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墓地,谈谈生命

时间:2022-10-12 10:09:40

1

《圣经》上说,你来自泥土,又必将回归泥土。所以灵魂就选择了大地,所以坟墓最本色的位置即在泥石草木间。

那是生者和逝人会晤、交谈的地方。那是一个退出时间的人最让他的亲者牵挂的地方。那儿安静、简易,茂盛的是草,是自己悄悄生长的东西。那儿没有人生,只有睡眠。那么多素不相识的人聚在一起,却不吵闹,不冲突。不管从前是什么,现在他们是婴儿,上帝的婴儿。他们像婴儿一样相爱,守着天国的纪律……他们没有肉体,只有灵魂;没有体积,只有气息。

一本书中提到,在巴黎一处公墓里,有位旅人发现了件不可思议的事:一座坟前竟有两块碑石,分别刻有妻子和情人的两段献辞。旅人暗想,一个多么幸运的家伙!他尤其称赞了那位妻子,对她的慷慨深为感叹。

倘若少了墓地,人类会不会觉得孤独而凄凉?灵魂毕竟是缥缈的,墓地则提供了一块可让生者触摸到逝者的地方。它客观、实在,有空间感和可觅性,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死亡的寒冷和残酷?或许,在敏感的生者眼里,墓园远非冷却之地,生者可赋予它一切,给它新的呼吸、脚步、体温和思想……在那儿,人们和曾经深爱的人准时相遇,互诉衷肠,消弭思念之苦。

2

东方人对墓地的态度,显然不及欧洲那样深沉、浪漫而有力。

愈是宗教意绪强烈的民族,愈热爱和重视墓地,甚至将其视若家园的一部分。

我凝视过一些欧洲乡村墓地的照片,美极了。那里花草葱茏,光照和煦,与周围的屋舍看上去那么匹配,一点不刺眼、不突兀,一点没有歧视的痕迹……难怪有人说,在欧洲,甚至在都市,墓园亦是恋人约会的浪漫去处。

我有点不明白,为何东方常把最恶劣的环境、把生命不愿涉足的地方留给墓地,留给那些无法选择的人。在传统的东方语境中,坟冢常给人落下“阴风、凄雨、黄沙、蒿草、狰狞、厉鬼”的印象,令人不寒而栗,唯恐避之不及。

或许是不同的生命美学,尤其是宗教意识缺席的缘故吧,墓地在东方视野里,总处于边缘位置,归于被冷落、遗弃和“打入另册”的角落,大有“生命不得入内”的之嫌……所以,东方墓地便多了缕孤苦,少了份温情与眷顾,显得落落寡合、神情凄凉,给人以萧瑟之感。同时,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对墓地的访问少得可怜,大多清明时才偶尔被催促,去拔拔草、烧烧纸――连这也多出于对鬼魂的忧惧,受习俗所驱。

而在西方,情形就完全相反了。墓地和教堂、公园一样被视作生活领地的一部分,处于生态圈的正常位置。在他们心中,生死之间好像并无太大的隔膜,在生活的间隙中去一趟墓地,无须花太远的路程、太大的心理障碍和灵魂负重,无须特殊的理由和民俗约定……仪式上也简单、随意得多。西方人对于墓地,不仅仅是尊重,甚至是热爱,他们给生与死分配了同样的席位,同样的“居住”定义。

总之,墓地在东方文化中,是阴郁、沉疴和苦难的形象;在西方生活里,则温美、敞亮、生动得多。前者用以供奉,畏大于敬。后者力图亲近,意在厮守。

3

墓地,应成为人类生态中的一抹重要风景。

应以对生的态度对它,应最大限度地给其以爱意和活性。一块好的墓地,看上去应和“家”一样,是适于居住的地方:干净、朴素、祥和,阳光、雨水、草木皆充足,符合生命的审美设计。因为它是灵魂永远栖息的地方,是生者寄存情感和记忆的所在,也是人世离天堂最近的宿营地。

我一直觉得,有些特殊职业,诸如“护林员”“灯塔人”“守墓者”等,较之其他生命身份,更具宗教感,更易养成善良、正直和诚实的品格。而且也只有具备这种品性的人来司职,才是恰当的,才适应这些角色。因为其工作内容太安静了,和大自然结合太紧密了。一个生命长期浸润在那样的环境中,与森林、虫鸣、溪水、海浪、月光厮守,彼此依偎,互吮互吸,其灵魂必然兼容天地灵气,大自然的禀性和美质便会像露珠一样依附其体,无形中,生命便匹配了某种宗教品格和童话美德……

所以,在俄罗斯、欧洲的古典文学里,总会频频闪现一些富有人格魅力的“护林员”“守墓人”形象。原因恐在此吧。

茨威格有篇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描述他在俄国看到的一幅感人情景:“我在俄国所见景物中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顺着一条小道,穿过林间空地和灌丛,便到了墓前。它只是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托翁墓只是一方普普通通的土丘,没有碑,没有十字架,连姓名都省略了。这是托翁本人的心愿,据他的外孙女讲,墓旁那几株大树,是托翁小时候和哥哥亲手种的。当时他们听保姆说,一个人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晚年的托翁某天突然想起了这事,便升起了一个念头,他嘱咐家人,将来自己要安息于那些树下。

茨威格叹道:“这个比谁都感到名声之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姓名地被埋葬了。谁都可进入他的墓地,围在四周稀疏的栅栏是从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风儿在树木间飒飒响着,阳光在坟头嬉戏……成千上万来此的人,没有谁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静的土丘上摘一朵花作纪念。”

对有的人来说,墓地就是他的一具精神体态、一副灵魂表情。托翁墓便和他的著作一样,为世间添了一份壮阔的人文景观。这个一生梦想当农民的人终于有了一间自己的“茅舍”,他休憩在亲手种植的荫凉里。

那荫凉,将随着光阴的飘移而愈发盛大。

世上有些墓地,虽巍峨,却缺乏自然感和生命性,法老的金字塔、中国的帝王陵……凸起得都太夸张、太坚硬了。硕大的体积,捆着一团空荡荡的腐气,太具物质的膨胀力、太具侵略性、太彰显欲望,总之,有一种疏远尘世的味道,虽威风凛凛,却远离了人间体息和泥土亲情,一点不像生命栖息的地儿,反倒给人落下个印象:那人的的确确熄灭了。

4

读过徐晓女士一篇惊心动魄的文字:《永远的五月》。

它是我十年来读到的最感人的来自当代人的祭文――

深秋,我终于为丈夫选定了块墓地。陵园位于北京的西山,背面是满山黄栌,四周是苍松和翠柏……同去的五六个朋友都认为这地方不错,我说:“那就定了吧。”……我知道这不符合他的心愿,生前他曾表示安葬在一棵树下。那应该是一棵国槐,朴素而安详,低垂着树冠,春天开着一串串型不卓、味不香、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色小花。如果我的居室在一座四合院,我一定会种上一棵国槐,把他安葬在树下,浇水、剪枝,一年年地看着他长得高大粗壮起来,直到我老,直到我死……然而……我在心里说:英,对不起……

周英,一个把生命献给精神探索和良知事业的民间知识分子,一个拥有诸多美德而令所有结识他的朋友都为之骄傲的人,在同病魔抗争了四年后,1994年5月5日去世,年仅48岁。

朋友们把他的葬礼办成了一个告别会,既俭朴又隆重。哀乐是美国影片《基督最后的诱惑》的主题曲《带着这样的爱》,野花、松叶和绿草盖满了他的全身。他最后一次和大家在一起,告别之后,他将独自远行……

这是我所知道的当代最美和最诚实的葬礼了。它安静、幼小,纯洁得像个童话,像一盏乡村油灯,围拢着最好的朋友。它安静得像一页纸、一张课桌,刻着最简短的话。它被友情擦得那样光亮,不含一丝尘垢……

在物欲横流、一切正变得可疑的时代,有几人能如此幸运?

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妻子!这样的爱和声声呼唤!

史铁生代表大家致了悼词――

他的喜悦和忧愁从来牵系于人间的正义和自由,因而他的心魂并不由于一个身影的消逝而离我们遥远……英,所有你的朋友,都不会忘记你那简陋而温暖的小屋,因其狭小,我们的膝盖碰着膝盖,因其博大,那儿连通着几乎整个世界。在世界各地你的朋友,都因失去你,心存一块难以弥补的空缺,又因你的精神永在,而感激命运慷慨的馈赠。英,你的亲人和我们在一起,你幼小的儿子将慢慢知道他的父亲,以你为骄傲并成为你的骄傲。英,愿你安息。英,在天在地,我们互不相忘。

1999年,我读到的书里,有一本是廖亦武编的《沉沦的圣殿――七十年代地下诗歌遗照》。在那里,第356页,我看到了周英的坟照和史铁生撰写的墓铭全文。我久久凝注那块白色碑石,它安静极了,安静得正直、高尚、年轻,俨然一副脸庞……猛然一记震颤,我觉出那照片中草和树影在动,有风,身体里有一股疾风倏地掠过,从脊背到胸腔,比时间还快。

接下来那个空荡荡的下午,我什么也不做,一直在想那位妻子和儿子,想那位女人的《永远的五月》……

又是春天,又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我会献上一个用白色的玫瑰和紫色的勿忘我扎成的花圈,然后默默地告诉他:英,我们的儿子将慢慢地知道你,他会以你为骄傲并将成为你的骄傲。英,在天在地,我们互不相忘!

在中国,在当代,她的美、她的庄严和深情,超过了诗,超过了一切友谊和爱情的神话。

5

之所以对《永远的五月》如此钟情,还有一个私人情结――“树葬”。

这是我私下的一个命名。一个人死了,我以为最好的方式便是葬于自家宅院的一棵树下,连坟、碑也不要……我一直以为,对生命和大自然来说,美的一个重要准则即“节约”。落叶归根,人也应像那些褪去绿色的叶子一样,尽快睡入泥土才是,任何外在的复杂都是一种烦恼――物质的浪费和精神的累赘。

人一旦成了一棵树,“死”也就转为一种生长,一种生生不已的存在。死即不再是一种毁灭,不再是可怕的终止和虚无。同时,人树相邻,日夜厮守,春华秋实亦能抚慰亲人的思念之苦。至少从精神上,抚摸一棵树和拥抱一具躯体是没大区别的。

想想吧,那些寂静无眠的时刻,那些雨滴石阶的深夜,听一棵茂盛大树浑厚的呼吸声……或深秋的一个傍晚,在地上拾起一片叶子,细细凝视那些叶脉,就像注视一个人手臂上的血管,就像注视爱人的一根发丝……

记得少时和儿伴们讨论来生做什么,别人都争当各种动物,我却莫名地表示:假若有来世,就生为一棵树。喜欢树,大概因为树带给一个孩子的礼物实在太丰盛了吧,樱桃、桑葚、槐花、蜂巢、松仁……那时我就隐约觉得:树和人的关系是最近最亲的,树是生命最好的搭档。有一年在乡下,我见过一株奇树:一棵粗壮的古柏,至少有几百年树龄吧,树身围成一弧,中间竟怀着一株年轻的杨槐……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柏男槐女”的故事,大意是一对夫妻如何生离死别又转世相聚。

正是因为这些树的情结,我对徐晓女士的那声“对不起”深存一份感动和敬意。这是一个懂得死、懂得浪漫和怜惜、懂得生命之美的人,她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安置亲人的方式,虽然当代生存资源不支持她那份“树葬”的愿望,但她把心痛亮出来了。有一天,她定会履践它、兑现它,或由他们的儿子去承续。

假如有一天,我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也希望有人能这样对我,能以这样的方式收藏我……将我埋于一棵树下,最好为一棵梧桐。

不过我是有一份忐忑的,那就是我的爱人。虽然渴望能被她永远收藏,渴望自己的灵魂能伴之左右――让那棵树守着我们的家,渴望爱人能在寂静的夜晚常去看望、抚摸那棵树……但我同时更觉出了一份痛:假如那时我们仍不算老,这意味着她将从此一个人熬过剩下的漫漫岁月。那棵树的存在,将使她无法再平静地开启新生活……

这是否公平?是否真符合我灵魂的想法?

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什么样的幸福对之才是一种真实的幸福?才使之不致委屈生命?

如果她做不到,或者我不希望她做到,那么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我出生的那个家,变成故乡的一棵树,变成父母身边的一棵树。

某个日子,假如她偶尔来到树下,我希望能看见她从我身上取走一片叶子……朋友也这样。我唯一能赠予他们的,也只有树叶了。

我要对他们说声:谢谢。

(《王开岭作品・中学生典藏版》2013年7月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原书责任编辑:刘晓露)

上一篇:小灯泡的电功率 下一篇:巧用原创实验器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