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范文

时间:2024-01-03 17:11:17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篇1

关键词:长春;现代;设施农业;气象服务

1长春市设施农业直通式服务示范点现状

在长春国信现代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和长春市绿园区永跃村蔬菜基地建立直通服务示范点。其中,国信现代农场基地毗邻市区,地理位置优越,集蔬果种植、休闲度假、观光旅游、务农体验为一体的综合都市农业园区,其重点项目包括有机蔬菜采摘和农业教育基地等。国信现代农场设施农业面积广、品种类别多、产品质量高,是气象为农服务尤其是开展直通式设施农业服务的典型企业。其对气象的需求很大,尤其近年来极端天气多发,对设施农业影响较大,另外温室大棚内的气象条件,对作物的生长影响非常大。永跃蔬菜基地由市政府投资,市农委组织建设,区政府配套,该项目占地97hm2,建有温室270栋、大棚540栋,共分3个地块,2011年年末交付使用。其中永跃蔬菜基地地块,共建设温室231栋,大棚424栋,由区农业总站管理,用于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和育苗中心建设。目前在棚内栽种了葡萄苗和桃树苗等。温室和大棚数量多、使用领域广、科技示范典型性强,是气象开展直通式设施农业服务的典型基地。

2直通服务示范点气象观测工程建设内容

在设施大棚内安装农田小气候观测仪1套,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光合有效辐射以及不同土壤层的温、湿度等环境参数,其中温度分层观测。视频监测农作物长势,实时拍摄记录监测区苗情、虫情等,并通过安装在室外的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在相临的不同农作物的大棚中安装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不同作物大棚内气温变化情况。在设施大棚外安装6要素气象站,实时观测棚外气温、湿度、日照、降水、风向风速和气压等气象要素,从而对棚内外气象要素进行对比观测分析。在设施大棚所在地气象局安装配套计算机1台,及时接收设施大棚内、外仪器监测数据,并进行整理分析和储存资料,确保能够及时发现设备仪器故障、数据异常及极端气象条件。在入园处安装室外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棚内外气象要素数据,并能显示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气象为农服务产品等内容,使气象信息快捷有效的传播。

3设施农业直通式服务项目内容

依托电子显示屏,辅以电话、短信、网络等手段,实时显示棚内外气象数据、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警、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等服务产品;实现针对性和快捷性的直通式农业气象服务。定期反馈需求和服务效果,及时掌握一线情况,不断总结和优化气象服务工作,从而实现“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结合设施农业生产实际,组织服务人员及专家联盟队伍不定期深入设施农业服务示范点开展需求调研,积极了解生产需求,形成直通式气象服务需求调研报告;完善气象直通式联系方式及服务产品发送流程等,实现针对性和快捷性的农业气象服务直通到设施农业管理者和园区技术工人手中。针对施肥、喷药、灌溉等关键农事活动,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服务。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安装农气示范田实时监测系统,积累数据完善服务指标。定期开展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发生发展调查,研究气象因子对作物生长、品质、产量的影响以及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开发大棚番茄、黄瓜、辣椒等作物主要生育期精细化服务产品,以及大棚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预警及防御服务产品。在加强各种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各种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在园区内的传递时效和覆盖面。

4保障措施

成立项目办公室。负责工程项目的设计,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监督和实施。加强部门间交流合作。在项目建设中,农业和气象要密切部门间联系,加强沟通协作、技术交流和信息资料共享,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5结语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篇2

关键词:气象部门;为农服务;内容;存在的问题;措施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结构也在不断的进行优化调整,农业对于气象服务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做好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不是容易的事情,需要充分的发挥气象部门科技及现代化的监测设备优势,创新服务理念,并结合地区发展需求,最大限度的做好为农气象服务工作。下面本文就从为农服务的内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三个主要方面进行分析。

1 气象部门为农服务的内容

农业的发展和气象条件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要确保农业实现良性发展,就需要为其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以便能够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具体说来,气象为农服务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气象部门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天气预报。天气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性较大,气象部门运用自身的新进设备,能够为农业部门以及农民提供每天的天气状况,并且对旱涝、低温以及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进行短、中以及长期的报道,从而使得农民做好提前防范。除此之外,还能够根据研究的成果为农民提供防灾减灾的措施。

其次,气象部门能够对农业进行气象监测。气象部门能够运用先进的设备,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根据地面农业气象网数据,对农作物、土壤水分以及气候条件等进行检测,总结检测信息并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提供管理意见。

最后,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打下基础。天气气候条件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着直接的影响,气象部门通过监测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气候条件的变化资料,并且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2 气象部门为农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上文中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气象部门为农服务的主要内容,在服务的过程中,对于促进农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现有气象为农服务不能够满足农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农业产业结构正在进行调整,这就需要更高质量且更加便捷的农业气象服务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气象部门所提供的服务依旧是常规的农业气象服务,并且服务的形式较为单一,这种状况反而阻碍了农业生产多样化的发展。

2.2 气象为农服务的基础设施较差,并且缺乏专业技能高的人才 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有过硬的基础设施的支持,这样才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农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气象服务部门的基础设施较差,现代化程度低,并且观测的手段和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资料的处理上效率偏低,这些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其服务水平的发挥。除此之外,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且呈现出人员知识老化的情况,不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这也是气象为农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 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要想更好的发挥气象部门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需要采取恰当的措施解决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拓展服务领域,下面本文就从自身的工作经验出发,结合实际总结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拓宽农业服务范围,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今天,要为农业发展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信息,就需要拓宽农业服务的范围,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提高质量,保证服务的精确性、时效性和全面覆盖行,就需要加强对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的服务措施,充分的发挥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除此之外,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大对县、乡、镇等基层对象的服务工作,为他们农业的发展提供高效的信息数据支持。同时,为了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还需要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充分的发挥信息技术的快速便捷的优势,提高气象为农服务的质量。

其次,不断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提升为农服务的能力,也是保证农业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农业气候资源示范基地,并且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以及精准农业等的气象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并进行深入研究,创新服务理念,拥有前瞻性的服务眼光,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依据,以此来提升气象服务的能力。

再次,加强组织领导,并强化检查监督工作。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力量,所以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级政府部门以及气象部门做到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大力支持,同时需要发挥自身的职能,切实领导,并且将责任工作贯彻落实到实处,并加强对相关气象部门的监督检查,实现共同推进。作为政府,还需要引导,并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各方广泛参与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需要注意的是,在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气象部门需要充分的重视这一工作,将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切实的贯彻到为农服务工作中来,将其保障作用和支撑作用充分发挥,促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最后,引进先进设备,提升相关人员的技能。设备和人才是保证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上文中提出,在现阶段该工作中的设备和人员问题,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更新设备,引进先进的气象监测技术,增强硬件设施,并加大资金投入,为设备的更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需要在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技术,例如3S技术的开发,能够使我国的农业气象部门获得更多的服务效益。同时,大力培养气象为农服务人才,政府和气象部门需要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

结束语:农业是基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说,为了保证农业健康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气象信息,气象为农服务系统对于促进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以此为中心,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对气象为农服务的内容、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进一步提升气象为农服务的水平,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更为精确的气象信息。

参考文献

[1] 周立清 唐小清 张瑞 浅谈岐祥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安徽农学通报,2010年第12期

[2] 戴慧娟 浅谈气象如何为农业服务 北京农业,2012年第06期

[3] 甘泉 浅谈气象如何为农业服务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9期

[4] 王炜 张蓉蓉 梁碧丽等 浅析气象部门如何做好为农气象服务 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9期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篇3

[关键词]农业气象;信息技术;设施农业;应用

1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主要应用

为了让农业气象信息技术能为设施农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必须把坚持为农业提供服务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地进行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完善,以提供更加准确的农气预报。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主要应用包括:

1.1提供最新的农业情报和预报信息

农业的发展与天气情况息息相关,而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可以为农民提供天气预报的相关信息,让农民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动态,尤其极端天气的情况以应对天气可能引发的各种农业问题,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1.2防灾减灾,提供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情报服务

洪涝灾害和干旱等会严重地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会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而且这些损失往往无法进行补救,还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所以农业相关部门会根据天气预报以及对降水的预测,如有暴雨暴雪等情况发生,会将这些信息及时发送给农民,让农民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各地区出现干旱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辽西地区更为突出,气象部门通过相应的农业气象技术,提前预测干旱情况的发生,帮助农民做好应对干旱的防范工作。农业气象信息技术为农业在防洪抗旱等灾害性天气气候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保障了农民的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1.3增强农民的防灾意识

农业气象工作需要通过对各种灾害的预测预告,让农民了解到了灾害对农业发展影响的严重性,(从而提高农事工作者的警觉性)。同时,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中将气象知识按照不同的需求和不同层次的农业产业进行划分,有利于农民对气象知识进行正确的了解和掌握,对天气、气候变化、农业气象环境、农业气象法规等进行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会通过多种途径,比如网络宣传、广告牌宣传、知识讲座等加深农民的防灾意识。

1.4为农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农业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利用农业气象技术建立了局域性质农业气象观测站、检测站,以保证所提供农业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保证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到准确的农业气象信息,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当气象观测站、检测站检测到暴雨、暴雪等灾害将会发生时,享受农业气象服务的农事人员就可以接收到该气象信息并做好防护工作,有效地避免温室、大棚等保护地中果蔬生产遭受到暴雨、暴雪极端天气条件的损害。

2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的不足之处

尽管农业气象信息技术为农民等保护地生产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利益,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无法满足设施农业实际应用的需要,主要包括:

2.1不能及时获取有效的天气预告信息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主要就是以预报农事天气状况为主,农事工作者更需要提前知道天气变化情况,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如果农业气象天气预报没有及时把有效天气信息传达给农民,那么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就没有意义。如果遇到暴风、暴雨、暴雪等严峻的气象状况出现时,如果天气预报不及时,农民准备的时间不足,应对措施不到位,就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及时将有害的气象状况传达给农民,他们就会有充足的时间来进行准备,应对严峻的突变情况,将损失降到最小,保证农事的持续发展。

2.2农业气象预报信息有误

人们现在所知道的农事气象指导信息,是需要借助计算机等通过计算和模拟来得到的信息。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而且模拟大气运动也不能完全真实地推测出大气运动状况。在预测的过程中,往往受工作人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影响以及不可避免的误差等因素影响,无法百分之百地推测出真实的、需要的气象资料,所以播报的气象信息也是有误差的。农民了解到有错误的农事气象信息,一方面可能会做一些无用功,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农事气象信息的不准确性而产生很大的损失。

2.3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有限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是为农民提供基本的气象信息,让农民了解这些信息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很多方面,这些气象信息技术是满足不了农民个别需求的。由于种植不同的果蔬,涉及的保护设施等因素所需的天气情况也不相同,所以农事气象信息服务并不能为种植每一种果蔬的农民都提供专有的农事气象信息服务。如此之外,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覆盖面有限。气象信息技术虽然是为农民服务的,但并不是不计成本的服务。有一些农民因为经济条件不好,不能够享受高技术的气象信息技术服务,致使他们无法得到最新、最准确的气象信息。

2.4气象信息技术没有充分发挥服务作用

由于天气预报对农事气象的预测有一些偏差,所以有一部分农民不再相信气象信息技术提供的气象信息。气象信息技术想要为农业提供服务和帮助却得不到农民的信任,致使气象信息技术失去原有的服务功能。

2.5针对性较差

中国的天气预报都是统一时间、统一预报,虽然一天进行多次的天气预报,但都是在重复进行。其实一天中的天气情况是变化莫测的,只对一个时段的天气进行预测对农业生产来说作用很小。农业生产需要不同时段的天气信息,才能够保证果蔬的高产。另一方面,农业气象技术是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信息服务,而现阶段的天气预报对农业生产方面针对性较差,就导致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失去了原来的价值。

3如何完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3.1完善农业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制度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对农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应该完善气象信息技术的服务制度,制定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信息技术服务,也就保证充分发挥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应用中的作用。另外,要做到分工明确,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推动农业气象信息服务的进程,努力实现气象信息技术全面覆盖。

3.2研发高新技术的气象服务产品

现在的天气预报中存在着很多数据的缺陷和预报的不准确性,气象部门应该着力研发新的服务产品,提高农业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减少数据的缺陷。农业气象工作者也要着力研究针对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产品,使农业气象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农事气象信息服务。

3.3培养为农民服务的技术性人才

农业气象信息技术需要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应引进一批具有现代信息农气专业技术型的人才,进行服务产品的研发。该人才还应该有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农业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农业气象服务人员应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要有责任感,把为农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当作自己的使命。农业气象服务的工作人员和播报人员还应该加强自我学习,了解各种各样的气象信息和设施农业生产的各种需求,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可以信赖的、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提高服务的质量。

3.4建立全面的服务系统,争取做到“一条龙”服务

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不可取代,所以气象部门应该完善对农业气象的预测和实验,建立全面的农业生产气象服务系统,保障气象部门的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还应加强对农业生产的合理指导建议,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测和预报功能,为农民提供可靠的气象灾害信息和防护策略,以保证农民能够及时应对自然灾害的侵袭。

3.5加强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应用的宣传

尽管农业气象技术提供的气象信息服务还有很多的缺陷,但农业的生产和发展离不开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应加大对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应用的宣传,确保每位农民都能够认真地去了解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的作用。让农民意识到将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重要性,保障气象信息技术的信任度,以促进气象信息技术朝着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从而保障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天气对农业的生产有直接的影响,会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影响农民的生产收益,影响农业的生产发展水平。合理的利用局部气候资源,控制好不利的气象条件,才能提高温室等设施农业产品的品质。另外,一些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可以提前预知自然灾害的发生,为农民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规避灾害的策略。国家应该重视农业气象信息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努力完善农气信息技术,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篇4

一、对农业气象服务的概述

农业气象部门是一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农业服务。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气象部门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渐得到发展。农业气象部门服务的机构分为国家、省、地、县四级;服务对象以农业为主,但也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服务;服务的目的是预防灾害、农业稳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

二、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

1.提供天气预报以及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措施

为农业部门以及农民提供每天的天气状况,并对旱、涝、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进行短、中、长期的报道,从而使农民做好提前的防范。同时根据所研究的成果,给农民提供一些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和技术,帮助农民度过灾害。

2.对农业进行气象监测,提供农业生产管理意见

农业气象监测主要是通过使用卫星遥感,依据地面农业气象网数据,从而对农作物、灾情、土壤水分、气候条件等进行检测,总结预测信息并对气象条件的利弊进行分析,从而为农民提出农业生产管理意见。

3.实行人工降雨及防雹措施

农业生产中,会时常遇见干旱或降雹天气,为了减少干旱和雹子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农业气象部门会进行人工增雨飞行作业以及人工防雹作业,从而将灾害降低。

4.开展森林火险检测

通过利用气象卫星对森林、草原火情进行检测,从而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对森林、草原等火灾进行预防。

5.改善生态环境

天气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农业气象部门一边提供气候环境变化资料,一边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前提,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现有的服务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更高质量、更便捷的农业气象服务来满足它们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气象部门所提供的还是常规的农业气象服务,而且农业气象情报服务的形式是单一的。这不但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农业生产的多样化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因此,要对农业气象服务部门的观测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并根据当地种植的特色和需要,开展气象服务内容,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时效。

2.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短缺

农业气象服务部门之所以不能满足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础设施差、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基础设施差主要表现在检测仪器陈旧,现代化程度低,而且观测手段和方法有待提高,在资料处理上效率低,还主要靠手工操作,技术更新慢。对于气象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却呈现出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现象,且人员知识老化。由此可见,气象服务部门的基础设施以及工作人员方面急需调整。

3. 拓展服务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现阶段看,我国农业气象服务部门中的农业气象和遥感业务服务领域扩展的空间较广阔,但是在扩展服务领域时却遇到了很多问题,一是设计的总体方案与将要实施的方案出现差异,低水平重复较多。二是综合性项目没有得到统一的部署和安排。三是气象服务信息化工作滞后。

四、促进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与趋势

1.扩宽农业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加强农业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覆盖面,并充分发挥气象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就要加强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高附加值的“名、优、特、新”农产品的服务措施。而且还要加大对县、乡、镇等基层对象的服务,为其提供精细的气象信息产品。同时,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充分发挥通信技术的快速便的特点,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

2. 开发应用“3S”技术

所谓的“3S”技术系统主要由地理信息系统软件(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EOS/M0DDIS 资料处理系统(RS)三种技术系统组成。逐渐开发应用此项技术,将会使我国农业气象部门获得更好地服务效益。

3.建立农业气候资源示范基地,提高气象服务能力

逐渐建立农业气候资源示范基地,并对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农业的气象进行科学研究,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及时的、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提高气象服务的能力。

结束语: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篇5

【关键词】气象服务;现状;建议

随着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科技文明的迅猛推进,气象事业的发展要求、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气象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新挑战,气象保障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责任感越来越重,公共气象服务任务也越来越艰巨。近年来,南阳市气象局不断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把握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在大力发展气象经济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气象服务领域,强化气象社会管理,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在构建和谐气象、和谐社会工作中取得了发展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的好成绩。

1.气象服务工作情况

南阳市气象局始终坚定“一中心、两提高、三促进”的工作思路,以开展地方特色气象服务、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防灾减灾工作为重点,贯彻落实责任,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努力做好气象监测预报和灾害防御工作,密切监视天气变化,提高预报准确率,同时发挥气象现代化装备使用效益,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使气象服务工作成为政府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南阳市始终将气象服务放在工作首位,坚持“及时、准确、优质”的服务宗旨,突出重大天气的敏感性、监测预报的精确性、灾害预警的时效性、防范应对的科学性,针对寒潮、降雪、大雾、暴雨等气象灾害对当地造成的影响均提前进行预报服务,尤其在汛期,成立汛期气象服务领导小组,及时有效强降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并采取传真、电话等形式,上报各类天气决策服务材料至领导和相关部门等,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影响。

2.农村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2.1需要高准确率的常规天气预报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农民产前、产中、产后都需要优质的气象服务。作为农户,产前需要掌握季节的气候变化,科学安排;产中需要掌握天气的冷暖雨晴,采取措施避免各种气象灾害,提高产量;产后的储藏更加需知道天气信息。群众期望气象部门的常规天气预报有较高的准确率,以便根据预报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2.2需要快捷的天气预报传输

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的预报服务,比如暴雨、强冷空气等,对农村防灾减灾的作用非常大。群众盼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乡镇显示屏、大喇叭、农村服务站的覆盖面,逐步完善预报服务传输系统,建立信息接收平台和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立较密集的气象预报预警显示牌,让气象信息深入农村基层,农民能及时获取形式多样的气象服务信息。

2.3需要本地天气预报服务

天气变化的局地性非常明显,经常是“十里不同天”、“下雨隔牛背”。农民目前看到的天气预报大多数是中央一套的预报,难以获得本地的气象信息,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的预防。

2.4需要较长时效的气象服务

如一个月、一个季度甚至一年的天气展望,对于农民安排农业生产很有用处。

2.5需要涉农综合信息服务

很多农户希望气象、农业、林业以及植保等部门的服务信息能够综合加工、打包处理,这样农民用起来很方便。

2.6需要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作为政府或部门,需要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指导产业结构调整,趋利避害,发挥最大效益。特别是在引进新的农业技术、良种等项目和防灾减灾以及防汛抗旱方面时,更需要气候论证,进行科学调度。目前许多乡村还没有掌握和用好当地的气候资源,适宜种什么和养什么,如果能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和特点,因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就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7需要气象服务个性化

不同的专业户对气象服务的要求呈现个性化特点。养猪专业户希望在气温剧烈变化之前得到提示,以便及时采取通风、闭舍等措施防病;蔬菜专业户在冬春季节非常关心短期预报、日内高温变化,以便及时调节棚内温度,防止蔬菜灼伤或冻伤,在夏季高温干旱时盼望人工降雨辅助生产避灾。

3.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要大力提升服务能力

3.1依靠科技进步,大力提升气象服务的科技含量和气象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水平

要努力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和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加大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做好气象年景趋势、春播、汛期、夏秋季短期气候趋势等预测工作,提高中短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水平;尽快建立灾害天气临近预报预警系统。

3.2加强气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快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加大对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的投资力度,优先完善天气敏感区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网建设,实现乡(镇)和行政村建有自动气象站的目标,达到有效监测局地性突发气象灾害的时空分辨率。

二是加大人工增雨防雹基础设施建设。人影已经从阶段性工作逐渐转向常年性工作。作为气象工作的轨道之一,必须配备专职人影管理、指挥、作业人员,才能满足农业生产抗旱的需要,集中人力精力开发、研究人影作业技术,提高作业效果。能够在农民最需要的时候实施人工增雨抗旱防雹作业。满足多点开花、移动作业、扩大覆盖、服务农村的要求。

三是抓紧建设气象灾害预警响应体系,在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建设气象灾害信息自动接收系统,如电子显示屏、大喇叭,落实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快速响应能力。

四是重视农村防雷设施建设,特别是中小学校存在严重的防雷安全隐患。要积极开展防雷减灾科技下乡咨询活动,宣传科技知识,积极开展农村防雷的咨询服务和防雷工程服务。

4.气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

4.1应加强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我县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和应对工作

建立粮食安全气象预警系统,进一步搞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粮食产量预报工作,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预防预报,减轻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促进粮食丰产丰收。

4.2 应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方面的气象服务

拓宽农业气象预报领域,开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和设施农业小气候的定点和流动观测以及卫星遥感监测,开展农业气象情报定量监测与评价业务,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开展农用天气、作物生育期、土壤墒情、作物需水灌溉量预报等业务。

4.3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

进一步细化气候资源区划,根据农业发展形势和气候变化,不断完善农业气候资源区划;进一步开展风能、太阳能等高能能源的多层次普查和可利用性评估,为农村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提供科学依据;加大宣传和科普力度,提高农民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的意识。

4.4加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

继续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在做好应急抗旱增雨作业的同时,在少雨季节开展以保障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用水为目的的水资源蓄积型增雨作业。 [科]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课题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苦干问题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0.

[2]彭宗,傅治平,刘剑波.建设社会主义新学习读本.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0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北京:中央1号文件,2006.01.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篇6

关键词 气象服务;新农村;山东阳信

中图分类号 F32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49-01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气象服务在经济建设中的意义也逐渐凸显,尤其是在农村建设这一方面。在新农村建设中,气象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息息相关,即气象服务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气象信息,利于农民做好防灾准备,在促进新农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阳信县农村和新农村建设概况

阳信县位于山东省北部平原的黄河三角洲开发区,处于山东半岛和京津两大经济地区的连接地带,县境南北长26.5 km,东西宽48.5 km,总面积792.49 km2,耕地4.3万hm2,辖6个镇2个乡2个办事处,857个行政村,总人口44.79万人。阳信县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600 mm左右。阳信县气候条件得天独厚,境内沟盘河、白杨河、幸福河等河流纵横交错。阳信资源丰富,地下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开发前景广阔。阳信是著名的中国鸭梨之乡,鸭梨面积已达1.3万hm2,年产量达18万t,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阳信还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县、全国优质麦生产基地县、全国畜牧百强县、全国不锈钢制品六大生产基地之一;地毯、抽纱、餐具、电子等一系列产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2002年,阳信财政总收入1.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8 220万元,同比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2 390元。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稳步前进。当前阳信县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一些成果,基本完成自然村电视广播村村通工程。农村道路、通讯、绿化、供水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但农村电脑拥有量较少,上过互联网的人更少。

2 在新农村建设中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2.1 天气预报准确率需进一步提高

随着现代农业的逐渐发展,传统的农业气象预报已经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天气预报准确率低是传统天气预报中最突出的问题。

2.2 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

气象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但在实际生产中如果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能够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农民的损失。从当前的状况来看,阳新县农业防灾减灾知识缺乏,体系不健全,基础薄弱[1]。

2.3 气象信息入村到户最后一公里尚不通畅

在农业生产中,农民主要通过收看天气预报来获得相关信息,指导农业生产。但是受播出时间、受众等因素的影响,天气预报对农业的针对性较弱、内容不具体,导致农民无法获得大量气象信息,如防灾减灾、农业气象信息、病虫害防治等。阳信县农村虽然开通了“12121”农业气象信息咨询电话,但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增加农民的负担。

2.4 气候区划及论证工作相对滞后

近年来,国家开放种子市场,一方面,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引进了众多优良品种。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盲目引种的现象,引种未经过气候论证的种子,一旦出现问题,将给农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3 气象部门更好服务于新农村的建议

3.1 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为民意识

一是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蓬勃兴起,设施生产、规模生产方兴未艾,都对天气预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充分认识到天气预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强化气象工作的为民意识。强化气象工作的为民意识,就是气象工作者要有服务于“三农”的意识。气象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密切,气象服务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在生产中是不可以缺少的生产要素,是防灾减灾、趋利避害的重要手段。及时准确了解当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任务、面临的重点问题以及对气象业务服务的新需求,从而以高质量的服务要求、完美的服务态度服务于“三农”[2]。

3.2 上下联动,通力合作

一是要加强单位内部配合。要整合单位内部各股室的资源,充分发挥各股室的职能优势,强化内部各股室之间的配合联动。从防雷减灾、预报服务、农业气象、人工增雨等基础业务到领导决策至信息宣传等行政服务,形成一条强有力的为新农村服务的技术链条和一条完整的服务途径。二是要加强部门之间沟通。要经常向政府部门了解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动向;要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尤其是与要林、农、水等有关部门联系,推动部门上下与相关部门的联动与合作,形成强大的服务新农村工作合力。三是要加强气象部门与农村、农户之间互动。建立气象部门与农村、农户之间的互动机制,建立气象服务的信息反馈平台。为农民举办气象科普、气象科技、防灾减灾等知识培训班。积极发展气象协管员,加强与农民联系,了解农民需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3]。

3.3 深入调研,增强气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针对性

气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服务“三农”。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精神实质,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农村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结合气象部门的职能,充分发挥职能,找准气象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帮助农民、农村解决突出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农民办实事。

3.4 发挥气象职能,为“三农”解决实际问题

一是积极参与村庄规划,根据当地气象、气候、地貌特点,为村庄和“小城镇”合理规划建设提供气象科学依据。把山洪地质灾害、洪涝灾害和雷电灾害纳入考虑范围,尽量避免农村因地质、山洪和雷击等灾害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加大对农村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规范化建设,对农村企业和个人新建(构)筑物严格实施防雷装置图纸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严格执行防雷行政许可规定,从源头上强化防雷安全措施,让农民住上安全舒适的新房。二是为科学生产提供及时的气象服务。开展针对现代农民的气象科技知识宣传和培训,真正让农民有知识、懂技术,善于运用各种气象科技信息。气象科技服务要紧密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化建设实际需要,增强针对性,开展配套的气象科技服务。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手段,直接传送到全县各乡镇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各村书记、主任、气象信息员,以及广大农户等手中。传送短信要及时、细化,从而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三是开展林业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消长的气象条件预报,提高相应的防治措施,降低损失。加强气象为畜牧业、养殖业、林果种植业服务的研究,发展针对农村畜牧业、养殖业、林果种植业的专项气项服务[4]。

4 参考文献

[1] 程向红.促进气象为农服务效益最大化的涉农部门合作机制探讨[J].农技服务,2009(8):171-172.

[2] 刘锋,刘国秀,郭鹏.气象为农服务的现状与思考[J].新农业,2013(16):16-17.

[3] 张晓燕.气象为农服务途径的思考[J].青海气象,2012(2):76-78.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篇7

20xx年度党建工作总结

(一)精心组织,顺利完成教育实践活动各个环节工作。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省、市局的精心指导和督导下,我局党支部牢牢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聚焦作风建设,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各个环节工作。

通过全局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我局教育实践活动收获了一批思想成果、作风成果、制度成果和发展成果,全体党员干部深受教育,普遍受到一次精神锤炼和洗礼,作风转变取得明显成效,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业务服务工作得到明显加强。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得到省局第一督导组充分肯定。

(二)党建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及示范点培育成效初显

我局十分重视党建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将其摆上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党建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初步达到了“10个有”,即:有领导小组、有办事机构,有活动场所、有活动设施,有活动载体、有经常性活动,有工作计划、有工作台帐,有经费保障、有考核评比。

示范点重点培植岔河镇国瑞绿色食品基地气象为农服务党员示范点,该示范点由局党支部书记高文亮总负责,气象台台长、共产党员陈翔牵头具体负责。在硬件上建设了气象为农服务信息站,主要包括6要素(温、压、湿、风向、风速、降水)自动气象站、气象预报预警电子显示屏、气象科普宣传栏等;服务上建立农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服务数据库。牵头组织由多部门(气象、农业、水利、水产、农机、粮食、民政、保险等)专家组成的农业气象服务“专家联盟”,开展“直通车”服务。定期开展会商,联合为农气象服务产品,联合调查农情、灾情、墒情。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气象灾害鉴定和预警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转变和党风廉政建设

广泛开展作风效能提升年活动,结合气象部门“双教月”活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县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意见》,大力弘扬“重落实、敢担当、有作为”的务实作风,努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部门形象。继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自觉学习、遵守、贯彻和维护党的章程,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引导和促进广大党员干部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争创人民满意的业绩。制定《洪泽县气象局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工作细则》,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健全和完善具有气象部门特色的惩治和预防体系,进一步形成拒腐防变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切实高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规范公务接待、车辆使用、办公用房等。公务接待费用比去年下降36%,车辆费用比去年下降10%。

(四)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2名同志被明确为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好一年一度的党员干部冬训工作,20xx-20xx年党员干部冬训工作被县委宣传部表彰为“先进集体”。加强文明单位创建,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城市创建、交通协勤、结对帮扶、义务献血、集体劳动、群众文体等活动, 1人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xx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表现突出个人”荣誉称号;及时申报下一轮文明单位创建,对“江苏省文明单位在线”网站和局门户网站内容及时进行更新、完善,单位网站被评为20xx年度全县“十佳网站”。

(五)积极抓好结对帮扶和进村入企活动。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特色和优势,开展党员先锋承诺活动,深化“三进三帮”活动,积极开展“进村入户”、“进企解难”等活动,主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培训讲座等形式,主动为农村、企业、社区提供气象防灾减灾和防雷安全等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同时继续发挥党员干部在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共建活动中的先锋模范和战斗主力军作用,不断优化创建和共建机制。

(六)认真实施党建创新项目

20xx年,我局申报并实施了“镇村气象服务行”的党建创新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加强政府主导,完善组织体系,加强与涉农部门的合作,建设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建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加强农村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多个层面积极开展镇村气象服务,有力促进了气象服务工作向镇(街道办)、村(居)、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的延伸,大大提升了我县气象服务“三农”的能力,得到了政府的充分肯定、涉农部门的认可和农民朋友的赞扬。“镇村气象服务行”项目成为全县4个冬训工作创新项目之一,受到了县委宣传部的表彰。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篇8

关键词 气象为农服务;调研;思考;山东莱芜

中图分类号 S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342-02

莱芜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区,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在全球及全国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自然灾害发生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莱芜农业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时期,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频发的气象灾害和极端天气给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明确指出:“粮食产量、品质和种植结构与天气、气候条件密切相关。要依靠科学,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服务”。莱芜市气象局通过广泛深入的基层调研,全面了各级用户对气象服务的不同需求,积极探索为农气象服务的有效途径和合作模式,对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气象防灾减灾,充分发挥气象为农的职能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莱芜农业发展现状

莱芜是山东省重要的农业区,丰富的光热水资源,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使莱芜成为全国著名的粮菜果畜生产基地。农产品尤以生姜、大蒜、鸡腿葱、大红袍花椒享誉全国,莱城区是“中国生姜之乡”、“中国花椒之乡”,钢城区是“中国蜜桃之乡”。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以姜、葱、花椒、蒜为代表的“三辣一麻”产品驰名国内外,生姜、大蒜种植面积一般在1.33万hm2左右,南部山区黄金蜜桃种植面积一般在0.53万hm2左右。

莱芜虽然是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耕地面积较少,但农业特色较多,农业种植分布界限清晰,北部山区和南部山区主要以特色果品种植为主,其中北部山区以樱桃、花椒种植为主,南部山区以桃种植为主;东部山区以烤烟种植为主;西部平原是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主要以大蒜、生姜种植为主,常年种植大蒜面积1.33万hm2,是莱芜农业的支柱性产业。由此衍生了一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储存、运输、旅游、餐饮等涉农企业和合作社等涉农组织。近10年来,莱芜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各种蔬菜大棚、反季节名优瓜果、花卉、食用菌等现代温室和大棚、基地发展较快,成为莱芜农业的主要支柱。

2 莱芜主要气象灾害

莱芜地处鲁中山区腹地,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气象灾害频发,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气候的明显暖化,极端天气和气象灾害发生更为频繁,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通过对1950—2010年莱芜发生的气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发生在莱芜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冻害、高温、寒潮、连阴雨等,其中以干旱、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冻害为重。而风雹、冻害、连阴雨已成为近10年来影响莱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气象灾害。

3 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3.1 调研对象

根据当前莱芜农业生产的基本情况,为使调研内容更加有的放矢,切实了解不同层次的用户对气象服务的真实需求,莱芜局制定了详细的调研对象,包括果农、菜农、粮食种植户、大棚种植户、农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基层农业技术员、涉农企业的负责人等。

深入林果种植区,调查了解果品种植分布情况和近年来气象灾害造成损失程度,以及果农对气象服务的关注度;走进蔬菜、果品、花卉大棚,详细了解设施农业种植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走进田间地头,面向农民了解露天农业种植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走进涉农企业详细了解他们获得气象信息的途径和制约信息传播的主要瓶颈;走进农业合作组织了解他们的气象服务的需求。

3.2 调研方式

调研主要采取面对面座谈的方式,业务人员认真倾听调研对象的需求,及时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使调研结果更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3 调研结果

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业务人员深切体会到不同的用户对气象服务的关注度不同,现将用户需求整理如下。

(1)莱芜南部山区和北部山区林果业比较普遍,果农在果树发育的不同时期关注的焦点不同,春季果树萌动和开花期特别关注霜冻、强冷空气、大风等灾害天气,而且3~5 d的天气预报尤其重要。果实成熟期特别关注连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在信息的获得上,有很多制约因素,莱芜市北部和南部山区多数自然村不通有线电视,看不到莱芜电视台天气预报,果农只能参考山东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一些短时临近预警信息更是无法获得,只有极少数果农使用手机短信,严重影响了果区气象信息的覆盖度和防灾避灾能力,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日益增加,如2011年的一场冰雹给南部山区部分果农造成4 000多万元损失。

(2)设施农业的关注主要在冬春季节,生产者尤为关注大风、强降温、连阴雨(雪)等灾害性天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而且短时临近预报对他们做好防范也特别重要,生产者特别渴望得到一些灾害天气的防御指导和受灾后的补救措施指导。在信息的获得上,用户大多数是依赖电视天气预报,农忙季节往往错过收看天气预报时间。只有少数用户使用手机短信业务。多数农户反应,常规的天气预报不能满足其需求,如能从天气变化角度预报未来天气变化对设施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科学专业的指导意见,将会给设施生产带来事半功倍的效益[1]。

(3)大田露天种植的农户和农业合作组织,特别关注某一时段内气候的变化趋势,如春、秋季的冷暖趋势、旱涝趋势、作物生长季的灾害趋势等,关键农时季节的3~5 d天气预报,如春耕、春种、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季节,农户特别关注未来1周内的天气变化情况。广大农业技术人员呼吁,要扩大气象预警信息的覆盖度[1],让基层农业工作者和农民及时接收到气象预警信息,真正体现气象信息服务的价值所在。

(4)一些涉农企业格外关注气候的年景趋势预测。部分涉农企业的负责人有手机短信业务,大多数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电视,部分企业还通过网络。

(5)典型的农业合作组织,如莱芜市明利特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特别需求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以及天气趋势预报。该合作社董事长介绍说:如果在灾害天气来临前1~2 h能得到信息,就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4 莱芜为农气象服务现状

根据调研掌握的基本情况,莱芜局经过分类整理,制定了周密的气象服务方案,根据不同的季节特点,突出重点,全力做好关键季节的气象服务。

4.1 全力做好特色果品气象服务

莱芜南部和北部山区是莱芜重要的果品基地,南部山区生产蜜桃、北部山区以花椒、樱桃种植为主,花期的冻害防御被列为春季气象服务的重点。为此,莱芜局一方面加强作物生发育期观测,另一方面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紧紧围绕樱桃节和桃花节,做好各种预报预警服务,并通过多种媒体播发,取得较好的服务效果。

4.2 跟踪做好特色种植气象服务

姜、蒜种植依然是目前莱芜的特色种植,莱芜局从种植到收获跟踪做好气象服务,根据不同的生长季节和天气状况制作服务材料,指导做好不利天气的应对。重点做好春季的生姜播种期预报,秋季的大蒜适宜播种期预报、大蒜春季冻害防御、返青期灌溉预报、生姜病虫害防治、收获期预报等关键季节的气象服务。

4.3 跟踪做好设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莱芜极端天气频发,给设施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近年来,莱芜冬春的低温、连阴雨天气增多,低温寡照天气成为影响大棚蔬菜生产的头号杀手,2007年,莱芜局在大下农场建立了温室大棚小气候观测站,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5月,每周一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周报,通过局业务网和政府网对外,在重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及时预警信息,通过12121语音信箱、电视天气预报滚动字幕、新闻媒体、网站等载体播发,指导种植户做好不利天气的应对,最大程度的减少了损失,广大种植户反映较好。

5 当前莱芜局为农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

(1)为农服务产品不能满足不同用户的精细化需求,服务对象大部分还在决策层面,不能真正面对基层用户。服务产品也仅限于完成目标考核和部分决策服务,服务方式还是传统的网站、专题服务等形式,服务产品业务化、大众化,尽管目前开展了针对性较强的农用天气预报、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气象服务,服务技术与内容整体还不能够完全满足当地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精准农业的市场需求。

(2)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产品单一。目前莱芜局有农气业务人员1名,有时还有其他兼职,技术力量薄弱,服务产品内容还不能满足当前为农服务工作的要求,前沿知识的获取相对贫乏。如何引进前人的研究成果,快速提升特色农业气象农业服务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2]。

(3)气象信息的传播瓶颈问题仍然突出,一方面是亟需信息的用户,另一方面手机短信流量制约,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莱芜局制作的服务产品大部分是以决策服务为主,渠道主要是网络和专题服务,对各类协会、合作社、产业体系等组织信息渠道还没有有效的机制。

(4)农村气象科普知识宣传相对匮乏。

6 建议与思考

(1)建议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合作,充分发挥上级业务部门对基层台站的业务技术指导,加强服务产品的开发,丰富气象服务产品;完善服务机制,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不断满足用户需求。

(2)加强新业务、新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根据服务需求,成立专门为农服务团队,加强农作物生长状况观测以及与农业合作组织技术人员的交流学习,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反馈、解释应用机制,针对用户需求,开发专题服务产品。充分发挥农民专家传、帮、带的作用,长期在生产一线的种植户,生产经验丰富,应对天气变化的能力强[3],加强与这些专家的沟通联合,将其经验为我所用,将进一步提高莱芜局气象为农服务的能力。

(3)进一步加强建立完善的农村气象防灾信息传播网络,使各级乡镇领导、基层农业技术员、涉农组织负责人、种植大户能够及时接受到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争取防灾减灾的主动性[4]。同时打造优质服务产品,优化12121信箱内容,体现服务产品的实时性和快捷性。提高社会各界对12121信箱的关注,推进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尝试利用“气象+供销社+农户”、“气象+合作社+农户”、“气象+协会+农户”等模式,实现针对性和快捷性的农业气象服务。

7 参考文献

[1] 邹俊丽,张艳,王太生.岱岳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调研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

[2] 张旭辉,商兆堂,王俊,等.江苏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出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0)1332-1333.

[3] 王俊,张霞琴,程佳.开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的时间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

上一篇:初一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科学小实验步骤及原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