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培养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8:10

自动化专业培养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1

关键词:职业师范;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动态“4+X+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7日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作为吉林省第一批转型高校,如何抓住机遇,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关键就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自动化专业作为学校的支撑专业,改革也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我校作为职业师范学院,是培养职业师资的摇篮,培养的学生要同时具有职业型和师范型院校培养学生的共同特点,不但要具有扎实过硬的动手能力还要具有授人以渔的教书育人能力。作为吉林省第一所职业师范院校,承载着为全国中高职院校培养骨干师资的重任,而自动化专业又是学校的主干专业,所以一直以来我们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原则,制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本文提出了高校转型背景下的动态“4+X+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充分考虑了校企合作坚持经常化,而且考虑到合作时间的稳定性,每学期必须坚持1次的企业或者教育实习。同时,更加重视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时间的灵活性,在“4”年本科学习过程中,专业和基础课程“X”可动态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

人才培养方案是法规性文件,它能保证人才质量和培养规格;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性文件,它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课内外实施方案。

(一)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截至2013年8月份,我国共有普通本科院校879所,高职院校1,266所,其中122所“211”大学,134所“985”大学,我校作为一所职业性师范院校,如何在众多师范院校都开展职业教育的条件下办出自己的特色,为中高职教育培养更多优秀的师资,成为在众多高校中立足的关键,也是自动化专业一直在探讨的课题。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教育,职业师范院校是培养具有职业技术能力和教书育人能力,热爱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这是有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也是我校的特色所在。自动化专业通过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业的调研,秉承“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相统一的原则,确立了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理论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电气设备安装及调试技能、基本的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气控制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等相关专业从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及相关教学管理工作的“双师型”职教师资。

(二)确定人才培养特色。专业以校企合作为平台,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主线,注重职业教师的素养教育,职业专业能力教育和教师教学能力教育,即突出职业教师的师能、职业技能及创新能力教育,大力培养满足职业教育需求热爱职教、品德高尚、基础扎实、专业面宽、技能突出、教学过硬、高素质的“双师型”职教师资,注重知行统一,人才培养以“面向中高职、项目驱动、能力培养、全面发展”为理念,实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科技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框架,构建科技创新培养机制,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校在进行充分调研后,在“双师培养、三性融合、能力为重、实践取向、注重创新”的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教育新理念的引导下,推行“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融合与统一的动态“4+X+1”人才培养模式。4年本科教育,每学期1次的实习,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X的基础和专业课程,1次的实习可以是企业实习也可以是师资培训和实习,由简单的参观认识到实际动手完成项目,从观摩教学到亲自授课,总结经验。X是动态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但是还是在计划下调整,不会使课程及其他环节出现太大的偏差。探索学术性、职业性、师范性相融通的职技高师教育教学规律,创新职教师资培养模式,形成更具特色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理论。

(四)课程体系改革。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依据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企业的相关专业进行调研,整理出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再分析规划出中高职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此为基础与企业人员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在安排课程时,除了理论性特别强的课程,都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企业工程项目开发和学生学习规律为主线,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在“做中学,学中做”的氛围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本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即素养培养模块、职业专业能力培养模块、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模块,三个模块是相互融合的,素养是前提,职业专业能力是核心,教师教学能力是手段。素养是前提,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有挑战精神,能够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意识。没有素养的人具有再强的能力都是没有用的;职业专业能力是核心,学生首先应该具有职业专业能力,才能到中高职学校去教书育人;教师教学能力是手段,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把自己所掌握的职业专业知识通过教师教学能力转化为被中高职学生能够接受掌握的能力。尽量压缩教学学时,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去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去进行探究式学习。

(五)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构建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的思维能力,除了将原来的课堂教学转换为理实一体的综合性教学,又构建了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1)加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实验管理,打好基础,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2)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和丰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3)大力推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加强毕业设计管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个性化发展;(4)强化个人素养教育和师能的培养,争做“为人师表”典范,提升就业几率。

(六)考核形式改革。为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运用能力,改革课程的考核形式,由“一纸式”的期末考试变为过程考核,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避免考前突击,摆脱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过程考核制度是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的考核,课程结束再进行最后的综合考核。总体来说,每一次的考核也都是以项目为主线的,项目要紧扣教学内容,并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二、结语

作为职业师范类本科院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在不断探索,这次以高校转型为契机来探讨自动化专业动态“4+X+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希望为中高职学校输送更优秀的师资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长发.基于项目驱动式特征的教学质量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J].硕士论文,2011.9.

[2]“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模式如何落地――访辽宁省大学生就业指导局局长、研究员刘铸.http://.cn,2011.10.27.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2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

一、当代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人才需求的特点

(一)扎实的基础知识

电气自动化专业的特点要求毕业生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完整的理论体系,对于知识点有着准确的掌握,对工作原理有着清晰的认识[2],且掌握的基础知识要贴近生产实际,突出实用性。

(二)持续的创新能力

持续的设计与不断更新的产品才能赢得更多的客户。电气自动化人才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活力源泉,是生存发展的基石。自动化人才应始终拥有创新的意识,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产品设计时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帮助企业提高产品原有的品级,改革现有的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当前的人才需求实际上看,创新特点的人才非常受企业的欢迎。

(三)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电气自动化行业的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内容,新的设备介入[3]。只有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工作中继续完善知识体系,接受新的知识内容,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学习的能力要突出对于技术发展的认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自身的岗位需求,选择学习的方向和实际内容。

二、面对人才需求的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方案

(一)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

创新是解放人的思想意识,开放性的态度理解世界,提倡个性发展。把创新的意识培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知识体系的形成,正是不断突破前人的创新所形成的。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鼓励其提出问题,利用他们认为可行的思路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创新首先从教师开始,他们的身体力行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根本性的,整个教学的展开都牢牢的体现这一基本点,把最新的发展动态,取得的学术成果,理论突破在教学中都应有所体现。创新的意识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应根据客观发展规律,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年级逐渐养成。大一介绍自动化发展历史重要的人物,重要设备、主要理论创始人的名字、学历,职业经历等基本内容。大二时介绍当前研究领域的难点,近些年的突破点,研究的方向,学校专业的带头人,取得的成果等。大三则鼓励学生亲自动手,以兴趣小组、社团、创新实验课题参与等多种方式亲自参与到创新实践当中。大四为分水岭,就业的面向企业的生产实际,通过实习的途径了解企业需要的改进和创新的方向,继续深造的同学则在导师的指导下,阅读科技文献,亲自参与科研项目。在实践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时,理论研究、分析和讨论是有效的方式。邀请学校知名专业老师、企业的突出技术人才,甚至还可以邀请创新实践中表现优异的学生以学术讲座的形式,分享经验,介绍他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灵感的源泉,困难的解决思路等。讲座时,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把已有的科研项目、创新计划,与学生们分享,从新的思路分析探讨,最后由指导教师总结评定,进一步提高对创新的认识。

(二)重视自主学习能力

大学时期的学习本身上就是“自主的学习”,虽然有教师教学指导,但是大部分时间却由学生自己来把握。这段学习时间利用率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知识体系建立,关键知识内容的储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工作后的适应性,职业的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单纯意义的学生“独立”学习,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步骤的能力形成。安排学习主线,现在的课堂教学体系已经非常完善。需要补充的只是课堂外的内容,充实学生的知识面,加大宽度,对于兴趣点加深深度。成立若干个自学小组,由能力突出的学生担任组长,力争在组内解决问题。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反馈到教师。利用课堂教学答疑,或者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解答。对学生多给予鼓励,即使出现失败的情况,分析失败的原因,经过多次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会明显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应强调课堂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时,强调知识点的理解,发展性的分析和记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现状,层层推进,对于存在的知识掌握不清,理论混乱的情况,选择突出的问题利用答疑时间处理。还可以抽出少量的课时,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去讲解,增强他们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创新方式与思路

(一)专业教学方向的创新

1.创新方向确定的方法教学创新和改革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创新方向,只有方向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才能够进一步的促进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电子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前景广泛,在明确创新改革方向时,首先需要对社会上各大电力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市场需求,通过分析市场数据,从而制定出教学改革的方向。其次需要对历年学生毕业就业状况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分析就业形势,从而制定详细的改革措施。最后,要明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应用范围,通过调研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范围主要包括电机电气维修、电气自动化控制、自动装置的安装以及电气设计等领域,结合不同的领域要求和规范,需要明确各个领域的侧重点,从而明确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2.培养目标的确定高校教育培养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专业型人才,所以,在进行高校教育时必须立足于社会市场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其中培养目标的确立尤为重要。电气自动化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符合市场需求,按照市场需求规律进行培养。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据社会发展,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且要兼顾其他领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既要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也要培养生产、服务型人才,因为电气行业不仅涉及到电气设计和电气制造领域,而且还有电气产品的销售领域,所以在进行专业培养过程中就需要注重侧重点。

(二)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1.专业课程内容的创新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性强、实践性高,大部分岗位要求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所以,在进行专业课程改革和创新时必须依据理论实践双向发展的原则进行。目前,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材内容理论知识占据绝大部分,所以,在创新中应该加强实践内容的比例。高等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这样分配到每科的学习时间就会相对减少,教师很难讲系统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即使全部讲完,学生要完全理解吸收也非常困难,这就需要在教材中加入实例分析进行辅助教学。在教材内容改革中,首先,应该以基础知识为框架,然后加入实例分析,从而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其次,要结合社会发展方向,将社会生产中新的技术、工艺和方法引进教材当中,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使学生的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潮流。最后,在课后作业题中加入对工程技术领域的探索问题,引导和激发学生对专业发展与进步方向的探索,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2.专业课教学理念的创新大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是课堂教学,这一现状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育发展的限制,无法从根本上做出改变,但是,就课堂教学的理念却是可以得到创新。首先,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高等教育不同于初高中教育,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其次,善于利用现达的通信网络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能容,适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电子图书、音像、模拟软件等的利用。再次,教师应该注重实验课程的学习,对于电气专业课程而言,实验课程是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的考核观念要改变,在制定考核计划是,不仅仅是为了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上。3.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应该将重点放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向上。首先,建立双向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应该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学校教育和在岗实习。在学校学习阶段主要是进行专业课理论的学习和实验的学习,在岗实习主要是学习时间技能。两个阶段侧重点不同,所以对教师的要求也不同。其次,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扩大创新型实验的比例,降低验证型实验的比例,重点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和自主思维的能力。最后,加强研究型学习,在本科阶段就应该培养学生研究型的思维,增强学研究能力,发展研究式的学习方式。

(三)实习阶段的模式创新

首先,学校所选择的实习单位应该是电力行业的单位,要严格按照专业培训的要求进行选择,并且要考虑实习单位是否有足够的实力来培养学生。其次,要创新实习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自己选择和专业相关的职位进行实习。最后,要在最后毕业考核中加重实习成绩的考核,可以和单位签订合同形式的实习方式,如果用人单位和学生意向在毕业后在实习单位就业,可以免除用人单位的考核期。

四、结束语

加强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学结合,既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模式创新,为社会提供合适的电气专业人才,也能促进社会电气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解大,贾玉健,刘东,等.“电力系统自动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0):78-82.

[2]陈海霞,王锁萍,熊田忠.面向企业需求的电气控制类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2):190-193.

[3]孙正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机学教学改革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4(8):158-162.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3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科技文化;自动化专业;人才自律性开发

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将是科技战线上的生力军,科技文化素质的欠缺会使未来科技实践活动中非良性社会互动占主导因素,职业发展的后劲不足,使得成功周期延长,职业生涯困难重重。因此,如何在研究生阶段培养科技文化素质,实现人才的自律性开发,为成功科技职业生涯奠定基础,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科技文化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文化,是源于科学技术而生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以科学技术的发生发展为根据,并对科学技术本身和科学技术的社会运用进行认识与反思的观念结晶。科技文化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技教育传播、科技体制、科技法规及科技道德。科技文化是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武器,是科技工作者学习科学理论、掌握科学方法、融入科学共同体、从事科技实践的灯塔。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在以科技为内容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将处于表层互动阶段上的被动互动状态,这种非良性互动局面的长期存在,将使科技工作者逐渐丧失优势,在竞争中被淘汰。研究生是科技人才从他律性开发向自律性开发转变的重要阶段,是学生开始介入科技实践活动、开始体验科技规范、开始孕育科技素养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科技文化素质,本文以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为例,提供几点思路。

一、自动化专业研究生科技文化素质培养的思考

自动化专业人士的工作围绕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两个方面。控制理论的研究主要针对新的被控对象和新的控制目标寻求新的控制方法,而控制工程则把控制理论物化为自动化系统,并在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各个阶段发挥作用。控制理论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涉及稳定性、变分法、动态规划、随机系统、模糊集合论等问题,需要扎实的数学基础,控制工程依赖机械、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应用领域囊括航空、航天、化工、动力、能源、纺织等科技密集型产业,所以自动化专业人士对科技文化有着很高的诉求。

科技文化分为器物层次、制度层次和精神层次三个层面,可以从这三个层面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培养自动化专业研究生的科技文化素质。

1.器物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

器物层次的科技文化主要指由科技进步而创造的物化形态的科学知识。对于自动化领域来说,这些物质形态包括图书资料、工具软件、仪器设备、知名学者个人主页及各类专业网站等。图书资料主要有专业书籍、学术期刊、技术杂志、设计手册等,工具软件包括仿真计算软件如Matlab、Mathematics,组态软件如Labview、组态王,数据库开发软件如SQL,以及各种专业开发软件如DSP仿真软件。仪器设备有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嵌入式计算机、PLC、工控机及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

对器物所承载科学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属于专业技术培养问题,而器物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着眼于对这些知识载体的宏观把握能力,包括对载体形态类别分布情况的了解、获取不同载体知识的能力和跟踪进展的能力。对这类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命题综述的方法,即由导师指定题目,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对相关问题的各个层面进行综述。题目的指定可以点面结合,综述任务可以单人承担,也可以多人分组承担。综述完成情况的考察可以采用汇报答辩的方式,通过听众与报告人之间的提问与讨论,可以达到交流分享、改进与完善综述工作的目的。

2.制度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

制度层次的科技文化特指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及科技活动的操作程序、方法、规则、要求等规范体系的总和,制度层次的科技文化在科技的长期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包括伦理规范、法律规范、政策规范和组织规范等几个方面。对于自动化专业的人士来说,制度层次的科技文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层面是作为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所必需了解与接触的基本规范与制度,另一个层面是自动化专业所特有的规范与制度。自动化专业研究生需要关心的制度层次的科技文化,从法律规范角度来讲,包括:国内外的行业标准、专利法规、软件著作权法规、学位条例、职称制度、科技成果转化等规定;从政策规范角度来讲,包括:863、973、攀登计划、五年计划、自然基金等基金制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等人才计划,开放课题、学者互访等科技扶持规划,国际与国家范围内的科技奖励制度,如自动化领域的国际著名奖项IEEE Control Systems Award、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 Award、The Giorgio Quazza Medal、国内著名奖项关肇直奖等;从组织规范角度来讲,包括各种学会、行业协会及国际会议组织的相关规范,如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IFAC)、IEEE自动控制学会(IEEE Control System Society,IEEECSS)及中国自动化学会等。

制度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对科学共同体的正确认知,能从科技互动的被动互动局面进步到主动互动状态。培养的方式,可以通过鼓励、支持学生加入各种学会、进行访问交流、承担学术会议组织工作、申请基金项目等活动,使学生熟悉相关的规定与流程,学会通过组织与政策规定促进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在学生进行这些实践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正确引导和及时纠正,使学生能够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见识与素质的提高上。制度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也可以采用讨论与交流的方法进行,在学生参与某项活动获得感性认识之后,若干个学生集中在一起,围绕着相关的话题,就组织、程序、方式、方法等方面展开讨论,使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提升认识,开拓思路,获得深度的认知与理解。

3.精神层次科技文化素质的培养

精神层次的科技文化是科技工作者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气质或品格,反映科学共同体处理各种关系时的基本态度和立场,也就是常说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的核心与精髓。科学精神主要包括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科学精神是科技文化在精神层面的内容,不象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的科技文化那样,有属于具体学科的内容,但是对于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科学精神却可以从自动化科学史的角度培养,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养成能与自动化理论与技术相得益彰的客观精神、理性精神、实证精神和分析精神。

首先可以通过了解某一自动化理论或技术的发展史对学生进行培养。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史总是充满精彩的思想与伟大的变革,学生可以清晰看到,相关的理论或者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趋于成熟与完善,理性精神、实证精神以及追求完美的精神是如何在每一步的发展与革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科技发展史实质上也是科学精神的表演史,通过某一理论,比如说线性系统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精神的现实表现,对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等空洞的概念形成具体的、可类比的理解与思维方法。其次可以通过介绍自动化科学家的个人历史来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精神。自动化领域的科学家之所以成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他们精神品格不无关系,而他们精神品格中关键的要素就是科学精神。介绍成功的科学家如李雅普诺夫、波波夫的经历与工作,通过介绍可以退去科学家头上的神秘光环,同时如实地呈现他们曾经的思想和付出的劳动,使学生觉得科学家离自己并不遥远,他们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一样可以做到,只要具备他们的某些品格和精神即可。通过对科学家的介绍,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与介绍已故科学家的经历相对应,另一个方法是鼓励学生与当今在世的自动化科学家进行交往。通过参加会议和通信等方式,让学生与科学家进行交往与讨论、逐步建立起交流甚至合作关系。已故的科学家毕竟成为过去,我们只能了解他们的历史、阅读他们的著作,无法与他们进行双向的沟通、也无法就现在的科学问题进行讨论、更无法通过思想碰撞感受他们的科学精神,但是当前在世的科学家、尤其是活跃在学术一线的科学家却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鼓励、指点或者提供机会给学生,使学生与当代的科学家进行接触,能使他们在科学家的言传与身教之中,培养起优良的科学素养与卓越的精神品格。越是伟大的科学家,拥有的科学家朋友也就越多。

二、结语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4

关键词:技术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48-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职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上。

在高职教育层次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技术理论及本专业领域的核心技能,能够将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生产实践,适应企业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构建服务于地方经济、适应时展、满足企业需求的高端技术技能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具有重大意义。

一、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路及原则

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要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求。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遵循“工学结合,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重点突出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和学生求知、求技、求职、求升等多方面的成长需要。

1.坚持工学结合原则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职业角度出发的教育。人才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于人才体系构建的全过程,才能凸显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学校应建立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对接平台和长效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同分析专业发展趋势和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结构,构建符合职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学校还应该与企业合作,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标准,共同制订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标准,建立和完善配套的管理制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贯彻全面育人方针

按照“夯实基础、突出技能、鼓励创新”的人才培养思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的原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该重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及文化素养、娴熟的专业技能及较高的职业素养、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使学生具有成长、成人、成才的基本本领和职业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

3.搭建通用技术平台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专业应用领域广泛的宽口径专业,根据专业的特点,要考虑“学技终身,持续发展”的需要,以“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线,坚持通用技术原则,搭建“平台+模块”基于职业技术技能的能力目标的课程体系,重视培养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用技术应用能力,从重视增强学生的岗位针对性及促进学生零距离就业拓展到增强学生在电气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适应性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从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动化技术使用能力拓展到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理解能力、改进能力、决策能力及管理能力的培养。

4.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标准联动开发机制

《决定》中明确提出,提高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要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推进专业设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在以职业技术技能提高为目标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双证书”制度,参照国际知名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开发“课证融通”类课程,把技术含量高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等引入教学内容中,将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5.坚持因材施教原则

针对高职层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人才的培养特点,遵循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特点,做好课程设计,注重因材施教,实施有效教学。积极探索学生个性化培养,开展分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注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在实训教学中结合实际操作讲解理论知识,注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专业教学特点,探索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形式,灵活组织教学,实施精细化管理。

二、“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体系

结构

1.课程体系结构特点

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未来职业成长规律,从职业出发,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系统设计“平台递进、模块并行、通识贯通、工作导向”的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技术技能的能力提高为目标,实现了职业素养、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过程培养。整个课程体系体现“一贯通、四迭代、一全程”,纵向并行,横向交叉的“1-4-1”的结构。“1-4-1”的内涵是:“1”是突出知识应用性的“通识课程”贯通文化知识素养培养;“4”是突出理论及技术应用性的“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专业课程实现迭代递进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1”是突出技术应用与创新性的“专业实践与创新”实践环节,全程展开“一技之长”的培养。

(1)通识课程。通识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由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应用数学、大学语文、信息技术基础、体育等课程组成。这类课程以人文素质和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课程可以分级,以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辅以文化素质选修课,以素质教育为导向,陶冶人格、传承文化和提升人文精神,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包括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这类课程设计成理论课程或“理实一体化”课程或整周开设的专业实践。在学时安排上,原则上理论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20%左右;“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应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35%~50%;专业实践教学中的理论教学学时数占该实践教学总学时的20%左右。1)通用技术平台课程。通用技术平台课程一般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的机械类通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构成的课程,是相关学科专业之间比较共性的通常都要开设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通用技术平台课主要包括:机械基础、工程制图与CAD。2)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一般是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相关的电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构成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应用与实践、电子技术应用与实践、单片机技术应用、PLC控制技术。3)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技术课程是涵盖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领域主要技术或技能的主干课程,是从事本专业职业岗位必须学习的课程。该类课程是从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核心能力要求出发来确定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电机与控制、电气制图与CAD、自动控制系统与仿真、传感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供配电技术、DSP技术应用。4)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限选课程,多门课程组成一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学生必须选修一个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是为了保证学生与岗位“零距离”或社会企事业单位特定需要量身定做的课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通过开设不同课程模块去培养不同职业岗位方向的学生。“订单班”采用方案内替换“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的方式解决。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光伏发电技术应用和供用电技术两个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主要包括:光伏组件制造工艺及应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光伏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3)专业实践环节。通过专业实践环节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技术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低压电工运行维修实训、钳工实训、电子产品装调实训、单片机课程设计、光伏发电系统装调综合实训、电气柜装调综合实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入学教育、军事技能训练。

(4)专业创新实践。专业创新实践以第二课堂形式组织,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创新能力。由专业社会实践、科研创新项目、职业资格认证(高级及以上)、专业技能竞赛、专业技术讲座等组成。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企业、行业调研报告;高低压开关板(柜)装配配线工高级工的认证;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装调、单片机应用系统安装与调试等项目的比赛。

2.课程体系专业特点

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宽口径的特点,构建了以专业基础-专业技术-专业方向,三层次的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典型特点,即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强电与弱电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在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宽口径特点的同时兼顾我校该专业的自身特色,通过专业方向课程把光伏发电技术应用、供用电方向体现出来。

3.课程体系职业特点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具有职业特点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必须体现职业特色。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面向装备制造业、电力行业(重点针对光伏发电领域)的从事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技术改造、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初始就业岗位主要包括:电气自动化设备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运行及维护;企业电气设备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及维护;自动化产品的销售及售后服务。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过程中,笔者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将职业标准融入在专业课程中,学生完成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后可以参加社会化考试,取得维修电工(中级)、低压电工、高低压开关板(柜)装配配线工、高压电工、维修电工(高级)等执业证书,建立了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构建以职业技术技能提高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利于高职教育科学、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职业教育,2013,(10).

[2]成建生.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12).

[3]郭婺 周洪江.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0,(9).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5

关键词:创新试验区;卓越工程师;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6-0055-0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成立于1986年,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被评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09年“工业自动化专业生产实习基地”被评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008年成为一本招生专业,2010年成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试点专业,2011年申请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开始实施。为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学生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和探索实施,申报并开展了自动化专业卓越计划试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教学研究工作,进行了研究与实施。

一、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打造面向大众化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在部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和改革中,牢固树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的宗旨,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首先,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先后承担部级和北京市级等教学研究项目16项,在人才培养、师德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实践教学、教学管理与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

2012年,学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9.19%,考研率位居全校第一。学生踊跃参加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获批部级、北京市及学校等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58项,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205项。教师先后6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北京市教学名师及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出版教材及专著6部,1部教材列入十二五规划,1门课程获北京市精品课程;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7篇。

其次,以教育部和北京市“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标准为导向,结合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贯彻“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工程教育理念,推进教育教学理念更新。2009年,由清华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8所高校完成的“我国高等教育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研究及实践”项目荣获第六届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其中“应用技术主导型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负责单位,本专业多名教师参加了研究工作。该项目对我国自动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完成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曹荣敏、彭书华、吴迎年等教师专程前往美国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和交流,将学习和调研成果应用于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在同类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和研究方面走在了前列。

再次,不断推进国际化教学与培养,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设计了4年不断线的英语、双语课程、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实施北京市外国专家局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邀请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Huntsinger教授、中瑞典大学Erik博士开设自动化专题讲座。

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科研项目,已有1名学生到香港理工大学攻读研究生。与中瑞典大学签署“3+1”合作协议,进行学生互派及教师学术交流,3名学生完成“3+1”直接转入中瑞典大学研究生。

二、以强化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多层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探索实践本科教学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构建完成了大学生“本科科研训练+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实物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多层次创新实践体系。

首先,提出以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和创新教育为重点,以开展开放实验、学生科研训练、实物毕业设计和推进各类学科竞赛为抓手,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积极探索工程应用型大学本科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建立了自主化、高效化、研究化的教学机制。

建成自动化专业创新实验室和学生研究训练中心(SRT),为学生提供开放真实工程实践环境。与自动化领域著名国际化企业研华合作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校企联合成立了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许宝杰副校长和研华工业自动化事业群中国区总经理蔡奇男对“研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进行了揭牌。教务处王兴芬处长、苏中教授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

2012年校企联合成立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北京市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开展对教师的工程实践培训工作,推动在学生中进行企业工程实践资质的认证工作。

其次,以智能车和无人机“运动体测量与姿态控制”为基础,打造“信息与控制系统”专业培养特色,加强学生工程和科技创新水平。积极参与首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建设,通过国家和北京市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项目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类项目和学科竞赛,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研究性、探索性学习全面开展,受益面越来越广,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效显著。

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项目和实习1300余人次。自动化学生获批部级、北京市及学校等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258项,其中部级、北京市和学校本科科技创新计划项目83项、开放实验项目103项、实物毕业设计72项、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奖205项,学生获奖人数逐年递增。实践教学课程4年不间断,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项目并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2012年,吴迎年、苏中教授指导的智能车竞赛创意组作品――车联网智能立体车库系统体现了基于多信息源的“物联网控制技术”的专业特色,自动停车系统的设计中借鉴物联网、云计算的相关理念与技术实现对车库远程控制。通过竞赛与科技创新项目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

2010年1月,北京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等市领导视察了自动化专业学生创新实践成果。2010年10月,北京市人大考察团的40余名代表考察了学生科技创新作品。2011年10月,北京市副市长洪峰视察了学生科研与竞赛成果。

三、以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为引领,培育优秀教学团队和高尚师德

在部级特色专业建设中,注重教师团队科学发展,重视教学名师和师德标兵示范作用,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努力树立无私奉献、敬业爱岗的良好师风。

专业负责人苏中教授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及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李擎教授获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称号。

2011年,曹荣敏、苏中、吴迎年“探索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机制,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优秀团队”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第三届师德论坛征文一等奖。

以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为专业建设带头人,建设热爱本科教学、改革意识强、结构合理、教学质量高的优秀教学团队,致力于学习型团队建设,关注团队及青年教师发展。

2012年,由苏中教授作为负责人申请的“运动体多模自主导航与控制“职工创新实验室”获批学校第一个“北京市职工创新工作室”。2010年,由苏中教授带领的团队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优秀教学团队称号。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每年均有青年教师获得教学科研项目及。2012年,1名青年教师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10年,1名教师获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人才称号。2009年,1名青年教师获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称号。

将最新研究成果和科研思想融入教学,创建了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取得多项成果,共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1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联合科研项目7项,北京市精机工程项目1项,其他部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5项科研成果获得转化。

四、以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实施多样化教学方式方法

以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生科技竞赛和卓越工程师计划为切入点,以部级特色专业建设任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与考研率。近三年来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12年一次就业率达到99.19%,考研率位居全校第一。

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实施案例式和实验室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惯性技术”专业特色课程,及格率达到100%。“计算机控制系统”采用以项目为主题的教学方法,采用笔试、答辩等考核方式,考核组由师生共同组成,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课程连年获学生评教优秀。

推行导师制,采用导师一对一授课方式。为学生开设“学业规划”,为本科生早进专业、早进课题提供了良好条件。

邀请校外名师和企业导师授课,开设“自动化专题讲座”和“职业规划”,对学生进行专业和就业指导,提升就业竞争力。

及时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吸引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从而实现在科研过程中育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素质。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实践项目并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

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学生可随时进入实验室,做到本科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设立科技创新、开放实验等各类实践项目250余项,参与学生1300余人。

强化控制学科的数学基础,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开设“控制工程数学基础”特色专业数学类课程。

五、以宽、专、交结合为指导,建设优质特色教学资源

加强教学案例、纸质教材、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的有机结合,结合最新科研成果进一步优化现有教材及其授课内容,不断创新和改革,适应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要求。

以能力素质模块为主线,打造工程教育课程和教材体系结构。主编教材和专著6部,李擎教授、曹荣敏教授等编写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列入“十二五”规划教材,并于2012年获批北京市精品教材。“电机与拖动”获北京市精品课程。苏中教授的“惯性技术”特色课成为市级教学名师优质课程,并获学校唯一推荐申报“2012年度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苏中教授与企业合编了“基于PC架构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教材,一直作为企业的培训教材使用。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创新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构建自动化新技术特色课程体系,先后开设了“基于网络的智能控制”、“自主定位定向原理与技术”、“智能物联与传感技术”等自动化新技术特色课。

以交叉知识有序结合为方法,开展跨学科跨领域专业教育。通过智能车、机器人等跨学科竞赛,培养跨学科团队合作能力;设置“网络程序设计”、“信息网安全”等交叉学科课程,引导学生融入交叉学科的新知识领域。设立“专题讲座”等课程强化学生关心和领悟人类发展重大问题(如环境、能源、气候等)、前沿技术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六、以学生为本,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不断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形成以学生为本,人性化教育,突出个性教育,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质量工程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建设保障体系,有利于教学团队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评价办法与管理制度。

自动化专业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评价方法,在国内相关领域不断增强辐射和影响力。

2009年,苏中教授、李擎教授、曹荣敏教授参加了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学部组织实施,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理事长李伯虎院士负责的“2020年信息与电子领域科技人才需求预测”项目承担2020年信息与电子领域创新工程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议报告中“教学型高校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编写工作。

探索师生座谈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反馈制度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方法改进中的闭环应用。通过毕业生社会反馈和在校生信息反馈双闭环机制形成了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动态调整机制,使得培养的人才能更有效地满足社会需求,近三年一次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12年考研率位居全校第一,每年均有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重点大学和中科院等国家科研院所。2009届毕业生冯波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生,2010年转为汪顺亭院士的硕博连读研究生。

近年来,自动化专业创建了面向大众化教育的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特色培养模式,大学生“本科科研训练+开放实验+学科竞赛+实物毕业设计+企业实习”多层次创新实践体系,校企联合国际化培养新模式,教师继续教育与学习制度,校企合作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体系和教师国际化培养与提高模式等研究成果,具有专业特色鲜明化、培养体系工程化、教学团队学习化、课程教材精品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及学生培养和教师提高国际化等创新点,有利于达到教育部要求的本科教育“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标。

研究经验与成果已推广应用于本校其他工科专业,并辐射到其他高校。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指导,国内十多家大学联合主办的2012年卓越工程师教育交流研讨会于2012年7月30日至8月1日在河北秦皇岛召开,论坛围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我校自动化专业作为协办单位出席会议,苏中教授应邀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介绍了我校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准备与实施情况。并与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联盟”,与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成立“高校物联网产学研发展联盟”。

2012年7月22日,作为物联网培养特色专业,由教务处委派参加全国高校物联网教学与专业建设研讨会,并受邀作大会报告。确定与部分参会单位合作申报“协同创新计划”。

联盟成员共享成果、共享资源、共同协作培养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6

【关键词】五年制;电气自动化;探究式教学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各企业实现经济转型、推动企业创新的重要环节,采用先进适用技术、通过技术革新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已经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培养大批高端电气自动化技能人才是广大中小企业推动转型升级、增强创新能力的迫切需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完成了中高职教育的形式统一,大大丰富了我国的高职教育的办学形式。本文结合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5年一贯制高职教育试点, 围绕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五年制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进行一些研究和探索。

一、五年制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构建

以“核心技术一体化”的思想为指导,在对湖州地区各类相关企业深入调研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校企共同确定PLC应用技术为主线,准确定位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实现了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有机衔接。

学生在中职阶段前3年主要培养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场素养,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中级电气技能人才。

学生在高职阶段后2年的主要培养电气技术、电气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具备各类电气设备、电气控制及自动化系统的电气识图和制图、安装、调试、维护、技术改造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从以上两个阶段的培养定位对比可以明确的知道,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型人才,强化了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阶段定位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侧重技术改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中职的基础上一定层度上提高了技能操作的水平,但更强调的是综合职业素质。

二、统编专业教学计划,完成中高职课程的衔接

在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电气自动化领域相关职业资格的标准,树立职业素质本位的课程观,建立以PLC应用技术体系为主的课程体系。中职定位在高中毕业文化程度及中级维修电工技能水平;高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对PLC的应用、整合及维护能力,以达到2级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技能水平为目标。课程的划分可由下图表示。

1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初级维修电工的综合职业素质;2段主要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如:继电控制、简单PLC控制等知能要求重点训练,参照中级维修电工标准培养,学生达到中级工的水平;3段侧重学生的PLC简单应用和电机控制的训练,达到三级PLC系统设计师的能力;4段是专业的提升阶段,强化学生的PLC综合应用能力、组态能力,通过项目训练,达到2级PLC系统设计师水平。4个阶段的核心课程主要为:1段核心课程为数学、语文、英语、物理、电子、电工基础,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2段核心课程为:电机拖动、机床排障与读图、PLC与传感器基础、完成中级维修电工的职业资格鉴定;3段核心课程为:电气CAD应用 、PLC与控制技术、变频器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达到3级PLC系统设计师水平;4段核心课程为:PLC组态技术、触摸屏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完成二级PLC系统设计师的职业资格鉴定。

三、建立以核心技能抽测为重点的质量监督体系

要做好中高职课程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衔接专业,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经过我校的探索,目前形成了在跟相关合作中职学校调研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在实操层面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标准,然后在中职和我校实行分层标准培养,同时跟各合作学校商定在第3、4、5学期实行技能抽测联考,加强了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质量监控。以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例,我们在第1学期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牵头跟各合作学校的教务处长就课程、教学模式、职业资格与能力、教学模式进行协商,专业负责人进班级对学生进行专业始业教育,激发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强调适当的淘汰机制,让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在第2学期跟合作学校班主任与学生处联合研讨学生管理问题。在第3学期开始对合作学校确定对学生初级维修电工技能进行技能抽测评估,第4学期对学生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进行抽测评估,第5学生对学生的PLC基础应用能力进行技能抽测评估,第6学期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摸底测评,这样持续介入中职学校的教学过程,有效的实现了质量监控。

实行能力为本位的评估体系,在教学考核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开展理论知识评价、实践操作评价和作品综合评价的三结合考核,实行一文凭、多证书的评价标准。专业技能考核参照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要求进行,在教学计划中明确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 实行双证融合的考核体系。

四、实施“1+X”探究式项目教学

在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推行“基本项目+拓展项目”课程训练模式。采用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推进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按照 “接受任务制订方案绘制电气图、列元件清单安装、调试文件交付、总结” 的流程组织和实施。在安装、维护、维修和改造等实际工作中“学学、想想、讲讲、做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岗位创新能力。

如《PLC与控制技术》课程,按照“系统电气识图典型线路设计小型系统设计装调”教学路线,开展了 “1+X” 探究式项目教学。分别以基于继电器控制的行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基于PLC的X62W型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安装、调试、基于PLC的简单水塔液位控制系统为3个基本项目为载体教学,要求学生实现1、行车控制系统系统的PLC改造;2、基于PLC控制的自动往返运料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3、基于继电器控制的自动往返运料小车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4、基于继电器控制的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5、基于继电器控制的水塔液位控制系统;6、基于变频+PLC控制的水塔液位控制系统;7、基于PLC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等多个探究式项目的学习和设计。

五、结语

电气自动化5年制中高职教育衔接涉及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衔接、招生制度、合作形式等各个方面, 每一个方面都涉及许多具体问题, 都值得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而本文主要介绍了我校5年制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践案例,他仅仅是一个开始, 探索适应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5年制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作者简介:

吴国强(1978-),男,汉族,湖南常宁人,学士,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分院副院长,讲师,主要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课题项目: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7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所在[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2005年开始新办的专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有关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信息处理、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开发、经济管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服务和管理的应用型工程技术及高级技能人才。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育的现状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真正作为一门专业教育进入我校大学课堂比较晚,至今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制约该专业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素质、综合性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2]。

1.在课程设置上,与自动化专业基础课基本相同,专业课程的设置单一,没有体现出该专业的特点;课程设置比较偏重于理论,对实验和实践重视不够。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在理论教学中,“满堂灌”仍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在实践教学中,各门课程的实验相应独立,缺乏多门课程之间综合应用的实验。

3.在培养模式上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如实验内容以验证理论为主,难度较低,指导书过于详尽,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时间相对集中,无法满足学生同时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际调试的需求,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4.在教学测评机制上,闭卷考试仍是主要的测评方式,这种测评机制既不能准确反映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又无法准确测试出学生的真实能力和素质,更影响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5.教师的实践和国际化素质亟待提高。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改革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推行校企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出企业对技术人员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要求。在培养模式上,实行“3+1”校企联合和双师指导的培养模式:学生前3年在校学习本科课程,累计1年在企业进行实践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校内课程学习、学业规划指导,校外导师负责对学生的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指导。

2.课程体系方面的改革。将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课堂教学模块、集中性实践教学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等三个大的模块,其中课堂教学模块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1)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中专门设置了集中实践教学,加强和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2)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于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在原来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实验课进行了优化,开出的实验总数增加了,并增加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面的实验。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增加了创新性的课程。如在理论课程方面增加了创造学等课程,在实践环节增加了电力系统综合创新实践、电机控制综合创新实践、新能源发电综合创新实践和创新实践等内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性[3]。(4)在课程体系设计中体现专业的发展趋势。如增加了太阳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智能电网、石油石化电气节能技术等课程。这些内容正是目前社会需求和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和领域,因此这是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5)毕业设计模块的改革。毕业设计要与企业实习、实践相关,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为现场导师,毕业设计内容要结合企业实际和工程实践进行选题;在答辩时,实行校企联合答辩,评价时更注重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1)课程体系的改革。该专业在一、二年级建设“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在三、四年级建设“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在“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中,要设置公共基础、专业拓展等系列课程,使学生在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方面学有所获,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在“专业基础课程平台”中,根据专业方向的要求,采用课程群的方式,交叉安排相关课程;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方面,设置“电气工程应用”模块和“电力传动控制”模块,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课程模块作为主专业方向,实现学有所长。改革后的该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该专业由若干个专业方向组成,一个专业方向由若干个课程群组成,其中一个是主修课程群,其他为辅(选)修课程群;二是每个课程群代表一个专业方向,要求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群必须少而精,从而使学生涉猎更多的领域;三是课程群的主、辅划分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首先要强调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要改变只钻研教材,不研究学生的做法。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实施愉快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金钥匙,让学生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爱学、会学、乐学”。避免把学生的头脑当容器,把知识生硬地“灌”或“填”进去的做法。再次,要民主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鼓励他们说出见解,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有思考、交流、发现、展示的平台。最后,要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大教学密度,模拟各种事物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从动态直观中得出结论,开阔思路,达到发展智力的目的。(3)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一,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把实践能力培养看成与理论知识教育同等重要。该专业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紧密的特征,创新源于实践,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着眼,实践教学比理论教学更有效,更能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其二,针对诸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等基础课程的验证性实验,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以积累实践经验,夯实基本技能。其三,在中高年级阶段,在掌握一些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设一些技能应用型试验,使学生自行完成从设计、制作、调试、测试的全部过程以锻炼学生[4]。其四,设置一些开放性实验室,让学生设计一些综合的、与工程实际问题结合紧密的、具有一定研究性质的大型实验,这类实验并不依附于某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多门课程知识的融合,依据学生选题的不同、兴趣侧重的不同具有鲜明的独立性,可以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科研技能。其五,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如:大学生挑战杯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从而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4)教学测评机制的改革。该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教学测评机制要多样性,除传统的闭卷和开卷考试形式外,还应增加课程设计、口头答辩、实践操作和论文撰写等形式,具体选择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而决定。在测评的内容上,既要包含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涉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在测评的形式上,少一些死记硬背的客观题,多一些主观性、综合性的论述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测评时间上,不要集中在课程结束时一次进行,而是在教学的中间、章节的结束之时,分期分批地进行。这样既可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又可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4.师资方面的改革。(1)在培养模式上,实行双师培养。(2)专业课授课教师必须有六个月及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3)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国际化水平,在加强与海外大学合作的基础上,学校鼓励教师去海外交流和进修。

三、结语

经过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前已经形成比较符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对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的改革,教学效果得到了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各种大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作者:杨友平 翁惠辉 单位:长江大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Z].

[2]杨泽斌,孙玉坤,谭伦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1):69-71.

[3]吴宝贵.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1(1):85-87.

自动化专业培养篇8

关键词:自动化 课程体系 四种能力 学生

一、大学生的四种能力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这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教学工作的开展,应着力围绕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来开展。

当前的教学,已经在逐步探索学生能力培养,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已产生积极的影响,但距社会的要求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学生虽然基本掌握了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但多数同学直到毕业时,仍然不会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只会照着书本,有些甚至连摹仿制作出实物都困难,这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再就业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比较明显,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和就业质量,对学生就业后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

二、自动化专业的四种能力

自动化专业的主要培养目的,是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能在制造装备、控制系统、电力电子、计算机应用、自动化仪表与设备等技术领域从事一线应用研究、开发设计、系统集成与运行调试的工程技术人才。我校自动化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迄今已送出了6届毕业生。通过对教学效果的反思及对毕业生就业领域、就业能力的追踪调查,得出对于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在自动化专业的具体体现在于:电路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系统集成能力、获取知识并勇于创新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三、贯穿四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我校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毕业生的就业领域进行的追踪调查发现,学生的职业角色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电子技术员,主要工作于弱电环境,从事电路板的设计、调试、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应用方面的工作;另一个是电气技术员,主要工作于强电环境,从事电力供给、自动化设备(或生产线)设计、安装、维护等工作。这两方面的职业角色对学生能力的需求上,都可归结为电路设计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系统集成能力、获取知识并解决问题能力。

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是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基本保证,应将对学生四种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和课程体系中,把专业教育中每一方面的能力培养所需知识,落实到几门核心专业课程和实习来完成。这其中,需注意协调三个方面的关系:理论课程开课顺序上的先后衔接关系;实习环节与理论课程的衔接关系;理论课程及实习的专业取向性:比如对微机的应用,主要从“控制”的角度开展教学和实习。

1.基于电路分析设计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

⑴电路分析基础,必修课,80学时,第2学期开课;

⑵模拟电子技术,必修课,80学时,第3学期开课;

⑶数字电子技术,必修课,80学时,第4学期开课;

⑷电装电调实习,2周,第3学期初开课;

⑸电子电路系统设计实习,第4学期末开课;

⑹可编程器件原理与应用,选修课,32学时,第6学期开课;

⑺ DSP技术,选修课,32学时,第6学期开课;

2.基于程序设计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

⑴计算机知识及应用初步,必修课,64学时,第1学期开课;

⑵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必修课,48学时,第1学期开课;

⑶微机原理及应用,必修课,4学时,第5学期开课;

⑷单片机控制技术,选修课,48学时,第6学期开课;

⑸计算机控制技术,必修课,48学时,第7学期开课

⑹微机控制系统实习,3周,第7学期开课;

3.基于电气控制应用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

⑴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必修课,48学时,第4学期开课;

⑵电力电子技术,必修课,48学时,第5学期开课;

⑶电气控制技术,必修课,32学时,第5学期开课;

⑷供配电技术,必修课,32学时,第6学期开课;

⑸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必修课,48学时,第6学期开课;

⑹电气控制系统工程实习,3周,第5学期开课;

⑺生产实习,4周,第7学期开课;

4.基于控制理论应用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

⑴自动控制原理,必修课,72学时,第5学期开课;

⑵现代控制理论,必修课,48学时,第6学期开课;

⑶运动控制系统,必修课,56学时,第7学期开课;

⑷人工智能选修课,32学时,第6学期开课;

⑸最优控制原理,选修课,32学时,第7学期开课;

⑹智能控制,选修课,40学时,第7学期开课;

5.基于系统集成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

⑴传感器技术,必修课,40学时,第5学期开课;

⑵控制方向:

①过程控制,必修课,48学时,第6学期开课;

②集散控制系统,必修课,32学时,第7学期开课;

③工控组态软件,必修课,32学时,第7学期开课;

④运动控制系统,必修课,56学时,第7学期开课

⑶检测技术与仪表方向:

①自动化仪表,必修课,48学时,第6学期开课;

②自动检测技术,必修课,48学时,第7学期开课;

③智能仪器,必修课,40学时,第7学期开课;

④自动测试系统,必修课,32学时,第7学期开课;

⑷过程控制工程实习,3周,第6学期开课;

⑸生产实习,4周,第7学期开课。

四、结论

上一篇:固体力学基本知识范文 下一篇:生态文明教育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