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用地范文

时间:2023-03-20 07:20:54

设施农业用地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1篇

一、提高认识,推动设施农业的科学有序发展

设施农业是综合应用工程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和环境技术,按照动植物生长发育所要求的最佳环境,进行动植物生产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包括设施养殖业和设施种植业。设施农业建设是提升农业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是农村牧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农牧民持续稳定增收的最现实、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在新形势下发展设施农业的重大意义,积极鼓励农村牧区集体经济组织、企业或个人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要在资金、技术、用地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二、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设施农业用地审核审批制度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内蒙古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国土资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切实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管理。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各镇要立足本地区农牧业发展实际,科学合理地确定本地区的设施农业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制定区域设施农业发展规划;旗国土资源局、农牧业局等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我旗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发展长远的需要,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抓紧制定全旗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办法和设施农业发展规划,规范设施农业用地行为,指导设施农业发展。不断完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和畜牧水产、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用地的管理机制,支持改善生产条件的农牧业设施建设,鼓励设施农业和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

(二)严格审核审批程序。设施农业用地分农业生产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设施农业项目建设要符合行业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用地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城镇规划控制区内的要符合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设施农业附属的管理和生活用房等永久性建筑物的用地,必须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按照建设用地管理,未使用建筑材料硬化地面,或虽使用建筑材料但未破坏土地并易于复垦的畜禽舍、温室大棚和附属绿化隔离等用地,以及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用地,均作为设施农业用地办理用地手续。凡申请兴办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的单位或个人,要提交项目地址和面积、四至范围图、土地权属、项目类型、生产品种、附属设施用地布局等材料,经镇人民政府同意后,向旗农牧业主管部门提出设施农业项目建设申请,进行核准。农牧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旗国土资源部门备案核准或逐级报批农用地转用手续。在城镇规划控制区内进行的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还须经建设部门和城管部门审批。对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的设施农业附属设施用地,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组织农用地转用和供地报批,依法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旗国土资源部门在设施农业项目附属设施用地有关手续完备后,及时做好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工作。农业生产用地和附属设施农用地确定后,不得擅自改变用途,用于非农业建设。对于擅自改变用途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视为违法用地,严格依法处理。

(三)做好宣传与服务工作。各镇要充分发挥司法所的司法宣传和村级普法宣传栏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依法用地的法律法规宣传;镇国土所要经常走进嘎查村、农牧户,深入田间地头,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设施农业建设项目,要尽快协助项目业主完善用地手续;对不符合政策的要明确告知,及时警示和制止。要努力做到政策宣传到位、跟踪服务到位、管理审批到位,促进设施农业用地的规范化、科学化。

三、完善机制,加大设施农业用地的综合监管力度

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发改、监察、农牧业、建设、城管等部门和设施农业项目区所在镇,采取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相互协调的办法,对农业设施建设用地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管理,严格执法监管,规范设施农业用地行为。各有关部门要依据本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监管,形成执法合力。对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的设施农业建设项目,所在镇人民政府不得批准项目申请,涉及立项审批的,发改部门不得办理项目审批、核准手续,建设部门不得发放建设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电力和市政公用企业不得通电、通水、通气,国土资源部门不得受理土地登记申请,房产部门不得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未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占用农用地设立企业的,工商部门不得登记。各部门执法监察人员要按照执法责任制,强化动态巡查,及时掌握管辖区各种建设动工苗头,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发现,及时处置违法用地。

四、严格执法,坚决打击不符合设施农业发展要求的非法用地行为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2篇

关键词:都市型;设施农业用地;土地管理;管控;天津

1.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出现一种现代农业形态——都市型农业,早期始于城郊农业,依托上海、北京、深圳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建立。

都市型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生态紧密相连,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于一体的高度集约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形态,不但有助于提升城乡产业结构,保障农民增产增收,而且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体验农业文化、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净化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营造出清新宜人的生态空间。随着城市一体化建设的逐步推进、工业化的高度发展,遍布于中心城区周边、新城内部的农田,凭借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深受城市辐射,与城市共享发达的交通、信息、市场和技术等多方位资源,逐步演变成满足居民体验农业文化、休闲度假、观光娱乐的农业园。都市型农业其中一种类型设施农业在天津市中心城区周边、新城内分布较广,主要以景观农业、产品农业类型呈现,也包括高科技示范园、旅游休闲观光园区、精品农业园区、特色唯一性农产品培育园等,如天津市西青区蝴蝶兰栽培基地、西青区果园采摘园、宝坻区蔬菜大棚基地。

2.天津市设施农业用地近况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建设,将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并列为全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决策。2008年全市种植业设施已建成面积有10.05万亩;2009年全市落实用地面积有15.21万亩;2011年底,新建了40万亩高标准种植业设施生产基地,建设12个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10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使全市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0万亩的总体要求。

2.1设施农业用地定义

天津市近年发展起来的设施农业,主要是指通过种植业设施建设,改变自然环境,为植物生产提供相对可控制的最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水、气等环境条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进行有效生产的农业,包括温室、塑料大棚、中、小棚、连栋大棚和依托蔬菜大棚种植发展起来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农业旅游休闲观光、精品农业以及基于现代设施的畜禽养殖、花卉、秧苗培育等农业。

2007年8月10日实施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设施农用地(地类代码122)是二级地类,是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

2.2天津市设施农业用地分类

2.2.1根据用途分类

按照设施农业用地主要用途分为农业生产用地和附属设施用地。农业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种植、养殖,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土地。附属设施用地是指为了保证设施农业项目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为农业生产用地服务配备的一定比例的附属设施配套用地,其分为附属设施农用地和附属设施建设用地。

2.2.2根据用地规模分类

按照设施农业用地规模分为五类,即用地规模小于100亩、用地规模大于100亩(包含)且小于500亩、用地规模大于500亩(包含)且小于1000亩、用地规模大于1000亩(包含)且小于2000亩、用地规模大于2000亩(包含)。

2.2.3根据建设级别分类

根据天津市设施农业用地建设级别可以分为四类,即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高标准种植业设施生产基地和一般设施农业用地。

2.2.4根据投资利用主体分类

天津市设施农业土地利用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主要分为农户个体、村集体、企业和联合投资型。土地利用投资主体不同,设施农业用地的情况差别较大。一般来讲,农户个体设施农业用地规模较小,附属设施很少;集体和公司设施农业用地规模较大,附属设施类型多、面积大。

2.3天津市设施农业用地面临问题

天津市设施农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现状用地规模不算大,但是用地规模增加速度之快,加之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制度出现空缺,致使在实际利用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实地调查情况来看,天津市设施农业用地利用和管理面临问题如下。

2.3.1附属设施用地标准缺乏

2007年以来,随着天津市加快设施农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大量设施农业园区不断涌现,设施农业用地面积不断增加,但众多设施农业园区附属设施用地比较混乱,从附属设施类型到附属设施的规格、规模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和依据,用地管理时难以掌握。

有的投资商从收益最大化出发,在没有建设用地指标的情况下,希望在园区耕地上大量建设农产品加工、储藏设施,有的甚至希望多建一些休闲娱乐和餐饮服务设施,借设施农业名义违法占地用地案件频频发生,农民土地权益时常受到损害,违背了都市型设施农业的发展初衷。

2.3.2附属设施用地比例过高

必要的附属设施是促进设施农业项目良好运转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比如园区内合理的道路布局、小型停车场、适用的农业物资、设备储放间和操作间。从多区调研发现,项目存在附属设施用地比例较高的问题。经调研,有些园区不包括道路交通等用地,仅建筑形态的设施用地比例就超过项目总用地的5%,个别项目达到10%。

2.3.3附属设施建筑形态与耕地保护的要求不符

目前天津市多数设施农业园区项目是利用耕地和基本农田发展起来的,但一些附属设施包括道路、办公用地、停车场等的建设都采取了水泥硬化的做法,严重破坏了耕地的生产能力,不符合耕地保护的要求。

实际调查发现,多数设施农业园区道路较宽,主路大都在5-6m左右,支路在4m左右,主路普遍采取了水泥硬化的做法。相当一部分综合性设施农业园区都规划了较大规模的联体加工储藏车间、办公用房以及超大停车场和交易场地,有的已建成了较大的永久性建筑,造成耕地浪费和破坏。

3.天津市都市型设施农业用地管控

都市型设施农业是新型农业,依然是农业范畴,其发展仍是以耕地资源生物养育功能的发挥为基础,以体现第一产业为主,同时都市型农业又融入了城市产业的性质,不同于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需相应配套的停车场、办公用房、休息厅等附属设施用地,这类用地需要很好地管理和控制,否则有逐步转变成建设用地的危险。设施农业用地中的附属设施用地类型是多样化的,不同的设施农业建设规模或等级对于附属设施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设施农业规模和等级对其附属设施用地进行控制。

3.1设施农业用地标准控制

3.1.1设施农业用地主体功能控制

判定附属设施用地是属于建设用地还是设施农用地的标准应该以主体功能进行控制。具体来说,种植用地面积控制在80%以上,园区以一产为主,主体功能用地为一产用地,不破坏耕作层,附属设施服务于一产,不具备独立经营的条件,这样的附属设施可以归结为农用地。

3.1.2附属设施为农用地的规模控制

天津市设施农业用地中附属设施用地为农用地的包括直接服务于种植业的操作间、仓储、厕所、接待等建筑用地,不考虑田坎、沟渠和田间道路。经多地调研,根据设施农业用地规模,确定出附属设施中设施农用地比例。

表3 设施农业用地中农用地比例

设施农业

用地规模(亩) (0,100) [100,500) [500,1000) [1000,2000) ≥ 2000

附属设施的设施农用地比例 9%

(不鼓励) 8% 6% 4% 2%

备注:1.设施农业园区总附属设施用地规模上限为80亩(含道路),上限指标只能应用于1000亩以上的设 施农业园;2.本表中涉及的设施农业面积为规划规模,其中的子项目区不再单独考核附属设施农用地比例。

3.1.3附属设施为建设用地的规模控制

作为都市型农业的一种主要形态,设施农业必然存在多种形式,建设标准也不近相同,附属设施的建设内容也会存在差异。经实地调研,附属设施建设用地可以分为以下情况。

一是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区附属设施指沟渠、操作间、厕所、接待、初级加工与包装间、餐饮、小型停车场、仓储、销售场所、娱乐休闲。二是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附属设施指沟渠、操作间、厕所、生态设施用地、小型展示教育用地、接待、小型停车场。三是高标准种植业设施生产基地附属设施指沟渠、操作间、仓储、初级加工与包装间、销售场所。四是一般设施农业用地附属设施指沟渠、操作间,大于1000亩的,考虑配备小型停车场和包装、销售场所。

经多地调研分析,根据设施农业用地规模,确定出附属设施中建设用地比例。

表4 设施农业中建设用地比例

设施农业用地规模(亩) (0,100) [100,500) [500,1000) [1000,2000) ≥ 2000

附属设施的建设用地比例 0

(不鼓励) 0.5% 0.75% 0.85% 0.9%

备注:1.设施农业园区建设用地规模上限为20亩;2. 本表中涉及的设施农业面积为规划规模,其中的子项目区不再单独考虑附属设施农用地比例;3.本表中的建设用地不含园区道路用地。

3.2设施农业用地管控对策及建议

3.2.1设施农业用地投资利用主体的管理对策

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兴办设施农业所需用地,建议按农用地进行管理;其他企业和个人兴办或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联合兴办设施农业所需用地,建议实行分类管理。其中的种植用地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附属设施用地中永久性建(构)筑物,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行管理。

3.2.2设施农业主体功能用地管理对策

针对设施农业用地主要用途为第一产业用地,纳入设施农业用地规模和附属设施用地管理;主要用途为第二或第三产业用地,纳入建设用地管理。

3.2.3设施农业附属设施用地管理对策

对于线状附属设施用地,依据2007年实施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如沟、渠、路、田坎等宽度小于2米计入耕地,不计入附属设施用地比例;宽度大于2米属于农村道路、沟渠、田坎,计入附属设施用地比例。

对于面状附属设施用地,耕作层未受到破坏且设施高度小于3米的,属于设施农业用地,计入附属设施用地比例。

3.2.4设施农业用地管制规则

设施农业用地需按照规划大纲控制要求,附属设施用地中的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要进行自身平衡,建设用地要走内涵挖潜的道路,设施农用地占用耕地的实施占补平衡,做到耕地质量不降低、数量不减少。

从多个角度设立鼓励政策,制定设施农业用地管制规则。从节约集约利用角度出发,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鼓励在迁村并点、宅基地复垦土地进行设施农业建设;鼓励对非农地和沙坑、土坑、砖瓦厂等废弃地整理利用,用于设施农业发展,对于废弃地利用的设施农业附属设施用地比例可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或耕地中的水、路、林、渠等作为设施农业的附属设施用地;鼓励多个园区合用附属设施,做到附属设施共享,集约用地,节约资源。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鼓励利用新型环保材料和临建材料,进行附属设施建设。从建设措施角度出发,鼓励停车场、广场、路进行方孔砖铺等非硬化措施,房屋采取临建措施,尽量不破坏耕作层。

3.2.5土地规划管理方面的建议

在土地规划管理中,做到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紧密衔接,应用高新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对设施农业用地及时进行监测;在出台设施农业用地规模及附属设施控制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土地监督检查,对在设施农业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土地违法现象加大处罚力度。

参考文献:

[1]李翠珍,孔祥斌.都市型现代农业用地利用与管理的探讨——以北京市为例.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109-114.

[2]叶军.都市型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南开学报[J],2002,(6):39-46.

[3]http:///doc/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521.

[4]仇继东.天津设施农业发展设想与对策建议.天津农业科学[J],2010,16(1):5-9.

[5]黄学群,李瑾,宋建辉.天津设施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J],2009,30(6):559-663.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用地流转;空间格局;GIS;RS;广州市番禺区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6-3458-02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on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in Panyu of Guangzhou City

CHEN Li-yan1,ZHOU Ying-hong2,FANG Yuan3

(1.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Center of Huanggang Urban Planning Bureau,Huanggang 438000,Hubei,China;

2.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Wuxi 214153,Jiangsu,China;

3. 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Huanggang 438000,Hubei,China)

Abstract: The spatial pattern of 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in Panyu of Guangzhou was analyzed based on GIS and RS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land area reduced rapidly under the pressure of urban expansion; and the main reducing period was from 1988 to 1995. More than 70 percent of cultivated land was converted to construction sites. Meanwhile, other types of lands, especially waters and forest land were converted to cultivated land.

Key words: agricultural land conversion; spatial pattern; GIS; RS; Panyu of Guangzhou City

广州市番禺区(包括2005年划分出去的南沙区)作为广州市未来的中心城区,自从撤市设区以后按照中心城区要求配套基础设施和按中心城区标准建设,大学城、会展中心、广州新城、广州火车南站、亚运城等大型项目都布局在该区,使其迅速成为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区域,同时也是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幅度最大、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1]。人类活动导致的农业用地流转过程近年来成为地理学、LUCC与城市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受到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往往侧重于对农业用地数量动态变化及其人文驱动机制的研究,忽视农业用地资源的空间组合结构及其格局特征变化的研究。因此,选择珠江三角洲经济与生态核心区广州市番禺区为研究对象,以RS与GIS技术为支撑,采用转移矩阵、空间叠加等分析方法对农业用地流转量、流转方向、流转发生的空间格局变化等进行初步研究,为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用地资源、协调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广州市番禺区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隔江相望;西界为陈村水道、潭洲水道、洪奇沥水道,与南海、顺德、中山3市相邻;北隔沥滘水道,与广州市区相接;南滨珠江口,外出南海,距香港38海里,距澳门42海里,区政府所在地市桥镇距广州市区17 km。全区面积

1 313.8 km2,其中陆地面积852.3 km2,约占总面积的65%,河涌及水域461.5 km2,约占总面积的35%。陆地面积中山地、丘陵各占5%,农业用地4.80万hm2,其中种植业面积3.67万hm2,水产养殖面积1.13万hm2。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番禺区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区域经济模式迅速转变,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的中心之一,迅速发展为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带。

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研究采用的基础数据为Landsat-5 TM(1988、1995、1998年)与Landsat-7 ETM (2006年)遥感影像数据,轨道号为122/044;在ERDAS 8.6、ENVI 4.2、ArcGIS 9.0等遥感与GIS软件支持下,对多源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图像处理(配准、镶嵌、合成、增强、分类等),提取不同时相广州市番禺区土地利用信息和农业用地资源数据(表1)[2]。在GIS环境下,所有数据都被统一栅格化为30 m×30 m的GRID数据。在GIS技术支持下,采用土地利用变化率、转移矩阵、空间叠加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农业用地流转量、流转方向、流转发生的空间格局变化等进行初步研究[3,4]。

3 结果与分析

3.1 番禺农业用地总体变化特征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4篇

关键词: GIS系统;农业信息化;应用

0 引言

众所周知,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自然环境并不优越,且耕地面积仅占中国耕地面积的4%。然而仅在战后20多年的时间里,日本农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不仅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且农业的整体生产水平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更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借鉴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的应用经验,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GI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所谓的“GIS系统”,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技术的发展,GIS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被大量普及,特别被广泛应用在土地资源管理、农林领域的资源管理、灾害预测、城市信息管理与应用等众多领域。

GIS系统,是一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强大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由于GIS系统可以通过系统内的存贮数据对环境与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科学的预测,因此在很多国家的农业发展领域,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领域被广为传播和应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的应用

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日本经济的腾飞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因此地理学家在参与、判定经济发展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开始重视GIS系统的应用,并制定了关于GIS数据的国家标准。80年代后半期开始,各种数字地图数据库纷纷建立,GIS系统在政府各级部门中得到普及,用于农业、环境、规划和森林管理等领域。

农业是对气候、水土、资源等地理信息依赖性很强的产业,因此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具体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

随着日本产业现代化、城市化和日本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日趋严重,导致了农业生产力结构的弱体化和农业用地管理的低效化。也就是说,日本农村青壮劳动力的大幅度减少、日本农业生产后继乏人,而农村老年劳动力不但体力上难以长期胜任繁重的劳作,而且思想观念的落后也使得他们不愿接受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这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面对此种状况,利用GIS系统,可以充分把握各地域的人口静态指标(人口年龄比例、性别比例等)、人口动态指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迁移率等)、人口密集度、住民的生活状况等问题,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实时地调整对应的策略。

通过十几年的实践,GIS系统的应用,在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方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突出表现在,GIS系统不同于从统计部门得到信息进行汇总的传统方式,而是可以实时地将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变成可以直接利用的决策信息,快速解决问题。

2.2 农作物安全风险的管理

近年,日本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快速提高,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而日本政府颁布的《农药取缔法》和《食品卫生法》,也在法律上加强了对农用物资特别是农药的管理。在日本的食品安全面临着巨大挑战的严峻形势下,日本已经逐步普及了无毒的农药栽培和无污染的有机栽培。因此,使用GIS系统对每块农业用地的施肥和农药散布状况等栽培记录进行管理,就变成了日本农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通过肥料使用量对生产性差异的影响,来不断调整肥料使用量和生产决策方案,可以达到地域整体的均一化生产。

另外,将每块农业用地的地理环境、土壤相关数据、食味值、堆肥投入量等数据用GIS系统进行管理和分析,也可以加大对农作物品种资源和产品质量的研究,从而大大提高了品质高、食味佳、营养足的农作物的产量。

2.3 农业气候地域化

日本是一个农业气候极不稳定的国家。因此,GIS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农业气候地域化的问题上。即根据某一区域的气候特征和空间信息,综合考虑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因素,来预测该区域范围内气候资源的动态变化。再将各种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气候条件的要求与气候资源的地理分布特征相结合,对各农业用地进行最恰当的规划和分配,来保证农作物的合理分布和农业用地的最大回报率。该应用过程也充分发挥了GIS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突出了GIS系统具有传统气候分析方法不可比拟的巨大的优越性。

2.4 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频发的暴雨和台风,不仅经常危害农业用地和农业设施,而且时而还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因此,防灾地图和防灾情报传达系统的做成,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面对这种现状,利用GIS系统的地形数据和地学模型分析方法,在灾害想定区域进行灾害模拟和结果分析,对于如果安排人员撤离、如何保障农业设施等防灾减灾对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防灾救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但经过实践证明,利用GIS系统可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面对突发状况时,可以实时地为防灾减灾的决策部门提供辅的、全面客观的决策信息,以保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问题。

2.5 农业设施的管理

农业的基础设施广泛地分布于农业用地的各个角落。日本的设施管理者借助GIS系统,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对设施的耐用年限、检查结果、修补记录等信息的一元化管理。可见,通过GIS系统的数据,可以及时对农业设施的管理作出适当的预防和保全对策,从而可以延长农业设施的使用寿命,大量缩减农业设施的投入成本。

3 对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启示

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农作物安全风险的管理、农业气候地域化、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农业设施的管理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但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的重复和浪费,而且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充分体现了GIS系统的优越性。这对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也具有重大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

虽然我国产业现代化、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形势没有日本那么严峻,但由于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及农业耕作收益不高等问题,带来的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失,也导致了农业耕作人口老龄化成为普遍现象。

因此,面对这个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现实问题,如果我国也能合理地利用GIS系统,把握各地域的人口静态指标、人口动态指标、人口密集度、住民的生活状况等问题,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快速地调整对应的策略,通过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业经济适应性、发展农业信息化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增效。相信这对建立健全的农业信息化运作机制、促进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具有积极的作用。

3.2 农作物安全风险的管理

食品安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势却十分严峻,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触目惊心,给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这些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受到广泛重视的问题,绝大部分是由于种植源头污染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现阶段,令人生畏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解决的热点问题。

食品安全是一个整体的战略体系,涉及的部门较多,需要多方协调配合,才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战略体系。因此,建议我国有关部门能借鉴日本农业,利用GIS系统,加强对农业用地的施肥和农药散布状况的管理,充分发挥农作物安全风险监管的作用。

3.3 农业气候地域化

我国土地辽阔、面积广大,且南北跨度较大、海陆位置不一、地形复杂多样,所以我国的气候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趋势。这就使得我国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带动了农作物种植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现阶段,我国相关部门的领导、基层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的信息意识仍然比较淡薄,使本来就稀缺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果我国能广泛应用GIS系统,综合考察某一区域的气候特征和空间信息,来配合农业用地的分配和管理,相信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农业的投资回报率,保证在农业用地不增加的情况下加大农产品的产量,极大地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3.4 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

防灾救灾是每一个国家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而自然灾害频发的日本,是一个具有强烈危机意识的民族。他们常年对防灾救灾工作高度重视,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多年来,日本利用GIS系统,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应对机制,这套机制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目前,我国防灾救灾的工作整体水平不高,应对相对滞后。然而作为人口超级大国、农业超级大国,我国更应该重视农业的防灾减灾,充分借助GIS系统的地形数据和地学模型分析方法,为防灾减灾的决策部门及时准确地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以保证用最快的速度解决突发状况,使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达到最小化。

3.5 农业设施的管理

农业设施,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支持农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对于农业设施的管理和保护,日本利用GIS系统已经实现了一元化管理,这对我们农业也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加强对农业设施的管理、促进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利用GIS系统,可以高质高效地完成对农业设施的管理,并进一步加强对农业设施的保护、完善和发展。这些都是缩减农业成本、提高农业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4 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正逐步走向农业的每一个领域。但我国农业信息化相对比较落后,软硬件条件都有待全面改善,广大农民还不能享受到优质的信息服务。

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农业生产力结构的调整、农作物安全风险的管理、农业气候地域化、防灾救灾对策的制定、农业设施的管理等方面,借鉴GIS系统在日本农业中的实践和应用,逐步探索并实现适合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道路,全面推动我国农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地理信息系统,百度百科.

[2]任伏虎,日本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产业化,计算机世界报,1994年,第26期.

[3]陈婷婷,中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企汇网,2012年07月05日.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5篇

对于“三农”问题的根源,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类:第一类观点是从“三农”问题本身寻找,认为“三农”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民收入问题,而农民收入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就业问题。第二类观点是对“三农”问题进行前向寻找,认为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所面临的诸多棘手问题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三农”问题的根源。第三类观点是对“三农”问题进行后向寻找,认为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源。笔者倾向于第二个分析,即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三农”根源问题,这已经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对于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第一个共识是认为,只有通过城市化、工业化,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从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第二个共识是,必须增大政府三农的增量投入。第三个共识是必须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在以上三个共识中,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最为根本,这也是本文的基本观点。笔者将对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半市场化配置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分离出农村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转换权,以这种转换权的配置现状为核心展开分析。

二、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的半市场化配置

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和土地等。我国农村劳动资源的配置已经市场化,劳动报酬率(工资)调节劳动供给与需求,农村劳动在全国范围自由配置的结果,表现为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和求学。农村资本要素的配置也已经市场化,资本报酬率调节资本供给与需求,资本在全国范围内自由配置的结果,表现为农村资本通过各种渠道流入报酬率更高的城市。土地虽然因其自然性质无法在空间上流动,但由于非农业用地更高的报酬率以及政府城镇化发展策略,大量农村土地由农业用地正变为非农业用地,所以,土地资源在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的配置上也存在市场的力量。农村土地资源的配置是半市场化的。首先,农村土地在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对农民来说,农业用地总量已经给定并掌握在政府手中,即农业用地总量上的配置是由政府计划或规划而非市场配置的。其次,在农业用地内部,农民可根据不同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农产品特性、自身偏好等因素,决定对每种农产品供给多少农业用地量,即农业用地内部在不同农业产品之间的配置是市场化的。

再次,对农民来说,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总量也是已经给定的,非农业用地供给掌握在政府手中,农民不具有将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权利,即非农业用地总量上的供给是由政府计划或规划而非市场配置的。又次,在政府已经允许农民在农村土地经营工业和商业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工业产品收益状况、自身实际情况以及个人偏好等自由选择对何种产品提供多少用地量,即在工业内部的土地资源配置基本上也是市场化的。又再次,对公用土地来讲,土地资源在宅基地、桥梁、道路等公共用途之间的配置,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配置基本上完全由政府行政规划配置,市场只起辅作用。最后,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重要表现是价格机制的形成,虽然大部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但是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转化价格基本上完全由政府决定,农产品的价格受政府严格限制。

可见,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是半市场化的。尽管对我国农村资源配置体制改革而言,农民劳动资源的配置已经基本市场化,农民资本的配置、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内部土地资源配置、农业生产资料供求、农产品的供求等已经基本市场化,但农业用地的总量调节、土地在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配置等仍由政府调节,国家对农产品价格仍有最低价与最高价的限制,这些都是我国农村资源非市场化配置的表现,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一步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土地非市场化配置对“三农”的影响

(一)对农业的影响

1.对农业利润率的影响

首先,从供给角度考虑,政府限制农民将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业用地,直接限制了农业用地的供给面积,从而限制了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农产品供给弹性极小意味着,当农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时,农民无法增加农产品供给获得更多利润,当农产品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时,农民无法减少农产品供给以减少亏损。其次,从需求角度考虑,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产品需求在人们总需求中占的比例会趋于下降,即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小。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当农产品价格变化时不会引起需求大幅波动,即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小,因此,农产品价格走低时,农业利润率必然降低。再次,从成本角度考虑,已经市场化的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小。无论农产品价格上升还是下跌,农民都必须种粮和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资料受到供给方面的冲击价格上升时,农民必然无以应对。最后,任何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目的的措施都可能导致谷贱伤农。在政府保证农业用地面积的情况下,对农业投资的增加、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创新、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供给,必然导致谷贱伤农,农业利润率下降无可避免。

2.对农业生产要素的影响

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有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和制度。当这五种生产要素的农业利润率不低于其他用途利润率时,它们才会被用在农业上。如农业生产资料投入的增加、从事农业农民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农业用地规模和质量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农业生产的组织和制度的创新等。在给定农业用地的非市场化配置的条件下,基于农业的自然特征,如果农业利润率持续低于非农业利润率,就必然导致农业要素回报率持续抵于非农要素回报率。农民拥有农业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的所有权,当它们与土地结合且在农业无法获得正常回报率时,农民可将它们从农业用地上剥离,并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非农产业中去,其表现就是农民农业投资的持续降低、农村青壮年和高素质人才每年大量流人城镇、农业生产技术和组织制度创新乏力。另外,“农民劳动的农业回报的持续降低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缓慢,使农民对农业的资本投入的流动性约束也持续增长,农业积累持续降低”【]]。如此,农业生产要素离开农业无法避免。

3.其他方面的影响

首先,由于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存在利润差,将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业用地可获得极大的增值空间,所以很多地方政府、农村基层及其他有关系的个体和组织,会积极通过地方政府和其他权力部门,以公共和国家利益为借口将大量农村耕地转换为非农用地,使耕地面积不可恢复性地迅速减少。其次,虽然政府严格限制农业用地转换为非农用地,保护耕地面积和粮食供给,但农业利润率的持续降低使农业生产要素流失严重,农业投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足,这将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再次,农业现代化意味着农业种植的规模化、机械化和自动化,而这个过程需要大量资本参与。但农业资本回报率持续低于非农业资本回报率,农业现代化的资本供给受到严重威胁。

(二)对农民的影响

1.对农民就业的影响

农民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职业,即农民将劳动大多配置在农业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种物质资源特别是粮食短缺,解决广大农民温饱问题非常急迫。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的农民大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农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随着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农民希望通过从事农业获得更多的收入,以向更高的生活目标迈进。但由于农业用地的半市场化配置体制的存在,劳动要素的农业回报率持续降低,农民将其劳动要素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通过进城打工、专注子女教育、从事非农创业等手段以获得更高收益。农民的就业结构和自身性质发生了改变。

2.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资料表明,从1978年至2006年……农民收入整体绝对水平低,增长速度远低于GDP增速,与过去相比下降较快,9O年代以来,更是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_2]。分析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发现,“1984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下降主要的原因是农业收入下降引起的,支撑农民收入增加主要来自非农产业和外出打工”[3]。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有农业、打工、经商及其他来源等,农民主要职业是农业,农业收入应该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农业利润率的下降使农民的农业收人持续降低,这是近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根本原因。最后,农民只有农村土地的残缺产权,只有特定期限的使用权和受到限制的农业用地使用权的流转权,所以农民欲将农业用地改为非农用地以增加收人会非常困难。因此,农业用地的半市场化配置导致农业利润率长期持续降低,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

3.农民农业收入降低的本质

政府强制性规定农业用地数量,暗含着无论农业用地报酬率高低,农民都必须提供给定的农地供给量。农业用地报酬率高,农民提供给定的农业用地量,不会亏损反而会有盈利。农业用地报酬率过低,农民无法通过减少农业用地供给量而提高利润率,必然亏损。作为一个经营农业的“企业家”,农民在“企业亏损”时仍然不能退出,其收入降低难以避免。政府限制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换,限制了农业用地利润率向非农业用地利润率看齐,人为创造了经济租金,并被其他非农主体无偿占有,是农民农业收入持续降低的本质。

(三)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任何社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有足够生产要素的投入,这些必需的生产要素有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制度等,其中的劳动包括一般劳动和人力资本。这些生产要素又可称为经济资源或资源。资源的流动或配置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在市场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受到资源价格的调节,资源总是流向回报率更高的用途。农业是农村的主业,农业不发展农村经济实难发展。农业资源回报率的持续降低,必然造成农村资源回报率持续降低。我国市场体制改革和农村市场体制改革的不均衡性,以及政府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制度限制,使我国农业从而农村土地资源回报率远低于城镇。任何生产要素都无法单独在某领域内获得收益,必须与其他要素保持一定的投人比例和相互配合才能获得回报。土地要素在农村无法获得正常回报率,其他要素配置在农村也必然无法得到正常利润率,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就必然会不断流向回报率更高的城镇,而农业用地则在政府控制下也不断变为非农业用地并流向城镇。农村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制度等要素不断从农村流向城市,直接导致农村生产要素的积累越来越少,没有生产要素投入的积累,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困难重重。

四、政策建议

(一)深化农村农业用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改革

土地资源在农业用地和非农用地之间的配置上,应当以市场为主而以计划配置为辅,这样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使农民能够根据要素回报率自由选择将农业用地用于不同用途之间的配置,从而将这项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转换权主体由模糊的集体界定给清晰的农户家庭,让农民拥有更多的土地权利。

(二)在耕地上种植不破坏土地的非农性产品

储备粮食不如储备耕地。通过退耕还林或其他手段将农业用地强制减少,这样粮食产量虽然下降,但是粮食安全并没有受到威胁,若粮食不足,可迅速地将这部分土地用作耕种粮食,这个过程具有很强的可逆性。“通过强制性的退耕还林,储备农业用地,既保护了粮食安全,同时减少了农产品的市场供给,若农产品的价格能赶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程度,农业基本利润率就会提高,即使提高到农民经营亏损与盈利的临界点,耕地将会有保障”[4]。

(三)取消农产品最高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前两个建议得到实施的前提下,应该放松对农产品价格的控制,让农产品价格随着农产品市场供求而自由调整。“政府限制农产品最高价格不一定能控制通货膨胀,反有可能损害农民利益;政府以最低保护价格收购农民粮食,不一定能保护农民利益,反有可能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和激励农民偷懒,催生道德风险”5]农产品价格随着市场供求自由调整,农产品价格可反映市场供求信息,有利于政府制定各种农村相关政策。

(四)坚持农村和农业的各种补贴政策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6篇

城市周边地区是城市建成区与农村地区相连接的区域,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独特的地域实体。它是城市、农村功能和结构并存的区域,其典型的特征是既具有城市的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的优势,又具有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优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周边地区成为多数大中城市的主要增长地域。我国人多地少,应该针对当前城市周边的土地管理问题,加强土地的用途管制,探索合理的、科学的发展模式,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管理好城市周边用地,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据此笔者以沈阳市的沈北新区为例探索了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模式:新型绿环模式。 1新型绿环模式 绿环是指环绕城市建成区的乡村开敞地带,包括农田、林地、小村镇、国家公园、公墓及其他开敞用地。绿环一般由城市规划确定其范围,绿环内的开发建设受到严格的限定。绿环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保留一定的永久性开敞地带而限制城市的蔓延,因此绿环的基本特征便是其开敞性和持久性。绿环政策是英国政府在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下,70年来不断尝试、不断完善积累而成的一套完整成熟、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非常值得发展中国家参考和借鉴。在此基础上构思适合我国的新型绿环模式。 1.1建立城市周边地区绿环内的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周边区域仍然处在资源型发展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既要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又要对产业结构进行合理的调节,做到可持续的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将自然走廊、楔形绿化、绿带、绿带农地、休闲用地等连成网络,建立能够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并为城市提供良好生态框架的系统。快速交通干道联系整个生态系统,使城乡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2完善绿环内部农业用地产业化和规模化布局,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周边地区一般潜在价值较高,很长时间以来形成了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必须对农业用地进行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由粗放经营向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经营方式转变。在结合搬迁农村居民点和乡镇企业的基础上,逐步进行调整,发挥规模效应,实现农业用地的集中连片经营,加大对农业投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规模经营能力,建立现代化的高效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生态作用,要更进一步在城区周围大力发展植树造林、保护水体湖泊,与耕地、园地等农业设施生产用地等一起,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通过调整形成一个以城市主城区为中心,相对独立的小城镇分散布局,集中连片的农业生产用地和众多水体分布对城区形成环状包围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1.3结合城区的服务设施体系,完善城市周边自身的设施服务体系 由于城市周边的资源开发涉及到社会经济的诸多部门和环节,须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城市周边的发展过程中,政策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都相对落后,因此城市周边要充分结合城市原有的服务设施体系,完善自身的服务设施的建设。城乡的融合要求城市周边的生活服务体系与城市的服务设施体系与城市的服务体系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城市周边区域应与城市的服务设施体系相连,以便城市周边居民方便地与城市进行信息、交通、能源等方面的交流,真正做到城乡协调发展。 1.4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向城镇集聚,重点发展相对独立的小城镇 由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分散而且普遍缺乏规划,不利于土地利用效益的发挥,也不利于耕地的保护。因此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将农村居民点特别是条件差、远离交通干线、占地较多(人均用地150m2以上)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靠近交通线的城镇合并,人均用地标准严格控制在80m2~100m2。在主城区外建立相对独立的,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小城镇或新市镇,这样做既可以使大量人流流向城市,又可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 2沈北新区的城市发展模式 沈北新区位于沈阳市北部,北隔辽河、万泉河与铁岭、法库县相望,东与抚顺市、铁岭县毗邻,西与新民市、于洪区相连。沈北新区由南部蒲河新城和北部新城子现代农业经济区构成,总面积810km2,总人口42.2万人,城镇化率56.9%,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沈北新区拥有加大的资源和环境优势,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还拥有较为优惠的租赁价格以及劳动力资源。因此作为沈阳市区北部的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城市周边的发展上要注意有效引导和采取一定的鼓励政策。从长远看,需要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新兴工业为体系,具有生态循环经济特征的现代产业集聚区,推动区域产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沈阳市区的绿地多是建立在城市公园的系统上的,着重强调绿地的区域配置,呈嵌块状,块与块之间缺乏联系,由此导致绿地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逐渐减弱。因此要在城市建设绿色外环线,建立永久农地范围,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沿外环线建设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周边是永久农业用地,从而形成“新城—新市镇—新农村”三级体系的分布格局。 针对沈北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的设想如下: 1)加强蒲河新城的内部潜力的挖掘,提高主城区的土地利用率的同时,依托蒲河新城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条件,发挥集聚效益。注意保护耕地,防止出现“摊大饼”式的无序扩张蔓延。 2)在结合农村居民点的撤并的基础上,实现农副产品的集中连片经营,要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经营道路,形成了以林果、蔬菜、水产养殖、花卉等为主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包括稻米基地、林果基地以及花卉、五味子特色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养殖基地等园区。园区在经营上实行产业联动,建成集高品位的旅游、休闲农业基地产业于一体的都市近郊农业生态园(见图1,表1)。#p#分页标题#e# 3)完善沈北新区的生态用地布局,建立城乡融合的符合生态系统。按照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在主城区与城镇和新市镇间划定永不占用或限制建设的绿地范围,严禁侵占湖泊水体,并为城乡居民提供接近郊野的游憩娱乐场所。形成以蒲河和自然山体为轴,环绕主城区的农业用地为生态绿环、深入主城区各组团间的生态绿地为生态走廊的生态框架结构。 4)健全沈北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按照较高的标准进行各种设施的配套,生态环境良好、农业机械化高度现代化的农村居民点,从而在城市周边形成永久性的农村,连带周围的区域范围作为永久性农业用地。包括村庄道路建设,给排水管道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工农业生产。建设以环绕主城的环线和众多放射快速路为主的城乡交通体系,促进城乡物质信息的交流。 3结语 通过以上所述,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新型绿环模式有比较明显的特色:1)将城市大部分的开发限制在现有城市区域附近,在周边城镇和中心市区之间保留了大片绿化隔离带或高产农业用地,从而有效地阻止了沈阳市区向北的无限扩张,节约耕地面积,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2)有利于城市要素与功能向城市周边扩散,缓解了城市周边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矛盾与冲突,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3)对绿环内部的开发限制使大量的乡村地带受到保护,同时促进了城市周边的农林业的发展以及生物栖息地的保护,有地域特色的村镇得以保留,并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健康的可供活动和娱乐的生态圈。 围绕沈北新区“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不能因为城市的发展而影响农村的合理发展。在沈北新区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环境形态上保留自然乡村特色,可以用作农田、林地、渔业、养殖业、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等,从而在实现农村地区城市化的同时,也限制了大城市的无度扩张,为城市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态保护圈,并最终实现城乡良性发展。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7篇

日本的食品与农林渔业面临着收入减少、农业劳动力严重短缺以及老龄化等严峻问题,加强食品与农林渔业的保障能力和竞争力刻不容缓。

为此,日本根据“日本食品与农林渔业再生所需基本方针及行动计划”(2011年10月25日食品与农林渔业再生推进本部决定),大力推动农林渔业的复苏和人们对农产品信任的复苏,计划用5年的时间全面提升农林渔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为使日本的农业能持续发挥稳定的粮食供给等功能,营造有助于农民发展农林渔业的环境,同时为能够一体化解决各地区的人口与农业用地问题,促进未来设计图(人口与农业用地计划)的完成,政府将推进农业用地集聚,培养支撑日本未来农业的人才。根据“食品相关产业的未来愿景”,通过相关中央政府机构的合作,加快食品在卫生、教育、旅游等各领域的应用。

通过以上措施,提高农林渔业生产率,扩大其市场规模。把农林渔业定位为能够让年轻人感受到魅力的梦之产业。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年轻人的参与,实现农林渔业的再生。同时,根据“食品、农业和农村基本计划” (2010年3月30日内阁决定),使粮食自给率达到50%。

为使高水平的经济合作与农林渔业的再生、提高粮食自给率两不误,就要逐一解决“日本食品与农林渔业再生所需基本方针及行动计划”中的诸多课题。国民的理解和稳定的资金来源对课题的解决很有必要性,应该从消费者负担转向纳税者负担、直接支付制度改革、通过开国政策构建利益分配机制等多方面进行具体研究。

“农林渔业再生战略”

【2020年目标】

粮食自给率,以热量为准50%、以产量为准70%

木材自给率50%以上、鱼贝类(食用)自给率70%(2022年)

食品相关产业市场规模120万亿日元

【2015年中期目标】

确保每年2万名青年从事农业生产(2016年目标)

实现平地20—30ha规模的土地利用型农业(2016年目标)

6次产业化的市场规模3万亿日元

通过增加农业劳动力和新增农业用地,推进6次产业化和增长产业化,以及食品在卫生、教育、旅游等各领域的应用,并以生产能源为前提,用活农林渔资源,推动森林建设和保护及对木材的使用,合理管理水产资源,实现渔业的稳定管理等,使日本的食品与农林渔业再生。

重点措施:进一步推进每户的收入补偿制度和促进新增农业就业

为使有积极性的农民能够安心进行农业生产,适当地推进收入补偿制度。同时,在至2013年度的两年间,集中促进代表地区农业未来发展方向的“人口与农业用地计划”的完成。并依照该计划,推进农业用地集聚、向新增青年农业生产者支付补贴等,通过农业法人创造就业,促进对农业用地的有效利用。

此外,通过扩大米粉用米、饲料用米、国产小麦、国产大豆等的需求,维修和更新基础农业水利设施等,解决供需平衡问题,实现粮食自给率的目标。

重点措施:6次产业化等农林渔业的实现

为提升农村地区的就业和收入、推动年轻人参与到农林渔业中,对6次产业化的新产品开发和销路拓宽等给予支援,同时大力培养和使用能够提供指导的专家(6次产业化规划者等)。株式会社农林渔业增长产业化支援机构法案实施,设立相关机构,为6次产业化所涉及的各项业务提供资金和精细的管理支援。

为提升国产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性,要依靠科学,完善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及原材料原产地标签、转基因食品标识等。尤其要完善GAP(农业标准化生产)、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和植物工厂等,重现日本食品“美味”、“安全”、“环保”等特征。

此外,要尽快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推动农民优秀经验数据化系统(农业信息系统)的实际应用等,通过活用知识产权和尖端技术,推动新产业的出现。同时,根据“食品相关产业未来愿景”,推进日本食品在卫生、教育、旅游等各领域的应用,涉及日本无形文化遗产饮食文化的注册,生物质能的应用,与鸟兽灾害对策的合作,加强食品产业国内市场的活力以及海外市场的开拓等。尤其要促进对农林渔业健全发展所需的阳光、小水力、风能、地热、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以及在农村地区建立独立和分布式能源供给系统。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村;闲置土地;经营;法律问题;对策建议

1 农村闲置土地的概况

农村闲置土地指的是现有农村范围内已经开发但处于未被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的状态,不利于农业生产和影响集约节约利用的集体或国有土地。[3]包括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农业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非农业用地是指农业用地和暂时难于利用的土地(如戈壁、沙漠、高寒山地、裸岩、裸土等)以外的土地。

农村土地闲置主要是由国家政府、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越来越多,甚至有农民举家搬迁至城镇生活;农民进城也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短缺,加上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低,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还有一些企业进行土地投机,将土地闲置,试图获得土地的自然增值收益,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大量闲置土地的出现。从法律上来说,我国的土地是归集体所有,但集体的范围各地有很大差异,有的是属于自然村所有,有的是属于行政村所有,具体属于哪一集体所有没有具体的立法;农村闲置土地在流转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及相应的纠纷解决机制,造成土地市场流转混乱的局面。因此,我国应加强相应立法,与时俱进,提出解决对策,促进农业社会健康发展。

2 农村闲置土地经营中涉及的法律问题

2.1 农业用地流转缺乏必要的法律程序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规定:通过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为了使土地不被闲置浪费,加上国家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很多农民会选择转包、出租等流转方式。农村土地流转中会形成很多利益主体,然而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并不明确。首先,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并不注重形式和程序,很少会采用合同形式,大多是口头约定即把土地使用权流转给亲朋好友。其次,太过随意的流转方式无法确定权利义务主体,导致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由于缺乏合同效力,双方的权责难以得到落实,导致土地纠纷难以快速有效地解决。因此,我国应加快脚步制定明确可参照的农业土地流转程序和形式,完善土地管理秩序。

2.2 非农业用地流转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

非农业用地通常包括农村聚落,大、中、小城镇,工矿区,交通运输等占用的土地。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城市安家落户,导致越来越多的宅基地被闲置,利用效率大大降低。除此之外,农村闲置土地还包括许多废弃的学校、厂房等集体建设用地。目前,我国非农业用地的流转主要有出租、转让、以地入股、联合经营等形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因此,违法出租、转让、入股集体土地的行为屡见不鲜,包括一些单位和个人擅自与农村集体签订合同,不报任何机关审批,违法用地。违法流转土地不仅会严重影响我国的土地市场,而且不利于保护农业用地。因此,我国应加快有关非农用地方面的立法,尽快把非农用地流转法律化、规范化,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3 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缺乏明确的纠纷解决机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非农业建设用地的需求逐渐增加,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与企业签订合同改变农业用地用途。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建设用地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国家征收、征用;二是,农村集体内部依法转让和农业用地非法转用。对于农村集体非法转用,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协议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因此,农民与企业或其他经济参与者签订的合同因缺乏法律的认可而归于无效。但在实践过程中,法律的不认可并不影响私下合同的签订和履行,履行必然会产生纠纷,如果完全按照合同无效来解决,双方利益将会严重受损。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类型的合同纠纷以及如何确定双方的责任义务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农村闲置土地经营的救济机制

3.1 明确农村闲置土地的权属界限,做好土地流转的登记工作

我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从物权法上看,土地物权以登记为产权要件,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流转以登记部门的登记为准。对于农村闲置土地的使用权流转来说,其权属明确要求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明确,也就是农村闲置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和使用权主体必须明确,无论是国家所有还是集体所有、是自然村所有还是行政村所有,使用权属于哪户农民的、又向谁流转,都须在地籍登记部门进行登记。二是,面积明确,即主体享有所有权与使用权的闲置土地面积必须明确,权利的边界对权利主体或其他主体的权利义务进行限制。在农村闲置土地的流转中,土地面积的确定直接关系到使用权人的收益。三是,用途明确,即对农村闲置土地流转后的使用方式进行确定,土地使用者应当按照批准和登记的文件以及流转合同的约定使用土地,未经原批准机关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的用途,将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

通过权利登记对农村闲置土地的权属进行界定,使权利主体能真确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权利,使土地的每一次流转都有据可查,做到土地流转的规范化和法律化,更好地抵制土地违法行为。同时相关机关要严格执法,妥善解决土地流转过程中产生的争议。

3.2 确立农业用地流转合同制度,完善农业用地流转程序

为了明确农用地流转过程中的权利义务主体,更好地解决土地纠纷,把农用地流转制度化、法律化、建立流转合同制度是关键。首先,制定农用地流转合同标准文本,提供违约解决模板,为流转主体订立合同提供可依据的参照物。其次,规范农业用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的双方当事人除了要签订合同外,还要向乡镇和村委会备案。再次,赋予乡镇主管部门监管职责,对己提交的土地流转备案合同进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预防发生不必要的纠纷。最后,建立农业用地流转档案,确保所有的流转合同有案可查,完善相应的政府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因此,只有确立了土地流转程序,明确流转各方权利义务,土地纠纷才能被妥善地解决,我国农业用地土地流转形式才能被推广,从而推进农村建设进程,符合时展的要求。

3.3 重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法律严格限制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政策与法规的滞后阻碍了土地市场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建立新型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体系,与时俱进。首先,通过完善立法来确定我国农民土地产权主体地位,从而避免所有权主体多元化。其次,完善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有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流转所具备的条件、程序、形式及范围,加强合同制度在流转过程中的作用,使流转有法可依。再次,集体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应公平合理,针对不同的转让形式建立不同的分配制度,同时制定流转价格,确保流转收益。最后,通过立法赋予土地管理部门监管职责,确保农民的权益在不受侵犯,保证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体系健康、快速发展。

3.4 明确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合同纠纷解决机制

虽然我国尚不认可农民与企业非法签订合同改变农业用地用途的行为,但解决此类合同纠纷却刻不容缓。首先,如果合同双方均无过错和重大过失,由此产生的赔偿责任按照公平原则分配。其次,如果合同一方隐瞒土地性质而使对方遭受损失,那么隐瞒一方应承担赔偿责任,无过错一方需就损失和隐瞒事实承担举证责任。最后,如果双方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双方约定村民有办理土地转化手续的义务或由于对方无法使用土地而产生的违约保证义务,针对上述情形要分情况分析,第一,由于合同无效则合同中的义务条款无效;第二,《合同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合同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独立存在而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因此,合同中有关违约责任的设定条款可作为解决合同纠纷的依据。

3.5 健全完善纠纷解决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农村闲置土地的纠纷,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包括农民与其他公民之间、农村集体组织与集体内农民及其他公民之间的纠纷。二是,公权力机关与个人、集体之间产生的纠纷,包括政府规划管理纠纷、闲置土地用途调整纠纷、国家征收纠纷、闲置土地行政登记纠纷。面对众多的纠纷,我们要健全纠纷解决机制,针对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民主协商、民间调解、仲裁裁决、民事诉讼、行政解决等方式化解纠纷;针对国家公权力的侵犯,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的方式进行救济。通过法律法规建设,平衡各主体之间的利益,预防纠纷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

4 结语

综上所述,土地资源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人均土地资源稀少,但在农村有大量土地被闲置,这主要是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本文通过对农村闲置土地原因和危害的简单概括,总结了农村闲置土地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通过国家、农民等权利主体的努力,相信农村闲置土地经营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应该能够得到妥善有效的解决,做到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农民利益之间的平衡,保障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符健敏.中国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问题研究[D].2011.

[2]陶F.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规制研究[D].2013.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9篇

关键词:19世纪;美国;铁路;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1-0116-04

[JP+1]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业在美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渐被削弱,但是农业发展在19世纪中后期所取得的长足进步是不可否认的。在农业的进步过程中,铁路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考验,并成为连接农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重要纽带。国内学界对美国铁路建设与农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铁路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但是倾向于铁路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共性作用,并非针对农业发展而产生的特殊作用。另一类则将目光集中于铁路公司和农场主运动。多数观点倾向于站在农民的立场上,谴责铁路公司的价格垄断和行业歧视,并未对在铁路影响下发生深刻变化的农产品市场和产业结构予以足够的重视。笔者认为,充分认识美国铁路建设对农业发展诸多方面的影响,对研究19世纪美国农业的发展过程,分析农业现代化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探索农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模式都具有重要意义。[JP]

一、铁路与农业的“广度”扩展

[JP+1] 铁路对农业的发展所产生的最根本也最直接的影响是推动农业在“广度”上的扩展。19世纪中后期,西部拓殖是美国农业发展主题之一,也是农业在“广度”上扩展的重要表现。从1850年到1900年,西部的拓殖使包括农场和牧场在内的农业用地面积增加了接近2倍,从29亿英亩增加到84亿英亩。[1](P457)同一时期,美国铁路的总里程数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从内战结束时的约35万公里,增加至1900年的194万公里,而且并没有出现放缓的势头。[2](P390)从表面上看,农业用地扩张和铁路里程的增加似乎都是一个一往无前快速增长的过程,但实际上二者都存在明显的阶段性,而且存在密切的联系。[JP]

美国曾经掀起三次修建铁路的高潮,第一次出现在1850年到1858年间,第二次出现在1866年到1873年间,最后一次是在1885年到1892年间。每一次筑路高潮之后都会带来农业用地的快速扩张。而当铁路建设的步伐放缓时,农业用地的增幅也随之下降。另外,二者起伏的步调存在5年左右的时间差,而5年时间周期基本上相当于一块产量稳定的农田或管理良好的牧场,从开垦到建设基础设施,从品种试验到形成连续而且稳定的生产能力所需要的时间。从1866到1873年,8年间美国铁路总里程增加1倍,受此推动1870年到1880年农业用地的增幅达到315%;此后1874年到1880年是由于经济萧条以及铁路经营不善造成的筑路低谷期,农业用地的增幅1880年到1890年也放缓163%;在1885年到1892年间,年均新建铁路接近6000公里,而农业用地在19世纪最后10年的增幅再次上升为35%。[2](374),[3](xviii)

若从区域的角度观察,铁路建设与农用土地增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1850年到1858年间,第一次筑路高潮推动了农业用地在19世纪50年代的扩张。此后,由于内战的爆发阻断了铁路和农业用地的持续增长过程。这一时期,美国修建的铁路多数集中在北方,而新增的农业用地也多数集中于此,到1870年,东北部和中西部农业用地面积增加了接近30%。但是战争对南部农业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南部的农用土地面积比内战前(1860年)的水平下降16%。[3](xix)二者此消彼长,1860年到1870年间美国农业土地面积呈现负增长的态势。

此外,在第二次筑路高潮的过程中,新修筑的铁路中有52%集中在中西部以及密西西比河上游明尼苏达、艾奥瓦、内布拉斯加、堪萨斯和南、北达科他等州,总长度达到20757公里。[3](xxvii)在此之后的1870年到1880年间,这一地区的农用土地面积增加487%,占全国增加总量的528%。[3](xviii)80年代中后期的筑路热潮则席卷了密西西比河下游和西南部地区。有448%的新筑铁路集中在肯塔基、田纳西、亚拉巴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德克萨斯、阿肯色和俄克拉荷马等州,其占全国铁路总里程的百分比在短短数年间由22%上升为277%。[4](P195~196)1890年到1900年间,这一地区农业用地的增速和绝对增加量都首次超过了全国其他所有的地区,增幅达到647%,占全国增加总量的464%。[3](xviii)

同时,铁路的修建还表现出某些倾向性,在那些获利较丰的农场区,铁路的密度要明显大于其他地区。例如:1853年,伊利诺伊州小麦和玉米的主要生产县,其面积仅占伊利诺伊州的25%,却拥有全州60%的铁路。又如:1856年,包括密尔沃基在内的7个小麦生产县仅占威斯康星州面积的10%,同样拥有该州铁路总里程的60%。[5](P430)这种倾向性使中西部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铁路网络,对农业发展而言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

[JP+2]综上所述,19世纪的铁路建设,尤其是铁路网络在西部地区的延伸和完善,引领了美国农业从东部向西部的扩展,推动了农业在“广度”上的拓展。铁路建设与农业用地的增加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第一,从总量上看,铁路建设推动了农业用地的扩展,每一次修建铁路的热潮会在随后5年左右的时间内带动一次农业用地的快速增加;第二,从区域上来看,一段时间内某一区域内铁路修建相对集中,往往会成为推动该区域农业用地较快增长的原因之一;第三,铁路的修建也会因为某一地区农业的发展而对这一地区产生倾向性,铁路系统更趋于完善,从而推动该地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JP]

二、铁路与农业的结构变化

到1900年,美国的铁路网络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农业在“广度”上的扩展也基本接近极限。在农业扩张的过程中,铁路的推动作用还表现在农业结构的变化上。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农业资源结构,以及专业化分区。

第一,农业发展空间结构的变化。在前铁路时代,美国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多集中在内河航运可以影响到的地区。铁路的建设则改变了农业发展的空间结构,为其提供了向远离河流(包括运河)的内陆地区扩展的机会。著名经济史家罗伯特・福格尔(Robert Fogel)曾做出这样的估计,“到1890年,3/4的农产品是在距离可供航行(或可能航行)的水道40公里以内生产的”。[6](P92)直到19世纪末水路运输仍然是单位里程运费最低的运输方式。而在铁路出现以前,大宗运输的农产品对水路运输的依赖,也极大限制了农业发展的空间范围。

铁路的出现至少从三个方面改变了这种状况。首先,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某些天然的水路运输实际上要使产品绕行很远方可到达目的地,铁路则可以直接将农产品的产地和市场连接起来,提高了运输效率;第二,铁路可以替代诸如四轮马车等运费高昂的陆路运输手段,将农产品运至靠近水路运输的地方,从而使水路运输更加有效地被利用;第三,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铁路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运输营建农场的建筑材料,使农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成本大幅下降,那些远离水系的农场可以用较低的代价换来农场设施和灌溉系统的升级。从空间上来看,铁路使农业发展摆脱了水系的束缚,如果没有铁路,“农业将不得不局限在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可供航运的河段两侧,或者在运河可以通行的区域谋求发展。而明尼苏达,艾奥瓦,堪萨斯等西部州,几乎没有可以用于航运的河流,它们的农业资源则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发”。[7](P222)

第二,农业资源结构的变化。铁路使相对廉价的土地资源得以投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尽管事实上铁路使原本廉价的西部土地不断增值,而且很多铁路公司本身也在进行着土地投机行为,但相比于东部人口稠密的地区,其土地的价格仍然很低。按照19世纪的平均水平计算,若要在西部州,建立一座占地80英亩的农场,包括购买土地、开垦、建立基础设施、购置工具和牲畜等等,只需要800到1300美元。而在美国的东北部,建立一个同样规模的农场,仅土地和建设费用就超过2600美元。[8](P667~668)廉价的土地资源降低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成本以及经营农场的风险,从整体提高了农业生产收益率。如果没有铁路的推动作用,廉价农业资源的使用必将受到限制,农业的发展将不得不在相对局限的发展空间里,通过反复的投资和技术的进步而实现现代化。尽管这同样是农业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是“因为铁路的缺失,使农民失去了使用廉价的农业资源和土地扩大农业生产的选择权”。[7](P223)农业发展势必会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本投入和越来越昂贵的土地和劳动力而受到限制,并付出高昂的代价。

[JP+1]第三,农业的专业化分区。随着农业生产在广度上的扩展和廉价农业资源的开发,铁路还间接地推动了农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重组,农业生产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的分区。19世纪中后期,美国农业资源的改组的趋势,并非是农作物向更适合其生长的地方集中,而是某一地区选择某一种经营项目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于铁路网的不断扩展,商品可以通过铁路被运往任何一个有需求的地方。全国性的商品流通,使在边疆开拓的农民至少免去了两个后顾之忧:一个是其生产的农产品能够被有效地运往市场,另一个是他们不再需要为实现自给自足而分散太多的精力。因此,农民有机会在土地上有选择的经营农作物。以小麦生产为例,19世纪中期它的生产中心集中在伊利诺伊北部及周边地区,但很快农民们发现在气候更加恶劣,降雨更少的南、北达科他地区,小麦同样有利可图,原有的小麦产区则立即让位,成为获利更加丰厚的“玉米-生猪”产区。铁路使各个农业生产地区之间实现互通有无,也增加了农民对生产项目进行选择的机会。从这个意义来看,铁路推动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这是实现农业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重要步骤,也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所必须进行的结构调整。[JP]

三、农民对铁路不满的根源

在包括铁路在内的诸多因素的推动下,美国农业在19世纪中后期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自殖民地草创以来100多年间所取得的成就。然而,铁路却并未赢得农民的欢迎。农产品价格的持续低迷,农业融资的困难,以及各种行业歧视,使内战后的半个世纪成为一个“以艰苦和动荡来定义的年代”。[9](P362)在农民看来,铁路是他们遭遇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先后兴起的历次农场主运动中,铁路成为众矢之的。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从各州农场主在历次运动的参与程度来看,在那些对铁路依赖程度更高的地区,对铁路公司的不满表达得更为激烈。而且,活跃程度较高的地区也在随着美国农业的西进而不断向西扩展。[10](P842)

然而,农民对铁路公司的指责似乎缺乏根据。有研究显示,19世纪中后期,美国铁路货运平均费率在快速但平稳的下降。“镀金时代美国铁路商务运输的平均费用下降了50%,从1867年的每吨每公里1925美分下降到1895年的0839美分”。[11](P292)从农产品的角度看,1852年至1856年间,每吨小麦从芝加哥到纽约的运输成本是每公里0975美分,到19世纪80年代则下降为0403美分。小麦运费在30年间不仅下降了超过50%,而且大大低于全国铁路商务运输的平均费用。[12](P180)因此,铁路对市场环境的改变才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关键因素。铁路发展带来市场空间的扩大,对于商业化生产正处于发展之中的美国农业,以及正在逐渐适应商业化农业的美国农民来说,与其单纯说是一种机遇,不如视为一种考验。

如果铁路并没有在运费方面给农民施加更多的压力,那么铁路和铁路公司因何成为众矢之的,农民的不满又源自哪里?在前铁路时代,农产品的市场是区域性的。农民主要将产品销售给他的邻居或者邻近城市和村镇的居民,价值规律在相对有限的范围内发生作用。即便有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使价格发生波动,农民仍可以通过调节生产加以控制并减少损失。而铁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网络,使统一的全国市场逐渐形成,孤岛式的家庭经济随着铁路时代的到来而宣告结束。市场空间范围的扩大使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也随之扩大,密西西比河上游生产的小麦不断冲击着东海岸或西海岸的市场,纽约州玉米需求的增加导致可能的价格上涨,却因为艾奥瓦州的丰收得到平抑。农产品的价格越来越多地受到全国供求水平的影响,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单个农场主的控制范围。同时,农民大多生活在相对闭塞的乡下,难以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这使生产环节的不确定性陡然而升。农民当然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铁路在全国范围内所带来的日趋整合的市场,而不可控制的价格下降却是前铁路时代不曾遭遇的情况,因此,铁路便成为农民发泄不满的对象。

农产品价格和市场状况作为不确定因素,在内战前的农业发展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为农民所控制。但是,镀金时代农业正处在变革的时期,这些因素成为彻底的不确定因素。在变革中“农民们随波逐流,他们是农业巨大的变化和扩张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10](P849)这些事实说明,农业在经历生产领域的变革的同时,在生产的组织、销售的模式、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适应等方面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农民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实际生产中都必须经历痛苦但十分必要的转变,而且很可能要持续较长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U. 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d Stated: Colonial Times to 1970 [Z].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5.

[2]Treasure Department.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1901 [Z]. Washington: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02.

[3]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Twelfth Census of the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e, Part 1, Farms, Live Stock and Animal Products [Z]. Washington: U. S. Census office, 1902.

[4]Treasure Department. 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1885 [Z]. New York: Johnson Reprint Corporation, 1964.

[5][美]杰里米・阿塔克. 新美国经济史,下册[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6]Robert Fogel. Railroads 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 Essays in Econometric History [M]. Baltimore: Joi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64.

[7]Willard W. Cochrane.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Agriculture: A Historical Analysis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9.

[8]Jeremy Atack. Farm and Farm-Making Costs Revisited [J]. Agricultural History, Vol. 56, No. 4, 1982.

[9]Gary M. Walton. Ross M. Robertson.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Inc., 1983.

[10]Robert A. McGuire. Economic Causes of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grarian Unrest: New Evidence [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Vol. 41, No. 4, 1981.

[11]Robert Higgs. Railroad Rates and the Populist Uprising [J]. Agricultural History, Vol. 44, No. 3, 1970.

[12]斯坦利・L. 恩格尔曼. 罗伯特・E. 高尔曼.剑桥美国经济史(第二卷)[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Abstract: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American agriculture underwent far-reaching changes driven by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Agricultural land continuously expanded to the west, and the railway promoted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breadth. The role of the railway was also seen in tha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as liberated from the restriction of rivers and its spatial structure changed. More and more cheap agricultural resources were made available, and the special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areas objectively increased. However, because of the changed spatial structure of produce markets, many farmers ran into trouble, who failed to adapt to the new market situation in such a short time.

设施农业用地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山区新农村;土地利用;评价

1.研究背景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及以土地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各个地方政府、企业、人口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的土地资源环境所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土地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要素之一,但是,由于自然因素和经济社会的因素,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业用地的不断退化使得土地资源的短缺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难题。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基于生态、经济、社会方向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进行可持续利用的评价研究。

2.实证:梅子村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梅子村地处四川省天全县,距离县城3公里。东与大坪乡接壤,南与始阳交界、北与马溪村、西与向阳村接壤,国道318线穿过该村。作为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梅子村土地类型包括耕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多样类型。但是,该村土地的利用呈现粗放利用的特点,其中宅地基的粗放利用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梅子村为例,对新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及实证研究,寻找梅子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阻碍性因素,并确定合理的发展目标、继而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该村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该村的发展。

2.1梅子村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1.1自然地理条件状况

梅子村地形主要由山地,谷底等组成,海拔721米到934米。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一年四季分明,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年平均降水量1436mm,降水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

2.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根据对梅子村的实地调查显示,梅子村目前的土地总面积7438亩,该村包括8个村民自治小组,农村人口1294人,城镇人口70人,总户数460户。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48元,年均递增12%。梅子村辖区内农产业丰富,主要产业有林竹业、茶叶、养殖业、种植业、服务业。

2.2梅子村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 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梅子村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得知,梅子村的目前土地总面积4958170平方米,对2012年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可知梅子村农用地4419130平方米,占89.3%;建设用地152412平方米,占3%;未利用土地386628平方米,占7.7%。(1)农业用地,梅子村的农业用地主要包括耕地、林地和其他农业用地等。其中林地大约占该村土地面积3219250平米,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4.9;耕地大约占466620平方米,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9.4%;其他农用地733260平方米,占全村土地总面积的1.4%;(2)建设用地,梅子村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学校)、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和其他建设用地(娱乐设施)三大类;(3)未利用土地,梅子村未利用土地主要包括除开自留地、宅地基、林地等其他未利用土地(主要包括部分坡度较陡的山地、偏远地区地区的荒地等)。

2.2梅子村土地利用特点

(1)梅子村的土地相较于周边其他村,虽然土地面积较大,但总体上土地质量不高,整个梅子村由于交通条件不便,偏远地区很大一部分土地呈现撂荒的情况;(2)该村林地资源丰富,包括多种林业、竹业品种,整个梅子村林地面积(包括竹业)2012年为3219250平方米,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64.9%,所以,梅子村仍保持着较高的林竹比例,这为梅子村在未来生态环境建设中提供了良好的天然条件。

2.3土地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判定

通过分析可知梅子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1)居住用地比重偏高;(2)交通水利用地比重较低;(3)农村人均宅基地面积较高;(4)公共设施用地比重偏低;(5)人均耕地面积较低。

3.新农村土地可持续利用措施分析

结合前面梅子村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中所确定的制约梅子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改善目前梅子村土地利用现状的措施主要包括:在国家农村用地政策的背景下,引进乡村规划师,完善新一轮农村土地用地的规划;加强耕地保护,严格落实农村土地用地制度管理措施,防止违法用地发生;强化农村宅基地治理、优化生态环境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理。(1).加强农村基层人才建设,引进乡村规划师,在符合国家国土利用规划政策背景下,根据本地的实际现实情况,完善新农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的结构、合理安排土地用途,防止非法建设;因地制宜地合理确定各类农用地、生态保护用地、建设发展用地的规模和边界;(2).加强新农村的耕地保护,调查显示,人均耕地占有量低是制约梅子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耕地保护关系到梅子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所以必须深入贯彻执行“落实国家十八亿亩耕地的红线不变”这一基本政策。(3).强化农村宅基地治理,处理好新建住房与宅基地复耕的关系,对梅子村建设用地增长过快特别是农村居民建设用地增长过快的问题,强化对农村宅基地的整治和管理。同时,开展新农村宅基地利用现状,建立宅基地退出机制;加强农村小产权房的管理。

主要结论

通过对梅子村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证研究,得出了梅子村人均宅基地面积较高、人均耕地面积较低、公共基础设施用地比例较低等结论,这些因素显示该村土地粗放利用和低效利用,其阻碍了梅子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

[2]黄冬梅.河南省开封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综合评价[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1(02):85-90

[3]马艳萍.浅析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意义、原则和程序[J].工程技术,2011(18)

[4]徐美银.江苏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1(02):1-5

[5]王波.当前农村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2011(12):173

[6]殷继勇.村镇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战略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12)

[7]唐艳.安仁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06)

上一篇:城市基础设施范文 下一篇:公共基础设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