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5 17:26:38

资源共享的重要性

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篇1

摘要:文章在知识资源共享的概念、类型和本质的基础上,从构建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知识资源共享的障碍、基础和动力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有效解决区域共享资源的公众无障碍地获取受限问题,打破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开放获取,以期达到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5-0062-0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文献资源形成了革命性的影响,利用互联网检索电子资源成了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标志模式,而集检索方便、准确、快捷等优势于一身的各种数据库,被越来越多的高校用户所喜爱,甚至于依赖。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有很大一部分的高校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资金投入比例达到了8:2,大额的采购资金对于一些高校来说也是不小的经济压力,因此,资源共享这个概念也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出。在新形势下,进行构建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的研究,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这也是近年来图书馆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1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及重要作用

1.1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研究由来已久,不仅有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借助互联网及网络技术,对具体实践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很多。近年来,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取得了重要进展,CALIS、NSTL、CASHL等共建共享联盟正在成功运行中。但我们也应注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不同类型、不同系统的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机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利益的不平衡等问题,使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无法实现。

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无论是论文还是出版的专著,大都提出了知识资源共享的障碍及对策,不足的是行动迟缓,实践永远落后于理论。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起步比我国早,而且比较注重实践,在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较我国先进的成效。现如今国内各高校图书馆一些资源共享计划已经实施,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共享的内容主要是纸质资源、电子资源、书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几个部分。电子资源主要涉及从数据资源商购买的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以及共建数据库,提供电子资源的访问;人力资源则主要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与专业技能以及专家团队等人力资源的共享。

但由于缺少一个权威、统筹协调的组织机构,各高校图书馆大多还是各行其是,分散发展,共享信息资源和服务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宣传文字上,各高校间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

1.2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

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根据调查发现,一些大型的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等数据库,几乎每个高校图书馆都会购买,这些数据库价格昂贵,并且每年都需要续购更新部分,这些经费加起来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各高校图书馆重复购买同一个数据库,且这些数据库有着一定的局域性限制;有些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却不能实现共享,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随着数据库价格的逐年增高,因经费所限,势必导致各高校文献收藏能力减弱,资源共享成为解决矛盾的唯一出路,因此,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不仅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构建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资源共享体系中面临的问题

2.1对于资源共享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作为保障

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实施资源共享计划,但由于对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没有中央管理机构和专门的制度作为支撑,也没有权威的机构进行管理,资源共享体制尚不完善,管理者没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对资源共享进行保驾护航,这样就造成了在共享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现有的资源共享没有一个规范的模式。如何构建统一的地区管理机构和利益协调的运行机制,解决“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问题,使共享系统内的成员馆可根据本馆情况,适当扩大可共享资源的范围,使用户能够获取更多的共享信息资源是一大难点。

2.2电子资源共享过程中障碍重重

通过对电子资源共享的障碍分析发现,电子资源共享实现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造成了共享的障碍。这包括电子资源的专有性和公有性、人们认识观念的不同,相关的社会体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电子资源共享的技术条件不足和资金缺乏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电子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2.3缺乏资源共建共享的专门人才

资源共享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指资源共享的研究人员,参与共享的管理人员,设备、数据、网络、文献等知识资源共享系统的技术人员等。他们是资源共享中最重要的支撑条件,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队伍短缺、队伍不稳定、评价机制不完善。因此,加快培养资源共享的专业化人才,保障知识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

3促进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资源共享的思路与举措

3.1树立高校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理念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肩负着提升各省乃至国家创新能力、科技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使命。无论从增强高校图书馆区域竞争力,拓展外部生存空间的方面还是从促进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客观需要来看,开放高校图书馆资源,实现区域内共享都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做好现有的以及即将实施的资源共享计划宣传,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这对大环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认识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才能有更多的单位与机构、高校教师、图书馆馆员及读者参与其中,只有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项工作才能长久地开展,达到其应有的利用效益,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2设立权威的组织机构

要实现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资源共享就必须有一个权威的组织机构用来协调和沟通,如河南省知识保障体系。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设立权威性的协调机构,这是各项工作规划得到落实并最终取得成效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联合各高校图书馆通过共建数据库、团购数据库、协作购买数据库、合并购买数据库等,来减少资源重复购置的现象,以节约大量的资源购置经费,并鼓励各高校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自建或共建特色数据库、硕博论文数据库并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解决区域共享资源的公众无障碍地获取受限问题,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3电子资源共享的策略

鉴于电子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破解不是一件很难得事。如通过立法来保护图书馆资源共享与传播的权利,平衡著作权人、传播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以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资源共享之间的冲突;加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法律保障,制定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引进制度等,让领导者和管理者有章可循;在向学校申请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拓宽获取经费的渠道,不仅要靠校方的财政支持,或各成员馆共同分担相关费用,还要鼓励各企业、公司、基金会、校友会等社会机构积极支持高校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的发展。

因此,努力克服共享障碍、深层次地培养资源共享文化、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激励机制、开发资源共享方式和广泛的利用资源共享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3.4培养和吸纳专业技术人员

要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就要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在馆内挑选具有相关专业的、学习能力较强的、积极性较高的馆员通过专业化教育对其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招聘具有专业技术或者相关专业的人员到高校图书馆进行开发和研究,并负责培训指导其他的馆员;对于技术创新带头人、相关专业中有较高科研能力的课题牵头人等优秀人才,还可以通过申请设立专项资金,资助他们到其他技术先进的高校或者国内外进修,多为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4结语

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构建高校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是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各高校要有长远的眼光,充分利用某一地区高校众多、资源丰富、地缘临近、交通便利的优势,本着现代社会“以合作谋发展的原则”,以及反对资源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取长补短、协同合作,建立区域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避免资源的重复购置与资金的浪费,实现区域内各高校馆藏资源的集中展示及信息平台,打破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开放获取。

参考文献:

[1][ZK(#]白冰,高波.国外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特点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5):108-121.

[2]尹艳生,周莉.基于高校教育资源的图书馆资源共享问题探究[J].图书馆建设, 2013(4):41-43.

[3]张沥之,汪秀婷.技术创新网络组织间资源共享困境及对策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2(10):51-54.

[4]王宏波.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与资源共享[J].科教文汇:管理,2012(2):187-188.

[5]冯琳,高波.巴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1(1):101-104.

[6]周瑶.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J].图书馆学刊,2009(7):80-82.

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篇2

论文区域性图书馆图书馆联盟发展模式

论文摘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图书馆联盟发展的主要形式,针对我国区域性图书馆发展的目前状况,就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模式新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图书馆联盟是图书馆联合的最新形式,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目的而组织起来的,受共同认可的协议和合同制约的图书馆联合体,它既可以理解为馆际合作,也可以理解为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和虚拟图书馆、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互补共存的一种图书馆发展模式。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指在一个约定区域内或在一个信息资源网内的信息资源,均可为该范围内成员单位及其用户共同建设并分享利用,各文献信息机构之间按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的一种协调、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活动。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不仅是区域信息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支撑该地区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因而加快区域性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建立,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可以为全国性跨系统的资源共享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1我国图书馆联盟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图书馆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图书馆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不断加强,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图书馆协作体,这协作体既有全国性的、地区性的,也有系统性的,但无论哪种形式的合作,其所追求的最终目标都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人财物资源的功能,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为日的。这些协作体都具有图书馆联盟的性质。目前主要有以下4种类:

1.1全国性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

全国性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是我国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佳模式。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图书情报事业在宏观上隶属于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从而形成了彼此互相独立、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发展局面。在网络环境下,我阿书情报系统需要从大图书馆的理念出发,突破所有权、使用权和管理权的束缚,实现各系统各类型图书情报机陶之问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和共享。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国各系统、各类型图书情报机构之间的联合,需要建设和发展全国性跨系统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如我国现有的联合了重点公共图书馆、科研图书馆和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建设,以北京图书馆为中心的全国文献信息资源联合编目系统的建设,都应属于全国性的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

1.2全国性系统内的图书馆联盟

全国性系统内的图书馆联盟是目前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一种理想模式。同一系统内的文献信息机构在文献信息资源上有很强的互补性,并且归属管理部门也相对统一,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如中国高等教育保障系统(CALIS)把全国高校图书馆间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推进了共建共享的建设和发展。

1.3区域性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

区域性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是指一个地区内各级各类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是一种条块结合的组织模式。采用这种模式一般是以地区图书馆委员会为中心,下辖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和其他文献信息机构,实现信息资源共共享。如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陕西省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服务体系、东莞地区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等。

1.4区域性系统内的图书馆联盟

区域性系统内的图书馆联盟是指将某个区域同一系统内的文献信息机构集中在一个统一的共建共享体系中,全面协调,将各自的信息资源统一整合,实现该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如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天津市高校数字图书馆联盟等。

就我国各地区各系统文献信息机构的现实来看,建立区域性跨系统的图书馆联盟,便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形成,便于图书馆联盟的组织和实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2我国区域性图书馆的发展目前状况

2.1资源建设参差不齐

共建共享的前提是拥有丰富的和众不同的信息资源。在某一地区的文献信息资源收藏机构中,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较丰富,而公共图书馆和其他科研机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相对匮乏。区域内文献信息机构所收藏的信息资源的不均衡性,为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带来了障碍。

2.2服务水平相差悬殊

受思想观念、网络化水平、资金、人力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各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2.3共建共享动力不足

地区性文献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动力不足,其原因有:①各文献信息机构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其读者需求不同。高校图书馆主要以高校师生为服务对象,为师生提供教学科研信息资源,读者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强烈,这是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强大动力。而其他文献信息机构读者信息需求相对较弱,导致其信息资源建设的动力不足。②因各文献信息机构管理观念没有摆脱保守、封闭思想的束缚,其信息资源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结果导致各馆信息资源共有或共无,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2.4缺乏权威的协调机制

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是当前我国建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的主要障碍,地区性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同样受其制约。区域范围内的文献信息机构分别归属于不同的机构管辖,如高校图书馆归属于教委,公共图书馆隶属于文化系统,科研图书馆隶属于科委。要建立区域性的图书馆联盟,需要有统一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对资源共建共享的预备、实施、利益分配和网络维护新问题等进行管理和协调。而在这方面我国现行体制中恰恰缺乏具有权威性的组织领导和协调部门。

3我国区域性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模式

建立地区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管理体制、思想观念、经济条件、科技水平、资源基础等诸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构思和把握,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考虑。

3.1.统一思想熟悉

合作的思想是实现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首要条件。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种合作行为.资源共享能否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献情报机构是否有合作的意向,要以合作的精神来统一思想,真正实现思想上的合作。统一合作思想就需要努力提高领导层的熟悉,使领导者真正熟悉到合作的必要性,从而积极支持合作。在地区运行区域性共建共享体系有以下优势:其一,轻易得到地区地方政府的支持;其二,各个文献情报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较近,为共建信息资源提供了便利;其三,地区的各个文献情报机构关系密切,有利于区域性合作的协调和沟通;其四,区域性的共建共享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网络条件。

3.2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机构

在地区建立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统一的管理机构来组织协调。该机构要负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筹备策划、资源的配置调度、共建信息资源的分工协同、义务的分担和权力的分配等具体事宜,要制定制度条例、数据库建设规则、信息共享协议等。另外,定期召开本地区信息服务的业务会议,及时反馈并采纳用户的合理建议,实现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开发利用和效益回收的双赢模式。从实际情况出发,市级公共图书馆可以承担起这个重任。市图书馆由市文化局主管,可以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它和该地区高校图书馆和其他文献情报机构联系密切,可以充分发挥桥梁的功能。

3.3建立利益平衡机制

保证经费的投入是实现地区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的必备条件,而共建数字信息资源是共享的前提。在共建的过程中,由于各成员单位的规模、基础、资源、人才、资金投入等的不同,从而会直接导致在共享过程中“输入”和“输出”的不平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信息资源共享的无偿化是既不现实也不合理的。如此一来,如何平衡共建共享成员单位经费的投入产出效益比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新问题。通过调查,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利益平衡机制是促使参和共建共享的成员单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和到共建共享工程中的重要因素所谓“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利益平衡机制”,就是以经济利益为基本驱动力,通过对参和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相关主体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使各主体之间的利益达到一种相对平衡,并促使各相关主体产生一种积极参和共建共享的驱动力,从而实现对各相关主体思想行为的引导和控制,实现共建共享目标的调节机制。建立共建共享成员单位之间的利益平衡机制.就是要使各信息资源单位受益,愿意把自己的信息资源拿出来和大家共享,不履行共享义务的单位要及时取消其共享资格共建的投资各方,只有取得和投入比例相适应的利益,才有共投共建的积极性。“拉郎配”或“劫富济贫”的办法,终究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久发展的、联系紧密的共建共享联合体。在建设数字信息资源的经费投入方面,高校图书馆投入经费的比例较大,而其他的文献信息机构投入的经费比例较小。通过建立利益平衡机制,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偿化,让“输出”多的成员单位获得超值的补偿和回报,使参加共建共享的各成员单位能够依据他们在共建中的投入和贡献,获得相应的利益。如投入较多的机构可以通过镜像方式使用全部的数字信息资源,在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超值服务;读者可以免费借阅其他成员馆的文献资源,免费利用各个区县图书馆的特色资源。投入较少的机构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方式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实现无偿共享和有偿共享共存发展。

3.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需要多个文献信息机构共同参和协作的系统工作,为了协调不同单位之间的利益和职责,由该项目的组织协调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对数字信息资源建设进行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形成层次化、多元化的数字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以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犯。该项工作可以由市级图书馆牵头,由市图书馆学会作为组织协调机构,理事会成员共同商讨并制定规章制度,对成员单位在共同建设、分享利用数字信息资源过程中的行为予以规范。在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资源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将纸本文献信息以扫描、录入等方式进行数字化转换。这就涉及到著作权法中的著作人权利。另外,在组织和管理网络数字信息资源时,离不开网络链接行为,这就涉及到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对链接行为著作权保护新问题的相关规定。因此,保护知识产权,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是数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过程中需要注重的重要新问题。其一,要提高共建共享协作成员单位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熟悉,通过宣传教育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其二,设立专门机构制定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规定和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3.5加强信息资源建设

文献情报机构自身的数字信息资源建设是实现共建共享的硬件基础。各个机构在进行自动化、网络化建设的过程中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避免低效投入、重复投入,要争取上级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加大软硬件的投入,逐步具备共建共享所需要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为了实现数字信息资源的最大共享效益,除了减少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之外,发展信息资源的多样性也很重要。各文献情报机构可以自建特色数据库,实现稀有信息资源、特色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成员单位在各自的网站上对特色资源数据库进行介绍,扩大宣传,吸引更多的用户利用数字资源。各区县有着自己独特的地方文献特色资源,而对于虽有特色资源,但由于网络限制等原因无法进行资源建设的成员,其他有能力的成员单位可以和其合作建设特色数据库。

3.6统一异构数据库检索平台

各地区文献情报机构的数据库检索平台是不同的,导致了用户在利用信息资源时需要一次次地登录不同的系统,要求读者熟悉不同数据库的界面和使用方法,成为了用户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障碍。因此,对各类异构数据库进行整合,实现统一检索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一个很重要的新问题。数据库检索平台的建设、维护等工作可以由成员图书馆共同协作完成。对于有共同需求的数据库,可以通过协商将不同的资源分散存储在图书馆的海量存储系统中;特色数字资源可以分别存储在建设资源的成员单位存储系统中。

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高校;内部课程;资源共享;制约因素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连续的规模扩张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源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在高等教育的各种有形或无形资源中,课程资源是高校内部的核心资源之一。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部分高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缺乏意识和主动性,造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被闲置和浪费。越是综合性、规模大的大学,由于各种培养类型和教学系统并存,学生对课程资源的需求越多样化。在课程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寻求各种途径构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一、高校内部课程资源共享现状和制约因素

1.课程资源紧缺,课程质量不高

从当前各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课程基本实现了共享基础上的分级分类教学,部分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系统之间也在寻求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教学条件和专业、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实际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还比较有限。部分高校课程开课数量较少,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资源共享范围较窄、共享层次较低的问题产生。另外,一些高校内部相近学科专业学院的课程还存在重复开设现象,课程类型单一,选修课比例偏低,公选课数量开设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课程开设的广泛性和实现共享的可能性。就课程资源本身而言,由于学科和专业的限制,并不是所有的课程资源都适合共享,因而真正适合共享的资源就显得更为紧缺。

构建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主要目的是使那些优质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课程资源能否有效共享除了依赖资源数量是否充足以外,对课程质量也提出了一定要求。目前,很多有价值的探究领域和统合领域,特别是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在高校的课程中被忽视,而这类课程正是在学科之间开放式的交流和共享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开发出来的。

2.课程资源共享意识薄弱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高校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在原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下展开的,在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旧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运行机制的情况下,改革措施更多是表面性的或不彻底的。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配置资源在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尽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近年来不断完善,但市场机制对高校资源配置的介入十分有限。这种“后遗症”的“症状”和“表现”也同样反映在高校内部各项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部分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对高校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一些教师的资源共享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观点还仅停留在意识层面,并没有在教学实践中有实际的体现。狭隘的部门意识、小团体意识还比较强烈,从思想观念上很难认识到课程资源共享对于高校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

由于一线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脱离固有思想模式的惯性影响还需要一个逐渐转变、逐渐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课程资源共享实践推进的初期,这种思想观念因素的阻力作用还是明显存在的。

3.课程资源共享受到专业教育模式的制约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沿用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形成了人才培养上的“专业模式”。由于专业模式的相对封闭性,高校内部按专业配置师资,教师很少关注专业以外的知识领域,学科专业间的交流受到限制,不利于新兴跨专业交叉课程的产生,教师也缺乏教授这些课程的经验;学生在进入专业模式的本科学习以后,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局限于自己专业以内的范围,部分专业学习负担较重,学生对跨学科、跨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受到限制。

虽然通识教育在许多大学的教学计划编制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但与世界各国大学相比,我国高校对各类人才的培养仍没有彻底改变培养模式单一化的局面,按专业配置资源的现象还存在,“宽口径、厚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向还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的问题,专业模式根深蒂固地影响学科交叉和相互渗透,对于有限的课程资源实现共享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4.课程资源共享受到教育管理体制的制约

就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而言,可以分为宏观的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微观的内部管理体制。宏观方面,目前国家统一设置学科专业,大学作为办学主体,对专业设置和招生缺乏自,难以按照自己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这给校内的课程资源跨学科、跨专业进行整合共享带来一定难度,使课程资源共享实践受到限制;微观方面,大学内部的管理体制还没有达到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所必备的要求,教学管理制度、教师人事制度、科研管理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的改革步伐相对滞后,开放、合作、互利双赢的课程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建立。

二、促进高校内部课程资源共享的对策与建议

1.实现课程类型多样化,开课时间弹性化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的课程种类。增加课程数量,扩展课程类型的广泛性,特别是跨学科、综合型课程的开发是高校课程资源充分实现共享的前提和基础。除了国家统一要求开设的公共课程、通识课程、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外,高校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可以结合校内实际情况开发一系列不同类型的课程,比如跨学科或探索性课程、为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学生设计的准备课程、与实践和学生就业有关的课程等。这些课程的实施方式可以灵活多变,不拘泥于纯粹的课堂教学,不过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规范,避免重复设置浪费资源。

在课程的开课时间上实现弹性化管理,长课、短课和各种讲座等形式的课程相结合,使教师和学生有更多自主安排的时间和选择,有利于提高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

2.突破专业限制,建立选修课程新模式

从目前高校内部开设选修课的情况来看,重“量”不重“质”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院系在师资等资源不具备的条件下就开设选修课,造成选修课质量不高和重复开设,间接导致课程资源浪费。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选修课程数量严重不足的背景下,高校内部的各院系之间应该树立资源共享意识,在对学生学习需求充分调查基础上,将各院系能够开设和需要开设的选修课程情况汇总,能够与外院、外系或外专业共同开设的课程尽可能地实现共享,在此基础上形成“必修当中有选修,选修当中有必修”的选课模式,这种较为灵活的选课模式有利于高校内部有限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整合。

从长远来看,高校应进一步打破专业界限,打破主修与辅修、必修与选修界限,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以及跨层次进行自主选课,采取有效措施盘活高校资源的内在存量、形成开放的良性循环。

3.打破专业壁垒,树立开放的共享观念

在我国大部分高校,传统封闭式的专业教育模式也孕育了自给自足、自成体系的资源配置方式。高校内部各院系、专业之间要树立优质资源的共享理念,注重彼此间的优劣互补与认同,正确处理共享与竞争的关系,加强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破除部门所有的旧观念,充分认识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学校的领导层看,各高校有关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要破除旧有教育观念的束缚,在思想上进一步提高共享意识,高度重视课程资源共享工作。各院系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也要树立优质资源共享理念,从提高学校教学工作整体水平和办学效益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形成新的配置格局。另外,高校各院系之间对于优质的教师资源也应实现共享,可以组织和协调不同院系和专业的教师实现互聘与合作,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在不同教学单位承担教学课程,在节约优质师资的同时实现课程资源最大程度的开放。学生作为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实践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也要努力扩展自己的学术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本专业、本学科的知识领域,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共享平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4.完善配套体制,建立弹性化共享机制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实践需要一定的配套体制,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的配置和人事管理、其它相关的管理体制和政策以及学生的管理体制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要想获得进展,必须得到高校教师的积极配合和支持,因此,高校要重视共享过程中教师配置、师资培养体系和人事分配制度的更新,制定相应措施鼓励教师跨学科、跨专业开设课程,树立共享意识;同时,还要建立一套与共享改革相匹配的教师工作量计算方法和激励机制,使师资管理制度随着课程共享改革的推进不断深化。建立保证共享实践的相关领导协调机制、激励体制和质量监督评估机制,主要负责制订有关课程资源共享的方案,具体组织各院系和专业之间的协作,收集和课程资源共享的信息,检查监督各院系共享的进展情况,协调各院系和专业之间的利益,及时讨论解决课程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对共享改革的成果进行评估等工作。高校还可以尝试把资源共享机制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结合起来,实行宏观调控与保障机制、微观协调与管理机制、共享信息互通机制、共享质量评价与修正机制、共享激励机制等等,通过这些机制涵盖课程资源共享的各个环节,提升高校资源共享的效益和效率。

高校要充分考虑专业特色、教师资源、学生需求和学科发展方向等因素,建立弹性化的资源共享机制,将一部分课程设置和资源共享的权利下放给各个院系,使课程资源共享实践能够根据以上因素的变化,因地制宜地随时进行调整。

总之,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实践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高校内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人事、管理体制等一系列的转变,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质的飞跃,高校要结合本校的情况,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及面,有计划、有步骤、分重点地逐步推进。

参考文献:

[1] 张丽君,段万春,赵霞.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思考[J].高教论坛,2008,(6).

[2] 常亮.论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8,(4).

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

水文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类型,我国的水资源储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低,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水资源匮乏严重。为了实现水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合理的展开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然而,实际的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效果不够理想,不利于水文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因此,需要加强对信息共享的现状展开解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制定适宜的策略,旨在提升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质量,达到水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积极构建良好的人与自然关系。

1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包含诸多信息类型,其中有水资源、水灾害、水文变化等信息,为了完成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处理分析,选择构建信息共享平台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借助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符合国家的相关建设目标,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借助信息共享可以转变传统水文水资源信息获取困难的窘况,增加水文水资源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效率,使得相关部门借助共享信息,进一步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研究和分析。全面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支持,可提升水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且能够更好地完成对水文水资源的保护,减少浪费和破坏的情况发生。此外,借助水文水资源的信息共享,可以为水旱灾害的治理和控制提供基础方式,提前制定抗洪和抗旱方案,进而减少洪水和干旱带来的不利影响,推动区域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通过分析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重要性,得出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是势在必行的,是解决水资源及其供需关系的有效途径,保持二者的稳定平衡,并为经济决策提供相关理论基础。

2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相关问题

现阶段,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提升水文水资源的共享效率和质量,借助共享平成信息传递,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水文水资源的共享水平。然而,同样受到一些问题的制约,导致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不能顺利实现,具体的问题分析如下。

2.1技术需不断研发完善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善,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完成对水文水资源信息的共享,但技术的不足也同样暴露出来,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实现。具体的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数据信息库中内容不够全面,不能有效的对全国范围的水文水资源信息进行概括;二是共享平台缺乏统一的标准,也就导致不同区域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方式存在差异,这也增加了相关平台间的信息交流质量,不同类型的水文水资源信息交换受到限制,严重影响信息共享的质量;三是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不完善,平台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实际平台构建中受到资金等的影响,导致平台的相关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持不到位,影响信息共享平台的质量。

2.2共享机制需不断健全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相关部门研发出水文水资源数据的相关软件,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不同研发单位的研发成果存在差异,引起不同软件之间数据不能交流,增加了信息共享的难度。另外,着眼于现代水文水资源信息的分布情况,可以理解为主要的信息被一些关键部门所掌握,而相关研究人员获取水文水资源主要信息的难度较大。这一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文水资源的研究,信息资源的不足会引起研究的成果缺乏可靠的数据支持。总的来说,由于缺乏统一的共享机制,影响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效果。

2.3信息共享意识有待加强

现阶段,受到信息共享意识不强的影响,增加了资源共享的难度,其中主要是因为部分研究者的共享意识不强,对于自己掌握水文水资源研究资料控制严格,不愿意共享,担心信息共享后,自己的研究意义不大,或是被自己的竞争者超越,进而导致信息共享的效果不够理想。

3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实现

针对现阶段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相关问题,选取有效的实现策略,在对问题处理的同时,强化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质量。

3.1强化相关技术研发

鉴于相关技术问题,需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切实将有效的技术类型应用到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中。一是信息检测技术。借助信息检测技术可以完成对水文水资源的实时监控,结合相关传感器、物联网实现对实时信息的获取,再借助相关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完成对获取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加工,借助信息传递通道,传递到水文水资源的检测中心,达到对数据信息库扩充信息的目的。二是水文信息预报技术。借助这类技术可以在详细分析数据信息的基础上,完成对水灾的预测,并提前制定有效的应急策略,降低灾害的影响。三是水资源开发技术。强化对水资源开发技术的研究,实现技术的逐渐应用,并完成对相关信息的共享,提升技术开发的效率。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丰富信息共享平台的内容,强化对平台的资金投入,保障平台软硬件研发得到保障,继而提升信息共享的质量。

3.2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制度

国家有关部门在不断完善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需要重视对共享机制的构建。首先,需要构建统一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平台标准,促使不同部门和研发单位选择统一数据标准,促使数据具有较好的流通性,打破不同单位之间信息交流困难的问题。其次,构建完善的共享机制,借助共享平台建设和功能细化的方式增加水文水资源信息获取途径,促使相关研究者能够得到实效性强、价值高的资料信息,提升研究质量。

3.3强化信息共享意识

针对部分研究者信息共享意识差的情况,可以通过共享机制、竞争机制、公益机制等机制的相互结合,尽可能改善研究者对水文水资源信息的看法,从而打破传统狭隘理念,增加信息的交流。而且,政府有关部门选择宏观调控的方式,完成对信息共享的指导和配置,进而保障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有效性,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

4结束语

分析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重要性,结合具体情况完成对其的解读和分析,再对具体的可持续发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共享的相关问题展开解读,并借助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强化信息共享意识、构建完善的信息共享制度、强化相关技术研发等方式实现水文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有效打破传统水文水资源信息沟通困难的问题,推动相关研究的深入,为水文水资源的有效应用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情报部门 科技资源 共建共享

科技资源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灵魂。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大量的科技资源处于进不来、出不去的尴尬局面,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财、物的浪费,更难以形成集约化、产业化的服务模式,进而也影响了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实现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整合现有科技情报信息,加大对情报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课题。

1、情报部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我国科技情报部门已经走过了50多个春秋,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情报部门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然而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科技情报部门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随之改变。一方面来自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改变了科技情报传统的服务方式,促进了科技情报服务能力的提升,但同时也削弱了传统科技情报机构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来自于竞争对手的不断涌现,社会上涌现的各种信息服务机构、如万方、维普、CNKI等,在信息服务能力和技术方面各具优势,与科技情报机构形成了较强的业务竞争。而对资源优势减弱和竞争对手的增强,作为科技情报机构只有团结起来,加强资源的共建共享,加强业务交流与协作,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更好的推进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

2、情报部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存在的问题

当前各地科技情报部门在科技主管部门的主导和支持下,纷纷开展了本地区和本系统的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由中国科技情报所牵头部分省级情报部门参与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也已初步形成,各省与市级情报机构的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也基本实现,发展的态势总体向好,但比较促进科技情报事业发展的具体要求,我们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2.1 组织管理上的缺位

资源共建共享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涉及到跨部门、跨领域的各个机构和部门在组织、资源、服务等层面的协同合作,需要有牵头的组织部门做好统一规划和协调部署,然而,目前所建立的国家与省、省与省、省与市情报部们之间的共建共享合作多处在自发、自愿阶段,缺乏一个很清晰的自上而下的强有力的组织管理机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

2.2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我国至今也未出台一部法律法规来明晰科技资源的归属问题,尤其在资源提供方、资源方、资源使用方的权益分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行业规范。这不仅损害了广大共享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资源共建共享的难度。

2.3 “共享共赢”的观念未深入人心

科技情报部门是以科技情报资源为背景的部门,为了获得资源优势和竞争优势,各地情报部门都在努力强化自身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所以,一些单位和个人认为开放和共享,自身的资源优势就会大打折扣,自身利益的也会受到损失,可能还会培养出竞争对手,因此存有疑虑。

2.4 共建共享的渠道不畅通

各级情报部门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相应的服务体系。一方面由于彼此缺乏了解,导致重复建设严重,使有限资金流向多元化,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使许多单位和科研人员不知道如何共享对自己有用的资源,也不知道自己的资源去何处共享。如:各情报部门建立的本地科技项目、成果、人才、专利资源去何处共享;国家、省建立的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等平台怎样为我所用都尚不明确。

3、情报部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议

为更好的实现情报部门科技资源共建共享,全面推进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为广大科技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构建科技资源共建共享体系

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可以说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仅靠科技情报部门自身努力来完成还有一定的困难,还需要政府的干预与协调。理想的资源共建共享环境因该是在国家统筹规划下的各部门共同参与,各地区自上而下、有重点、有层次、分阶段、有序地推进情报部门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建设。政府要从政策上积极引导、资金上大力支持,科技情报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分工合理,共同发展的产业链条,从而真正实现科技情报资源共建共享。

3.2 完善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法律法规

知识产权问题是制约共建共享的主要问题之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最终目标是使各种资源能够给人提供方便,而不是侵权。因此,情报部门在建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制定,赋予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合法身份。另一方面要正确处理使用和侵权二者之间的关系,增强资源建设和服务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减少和杜绝侵权行为。此外还应加快制定权益分配规范的制定,明确资源共享各方的责、权、利的关系,提高广大共享人员的积极性,使资源共建共享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3.3 抓好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

加大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构建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开放式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使国家、各省、市的科技情报机构能够有效连接,并使之成为一个金字塔式的多元化、立体的循环系统,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平台系统还应该提供标准的数据录入格式,对于信息资源加工也要实现标准化。还应提供一个或多个开放式的标准化接口,方便系统间的对接和整合,为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顺利实现提供基础性保障。

3.4 建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渠道

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联系。一方面可共同进行项目开发与合作,在项目开发与合作过程中,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同时也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可建立相应的交流支撑平台,彼此消息、获取信息,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良性动态机制,为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全面实现提供优质的外部环境。

3.5 强化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

各级情报机构在共建共享的观念上要摒弃恶意竞争的陋习,要破除占有资源作为经济收益的主要手段,使广大科技情报人员充分认识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自觉树立一种共建共享、互利互惠的观念。另外从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角度讲,我们也应该清醒看到,资源共建可以减少投入,资源共享可以提高产出,这符合国家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对于提高科技情报部门整体服务能力、水平和建立节约型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保集.太原地区科技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与思考.《太原科技》,2009,5.

[2]陈钦琳.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与发展.《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

[3]辽宁科技情报所.网络环境下科技资源的共建共享.情报动态,2005,8.

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高校;文献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277-02

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是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的目的在“享”,关键在“共”。近年学术界就文献资源共享问题研究较多,但主要集中在校际文献资源共享的研究。本文就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问题作一粗陋探讨,以期对促进校内文献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所裨益。

一、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快速发展,文献资源迅速增加,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相对于需求而言,高校校内文献资源仍具有稀缺性和不平衡性,客观上要求必须实现资源共享。

1.文献资源占有的有限性要求校内文献资源共享。信息时代,文献生成迅速且巨量。为了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文献。有些高校特别是历史悠久且实力雄厚的高校,文献资源增长速度快,占有量也较充足。如北大图书馆近年每年进中文图书2万余种5万多册、外文图书每年进1万册,历经一百年建设,现有藏书530万册,其中外文图书130万册。北大图书馆经费比较充足,但与香港的一些大学相比,还是很少的。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文献购置费(不包括设备费)每年都超过7~8千万港币。北大图书馆尚有不足,那么,对于一般的高校而言,文献资源占有则更具有稀缺性,难以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求。据2005年海南五所高校图书馆读者问卷调查统计,读者认为本馆文献资源能够满足其需求的,很满意只占5%,满意占38%,不满意占57%。高校文献资源占有的有限性与读者需求的无限性是一对矛盾,这虽无法消除,但可通过文献资源的共享得到缓解。

2.文献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要求校内文献资源共享。有限的文献资源如果分布合理,与读者的需求相吻合,那么文献资源也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然而,现实中的高校文献资源分布却存在不平衡性:一是文献资源类型与读者需求类型的不平衡,如读者对学术前沿文献的需求多而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大多滞后就是一对常态性的矛盾。二是校内不同校区图书馆文献资源配备与校区师生的需求不平衡。一些多校区高校,图书馆在空间上也分割为多个,文献资源配置尽管也考虑到了各校区学生学科专业实际需要,但不可能完全满足师生读者的文献需求。三是校内院系之间文献资源配备与需求的不平衡。高校院系资料室文献资源利用的封闭性与读者对文献需求的多样性和多源性构成了矛盾。四是校内师生之间文献资源的占有与使用的不平衡。高校师生所拥有的文献资源,个体量虽不多但总量却不小,且文献是师生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精挑细拣出来的,或通过艰辛的创造性劳动凝结所成,如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如能加以共享,则是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补充和延伸。校内文献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会导致读者机会的不均等,出现“有人无书读,有书无人读”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表面是不平衡引起,其实是封闭所致。只要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许多文献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的可能性

文献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21世纪中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必由之路。中国现阶段高校,文献资源的共享不仅有其客观必要性,而且也有其现实可能性。

1.校内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纽带。现实中校际间的资源共享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推进速度也较缓慢,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利益不协调的问题,而要协调这种利益关系,简单地运用行政手段是难以如愿以偿的。校内文献资源共享,也涉及到各校区、各院系、师生各个个体,其利益也存在差别,但是,共同的学校把其联系在一起,不仅有着“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共同的校园文化,也存在着根本利益一致性的坚实纽带。

2.文献资源利用的非竞争性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前提。文献资源不同于其他资源,其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竞争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公共产品在增加一个人消费时,其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说某人享用该公共产品得到收益并不减少其他人享用该产品所得到的收益,也就是说根本不会带来“拥挤成本”。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利用不能说其边际成本为零,但在一定的程度上、一定的范围内也具有非竞争性,提高高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纸本文献资源的流通率和电子文献资源的点击率,可以使共享程度提高,使文献资源利用率提高。另外,高校师生个人所有的文献资源,如果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共享,可以在不影响所有者效用的同时,实现帕累托增进,使读者的整体效用水平大为增加。

3.互联网络的发展为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条件。在没有网络或者网络不发达的时期,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和社会文献资源一样很难实现共享,学校图书馆和院系资料室之间往往是各自为政,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学校图书馆追求的是“大而全”,院系资料室追求的是“小而全”,结果是“大”、“小”都不“全”,倒是文献资源重复率高、利用率低。随着互联网络快速发展,以网络为依托的电子文献传递,能够随时随地给用户提供大量信息资源,数字化技术使信息的复制变得更加简单,使对文献信息的利用可以突破时间和信息存取地点的限制。因此,网络化为实现校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便捷条件和物质基础。

三、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的实现

高校校内文献资源共享,尽管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但它不会自动的实现。要消除制约共享的诸多现实障碍,促进文献资源的真正共享和高效利用,必须做好以下“四主”。

1.主观:必须树立科学的文献资源观。要确保教育质量,满足教学科研发展的需要,高校必须加大各种资源的投入,同时还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此,高校必须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文献资源观。一要树立“藏以致用”文献资源观。高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以及师生个人必须树立“藏以致用”和“不求所藏、但求所用”观念,实现从重“藏”向重“用”的根本转变。二要树立共建共享的文献资源观。共建意味着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以及师生都必须重新认识馆(室)文献资源体系的建设与发展问题,都必须承担提供文献资源的义务,拆除馆室之间的重重壁垒,逾越管理上的种种限制,打通学科专业的界限,在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下充分共享校内文献资源和情报信息。

2.主导: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高校应把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采取强有力的

措施予以推动。一是要加大投入。高校在确保正常的文献资源建设费投入的基础上,还应增加搭建网络平台的专项建设费,来完善各分校区图书馆之间、院系资料室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畅通无阻的文献信息传递联系网络。二是要打破封闭。学校应把院系资料室统一纳入学校图书馆体系之中,打破院系资料室对文献资料的封锁和局部垄断。三是要完善机制。为实现资源的共享,需要建立一套促进学校各部门、各个体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激励机制。学校应给予院系文献资源建设一定比例的资金配套,则可减轻院系负担,调动其共建积极性。学校还有必要设计一套根据纸质文献流通率和电子文献点击下载率给予文献资源个人提供者一定报酬的制度,从而激励师生个人将其自有的文献提供给学校文献资源服务平台供全体师生共享。

3.主体:图书馆在共建中居主体地位。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过程中居主体地位,应责无旁贷地发挥其作用。一是做好文献资源的配备工作。图书馆要从教学科研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地配备文献资源。图书馆购置文献资源要征询院系意见,还可以将图书采访信息公布在图书馆网页上,征询师生读者建议。二是完善图书流通体制和管理模式。图书馆要在借、阅、藏、参考咨询等方面为工作人员提供行之有效的行为规范,并进行相应的量化管理,更要使制度具有约束和激励作用,以便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加强文献资源网络建设。高校图书馆应建立起畅通无阻的文献信息传递联系网络,广泛、准确、及时地实现文献信息的搜集、开发、传递和共享,为读者提供高效的文献检索平台,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四是创建师生个人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图书馆应充当师生个人文献资源共享的桥梁和中介,为纸质文献资源提供者提供专馆、专柜,为电子文献资源提供窗口,把个人文献资源纳入整个图书馆系统进行编目索引、流通管理。

4.主动:师生应该主动参与共建共享。共享是一种权益,共建是一种责任;共享是目的,共建是前提。每个师生只有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资源共建的责任,为其尽心出力,才有可能机会均等地最大限度地享有文献资源提供的效用。高校文献资源作为客体性因素,其存在是为高校全体师生服务的,师生作为文献资源的主体性因素,应主动地参与高校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是要有共享意识。正如思想家孟子所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如与众乐乐。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移居》诗中也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现代高校师生更应有与人分享的开阔胸怀,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意识,要舍弃狭隘自私的意识。二是要有共建行动。高校师生在共享文献资源的同时,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文献资源建设中来,采取切实的行动作出应有的贡献。师生最好的共建行为是把自己所拥有的文献资源纳入到学校文献资源体系中,实现由独享向共享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汤继强.北大图书馆外文藏书130万册[EB/OL].http:ll省略/bjpopss/kjsc/kjsc20021217.htm.zh.

[2]蔡卫平.文献资源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8,(12):67-72.

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

2012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农业科技创新被列为该文件的核心内容。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世界农业科技革命的需要,是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是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农业科技资源信息化及其共享无疑是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对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内容、特点以及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一、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基本特征

信息是指事物发出的消息、指令、数据、符号等所包含的内容。当今时代,信息与物质、能量并称为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独立的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和更深程度上成为劳动的对象和产物。

信息资源是信息和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信息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人类实践中经过加工处理的有序化信息的集合。广义的信息资源不仅包括信息本身,还包括信息活动中的设施、组织、人员等。本文中所使用的信息资源概念是狭义上的。信息资源包括多种类型,科技信息资源是其中之一,是科技活动开发与组织的科技信息的集合,即以信息形态存在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成果。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信息形态存在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按照受众的不同,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可以分为三类。第一,面向农业科研工作者的文献检索系统。进行农业科学研究,除了要查阅大量的纸质期刊和书籍,还需要检索大量数字资源,例如电子图书、中英文电子期刊等,常用的数据库有超星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数据库、Wiley在线期刊等。第二,面向农业科研机构的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它由农业科研管理部门制订和,包括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农业科技计划、农业科技法规、课题申报、课题研究进展和成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信息。第三,面向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各类农业科技服务平台所拥有和的科技信息及数据,如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农业科技活动概况、农业科技投入、产出数据等。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科技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科技信息资源的一般共性,也有自身的个性特征。

1.价值转化性。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与农业生产以及科学实验相关的各类有用信息的集合,无论是对于农业科技人员,还是对农业生产经营者来说,这些信息潜藏的价值是巨大的。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分析和吸收,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将不断增加知识积累,全面及时共享农业科技信息,在农业科研领域不断突破和创新,在农业生产方式上不断实现变革,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在此过程中,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价值将不断得到实现。

2.可传播性。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借助于一系列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比如互联网、电视、广播、印刷品、声像、短信等,可以进行广泛传播,实现充分共享,从而深入地影响农业生产以及农业科研活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不断传播的过程,也是其自身价值不断得到肯定、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可传播性,要求人们必须高度重视信息传播渠道的拓展与通畅。

3.可共享性。科技信息资源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晶和成果,是无形资产,它们可以被无数次地重复利用,而一般的物质资源,比如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只能是越开发利用越少,有些稀缺资源甚至会发生枯竭。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以知识信息形态存在的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可以被广大农业科研工作者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者反复利用,其自身的价值不会因充分共享而减少。

4.公共品属性。公共品是由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公共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一般可以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纯公共品是指那些为整个社会共同消费的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非排他性和不充分的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或者具有非竞争性但非排他性不充分的公共产品。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中,有的属于纯公共品,有的则属于准公共品,无论属于哪种,都具有公共品的一般属性。

二、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是让每个组织和个人都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推进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是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重大课题。

1.推进农业新科技革命以及农业学科发展的需要。当前,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许多国家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体制机制、组织科技攻关以加快农业科技发展。与以往不同,当前的农业科技革命不是靠一个或几个研究机构的孤军奋战,也不是靠某一项或几项农业技术革新来实现的,而是靠所有农业科研机构间的分工协作,靠农业科技的全面创新实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必然需要跨地区、跨学科、跨机构的科研人员共享农业科学研究的硬件设施和数据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实现农业科技的重大革新。同时,现代科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农业科技的各个学科之间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各学科研究对象不再是简单孤立、互相隔绝,交叉性与综合性程度空前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就成为农业学科发展的现实要求。

2.实现农业生产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生产日益结合为统一体系,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农业科技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是发展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实践证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能否充分共享。提升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水平,是推进农业生产发展的现实要求。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在农业科技信息的开发、整理、传递、共享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向更高阶段迈进。

3.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公共品属性的内在要求。如前所述,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属于公共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国家投资建设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属于纯公共品,如政府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农技知识普及、农产品市场信息通报、农业政策法规宣传等;另一类是由社会或个人投资建设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属于准公共品,一般都进行市场化运作,必须支付一定费用才能自由支配,如一些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系统需要购买才能使用。对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而言,无论是作为纯公共品还是准公共品,都具有公共品的一般属性,这一属性要求其不断提升共享水平。

三、加快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1.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配置,是在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前提下,权衡国家、地区、部门、组织和个体用户的信息需求,将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在数量、时间、空间范围内进行匹配、流动和重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配置包括三种类型,一是数量配置,即农业科技信息资源配置的总量和强度,它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多寡;二是时间配置,是指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上的分布,其目标是保证信息资源结构具有合理时效分布;三是空间配置,是指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部门之间的分布,实质是在不同方向上的分配和使用比例。应该说,不论是时间、空间配置还是数量配置,其依据都是用户对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有效需求。因此,合理配置农业科技信息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不同信息需要,是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出发点和归宿。

2.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构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软硬件系统。在硬件方面,为农业科研机构装备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以及能够储存海量数据的存储设备,扩充和升级现有的网络系统;在软件方面,建立粮食类、瓜果蔬菜类、畜禽类、水产品类等专业性信息资源平台,开发和规划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支撑平台,加强农业自然资源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生产经营等数据库的开发建设。二是建设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推广服务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依托现有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科技、商务等现有基础,利用村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各方面的力量,搭建三网融合的信息服务快速通道,建立基于网络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通讯、视听等载体)的农业科技信息推广传播体系。

3.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是促进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实现有效整合、合理保护、充分共享、高效利用的核心。这一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打破区域、单位、学科界限,对高校、农业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农技服务机构等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机制;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和网络技术,破除区域、部门、行业等的阻碍,开展科研项目联合攻关,构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合作机制,促进农业科技整体进步;三是完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的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构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层级,建立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监督层、咨询层组成的管理体制,引导、激励和促进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充分共享。

资源共享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信息化;公共管理专业;资源共享;开放教学

公共管理类专业作为21世纪新兴研究领域,近些年,该专业的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从最初设立到现今,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它从最初的师资短缺,资源不足,已发展成为有着大量优质生源、师资以及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的热门专业。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我校院系间及校际间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也愈发突出。事实上,没有专业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教学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因此,改进观念,借助高效便捷的信息技术手段,探索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遴选、整合与共享机制,扩大优质专业资源共享范围,构建我区高校间教师教育合作机制已是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进入高速发展的21世纪后,我校公共管理专业为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形态发生变化,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涉及内容不断增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逐渐凸显。与此同时,限制专业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专业资源整合与利用的问题也处处阻碍着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当前,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与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学校院系及高校间资源独享、信息封闭,优势教学资源难以流通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学校区域位置、利益分配、教育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校及相关院系在公共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自成一体、封闭运行的现象十分普遍。师资、课程、图书资料、实验室等资源的配备追求“大而全小而全”,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院系,在资源共享方面的建设水平有限,而且大多只针对某一类资源在某一院系内的共享,很少对外开放,导致大量优势教学资源呈封闭性应用,校内校际间合作的信度降低,资源的汇聚和共享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

一直以来,我校及其他高校在师资建设方面都是以单独引进或自行培养的方式为主,缺乏师资的共建共享意识与行动,而且由于办学条件和教学科研环境不同,加之偏远地区待遇方面的弱势,使得我校教师培养和引进工作举步维艰,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缺乏,在专业层面取得高职称、高学历的师资更是凤毛麟角。多种因素造成了专业教师在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同时存在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并存的现状。这是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也是专业资源共享机制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实际上对大多数高校来说,即使规模再大,实力再强,也难以单独建设一支学科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师资队伍。最后容易造成的结果是各校师资总量偏少,而另一方面现有的教师在本校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中又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使得学生不同层次的求知需求得不到满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和制约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这种局面必须加以改变[5]。目前我校还没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想通过研究生教育带动本科教育,也需要在开放办学模式下依靠资源共享来实现。

(三)一线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且存在自我封闭心态,欠缺合作意识

当前,我校很多一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一个学期内要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准备、授课、作业批改等工作任务,有的教师甚至在一周内需要完成20-30课时的工作量。除此之外还需承担和申请课题等科研任务。所以,一线教师教学科研的负荷量增大,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教师自由思考和相互合作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合作,实现课程资源汇聚和共享也就只能停留在理念层面。此外,教师文化中的“教学保守主义”思想也影响着教学资源的汇聚和共享。高校教师是受过系统专业教育,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具有挑战性、创造性工作,对知识、个体和事业有着持续不断追求的群体。但我校及其他高校的教师很多都受教学保守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的交流上存在自我封闭的心态。孤立地教学、探究是大多数教师日常工作中的状态,教师大多情况下按照自己的经验和方式去处理教学中的问题,认为“求助于其他教师是自己无能”。不少教师处于维护建立在自己专业能力之上的自尊心,而往往表现为谨慎有余,坦率不足,缺乏教学、科研以及学术方面的主动交流。加上,高校办学的相对独立性,专业教师习惯在校内重复着自己的教学任务,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教师间的沟通和交流,限制着教师间教学合作和课程资源共享的实现[1]。

(四)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的布设缺乏研究和规划,整体布局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和学科发展极不均衡,普遍存在分布不集中与重复建设的问题,该专业本科设置没有覆盖一级学科下的所有专业且分散于不同院系,一些相同专业在很多学院都有开设,低水平重复开发现象严重,使得专业的研究方向较为分散,科研实力分布不均,进一步造成师资与课程等教学资源的消耗与浪费。

(五)优质课程资源稀缺,缺乏民族特色和地区

特色的学术研究由于公共管理专业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尚未形成,对录入资源共享数据库的课程资源和文献等缺乏筛选,使得劣质、无效、重复资源成为资源共享数据库的主流。而且,作为民族地区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缺乏富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的学术研究和教育资源,欠缺优秀的蒙文教材、蒙文论著与蒙授教师,尤其是蒙汉兼通的双语教师、教学骨干和学科带头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限制了我校公共管理专业蒙授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的意义及案例分析

(一)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的意义

1.资源共享顺应高校发展潮流。当今时代的大学都是开放的大学,只有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才能在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使自己保持平衡的状态。我校内部及校际间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过程进行的课程内容共享,很大程度上可缓解专业优质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高校资源配置的合理化,顺应了信息化环境下高校发展的潮流。而且在这个平台上共享的,除了课程、师资、设备等有形资源,还有校园文化、教学理念、学术传统等无形资源,对于推进我校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打造教育品牌,提升专业知名度,促进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都有积极作用[2]。

2.减少重复投资、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每所高校都拥有丰富且各具特色的教学资源,但一所高校的资源毕竟有限,我校公共管理专业起步晚、发展迅猛,规模扩张快,但师资的结构性短缺,精品课程不足,教学设施缺乏或闲置,优质资源不足的问题非常严重。专业资源共享有利于减少和避免重复投资、节约建设资金,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互惠互利的原则下,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增值,产生几何倍增效应,对于学校、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学过程拥有更多主动权和选择权。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教学模式下创建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及时获得世界科技前沿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短时间内,将我校公共管理专业教师的数量和水平提高到现实需求的高度,难度很大。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能一步到位、教师学问的修炼不能速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不能靠一时的学习训练就可以得到,它是一个累积和充实的过程。开放的信息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整合了校内多个院系及多所高校乃至社会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在最大范围内的共享,可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来源。通过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了解本学科发展的最新动向,密切关注相关边缘知识的发展情况,有助于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完善知识结构,丰富并深化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使教师的教学实践及方法变成数字化资源,让更多的年轻教师共享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师们打开了思路和眼界,拓宽交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4.有利于保证和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科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学科,它覆盖面广,其内涵的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并在人们的研究和探索中不断更新,信息交互作用明显。同时,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多元化和多变性的特点也使得专业与学科的建设必须体现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所以,要促进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必须紧跟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适应信息化时代瞬息万变的特点,而资源共享正是在这种基础上对专业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发挥公共管理学科的现实意义。

(二)对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的借鉴

自2008年以来,四川大学依托本校良好的“文综”建设,构建起公共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资源共享机制。首先,在整合实验资源过程中,依靠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校内公共管理各专业之间实验资源和优质课程的共享。该校将管理类专业所属的实验室作为共享支撑平台,不仅实现了管理类专业的资源共享,而且实现了其他人文社科类学科的资源共享,并以学校部分校企共建实验室、部分理工实验室为主体的共享扩展平台为基础,实现校内外多元课程内容和实验资源的共享;其次,该校的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主要侧重于专业资料、课程和实验室的共享,通过资源共享平台为管理类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该学校管理类学科依托基础平台、支撑平台和扩展平台三个共享平台形成的联动体系,完成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资源共享[3]。四川大学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初步建立起了较完善的专业共享性教学模式,进一步实现了资源结构的改善和课程结构的改革,而各种优质课程的开放、多种实验设备的使用又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成效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改善了实验资源状况。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和应用扩大了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验资源,提高资源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并且该共享结构的建立还得到了四川省东圣股份公司的大力支持,使得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二是提升了专业教学的水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以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主,扩展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水平。近几年,在共享资源平台的支撑下,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师承担部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课题达400余项,这充分证明了资源共享机制给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带来的积极效应。三是促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四川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近三年的本科毕业生对在校期间实验教学的满意度达到95%左右,尤其充分肯定了资源共享平台给自身学习带来的便利和优势,而且毕业生的主要工作去向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Intel和华为等大企业。对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类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写作能力方面给予了很高评价。因此,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对四川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积极作用[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为我校探索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它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问题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参考路径。

三、信息化环境下公共管理类专业解决资源共享问题的对策建议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趋成熟为高校教学模式的开放与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在信息化时代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开放教学模式为基础的专业资源共享平台是重要突破口。高校教学资源,是指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必需的一切资源,既包括教师、学生、教室、图书馆、仪器设备等有形的实物资源,也包括规章制度、信息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无形的教学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是我校未来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专业优质课程资源的调查与分析,保证共享资源的质量

缺乏优质课程资源一直是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重要阻碍,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组建与运用中,通过对校内特色资源、优质资源的调查与分析使资源共享平台得以充实,为教学资源共享与运用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校内各院系及各高校应对自身的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摸清优质资源与闲置资源的情况,对优质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和综合评价。一方面,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资源繁多,质量也参差不齐,进行优质课程的筛选是实现共享的第一步,高校可以在资源共享系统中建立筛选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择学生反馈好、课程内容精致、教学效果较好的课程作为资源共享优质课程数据库;另一方面,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公共管理专业课程的研讨,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建立校内校际间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使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能够涵盖区内特色优质资源,使教学活动能够实现相互借鉴、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1]。

(二)发挥数字图书馆在资源共享中的辅助作用

数字图书馆资源是高校资源共享平台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自主探索运用知识的重要组件。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和情报信息中心,由于专业规模快速发展、图书经费紧张,造成图书资料尤其是外文原版图书资料紧缺、图书更新速度慢、资料陈旧的现象非常突出。实施图书信息资源共享,可节约图书经费、缓解经费紧张的矛盾,也使得学校的图书经费更加相对集中使用,以利于专业图书馆的建立。因此,我校要想建设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平台,就必须加强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共享。通过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数字化模式、学生权限设计与分配等,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对公共管理类专业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信息运用能力的培养,促进公共管理类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5]。

(三)加强校内校际师资共享

教师是高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教学资源中最具潜力和最具活力的资源。由于目前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资力量薄弱,因此,要想有效实现专业资源共享,促进公共管理类学科的发展,做好师资共享十分必要。一方面,我校可通过组织本校内相关院系公共管理类教师进行集体教学研讨、课程研究及优质课程互换实现校内师资共享;另一方面,区内各高校可以针对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基础薄弱的专业学科通过教师互聘、跨校选课及教学经验交流实现校际师资共享。其三、教师互聘可以有效缓解我校专业教师结构性短缺所形成的有课开不出的窘境,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教师教学工作量的均衡分配。教师互聘在高校还是较普遍的做法,但大多是名誉教师,有名无实,高校要想促进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师资共享必须改善这一状况。对教师的聘任工作,应从制度上给予保障,变过去的身份聘任为工作聘任,相互承认教师的劳动。教师无论在哪个协作范围内的学校任教,工作业绩都将纳入本校年度考核、职称晋升、聘岗定级的范围。地域相近的高校之间应鼓励和加强教师流动,这样既可以促进学术交流,又可以使不同高校的学生共享到优质课程。高校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形式多样,可以通过教学竞赛、沙龙和学术会议等实现。

(四)重视体制机制、规章制度等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

构建开放教学模式既要重视师资、设备、课程等资源的建设和共享,也要重视体制机制、规章制度等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否则资源共享无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实际上,体制机制和规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也容易被忽视。一方面,参与共享的高校属于不同的类型和层次,各自的运转方式、管理模式和培养任务不尽相同,建立通用的支持系统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资源共享往往是出自“民间”愿望,是校际协作组织的“民间行为,”而不是出自“官方”的行政命令;非教育主管部门的“官方行为”,支持系统的权威性、制约性就显得不足。因此,要想顺利实现资源共享,步调一致有所作为,建立通用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就是基础与保障。所以,我校及其他高校在资源共享的准备阶段要考虑教学管理制度与政策的通用性,缩小差别性,同时应积极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使资源共享的动力源由民间转换为官方,增强支持系统的权威性和约束力,使资源共享在正确的航道上前行。

综上所述,信息化环境带来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为我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目前,我校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我校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但是,公共管理类专业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仍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尚不完善,在建设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借鉴成功范例结合我校自身发展的特点,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充分发挥资源共享平台对公共管理类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丁东澜,徐青,董婧.资源共享的开放教学模式[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刘长琦.搭建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3]刁海军,尹钊.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08(4).

[4]任磊.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5]朱海阳,杨建锋,刘瑞献,吴昊,张进.网络环境下科技文档数字化与资源共享平台设计[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

上一篇:环境科技范文 下一篇:民航地面服务概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