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评估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8:38

病理学评估

病理学评估篇1

目的 分析周围型肺腺癌ct征象和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探讨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在其病理学分级预测中的价值。 方法 对照分析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48例周围型肺腺癌的主要ct征象,并探讨ct征象与病理学分级之间的联系。 结果 周围型肺腺癌的瘤体大小、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的显示率在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胸膜凹陷征和毛刺征的显示率在中高分化腺癌与低分化腺癌间的差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瘤体直径>3cm且具有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等ct征象的周围型肺腺癌恶性程度较高,而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对评价肿瘤恶性程度的意义可能不大。

【关键词】 肺腺癌 周围型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目前国内外影像学界对周围型肺癌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普遍认为深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1~4],但关于周围型肺癌ct征象与肿瘤恶性程度高低之间关系的文献报道不多。笔者回顾性分析48例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和病理表现并复习文献,探讨ct征象与病理学分级之间的关系,尝试通过周围型肺腺癌ct征象来评价其生物学行为。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经手术切除或经皮穿刺活检证实的48例周围型肺腺癌,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31~73岁,平均56岁。主要症状包括:咳嗽26例,胸痛或胸部不适23例,痰中带血5例,无症状12例。病史1~6个月,所有病例在ct检查前均未接受过放疗、化疗或其他免疫治疗。手术切除或经皮穿刺活检后病理学肿瘤分化程度:中高分化19例,低分化29例。

2.检查方法 采用philips mx4000x型螺旋ct扫描机。所有病例均先行胸部螺旋ct常规扫描,自肺尖至膈顶以层厚10mm、螺距1.5行常规螺旋ct平扫,再对病灶局部行层厚和层距为2mm~5mm的薄层扫描。然后采用高压注射器以3ml/s流率经肘静脉团注优维显对比剂90~100ml后进行常规增强扫描。

3.ct征象分析 由2位肺肿瘤影像学诊断方面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主治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阅片协商后取得一致意见。观察内容包括肿瘤大小,以及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的出现情况。

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软件对ct各征象与肿瘤病理学分级的关系间采用χ2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ct征象分析 (1)病灶大小:病灶直径约1.1cm~5.2cm。一般而言,通常以3cm为界划分肺部肿块与结节,本研究沿袭传统观点而采用直径为3cm作为界值进行病灶大小分组。

(2)分叶征:指肿瘤边缘凹凸不平而呈花瓣样突出,参照国内学者提出的分叶标准分析[4],将分叶的弦弧比≤0.3定义为浅分叶,弦弧比>0.3定义为深分叶(图1)。本组瘤灶出现深分叶征37例,浅分叶征9例(图2),无分叶征2例。

(3)毛刺征:指肺窗上自瘤体边缘向周围伸展的、无分支的、直而有力的细短线条影,粗约1mm,长约2~5mm(图1、3)。本组此征出现率为75.0%(36/48)。

(4)胸膜凹陷征:指近脏层胸膜面其底部在胸壁,尖指向结节的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阴影,结节与三角形影间为线状影相连(图1、4)。本组此征出现率为58.3%(28/48)。

(5)血管集束征:指血管到达瘤体或周围血管向瘤体聚拢、移位(图2、5)。本组此征出现率为66.7%(24/48)。

2.ct征象与病理学分级的关系 48例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与病理分级的结果,以及二者间关系的统计学分析见表1。统计分析显示:周围型肺腺癌中病灶大小、分叶征和血管集束征的出现几率与腺癌的病理学分化程度有统计学相关性,而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的出现几率与腺癌的病理学分化程度无统计学相关性。

讨 论

周围型肺癌是发生于肺段以下的支气管肺癌,主要包括鳞癌和腺癌两种不同组织学类型。腺癌的组织形态学特征是癌组织有腺样分化的特征,表现为癌细胞形成分化成熟的管状、腺泡状或有柱状细胞内衬的状结构,或伴有黏液分泌[5]。分化程度较高者上述分化特征明显;分化程度较低者则上述分化特征不明显,多出现实性区,可见细胞内黏液,仅见小灶性腺样结构。采用ct征象在活体上对肿瘤的恶性程度进行治疗前评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尝试借助ct检查来术前评估周围型肺腺癌的恶性程度,预示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6]。

本组资料显示肺癌的恶性程度与病灶大小相关,瘤体直径>3cm的周围型肺腺癌中,低分化者明显多于中高分化者,可能提示周围型肺腺癌在直径>3cm时细胞增殖更快,恶性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这也与nowell的肿瘤演进理论相一致,即肺癌在3cm大小时是其生物学特性转变的重要时期[7]。

目前认为,深分叶征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与反映肿瘤分裂、增殖的癌细胞核dna含量有关[8]。本研究进一步表明,出现深分叶征的周围型肺腺癌,其恶性程度级别越高。这是由于恶性程度较高的腺癌含有多种不同的组织学结构,细胞分化程度差异更大,肿瘤生长时边缘各部的速度差别明显,易形成深分叶征。

肺癌边缘常见毛刺征,为肿瘤细胞向各个方向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结缔组织增生、纤维条索形成,多呈放射状或毛刺状改变。胸膜凹陷征是由于腺癌组织内部炭末沉积和致密胶原纤维反应引起瘢痕收缩,通过肺的纤维支架结构牵拉游离的脏层胸膜所致,表现为近脏层胸膜面其底部在胸壁,尖指向结节的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状阴影。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重要征象[9,10],但本研究表明,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的出现率在肿瘤恶性程度分级中无显著差异性,对生物学行为的评价意义可能不大。

血管集束征反映肺癌邻近结构的变化,目前认为是瘤体内纤维化和肿瘤增殖破坏使肺支架结构塌陷皱缩,周围血管受牵拉或包绕所致,标志着肿瘤供血血管的增粗或肿瘤已侵入相邻的血管[11]。本研究表明,有血管集束征的周围型肺腺癌其恶性程度高于无血管集束征者,提示血管集束征的出现对于其恶性程度的评估有较高价值。

综上所述,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与肿瘤分化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利用ct征象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恶性生物学行为。对于瘤体最大直径>3cm,具有深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的周围型肺腺癌,其恶性程度更高,侵袭性更强;而毛刺征和胸膜凹陷征对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评价意义可能不大。但本文仅对周围型肺腺癌常见的几种征象进行观察分析,而且样本病例数较少,这有待进一步研究来完善补充。

【参考文献】

1. swensen s j,viggiano r w,midthun de, et al. lung nodule enhancement at ct: multicenter study.radiology,2000,214(1):73-80.

2. choi ja,kim jh, hong kt, kim hs,et al. ct bronchus sign in malignant solitary pulmonary lesions:value in the prediction of cell type.eur radiol. 2000,10(8):1304-9.

3. 李慎江,肖湘生,刘士远,等.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评价恶性孤立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初步探讨,2003,6:18-21.

4. 张燕群,曹丹庆,高育敖,等.深分叶征在周围型小肺癌ct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放射学杂志,1992,26(3):154-156.

5. 陈境第,刘学国,冯仕庭,等. 肺癌临床ct诊断.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7:38-40.

6. 宾精文.周围型肺腺癌的ct征象分析、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02例报告分析).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5).

7. nowell pc. mechanisms of tumor progression. cancer res,1986,46(5):2203-2207.

8. 刘进康,曾纪珍,周建华.周围型肺腺、鳞癌ct征象与癌细胞核dna含量关系的研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1):15-19.

9. 肖湘生,吴华伟,李惠民,等.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ct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5):344-347.

10. 李惠民,肖湘生.肺结节ct影像评价.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7:30-40.

病理学评估篇2

关键词:心理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卫生 健康心理学

当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于本世纪初,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二战后,随着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Clifford Whittingham Beers的时代,已经由以前的精神病人转向了正常人群,也就是所有人的心理保健,心理干预和心理矫治,培养现代人完整的心身系统以及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其基本宗旨为:“完全从事慈善的、科学的、文艺的、教育的活动,致力于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心理健康,增强对精神疾病与心理缺陷的研究、治疗和预防,增进全人类的幸福”(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教育大会,美国华盛顿,1990)。其中,伴随着心理学科的高速繁荣,心理状况评估工作者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也研制了各种系统的评估方法,从生理、心理和社会诸方面了解个体或群体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为开展评估心理状况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系统性科学依据,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更具科学性。

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对象是人,包括了病人和健康的人,所以评估的范围既涉及了疾病,又涉及了健康,而且更重视健康的评估。具体而言,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任务包括如下方面:1)描述个体或人群有关疾病的特征,主要是从疾病的行为表现或精神病理学水平进行评估,协助临床诊断分类,作为研究病人人组标准,寻找各类疾病的特征性表现。2)描述个体或人群的健康状况,全面地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对构成健康的诸要素进行评估,为研究增进各种人群的健康机制和方法提供依据。3)评估日常健康行为习惯和日常功能的有效水平。4)评估疾病发展中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行为、社会、情感等各种心理过程。5)评估心理、社会等因素在疾病自然愈合过程中的作用。6)评估个体对不同应激刺激的反应,主要指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观察个体对各种应激事件的心身反应性质和程度。7)评估疾病康复过程中的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及其与心理、社会等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8)评估生活方式对防治疾病和增进健康的影响。9)评估个体或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对健康的影响。10)评估卫生保健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各种卫生保健设施和方法对提高人群健康的作用,等等。

心理健康教育是增进人的健康工作,其服务对象有各种各样的人群(population),也有具体的个人(individual)。对人群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了解,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提高人群健康计划,防治疾病措施的重要依据。对个体的服务可能是病人(patients),也可能是来访者(clients)。前者是生理上或精神上有障碍,需要治疗;后者只在情绪或适当环境上遇到困惑,需要帮助。在帮助或治疗前,就要全面了解他们的心身状况;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正是在这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的医学模式已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过渡。生物、心理和社会这三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四个方面,而心理健康教育评估内容涉及了这全部的四个方面。

当今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医学界限,并冠以健康心理学这一新的名称,更加重视人类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及各种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并涉及了与人类健康有关的所有领域,已经走向各种健康保健单位、学校、工厂、农村等等。在这些领域,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告诉我们,尽管疾病的发生可能是物理原因引起的,但疾病的危险因素,症状的严重程度,它的时间过程和预后却与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充分认识到心理因素和行为习惯可能会积极或消极地影响人类的健康;这些健康教育也让人们避免那些高危的行为,从而减少对疾病的易感性。作为人们健康保健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与诊断正在为人类的健康提供各种有力的服务与支持,它让人们认识到,生命的质量与生命的数量是一样重要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第一能使我们全面了解了某一人群或某一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而制定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或者对个体作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向来访者提出忠告或建议等。第二能使我们形成对个体的印象,评估的第二个意义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形成对来访者或病人的印象,这具有个别化意义,印象正确与否,取决于评估时获得的信息。第一印象很重要,因其形成后常很牢固。研究表明,三次晤谈后形成的印象与第三十次晤谈时的相关极高。社会心理学家也指出,第一印象往往有“贴标签”的作用。第三它能使我们核实假说,任何科学研究或者临床医学诊断都是不断地修正假说、核实假说过程,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正是作为其中一种方法而发挥作用。比如心脏病“A型个性”的关系就是很好的例子。A型个性或称A型行为模式的提出是心理学对于身心疾病研究的一大贡献,长期以来医学界认为诱发心脏病的原因是高血压、血清胆固醇、吸烟等,但这些因素解释或预测不到心脏病的半数。后来心理学提出易患心脏病的人有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称为A型行为模式。早先人们只是通过自然观察或其它一些渠道得来的信息,形成了成功型的管理人员与心脏病具有某种联系的初步假说,通过采用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方法作了大量研究证实“A型个性”与心脏病具有肯定的关系,后来进一步研究表明只是某几种“A型个性”行为特征(如敌意、攻击性等)与心脏病关系密切。A型以外的行为模式称为B型行为模式。现在在临床上用是否为A型行为模式预测心脏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张继志.心身疾病简介[J].临床医学,1988(01)

[2]张路.心理卫生的全景图[J].百科知识,2002(05)

病理学评估篇3

四川绵阳四0四医院·川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干部保健对象的合理健康评估方法及健康管理效果。方法 以该院保健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接受健康评估的235例老年干部病例做观察组,同时选取该院门诊接受体检的200例健康患者为健康对照组,按照健康评估流程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观察两组健康指标差异。 结果 观察组在疾病治疗率及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几种疾病的患病率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血脂、血糖这些疾病危险因素治疗率及控制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良好的健康评估流程对干部保健意义重大,在治疗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慢性病综合防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干部保健;健康评估;研究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2(c)-0141-02

[作者简介] 刘敏(1980.8-),女,四川绵阳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及预防保健工作。

目前,人口老龄化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关注老年健康,对社会老年人身体状况进行科学健康管理也成了当前国家卫生部门的主要任务[1]。老年干部属于一类特殊的老年人群,这些保健的对象为国家做出过重大贡献,做好其健康管理对于国家发展建设有意义重大。同时做好干部保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全国老年健康管理模式及管理方法的一种有力的缩影,能够为国家全体老年健康管理提供可借鉴的蓝本。该研究以该院保健科2010年3月—2013年4月接受健康评估的235例老年干部病例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干部保健的良好评估方法,促进老年健康保健在临床得到全面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保健科共有235例老年干部接受健康评估。其中男190例,女45例;平均年龄(78.8±2.3)岁;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入选标准:能够连续3年完成健康查体,有详细的病例档案及体检资料,年龄在60岁以上。患者慢性病罹患种类,日常用药状况不在考虑范围内。排除标准:年龄在60岁以下,体检资料不健全者。并排除生活不能自理,有认知障碍及恶性肿瘤晚期患者[2]。

同时从我院门诊随机选取200例定期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0例,女30例;平均年龄(78.6±3.5)岁;入选标准同排除标准同观察组相同。

1.2 研究方法

资料采集方法。对观察组及健康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史还有疾病治疗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对两组主要老年性疾病,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几类疾病进行详细统计。对血压、血脂及血糖这几个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治疗同控制状况,及用药状况进行统计。并按照表1 流程对患者进行健康评估,进行健康管理。

1.3 统计方法

数据资料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疾病危险因素患病率

统计中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达到100.00%。对照组疾病知晓率97.25%。原发性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及糖尿病几种疾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并发两种以上疾病的患者逐年增加,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疾病危险因素治疗控制率

对两组患者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这些疾病危险因素治疗率及控制率进行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1 干部保健综合健康评估的意义

老年前期或者老年人属于干部保健的主要对象,而干部保健的重点工作就是要依据老年患者的体质特点,及早发现患者身体的各种健康方面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科学治疗控制,防止病情恶化,预防疾病传变,从而使老年患者全面提高生命质量,达到寿命延长的目的。从上述研究中,进行健康评估的干部保健对象在血压、血脂、血糖这些疾病危险因素治疗率及控制率上比没有进行健康评估的老年人都有明显优势,说明干部健康评估在防治老年慢性病上效果显著。老年干部保健对象属于一类特殊的老年人群,这些人多多种疾病共存,患病率高,身体机能减退,因为自身身份的特殊性,多数人还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老年干部更需要,也更加有必要去从多种维度去分析并评价维护其自身的身体健康状态[3-4]。而做好老年干部的保健评价也能够影射出全社会老年人口自身健康问题,能够将老年干部健康评价方法及模式应用于全体老年患者的保健管理中,从而提高老年健康保健管理的科学性及全面性,将全体老年患者健康体检评估纳入到一个社会化轨道,全员参与,提高老年慢性疾病的治疗控制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享受快乐幸福的老年生活。

3.2 干部保健综合健康评估方法及模式

老年健康评估这个理念来源于国外,要将其应用于国内的干部保健评估,应用于国内老年健康保健管理需要将国外理念及方法进行相应的转化及创新。首先必须建立整套科学的保健评估体系,筛选出适合国内老年人群的健康评估指标,确定评估的模型,建立适合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保健指标体系[5]。同时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估流程,按照流程科学体检,并借助计算机分析软件对老年人健康指标进行科学评估[6]。

该研究中,主要从老年疾病的高危要素,老年人生活结构,慢性病的跟踪,老年人身体脏器功能,疾病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几方面来对干部综合保健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并按照上述的评估流程详细记录干部保健对象的身体体检状况,并对统计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体检内容上主要是针对老年慢性病防治而设定的。对于老年慢性病防治,延长老年人寿命有一定意义。但是从当前国际公认的健康概念上讲,健康状况评估不仅应该包括躯体健康,同时还应该包括精神健康,同时还需要结合社会功能及环境状况等多种维度去对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来进行综合的评定。所以结合这些问题,参照此次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健康评估中,对于健康评估方法及评估模式还需要从下面几方面来进行改进:①需要从多种维度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进行评估。在健康模式上不仅要考虑老年慢性病,同时还应该关注老年心理健康,添加精神心理体检项目。②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对老年健康评估医师团的教育,提高其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使其掌握全面的老年病知识,能够对老年疾病进行科学评估,同时能够为;老年人群提供合理的健康保健知识。③建立长效的健康评估机制。老年健康评估属于一项长期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将保健评估提高到日常固定化模式,全程管理,这样才能够发挥出健康能够评估应有的作用。

综上,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健康保健评估在防治慢性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我们需要根据老年人自身特点制定出科学的保健评估流程,这样才能发挥出健康评估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饶利,吴海燕,吴红英. 干部保健巡诊对保健对象健康水平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1(19):85-86.

[2] 郑文华.健康教育在干部保健工作中应用体会[C]// 2009中国老年保健暨产业高峰论坛文集.海口:海南医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2009:181-121.

[3] 孙倩倩,王双.老年综合评估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224.

[4] 崔新娟,施冰,田日新. 老年综合健康评估在军队干部保健工作中的实施建议[J]. 人民军医,2011(7):106.

[5] 张宏雁,董军,吴海云.干部保健工作中实施老年综合健康评估的思考[J]. 中国医院管理, 2010(6):28-30.

[6] 丁诚,殷少军.老年患者综合健康评估研究进展[J]. 实用老年医学, 2013(2):74-76.

病理学评估篇4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全日制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58名,均为女性。

1.2方法

(1)教学设计:课前根据模拟实训内容设计案例,按照时间顺序,将病史资料以叙事的方式编写成故事。故事分为开幕和事件推进两个阶段,通过情节转折将两个阶段联系起来。故事的开幕阶段中除了病史信息外,必须包含下列要素:①实施健康评估场所的基本信息。②评估对象的社会医疗保险信息及相关卫生政策。③评估对象重要的社会和家庭关系,实施家庭照护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和态度。情节转折内容可为下列任何一项事件:①评估对象病情发生变化。②评估对象有生理需求,如饮水、如厕、变化、吸氧等。③评估对象家人对评估提出异议或询问医疗服务相关问题。④其他医疗护理合作者因工作问题干扰评估过程。⑤其他病人及其家属干扰评估过程。(2)实施步骤:学生训练前,教师展示案例的开幕阶段,接着在没有任何情节转折的情况下演示整体健康评估的操作流程、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训练。最后,任意选择1名学生在整个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完成整体的健康评估,同时要处理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情节转折内容中的非病人角色由临床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由学生扮演。教师针对标准化病人的表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或经历。(3)结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向58位学生发放“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表”,收回有效测评表58份,有效测评表回收率为100%。学期结束前进行模拟案例的实践性考核。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考核项目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析

选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分项评价结果。计算各个分项分值,统计满意率。在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中,教学内容得分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得分(P<0.05)。

2.2模拟实训课考核成绩分析

选择考核项目中整体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医护沟通能力、临床应变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医护沟通能力、整体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优于临床应变能力(P<0.05)。

3讨论

3.1情景结合案例教学可丰富课程内涵、提高学生能力

本次研究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课外信息的能力设计案例中的情节转折,情节转折除了包含上述要素外,还具有趣味性、戏剧性,可提高学生对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工作时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自身在健康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功能。本研究以病史为基础,通过穿插不可预见的事件,使课堂场景类似于真实的临床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将卫生政策、伦理、社会家庭、工作关系等因素融入案例中,更能真实地反映现代护理实践的复杂性,利于学生认识临床工作的多样性。这种包含了多元素的案例和情景教学的设计,促进了课程的内涵建设。通过训练,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虽然各项能力培养的结果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体均分高于75分。66%及以上的学生医护沟通能力、整体健康评估能力达到优良(≥80分),55%的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达到优良,47%的学生临床应变能力达到优良,学生的不及格率也很低。

3.2情景结合案例教学可以弥补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交互式的人机互动体格检查教学系统在我国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但该系统不能提供学生与病人的沟通机会,也没有社会、心理评估训练模块,故达不到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评估能力的教学目标。另外,非医学专业人员扮演的标准化病人由于其培训困难、使用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在健康评估的日常模拟实训教学中普及推广困难,而情景结合案例教学可以弥补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3.3情景结合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可由学生、临床教师共同扮演

本研究中的标准化病人由学生扮演,情节转折中的非病人角色则由临床教师扮演。笔者认为,临床教师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历,对各种不可预见的事件均有一定的处理经验,而且可明确教学目标、训练内容,因此,能够非常好地掌控事件的发展。

3.4情景结合案例教学符合当代医疗卫生和谐环境建设及法制化的发展趋势

国家现提倡建设良好的医疗卫生和谐环境,强调行业的法制化建设。目前,护理教育者都已认同需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模拟训练,这样才能让合格的护理学生开展涉及真实病人的护理实践,这是对病人的人权保护。因此,教师势必要思考将医疗卫生和谐环境及法制化问题融入护理技能培训中去。通过合理应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培养出适应时展的护理人才。

病理学评估篇5

综述了在疼痛控制中护理活动的概念、分类;护理活动的内涵;护理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疼痛护理管理提供好的参考依据。

疼痛是手术后病人所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医学的进步,使病人在所有的手术过程中都不知不觉渡过,但几乎所有的病人术后都会经历疼痛。术后疼痛若得不到有效缓解,会延迟手术后损伤组织的愈合、改变免疫功能并增加患者心理压力,进而导致患者焦虑、恐惧、整体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逐渐衰弱及增加健康照护成本,更会导致合并症的发生,甚至引起死亡率的增加。如何缓解病人的疼痛,在镇痛过程中又存在哪些问题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疼痛控制是设法减轻和消除病人的疼痛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目前,疼痛控制的方法迅速发展。在术后疼痛控制中,护士实施的护理活动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护理活动是解决护理问题的具体方法,对于术后镇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有50-75%的病人在术后承受着中度到重度的疼痛,分析术后疼痛控制效果令人不满意的原因表明,护士的护理活动是影响疼痛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可见护理活动对于疼痛控制至关重要,同时又存在诸多问题。

1.护理活动的概念与分类

1.1 护理活动的概念

护理活动易与护理措施混淆使用。根据国际护理实践分类结构,护理措施是指以解决病人潜在的或现存的健康问题为目的的一系列护理活动,又被称为护理干预[1]。可见,护理措施可由一个或多个护理活动组成。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护理活动特指护士为解决病人的术后镇痛而采取的具体方法。

1.2护理活动的分类

美国卫生保健政策与研究署的术后疼痛护理指南将护理活动分为评估与干预两方面,内容包括评估工具的使用、评估要点与步骤、评估的频率、药物及非药物止痛措施、病人的教育等;美国护理措施分类体系认为与疼痛控制有关的护理活动涉及疼痛评估、药物及非药物止痛、治疗性交流、患者及家属的教育、活动管理、排泄管理和合作/组织活动等8个方面的内容;中国赵继军在其主编的《疼痛护理学》中认为护士在疼痛控制中主要发挥评估疼痛、落实止痛措施、与其他专业人员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教育等四个方面的作用[2]。

综合分析以上内容,将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护理活动内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疼痛评估,药物镇痛,非药物镇痛,治疗性沟通与宣教。

2 .术后疼痛控制中的护理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1 疼痛评估

疼痛评估指使用可靠有效的评估工具对病人的疼痛做出定量或定性的估计。病人的主诉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疼痛评估是决定术后镇痛效果的第一环节。但许多研究报道,护士的疼痛评估活动存在很多不足。

2.1.1评估不及时,记录不全面

客观、全面地评估和记录疼痛对于镇痛效果至关重要。然而,很多研究表明护士对疼痛的评估存在着不及时、记录不全面的的情况。

Krenziscbe等[3]调查显示:疼痛评估工具虽较为普遍,但评估活动不是作为常规化,而是在“必要时”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的记录没有连续性,大部分记录都是给药后的效果,而忽视给药前的评估情;病人的疼痛部位、伴随症状和缓解时间在护理记录上很难找到。

张礼清[4]的研究表明.,很多医院疼痛评估没有成为护理工作常规,只在病人提出疼痛难忍或要求镇痛时才给予处理;在护理记录中,26%的病人术后次日到第三天都没记录疼痛问题。

2.1.2 评估工具使用欠准确,评估知识缺乏或不足

正确使用评估工具是准确评估疼痛的基础,而评估知识是正确使用评估工具的基础。然而国内外诸多研究显示,护士存在着疼痛评估使用欠准确及评估知识缺乏或不足的情况。

Al-hassan等[5] 观察护士对11例疼痛病例的评估的过程,9例病人被直接询问是否有疼痛,2例病人使用视觉疼痛量表进行评估;张礼清[4]的研究表明,很多医院的部分护士缺乏使用评估工具评估疼痛会更准确的意识,认为那样做只会增加工作量,还有护士甚至不知道疼痛还可以像其他生命体征一样量化评估;冯金娥[6]报道在被记录的病人中有20%被记录为中到重度疼痛,但核实病人后发现40%病人的疼痛程度是中到重度;李金霞[7] 报道,由于对疼痛评估的不重视,很多医院未将正确的疼痛评估技能作为护士日常培训的一部分;李漓[8]调查的173例病人均未使用过疼痛评估工具,且该医院的大多数护士仍不会正确使用疼痛评估工具。

由以上问题可见,为保证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建议医院管理者将正确的疼痛评估知识和评估技能作为护士日常培训的一部分。

2.2 药物镇痛

药物镇痛是术后疼痛控制中护理活动的主体部分[2],是目前最有效的减轻疼痛的方法。护士的职责除了按时执行医嘱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何时实施PRN(备用)医嘱、监测病情变化、观察药物使用后的效果和药物副作用。可见,药物镇痛在术后疼痛控制的护理活动占非常重要的地位[2]。但很多研究报道,在药物镇痛中,护士的护理活动存在着诸多问题。

2.2.1 给药不准确、不及时

护士在药物镇痛中的活动主要是准确及时给予止疼药物、密切监测病情和观察药物副反应。然而,术后镇痛过程中,给药不及时、不准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Titler等[9]对709份老年骨折病人的住院病历进行核查发现,给药量远远低于每日最大推荐量,50%以上的护士报告有时避免使用盐酸哌替啶;秦洁等[10]对253名烧伤科护士进行调查显示,当病人的疼痛程度大于5(使用0-10痛尺),有28.7%的护士能及时按要求为病人采取相应的镇痛措施,18.7%的护士没有为病人采取任何镇痛措施;史素娥[11]的调查显示,其研究对象100%的止痛医嘱的实施是在病人要求止痛时才给药,且52.5%的病人在给予一次止痛药后,仍有止痛要求,但都被医护人员劝阻。

2.2.2 给药途径不合理

合理、正确的给药途径对于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然而,在术后镇痛中,仍然存在着给药途径不合理的现象。

Krenziscbe[3]等对220名麻醉护士的调查报道,护士常用的止痛要给药途径包括肌肉注射、口服、直肠给药和静脉途径给药4种,但最多的是静脉注射给药,其次那个是口服给药。另有8名护士报告在给予阿片类药物时只采用静脉途径。

以上研究提示:需加强护士在术后镇痛中严格遵医嘱执行药物镇痛及严密观测用药后疗效和副反应的意识及相关知识的学习,以保证患者术后疼痛得到及时、有效缓解。

2.3非药物镇痛

非药物止痛方法作为药物止痛的补充,临床上可以的单独使用或联合药物使用。护士在非药物镇痛措施中有着更大的自主性。由于非药物镇痛措施是非侵入性操作,有病人易于接受、简单易行、且不受医嘱限制的特点,因此护士可在自己权责范围内独立实施,且实施后效果明显。然而许多研究证实护士并未充分发挥非药物镇痛方法的作用,亦普遍存在一定问题。

2.3.1 进行非药物镇痛活动频率低

护士对非药物镇痛措施有独立实施的权利,然而许多非药物镇痛方法不常被使用。护士有决定权实施的活动频率低,表明护士在实施疼痛控制护理活动对对医嘱的依赖。

Pellino等[12]的研究发现,遵医嘱实施的护理活动频率高于护士独立实施的护理活动;Carr[13]对美国223所医院进行基线调查显示,有些非药物镇痛方法如放松技术、诱导想象、催眠、经皮点刺激治疗等方法被不到5%的护士使用过。

2.3.2 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护理活动实施频率低

护士在选择非药物止痛措施时,更偏向选择简单易操作,专业技术少的护理活动。

何红姑等[14]的调查显示,护士常用的物理方法和情感支持方法有改变体位、安慰及创造舒适环境,然而却极少使用按摩和温度调节,护理人员实施专业性护理活动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训练、学习,并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智慧的护士才能担任,导致专业性护理活动在国内运用范围较窄。

由以上可知,护士应积极参与病人的疼痛控制,更多地发挥独立职能,并需加强疼痛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2.4 治疗性沟通与宣教

护士负责教育病人及家属如何应用疼痛评估工具、如何表达疼痛、药物止痛作用及副作用等方面的内容,起到了让那些不愿报告疼痛、害怕成瘾、担心出现难以治疗的副作用的病人解除疑虑和担忧,保证疼痛治疗有效性的作用。然而,疼痛控制方面,护士对于治疗性沟通与宣教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2.4.1 护患沟通不足、宣教材料缺乏

疼痛时是病人身心最脆弱的时候,40.2% 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希望护士能够陪伴在身边,多提供信息。然而,在术后镇痛护理活动中,护患存在着沟通欠缺、宣教材料缺乏的现象。

Carr[13]等就住院期间的疼痛经历为题访谈病人时发现,仅50%的病人能回忆起护士曾与其讨论过疼痛;Krenzischek[3]等调查发现,50%的护士报告科室没有标准化的宣教材料,对病人的教育仅靠护士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冯金娥报道,因为护士对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方法讲解太模糊,病人未正确理解评估方法,尽管住宿疼痛评估3分,而行为却表现为疼痛剧烈,如出汗、肌肉僵直、深呼吸等3分以上的中至重度疼痛。

2.4.2 疼痛知识不足、提供专业知识不深入

护士充足扎实的疼痛知识对于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至关重要。然而,却普遍存在着疼痛知识不足、提供专业知识不深入的问题。

汪琪[15]报道,某医院75%的护士不知道如何与病人交流疼痛,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只有在病人提出疼痛或要求镇痛时才被动地知道病人存在疼痛,使一部分病人疼痛得不到及时缓解,部分护士的相关疼痛知识更新较慢,仍停留在传统的知识层面,在对病人进行宣教时已无法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因此,需加强护士对及时有效的与病人沟通、交流对于术后镇痛的意义的认识,且护士应主动参加各种疼痛新知识、新理论的讲座、培训等,为更好与病人进行沟通交流和宣教活动做准备。

综上,护理活动在患者术后镇痛存在护士不使用评估工县或使用不当、给药不及时、给药量少于处方量、使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少、对病人及家属的教育不足等护理活动实施不到位的现象。如何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使术后病人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提升护理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 考 文 献

[1]王欣,王惠珍,赵惠霞.国际护理实践分类的结构介绍及应用建设[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18-120.

[2]赵继军.疼痛护理学[M].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327.

[3]krenzischek DA,windle P,Mamaril M.A survey of current periAnesthesia nursing practice for pain and comfort management [J]. 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2004,19(3):138一149.

[4]张礼清,江雪莲,左金梅等.骨科病人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学丛刊,2004.4(5):89—90.

[5]A1-Hassan M,A1kihalil MS,Ma’aitah RA.Jordallian nurses’ro1es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pain in the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Journal of PeriAnesthesia Nursing, 1999,14(6):384—389.

[6]冯金娥.术后疼痛护理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36-38.

[7]李金霞.妇产科病人术后疼痛的评估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31-32.

[8]李漓,刘雪琴.手术病人术后疼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32-634. [9] Titler MG,Herr K,Schilling ML,etg. Acute pain treatment for older adults hospitalized with hip fracture:current nursing practices and perceived barriers[J].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2003,16(4):2ll-227.

[10]秦洁.烧伤创面换药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中国生物医学学位论文库,第二军医大学硕士学位:20040501.

[11]史素娥,张菊新.剖宫产术后疼痛治疗评估[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5,9(4):240.

[12]Pellino TA, Willens J, P0lomano RC etg.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pain management nurses practice analysis:role delineation study[J].Pain management nursing, 2002,3(1):2-15.

[13] Carr EcJ, Thomas VJ. Anticipating and experiencing post-operative pain:the patient’s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1997,6:191—201.

[14] 何红姑,姜小鹰.对非药物方法减轻儿童术后疼痛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6l一164.

病理学评估篇6

【关键词】 基本生活活动能力; 评估; 神经内科; 根因分析法

Application of Root Cause Analysis in Assessing the BADL of Patient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WU Jiong-song,ZHONG Xiao-yan,SHI Huan-hua,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04):096-09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root cause analysis(RCA) in assessing 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of patient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Method:RCA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ximal cause and root cause of the defects in assessing BADL of patient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Improvement measures wer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the eff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RCA were evaluated.Result:The incidence rate of defects in assessing BADL of patients in neurology department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RCA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RCA,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ssessment; Neurology department; Root cause analysis

First-author’s address:Liaobu Hospital of Dongguan City,Dongguan 5234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4.028

根因分析法(Root Cause Analysis,RCA)是一种回溯性失误分析方法,该方法核心理念为分析整个系统及过程而非个人执行上的过错与责任,通过剖析系统及流程中造成失误的问题根源,从多角度、多层次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再发生[1-3]。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sic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BADL)是指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及生活需要所必须具备的活动能力。常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住院患者BADL进行评估,根据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4]。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等级来确定护理级别,并合理地安排适时的护理,使护理工作更趋科学、合理、完善[5]。本科自2014年8月以来,应用RCA对神经内科患者BADL评估缺陷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2-7月(整改前)于本科住院的神经内科患者运行及出院病历共182份,2014年9月-2015年2月(整改后)运行及出院病历共196份。其中周围神经疾病32例,脊髓疾病4例,脑血管疾病214例,运动障碍疾病16例,发作性疾病43例,肌肉疾病69例。重点检查护理文书中的首次护理记录单及通用格式中患者BADL的评估结果。

1.2 方法

1.2.1 组建RCA小组 2014年8月成立RCA小组,小组成员由护士长2名及科室护理骨干6名共8人组成,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3名。神经内科护士长任组长,1名资深护士长担任督导员,均接受RCA知识培训。因组员经常轮值夜班,上班时工作量大,较难集中召开会议,本次RCA活动部分通过微信群网络会议的形式进行,在规定时间上线,就某一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和决策,指定一名组员进行会议记录,同样达到会议预期效果。组员负责收集护理文书中的患者BADL评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

1.2.2 找出近端原因 采用访谈法对各层级护理人员的患者BADL评估方法、评估过程、评估标准、记录方法等进行深入了解,针对护理文书中患者BADL评估存在的缺陷,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全面分析,用“鱼骨图”工具从护士、护理管理、制度流程、材料设备等因素找出近端原因,见图1。

1.2.3 确认根本原因 根据对近端原因的分析,进一步探索及挖掘导致患者BADL评估缺陷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的判别遵循以下3条原则:(1)当这个原因不存在时,问题还会发生吗?(2)如果这个原因被排除,问题还会因为相同的因素而再次发生吗?(3)原因纠正或排除以后,还会导致类似问题发生吗?如果答案为“是”,为直接原因;如果答案为“否”,则为根本原因[6]。依照确认根本原因的方法,最终确认的根本原因为:评估指引、标准等制度不健全,教育培训不到位,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质量管理执行力不强。

1.2.4 制定并实施整改措施

1.2.4.1 评估指引、标准等制度不健全对策 (1)建立患者BADL评估制度。根据神经内科患者的特点,制度中明确评估的目的、时机、方法、工具。(2)制作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量表包括10项评估项目、评分标准、每项分值、评估结果分值、自理能力等级及等级划分标准,便于护士清晰了解患者每个评估项目的情况,及时跟进患者BADL变化及明确需要提供帮助的项目,给予专业的护理。(3)细化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标准。对每项目对应的每等级分值详细说明,减少护士对评估标准理解的偏差造成评估的主观性差异。(4)制定患者BADL评估质量检查标准。将各班次在护理文书中应完成的内容进行汇总,制成表格,方便护士对照检查及质控,以免遗漏。

1.2.4.2 教育培训不到位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改变护士理念。克服护士“重治疗,轻基础护理”思想;结合案例强调患者BADL评估的重要性,使护士认识到评估结果蕴含着提供的护理剂量,适时的生活护理是帮助和保护病人,以提升护士重视程度。(2)加大普法力度。结合病历讲解护理文书中易出现的法律问题及护理文书肩负的法律责任,教导护士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3)完善教育培训系统。组长为专职培训师,负责对护士进行指导和培训,对新制定的制度、标准及指引进行全员培训;将患者BADL评估作为新入科和轮转护士入科培训内容;对护士分N0-N3级管理并分层级培训;结合案例通过讲课、护理查房、交接班提问,病历点评、质控反馈会等多种方式加强培训,每月进行专项考核及检查,并相互分享经验以提升护士的评估水平。

1.2.4.3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对策 (1)转变服务模式。在目前人力资源紧张的状态下,通过改变排班模式、管床责任制、小组责任制、床边工作制、护士分层级管理、设立护理组长等方法合理使用人力资源,发挥护士最大主观能动性。(2)高年资护士辅导低年资护士。高年资护士随时解答、指导、审核护士在评估及护理文书书写方面的具体问题,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并整改。(3)建立医院后勤支持系统。聘请护工承担护士的非护理性工作,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时间。

1.2.4.4 护理质量管理执行力不强对策 (1)建立“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的三级护理质控体系,重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控制,使护理质量管理不再以护士长为主,而是全员积极参与实施和改进[7]。(2)发挥护理组长作用。责任护士的评估后必须由护理组长24 h内审核把关,发现问题及时修正。(3)与绩效挂钩。将评估质量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内容,每月根据质量检查标准进行考核或相互评价,使护士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护士岗位责任制作用。

1.3 评价指标 观察整改前后神经内科患者BADL评估的缺陷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将所得数据运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

2 结果

整改措施实施后评估缺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32.33,P

表1 整改前后患者BADL评估缺陷发生情况比较

时间 首次护理记录单缺陷(例次) 通用格式缺陷(例次) 缺陷总例次(例次) 缺陷发生率(%)

整改前(n=182) 26 42 68 37.36

整改后(n=196) 8 16 24 12.24

3 讨论

3.1 建立护士在职教育培训体系是减少神经内科患者BADL评估缺陷的根本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建立和完善护士队伍准入、执业管理、培训、考核、晋升和职业发展的基本制度框架,为稳定和发展护士队伍提供保障[8]。根据神经内科专科特点及护理人员特点落实分层培训管理,健全护士在职培训管理架构,制定各层级岗位职责、护理查房及培训考核制度。通过建立规范化培训制度对毕业后3年内以及新入科的护士进行入科时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理论、评估指引、制度的培训,培训后采用理论考核、医护查房讨论、护理文书记录等多种方法检视培训效果,并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护理查房和业务学习强调及指出,并将患者BADL评估内容列入年度培训计划。通过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制度对高级责任护士进行专科护理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对保证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同时在临床培训管理中,PDCA、RCA、QC等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科学性,促进培训质量的持续提高[9]。

3.2 提升护士评估水平是减少神经内科患者BADL评估缺陷的核心 护士评估水平决定评估准确性,需要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和经验。正确理解BADL的概念和内涵,将评估渗透到护理的日常行为中,通过实践及案例积累不断提升评估水平,才能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1)评估时注意结合患者的实际能力。整体评估有无影响自理能力的病理因素,包括意识水平、认知、肌力、躯体型态及参与积极性等,如患者进食的自理能力条件包括:意识清醒,按指令去拿取食物,至少一上肢肌力达4级及以上才能将食物送至口中,吞咽功能正常才可将食物安全送至胃内等。(2)评估时充分考虑医源性限制,评估活动时的风险和安全,如脑出血急性期患者上下楼梯活动后潜在加重病情或引起再次脑出血风险,并非四肢肌力好能完成该项目即认为具备上下楼梯能力。(3)评估时注意观察活动后的生命体征,有无心悸、气促、疼痛等。如患者平地行走或上下楼梯活动后出现心悸、气促不适则不适宜完成该项目活动。(4)熟悉评估标准,在实际或接近于实际环境中评估,需结合患者的活动,在自然状态下评估,起居时评估床上活动、穿衣、如厕等能力,在进餐时评估进食能力;在活动时评估行走、轮椅活动能力,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一次或分时段进行评估[10]。(5)掌握评估时机。入院时评估,了解有无BADL障碍,为制定治疗和护理计划提供依据;病情或能力变化时及时跟进评估,如需判断对药物、治疗及护理的反应时,创伤性检查及镇静/麻醉前后评估以评价治疗效果时,是否需要修改治疗方案及预测疾病预后时;另外,因脑卒中患者症状在数小时到3 d内达高峰,结合患者的发病时间和病情3 d内再次评估;患者出院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落实出院健康指导及延续护理。(6)正确判断评估结果。根据病情和评估结果,安排患者诊疗计划以及调整护理级别,合理地实施适时的护理剂量,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满意度,确保护理安全。

3.3 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是减少神经内科患者BADL评估缺陷的手段 结合神经内科专科特点、床护比、护理工作量和护士能力实行科学合理排班和值班制度,以能级对应、均衡连续、责任对等为原则,提高各班人力和技术力量的均衡性[11-12]。落实管床责任制,使责任护士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及时跟进患者BADL的评估;床边工作制及床边记录制使护士在病房或患者身边工作,有效缩短病房及护士站来回的时间,保证责任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的BADL进行深入、细致的评估。实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每班均设责任组长,使低年资护士在患者BADL评估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请教责任组长或提出探讨,确保得到及时指导及帮助,充分发挥护理组长的传、帮、带作用及保证相对薄弱的夜班时段的人力资源配置。

3.4 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减少神经内科患者BADL评估缺陷的保障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各项检查,严把质量关,不断完善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护理质控网络体系[13]。建立“前瞻为本,质控前移”的“护士长-护理组长-责任护士”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对患者BADL评估落实“责任护士班内自控,护理组长24 h内组控,护士长48 h内及终末病历总控”的质控模式,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对突出的问题遵循PDCA循环,及“5W+1H”原则进行护理持续质量改进[14-15]。制定评估制度、指引,将评估质量检查标准化,利于护士掌握及按标准执行,有效减少评估缺陷。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根据护理层级、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强度、工作量,完善科内护士绩效分配制度,形成激励性的分配机制,体现多劳多酬、优绩优酬。将患者BADL评估完成质量及质控成效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内容,采用绩效考核的方法进行互相监督,同时表现积极良好的护理人员给予奖励,提高护理工作的积极性[16]。完善后勤支持系统,聘用经过培训的护工负责接送患者检查,负责标本运送、物资领取及在护士指导和监督下为患者提供简单的生活护理,有效缓解护理人力不足的压力,增加护士直接护理病人的时间,确保患者BADL评估的及时、全面、准确和护理安全。

综上所述,在住院神经内科患者BADL评估管理中应用RCA分析法,能准确、科学、有效地找出患者BADL评估缺陷的根本原因,针对根本原因采取正确的整改措施,有效地减少患者BADL评估缺陷,本研究中患者BADL评估缺陷率由37.36%降低至12.24%。正确的评估结果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合理分配护理资源,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提供保障。因此,RCA是减少神经内科患者BADL评估缺陷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徐伟平.根本原因分析法在安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5):414-416.

[2]张杰,唐晓群.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门诊输液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5):20-22.

[3]郭丽琼,吴妙莉.RCA法在改进肠道术前肠道准备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60-61.

[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31-2013 护理分级[S].2013-11-14.

[5]伍晓莹,章秋燕,李爱素.根因分析法在老年患者跌倒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494-496.

[6]盛文佳,金可可,曹艳佩,等.根本原因分析法实践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1):20-22.

[7]国秀娣,陆俊,李益民.持续质量整改报告160份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9,8(11):970-972.

[8]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5-8.

[9]焦静,张晓静,吴欣娟,等.基于PDCA的规范化护士分层培训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11):1171-1174.

[10]彭刚艺,刘雪琴.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M].2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81-83.

[11]占继红,谭娇娣.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1):91-93.

[12]王培花.新的护理模式和排班方式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8):4461-4462.

[13]王兰.181例护理差错与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4):78-79.

[14]徐友芳,林名云,郭晓君,等.质控前移在静脉留置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10-2412.

[15]吴妙桓,郭剑虹,郑瑞琪,等.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8):81-84.

[16]陈杏秀.RCA(根因分析法)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3):96-99.

病理学评估篇7

关键词: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质量整体评估;抽象框架

近年来,以SARS、甲型流感、手足口病为代表的各种慢性疾病患病率持续升高,公共卫生机构的作用越来越为重要。如何有效发挥公共卫生部门"预防和控制疾病,延长人类寿命,提高健康水平"的社会职能,提高其服务质量与水平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焦点。伴随着公共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对于公共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亦不断增加,其公益性日益凸显。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部门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其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是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设计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建立统一的质量评估标准是全面提高评估科学有效,发挥以评促建的关键和重点,而科学适用的概念性框架正是这些指标设计的基础。

1.我国公共卫生评估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公共卫生机构涵盖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职业病防治院、健康教育所、妇幼保健院等众多机构。开展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估是对我国公共卫生机构进行有效监管、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其职责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

公共卫生机构评估在我国已经开展了数年,但尚未形成科学、全面、稳定的评估标准,评估实施效果也并不理想。究其表现不难发现:(1)考核重点不突出。评估多以日常工作为主要内容,缺乏对其职能履行和服务质量的考核;(2)考核标准不统一。对公共卫生机构的考核常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质分设不同标准,且只针对区级机构。(3)考核标准不科学。在以往的评估中,其评估标准随时间地区调整变化,缺乏成熟可借鉴的标准。

2008年卫生部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评估标准》,该标准将众多的公共卫生职能赋予一家机构,在很多地方无法应用。由于全国公共卫生系统没有统一和固定的结构,该标准的评估内容在很多地方实际上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中心、职业病防治、结核病防治所、皮肤病防治所等众多机构共同分担。因此,在各单位应用此标准自评过程中,均存在大量的评价指标不属于其工作职责范畴,同时又有大量的工作缺乏评价指标的尴尬局面。

除此以外,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针对卫生系统的评估内容多以绩效评估为主,关于服务质量评估的研究和运行相当匮乏。绩效评估过多的强调最终结果,忽视其过程的改善与其他因素对公共卫生服务效果的影响,对于公共卫生机构的评价存在局限于偏差。

2.适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抽象框架

以Donabedian的质量评价理论为依据,我们将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概念框架分为3个基本维度维度: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以及中间结果这一辅助维度。用以区域公共卫生质量和各类公共卫生机构和组织,甚至于整个公共卫生系统的综合评估。

结构质量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基础,主要涵盖有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以及资源的安排及管理方式。结构质量能影响和促进服务过程和健康结果,尤其是当资源投入不能满足需要时其作用更加显著,而一旦必要的基础建设达到一定的水平,结构指标的价值将变小。结构质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宏观结构质量,主要用来评价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视程度和财政支持力度,这也可以用来鉴别外界因素对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公共卫生政策发展、政府资源投入和保障机制等3个维度,其主要指标有公共卫生经费占GDP比例、每千人公共卫生专业人数、基本健康保险覆盖率等;二是微观方面,指各公共卫生机构内部管理水平和质量保障能力,如管理体系规范性、人员结构状况、学科建设水平、技术指导与培训状况等。

过程质量具体指公共卫生服务对受众的服务于反馈,即公共卫生机构动态运行的质量与效率。然而,公共卫生服务结果并不是一种瞬时性的效果显现,而且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其服务过程进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学理论与实践表明,规范的服务(生产)过程与设计质量和预期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过程质量主要包含技术水平和服务过程的相互作用两个方面,具体可分为监测、调查、干预、健康教育和督导等五个子维度。

结果质量指公共卫生服务活动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结果,可分为最终的人群健康结果和中间结果。最终结果主要包括健康状况、期望寿命与死亡率等维度。其中健康状况主要指各种传染病与慢性病发病率、规范管理率、健康档案建档率、治愈率等。期望寿命与死亡率维度主要指期望寿命、伤残调整寿命年、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其他疾病死亡率等指标。 另外,最终结果还包括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指社会公众、相关部门、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反应,也是评价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公共卫生机构可以根据满意度结果改进服务质量,调整资源配置,提高反应性、适宜性和可及性,更新技术,提高效率。该维度具体包含了单位职工满意度、社会公众满意度和相关部门满意度3个指标,并通过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来实现。

中间结果是介于过程和最终结果之间的一类情况,也指项目和服务的短期结果,在有些时候也可看成是真正的健康结果。中间结果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也反映了公共卫生服务的多样性。除了项目结果之外,中间结果主要包括健康行为和环境质量两个维度。其中,前者主要指行为干预效果,如吸烟率、经常体育锻炼率、定期体检率等,后者指生活环境的质量状况,如空气质量良好天数、饮水质量达标率等。

3.我国公共卫生服务质量评估的面临的困境

尽管在理论界展开了一系列关于公共卫生质量评估的研究,美、欧等国也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尝试,但将质量评估全面运用到公共卫生领域并使其真正产生效果还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还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尤其是缺乏可供参考的标准、成熟的经验和循证化的方法。其次,各部门普遍重视短期绩效,质量评估强调对过程的控制来保证最终的健康效果,看重的是长期的保障,而不是一味追求不可控的健康指标,因而可能难以被有关部门所接受。另外,公共卫生的内涵和机构职能划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及机构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履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是一个持续而长久的过程,随着卫生技术的发展和政府资源投入的增加,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将得到持续提高,并最终实现全民健康状况改善。

参考文献:

[1] 刘激扬,余智萍.我国当前医患关系现状探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8(7):988-989.

[2] 王炳毅.政府医疗管制模式重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04).

[3] 张松荣.深圳市慢性病防治机构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模型研究[D].中南大学,2010(05).

[4] 周良荣,谢爱清.某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质量评估及改善建议[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1).

病理学评估篇8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一期项目基本完成,二期项目开始实施,总体进展顺利。为全面总结一期项目实施成效,今年5月,水利部安排部署了一期项目的检查评估工作。目前,自我检查评估和省级全面检查评估工作已经结束,水利部组织的抽查评估和全国综合总结评估工作即将开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一期项目检查评估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检查评估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部署下一阶段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检查评估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98大水后,中央利用国债资金加大对水利的投入力度,先后启动了人畜饮水安全、大型灌区改造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项工程的建设。三项工程实施5年多来,取得了巨大进展。截至目前,人畜饮水工程已经解决60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大型灌区改造已经安排*个*万亩以上的大型灌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一期项目已经安排*多座,二期项目已经开始启动。为有效推进三项工程的实施,中央和地方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各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项目实施的成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公众高度关注。为此,部里先后安排了人畜饮水项目的中期评估和大型灌区改造项目的中期评估。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会议,标志着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一期项目抽查评估和综合评估阶段的正式启动。这次一期项目检查评估工作共分四个阶段,即自我检查评估、省级全面检查评估、部抽查评估和综合评估。此次抽查评估,由水利部组织流域机构、部直属单位和各省设计、科研、技术等部门的*多位专家,对*多座已经实施的一期项目进行现场检查评估。最终,将在各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综合评估报告,对一期项目的实施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准确判断项目的实施成效,深入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研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同时,要把检查评估的结论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向社会公众宣传,让各级政府有决心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不断地向前推进,让社会公众更加理解和支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二、准确把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检查评估的关键环节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批经过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已经开始发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截至目前,已经实施除险加固的*多座病险水库中,除*生产建设兵团八一水库因施工组织问题发生垮坝外,均经受住了近年来气候异常、局部暴雨集中等恶劣气象条件的考验,说明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质量是好的。但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能掩盖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近一个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稽察办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的稽察情况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确存在着不少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开展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检查评估,关键在查找问题,问题查找的不深不透,不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在二期项目实施中同样还会出现,还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损失、造成被动。因此,我们要通过检查评估,找准问题,采取切实措施,从根本上加以解决。从目前的情况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坝安全鉴定、初步设计、建设管理、计划安排和资金使用管理、工程验收、运行管理等六个关键环节,下一步的现场抽查评估要重点围绕这六个关键环节开展工作。

第一,大坝安全鉴定环节。在大坝安全鉴定中,存在无病、小病大养或者诊断不准的问题。存在这样的问题,有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一期项目达*座,国家每年投资*多亿元,各地想多上项目、早上项目、多争取国家投资是必然的,而大坝安全鉴定又由各地负责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安全鉴定受利益驱动,出现无病、小病大养或者诊断不准的问题就在所难免了。存在这样问题的项目并不是个别现象,部里经常收到一些举报信,怀疑有的病险水库到底是不是三类坝。所以,请各位专家在抽查评估过程中,对安全鉴定存在的缺陷,要深入分析,深刻论述,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可能地加以避免。

第二,前期工作环节。在最近的稽察中发现,前期工作环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设计资质问题。一期项目中大部分中、小项目的前期工作是由市一级设计院承担的,还有一部分是由县一级设计室承担的。由于一期项目没有对设计资质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因设计资质不够,整个前期工作的成果质量不高。二是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立项要通过初步设计、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流域机构复核、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批准等多个环节,有的项目为了争取早立项,在设计工作上赶进度,没有进行必要的勘探,设计方案不尽合理,缺乏科学性。更有甚者,有的项目为了减少地方配套资金,把概算做得很大,以大方案申报,然后实施中压缩原设计方案,带有一定的欺骗性。三是设计变更问题。由于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在工程建设实施当中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造成许多病险水库不能按期完工,不能按期竣工,导致国家的巨额投资不能按期发挥效益。这次抽查评估,请各位专家要从设计资质、勘探、设计方案等各个角度,认真查找出现大量设计变更的原因,希望各位专家能在这方面替水利部、替国家把好关。

第三,建设管理环节。有的地方在执行"三项制度"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项目法人责任制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投资少则数百万元,多则几个亿,这些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关于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但在稽察中发现,有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法人根本未履行报批程序,也不是什么专业队伍,只是几个行政领导凑到一块就成了个项目法人,更谈不上履行项目法人职责了。二是招投标问题。主要存在施工单位资质不够和招投标行为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虽是个别现象,但影响很坏,一旦发生就会给我们的工作造成极大的被动,就会产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管理一团糟的印象。所以,对招投标过程中存在的不按规程操作,违规分包和违法转包的现象,以及监理方面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检查。三是质量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质量问题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设计方案质量问题,另一个是施工质量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是针对水库的病险问题进行处理,主要是解决大坝稳定、基础防渗、泄洪安全等主体工程的安全问题。而有的项目虽然解决了防洪标准问题,却忽视了大坝稳定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对处理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完整性作出准确判断,从而判断设计方案质量是否合格。施工质量是否合格,要从防渗处理、上下游坝坡稳定处理、泄洪建筑物处理等各个方面进行检查,严格把关,作出判断。

第四,计划和资金管理环节。首先是地方配套资金问题,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目前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平均是*,总体水平不高。现在很多地方都是吃饭财政,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完全靠财政解决地方配套资金的难度很大,这是个共性问题。但是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要求,目前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的一个刚性指标,各地一定要努力落实到位。因此,在解

决配套资金问题上各地一定要有新的思路,对一些以兴利为主兼顾防洪的大中型项目,通过除险加固效益将得到明显提高,结合落实水价政策,要做好兴利这篇文章,从市场上寻求一些融资渠道,使用一部分贷款来解决地方配套资金问题。其次是挪用资金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中央投资只能用于大坝稳定、基础防渗、泄洪安全等主体工程,不得用于移民、办公设施、管理设施等。但对大坝安全监测、防汛通讯等涉及水库大坝安全运用的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三是计划调整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的计划调整问题是比较突出的。在这次检查评估中,我们要按照有关规定,区别情况彻底查清楚一期项目的计划调整情况,分清哪些是主管部门的事权范围,哪些是业主事权范围内的具体调整。总之,计划和资金环节是我们这次抽查评估的重点,希望各位专家认真把握好抽查评估的尺度,作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第五,工程验收环节。截至目前的统计,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验收率为*(包括主体工程完工验收),总体水平偏低。这次检查评估要对基本完工项目进行梳理,弄清项目不能按时验收的原因,分清哪些是技术原因,哪些是方案不完整的原因,哪些是决算没法进行或配套资金不到位的原因。如果是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或资金决算影响了竣工验收,各地要抓紧进行完工验收和蓄水前验收,不能让已经消除安全隐患的水库因未进行蓄水前验收而不能蓄水,影响投资效益的发挥。

第六,运行管理环节。按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20*]45号)的要求,对纯公益性工程,要由地方各级财政落实其运行管理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对准公益性工程,要由地方各级财政落实其公益性部分的运行管理费和维修养护费,同时还要落实合理的水价、电价政策,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对经营性工程,要落实合理的水价、电价政策,实现工程的良性运行。在抽查评估中,要对抽查的水库逐座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建立了可持续的运行管理体制,同时要督促各地加快水库管理单位内部良性机制的建立。

三、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做好检查评估工作

党中央提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保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这次开展检查评估工作,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具体体现。目前,检查评估第一、二阶段的工作已经结束,下两个阶段的工作即将全面展开。这次会议结束后,各位专家将奔赴各地开展抽查评估工作。抽查评估工作完成后,水利部还要组织部分专家进行全国综合总结评估。下面,我对检查评估工作提几点具体要求。

第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这次现场抽查评估活动组织了*多位专家,将对*多个项目进行抽查,加上地方各级水利部门、项目参建单位的配合人员等,整个活动参与人员多、涉及项目广、时间紧、任务重,组织协调工作量大。因此,建管司、规计司要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一是要抽调一批有责任心、工作能力强、作风正派的专家,组建好专家组,每个专家组的专业结构要合理搭配,要实行专家与项目的回避制度,做到异地安排检查评估;二是选好典型项目,大中小、不同地区、不同建设阶段的项目要兼顾;三是安排好检查评估工作进度,确保检查评估工作质量,要做到进度服从质量;四是落实安全措施,确保整个检查评估工作的安全进行。

第二,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各位专家是下阶段抽查评估和全国综合总结评估的工作主体,各位专家的工作质量决定着整个检查评估工作的成败。希望各位专家在现场检查评估工作中做到以下

几点:一是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检查评估工作。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使用的是国债资金,实施情况如何,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全社会高度关注,水利部党组非常重视,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检查评估工作文件精神,准确把握检查评估工作的尺度;二是要客观公正、独立工作,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评估;三是要廉洁自律,严格要求自己,不受外界各种因素干扰;四是要克服困难、高效务实。参加检查评估的专家绝大部分是在职人员,大家都是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本职工作非常繁忙,这次专门抽出一段时间参加检查评估工作很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克服困难,静下心来,务实高效地做好这次检查评估工作。

第三,积极配合,及时整改。检查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科学评估一期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做好下阶段工作,不单纯是为了"挑毛病"、"找问题",各地要正确对待,不能产生抵触情绪。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参建各方要积极配合专家组的工作,提供完整翔实的工程建设资料,如实反映情况,不遮丑、不怕暴露问题,把抽查评估作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契机和动力,保证抽查评估工作顺利进行。各参建单位要相互支持、积极配合。正在实施的项目,要处理好检查评估与项目建设的关系,对抽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已经完工的项目,要尽快解决工程建设遗留问题,采取补救措施消除质量隐患;正在做前期工作的项目,要按照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对第一、二阶段的工作要进行回头看,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要抓紧补充完善。还没有报送第一、二阶段工作报告的,要抓紧上报。

第四,稳步推进,加快进程。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低、建设进度缓慢、验收工作滞后和水管体制改革不落实,是一期项目实施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各地要以这次检查评估为契机,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保证中央补助项目地方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省级财政要建立固定的投资渠道,进一步提高省级配套资金的比例,加快建设进度,及时组织验收,保证一期规划目标如期实现。未完成前期工作的一批项目,要抓紧开展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水利部决定,年内仍不能完成前期工作的一期项目,今后将不再安排中央投资。在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时,一定要同步落实水库的管理体制改革措施,建立水库的良性运行机制。

上一篇:市场体系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移动支付的现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