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效益范文

时间:2024-01-02 17:20:56

生态环境效益

生态环境效益篇1

关键词: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耦合性分析;长春市

中图分类号:F3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0-5393-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20.057

Abstract: By using a complete, scientific theory and method,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socio-economy benefits and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of land use in Changchun city, between 2000 and 2013, and made a dynamic coupling analysis between the socio-economy benefits and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of land us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ocio-economy benefits of land use in Changchun city generally being a steady increase state during 2000 to 2013, but which was greatly increased from 2004 to 2008. The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were rising state in 2000 to 2013, but the evolutionary trend is not stable. Changchun city should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based on the current scale of construction land, advance new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increase investment in urba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Key words: land use; socio-economy benefits; eco-environment benefits; coupling analysis; Changchun city

在过去的30多年,改革开放中的中国飞速发展,对国土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使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发展,但同时生态环境也为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承担了代价。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制度的完善,如今一个城市发展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它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重其生态环境效益。党的十报告又一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题,这预示着将来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与规划中,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应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耦合关系,如何保持二者之间的和谐是城市土地利用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二者的耦合关系,寻找合理的平衡点是促进城市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优化空间布局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长春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耦合关系为目标,构建了完整、高效、科学的动态耦合关系分析模型,为长春市土地利用工作提供建议与参考。

1 研究区域

长春市幅员辽阔,矿产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主要的商品粮产地。截至2013年末,长春市国土面积20 593.5 km2,长春市区面积为3 583 km2。长春所在地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带,地处东经124°18′-127°02′,北纬43°05′-45°15′,市中心坐落在东经125°19′,北纬43°43′[1]。气候为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素有“塞北春城”的赞誉。

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工业基地,在国家近年来的大力扶持下,长春市国民经济取得了快速、稳定的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2013年长春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5 003.2亿元,实现了可比价格同比增长8.3%的高速增长。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也完成了66 286元的佳绩,同比增长8.3%。总体上来看,城镇居民以及农民的生活质量又有显著的提高,基本上全体达到了小康水平,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 03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 060元[2-4]。与此同时,随着长春市的不断发展,城市边界的不断扩张,长春市高架桥项目及地铁项目的不断推进,大量的农用地及城市绿化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昔日绿茵连天、繁花锦簇的城市景色成为长春人昔日的记忆,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不断被侵蚀。土地利用中人地矛盾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如何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稳定、长远发展,成为长春市土地利用工作的重要任务。特别是近年来长春市兴建高架桥、地铁,使得原本市区内的街道绿化带转化为建设用地,而新的绿化建设项目还未启动,市区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居民的生存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因此,本研究以长春市为实证对象,通过科学、合理的数学模型计算长春市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综合值及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值,构建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耦合度模型,分析土地利用耦合度演化曲线,为长春市土地利用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5-9]。

2 研究方法

2.1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2.1.1 选取评价指标及确定权重 对一个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耦合关系的研究,构建科学、符合评价城市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同时需要合理地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本研究根据长春市土地利用的现状及特点,选取了符合长春市实际的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表1),并通过德尔斐法及专家打分,确定相关指标的权重[10,11]。

2.1.2 数据来源及标准化 本研究所选取的评价指标的数据来源于长春市统计年鉴(2000-2013年)、长春市“十三五”规划、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00-2013年)、长春市环境公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2013年)等基础数据。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评价指标由于单位不一致,在进行评价时需要消除单位以及计量量级的不同而产生的误差,即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按照如下公式对4个评价子系统中的20个u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12]。

x′ij=(xij-ni)÷(Ni-ni)(正向指标)(Ni-xij)÷(Ni-ni)(逆向指标) (1)

其中,x′ij是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后的标准化值,xij是评价指标的实际值。i代表第i个指标,i的范围是1~20;j代表年份,范围为2000-2013年,相对应的取值范围为1~14;Ni表示指标i的上限;ni表示指标i的下限。在上述20个评价指标中负向指标包括城镇人口密度、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以及市区单位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其余17个评价指标为正向指标。

2.2 评价模型

2.2.1 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 设定xi(i=1,2,…,n)为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的第i个指标;设定yj(j=1,2,…,m)为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的第j个指标;则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Qi与生态环境效益Qj的一般方程如下所示:

其中,xi为社会经济效益的评价指标;yj为生态环境效益的评价指标;ai为社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权重;bj为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权重。

由前人的研究成果可知,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演化系统以及生态环境效益演化系统皆为非线性的系统。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存在耦合关系,其系统的变化方程如下:

根据李雅普诺夫第一近似定理[13],将上述公式以原点为基准按照泰勒级数依次进行展开,并舍弃次方高的项∈(x1,x2,…,xn),将上述方程转化为如下表达式[14]:

2.2.2 土地利用效益演化方程 由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将二者之间的关系用复合系统来表示,因此这一复合系统是由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所组成的。将该复合系统以演化方程表示如下:

其中,A方程表示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的演化方程,B方程表示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的演化方程;由于A与B之间有着较为复杂的相互关系,他们之间相互影响。A的任何改变都会引起B的改变;同理,B的改变也会导致A的变化;同时,作为整个复合系统构成的部分,A与B其中任意一者的改变,都会影响整个复合系统。换句话说,A系统与B任意一个评价因素的改变会作用于整个复合系统,表现出这一复合系统的整体性[15-18]。

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系统A及生态环境效益系统B在自身指标因子以及外界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系统的演化速度表达式如下所示:

其中,VA、VB代表的是系统A与系统B的演化速度。由于整个复合系统是由A、B两个系统构成,那么整个复合系统的演化速度可以用VA、VB作为变量的函数来表示。在研究整个复合系统以及系统A与系统B之间的耦合关系时,可以通过控制VA、VB两个变量来实现。

2.2.3 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模型 由于整个复合系统的演化速度V是受VA、VB两个控制变量影响的,则可以以VA、VB作为变量在由两个变量组成的二位系统(VA,VB)中来分析复合系统V的演化类型,建立起以VA、VB为坐标系,以复合系统演化速度V为变化轨迹的图形[19,20]。复合系统演化速度V与生态环境效益演化速度VB之间存在的夹角表示为α,即耦合度,则耦合度的表达式为:

2.2.4 土地利用效益耦合阶段 在由社会经济效益演化速度VA和生态环境效益演化速度VB为轴建立起来的坐标系中,依据上述耦合度α与VA、VB的关系可知,耦合度的值表示某状态下整个土地利用复合系统所处的阶段。依据梁红梅等[16]所构建的演化周期,将耦合阶段分为低级共生阶段(Ⅰ)、协调发展阶段(Ⅱ)、极限发展阶段(Ⅲ)以及再生发展(Ⅳ)4个阶段[21](表2)。

3 实证分析

3.1 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计算

依据上述公式计算得到长春市2000-2013年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综合值(图1)、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值(图2)。

由图1、图2可知,长春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在2000-2013年总体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在2004-2008年上升幅度较大,这一演化趋势说明长春市土地利用工作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与土地资源的配置较为匹配。这与长春市作为国家近年来大力扶持的复兴老工业基地的政策有关。长春市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彰显了作为省会城市所应有的发展活力。长春市生态环境效益综合值在2000-2013年间整体上处于上升状态,但演化趋势并不稳定,生态效益综合值处于0.25~0.83之间。

3.2 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分析

如上所述,土地利用很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并不是线性的,将二者的演化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得到如下演化方程:

将上述A方程和B方程对时间t进行求导,得到了如下的社会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效益的演化速度方程:

其中,t的取值范围为1~14,相对应年份为2000-2013年。

在得到上述土地利用效益的速度演化方程后,代入式(8)即可求出长春市2000-2013年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度(图3)。

由长春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演化曲线特点可知,长春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大致可以分为4个过程。

第一阶段为2000-2003年,耦合度变化较为缓慢,耦合度较小,这是因为在2003年之前长春市的土地利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显著,长春市作为全国有名的绿化城市,其生态环境承载空间较大。土地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发展耦合度较低,说明二者之间的协调程度较低,长春市的土地资源还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第二阶段为2003-2005年,由图3可知,这一阶段长春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处于41°~55°之间,依据耦合度的定义,此阶段长春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处于最佳状态,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和谐发展,整个复合系统较为稳定,这是由于在2003年国家推行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使得长春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快速增长,促进了长春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

第三阶段为2005-2011年,土地利用效益复合系统耦合度出现了第二个快速变化阶段,较为合理的耦合度趋于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变得不稳定。究其原因是长春市由2006年开始大范围建设快速路,大量城市绿化土地及公共绿地转化为道路用地。快速路的兴建盘活了长春市的劳动力市场,为长春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但与此同时,长春市为了建设快速路及地铁占用了大量的公共绿地,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降低,土地利用效益复合系统开始偏失,总体的系统协调能力下降。

第四阶段为2011-2013年,长春市土地利用效益复合系统耦合度变化幅度放缓,整个复合系统趋于相对稳定。这是由于长春市快速路修建工程基本结束,长春市社会经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和内部道路设施不断完善的支撑下稳步提升,与此同时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更加重视,不断加大对环境保护项目的投入。由于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的显现快于对生态环境投入所带来的效益,所以在一段时间内,土地利用效益系统还处于平稳上升的阶段。

4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模型,对长春市2000-2013年14年间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动态耦合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土地利用效益系统在2000-2013年处于相对和谐的状态,长春市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效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撑。近年来,基于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扶持,长春市社会经济发展得到快速提升,土地利用的强度不断加大,然而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投入力度不够。社会经济效益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生态环境效益的增长速度,长此以往会导致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长春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复合系统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度日趋失衡的情况下逐渐变得不稳定,如何保障社会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成为了长春市土地利用的重点问题。自2007年开始,长春市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失衡的速度开始加大,究其原因是长春市的快速路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城市绿地,使得长春市内生态环境承载能力逐渐下降。长春市作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承担着带领吉林省经济发展的示范作用。所以长春市土地利用工作是全省各个城市所要借鉴的重要参考,在新的发展时期,长春市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下,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力争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达到最佳耦合度,为将来的建设留足发展的余地,有了生态环境的承载,才能使得社会经济得以长足的发展。为了保障长春市未来社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长春市要立足于当前建设用地规模,对城市内部建设用地进行潜力挖掘,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发展新型环保科技,促进企业向绿色企业转型。同时加大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光明.长春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优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2] 车松虎.长春市产业布局演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0.

[3] 庞瑞秋,白鸿蓉,刘艳军.长春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化:轨迹、机制与调控[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9(4):143-148.

[4] 王明慧,刘惠清,姜锡东.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定量分析与管理对策――以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为例[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7(1):147-151.

[5] 张 军.长春市产业空间与土地利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6] 匡文慧,张树文,张养贞,等.1900年以来长春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张机理分析[J].地理学报,2005,60(5):841-850.

[7] 李彩敏.长春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3.

[8] 田富有,张楚宜,杨 莹,等.长春市城市扩展与土地利用效率研究[J].世界地质,2015,34(4):1140-1148.

[9] WANG Y Q,ZHANG X S.A dynamic modeling approach to simulating socioeconomic effects on landscape changes[J].Ecological Modelling,2001,140(1-2):141-162.

[10] 黄奕龙,王仰麟,卜心国,等.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城际比较[J].热带地理,2006,26(2):145-150.

[11] FITZPATRICK M L,LONG D T,PIJANOWSKI B C.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urban and agricultural land use on surface water chemistry, across a regional watershed,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s[J].Applied Geochemistry,2007,22(8):1825-1840.

[12] 宋 戈,高 楠.基于DEA方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分析――以哈尔滨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8,28(2):185-188.

[13] 廖晓昕.稳定性的理论、方法和应用[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14] EELES C W O,BLACKIE J R. Land-use changes in the Balquhidder catchments simulated by a daily streamflow model[J]. Journal of Hydrology,1993,145(3-4):315-336.

[15] 武京,涂建军,阎 晓,等.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耦合机制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8):42-45.

[16] 梁红梅,刘卫东,刘会平,等.深圳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5):636-641.

[17] LOUW E. Land assembly for urban transformation―The case of ‘s-Hertogenbosch in The Netherlands[J].Land Use Policy,2008,25(1):69-80.

[18] 王雨晴,宋 戈.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价与案例研究[J].地理科学,2006,26(6):743-748.

[19] 卞兴云,冉瑞平,贾燕兵.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4):617-621.

[20] PAYNE G. Urban land tenure policy options:Titles or rights[J].Habitat International,2001,25(3):415-429.

生态环境效益篇2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对策;效益分析;八角小流域;云南永善

中图分类号 S15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263-02

八角小流域属于永善县第3批水土保持世行贷款/欧盟赠款项目。治理目标是: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户收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为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永善县遵循《参与式小流域规划设计手册》,确保土地使用者在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中充分参与和得到有效的收益,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1 八角小流域概况

八角小流域位于永善县城西南方向,南北跨度7.6 km,东西跨距6.2 km,务基乡政府东北方向,距县城18 km,隶属务基乡八角村所辖,流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渐次抬升,形成立体气候的三台缓坡斜坝。区内海拔由低到高气候差异大,属干热河谷地区,最高海拔2 680 m,最低海拔580 m,相对高差2 100 m。

全村有38个村民小组,农户1 142户,总人口5 277人,人口密度164人/km2,农业人口5 277人,农村劳动力2 962人,农业人均耕地0.2 hm2。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755元。2012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 270万元,农业总产值547万元。小流域总面积3 223.08 hm2,水土流失面积1 500.48 hm2,占总面积的46.55%。境内沟壑纵横,山大坡陡,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年均侵蚀模数2 501 t/km2,年侵蚀总量为8.6万t。

2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2.1 自然因素

该流域地处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倾斜的过渡地带,受金沙江水系的纵深切割,形成山大坡陡、沟谷深壑的中低山狭谷地貌,区内降雨分布不均匀,单点暴雨频繁,大量地表土被冲刷带走,形成了生态环境恶性循环,从而造成部分地区只见荒草不见树的现象。

2.2 人为因素

2.2.1 历史因素。森林遭受毁灭性的破环,自然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生物种群简单。1980年土地承包到户,农民为获取更多的粮食,大量开垦耕地,破坏了地表覆盖,地表土被冲刷,造成生态恶性循环。

2.2.2 乱砍滥伐。山区农民靠山吃山,农户所用的薪柴、建材都来源于当地的山上,群众只能从次生幼林和灌木杂草中解决,长期的砍伐使植被越来越差,生态环境逐渐恶化[1]。

2.2.3 过度放牧。农村畜牧业在经济收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当地习惯以放牧为主,牲畜对林木和草皮进行过度啃食和践踏,对植被的破坏程度极大[2]。

2.2.4 建设新项目。建设新项目对当地农户有很大的经济带动作用,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地表的扰动,破坏了原有地貌及植被,使其抗蚀能力减弱,遇到较大的降雨时,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现象,对农户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3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3.1 布置原则与布局重点

3.1.1 布置原则。坚持《参与式小流域规划设计手册》的基本原则;坚持预防为主,治管结合,多管齐下,强化保护,依法监督,建设与防治同步,治理与管护并重;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全面规划,实行工程、生物措施综合治理,互为补充的生态经济型综合防护体系,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坚持治理水土流失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相结合;坚持长远、中期、近期3个效益相结合,重点突出近期工程效益;坚持群众自愿,特别是私人项目,遵守群众自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引导发展。

3.1.2 布局重点。根据情况,按照世行项目要求和群众的愿望,认真地调查、分析,把八角小流域的项目措施布设分为以下5个治理片区:一是坡改梯片区。主要布设在土头较厚、容易配水的坡耕地上,同时配置蓄水池、沟渠等。二是水保林片区。主要布设在海拔1 800~2 200 m、有一定土层厚度、适宜种植水保林的荒山荒坡地,种植以松为主。三是经济林果片区。在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并适宜种植经果林的坡耕地上,配建蓄水池、沟渠等,种植品种以核桃、枇杷、柑桔、花椒为主。四是封禁治理片区。布设在有一定植被、还未形成林地的灌木林地区,以封禁管护为重点,同时,在农户家中配置沼气池、节柴灶等。五是保土耕作片区。在

3.2 具体措施

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保持水土、恢复生态、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流域自然条件,实行开展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以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致富为目标。一是根据群众意愿,按照水土保持国家标准、《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技术手册》为准,坚持集中连片,统一规划,就地取材,确定实施连片坡改梯11.35 hm2,用毛石错缝支砌,建成后台面平整,坡度

4 完成主要项目的治理内容

八角小流域于2010年3月正式启动,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至2011年10月全部完成建设任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 462.45 hm2,其中:石坎坡改梯14.11 hm2,水保林113.76 hm2,经果林348.99 hm2,封禁治理590.06 hm2,保土耕作395.53 hm2,配套蓄水池81个,配套渠系10 260 m,作业便道1 000 m,沼气池317口,节柴灶866座,养牛556户,经果林、养畜示范户各6户,扶持贫困户269户。完成投资1 563.21万元,其中世行贷款651.66万元,欧盟赠款154.92万元,政府配套388.04万元,农民投劳折资368.59万元。

5 效益分析

5.1 经济效益

八角小流域水土保持世行项目建设,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97.5%,工程项目建成正常投产后,治理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人均经济林果地由治理前0.013 hm2提高到0.08 hm2。项目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为537.19万元,经济净现值744.39万元,经济内部收益率19%,效益费用比1.51,经济效益显著。

5.2 生态效益

生态环境有明显好转,小流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年平均侵蚀模数由2 501 t/km2下降到919 t/km2,年侵蚀量由8.6万t减少到2.96万t,减少了5.64万t,减沙效益达54.3%,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47.64%提高到63.24%。

5.3 社会效益

项目的实施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合理利用了水土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农村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实施石坎坡改梯14.11 hm2,保证了项目区的粮食生产,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基本达到世行项目的目标。项目实施后,形成了以种植核桃、花椒、脐橙为主的经林果产业带,带动项目区农户脱贫致富。通过水保林、封禁治理、保土耕作、经果林、能源项目等一系列措施的配套实施,保障了项目区农户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逐渐减少,为项目区农户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6 参考文献

[1] 毛泽秦.创新坝系建设管理思路 进一步强化黄土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J].水利发展研究,2008(2):61-62.

[2] 马荣亮,朱立军,杨晓珍,等.茹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隔坡梯田应用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8,28(6):135-137.

[3] 托亚,王柠.呼和浩特市黄土丘陵沟壑区米麻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探讨[J].内蒙古水利,2010(4):55-56.

[4] 王国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的水文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87-89.

作者简介 吴安坤(1958-),男,云南永善人,工程师,从事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生态环境效益篇3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绿色发展;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7月12日

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转型多是强调对已经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治理,多数措施治标不治本,仅依靠增加专门性治污成本投入的方式进行环境的改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则坚持标本兼治,既对已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的绿色保护机制,使生产系统本身具备环境保护能力,形成一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的新型生产发展模式。

影响资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转型的首要因素当属环境。首先,重视保护自身生态环境,将其建设成为适宜投资和居住的地区。资源型城市一般生活设施配套水平相对落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在向低碳城市转型过程中要优先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接续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其次,鼓励低碳发展、技术创新等相关政策是实现城市转型的前提保障。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过程中,政府需发挥主导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期目标,制定相关的政策,宣传和引导公民广泛参与。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良好的环境对于人类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都具有无比重要的作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和恢复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也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要坚持环境保护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到可持续的发展。在坚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要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为子孙后代的发展和延续打好基础。生态环境是全球性问题,发达国家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发展中国家也存在生态环境问题。城市是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资源型城市又是城市中生态环境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是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种类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复杂、生态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这也是提出绿色发展的意义所在。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在国内,资源型城市的生态问题都是生态环境问题的焦点、重点和难点。

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不同有很多种类型,各种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区位条件、劳动力状况、环境保护压力、产业情况等都有所差异,所以适合一个地方的转型经验也许会在另外的资源型城市中水土不服。要探寻适合本地的经济转型路径,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一项根本性、长期性战略任务。它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检验转型的方向是否正确,转型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标准。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自然各个领域,涉及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社会投入及产出等各个方面,而且又是在城市经济转型的复杂背景下展开实施的。因此,在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内部及其与经济转型的各种矛盾和关系,促进生态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具体说,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包括以下五个关系:

(一)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百业待兴,百废待举,诸如主导产业转换问题、劳动力转移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体制问题、人才问题等等,无数迫切的转型发展问题亟须解决。面对艰难复杂的转型发展任务,资源型城市绝不能再走“先发展、后治理”、“先开采、后治理”、“先生产、后生活”的传统经济增长之路,再不能忽视和淡化生态环境问题,重犯历史性的战略错误。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与建设是经济转型中应有之义。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中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转型的关系,实施物质资源、经济资源、生态资源三个资源同时开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并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三个文明并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只有把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摆在关系经济转型整体和全局、关系经济转型前途和命运的战略高度,才能处理好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才有可能选择和走上一条新型的、可持续发展的转型道路。

(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同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任务,其中任何一项任务都不容忽视,不能偏废。既不能重修复、治理,轻建设;也不能重建设,轻修复、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与建设的关系是治标和治本的关系、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也是短期和长期的关系。资源型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对城市生产和生活危害巨大。因此,转型的起步之年、转型初期,就必须一刻也不耽搁地立即着手进行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并把这项工作贯穿于经济转型的全过程。但是,同时必须认识到,对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事后的修复、治理,只是治标,不是治本。它虽然有助于解决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但还不是这一矛盾的彻底解决的办法。彻底解决这一矛盾,不致发生旧的生态环境问题刚刚解决,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接踵产生的尴尬,就必须治本,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和根本办法。

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途径,是要建设生态经济。什么是生态经济呢?生态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用形象化语言说,生态经济即绿色经济,它是区别于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的一种新型经济。生态经济是人口―经济―社会―生态良性循环,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协调的经济。发展生态经济,就要大力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消费;推广和实行绿色技术、绿色投资,发展绿色产品、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工业、绿色服务业;发展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逐步实现经济与生态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使经济的增长不再以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是一种更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也是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理想,一个更加令人向往的人类与自然“大同”的世界。只有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建设,才能不致发生修复、治理了旧的生态环境破坏,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又再度产生的悲剧,打破“生态破坏―治理―再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

(三)重点生态环境项目与一般生态环境项目的关系。经济转型的每一个投资项目都与生态环境有关,很难说哪一个投资项目与生态环境无关,只不过相关的程度有强弱,相关的性质有正负之别而已。投资项目中有一批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别显著,其建设和实施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和建设意义极其重大的项目,它们成为重点生态环境项目。而另外一些项目,从生态意义上说只是一般性项目。资源型城市在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中要区分重点生态环境项目和一般生态环境项目,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首先在重点项目上实现突破,借以带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全局。当然,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也要搞好大量的一般性生态环境项目,提高生态环境治理和建设的全面性、综合性和整体效果。无论是重点项目还是一般项目,在实施建设过程中都要从生态环境项目的特点出发,坚持如下两条原则:一是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对于资源开发过程及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固体、气体、液体排放物进行科学化、生态化处理,实行资源的综合利用,变害为利,变废为宝;二是坚持生态环境治理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资源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和城市设施建设滞后交织在一起的。生态环境破坏影响了城市的住宅、道路、通讯、水、电、气的生产和供应等基础设施建设;反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也加重了生态环境问题的难度和复杂性。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过程中,应坚持生态治理和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的方针,从而有助于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设施建设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从全局、长远、根本上说,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统一的。但是,在一定时期、一些具体问题上,它们之间又存在着矛盾。生态效益也会影响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例如,一个投资项目或一个企业,投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的钱多了,会加大建设和生产成本,相应减少投资收益和生产效益。一个城市投在生态环境方面的钱多了,就会相应减少投在经济项目和社会事业项目的资金。当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出现矛盾的时候,必须兼顾各个方面,尽可能实现三者的统一,既不能不顾生态效益只强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不能只顾经济、社会效益,忽视生态效益。而当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严重冲突,经济、社会效益的取得需要生态环境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时,则要把生态效益放在第一位,宁可损失甚至牺牲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也要确保生态环境的安全。因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长期根本利益所在。用损害生态利益的方法谋取经济、社会效益,无异于竭泽而渔,饮鸩止渴,到头来,也会最终损害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五)生态环境建设中实施政府调控与运用市场机制的关系。生态环境是社会公共品,并且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这一情况导致某些人认为生态环境不具有价值,从经济利益上减弱了对生态环境的关心。按照一般经济规律,社会公共产品及某些外部性极强的领域,只能由国家承担起管理责任,或者国家管理比任由市场自发力量支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其外部性又是如此之强,所以由国家实行有效的管理,以法律的手段、行政强制手段保护生态环境,杜绝或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无疑比单纯市场调节更为有效。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统一管理虽然重要而且有效,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依靠国家管理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生态环境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即使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和企业、单位、个人获得利益,使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企业、个人为此付出成本,受到应有的经济惩罚。只有政府管理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并不断提高市场机制和实施政府调控的水平,才能使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逐步走上市场化、法制化的轨道。

环境因素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绿色发展存在重要影响,同时绿色发展以环境修复和生态保护为重要目标,能促进环境因素的改善和治理。资源型城市实现绿色发展要求区别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树立标本兼治、同步治理的基本理念和发展原则,既对以往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治理,又在转型的同时对生态环境可支撑人口、经济规模和容纳污染物承载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全方位构建起生态环境绿色保护机制,形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运行和互动的新型科学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朱远.城市发展的绿色转型:关键要素识别与推进策略选择[J].东南学术,2011.5.

[2]景普秋,孙毅,张丽华.资源型经济的区域效应与转型政策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6.

生态环境效益篇4

【关键词】生态发展 经济发展

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

(1)生态环境是人类生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关于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过程,经济生产和生态环境是息息相关的。

(2)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会给生态带来影响。如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而要保持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如把经济建设投资用于环境保护等。

(3)实际上,无非是这样4种可能:既未取得经济效益,又未取得生态效益;获得或多或少的经济效益,同时却给生态带来不得已的影响;获得生态效益,同时却使经济效益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既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又获得好的生态效益。

二、我们要既讲究生态效益,又讲究经济效益

(1)马克思曾经还指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提供劳动的材料,而劳动则是使材料变为财富。”这说明人类的生产活动,是由两个侧面形成的:一边是人及其劳动,另一边是自然及其物质。马克思的上述观点不仅说明物质生产和自然界有着内在联系,而且物质生产本身归根结底就是人类通过劳动同自然界进行的物质变换。

(2)要处理好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我们应该在现有条件下想出更多好办法以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力求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取得生态效益;在力求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注意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改善生态效益的力量,通过建立对我们的建设更加有利的生态条件,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什么是真正的发展

(1)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生态效益。仅仅看到经济效益的一面,看不到生态效益的一面,是形而上学的、片面的观点。

(2)正确认识和运用生态规律,处理好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辩证关系,把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之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既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又收到较好的生态效果,这才是人类社会诸方面的发展与进步。而只有经济增长,没有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质量的改善,不能算是真正的发展。

(3)真正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全面、持久、协调的发展。它包括:第一,发展不仅指社会总产品的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应该包括有关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各个方面。也就是说,真正的发展包括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普遍提高和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第二,发展应该是持久的发展。发展必须有利于保持基本生态过程和保护生命维持系统,保证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这是未来发展的基础。要在发展的每一步都考虑对环境的影响,注意发展过程中从自然界取出的资源不超过环境容许的限度,决不能以破坏资源的污染环境为代价取得经济发展。否则,这种发展是不能持久的。第三,发展是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只有这样,经济发展才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又不危害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福利,又保护子孙后代的利益。综上所述,真正发展的指标应该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合理化,科学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人类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是人类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的过程。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势在必然。

(1)树立科学发展观,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全球化改革刻不容缓。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培育正确的政绩观、消费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建设文明生态。

(2)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赖以生存先决条件,发展经济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一致的,而且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体现满足人类需要的全面性。也就是说,要满足人们的需要,不仅仅在于增加物质、文化的享受,而且还必须为其创造一个适宜的生活和劳动环境。要树立“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观念。

(3)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农业地位十分重要。要努力探索生态农业模式,合理利用农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实现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转变。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纽带作用,打造品牌加工基地,做强主导产业,实现提档升级,带动农民增收。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产业结构。我们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结合产业结构的特点,充分发挥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区域内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开展废弃资源、能源重复利用,延伸产业链,实现循环发展。重点要加强电力主导型和建材主导型循环经济工业体系建设。

(5)利用现有资源,促进偏远地区经济建设。要支援偏远地区,改变经济落后,重点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生态教育。当前要以产业生态化为指导,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变,以发展生态经济绿色经济为重点,推进生态产业体系发展,逐步摆脱贫困,建设小康社会。

(6)保护生态环境,打破原有废旧模式,实现经济和谐发展。原有的废旧经济体系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滞后。只有建设好的生态环境,我们才能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同时,我们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转变,做到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双丰收。

(7)利用客观优势,开拓创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要利用原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色农业资源,优化工业布局,发展旅游和观光。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避免盲目开发;要科学合理规划,防止滥用资金;要提高环保意识,在原有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弘扬生态经济发展。

五、生态环境战略探索

人类由于自己活动的不“慎重”,而使大自然遭到了破坏和污染,发生了生态环境危机,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人类是自然界有意识的存在物,不仅能正视现实,而且能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改变现实。

(1)我们的生态环境战略是:既建设富裕的经济,又不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真正的发展,既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实现上述发展战略,要有以下几项措施:①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所谓科学的环境管理,就是按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办事,用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法律的和教育的手段,对人们的社会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发展生产又保护环境的目的;②对工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这种设计指的是,用生态工艺代替传统工艺,以解决资源保护和工业污染问题。生态工艺,既无废料生产工艺,是以闭路循环的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充分和合理利用,使生产过程保持生态学上的洁净。当然,这里所说的无废料是指不排放对生物体有害的物质,把生产过程纳入生物圈物质循环系统;③对农业生产进行生态设计。农业生产生态设计就是自觉地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设计和安排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一个生物种类比较多、食物链结构比较合理和健全的人工生态系统,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速度快、效率高,输出的产品品种多、质量好、数量大,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④控制人口。由于人口的增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给生态环境施加了沉重的压力,因此必须管制人口增长,制定正确的人口政策。现在世界上有两种不同的人口政策:一是少数人口出生率低国家,实行鼓励生育,扩大家庭人口的政策;二是多数国家实行控制人口,缩小家庭规模的政策。后一种是当前人口政策的主流。

六、结论

生态环境效益篇5

1.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研究现状述评

本文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相关的国内外研究从以下3个方面予以归纳。

1.1对森林及其环境外部性的认识对森林及其环境

外部性的认识经历了从林木资产,到资源资产,再到生态资产的过程。早期对森林的认识只停留在森林可以提供木材产品等方面。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显现和人们对森林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森林开始由林木资产转向资源资产。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生态系统服务和自然资本的概念相继被提出并得到广泛的认同。RCostanzacta.l(997)明确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KeySniha988)认为,由于自然资源与环境提供服务的多样性以及各种外部经济的重要性,有必要将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均作为有价资产。Pcam和Tumoa990)把生态资本分解为4个方面,给出了他们对生态资本的界定。我国学者刘思华(1997)、牛新国等(2⑴3)穆治辊(2004)对生态资本做了出色的研究。

Daiy(1997)认为,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条件和过程”。Cosanza等学者(1997)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划分和评估,但OPCOO等(1998)认为该评估结果难以令人信服。此外,国内外学者对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价值评估方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国际上已开展了较多的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单项服务价值研究,如Peer等(1989:对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非木材林产品的价值评估;Tobias等(1991)和Maillc等(1993)对热带雨林的生态旅游价值的研究;H^nlo等(1993)对森林的休闲、景观和美学价值的研究;Adgcrs(1995)对墨西哥森林的价值的评估研究及政策建议。

1.2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森林资源会计领域,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等国家对森林资源资产会计非常重视。我国对森林资源会计方面的研究,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许家林教授、北京林业大学任恒祺教授、刘鸣镝博士和福建农林大学魏远竹博士等学者的研究成果为代表性。许家林对资源会计的研究颇为深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魏远竹等对森林资源会计核算的具体操作作了深入细致地探索。

在森林环境会计领域,加拿大应该说是最为先进的国家,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正式出版了几份研究报告,分别是《环境审计与会计职业界的作用》《环境成本与负债:会计与财务报告问题》《环境绩效报告》等,并在环境会计准则制定方面也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33)制定的会计准则架构下,企业对森林环境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主要依据1975年的第4号准则(FAS)或有负债会计”以及与之配套的财务会计准则指南FN14英国的‘环境管理制度”(EninmmtalManaSmcmSysrn)B^750作为“英国标准协会”(BrihStandaidnstltOn)的一项标准于1992年正式颁布执行,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正式颁布实施的环境管理法规。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生态会计是环境会计理论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环境会计最初只包括传统会计中处理环境问题的部分即环境差别会计,但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对环境会计提出的新的要求,环境会计又将在传统会计框架外形成的新分支—生态会计包括了进来(火建新等,2004)。StefanSchaltcggci等(2Q03)著《C'onttnpany/EnviKmcnailAccountingIssuerCcnccpisandPrac«c〉一书较详尽系统地分析了企业生态会计的结构,他将生态会计分为内部生态会计和外部生态会计,将生态会计系统融入企业的决策信息系统中。杨宗昌、钟子亮(2002提出了生态会计的基本框架,包括目标、要素、假设、原则、内容、计量方法、信息揭示,并辨析了生态会计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此后,国内开始有生态会计的一些报道,如耿建新、曹光亮(⑴7)对企业生态会计的概念、生态会计的功能定位等进行了阐述。在我国,对于森林生态会计的研究由南京林业大学温作民教授主持开展,他先后申请到国家林业局重点专项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在森林生态会计理论、核算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出色的成果。

1.3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宏观与微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关系研究关于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宏观与微观层面对接问题,张宏亮(2006)认为,当前国家、集体及个人所有的森林资源并没有纳入会计核算系统,纳入会计核算的资源仅是企业所拥有的部分,因而,森林资源的宏观与微观会计账户核算的范围并不相同,在核算中相互脱节,处于平行发展的态势。这既不利于宏观环境会计録色GDP核算冲对微观企业数据的使用,也不利于森林资源的价值管理和资产化管理。他提出在宏观森林资源核算中,应改变传统的“统计型”核算方法,实行“会计型核算”。岳上植、惠晓峰(⑴6)认为,森林资产会计核算新体系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为目的,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林业新定位的需要而建立起来。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核算和基于管理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管理会计协调问题,目前的相关文献只见对森林生态财务会计核算的研究,没有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管理会计方面的文献,更没有发现研究两者之协调统一的文献。但环境管理会计的研究已经起步,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问题,从某种角度说,会计和审计是相伴而生的。对森林审计乃至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进行探讨的现存文献甚少,目前只查询到两个相关方面,一是早期的森林审计方面,二是近期的与环境会计相适应的环境审计。郭春兰、王冬梅(995)认为,森林的特殊性导致森林审计的特殊性,在开展森林审计时的主体、客体也应不同。吴联生、罗炜(1996)介绍了美国的森林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确认森林入库;定期评价立木测量的方法;重新测量从贮木场运抵加工场的木材体积;定期检查贮木场存货量;检查评价木材交易活动;定期检查评估立木蓄积量;注意各种以高估或低估森林资产的手法偷窃森林资产的行为。

1.4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研究现状简要归纳外部性尤其是生态环境外部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且取得相当进展。这为本课题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背景和方法论基础。

森林产生的生态效益已被众人认可,森林生态效益计量研究已有一定进步,但与人们的愿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已有文献的研究中,表层研究居多,深入研究不够;技术模仿偏多,实际应用偏少;好大求全居多,着力解决瓶颈问题的居少。

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森林生态效益纳入会计体系的问题研究出现小高潮,但这一领域的完整体系尚未形成,支离破碎的点状探讨式研究较多,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完整会计核算体系的课题较少。

对森林生态效益会计问题还只停留在财务会计阶段,对森林生态管理会计及相应审计问题基本未见研究。

    2.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研究框架构建

2.1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外部性是经

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是一个新事物,因此对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从经济学视角予以透彻分析是必要的。主要研究内容可包含4个方面。一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基本涵义,如森林的外部性经济性与不经济性的内涵、内容,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有哪些表现形式。二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与环境外部性的比较分析。三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特殊性研究,如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天成性、循环再生性、整体共存性、地域定位差异性、永续性、多样性、综合性、动态性、确认与计量的复杂性。四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的条件与途径。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需要的条件有产权条件、计量条件、价值条件等。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内在化的途径有市场主导下的“相关者利益合并”模式、政府公共管理视野下的森林生态产品价值补偿模式、市场与政府的合作互补模式。

2.2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此领域属基础理论研究,旨在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理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理论包括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核算目标、核算对象、基本假设、核算一般原则、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核算目标有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其核算对象应包含国家、区域和森林基层经营单位三个层次。基本假设的构建既要考虑财务会计核算的共性,又要着重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个性。核算原则应具有较强业务指导作用,同时兼顾森林的生态性和经济性,如生态i济效益原则、科目股计要理清科目间的关系,在已有会计科目基础上适当增添。

2.3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的会计承载

   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报表格式设计是再次会计确认的核心内容。会计计量问题是该课题的关键问题之一。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计量从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切入。森林生态效益的特殊性决定其价值计量方法研究要从分析其价值决定入手,具体有市场法和非市场法。主要热点研究方向有能值法在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计量中的运用,公允价值法在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中的实施。

2.4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会计信息的披露模式有传统的价值法和最近广为关注的事项法。事项法会计可以弥补现行基于价值法会计披露模式的众多缺陷,因此将其与价值法并行对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即将独立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报告模式与基于事项法的详细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报告并行。这里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基于事项法与价值法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及操作思路;二是基于事项法与价值法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设计。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信息披露模式可设计为图1所示的“三层三维”模式。

2.5 基于管理决策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生态管理会计

森林生态管理会计是一个新的环境会计分支,它接受IFAC环境管理会计指南(EMA-2005)指导,但有诸多新鲜内容。森林的经营管理强调的是可持续性。对森林可持续性经营管理应离不开管理会计的支持。森林外部性管理会计可向内部管理层(政府、森林经营者等)提供森林有关的货币及非货币信息,并协助其制定日常及战略决策。森林生态管理会计旨在利用管理会计方法,通过发挥会计的参与管理决策之职能,为森林生态建设管理提供支持。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森林生态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 如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概念、森林生态管理会计在森林可持续经营及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中的定位、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职能、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保障条件等;(2)森林生态管理会计在森林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如森林经理目标的生态型和经济型与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双导向性,基于森林生态管理会计的森林经理决策系统与治理结构问题;(3)森林生态业绩价指标体系问题。

2.6基于森林生态认证与生态绩效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在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后,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研究不可或缺。审计具有认证属性,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应在创新审计理论、方法的基础上与森林生态认证和森林生态绩效评估紧密结合。基于森林生态认证与生态绩效视角,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将被赋予全新内涵,而非原有审计方法的简单炮制。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审计有两个主要分支:(森林生态绩效审计,主要研究视点有森林生态绩效的源泉、森林生态绩效审计理论依据、森林生态绩效的审计学审视、森林生态绩效审计的组织实施对策;(森林生态管理审计,研究范畴包含森林生态管理内部控制系统、森林生态管理审计的形式与内容等。

2.7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亥算的协作与契合我国目前的森林会计核算、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核算存在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互不衔接的现象,应加强森林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亥算的协调性研究,建立基于信息技术的森林会计、统计、绿色GDP亥算一体化的整合体系。拟设计的主要研究领域包含:一是当前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核算分立的表现及原因剖析;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亥算协作与契合的意义分析;三是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亥算的协作途径;四是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与事项法的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森林统计与森林绿色GDP核算“三位一体’式统一体集事项法、珥口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于一体,通过共享数据,最终实现森林统计、会计、业务核算一体化。

2.8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支持体系研究该部分为课题的支撑研究,旨在从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实施角度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体系由理论步入实践的环境支持系统构成。本文认为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支持体系有3个主要构成要素,一是技术支持,如遥感技术、GB技术等;二是机制支持,包括政府层面的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市场层面的森林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三是生态文化支持。

2.9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案例研究案例研究

将运用森林外部性会计理论与方法对案例单位的森林外部性进行会计模拟,为森林外部性会计理论方法的应用提供一个范例。包括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财务会计、生态管理会计、森林生态审计、森林生态统计、森林环境核实践,只有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成功实践才能最终推动该领域走向成熟。

3. 森林生态效益外部性会计的研究方法及关键究,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内容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案例问题 法、事项法、演绎法、预测法、决策法、社会福利法、能值分析法、行为法(见表1)。

生态环境效益篇6

关键词:林业会计;缺陷;完善;措施

1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林业经营基本上停留在传统林业阶段,林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一个“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以破坏森林资源为代价支持经济发展战略。在“木材利用”原则指导下的林业经营必须以森林的经济效益为主,而忽视其生态和社会效益,导致森林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林业陷入“两危一困”境地。林业会计核算也围绕“木材利用为中心”进行,没有把森林资源、生态环境纳入会计核算体系。因此,传统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缺陷是明显的:第一,森林资源消耗的价值没有计入木材成本,被摒弃于经济循环之外,却用循环外的育林基金进行森林资源再生产的残缺的补偿。第二,传统林业会计计量体系中的收益部分只计量在市场上可以进行交换的货币收益,而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引起的生态、社会效益部分,无论是在“投入”还是在“产出”方面均未得到反映,导致林业生产经营的个别收益与社会收益不一致。第三,传统林业会计计量体系中的成本部分中只包含经济成本,不包含林业经济活动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的消耗,造成某些林业生产者(单位)的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由于森林生态资源使用价值的公共品属性,那些个别收益小于社会收益、个别成本大于社会成本的林业生产者(单位),其为社会的贡献成果为他人无偿享用却得不到回报;而那些个别收益大于社会收益、个别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的林业生产者单位),其对社会的损害后果,也由他人无偿负担。

这种林业会计核算体系,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后果:(1)消耗的森林资源价值不计入木材成本,一方面由于资源无价使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成本虚低,利润虚增;另一方面,用于弥补森林资源消耗的客观性成本补偿却要向国家寻求财政扶助得以解决。(2)森林生态、社会效益不作为收益,环境资源、环境质量的消耗不计成本。一方面林业生产者(单位)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必须只着眼于木材利用为中心的物质财富的生产,而忽视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生态环境和环境自然力的更广泛生产,从而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另一方面,林业生产者(单位)必然对经济效益低而生态社会效益等的营材生产活动以及对林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负效益问题无意顾及,随着森林资源的日益枯竭,一系列环境生态灾害的出现,导致社会——环境系统的不协调运转,并最终导致林业经济效益下降,危及林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的措施

生态林业的目标是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高效,要求在三者之间相互促进,构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整体,如果只注重眼前经济效益,森林采伐过量,那么迟早会导致经济效益的下降;反之,只保护、没有经济效益的刺激,这种保护也不能持久,因此,在“生态利用”原则指导下,客观上要求林业生产者(单位)对生态环境和社会承担责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林业会计作为林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与这一客观要求相适应,不仅要反映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效益,同时把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社会的贡献和损害纳入林业会计核算体系,记录有关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环境资源成本,以完全成本替代传统的成本,以综合收益替代传统的货币收益,真正使林业生产者(单位)的个别成本与社会成本,个别收益与社会收益相一致,有效地协调林业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关系。

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决定了林业经营的目的只能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并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标。林业不仅为国家提供木材和各种林副产品,而且还承担着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生态、社会功能。而林业生产又必然会消耗一定的森林资源;为维护并提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林业生产者(单位)必须进行相应的投资;同时林业生产经营不当会破坏生态环境质量从而给社会带来损失,所有的这些都应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的生态环境资源成本。不论是林业生产提供的生态、社会功能价值,还是林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生态环境资源成本,林业会计都应对其进行计量、反映,并对外报告,向本地区、居民乃至整个社会提供有关的会计信息,使社会各界都能真正认识林业、关心林业,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林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提供依据,也为林业生产经营者(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以利于森林资源的永续利用。用生态林业理论指导我国林业财会体制改革,完善林业会计核算体系,要求把森林资源从宏观上划分为两大类:商品林和公益林。这两类森林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会计核算上应根据森林资源的不同特点分别核算。商品林主要为社会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其产品可以通过市场交换实现其价值。商品林在采伐前同样具有生态、社会功能价值,根据“生态利用”原则,商品林经营单位必须在确保森林生态系统稳定的状态下持续地供给木材等林产品,因为在世界林业发展史上和现实中,因商品林经营不当造成的生态性灾难并不鲜见。这样对商品林的会计核算除了计量其产品货币收益、经济成本外,还应将森林资源消耗的价值计入木材产品成本,同时计量森林资源的生态、社会功能价值,而其生态环境成本集中表现在环境破坏的损失上。公益林是一项非盈利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典型的外部性,其产品属于社会公共商品,并且产品以无形的生态、社会功能服务于社会。因此,生态公益林的价值不可能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而必须通过政府行为来实现。

生态环境效益篇7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林业可持续发展

1.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生态旅游是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将区域内的人文、社会景观融人到自然景观当中,是一种郊野性旅游。旅客通过森林生态旅游增加了对自然的接触和了解,享受自然生态功能为人类带来的好处。旅客在游玩的过程中顺应大自然的意境,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森林旅游是一种有计划性的活动,在旅游部门严格的管理下,对自然景观、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进行非消耗利用的过程。在生态旅游区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旅游活动,不仅为人们普及了自然知识,而且强调了环境教育,使游客潜移默化地接受文明旅游。旅游活动要在维护和促进森林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是旅游管理部门最基本的任务。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区的环境问题也在逐渐增多,影响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能够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森林生态环境。

2.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2.1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是依靠森林资源的产业和公益事业,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在考虑森林资源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取连续的经济效益和满足地方和国家的需要。为了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在不破坏森林资源与生存环境,不损害人类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将数量、质量、效益和环境相结合,实现有效利用森林资源。只有遵循发展的原则,发展经济与培育资源相结合、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在不损害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体现在有形产品经营为林业带来的经济利益,还要注重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生态环境,在合理追求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协调生态、环境、发展、资源之间的关系。

2.2林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经济持续性与生态持续性失衡。林业持续性由生态持续性、社会持续性、技术持续性、经济持续性等一些列持续性构成。保持生态持续性是发展林业可持续性的前提保障,经济可持续性为林业提供充足的动力和活力。但是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始终存在着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不平衡的情况。

2.2.2传统的经营理念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资金、技术、科技人才的投入,而且需要林业经营者、林区居民和社会各界改变陈旧的经营理念。传统的经营观不重视林业的生态效益,导致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经济效益的后劲不足,林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

3.森林生态旅游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与影响

3.1森林生态旅游发展实现了森林资源良性循环和持续经营

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不是将森林资源或产品直接流向用户,而是使游客得到身心的满足和心情的愉悦。森林生态旅游业不仅为森林资源修养生息提供了机会,而且有利于森林资源的恢复和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获得的经济效益为经营林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资金保障,所以森林生态旅游促进了森林资源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林业可持续发展。

3.2森林生态旅游减轻了商品林的经营负担

林业分类经营把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林业将商品林经营所得的一部分资金用于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和公益林公益效益的补偿,建立健全公益林效益补偿,有利于林业的持续发展和发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商品林的产业化发展要加强科技、资金、基础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公益林在经营过程中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将生态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减轻商品林的经营负担,为商品林的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3.3森林生态旅游促使人们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强了当地居民、政府和游客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旅游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空间,降低了就业成本,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扩大了旅游地的内需。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游客在欣赏自然景观的同时接受了环境的教育和生态的启迪。

4.结语

生态环境效益篇8

环境会计建立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是对传统会计的发展与创新。它是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结合到一起,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据。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会计的目标就是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环境会计能够对监督企业在从事经营活动的过程中,履行环境责任的状况,它记录、计量企业在进行环境保护过程中所花费的成本费用。环境会计的具体目标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计划、义务以及贡献等方面的会计信息。通过环境会计报告,帮助企业员工树立环保理念,对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企业建立环境会计的意义

环境会计主要研究的是生态环境的价值与成本,它是以会计信息的方式对环境变化进行表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采用的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利用,使我国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迫切要求我国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以及采用新的核算方式,对环境加以保护,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会计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广大财务工作者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完善这一理论系统。

环境会计理论建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我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但同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致使自然资源趋于枯竭。人们逐渐意识到,只有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因为国家发展与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环境的作用,这在客观上推动了环境会计体系的建立。

环境会计的提出是我国自然资源现状的迫切要求。自然资源作为人类所共有的资产,其属性是稀缺的,是有限的。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因为政策执行的不到位,致使自然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浪费,所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的开发利用已经迫在眉睫。环境会计作为未来企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环境开发、利用与保护方面积极的发挥作用,以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二、环境会计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

1、运用的原理

人类通过作用于自然资源,而带来效益。在这一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损耗构成了生态成本,只有在生态成本在被生态收益全面的补偿之后,而形成了生态利润,整个社会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反之,如果没有对生态成本进行及时补偿,那么就会导致生态资源的逐渐减少,自然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2、环境会计的核算

(1)环境资产的核算。企业可以在会计账户中开设“环境资产(土地、森林、河流、草场等资源)”这一科目,对各种环境资产的存量与流量进行核算。同时也要设置“环境资产损耗”账户以货币形式来反映企业对生态资源损耗。通过二者的比较能够反映出企业所拥有环境资产的净值。

(2)环境成本的核算。在会计账户中的“生产成本”账户进行核算,并且可以在生产成本账户部分类账户之下设置明细账户。我们也可以根据环境成本的各类不同,而进行不同的会计处理,以此分清影响责任主体。

(3)环境费用的核算。如果环境资产能够被计量,那么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用的环境资产所发生的环境费用就可以计量出来。企业可以在会计账户中设置“管理费用――××费用”来对其进行财务处理。

3、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

企业可以采用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与非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两种方式进行。前者主要是利用除年度会计报表以外的独立披露方式,也就是说可以用环境资产负债表与环境损益表进行披露;后者则是在现有的报告体系中增加有关环境会计的一些内容,或者在附录中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4、建立环境资产损益表

这一报表主要是提示企业在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所获取的收益以及发生的环境费用。比如国家发放的,鼓励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出的贡献;企业实施环境保护之后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等等都属于环境保护收益。

5、建立环境资产负债表

这一报表主要是提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保护自然资源方面的负债与资产,该表可以建立在“环境保护=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的基础上。

三、总结

上一篇:规模经济的特点范文 下一篇:普通心理学研究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