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范文

时间:2023-12-26 17:39:18

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

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篇1

【关键词】云计算;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基础教育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育信息化教学出现了大量了信息孤岛,区域基础教育出现了不必要的重复、资源浪费问题。《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规划指出“未来十年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1]。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对已有的区域数字化资源整合优化。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软硬件资源的共享和整合为基础,通过创新手段构建“学校、家庭、企业”三位一体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2],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体系,转变为随时随地多终端的交流学习,调动师生的能动性。促进师生的个性发展,利用云计算技术把海量的教育资源管理起来,推进区域基础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均衡化。

1.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

1.1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的特征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内容是教育活动的数字化结果,保持教育活动的自我个性价值。主要体现在开放、针对、发展和大规模在线等方面[3]。1、开放方面要在相关规章制度的约束下的有共享,区域内有学习交流需求都可以充分交流,有并使共享的内容(教学的视频、文字等数字资料)被广泛的讨论与关注;2、针对方面就是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要对区域内各基础教育单位的差异性情况要有所体现,由于存在差异性所以在分享的内容方面有所体现,利用信息传递链条推动区域基础教育的发展;3、发展方面是资源共享的内容随着教学工作的进步,动态的变化不断的完善,从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价值不断提升;4、大规模在线就是学习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大规模参与学习交流。1.2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的工作模块区域基础教育资源的共享一般是在一个区域的稳定教学活动中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让其成为固定的有保障的传递共享的工作模块。主要可以分为教育模块、合作模块和商业模块。1、教育模块就是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使教学和资料能够实现价值,使教育模块在信息资源共享传递活动中得到肯定;2、合作模块就是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各职能部门通过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方便性使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成为重点,引导更多区域内处的参与者参与到资源内容的建设上来,使教学资源能够真正充分的全方位共享;3、商业模块就是以信息资源作为一个重要的项目,确保能够满足各层次使用者的相关要求,使信息资源内容成为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项目建设的核心,借助相关的技术设备结合信息资源内容的本身价值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其产生经济效益。1.3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存在的障碍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存在很多障碍,比较尖锐的障碍有:1、区域基础教育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缺乏教育多方有效互动的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区域内各基础教育缺少合作共享机制、教学内容制作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大部分教育只局限于小范围的教学培训,没有采用MOOC教学模式;3、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缺乏经费,单所学校难以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基础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必须在区域内各所学校把有限的经费用到联盟内的资源共享合作中,集中各所学校的软硬件资源、技术和设备的优势来节约各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区域内资源得到有效共享利用[4]。

2.云计算应用于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建设的意义

目前,区域内基础教育内师生一般会多达几万人,对区域内基础教育资源的需求比较多,这些需要有强大的人力财力支撑,对传统的小班授课提出巨大的挑战,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克服传统的单校孤军作战的不足:1、可以利用共享平台突破单校单位教师独立完成教学的现状,利用区域联盟的优势由主讲教师和其团队通过协议合作共享完成;2、利用平台可以开展视频、PPT、实物演示等多样的教学形式,考核方式也可以多样化,避免满堂灌的现象;3、师生可以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来学习交流自己需要的模块,并获得相应的认证。云计算应用于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可以使用多种智能技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大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可以为共享者学习者提供个性的智慧的评价,可以进行知识的延伸学习,更突出学习者的多元化个性化,提高学习者的创造创新能力。云计算能够增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同时泛在网络技术可以增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与手机、PC、平板等多终端的随时随地连通。当前,区域内教学不再是单单传统的教室教学,而是以传统的教室、虚拟班级小组、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各种的教学。而多种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交互共享、海量的存储、各资源间的链接显得十分重要,这些刚好是云计算平台的强项。

3.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建设规划

目前我国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基础教育资源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共享,当前各平台的应用一般是局限于区域内部单所学校的小范围的共享,各平台各自独立没有延伸,从而导致资源的重复建设,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2、基于计算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解决教育资源重复、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这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合作意识。3、虚拟的网络环境下交流共享缺乏监管机制和评估体系,难以保证区域内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建设规划应该打破已有的平台发展的怪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转变观念网络技术的进步,知识大爆炸,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传统的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建设已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为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合作提供了基础,区域内各校应该转变观念,为区域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迈出勇敢的一步。现实表明,教育质量越高的学校,所获得的资金、资源越多,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可以带动整个区域的整体素质,从而带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2、建立长效机制当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区域内各学校的师资、资金等资源存在较大的差异,开展交流共享合作势必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这种情况就要建立长效机制,保证各成员获得的利益,建立合理的资源建设长效机制,制定教育资源共享的具体规章制度,明确相应的权利和责任,不断吸收新成员扩大联盟影响力,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特别是绩效评估,保证联盟合作的进行和激励,对共享的内容及教学情况师生的反馈进行跟踪,查找共享联盟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的的改进措施。3、建立师资共享对于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来说优秀的师资永远是核心。尽管区域内学校的办学基础有差别但是可以通过互聘的方式实现优秀教师的合理流动。只有保证优秀教师的合理流动才能实现区域内的教学资源最优化,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5]。可以以优秀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组建高水准的团队,团队内的教师发挥各自的特长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使区域内各成员的学生都可以学到想学的东西。通过高水平的公开课、学术讲座的开放可以使区域内师生获得最前沿的知识,积极建设学风,促进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网络建设。接受公众的监督,社会公众学生家长才能从内心真正地理解教育的公平,了解家长的诉求,不断的改进,促进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4、公私有云结合区域基础教育共享云平台有别以传统的校园网。全区域内的共用的共性的如:常规的信息、教育资源文件、财务管理、学工管理、公共课的建设整个区域内差别不大,可以存放在公有云上统一管理,减少浪费。同时为了各个学校发展特色教育的需要,建立各自的私有云,满足学校的个性化要求,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模型分析实验,指导决策。5、充分利用大数据支持教学模式创新传统的计算机无法处理大量的“非结构数据”,只有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才可以有效的将海量的多终端的数据存储下来,并以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教育的智能化。课堂教学从封闭到开放多元化;课程评价可以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评价,为师生个性化的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让学生可以多终端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参与其它学生的评价,可以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监管;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状态并及时指导;通过大数据可以进行分、预测,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4.结束语

当前,信息时代区域内各所学校各自开展信息化建设已无法满足教育信息化的要求,也不利于区域基础教育公平的实现,无法实现区域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更会加剧择校热。通过建设基于云计算的区域基础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会减少各自为政的重复建设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化,推动区域基础教育资源优质化。

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篇2

关键词:网络环境;档案馆;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共建共享理论;共建共享模式

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提高档案馆信息资源保障率。遵循这一目标,努力丰富馆藏以满足社会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需求,就成为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各档案馆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模式。然而,各档案馆以一己之力,始终无法解决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能力的有限性与利用者档案信息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档案馆事业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造成的结果,一方面是群体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则是个体档案馆的档案信息资源严重漏藏。基于此种形势,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念开始树立,然而,在传统条件下,档案信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档案信息内容与档案文献载体不可分割,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中档案信息的共享问题实际转化为物质载体的共享问题,档案信息的可共享性得不到充分体现:一件档案(指载体形态)不能同时满足两个以上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另外,还存在档案信息传输等诸多障碍,因此,各档案馆只能立足个馆、围绕自身的利用者群进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所谓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很难得到有效实施。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使档案信息摆脱了载体的约束,档案信息能够实现跨时空的存取,真正做到一方建设、多方利用,档案信息的可共享性得以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不但提供了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全新发展环境,而且,提出了重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迫切要求。近年来,一些档案界同仁对此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本文仅就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及共建共享模式问题谈几点个人思考。

1 思考之一: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与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有何异同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档案馆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具体包括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宏观建设是指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国际间根据需要而进行全局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布局和协调发展工作;微观建设是指各个档案馆对档案信息的收集、组织、管理、贮存等工作。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网络环境下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过程中,各档案馆之间建立广泛的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宏观布局和科学规划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共同揭示、建设、开发和利用档案馆信息资源,追求对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档案信息需求的全部活动,具体也包括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不同的是,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微观建设即馆藏建设可以独立于宏观建设而存在,而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微观建设如果脱离宏观建设就失去了共建的意义;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宏观建设,而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宏观建设的指导下开展微观建设。可以认为,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微观建设决定宏观建设,而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宏观建设决定微观建设。因此,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在建设范围和服务范围两个方面存在不同的效果。(如下面的图1、图2、图3、图4所示)。

1.1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在建设范围方面的比较

图1和图2分别反映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所产生的不同建设效果。在图1中,由于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宏观建设,因此,各个档案馆所建设的档案信息资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重复现象,甚至有部分档案信息资源重复现象十分严重(如图中交叠部分所示),重复建设就意味着档案信息资源覆盖范围的缩小,因而不利于提高档案馆信息资源保障率;在图2中,由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在宏观建设的指导下开展微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宏观布局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避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馆信息资源保障率。

1.2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在服务范围方面的比较

图3和图4分别反映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不同服务范围。在图3中,由于各档案馆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宏观建设,因此,个体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服务范围之间存在交叉重复,使整体档案馆信息资源的服务范围小于个体档案馆信息资源服务范围之和,只有图中交叠部分所示的利用者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共享档案馆信息资源;在图4中,由于各档案馆在合作协调的基础上共同发展档案信息利用者群,因此,服务范围得到最大扩展,并且,可共享档案馆信息资源的利用者范围就等同于全体利用者。

综上所述,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是否将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放在首位,是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根本区别。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立足个馆,强调依赖个馆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来满足特定利用者的档案信息需求,不能在根本上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理念。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以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为出发点,强调以整体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来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以满足社会对档案馆信息资源的需求(包括潜在需求),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广度(覆盖范围)由整个共建系统来保障,而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专深度则由各档案馆来保障。

2 思考之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有何影响

2.1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建设原则的影响

2.1.1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实用性建设原则的影响。实用性建设原则要求根据档案馆的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来建设档案馆信息资源;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则要求每个档案馆在所负责的建设范围之内来建设档案馆信息资源,不再强调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实用性而更加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完整性。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中,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实用 性建设原则应该调整为完整性建设原则。

2.1.2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系统性建设原则的影响。系统性建设原则要求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系统性要与档案本身的系统性、利用者自身需求的系统性、保存和传递的系统性相一致;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虽然仍对系统性建设原则有所要求,但系统性建设原则的内涵却发生了变化,它除了要求各档案馆自身建设的系统性之外,更加强调共建共享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系统性建设。

2.1.3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的影响。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要求各档案馆分别建立自己有重点有特色的专门化的资源体系,从宏观的角度形成类别齐全、类型多样的综合性资源体系。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本身就是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的体现,但应该注意的是,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所要求的特色化与协调性建设原则是在分工协调的基础上建设特色资源,而不是各档案馆在自主建设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寻求协调,所以,分工协调成为此项原则的主要内涵。

因此,根据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的要求,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应遵循系统性建设原则、分工协调建设原则和完整性建设原则。其中,系统性建设原则是共建共享系统的建设原则,分工协调建设原则是各档案馆之间的建设原则,完整性建设原则是档案馆微观建设的原则。

2.2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资源结构理论的影响

在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中,馆藏档案结构由全宗结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载体类型结构五个方面构成;而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依然要重视资源建设的结构,但对五个构成方面的要求应该发生变化。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结构理论是以全宗结构为根本,针对馆藏资源中每个全宗的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载体类型结构进行研究;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下,全宗结构是由共建系统的分工协调所决定的,因其单一、覆盖面小而不再成为资源结构理论研究的重点,要求各档案馆对于所分工负责的全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领域从等级结构、时间结构、文种结构和载体类型结构四个方面都要完整收录,作为现实馆藏(或称物理馆藏)的建设目标。笔者认为,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的馆藏应包括四个级别,即永久保存级、服务级、镜像级和链接级。其中,永久保存级的实质就是现实馆藏的建设级别,并且应该是完整级;而服务级、镜像级和链接级则反映了一个档案馆虚拟馆藏的等级结构。

2.3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档案信息资源补充理论的影响

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补充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档案信息的选择问题;另一个是档案信息的补充方式。其中,档案信息的选择决定档案信息的补充方式。

2.3.1 档案信息资源选择理论。在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补充理论中,一直存在着“价值论”和“需要论”之争,这些纷争都源于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补充不是以完整级为目标,从而产生了“档案信息选择”这一不可回避的问题。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要求将完整级作为建设的等级结构,各特定类型领域的档案信息选择问题已不复存在,如果还要讨论“选择”问题的话,那选择的重点应放在档案信息类型归属的选择问题上,即档案馆不再考虑某档案信息是否“有价值”或“有需要”,而应着重考虑其是否属于本馆所分工负责的类型领域。由于网络环境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要求将完整级作为建设的等级结构,所以,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保证品种的齐全;由于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所支持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可共享性,复本理论所要研究的“重点利用者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档案的需求”问题得以解决,所以,传统的复本理论问题将不再过多地讨论,人们将更多关注不同档案信息的“可获得性”。

2.3.2 档案信息资源补充的方式。与档案信息资源选择理论的变化相对应,无论采取购入方式还是非购入方式,采取传统补充方式还是采取网络补充方式,原档案信息补充过程中的“选档”环节已不存在,档案信息来源的研究成为档案信息补充理论的研究重点。

2.4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资源组织的影响

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下,传统的关于物理资源的组织问题,如档案布局、档案排架、档案收藏等仍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档案信息保护研究随着档案载体形态的丰富而变得更加重要,但“完整级”和“永久保存”的要求使关于档案剔除研究不再有太多的价值。此时,关于虚拟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的研究,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变得尤为突出,这一研究,主要涉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问题和档案信息资源的揭示与整合问题。

2.5 对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档案信息资源评价的影响

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数量评价和质量评价两个方面,数量评价主要针对资源保障率、利用者满意率、资源对各领域档案的覆盖率;质量评价主要针对资源的信息容量、资源结构、资源的利用情况。这些评价标准,主要是依据实用性原则,立足各档案馆自身的建设情况所采用的。在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下所进行的资源建设评价,应该依据系统性原则,立足整个共建共享系统选择评价指标,既要考察各档案馆自身的资源建设情况,包括所分工负责学科领域的资源完备情况和利用者档案信息需求的满足情况,又要考察档案馆之间的分工协调情况,包括共建共享机制和虚拟资源的获取方式。由于强调整个共建共享系统的资源保障率,所以,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就不再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

从上述分析可看出,网络环境下基于共建共享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同传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相比,在建设原则、资源结构、资源补充、资源组织和资源评价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二者共同的建设目标——提高档案信息资源保障率,使得这些变化始终没能改变资源建设的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

“批判地继承”也许是对这些变化的最后诠释。

3 思考之三:目前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是什么

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分类,按层次分,有中央型、地区型、省市型三个层次;按载体分,有纸质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等;按结构分,有链式网络结构模式(第一级是部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第二级为省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第三级是地市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第四级是县级档案馆信息资源中心)、根状结构模式(把国家档案馆作为全国档案馆事业的中心点,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馆作为国家档案馆的分馆,将各地市县馆和其他档案馆作为省一级馆的分馆,这样组织起来,全国的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结构像树根一样)、纵向结构模式(指按系统建立的共享模式)和横向结构模式(指同 一地区跨系统共建的共享网络等)。然而,实现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能仅仅列举一些模式,更重要的是要选择最佳模式,实现最佳模式。笔者认为,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适应性原则。此原则含两项内容:即适应国情原则和适应时展原则。(1)适应国情原则。我国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必须符合目前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不能照搬外国模式。此其一。其二,还必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若脱离此国情,资金不能到位,其“模式”也难以实现。(2)适应时展原则。2l世纪是网络化时代,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必须充分考虑到网络环境,寻找出适合网络化时代的最佳模式至关重要。

二是最大节约原则。此原则也有两个含义,其一,是说其模式应实现经费最省化,这就需要统筹规划,少花钱多办事;其二,是说其模式要便于利用者获取,节约利用者的时间和经费。

三是适度超前原则。由于既定的模式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又不能完全囿于现实,所以,选择和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适度超前;否则,将影响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进程,还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因此,充分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条件。

四是渐进发展原则。所谓“渐进发展”,在此是指选择最佳模式时,必须考虑到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实现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经过一个过渡阶段,而不能一次完成。所以,就我国目前之国情,必须选择那种过渡型最佳模式,而不是理想的一次性完成模式。因为,那种一次性完成模式既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不符合我国国情。

五是因地制宜原则。考虑到我国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及地区间自动化、网络化程度的不平衡性以及档案馆信息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在选择确定我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最佳模式时,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原则,多种模式并举,使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充满活力和朝气。

根据上述原则,笔者认为,适合目前我国国情的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应当是:以国办为主、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多元化的过渡型模式。这里的“多元化”是指在不同地区(如东、西部地区)、不同系统采取灵活多样的共享模式。具体讲,西部地区应采用初级模式,先打好自动化、网络化基础,在各系统建立档案馆信息资源协作网,再建横向跨系统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最后,与发达的东部地区联网。东部地区:第一步,应分别在系统内实现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第二步,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实现地区性跨系统共建共享;第三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联成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实现地区间共建共享。当然,在东、西部地区实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计划之前,应首先建立主导型的部级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由中央档案馆牵头,与一些特大型档案馆联合共建),指导、协调各系统及地区级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建设,这样,全国的资源共建共享工作就会健康顺利地发展。上述模式可以简述为:以国家投资为主,以部级档案馆信息资源网络为主导,东、西部地区分别分步实施,先系统内共建,后地区性共建,实现集中与分散管理的过渡型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待这一过渡型模式实现后,再建立全国性跨系统跨地区的真正的无边界档案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实现全国档案馆信息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方宝花.关于浙江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赵红新.浅谈档案信息资源共享[j].陕西档案,2008(4).

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篇3

关键词:武汉市高校;教学联合体;运作实践;有机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197-03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中国高校进一步改进本科教学的质量、变革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机制给出了战略性指导。根据意见的指导精神,各省市高等教育管理机构对如何最大限度地使学生享受优质教学资源,并逐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稳定化、常规化的本科教学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其中,区域性教学联合体被广泛认为是高校优质教学资源整合的有效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够扩大区域内优质高校教学资源的辐射范围,发挥高校集聚形成的教学资源共享优势;还有利于建立区域性教学规范和标准,改善目前参差不齐的高校教学资源的管理现状,同时能够逐渐驱除劣质高校教学资源,增强高端教学资源的建设,提升区域内高校教学资源竞争力。

一、武汉市区域性教学联合体的建设现状

武汉市作为全国高校集聚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大学本科教学资源。为了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的优质教学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武汉积极地对区域性教学联合体的实践进行了探索。在2001年对7所部属高校联合办学初步尝试的基础上,武汉市进一步实践了优质教学资源差异性显著的高校联合办学。2010年,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组织武汉市南湖片区10所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两所部属高校,与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警官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等8所省属高校联手共建教学联合体。根据联合办学协议,从2010年至2019年10年间,这个“联合体”中10所高校的在校本科学生可以跨校攻读辅修双学位;相互选修课程且相互承认学分;可以有组织地利用其他高校教学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可以根据需求选派学生在校际间游学;可优先报考、录取第二学士学位;校际间可互聘教师承担普通本科生教学任务。至2012年底,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已经实践了三年,课题研究组成员对联合体中的两所部属学校及部分省属院校的教学主管部门、教师、学生分别通过电话访谈、实地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教学联合体已经开通了10所高校联合办学门户网站(http://),基本建立了跨校攻读辅修双学位教务管理平台,实现相互选修课程且相互承认学分。联合体内的10所学校都基本设置了共享的优势专业和优质课程,从被访谈的学生参与跨校辅修双学位课程的具体情况来看,部署学校共享的双学位课程受到联合体内省属高校本科学生的青睐,省属高校共享的双学位课程被选修的次数也与该学校在湖北省的学术地位呈线性关系。除此之外,联合体内高校在教学实验室和教学基地的共享、本科生校际间游学、教师承担校际间本科生教学任务方面,还都尚未付诸实践。从被访谈的群体来看,教学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对教学联合体运作的认识缺乏全局性,教师对自身在联合教学中能够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认识不足,学生认为教学联合体可提供的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数量有限。由此可见,武汉市通过教学联合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过程,目前尚处于建设的初期。但是,教学联合体在充分提升区域内教学资源的价值效用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教学联合体高校成员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中没有形成有机的协同机制;另一方面,教学联合体的高校缺乏有效运作的支撑条件。

二、武汉市区域区域性教学联合体的有机协同机制

目前,武汉市区域性高校优质本科教学资源的共享主要依据联合办学协议,在相关管理机构的督导下,基于网格技术搭建区域性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进行资源统筹规划[1]。这种平台为在不同层次办学水平的情况下对接优质教学资源提供可实现途径,但是目前仅限于整合跨校辅修双学位单个教学资源库的整合,更多的其他优质教学资源库,例如精品课程、图书馆资源、实验和教学基地等都还没有被整合。一个能够整合多异构性教学资源库的平台,是确保教学联合体能够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系统化的基础。要建立系统化的多异构性教学资源库整合平台并实现其良性化运作,通过积聚有限的优质教学资源以提升区域内整体的本科教学水平和质量,必须建设确保教学联合体执行力有机协同机制。

1.教学联合体运作机制的要素分析。基于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内高校的办学水平的多层次、发展状况的分类化、教学资源的差异性,该教学联合体运作的机制构成要素具有多元化特征。(1)区域内跨校教学资源可共享的认知。尽管建设区域性教学联合体目的是充分地合理利用资源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但是在教学联合体高校成员的教学资源存在显著差异性的情况下,跨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呈现出单向分享的特征。对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高校的访谈发现,部署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认为与省属学校学生全方位共享他们已有优质教学资源,将会导致资源因为使用频率增加而致使优质资源面临劣质化,并同时认为省属学校缺失同品质的教学资源。另外,省属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认为学生积极参与学术声誉高的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会导致学生对本校专业教学资源的放弃而引发资源萎缩。基于此,在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运行的3年时间中,部署高校与省属高校的管理机构、教师和学生对通过教学联合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的必要性还都尚未建立起广泛共识。只有在教学联合体高校成员的各个层面形成教学资源可共享的认知模式,这个联合体才能够真正拥有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行为主体,并真正成为提升区域性人才培养质量的载体。(2)整合多异构性教学资源库的信息技术。优质教学资源是一个具有多维度的概念[3],包括教学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实验和教学基地、教学团队、教学条件、图书资源等。这些维度相互作用、相互辅助、相互支撑,共同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内涵。由此,作为区域性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与整合的载体,高校教学联合体必须开发实现分布式异构性资源共享的软件工具,引入相应的信息技术、设备和工具,从而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技术系统。这个技术系统依据优质教学资源的纬度,分别建立相应的校际间资源共享模块,通过联合体成员建立起的信息技术标准化体系,将优质教学资源的不同维度在同一信息技术平台上被整合。目前,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成员之间存在共享技术缺少规范性、标准化的问题,导致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范围、共享程度、共享有效性受到限制[4]。(3)基于价值共享的激励体系。尽管教学联合体由于共享资源能够使区域性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整体提升,但是由于高校本身发展的产业化进程,必然决定了联合体持续有效运作必须同时能够激励高校成员之间实现价值共享。这种激励体系,应当是协调在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过程中各高校利益达成一种相对平衡[5]的框架,既包括共享产生的经济价值平衡,也包括共享衍生的教学资源学术价值再分配,以及区域性教学资源融合的竞争力价值分享。只有联合体成员在这三个层面的价值共享形成相互补充的动态综合平衡时,才能够参与联合办学的高校的热情和积极性。从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运作的实践来看,各高校正在从优质资源共享产生的经济价值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作为互补性利益的教学资源共享衍生的学术价值和竞争力价值还都没有展现出来,而这恰恰是教学联合体能够实现区域性教学资源状况改善的机制内核。(4)校际专业教学联合团队。教学联合体对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目前国内各区域性教学联合体正在积极地推进。另一方面是培育优质教学资源,通过已有优质教学资源孵化潜在的优质教学资源,但是由于教学资源的广泛性,孵化潜在优质教学资源必须在专业教学资源系统性优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即只改变单一形式的教学资源状况,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科专业的教学质量,培育优质教学资源需要对联合体内各维度的专业教学资源进行系统化整合。这种整合只有在校际专业教学联合团队[6]的督导下,通过教学联合体成员协同加强资源的挖掘与开发,才能够逐渐发酵并转变为具有优质属性的教学资源。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建设需要加快校际专业教学联合团队的组建,才有可能保持优质资源的增长。(5)引导师资流动的教师“多点执业”制度。教师资源由于其既是显性知识的传播者,也是隐性知识的创造者和培养者,优秀教师能够让其他教学资源释放出相对更多的正能量。因此,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各高校推出各项人才引进计划积极地吸引优秀教师。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动,会直接导致显性知识传播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会间接带动优秀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体现优秀教师价值观的教育文化在教学联合体成员中被分享,有利于学科知识的交叉互动、优秀教育文化理念的传播和扩散,从而使得区域性教学联合体整体的竞争力提升。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可以尝试建立统一的“多点执业”制度,依托教师人事档案所在学校,优质教师资源签订“多点教学”协议,推动优质教师资源在校际间流动。在执行“多点执业”制度时,联合体成员需要以优质教师资源档案所在学校为主导、以其他协议学校为辅助,实行对优质教师资源的“多点综合评估”,有利于激发优秀教师跨校的教学活动。

2.教学联合体运作机制的有机协同性。上述运作机制要素,构成了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保障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建立多层次专业教学体系的一个基础。它们在驱动教学联合体正常的、健康的运作时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功能,有机结合、协同支撑区域性教学联合体的运作。如图1所示。

行为趋同化是以行为主体认知模式具有相似性为前提条件,教学联合体的高校成员作为行为主体对教学资源是否可以跨越学校管理边界的认识,构成了通过联合办学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行为基础和环境起点。在教学资源可跨校共享的认知下,区域性教学联合体需要从外层技术和内核动力两个方面入手搭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内核动力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外层技术的运行效果。外层技术为联合体内高校的本科学生提供直接访问共享教学资源库的界面,即多异构性教学资源库的整合平台;内核动力是以校际专业教学联合团队、教师“多点执业”制度作为支撑点的优质教学资源管理和培育的实体力量。维系区域性教学联合体的可持续性发展,形成基于价值共享的激励体系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联合体引入合适的激励体系,能够使高校成员有效检验已经形成的认知、鉴别已经采取的共享资源行为的正确性、确认未来自身教学资源演进方向。从而为推动联合办学间接提供动力。在区域性教学联合体运作机制要素的结构关系中,任何一类要素要充分发挥其在优质资源共享过程的作用,都必须有来自其他要素的配合与支持。而且,这种配合与支持,是建立在各类要素动态发展基础之上的。即各类要素总是要随着联合体发展的进程,进行自我的结构性升级和调整,并保持与其他机制要素进化的同步性。只有这样,区域性教学联合体才能够满足服务于区域性产业发展的要求,才能够提供符合于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武汉市区域区域性教学联合体运作的支撑条件

对于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其整合优质教学资源的效果,不仅受到联合体内在的运作机制的影响,同时还与联合体外在的本地化因素紧密相关。

1.教学联合体与区域性资源的共生。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的高校成员以省属学校为多数,它们的发展状况和拥有的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来源于本地化社区的资源,包括教学设施、教学环境、教学公共配套机构、教学资金等。只有当本地化社区能够提供到位的相关资源时[7],区域性教学联合体才算是有了可滋生繁殖的土壤。武汉市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共享的资源,不仅有高校成员的教学资源的投入,还需要武汉市对共享教学资源过程中的连续的财力和物力方面的投入。但是,相对联合体建设需求而言,本地化的支持存在较大的缺口。解决这一困境的途径之一,就是寻求高校教学与本地化社区发展要求对接可行性。通过政府主导、社区资源自愿参与协作的方式,推动形成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市场化、产业化渠道[8],从而使教学联合体可以更好地融合到地方社区的建设当中。

2.优质教学资源培育平台的建立。上世纪90年代,美英等国家相继在区域层面以一些著名大学为主体,建立服务于大学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资源中心”或“泛-大学中心(a pan-university center)”的成功经验表明,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资源培育平台,例如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培育中心。区域性教学联合体的高校成员通过持续性协作运行优质教学资源培育中心,可以满足短时间内防御一些优质教学资源由于使用过度而出现的劣质性。更重要的是,在长期存在的情况下,它能够发展成为一种承担多种功能的教学资源优化界面,例如帮助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和优秀课件制作,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发展,培养高校教师的优秀教学理念,以及开发适应产业发展进程的跨学科教学活动。这种界面的形成和建立,将更加有助于教学联合体优质教学资源的再生,以及提升高校向社会提供知识服务的地位。

3.开放办学的教育文化的形成。与武汉市建立南湖片区教学联合体的协议相比,联合体共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实践远远没有达到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一是与初期建立教学联合体设置的共享目标在一定阶段超越了资源可共享的条件有关;二是联合体高校成员不同程度地存在本位主义思想[9],以追求自身学科专业全面从而对资源共享缺乏积极性。区域性教学联合体要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高校成员必须要形成开放办学的教育文化。只有这样,联合体的高校成员才可能通过优势学科专业教学吸纳区域内同类资源提升竞争力的同时,将弱势专业教学与其他学校的优质资源合作以达到区域内整合,并逐渐建立区域性本科教学资源的开放性流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将有助于在区域性教学联合体内形成多个优势学科专业教学极点,由此提高教学联合体的综合竞争实力,增强其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柯和平,李春林.基于网格技术的区域性教育资源库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1):63-68.

[2][5]钱亮华.区域教学联合体资源共享保障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9,(8):21-23.

[3]熊兰,陈吉利.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84-86.

[4]柏伟,何小松.地方高校精品课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20):94-95.

[6]翟玉强.再谈高校间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J].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6-17.

[7]郑春龙,邵红艳.高校教学资源区域共享调查与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3):97-103.

[8]魏红.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09):14-15

[9]翟玉人,董悦,高晶.沈阳北部大学园区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199-201.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实施模式研究——以武汉高校为主”(2011B504);武汉纺织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武汉市区域内高校优质本科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与实践研究”(2009022)

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篇4

论文摘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文化创新工程,论述了其意义和作用,介绍了构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要素,提出了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保障措施。

2006年6月22日至24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简称“共享工程”)经验交流会议在贵阳市举行。国务委员陈至立和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副部长周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财政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广电总局的负责同志也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共享工程建设在会上讲话,上海、浙江、山东、湖北、广东的省市政府负责同志以及青岛、遵义、宁夏贺兰县的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这次会议,无疑把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推向了有益的新阶段,也无疑为各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下面,笔者参考各省代表在交流会上的经验,拟就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有关问题谈些个人看法。

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1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能,也是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的重要职责。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实施,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层文化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各级文化单位,尤其是基层文化单位,其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还有很大欠缺,许多地方的文化馆、图书馆、文化站运转困难,城乡之间文化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的问题十分突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面向农村、面向贫困地区广大群众,是新时期政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基层文化工作手段陈旧落后、把先进文化送到千家万户的现实、有效的途径。它的实施,对转变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激发公共文化单位活力、完善服务方式、提高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用先进文化占领互联网阵地,增强先进文化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1,2是培养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共享工程”的实施对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需求以及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1.3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由于各地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数字鸿沟”,广大欠发达地区的群众面临着“信息贫困”的问题,无法获取和利用丰富的优秀数字文化资源。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开辟了一条不受地域、时间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将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和科技信息资源,以先进的传播方式传输到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民群众手中。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实施力度,对于打破落后地区信息闭塞的状况,消除“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1.4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用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的有力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但由于历史、地域、经济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共享工程”的实施,将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人民群众身边,填补基层文化需求的空白,将以先进的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活跃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构成要素的建设

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指出,“十一五”期间,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农村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全面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到2010年,基本建成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城乡的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使其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因此,数字资源建设、网络构建、基层服务点建设将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

2.1数字资源建设

数字资源建设是“共享工程”的核心内容,单凭图书馆一个单位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应由政府、财政、文化主管部门和图书馆分头负责,形成政府重视、财政配合、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图书馆具体负责的格局。它的建设应分为引进、征集、自建和加工整合等部分。引进,应由文化主管部门呼吁、政府牵头、财政拨款,购进大型数据库,由图书馆管理和运用。这一部分要科学规划,不要搞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征集,由文化主管部门牵头,图书馆具体负责征集文化系统现有资源及其他优秀资源,形成本地区的特色;加工整合、自建由图书馆负责。例如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文物、戏剧、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灿若星辰。我们应在利用国家及各省市区已开发的文化信息资源成果的同时,发挥本省资源优势,努力将有河南地方特色的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出来,展示出来,做好、做精,供广大人民群众享用。

2.1.1引进文化信息资源。成立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心,设在国家图书馆。由国家图书馆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各地区不要搞重复建设,要实现全国范围内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2.1.2征集文化系统现有的文化信息资源。例如河南省,它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河南的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省就有17项,全国古都它有其四。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以夏商周文化、汉魏文化、唐宋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历史文化,以老子、庄子、张衡、许慎、张仲景、吴道子、杜甫、韩愈、岳飞、朱载培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确山竹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博大精深。以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和龙门石窟为代表的人文景观,以篙山、南太行、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为代表的山水景观,以沛绣、钧瓷、汝瓷、官瓷、唐三彩、南阳玉雕、朱仙镇木版年画、汤阴剪纸、浚县泥塑、淮阳泥泥狗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宝丰民间演艺、淮阳和周口杂技、豫西社火、豫南民间歌舞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另外河南为全国戏曲大省,其代表剧种—豫剧享誉海内外,曲剧、越调等地方剧种,也魅力独特。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河南建立独具特色的数据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应加大对这些文化艺术资源的征集、整合力度,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制作成数字化资源,充实、丰富资源总量。

2.1.3发挥图书馆对内容资源的组织优势,加工整合、自建数字资源。应注重加工整合、自建资源的多样性和整体性,加工整合、自建的内容除应包括资源联合目录、图书报刊、图像、多媒体及网上资源外,还应重点包括作为底层资源的基础信息资源,如来自本地出版、发行的图书、报刊等的基本条目库资源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其他资源,以便在以后的资源建设中达到更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另外还应建设一批贴近大众日常生活的社会文化资源,围绕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播先进文化。其中应当包括农业技术、科普知识、医药保健、生活百科等内容的数字资源库群。

2.1.4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其他优秀文化艺术资源的使用许可。文化共享工程整合的文化信息资源,不但是文化系统保存和创造的文化艺术产品,而且还应包括其他部门保存和生产的文化信息资源。比如这项工程就得到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他们专门对此做过研究部署,并对全系统拥有的资源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为共享工程提供广播影视资源的思路和具体措施,并且将在近期积极协调解决提供有关影视作品并鼓励各地电视台提供特色资源。

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文化信息资源的加工和整合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按照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出的标准和规范,统一规划,按步实施,并使各级分中心和各基层网络中心的建设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步进行。

2.2网络构建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工程,实质上是对全社会文化资源的集中整合,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加以推动,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系统加以保障。所以,“共享工程”应和财政、组织、教育、广电、电信等多部门联合,确立多方协作、多形式传播、全方位覆盖的工作思路,另外,我们应借鉴已有的先进模式,如青岛市的“五连线”模式,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情况的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途径。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青岛市紧紧抓住了这一特点,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优势,构建覆盖全社会的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在全市形成了“五连线”的格局,即共享工程与公益文化单位(公共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文化馆)、场所(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对接;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对接;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共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共享工程与全市政务网对接。我们应借鉴青岛市“五连线”模式,不搞重复建设,不搞一刀切,积极探索应用成熟、适用的网络技术,形成由政府牵头、多部门联合的“多网合一、一网多用”的格局。

2.2.1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图书馆对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依托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利用它们现有的网络优势和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及专业技术人员优势,为实施“共享工程”打好基础。另外,“共享工程”的建设也要与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建设紧密相关,互为促进。各级公共图书馆要在“共享工程”中积极加强本馆的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要抓住这个有力时机,把“共享工程”的实施纳人到图书馆事业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去,在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统筹考虑,实现双方的共底,促进文化事业的整体发展。

2.2.2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对接。这几年,数字电视技术发展迅速,为文化共享工程改进传输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共享工程与数字电视、有线电视的对接在构建和谐社会、弘扬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方便群众日常生活等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密切关注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积极与数字电视试点地区相结合,在数字电视试点地区开设文化共享工程专用频道,利用数字电视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人千家万户。到时,通过电视遥控器就可以直接观看共享工程的内容,共享工程还将在数字电视系统中设置专栏,为千家万户提供方便快捷、经济实用的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

2.2.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工程对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共享工程”都是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对党员干部以及广大群众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其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两项公益性工程。二者在服务对象、目标、途径以及设施设备和资源运作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为减少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快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共享工程”的实施进度,文化主管部门应与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协调,两家统一下发文件,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共享工程”进行一体化整合,实行资源的共建共享。在共建共享过程中,“共享工程”负责文化娱乐课件的制作以丰富远程教育内容,在提高远程教育对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吸引力方面充分发挥作用,为广大农村基层群众提供实用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文化信息服务;而远程教育则利用现有的硬件基础,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平台。

2.2.4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目前,国家实施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进人第四年,各方面的运作已相对成熟。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如果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对接,运用它成熟的技术和现有的网络,同时为它提供优秀的文化资源,将会为农村学校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欣赏活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方便。

2.2.5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对接。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可以把共享工程资源与文化广场户外大型电子屏幕连接,使社区居民可以在休闲健身的同时,通过大屏幕接受共享工程的资源,扩大共享工程的接受范围,这样既丰富了广场文化的内容,同时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3服务点建设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另一项重点任务是加强服务点的建设。服务点由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几部分组成,其中基层服务点尤其是农村基层服务点的建设是当前及今后发展的重点。基层服务点主要包括街道、乡镇一级基层中心和社区、村一级基层服务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同志指出:“‘十一五’期间,文化共享工程要以农村为重点,积极发展农村基层服务点,重点支持边远贫困地区乡镇、村基层服务点建设。到2010年,实现县县建有分中心、乡乡建有基层中心、50%行政村建有基层服务点。”根据这个指示精神,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快建设基层服务点,尽快建立覆盖当地的基层服务网络。

2.3.1服务点的结构。服务点的结构可以分为辐射式结构,即国家中心分管省级中心,一个省级中心分管若干个基层中心,基层中心再分管许多基层服务站。

2.3.2服务点的职责。国家中心: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汇总资源和提供资源服务两方面的工作。各地加工后的数字资源提交给国家中心,由国家中心把所有资源进行数据整合并装人中心服务器,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省级中心:省级中心设在省图书馆,负责全省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服务和全省网络运行的维护,指导基层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的建设,培训基层工作人员。省级中心向国家中心提交资源请求,接受国家中心发送的所需资源,通过互联网和卫星传输提供对用户的网络服务以及下属各基层中心和基层服务站的数据更新服务;同时按照统一加工标准制作的特色资源的目录和内容按要求提交给各级中心,真正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基层分中心:基层分中心设在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县文化馆和乡文化站。基层分中心负责本区域范围内文化信息资源及基层服务站的监督与服务。基层分中心的数字资源放在本地服务器上,用户直接访问本地服务器。基层分中心应该具备双向网络通讯能力。通过卫星传输网,基层分中心根据省级中心的数字联合目录,提交选择同步的数字资源请求,通过卫星接收设备接收数据,下载后的数据通过导人系统同步到本地中心。基层服务站:基层服务站设在乡文化站或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基层服务站没有大量的数字资源,但应具有单向卫星和上网能力,通过卫星下载和上网进行数据交换,或者通过数据光盘,把数字资源导人本地服务器中。

2.3.3服务点的建设。由文化主管部门统筹安排,文化部门负责制定网点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并提供技术和人员保障。要特别重视和发挥各级图书馆、群艺馆、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文化中心)的作用,依托这些馆(站)的现有基础,发挥现有馆(站)人员、技术、场地等优势,大力推进基层网点建设。积极依托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中组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基层站点,开展文化共享工程服务。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现有文化设施的作用,共享基层文化设施资源。此外,还要积极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基层网点建设。

2.3.4服务点的服务方式。在具备网络条件的地方,要通过互联网为广大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充实的优秀文化资源;在开通城域网、局域网的地区,采用镜像方式传输资源。在不具备上网条件的地区,要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在具备卫星接收条件的基层点要通过卫星传送方式传输资源;在边远地区,要采用光盘复制的方式传输资源。要使基层服务网点成为具有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等多种功能的文化中心。只需一台手提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张投影屏幕,图书馆的资料就可以随时移动。共享工程就是要通过先进的设备,把“移动图书馆”带到农村,带进农民群众的生活。

3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3.1加强领导

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有关事项;把共享工程纳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到信息化建设的总盘子中去,使工程建设有充分的资金、人力保障和政策支持;制定文化共享工程发展规划,把工程建设作为文化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责任目标管理中。

3.2加强协作,密切配合

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联席会。联席会成员由文化、教育、财政、发改委、农业、广电、科技等部门人员组成。联席会主要协调解决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讨论确定工作重点并协调落实;指导、督促、检查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工作。

3.3加大财政投人力度,保证共享工程顺利实施

共享工程的实施,开辟了一条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获得了传统文化传播手段难以达到的社会效益,深受基层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中央关于把工程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标志性工程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还无法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因此,我们要在工程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加大财政投人力度,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4加决人员培训,尽快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队伍

要加快对业务骨干的培训和先进人才的引进工作,要在各服务点尽快建立一支掌握计算机、网络通信、多媒体等技术和能从事资源采集、整理、加工和开发的人才队伍,并形成一支富有战斗力的管理队伍,提高共享工程的管理水平。

3.5加人精神文明创建中

即把文化共享工程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位置,纳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的创建活动中,与各项创建活动一起部署,共同推进。

4结束语

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篇5

1物流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构成

1.1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形态

不同的物流产业集群虽有着不同的结构特点,但其构成主体及其基本属性、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内容还是有着共同的特点。目前物流园区是物流产业集群的主要外在表现形式,因此本文以物流园区为例说明物流产业集群的一般组织形态。从物流园区的组织结构来看,物流产业集群的组织结构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核心层,由不同类型的功能型物流企业和集成化物流服务提供商构成。功能型物流企业包括仓储企业、运输企业、流通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等多种类型,为客户提供多种物流服务功能;集成化物流服务提供商发挥着物流业务集成的功能。第二层为辅助机构层,由金融机构、科研机构、教育培训机构、政府相关部门譬如工商、海关等部门。第三层为管理层,即物流产业集群的管理机构。

1.2物流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要素分析

在以上对物流产业集群结构形式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将物流产业集群的共享性资源总结为物质资源、区位资源、品牌资源、集体学习与知识共享资源、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资源、辅助机构资源和秩序资源。

1.2.1物质资源

物流资源是指物流产业集群内部所建的公共物流设以及公共信息平台。学者们在研究企业竞争优势来源要素时往往将物质资源排除在外。但是,对于物流企业而言,信息系统、大型物流设施设备价格昂贵,而且是物流业务不可或缺的,因此,集群中物质资源对于单体物流企业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2区位资源

由于物流活动的空间特征以及其引致性需求的特点,区位的选择对于减少物流在空间上的不合理流动、保证物流的顺畅和反应的快捷是至关重要的。区位资源,是由交通运输网络、拥有有利区位条件的低价土地的可得性以及区域内经济活动对于物流活动的需求共同组成。

1.2.3品牌资源

集群品牌是一个集群区别于其他集群的标志,代表了集群内企业的一种潜在的竞争力与获利能力,是集群内的企业长期规范经营,通过良好的质量、全面周到的服务等,积累起来的良好声誉(邓恢华宋璐君,2009)。

1.2.4集体学习与知识共享渠道资源

物流产业集群企业在地理上集中性有利于较快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技术,特别是难以远距离传递的以经验技能形式存在的知识,从而获得知识溢出效应。地理接近通过促进集群中知识的扩散而提高集群的集体学习过程。物流产业集群集体学习与知识共享的几个渠道为:员工在企业之间的流动、物流企业在业务上相互合作的关系、物流企业之间的各种非业务关系的频繁交流。

1.2.5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资源

物流产业集群中不同类型的功能型物流企业在集成化物流服务提供商的领导下共同合作,享受着分工合作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弹性专精能力,以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1.2.6辅助机构资源

物流产业集群的辅助机构主要由提供物流增值服务与配套服务的相关机构组成。这些辅助机构主要包括金融机构、海关、工商税务等政府机构、科研企业、物流高科技企业、物流咨询企业,甚至包括餐饮、住宿、汽配汽修企业。辅助机构提供多种物流增值服务和配套服务。

1.2.7秩序资源

物流产业集群通常有其统一的经营管理公司进行运营和日常管理。如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由传化公路港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经营和管理。秩序资源为物流产业集群统一管理组织通过制定集群内部的交易规则和管理方法,各个经济主体相互衔接、协调,平等竞争,有效配置资源,成为一个和谐整体的环境。

2物流产业集群共享性资源对集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机制

2.1物质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由于共享集群内的物流基础设施,可以降低物流企业在物流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如萧山传化物流园区为大型物流公司“接单定制”了10000万平方米仓库,降低了整个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其次,功能完备的信息系统投入非常高,不是一般中小型物流企业所能承受,而公用集群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可以减少企业在这方面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而且用信息系统来整合对客户、物流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的管理,可以让物流的流动达到最佳目的性和经济性,可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还有,公共信息平台可以汇集区域内外众多企业的物流需求信息,提高物流企业的营销能力。因此,物流产业集群中的物质资源通过提高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与营销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竞争优势。

2.2区位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集群所处的区位越有优势,就越能保证物流企业开展物流业务的通畅,可以减少物流流动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提高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和可得性,提高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有利的区位资源还包括临近集群有数量众多的大型工业企业和零售企业,可以为集群物流企业带来大量的客户资源,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因此,物流产业集群的区位资源通过提高集群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营销能力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2.3品牌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物流集群的品牌资源对于集群物流企业而言,其作用具体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一、可以提升物流园区内所有入驻物流企业的整体形象,通过共享集群品牌优势,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单体物流企业广告费用;二、良好的集群品牌意味着良好的合作氛围与制度环境,也能吸引更多的物流企业入驻,集群企业获得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总之,集群企业通过共享良好的品牌资源,可以形成外部经济效应,通过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进而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

2.4集体学习与知识共享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Mayer(1996)指出企业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他们需要的所有知识和能力,是一件花费昂贵并且困难重重的事。通过集群范围内的集体学习与共享知识,能够产生“共生放大”效应,有利于“新资源”的形成,产生了“合作剩余”(Gulati,1999)。集体学习与知识共享资源可以使物流企业改进业务方式和业务流程、模仿与借鉴更为先进适宜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以便提高管理效率,进而达到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营销能力与创新能力。

2.5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资源从两个方面影响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一方面,物流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可以使企业专心于自身的核心业务,有利于业务经验的积累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各单元的有效协作增强了企业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增强了获利能力。同时在合作中,知识、信息与技能通过合作与分工建立的关系网流通与传递,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在合作中建立的良好关系也为企业进行外部的资源整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合作和分工的过程,因为业务的类同,难免会产生竞争,感受到竞争压力的物流企业会想方设法超越对方,获得与对方不同的差异化优势,并为此不断改善自己的物流服务和推出创新举措。因此,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资源通过影响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2.6辅助机构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辅助机构为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网络设计、需求分析、人才培训等服务,有助于物流企业人员提高技术与服务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进而提升客户服务能力与创新能力,对于市场需求的分析还有助于企业提升营销能力;为物流企业资金结算、物流金融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减少了物流企业融资的难度,财务资源的增加可以为企业提升客户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创造良好的基础;因此辅助机构资源通过提升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营销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2.7秩序资源对竞争优势的影响良好的秩序资源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企业之间的无序与恶性竞争,保证了交易主体的平等地位,维护了市场的统一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了服务和资源整合的效率,改善整个集群运营环境,实现产业集聚的协同放大效应,提高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因此,秩序资源通过物流企业的客户服务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

3结语

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篇6

(一)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协同概念是197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Haken在系统论中最早提出的,哈肯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领域有很多种类不同的系统,虽然千差万别,但它们却都有着某些共同的特性,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协同理论将每一个系统都看成是由三个层次所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第一个层次是要素层,即微观层次;第二个层次是子系统层,也可称为中观层次;第三个层次是整体系统层,即宏观层次。协同创新代表着在某一层次创新过程中所采用的创新范式或模式,我国学者对于协同创新的研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微观层面企业内部要素的协同创新,如郑刚、朱凌(2008)就企业创新提出了一个新的范式———全面协同创新。认为在企业创新过程中应当站在全局的视角来促使战略、技术、生产、市场、文化、制度、组织等创新诸要素实现整体协同配合,而不能将视野局限在某一种或局部几种要素上[5];二是关注区域的协同创新,如陈丹宇(2009)从区域的层次运用协同学理论与方法对长三角地区(江苏、浙江、上海)的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邵昶等(2007)在研究了中部六省的科技发展战略后,提出在促进各省份内部创新要素协同发展的同时,要关注六省跨省区的创新体系建设[7];三是关注产学研的协同创新,如何郁冰(2012)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分析的新框架:战略协同层面、知识协同层面、组织协同层面,借此来阐明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如何利用知识和资源在组织间的快速互动、共享与集成,加快提高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8]。由于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结构和科技环境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9],因此,本文认为协同创新是构建一个有机体系,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系统,其关键是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通过知识创造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深入合作和资源整合,产生系统叠加的非线性效用[10]。协同创新可以从整体和互动维度来分析,把协同创新看成为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过程。

(二)基于协同创新的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框架结构分析1.共享特征分析科技人力资源的工作主要是将所学知识等一系列资源应用到科研工作中,为组织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创新价值。科技人力资源共享具有以下特征:(1)系统性。协同创新是子系统的有机整合,科技人力资源共享与合作也具体系统的特点,由共享主体等几个子系统构成。(2)多元化。科技人力资源共享不仅可以分享所带来的学术和商业成果,科技人力资源自身也能通过共享激发创新热情,提升创新能力,拓展创新思路,共享组织所在地区也能从共享中获益。(3)柔性化。能够打破组织边界,突破数量和能力局限,同时带来新创意和灵感,为共享主体带来更高的收益。(4)依赖性。只有来自不同组织的科技人力资源充分沟通和交流,彼此信任,共享信息,互相传递知识,共同创造新的知识和技术,共享目标才能实现。科技人力资源共享需要共享组织搭建平台,创造个体能亲密接触和相互了解的各种机会,营造信任文化,开办交流学习小组,促进共享个体间充分交流,增强相互信任,进而实现充分合作[4]。(5)高风险性。共享带来高收益的同时,在技术转移等方面也会带来高的风险,还存在技术、市场、经济等许多外部不可控制的因素。2.共享构架结构分析由于科技人力资源共享具有系统性、多元化、柔性化、依赖性及高风险性等特点,依据协同创新理论,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框架由共享主体、共享资源、环境及功能四个子系统构成。共享主体子系统包括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组织、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主体要素;共享资源子系统由技术、信息、知识、人才等要素组成;环境子系统为共享提供环境支撑,包括技术基础、法律与政策、共享文化等要素;功能子系统主要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知识互动(流动)等功能性要素(如图2所示)。四个子系统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组织等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活动人员及R&D人员通过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同步及系统匹配,形成共享意愿及共享能力,进而实现科技人力资源的共享行为。

二、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框架模型构建

基于以往的大量研究,本文提出了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框架结构:共享主体、共享资源、环境、功能四个子系统,借此阐明作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是如何利用知识和资源在组织间的快速互动、共享与集成,加快提高国家和区域创新系统的效率,共享过程是“沟通—协调—合作—协同—共享意愿—共享能力—共享行为”,支持层是政府的政策引导、项目推动和制度创新等,辅助层是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组织的参与,在协同创新系统结构的基础上完成共享行为(见图3所示)。

(一)共享主体子系统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机制的主体,《科技统计报告》(总第462期)统计数据显示国家的973、863、科技支撑三个研究性科技计划半数以上产学研属于以科研院所或高校牵头、企业参与的合作研究项目,分别占54.5%、57.2%;国家火炬项目中98%的产学研合作是以企业为主、科研院所或高校配合研发及技术攻关;国家星火项目中,产学研合作有80.3%是以企业牵头转化应用技术成果,科研院所或高校提供技术支持。所以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主体要素包括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及科研中介组织,以企业为核心主体,高校及科研机构、科研中介组织为知识创造的主体,各共享主体要素进行系统优化、合作创新的过程,协同创新可以从整合以及互动两个维度来分析,在整合维度上,主要包括知识、资源、行动、绩效,而互动维度主要指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最优同步、系统匹配度。根据两个维度上的不同位置,协同创新是一个沟通—协调—合作—协同的过程[10]。另一方面,共享资源需求还受到企业规模、发展阶段、创新水平等企业特征影响,企业创新发展战略规划、企业创新理论和管理者个人创新意识是形成共享资源需求的前提条件[14],同时在环境变量及功能变量子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主体要素之间的协同创新进而产生共享意愿与共享需求。

(二)共享资源子系统共享资源子系统包括资源共享渠道和资源池两部分,共享主体要素提供知识、技术、信息和人才,进入到共享资源的子系统中,通过资源的识别机制、资源的价值辨别和外部组织或个人等共同形成资源池,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创新平台等建立资源共享渠道;共享的科技人力资源需求方和供给方的科技人力资源互补性、资源异质性和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是形成资源共享渠道的前提条件,资源共享渠道及资源池的建立使共享主体具有了共享能力,在共享意愿及需求的刺激下,形成共享行为。需要注意的是共享能力的形成还需要配以信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规避机制及激励机制。信任机制是共享能力形成的关键,是科技人力资源共享合作成功和稳定发展的保障。只有相互之间建立了信任关系,共享才能真正实现。随着科技人力资源共享关系的不断成熟,共享双方之间开始建立信任关系,双方的合作经历、合作双方的声誉以及相互间的承诺对于信任机制的建立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以往的合作越成功、声誉越好以及承诺越高的两个组织之间越容易建立信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打破原有的组织边界,使合作更加灵活,使原有组织成本降低,效率提升,获得更多的收益。但现有的利益分配机制问题频出,在创新科技成果转让的过程中,合作各方对成果的评估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估值高于企业的可接受范围,则企业可能放弃该成果;如果估值低于学研方的可接受范围,则会大大损害学研方的研发积极性。目前普遍采用成果估值方法无法科学合理地给出合作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可能危及到共享的稳定性和持久性。所以,需要探讨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同时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从而有效引导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的技术及知识转移。风险规避机制。科技人力资源共享具有高收益性,但同时也具有高风险性。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大部分的共享行为更类似于市场行为,是以各合作主体之间的诚信为基础,以契约为纽带的一种学术性市场行为。如果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合作方之间的契约不完备,缺少严格的约束力,就可能诱使各参与方出于利己的目的而损害协同创新共享的整体利益,甚至导致共享解体,据不完全统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解体率高达45%—55%[15]。在技术共享、知识共享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技术、知识等相关信息做好相应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于显性知识可以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做好知识管理工作,同时做好退出机制的设计,避免共享过程中发生侵权行为,而对于隐性知识,从政府层面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资源的使用方需积极配合监督管理等,所以应建立一套风险规避机制,做好风险诊断,为风险控制提供信号,进而做好风险跟踪及风险应对。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设计要建立在对科技人力资源的个性特征分析和利益需求的基础上。科技人力资源是一个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特殊群体,他们需要从工作中获得大量内心满足感,在工作中要拥有足够多的自由度和决定权。坚持以人才为核心的原则,在个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精神需求与利益需求相结合的激励机制。

(三)环境变量子系统科技人力资源的共享需求及共享能力还受到法律与政策、技术基础、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环境、信息技术发展和行业间的差异等环境变量的影响。共享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16],硬环境包括技术基础设施、技术数据库等,软环境指法律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驱动等方面。政府对于共享机制的环境建设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以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可以通过其掌握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制定出与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相关的法律和政策,并利用其特殊的地位协调沟通其它不同的共享主体,对共享网络关系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营造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环境是一项艰巨的渐进式工程,积极的协同创新及共享氛围、广泛良好的创新网络关系、坚实的信任基础对于共享系统的发展是相当有益的。环境变量系统与共享主体系统及其它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环境会影响到主体各自功能的发挥及主体间的互动,另一方面创新共享主体也会对环境施加影响,从而促进共享系统向前发展,因此,在共享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要重视环境变量。

(四)功能变量子系统科技人力资源共享系统还需要功能变量来完善,知识创新是其源头性的功能,知识、技术与制度三个方面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知识创新是对基础性新知识的创造,这些新知识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需要在企业内部来完成,这也就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环节,科技人力资源共享就是在源头上进行改变,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同承担,为企业的知识创新提供支撑,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制度创新提供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知识与技术有时区分得并不明显,为了研究需要,将两者独立界定。制度创新是对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提供保障,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最终都离不开知识和技术的生产、转移和应用,这样就会产生交易费用,如何降低成本,就需要制度的设计。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设计出有利于系统中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规则,使得知识和技术能够在系统中得到优化配置,而且在配置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交易费用尽可能的最低[17]。促进知识流动也是系统的重要功能体现,如果没有知识流动,系统就会处于静止状态,那么系统将不可能动态地发展演化。组织之间需要互动交流,而流动是促进其交流的主要方式,才能使具有不同资源优势的创新主体之间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最终使对知识、技术、信息产生迫切需求的一方能及时地从系统的知识流动中得到资源的补充。通常情况下,知识流动的方式可以表现为企业之间的知识与技术合作、产学研之间的技术合作、技术交易、人员交流等不同形式,这一功能的发挥对整个系统功能的形成和强化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结语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将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构建为主体、资源、环境及功能四个子系统为基础的共享模型,通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中介机构沟通、协调与合作产生协同,并在环境变量与功能变量的作用下产生共享意愿,受企业特征、创新意识的推动,主体要素将知识、技术、信息及人才依据资源的互补性、异质性形成资源共享渠道,通过机会识别与价值辨别最终形成资源池,形成主体要素之间的共享能力,共享能力的效果还受到信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规避机制及激励机制的影响,只有在这些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下,在共享意愿与共享能力共同的作用下,产生共享行为。这一共享模型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受到很多因素交织影响,需要加以综合运用,才能够形成协同创新,达到共享行为,提高共享绩效。

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篇7

关键字:共享工程 西部地区 基层图书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38(2010)05-0122-03

Study of Sharing Project for Primary Libraries in Western of China

Yu Fengjie (Xi’a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to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r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16)

Abstract:The author investigated the problems in the project in Shan, xi Province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Key words: sharing project; the West; primary library; countermeasures

CLC number:G258.22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3-6938(2010)05-0122-0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图书馆事业整体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依然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特征。特别是在广大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水平,比之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有非常大的差距。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努力。“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以下简称“共享工程”)的全面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基层图书馆的办馆基础,对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图书馆的整体发展,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陕西地区基层图书馆实施“共享工程”的调查,对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共享工程的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共享工程”的作用谈一些具体的思路与建议。

1 西部基层图书馆“共享工程”实施现状

“共享工程” 是在文化部、财政部的共同组织下,自2002年4月开始启动,并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实施的一项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部级创新工程。其主要内容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全国文化系统储备的海量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整合,通过互联网和卫星传输等手段将资源传输到遍布全国各地的基层服务网点,为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和公益,通过共享工程网络体系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实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以各级公共图书馆为主体,可有效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实现全民共享数字资源。这项工程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理是:通过卫星、互联网、城域网、局域网、光盘、移动存储等方式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国家中心、省级分中心、市县支中心、乡镇基层中心、村基层服务点的逐层向下传输。这对于打破落后地区的信息闭塞状况,缩小数字鸿沟,提高广大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建成1个国家中心,33个省级分中心,2814个县级支中心,15221个乡镇基层服务点,45.7万个村基层服务点。资源总量达到90TB,视频资源达到72345部/集、70434小时。专兼职工作人员达68万人。各级中心和基层服务点累计服务超过6.9亿人次。[1 ]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相对低下的原因,西部地区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相对贫乏,信息获取渠道单一,文化信息资源量稀少。而“共享工程”的实施,可以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和致富信息通过网络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农村老百姓身边,填补了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空白,丰富、活跃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对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共享工程”的建设实施,网络接收设备和收看设备的配备,有效地改善了西部地区基层文化建设不平衡的状况,为西部地区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陕西省于2006年被文化部确定为“共享工程”试点省份,眉县、凤翔县、泾阳县、定边县、临渭区、澄城县同时被确定为第一批“共享工程”试点县。2007年起陕西省每年建成30个 “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计划今年实现全省县级支中心建设的全覆盖。

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的“共享工程”建设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青海省“共享工程”2002年 4月正式实施以来,全省已建成基层服务点 61个,其中一个省分中心,县级分中心覆盖率已达 100%,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服务网点。青海省分中心是全国 12个省试点单位之一,湟中、大通、乐都三县为全省的试点县,各基层点利用“共享工程”资源已开展活动300余次,服务人次已达 3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 ]

内蒙古分中心2005年底正式成立,现在内蒙古地区的“共享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拉近了与发达省份的差距。内蒙古分中心建立内蒙古文化信息网网站,依托这个网站进行文化信息资源的加工,还积极征集各地具有内蒙古民族特色的视频资源,承接并完成国家中心讲座视频的汉译蒙的任务。[3 ]

于2003年7月在“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的帮助与支持下,图书馆自筹资金建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卫星三级站,并在图书馆开通。该站可接收共享中心直播的 中央院团的现场演出节目、网络版影视节目,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论坛、部长讲座、有关电视电话会议等多媒体活动图像以及多达500GT的其他资源,同时还具有高速访问因特网的功能。[4 ]

2 西部地区“共享工程”实施的作用

“共享工程”的实施,为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的老百姓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给广大基层公共图书馆提供了比较扎实的办馆物质基础。

2.1 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保障

如果没有必要的信息资源保障和新型服务物质基础,中央提出的建立基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无法落实。“共享工程”面向农村、面向基层、覆盖面广,通过数字技术整合文献信息资源,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免费的诸如科技致富、戏曲艺术、电视剧集、名家讲坛、科教专题等知识信息,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建立基本覆盖全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效保障。截止到2009年年底,“共享工程”已经覆盖全国44%的乡镇和75%的村寨。陕西省定边县图书馆曾利用100多天时间深入到全县25个乡镇、80多个村实地调研,慎重选择合适的“共享工程”基层点,2008年一年建设了25个乡镇基层中心、34个村服务点。有效保障了“共享工程”省―市县―乡镇―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实现。

2.2 农村地区两个文明建设的信息资源保障

陕西省“共享工程”分中心针对群众需要,重点建设开发了颇具民族特色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包括西安事变专题数据库、陕西帝王陵专题数据库、秦腔秦韵专题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陕西景观专题数据库、陕西民间美术专题数据库、陕西文史资料专题数据库、影视平台专题数据库等。此外,还建设了优秀文化共享和精彩视频分享两个网络影视频道,为用户提供戏曲艺术、音乐舞蹈、曲艺杂技、名家讲坛、科教专题等知识信息,也提供各类型的优秀影片视频资源。除此之外,全国中心和各省中心都还结合地方特色经济发展开放和建设了许多信息平台。“陕西文化信息网”()及陕西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专网(192.168.104.149)建立专门窗口组织传播农业、科技致富信息,宣传农业政策,传播农业知识,讲授种植、养殖技巧。这些,对于西部地区基层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意义深远。

2.3 基层公共图书馆现代化信息设备的基本保障

一方面,“共享工程”的建设与服务要依托于基层公共图书馆,而另一方面,“共享工程”建设所提供的现代化信息设备,又促进了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国家和省级财政部门通过集中招投标,为每个实施“共享工程”的县图书馆配备价值68万元的现代化信息设备(其中,服务端主要包括30台电子计算机、一套投影设备、5台移播宝;维护端拥有视频点播服务器、卫星接收服务器、交换机、机柜、防火墙。管理端主要为7台管理用电子计算机)。这对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图书馆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可以说,在许多地区,“共享工程”的实施奠定了基层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3 西部地区“共享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1 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一,工程配套资金投入不足

在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共享工程”的建设可以说是“锦上添花”;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共享工程”的建设就可谓是“雪中送炭”。在为工程实施大唱赞歌的同时,西部基层馆长们感到最头疼的还是经费问题。经费是制约“共享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工程建设不仅需要前期的设备投入,还要有工程后续运行的配套经费。如果按照规定,中心机房24小时不间断运转,多媒体机房每天开放10个小时,保证日常的照明和温度,则一个县图书馆“共享工程”实施一年仅电费一项就需投入5万余元。除电费外,还要考虑广电网络费用、设备损耗维修费用、宣传费用、服务人员的报酬等其他各项费用支出。虽然“共享工程”后续运行经费可以上报地方财政预算,但由于各地政府重视程度不同,并非每个县的“共享工程”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配套资金支持,工程正常运行难以保障。

3.2 宣传力度不足,基层百姓对“共享工程”认知度较低

基层群众认知程度是文化共享工程顺利实施和有效服务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基层政府和公共图书馆在宣传“共享工程”方面做的还很不够。据梁照月所提供的调查数据,陕西省部分市县基层群众对图书馆和“共享工程”的认知度都很低。许多受调查群众误认新华书店为图书馆,而且有71.43%的受调查群众甚至从未听说过“共享工程”。[5 ]

3.3 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建设针对性有待提高

客观讲,无论是国家中心还是地方中心,“共享工程”已经可以提供海量的信息资源。但是,据实地考察,西部地区基层“共享工程”信息资源利用率普遍较低。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受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导致基层百姓不了解“共享工程”,不知道工程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种类和服务项目;二是由于不少基层百姓自身信息获取能力不足,受“信息鸿沟”影响,大都存在信息获取障碍,影响了对“共享工程”信息资源的利用;三是“共享工程”本身的原因,除了提供那些休闲娱乐、时政新闻、学习教育等文化信息资源外,还要更多地提供能帮助老百姓发家致富奔小康的信息资源,特别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注意此类信息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3.4 配套政策与技术服务不足影响“共享工程”作用发挥

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利民工程,需要地方政府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各地在工程实施前期大都了政府文件,召开了协调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出台了一些相应的支持政策。但是,由于缺乏真正的认识和必要的沟通、协调、监督、评估机制,文件和会议所形成的精神难以落实,在经费和技术力量配置上没有形成整套支持性政策,影响了“共享工程”的建设与正常运行。目前,基层图书馆缺乏具备计算机维护、网络建设、资源开发知识的专业人才,已经成为西部基层图书馆和“共享工程”发展缓慢的又一关键原因。

4 西部地区“共享工程”建设发展建议

4.1 靠实政府责任,建立评估考核制度

在“共享工程”实施过程,西部地区基本上都实行了上级政府与基层政府签订责任书的方式,保证基层政府对工程实施的支持、保障作用。但是,由于认识层次的问题,各地对基层政府在“共享工程”实施中的责任多多少少有不够明确的地方,基层政府在执行中多多少少有走过场的现象。为了克服这一问题,上级政府除了与基层政府签订责任书外,还应当建立相应的评估和监督机制,靠实基层政府的责任,并作为基层政府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把基层政府的责任落在实处,监督到明处。

4.2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

为保证“共享工程”的实施效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西部地区基层群众对“共享工程”的知晓程度,非常重要。而要真正做好“共享工程”的宣传推广工作,首先还是需要政府的重视。政府重视了,地方新闻媒体自然就会跟上,老百姓接受宣传的普及程度就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就需要基层图书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信息服务活动提高宣传效果,扩大宣传覆盖面。陕西省定边县图书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多次在县电视台播发“共享工程”宣传口号,在县办《新三边报》上长期“共享工程”建设的各类信息,宣传工程所能提供的信息资源。同时,图书馆利用其自办的《定边读者报》发放到全县所有乡村,还成功将“共享工程”纳入县委宣传部重点年度宣传计划之中。当图书馆遇到重大参观、调研活动时,就邀请县市媒体记者进行视频和文字专题报道。另外,他们还将县内领导干部培训和中小学生教育培训纳入“共享工程”体系。这些措施,都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对“共享工程”的知晓程度,提升了工程信息资源的利益利用率。此类经验值得西部其他地区基层图书馆学习和推广。

4.3 建立技术人员培训机制,保障工程正常运行

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技术能力偏低、技术人员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地区基层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共享工程”正常顺利运行的关键因素。政府应该统筹安排,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物质条件,协调“共享工程”各级中心的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界的参与积极性,建立合理的“共享工程”技术人员培养机制,为基层图书馆和“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和乡村服务点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保证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实施效益。

4.4 挖掘整合“共享工程”资源,拓展服务运行方式

“共享工程”依托于基层图书馆建设实施,使其信息、场地、政策、设备等工程资源可以在图书馆内进行优化配置、加工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共享工程”已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全国各地普遍将中小学生远程教育工程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工程与“共享工程”合而为一,有的地方甚至将“共享工程”与地方有线电视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建设、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基层图书馆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工程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潜力,想方设法提供服务,“共享工程”的社会效益才会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文化部关于2009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督导情况的通报[EB/OL].[2010-01-13].ndcnc.gov.c

n/datalib/opensts/2010/2010_02/opensts.2010-02-02.67

14373545/.

[2]刘萍.对青海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发展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4).

[3]王志勇.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8,(1).

[4]胡京波,阿华.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藏学,2007,(4).

[5]梁照月.陕西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现状调研及发展对策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4)

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区别篇8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of education course resources sharing in the park through introduction of Haihe Education Park.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关键词: 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网络;共享平台

Key words: Haihe Education Park;education course resource sharing;network;sharing platform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295-02

0 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高社会就业率的重要途径,其发展一直都受到国家教育部门、地方政府的重视,如何在现有的高职教育资源现状下最大发挥教育资源的整合功能是社会各界一直研究的热点。网络技术的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转变,通过网络可以实现高职院校之间具有不同优势专业的资源整合,做好高职教育机构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功能。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作为高职教育资源整合的一个示范园区,是高职教育资源整合成效的真实反映,对此作者通过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的资源共享课程开展情况分析如何才能进一步利用网络平台发展海河教育园区的建设。

1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简介

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定位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市高端科技研发创新示范区、海河南岸生态宜居示范社区,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教育高水平聚集发展的高地。首批进驻海河职教园区的院校包括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和天津海运职业学院5所高职院校,还有整合后的天津市仪表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天津市机电工业学校这2所中职学校。

在空间设计上,海河教育园区总体规划呈现出“一廊两翼”的布局结构。同时,海河教育园区内的一批公共建筑资源将由园区院校共享。“一廊”指结合城市生态走廊规划的中央生态绿廊。“两翼”是指东西两侧的学校、居住区及配套建设区,规划总面积29km2。

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带动下,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2011年,园区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2012年新学期开始之际,海河教育园开始调整步伐,在去年完成一期建设的基础上,提升内涵、资源共享成为园区工作的关键词。在2012年,园区围绕资源集约利用、学生集成培养的思路,启动3个共建专业、4门优质网络共享课程和1门公共基础课程作为资源共享工作试点,逐步走向“教师互聘、课程互选以及学分互认”。目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经过三年多的运营,园区的管理体制和教学实训功能趋于完善,已经具备实施职教资源共享共用的有利条件。要按照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的原则,集成各学校重点学科、优秀教师、精品课程、实训设备等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实现集约办学,形成天津职业教育的品牌效应。

2 海河教育园区资源共享课程开设的优点

2.1 有利于高职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动 由于受到经济利益以及学校办学规模等影响,我国教育资源普遍存在着分配不均的现象,这种问题对于高职教育资源健康持续发展极为不利。因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首要的一点就是调查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查看其教育质量,高职院校具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生报考其学校的关键因素,如果长期下去势必会造成核心校学生人数过多,而其它高职院校生源少的畸形现象,而通过教育园区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固定身份,有利于优秀教师的流动,平衡各个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可以解放优秀教师的授课地点以及对其的制度约束,教师之间可以在园区内的高职院校中自由的流动。

2.2 学生可以到其它学校听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就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开化,海河教育园区内的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随意到其它学校接受优秀教育资源,比如某个高职专业可能在某个学习属于重点学科,并且其教育资源非常的雄厚,而其它一些院校的此专业可能不如该学校的教育资源,对此学生就可以到具有重点学科的院校接受此专业的教育资源,这样的学生到其它学校听课的过程可以充分实现教育资源的功能化,保证教育园区学生的教育质量,同时学生到其它学校听课的过程也是学生提高社会交际能力,扩大教育结构能力以及提高自我学习的过程,通过到其它学校听课学生可以认识到许多与自己相同爱好的学生,他们之间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相互交流,而且到其它学校听课也不再受专业课程的限制,学生可以自主的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知识,以此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文化结构。

2.3 整合园区高职教育资源,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高职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构建就是将园区内的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借助网络的形式实现课程的共享,经过园区内的资源共享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高职院校在发展规划的时候可以通过与园区内高职院校的商讨,制定提高高职院校的自我发展定位以及发挥自己的优势专业的措施,避免出现高职院校之间重复构建专业课程,造成高职院校的资源浪费,同时教育园区内的资源共享过程也是高职院校积极探索高职教育发展的过程,高职院校通过合作可以将不同学校间的教育资源进行强强整合,扩大园区内的教育实力,扩大园区内的高职教育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3 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课程开设存在的

问题

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经过近几年的运营发展,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并且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也己经初见成效,其对园区内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由于受到高职院校自身原因以及网络技术发展的限制,思政课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在实际运行的过程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3.1 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课无法保证学生全部到位 虽然思政课资源共享课程课能够增强校际交流,但是由于各高职院校班级不尽相同,资源不均,学生在各校之间流动存在路途上的安全隐患,授课时间及空间均受限制,结果导致学校参加思政共享课的积极性不高,在初步进行的试验中,各个学校只能选出四个班级,分成两个合班来参加思政课资源共享,五个高职院校中,每个学校挑选出一名优秀教师参与任教,教师在各学校之间流动教学,将教学内容分成五个模块,每个老师承担一个模块,在每个学校授课两周的时间,最终五位教师合力完成教学,学生一个学期可以见到五个学校的思政课教师,感受到不同的授课风格,虽然学生感觉比较新鲜,但无法保证全员参与,另外,老师在各个学校只担任两周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而且参加听课的人数比较多,所以,一些互动环节不是很容易开展,刚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就要离开该学校,到另一所学校去教学,所以,师生之间的交流就失去了一定的基础。

3.2 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以及培养目标上具有差异性 虽然海河教育园区的建立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以及管理制度提供了相互合作与整合的契机,但是由于要面对生源日益紧张的局面,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会变得越来越激烈,它们之间的资源整合存在一定的“私利性”,它们不愿意将本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教育资源对外开放,也不愿意本校的优秀思政课教师到其他学校开展教学;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在教育培养目标上存在差异,各个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有的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课程仅仅看做一种形式化课程,因此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要想取得实质性发展还需要高职院校统一对思政课程的认识。

3.3 支持思政教育共享课开展的技术条件还有待提高 目前海河教育园区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课程已经推行了两年多,其已经具有了成熟的经验以及具备了一定的实施基础,但是仔细分析思政教育资源共享课开展的现状,不难发现支持思政教育资源共享的技术条件还有许多不足,首先网络资源共享实施的条件就是高校之间要建立统一的网络技术平台,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原因的限制,学校之间在软件、硬件上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导致资源共享课在推行的时候存在一定的信息播放不支持的现象;其次熟练掌握网络技术的思政教育老师还比较少。

4 以网络为基础构建思政课资源共享平台的措施

4.1 转变传统办学观念,明确思政资源共享的指导思想 构建以网络为基础的思政课资源共享平台首先就是要强化海河教育园区各个高职院校之间的观念,打破他们传统的私利发展意识,本着开放办学的理念实现园区内的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其次高职院校之间要清晰的认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通过合作实现思政教育资源的整合,通过竞争提高思政教育资源的发展。最后高职院校内部也要对学校内的思政教育进行资源优化整合,树立“共知、共建、共享”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专业的优势,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4.2 建立以网络为基础思政资源共享课考核制度 网络思政教育共享课开展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共享平台在各项硬件设施都到位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以此约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授课成效等。首先针对思政网络共享课中学生很可能到位不足的现象,要建立一定的上课考核制度,将学生的网上签到率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挂钩;其次考核方式要积极借助网络技术,保证考核制度的长期推行。

4.3 设立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的管理机构 教育园区校际间层次、类别等存在差异,要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就要在校际间设立资源共享的协调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制度及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案,保障思政课资源共享有效合理的运行。成立海河园区思政课资源共享委员会,设立园区内主管思政教学工作的政府负责人,联席指导组、教务、信息部门和思政课部门负责人联席协作组、思政专家指导协作组,各部门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共同规划,共同管理;共同制定资源共享的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建立规范制度和激励机制,使开放工作规范化,并保证资源共享,互惠互利。

4.4 拓展思政课教育内容,提高思政共享网络平台技术 首先思政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在某种程度上缺乏自主学习性,他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学习技能的,思政课可学可不学,由于受到错误的观念影响,他们对思政课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需要外部的制度给予约束,对此思政资源共享课在设计的时候要针对此问题,丰富其内容,比如思政教育可以借助网络最新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事件,提高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讨论平台,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其次积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调动教师积极性,注重开展社会调查,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开辟教师与学生互动的网络平台,提高教学实效,再次要加强院校之间的网络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是教学资源共享的最佳模式,将区域内各高职院校的校园网有机链接起来,建立区域内的信息资源网络,从而实现网络平台基础上的资源共享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章建新.职教园区虚拟式运行的实践及其改善[J].继续教育研究,2012(10).

[2]沙茜,李刚.天津海河教育园区体育资源共享发展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2(23).

上一篇:民航服务特征范文 下一篇:关于阅读教学的反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