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9:33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篇1

概念

由海航集团下属海航旅业集团管理的,集产品交易平台、业务管理平台、知识信息共享平台于一体的B2B旅游产品分销平台――龙腾九州网(省略),依托海航旅业集团强大的资源提供、资源采购、产品研发、产品营销能力,为旅游从业者提供最优的旅游分销产品,并通过规范的管理、领先的技术、创新的理念,全面提升旅游业务工作效率,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优势

龙腾九州网系统功能强大,具有不可比拟的诸多优势组合:

*操作简便:系统为B/S(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无需安装,直接通过IE浏览器访问即可,操作界面友好、简便,无需培训一用就会;

*系统安全:基于J2EE架构,投入大量资金,采用了IBM Websphere、IBM WPS等先进技术,确保系统安全、稳定;

*功能多样:集产品交易平台、业务管理平台、知识信息共享平台于一体,协助管理好人的旅游业务;

*财务管家:丰富的财务管理功能及报表体系,让人及时了解销售情况,准确掌握公司经营情况;

*处理快捷:前台销售与后台业务处理系统无缝隙链接,保障产品预定实时准确,订单处理更快捷;

*交易方便:与著名支付解决服务商战略合作,采用先进的支付手段,费用低廉,实现业务实时成交,省去了银行打款、上门付费的繁琐;

*收益最大:科学先进的人管理评价体系,充分避免人为因素,合理保障人的利益最大化;

*多方共赢:具有资源共享功能,可以充分辅助消化人剩余的资源,实现共赢。

商务合作

*集团公司商旅服务我们拥有专业化的商务客户服务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旅行管理服务,多年经验的积累使我们的服务专业、专注、资深、创新、可靠、高效。 我们可以提供集团客户高端、商务出行的所有解决方案。目前客户包括某大型银行集团、我们的高端客户群体更是遍及中国的各大知名中外企业。

*特约商户欢迎全国各地的餐饮、娱乐、健身、购物、生活等多个消费领域的特约商户合作。成为龙腾 旅行网特别推荐商户,在获得龙腾旅行网的在线推广的同时,还将有积分兑换、国家级95呼叫中心短码资源、短信平台共享,互动提升服务品质及收益的合作。

*网站合作龙腾 旅行网诚邀知名网站开展多元化的合作。具体合作方式包括内容合作、网站联盟、活动合作、链接互换等等,共享双方优势资源,收益共享。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篇2

面对互联网电商扁平化赔本赚吆喝拼命三郎式竞争,面对众多品牌越过实体店直接掠夺目标消费者,面对屈臣氏仍在快速往二线商圈的快速扩张,面对娇兰佳人、康缇、怡亚通系统的强势进逼,面对区域连锁诸侯的扩张,烽火早已燃到了店门口,更多化妆品小连锁、单店发展与生存的压力日益加剧,于是联盟、合并、重组,国内化妆品店的抱团取暖在不断上演。然而抱团一定能取到暖吗?

一、 “多赢”是抱团取暖的基石

大家都知道抱团取暖好处多多,比如可以获得市场合力、可以获得采购优势、可以获得管理效益、可以获得品牌效应、可以低成本扩张……但是要实现这种种好处,统一管理至关重要。如果规模扩大,管理层次增加,而沟通不畅,利益捆绑不到位,就很可能名存实亡。这当中最重要的利益公平机制,如果抱团时,某些人只想别人来暖和自己,那最后团也会散了。

三年前,有一家小连锁为了应对屈臣氏及当地龙头老大的低成本扩张及竞争,牵头发起组织区域化妆品零售联盟,得到了当地的众多单店及小店的积极响应,共同举行成立协议,高调向供应链资源宣告,可是不到半年,这个联盟就解体了,原来他们采取的合作方式是牵头企业低价采购,然后再加价向其它中小零售企业配送,而且优势资源商品先满足发起者及重要成员的店面,结果发起者获得了规模效益,而其它店面却没有从中得到公平的应有的便利。联盟解体也就可想而知了。

谁坚持让人家有钱赚的原则,人家就会想着谁,谁的机会自然就会多。多赢比单赢有个大好处,就是各方都能赢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公开公平公正的分享抱团所带来的利益是关键基础。

二、 抱团的目的是共享

抱团在一起,就要开放拥抱,共享客户资源、共享采购资源、共享管理资源、共享人力资源,如果谁都要留两手,谁都有私心,那抱团就成为了镜中花、水中月。

化妆品同行抱团更多的是整合管理资源与供应优势,可以节约成本,而在各个零售商圈与其他时尚零售商抱团的合作其实是大有空间的。

比如商家A自有会员数3000人,经营化妆品零售;商家B自有会员2000人,经营内衣零售;商家C自有会员1600人,经营时尚品零售。ABC在各自的行业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为何不可以组成一个小同盟圈,打通三个商业体的会员权利共享,让众多的会员成为共同的客户?在动销层面,产生联动,互惠互利,共同增量,从销售结果上自然而然实现。

所以,抱团应该共享客户、共享活动、共享采购渠道,一起构建一个利益相关的小自主式联盟,实现减成本、保品质、塑品牌、增收益、占市场。大家不需要白头偕老,但至少携手合作熬过当下难关,等到春暖花开时各奔前程也好。

三、这样抱团,销售困局迎刃而解

可以借鉴的案例,某区域的零售联盟去年在当地组织了“2015中国购物节”,联盟的实体零售店在当区域达成了一项名为“美丽行动”倡议,旨在推动实体店同行之间开展更多的合作和资源共享,包括联合营销、人才培训合作、O2O技术对接、相互交流学习等。

这些实体店在促销期间,携手联盟商家推出现场送购物代金券、免费咨询、免费体验等活动,以及举办各种与顾客进行互动的游戏、表演类活动,吸引人气。这是区域内实体零售店首次联合大促,参与的店面在5天的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

“过去我们只是单纯地把商品堆满在货架上,很少关注零售真正的本身,以往只想过怎么样把店内做好,未曾多思考抱团联动。“这些零售店表示,现在已进入消费者主权时代,过去那种“一家独大、坐等客人”的实体零售地位已经发生巨变:商品、渠道的选择更多样化,消费者更理性、更注重个性化、特色化。所以,面对消费者的改变,零售店必须回归零售业本质,全方位、无死角地关注消费者所需要的商品,消费者所需要的综合服务,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共赢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006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中国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校企合作成为提升内涵、提高质量、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自高职16号文以来,我国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双主体人才培养,建设初见成效。然而,从近些年的校企合作改革进程也逐渐出现共性问题,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合作理论研究滞后、机制落后、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合作法规政策缺陷等[1]。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相关改革实践已经开展,但大多围绕在校企合作的整体机制模式改革框架,在如何调动学校企业积极性实现共赢方面则鲜见相关案例。本研究以连锁专业人才培养为对象,以校企合作岗位实践过程为基础,调研分析校企共赢需求点,结合利益相关理论,在构建层级渐进式的校企合作共赢框架及细则前提下,给出校企合作共赢的实际案例,实践结果证明,在校企需求满足的前提下构建共赢方案是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的,能够为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持。

1 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分析

自2006年高职16号文以来,我国高职院校不断推进以校企合作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校企合作改革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1 针对校企合作过程展开的实践

纵观我国当前高职的校企合作改革,在实践过程中主要以4种类型为代表:

①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及合作模式的创新;

②校企合作的制度建设及利益分配;

③校企合作的实践运作;

④协同合作的校企合作机制构建。

1.2 针对校企合作展开的理论探讨与分析

在近七年的改革实践过程中,各高职院校也逐渐展开了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第一,对当前校企合作过程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如叶鉴铭[2011]总结了当前高职校企合作“五大瓶颈”,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与策略。王文涛等[2012]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职教育自身内涵的提升,校企合作出现了深度性、稳定性、整体性、协调性和校方教师及基层教学部门参与主动性不足等问题。邱璐轶[2011]对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高职院校与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关系密切,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的变化都会对高职的校企合作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二,对校企合作新的模式和途径进行研究,如康树元[2012]通过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影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校企合作的相关关系模型,对该模型的各个关系方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校企合作实施模型。王芳[2012]分析现有高职校企合作的显性模式出发,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典型模式和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现有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从机制体制和组织绩效的角度对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途径。赵居礼[2011]针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的思路,从组建教育集团、开办“校中厂”、成立常设机构、完善制度等七个方面进行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2 高职校企合作共赢体系构建

从现有综合文献查阅分析,影响高职校企合作成效因素较多,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合作过程的主体识别性不强,协同性差,在经历过新鲜期后,企业主体一方逐渐缺失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对校企合作的内部环境构建及外部环境支撑造成极大影响,最终使得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走向形式化,甚至部分合作名存实亡。为有效调动和促进校企双主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活力,真正实现在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双主体共赢共建成为当务之急。

2.1 高职校企合作共赢框架构建

本文以校企主体为对象、合作过程为周期逐层级动态构建校企合作共赢框架,如图1:

2.2 基于利益相关理论的共赢主客体识别构建

在校企双方需求确定前提下,需要从利益相关理论对两者的利益关联进行科学分析和判定,从而确定在共赢模式构建过程中彼此的角色和地位。

利益相关理论主要内容是明确定义利益相关者,通过利益相关者的认定,对不同主体客体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的角色进行识别,从而获得更好的利益。其中与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后果具有利害关系的群体或个人均为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而言,其利益相关者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 (股东和公司资本的主要供应者),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公司主要顾客、供应商、当地社团和工会),以及组织中的利益相关者(所有公司员工,包括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每个利益相关者群体都希望组织在制订战略决策时能给他们提供优先考虑,以便实现他们的目标,但这些权益主体的相关利益及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存在很大的差别,且往往互有矛盾。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划分是将校企双主体在合作过程中的共赢方案制定的前提,其中,围绕如何设定利益相关者,国外已经有诸多研究。贺修炎[2008]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给出了3种划分依据:重要程度、合同关系、特性。

如图2,本文按照特性分类法应用于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实践分析。

[紧迫型

][休眠型][危险型][优势型][确定型][强要型][依赖型][酌处型][合法型][影响力]

图2 根据属性划分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2.3 校企合作共赢需求调研分析

校企合作在多方因素下促成之后,应该在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的统筹下,开展对高职院校、企业的合作需求做明确详尽的调研,调研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域经济发展从短期、中期、长期的角度确定企业方的人力资源需求、学校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这是在校企合作合同签订之后首先要开展的项目,在此基础上,对上述的共赢利益相关主题进行分析,再进行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及实施的工作。

3 高职校企合作共赢方案实施案例――以连锁专业人才为例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是国家骨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其中工商管理连锁专业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于2008年起就开始校企合作的建设,与广州三元麦当劳、广州百佳超级有限工商、正大集团卜蜂莲花展开了富有成效的校企合作。《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实践研究――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论文获得2011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年会一等奖,同时,围绕连锁人才“1+1+1”培养模式教学成果获得2012年度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下具体介绍连锁人才的校企合作共赢开展过程。

3.1 校企双主体合作的利益需求分析

与广州百佳超市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在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后对双方的合作需求做了明确的意向分析,清晰了合作的初衷、过程目标、长期目标.

3.2 基于利益相关理论的共赢主客体识别

如前所述,对高职校企合作利益相关者群体的清晰识别,是有效科学推进校企合作进程的基石。同时,该识别属于动态过程,因此分阶段进行共赢主客体识别将有助于共赢合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3 校企双主体共赢合作模式构建及实施

该案例目前处于构建期向巩固期过渡阶段,已经开展两届学生的校企合作,目前实施的是双层渐进式人才培养共赢合作模式。

该合作模式主要以第二学年为人力资源补给周期(商超技能实习阶段)为企业实现确定利益,由于在此环节,企业仍然存在预期利益(优势型),如企业高层对中基层的管理人力需求,因此围绕此盈利点,校企共同构建了第二层级即三年级以上一层级的合作为基础选拔和进一步培养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当合作过渡到巩固期,该部分即成为确定利益相关者;同时该阶段合作指导老师由于从具有合法性和影响力但无紧迫型的角色逐渐进入到具有紧迫而且能够分享确定利益的确定利益相关者角色。在该过程受到影响阻力如学生家长有在校企合作中对培养不理解不支持的逐渐转变为确定利益获得者。作为行业协会,受制于制度,其在合作过程中对连锁企业能够产生影响,但无政策制定权及财税等方面的减免权,因此无法对企业产生急切的紧迫型。在合作过程中,部分缺乏诚信具有竞争排他型的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始终在扮演着对合作干扰的角色,对合作的依赖型利益获得者具有强要型。最为重要的是,在此合作过程中,确定的利益获得者在不断增加,从初期的校方和企业人力资源,逐步拓展到校方专业指导教师企业中高层及人力资源,从该范围拓宽的实际意义来看,更有助于推进校企合作的高层级――成熟型发展。因此从利益相关理论来看,确定利益主体在高职校企合作过程中受益越多,其角色识别越清晰,对合作的支持力度也将越大,因此,从连锁人才的校企合作实例来看,共赢合作方案能够对更高层级――成熟期的过渡和发展给予更多的后备支撑。

4 总结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高校与企业在共赢协同过程中产生更大效能,科学规律的展开共赢模式构建有助于校企深入开展合作,高职人才培养在共赢环境下能够得到质的提升,从动态角度构建共赢关系和模式,明确利益相关主体是校企合作深入持续开展的前提和关键,从实践效果来看,关于双主体共赢模式的构建将有助于我国高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向更高层推进。

参考文献:

[1]叶鉴铭等.破解高职校企合作“五大瓶颈”的路径与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1,(12):72-75.

[2]林英.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及构建机制的调研[J].中国大学教学,2011,(7):85-88.

[3]王文涛,任占营.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问题归因和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7):34-38.

[4]邱璐轶.高职校企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探索,2011,(4):156-157.

[5]康树元.对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共赢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2,(2):50-51.

[6]王芳等.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1-125.

[7]赵居礼等.高职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6):35-38.

[8]贺修炎.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11):18-21.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篇4

华为轮值CEO郭平在HUAWEI CONNECT 2016全联接大会上,从夏威夷与哥斯达黎加的生态系统的对比,引申华为在云和数字化生态中的定位与责任。“今天的社会正在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华为要建设的,就是‘哥斯达黎加式’的生态,在开放中发展和进化,成为开放的、繁荣的生态系统。”他表示,华为的定位是做未来智能社会ICT生态圈的土壤和能量,通过联盟促进行业和社会持续进步。

新ICT共赢新生态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新ICT技术正在改变现有的商业模式。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将产生千亿级联接,垂直行业的应用会达到亿万级别。“相信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凭借一己之力为所有行业提供差异化的应用服务。”华为企业BG总裁阎力大表示。

新ICT,不仅仅是新技术,新架构,更是一种新的生态。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化与云服务的发展,以前没有联接互动的商业实体之间有了更多的互动,单打独斗已经行不通了。”郭平表示。华为如今要探讨的,就是怎么把这些分散的森林,联接成一个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

ICT行业更是如此。华为认为,在云时代,ICT已经从一个垂直行业,变成了数字化转型的使能工具,产业链上垂直整合已经成为过去式,ICT行业必须构建新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需要具备健康发展所必需的新特征:开放性、多样性、外生性、资源整合以及共生共赢。

传统产业链是封闭的。“传统产业链上的企业,优势在于构建核心竞争力,关键是对核心资源的占有和控制。”郭平表示,“而新的ICT生态,则是开放的、动态的,欢迎新伙伴加入的。”随着产业融合、消费需求的升级,企业必须变得开放、灵活,建立起面向未来的生态优势。与此同时,行业的ICT需求复杂多变,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产业需要以生态的多样性,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在这样的生态下,企业的优势将不仅仅来源于内生优势,还将来源于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未来ICT生态的优势――管理好“你不拥有的资源”。

“传统产业链竞争是零和博弈、你输我赢。而在新的ICT生态下,每个企业,无论大小,只要有独特价值和贡献,就可以形成互生、共生、再生的利益共同体。”郭平表示。

三大理念引领云时代

这就是华为所期待的繁荣共赢的生态环境,也是华为与合作伙伴共同解决和面对未来一切不确定性的钥匙。因此,华为形成在云时代的全新生态理念。

此次华为所分享的三大生态理念是:做大蛋糕、做大产业、做大市场,比做大我们自己的份额更加重要;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以及利益分享。

过去近三十年,华为公司最大的贡献,是将通信服务普及到全世界,把象牙塔里面少数人享受到的服务,推广成为全世界的普遍服务。“从大到更大是野蛮生长,需要经得住风雨雷电,从更大到伟大,是理性成长,需要扛得起责任使命。”郭平表示,“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有竞争力的核心业务和用户积累作为发展的基础,把饼做大,形成共生、互生和再生的利益共同体。”

从这样的理性思考,不难看出华为的野心和决心。在生态中,不强求“为我所有”,而是“为我所用”。通过有效地与外部资源发生联接,共同赢得未来,来搭建起全球化的全联接使能平台。

推动“生态协同式”创新

独行快,众行远。

不难看出,华为多年发展所积累的不仅是实力的提升,更多地体现在发展心态的转变。从通信行业中的跟随者,到新技术的变革者、产业生态链的领导者,在新ICT时代创新“游戏规则”的过程中,站得更高的华为开始用一种全局的思维去制定发展模式,那就是开放和共赢。尤其在数字化、全联接的大时代,这样的眼光能够引领华为走得更远。

在加速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华为表示,将从产业联盟、商业联盟、开源社区与开发者多个方面布局生态。郭平进一步分享了华为即将开展的具体行动。

在产业联盟层面,工业互联网无疑成为当前最重要的领域。据了解,华为已经加入了包括美国IIC、中国AII在内的多个工业互联网的组织,并作为发起者与多方合作共建5G VIA产业联盟,通过5G VIA联合国际知名厂商,特别是汽车制造商,共同建成覆盖高速公路、室内停车场、商业中心的试验场。

在商业层面,华为和众多合作伙伴在多个领域形成战略合作,确保客户商业成功。在德国,华为作为云服务的供应商,支持德国电信推出了OTC(开放电信云);在全球范围内,华为与SAP进行软硬件优势互补,合作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推出了工业4.0相关领域的系列解决方案,成功服务包括中石化在内的全球工业大企业;在沙特阿拉伯,华为ICT基础设施与海克斯康公司的CAD结合,打造平安城市解决方案,共同保障了沙特朝圣的稳定有序进行和朝圣者的安全。

开源社区与开发者一直被华为看作是加强产业生态创新、带动新生态系统崛起的重要方面。在包括ONOS、 OpenStack、OPEN-O、Carbon等在内的ICT开源社区,华为均已经成为重要贡献者,通过实现社区化的协作与创新,促进产业开放和融合创新。

去年,华为宣布了五年10亿美元的“沃土计划”,打造面向开发者伙伴的开发使能平台和联合创新。在技术和解决方案方面,华为向开发者提供的ICT开放能力,覆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宽带、SDN、移动办公等最前沿的技术领域。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篇5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版权;联合

网络环境下,信息已经成为人类重要的生存资源。联合国1946年第59号决议曾定义“信息自 由为一项基本人权”,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就设有“信息获取自由与表达自由”委员会, 简称FAIFE[1],世界各国大力开展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正是信息自由政策和理念的集 中体现。 但是,在数字图书馆积极推动信息流动的同时,我们看到版权保护日益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 取得 成功的瓶颈。版权法产生于印刷时代,它的初衷是平衡作者与出版商,或出版商之间的利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国对版权法进行了一系列修改,我们从“合理使用”和“法 定 许可”等一系列规定中不难看出,数字环境下的版权法正试图平衡版权人和相关公众的利益 。不可否认,出版系统和数字图书馆的立场有所不同,前者代表了版权人的利益,后者代表 了信息用户的利益,法律的天平究竟会向谁倾斜,双方能否在博弈中放弃差异、联合共赢便 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1 当前数字图书馆解决版权问题的方法

1.1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存在的侵权风险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需要对网上资源和电子出版物进行信息采集。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 组织版权条约》[2]明确规定网上作品的作者应当享有作品的专有权,未经作者许 可任何形式的使用都应视为侵权。但是网络上的信息更新、传播很快,比如就某个问题的讨 论在页面 的刷新和覆盖下,可能最终根本不知道最初提出观点的人是谁,因此考证网上免费资源的原 创作者是图书馆资源采集要面临的挑战;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常用的一种技术便是网页的超链 接,关于链接是否侵权,目前仍有争议,所以此举仍是图书馆在数字信息传递过程中潜在的 风险;同时图书馆对馆藏资源数字化还涉及复制权的所属问题。此外,图书馆在服务中更 无法控制读者对信息的使用和传播,一旦损害了版权人的利益,图书馆难辞其咎。

1.2数字图书馆规避版权冲突的常规方法

1.2.1图书馆设立研究知识产权法的机构,引进法律人才,研究和管理“图书馆数据库采购 或贸易谈判、知识产权风险规避方案等”[3]。在参与法律听证会或学术研讨时对 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中不够明确或执行起来有困难的关键条款提出改进措施。

1.2.2图书馆通常采用“合理使用抗辩”“法定许可使用抗辩”等形式依法为自己辩护。 至今国内外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来保护图书馆的权益,如1998年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D MCA)设有图书馆和档案馆的豁免条款;2006年美国版权办公室和国会图书馆发布了六项新 的版权豁免规则[4]330;2002年美国发布的《科技、教育与著作权法案》[4 ]331;我国《著作权法》[5]第22条都为教学用户争取了更多的权益。

1.2.3图书馆界通过发表集体声明争取自身权利。2002年国际图联发表了《图书馆和信息服 务机构及信息自由的格拉斯哥宣言》,指出在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合理利用前提下,图书馆 和 公民可以无偿地利用信息,否则将可能出现因费用承担问题而使信息富裕者和信息贫困者之 间的差距更大[6]。

2 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的联合共赢研究

尽管数字图书馆试图依靠法律解决版权问题,但版权矛盾还是时有发生。如果用发展的眼光 看问题,找到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立场的调和点与利益的共同点,双方趋利避害,联合共 赢,也许就能解决法律暂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

2.1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系统联合的可行性分析

2.1.1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的立场是可调和的。

(1)版权人和社会公众的界限是模糊的。马克思说过“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 类劳动。”知识产品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投入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集合, 也具有价值,应该受到保护。如果网络环境下版权法不能很好地保护创作者的利益,创作者 将不愿意生产更多的作品,那么公众也将无法享受到更多的新的知识产品。反之,任何创作 者都首先是社会公众的一员,任何作品的产生,除了个人的劳动成果以外,还需要继承、吸 收 已经进入信息共享领域的他人作品中的有益部分,如果社会成员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创 作又从何而来?

(2)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的立场是互动的。网络环境催生的数字图书馆延续着图书馆的 创建宗旨,其核心价值便是保障人类文明的传播,满足社会公众对信息共享的要求,从而进 一步促进个人的创新,推动知识资本的增值。版权法是对作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双 重保护,它赋予版权人相应的权利以弥补权利人的利益损失,同时附加相应的限制以保护公 众利益,所以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的立场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双向互动、互为依托的, 它就像一个闭环供应链,任何一方利益的损害都不利于彼此的长远发展。

2.1.2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的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1)数字图书馆克服发展瓶颈需要出版系统的支持。 如果图书馆在将数字化作品网上传播前都要征求版权人的同意,工作量会十分巨大;如 果 图书馆将数字化作品无偿提供给读者都需要支付许可费,代价会十分昂贵。可 见知识产权在激励和保护社会知识创新的同时,对创新成果的社会公共传 播与使用也有一定的制约。要解决上述问题,单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出版系统的 积极配合,出版系统丰富的版权经验可以为数字图书馆规避风险提供指导,同时应合理放宽 版权限制,积极支持图书馆数字化建设。

(2)出版系统数字化转型需要借鉴数字图书馆的经验。 近几年来,中国读者的传统图书阅读率呈下降趋势,而电子书和网络出版物的阅读率却大幅 上升。调查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60.4%”[7 ]1,“2007年为48.8%”[8]1,下降了11.6%。与之相反,网络阅读率却从“1999年的3.7%”[7]2增加 到“2007年的44.9%”[8]2,9年迅速增长了12.1倍,每年的 平均增长率达到135%。这表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们的 阅读习惯。国际上,“书刊业中的里德爱思唯尔集团、汤姆森集团等都在加速出版业的数 字化进程”[9]1。

出版系统数字化转型既能节省印刷、储存以及传统图书出版中许多其他开支,又能让更多更 好的作品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为读者知晓,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方式。国家新闻出 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在上海举办的2007中国国际音像电子博览会高峰论坛上表示:“发展以 数字出版为核心的现代出版业已成大势所趋”[9]2。出版系统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借 鉴图书馆 数字化经验,如各类标准、技术和共建共享理念,也可以把图书馆作为电子书发行的新平台 ,从而扩大影响范围,提高知名度。

2.2数字图书馆与出版系统联合的必要性分析

2.2.1传统版权制度已不适应数字化环境。 版权制度是伴随着印刷技术而产生的,其最初目的是平衡作者与出版商,或出版商之间的利 益,而数字化趋势下作品的载体、复制的技术、获取的方式更加复杂多样,维系版权人和社 会公众的利益平衡成为新环境下版权法存在的依据。如果简单地将原有的版权法移植到数 字化环境中,会因为版权保护的虚弱无力而威胁到版权人的利益,如果试图通过立法不断抬 高版权保护的门槛,结果又会限制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实施,从而损害公众的利益,最终 也将影响到作者本身。法律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版权制度存在缺陷、版权法难以解决版权 问 题的情况下,数字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的合作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方面可以共同推动版权 制度的更新,另一方面解决当前版权矛盾,促进长远发展。

2.2.2法律有它的局限性。 现在有些出版系统不断扩张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牺牲其他生产知识产品的劳动者应 该享有的权利,或依靠法律制度独占知识产权而背弃了公益与私权的平衡这一道德准绳。 一些图书馆作为信息的中介,没有把好知识产权的关卡,从而给缺乏信息素养的人以有机可 乘 ,对知识创造者的权利造成严重损害,打击了创新的积极性。还使重复的低质量信息充斥着 数字空间,从长远看不但不利于数字化的发展,还将威胁出版行业的生存。

不难看出,正是缺乏对版权保护的“度”的控制,才会出现上述现象。这并不能完全归因 于法律的缺陷或漏洞,毕竟普遍性和特殊性并存,法律无法面面俱到,更不可能随时变化, 因此版权问题不是单靠法律就能解决的,还需要辅助其他方法。“无视版权”或“版权过度 保护”都是对人类文明的阻碍,在法律无法突破版权保护的“度”的前提下,双赢机制必然 是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选择。

3 合作共赢机制的案例

法国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了在自由版权书籍以外,收入部分受版权保护的书籍,成立了一个包 括几家出版集团(“埃迪蒂”、“阿谢特”、阿尔班米歇尔、“伽利玛”、“马尼亚尔” 、“发现 ”等)在内的法国国家图书馆和全国出版商联合会(BnF/SNE)工作组,共同制订了一套模 式 。该模式既能被版权所有者欣然接受又能够保证图书产业的经济平衡,并为公众阅读被选入 受 版权保护的数字文献提供方便。在该模式下推出的“Gallica2”[10](法国图书馆 数字化项 目)提供了有关书籍的详细条目(目录,封面,封底内容,作品详细介绍);Gallica2还 提供了该书籍的内容提要,以便用户利用检索结果和链接,直接转入电子发行商网站。在 电子出版商的网站上,使用者可以对每一部作品的样品页进行自由免费 地翻页阅读,根据不同的技术和商业模式提供临时阅读权限和下载权限。

这一项目集结了法国国家图书馆、全国出版联合会、图书与阅读管理处、国家图书中心等机 构,还包括12家电子发行商和100多家出版社,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图书馆数字化过程中的 版权问题,同时也刺激了出版系统的利益增长,推动了数字化的发展趋势。

4 实现联合共赢需要注意的问题

4.1法律保障

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的合作必然要制定一系列法律协议,只有在一定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下, 才能实现各方的协调合作。这就需要法学界、司法界的参与。法律界应本着公正、公平的原 则制定协议,认真听取图书馆和出版系统提出的合理建议,为合作共赢提供更完善的法律保 障。合作双方要遵守协议,只有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合作积极、主动地开展。

4.2政策支持

图书馆和出版系统的合作项目涉及人员、技术、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经费支撑 ,这就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资金补贴及相关的利益补偿机制。这样一方面保证了 合作的顺利开展,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合作理念起到了鼓励和推广作用,让更 多信息服务系统认识到合作所享有的政策支持和优惠,从而扩大合作范围,实现更大范 围的共赢。

4.3道德提升

合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合作双方道德意识的提升。正如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法律是显性 的道德,道德是隐性的法律。”法律有一定的局限,有时还要借助道德的张力来平衡私利与 公利。

数字图书馆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和培训。除了教用户如 何更好地利用信息,还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他们懂得尊重版权人的利益,合理、文明 地使用信息资源。作为出版系统,不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奉献也是一种 崇高的价值观,所谓取之社会,用之社会,有时应该对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合作者过 分计较利益得失,不遵守规则或钻法律的空子,只会让合作关系恶化以致瓦解。

4.4评估到位

要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评估总结,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实现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通过评估了解合作的现状,才能不断地改进和优化合作模式, 促进合作项目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投资效益的提高,为今后的决策提供依据,使合作共 赢机制不断完善。

5结语

任何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均可以获得任何图书馆所拥有的任何信息资源,这是图书馆 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正所谓“辅车相依”“同舟共济”,图书馆和出版系统要始终坚持公 平与效率的统一,知识产权与公共利益的协调,在数字化潮流中共同合作,与时俱进,才能 最终获得双赢。

[参考文献]

[1]顾朝晖,朱伟玲,孙红卫.数字图 书馆信息自由权和知识产权的冲突[J].现代情报,2008(9):73—75.

[2]世纪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R/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2009-03-01 ].sipo.gov.cn/sipo/flfg/bq/gjty/200703/t20070328_147803.html .

[3]韦景竹.我国图书馆知识产权问题研究——理论与实证[J].情报资料工作,2008(4): 94—97.

[4]金旭东,李国庆,李海鹏.21世纪美国大学图书馆运作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2007(6):330—332.

[5]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R/OL].新华社[2009-03-01].chi na.com.cn/chinese/LP/75942.html.

[6]王晓军.数字图书馆合理使用规范适用的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13— 17.

[7]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2006)[R/OL].中国出版网[2009-0 3-01].chuban.cc/ztjj/yddc/tpxw/200612/t20061230_8079.html .

[8]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现代国人阅读——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综述[R/OL].光明 网[2009-03-01].ccdy.cn/pubnews/548001/20080826/551834.ht ml .

[9]邬书林.发展数字出版为核心的出版业是趋势[N/OL].新华网[2009-03-13].http: //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7-04/12/content_5968245.html.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篇6

自2016年京东云渠道合作伙伴全国招募工作启动以来,目前京东云签约合作伙伴近千家。京东云副总裁李琳表示:“京东集团在过去12年不断实现突破,京东云作为实现集团业务技术驱动的基石,始终坚持贯彻集团‘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加速渠道生态布局,与合作伙伴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建繁荣稳固的云生态,为新经济发展赋能添力。”

解读蜂巢计划构筑坚固云合作生态

京东云在会上全面解读了“蜂巢计划”的相关内容及政策。据介绍,“蜂巢计划”旨在推进能力、资源和生态等方面的共享模式,京东云将与合作伙伴进行全面紧密的合作,打造新经济下的云生态蜂巢结构。

京东云推出的“蜂巢计划”将打破传统的渠道分销模式,聚合京东集团技术资源,以京东云平台为统一输出窗口,聚合企业级IT生态服务商、行业解决方案商、软件服务商、转售服务商以及其他云服务商,共同创造互为伙伴、互为资源的生态结构,集聚整个生态的能力优势,形成创新解决方案,以赢得企业级服务市场。

京东云坚持“不碰客户、不碰数据、不碰应用”三个承诺,作为云基础服务商,聚焦在公有云的打造和研发上,保证合作伙伴的生态利益,在推动市场进步的同时把京东集团内部的能力、资源、生态和利润与合作伙伴共享。

“蜂巢计划”的推出并非偶然,据京东云技术总监赵琦介绍,当前京东云已经从支持京东自身业务高速发展的坚实基础,扩展为京东各种技术能力和资源平台的输出桥梁,打通信息链和价值链,通过模式创新,构建合作型平台生态,全力保护伙伴利益,由此赋能合作伙伴的“蜂巢计划”顺势而生。

签约京东云 实现业务增值

在招募大会现场,嘉宾们共同见证了首批加入京东云蜂巢计划合作伙伴的签约仪式。

哈尔滨创新谷总经理关德君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有力引擎,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可以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促成更多的创业主体和创新单元。

京东云作为京东集团全产业链能力的重要输出窗口,能够协助地方政府与企业构建起一个双创发展生态,让更多创业者在云时代获得成功。

在竞争日益激烈和企业营销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加强渠道创新建设已成为企业不断获取市场机遇的重要条件。

在2016年11月京东云渠道合作伙伴全招募大会期间,京东云了渠道生态战略和渠道合作政策,表达了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云服务生态圈、共同成长的愿景及决心,标志着大规模合作伙伴招募的开启。

目前,京东云签约合作伙伴数量已近千家,越来越多的行业企业接入京东云平台,有效支撑了京东云业务持续稳定的发展。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篇7

关键词:多元化 协同效应 赢利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251-02

一、绪论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市场竞争中,多元化是企业面临的永恒课题。是否进行多元化,怎样合理评估可供多元化的资源,以及识别由多元化带来的高回报的协同机会,对于企业长期的生存发展而言都是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盛大集团多元化战略的表现以及分析其目前赢利困局的原因,有利于为国内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以后发展过程中如何整合资源实现多元化协同效应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2.研究使用的分析工具。本文主要涉及的理论有多元化战略、协同效应、范围经济、企业赢利能力、市场结构等理论。

二、文献回顾

1.协同效应的定义。所谓协同效应,是指企业在其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统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具有“1+1>2”的效果。公司开展相关多样化战略进人技术、生产、职能活动或销售渠道能够共享的经营领域,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所带来的益处而使成本降低,达到战略协同性的目的。

2.协同效应的相关理论。(1)协同效应的分类。具体来说,协同效应主要包括:一是市场相关协同。即不同的产品用于同样的消费者、借助共同的批发商或零售商、拥有相近的市场或激励方式,使不同活动的成本链重叠,进而表现出市场相关的战略协同性。二是操作或技术协同。不同业务间存在着操作协同:生产中使用共同零部件产生的规模经济性;公司技术的共享及核心能力的交互延伸带来的范围经济性。三是管理协同。不同业务单元的经营管理和操作层次具有一定的相通性。如共享公司的管理信息系统。并且管理层在相关领域内的管理经验也可充分发挥作用。(2)在多元化战略中获取协同效应的源泉。多元化中协同效应的形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业务行为的共享能够带来协同效应。第二,资源的共享能够带来协同效应。第三,内部资本市场的形成能够带来协同效应。第四,基于核心能力的价值链管理能够带来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盛大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首先,根据协同效应的分类,研究盛大的战略布局实现了那些方面的协同;其次。根据案例,分析尚未实现、有待挖掘的协同效应来源;再次,根据协同效应与赢利能力的关系,研究盛大多元化协同效应如何影响集团整体赢利能力。

三、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及其对业绩作用机制的分析

1.研究案例背景。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创立于1999年,以韩国网络游戏起家,后独立开发运营大型网游产品并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游戏公司。2004年起盛大开始了横向和纵向多元化的扩张历程,通过不断的并购与控股如今盛大已经建立了从原创资源(如华友世纪、盛大文学、盛世影业),到运营平台(如盛大游戏、盛大在线),再到用户渠道(如酷6网、浩方)的一条较为完整的网络娱乐产业链。

但是,近日公布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盛大在营收持平的情况下利润大幅下滑。其目前面临两难的局面:一方面作为主要营收来源的游戏业务业绩持续下滑,另一方面互动娱乐多元化战略效果初现,但盈利尚未实现多元化。盛大文学、酷6网等其他业务尚未形成能够支撑盛大净利润大局的盈利能力。

2.盛大网络多元化经营之后的市场表现。(1)控制市场有效性。盛大在收购起点中文网等组建盛大文学后,拥有总计93万名作者、累计700亿字的内容储备,并且每天新增内容7000万字。占据了超过80%的中国网络原创文学市场份额。盛大对网络文学这一子市场的控制能力显著提高。与文学业务相反,盛大的主营业务一网络游戏在2010年三季度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下滑。市场份额降低至18%,被网易赶超。退居行业第三位。业内普遍认为盛大网游业务下滑的原因是《永恒之塔》、《龙之谷》等重磅网游产品推出后均未取得理想成绩。这从一方面说明,盛大在一路大刀阔斧的多元化进程中可能过于重战略而轻产品,因为新业务的资源投人而导致主营业务产品上精耕细作不足,在竞争愈加激烈的网游市场上失去一部分阵地。另一方面,华友世纪的音乐业务和酷6网的视频业务表现相似,均因成本大幅增加而亏损。华友世纪面临华谊影视、橙天娱乐等专业影视公司的竞争,酷6网也面临行业巨头优酷网和土豆网的压制,目前尚未呈现出更强的与大企业相抗衡的能力。综合来讲,多元化战略短期未能实现更加有效的市场控制,核心赢利业务很单一,长期看应注重如何尽快建立一条支撑其未来业绩的大产业链。(2)多元化之后的综合赢利能力。盛大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本季度营业利润为1.98亿元人民币,上季度为2.99亿元人民币。上年同期为5.96亿元人民币;运营利润环比下降33.8%,同比下降66.8%;净利润同比下降77.2%至1480万美元。第三季度成本支出为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40%;运营支出为6.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可以看出,利润相对营收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支出的大幅提升。而大量支出主要是用在支持盛大通过新业务转型:盛大游戏正在向社区游戏转型,盛大云中搜索正在向搜索、社区及用户等方面转型,向视频业务醅6网“输血”,同时大量资源还用于电子阅读终端Bambook项目的研发和推广。盛大以游戏起家,游戏业务可观的收入支撑着盛大互动娱乐帝国持续的“加法”运动,盛大游戏2010年三季度营收10.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14%,收入目前占盛大总营收比例的约79%。在网游行业利润率整体滑坡环境下。盛大游戏第三季度的净利润则出现同比23%的下降。其他业务(包括文学、视频及其他投资业务)收入3.1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但是尚不足以支撑盛大的赢利大局。酷6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其运营亏损达到1272万美元,是营业收入的3倍。因此综合来看,多元化后盛大的赢利能力没有提升。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盛大陷赢利困局的原因分析――基于多元化协同效应。通过分析盛大一路实施多元化战略及其之后一系列的市场表现,根据多元化协同效应理论,认为其陷入当前赢利困局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各自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没有发挥充分,导致新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不够,从而影响整个公司总体的赢利能力。下面分别从盛大目前已实现的协同效应;潜在的未实现的协同效应;获取协同机会所付出的机会成本这三个角度出发做具体分析:(1)协同效应的实现情况分析。根据前文说述企业在多元化战略中获取协同效应的四个源泉,盛大在其多元化进程中其实只较好

地实现了两个方面的协同:一是由资源的共享带来的协同效应。比如通过沿纵向价值链发展起来的多元化,企业还可以凭借对原材料或销售渠道的有效控制来获取协同效应。这种因资源的共享而取得的协同既可以促使多元化企业更加高效地利用已有的资源,也可以促使企业的累性知识不断循环、增强并得以平衡。盛大通过收购与控股,建立了从原创资源(盛大文学。华友世纪)到运营平台(盛大游戏、盛大在线),再到用户渠道(酷6网、浩方。华友世纪等)的垂直链条,“打通”了产业链。跟腾讯的横向扩展不同,盛大做得是纵向吃透,于是上下游之间可以实现良好的协同效应,关联形成范围经济,降低交易费用。二是由业务行为的共享带来的协同效应。由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职能业务成本的分摊,如共享价值链上的设计、生产、销售、送货及服务。这是一般意义上的协同,是一种在相似条件下通过共享资源而获得的“类租金流”,如利用共享的营销和分销网络以增加收入的销售协同、通过统一采购以降低原料成本的采购协同、通过共享产品和加工工序的改进而产生的技术协同等。盛大链条中,最上游的动力来源是盛大文学,旗下网站上目前700亿字的原创作品随时可以开启游戏、电影、音乐等多项业务,是下游最重要的版权来源。盛大目前已经出售文学作品游戏改编权6部;出售文学作品影视改编版权超过40部。链条中最具纽带效应的是华友世纪,其在无限娱乐产业链中布局有多个市场,包括手机游戏业务、唱片公司业务以及大型商业演出业务。而酷6网则是国内领先的网络视频网站,已经覆盖视频分享领域,并有固定的用户人群。通过并购华友和酷6,盛大在拥有大量文学、游戏、音乐、影视等原创资源的同时又有了自己的发行渠道,这样在产品的研究开发和营销推广等方面都能够分摊成本、共享价值,实现了由业务行为的共享而带来的协同。(2)盛大在多元化过程中尚未能实现的两方面的协同效应。一是未能实现内部资本市场所能够带来的协同效应。如果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多元化战略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企业推行多元化战略时,由于多个业务单元需要为争夺资源而展开竞争,特别是当不同的业务单元都拥有一定的投资机会时,企业为追求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常常需要将各种投资机会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集中起来进行重新分配,以提高内部投资效率。如此,资金的再分配使得企业内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资本市场。由于在内部资本市场上比较容易获得质量较高的信息,因此企业完全可以对投资项目进行优选,灵活地实现内部资源的跨项目流动,从而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效率。通过对内部资本市场上的现金流进行有效的整合,这一资本市场的存在就可以使企业获得整体的财务协同效应。盛大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其在视频业务的投入产出比非常低。目前视频网站行业普遍亏损严重。如正在谋求上市的土豆网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达8373万元,已经成功在纽交所上市的优酷的招股说明书也显示,这家公司在同一时期的净亏损已高达1.67亿元。酷6管理层表示,如果以每个季度亏损1000万美元计算,其现金只能维持一年,到时也势必再度融资维持日常运营。在普遍亏损的情况下,视频行业的盈利空间继续遭到上游挤压。2008年,视频网站购买电视剧一集普遍不超过3万元,2010年,一集《红楼梦》售价已超10万元。视频网站无不希望从版权费用高企、盈利模式单一(主要依靠广告)的困境中挣脱出来。但未来一年,视频网站行业的直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酷6加紧推出自制节目的同时,优酷和土豆同样也制定了类似的计划,并且已经在诸如“土豆映像节”、“优酷牛人秀”这些节目上积累起不错的口碑。因此中短期来看酷六传媒的竞争优势还有待形成。视频业务仍在摸索商业模式和赢利模型,都还依赖于游戏业务积累的丰沛现金流。盛大在收购酷6后就一直在源源不断地为其“输血”,但“输血”不可能是永续的,在母集团利润下降的情况下其他项目诸如影视业务,其改编、推广影视作品同样需要巨大的现金投入和资本支持。此时平均季度亏损千万美元的成绩值得盛大重新考量或者改造视频业务的管理能力。二是未能实现基于核心能力的价值链管理能够带来的协同效应。在多元化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价值链的分析和管理所获得的业务单元之间的有益关连,不仅能够提高个体业务单元的竞争力,而且也能够进一步改善“集体”的竞争力,即因“网络关系”的构建而形成的“结构性竞争力”。从盛大的战略来看,盛大的最终目标是成为像“迪斯尼”一样的业务涵盖几乎所有娱乐产业的跨国公司,通过在娱乐产业链的布局,盛大想要打造“娱乐帝国”已几近成型。但在文学、音乐、游戏、影视四大业务之上盛大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公司形象和品牌。盛大的问题在于还缺乏一个能像“米老鼠”这样不断为集团公司产生“加乘效应”的形象,各子业务分享不到整个集团的品牌价值。所以通过对组织资源协同机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虽然企业内有形资源的协同将有助于多元化企业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无形资源的协同亦能在多元化企业中创造出学习效应。从长期竞争优势的获取来看,盛大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除了应注意准确把握共享资源的价值以外,还应特别关注那些有价值的资源的移植问题。(3)协同效应的获取要承担风险,付出成本。基于协同方式的多样性及协同实践的复杂性,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在多元化战略的实践过程中构建和落实所期望的协同效应,企业甚至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和代价。比如,为了共享资源、实现协同,企业内部各业务单位必须在作业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协调,这就产生了协调成本;有时为了共享一项活动,各业务单元将不得不按某种一致的方式进行运作,由此又产生了妥协成本;在获得协同效应的同时,多元化也会使得管理跨度加大,不同业务单位之间的关系趋于复杂,从而导致内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增加。在盛大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基于企业多元化业务单元间已形成的网络关系,某一业务单元(视频、影视业务)的产品或服务的不良运营将会直接损害其他业务单元(文学、游戏业务)的产品或服务本来所具备的竞争力。新业务较严重地拖累了整个集团的业绩。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已经历连续四个季度的负增长,且跌幅很大。背后的原因就是新业务赢利能力较低,但需要大量人力、研发、营销和产品等方面的投入,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公司内部的资源协调成本,主营业务――网络游戏业务的妥协成本。因为新业务的资源占用使得盛大在主营的网游业务上没能保持精耕细作,产品用户粘性降低,市场份额下降。于是这就造成盛大的产业链虽然初现多元化战略效果,但业务线过长,赢利能力未能多元化不增反降的问题。

四、结论

根据协同效应的理论分析盛大的多元化战略和现状,验证了其陷赢利困境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内部没能充分实现多元化的协同效应,新业务赢利能力不足,从而导致盛大虽然业已拥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利润却不增反降。根据多元化协同效应的理论,企业在多元化的过程中应该慎重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1.客观地评价可供多元化的资源,并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持续投资。企业在实施多元化战略前,必须对其剩余资源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如货币资金、设备利用率、现有技术的先进程度、品牌的知名度、研发能力及管理经验等,进而找出能为企业多元化诸业务单元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盛大应该意识到,纵向扩张能够实现范围经济,但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才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投资标的,在并购后发挥自己的管理能力,尽可能地使那些有价值的资源能够在业务单元间顺利移植。

2.善于识别高回报的协同机会,创造新的协同方式。协同效应主要还是存在于多元化企业的各个业务单元之间。盛大为打造“娱乐帝国”而一路急行军地“攻城略地”,但盛大一定程度上缺少对动态竞争态势的分析和预见,各业务单元之间的协同跟不上市场格局的变化。如今酷6网面临着优酷网、土豆网的竞争,阅读终端Bambook面对的是行业龙头“汉王”的抵制,盛大文学的“正版+付费”赢利模式更是饱受国内目前版权问题的困扰。在这种情况下,盛大应该努力创造新的协同方式。比如盛大现在已拥有包括文学、音乐、游戏和影视素材在内的大量原创资源。未来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四大类素材之间的创意流通和互相改编。实现价值转移。再比如,新近推上市的电子书Bambook也只能承载文本的阅读,盛大若想要充分发挥自己内容提供商的强大优势,未来应该谋划研发平板电脑这一能够承载所有娱乐内容的硬件,从而实现更大的范围经济。

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方案篇8

广义上的医学信息覆盖多个方面,信息数据的交换备受各方关注。医学信息的合理应用与医学教学工作、医学科研活动、以及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有密切关系。当前,各大医疗机构,乃至基层医院都在不断尝试与丰富医学档案系统,加强对系统内部信息的共享,使本行业当前的研究热点所在。

1 医学信息共享模式分析

为确保医学档案开发以及信息共享的质量,要求在信息共享前对病案资料进行信息化、以及数字化建设。在互联网网络平台的支持下,能够使医学档案系统的数字化建设具备基础技术支持。对于医学档案而言,由于医疗病案系统广泛存在于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当中,因此,建议通过加大对硬软件设施投入力度的方式,形成资源共享合作库,为医学信息的全面共享提供必要环境条件支持。

从医学信息以及医学档案管理人员的角度上来说,在医学信息共享模式下,档案服务的模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除对本单位所形成各种病例档案信息进行有效利用以外,还应当通过前瞻性研究、搭建档案管理网站、提供在线服务、加强相关兄弟单位信息合作等多种方式,深化病例档案服务的主动性意识与水平。同时,积极吸纳、赢取各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杂支持与参与,在获取更为丰富与全面数据资源的同时,支持医疗机构医学研究与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达到规范医学信息共享系统运行环境条件的目的。

2 医学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分析

当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证实:对于医学病案系统相关数据而言,需要建立在既有的医院病案系统基础之上实现数据的共享、集成。但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各医院机构所运行的病案系统提供方有所不同,数据覆盖范围、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体系结构、数据库所属机构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研究医学信息共享下的合作机制有重要意义。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数据交换平台支持:根据不同类型数据交换平台的应用优势,推荐以Internet作为基本平台,搭载完成对相关医学数据信息的集成、交换处理。在该平台的支持下,能够将数据库中所储存的病患病案信息资料转换为*.HTML格式,用户可在一体化信息基础之上对相关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查询与输出。

(2)数据采集技术支持:在Internet平台所提供的支持下,数据采集的实现方式有两种类型:其一,在数据库层面构建面向病案数据信息的交换平台,搭载配合各级医疗机构病案系统的数据库信息的用户视图模块。该用户视图模块则面向用户层进行关键病案信息的采集、收集工作;其二,在数据库交换平台上,以*.XML格式为支持,将其作为数据基准,实现对所采集病案信息数据的描述。

3 结语

上一篇:影视表演教育培训范文 下一篇:生态修复成效评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