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资源开发范文

时间:2023-12-27 17:25:00

生态资源开发

生态资源开发篇1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环境意识不断增强,回归大自然的愿望也更加强烈,生态旅游不仅正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主要的度假方式和城市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有活力的一个产业。

1 生态旅游资源潜力

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高高的青藏高原到茫茫的内蒙古草原,从塔克拉玛干美妙的沙漠到桂林秀丽的山水,无不充满自然的神奇,令人向往,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天然基础。所建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海洋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动物园、植物园、野生动物繁殖中心、野生植物保存基地、生态研究站网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作为一个多民族和有着5000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具有众多珍贵的历史遗迹、人文景观和奇特的风俗民情,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前景。

(1)自然保护区

中国地域辽阔,纬向跨越近50?,经向跨越超过60?,地域特征明显、地貌类型多样,背靠世界欧亚大陆、面临太平洋,在不同程度上受世界四大洋气流的影响,形成了世界最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为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的生存和自然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

在960多万陆地国土和300多万海洋国土上生栖着占世界10%以上的动植物区系,物种资源十分丰富的。高等植物有3万多种,其中裸子植物300多种,被子植物25000多种,蕨类植物2600多种,苔藓植物2100多种。动物资源中,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动物有2100多种,鱼类约2100多种,包括昆虫在内的无脊椎动物则种类更多,而且绝大部分尚未被人类所认识,有的专家估计总数约有100万种之多,为探索未知世界提供了广阔前景。

建国以来对自然保护的认识逐步深化,相应建立了一套自然保护法规,参加了一些国际公约和全球环境监测系统以及“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等。我国从1956年开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护区以来,截至1997年底,我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932个(列为国家级的124个),被正式批准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有14个。这些保护区集中了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景观中最精华的区域,是生态旅游的理想处所。在不妨碍自然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生态旅游,推行以“游”养“保”应被视为自然保护区得以持续发展的成功之道。

(2)海洋自然保护区

海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地域类型,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而独立划分设置(郭来喜,1997)。海洋自然保护区设置较晚,国务院于1990年批准设置首批5个海洋自然保护区,至1995年底,共设置15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7个,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7个,县级海洋自然保护区1个。这15个海洋自然保护区包括海岛生态型(4个)、海岸滩涂型(4个)、红树林型(2个)、珊瑚礁型(1个)、自然历史遗迹型(2个)、历史文化遗迹型(1个)、珍稀濒危物种型(1个),保护总面积21km2,其中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0.1×104km2。

(3)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鉴于世界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系统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不过却忽视了人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促M人类作用的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71年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ManandtheBiosphereProgramme,简称“MAB”),它强调运用跨学科方法综合研究生态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强调科学家、决策人员、管理人员及当地民众的参与,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生物圈保护区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陆地和沿海环境受保护的区域。鼓励科学家、决策者、规划人员和当地人民之间的创造性合作,共同管理好生物圈保护区。生物圈保护区的建立首先要使当地人民受益,并保存他们的文化传统和。生物圈保护区组成国际保护网络。

我国非常重视人与生物圈计划,从1978年以来,我国有12个自然保护区纳入国际网络。1993年7月成立了“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制定了行动计划及章程,建立了网络,开展培训,进行交流,创办了出版物。第一批保护区成员有45个,至1996年已扩展至61个成员(包括12个国际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上述61个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中,有44个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余17个分属省区级自然保护区。

(4)国家森林公园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主体,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最完善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是山、水、土及植物、动物“资源链”的完美组合。其环境优美、景观诱人,空气清新,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光、度假的场所;同时也可作为环保教育的“大课堂”,旅游者通过观赏森林生态系统奇特的物种形态、群落结构,呼吸清新空气、饮用洁净的泉水,从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程与循环,认识森林保护物种,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和改良区域环境等多种功能。森林中的每棵树、每只动物、每条小溪,都是极具雄辩力的环保“活”教材。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是开展森林旅游最佳场所之一。

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相继又开辟了浙江千岛湖、天童,河南嵩山,安徽黄山、琅e山,广东流溪河、梧桐山等,至1996年初森林公园已达313处,预计到2000年可达400处左右。许多国家森林公园均成功地开展“以林兴游以游保林”的旅游活动。现有的森林公园有天然原始型、天然次生型、天然次生与人工复合型、人工型四类森林公园。就森林景观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型、草原森林型、荒漠森林型、水域森林型、海域森林型、热带雨林型、人工林型等多种类型。因此,我国有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观和旅游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也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前景。而自古以来国人就有传统的春游、秋游、重阳登高等森林旅游风俗,还有我国众多的人口和经济的发展。这些都是我国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

中国森林公园创建不过15年历史,但却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奠定森林公园基础,1995年森林公园旅游收入即超过6亿多元,为以游养林开辟了一条新路。湖南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是以林兴游、以游兴市的典型。但从总体上说来,森林公园数量偏少,省区间不平衡,质量不高,法制不健全,土地权属纠纷不断发生,尚用城市公园的模式套用于森林公园,规划与管理水平不适应发展需要(郭来喜,1997)。

(5)国家风景名胜区

我国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实质上也就是中国的国家公园。中国国家公园建立比美国晚一个多世纪,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审定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40处,至1996年底,全国设置的各级风景名胜区共512处,,总面积达9.6×104km2,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其中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就有119处,其中有16处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们是八达岭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敦煌、武当山、黄山、布达拉宫、避暑山庄与外八庙、三孔(孔庙、孔林、孔府)、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泰山、庐山、武陵源、周口店等。国家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最具美感的国土资源,最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最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人文景观荟萃之地,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国家风景名胜区类型众多,自然景观奇特,文化内涵丰富,历史价值珍贵,无论是开展自然生态旅游,或在从事文化生态旅游,均为理想的佳丽地。

2 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并已经成为一些旅游景点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龙头”。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不仅是游客的生态意识淡薄,而且无论是旅游经营部门,开发部门还是管理部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短期经济行为,旅游项目的评估、开发及规划缺乏科学论证,过度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旅游资源过度损耗和生态环境系统失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急功近利,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这种盲目地进行探索式和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必然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

①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捕乱杀,有的宾馆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稀品种濒临灭绝。

②我国对旅游洞天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地区一发现好的洞天,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洞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促使洞天景物老化。

③多数旅游地往往是贪大求快,经济目标第一,去年游客200万,明年300万,若干年后突破500万,而不是真正科学地基于生态承载量制定经济目标和限制游客数量,没有一个游客容量的上限。游客大量涌人对保护区的过量践踏、排放的生活垃圾及污物,都在改变并侵蚀着保护区的原貌。由此产生的“商机”引发在保护区内“大兴土木”的建设更是给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划上了大量有形或无形的伤痕。

(2)游客生态意识淡薄、环境污染严重

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是以人们文化素质的逐渐提高和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为基础的。旅游者应该觉醒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自发地宣传普及生态知识,自觉地参与环保,使得生态旅游发展成为较高层次的旅游。目前尚有不少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对生态旅游缺少真正理解,有的仅是为到山林里走一趟,赶一回时髦;有的直奔山珍野味而来,不到口誓不罢休;有的在享受大自然之余,破坏大自然,乱涂乱丢,惊得鸟也飞,兽也走,他们不能称为真正的生态旅游者。不少旅游者素质较差,乱抛废弃物品、乱折花草树木、惊吓野生动物、随意吸烟等不文明行为,也给优美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据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已有44%的自然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3)旅游景点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

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

生态资源开发篇2

【关键词】水利风景 资源开发 生态保护

一、前言

在我国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只是对水资源进行了综合的利用,在风景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水库是一种介于江河和湖泊之间的半自然、半人工水体,是建筑与自然山水相结合的复合体,主要由水体、水生生物、库岸和水库相关建筑物构成。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库区的景色一般都独具特色,与市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运行功能的枢纽工程,再加上周边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神话传说等都赋予了水库极高的旅游潜质。在北方干旱地区,水库水源及其涵养下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若在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造成本地区的水土流失,大量的动物、植物死亡。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和当地物候季相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开发和利用。

二、 水利风景资源开发规制机制设计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在分权化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与水资源规制机构存在目标取向和行动上的差异,受到多方利益博弈的影响,使得政府很难再单方面地通过监管或简单的权利收放来解决水资源环境问题,为了避免水利风景资源的过度、无序开发,应该通过规制机制创新,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寻求责任和利益的整合,在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利益相关方之间形成互动的规制机制。根据前面博弈分析的四个结论,我们认为可以按照激励相容、利益均衡、法律约束、道德规范的原则,构建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各利益相关方的规制机制。

(一)法律机制建设。法律是一种强制性机制,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约束力。由于水利风景资源边界的模糊性,很难出台专门针对水利风景资源的法律法规。在立法建设上,应针对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提高水利旅游项目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明确水利旅游项目规制机构设置、职能和执法队伍等,制定较严格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违规处罚标准,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水利旅游项目监管的执法力度,提高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权威,以维护法制的统一性,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

(二)利益机制建设。环保型涉水旅游设施成本或者是水污染的处理成本较高,造成的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意愿降低。为了提高旅游企业环保投入的积极性,政府应通过相关的资金、政策优惠和技术指导来帮助旅游企业降低环保成本。增加水利风景资源规制机构与地方政府在水利风景资源保护目标上的趋同度,推进地方政府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道德机制建设。首先,让旅游企业认识到环保投入会得到社会的回报。环境保护是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对于资源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保型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的提升和政府的鼓励;其次,通过宣传教育让旅游企业相关负责人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旅游企业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向公众宣传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三、利用生态文明理念对水利风景区建设

(一)进行科学规划。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严格做到“规划先于开发”, 且规划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既要考虑水利设施功能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根据水利风景区的资源特点,做出相对应的符合资源特点的规划,同时还须兼顾社区居民的利益,体现以人为本,以发挥水利风景区的扶贫功能。

(二)切实保护环境。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在水利风景区前期工作、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污染防治,扩大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同时要在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考虑旅游功能的发挥,推进水文化建设。

(三)深化理论研究。要开展相关科技专题研究, 引进吸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科技含量,以指导水利风景区发展实践。同时,水利风景区涉及诸多的利益相关者, 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大多也受制于地方各有关部门管理的束缚,要探索、创新有利于水利旅游开发的管理体制与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及时跟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影响评估工作, 以确保其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四)弘扬水生态文化。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反映水事活动的社会意识,对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诸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也就是人水观。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人水观”内涵得以提升,强调人水和谐相处, 因而水生态文化成为水文化的主导,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水和谐 ”的水生态文化 ,是当前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点任务。 弘扬水生态文化, 实践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是时代的要求, 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四、正确处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的关系

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涉及许多相关部门,关系到游客的合法权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做好协调、指导、服务和督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保护意识开发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满足人们生活的必然要求。在顺应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利用自然,建立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持续发展模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共赢。

(二)在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遵循“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水利风景区的物种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许多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修复将十分困难。

(三)保护应纳人开发目标,开发应考虑综合利用开发水利风景区资源势必会改变当地生态环境,应该对当地原始背景和后期干扰变化机理与程度经过分析与相互对比,来进行理论探讨和变化趋势的正确预测。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观光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水利风景区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不断的提高水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良性互补,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佘国云.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开发水利风景资源[J].湖南水利水电,2010.

生态资源开发篇3

【关键词】 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生态效益

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在向纵深发展,和谐已经成为主旋律,“十”十分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人类与自然和谐的重要,这是中国共产党从战略全局的角度科学的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这是党对既往工作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未来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科学前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文明理论。党建立和发展生态文明的决策中科学发展观得到了进一步体现,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和谐有序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人类生存就必然要消耗资源,合理处置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问题,对陕北地区因为资源开发而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陕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一、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问题

生态文明并非新理念,它要较为久远的发展历史,我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工业化进程使人类社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但同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肆意破坏也使人类面临环境危机的困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该采用怎样的模式这是很多古今中外有识之士共同关心的话题,很多国家在这方面的有益尝试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保护环境绝非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也可以是彼此兼顾的发展模式。人类只用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谋求自身发展,才有可能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达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目标。事实上生态文明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包括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必须兼顾好发展与保护,眼前与长远利益。在和谐共生中体现良性循环,并达到全面发展,最终实现持续繁荣作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和谐是其核心价值的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会有所体现。

其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基础,人类不计后果的破坏性发展模式,已经让人类承受了巨大的恶果。人类关于生态文明的认识和反思源于自然环境破坏后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其次,协调一致的保护自然行为应该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选择。保护环境不应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的事情,环境问题世界性的,土壤沙漠化、气候变暖等都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扭转危机需要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任何自私的想法和念头都会让人类面临更严重的危机,甚至失去解决问题的可能。

再次,合理应对,在和谐的氛围里解决好社会问题。协调好各种利益问题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许多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初衷是为了利益,协调好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的。

第四,节制欲望实现自身内心的和谐。人类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很多烦恼也来自于无尽的欲望。人为了欲望而发生矛盾和冲突,因为欲望不断追求利益,甚至不惜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人内心欲望的膨胀也会危机生态环境。人类生存的极限在于人的内心,所以要经常反思,避免因心理失衡造成的不和谐。

人类对于以往不理造成环境破坏的反思,促成生态文明的萌芽和发展。兼顾物质和精神的和谐发展才可能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实现人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关于陕北资源开发地区的生态问题

陕北地区能源开采历史较长,特别是近年来加速开采,经济效益的迅速提升可想而知。但是经济发展难掩因能源开发造成的巨大生态破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不可取的。

1、因资源开发造成恶劣的生态的后果

从陕北地区的地理位置看,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原本生态系统就较为脆弱,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使相关的开发活动始终未停止过,近些年资源开发已经遍地开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统计数据反映出来的生态破坏程度触目惊心,采空区、塌陷区、被破坏的林地和耕地面积都达到了惊人的数字,湖泊消失,河流断流,“生态难民激增”,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刻不容缓。

2、因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

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造成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空气、水、矿渣和噪声污染,让开采区及其周边区域的自然环境不堪重负。煤田矿井涌水、石油钻采废水大量排放,造成土地、河流的严重污染,河水、河床到处都沉积着煤泥、油污。神华集团大柳塔煤矿、榆家煤矿各种开采活动对大气、水和土壤造成污染的损失无法估量。

3、生态环境治理面临诸多困难

资源无序和掠夺式开采,致使所有对生态环境不利的因素在短期内迅速叠加。利益的诱惑,让资源开采活动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法律层面目前相关规定模糊不清,可操作性不强,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没有明确依据。央企是陕北资源的主要开采者,但对于环境的保护却不积极,保护费用难以落实。《矿产资源法》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现行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不细,仅有原则性规定和要求,造成了操作上的困难。由于立法滞后,相关补偿标准低,落实起来困难较大难以形成明确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资金投入是矿区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关键,立法方面没有规定具体的补偿机制致使治理资金没有保障。生态破坏速度远远超过生态治理的速度是生态治理工作始终没有大的起色的重要原因。人类无限的贪欲与有限的资源间形成了巨大矛盾,环境的不断恶化为我们不计后果的行为敲响了警钟,也证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告诫我们要及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

三、相关思考

人类健康快乐的生活离不开洁净、适宜的环境,不良的生态环境会带来很多恶果,如癌症等恶性疾病高发,心绪烦躁等不良反应也会直接影响了人类正常生活。可以说追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源于人类的本性,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充分体现了党充分体察民情,高瞻远瞩和科学驾驭决策的能力。也让那些只顾经济利益忽略生态环境,只顾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的人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1、培养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生态文明建设绝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单位的事情,必须提高广大民众的环保意识。

(1)重点提高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因为只有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提高了,才能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才能更好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教育,将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作为企业领导的必修课,加大企业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员工,特别是重点部门员工的环保意识。

(3)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性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

(4)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志愿者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志愿者队伍,从事公益性宣传,组织相关公益活动。

(5)加大对环境违规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选择经典案例作为反面教材扩大宣传,对那些心存侥幸的违法违规者产生心理震慑作用,无限扩大他们的违法违规成本,让他们不敢触犯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无力触犯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2、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统一

地方政府在经济布局上要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积极调研,科学统筹和规划,整体布局。时刻绷紧环保这根弦,决不放松环保要求,更不拿环境利益换取经济收益,杜绝恶性环境事件的发生。经济效益的获得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同时人们必须改变旧有的思维方式,改变原有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使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扎根在人们心中,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确保三者在协同增长并实现良性循环。陕北地区的地方政府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 “十二五”规划也明确了生态建设的整体目标,强调要实施经济转型工作,改变严重依赖资源开采的经济发展格局,开始向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注重提高资源的开采效率和利用效率;着力发展新型节能环保技术和相关装备,开展环境治理工作,加强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加大绿化工作力度,一方面,组织采矿企业做好矿区环境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建立定期巡查和不定期抽查制度,加大环境监管力度,推进环保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注重水土流失治理的相关工作,强调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

加快立法进程,积极促进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立法工作,并做好配套法规的建立工作,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充分的制度保障。重点减少资源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突出预防功效,把资源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点。实施严格的项目环境评估工作,严把资源开发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对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坚决不准予开工建设。对《环境保护法》实施必要的修订,确立全新的立法理念,强化生态保护思想的植入。把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作为新设内容加入《环境保护法》,对于破坏自然环境和自然自然资源的行为进行严格的处罚。生态补偿制度要保证补偿性和处罚性并重的原则,充分保障和实现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工作。 着手设计、制定《生态环境补偿实施条例》,对生态环境补偿目的等相关要素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把生态环境补偿工作细化和制度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订法律、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处置新出现各种新问题,防范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真空或者缺位。陕西各级地方政府为解决和根治环境问题,颁布实施了《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对资源补偿性收费标准重新修订并加以提高。开始征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开采活动的水土流失相关补偿费用,征收标准是:煤,陕北地区每吨征收5元、关中地区每吨征收3元、陕南地区每吨征收1元,原油征收标准是每吨30 元,天然气征收标准是每立方米 0.008 元。以期建立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对矿区所在地的补偿、资源输入地对输出地的补偿、国家对地方的补偿3个层次的生态补偿机制,并逐步实现补偿征收市场化目标。还陕北地区民众蓝天、清水和绿树。

4、采取积极的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和方法

依据国家和陕西省的总体安排,制定资源开采主体功能的区划方案,明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体现在各项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贯穿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全民范围内形成科学合理的自然生态文明理念,奠定生态文明建设坚定的思想基础。同时要在所有工作中都充分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促进良性发展。坚持节约原则,在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都树立节约意识,提倡低碳环保的新生活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以保护优先的原则,摒弃破坏后保护的不良思维习惯,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采取科学的措施和方法,对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工作采取自然恢复为主原则,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政府决策要充分考虑生态建设的因素和要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制定相关政策、编制相关的发展规划,借以带动和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突出强化绿色经济、良性循环式发展、不断降低炭排放水平,培养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陕北地区要尽快实施资源开发科学规划,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综合性开发,做到科学、合理的利用矿产资源,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 榆林市环境保护局.关于资源开发中神华、长庆集团中央企业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R].2004.09.13.16-18.

[4] 肖爱、曾炜.西部大开发中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探悉[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6)16-17.

[5] 滕兆梅.论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J].前沿,2010(17)155-156.

生态资源开发篇4

内蒙古宝日希勒煤矿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

(一)如果标准制定过高,则会降低煤炭资源开采的积极性;制定过低则对煤炭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力度不够,使生态无法恢复或恢复不到位。目前,大部分项目的征费标准都较低。另外,还没有形成一整套生态补偿费用征收、使用的体系,生态补偿收费的使用效率不高。(二)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中用于征地费用的部分严重不足土地征用是政府为满足公共利益的需要而依法强制取得他人土地财产并给予补偿的行为。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征地费用的补偿只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三大部分。这种补偿办法的计算只是基于农牧民的当前利益考虑,而忽略了其长远利益,对土地发展权的补偿没有包括在内,导致征地补偿费总量上的不足。此外,由于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为集体,农牧民只拥有承包经营权,因而征地补偿费发放到农牧民手中的数量就更少,不仅损害了农牧民的当前利益,也使农牧民丧失了更大的未来发展机会,导致农牧民收入增加缓慢。农牧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又没有其他技能,成为隐性失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所以,这种补偿方法亟待完善。(三)资金来源没有充分保障目前我国所实行的财政转移补偿机制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补偿制度,而没有对生态补偿设立专门的税种,直接导致用于生态补偿的资金不足,严重限制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和发展。由于没有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存在着生态补偿资金被严重挪用的现象。而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生态恢复和发展就很难顺利进行。

内蒙古宝日希勒煤矿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统一生态补偿标准制定和完善自然资源开发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规范,应首先全面估算自然资源的价值、开发活动的效益及其生态环境破坏损失,为矿产资源项目决策、所要征收的资源税费和生态环境税费的确定提供依据。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征收生态补偿费的金额、征收方法和程序以及补偿资金的运用。生态补偿费包括已经造成的损害和正在造成的损害这两方面的修复治理费用。前者主要指废弃矿山的环境损坏,后者主要是指正在开采和新建矿山造成的环境损坏。结合煤炭矿区实际制定的矿区环境治理、生态恢复标准,科学评估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最终提出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的整体目标要求。规划矿区环境保护与治理方案,以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成本为基础,考虑开发企业承受能力与有关受损状况,合理确定提取煤炭资源开发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保证金以及征收矿山生态补偿金的标准,顺利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二)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资金投资和保障机制构建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的投资体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一要依靠国家投资。生态建设属于公益事业范畴,国家理应投入一定的资金确保顺利实施生态重点建设项目。国家可以通过规定正在开采的企业为废弃矿山的修复提供义务性补偿。此外,可以从征收的资源税费和耕地补偿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纳入废弃矿山修复基金。二要多渠道筹集。推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通过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收取矿产资源费用于自然资源的养护、更新与恢复;给予废弃矿山剩余开采权或给予土地复垦者优先使用复垦后土地的权利,鼓励企业或个体恢复治理废弃矿山;开展对外交流,大量引进外资;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的参与,企业自主承担解决自己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不允许转嫁给社会。地方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受益者合理负担设施运营费。可将征收的部分税费集中起来,建立矿产资源保护专项基金,为自然环境的恢复与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产业。

生态资源开发篇5

关键词:矿山开发;生态建设;金东矿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山资源的需求急速增长。矿山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广泛而强烈,矿山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加上其他生产领域形成的种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已严重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意味着矿山开发中以破坏生态求得发展的路子已经走不通了,而必须以“生态文明”为宗旨,走生态建设之路。

一、生态建设的含义

对矿山来说,生态建设是考虑矿山开采前的原生态条件和采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特征,应用生态学原理,在采前、采中和采后采取相应的措施,建设一个良性的矿山生态系统的活动。所谓良性的生态系统可用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和谐程度来衡量,如果生态系统运行正常,合理的生态结构得到维护,生态系统各种功能健全,就可以认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良好的、协调的。良性的生态系统通常被认为是健康的生态系统。一般而言,健康的生态系统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衡量:生态系统的物质处于良性循环,没有物质失调症状;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自我恢复、自我维持功能,能缓冲外界的干扰,稳定性高;对邻近的生态系统没有危害,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一致;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具有支持和推动作用。

矿山生态建设不同于生态重建或生态恢复。生态重建与生态恢复可以说都是一种采后行为,生态恢复的目标大致是要恢复到采前的状态,而矿山生态建设的目标是建设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矿山生态建设与矿山生态恢复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矿山生态建设并没有将采前原始生态系统看成是最佳的,也未将采矿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看成是唯一的后果。因此,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采矿对其产生的影响特征来采取相应的建设措施。

二、矿山生态建设的方法

矿山生态建设包括矿山生态保护、矿山生态重建与恢复两方面。矿山生态保护的重点是在采矿前和采矿过程中,对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要素采取保护性措施,具体包括矿山生态规划技术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开采技术。矿山生态重建与恢复的重点是在采矿后及采矿过程中,对已经产生影响的生态要素采取工程与生物措施,重建或恢复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另外,矿山复垦是矿山生态重建与恢复的重要工作之一。一般来说,采矿、地质及土壤等专业的人员比较关心矿山复垦,林业、生态及土壤专业的学者较为关注生态重建,所以矿山复垦与矿山生态重建基本上为两个研究方向。但随着矿山复垦与矿山生态重建研究的深入,各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以及由于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的统一性,这两个研究方向正逐步归于统一。

三、金东矿区的生态建设经验

(一)矿区自然条件

金东矿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尤溪县梅仙镇西部,地处北纬26度以南,东面距海约100公里,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冬季温凉,春夏多雨,降水丰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平均年雨量1620.6毫米,最多达2171.9毫米(1997年),最少1254.5毫米(1991年)。年内降水分布也不均匀,10月至次年1月是少雨季,合计雨量仅占年雨量的13%左右,其中最少的一个月雨量仅0.2毫米;2-6月为春雨、梅雨季,大雨暴雨较多,合计雨量约占年雨量的62%,其中最多的一个月雨量达533.7毫米(1994年5月);7-9月多阵性降水,有时受台风、强热带风暴影响也形成强降水。县内水系发育,有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1条,其中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25条。境内有尤溪、新岭溪、高洲溪和后亭溪4条水系(均为闽江支流),其中以尤溪水系为最大(其在本县的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4%)。

(二)矿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金东公司所在的尤溪县,是个有着极为丰富矿藏资源的地区,目前已发现29种矿,其中铅锌矿储量位居华东地区之首,金矿储量达40吨。然而,由于不合理的开采利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生态问题与环境污染,并且有加重之势。例如,矿山开采已造成了局部的滑坡、崩塌、塌陷等地质问题;由于开山采矿破坏了部分地表植被,并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废石场、尾矿库中残余的重金属元素随流水进入尤溪等水系,造成了水质恶化问题。

(三)矿区生态建设措施

金东矿业有限公司充分认识到矿山开采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危害。从其建矿投产的那一天起,就积极利用华东局地质勘探技术及资金上的优势,重点考虑矿山生态建设的需要,对当地的资源环境与生态条件、对共生矿产和伴生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并做出保护与利用的评价,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生态建设措施。

1、重视采矿过程中的矿山生态建设与地方生态规划衔接。在采矿过程中,金东公司认真执行环境影响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定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减少对空气、水、耕地、林草地的不良影响和破坏,查明矿区环境地质条件,预测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治理措施。对矿山开采造成的滑坡、崩塌、塌陷等地质灾害,以及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加强防御、监测,及时组织治理。搞好废石场、尾砂库、土地复垦还耕、还绿(植树种草)等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公司注重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当地生态建设规划相衔接,在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中提出生态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方案,选择对生态环境破坏轻甚至不产生破坏或有利于生态建设的采矿措施。例如,除了提倡“绿色开采”这一先进采矿理念外,还包括突出产业链延伸、人居环境建设等环节。产业链延伸考虑区位条件,按照“3R”原则,扬长避短,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人居环境建设重点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以人为本。在具体制定长远与近期规划的基础上,加强矿区文化教育、商业服务、休闲、医疗卫生、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2、矿山生态建设关注经济转型与污染防治。金东公司切实贯彻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矿山生态建设中除了矿山废弃地复垦外,还关注产业转型、地质灾害防治、水质改善与地下水位恢复、矿山不动产与设施的再利用等举措。矿山基本建设都是矿山企业自身发展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有机体。金东决策者们以高度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智慧,克服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天然倾向,而考虑延长产业链、实现资源增值,服务于地方经济。2009年6月,金东公司及华东局、尤溪县共同投资2亿元用于矿产资源规划勘探、尾矿综合利用、尾水综合循环利用等项目。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和避免铅锌矿等矿产开采污染尤溪河及闽江。今后金东公司将按照“加大投入、摸清家底、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不断加快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向服务和生态建设优势转化的步伐。

3、积极做好矿山生态环境价值评估和生态补偿研究。近年来,随着环境经济学研究的深入,环境价值论已被广泛接受。国内有环境保护专家提出了矿山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金东公司认为矿山生态环境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研究需要采矿企业家、采矿专家、环境经济学家与决策者等多学科多部门参与,才能使矿山环境价值评估结果令人信服或被接受。在环境价值计算出来后,关键是如何实现环境的价值。通常而言,矿山生态要素恢复包括大气、植被、土壤、地形、地下水、地表水、岩层结构等多方面。受采动的岩体形成冒落带、裂隙带和整体弯曲带后,恢复到原有状态是不可逆的,由于上覆岩体的变形,地下水赋存状态必然受到影响,这一影响在短时间内也是不可避免的。大气、植被、土壤与地形在一定条件下是可逆的,但这种可逆性需要以投入为代价。上述要素是否可逆对矿山生态建设至关重要,如果某些要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运行是决定性的,同时开采后又是不可逆的,那么需要慎重考虑采矿对生态要素的影响程度和通过治理的可逆程度,决定开采是否可行;对于那些可逆的生态要素,则需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效率。金东公司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从源头上暨开采之初就考虑到生态保护,这样即节约了有限资源,也发展壮大了企业经济,可谓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刘惠清,许嘉巍,吴秀芹.自治区乃东县生态系统的健康性评价[J].地理科学,2003(3).

2、卞正富,许家林,雷少刚.论矿山生态建设[J].煤炭学报,2007(1).

3、李君浒,董永观,董志高等.华东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及应对措施[J].地质通报,2009(4).

生态资源开发篇6

一、资源开发不是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两者并非因果关系

近年来,草原生态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锡林郭勒草原作为内蒙古草原的主体部分,是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是京津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全国牧区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是,1999年至2001年连续3年的特大旱灾,使几十年积累的生态危机集中爆发,草原退化沙化加剧,牧草生产能力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屏障功能明显削弱,华北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锡林郭勒盟生态问题引起了举国关注,甚至是举世关注。重灾区牲畜因无草可食而大量死亡,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遭受灾难性损失,多数牧民不得不靠政府的救济度过难关。惨痛的教训使人们认识到,保护和治理草原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项极其紧迫的战略任务,但要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有效治理,必须诊明病因,对症下药。钱正瑛同志在锡林郭勒盟调研后得出的结论是:草原生态恶化既有大自然的因素,也有人的因素,但人的因素是主要的。

针对这一论断,我盟及时对全盟经济结构、发展模式等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研究发现:长期以来,锡林郭勒盟经济以单一的畜牧业为主,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的农牧业经济。而工业经济发展一直非常落后,改革开放之前的工业仅有屈指可数的几家木器、银器、铁器、皮毛等手工作坊和小煤窑,生产规模和能力很小,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微不足道,同时也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改革开放之后,锡林郭勒盟工业经济得以壮大,但总量仍相对偏小,1978年全盟工业总产值仅为21661万元,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仍在50%以上。之后几年随着经济总量的逐年扩张,全盟工业增加值的比例逐年提高,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由1978年的第一产业比重过半调整为2000年的三次产业平分秋色,基本上三次产业分别占到了三分之一的比重。但即使这样,到2000年全盟工业增加值仅为19亿元,每平方公里国土面积承载的工业增加值为0.93亿元,不足全国水平的3.7%,特别是生态最为严重的浑善达克沙地和荒漠半荒漠草原当时没有任何工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畜牧业作为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曾经为锡林郭勒盟争得了一些美誉,如“牧业大盟”、“大牧区”等等。1947年农牧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6.8%,1977年农牧业总产值仍占75%的比例,直至20世纪末期农牧业主导经济的格局仍然没有改变。1949年锡林郭勒盟牲畜头数为164万头(只)。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牲畜头数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八五”、“九五”期间,我盟牲畜头数实现超千万n989年、后连年较快增长,牧区人均占有牲畜数量、牧民人均纯收入一路领先,到1999年发展到1810万头(只),创历史最高水平,草原生态恶化也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1999年与1949年相比,锡林郭勒盟牧区人口增加了3倍,牲畜头数增加了10倍,每只牲畜平均占有的草场面积由170亩减少到14.6亩。草地生产力水平大幅度下降,典型草原的载畜能力从不到10亩/羊单位下降到大于20亩/羊单位。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地区的畜群采食量长期超过牧草再生量,草地基本得不到陈草落地所形成的腐殖质补偿,正常年景牧草基本被“啃光剃净”,完不成生长发育周期,营养物质的输出长期大于输入,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干旱、风蚀、鼠虫灾害日趋频繁,草原退化沙化趋势不断加剧。进一步追根溯源,草原长期超载过牧是由于地方经济结构单一,人的生存与发展过度依赖于对草原的直接索取,而有限的草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方水土上的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对比长期以来锡林郭勒盟工业和畜牧业的基本情况,可以充分说明草原生态状况与工业发展、资源开发没有什么大的关系,而与牲畜头数增长有着紧密的关联。可以定论为,在造成草原生态恶化人的因素中,超载过牧是主要原因,而资源开发不是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或直接原因,两者并非因果关系。

二、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关系,继续推动锡林郭勒盟经济科学发展

不可否认,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必然要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任何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开发矿产资源不能说对草原生态没有影响,但是只要按照有关规定,对采区进行复垦,对生态的影响是很小的,相对于天然放牧对草原生态的破坏来说,更是小得微乎其微。只要把保护生态与推进工业化结合起来统筹谋划,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推进工业化,通过工业化的发展来支持生态保护,就可以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这是解决草原生态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必由之路。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正确看待,并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解决好草原生态问题,关键是要把牧区过多的人口转移出来,把超载的牲畜压下来,减轻草原负荷。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来恢复和改善草原生态。按照这一思路,2001年以来,锡林郭勒盟积极推进农村牧区人口的转移和传统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努力实现改善草原生态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双赢”目标,并已初见效果。草原负荷明显减轻,加之一些工程措施效果的显现,草原植被覆盖度比2000年提高了十多个百分点。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转移农村牧区人口和转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既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保障,也需要有稳定的产业支撑。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不断提高对农牧业的反哺能力和对转移人口的产业支撑能力,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好草原生态问题。锡林郭勒盟和其他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锡林郭勒盟可利用草场面积是18万平方公里,有20万牧民。简单算账的话,可以认为一个牧民占有近1平方公里的草原,人口密度并不大,但是传统粗放的天然放牧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使草原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牧民增收也受到很大影响。从理论上讲每转移一个牧民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就等于彻底解决了1平方公里草原的生态问题。虽然资源开发及转化项目开发本身直接吸纳的劳动力不多,但与之配套、为其提供服务的运输、修理、建材、餐饮等行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能够吸引更多的牧民进城,从而减轻人口对草原的压力。目前,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电厂一、二期4×60万千瓦机组正式建成投产,该项目每年可实现工业增加值20亿元,相当于2003年全盟畜牧业增加值总量:实现税金近4亿元,税收相当于2003年全盟财政收入的二分之一,不仅极大地增强了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能力,并且直接和间接地带动近5000名农牧民转移进城,而与之配套只需一个年产1100万吨煤的露天煤矿,占地面积只有5平方公里。例如,锡盟胜利煤田煤炭储量达到224亿吨,发展大型坑口电厂对于缓解京津地区电力紧缺,优化华北地区网架结构具有重要意义。神华集团拟采用高度节水技术,在胜利煤田建设坑口电站群。据实地勘查测算,采用一流的环保技术和节水设施,在胜利煤田坑口建设高度节水的2台60万千瓦机组年用水量约为141万立方米,配套露天开采燃煤可产生疏干水667万立方米:10台机组年用水量707万立方米,配套露天开采燃煤可产生疏干水1168万立方米:16台机组年用水量为1131万立方米,配套露天开采燃煤可产生疏干水2169万立方米。除用于发电外,经过处理的疏干水还可用于煤田复垦等生态建设,完全可以做到企业发展和生态改善的良性循环。

生态资源开发篇7

1,抓住学生的“提问”资源,培养探究意识

新课程的教学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的,教师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的利用,课堂上学生的提问正是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教师只要抓住这些“问题”加以引导,往往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最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案例一:在电解质溶液有关pH的计算的课堂教学中,一学生的提问是:按照pH=-lgc(H+)的计算公式,为什么将pH=5的稀硫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值不等于8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班学生的兴趣,教师抓住这一“提问”资源,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

教师引导:将pH=5的稀硫酸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浓度已经很小。有硫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也已经很小,接近于常温下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如果此时只用硫酸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进行计算,合理吗?

学生回答:不合理。此时学生意识到要从硫酸和水两方面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溶度计算溶液的pH值。

学生探究:设稀硫酸为1L,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溶度为x 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10-14,可得等式:(10-R+x)·x=10-14。解得:x=5.01×10-7。pH=-lg(5.01×10-7)=6.824,溶液仍呈酸性。最终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大胆发表见解,在探究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能力。

2,利用“认知冲突”资源。提高探究能力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知识或新事物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产生矛盾时,学生急切想要知道产生矛盾的原因,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心理困境。教师如果能够及时利用这些“认知冲突”资源,并给予适当的启发和指导,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案例二:在“铁和铁的化合物”教学时,学生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的Fe(OH)2沉淀往往是灰绿色的,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Fe(OH)2沉淀是白色的。这一实验现象就是一种很好的“认知冲突”资源,教师可从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氢氧化亚铁中铁化合价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得出原因:Fe(OH)2在空气中被迅速氧化。然后进一步启发:那么有没有方法得到白色的Fe(OH)2沉淀呢?学生经过思考后会提出许多方法:(1)所用NaOH溶液先煮沸;(2)用H2将Fe(OH)2溶液中的空气赶走;(3)在Fe(OH)2溶液上滴加油膜等。这样,学生通过分析、比较、讨论、交流,可得到较好的方法:在Fe(OH)2液面上滴加几滴苯,将滴管伸到液面下滴加煮沸过的NaOH溶液,即可使液面下方有白色沉淀,且保持较长时间。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资源,恰到好处地采用启发式教学,不但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开发“隐性”资源。寻找探究方法

“隐性”资源来自于师生之间,从外在语言、行为到内在的思想、心灵的交流与沟通、碰撞与更替。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任务是有目的、有层次、多角度地建构对话情境,给学生以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欢迎和鼓励对教师的讲解和观点发表不同的意见,对问题提出质疑,从而使学生获得独立思考与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开发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形成影响的“隐性”资源,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案例三: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思考:地球上的镁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制取镁的过程是一个什么过程?然后让学生列举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接着组织学生设计一套以海水为原料制备镁的方案,并画出简单的流程图。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对表1、表2的数据,探究金属镁的制取方法,转贴于

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设计了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如下几个方案。

方案1:

通过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案进行评价,得出如下的合理方案,教师再讲解实际生产流程。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合理方案:

教师未直接把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生产流程介绍给学生,而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得到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案。在此过程中,教学中的“隐性”资源被充分挖掘出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自身的创造力和成就感,培养了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去探究未知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中暴露的“错误”、学生的“提问”、“认知冲突”、师生之间的“隐性”资源等都是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及时开发这些动态生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就会充满活力,全程高度优化,也正如叶澜教授所强调的那样,不会“使最具活力的教育过程僵化”,真正做到教育过程“是生机勃勃的,极富动态性的”,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舞台,从而达到全面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

生态资源开发篇8

引言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当下,旅游业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尤其是生态旅游市场的增长更为显著。而湿地生态旅游作为我国现代旅游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湿地生态旅游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由于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会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里经济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湿地生态旅游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在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就必须重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的开发资源。

一、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湿地是指人天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我国湿地面积达到了6600万公顷,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目前已建立900多个湿地公园,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丘陵到高原山区,从沼泽湖泊到河流海岸,湿地面积分布广,湿地资源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多彩,而且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大[1]。

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湿地面积广,湿地资源类型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多彩,大力开发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是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重要途径。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采用了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片面的追求效率,忽略了资源的保护,从而值得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影响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人口、经济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必然,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是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加强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才能带给人们更好的旅游环境,从而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2]。

三、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题

(一)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许多地区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大兴建设,乱砍乱伐,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泥沙堆积,严重破坏了湿地自然景观,使得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态功能下降。

(二)环境污染加重

我国经济增长一直采用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经济增长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向环境中大量的排放污水、废水,这些污水、废水直接或间接的流入到湿地,使得湿地环境遭到破坏,湿地生物物种不断减少。

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一)加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宣传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人们的保护意识低,没有认识到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故此,相关部门应当加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等途径向人们传达湿地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要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教育与宣传工作下达给旅行社,从而调动广大人们群众参与到湿地旅游资源保护工作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更好地保护湿地旅游资源,为人们以及湿地生物物种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相关部门可以打造明星效应,将本地区的特色宣传出去,从而更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旅游[3]。

(二)实行分区管理

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为了向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然而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全局性的行动,不合理的开发势必就会造成混乱的局面,不利于整个地区的旅游经营与管理。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就当对湿地生态旅游区实行分区管理,对核心保护区实行绝对保护,严禁任何类型的旅游活动;对质允许观光的地区要限制游客进入该区域。另外,湿地生态旅游地区还可以采取定时、限量放人的方式来对湿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保护[4]。

(三)加大开发力度

在现代社会里,旅游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湿地生态旅游地区应当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旅游。首先,要结合湿地生态旅游地区的特点来完善公共服务,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其次,要完善旅游地区的基础设施,在各景观带的框架结构上可以选择节点进行开发,完善交通线路。另外,要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景区内为游客提供语言导航,从而带给游客全方位的旅游体验[5]。

(四)打造特色,走品牌化道路

随着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湿地生态旅游地的选择性也越来越大。相比较而言,那些有特色的湿地生态旅游地区更容易引起游客的旅游欲望。故此,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善于打造属于本地区的旅游特色,将本地区的特色文化融入进来,从而更好地吸引游客,如,开发亲子旅游项目、结合当地的特点举行一些特色活动等。

五、结语

我国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加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发展我国湿地旅游的重要途径。而在湿地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资源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了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必然,而要想推动湿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的宣传,结合湿地生态旅游地区的特点来合理的开发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将湿地生态旅游地区的特色彰显出来。

上一篇:老年化对社会的影响范文 下一篇:网络安全的关键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