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培训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8:10

生态文明教育培训

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篇1

关键词:体验式培训 高校教育 大学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012-01

体验式培训强调“先行后知”,而我国高校中常见的体验式培训也叫拓展训练,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时的英国,其培训目的是通过对个人在群体活动中的表现来加强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困难及挑战迎难而上的能力以及个人对群体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加强个人的素质修养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对于我国的教育体制的改革及政策,越来越多的高校将这种“另类”的教育模式引入,以便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上培训教育。

1 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模式,相对与传统教育模式,其更注重对人的思想品德、个性发展、身心健康以及能力的培养。而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更是将这种概念细致化,即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智力素质以及劳动技能素质等,下面笔者就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我国当前素质教育的现状。

1.1 道德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念较之以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在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上,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应该以集体利益为主,同时兼顾个人利益,而不应像过去所倡导的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这一现象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鲜明,有了创新意识。然而,也说明了,大学生中“个人主义”的思想有所抬头,对与向集体利益做出无私奉献的思想持保留态度。

1.2 文化认同度

面对激烈的外来文化及新兴文化的冲击,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仍然能理智的做出判断,依然可以在肯定我国传统文化诚实、勤恳、节俭、无私的前提下,对西方外来文化中的精髓持包容采纳学习的态度,如西方文化中的竞争、创新以及自我完善的意识等等。

1.3 择业观

当代大学生对所从事工作的喜爱程度已经不是重要择业标准,而收入的高低成为当代大学生择业的关键考虑因素。多数大学生对于以后工作中是否能够经得住考验不敢肯定。

2 体验式培训的理念与作用

根据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现状的成果,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素质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素质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效果还不是很显著。据相关资料表明,听与说所获得的信息,一般只能使人掌握全部的10%~15%,而亲身经历过的事,人们却能够掌握全部信息的80%。因此,为了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成果,传统素质教育也由书面教育、心理教育转变为可以亲身感受的体验式教育。下面笔者就简单介绍一下体验式培训的作用。

2.1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现实中的很多事情启示我们,事情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的心态,你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它,事情本身就会给予你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体验式拓展训练中,当面对“求生”的环节时,很多体验者面对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心怀忐忑,但是,当体验者最终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最终咬牙一搏时才发现,困难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难,而是内心的畏惧将这种困难程度放大化,相反,体验者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困难时,满脑子将充满不可能完成的理由。因此,这种体验式培训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2 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靠一个人拼搏奋斗最终成功几乎不可能,因此,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离不开队友的支持,与团队的协作。体验式拓展训练中为了提高体验者的这种意识,特别设立很多加强团队合作的项目,例如,“有轨电车、罐头鞋子”等,使体验者能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中所有成员各施所长,才能达成团队的某种目标,从而使每个成员都能够明白1+1>2的现象,从而有助于培养个人的团队意识。

2.3 培养个人的信心并深挖个人潜能

体验过拓展训练的人们都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有这方面的潜能,居然克服了那么严峻的困难,这样的心理状态表明,我们很多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是不能做,而是不敢做,战胜心理恐惧,努力放手一搏才是解决困难的关键。因此,体验式培训还有助于我们深挖自己的潜能,并提高我们在日后工作学习中战胜困难的自信心。

3 体验式培训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

体验式培训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补充,它也是大学生进行终身自我学习教育的起点,它以全方位、多角度对大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锻炼与磨砺,坚韧了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的自信心与心理承受能力,也加强了他们在学习和工作当中克服困难的能力,并提高了他们在学校、岗位上的行动力与团队意识。从而全面的提高了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成果与教育质量。

4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对于人才的考核不再是仅仅对人才知识的掌握能力,而是更多的侧重于人才在团队中所表现出的协调能力,以及面对工作中所出现的困难的态度和思考解决能力等此类素质要求上,因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种人才发展趋势,所以,体验式培训在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尤文静.“历奇”体验式拓展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J].经济管理者,2011(1):294-295.

[2]李俊强.关于高校体育拓展训练教材化的分析和研究[J].大家,2012(11):216-217.

[3]王雪飞.体验式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0):14-16.

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篇2

明确了生态教育教训在保护区工作所占的核心地位,就必需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才能顺利地开展工作,进而促进保护区全面的发展。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

1掌握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本底资料

主要指所在地的地貌、地质、矿产、气候、土壤、生物区系、群落和资源、人口动态、土地类型、生产价值和福利等的基本情况。任何保护区在一开始筹建,就必需从此入手,组织上述各方面的综合考察,撰写成专门的调查报告,为以后的各项工作准备充分的依据。

2制定中、长期生态发展规划和年度行动计划

有了上述本底资料,就可以在其基础上进行未来生态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年度行动计划的制定。这样,就可以使各项工作都建筑在客观实际的基础上,一切都有所遵循,不是凭心血来潮或一厢情愿地盲目开展。

3编制生物多样性编目

3.1物种多样性及其遗传变异

首先,尽可能地确定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名录;然后对每一物种简要地论述其地理分布、主要识别特征、生物生态学特性、群落成员型、受威胁情况、理论研究或经济价值和栽培管理技术等。对一些分布范围比较广阔(例如在不同性质土壤、海拔高差较大超越地带范围、在阴蔽和阳光充足处都有分布)在理论研究或经济发展有价值的种,注意把其明显的形态变异、物候变化和生长情况差异等标志出来,以便必要时开展其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3.2生态系统多样性

尽量把不同原生生态系统类型及其演替系列类型以及栖居其中的重要物种列出。

3.3景观多样性

重点列举由不同地质结构、水文特点、生物因素和人为活动所造成的独特景观及其组成的镶嵌体。

4建立展览馆或陈到室展示上述各项内容

目的在于提供参观和研究之用,规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料来确定,但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的要求。要培养一个工作班子负责日常开展普及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要依靠顾问单位的大力帮助。这项工作与发展生态旅游密切相关,应结合起来全面考虑,可作为旅游者服务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

5建立永久样地定位观测点

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适宜地点,把本区有代表性的原生生态系统及其演替系列类型和栖居其中的重要物种,包括有理论研究和经济发展价值的种类建立。有些可和生态旅游观光景点结合起来,让广大公众能亲身感受和了解大自然实际情况,增加其科学知识,以后能直接参与到实际保护中去。这显示出生态旅游与生态教育培训是密切不可分的。

6创建新的生物多样性产业

对有发展前景的经济物种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适当规模的繁殖、示范和生产基地,也就是说,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产业。这项工作最好与社区合作或委托他们进行,关键在于利益要公平分享。表面看来,这是一项资源持续利用的任务,但实际上,它是生态教育培训结合实际的一课。它将推动生态教育培训与资源持续利用密切结合,并成为保护区进一步发展的支柱和推动力。

7建立一些具有不同接待能力的工作和生活场所

这项工作主要在保护区一些城乡选择适宜地区开展,可建立不同星级的旅馆、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庄园和农家乐庭园,以适应各项工作迅速发展的迫切要求。所有这些场所的建立都要考虑与当地景观协调,最好具有本地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的要求,不能把城市的一套原封不动地搬进来。这是发展生态教育培训和生态旅游必需的条件,也是反映保护区发展阶段水平的标志。

8加强宣传普及力度

通过各种传媒大力宣传上述情况,让广大公众了解保护区的基本情况、工作进展和实施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作用,争取人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开展生态教育培训的方式

保护区具有上述各种基本条件之后,应该说,就完全具备了开展生态教育培训的能力,应大力发挥其作用,以满足客观形势发展的要求,可从下列各方面考虑。

1建立中、高等学校学生生态教育实习和夏令营活动基地

在向主管部门申报备案以后,就可广为宣传,开展有关自然保护和生态发展教育的活动。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要求,灵活编制相应的教材和实习重点,以满足他们的要求。

2建立生态旅游基地

生态旅游是保护区五大功能之一,实际上,它也是生态教育的一种形式。上面所述的各种开展生态教育培训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生态旅游必需的条件。人们通过旅游观光不知不觉地就能了解大自然的奥秘,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论述的有关自然规律的科学知识,有利于接受热爱自然和生态保护提出的各种要求,其实,本身就是一类生态教育实习课程。当然,生态旅游是一项产业,是保护区开展生态发展一个最好的结合点,只要做到科学经营管理,既能增强保护区的活力也不会引起严重的生态破坏;当然,做过了头也会走向反面。可以说,它是一项有风险的事业。

3建立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基地

如果说,生态旅游属于大众旅游的范畴,主要接受游人短期的观光;那么,休闲度假生态养生就在于方便游人通过较长期的度假休养来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接受大自然的熏陶,锻炼身体,享受优美环境的恩赐来达到生态教育培训的目的。

4定期举办保护区管理人员培训班

实践证明,在当前的条件下,我国保护区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对保护区的性质和所承担任务的认识,决心献身于这项伟大的事业,才能克服各种想象不到的困难,使保护区沿着生态发展的方向不断前进。为此,定期举办保护区管理人员培训班是保护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要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依靠顾问单位和邀请有关专家协助,共同来完成这项任务。

5定期举办有关自然保护方面的论坛

这是一个交流有关自然保护方面理论和实际研究经验的平台,目的在于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参与,为制定有关自然保护发展战略和规划提供依据和资料,每年1-2次,以适应生态发展文明时代迫切的要求。

6定期举办有关保护区建设和发展专题研讨会根据实际需要选定适当的专题,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参加,每年可举办若干次,目的在于解决专门的问题,促进保护区事业不断发展。

7建立与国内外姊妹保护区互派人员参与领导专题研究和学习交流的制度这是一项扩大保护区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既能从实际工作中吸取它人的经验,也把自己经验传播出去,很值得提倡。

尾言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保护区教育培训的功能是其它工作的核心,应该明确把它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要踏实地发挥教育培训功能的作用,必需拥有相应的条件。这些条件恰好是保护区最基本的本底资料和必要的设备,而且也是发展所必需,这充分说明了教育培训的核心地位。但是,拥有了相应的条件,不见得教育培训的功能就得到发挥,关键在于真正认识它的核心地位,大力开展工作才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使它能适应当今生态发展文明时代不断前进的需求。

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篇3

近年来,我县已经建立了以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为龙头,以八个乡镇社区教育中心为支撑,以村社区学习点为阵地的覆盖全县农村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平台,借助这个平台,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做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

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资源

以社区培训学院为平台,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师资队伍,建立师资库。我们把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够满足生态环境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作为开展生态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和最紧迫任务来抓。一是重视学院教师的培养。支持教师参加进修,鼓励深造,达到更新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的目的;二是在社区培训学院指导下,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积极和当地中小学加强沟通和联系,按要求筛选和聘请当地中小学2-3名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作为生态环境教育师资进入师资库。三是发挥社区培训学院和县环保局、农林局、科技局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关系,聘请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四是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作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后,把他们纳入培训师资志愿者队伍,作为师资队伍的补充。2010年4月,高淳县社区培训学院和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环保局联合对全县大学生村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后,经过考核筛选,聘请了95名村官担任环保教育教师。

师资资源的整合,可以满足全县开展各类生态环境教育对教师的需求,各村镇在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教育活动时,能有针对性地在师资库中选用老师,同时,师资库中的老师相对集中和分散相结合,也方便了教育活动的开展,特别是来自农村学校的老师和大学生村官做生态环境教育老师,他们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和农民近距离接触,可以随时用开放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环境教育,帮助农民解决在环境保护中遇到的问题。

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资源

我县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主要是依托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来开展。如前所述,我县建立了县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教学点三级体系,依托这个体系,在社区培训学院、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村社区教学点三个层面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整合各类教育活动资源。

在社区培训学院层面,一是横向和县有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开展面向全县的系列教育活动。如结合县委宣传部、教育局开展的“百姓学堂·魅力高淳”活动,在培训学院开展生态家园讲座;结合推进生态县建设,和县环保局在培训学院共同举办农村环保监督员培训班;结合县委宣传部、组织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进行环保知识培训,启动生态环境教育大学生村官师资工程;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有关部门开展“让环保走进生活,让生活更环保”主题教育活动等,各部门密切合作,相互配合,环保教育活动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二是培训学院还积极发挥对乡镇、村社区教育机构的辐射功能,指导和配合乡镇、村开展环保教育。如教育活动计划的制定,教育内容的审定;开展活动时由镇、村组织人员,提供场地,培训学院提供师资及设施设备,共同举办活动,优势互补。

在各镇、村社区教育机构层面,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强基工程”工程建设及“五无、八有”创建活动对农村生态环境方面的要求,积极主动和镇有关部门、村委会互动,把镇、村的人力、物力、可利用的政策优势和社区教育机构师资、技术优势结合起来开展活动。同时,各地社区教育机构充分发挥与当地学校的内在关系,注重把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学校环境专题教育和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以点带面,吸引家长邻里关注环保。活动的开展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文明素养和参与的积极性,学生是受教育者。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生参与环保教育活动也是宣传者,教育者,还是将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中坚力量。这样社区教育机构依托学校阵地整合教育活动资源,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带动家庭,以家庭带动社会,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的深入发展。

整合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内容和方式

近年来,我们在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过程中,注意整合教育内容和方式,改变过去教育内容单一,脱离实际,形式呆板的做法,使教育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在整合教育内容方面,以社区培训学院牵头,各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有关部门、村委共同研讨确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教育的内容,使教育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科学,有针对性,突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题。整合后的内容包括:

1.环境保护意识教育。让农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农民减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污染,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他们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理念教育。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药的生态农业实用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农民宣传绿色食品知识,大力宣传生态农业,努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培养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3.环保法制教育。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作为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污染事件,加强对农民的警示教育,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力度,摄制、制作一些以破坏环境为题材的警示教育片到农村巡回放映,将查处的典型环境违法案件公之于众,以案说法,教育农村广大群众,唤起农民环境忧患意识和法制意识,提高农民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在整合教育方式方面,改变过去单一的讲座报告会形式,坚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活动日”,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丰富多彩的环境宣传活动。由政府或村委会组织开展环境实践体验活动,组织农民参与“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爱鸟周”、“中国植树节”、“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保护母亲湖行动”等系列科普、纪念与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农闲时期组织农民参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让农民在对比中增强切身体会,自觉形成环保意识,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地保护环境。

整合生态环境教育阵地

就我县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而言,活动的开展主要在县社区培训学院,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成人教育中心校。近年来我们积极加强县社区培训学院硬件、软件建设,努力把社区培训学院建设成为能够面向全县,满足开展各种生态环境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在各乡镇整合社区教育中心和成人教育中心校的人力物力资源,构建乡镇生态环境教育的阵地。在阵地建设中,一是整合组织管理机构,把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成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二是整合人力资源,把从事社区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的人员加以整合,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三是以阵地为平台,把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融合在社区教育、成人教育中。四是整合农村环境教育资料,提高各地活动中资料使用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结合“整合地方资源,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我们编写了《农民生态环境教育100问》这一教材,该教材2010年被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选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设课程,并在全县农村生态环境教育活动中得到广泛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篇4

【关键词】形体教育; 意义; 作用;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75-02

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为基础,通过徒手和器械练习,锻炼健康体魄,塑造优美形体,训练仪态仪表,培养道德品质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和锻炼过程。形体训练教学是向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美育教育、塑造优美身体形态的一门课。形体美是一个人外在和内在整体所表现的美学价值,是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综合体现。

1 形体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1.1 形体教育对青少年生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的体型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骨骼、关节和肌肉发育正常与否,将改变一个人的体型。由于形体练习内容丰富,能全面发展身体,因而经常进行锻炼能使骨密质增厚,骨径变粗,骨周围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加强骨的新陈代谢,从而在形态结构上趋于理想化。而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形态的可塑性很强,进行系统的形体训练,不仅能提高健康水平,而且对于“修饰”矫正身体的不良姿态,形成优美的体态有着特殊的功效。

1.2 形体教育对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形体训练在内容上注意采用了整体练习与分部位练习相结合的方法,为全面并有重点的锻炼、“雕琢”人体提供了条件,即可以使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强,又能培养正确的感知觉,锻炼身体的某部位或发展某项素质,在锻炼形体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身体的健康水平。形体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是以改变学生形态动作的原始状态,提高灵活性、增强可塑性为目的的。它为培养良好的站姿、坐姿、走姿和提高身体素质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通过一定的手段,使练习者的身体形态符合各个运动项目的要求。

1.3 形体教育对培养学生高雅的气质和风度有着重要作用: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人格特征。主要表现在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表现的隐显以及动作的灵敏或迟钝方面。风度是指人的言谈、举止、态度的良好表现。“体育造就人体美不单纯在于塑造形体,还在于通过锻炼将开朗、豁达、真诚、进取等精神灌注到人的心灵中,使人动作和姿态富有美的韵味,从而真正展示出人体的文化素质……”(引自《体育美学》)。一般来讲,经过系统形体练习的青少年,除了身材匀称外,还表现在举止得体,坐、立、行落落大方,能过充分展示出青少年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于人的气质、风度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形体训练是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这是因为形体训练不仅利用芭蕾、舞蹈、体操舒展动作,训练了人体优雅的姿态,而且也传播了它们高雅的艺术精髓,培养了学生的内涵修养。通过形体练习获得的形体美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与气质,是展现人的内在美的一个窗口。青少年一代是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健康的体魄、优美的形体、优雅的举止都代表着国家与民族的形象,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的形体练习教育,尤为重要。

2 学校形体训练课程改革

2.1 课时的改革:形体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科学的训练过程。只有坚持经常、持之以恒的练习才能使学生逐渐形成一种“习惯”,是举手投足都体现出一种“行为美”。所以在课时的安排上每周至少开设两次形体训练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全面系统的锻炼,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概念上正确理解形体姿态的规范要求,在实际操作上掌握形体练习的方法手段,更有助于生物节律的形成,使人体逐渐适应和有准备的参加练习,进一步提高练习效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2 加强学校及学生对形体教育的认识:首先,许多学生对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形体训练只是简单姿态的练习,动作枯燥单调,而且还有许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形体训练远不如体操、健美操等同项群项目重要!这中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往往导致学生在进行形体训练课的训练时不认真,敷衍了事!教师应在每学期的形体训练课开始前进行理论课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形体训练的内容,充分认识形体训练的重要性,它是各项训练的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重视形体训练,还能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学校对形体教育的重视不够。在学校的课程处置中一些传统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武术、体操等)的科室设置较多。普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都有设置,课程设计多个年级多个专业。而形体训练则被大大忽视。只有一两个班象征性开设形体训练课,而且课时极少!学校的重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课程的态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形体教育在学生的发展。校领导应充分了解形体训练的重要性,这样才会使形体教育在我校蓬勃发展。

2.3 教师重视示范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形体训练时通过肢体表现内容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示范动作的规范性及清晰明朗的讲解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通过自身具有感染力的示范动使使学生体会学体训练的美,激发起对美的追求,努力学习掌握动作,这样便可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形体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由单个动作到动作组合,使学生在逐步掌握动作的过程中培养兴趣,还可通过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他们对形体训练的兴趣。

2.4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形体训练是一门艺术。它就是把“美的意蕴有意识地注入到练习中去,无论是局部练习还是整体练习都应培养学生充分体现美的韵律,美的感觉,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动态美和静态美的艺术要求。”

形体训练动作要求准确、协调、幅度大、节奏感强、姿态优美,并要求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练习。音乐伴奏在形体训练中是进行美育教育的良好手段,优秀的伴奏曲可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动作的情感,提高动作的表现力。因此,在形体训练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划分音乐作品或开设专门的音乐讲座,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3 小结与建议

形体教育在学校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培养学习优美健康的身体姿态,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内涵,学校应摆正形体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定位,重视形体教育,大力发展形体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志红.形体练习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郑春梅.舞蹈与现代形体训练[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篇5

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瓶颈农村职业教育在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十分重视,有着完善的法律支撑、经费投入、激励机制与管理体制等。我国目前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诸多问题,涉及政府、培训机构及农民自身。要顺利提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农民的人力资本,必须逐步突破这些瓶颈。

(一)政府职责不落实,农村职教协同发展的机制失灵

1.经费投入不足。经费投入是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物质基础。发达国家农民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依靠大量的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持。江苏省政府提出,要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公益性地位,将农民教育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保障机制。要将农民教育培训条件建设列入农业基本建设计划,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加强教育培训设施建设。⑩虽然政府要求保证农民的教育培训经费,但在具体实施时存在职责不落实、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总体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政策划拨的经费与实际到位的资金存在差距,相当一部分社区教育中心依靠自身资源筹措教育经费。如江苏省政府有关文件虽然规定成人教育经费人均1元,但由于没有财政厅的文件下达,部分地方政府往往不愿执行或执行不力。在连云港市城区下辖的12个乡镇中,不少乡镇社区的教育经费未能真正到位,若需要经费,必须临时向政府申请。有的成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只能利用村居或动员企业来赞助,有的靠开办棋牌茶室、门面房出租收入来解决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⑩经费投入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

2.地位提升无期。与普通中小学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地位低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地位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社区教育中心是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养符合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的重任。但是,有的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社区教育中心,没有独立的学校法人、办学体制、财务制度、人员编制、校园设施与办学空间等。还有的社区教育中心,其教师编制全部挂靠在当地中小学,其财务完全依附于普通学校或地方政府。这种状况的出现,与省政府有关文件的消极影响有密切关系。如2001年江苏省编办、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明确乡镇成人教育机构和编制问题的通知》规定:“乡镇成人教育机构原则上并入乡镇中学(或中心初中),保留其牌子,承担农村化和技术培训工作。”乡镇成人教育机构并入乡镇中学或者小学,使其丧失了独立性,也影响了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如江苏省如东县委县政府在制定如东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文件时就明确规定,乡镇成人校阵地不动、编制不撤、人员不减。总体来说,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3.部门协调不够。新型城镇化强调统筹发展,参与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有关部门本应相互合作、沟通交流、统筹协调,但事实上,很多部门各自为政,协调不够。农委部门负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劳动部门负责留守农民的技术技能、就业政策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妇联部门主要负责农村妇女的技能与创业培训。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任务本应主要由教育部门承担,各部门全力配合教育部门开展培训,但实际情况是,教育部门在很大程度上配合其他部门被动开展工作,甚至有的社区教育中心靠自身人际关系去争取培训资源。各部门的协调程度不够,导致培训内容重复、培训资源浪费,直接影响留守农民的人力资本提升。

(二)农民培训不接地气,教学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1.培训内容脱离需要。目前各类培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青壮年农村劳动力的培训上,针对留守农民的培训较少。对于留守农民的培训也重技能、轻文化和道德,不能满足留守农民的培训需要。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留守农民参加培训面临的最大问题中,“培训内容不符合自己的需要”的比例占44.25%,“培训内容听不懂”的比例占32.07%。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对留守农民缺乏培训前的调查;另一方面,有的培训内容陈旧或理论性过强,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建设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需要。留守农民以老年与妇女劳动力为主,总体文化层次不高,他们更希望了解法律法规、疾病防治、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也希望接受节能环保、生态农业、特色种植、先进技术等方面的培训,而目前提供的培训内容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2.培训方式灵活性差。要提高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实效性,必须注重培训方式的合理选择。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农民的意愿、倾向;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不能与之冲突。部分留守农民接受培训的愿望低,除了培训内容不符合需要外,培训方式不灵活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现有的培训方式重理论、轻实践,集中授课和室内授课多,现代多媒体技术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运用。农民所学的许多理论知识不能及时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导致知识不能充分内化,从而影响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效果。

(三)农民缺乏培训意愿,人力资本提升的自觉性有待提高

1.传统的小农意识强。留守农民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主体,也是人力资本提升的最终受益者,但很多留守农民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本提升的作用,缺乏培训意愿。部分农民认为培训完全没有必要,只要种好自家田地、照顾好子孙即可,培训就是浪费时间与精力。虽然这种现象在较发达地区已有很大的改善,但不排除在有些地区仍然存在。留守农民应摒弃传统的小农意识,放远眼光,把人力资本提升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

2.自主培训意愿弱。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造就了一大批农场主、农业技术能人、农村干部,他们对职业教育与培训有着极大需求,也带动许多留守农民接受培训。但是,部分普通留守农民接受培训的意愿仍不强。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持“愿意”态度的占62.16%;持“看情况”“无所谓”“不愿意”态度的占37.84%。⑩后者看重的是农产品所带来的价值,因为这些物质产出是可以衡量并实实在在看得见的。至于看不见的人力资本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农民往往视而不见。⑩要提高留守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善农民的人力资本存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农民主动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自主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政府应大力宣传人力资本理论,重视人力资本投入所带来的潜在经济价值,增强留守农民的培训意愿。

二、从职业教育角度谈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策略

要提高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效率,就要从农村职教组织、农村职教内容、农村职教方式、农村职教实效等方面,完善提升留守农民人力资本的职教体系。

(一)农村职教组织:稳定与协调,统筹多方力量与资源,形成培训合力

1.加大培训资金投入,解决经费问题。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Marshall)认为,在所有的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他把对人的投资看作在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上的总投资,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无法由市场单独解决,必须依靠政府投入保证教育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促进职业技术结构的转变。德国农民培训的经费来源稳定,国家将农民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通过立法由企业和个人以纳税形式缴纳培训费。⑩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一种公益性事业,政府也提出要努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认定、扶持体系,建立公益性农民培养培训制度,探索建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制度。⑩因此,要保证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组织的有效运行,政府必须加大培训资金投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首先,可将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每年定时定额把培训经费落实到每个乡镇社区教育中心等培训单位,根据实际需要逐年增加资金投入,并安排专门部门对经费使用进行监督。农民培训补贴经费要落实到位,并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补贴标准。其次,政府还可以通过间接拨款、发放补贴、优惠贷款、减税免税等方式,激发社会组织与个人投入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

2.提升社区教育地位,解决挂靠问题。社区教育在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过程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因此,应提升社区教育的地位,使其更好地发挥培训留守农民的作用。社区教育中心不能再挂靠在普通教育下,应做到学校法人、办学体制、财务制度、人员编制、校园设施与办学空间等方面的独立。要明晰产权,完成事业单位独立法人登记,明确社区教育中心的法人地位;享有独立办学权,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政府的管理;实行独立财会制度,接受财务部门的监督;所有教师编制全部属于社区教育中心,不再挂靠普通中小学;有自己独立的培训场所、教学设施。

3.联合多方教育力量,解决资源问题。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不是某个部门的单独行为,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应联合多方的教育力量与资源,共同致力于留守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除教育部门外,劳动、科技、农林、妇联等部门都会举办留守农民的培训。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交流,积极配合,统筹协调,共同制订整个年度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计划,建立专门的例会制度;共同建立实训基地,提高培训实效;积极聚集各方资源,形成师资队伍、实训设备、培训教材、科技示范户等资源库。各部门联合开展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能有效提高培训效率,对提升留守农民的人力资本有重要作用。

(二)农村职教内容:丰富与先进,助推农民“洗脚”与“洗脑”并进

1.丰富教育培训菜单,提供多样化选择。要提高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实效性,就要清楚留守农民需要哪些培训,以便丰富培训内容,为留守农民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农民的性别、年龄、学历、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决定了农民培训内容的多样化。另外,农民对工作和生活状态的预期不同,对培训需求也有多样性。⑩因此,在培训前,有关部门应做好调查,了解农民的培训需求,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安排培训内容,主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人员、家庭规模经营的现代农场主、具有现代管理理念的乡镇村干部以及普通留守农民的需要。⑩结合培养有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培训菜单应包括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规模生产、农村管理、法律法规、计算机技术、家庭教育、传统文化等内容,既满足农业技术人员、现代农场主、村干部管理农业与农村的需要,也满足普通留守农民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及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

2.融入精神文明元素,拓宽知识视野。传统农民要实现向新型职业农民的顺利转变,只改变外在形象(“洗脚”)而不改变内在素质(“洗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体来说,一是通过政策宣讲,让留守农民了解党的政策方针、政府的富民政策、培训政策;二是通过移风易俗教育,帮助农民摆脱封建迷信、陈规旧俗的约束;三是通过健康知识教育,让农民掌握健康常识与保健知识,提高健康水平;⑩四是通过传统文化教育,促使农民了解当地以及全国的文化精髓,提高自身的素质。

3.注入先进农业理念,跟上时代步伐。传统的农业生产理念已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必须注入先进的农业理念,跟上时代步伐。由于青壮年农民向城镇转移,留守农民多是劳动能力有限的老人、妇女与儿童,他们中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规模种植、土地流转、生态农业的重要性,认为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也有利于管理和保护环境。因此,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该渗透旅游农业、生态农业、特色种植、规模种养殖、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培训内容。

(三)农村职教阵地:多样与灵活,全面考虑留守农民实际情况与需要

1.多样开展室内培训,网内与网外相结合。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场所与培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留守农民的培训兴趣与效果。因此,在培训阵地与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留守农民的实际情况与需要,使其具有多样性与灵活性。其中,室内培训是传统的、常用的培训阵地与方式,具有相对固定、操作简单、环境稳定等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室内培训已不仅局限于面对面的现场授课,而拓展到网络授课层面。一方面,要继续运用室内直接面授的培训方式,结合现场农民的实际培训情况,灵活调整培训进度;另一方面,要做到网内与网外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房、多功能报告厅、网络平台进行培训,突破传统学习模式,打破时间、地域限制。

2.大力开展现场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证明,只有理论学习而不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与实践操作,难以达到理想的教育与培训效果。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农民最喜欢的培训方式中,“现场教学”占43.71%,这说明很多人希望得到田间培训和现场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在开展室内培训的基础上,大力开办“田间课堂”“流动课堂”,可将培训时间安排在生产关键季节、农闲或生产之前进行。可在农村田间地头,由授课教师现场讲解、示范,让农民实际操作练习,针对问题思考提问,有针对性地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只有将留守农民置于具体的实际生产中,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与自主性,提高培训效果。

(四)农村职教实效:监督与考核,科学、有效地保证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质量

1.引入社会监督,规范办学过程。留守农民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不能只注重表象,缺少对效果的监控。只有强化对培训的监督与考核,才能更有效地保证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质量。其中,加强对留守农民培训过程的监督,是培训实效性的重要保证。监督不能仅依靠政府、各部门内部的监督,还应引入社会第三方监督,规范留守农民培训过程。一方面,政府要把留守农民的培训纳入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定期开展监督检查、绩效考评;另一方面,要专门聘请社会监督机构对培训经费的投入与支出、培训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培训资源管理、培训过程、培训结果等方面进行认定与监督。对在培训过程中表现突出、培训效果较好的部门与个人,要给予表彰鼓励;对培训工作做得不到位的部门,要给予通报批评。

2.严格鉴定考核,强化后续指导。严格培训结果的鉴定与考核是保证留守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实效的重要手段。国外发达国家执行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有着严格的控制。因此,对留守农民人力资本提升的质量,相关部门要进行严格鉴定与考核,只有达到培训标准的农民,才能获得结业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此外,对于留守农民的后续指导工作也不能忽视。可以通过建立农村俱乐部、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农业科研院所、农村妇女协会等组织,向留守农民继续提供技术咨询、生产指导、经营管理、信息传播等服务,全面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留守农民人力资本的提升。

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篇6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培训;质量;因素

教师这一职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及专业素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中小学教师更是如此,他们所教授的是低幼阶段的孩子,其心智发育并不成熟,需要教师全身心的辅导,而教师的再教育培训正式提高教师修养的首要手段。此外,近几年教师的实际需求已经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在此基础上就应该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主要工作。我国也正是本着这一方针落实工作的,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除了人力、财力不到位外,还有其他因素造成教师在继续教育工作中的瓶颈,下面我们将具体进行分析。

1 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开展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教师个人来说,能够提高其自身修养与专业技能;就学校来说,能够提高学校的声誉,增加生源;就社会来说,可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在众多方面,均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在这其中产生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以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的成果。

1.1 培训目标不明确

首先是当前培训的名目众多,其中的水分含量大,多数教师以获得资格证书提升职称为目的,根本不关心培训的具体内容;众多培训单位对培训的立项不明确,培训的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要没有达成统一,设置何种科目,使用什么样的培训方式这些问题都没有在培训机构与教师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思路,这一现象尤其在一些地方较为明显,亦或是所培训的内容与教师的实际需要相脱节,从而影响到培训质量。

1.2 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受教师的职业特征影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培训事宜,即使参加了培训,也要多是在节假日期间的强制要求,牺牲个人时间引起部分教师的不满,态度影响了培训的质量。除此之外,继续教育以教师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为准,但是培训机构恰恰不能把握好这一点,制定的培训计划与教师的需求相差甚远,此外,部分教育结构涉及的培训内容与国家相关的教学科研内容存在差异,无法达到提高科研水平的目的,更不必说涉及先进的科学前沿项目了,因此达不到教育教学的要求。

1.3 培训方式和手段的单一

我国在前几年的教育改革中并没有完全将教师的再教育培训重视起来,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较少,教学的过程中“填鸭式”教学长期占据着课堂,培训时教师仍然未改变这单一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很难为他们所接受。相关研究表明,资深教师本身就是丰富的资源,只是培训机构并未对其进行合理利用。

1.4 培训师资缺乏

一些部门以及单位将培训教师这一工作当做摇钱树,既影响了培训质量又影响了培训机构的名声。另外,我国培训的师资力量长期处于匮乏的状态,不具备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大学的培训教师以来自教授各高校本科、研究生的教师为主,中小学一线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中小学教师很少。所以,与中小学的教育情况相结合,根据教师的实际需要开展培训工作具有一定困难。

2 影响教师继续教育质量的因素

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影响教师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 教育培训计划和方案

培训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培训活动能否成功。所以科学合理性的方案是培训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科学合理性指的是培训需要具有明确的目标,即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目的;选择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内容;运用恰当的方式指导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活动;良好的师资团队也是十分必要的,除此之外,还要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制定的培训计划要满足相关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发展需要。学校等要求,以教师的发展为根本需求与基础,还要将教师的培训与其长远职业发展规划相结合。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相信一定能够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的培训中要具备人文关怀,没有人文关怀的教师培训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培训,国外很多国家已经为我们作出了良好的示范,值得我们借鉴。

2.2 教育培训目标

明确可行的教师培训目标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培训目标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一是教师自身的发展期望(也就是教师自身的目标);二是受训教师自身的素质;三是受训教师所在校对培训提出的目标要求;四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要求;五是社会发展要求,以及学生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制定任何一个培训目标都应该考虑到以上五方面的要求,否则,培训的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当然,这几种需要往往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我们以为,在影响培训目标五因素中存在主导影响因素,有时国家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有时,教师需求是主导影响因素。

2.3 教育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目标确定后,选择培训内容和形式的问题就凸现出来。教师培训的内容应与培训的目标高度一致,并非每位教师都需要学科前沿性的知识,并非每位教师都需要对其进行教育教学策略指导,也并不是每一个教师都需要系统全面的充电。即使是为实现某一培训目标接受培训,如培养学科带头人、专家型教师,由于每一位教师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不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有所区别。规模化的培训虽然很难做到个性化,但分类别进行针对性培训还是有可能的。

2.4 教育培训的模式

针对培训的不同目标、不同内容、不同群体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是建立有效培训的关键因素之一。国外研究者提出了“缺陷弥补法”、“成长法”、“变革模式”和“问题解决模式”等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是研究者根据教师培训实际总结出的典型类型,它们各有适用范围,其有效性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况且也没有任何一种培训模式是万能的,因此,因地制宜根据各自具体情况选择和建立适宜的培训模式才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

结束语

总之,提高教师继续教育效益,保障教师培训工作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培训机构、教师工作单位和教师等所有相关要素的全力配合。相对于一个具体的培训项目说,必须全面考虑以上影响教师培训质量的诸因素,彼此之间科学统筹,相互协调、促进。否则,目前我国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低质、低效、受欢迎程度低的培训现状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改变。

参考文献

[1]高延琛,徐敏杰.新课程下中学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华章,2009(4).

[2]张军广.在职教师培训有效性的解读:教师知识的视角[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

[3]徐炜炜.在培训中成长[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篇7

关键词:高考美术;美术培训;美术教育

教育质量和教育均衡是教育界的两大话题。然而,当前折射出我国美术教育的一大问题,一味追求培优和成绩,导致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快速发展,二者出现错误对接。美术教师应正确看待美术教育与高考美术培训的关系,美术教育是政府解决教育均衡发展下美术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而高考美术教育应是美术培训机构提供美术优质教育和美术差异化教育的承担者。笔者在本文剖析高考美术应试培训与美术教育的错误对接,力求让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回归“育人”本质。

一、高考美术应试培训现状及弊端

高考美术应试培训针对高考美术试题,要求美术考生默写背诵高考美术题,几乎抛弃了美术教育的常规正常教学过程,培训老师根据近年高考美术题,总结梳理美术高考范围,对考生进行几个月的短期培训,学生通过对几张速写、色彩、素描美术作品的死记默写、反复仿画,只追求背得滚瓜烂熟,按部就班地填写背诵答案就可以。这样的高考美术应试培训模式,很可能会帮助一些没有美术功底的学生“圆大学梦”,但是这样的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带来的却是各培训机构争相效仿,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忽视了美术教育的本真。

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带来的弊端主要表现在:第一,对美术教育造成严重冲击。美术教育以“育人”为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为教学目标,但是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则以“简单”的培训方式,让考生更关注美术考试成绩,以成绩为导向的培训,偏离了美术教育本质,考生不求对美术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是不求甚解,但是应试培训给学生带来高分的结果势必给美术教育带来严重冲击;第二,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负面影响。考生如果通过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后,就可以取得理想的美术高考成绩,学生很可能认为仅仅需要临时培训就可以,不需要接受专业的美术教育。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美术学习中学会偷懒,认为应试培训是“高明”学习方法,摒弃美术专业学习;第三,导致美术教育资源浪费。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吸引了很多考生,是高成本的,很多考生认为高考前报名培训就可以增加考上大学的几率,而家长们也纷纷赞同这种选择,导致考生和家长重视高考美术应试培训,而忽视了学校美术教育,造成美术教育资源流失。

二、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反思及美术教育的正确应对

针对当前我国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和美术教育的错误对接问题,笔者认为当前“美术培训热”现象是应试教育的派生物,为解决应试培训问题,还是应该回归问题的本源,做好美术教育工作,才是高考美术应试培训走出误区的根本之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美术教育工作,正确对接高考美术培训与美术教育。

1.正视学校美术教育工作

学校美术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开展美术教育,从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初步认识开始,到美术系统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开展系统化美术教育,结合学生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内容的美术学习,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让学生学习全面系统的美术基础。

2.完善高考美术培训制度

高考美术培训应构建健康培训环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术培训氛围,让考生能够扎实学习美术。学校美术教育是美术学习的基础,美术培训是美术学习的延伸,教师要做好美术培训和美术教育的衔接,学生在培训前接受系统美术教育基础训练,奠定过硬的美术专业基础,然后在美术培训延伸下,进一步拓展美术知识与能力。

3.端正美术考生的学习态度

在美术教育中,要端正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了解并认识美术课程,理解美术精神,具有正确的美术学习态度和美术素养,为美术学习夯实基础。学生还需要正确看待“美术应试培训热”,让考生知道培训并非捷径,美术教育才是正道,美术教育的“育人”本质不变,考生应正确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制订美术学习计划,选择正确的美术学习路径,综合客观考虑美术教育和美术培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并非美术教育的“自然产物”,而是一种非理性的衍生品,过度追求“高考美术培训”,导致美术教育失衡,出现高考美术应试培训与美术教育错误对接。笔者指出高考美术应试培训弊端对美术教育造成严重冲击,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负面影响,导致美术教育资源浪费,进而对高考美术应试培训进行反思,提出美术教育的正确应对策略,如正视学校美术教育工作,完善高考美术培训制度,端正美术考生学习态度。笔者通过本文研究,还原美术培训真善美,还美术考生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李冬勇.美术高考应试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3):125-126.

生态文明教育培训篇8

论文关键词:上楼农民;居村农民;教育培训;教育态度;教育行动

在城市化发展浪潮下,农民市民化成为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农民市民化道路障碍重重,农民与市民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而农民文化资本的极度匮乏是农民市民化的最大障碍。文化资本概念是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提出的,他认为,所谓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农民文化资本的匮乏往往与农民教育培训的欠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态度与行动就很有必要。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越来越明显,还是把农民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不能有效解决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以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作为视角,来研究不同农民群体对教育培训态度与行动的差异。当前,江苏、山东、浙江等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很多“农民上楼”运动。“农民上楼”运动使得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出现了地域性的区隔,使农村的两极分化在地域上显现出来了。在“农民上楼”运动之前,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并没有从地域上显现出来,属于富裕型的农民和属于贫困型的农民在居住的地域上是交错的。但是,在“农民上楼”运动的过程中,从整体上来说,有条件上楼的往往是属于富裕型的农民,这些农民成为了本研究当中的“上楼农民”;而属于贫困型的农民受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只能选择还是住在原先的村庄,这些农民成为了本研究当中的“居村农民”。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以农民群体内部的分化作为视角,来研究“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对教育培训态度与行动的差异。为了从实证角度来研究这一问题,笔者于2011年10月份对山东y市的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的整个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问卷1098份(回收率为91.5%),在回收的问卷中,剔除无效问卷之后得到有效问卷101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4.3%)。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来看,调查对象呈现出男性和女性相差不多、年龄主要分布在31-50岁之间、受教育水平以初中居多、大部分个人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的特征。

一、农民对教育培训的观念

现在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发现:如果仅仅局限于学校教育,所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提倡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终身教育”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尔·朗格朗(p. legrand)于1965年提出,他认为,终身教育是与有限的学校教育相对的,它贯穿着个人从出身到死亡的整个过程,影响着学习者生活的所有方面,是一个全面的、连续的过程,终身教育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美国人类学家米德(m. mead)将文化区分为“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传授、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文化;“同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同龄人互动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同辈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传授、相互学习的文化,其典型特征是“现在是未来的指导”;“后喻文化”,是指文化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向和方式传递,即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年轻一代向年长一代学习的文化。传统社会是一个经验社会,年幼者现在所走的路都是年长者已经走过的路,因此,其文化类型往往是“后喻文化”,学习是单向度的,年轻者向年长者学习。而当前社会的文化类型可以说是“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文化并存,特别是由于“前喻文化”和“同喻文化”的存在,使年长者需要向年轻者学习、同辈群体之间需要互相学习,这就使得人们需要接受终生教育。

那么被调查对象对终生教育观念持怎样的态度呢?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同意活到老学到老这个观点吗?”94.9%的调查对象表示同意。可见,大部分农民是赞同终身学习的理念的,这也是符合当下时代对人们的要求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0.261,df=1,sig=0.609)。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两个农民群体之间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和付诸实践成为了历史的必然选择,众所周知,最早提出“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学者赫钦斯(r. h. hutchins)。“学习型社会”并不仅仅局限于人们钟情的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本”的理论内涵,而是格外强调、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学习型社会的深层内涵也就在于它是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选择,是人类社会渴望在一种人性化的社会环境中经过教育而实现自我完善的理想价值追求。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社会的每个成员都享有学习的权利,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人人都在实践终身学习,成为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灵活学习的学习社会。那么被调查对象对学习型社会理念持一种怎样的态度呢?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对于“您赞同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个主张吗?”94.2%的调查对象表示赞同。可见,大部分农民是赞同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个主张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1.556,df=1,sig=0.212)。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上楼农民”和“居村农民”之间的观点也是高度一致的。

教育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往往是指学校教育,而非正规教育往往是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对于农民群体来说,其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往往非常有限,因此需要通过非正规教育来提升人力资本,最常见的非正规教育形式是参加教育培训。那么被调查对象对参加教育培训持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呢?为了了解这方面的情况,笔者在问卷中设置了“您认为参加教育培训会有帮助吗?”,从分析结果来看,79.5%的调查对象表示有帮助,17.2%的调查对象表示说不清楚,只有3.3%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帮助。可见,大部分农民对教育培训的作用是持肯定态度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2.455,df=2,sig=0.293)。

二、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

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往往与其自身的受教育水平存在很大关联。笔者认为,受教育水平越低的农民,其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越强烈。从整体来说,被调查农民群体的受教育水平是比较低的,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被调查对象仅占调查总体的21.7%。这说明被调查农民群体的文化资本是比较欠缺的,而现代社会中文化资本的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上楼农民”受教育水平在高中及以上的比例为28.0%,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仅为17.6%。这说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受教育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20.782,df=3,sig=0.000)。从这里的分析应该能够推论出两点:第一,农民群体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第二,“居村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应该高于“上楼农民”。

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还与其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存在很大关联。笔者认为,对受教育水平越不满意的农民,其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越强烈。笔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自己现有的受教育水平,42.7%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程度一般,35.7%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满意,只有21.6%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可见,被调查对象对自己现有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比较低。同时,“上楼农民”对受教育水平满意的比例为27.7%,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仅为17.6%。这说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x2=19.396,df=2,sig=0.000)。从这里的分析同样应该能够推论出两点:第一,农民群体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比较强烈;第二,“居村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应该高于“上楼农民”。

实际情况是否果真如笔者推测的那样吗?从问卷的分析结果来看,77.9%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参加,16.2%的调查对象表示无所谓,只有5.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愿意参加。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还是很强烈的,这与笔者推测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对于农民来说,参加教育培训是“弥补”文化资本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1.910,df=2,sig=0.385)。这与笔者推测的结论是不一致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呢?笔者认为,这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都很低有关。虽然“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受教育水平和对受教育水平的满意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是很高与很低的差别,而是在低水平里面的差异。所以使得“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对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都很强烈。

农民作为接受教育培训的主体,很有必要了解他们对教育培训内容的想法。对于“如果有机会参加教育培训,您希望了解哪方面的知识?”88.3%的调查对象表示农村与城市的知识都想了解,7.2%的调查对象表示想了解与农村有关的知识,4.4%的调查对象表示想了解与城市有关的知识。可见,大部分农民既想了解与农村有关的知识,又想了解与城市有关的知识。通过这一分析结果笔者得到的启发是:必须改变当前农村教育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在农村教育中,既要有城市元素,也要有农村元素,这样的农村教育才是符合农民意愿的教育类型。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不存在显著差异(x2=2.617,df=2,sig=0.270)。

三、农民对教育培训的参与

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状况与当地提供的教育培训机会之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很有必要了解调查地教育培训活动的相关情况。对于“当地的教育培训活动多吗?”,48.3%的调查对象表示教育培训活动很少,41.2%的调查对象表示活动数量一般,只有10.5%的调查对象表示活动很多。可见,调查地点的教育培训活动数量非常有限,这对于提升农民的文化资本是极为不利的。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存在显著差异(x2=27.710,df=2,sig=0.000)。“上楼农民”表示当地教育培训活动很少的比例为40.6%,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53.5%;“上楼农民”表示当地教育培训活动很多的比例为15.8%,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6.9%。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所在地的教育培训活动更多一些。与“上楼农民”比较而言,“居村农民”处于弱势群体地位,而当地为“居村农民”提供的培训又要少于“上楼农民”,这将进一步固化“居村农民”的弱势地位,使“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之间的群体边界越来越清晰化。

从整个被调查农民群体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来看,48.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45.8%的调查对象表示了解程度一般,只有5.7%的调查对象表示很了解。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并不高。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x2=19.083,df=2,sig=0.000)。“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不了解的比例为41.1%,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53.3%;“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很了解的比例为8.4%,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3.9%。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更为了解。

从整个被调查农民群体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情况来看,71.0%的调查对象表示没有参加过。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很少参加教育培训活动。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参加教育培训活动上存在显著差异(x2=16.881,df=1,sig=0.000)。“上楼农民”参加过教育培训活动的比例为36.1%,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24.2%。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参加过教育培训活动的比例更高一些。为什么“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参加教育培训的行动上会有显著性差异呢?笔者认为,这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教育培训的可获得性,也就是当地为他们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上存在差异有关。

通过上面的分析笔者发现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从整体上来说,被调查对象对教育培训的参与状况不容乐观,农民的教育培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第二,从农民群体的内部差异来说,“上楼农民”教育培训参与状况要好于“居村农民”,这对于改变“居村农民”弱势群体地位是非常不利的,对于农村和农民的长远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必须要尽快扭转这种状况,防止农民群体内部分化的进一步加大。

四、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满意度

从整个被调查农民群体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满意程度来看,56.2%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程度一般,23.4%的调查对象表示满意,20.4%的调查对象表示不满意。可见,从整体上来说,调查对象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满意程度并不高。通过进一步的交互分析,笔者发现:“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这一点上存在显著差异(x2=42.238,df=2,sig=0.000)。“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不满意的比例为15.1%,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23.8%;“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满意程度一般的比例为51.2%,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59.5%;“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满意的比例为33.7%,而“居村农民”的这一比例为16.6%。可见,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满意的比例要高于“居村农民”。笔者认为,这同样与“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教育培训的可获得性,也就是当地为他们提供教育培训机会上存在差异有关。为了防止“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两极分化的扩大化,要更加重视“居村农民”的教育培训问题。

五、结论与讨论

通过分析农民对教育培训的观念、意愿、参与和满意度等方面情况,笔者得出的结论是:从整体上来说,农民对教育培训的态度与行动并不乐观。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在对教育培训的态度与行动上要明显高好于“居村农民”。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从教育观念来说,大部分调查对象赞同终身学习的理念,赞同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个主张,对教育培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比较而言,“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对教育培训的观念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二,从教育意愿来说,大部分调查对象参加教育培训的意愿很强烈,既想了解与农村有关的知识,又想了解与城市有关的知识。比较而言,“上楼农民”与“居村农民”在对教育培训的意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三,从教育参与来说,大部分调查表示当地的教育培训活动很少,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很少参加教育培训活动。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在所在地的教育培训频率、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了解程度、参加过教育培训活动的比例这三个方面都要高于“居村农民”;第四,从教育满意度来说,大部分调查对象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满意程度并不高。比较而言,“上楼农民”在对当地教育培训活动的满意度要高于“居村农民”。

上一篇:自动化专业培养范文 下一篇:临床病理学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