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1:45

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课程价值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038―04

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近30年的风风雨雨。从只是几所大学附属高中的选修课程到被列为国家高中新课程必修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实践层面逐渐走向成熟。然而,在实践深入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者和实践者对于课程价值确认的诉求却显得越来越紧迫。我们需要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到底应该具有哪些价值?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是如何认识?我们应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呢?通过对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访谈的整理与分析,试图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现状,得出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影响因素。

一 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从信息技术课程实践层面来看,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迫切需要得到重视和确认,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人们质疑为什么要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也对信息技术课程还能够存在多久存在忧虑,出现如此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不明确。第二是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教什么存在争议。到底是教信息技术工具还是培养信息素养的争议,主要就在于没有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即没有确定信息技术课程到底能够带给学生什么,能够满足社会的什么需要。第三是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信息技术课程实践过程中,“只见技术不见人”的现象普遍存在于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1]。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诉求,不仅仅流行于研究者中,而且在一线教师的讨论中也日渐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

信息技术教师对于课程价值的认识和取向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实践取向。所以,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状况,了解影响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影响因素,这些就直接关系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是否能够得到实现。所以,本研究以对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内容作为分析对象,试图了解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现状。

二 研究过程

本研究主要是先确立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理论分析框架,按照理论分析框架初步确定了访谈提纲;在2010年年初对访谈对象进行预访谈,修改访谈提纲;从2010年4月到6月,对总共5个城市的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实地访谈;在2010年4月-7月进行信息技术教师访谈录音资料整理;在2010年7月对信息技术教师访谈录音文本进行编码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在个案选取时主要采用的是“目的性抽样”,即按照研究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本研究共在全国抽取5个城市的20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取样存在着各种类型。比如,从学段来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8位、初中信息技术教师5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7位。从性别来看,男信息技术教师9位、女信息技术教师11位。从工作年限来看,信息技术教师的平均工作年限13.25年,其中,工作年限最长的为23年,工作年限最短的为6年。从所学专业来看,计算机专业毕业的教师为12位,有一些信息技术教师所学的专业为体育、中文等。为了获取更多可用的信息,本研究所访谈的信息技术教师相对来说,都是能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有自己独特见解的。例如,从职称来说,就可以看出所访谈的信息技术教师基本上都可以算是信息技术教师中的“熟手”教师,特级教师一位,中高、小高的信息技术教师占了绝大多数。

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主要是半结构式的访谈,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以及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等内容。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时间大约为50分钟。

三 理论分析框架与编码

根据价值学理论,我们在考察其他学科的课程价值体系之后,借鉴王坤庆有关教育价值的分类方式[2],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体系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个体内在价值、个体工具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其中,个体内在价值包含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信息处理的方法与技能、能力培养、社会责任以及情感与态度;个体工具价值包含生存的价值、发展的价值、享受的价值;社会价值包含缩小数字鸿沟、构建信息文化、适应知识社会。

我们将每位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内容按照意义分成数个片段,然后进行分类。各个类别的主题结合预先设计的结构与具体的访谈数据中新出现的类别最终生成的。通过多次阅读整理出的访谈录音文字内容,我们将有意义的访谈片段进行编码,并初步建立一个编码系统。在编码过程中,我们通过讨论不断地修正这个系统。根据访谈录音意义的片段,我们进行了分级登录,最后根据理论框架和实地访谈内容确定了4类共包括18个小主题的编码系统。访谈编码系统分为四类:个人内在价值、个人工具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影响因素。最终的编码系统分类如表1,各个小主题的频次如图1。

四 研究发现与结论

根据对于信息技术教师访谈内容主题频次的数据,以及结合具体访谈内容,我们得到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具有以下一些结论。

1 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普遍持有肯定态度

从我们对于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中可以看出来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同感很强。TT2老师是一位有十年左右工作经历的信息技术教师,她对我们充满激情地讲述了下面的话语。从她的言语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肯定,她的言语中充满了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自豪感。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第一年教QBASIC,四年之后学校有一次校庆。有个学生见到我后,跟我说:“孟老师,你那时候讲的算法,我上大学的时候特别有用。”当时我就觉得这种东西是对学生有价值的东西。还有个学生,他从来没接触过电脑,敲键盘手指都是僵硬的,我就一点点地教,最后考完试之后,他对我说“老师,我特别高兴,我会用电脑了”,这个时候我就觉得我教的课对学生是有价值的。(TT2)

一些信息技术教师主要是从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作用上来肯定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如TT1老师所说:“应该有咱学科的东西,这个肯定还是别的学科替代不了的,不然的话咱们学科肯定就亡了。”从TT1老师的简短话语中,可以看出她充分肯定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价值。还有的信息技术教师甚至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语文两个学科课程进行了类比,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独特的价值。

从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同来看,普遍是非常认可的。信息技术教师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具有独特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程价值。信息技术教师普遍不认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独立学科最终将走向消亡的说法,而是强调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的价值。

2 “只管低头干活,不管抬头看路”――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普遍偏低

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线实践者,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普遍认识不深入,根本没有深入思考过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信息技术教师只是根据教材或自身的教学经验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很少思考为什么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或者信息技术课程能够给学生个体以及整个社会带来哪些方面的价值。信息技术教师关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很多是来自于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有关专家的培训或者教研主管部门的指导。从访谈的主题频率上可以看出来,信息技术教师只关注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的内在价值,而不关注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学生所带来的工具价值和社会价值。比如,对于社会价值中的适应知识社会的价值方面,则没有一个接受访谈的信息技术教师谈起,而构建信息文化的价值也只有3人次谈起过。信息技术教师由于天天接触学生,所以思考的也大多是信息技术课程要教给学生什么内容等具体问题,很少思考信息技术课程到底从长远来看能够带给学生什么。

从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现状来看,信息技术教师的典型特征是“只管低头干活,不管抬头看路”,即并不关心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只关心具体的教学实践问题,关注教什么以及怎么教。

3 信息技术教师对于课程价值认识的功利主义取向

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方面,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通过访谈来看,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强调信息技术课程要教授一些实用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信息技术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重要的频次达到了17次,甚至有的信息技术教师很明确地提出了“什么有用就教什么”,这是一种明显的功利主义取向的表现。以下是信息技术教师一些典型功利主义取向的认识。

技术是为了你的需要服务的。我觉得咱们的课程设计也是往这方面走。学生需要什么,咱们就教什么。教技术我也赞同。调查学生的需求,拿电脑干什么,而且是能对学习有帮助的,或者对以后都有用的。为什么讲Office?Office确实有用。(TT1)

我就讲应用。我觉得什么有用我就给他们讲什么。(JT3)

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可以看出来,信息技术教师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认为操作是学生马上能够学以致用的,是学生需要的。但是,功利主义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过于短视和不全面。短视主要是没有站在学生的人生发展的高度来看待信息技术课程所应有的价值,而仅仅着眼于眼前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不全面就是仅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作用,而忽略了情感态度以及方法过程的作用,不能够站在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明确提出了“什么有用就教什么”,但是判断教育是一项长周期的活动,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为当看什么知识对学生最有价值时,我们要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来预测。另外一方面,是确定有用的标准是什么?所谓的“有用”,是针对学生今后的就业?还是学生日后的公民生活?还是学生和谐地健康发展?所以,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提出的“什么有用就教什么”只能说是一种典型的功利主义价值认识。

4 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的技术化倾向

由于历史发展背景与自身的技术特性,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始终停留于简单理解的技术化倾向层面。技术理性膨胀导致信息技术课程仍然仅仅停留在“什么有用教什么”的技能培训层面,而不能够使得技术与人文融合,技能培养与素养养成共生。技术化倾向还体现在于信息技术教师只关注技术操作的细微处,或者关注信息技术学习的一些方法与策略,许多信息技术教师仍然不能占在信息处理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信息技术教师普遍缺少对于信息的批判性使用等能力培养的认识。以下是信息技术教师一些典型的技术化倾向说法。

操作的东西不是没有必要,有些东西还是要讲,因为咱

们毕竟是技术的课程(TT2)

如果落实到学生的个体来说,他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所

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这是最重要的(CT3)

咱们的关注点当然还是技术的价值 (TT3)

技术化倾向的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很大程度上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史。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的信息技术课程,从最初的程序设计教学开始,就强调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功能,等到20世纪90年代,则强调计算机课程的工具论。工具论视野使得人们更加关注的是操作技能的掌握,使得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自然带有明显的技术痕迹。可以说,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技术为本的学科课程,自然带有技术的痕迹,但是如何在使得技术取向与文化取向相调和,则是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

5 不同学段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不同

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不同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认识有所不同。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由于自身的专业、工作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其对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呈现出一些差异性。首先,在认识层次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比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认识深度方面要强一些。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普遍都是科班出身,大部分教师都是计算机专业或者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从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同感也相对比较强,再加上学历上也普遍高于小学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所以,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的认识深度方面则比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更强一些,所思考的问题也更深入一些。其次,在认识内容上,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由于科班出身的较多,所以学科本位更为明显,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更加强调技术取向,强调编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相对而言更加强调综合应用,强调学生兴趣。

6 课程政策与教材成为影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

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访谈来看,课程政策和教材已经成为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最关键因素。以下是信息技术教师的一些典型看法。

重视程度,最关键的就是省里的指挥棒。(JT1)

我感觉最起码有一套标准教材。(CT4)

教材整体化衔接问题,就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应该是有一条核心价值来贯穿我们的教学的,我觉得目前可能还不够统一。(WT1)

在信息技术教师访谈中,我们普遍感受到课程政策直接制约着教师的课程积极性。在高中,由于各省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制不同,导致信息技术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会考(学业水平)考试的存在,各地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应试的倾向。在义务教育阶段,则由于国家在此阶段课程指导文件的缺失,直接导致各地的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差异性,有的地市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课时急剧压缩,信息技术教师队伍重新洗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的缺失,也导致小、初、高内容体系的不连贯,导致了初、高都是零起点的尴尬局面。由于课程指导性文件的缺失,最为直接的影响是没有信息技术教材或者缺少好的信息技术教材,信息技术教师对于信息技术教材的需求某种程度上在呼唤体系化的小、初、高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在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中,由于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逐渐加大了教育投入,硬件设备逐渐并不成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是多元的、复杂的,对于它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加深的,我们基于实践,立足理论分析,试图能够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体系逐渐清晰化,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健康、有序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董玉琦.信息教育课程设计原理:要因与取向[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2] 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解月光.普通高中技术课程实施个案研究―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197-198.

[4]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体系化、方法论与发展方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7,(3):8-12.

[5] 王爱胜.追寻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核心与价值[OL].

[6] 仲小敏.我国现代中学地理课程价值与实现[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7] 李艺,张义兵.信息技术教育的双本体观分析[J].教育研究, 2002, (11).

The Statu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Understand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The Analysis of Interviews from Teachers

LIU Xiang-yong1 DONG Yu-qi2

(1. Jiangnan Universit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Department, Wuxi ,Jiangsu 214122, China;2.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Changchun,Jilin 130024, China)

Abstract: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s a research topic to solve. Through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views with 2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the researchers find out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ers held generally positive orientation of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held the generally low awareness of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IT teachers’ orientations about the value of IT curriculum are technical and utilitarian; different learning section teachers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value of IT curriculum; Curriculum policy and curriculum materials are the most critical factor that influence 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Key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curriculum value

*基金项目: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 “十一五” 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研究”(课题批准号:BCA080041,课题负责人:董玉琦)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团体焦点访谈 教师胜任力

[作者简介]楼红平(1978- ),女,浙江浦江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浙江 温州 325035)涂云海(1975- ),男,浙江温州人,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宣传中心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管理。(浙江 杭州 310025)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092-02

胜任力研究是管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而目前有关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的研究则相对缺乏。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模型是指教师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这一特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胜任力要素的总和。本研究以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课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团体焦点访谈法,验证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胜任力要素。

一、团体焦点访谈及其实施程序

团体焦点访谈是一种信息收集的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它起源于社会科学,最早用于市场调查研究,是欧洲和美国应用最广的定性调研技术,主要利用团体的互动形式来获取受访者的经验和信息。团体焦点访谈的被访者必须与研究主题高度相关,并应具备相应的知识,通常由8~12人组成。团体焦点访谈是胜任力模型构建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实施程序一般如下:

1.界定研究问题。界定研究问题是团体焦点访谈的起点。团体焦点访谈有明确的讨论主题和进程安排,团体焦点访谈的目的就是确定并深入讨论焦点问题。

2.组成访谈团体,确定样本空间。团体焦点访谈的第二步是组成访谈团体,确定样本空间。确定访谈的样本是团体焦点访谈能否有效的关键一步,所选样本应能较好代表研究总体。团体焦点访谈一般不进行随机取样,团体焦点访谈的主题或焦点是确定的,要求参与访谈的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取样要考虑参与访谈者的年龄、性别、专业知识背景等因素,同时还必须考虑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的互补性,组成团体时可能产生的团体动力等,因此,团体焦点访谈往往进行的是有目的取样。

3.编制主持人指南。团体焦点访谈的主持人指南主要由一系列非结构化的开放性问题组成。问题一般不能太多,以不超过12个为宜,表述应简洁明了,不能有让参与访谈者产生焦虑、不敢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内容。

4.对团体焦点访谈结果的分析。访谈结果分析是将访谈录音进行文字整理,讨论所能作出的结论,主要包括文字整理、剪贴分类和内容分析。

二、研究设计

1.研究目的。基于团体焦点访谈,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进行分析,验证基于专业课教师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到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要素,并讨论胜任力模型中各个要素重要程度的问题,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补充。

2.研究方法。(1)被试。从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抽取主题专家8名,其中专业课教师6名,人力资源研究专家2名。研究者作为主持人,此外还有一位实习生专门进行录音及文字记录与整理。(2)主持人指南。本研究编制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团体焦点访谈提纲,主要由5个开放性问题组成,涉及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胜任力、影响因素以及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问题等。问题1:您认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胜任力要素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在行为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发现,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胜任力要素有:解释信息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职业技术专长、参与实训设施建设能力、行业影响力、实践应用能力、专业知识、心理承受力、与企业结合能力、责任心、沟通技能、正直诚实、公平性、自我控制与管理、语言表达能力、稳定的情绪、宽容性、信息收集能力、创建信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自信、教学策略、尊重他人、创新意识、注重质量、效率感、理解能力等27项,请你谈谈您对此结果的看法。问题2:您觉得上述胜任力要素哪些是非常确切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有没有需要补充的胜任力要素?谈谈您的看法。问题3:这些胜任力要素的重要性排序,您的看法是什么?问题4: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与其他类型高校专业课教师相比,有哪些特有的胜任力要素?问题5:这些胜任力要素是否与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绩效的优秀与否存在相关?能否举身边的实例来解释一下。

3.研究过程。(1)访谈方法。事先准备好访谈工具,包括录音笔、记录用的纸和笔等。电话通知事先确定的参与专家,按照确定的时间在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会议室进行,整个访谈过程大约为70分钟。研究者为主持人,管理访谈的进程。首先由主持人介绍访谈的目的,接着阐明访谈原则:每一个人都尽可能地对每一个问题作答;一个人发言结束后,其他人可对其进行评价,也可同时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就所列出的问题引导大家进行逐项讨论。主持人在访谈的过程中启发、引导和鼓励说话较少或不说话的人参与,但不参与对发言的人进行评价,一部分人发言时间过长,主持人给予了适当提醒。(2)数据收集。数据收集采用现场录音和详细笔录两种方式。访谈结束后,根据现场录音对笔录进行了相应的补充,形成下一步研究分析使用的文本资料。

三、团体焦点访谈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得到了以下比较一致的结果:

1.参与访谈的专家一致认同的研究结果。其所显示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应具有的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业影响力、实践应用能力、解释信息的能力、与企业结合能力、参与实训设施建设能力、信息收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知识、创新意识、职业技术专长、教学策略、心理承受力、沟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稳定的情绪等27项胜任特征,认为调查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专家A认为:“这27项胜任特征基本涵盖了作为一名高绩效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所必备的胜任力,既包括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必备的一些通用特征,也包含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特有的胜任特征,比如,实践应用能力、与企业结合能力、行业影响力,这些能力和素质,中小学教师不一定需要具备,但作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是必不可少的。”专家B认为:“本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多年,我看这些结果,访谈问卷和数据统计得出的胜任力是符合实际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研究必须考虑到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和本科院校教师相比,‘双师’是其鲜明的特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不仅理论功底要非常扎实,还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这几年教育部门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要下企业实践,达不到一定的企业锻炼时间,今后将不能晋升职称,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2.专家和专业课教师认为高绩效专业课教师还应包括反思与改进、主动学习、关爱学生。专家B认为:“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不同,一般来讲,理论基础相对差一些,高职学生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经受过高考的失败挫折,因此,专业课教师与学生交往时,应经常反思与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交往方式,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从学习上生活上关爱学生。”专家C认为:“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各种知识信息层出不穷,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主动学习,以增加自己对本专业最新资讯的掌握,不能主动学习,当老师是不合格的,教师学在先,我发现我身边的老师,能主动学习的,信息量大,授课效果好,比较受学生欢迎。”专家D认为:“我本人教了十年的高职,我认为作为一名高绩效的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应该有很自觉的主动经常反思的能力;另外我们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机会比较多,应该经常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主动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3.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特征重要性排序。专家F认为:“对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特征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第一重要的应该是良好的职业道德, ‘为人师表’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和基础。”专家D认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特征中双师特有素质是最重要的,其中的行业影响力、实践应用能力、解释信息的能力、与企业结合力、参与实训设施建设能力的排序都应该靠前。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教育,高职院校需要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里高绩效专业课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应该特别强。”

4.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与普通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师相比的特有的胜任特征。专家H认为:“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特有胜任特征除了行业影响力、实践应用能力、与企业结合力、参与实训设施建设能力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其必备的胜任特征。比如高职院校的学生上课纪律相对差一些,作为老师要沉得住气。”专家F认同专家H的观点:“高职的人才培养定位,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心理承受力、创建信任感和自我控制与管理等。”

5.这些胜任特征是否与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优秀与否存在相关。专家A认为:“研究所得到的胜任特征与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业绩优秀存在高度相关性,在我研究过的几所高职院校里,那些高绩效专业课教师基本都具有上述胜任特征,而普通绩效专业课教师则不具备其中某些胜任特征。”教师D认为:“我在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十余年,看着很多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教师逐渐成长为优秀的教师,他们身上慢慢具备的胜任特征与该研究结果还是比较一致的,所以,我觉得该研究结果是比较可靠的,我的意思是说这些胜任特征确实与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优秀与否存在着相关性。”

以上团体焦点访谈结果从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管理实际的角度,验证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的胜任特征,并获得了一些解释和说明。团体焦点访谈的结果验证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特征的可靠性,如行业影响力、实践应用能力、与企业结合能力、参与实训设施建设能力等都是能区别高职院校高绩效专业课教师和普通绩效专业课教师的鉴别性胜任特征。

四、结语

通过“团体焦点访谈”的研究结果,本研究将反思与改进、主动学习列入追求卓越这一胜任力维度,形成了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的6个维度29项胜任特征,具体有:行事风格(正直诚实、公平性、尊重他人、宽容性、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双师特有素质(实践应用能力、职业技术专长、行业影响力、与企业结合能力、参与实训设施建设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组织管理能力、专业知识、教学策略、理解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解释信息的能力);自我意象(自我控制与管理、创建信任感、自信、心理承受力);追求卓越(效率感、创新意识、注重质量、反思与改进、主动学习);沟通与交往(沟通技能、语言表达能力、稳定的情绪),这一结果得到了参与团体焦点访谈的人力资源研究专家和一线专业课教师的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1]楼红平.基于胜任力的高职院校绩效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2009(6).

[2]楼红平.探讨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30).

[3]牛端.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4]涂云海.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胜任力与绩效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

[5]涂云海.基于管理学视角的高职院校教师胜任力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8).

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3

关键词:职业教育;数控技术;能力结构;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6-0067-03

职业教育不是简单地传授书本上的学习内容的过程,而是发展设计能力和职业行动能力的过程。这里的“行动”是指“完整的工作行动”,它是劳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笔者拟主要探讨职业教育中数控技术应用专门人才培养的能力结构,以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行动能力的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笔者通过访谈形式获得相关信息,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后获得数控技术应用专门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访谈对象包括扬州职业大学数控技术专业往届毕业生、数控技术专业在校高年级学生(均达到数控中级以上职业资格水平),访谈内容围绕访谈提纲展开:(1)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哪些环节相对比较困难?(2)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谈谈哪些能力更为重要?(3)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不拘泥于以上内容。具体访谈过程采用集体访谈的形式,不仅可以听取个人意见,还可实现访谈者之间的相互激发。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职业能力结构

通过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笔者归纳出数控技术专业学生应注重并具备的以下几种能力。

读图与识图能力 读图与识图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解决具体工程问题时重要的准备环节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空间知觉能力和三维表达能力,才能在工程图形与实体对象之间进行灵活的思维转换。而无论是从事数控编程与加工工作还是进行设备维修维护,该种能力都是必不可缺的。受访者谈到:“针对个人而言,的确有的人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但这种能力在后期的课程设计及工作中完全可以被加强。”由此可知,在实施具体教学环节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现代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相关的课程设计中应进一步加强与深化学生的制图水平,训练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工艺分析与编程能力 受访者尤其是已具备一定工作经历的毕业生一致认为,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能力与编程能力同等重要。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普遍注重数控编程的学习,而弱化工艺分析过程。而工程实践证明,工艺分析与设计是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等工作的前提,在对工件进行数控加工前,必须先进行工艺设计。因此,在数控编程教学环节中,应注重工程观念的养成,以来源于生产实际的典型零件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合理设计数控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完成数控编程及产品的加工。

数控设备维护维修能力 制造业领域数控设备的广泛应用,对数控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不仅要“知工艺、会编程、精操作”,还应该具备数控设备的维护维修能力。因此,应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设计教学内容,将其划分为机械、电气两大组成部分进行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数控设备的装配、调试、维护维修等内容,并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实施加强学生数控设备维护维修能力的训练。

系统归纳与总结知识的能力 受访者谈到“学习工作中会遇到的困难”时表示,很多问题、困难所涉及的内容往往是以前学过的比较零散的知识点的结合体,而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表现得“捉襟见肘”,明明自己学过,但却不知道如何应用。这是由机械领域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各学科之间关系紧密,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知识是不能指导实践的。而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是解决工程具体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

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大学时期是个人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大学生成为知识型社会一员的必经阶段。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及实用技能,用以增强个人的综合竞争力。当今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在机械制造领域,旧知识、旧方法、传统工艺不断地被新知识、新方法及现代工艺所取代。因此,在高职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实践积累 随着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发展,社会进步和劳动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传统精细分工的简单岗位工作正在被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综合任务所取代。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在综合能力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整体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对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职教育而言,必须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发展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应满足毕业生初次就业中的几个特定岗位的技能要求,同时还应为毕业生将来的岗位迁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学习领域的课程中,应以夯实理论基础为前提构建课程体系。学生不再像学科课程那样按照知识系统性学习知识、练习技能,而是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内容载体”,从工作任务的整体性出发,学习知识、完成工作任务,从而获得对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极为重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和“背景意识”,实现学习的迁移性。针对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及岗位迁移情况,课程教学应注重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积累。如数控加工工艺、电工电子技术、数控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应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同时要求教师在数控教学中不断关注数控发展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积极参与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从实践中了解数控理论知识在实际加工中的具体体现与运用,将实践操作知识融入理论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知识的实践运用,为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搭起良好的桥梁,使毕业生不但可以在初次就业中表现得优势突出,在后期的岗位迁移中同样可以信心十足。

开发一体化课程,促进学生在认知能力发展的同时建立职业认同感 传统课程与教材主要呈现和传授显性知识,由于抽象的显性知识缺乏与工作的直接联系,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程度十分有限。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可采用适合学生特点、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行动”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性操作,而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的行为。学生通过主动、全面和合作式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统一。要按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如将数控铣(加工中心)、数控车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等职业技能训练融入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训练的良好对接。在学习实训中,既可达到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水平的目的,也可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主动性,同时使学生在一体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职业认同感,在形成职业认同感的过程中发展职业行动能力。

创新课程体系,加强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训练 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尤其针对数控技术而言,知识更新速度更快,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因此,对我们的毕业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按照一定层次设计学习任务与学习情境,使学生无法简单地按照常规规则及过程完成任务,需要学习拓展知识,并综合运用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同时要进行考核方式的变革。传统的考核方式按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点或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核,此种考核方式下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即可取得高分,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并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要改革考核方式,将学生的考核成绩评定贯穿于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按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新知识的获取情况进行综合测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过程考核,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另外,可拓展“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邀请企业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情况及科技动态的讲座,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可以项目为纽带进行产学研合作,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大大得到加强。

学校教育与岗位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要创新和丰富“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的校企合作“三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课程可推行“课堂工场化与工场课堂化”的双化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按“识岗、贴岗、顶岗”三个层次设置课程。“识岗”,主要是增强学生对专业面向岗位的感性认识,完成岗位生产基本原理和技术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贴岗”,是指该层次的课程内容要贴近企业生产岗位的职业要求,培养专业素质和能力;“顶岗”,即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培养综合能力,完成从学生到生产或管理人员的角色转变。另外,针对毕业设计环节,应直接选择企业的任务作为学生的毕业实践课题,这样既可解决面向生产的实际问题,又可使教师和学生都得到实际锻炼,以生产带动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学生在校内学习、企业实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技术工作的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悟和反思,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应兼顾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紧扣“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实用型高技能制造业人才”的目标,培养服务于机电产品制造,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行业,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需要,具备良好的岗位迁移能力,满足企业“敢用、能用、留用”三用型需求的应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德)费利克斯・劳耐尔,赵志群,吉利.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测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1.

[2]王进,胡克祖.数控车工能力结构及培养策略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1(7):125-126.

[3]黄晖.浅谈高职数控加工实践与理论教学衔接[J].中国科技信息,2011(8):177-178.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

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方式;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0-0006-03

目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研究已经深入开展,在开展过程中取得很大成效,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缺乏深入研究,为此课题组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对山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全省12个地市发放教师问卷260份,回收235份,其中有效问卷233份;共访谈了30所学校的106位教师。在首次访谈过程中,课题组留下部分教师的联系方式,根据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分析,对部分问题又利用网络进行了第二次访谈。在访谈过程中,课题组还与聊城大学36位教育硕士进行了座谈和单独访谈,这些教育硕士有中小学学科教师、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育局工作人员。

研究表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我们重点调查了制作课件、利用网络两大方面,具体涉及课件制作、下载资源、网络教学、网络教研、教育博客、与家长联系等六个层面。

一、制作课件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以其教学媒体的表现力和交互性,使得教学内容的展示更加具体形象,因此深受中小学教师喜爱,众多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表1中的数据表明,自己制作过教学课件的教师比例是88.9%,仅有11.1%的教师不用。

我们进一步探寻了这些教师一直不用课件的原因,访谈发现,这部分教师一直不用多媒体课件的原因多样,有的是因为学校硬件条件限制,有的是因为对多媒体作用认识不清,有的是因为没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如访谈中一位农村学校教师谈到,“我们学校根本没有多媒体教室,我制作课件也没有用处。”

二、利用网络下载资源

网络日益成为中小学教师下载资源的主要渠道,表2的数据表明,使用过网络下载资源的教师比例是89.6%,仅有10.4%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网络。

访谈发现,一直不用网络下载资源的教师与上述从未制作课件的教师比例相当,原因也类似,部分是因为条件限制,部分是因为认识不到位。如一位教师谈到,“我又不制作课件,课本的知识足够教给学生了。”

三、直接使用网络教学

随着“校校通”和“班班通”工程的推进和完善,众多教师开始把网络直接用于教学,如教师课堂演示直接调用网络资源;或者去微机室授课,学生也可以直接运用网络搜索相关资源。网络直接运用教学,极大促进了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

表3中的数据表明,仅有18.9%的教师没有直接把网络用于教学,原因依然是我们熟知的设备限制、时间限制、观念认识等情况。

四、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克服了传统教研时空的限制,以其灵活的优势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表5中的数据表明,有87.1%的教师接触过网络教研,访谈过程也遇到不少网络教研的典型案例,青岛某中学自主开发了网络教研平台,为各个教研组的网上教研活动开辟空间,并举办培训,调动其他学科教师参与网络教研的积极性,为学校网络教研团队的形成打下基础。淄博地区由教育局统一组织网络教研,而且与国内知名网络教研团队联系紧密。

但访谈发现网络教研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城乡差异较为显著,很多农村地区教师没有接触过网络教研;学科差异较为突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参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科等。顺利推进网络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热情。

五、教育博客

博客已经以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教育领域引起了极大轰动,各地教育博客不断涌现,聚集了众多为教育事业献计献策的教育者,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调查发现,淄博地区2003年已经以政府文件的方式推进教育博客发展,目前以高中新课程网络教研为代表的市级博客平台和以义务教育阶段网络教研为主的区县博客平台,有效整合各层级教师的教研力量,对推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新课程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地区教师也纷纷开通自己的教育博客,书写教育叙事和教育反思。但表6中的数据表明,仍有41%的教师没有使用过教育博客。

六、使用网络与家长沟通

教师和家长的有效沟通有助于学生成长,实地调研和访谈结果表明,山东省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正逐渐推广。有的学校建立了专门的家校沟通平台,“家校互动学习社区”、“家长学校”成为很多学校与家长沟通的纽带;有些班主任每月在网上召开家长会,开通“班级网页”、“家长论坛”等;有的教师借助博客开通“家校直通车”,也有的教师把自己的QQ号、电子邮箱和个人博客公开给家长。

接受访谈的教师都认为合理利用基于网络的家校合作,有助于形成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当然由于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还不能利用网络开展合作,而且基于网络的合作在实际应用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表7中的数据表明还有58.9%的教师从未使用过网络与家长沟通,但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这种沟通形式将会日益发展。

七、讨论和建议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实践的复杂多变决定了信息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由于政策规定、组织制度、教师认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小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效果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实地调研结果表明,有些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方式还仅仅限于课堂展示,过多地关注技术的呈现效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发展;有些教师还没有把信息技术变成自身和学生发展的工具;有些教师尽管参加了相关培训,由于后续支持的不足还没有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等。

我们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

调查中发现39.6%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应用的重点应该是教学理念,32.4%的教师认为应该是信息技术操作能力,26%的教师认为应该是教学设计方法。

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认识,从教学理念、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教学设计方法等各个层面展开工作。

2.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方式的多元化

除了我们上述详细论述的一些应用方式,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应用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状态,其他方式如qq群聊、家校互动、师生平台等也在发挥着作用,如淄博市每年数百上千人参加的教育信息化论坛,成为一线教师搜索、吸纳新技术、新应用的平台。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由于信息技术的多样性,教师水平的参差不齐,很长一段时间,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依然会朝着多元化的状态发展,我们要认识到这一点,因地制宜,指导和鼓励教师合理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信息技术方式。

3.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后续支持和服务

培训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式之一。调查数据表明95.2%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接受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其中38.4%的教师认为非常有必要,而且已经参加过相关培训的教师也特别强调信息技术培训的必要性。访谈中,很多教师和校长都反映,通过培训肯定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是很难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如何在后期应用中提供相关支持是保证培训效果的关键。

因此,信息技术培训的后续支持会直接影响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要提高培训的实效,就要加强培训后的跟踪支持,让中小学教师真正学有所用,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而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钟伟,张鹏.山东省淄博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现在进行时[N].中国教育报,2008-3-20.

[2]李娟等.影响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的因素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7(5).

[3]蒋敦杰.上博客,做教研——海南省网络教研新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6(2).

[4]罗亮,徐建桥,韩先策.萧山信息技术学科网上教研纪实[J].信息技术教育,2004(10).

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5

论文摘要: 本文分析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的现状、原因,论证了将人文教育寓于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在理工科专业课课堂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成就人格的事业。”他告诉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是培养和谐的人——与他人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现今,我国高校在理工科学生的培养上,过多地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人文素质的培养则相对薄弱,往往由学校划定专门的机构或开设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相关素质。其实,人文素质教育不是单凭某一门课、某一个机构或某个老师就能完成的,它应该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而专业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观上师生都很重视,客观上这些课程有相对较多的课时量,因此,把专业课的课堂作为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其优势毋庸置疑。

1.在理工科专业课课堂上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可行性

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将人文知识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及自身实践内化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给理工科的自然科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一定难度。但“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科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着精神文明,自然科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科学知识本身,还在于让学生了解这种结晶当中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可以说,离开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教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而离开科学教育的人文素质教育造就的同样也只能算是一种并不丰满的人文素质[1]。自然科学与人文素质的紧密联系告诉我们,在理工科自然科学的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2.在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

笔者从2005年开始尝试在课堂上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取得了一些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是如何将专业课教学和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

2.1就地取材,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内涵。

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一代代学科人的不懈努力,他们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记住的。在讲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时,笔者谈到微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谈到微电子技术不断发展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辛勤付出,并针对一些学生急功近利的思想,谈了这样一个观点:这些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一些是知名的,但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知名的科学家、工程师身上往往有着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而更多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们也同样值得我们敬仰。从专业学科中挖掘出的人文内涵,使人文素质教育尤为深刻具体。

2.2博览群书,找学科间的交叉点。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学生的知识面十分广博。教师如果仅仅只是加强专业知识的钻研,就可能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适当涉足其他学科领域会对教学甚至科研大有裨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人文学科和本学科的交叉点,教师适当引申,不仅可以使课堂更生动,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

例如:在广泛的阅读中,笔者发现《周易》中蕴涵二进制思想,然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该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和一些自己的看法,后来很自然地将其引用到《数字电子线路》课程“数制与编码”章节的教学中,使课堂增色不少,并不失时机地加以引申,和学生谈起《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人文精神。

2.3关注时事,找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的事情,或多或少地会给我们一些人文方面的启示。因此,教师应关注时事,找到时事和专业知识的交叉点,在课堂上自然引出并加以引申,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例如:在《电子测量与仪器》的课程教学中,谈到“深空探测技术”,笔者很自然地引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探月工程的阶段性成果,这些举世瞩目成绩的取得是我国科技进步与发展的象征,这无疑会增加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谈到“传感技术”时,举例引出“汶川”地震中使用的“生命探测仪”等救援设备,然后给学生谈在抗震救灾中的英雄事迹、谈人民子弟兵的无私奉献、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责任感。

2.4注重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引导。

在专业课教学中,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高地,因为学生亲身的体验所获得的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其认识上的内化,促进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在试验教学中,笔者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学生挫败感教育、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4.1加强学生挫败感教育

很多学生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历练,心理比较脆弱,这对他们的发展不利。在实践中经历挫败,在挫败后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在实验教学中,除了利用实验本身对学生进行挫败历练外,笔者有时会在实验准备阶段随机地给一些组的实验设备配上若干接触不良的导线或信号线,让学生在反复的测试、调试中经历挫折和失败后再体会成功后的喜悦,从而磨砺学生的心性,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毅力。

2.4.2注重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培养

在社会中,人不可避免要与他人接触,在工作中,更是需要有较强的合作协调能力。在实验教学中一般采取分组实验,一是实验的需要,二是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进而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处理好和他人合作的关系。

2.4.3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通过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结语

将人文教育寓于理工科专业课教学中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任务,教师要注重把握实质,不拘泥于形式,不急功近利,针对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见缝插针。在这整个过程中,理工科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是关键。

参考文献

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6

[关键词] 数字土著; 学习方式; 数字一代; 新一代学习者; 教学变革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志码] A

一、引 言

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衡量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1]十余年后,新课改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突出反映在中国课程发展史上的五个第一次。第一次从“保障学习权”的高度,整体勾画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第一次从“学校改革逻辑”的高度,抓住“课程”这个突破口,课程改革进入教育改革的主战场;第一次从“课程文化”的高度,从单纯知识、技能目标走向“三维目标”;第一次从“课程资源”的高度,打破了教材的概念,“一纲多本”教科书制度开始成型;第一次从“学习共同体”的高度,打破学校孤立于社区的状态。[2]虽然新课程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反思和争论也层出不穷,争论的首要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否发生了实质性改变。一种意见认为课堂和学生生活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虽然课堂积极展开讨论、探究和合作,但学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3]可见人们对课堂学习方式改变的效果仍存在质疑,其症结在于缺乏对当前中小学生的学习特征和真实学习方式的认识。其实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日益成为国内外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自从Mark Prensky于2001年提出了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和数字移民(Digital Immigrant)的概念,[4]国际上关于数字一代学习者的争论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其中有三个问题亟待解答:数字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与上一代学习者是否具有明显差异?新一代学习者在学习方面具有哪些特殊喜好?当前课堂提供的学习方式是否能满足新一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因此,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关于新一代学习者的相关研究,并通过大规模调查的方式了解我国中小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以期为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变革课堂教学结构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我国的新课程改革注入新的活力。

二、当代中小学生的行为和认知特征研究

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提出,当今年轻的一代学习者是在数字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对技术具有天生的敏感度,精通技术又乐于用技术解决问题;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使得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期望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有关在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的称呼,主要包含“千禧一代”、“网络一代”和“数字土著”等。1991年Howe和Strauss在他们的联合著作《代际理论》一书中提出,出生在1982年到2000年之间的一代为“千禧一代(Millennials)”;[5]2000年Howe和Strauss在《千禧一代崛起:下一个伟大的一代》一书中,指出千禧一代正在进入大学,他们充满了个性,他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更明白自己的需求,“乐观、团队合作、遵循规则”是他们的主要特征。[6]Oblinger则认为千禧一代应该是从1982年到1991年出生的一代,并指出他们对学习环境提出了新的诉求,当今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很难满足学习者对于新的学习环境的期待;他指出学校应该理解学习者,并针对新型学习者的特征来设计学习环境、课程和教学。[7]

1997年Don Tapscott在《数字化成长的网络一代》一书中,[8]提出了“网络一代”是伴随着数字媒体长大的一代。他认为计算机、网络和其他数字媒体的出现对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提出“网络一代”是1977年1月到1997年12月的出生的一代。[9]Tapscott观点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他认为新一代的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他试图去描述这种变化;他倡导教育需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转变,需要更强调学生的个体行为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强调合作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2001年Marc Prensky提出了“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的概念,指出当今的学生,由于其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数字化世界)的不同,他们的思维模式已经发生根本的改变,他们是“数字土著”的一代,他们的老师则是“数字移民”。他认为伴随技术的发展和变化,“数字土著”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变化,甚至他们大脑的物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10]Prensky指出当前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数字土著”和“数字移民”这两代之间因为技术使用带来的差异。2010年Marc Prensky在《数字土著的教育》(Teaching Digital Natives)一书中指出技术的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必将对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然而今天我们还没有看到这种变化的发生,教育的变革的步调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11]

“千禧一代”的提出者Howe和Strauss是人口学的专家,“千禧一代”主要从时间的角度来区分人口学的特征;“网络一代”的提出者Don Tapscott是未来学家和顶级科技作家,“网络一代”主要从网络技术的角度来看待技术对个人行为方式的影响;“数字土著”的提出者Marc Prensky则是著名的演讲家、作者和教育顾问,“数字土著”的概念主要从数字技术的角度来区分“亲”技术的一代(即“数字土著”)和排斥技术的一代(即“数字移民”)。然而无论是“千禧一代”、“网络一代”还是“数字土著”,都强调在技术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习者,具有新的学习特征,他们所偏好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有很大不同。然而国际上对数字一代学习者存在争论,这一争论的焦点在于数字一代学习者是否能代表一代学习者的群体特征。以Marc Prensky为代表的支持派认为新一代学习者由于成长于技术的环境,所以他们身上具备很多技术的特征;以Chis Jones为代表的反对派则认为以时间来划分学习者对于技术的态度过于武断,同龄的学生使用技术的能力差别很大。

三、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抽样调查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通过大规模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现状,并根据数字一代学习者的特征,从大样本中筛选具有数字土著典型特征的群体和不具备数字土著典型特征的群体,比较两个群体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差异,阐释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从而了解中小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之后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对中小学生进行了访谈,明确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影响的主要方面,剖析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辨别了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与当前课堂提供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巨大差异。

本研究分为四个研究步骤,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

第一,规模化抽样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先用整群抽样法从北京市中小学校中抽出样本学校,再用系统抽样法从学校中选择小学三年级、小学五年级、初中二年级和高中二年级的学生。

第二,数字学习者(Digital Learner,简称DL)和非数字学习者(non-Digital Learner,简称nDL)的筛选。根据相关文献,综合分析数字一代的典型特征,根据数字一代的典型特征,结合问卷设置规则,筛选出数字学习者和非数字学习者。

第三,DL和nDL学习方式差异分析。比较两个群体在学习方式方面和课外辅导班方面存在的差异,尤其是在技术对学习的影响、上课外辅导班的频率以及对课外辅导班的态度等情况。

第四,课堂学习方式变革诉求分析。深入中小学校,采用焦点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开展访谈,访谈涉及技术对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习方式的偏好,课外辅导班的情况等。

北京市8个区县(东城区、朝阳区、门头沟区、丰台区、顺义区、大兴区、密云县、通州区)约30000左右中小学生参与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8703份。小学三年级学生7169人,占总人数的25.1%;小学五年级学生8272人,占总人数的28.9%;初中二年级学生8157人,占总人数的28.5%;高中二年级学生5012人,占总人数的17.5%。

(二)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与养成问卷和学习方式焦点小组访谈提纲。

黄荣怀等指出学习情景是对一个或一系列学习时间或学习活动的综合描述,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伙伴和学习活动四个要素。[12]根据学习情景的定义,我们在编制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与养成问卷时主要从学习地点、组织形式、学习手段和伙伴关系等四个方面考察学习方式。在学校学习中,用计算机教室和普通教室来划分最主要的学习地点;通过调查这两类教室内课堂的组织形式来了解课堂中的学习方式;学习手段主要调查学生课外知识的来源和使用的辅助学习的主要工具;伙伴关系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教师外那些对学生学习帮助较大的人。除了学习方式之外,我们还考察了学生对数字化学习的理解、学习能力和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情况等三个方面。学生对数字化学习的理解,主要从网络对学习的帮助、使用网络学习时的困难、网络对学习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考察。自主学习能力,主要从自我规划、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课外辅导班主要从学习科目、学习频率、影响因素、积极效果和消极影响等五个方面考察。问卷结构如图2所示。

焦点小组访谈(Focus Group Interview)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的具有代表性的消费者或客户交谈,从而获得对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焦点小组访谈能够使研究者深入了解某一现象,从而为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其他研究工具使用。[13]学习方式访谈提纲包括学生对技术的感知、学生的学习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三个一级指标。学习方式则从学习材料、内容序列、教学法、学习结果和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切入,比较课内和课外辅导班的差异。

(三)“数字一代”的典型特征选取

Howe和Strauss指出千禧一代具有特立独行、技术自信、团队合作、传统、有压力感、有目标意识和受到保护等典型特征。[14]Prensky指出数字土著一代有很强的个性,喜欢使用技术,能迅速地接受信息,他们喜欢同时处理多种任务,喜欢文本前呈现图表,喜欢随机进入(像超文本),喜欢团队合作。[15]Brown在总结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网络一代的10个典型特征:喜欢小组合作、以目标和成就为导向、多任务处理、试误、高度依赖网络、强交互、重视觉体验、多元文化包容、实用主义等。Berk把网络一代典型特征扩展至20个:技术控、用搜索引擎来获取信息、对媒体感兴趣、创建互联网内容、快速操作、以探究的方式学习、以试误的方式学习、多任务处理、注意时间短(Shorten Attention Span)、虚拟环境下的社交、渴望面对面的社会交互、感情开放、包容多样性和多元文化、喜欢小组合作、努力适应社会、感到成功的压力、喜欢得到及时的反馈、喜欢获得即时的满足、能即时回应也希望获得及时回应、喜欢打字而不喜欢手写。[16]

深入分析有关“数字一代”、“网络一代”和“数字土著”等相关文献,我们发现数字技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有一些共性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用技术、多任务、强交互和重体验等四个方面。用技术包括网龄、网络自信、电子设备接入、网络接入和每天上网时间等;多任务包括边做作业边听音乐、看电视和与同伴聊天,完成计算机任务时经常多线程工作、课后获取知识的手段多样等;强交互包括课内外的协作学习、网上聊天、信息分享等;重体验包括喜欢图像表征、喜欢真实情景参与、在线看视频、玩电子游戏和使用视频电话等。

因为数字一代是在数字技术环境包围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所以我们把“用技术”作为筛选具有典型特征的数字一代的条件,并对其具体表现进行了细化。结合问卷,最后确定的筛选条件有4个。

1. 网龄:网龄在5年以上(包括5年)的高二学生,网龄在4年以上的初二学生,网龄在3年以上的小学5年级学生,网龄在2年以上的小学3年级学生。

2. 上网水平:选择“中级水平”和“老手(大虾)”的学生。

3. 数字设备和网络接入:选择在家“有电脑,能联网”和“有多网设备(含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学生。

4. 每天上网时长:选择“2~3小时”、“3~4”小时和“4小时以上”的学生。

根据以上四个筛选条件,我们对回收的28703份问卷进行了筛选,共选出了5379份问卷,其中女生有2331人,占43.5%;男生有3027人,占56.5%。我们把这筛选出来的5379个样本规定为数字学习者DL。网龄小于1年的学生有6698人,其中女生3012人,占44.9%;男生3686人,占55.1%。

(四)DL和nDL的比较分析

通过数字学习者DL和非数字学习者nDL的对比,我们发现这两个群体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 DL经常使用互联网获取课外知识,而nDL使用互联网获取课外知识的比例相对较低。74.6%的DL会使用互联网获取课外知识,而只有28.2%的nDL会使用互联网获取课外知识,如图3所示。

2.虽然数字学习者和非数字学习者偏好的学习方式趋势基本相似,但相比较而言DL更喜欢协作学习的方式,而nDL更喜欢传递接受的方式。28.5%的DL表示喜欢协作学习,19.2%的nDL表示喜欢协作学习;41.6%的DL喜欢传递接受的方式,58.6%的nDL喜欢传递接受的方式,如图4喜欢的学习方式所示。此外在基于网络的合作方面,DL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62.4%的DL有网络合作的经验,37.6%的nDL有此方面的经验。

3. 数字学习者参加课外辅导班的频率高于非数字学习者参加课外辅导班的频率。75%的DL每周参加1次以上的课外辅导班,65.8%的nDL每周参加1次以上的课外辅导班,如图5所示。在喜欢课外辅导班的原因中,DL更喜欢辅导班的1对1辅导和同伴,而nDL更喜欢辅导班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

通过比较分析可见,DL的学生对技术的依赖性更强,更喜欢合作的学习方式,具有更强的社交倾向,这些方面刚好印证了“用技术”和“强交互”这两个数字一代的典型特征。然而本研究没有设计关于“多任务”和“重体验”的验证,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设计相关因素进行证明。令笔者感到意外的是DL参加课外辅导班的频率高于nDL,所以我们选择5所学校,对学生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技术对学习的影响和学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情况。

四、焦点小组访谈

来自5所中小学的28名学生参与了我们设计的焦点小组访谈,其中男同学16名,女同学12名,小学生9名,中学生19名。访谈主要从学生对技术的感知、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情况等几个方面展开。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我们发现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课堂之外学生使用技术开展学习和完成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在使用技术学习方面不存在障碍,但在课堂上使用技术学习的机会很少,多数课堂不鼓励使用技术,甚至屏蔽技术。学生对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认识比较理性,认为不同的课型应该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但是多数学生表示在课堂上只听老师讲授会特别枯燥。

受访的学生都在参加课外辅导班,有些是特长类的辅导,有些是英语、数学等课程辅导。多数学生表示自己很喜欢课外辅导班。在谈及喜欢课外辅导班的原因时,学生积极地给出了多方面的回答,总结起来,包括学习材料、内容序列、教师采用的教学法、学习结果和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从学生对课外辅导班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了学生所偏好的学习方式,从学生对课外辅导班与学校课堂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了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提供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差距,见表1。

当代中小学生希望内容序列能够更加灵活,可以由学生调整,并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选择,而课堂所提供的内容序列往往基于教材和教师的掌控。学生希望能考虑学生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材料,而不是一堆参考书和试卷;然而当前课堂提供的学习材料往往是教科书、参考书、PPT或为应付考试而准备的数字材料。学生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关注自己,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并根据自己的真实需求选择教学内容;而当前课堂的教学方式多数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策略未必能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希望的学习结果是具体、清晰和明确的行动计划,而课堂提供的学习结果是课后作业和考试。学生希望的评价方式是在真实评估学习情况之后对学习建设性的意见,而课堂提供的评价方式则是随堂测验、作业和各种考试。

可见数字学习者偏好的学习方式与当前课堂提供的学习方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而数字学习者所占的比例在逐步提升,可以预见5~10年后的数字学习者将成为学生中的多数派,因为孩子们首次触网年龄越来越低、计算机和网络接入越来越普及。因此数字学习者偏好的学习方式其实反应的是课堂教学变革的方向,课堂变革需要考虑数字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偏好的学习方式,从内容序列、学习材料、教学法、学习结果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入手,为新一代学生提供适合的新型学习方式。

五、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大规模调查和比较研究,回应国际上关于新一代学习者的争论,认为在数字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群体特征很难鉴定,不存在新一代的学习者,技术对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影响程度因使用技术的深度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本文对国际上关于新一代学习者争论的一大贡献在于提出了对当代中小学生进行分类的思想,并根据技术使用的程度从一代人的大群体中筛选出来DL和nDL两个小群体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的结果显示技术的接入深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技术接入较深的当代中小学生,正呈现出“用技术”和“强交互”的特征,然而本文所提出“重体验”和“多任务”两个特征,在本研究中并未涉及,将是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通过对学生参与课外辅导班的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我们构建出了当代中小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与课堂提供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差异,并从内容序列、学习材料、教学法、学习结果和评价方式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在我国新课程改革进行10余年后,提出当代中小学生偏好的学习方式将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走向和课堂教学变革的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4): 247~249.

[2] 钟启泉. 新课程改革与学生个性化学习[J]. 教育探究, 2011,(2): 1~6.

[3] 孙智昌,等. 中小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J]. 课程·教材·教法, 2011,(8): 35~42.

[4] [10] M.Prensky.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J]. On the Horizon,2001,9,(5): 1~6.

[5] N.Howe,W.Strauss.Generations: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Future[M]. New York: Quill,1991.

[6] N.Howe,B.Strauss.Millennials Rising: The Next Great Generation[M]. New York: Vintage Books,2000.

[7] D.Oblinger.Boomers,Gen-Xers and Millennials: Understanding the New Students[J]. Educause Review, 2003,38(4): 37~47.

[8] D.Tapscott.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1998.

[9] D.Tapscott.Grown up digital: How the Net Generation is Changing Your World[M]. New York: McGraw-Hill,2009.

[11] M.Prensky.Teaching Digital Natives: Partnering for Real Learning[M]. London: Sage Publishers,2010.

[12] 黄荣怀,等. 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J]. 开放教育研究, 2010,(1): 11~19.

[13] J.M.Sinagub,S.Vaughn,J.S.Schumm. Focus Group Interviews in Education and Psychology[M]. Sage Publications, Incorporated, 1996.

[14] N.Howe,W.Strauss. Generations: The History of America’s Future[M]. HarperCollins,1992.

[15] M.Prensky,胡智标,王凯. 数字土著数字移民[J]. 远程教育杂志,2009,(2): 48~50.

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7

二、局领导小组人员每月集中1次,研究重要来信来访,并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三、局纪检组每月集中讨论处理1次重要来信来访,每季度听取工作情况汇报1次。

四、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来信来访及时处理和调研,及时提出意见,及时报领导小组讨论处理。

五、局领导对领导小组送阅的重要来信来访要及时签署处理意见。

六、局领导收阅的来信来访,提出处理意见后及时转交局纪检组组织落实。

七、局党组成员参与疑难案件的办理,解决疑难问题。

领导班子廉政承诺制度

为了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市档案局领导班子向社会作出廉政承诺。

一、决不滥用权力。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忠于职守,严肃政治纪律和工作纪律,带头遵纪守法,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自觉接受监督。

二、坚决拒收和索要钱物。坚持廉洁奉公,严于律已,不得向下级档案部门和其它与档案业务有关联的单位报销应由个人支付的各种费用和索要财物,凡给领导班子成员送钱送物的一概拒收,并责成有关部门对送钱物者进行调查处理。

三、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允许他们利用领导干部的影响谋取私利。

四、坚决抵制跑官要官之风。严格遵守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干部任用条例规定提拔干部,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凡是向领导班子成员跑官要官的,不但不给,还要批评教育,违纪者严肃处理。

五、坚决杜绝档案工作的不正之风。严格按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要求,在档案综合管理考核中,不搞形式主义,不设立名目及收取各种费用,严禁借机捞取个人好处,杜绝吃、拿、卡、要。

六、依法管理档案事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在档案执法监督处理过程中,以法律为依据,遵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程序合法、处罚适当的原则,坚持以处罚与教育相结合,保证公平、公正、公开。

七、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坚决严肃查办本单位违法违纪事件,带头同各种消极腐败的现象和不正之风作坚决斗争。

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

为保持本局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局领导干部(含担任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的副处以上干部)应向组织报告下列重大事项:

1、本人、配偶、共同生活的子女营建买卖、出租私房和参加集资建房的情况;

2、本人参与操办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婚丧喜庆事宜的办理情况(不含仅在近亲属范围内办理的上述事宜);

3、本人、子女与外国人通婚以及配偶、子女出国(境)定居的情况;

4、本人因私出国(境)和在国(境)外活动的情况;

5、配偶、子女受到执法执纪机关查处或涉嫌犯罪的情况;

6、配偶、子女经营个体、私营工商业或承包、租赁国有、集体工商企业的情况,受聘于三资企业担任企业主管人员或受聘于外国企业驻华、港澳台企业驻境内代办机构担任主管人员的情况;

7、本人认为应向组织报告的其它重大事项,也可以报告。

二、上述所述事项,应由报告人在事后一个月内书面形式报告。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报告的,应及时补报,并说明原因。按照有关规定需要事前请示批准的,应按规定办理。本人认为需要事前请示的事项,也可事前请示。

三、本局党组负责受理本局领导干部重大事项的报告,并定期向市委组织部、市纪检会报告。

四、对于需要答复的请示,本局党组应认真研究,必要时请示市纪检会或市委组织部,及时答复报告人。报告人应按组织答复意见办理。

五、对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的内容,一般应予公开或本人要求予以公开的,可采取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六、领导干部不按规定报告或不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责令作出检查,在一定范围内通报批评等处理。

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为了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特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一、指导思想:以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同志“*”的重要思想,坚持为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服务,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干部,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充实干部,用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干部,加强实践锻炼,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履行岗位职责能力,走在时代前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目标与原则:坚持、干部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确立以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锻炼、业务能力为框架的教育培训内容,完善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多形式、重实效、充满活力的教育培训格局,健全和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干部培训制度,采取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训质量、培训与使用结合,坚持改革创新的培训原则,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培训一大批高层次、高合型人才。

三、培训内容:按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要求,在理论素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在职学习和脱产培训。

1、继续把推进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学习,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使广大干部掌握马列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掌握“*”的精辟论述,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学会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现实问题的本领。

2、坚持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不断增加党的意识,提高党性修养,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剖析典型案例,经常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等等,使广大干部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凝聚群众的人格力量,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继续抓好干部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重点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历史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现代科技知识等,还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其它履行档案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要把学习各种知识和研究解决档案工作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开展专题研究,解决档案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精通档案工作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

4、继续改善干部的文化和专业结构。鼓励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在职自学,参加业余培训和函授培训,参加学历教育,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四、培训方式:

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坚持分级分类培训,实现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促进干部教育培训的发展。

1、局领导干部的培训:要继续坚持县以上党政领导干部每5年不少于3个月到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基地脱产进修的制度,积极参加市委组织的处级干部专题学习班,坚持党组中心组每年不少于12天的集中学习研讨制度,坚持经常性在职自学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制度。

2、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要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目标,按照转变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以及档案部门的职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依据国家公务员制度和法规,有计划地分级分类对公务员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初级培训,加强任职培训,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坚持先培训后任职,抓好包括更新知识和专门业务培训的在职进修,至少要确定两门以上专业课程,同时要注重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同时鼓励选调在职公务员优秀后备骨干和中青年干部培训,选派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方锻炼,到高等院校进修等,多渠道培养年轻干部。

3、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实施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工程,完善继续教育制度。专业技术人员每人每年脱产学习时间不少于12天。在全面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的同时,重点加强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尤其要培养一大批档案事业急需的专业人才。

4、加强基层档案人员的培训。要把基层档案人员培训作为干部教育的重中之重工作来抓,多形式、多渠道举办各类档案业务专题班和培训班,每年举办一期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班,加强档案业务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更新档案人员的知识,不断加强档案学术交流,多组织基层档案人员出外参观学习和培训,提高档案人员的整体素质。

五、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

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把人才资源开发和干部培训作为重要内容,与档案工作的发展同步考虑,统筹安排,要把干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帮助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建立完善培训制度,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规划、协调、指导和检查,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市档案局诫勉谈话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档案局(馆)全体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遵纪守法、依法行政意识,进一步健全执法监督机制,营造执政、廉政环境,促进依法治档,使档案干部队伍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帮助教育和改正,更好地为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实行诫勉谈话制度,坚持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局的方法,坚持实事求是、监督关口前移的原则,立足教育,防微杜渐,帮助干部及时有效地纠正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

二、诫勉谈话制度适用范围:

市档案局(馆)全体人员。

三、诫勉谈话的内容:诫勉谈话制度,是对全体人员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于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教育,指出其过错,帮助其提高认识,并根据过错的内容和情况提出限期改正的一种前置教育制度。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对责任人实行诫勉谈话:

(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贯彻执行不力造成工作失误的;

(二)组织观念不强、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安排和指挥,工作态度消极、对组织安排有抵触情绪或无理取闹,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

(三)工作纪律散漫,劳动纪律观念淡薄,撤离工作岗位,出工不出力,无故迟到、早退、旷工的;

(四)缺乏全局观念,工作互相推诿,不能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和人员而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

(五)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较低,所负责的工作多次经督促不能整改,岗位责任工作经常出现差错或缺乏工作实绩或工作处于后进状态的;

(六)不按执法程序执法,致使出现执法纠纷问题的;

(七)本单位、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对所属工作人员监管不力,对存在的问题不提醒,不教育,不处理,或对提意见的干部、职工进行打击报复造成不良后果,或所管理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

(八)在档案工作中弄虚作假,或违反档案管理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

(九)有群众举报违规违章执法行为,经查确实存在的;

(十)存在可能酿成严重违纪的苗头性问题,需要进行帮助教育并引以为戒的;

(十一)不讲团结,背后挑动是非,损害他人名誉,影响较坏的;

(十二)对婚姻家庭不负责任,不讲家庭美德,不履行赡老爱幼义务,没能正确处理家庭矛盾,影响较坏的;

(十三)不公正执法,群众意见较大,或办人情案,为他人说情,在档案执法行动中通风报信,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四)其他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组织纪律、廉政建设方面存在问题,但不构成违法违纪的。

三、诫勉谈话的程序

(一)诫勉谈话制度分级实施。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由党集体实行本局(馆)领导干部的诫勉谈话;由局(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实施各科室第一责任人的诫勉谈话;由各科室领导负责其管理权限内的其他人员的诫勉谈话。个别群众意见比较大,被投诉违反有关规定并经核实者,由局(馆)领导直接诫勉谈话。

(二)实施诫勉谈话需填写诫勉谈话记录表。诫勉谈话前要发出诫勉谈话通知书,根据所犯工作过错的程度,按照谈话层次进行谈话,诫勉谈话过程中要作好谈话记录。

(三)谈话对象接受诫勉谈话后,应深刻反省和检查存在问题,在谈话一周内写出整改计划报谈话领导;跨级谈话的,谈话对象的主要问题和本人整改计划要通知其所在科室。

(四)谈话对象接受诫勉谈话后,要进行跟踪考查,实施进一步的帮助教育。谈话对象诫勉期,谈话领导接到本人书面申请,听取所在科室领导或分管领导意见后,应对其进行考查,并根据考查结果,填写解除诫勉审批表,提出解除诫勉或进一步处理意见,提交谈话领导讨论同意后,发出解除诫勉通知书,一式三份,分别由局办公室、谈话对象、谈话对象所在科室留存。

四、诫勉谈话的要求

(一)谈话人谈话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熟悉有关情况,确保谈话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客观公正地指出被谈话人存在的问题,认真剖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诚恳地进行批评教育,帮助被谈话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认真听取被谈话人的解释、说明、陈述和申辩,对被谈话人提出的正当要求和正确意见,应当予以采纳。对原存在的问题,经过帮助教育仍无改进的,应进一步批评教育,促其重视和改正;对可能酿成违纪的苗头性问题,给予批评提醒,防止出现严重错误。严禁向被谈话人泄露举报人的姓名、身份和举报材料等有关情况。

(二)被谈话人应当按照诫勉谈话通知确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谈话,不得借故推诿、拖延;如实地回答谈话人提出的问题并提供有关材料,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意见和组织的教育帮助,不得造假或者隐瞒事实;不得事后追查或者打击报复谈话人、举报人等;被诫勉人应正确对待组织的决定,按要求认真整改;凡已进行诫勉谈话而不主动在限期内改正错误,或屡教屡犯的干部,要严肃处理。

(三)谈话人应当书面记录谈话情况或者要求被谈话人上交书面情况报告,谈话记录或者情况报告应当存入干部的廉政档案。

(四)干部接受诫勉谈话后,应在10内按要求向局党组织专题报送整改措施,本人可以对有关问题作说明或申辩。党组要认真履行帮助教育和监督检查职责,注意了解被诫勉者的表现情况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五)谈话人要坚持实事求是、不徇私情、维护当事人合法权利的原则处理谈话结果。经谈话后认定被谈话人确有轻微违纪行为的,应当对被谈话人进行批评教育,要求限期纠正并书面报告整改情况;对思想、工作等方面存在不正之风或者苗头性问题,应当进行告诫,要求被谈话人防微杜渐;所反映的问题不实的,应当给予解释说明,对已给被谈话人造成不良影响的,在适当时间和场合应当予以澄清。

(六)谈话中发现被谈话人存在严重错误,需要进一步查实并追究纪律责任,或者被谈话人坚持错误,拒绝接受批评教育的,谈话人应当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研究处理。

五、诫勉谈话的结果处理。

(一)诫勉期限一般为三个月,从诫勉谈话之日算起,谈话对象在诫勉期内,扣发岗位责任奖;情节严重的,当年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工作不能评先进。

(二)对诫勉期满后仍不能改正错误的,或在诫勉期内第二次被诫勉谈话的,谈话对象当年工作考核只能评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担任领导职务的,可建议降职或撤职处分。

(三)被诫勉期间工作有突出贡献和立功者,可提前解除诫勉,不限制其奖金、年终考评仍可按考评档次入选。

(四)主动承担责任、要求处理、进行深刻检讨、有实质悔改表现的诫勉谈话对象将获得从轻处理。

(五)局纪检组对全体人员的诫勉谈话制度执行情况有监督检查责任。

谈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篇8

2.楚启恩教授访谈

3.文心写意——读杜大恺的画作潘鲁生,PanLusheng

4.中国传统吉祥图的意象表达张志贤,ZhangZhixian

5.方薰的绘画理论及其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启示尹成君,YinChengjun

6.耀州瓷在现展中的问题分析赵英,ZhaoYing

7.谈银饰的装饰艺术及文化艺术特点朱纪,ZhuJi

8.蓬勃不息的生命活力——"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的断想林乐成,LinLecheng

9.从洛桑到北京——第五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

10.社会能量——荷兰当代设计交流巡回展

11.山东东方中国民艺博物馆馆藏——高密扑灰年画

12.设计艺术 浅谈素描及素描教学肖友法,XiaoYoufa

13.工作室建设与发展模式探讨张技术,ZhangJishu

14.中国古典窗格的平面构成形式研究王莉莉,WangLili

15.浅议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儿童美术教育柳红波,LiuHongbo

16.长三角地区动画产业发展与动画教育的互动研究张涛,马凤春,ZhangTao,MaFengchun

17.谈城市公共设施设计郭敏敏,GuoMinmin

1.不要割断历史——世纪之交设计艺术思考之十张道一

2.设计艺术教学目标的重点探析陈希

3.不假思索的设计——无意识设计郑德宏,蔡涛

4.琴弦虽断声犹存张道一

5.多元形式中的方块游戏——汉字艺术的当代表现形式与设计语言曹方

6.关于当代艺术经济学研究——研究重点与框架的思考孙仪先

7.陶艺:温故而知新——《陶艺在今日》山东陶艺六人展评述潘鲁生

8.关于设计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定位许平

9.视觉识别设计的语意学分析曾辉

10.数码时代的艺术设计教学包忠

11.略论吴晋青瓷谷仓罐的装饰设计孙长初

12.设计艺术院校人才档案建立初探蒋松

13.浅析数码网络时代对服装传统设计程序的冲击钟恒,张渭源

14.参悟陶艺李如

15.简析艺术的再现原则王子铭

16.设计乱码何忠

17.营建"难忘的场景"设计艺术 滕军红

18.现代奥运会标志设计本土文化意蕴解读张晓晴

1.孙长林学术年暨孙长林先生80寿辰活动纪要

2.在孙长林学术年暨孙长林先生八十寿辰庆祝活动开幕式上的讲话张一民

3.面对市场经济的三种设计——设计艺术思考之十三张道一

4.藏艺品格——写在孙长林先生艺术藏品展开幕之际潘鲁生

5.装饰之美朱铭

6.数码科技对传统工业设计的冲击邹涛,柳沙,赵江洪

7.需求与技术发展之互动——谈自行车的形态演变陈黎

8.虚拟实境整合互动——2002北京国际设计论坛综述任仲泉

9.设计管理的内容与方式荆雷

10.意大利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李命成

11.品牌与CI的构成李新君

12.济南泉城路雕塑的规划与创作李友生,仇世森

13.信息产品界面设计探讨刘永瞻

14.居室装修设计浅谈刘万选hHTTp://

15.灵动在"面"上的思想内涵——封面设计之我见赵倩

16.民间艺术与艺术素质教育随想唐家路

17.环境艺术学科发展方向与课程的科学设置王(忄宁)

18.谈服装设计专业中的项目设计教学周文杰

19.设计艺术 如何培养创造力?——用肌理构成课程训练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俞伟江

20.工业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胡雨霞,梁邦正

21.创造性的理论建树——评袁运甫艺术论集《有容乃大》陈池瑜

22.水痕墨趣清香来——解读徐谓《青藤老人墨戏手卷》王少君

23.先秦青铜器艺术的风格成因高毅清

24.继承《讲话》精神繁荣文艺创作张云龙

25.瞬间印象——浅谈新闻摄影田源

26.我的"灯饰"设计刘洪妍

27."对话"设计与大众生存状态关系初探尹红

28.别让低俗广告混入市场——有感于"脑白金"电视广告邵继娟

29.袁运甫的公共艺术创作成就刘虹

30.开衩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余海威

1.设计观念——工艺美术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张道一

2.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的文化审视祝帅

3.对于艺术院校推行学分制的思考任仲泉

4.艺术设计:在非物质主导时代的作用和地位海军

5.现代社会发展中的设计需求施蓝

6.艺术与科学发展规律之比较刘宗超

7.产品生命力——信息社会设计的导向性因素包海默,张福昌

8.艺术设计中的符号学黄敏

9.论产品设计与专利战略间的互动机制董涛

10."麻烦"设计——谈工业设计中的情感把握叶德辉

11.对人机工程学用于健身器材开发的思考梅雷放

12.古代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思想设计艺术 霍发仁

13.诗意的版式——费里波·马里涅蒂的版式艺术张旗

14.计算机及设计艺术教育的再思考苗红磊,郑琳琳

15.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特征与要求魏明

1.传统染织纹样与现代设计教育张道一

2.美哉,中国动画——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潘鲁生

3.国际社会对民族本土文化艺术的保护唐家路

4.漫谈日韩艺术院校雕塑教学及图书馆李友生

5.服装教育与产业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由日本东京文化服装学院教学模式引发的思考吕学海

6.从"知识宝库"到"知识喷泉"——日本、韩国大学图书馆印象徐思民

7.浅议经济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康健

8.关于动漫教育的新思索王传东

9.浅谈以人为本——访日、韩艺术院校随笔庄惠娟

10.汉画像石中的执杖形象张从军

11.汉代云气纹溯源林巳奈夫,从军

12.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关系模型王俊冰

13.论设计公司员工职业生涯的开发臧恒昌

14.作为器具的研究——关于彩陶研究方法的断想战国栋

15.本土品牌世界品牌谁会胜出邓剑莹

16.美国景观建筑分类学安·佛塞斯,凯瑟琳·克鲁,董良

17.艺术珠穆朗玛:艺术奥林匹克孙仪先

18.论传统商业招幌与市井民俗文化范存江

19.公共空间设计:呼唤诗意与自然张长征,吴莹

20.苏珊·朗格《表面的类似》中的美学问题——关于艺术门类间关系的认识胡莹

21.向"后"看设计冯显静

22.现代平面设计中的符号层次李承华,董德丽

23.浅析陶瓷艺术设计与接受美学的关系陈君

24.色彩节奏刍议杨大伟

1.设计思潮的渐变与突变——写于《设计艺术》创刊15周年朱铭

2.见证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发展历程——写在《设计艺术》创刊15周年之际潘鲁生

3.《设计艺术》创办十五周年有感丁永源

4.设计艺术 设计的消费文化学视点李砚祖

5.创意城市的公共语境与政府作为——关于首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几点策略思考许平

6.学习设计学习生活——设计、生活和教育间的本质关系芦影,杭间

7.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记于汪劲松、陈辉、潘鲁生三人画展唐家路

8.家具的概念创新策略任仲泉

9.正确认识和积极面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性董占军

上一篇:传统医学目的范文 下一篇:光伏产业的环保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