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

时间:2023-03-18 22:53:30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1篇

从前车马很慢,一生只爱一人,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发现,以前的交通是有多么不方便。

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最开始是靠人来运输,有需要运的东西,便用手提肩扛,后来有人发明了轮子,汽车,然后到现在的,大巴火车,高特 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使人类方便快捷不少,现在,在网上购物,路远的三四天也就可以运到。运输质量,大大提升不少,出门远行有急事也方便多了。

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通讯工具,手机还没有在挨家挨户实行开来,短短数年过去,现在每个人手里有一个手机,以前学习知识,疑难杂问要从书本上,老师,朋友,家人那里去了解,现在直接拿出手机问互联网,所有疑难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上课听不懂的地方,也可以在手机上上网搜查。以前人们通信,使用书信,要很久很久才能送到,后来发明了电报,电话,现在要想联系亲朋好友,可以通过各种社交软件,聊天,视频,发语音等。

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中国的军事力量也在不断的壮大。科技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重工业的发展破坏环境靠两个腿走遍天下的,现在又快捷的交通工具,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身体素质就下降了。随着科技的发展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细菌和病毒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强,出现了“超级细菌”。

我们要利用好科技,为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用科技造福生活,生活检验科技。科技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生活是科技最好的试验品,检验科技对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普通话;测试;命题说话;自然流畅

“命题说话”是山东省普通话水平测试中的最后一个题型,也是占分比重最大、难度最高的一个题型,要求应试者在给定的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说话三分钟,做到语音标准,词汇、语法规范,主题集中,自然流畅。考查的是应试者在没有文字凭借的情况下,在给定的语境与限定的范围内普通话口语的表达能力。因此,应试者要完成“命题说话”这一题型,要做到三点:第一,要使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第二,要有话可说,自然流畅;第三,要围绕话题,说够三分钟。据多次参与山东省高校的普通话水平测评工作的经验,相较于其他三个测试题型,“命题说话”是应试者感觉最为棘手、失分最严重的一个题型。为了提高大学生应试者的“说话”水平,进而提高其测试等级,针对“命题说话”的这三点要求,笔者摸索出了部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供参考。

一、使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

这是“命题说话”最基本的要求。教授学生使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是《普通话》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山东省普通话测试的前三个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的字、词、文的识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发音问题所在,并且按照要求采用正确的发音方法不断练习。而在“命题说话”环节中,学生需要将平时所学应用到说话之中,用相对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说话,所以平时上课时指出学生的发音问题并持续关注、不断纠正,是进行“命题说话”的基础,这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语言敏感性和耐心,帮助学生通过多次重复性的训练提高普通话

水平。

二、有话可说,自然流畅

除了担心自己的语音不够标准,很多应试者面对“命题说话”这一题型时,更多的是担心“无话可说”。普通话测试以往多采用人工测试,考生面对考官时,容易产生紧张等不良情绪,导致“命题说话”这一环节出现思维迟钝、辞不达意,或语言颠三倒四等情况,成绩受到影响。随着科技的普及,大部分测试点开始采用机考的方式,有利于考生消除部分紧张情绪,但还是有不少考生在说话时仍然紧张不安,影响发挥。因此,如何运用一定方法,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是做到“有话可说”的一个必然要攻克的难关。为此,笔者进行了以下尝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利用好课前十分钟、课时十五分钟。是指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课前时间准备话题,并于每次下课前十五分钟左右进行相应的练习或表演。为让学生做到面对他人说话不再紧张,采用了各种办法来锻炼学生。如首次课时要求每位学生做一分钟的自我介绍;再如每次下课前十五分钟左右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面对全班进行说话训练;或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准备一个语言类节目(如小话剧、朗诵等),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然后每次课上选一两个小组进行表演。这样的方式,有一定的娱乐性,增强了《普通话》课的感染力和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保证了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得到两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表现的机会,这样,其胆量锻炼出来了,面对众人甚至是考官时的紧张情绪也就大大缓解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说话”或者“表演”完毕之后,教师要进行适当的鼓励,指出其表现好的一些地方,或者其发音方面的进步,进而激发其积极性,同时也要对其发音错误或缺陷进行纠正,进一步提高其普通话水平。(二)采用模拟考试的形式进行实战演习。在课程结束时采用模拟普通话水平测试人工测试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参加一次模拟考试,教师当面给学生打分。与正式普通话测试不同的是,每位学生考完之后,教师要对其考试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各环节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命题说话”的情况进行评价,表扬进步,强调不足,以期提高。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后,学生再上考场时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不会怯场,应对“命题说话”这个环节也变得更轻松自如了。

三、围绕话题,说够三分钟

在帮助学生消除紧张情绪的同时,要让学生把内容说好,也是一个难题。因为“命题说话”要求“在给定的语境与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口语表述,所以要求应试者在说话时做到“主题集中”地说够三分钟。为此,笔者采用了如下训练方法: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每次课结束前布置两个话题,让学生们共同思考,并请几位学生说大纲,然后要求学生课后准备内容,在下次课结束前十五分钟左右,随机请学生到讲台上面进行说话练习。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教师带领学生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的三十个话题一一进行准备,为正式测试做好了铺垫。

具体来说,准备话题内容的过程如下。为了让内容围绕主题进行,学生说话前首先应该有一个说话大纲,即要做到对“开头如何说、中间说几个分主题、如何结尾”心中有数,大纲准备好后,再给大纲填充内容,加上事例等。开头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用两三句话即进入主要内容部分。如《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这个题目开头可以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便利,另一方面也有其不利影响”。因为说话时间有限,所以不主张对开头做太多的揣摩与修饰,只要能把意思说明白即可。

中间部分是主要内容,也是用来占满时间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按照时间、空间或者逻辑顺序来安排结构,并在说话过程中注意使用“首先”、“然后”、“再次”等关联词来衔接,这样就可以做到条理清晰。另外,为了说够三分钟,还应该采用事例的方式来进行述说,即注意感性材料和理性材料相结合。如上文提到《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这个题目,开头部分已经把正文要说的两个主要方面指出来了,所以正文先说“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而这个方面又可以采用举例子的方式,结合感性材料进行述说,如使用洗衣机后如何节省了家里的劳动力,或有了电脑后给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等;然后说“科技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不利方面”,也要结合相应感性材料进行论说。

在考试过程中,经常因为时间关系,考生不必结尾,但结尾也有练习的必要,可以训练学生采用呼应上文或总结全文的方法来完成。如《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的结尾如下:“总之,科技发展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一些困扰,在今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发展其有利方面,减少其不利影响,让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为了让考生在考场上有话可说,主张让学生多准备一分钟的内容,以防出现考试时因紧张而语速加快,最后说不够三分钟的情况。但同时也必须强调,“命题说话”要求做到自然流畅,因此切不可出现背稿子的情况,否则就会显得生硬。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意识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一实验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讨论一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一讨论方案一选择方案一实验验证一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首先,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总之,加强学生科技意识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技意识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

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

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一实验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讨论一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一讨论方案一选择方案一实验验证一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

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

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首先,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技意识 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

一、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物理规律本身就是对自然现象的总结和抽象。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乃至高科技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更加相信科学,热爱科学,树立良好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注重物理史教学。物理发展史是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物理发展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了解物理发展的历史,一些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事迹,同时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科技意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强化物理学史的教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用适当的物理学史材料,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牛顿运动定律的创立”、“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同时,在实际教学中,可适当向学生介绍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航天领域和高科技领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以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和四化建设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3.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加强实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改革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上台演示或边讲边实验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操作机会;注重学生实验教学。对学生实验的教学,教师要求学生按“预习一实验一观察记录一分析讨论一总结报告”的形式进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认真讨论,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根据实验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写出实验报告,从而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实验习题的教学。对实验习题的教学,主要采取“自设方案一讨论方案一选择方案一实验验证一总结报告”的程序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这样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以及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 “喷气火箭”、 “纸锅烧水”、等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科技小制作。科技创造和发明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应用物理学也因此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要想培养爱迪生式的大发明家,必须从小事做起。首先,将教材上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联系较紧的知识作恰当地扩展,引导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科技小制作。如在学完“静电感应”后,.学生完成了“简易静电吸尘器制作”和“简易验电器制作”;学生完成了“微型火箭的制作”;在学完电路知识后,学生完成了“简易热得快自控电路设计与安装”、“节日闪烁彩灯电路的设计与安装”和“多用电表组装”;学完了“透镜成像”后,学生完成了“照片的拍摄与冲洗”;学完了“声波”知识后,学生完成了“普通开水壶报警器设计与安装”:学完“磁场”后,学生完成了“指南针制作”等等。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为学生将来工作后自制简易教学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础。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

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

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6篇

高中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重点对象是学生,创建对话的引导者是老师。因此,为了构建高效有序的对话教学方式,首先必须转变传统课堂中老师权威、学生被动的地位特征。老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心底产生愿意和老师沟通的意愿,在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后,再进行高效的对话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注重去鼓励、去肯定学生,让学生能够持续保持热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高中历史课堂对话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是课堂提问,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必须在讲课前,进行精巧的提问设计。

例如:在讲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这一单元中《音乐与影视艺术》这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熟悉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懂得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需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程中来,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课程相关的影视及音乐作品,进而对学生提出问题,听了该音乐后,谈谈你听后的感受,你觉得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这些音乐和视频是为了表达怎样的主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课本,去进入音乐的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

二、在情境教学中融入对话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历史是对过去的记录,是一种久远的情境再现,因此,为了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有必要将课堂教学情境生动化,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从而能够更好地融入课堂对话教学过程中来。例如:在讲述《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这一单元中的时期的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当时中国紧张的氛围,让学生观看相关的图片,看到一些有志青年、知识分子,无辜被抓,甚至冤死时,激起学生内心的爱国热情、理性情感,这时老师通过对课程内容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然后根据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了解学生对这些现象的看法,感知学生对于我国政治建设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开拓思维,进行独立的思考与研究,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对话教学的效率。

三、将历史对话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历史是对过去社会形势的反映,同时我们现在的生活也即将会成为过去、成为历史,历史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历史教训的吸取,更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现在的生活。因此,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对话教学必须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老师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出发,寻找对话的切入口,展开有效的对话教学。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单元中《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这一课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与父母进行沟通,了解到父母、爷爷奶奶那一时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什么,同时对比我们现代社会谈谈交通方式的进步,进而在课堂上与老师共同讨论,明白科技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历史对话教学的效率。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不断推行与落实,不仅有效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缺陷,也促使了许多教育工作者展开了对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创新。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已经在很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教学优势体现得也越来越明显,但随着应用的深入推进,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有效利用对话教学的优势,构建高校有序的高中历史课堂,必须根据教育现状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7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能力 激发兴趣 科学素质

自2004年以来,我县进行了新课程标准改革, 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有以前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向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作为物理教师,我们在认真地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还组织学生开展物理实验探究创新活动,能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培养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下面就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能力谈谈我们的体会。

一、动手参与,激发兴趣

学生在学习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让学生来验证一些理论知识,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如"盐水中浮起的鸡蛋"、"纸锅烧水"等。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物理实验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操作来解决某一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了《密度》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牙膏皮展开时和卷起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从而更好的理解轮船采用空心法能漂浮在水上的原理。

二、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比赛活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科学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带有很强的实践性、社会性和科技性,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基础知识与科技信息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各方面能力。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土电话、弹簧测力计、温度计、密度计、杠杆、飞机机翼等实验仪器或模型、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对原有的实验装置进行改造和创新等,并开展小发明小制作的评比。科技活动的开展,既能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了学生把科技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三、引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有针对性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组织学生注意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引导学生在家里定时收听收音机、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科技知识,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并定期举办"初中物理报"专刊评比,定期组织"实用物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及写作能力。

四、举办科普知识小竞赛,开阔眼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师认真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举办一些科普知识竞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也可以由老师或学生拿出一些专门的时间进行科普知识讲座,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并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或者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我国的最新科研成果,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新成果、新技术,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应用,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生活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趣明显提高,关心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

五、组织社会调查活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生活化;关注生活;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1-027-01

人教版教材《历史与社会》在课程标准上要求贯彻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内容上,要求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以生活为主线,以学生参与为主轴。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懂得生活、学会生活、善于选择生活和创造生活。但具体到操作层面,如何把纸上谈兵式的理论学习和说教转变为与学生关心的具体生活实际相结合,把教材中描述的生活实际转变为学生能切身感受和经历到的生活实际?这将是每一位教师教学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难题,也是教学能否收到实效的关键。下面,我就一个偶然的教学情境谈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教学情境]

2009年3月23日,这天的课,我上的是人教版教材《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第二课第一框题《爸爸成功创业的秘密》,教材通过探讨爸爸成功创业的“学问”,来引导学生认识如何进行生产性投资,即创业有方。原先设计:在导入时采取提问导入,假如你有500万,如何使这笔钱花的更有意义?引导学生回答后导入本课内容,然后结合教材事例讲述影响创业的因素及规避风险的策略。

学生纷纷发言,说买车、买房、买股票、集邮、储蓄、创业等,当讲到创业时,一名学生举手发言:“我会利用这笔钱建一个罐头厂。”“为什么呢?”我趁机追问。“因为今年我家和村里的许多桔子都卖不出去,假如有家罐头厂,就能够收购我们的桔子,大家的损失就不会那么大了。”听了这位学生的发言,许多同学都点头表示赞同,有些同学还与周围同学进行交流。我突然意识到这个回答很有价值,学生能够这么关注现实,非常值得肯定。我就抓住这个契机,一方面夸奖了那位学生;另一方面,决定改变教学计划,打算邀请学生一起创业,创业项目就是办一家罐头厂。让学生以前后桌为单位讨论五分钟,思考问题:创办罐头厂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分析与反思]

本教学片段,及时抓住学生谈到的关心的生活实际,因势利导,在师生、生生的讨论交流中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引导学生关心生活,把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探究的乐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课例给我的启示是:

一、善于发现和引导是关键

学生的回答让我看到了学生并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生,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观察和关注着身边的生活,尽管可能想法上还比较幼稚,但他们的世界是充满无限想象力的,他们思维的发散性很强,并富有开拓性,创造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观念,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唯一发言人,要当好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只有在师生、生生积极的交流中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关心的生活实际,及时因势利导;当然学生关心的生活实际很多,学生的不少发言也是偏离主题的。因此,教师要具备一双慧眼,能够识“珍”。

二、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各项素质是当务之急

要做到教学贴近生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的意识和魄力,敢于打破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高于教材,并且能够娴熟的驾驭,特别是一些偶然的教学情境。这一点对于新教师来说难度较大。为此,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各项素质。只有资之深,才能取之左右而逢其源。要做到“资深”,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培养教育家的意识,能够自觉以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

三、走进学生生活是基础

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相对较多,能够较多的了解学生的各方面生活状况。但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相对较少,有不少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可能仅限于课堂,上完课直接走人,缺少与学生的交流,自然难以了解学生的生活。教学就可能转向被动,就像这节课的教学,如果课前有多方面的了解,那么,看似偶然的情境就能更好的驾驭。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可利用课间多与学生接触和交流;另一方面,多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是重要条件

引导学生通过报刊、杂志等了解生活,还可以多组织活动:如,时事报告、热点评论、撰写小论文、参观访问等,能够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感悟生活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

五、结语

上一篇:好词摘抄大全范文 下一篇:成长的烦恼作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