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02 17:01:21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向家坝;电站建设;绥江新型城镇化;影响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进一步趋势与标志为城镇化建设。作者提出,我们同绥江的发展相结合,建设新型城镇要具有绥江特色,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下面为大家介绍,建设的新型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的特点为:合理的布局、具有当地特色、功能设施完善、节约资源、整体规划、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建设效率高等。建设向家坝电站应该作为绥江发展的新起点,走上具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的实质与内涵

同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对比,得到了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信息化和新型技术作为发展的主要动力,将城镇中的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之间协调发展,创造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路程。其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统一发展城乡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步伐;第二,展现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表现出人文特点;第三,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资源之间协调发展,促进城乡化建设的全面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是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力;第五,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找到最适合该地区发展的方式,因地制宜。从整个方面讨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要按照一定的原则,为“五个重点,按照一个统领”。“一个统领”具体指的是按照科学的发展观,以人为本、整体规划、协调全面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等五项为“五个重点”。

二、向家坝电站建设对绥江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一)布局方面。绥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布局要坚持“加快县城建设和特色化小城镇”的城镇化方针。逐步实现以现代湖滨生态园林新绥江为核心,以会仪、新滩、中城、南岸、板栗为特色城镇,沿水富至南岸沿江二级公路,绥江县城至盐津串丝普洱的二级公路网布局的城镇网络体系。

(二)功能方面。城镇化综合承载能力和聚集能力主要体现在具有完善的城镇化功能,是基础同时也是前提。由于城镇化发展和建设中受到了资源、环境等制约,因此我们可以采用跨区域调水、治理环境等方式解决上述问题。在2007年的7月17日,绥江县召开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奚落渡水以及向家坝水电站的移民安置工程会议”,大会上相关领导明确表示出:建设罗汉坪水坝,资金来源为三峡公司的补偿,同时政府再投资一亿多人民币。水库的位置距离为县城三十六公里的绥江县南部的板栗乡,是待建的中型水库。规划的水库总容量为一千三百零九万立方米,水面的总面积大约为十万平方米,水站建成后向新县城以及新滩镇片区供水,是一种跨流域的供水工程,在建设和发展中可以满足需要。建设罗汉坪水库的目的为实现跨流域调水。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增强对城镇公共产品的建设以及管理,增强建设力度,尤其是在公共设施、基础性教育、公共卫生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可以起到改善人们居住环境以及创业周围环境的目的,将城镇化建设中的学习、教育、科技、医疗等设施都更加完善,从而提高公共服务体系。务能力、要素聚集能力和辐射区域能力。

(三)城乡统筹方面。建设城镇化的同时还要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统一安排和发展。城乡统一发展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体现:一积极的推进新城镇建设;二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脚步。建设新城镇在整个发展中起到了纽带作用,可以达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建设向家坝电站需要将绥江的大片土地淹没,全县总共五万多人员都要向别的地区迁移,其中两万多都属于农村移民。由此引发一些列问题,因此我们要考虑将新农村化建设同绥江具有特色的新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发展。第一,建设向家坝电站是一个发展机遇,在建设城镇化的同时让农村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小城镇的方向做到有序转型,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利用农村大量的生产力,提高农民的整体收入。第二,采用“整合”的方式,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整合”的目的就是将城乡之间的界限打破,扩大范围,在更广阔的空间中实现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建设。优化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基础配置,将城镇和乡村中的资源做到各取所需、双方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可以起到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目的,不断的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第三,“对接”的方式可以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站在城乡一体化的高度思考建设城乡以及需要的基础设施之间实现“对接”,在建设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同时,建设农村,提高农村的服务能力,绥江县在这方面有突出的特点。

(四)资源方面。建设新城镇需要遵守的原则为“减量化、资源再利用、资源化”,建设出具有新型的和集约型的新农村,节约水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材料等。首先,要将所有资源合理配置;其次,加强资源管理;最后,采用集约的方式利用资源。向家坝电站完工以后,很多资源都变得更加紧张,尤其是林、砂石、地等资源,因此城市在建设时要合理的开发土地,城市用地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承载能力,建设集约和节约用地,让城市更加紧凑。

(五)社会方面。我国市政部门以及科教文卫等公共事业等,在建设向家坝电站中做了一定支援。首先,公共服务设施在建设和规划中要合理布置,例如医院、文化馆、体育场、学校等。其次,保障和维护群众的利益。在建设新城镇的同时,群众迁移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将当前利益和群众的长远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城镇化建设中遇到的关系到群众利益的问题做到有效的解决,尤其是在城镇规划和管理、房地产开发、保障住房质量、物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服务部门等。最后,政府要将财政向农村转移,可以让更多人享受城镇化发展的最终成果,减少农民在城镇生活需要的资金。

(六)发展速度方面。我国开展“十一五”期间,云南省建设城镇化的速度为每年递增1.2%,经过多年的发展,城镇化水平为百分之三十五。全省的城镇化水平到2020年以后,就会发展到大约百分之五十。在《绥江县新县城总体规划》中提出,绥江县在2004年的城镇化水平为百分之十八点八,在2012年城镇化水平达到百分之二十七点一,2015年为百分之三十一点九,2020年就到了百分之三十六点九。按照上述的方式推算,绥江县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每年保持在大约增加1.13%。在2012年到2015年期间,是城镇化建设中属于最关键的几年,每年平均的增长速度为1.6%;到了2015~2020年期间的几年中,每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篇2

一、高起点认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对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生事物,我们从功在当前、利及长远的高度来认识,作为促进农村全面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来落实,切实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保证。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三个始终”。两年来,县委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作为一项推进农业信息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一项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载体,作为一项推进党的建设、惠及亿万农民的创新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切实抓在手上。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始终”,即始终把远程教育作为提升农村党员干部能力的素质工程来抓,始终把远程教育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致富工程来抓,始终把远程教育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保证了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年7月份30个站点全部建成使用。

二是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职责任务。远程教育建管学用涉及到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为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县委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委组织部、纪委、宣传部、党校、教育局、财政局、文化局、广电局、农业局、科技局、电信公司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为加强工作的组织和落实,县委成立了专门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办公室,增加了人员,配备了交通工具,具体负责和组织全县远程教育设备安装、维护、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各乡镇也都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远程教育管理站,配备了管理员和操作员,负责本乡镇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同时,明确规定了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全县形成了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组织体系,使远程教育建管学用各项工作得以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三是完善工作机制,狠抓责任落实。为加强对工作的指导,我们建立了包村领导和包村干部包站点制度。全县30名乡镇科级干部每人联系一个站点,经常深入到站点、到党员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督查工作落实。各乡镇还把督促指导站点管理维护、组织学习收看、联系教学辅导、应用远程教育作为包村干部的一项重要的工作职责,与其他中心工作统一部署、统一督导、统一考核。县委远程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实施方案,对工作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度、督导任务落实,形成了县委宏观指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成员单位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有力的推动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没向群众分摊一分钱的情况下,筹措资金140余万元,安装站点30个,一次验收合格。为确保基层工作落实,县委把远程教育管学用工作列入基层组织建设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远程教育工作考核办法,对乡镇村党组织负责人及操作员实行责任考核,形成了“镇站自查、县委督查、随机抽查、定期考核”的两级工作督导考核机制,保障了各项职责任务的落实。

二、以管理规范、运转正常为目标,切实加强站点管理维护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确保设备管护到位。人员是管理的第一要素。在人员遴选上,我们坚持素质优先。县、乡镇选配了既懂干部教育又懂专业技术,既精通管理又熟悉农村的年轻干部专门负责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县、乡镇两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总数达26人,其中8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在村级终端站点管理人员的选配上,坚持“推选结合,以推为主;专兼结合,以兼为主”的原则,从两委干部和返乡大学生中选配终端站点管理和操作人员38人。在素质提升上,我们坚持经常性教育培训。设立培训基地,定期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两年来,采取集中培训、个别指导、操作员大赛、下发培训资料和辅导光盘等形式,先后培训站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350多人次,各级管理、操作人员的管理和维护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在管理机制上,我们力求队伍稳定提高。对站点管理队伍,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考核。乡镇级管理人员由县委远程办负责管理,人员变更要报县委组织部批准;村级管理人员由乡镇站管理,变更由乡镇党委批准,并报县委远程办备案。结合工作考核每半年对站点负责人和操作员进行一次群众满意度测评。考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低于70%的站点负责人和管理员,分别由乡镇村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谈话告诫;年终考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仍低于70%的站点负责人,由乡镇党委做出组织处理。为搞好技术服务,县委远程办经常下去巡回服务,随时为站点提供技术保障,截至目前,共为基层站点维修计算机达60余台次。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学用管理规范。制度是管理规范的前提。我们先后制定了节目收看学习制度、站点管理与使用制度、信息反馈、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各项制度,统一发放到各站点。同时统一设计、印发了《**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手册》和《**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知识手册》,将各项制度细化为各种表格、记录,使站点管理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制定了《**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考核细则》和《**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保管协议书》由县委组织部与各乡镇党委、乡镇党委与各村及管理员层层签订,将管理维护职责明确到乡镇、明确到村、明确到人。各乡镇、村不仅为站点配备防盗、防潮等“五防”设施,还通过治安巡逻、值班等措施实现了专人看护,确保了站点设备的安全。在此基础上,我们按照“管理维护、学习收看、学用结合、综合服务、示范带动”五个好的要求,开展了创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站点活动,实行动态管理,调动了站点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提高了站点管理的整体水平。

三是落实维护经费,确保站点正常运转。经费是站点正常运行的保障。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每年由乡镇财政为每个站点拨付运行维护经费1000元,包括:电费、上网费、设备维护费等。

三、多措并举,提高学用成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让群众得实惠、见实效既是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初衷和目的,也是试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工作中,我们以涉农部门为依托,以教学辅导为切入点,以创新教学组织方式、丰富教学资源为保障,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教带学、以教促用”的远程教育站点学用新路子。

一是多部门参与推动,实现资源有效整合。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涉农部门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天然联系”,引导群众学习应用。涉农部门也可依托教育网络共享信息资源,及时指导群众的生产生活。我们联合党校、涉农等部门开展了许多主题实践活动,如利用新疆昆仑网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经常开展远距离互动培训;成立了由23名涉农部门技术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队,定期和不定期到远程教育基地辅导;开展了远程教育主题月和“科技之冬”联合培训新型农牧民活动;举办了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学用知识竞赛活动等。县直各有关部门和乡镇各涉农办公室也纷纷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创新教学方式,分类指导组织学习。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和学习需求,我们逐步探索出不同的教学组织方式,引导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分组学习和分类学习应用。每月以“民主日”等活动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集中学习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科学技术等知识。对党员干部实行收看考勤、学分考核,年度学分低于60分者,则丧失年底评先、评优资格。对广大农村群众,根据从事产业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学习兴趣小组,推行分组学习。乡镇村根据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分类制定教学计划,指导各学习兴趣小组下载、收看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并结合农民增收工程,进行实用技术、产业化经营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为最大限度的满足年龄、从业、特长、爱好等不同情况群众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我们要求各站点全天开放,保证群众随到随学。群众可以根据需要和播放计划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农民群众自我教育的有效载体。

三是建立辅导队伍,因地制宜分类施教。为加强对远程教育站点的辅导,我们从农业局、畜牧局等县直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中选聘了23名业务骨干,各乡镇从涉农办公室和农村实用人才中选任了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建起专兼职辅导教师队伍。依托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立了11个农牧民综合培训中心,选建了22个学用示范基地、110个学用示范户,按照分类辅导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定期和不定期派专家到基地、示范户家中手把手的传授生产技术,指导群众运用学到的远教知识,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各乡镇辅导教师也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建立了教学辅导联系点,开展分类辅导。催生了一批像阿热勒托别镇哈拉苏村陆地蔬菜种植、**镇别斯托别村大棚花卉、哈拉布拉乡阿克俄依村万寿菊种植、吐尔根乡哈拉奥依村孕马养殖等种养加专业村发家致富典型。

四是共同开发课件,实现资源共建共用。本土化的教学课件是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重要基础。为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我们投资20多万元配备了先进的摄录、编辑等课件制作设备,安排专人负责课件开发。为制作符合群众需要的教学课件,我们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广泛听取农村党员群众的意见和需求,制定了教学资源建设计划。本着“整合社会资源、合作开发建设”的原则,与农业局、畜牧局、科技局等相关单位整理了现有的教学课件,开发制作了《亚麻的种殖与管理》、《细毛羊的养殖技术》、《美德在农家文明在小镇》等适合**农村实际、群众喜闻乐见的教学课件。两年来,共制作实用技术、典型经验等各类教学课件20多个,时长200余分钟,其中1部被全国远程教育教学资源采用,1部被新疆远程教育教学资源采用,7部被《新疆党员电教》(农村版)、(城市版)音像教材采用。远程办还投资5000元建立了科技片库,并适时免费复制发放到各接收站点,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群众的学习需求。

试点工作开展两年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已成为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技能培训点,干部受到了教育,农牧民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实践证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是一项功在当前、利及长远的创新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是党中央为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需要实行的一个伟大创举,对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认真回顾总结我县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实践,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继续发扬:一是坚持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作用,是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组织保证;二是坚持“天网地网”结合,是用好用活现有资源和设施的有效形式;三是强化管理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是确保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长期正常运转、发挥作用的有效措施;四是坚持以中央和自治区教学资源为主,地方资源为补充,把转播中央、自治区资源与开发地方辅助资源相结合,是满足不同教育培训对象和不同教育培训需求的重要手段;五是坚持学用结合,注重应用效果,是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用的最终目的。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篇3

按照《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村综合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4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文件的实施意见》(云政发〔*〕73号)文件精神,根据*年5月11日昭通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要求,为切实加快我县农村综合改革步伐,结合实际,经县人民政府研究,现就乡镇机构设置、编制管理和人员分流提出以下意见:

一、乡镇机构设置

(一)乡镇行政机构设置

乡镇是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其主要职能集中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搞好公共服务,巩固基层政权,维护农村稳定”上。但具体事务管得太多,职能越位、错位、缺位,干预农民和经济组织生产经营自,职能庞杂,是造成乡镇机构臃肿的主要原因。理顺政府职能、合理设置机构,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基层政权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行政管理和发展公益事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

按照转变政府职能要做到“两还”、“一剥离”、“四加强”(即:从催种催收中退出来,还农民经营自;从直接管理村级事务中退出来,还村民自治权;将适合于市场运作的事务从政府工作中剥离出来,交给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引导,帮助农民拓宽生财之道;逐步加强公共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扶持弱势群体;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管理,维护农村稳定)的要求,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根据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昭政发〔*〕43号)文件精神及昭通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县16个乡镇实际,白鹤滩镇、老店镇设立“党政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社会事务办公室”3个内设机构;药山镇、大寨镇、小河镇、马树镇、新店乡、崇溪乡设立“党政综合办公室”和“经济发展办公室”2个内设机构;其余各乡只设立“党政综合办公室”1个内设机构;根据工作需要可配备相关助理员;乡镇不设政协机构;根据《中共昭通市委办公室昭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基层维稳中心(站)的通知》(市办通〔*〕68号)文件精神,将乡镇综治办、维稳办、矛盾调处中心合并,成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中心(简称综治维稳中心),属党委职能。

(二)乡镇事业机构设置

按照政事分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围绕强化为“三农”服务功能、减轻农民负担这个总体目标。通过进一步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服务的措施,建立起分工协作、服务到位、高效多能、充满活力的事业单位运行机制,逐步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根据工作需要,保留原乡镇财政所、国土资源管理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站、劳动保障事务所、卫生院和中小学校、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林业站、水利管理站(根据中共巧家县委、巧家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实施意见》(巧发〔*〕10号)文件规范后的全称)。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78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云政发〔*〕85号)文件精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主要职能转到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经济管理上来,将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的畜禽疾病防治职能剥离出来,成立乡镇兽医站,为县农业局垂直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畜禽疾病防治职能。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为便于县级主管部门整合县乡技术力量,加大对优势特色产业的培植,确保重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将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兽医站收归县农业局垂直管理,乡镇林业站收归县林业局垂直管理,乡镇水管站收归县水利局垂直管理。将乡镇“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所”更名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仍属乡镇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

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所、文化服务中心为乡镇党委、人民政府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和业务经费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人员调配管理由乡镇党委、政府提出意见,报县委政府审批后,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配管理;业务开展、工作考评、年终考核由乡镇管理。

乡镇财政所、国土资源管理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站、劳动保障事务所、卫生院、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兽医站、林业站、水管站和中小学校为县直部门垂直管理的事业单位,其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县直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人员调配管理由县直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组织人事部门进行调配管理;业务开展以县直部门为主,在乡镇党委、政府的指导进行;年终考核(含派出所、司法所),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并按干管权限报组织、人事部门。

重新规范名称和管理权限后,各乡镇、县直各主管部门要按要求及时完善公章、牌子更换并办理相关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

二、乡镇人员编制管理

(一)重新核定乡镇机关编制领导职数

根据昭通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通知》(昭市编〔*〕21号)文件精神,在市编委核定给我县各乡镇行政总编制的范围内,由编委重新核定各乡镇行政机关编制。根据市委的要求: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严格控制在7名左右,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尽量交叉任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实行一人多岗,一人兼管多项工作。结合我县实际,2万人以内的乡镇核定领导职数7名,2至4万人的乡镇核定领导职数8名,4万人以上的乡镇核定领导职数9名。

(二)重新核定乡镇事业单位编制

根据昭通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通知》(昭市编〔*〕21号)文件精神,在市编委核定给我县各乡镇事业单位编制总额的范围内,由编委对各乡镇事业单位的编制进行重新核定。

(三)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编制管理

根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86号)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号)规定,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审批程序和制度。凡涉及职能调整,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增减的,统一由机构编制部门审核,按程序报同级机构编制委员会或党委、政府审批。其他任何部门和单位无权决定机构编制事项。按照省对乡镇行政事业编制的总量进行控制、管理的要求,编制重新核定后,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不得在编制之外聘用和借用人员顶岗,变相扩大人员编制。满编、超编单位一律不准进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缺编需要进人时,必须由县直主管部门或乡镇党委政府提出申请,组织、人事和编制部门审核,经县委、政府同意,报市人事和编制部门审批后,按照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招聘)、择优录用的程序办理。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数配备人员,确保实现中央提出的乡镇机构编制五年内只减不增的目标。

重新理顺机构设置和核定编制后,各乡镇必须及时草拟出“三定”方案,送县机构编制办公室审核把关后,报县委办公室行文审批。

三、人员分流

人员分流工作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重中之重,是确保乡镇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环节,也是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矛盾较为突出。各乡镇要高度重视,认真细致,精心组织,把精简分流人员同落实科教兴巧的战略结合起来,同经济建设第一线结合起来,与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严格在编委核定的编制范围内定岗定职的基础上,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竞争上岗;对超编单位人员,按照对口专业和对应机构性质进行分流;借用人员必须按时返回原单位参加竞争上岗;未竞争到岗位且不服从组织安排上岗的人员,列为待岗,待岗期为3年,第一年发给工资总额70%的生活费,第二年发给工资总额50%的生活费,第三年发给工资总额30%的生活费,三年期满仍未上岗的予以正式辞退或解聘;大力清退临时用工。各乡镇、县直各主管部门,要在不增加财政开支、不将分流人员简单推向社会的前提下,顾全大局、统筹兼顾,认真研究制定人员分流的具体途径和办法,报县委、政府批准后执行。同时,在人员分流工作中既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家认清改革的重大意义;又要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每位干部职工都充分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做到留得安心、走得愉快,确保社会稳定。

四、工作步骤

根据县委、政府农村综合改革的总体实施意见,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年9月1日至*年9月15日)

各乡镇、县直各行政主管部门要根据县的改革精神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文件、会议精神。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正面宣传和正面引导,大力宣传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广大干部职工识大体、顾大局,正确对待和积极参与改革,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同时,要根据县的总体方案,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方案要体现出较强的政策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细化每个步骤,落实每项责任,为顺利推进机构改革奠定基础。

(二)实施阶段(*年9月16日至*年10月25日)

1.机构上划及拟定“三定”方案(9月16日至9月30日)。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及时将要上划的站所的人员、财物等整体上划县直主管部门。上划后,县直各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要在2002年“三定”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要求,由一把手负起总责,遵循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职责分工分别拟定“三定”方案(上划站、所由主管部门拟定,未上划站、所和乡镇内设机构由乡镇负责拟定),并于9月30日前送县编办审核后,报县委审批。

2.重新规范乡镇事业单位名称和核定编制(10月1日至10月4日)。乡镇行政机关“三定”方案批准后,由县编委对各乡镇站、所、中心名称进行重新规范并核定编制。

3.竞争上岗(10月1日至10月13日)。各乡镇、县直各行政主管部门清退临时人员后,要在县编委核定的编制范围内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各在职职工要在本站、所、中心设置的岗位中申报岗位,通过竞争演讲、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后,择优上岗。

4.人员分流(10月14日至10月25日)。竞争上岗后,所有未定岗人员列入分流对象。按照“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加强企业,优化结构”的原则,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本《实施意见》中“人员分流”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人员分流工作。

5.完善公章、牌子的更换及法人登记(10月26日至10月28日)。人员分流工作结束后,各乡镇、县直各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完善公章、牌子更换工作,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相关手续。

(三)总结完善阶段(*年10月28日以后)

所有工作结束后,各乡镇、县直各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对此次改革工作进行总结,并认真做好各类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准备迎接县农村综合改革领导组的验收,并思考进一步的完善工作。

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直接关系到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事关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各乡镇党委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切实负起责任,抓好改革的各项工作。各级主管部门要从大局出发,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乡镇行政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编制核定等工作。我们一定要从建立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目标、狠抓落实,确保乡镇机构改革工作有序开展。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篇4

一、主要目标

2020年底,全县形成从生活垃圾产生到终端处理全过程的城乡一体、全域覆盖的链条式管理体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明显提升。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95%;

乡镇处理率不低于70%;

农村实现“三有”,即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处理设施,有完善的收运体系和装备,有良好的运行机制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高效的运行管理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实县级主导、部门主管、乡镇主抓的层级工作责任链。有序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为主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体系。

户分类。城镇建成区居民户(商铺)负责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保洁;

农村居民户负责自身房前屋后和承包责任田(山)的环境卫生保洁,将自家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城区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农村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其他垃圾”。

1.有害垃圾(如电池、农药包装物等),由居民、驻地单位与个人自行收集,投放至指定收集容器,转运至指定的专用场所,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处理。

2.可回收物(包括塑料制品、化纤布料、复合材料、金属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可回收纸等),由居民自行收集售卖,或者投放至对应垃圾收集容器,由村(社区)保洁员收集,交相关企业回收利用。

3.厨余垃圾由环卫部门餐厨垃圾收集车定时上门收集,交由专门处理终端作专业化处理。

4.易腐垃圾(包括农作物、植物枝叶、散养畜禽粪便、以植物为原料做成的产品等),由农村居民以堆肥、还田(山)等方式自行填埋处理。

5.其他垃圾(如已被污染、细碎、难分类的纸类、塑料、玻璃、织物等),由居民袋装后直接投放至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由村(社区)保洁员收集、清运至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点或垃圾中转站。

村收集。各村(居)委会负责辖区内主次干道和河道两岸等公共区域的卫生保洁,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中心村主干道公路沿线等人流聚集区投放垃圾收集设备,负责按规定路线集中收集,实行“站点收集、直收直运”模式,做到日产日清。

乡镇转运。各乡镇负责辖区内的环卫保洁、垃圾运输和垃圾中转站的日常管理。负责合理安排垃圾车收运路线,将村内垃圾收集转运到乡镇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有条件的可直接运送到垃圾处理终端)。在满足清运要求的前提下,相邻的乡镇、村(社区)可协调跨区域收集清运。乡镇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就近运至野三关、神农溪和荷花等备用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处理。每个乡镇负责培育1至2家可再生利用资源回收企业,每个村(社区)培育1至2个垃圾回收点,可将垃圾中转站分拣站(房)免费出租给垃圾回收企业使用。对垃圾回收企业实行奖励补贴,具体补贴标准另行制定。

县处理。县城市管理执法局负责统筹调配密闭式转运车辆,不定期将各乡镇经压缩后的生活垃圾转运至荷花垃圾预处理厂进行预处理后,统一运往秭归县郭家坝水泥厂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技术进行末端处理。

(二)落实稳定的保洁收运队伍。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统一负责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工作,各乡镇组建环卫队伍,村(社区)配备专门保洁人员,形成稳定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管理和保洁队伍。

1.组建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中心(在县市容环卫局加挂牌子)。调配4名事业编制,履行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管理的统筹协调、监督指导、检查考核、经验推广等工作职责。

2.配齐清运保洁队伍。组建巴东县环卫公司,负责县城建成区范围内135万平方米的卫生保洁清运、乡镇垃圾中转站至华新环境公司垃圾预处理厂的垃圾转运、县城备用垃圾填埋场和渗滤液处理站的维护管理。对城区主干道实行机械化吸尘、洒水和冲洗,次干道、梯道及人行道按照每5000平方米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实行人工保洁。

各乡镇组建人居环境整治服务中心,配备2至3名环卫管理人员,负责辖区内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和保洁队伍管理。乡镇建成区按照每10000平方米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实行人工保洁。村(社区)明确1名副职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村(社区)聘请专(兼)职保洁员,负责辖区的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公共区域清扫工作。每个自然村可按照每1000人常住人口配备1名保洁员,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可按30户以上配备1名保洁员,选聘农村低保人员或者贫困户人员担任,也可由村护林员、农村道路养护员灵活兼任,按标准配置保洁工具和保洁服。保洁员工资统一实行按量计酬,由乡镇和村(社区)分级负担,其标准由乡镇、村(社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乡镇和村(社区)应划定环卫保洁责任区域、制定环卫保洁标准,加强环卫保洁人员的管理、考核工作。

3.积极推进市场化服务。鼓励各乡镇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环境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对交通便利且区域邻近的若干村可一并打包,通过现场竞价或公开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择专业化保洁公司承担片区内的环境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收运工作。鼓励各村推行上门或定点收集农户生活垃圾。

(三)配置必要的保洁收运设备。

1.适度配置垃圾桶。主要采用容积240l垃圾收集桶、3m3垃圾箱。因地制宜,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原则上在主路旁及环境要求较高的道路旁不宜设置垃圾桶。城镇居住区按照服务半径不超过80米的标准布设一处勾臂式垃圾箱。乡镇主干道两边的居民集中区可摆放大型转运垃圾箱,街道、主要通道两边及居民集中区摆放分类垃圾桶。村(社区)根据区域内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桶(箱)。

2.科学配置垃圾车。主要采用“车厢可卸式垃圾车密闭式收集”与“压缩车密闭式收集”两种工艺方式。城镇根据保洁清运面积相应配备洒水车、冲洗车、清扫车等专业设备。县城配置车厢可卸式大型垃圾运输车、餐厨垃圾收集车、吸污车,由县城市管理执法局统一调度,保障各乡镇垃圾中转站压缩垃圾和中转站渗滤液的转运处理。各乡镇根据需要配备后装式压缩车、清扫车和洒水车,每15至20个村(社区)配置1辆垃圾收集车,车辆使用由乡镇统一调度,清运路线由各乡镇自行规划制订。各村(社区)根据道路实际情况,适度配置灵活机动的小型、密封、吊装式收运车辆进村入户收集生活垃圾。

3.建设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结合“智慧巴东”建设,建立健全“智慧环卫”数字化监管平台,对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清扫、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在线监控。

三、工作步骤

(一)筹备启动阶段(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

制定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收运管理实施方案,逐步理顺全县生活垃圾管理体制,明确管理机构和职责,广泛宣传动员。组建巴东县环卫公司,开展垃圾处置设备更新升级和垃圾分类试点推广、存量垃圾清零工作。

(二)全面实施阶段(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基本建成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管理体系,全面实施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

(三)总结评估阶段(2020年10月)。

对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收运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总结经验,提出下阶段工作目标和计划,积极做好全面迎检准备工作。

(四)成果巩固阶段(2020年11月至12月)

集中梳理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常态化。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推行三级书记主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先进经验,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常务副组长,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发改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财政局、文化和旅游局、卫生健康局、融媒体中心,州生态环境局巴东县分局等部门主要领导及12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为成员的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收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推进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收运管理工作,研究解决无害化处理收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办公,由县城市管理执法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收运管理工作的统筹调度、工作推进、监督考核等事宜。各乡镇人民政府为辖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收运管理责任主体,统筹组织协调做好本乡镇垃圾分类、收集、收运工作,明确人员职责分工以及镇村环卫管理职责,切实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大力宣传引导。城乡生活垃圾治理责任部门要深入宣讲生态环保理念,普及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等知识。宣传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宣传工作。各乡镇要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推行院(户)门前“五包”,定期开展卫生评比。驻村“尖刀班”要紧密结合脱贫攻坚“六个全覆盖”工作,在农村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教育部门要将垃圾处理知识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等主题活动,扩大社会教育面,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落实经费保障。按照“政府引导、多元投入,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建立“县为主,乡镇和村(社区)共担,农户适当出资”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收运管理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将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县财政按户籍人口每年每人20元的标准保障经费,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各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和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予以工作经费支持。该经费年初先拨付50%作为乡镇日常工作运转经费,其余50%通过考核验收的方式在年终按实际得分给予补助。二是各乡镇、村(社区)根据自有经济状况配置相应资金,其中,村(社区)光伏发电等集体经济收入用于辖区环境卫生保洁和生活垃圾治理经费的支出比例适当增加。三是建立城乡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城镇根据发改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向县城镇居民户收取垃圾处理费,费用收取应纳入水费。对不具备纳入水费条件的,由主管部门授权垃圾收运处理机构代收。四是充分发挥居民主体作用,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原则承担辖区的保洁费用,鼓励乡村探索采取“一事一议”、居民自治或村规民约等方式收取垃圾处理费,专项用于本村(社区)的保洁清运费用。该资金由村(社区)统一收取,乡镇监管,定期公布资金使用明细。五是有效整合财政性资金。统筹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战略、村集体经济、居民自筹等作为补充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大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投入。六是积极探索社会化服务、公司化运作模式,鼓励社会帮扶、捐赠治理农村生活垃圾。七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补助资金。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篇5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突出农业技术信息化、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农村管理信息化和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四个重点,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农业科技信息化水平。

二、目标任务

自20__年开始至20__年,全县300个行政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部分乡镇级以上科技示范园以及科技带头户、[范文为文秘站 作者原创作品-转载请加*文秘站 外部链接!注:]涉农企业等,全部安装科技信息村村通软件,实现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届时将建成一个全县以村户为单位,可以与乡镇、县、市以及全国涉农信息网络进行信息互动的科技信息网络。

三、方法步骤

自20__年开始,选择部分条件较好的村(居)建立“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示范点;在玉山、郑山等乡镇建立“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示范乡镇。20__年,全县60%以上的乡镇实现“科技信息村村通”。20__年实现全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有条件的乡镇可以提前组织实施。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网络,硬件建设主要依托组织部门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软件系统由市科技局开发研制。

资金来源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解决,县、乡、村分别负担一定比例,各级财政给予支持。每年的计划补助,可以列入当年的科技计划。

四、组织领导

1、成立___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县委、县政府领导同志任组长,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科技局。各乡镇也要设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管理站,负责本乡镇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的实施。各级要把农业科技信息村村通工作纳入社会信息化总体规划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作,要建立起县、乡(镇)、村层次完整、分工明确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的责任、目标、任务。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规划管理、政策研究、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等工作;县委组织部负责网络的运行管理及监督检查,并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县科技局负责“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本文作者申明:仅提供给文秘站 !注:]工程的指导和软件的安装、培训、使用,配合县委组织部对“工程”进行督导检查;县财政局负责“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的资金调度、支持和检查,统筹财力,保障重点,并切实监督“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资金的使用效益;乡镇管理站结合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星级管理办法,具体管理本乡镇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系统;农村信息员负责本村科技信息的、传播和管理等工作。各级在每个年度分别对所属行政区的该项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成绩。

3、加强领导和督查。要加强对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的领导工作,县对乡镇、乡镇对村分别进行检查指导。县农村科技信息村村通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各乡镇工作的协调的督查,每年要结合年度星级站点争创及科技进步考核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先进单位和优秀管理员、操作员和信息人员。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篇6

这次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是经县委同意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委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动员和安排部署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坚定信心,进一步增强做好远程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是中央着眼于加强农村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示,要“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曾庆红、贺国强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指出,经过四年的试点和扩大试点,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时机成熟,意义重大,要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去年四月份,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省、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会议之后,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决定成立领导协调小组和办公室,并讨论通过了《*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会议指出,要结合我县实际,科学规划,精心组织,稳步推进,切实把这项事关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自2003年创办党建网站开始主动探索以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各部门单位大力支持,全体远教工作者共同努力,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我县在没有享受试点地区优惠条件的情况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使用,自加压力,超前运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在站点建设方面,截至去年底,全县已建成乡(镇)、村远教站点50多个,信息示范户250多户,初步形成了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有点,组有示范户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在教学资源方面,近年来制作的《党员形象一张卡》等专题片和大量农村党员干部实用技术培训课件,多次在省市电视台播出,也受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欢迎。在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培养建立了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技术过硬的教学管理和技术服务骨干队伍。在搭建工作平台方面,在对党建网多次改版,充实内容,完善功能的基础上,依托信息网络中心和职教中心,初步建立了远程教育培训基地。在工作机制方面,我们建立健全了教学组织管理、骨干队伍建设、本土课件开发、站点运行维护、工作经费保障等工作机制,初步实现了远程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别是提出的《党员教育导报》和流动光盘进万家等做法,延伸了远程教育触角,使远程教育受到了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产生了明显的效应。探索实践的成效充分表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农村宣传政策的“直通车”,是党和人民的“连心桥”,是党员干部学习的新阵地,是农民致富的“好帮手”,是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新动力,是一项造福农民群众,利党利国利民的富民工程、创新工程、基础工程。

随着远教事业的整体深入推进,远教工作的要求逐步提高,开展的难度日愈加大,我们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遇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一些领导干部对远教工作的认识还不够高,一些新的党务工作者对为什么要开展远教工作、怎样开展远教工作理解还不够深。又比如,在站点建设上,我们还存在“量”上不足和“质”上不够的问题。一方面,还有很大一部分村尚未建站,加之全县教育布局调整,一些学校撤并,原来依托建立的村校共用站点,人员调走,设备被整合利用,站点无法运行和发挥作用,降低了站点覆盖率,削弱了整体工作基础,给今年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另一方面,一些已建站点在管理和维护上跟不上,特别是运行质量和学用成效不够理想,远教工作的手段单一、路径狭窄,不仅影响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参与热情,而且削弱了上下左右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力度,以致一定程度出现了“唱独角戏”和“上面热下面冷”的现象。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位领导尤其是具体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那就是,要牢牢抓住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边建设边整改,始终坚持在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上下功夫,真正做到建好、管好、用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想组织保证和人才智力支持。

二、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全力做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根据省上的方案要求,全市远程教育站点建设模式以电信模式新建,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要在2008年底前实现全覆盖。市上下达的10个乡镇,86个行政村站点建设任务,我县要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此前已经下发的《*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对远程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组织领导等,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握工作重点,积极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创造条件。

第一,要明确目标和任务。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为重点,总结试点经验,用好试点成果,继续开拓创新,提升工作和服务水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总的工作目标是,从2007年10月起用2至3年的时间,在全县基本建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具体到今年,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市上交给的“五个一”工作任务,其中建设终端站点是基础,是首要环节,是我们的当务之重、当务之急。要在全县10个乡镇、86个行政村,“一个不漏”地完成建站(点)任务,确实是一项面广量大的艰巨任务,面临许多实际问题和困难。我们一定要如期完成,不能拖全市的后腿,影响全市的进度。根据市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年前,我们已经做好了调查摸底、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筹集资金、拟定实施方案等工作。在第一季度内,要集中精力做好制度建设、人员培训、队伍组建、辅助教学平台建设和场所准备等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要做好电信宽带网络的建设问题,确保每个行政村都能通过宽带上网;第二季度,由县远程办牵头,做好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完成终端站点建设任务。第三季度,做好“攻坚”和“扫尾”工作,全面落实“五个一”建设目标。乡镇和各成员单位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排出具体落实计划,在总的时间进度上与市、县保持一致。根据市委的要求,我县的乡镇、村终端接收站点要全部建成“电视机+电脑+宽带”的电信模式站点。我们要求村级接收点的建设要达到“十有”标准,最主要的就是要有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有2人以上的专兼职管理人员,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工作制度,有达到标准的党员活动室(至少容纳50人,配备一台有DVD光驱、主频在1.8G以上的计算机,一台29寸以上电视机及相关配套设备),有一支教学辅导队伍和技术服务。乡镇终端接收站和市上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要提高标准,增加投影仪和音响,原则上每个乡镇要在乡镇和村上建成2个有投影和音响的接收站点。根据工作方案的时间安排,上半年全县所有乡镇、村要完成站点建设任务,现在已经是1月中旬,距计划完成时间还有5个多月的时间,各乡(镇)、村一定要振奋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加快工作进度,全力以赴推进站点建设。

第二,要落实责任和措施。远程教育工作任务能否顺利完成,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关键是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把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件功在当前、利及长远的大事,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把我县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成全市的“示范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先导工程”,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满意工程”。首先,要建立机构,加强领导。县委已经成立了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负责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组织部,依托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心开展日常工作。各乡镇回去后要迅速建立健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配置相应的人力和物力,构建和完善上下畅通、组织有力的工作网络,形成党委“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此项工作的开展要继续坚持领导包挂、部门帮扶制度,把支持终端接收站点建设作为部门帮扶的重要任务来抓。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领导干部还要建立联系点制度,带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将把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纳入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年度目标责任书,进行重点考核。其次,要明确职责,齐抓共建。要完成全面覆盖的站点建设任务,时间不多,任务很重,单靠哪一个部门或哪一个单位都难以完成,必须举各方之力,加强协调,齐抓共管。组织部门要在县委的领导下,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各乡镇要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明确规定责任,分解细化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好落实。各成员单位要相互配合,各负其责,充分发挥人才、资金、智力、技术等资源优势,承担相应的开发、制作和提供与本单位业务工作相关的教学资源的任务,共同促进这项工作。

第三,要提供保障和支持。远教工作能否顺利推进,组织的保障和人力的支持始终是关键的因素。一是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开展远程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的主要依托。现在一些行政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小,设施少,有些还比较破旧,不能满足党员群众的活动需求。会后,要迅速抽调精干力量,对所有行政村组织一次全面排查摸底,看一看现在已经有符合标准的党员活动室(可容纳50人以上)的村有多少,经改造能够符合条件的有多少,能够利用学校和其他场所建点的有多少,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对通过排查达不到站点建设标准的村,各乡镇再不能坐等项目,要通过积极争取帮扶部门支持和产业大户援助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抓紧进行建设和相关的改造,提升活动阵地的综合功能,配备有相应的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漏设施,保证站点人员人身和财产安全,确保活动场所配套设备齐全、能够长期安全使用,为远程教育工作打好基础。电信等部门要明确责任,自我加压,加快推进互联网建设,实现村村通,为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奠定扎实基础。二是要抓好人员的培训。随着站点建设的逐步推进,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管理、使用人员的培训,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首先要解决好“有人管”的问题。乡镇终端接收站要从乡镇干部中选配一名有一定文化水平、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专职管理员,并从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中小学、农广校教师或电信代办员中选配一名同志担任兼职管理员。村级终端接收点的工作由村党支部书记负责,要从村“两委”会成员、驻村干部中选配一名有一定文化水平、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同志担任专职管理员,从党员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专业协会成员或农村实用人才中选配一名同志担任兼职管理员,确保每个乡镇、村站点有2名信息管理员负责站点设备的管理维护和教学组织。其次要解决好“能管好”的问题。要根据上级要求,结合站点建设进度,加强对乡村站点管理员的培训。按照“分层组织,分级培训”的原则,2008年县上对乡(镇)、村站点管理员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颁发证书,管理员持证上岗。今后一个时期,县远程办要重点为各乡镇培训技术骨干。同时,县远程办要做好村级管理员的培训工作,突出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对常见的重点难点问题,要反复培训,反复实践,达到熟练操作的要求。站点建成后各乡镇要利用自身的骨干力量,组织好本乡镇站点信息管理人员和信息示范户的培训,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通过培训建立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远程教育工作专业队伍。三是要组建教学辅导队伍。远程教育是一项技术性工作,站点的建设、运行以及学教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指导。因此,一方面,县上将由成员单位选派有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的同志组建教学辅导队伍,定期不定期深入乡(镇)、村、组开展上门辅导;另一方面,县上将从电信、广电等成员单位抽调专业技术力量组成技术服务队伍,为乡(镇)、村站点的建设、维护提供技术服务。乡镇也要整合教育、电信等部门在基层的技术骨干和社会力量,开展技术服务。

三、多措并举、学用结合,确保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只是一个基础,学用才是其核心所在、价值所在、生命力所在。离开了学用,一切无从谈起,一切都没有意义。因此,我们要在增强远教学用成效上多动脑筋、多下力气,努力为基层组织建设开辟新载体,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提供新课堂,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新阵地,真正使远程教育成为惠及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造福工程。

一是要打造学用平台。要大力创新远程教育站点学习应用的工作平台,为远程教育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在学用途径上,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已有的中央党校远程教育C级站、教育系统卫星站点和数字电视等,及时复制下发有关教育光碟,畅通远教站点互联网络,使农村党员干部任何时候都能够组织播看和学习,能够接受教育和培训。在学用形式上,要实行集中培训、学用指南和专家辅导相结合,建立并扶持部分远教学用培训基地,定期编辑下发远程教育学用指南,邀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专题辅导,切实增强远程教育学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用对象上,要实行党员、干部和群众三相合,努力扩大远程教育的培训面和影响力,培养一大批“双带”能力强的党员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在学用内容上,要实行政策法规、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三结合,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综合素质和致富能力,深入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

二是要深化学用活动。要积极打造远程教育学用活动载体,创造性开展学用典型评选以及全县性的信息管理员知识竞赛、示范点创建等主题活动,形成正确导向,推动学用结合,力求取得实效。特别是要开展示范站点创建活动,在每个乡镇创建一个远程教育学用示范村,在每个村创建10户远程教育学用示范户,通过树立各个层面的学用典型,强力推进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深入开展。同时,要充分培育、挖掘、选拔、宣传远程教育的学用典型及其实际效果,通过典型带动、绩效引导,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自觉成为远程教育的实践者、支持者和推动者。此外,还要积极整合利用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和教学资源,大力推行“远程教育+经济协会”、“远程教育+示范基地”等学用模式,将远程教育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发展新型农村产业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切实增强远教学用活动的实际成效。

三是要办好*党建网。*党建网,不仅是县委组织部的门户网站,也是我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辅助平台。经过四次改版的*党建网,坚持贴近时代、贴近基层、贴近党员干部人才,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源头多、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广的优势,及时宣传报道组织工作方面的政策法规、信息动态和经验典型,切实强化远教工作督导,提供远教课件资源,开展远教学用培训,着力为全县党员干部人才提供学习所需、工作所求、生活所急的网络服务。这个网站,是全县组织工作的重要宣传窗口和服务平台,也是全县远教的重要工作阵地和活动载体,请在座各位领导和从事远教工作的同志共同呵护、大力扶持。一方面,要建好本乡镇和本部门的网站,为党建网提供教育、信息资源,形成一个上下联通、左右互动的党建网络大系统,推进全县组织工作的大宣传、大服务;另一方面,要抓紧建立信息管理员队伍,鼓励和鞭策全体党务工作者和信息员,积极报送文稿,传递信息,齐心协力把*党建网办成广大党员干部人才的贴心网站。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篇7

一、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方面

一是加强站点建设的规划。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陕县组织力量对乡村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队伍、党组织阵地建设、配套网络设施、卫星接收器材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村对建设终端接收站点条件进行审查评估,在此基础上制定站点建设计划。目前已经铺设宽带线路__多个村,网通公司正在加紧施工,计划年底全部铺设完毕。

二是因地制宜选择建点模式。根据各乡镇、村经济收入,交通情况等客观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建点,有驻村帮扶队的村,由驻村工作队帮建;村集体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由村集体出资建点;既没有驻村工作队又没有村集体收入的,由县乡两级财政出资建点,确保不向农民伸手,不增加农民负担。

三是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村校结合”新路子

根据农村学校周围人口相对集中,学校教学资源相对丰富,教学人员素质普遍较高的实际,采取有力措施,整合村校资源,积极探索远程教育“村校结合”新路子,促进了村校共建、资源共享长效机制的形成,实现了党员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双赢”。目前全县已经建成“村校结合”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15个,组织开展教学活动100多场次,受教育党员5000多人次,深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欢迎。

二、远程教育站点管理方面

一是建好乡镇、村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队伍。为了加强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各乡镇终端接收站由乡镇党委组织委员负责管理,配备一名专职远教信息员。村终端接收站点的管理员全部由政治素质较高、事业心和责任心较强、年龄在40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村“两委”干部、村会计、村团支部书记担任,配备一名年轻管理员。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设备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守则、播放收看等制度、信息采集、、反馈制度等,确保各终端接收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大营镇远教接收站和各村接收点,利用互联网络搜集各类科技致富信息筛选,打印后,定期张贴到各村的“党员先锋工程”信息窗上,根据群众的需求,结合群众的反馈意见,再搜集再,截止目前,已科技致富信息__期__x余条,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__件,深受群众好评。

三是建设一支设备维修保障队伍。从农业局、广电局、网通公司等单位抽调技术骨干组成终 端接收站点设备维修保障队伍,负责各行政村网络的连接,机顶盒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确保设备安全、正常、高效运转。

三、远程教育站点管理人员培训方面

一是做好站点管理员队伍的选拔。县远程教育办公室从广电局、农业局、教体局、科技局、网通公司等单位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县级远程教育管理员队伍,每个乡镇确定一名专职管理员,负责乡远教终端接收站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每个村选拔1—2名政治思想好、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同志担任站点管理员,负责教学的组织和设备的管理维护。

二是加强骨干队伍培训管理。1、积极组织参加省市骨干技术培训,参观学习其他试点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2、举办县级管理员培训班从县教体局、网通公司、县农业局抽调人员组成远程教育教学队伍,对远教理论、机顶盒的安装调试、网络维护等进行现场操作培训,使管理员能够学用结合,直接明了的掌握远教基本操作技能。3、做好村级终端接收点管理人员的培训,由各乡镇负责,利用已经建成的乡镇远教终端接收站,对本乡镇各行政村的站点负责人,站点管理员进行培训,网通公司技术人员在机顶盒的安装调试过程中也对管理员进行简单的操作培训。

三是利用远程教育对村支书,村主任等村两委班子进行培训教育。先后有组织五批600人次的村干部在我县__镇__村、x镇x村、x乡x村等远教终端接收点进行参观学习,使学员们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市场,掌握了技术,增长了知识。

四、远程教育学、用方面

一是采取多种方式,在“学”字上下功夫。

1、制定制度规范学。市远程办统一制定下发了学习记录薄,内容覆盖了考勤登记、学习培训、信息反馈、意见建议等项规章制度及教学评估方案。县远教办明确规定,各接收站点每月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不得少于3次,每名党员干部每月学习时间累计不得少于6小时。在抓好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对远程教育节目实行“菜单式”管理,及时公布节目预告,党员干部和群众可以根据个人所需向管理员递条子,提前预约,做到对“口”下“菜”,满足个性化学习需要。2、发挥部门作用辅导学。县远程办注重整合各方面资源,调动各单位积极性,发挥各部门作用,从党校、农业局、教体局、广电局、网通公司等部门选出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教学辅导队伍,定期开展教学辅导活动。同时对符合当地实际的远程教育教学课件及时进行编辑,受到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欢迎。3、建立评估机制督促学。县远教办要求各乡镇每周上报远教工作情况周报,及时了解站点建设、网络开通、教学应用等方面的情况;按照“注重实际效果,便于操作运行”的原则,每月对各乡镇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及时通报;将远教工作与领导干部年底考核挂钩,作为考核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二是灵活开展活动,在“用”字上求实效

在远程教育培训活动中,注意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增强远程教育工作实效。采取定期学习和按需学习相结合,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政治理论学习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先后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__多场次,受教育党员__多人次,农业科技致富信息__余条,深受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欢迎。许多党员表示,通过远程教育,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技术,交流了信息,远程教育真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五、远程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在省、市远教办的指导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宽带网络的普及率还很低,宽带信号有时还不能满足接收需求,网通公司施工队和施工单位关系协调不好,出现施工阻拦问题;部分村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落后,房屋简陋破旧,有的村甚至没有办公场所,远教设备没地方安装;站点管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部分村站点建设资金落实还有一定困难等。下一步我们一是组织部门与网通公司施工乡镇、村加强协调,继续加大网络建设力度和速度;二是建立教学、管理、技术服务三支队伍。从县直和各乡镇抽调政治思想、业务素质好的人员组建起教学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给接收站点提供理论培训、业务指导、技术服务等多方面的服务指导。三是继续加强各远教终端接收站点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有计划,分批次,分点组织好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保证每个试点都能建成、管住、用好。四是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开发。整合县电教中心、县委党校、广电局、农业局、教育局等部门的人才、设备优势,大力开发适合我县实际的教学资源,努力制作一批群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教学资源。总之,按照目标责任制的要求,克服困难,加大力度,全面完成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各项任务,确保远程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经过一个阶段的工作,我们认为远程教育是一项政治性强,政策要求高,涉及面广且事关长远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层层谋划,逐级落实,我们建议,市县要加强沟通,要加强市、县之间的沟通,加强远教办与网通公司的沟通,同时还需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沟通,充分发挥教育方米昂广阔而雄厚的基础设施和人才方面的优势,为远教工作服务。

__远程教育办公室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篇8

一、文化系统基本情况

(一)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

全县文化系统设有一局(文化局)一团(歌舞团)二企业(新华书店、电影公司)三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六站(六个乡镇文化站),干部职工共124人(其中:公务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53人,演员18人,工人23人,老干部15人,临时工10人)。有党员26人,少数民族61人。

(二)公共文化设施情况

我县文化基础设施,在县委、政府及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得到进一步完善。1.文化站建设:结合实施“千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和“兴边富民”工程,先后建成勐马镇文化站,建筑面积770㎡;富岩乡文化站,建筑面积383㎡;芒信镇文化站,建筑面积450㎡;现已投入建设资金各50万元,完成景信乡和公信乡文化站主体工程建设,准备验收;*口岸文化站现已投入建设资金29万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镇文化站现已投入建设资金35万元,现二层在建。2.资源共享工程:我县于20*年5月份实施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项目(县级支中心)。该项目共投入资金80万元(其中: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投入68万元,县级配套12万元)。现已完成勐马镇、芒信镇、富岩乡三个乡镇级文化资源共享工程项目(乡村基层站点建设)的设备配置工作,其余四个点待文化站建设完成后相继完成设备配置。每个点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投入5万元的设备,共35万元。3.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工程是2009年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督查的20项重要工作之一,每个农家书屋建设由省政府配送价值2万元的图书及音像制品,我县已完成六个农家书屋的图书及音像制品配送工作。

二、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综合素质

2009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学习中,紧紧围绕“促进科学发展,维护边疆安宁,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的主题和“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认真按照市委县委的部署,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全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得到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组长由局长担任。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并经党委会议讨论通过了《*县文化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先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邓小平科学发展观论述》、《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等相关学习资料,通过学习使全局党员干部解放了思想,拓展了思路,强化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大家一致表示,紧跟市委、县委的部署,以高度的政治热情和责任感,投入于工作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党性党风锻炼,进一步解放思想,在全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查找差距,争创一流,为全县文化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贡献。“六一”儿童节期间,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到芒街村完小开展看望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了价值1000元的学习文具和一吨大米及两头肥猪,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使师生们切切实实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七一”建党节,开展了为农村困难党员捐款活动。我局党员同志积极参与,共捐款1418元,为农村困难党员带去了党组织的关心。三、真抓实干,部门工作再上新台阶

歌舞团工作: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云南边疆解“五难”惠民工程,切实解决边疆群众“看戏难”问题,歌舞团以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结合我县民族节庆众多、接待多、迎宾活动频繁的实际,歌舞团必须随时做好临战状态,做到随时都能拉得出场,随时都按质开演的要求,舞蹈基本工训练和节目的日常排练成为每天的必修课。半年来,以重大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上半年共演出23场次。主要有:1、为宣传和展现我县优秀的民族文化,提高*的美誉度、扩大对外宣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宣抚司暑开展古乐舞演出11场;2、为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下乡活动演出10场;3、通过全团干部职工的团结协作,顺利完成第六届中国*神鱼节的组织和演出任务,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和良好的社会效益;4、“*·*·*边三县联谊晚会”在*演出,增进邻县文化交流的同时,丰富了边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半年来,歌舞团除创作编排节目、下乡巡回演出、在县城里演出外,还肩负着全县的接待工作,半年共完成会议服务接待160余场次,较好地树立了我县的对外窗口服务形象。

文化馆工作:半年来,文化馆始终坚持文艺创新、音乐创编等方式辅导城镇及乡镇的文艺节目。为更好的进行音乐创编、收集和整理,今年增加了价值10万元的录音棚及录音设备。在神鱼节开幕式上组织编排了傣族神鱼、孔雀、马鹿、嘎光舞等精彩的傣族民间舞蹈,演员共120人;拉祜族摆舞、佤族民间舞、僾尼族竹筒舞,演员各60人。舞蹈表现了傣族人民热爱生活、勤劳勇敢、团结致富。今年4月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宣抚礼仪乐舞》和《勐外寨傣族文化保护区》,同时录制省、哆罗等古乐器演奏的音乐,收集和整理后便以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古乐的演奏方法,通过对文化的保护带来旅游业的发展,达到文化的经济的和谐进步。5月31日,我市举行的首届“飞扬”杯少儿才艺大赛,文化馆赵华青的学生相章嫩、戴国涵在少儿组器乐比赛中以葫芦丝演奏《欢乐的泼水节》和《泼水欢歌》取得一个金奖、一个银奖的骄傲成绩。6月18日,在我市举行的首届民族民间才艺大赛中,我县选送的傣族民间舞蹈《架子孔雀舞》荣获舞蹈类一等奖,葫芦丝独奏《春满傣乡》荣获演奏类二等奖,器乐弹唱《森》荣获演唱类二等奖,通过参加这次民族民间艺人才艺大赛,展示了我县近年来民族民间艺术发展成果,促进挖掘、发现和培养我县民族民间艺术人才,推动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保障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图书馆工作:上半年图书馆开展送书下乡活动,*村209册,*镇250册,芒信镇2*册,*村205册,三中200册,这项活动切实解决乡镇群众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采集室整理分编完成新图书10339册,*村:1713册,拉嘎村:2026册,班文村;1622册,朗勒村:1582册,嘎拉村:1680册,景吭村:1716册,使农家书屋的图书有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便于读者查询。在今年3月至5月,图书馆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和国家文化部、省文化厅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启动了古籍普查工作,图书馆普查人员经过多方了解和挖掘,从民间百姓家中查到了傣族古籍《贝叶经》手抄本,现普查工作还在进行中,我县的普查工作初见成效。

博物馆工作:为进一步准确把握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发展趋势,认真做好我县文物普查工作,根据全国、省、市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县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自2009年1月至6月,我县文物普查工作已进入第二阶段,以乡镇为基本单元,实地开展文物野外的调查和信息数据采集工作。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9处,其中新发现2处,复查7处,目前,已完成4各乡镇的野外调查任务,到达采集点53处,其中18个采集点采集新石器时期的石斧30余件,普查完成率为70%,其余还有3个乡镇的野外调查工作正在进行,预计今年年底将顺利完成。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旅游”。为更好的展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旅游文化的独特性,丰富博物馆的观展内容,由中共*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教育局、县文化局、县旅游局主办,县博物馆承办的“*风情摄影展”,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向公众开放。期间,共免费接待游客1588人,其中接待学生1473人,对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市场工作:上半年,我局共组织召开文化市场工作会议及培训4次,共300余人次参加,对考试合格的文化市场业主,颁发《培训合格证》,此举为以后全县实行文化市场从业资格准入奠定了基础。

上半年,共开展“扫黄打非”“联合检查”等检查行动34余次(其中联合公安、工商、消防等部门检查5次),出动检查人员100余人。共检查经营户300余户次,查处违规网吧6户,电子游戏室1户,音像制品9户。收缴非法复制光盘2900余张(其中低俗音像制品83张)。有效遏制了网吧、游戏室、ktv等文化市场经营场所的违法违规经营现象,促进了我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呈现良好局面。实施电影“2131”工程工作:上半年共放映电影266场。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半年来,我县文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管理人才及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二是文化事业经费投入总量偏低,致使解决群众“看戏难”“看电影难”“看书难”,文化市场管理,民族文化保护和挖掘等工作受到制约。

五、2009年的工作计划

2009年,我县文化工作思路是: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贯彻“三贴近”原则,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设施建设;精心策划活动,突出特色文化;深入调研,打造精品;加强文艺创作,实施精品战略;强化队伍建设,切实管好行业。具体主要是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抓紧、抓好文化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设施建设。于2009年前完成*镇、景信乡、公信乡、*口岸四个乡镇文化站建设;当好县委、政府的得力助手,通过开展“兴边富民”等惠民工程,逐步完成39个自然村及3个社区的文化室建设。

(三)狠抓落实,保证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加紧抢救、保护和挖掘我县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进一步挖掘*古镇丰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提升其文化内涵,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并逐级申报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真组织开展好*古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工作;二是根据*县的实际制定了具体的文物普查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三是为使*宣抚司署的文物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认真组织开展好*宣抚司署文物保护规划前期工作;四是为更好的抢救和保护我县一些濒临遗失的古籍书刊和地方文献,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包括*傣文古籍编目工作;五是在上半年的基础上,继续做好和完善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工作;六是为妥善解决电影公司部分退休及在职职工的住房问题,改善县电影公司办公环境,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盘活电影公司闲置资产。

(四)强化队伍建设,切实管好行业。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坚持不懈地抓好“扫黄打非”斗争,使文化市场始终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抓好文化市场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净化文化市场经营环境。

上一篇:气象局和气象台的区别范文 下一篇:旧城改造项目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