定资产均属于账外财产,多笔往来账未及时入账;某县中医院出纳从门诊收费岗位到出纳岗位长达5年贪污公款49万余元,直到审计部门调查才发现;某市人民医院收入上亿元,其中药品收入6000万余元,资产负责表中的药品科目余额却是上千万元的负数,药品收入从何来?从乡镇级医院到市级医院都普遍存在会计岗位设置不合理与会计内控不建全的问题。所以财务管理者必需进行认真思考,会计岗位设置与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只有合理设置会计岗位与会计内控制,才谈得上为医院合理理财、合理管家,提高医院经营管理。

二、医院会计岗位的设置与医院会计内控制度建立常存在的问题

第一,设置会计岗位不相容的岗位未相互分离,无法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导致会计牵制制度无法实施。例如会计兼稽核,总账会计与稽核会计一个人,起不到监督核查的作用,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差错发生;出纳岗位兼会计、稽核、收入费用登记、票据管理工作,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由于会计人员不足,常存在此问题;很多单位出纳受权过大,其他财务岗位起不到监督作用,这种管理思维模式是极为错误的。设置会计岗位无法对出纳岗位进行有效的监督,就淡不上会计内控制度实施;住院收费岗位与门诊收费岗位兼退费审核、收入稽核工作,无法起到监督与稽核的作用,易导致财务舞弊发生。授权批准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会计记录与财产保管、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未相互分离,起不到监督与稽核的作用。

第二,会计机构负责人不按《会计法》规定的条件任职,会计机构负责人业务水平低,对各会计岗位的业务不熟悉,无法对各会计岗位进行有效监督检查,更谈不上对会计牵制制度落实;各会计岗位工作不够协调、监控力度不足,财务人员对本职工作不认真负责、业务水平低、职业道德差等造成内控无法实施。

第三,片面追求管理者的意图,岗位设置忽视了内部控制,造成内部牵制制度难以落实。例如为了减少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出纳管理所有支付款项银行印章、审批款项支付、制定付款计划等,起不到内部控制与牵制作用。

三、结合医院会计内控牵制制度对医院会计岗位设置的建议

(一)财务审批岗位

对资金授权,医院必需明确规定审批权限、审批程序以及审批人员的责任。对日常财务开支实行逐级逐笔签字的财务审批制度,严格按有计划、厉行节约的经费目标进行开支总指数控制。物资采购请购和款项支付审批程序要形成制度流程,大型设备的更新购置、基建项目的确立、重大科研课题的立项以及重点实验室的投资等方面的决策,必须由医院管理委员会或院长办公会议集体决议,慎用资金支付“一支笔”决策审批的做法,财务部门要结合采购合同及付款计划进行认真的审核,严把付款的最后关,审批岗位要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二)财务核算岗位

为保证会计核算的及时、准确、连续。只有会计资料及时准确地传递,才能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济业务和会计处理才能够及时地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做到内部相互监督,从而防止错误发生,保证会计记录的正确和完整。同时,医院应建立相关财务分析制度,以便及时了解、考查和评价医院财务状况好坏和管理得失,满足决策的需要,完善财务物资监控体系,加强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运作的规范、安全和有效。因此,财务核算应做到以下方面:

1、所有收入及时入账,认真审核是否连号存款。包括医院一些非经常性收入如进修费、租赁费、出卖的报废物资收入、罚没收入、公用电话收入以及合理的让利、折扣所得收入等都必须纳入医院收入管理,严禁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加大货币资金审核力度。

2、所有支出报销手续完备,按照审批权限规定进行审核。

3、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定额备用金制度,不属于现金开支范围的业务,一律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4、严格执行定期现金突击盘点制度和银行账核对制度,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5、建立票据管理制度,从购买、领用、使用、库存、核销各环节进行控制。

6、空白支票与印章保管分离。

7、会计与出纳岗位的对账工作要结合银行对账单编织银行余额调节表,建议银行余额调节表由会计、出纳签章后装订于本月会计凭证便于备查。

8、加强对收费票据的管理,领用票据必须设立台账,制定用完后核销制度。

9、稽核人员定期、不定检查医院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药品、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入账情况。

10、每年至少对医院财产物资盘点对账一次,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账实相符。对于盘盈盘亏应进行认真核查后报院领导批准,并及时做相应的账务处理。

11、每年至少对医院往来款项核对一次,保证账账相符。

(三)内部物资监控管理岗位

医院应明确物资购进、使用、保管、维护、处置等方面的相关权、责部门和人员以及程序和方法。专设综合采购机构和人员,采购人员应每年轮转一次,实行招标定点采购制度,增强采购程序的透明度,合理确定物资消耗定额,减少积压物资,确保物资采购制度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物资购进后,必须有严格的验收审核付款制度。对物资的收发、保管要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确保医院物资的安全、完整。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医院效益考核评价机制,模拟市场运作,要考核评价到医疗小组或个人,使医院财务管理由过去少数人管经济转变为人人管经济,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总量调控相结合,并与职务升降挂钩,以经济手段调动员工参与内部控制的积极性,以行政手段确保控制制度落到实处。同时,确定医院经济评价指标,评价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全面建立,是否符合基本原则;在各个需要控制的环节是否采取了控制措施,而且是否紧密衔接并建立了必要的检查监督机制;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与本单位的总体目标是否一致,各个控制环节是否紧密协作,各项控制措施是否相互配套等等。

(四)医院成本核算与工资分配工作岗位

医院成本核算与工资分配要既能节约医疗成本,又要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建议用近几年收入、病人欠费、固定资产投入、人员比例、科室的特殊性等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一套适合院内部成本核算与工资分配方案。建议绩效工资分配公式:科室绩效工资=[(科室总收入-科室总支出)*50%-财政未拨补助的工资部份]*科室分配比例。科室分配比例应结合历年数据分析确定各科室比例。

(五)出纳岗位

出纳岗位必需2年轮转1次,并要求按规定每日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根据记账凭证收付现金。每日负责盘清库存现金,核对现金日记账。按规定程序保管现金,保证库存现金及有价证券安全。保管好各种空白支票、票据、本人印鉴。负责接收各项银行到款进账凭证,并传递到有关的制单人员。每月做好与银行、总账会计的对账工作,保证账实相符。

四、建立内部审计部门

内审机构应直接受院长或纪委书记领导,以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是强化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对内部控制过程中发现的漏洞和隐患,要及时修正和改进,促进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从而保证内控制度更加完善和严密。

财务管理者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对于内部会计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会计人员的诚信状况、敬业精神、业务知识以及工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的优劣,是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决定因素。如果人员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不高,并且粗心大意,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措施和方法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等都会造成内部控制失效。

因此,提高财会、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可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到管理先进的医院去观摩学习,聘请教授上课提高理论水平,鼓励提倡在实践过程中对遇到问题提出新的见解,同时加强以诚信、坚持原则为标准的职业道德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医院的运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给医院带来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医院财务部门作为提供经济信息的重要部门,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软件参与医院管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开展内部控制的创新工作,建立与时代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综上所述,会计岗位的设立与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医院正常运转十分必要和有效的保障体系。只有通过合理的会计岗位与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才能形成完善的内部牵制和监督制约机制,才能实现医院“高效、优质、低耗”的健康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卫生部,财务部.医院会计制度[Z].1999.

2、高级会计实务[Z].2008.

医保内控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新医改背景;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创新

医院财务管理中,财务内控管理属于重要内容,是医院财务管理部围绕经济收支活动,实行的资金预算、资金调配协调、流向监管等。财务内控管理目的在于维护资金安全与完整性,降低成本支出,以保障医院健康长久发展。尽管国内多数医院开展了财务内控管理,然而总体发展形势不乐观,存在的不良问题比较多。所以,新医改背景下,应注重完善医院财务内控机制。

一、医院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含义与内容

(一)基本含义

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多是医院财务管理人员整合资金计划、预算与支出,实行全面财务控制与管理。对于医院货币安全、资金流动与投资,实行全面管理与控制。第一,医院货币控制,多是国家对货币资金内控的规范要求,分开管理账务与钱财,二者之间工作分明且牵制,由会计人员管理财务。第二,资金流动,主要是管控医院收入与支出,遵循国家规范控制收费标准,保证收入资金合法性。支出多是医院办公费用,药物与设备置购与医护人员福利待遇管理。第三,投资问题,主要为医院投资行为,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必须加大控制力度。

(二)医院财务内控内容

医院财务内控内容包括日常财务行为、财务风险防范等。注重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提升财务信息真实度与完整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促进部门间交流沟通,便于部门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财务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损失,以促进医院全面化发展。医院财务内控内容,涉及以下三点:第一,控制医院财务收入:医院科室比较多,药物种类多,且内容详细。不同项目的收费不同,相应增加医院财务收入来源。为了确保医院财务管理科学性,维护财务管理过程合理性,展示出医院服务优势,医院必须保证收费合理且合法,严禁出现贿赂行为。注重各类收费项目透明化与公开化,保证收费票据规范化,合理使用和存储票据。第二,注重医院财务支出控制,严格控制医院费用支出,维护医院工作正常开展,不断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减少资金浪费与闲置。在经费支出中,建设严格经费审批制度,确保经费支出权责分离,包括记账与保管分离、经费与印鉴分离,确保资金支出由管理人员职责制约,维护医院经费支出的合法性与安全性。第三,控制医院各类资产,当医院资产种类比较多,必须定期清查资产类别,减少资产损失与流失,避免资产闲置。分类管理不同类别资产,不能混为一谈,影响资产使用效率,降低医院整体效益。针对货币资金,加强审批制度、权责分离制度,明确人员职责与权利,减少相互推诿情况。采购原材料与药品时,比较预算与价格,降低医院成本,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购置固定资产时,购置人员应按照标准程序与流程实施,避免为医院增添麻烦,影响医院公信力与社会效益。

二、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问题

(一)成本配置合理性不足,财务流通监管意识薄弱

注重监督和管理成本支出,对医院财务内控监管的影响大。成本监督与管理属于重要内容,特别是统计和分析成本结构,必须严格控制医院各项费用支出,以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院额外支出。当前,国内多数医院统计分析成本结构时,所应用的方式方法单一,很难科学配置医院成本。此外,医院自身属性较强,财务部门的资金流动监管意识薄弱,且资产流出与资产投放回报率研究不足。

(二)收入与支出管理系统不健全

当前,国内多数医院为业务收入,现金业务涉及多个部门与人员,且现金业务流通率高、金额数量大。医院行业具备特殊性,按照医院管理能够总结违规操作情况,在医院内部控制中完善制度规定。然而,医院不注重现金流通性,项目研发、设备采购、专业培训的完善性不足。

(三)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性不足

多数医院未建立科学的医院财务监管系统,且医院未设置独立属性审计部门,以全面跟踪管理医院风险,在重大决策上存在较多漏洞与问题。医院建立全面评估体系,做好审批、跟踪与管理一体化,优化医院资产利用情况,减少医院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风险因素。然而,我国多数医院资产购置不合理,资金流动的合理性不足,缺乏资金储备。在诊疗服务中,医疗纠纷赔付控制不合理,医院总体风险管理存在不足。

(四)医院缺乏独立审计部门

当前,医院监督管理面临管理条例比较少的问题,特别是在财务内部控制中,条例规范性与严格性不足。医院注重加强审核监管力度,对财务内部控制进行审核和监管,对内部控制条例的影响大。然而,国内多数审计人员的素质低下、审计能力薄弱。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中,过度关注形式,审计目的不明确。审计监管工作中,对工作人员知识水平与经验要求高,注重提升审计人员思想道德水平。然而,医院缺乏高素质审计人员,对审计与监督工作的影响非常大,无法有效开展正常工作,且财务内部控制难度大。

(五)监管与审计督查机制不完善

当前,多数医院内审计形式化严重、独立性缺失,无法发挥出内部审计功能,影响财务信息真实度与完整性。部分医院未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由财务部门兼任数职,影响审计独立性。医院财务内控制度,落实到医院日常业务与经济活动管控中,要求审计人员审查和考核财务内控制度,由于不能发挥出内审计职能,因此财务内控制度的监管与审查不到位,阻碍财务管理工作发展,影响医院日常活动开展。

三、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创新

(一)强化预算管理与约束

第一,将医院支出和收入纳入预算管理中,以此确保预算的全面性,防止出现无预算开支现象。医院应当在内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例如预算编制、审批、实行、考核等,同时细化预算不同环节的原则与程序。第二,医院应当实行“经批复”预算,逐级分解预算,将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医院在执行预算时,应当全面反映出预算管理水平,比较预算执行率与预算结果,以此发现偏差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实现预算目标。第三,在新制度下,医院应当注重分析和考核预算执行结果,将预算执行结果作为考核内容,与收入分配、年终评比相挂钩。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加强预算执行约束力,还可以避免由于预算约束力不足,导致预算形式化问题。

(二)优化完善财务体系与成本核算软件

注重医药财务体系的优化,新增设政府补助支出、现金流量、建设收入、净资产变动等。同时在财务说明书内增设成本控制、负债管理、资产变动等。此外,为了确保成本核算数据的准确度,全面提升成本核算效率,应当注重信息化网络建设,开发成本核算软件,还得联合医院实物管理库、行政后勤、医技客户与收费点,保证软件可以快速收集和汇总成本核算数据,同时实现数据共享。为了确保成本核算效果,软件可以形成多种成本报表与基础数据,且预测管理功能、考核控制功能和分析评价功能完善,可以全面提升成本核算效率与水平。

(三)基于成本管理,提升医院运行效率

成本管理要求医院开展成本核算与分析,全面实行成本控制措施,以此减少医疗成本。在提出医改方案后,注重核算和控制公立医院的成本,定期测算医疗服务成本,注重医疗服务效率考评。新医院会计制度中,将成本管理单独列在章节内,全面展现出成本核算和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关系。在新制度中,比较关注成本管理要求,明确规定成本管理目标、核算对象、分摊流程与成本控制等,可以有效指导医院成本核算,支持医院运营管理,最大限度提升成本控制与核算水平,相应加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实力,为后续医疗服务价格制定提供参考。

(四)优化固定资产核算

第一,提升固定资产核算的真实度。在新会计制度内,增加了累计折旧科目。由于折旧会影响医院固定资产核算,在旧制度中,固定资产是按照资产总值比例提取基金,以此维修和更新固定资产。此种方式存在较多不足: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在提取检修基金后,没有减少账面价值,因此只可以反映出原值,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真实度不足。②医院建设时间早,运营时间长,构筑物原值低,从而导致修建资金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第二,提升负债信息准确度。资产总额属于扣除折旧的净额。在新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提取折旧,可以确保资产总额的真实性,资产负债率准确性高,可以披露出资产负债信息,注重防范财务风险。在旧制度下,固定资产计提修建基金,不计提折旧,因此,固定资产项目只可以反映出原值,无法反映出修建基金,从而导致财务指标的真实度不足。

(五)完善医院内控管理制度

第一,医院资产实行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加大重视度,维护特定性资产的安全性。财务部门掌握资金、财务数据、财务账号,需要授权与认证后,才可以接触财务工作。为了避免医院资产流失,相关人员注重医院资产定期备案登记,做好全方位检查工作。第二,员工分工,明确划分职权,确保职权分明与分工明确。针对医院相关业务,应当参与到人员职权中,涉及直接负责人、签收人员、经办人员,确保人员积极参与到业务中,然而却要相互不影响不干涉,实现相互监督与管理,贯彻落实业务执行、核查与监督,同时降低经营与资产流失风险。

(六)完善收支系统、风险监管体系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加大资金监控力度,合理控制资金流通,审批制度监管资金流动,合理分配医院资金。此外,定期审核和清算资金,对于大量资金投入的项目,必须开会讨论,深入研究之后判断通过。第一,基于审计层面设置审计部门,注重核查财务账目,及时发现和揭露医院违规问题。第二,摒弃传统落后管理办法,严肃处理应当处罚的人员,奖励表现优秀的人员,实行多元化财务管理模式,避免出现违规现象,提升财务人员自觉性与积极性。第三,注重加强决策审批控制,医院重大决策对巨额资金流动的关系密切,不能忽视重大决策,针对高财务风险,要求管理人员综合考虑多方因素,确保决策在可控制范围内,才可以落实决策措施。

(七)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平台构建

医疗服务范围广泛,专业分工精细,且业务流程复杂,且医疗服务遵循项目计费,成本核算难度大。如果应用传统手工统计核算法,则无法确保精确性。因此,注重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推广现代计算网络,优化医院信息系统、财务核算软件,便于获取信息数据,提升成本核算管理网络化与自动化,增加核算数据收集与存储工作。财务内控内容涉及客户往来、供应商往来,包括项目辅助账目数据。辅助核算作用在产生经济业务后,应当归纳到总分类账、明细账账簿中,同时可以归纳到辅助核算账簿中,维护科目稳定性。应用辅助工具后,医院无须明细会计科目,能够确保科目稳定性,提升财务总体核算效率。

(八)提升医院资金使用率

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财务控制管理人员注重资金使用率管控,科学管理资金,以增加医院经济效益。医院财务管控人员,应用医院资金筹集率与使用率,增加现存资金使用率,确保医院稳步发展。比如,医院财务管控人员采购医疗器具时,联合医院经济能力,注重医疗器具成本控制,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医院财务控制人员,参考医院工作经验丰富人员的建议,提前做好医疗器具费用调研,以提升医院财务资金使用率,确保医院快速发展。同时,医院财务控制人员派遣人员定期检修和维护医疗器具,延长使用寿命。医疗器具检修人员发现损坏问题,必须及时检修更新,确保医院检测结果准确性。财务控制人员工作中,为了确保医疗器具检修人员操作质量,按照表现情况给予奖励。通过此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可以控制资金流动率。医院财务管控人员与医疗器械检修人员交流,明确医疗器具使用情况,确保预算合理性,提升现金使用率与流动率。实际工作实践中,医院领导人员应重视财务管理内控机制,全面提升医院资金利用率。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遇到较多内部控制问题,例如成本配置不合理、收入支出系统不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缺失等。所以,针对医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优化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收支系统使用效益,落实风险监管体系,注重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平台构建,提升医院资金使用率,优化固定资产核算,以维护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创新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莲蔚.强化医院内控制度建设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积极影响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18):122–123.

[2]王琛.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会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思路解读[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13):26–27.

[3]王向荣.新财会制度下构建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探讨[J].经济管理文摘,2021(12):132–133.

[4]李慧.提高全面预算管理水平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关键思路分析[J].商讯,2021(15):17–19.

[5]朱晓燕.基于多种支付模式探讨医院财务内控管理的设计要点[J].经济管理文摘,2021(01):58–59.

[6]刘婷婷.新医疗体制下全面预算管理在医院财务内控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09):52–54.

[7]王小荣.基于新医改形势下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与策略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09):222.

[8]梁瑞华.结合医院实际浅析医院现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9(03):122+128.

[9]昂慧,鲁正英.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完善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制度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8(03):191–192.

医保内控工作总结篇3

1.1医院医疗保险的产生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医院医疗保险管理岗位因医疗保险而设,初衷是要解决医疗服务的补偿问题。医疗保险未产生前,医院提供服务,患者支付费用补偿。医疗保险产生后,参保人的医疗费用由医保基金按待遇比例同医疗机构进行结算,患者只需负担个人应负担的部分,此第三方支付模式的产生,减轻了参保人的负担,为参保人提供了医疗保障。医患双方费用结算变成复杂的医、患、保三方之间的费用结算,需要医院专设机构来对应,医院端的医疗保险管理岗位因之设立。

1.2医院医疗保险的发展

为控制快速增长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由过去的按项目付费逐步向按疾病诊断分组(diagnosisrelatedgroup,DRG)付费及总额预付等综合支付方式转变[1]。这对于医院的财务运营是一个颠覆性的变革。在当前“医药分开”等政策势在必行的前提下,医疗保险的预算及其盈亏状况,成为医院运营经费的主要来源。如何在增长速度逐步减缓的医保基金中争取到额度,成为当前医院医保管理人员最核心的岗位职责。

2医院医疗保险的两项重要职能

2.1医院医疗保险的结算职能

所谓医保结算是指提供医疗服务后,医院把应从医保基金和参保者个人得到的费用补偿准确及时进行分割和支付的过程。从流程方面讲,包括了定点医疗机构的选择,参保者身份识别,待遇确认,医疗保险目录范围的选择,费用的即时分割和上传,支付款的核实等方面。从人群服务范围来讲,包括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费医疗以及手工和异地就医等人群的费用结算。从具体政策内容来讲包括医疗、生育、工伤以及失业等保险的政策宣传和培训,三大目录库信息系统的更新和维护,即时结算信息系统日常管理和应急演练,配合经办机构定期的费用审核,各种医保政策的咨询及费用纠纷的化解,各种原因的退费重新结算,以及手工和异地就医报销证明资料提供等方面。总之,医保结算是一个包含了医疗、物价、医保报销和支付政策、信息系统、就医流程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从我院医保结算的发展历程来看,主要经验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持续的流程优化,二是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其中,结算流程的优化紧紧围绕信息化的理念,尽量通过信息手段实现医院HIS、医保结算信息以及患者报销资料之间的无缝连接,减少患者、医务人员重复简单的证明材料的提供,同时给患者一个相对公平透明的医保报销政策氛围感受。其次,由于医保报销政策的属地化及其碎片化,参保人自身不同的利益诉求,在处理各种费用纠纷时,既要保障政策的公平性,更要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这就需要院端接待人员精准的政策把握,捻熟的沟通技巧,灵活的现场处理以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2.2医院医疗保险的预算职能

所谓医保预算是指医院从医保基金获得医疗服务补偿的运营管理,其岗位职能的重要性近几年日益体现出来。随着“医药分开”政策的实施和推广,医院收入主要由政府财政投入和医保支付两大块进行补偿。从国际经验来看[2],政府对医疗机构的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医院运营主要靠医疗保险第三方支付方式进行收入补偿。如何通过DRG或总额预付等医保支付方式的研究和运营,实现医院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当前医药卫生改革以及医院运营管理的核心。从医院财务运营的角度来讲:包括“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简而言之,就是“外争资源,内控成本”。从工作内容来讲,要学习和研究DRG、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对医疗机构质量和运营的影响;熟悉各统筹区域经办管理制定总额预算额度的拨付原则和算法;做好预算额度和实际消耗费用的测算、评估、预警及调控措施;做好医院、科室、治疗小组甚至单个医务人员各层级的费用监控、数据分析和异常情况反馈。做好应对“医药价格调整”后总额预付的“费用结构调整”功能,做好“药品采购”中医保“支付价格谈判”的重要职能。总之,医保预算绝不是大家理解的“要钱”的职能,而是医院内卫生资源高效配置的体现,是真正体现一家医院的质量管理和财务运营的完美结合。

3医院医疗保险职能存在的误区

当前对医院医疗保险岗位职责的认识存在两方面误区。一种观点认为医院医保管理就是医保政策的“上传下达”,做好医保政策的培训就可以了,至于医保结算应该由财务部门承担,而医疗质量和费用控制自然由医政部门担当。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医院医保管理应担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在医疗行为和费用控制的职能界定方面存在不同的争议。传统的医政部门更愿意医保部门通过“以费用为抓手来控制医疗行为”,而医保管理通常认为,正是由于不规范的医疗行为导致医疗保险基金的浪费,所以希望医政部门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通过医疗行为的规范来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无论哪种观点,都存在对医院医保工作片面的甚至是狭隘的理解,这也是长期以来严重困惑医院医保管理从业人员,造成思想混乱、工作畏手畏脚的症结所在。

4医院医疗保险的职能定位

4.1结算职能的定位

从结算的工作内容来讲,医保管理的定位主要是政策指导、部门协调和流程优化。许多医院医保部门在结算管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多承担了本该由财务部门承担的收费功能,将职能部门变为纯业务部门,而在使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就医流程的整合完善及优化,在满足参保人“碎片化”的报销服务需求方面确有长足的提升空间。

4.2预算职能的定位

从预算的工作内容来讲,医保管理的定位主要是政策研判、预算规则的把握和合理运用、宏观费用的监控和医保费用分析。医院医保在费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错位”,集中表现在过多对单个医疗行为的监管及对医务人员的经济处罚上,而缺乏对医保“宏观数据”的应用分析和利用。无论从法律规定,还是从岗位职责来讲,除了配合经办管理的病例费用审核以外,医疗保险部门缺乏对单个医疗行为监管和处罚的依据。医疗保险在费用管理的定位应当体现在宏观费用的监控和分析,体现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耗材及诊疗项目目录的优先选择和推荐方面。当前所谓的“医保医师”管理,赋予了医院医保管理以及医务人员太多不能也不应承担的“厚望”。所以,医保管理的职责就应清晰明确的界定为费用的宏观管控,而单个医疗行为和质量的管控应该由医政管理部门通过《处方管理办法》以及“处方点评”等相关部门规定进行规范管理。

5医院医疗保险职能的不断完善

中国医疗保险事业近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医疗保险尤其是医院的医疗保险管理岗位的职能,也随着医药卫生改革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深入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应当清醒认识到,无论从医院医保从业人员的队伍建设,还是医院医保专业管理的水平来讲,依然是任重道远,其岗位职责需要不断评估和修正。

医保内控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医院基建修缮项目;内部审计;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如何提高医院基建修缮项目审计工作

收录日期:2017年1月23日

一、医院基建修缮项目内部审计及其重要性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本市各公立医疗机构都加大了对基本建设项目的投入,这些变化对医院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基建、维修工程预决算审计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发挥内部审计职能,加强审计力度,提高审计质量,是当前医院基建修缮项目审计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若此方面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将会阻碍医院的长远稳定发展。因此,如何管好,尤其是如何规范医院基建、零星工程,做好监督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发现资金问题,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还可以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实现医院基建活动的程序化和规范化。加强医院基建修缮审计:(1)可以对建设项目从调研、论证、立项、招标、施工、验收等方面进行全程监督,有效督促总务部门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照章办事;(2)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有效避免施工单位在竣工结算时虚报工程量与价格,合理节约医院经费;(3)能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医院实施长期稳定规划,为单位领导在基建投资决策中提供合理的审计意见。

二、医院基建修缮项目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医院基建和维修在基本程序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目前,笔者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医院在基本建设程序上存在如下问题:部分工程或单项服务未按规定招标,比如某医院将建设项目中的天然气管道、室内环境质量监测等工程和服务项目直接发包,未进行公开招标;评标过程不合规;部分单项工程违规分包;部分工程超概算却未按规定报批;部分设备采购未按规定采用政府采购方式;部分工程未按规定办理施工许可手续等。

在维修管理方面存在如下问题:维修管理制度不健全;维修工程未进行招投标或比价;维修合同管理薄弱;预算编制不科学,部分项目超预算。零星维修工程本身非常繁杂,具有可变性较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其施工之前往往没有严格详细的施工合同及施工图纸约束,尤其是抢修项目,一般都是先抢修再补单,很难做到规范管理。相当一部分维修工程缺乏施工图纸,为日后的工程结算留下很多“活口”。

此外,笔者还发现目前对于生产工人社会保险费取费办法存在漏洞,根据最新的沪建管[2014]1065号《关于调整社会保险费取费和缴交核付办法的通知》规定,要求生产工人社会保险费由施工总包单位按月凭社保缴纳凭证向建设单位申请核付,按实结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不同的工种施工单位仍然按照整个工程时间来取费,且未提供相应社保缴费证明,显然不合理。

(二)招投标文件和合同内容制定不严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招标项目出现了低报价、高结算的情况,究其原因多为招标文件和招标过程以及合同订立不严密所致。在评标过程中往往只考虑以低价中标而忽视招标文件中暂定的内容较多、施工内容不明确等因素,从而导致在竣工结算时出现增加施工项目、主材变更等情况,并在原合同上签订较多补充协议,而补充协议签订过程又没有经过医院党政联席会议通过,违背“三重一大”决策,存在个人行为,最终导致竣工结算的项目与原招标文件中的项目大相径庭。另外,部分医院对院内招投标的评标专家或谈判小组组成的制度规定不够完善,未明确数量、身份标准等。

同时,由于内部控制缺失,零星维修项目没有立项。有的可以不用招投标,缺乏监理。合同签订时条款不够严谨,内容不够完整,使事后审计非常被动或不能正常进行。

(三)医院缺乏专门的基建、维修审计工作制度,缺乏必要的工作流程。基建修缮项目审计属于工程造价咨询的范围,技术性强,尤其是医院会涉及到医疗设备,如设备带、医用气体等,其工程造价审计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及复杂性,然而绝大多数医院并无专业的工程造价师,往往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决算审计。由于在建造过程中没有相关专业人士监督,故在最后送审资料时往往不全面,即便是审计师到场验收,也只能通过验收图纸等资料与现场比对,对于那些隐蔽工程、工程质量、产品规格型号等都不能很好及时的确认,导致该审减的金额没有审减下来,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

由于缺乏必要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在涉及隐蔽工程和一些旧楼的改造工程中,其中的拆除及变更部分无法得到及时确认,在质量核查及最后结算时,无法确定原有部分与新施工部分的界限,往往造成纠纷,给结算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三、医院基建维修工程内部审计完善措施

(一)健全医院基建、修缮工程审计制度。首先,要健全建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与建设项目相关的审核机制,制定医院基建项目的管理规定,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防范各种风险发生。医院内审部门应协助完成制度建设工作,避免医院领导干预和人情关系等因素;其次,总结分析近几年的零星维修工程总支出,对零星维修项目进行分类汇总,统一纳入下年的财务总预算中,建立完善的招投标制度。每年年初采取招投标方式,参照工程招投标管理规定,制定零星维修工程项目管理办法,按发包工程管理办法执行,规范多少金额以上的项目必须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以便统分析;同时,加强零星维修的财务管理,在合同中明确结算依据、结算上报时间、结算套用的定额标准,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竞争手段进行维修资金的控制监督。对于社保取费存在的漏洞,建议按实取费,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基本情况表,并附上每个施工人员身份信息,缴费情况,最后由建设方核实后给付,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符合政策要求且不存在双方互相“扯皮”的现象。另外,要真正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及职能,就应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如通过制定《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使内部审计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二)做好事前审计工作。开展事前审计,前移审计关口,将事后静态审计改为事前动态控制,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评估和可行性研究,对审计项目心中有数,尤其对零星工程立项的了解,事前对维修项目的立项做好审核工作,确保维修项目立项的正确性、合理性,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从而尽可能地减少资金的损失和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基建项目决策和程序的合法性、科学性,防范参建各方自身行为导致的审计风险。

另外,通过专项工程项目的院内、院外招标,或与以前相似项目进行比较分析,内部审计基本上对工程概算,资金支付渠道及施工单位的资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开展审计工作。应对图纸及预算进行初审,特别是合同的审签。在签订时,注重审查合同是否严密,根据工程量清单投标确定的工程价款尽量明确金额,少留或不留回旋余地,减少施工单位变更依据。审查合同中的各项条款之间与招投标文件的各项条款是否衔接一致,避免出现不一致现象。

(三)做好监督、跟踪审计。在施工过程中,审计人员要经常到施工现场查看,审查履行基本建设程序情况。对于隐蔽工程、变更设计部分进行跟踪检查,尤其是要做好隐蔽工程的签证工作,对工程用材的质量、数量、型号、品牌、尺寸进行严格把关,并在签证上逐一明确;对每批隐蔽工程完工前要求委托方、建造方在24小时内到场验收并签字确认,并留有影像资料,同时要求随时核对施工现场的项目签证;对于设计变更部分,要求根据金额的大小决定是由总务科科长签字还是分管院长签字,金额大的经由党政联席会议通过才能变更;对于变更价格仍应参照原标书内容,若为新增内容则参照目前市场价,如无市场价可遵循,则参照同行医院等历史价进行协商确定。同时,还要审查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材料的采购供应,对一些价格昂贵的材料要保证材料渠道正规,型号等符合合同要求,对材料变更应积极征求设计人员的意见,以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情况的发生。对预付工程进度款要加强监管,严格按施工合同办理,根据进度审核分析,查对工程款的预算与工程进度是否相符,严防超预算、超进度付款。

(四)加强施工管理内部控制。应强化医院的内部控制意识,不断完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制度,自觉履行相关法定职责。将内部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进一步发挥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职能。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紧紧围绕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中心环节,分析好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逐步向周围按相关业务流程扩展。内部控制关键点的设置要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注重实效,控制点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首先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其次,通过梳理,明确内控环节,完善工作流程,在施工管理工作中主要内部控制点如下:(1)在隐蔽工程验收时,应对其进行现场确认,保证隐蔽工程建设施工符合合同要求以及满足项目整体要求;(2)工程施工完成后,经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初验,总务科负责有关工程竣工验收的组织,协同办理项目竣工备案,督促监理单位组织做好竣工图、竣工资料的审核;(3)每项工程完工,均应填写验收单,并经监理方、施工方、总务科三方签字确认方可生效;(4)工程验收单应当由总务科妥善保管,作为工程竣工结算的依据;(5)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总务科应当汇总相关工程资料后送交审计室,由审计室委托第三方造价审核单位对工程进行造价审核;(6)审计室每半年复核一次工程项目付款情况,针对决算金额超预算金额10%且追加预算金额超过5万元的事项应当由总务科查明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由审计室监督改进落实情况后纳入部门考核。针对复核中发现的超预算金额超过“三重一大”事项的,应当上报医院党政联席会议审议。

四、结语

总之,随着市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内外部各方审计作为“管资源、管资金、管资产”的有效途径,着力从机制、制度和政策、管理层面揭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发挥好审计监督的“免疫系统”功能和建设性作用。基建修缮工程是医院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对整个基建修缮工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才能有效防止工程高估算、弄虚作假、质量低劣等问题,只有完善内部管理才能防止商业贿赂,提高医院效益,加强廉政建设;只有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克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将内部审计的作用落到实处,才能为医院的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林品.\谈医院基建修缮工程的内部审计工作[J].经济师,2011.6.

[2]杨允新,吴红.医院基建修缮工程审计的实践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12.

[3]刘晓爱.医院基建零星维修审计现状与应对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8.

医保内控工作总结篇5

一、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的关系分析

(一)平行关系

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是平行关系,财务电算化不能取代财务内控,财务电算化需要财务内控制度的约束,同时财务电算化为财务内控提供更为可靠的信息化支持。医院财务电算化的实现,保证了数据统计和计算的精准度和及时性,降低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压力。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医院取消了财务稽核岗位,而最终的结果是医院财务管理出现若干问题,数据的可靠性开始下降,少数财务人员依靠数据管理漏洞贪污和挪用资金,导致医院蒙受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尽管医院财务电算化对于财务管理非常重要,但是医院更需要财务内控制度的介入,以保证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互补关系

财务电算化是通过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利用现代化数据处理技术优化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替代传统人工记账的工作。财务电算化使传统会计核算效率得到了极大提升,满足了医院信息统计和管理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财务内控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作为长期以来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组成部分,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主要任务就是保护医院资产安全,维持医院资产和资金的正常流转。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对于财务电算化而言是一种重要的保障措施,因为财务电算化需要人的参与,缺乏了财务内控制度的辅助,终将导致医院财务管理上的无序性,加剧资金的无端流失和大量消耗。

(三)同步关系

医院财务电算化促进了医院内控制度的优化和改良,而医院财务内控制度更是促进医院财务电算化健康发展的根本。在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之下,任何企业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医院也不例外,快速、高效的财务电算化将极大地提升医院财务管理的总体水平。同时,医院财务管理也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财务内控制度作支持,财务内控制度是保持医院财务电算化及财务管理理性发展的关键。两者的同步发展,才是医院的最终发展目标,也是医院未来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医院财务电算化的应用趋势较为理想,国内多数医院对传统的财务稽核和管理思路不断调整,投入了较多的资金和精力进行设备的采购及系统引入,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管理效果。

不可否认,在医院财务电算化的应用下,医院财务管理效率得到了巨大提升。但是,过度地依赖医院电算化,也造成了许多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首先,在缺少人工操作的情况下,医院财务电算化的稳定性面临较多问题,许多医院财务电算化数据缺乏人工审核,导致系统统计结果失真,部分医院资金无端流失。

其次,在医院财务电算化的应用下,出现部分财务人员利用财务电算化漏洞侵占和窃取医院资金的现象。电算化内控制度发展的不同步,造成许多财务数据信息缺乏规范性和精确性,最终致使医院蒙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医院财务内控制度方面,由于医院高层对于财务内控制度认知上的不足,导致医院内控制度较为被动,部分财务内控工作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实际作用。国内一些医院管理人员认为,医院财务电算化的应用能够保证财务信息核算的精度和效率,能够降低医院的财务管理风险。而正是由于医院管理人员对于财务电算化认识上的片面性,导致了医院财务内控制度无法得到优化和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对于财务电算化的约束力度不足,而这也在无形之中加剧了医院财务管理的风险。

三、医院财务电算化与财务内控制度发展建议

(一)优化财务内控制度

医院财务内控制度的优化,首先应拓展财务内控制度管理范围,增加财务内控管理权限。医院财务电算化作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属于医院内控工作范畴。医院财务内控制度中应融入医院财务电算化的运行模式和流程,以丰富医院财务内控制度内容,保持医院财务内控制度丰富度。

医院财务内控制度要具备足够的合理性与先进性,以保证管理上的严谨和实用。医院财务内控制度要从医院财务电算化的技术角度以及医院财务管理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医院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制定财务内控制度,这样才能够真正保持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的综合水平,满足医院财务管理的目标需求。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医院应首先调整财务内控岗位待遇,提升财务内控管理重视程度,以加强优秀财务内控人员的引入,构建专业的财务内控管理队伍。医院可以加强与各大院校之间的合作,为院校提供实践岗位的同时,挑选适合医院财务内控工作的优秀毕业生。与此同时,医院还要加大财务内控人员的培训力度,制定健全的财务内控人员培训计划,帮助医院财务内控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先进的财务内控管理思想和技术,不断提升财务内控人员业务水平。此外,医院财务内控人员还要学习和掌握足够的财务电算化知识,而这也是保持医院财务电算化与内控制度协调发展的关键。

(三)优化医院财务信息系统

医院需要加强财务信息系统的优化和完善,实现财务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协同,为财务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医院财务信息系统的优化,一方面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购先进的系统设备,提升信息收集和核算效率;另一方面,医院应加强与信息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加强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经验的借鉴和学习,增强医院财务信息化水平。

(四)改善财务内控管理水平

第一,医院相关部门要针对医院财务内控制定对应的管理规章,明确医院财务内控人员岗位工作权限和职责,确保责任到人,提高医院财务内控人员管理意识。第二,针对财务电算化,财务内控部门必须要制定系统性的检查计划,定期针对财务电算化程序进行排查,并对抽检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及时了解系统漏洞和问题,并做好相关处理和排除工作。此外,针对财务管理,还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制度。应急制度必须要保持快速的反应速度,当医院财务电算化系统产生重大故障和问题之后,能够第一时间减小故障影响,降低医院财务管理风险和损失。

四、总结

医院财务电算化的应用,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医院财务电算化的运用,既保证了财务数据收集和存储的便捷性,同时也保证了数据汇总和统计的效率与质量。但是,在医院财务电算化应用的同时,也给医院财务内控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医院财务内控必须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予以深化和加强,优化医院财务内控制度,降低医院财务管理风险,提升医院的经营和发展的稳定性。

医保内控工作总结篇6

1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概述

按照支付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医保支付方式分为对被保险方的支付和对医疗服务供方支付两类。其中对被保险方的支付包括起付线、报销比例和封顶线等,对医疗服务供方支付包括按项目付费、单病种付费等。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医疗服务供方支付方式改革。

1.1医疗费用后付制转向医疗费用预付制医疗费用预付制是国家、医疗机构通过预先支付医疗费用的方式,病人在接受医疗时只需要支付部分费用。医疗费用预付制明显增加了医疗费用风险,转变了以往以医院为主的医疗方式,转变了医院的激励机制,增加了医院承担的经济风险,最终迫使医院进行内部结构优化调整,实现医疗资源的高效配置。医疗费用后付制转向医疗费用预付制可以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降低人民群众的看病成本。

1.2单一支付方式转向混合型支付方式随着医疗形式的不断变化,医疗支付形式也逐渐发生变化。每一种医疗支付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适应性,不存在能够适应所有标准要求的医疗支付形式。在不同的医疗形式下,采取相应的医疗结算方式可以促进医疗发展。按项目付费适用于体检,总额预付制适用于预防性保健,DRGs-PP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预付费制)适用于专科医疗机构对危急重症的治疗。混合型支付方式能够综合多种支付方式的优点,弥补单一支付形式的缺点,是医疗保险支付方式近期的改革趋势。

2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院管理的影响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于医院的经济收入会产生直接影响,为了应对新形势下的医疗发展趋势,医院应该积极适应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等收费方式。同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仅仅是为了降低医疗成本,同时也是推动医院管理机制改革的重要方式,促使医院从关注总收入到降低医疗成本经营管理理念转变。

2.1促使医院在预算约束下拓展收入增加渠道当前我国医院的盈利模式为“政府补助+市场收入”,其中政府补助的形式以医保基金支付资金方式进行支付。我国为了有效控制医疗市场,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其中2011年政府补助资金占全国医疗机构总收入的56%,政府对于医疗市场的控制力度不断加大。在此背景下,医院的经营压力不断增加,只有接受医保经办机构的费用控制,从自身管理角度出发,不断降低医疗成本,从而在预算约束下达到最佳的收益方式。在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下,药品和医疗检查收入将会从医院的盈利渠道转变为医疗成本。在此背景下,医院不得不采取控制药品成本,在医疗需求和控制药品收入中达到利益平衡点。同时通过转变医保支付方式,可以重组医院的“产业链”,促使医院不断优化管理,从医疗机构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扩张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医疗服务水平。

2.2促使医院逐渐开展内部控制改革通过医保支付制度改革能够打破医院传统的收费体系,通过经济杠杆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出医院的主观积极性,将工作重心逐渐从医疗收费到提升医疗水平和控制医疗成本方面,进而实现医疗的现代化发展。总额预付支付方式是医保经办机构通过预先支付某段时间内的医疗总费用,医院等医疗机构在医疗费用额度内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的医疗支付方式。与其他医疗支付方式相比,总额预付支付方式具有医疗成本控制好、医疗资金使用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可以作为医保费用控制的主要方式。在总额预付支付方式下,医院全年的实际医疗费用不高于总额,医保经办机构则会全额发放补贴资金,而当医院全年的实际医疗费用大于总额时,超出的部分由医院自己承担。总额预付方式迫使医院想尽一切办法将成本控制在预算额度内,因此该方式费用控制效率高,管理成本较低,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促使医院逐渐开展内部控制改革,转变医疗服务目标,重点监控医疗安全和质量,最终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3医院管理的应对策略

3.1保证医疗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医疗支付方式的改革导致医院盈利模式的转变,医院将工作重心逐渐从医疗费用转移到医疗质量上,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医保部门通过对医院进行评级管理,就医院费用控制、医疗安全与质量、信息管理、内部控制等内容进行科学的评定,最终对医院进行评分,这样就迫使医院不得不保证医疗质量。同时在总额预付支付方式下,医院只有通过降低医疗成本的方式,选择最有效、最安全、成本最低的医疗方案,才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在总额预付支付方式下药品成本仍然是医院医疗成本的重要内容,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医院应该尽可能选用价格较低的药品,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价格昂贵的药品,合理控制药品的数量,杜绝多开药、滥开药现象的出现。

3.2加强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为了积极应对医疗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冲击,医院从战略角度出发,将医院的成本环节进行识别与分析,加强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分析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积极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始终将成本控制作为管理的核心理念,通过对医疗服务中各种成本因素的有效识别与控制,坚持成本定价法,以成本核算体系和数据作为内部成本核算的方法,充分运用成本数据以及信息化管理方法,保证成本管理的有效性与持续性,进而为制定成本战略决策提供支持,以利于医院竞争优势的形成。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的综合服务,吸引更多的医疗消费,占有更大医疗服务市场的能力,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升医院的软硬件实力,扩大医院的市场影响力,进而达到稳人心、树信心、创效益的综合目标。

3.3明确医院组织模式,加强医院组织管理医院组织模式对于总额预付支付方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病案管理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方面入手加强组织管理。病案数据涉及医院收费数量、总类的额定,病种结算办法依赖于病案数据,因此病案数据的质量对于医保支付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病案管理部门要积极承担起业务管理职能与行政管理职能,加强对人员的业务技能的培养,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对于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管理部门应该提供完整、准确的数据,积极调整自己的工作重点,不断适应医院的信息化发展需求。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病人的电子病历,从而实现对病人病理信息完整的记录和调阅。

医保内控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医院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问题 对策

1、医院财务内控内容概述

1.1、医院财务收入控制

由于医院的收入项目十分复杂,既有医疗业务活动的收入,同时也有国家财政拨款以及科研项目资金收入,收入种类较多。财务内控管理主要是针对各种不同的收费项目,并通过配合强化凭证、票据管理等措施,提高收入管理水平。

1.2、医院的支出管理

财务内控对于医院的支出管理主要是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确保各项经济活动业务支出的规范合理,并对支出项目实现由财务管理部门与内控管理部门之间的双重监督管理。

1.3、医院资产的管理

重点是针对医院的医疗设备、办公设备以及办公用房等各项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产的监督控制,重点是对固定资产以及耗材的入库领用与保管控制,确保医院资产管理过程中账面、实物与实际支出的一致性。

1.4、医院财务人员的管理

主要是通过强化医院财务内控管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与职业道德修养,促使医院财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开展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与业务处理的合法合规。

2、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财务内控管理意识淡薄

当前一些医院在管理工作中侧重于行政管理,忽略了内部控制对于财务管理的约束作用。甚至一些医院的管理者错误的认为财务内控管理是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忽视了财务内控需要医院内部各个职能科室部门协调配合开展,导致财务内控管理工作缺乏管理部门的支持与各个科室的配合,财务内控工作开展乏力,内控工作效果不明显。

2.2、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缺失

制约医院财务内控工作开展的另一项突出问题就是财务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结合医院的规模、业务特点以及科室设置情况制定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造成内控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指导。再加上由于开展财务内控工作需要抽调专人执行,部分医院管理人员不足,对于已有的各项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也难以保障制度落实执行的效果。

2.3、财务内控工作机构地位以及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现阶段大部分医院机构设置中,财务部门通常只是作为医院内部的后勤辅助部门,在一些分科室独立核算的大型医院,财务部门职能只是配合辅助进行财务内控工作,由于权限的设置,难以在医院内部整体进行财务内控的组织与管理,导致财务内控工作推进困难。其次,随着财务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财务工作人员能力水平也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当前部分医院财务工作人员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不扎实、财务会计业务能力较差,甚至不能使用信息系统开展财务内控工作,导致财务内控工作效果较差。

3、内控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重视财务内控管理,优化财务内控管理手段

财务内控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合规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财务内控的工作,积极组织财务管理部门牵头实施财务内控工作。同时在财务内控管理手段上,应该注重采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通过构建医院财务内控信息管理平台,及时收集整理并汇总分析各项经济活动以及财务管理信息数据,通过对及时准确的数据资料作为分析对象,实现财务内控工作的动态及时开展。

3.2、完善财务内控制度建设,提高财务内控工作人员能力水平

医院管理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管理结构特点,合理的制定财务内控管理规章制度,并以制度作为各项管理活动开展的依据,确保令行禁止。由于医院内部资金流动量较大,因此针对资金控制管理尽可能单独制定管理制度,通过制度体系的建设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此外,在财务内控管理工作中应该注重强化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力水平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特别是在理论涵养与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方面展开培训,通过高素质能力人才推动财务内控工作不断前进。

3.3、在财务内控管理上突出细节的管理

针对部分医院财务管理基础差、问题多的特点,在财务内控工作的开展上,应该综合做好整体规划与细节的控制管理,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提高医院财务内控工作水平。

首先,在医院财务管理模式上,应该尽可能的采取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通过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形成对于医院财务工作整体的指导规划。财务内控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应该致力于建立统一集中的财务管理体系以解决财务管理分散、弱化的问题。其次,强化对于财务预算的控制管理,在财务内控管理中规范医院财务预算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将预算作为约束管理手段之一,确保医院资产与资金管理的规范标准。第三,将成本管理作为财务内控工作的重点,通过完善成本核算的管理尤其是对于成本支出项目、成本支出范围以及成本核算方法的优化,提高医院成本管理效果。

4、结束语

医院财务内控作为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高效化、集约化的重要任务。医院管理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财务内控对于医院财务系统优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完善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优化内控管理业务流程以及采取信息化的内控管理手段等措施,提高医院财务内控管理工作水平,在医院内部构建系统化、现代化与规范化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蒋翔.试论医院财务内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136-137.

[2]刘燕汝.医院财务内控机制建设的实践及总结[J].中国卫生产业,2012,25:181-182.

医保内控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医保改革;医疗费用控制;总额预付

1研究概况

近年来国内对医疗保险费用增长的原因分析很多,总结起来大概有那么几点:①政府投入减少,医院医生诱导导致医疗费用上涨。②道德风险导致医疗保险费用快速增长,医生的道德风险主要有开大处方、分解住院、过度检查。③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对医疗保险费用的上涨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医疗技术的使用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④人口老龄化导致医疗保险费用增长,随着人口年龄增长,患病概率增大,医疗费用也随之增加。⑤医疗保险费用过快增长的原因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信息系统建设滞后。总得来说医疗机构市场化导致医护人员群体商业化,从而导致医疗费用的不断上涨。德国作为社会保险制度比较完善的国家,医疗保险相关制度在控制医疗保险费用过快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尽相同,但他国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对我们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德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方式

德国是世界上较早建立医疗保险制度的国家之一,是医疗保险模式的典型代表,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德国医疗保险基金来源于国家、雇主和雇员的医疗保险缴费。参保人员的医疗待遇都是平等的,缴费多少跟本人的收入有关,另外,收入在规定数额以下的参保人的家庭成员也可以享受医疗待遇。德国医疗保险药品费用增长比较缓慢,药品费用支出占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比例比较合理,德国在控制医疗费用上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2.1门诊、住院分开核算制度 参保患者住院需要得到门诊医生的同意,否则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门诊和住院医疗采取了不同的支付方式,门诊医疗费用是通过总额预付制下按项目付费的方式来支付的,超出总额预算的医疗费用,由医院承担,住院医疗费用是通过总额预付制下按平均床日付费与按病种付费相结合来支付的。

2.2实行参考定价制度 参考定价制度是德国为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建立的主要制度,德国《社会法典》第五部第三十五条规定:根据药品的化学成分、治疗效果等将药品分为三个类别,每一类又有若干个组,当参保患者选择价格高于参考价格时,超出价格部分的费用由参保患者自己承担,这一规定将促使参保患者倾向于选择价格低于参考价格的药品。参考定价制度同时促使了药品生产企业降低药品生产成本。

2.3实行医药分开制度 德国的医院里面没有设立药房,患者到医院开处方后可以拿着处方到任何一家药店购买药品。德国卫生部有规定,医生不得建议患者去某个药店购买药品,或暗示患者购买某个品牌厂家的药品。这消除了医生开大处方、开昂贵药品的动机,切断了医生、医院与药品生产商之间的经济利益联系。

2.4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机制 德国通过增加患者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来防止道德风险的发生,而在一年内没有发生医疗费用的参保人可以获得医疗保险机构返还一定的保险费。德国医疗保险费用分担机制也规定了医生的责任,对药品的负担比例有严格的规定,对超出预算额度的药品费用,从医生的工资中扣除。

2.5第三方控制机制 德国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作为第三方,引入了第三方购买机制。参保人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作为自己的人,而且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更换,重新选择医疗服务的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将医疗服务的内容、药品等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医疗行为监管、医疗服务的价格与医疗服务机构进行协商,为参保人购买价格低、品质高的医疗服务。

3德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对我国的启示

3.1控制药品费用对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十分重要 德国对药品实行参考定价制度和医药分开机制,切断了医疗机构与药品生产经营者的利益联系以及药品销售与医生收入的联系,在医院里主要是价廉质优的药品,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的比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国应该实行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机制,增加政府财政投入来弥补医疗机构的收入。我们应借鉴德国的参考定价的经验,药品价格由政府直接控制,根据同类药品的平均价格制定参考价格。

3.2加强第三方控制医疗费用的意识 德国在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之间引入了竞争机制,参保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为自己服务,这样可以加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之间的竞争使得医疗费用得到控制。我国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都属于政府部门处于垄断地位,结合我国国情,在市级统筹区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竞争机制,参保人员在市级统筹区以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满意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作为自己购买医疗保险的人,在一定时间内可以更换人。通过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市场竞争来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问题。

3.3取合理的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 德国实施的是比较合理的医疗保险费支付方式,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后付制的支付方式,所以医疗保险费用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由于我们实行的是第三方付费,患者在医院看病,患者先行垫付然后在拿到相关部门报销,医院和患者对医疗费用没有控制的意识,所以我们要通过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为避免单个支付方式的弊端,我们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支付方式,以某种支付方式为主,其他支付方式为辅。

3.4门诊、住院分开核算制度 门诊住院分开管理,门诊医生严格把关,实行严格的住院准入制度,否则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不予报销。门诊和住院治疗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门诊治疗费用通过总额预付制下按项目付费的方式来支付的,超出总额预算的医疗费用,由医疗机构承担,住院医疗费用是通过总额预付制下按平均床日付费与按病种付费相结合来支付的。对一段时期内没有发生医疗费用的参保人或者发生费用较低的参保人员返还一定的保险费的金额。

我国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作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是医疗保险制度正常运营的保证,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不仅可以减少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缓解"看病贵"的社会问题,还可以为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济来源。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费用控制机制并不完善,因此有必要借鉴他国的实践经验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医疗保险费用控制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林俊荣: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控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6,(7).

[2]王锦锦:论社会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及其制度消解[J].人口与经济,2007,(3).

[3]李纬、李博:我国医药医疗费用治理问题研究[J].基于利益集团理论的分析,2009,(5).

上一篇:企业走访调研实施方案范文 下一篇:残疾人保障工作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