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范文

时间:2023-10-31 17:11:15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篇1

关键词: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思路;模式探索

1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构成生存环境的基本要素。而当今在全球经济及科学技术水平飞速增长下,人类活动伴随着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使得资源枯竭和世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为缓解一次资源的耗竭,满足人类需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再生利用将成为目前最为有效的途径。因此,废物再生利用技术必将成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领域之一。福州大学为响应国家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培养社会需要的全方位人才,在环境与资源学院筹建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新专业。基于该学科的特性,论述了循环经济发展需求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并围绕培养目标提出专业建设新思路及模式探索,为高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积累有益的探索经验,为社会输送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2基于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建设思路与探索模式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专业)要求学生建立“资源循环”基本知识框架,能够认知到资源循环在循环经济发展中享有重要地位,并积极主动对专业课程展开深入的学习。因此,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扎实资源循环理论基础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知识,能从事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及新能源开发利用,能源环境保护以及固体废物资源化开发、研究、设计与管理等复合型工作的高级人才。以培养目标为指导思想,专业的建设思路应创新性地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辅以课堂理论教学,积极拓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将其培养成符合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基于这一思路,文中在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学生创新教育及构建教师团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2.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办学特色。课程设置应当基于专业培养目标,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宗旨,致力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以本校环境工程专业、安全工程专业等课程设置为鉴,辅以参考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异同点,提出了专业的课程设置。根据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全校性选修课以及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主干课程为:资源循环导论、新能源技术、生物质能技术、环境材料学、生物质的开发与利用、再生资源分选利用、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与工艺、再生资源工艺和设备、材料制备与加工原理、环境流体力学、普通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化工原理和有机化学。在课程规划与设置中应体现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并最大化实现教学内容的科学规划、课程体系优化,同时突出实用性教学。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辅以多媒体教学,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以互动式教学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认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2]。

2.2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与课堂、社团和合作基地息息相关,实习是实践教学的主要开展形式,其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类。认识实习环节主要在于通过课程教师和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面授课,以及工人师傅的现场解说,对企业运作方式及相关工艺过程有初步的认知。在实习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学会从专业技术人员的详细讲解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提取有价值的实践生产经验,对未来的就业领域形成初步的认知。通过各类实习的有序开展,使得枯燥的理论知识可视化,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并最大程度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为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积累有用的实践经验。2.2.1存在的问题作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关键实践环节,毕业设计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步入社会后能力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反映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管理规范化程度、教师与学生水平的重要标志[3]。近年来,诸多原因导致高校中毕业设计环节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内容重复老套过于简单化,缺乏创新性和实际性,论文格式不统一;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实验态度不认真,导致数据胡编乱造不具合理性,缺乏使用原理解释实验数据的能力,使得毕业设计环节流于形式;选题方式和指导方式缺乏互动性,学生在选题过程中没有及时主动同指导老师交流沟通,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缺乏有效性指导与建议,导致其质量难以保证。2.2.2解决策略(1)与科研相结合,实现教学与科研共赢。将学生本科毕业论文题目与其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是实现教学与科研共赢的最佳方式。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的“互动式”教学模式,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指导老师将具体研究方向合理地分成若干个难易程度适中、工作量饱满又不失新颖性的毕业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实验室锻炼基础的操作技能,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背景和任务,同时指导老师也有更多的机会与学生接触,引导其明确课题的研究方向,并及时与学生讨论毕业设计期间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质性的修改意见。(2)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来制定学生毕业设计任务和目标,能使学生接触现有的实用工程技术,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的题目若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给出,则毕业设计的要求、目的、任务和设计(实验)成果应由学校负责审查与评定。设计(实验)过程可以选择在企业内完成,但毕业答辩需在学校进行,以保证对所有毕业成果有统一的评判标准。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出现毕业设计题目缺乏创新性、与实际不符等具体问题,又可缓解“一师多生”指导力度不足,同时学生和企业也可相互了解,为就业的双向选择奠定了基础。(3)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国家培养人才究其根本就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在当前的循环经济条件下提出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创新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各大高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积极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毕业设计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使毕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地服务于社会,也使学校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善课程结构。同时也可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该模式符合社会发展要求,是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学生服务于社会的体现形式。(4)与学生兴趣爱好、就业方向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大学4年理论知识的储备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毕业设计题目,也可依据今后就业意向,选择与本专业并非密切相关却也符合学校要求的题目完成本科毕业任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也能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挖掘潜能突破自我,给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5)加强指导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提高毕业设计成果的质量。毕业设计有序开展前期,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收集资料归纳总结,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该过程离不开指导老师的精心引导。教师应跟进学生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通过不定期检查或例行组会的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结合具体情况及时给出合理的修正建议,提高毕业设计的高效性与质量保证。(6)完善规章制度,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监管力度。各学院院长、院教学督导组、指导老师应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前期准备、理论剖析与文献检索能力、数据处理到得出设计成果的全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与定期的检查。毕业答辩是检验学生的毕业设计能否达到学校要求的关键,也是衡量教师指导水平的重要手段。送审过程中对于未达标的学生坚决不允许其申请答辩,答辩过程中,每一位委员会的教师都应客观认真、严格合理地依据学生的口头报告与论文撰写表现给予答辩成绩,有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科学严谨态度与学习风气。

2.3学生创新教育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专业,在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必须紧紧围绕创新精神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本科生的科研能力。(1)实验教学环节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的科学素养。将科研性实验与课堂授课相结合,以科学前沿为导向,及时更新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课堂教学中,可让学生结合课堂知识撰写科学文献综述,或做相应的调查分析、例行小组学术报告会等,逐步形成科研创新思维。(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校内校外科研课题。针对有浓厚科研兴趣、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其加入教师的科研队伍,完成相应的科研任务,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或让其到当地的企业中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对现阶段的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有初步的了解。该模式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使得他们能够实地接触到国内外最先进的科研成果,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能力、归纳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科研信心。(3)引导学生撰写专利,鼓励其参与申报过程,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申报本校与大学生相关联的科研训练项目(SRTP),指导其撰写相关的科技论文,培养科研意识。学生自主选择有兴趣的科研项目,学校大力支持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学生可自由选择专业指导老师。该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对科研的热情,这有助于培养求真务实的学术风气,对日后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4)学校应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提供轻松的外在环境。高校的综合实力评估不仅体现在强大的师资队伍上,也包括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在社会上的竞争能力。周期性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界专家学者开设的学术研讨会,了解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建立科研竞争机制,拟定相关的科研条例,从各方面调动学生参加科学理论与科研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4创建优质教师团队,保证人才质量实力强大的专业建设与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息息相关的,着重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学科专业教师团队是当前新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5]。(1)加大力度引进本专业领域人才,制定各项优惠条件招募高层次的人才,特别要向新专业建设时急需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和主干课程的骨干教师抛出高枝,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为新专业的开设创造良好的内在条件。(2)重视现有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老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支持教师进修访学,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水平。(3)优化教师聘用结构,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方式,实现社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可聘请相关高水平的专业人员(如:企业单位、科研院所职员或其他高校等高水平的人员)担任新专业的兼职教师,逐步建成结构合理、极具发展潜力的优质教师团队,为新专业的建立打好基础。(4)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十三五规划”要求,建议行政部门督促地方普通本科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规划、配套政策,落实培养引进专项的经费是否到位,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3结束语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而资源循环产业是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资源循环人才的培养则是循环经济、资源循环产业发展的保证。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至关重要。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新兴专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该专业的发展将以社会需求为宗旨,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加强专业性实验室建设,走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建设之路。

参考文献

[1]常立忠,施晓芳,王海川.基于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的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模式探索[J].大学教育,2014(1):46-47.

[2]潘育松,王静,潘成岭.对我校复合材料专业建设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3,40(6):161-162.

[3]张庆乐,董建,王虹,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U].中国电力教育,2012(05):66-67.

[4]张亚平.狠抓科研促教学,质量同步上台阶[J].内江科技,2008(4):67.循环经济视阈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与探索循环经济

[5]关勤.新专业建设急加强的四个方面[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6):87-88.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篇2

公众对环保的渴求为我国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及产品绿色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湖北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科技进步助力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颇受市场青睐,激发企业以科技进步节能降耗、改进传统工艺,开展清洁生产,生产绿色产品,企业效益明显提升。城乡居民可观的消费潜力让循环经济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充分显现。从单个企业、产业集群到生态化循环产业链,湖北省均充分利用规模经济与巨大的内需市场优势发展循环经济。

2科技进步促进湖北循环经济发展概况

湖北省依托11家部级循环经济示范区、89家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取得了循环经济系列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了大批循环经济型骨干企业。全省2013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1500亿元,2014年上半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循环经济型企业超过200家,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超过700亿元,循环经济型产业已成为湖北省新兴的千亿支柱产业。

2.1科技进步成为循环型工业体系加速器

湖北省推行循环性生产方式,积极促进节能减排,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面完成。钢铁、汽车、石化等支柱型产业和龙头企业技术创新带动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工程;技术革新提升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工业三废得到了有效遏制。技术革新推进园区循环改造,形成了协作共享的循环经济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市场链和服务链。以创新驱动加快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加快产业领域内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引导产业转移与承接。促进工业要素资源有效配置,推进工业循环经济与低碳产业良性发展。

2.2科技进步成为循环型农业体系的助推器

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农业立体种植、秸秆综合利用、土地用养结合、农业生物技术及转基因技术领域成果显著,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迅速普及。农业绿色技术、节水节地等资源节约技术、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小型分散污染物处理技术、农村清洁能源技术应用广泛。新产业技术革命提升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优化了劳动、土地和资本等要素组合,带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科技进步增强了农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了生态环境危害,有利于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建设。

2.3科技进步成为城市循环经济发动机

围绕“两型”社会建设,湖北省正依靠科技进步打造两型之城、智慧之城、生态之城,着力构建都市循环型工农业体系及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在生态城市创建中,湖北省被国家列为生态省建设试点,中法合作共建的可持续生态新城项目落户湖北。各城市以科技进步为载体推动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市政基础设施、生态产业、生态环境质量、生态景观、生态人居、生态文化等生态工程建设与公共管理、城市服务、人口资源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借助科技进步、顶层设计与重点示范齐头并进,以武汉市为重点,分阶段实施、滚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智能特色产业基地,完善智慧城市物质支撑体系;强化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社区的管理及服务,湖北省智慧应用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2.4科技进步优化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湖北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优先发展循环型服务业。发挥九省通衢交通优势,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技术应用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宜昌三峡物流园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武汉等地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文化旅游、金融业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科技进步促进生产业、知识业和生活业发展,创新服务业发展模式,引导服务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湖北省已形成生态环境感知、环境污染监控、生态舆情监督、绿色交通监管、公共设施监控等智能互联感知网络,武汉市已建立应急联动系统和生态园区、绿色社区及个人服务系统。

2.5科技进步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北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点。全省依据循环经济发展需求,围绕新信息技术、光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襄阳、宜昌、孝感等国家高新区建设为龙头,以荆门等省级高新区为辐射,突破技术瓶颈,提高产业附加值,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在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相继实施了多个省重大科技专项;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集中示范应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等。以建设科技产业基地为基点,打造18条省内特有的激光、光通信及器件、数控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循环链,延伸构建创新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科技进步使面向循环经济的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向规模化、纵深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

2.6科技进步完善资源回收体系建设

湖北省稳步发展再生资源回收产业,重视资源循环产业集群式发展,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项目有序进行,探索出点面结合、三位一体的网络再生资源回收新模式。2013年全省实现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2475万t,替代标煤约600万t,替代木材约9000万m3,减少碳排放500万t;回收利用废钢铁850万t,可替代铁矿石1000万t以上。目前,全省已打造6个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核心聚集区,武汉城市矿产交易网络平台促进碳减排及排污权交易创新。许多企业机关实施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再制造产业化工程、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建设工程、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及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工程,努力实现废弃物综合利用最大化和废物零排放。

2.7科技进步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强劲

科技进步已成为湖北省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地根据资源禀赋条件、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差异、循环利用产业独特定位及各自市场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循环经济建设。以循环利用产业聚集巩固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工程及科技创新载体建设为重点,促进部级、省级原始创新基地建设,推动企业、社会、城市和生态环境4种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协调发展。湖北专门实施科技培育工程、科技转化工程和科技载体工程,各行各业规模化、链条化、集群化承接产业转移,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效率提升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3基于科技进步的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障碍

3.1循环经济型企业技术创新溢出有限

企业是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微观基础,但湖北省多数企业并未真正成为循环经济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及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活动中,国际技术溢出、国内技术溢出、行业间技术溢出、行业内技术溢出均明显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围绕清洁生产、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及回收利用等方面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不多,缺乏独步全国或全球的技术及产品优势,企业原始创新、引进创新、集成创新互动并进的局面有待形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不佳,已有循环经济型技术及产品不具备从国内溢出到国外的实力,导致循环经济技术收益率不高,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溢出未成为企业效益提升的主渠道。

3.2循环经济型科技人才不足

循环经济创新型人才总量少且整体水平不高,人才优势未转换成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已有科技人才技能欠缺、平而不尖,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战略科学家和技术领军人才屈指可数,循环经济技术创新骨干力量和高绩效优秀团队数量不多。全省循环经济类科技人才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大中城市、发达地区和龙头企业人才辈出,中小城市、中小企业、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循环经济科技人才严重缺乏。人才外流较严重,循环经济领域后备人才明显不足,人才创业环境、发展环境及生活环境有待优化。

3.3企业间面向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联盟有待完善

湖北省企业间已形成激光加工、光纤材料等部级技术创新联盟2家,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5家,精密制造、智能交通及其它各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7家。但由于目标架构、技术路线、资源整合等方面不协调或不匹配等原因,一些联盟形同虚设,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主要靠少数大型企业单兵作战,企业间联合攻关局面尚未形成。企业技术创新联盟不能为技术攻关、产业链延伸等提供持续的技术积累,导致国内企业及产业多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技术创新联盟对企业技术进步的贡献不突出。

3.4循环经济发展缺乏多元化科技投入

政府科技投入方式单一,效率不高,覆盖面窄,只有少数单位受益。政府投入未及时向引导基金转变,常以行政审批手段将财政拨款用于单个企业而非公共平台。对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大,偏好于资助国家战略层面的项目和核心共性技术及有市场前景的技术研发。企业面临资本市场不发达的窘境,许多企业自筹资金不足,面临金融机构惜贷、民间融资难、外资或风险投资扶持力度弱、互联网金融贷款慢等难题。以政府财政资助为引导、企业资金投入为根本、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和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尚未形成。

4基于科技进步的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策略

4.1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提高循环经济型技术创新溢出水平

科学的基本任务不是积累与整理知识,而是对自然与历史的真理空间不断开拓。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进步之源,是提高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产出和溢出水平的根本因素,因此要尊重基础研究规律,打破急功近利的思维定势。政府应以战略眼光对基础研究进行超前部署。努力追踪科技发展前沿和循环经济市场需求,力保科研规划及资助与高科技变化相适应;加大基础研究资金支持力度,优先资助具有战略前瞻性、全局带动性的循环经济基础研究,使基础研究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政府还应优化配置基础研究资助模式,扩大基础研究投入比例。提高基础研究中竞争性项目的资助力度,协调竞争性支持与稳定性支持的比例;扶持国家各类实验室及科学研究中心等基础设施及人才队伍建设,使科学家全身心地投入基础研究。加强多学科人才的交叉融合,推动多学科合作研究,鼓励国际交流,全力构建符合大数据、大科学时代的高水平基础研究体系。

4.2加快湖北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是创建湖北省特色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组建省级核心技术及行业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强化循环经济技术组合、技术集成、技术平台及成果转化,加快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的重组应用。大力发展替代技术、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优先发展多学科交织、跨行业共进的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依托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推动长江流域循环经济的管理与服务创新,完善循环经济技术体系;二是构建动态高效、基于大数据的循环经济技术平台。融合大数据、智能生产和无线网络等新技术,强化循环经济技术平台建设,为循环经济领域内数据规模快速扩展及类型不断增长的技术产品提供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模式。借此技术平台合理配置循环经济科技资源,重塑循环经济技术、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三是构建系统科学的循环经济行业技术标准体系。加快循环经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普及,支持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内循环经济技术标准,引导企业按标准化组织生产。探索适合湖北省情和企业实情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改变循环经济技术标准、行业标准、产品标准及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标准匮乏的现状,依托标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4.3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劲提升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企业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湖北省各级政府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供技术创新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使企业成为循环经济领域内的技术创新主体、研发投入主体和成果应用主体。另外,企业要把资源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及利益纳入企业文化建设,争当技术创新主体;将对资源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利益纳入企业文化建设范畴,合理配置技术资源,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战略,构建以自主创新为主、跟随模仿创新为辅的循环经济技术路线,切实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企业应借助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对技术研发路径、技术要素组合、其它创新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发展顺应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及服务,打造与市场需求相一致的技术链、供应链及产业链。

4.4构建多样化跨国技术创新联盟

湖北省各企业要明确产学研合作方向,组建多元化跨国技术创新联盟,使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突破重点国别与地区,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构建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横跨国内外的产学研合作联盟。根据循环经济各类项目或技术要求,依托国内外循环经济产业园、科技园、生态工业园或高新技术开发区,与国内外其它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家技术中心建立科技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展技术开发及技术创新活动;形成资源共享和副产品互换的产业共生组合,实现产品技术、服务供应链的耦合。依托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纵连横与“走出去”和“请进来”,企业持续吸纳海内外科技创新资源,开展全球化产学研合作,实现企业自有资源与海内外先进科技资源的对接,互补技术资源,分散研发风险,降低研发成本,获得规模创新效应。

4.5建立科学公正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一是设立科学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评价指标及其分类化标准。湖北应遵循3R原则,结合国家制订的重点领域循环经济清单,借助先进的技术指标、评价参数及统计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和生态效率法鉴定技术优劣,提高技术早期预警与防控能力,以前瞻性、可操作性强的技术评估体系推动完善循环经济整体评价标准体系;二是将循环经济技术评估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借助法律法规明确技术评估及相应机构的职责权限,使循环经济技术评估工作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循环经济项目评估及准入制度建设;三是强化循环经济技术评估主体建设,培养高水平技术咨询师、技术评估师、评估机构等。努力培养熟练掌握国内外先进评估标准、评估方法和专业化运作模式的人才,扶持循环经济技术评估机构发展壮大,尽早结束目前国际技术评估机构一统我国评估界天下的窘况。

4.6加强循环经济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开发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型科技人才分类培养,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成果参股分红,以项目形式投入市场运营,创建科技人才“项目+团队+市场”的开发模式,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及服务保障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建立科技人才协同联动机制,做好科技人才、科研单位与市场的“对接服务”。加大对循环经济领域科技人才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试点成立企业科技人才区域联盟,整合区域人才资源,打造强有力的科技人才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对科技人才的服务意识,遴选优秀科技人才深入企业、市场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成立科学规范的目标绩效评估系统,完善保障机制;三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评价体系。优化科技人才评价长效机制,创新科技人才信息交流平台,引入市场考评和社会考评体系;加大对国内外高水平科技人才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考评和项目资助公开力度;增加财政支出,奖励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科技创新项目及科研单位;加大科技人才反腐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科技人才推进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4.7完善循环经济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

一是实现湖北省科技投入结构多元化与资源的合理配置。改革现有财政资金投入管理模式,以“项目+团队+市场”的人才开发模式为借鉴,分类别、分阶段、分平台进行资金投入,辅以资助补贴激励等引导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份额;促进金融服务政策制定及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搭建中小企业技术融资平台,设立科技投入基金,确保科技投入向高新技术企业、循环经济型产业及技术院、湖北科技人才体系建设倾斜。二是强化湖北企业技术投入的主体地位。加快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引导与服务,施行项目投入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服务,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者、执行者和受益者。三是优化湖北科技投入风险评估制度。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对科技投入各主体的风险评估及补偿制度,切实提升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主体投入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活动,盘活全社会的科技投入要素。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篇3

[关键词]循环经济视角;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产业园区,具体指的就是技术、科学以及人力物力和财力都相对集中的区域。产业园区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对其内部资源潜力予以深入挖掘,并且实现其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和占用,使得产业园区自身生态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得以提升,并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为此,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也是其重要的发展趋势。

1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内涵与特征

1.1生产可持续发展

生产的持续性主要是针对粗放式生产方式而言,现代产业园区一定要保证生产的集约性,不仅要将生产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同时,也应当重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全面保护生态环境。为此,一定要对自然资源予以合理地利用,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提升。[1]另外,企业应当采用清洁生产方式,构建健全的清洁生产组织体系和生产管理制度,并制定出清洁生产的方案。基于此,应当重视其生产的前端、过程、末端治理以及清洁审计工作的重要作用。

1.2生态可持续发展

在对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始终遵循持续产量原则,针对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正常功能需要给予一定的维护,确保生物更加多样化,且生态系统能够更稳定。其中,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确保产业园区生态资源能够具备持续生产能力与功能,其中具体指的是土地资源及自然环境的利用,绿色能源的有效开发。

1.3科技可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对很多生产力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生产园区也一样,其对于生态环保及文明道德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2]产业园区应当积极地发展科技,保证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产业园区企业局部利益同整体利益。其中,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产业园区生产力的深入发展。另外,需要对科技成果予以全面开发和利用。

1.4社会可持续发展

产业园区内部人口质量与生活质量的提升,内部消费方式的转变,全面推广绿色与适度消费,有效完善园区内部的医疗与社会保险,这就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持续性所重视的是与园区居住者基本需求及高层次社会文化需求的契合程度。

2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所具备优势的分析

2.1科技优势

产业园区自身的科技能力极强,并且在资源集约型发展与环境无害型经济方面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第一,高新技术。绝大部分的高新技术区域,在其实际运用的过程中,能源消耗不多,且环境污染程度不深,所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3]第二,环保技术。所谓的环保技术,指的就是社会技术的发展始终根据自然界的生态原理,基于生态技术和消费技术,通过增加其他技术以保证生产与生活肥料实现还原利用。这样能够使环境容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现其经济价值,并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第三,适用技术。能够同国家环境与资源条件相适应的技术就是适用技术,并且能够在高新技术和环保技术实际运用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补充。

2.2观念优势

因为产业园区的建设已经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始终,所以,在对其经济效益予以考虑的基础上,应当深入地探究怎样使用与生态环境的融合。与此同时,通过生态特色的有效利用来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及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而且需要在产业园区中积极地贯彻并落实生态生产的观念。[4]

2.3制度优势

在产业园区内部,特别是园区与园区内部企业环境保护及资源消耗方面都存在制度的限制,所以,如果能耗与资源消耗量大,或者是污染环境的项目是难以进入到产业园区当中的,这与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极大矛盾。由此可见,进入产业园区的重要指标就是环境条件和资源消耗的状况。而这些限制会对产业园区内部企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使其主动改进技术,并且合理地使用清洁工艺与绿色生产营销方式,将其当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消耗,强化环境保护,实现产业园区综合经济效益的提升。[5]

3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内容

3.1形成循环层次

首先,在产品生产层次方面,应当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在整个过程当中对污染进行预防和控制,确保将污染排放降到最低。其次,产业的内部层次物能够有效地交换并且实现互惠互利,保证废弃物的排放最小化。其中,对于农业来讲,最具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就是立体化种植;而在养殖行业中,可以实现立体养殖;在工业当中实现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最后,实现产业各个层次之间的废弃物互换,保证废弃物以资源化形式予以利用。其中,对农业来讲,稻田养鱼的方式比较典型。因为稻田能够为鱼提供适应期生长的环境,而鱼在稻田中则能够吃害虫或者是杂草。[6]另外,鱼粪还能够滋养稻田,有效地降低了使用化肥或者是农药的数量,对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而对于工业来讲,企业废物能够被另一企业当作原材料进行使用,进而实现企业之间在能量与水等多种资源梯级利用的目的,进而保证物质的闭路循环,而能量也能够获得多级利用,最终完成物质能量流闭合式的循环目标。

3.2合理构建生态产业链

对于产业园区生态产业链来讲,其主要的内容有生态种植业、林业、渔业及牧业和工业,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合作,有效地交换废物并予以循环利用,以要素耦合以及产业生态链等多种途径形成网状,相互依存且密切联系,进而形成生态产业体系。其中不同产业部门在“质”的方面互相依存且制约,而在“量”的方面则是根据特定比例而形成的有机体。[7]因为,可以将蔗田种植业、制糖加工行业以及酒精酿造、造纸行业系统予以综合性处理,并且形成框架,在盘活与优化,甚至是扩张过程中,构建生态产业链。

3.3生态技术的支撑体制

要想实现循环经济,并且构建生态化的产业园区,一定要积极地转变具体的设计思想,并且完美地融合经济、社会以及环境效益,确保物质能够得到循环利用。基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想法,应当合理分析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物流及能源流。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实现生产消费过程中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减少,也能够合理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及排放。[8]另外,还可以针对建立生态产业园区过程中的生态技术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现代高新技术予以合理地应用,并且深入研究关键性的技术,使得生态技术自身的经济性与可行性都能够得以提升。除此之外,一定要将上述技术作为重要支撑,积极构建并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及相应的优惠政策,保证生态产业园区更加完善。

4产业园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

基于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工程理论的指导,生态产业园区针对特定区域内具有不同生产目的的产业,以物质循环、生物与产业的共生原理作为基础,进而对自然生态系统当中的生物链关系进行有效的模拟,并且在其中实现纵向闭合产业与横向耦合产业循环链的建构,尽可能地降低资源的消耗以及废物的零排放,以保证所中产业的综合性发展,形成产业集团。其中,生态农业园与工业园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产业园区内部的多种产业,不会受到产业自身生产方式的限制,并且在原材料的供应及产品分类等多个方面,其权利与发展的机会都是同等的。[9]由此可见,这不仅仅是传统生产方式的有效转变,同时也充分展现了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在生态产业园区,实现生产和自然系统的集合,探索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全面优化及发展的协调性。对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能够积极地推动其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使其在区域经济,甚至是环境与社会效益方面得到统筹发展。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实现资源使用效率的有效提升,且废物得以再生利用。产业园区实现循环经济发展,也同样可以增强园区内部各个产业的前后关联,对园区内部的环境信息系统即支持性的服务实现共享。而站在环境效益的角度进行分析,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在降低污染源及废物源的基础上,还能够对具有创新特点的清洁生产技术予以灵活运用,有效地缓解生产对于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10]正因为生态产业园区自身的优势比较明显,所以,也同样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认可与关注,而且在实践中应用。而我国目前的生产方式属于粗放型,资源消耗量很大,而且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生产的效益也不高,所以,全面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政府政策支持与引导之下,以生态设计手段对产业园区予以规划,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之下,不断鼓励企业积极地运用新的工艺与技术,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实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提升,而这正是当前我国产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的重点。

5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产业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将循环经济理论内容作为指导思想,实现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确保其向着资源节约型及环保友好型的方向发展。然而,产业园区的生态化属于新生事物,其发展具有一定的长期性特点,所以,同样需要有政府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通过政策的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使得资源使用率得以提升,并灵活运用科学技术,进一步推动产业园区的循环发展。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对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展开了详细研究与讨论,希望能够为其循环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循环经济与西北工矿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14(8):326-327.

[2]常前发.矿业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金属矿山,2014(2):171-175.

[3]张玉山,李继清,张惠兰,等.基于水资源循环经济理念的新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3(2):768-770.

[4]张婧文.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国航空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1,29(6):76-79.

[5]王俊岭,赵瑞芬.中国钢铁工业循环经济效率与质量二维评价[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24-128.

[6]何建东.矿产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J].社会科学家,2013(8):83-86,98.

[7]戴铁军,高新昕.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J].生态经济,2014,30(2):150-153.

[8]张梅芬.循环经济对煤炭产业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路经探讨[J].煤炭技术,2013(10):221-223.

[9]岳兴懋.论宏观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4):76-79.

[10]王平.试析煤炭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J].科学与财富,2016,8(2):304.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篇4

高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动力和重要支撑

循环经济是一种发展,就是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利用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矛盾。它要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资源化的目的,是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了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利用废物”的过程,从而达到“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

循环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高技术的支撑和推动,高技术是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循环经济每一个原则的贯彻都离不开先进的处理和转化技术,也离不开先进的载体。在形成与资源、能源供应、交通运输配置、市场销售、环境容量相适应的比较合理的产业布局中,尤其是在后处理系统,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水、材料的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的恢复与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等环节中,高技术的支撑和推动作用不可忽视,环环有创新,链链需技术。高技术对循环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可以极大地提高资源生产率,使资源消耗从高增长向低增长、零增长转变;可以显著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设计源头就考虑材料的再利用,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变,从而缓解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具体来说,比如:

在减量技术方面(低物耗、能耗煤基液体燃料生产技术)

我国人口占世界21%,但人均石油占有量仅是世界的1.8%,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到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已成为影响国家战略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将煤气化后制成合成气,再由合成气经“费―托合成”生产汽油、柴油,或利用先进的“浆态床一步法”工艺大规模生产甲醇(代汽油)或二甲醚(代柴油)清洁燃料,将可有效缓解我国面临的油气资源紧张局面。

在再利用技术方面(如燃煤工业锅炉改造技术等)

我国在用中小锅炉约50万台,平均单机容量只有2.5吨/时,设计效率为72%~80%,实际运行效率65%左右,其中90%为燃煤锅炉,年消耗煤炭3.5亿~4亿吨,节煤潜力约7000万吨。通过实施以燃用优质煤、筛选块煤、固硫型煤和采用循环流化床、粉煤燃烧等先进技术改造或替代现有中小燃煤锅炉(窑炉),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行机制,燃煤工业锅炉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节煤3000万吨,燃煤窑炉效率提高2个百分点,节煤1000万~1500万吨。

在资源化技术方面(如生物质能转换技术)

我国的农业生产每年产生大量秸杆,其中可用于能源的部分相当于1.8亿吨标煤,约为2000年能源消费总量的14%。以村镇为单位,采用高效秸杆气化技术、液化技术、高密度化技术等生产高品位能源或用于小型发电,可有效改善农村用能效率,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同时还可减少秸杆直接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由以上事例可见,循环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撑,高技术已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围绕循环经济开展重点领域的高技术产业化工作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要求人们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把自身置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把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

循环经济的技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生产过程的资源和能源消耗;二是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三是对生产和生活消费后的废弃物进行全面回收,可以重复利用的废弃物通过技术处理进行无限次的循环利用。这将最大限度地减少初次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四是对生产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扩大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的规模,扩大就业。

上述四大特征要求大力发展废弃物的回收与处理适用技术;要求大力发展高附加植、少污染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要求高新技术向污染处理和资源再生产业扩散。它的最终要求是使利用再生资源的经济效益高于利用有限的初次资源的经济效益。按照传统的“单程式”的技术范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着重于工艺的革新和全面提高资源的技术利用效率。而循环经济要求在这一切的基础上,用系统观的思想,运用全寿命周期理论,从产品设计、生产流程到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实行全过程控制。循环经济要求用新的思路去调整旧的产业结构,要求用新的体制激励企业和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发展高技术产业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技术范式,一种新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成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

以替代技术类的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和嫁接

21世纪物质的合成与制造将面临的挑战是:利用分子自组装合成具有特定性质的有序体系;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物质形成与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本质和规律;揭示分子的运动规律,预测新分子的生态影响,用以指导新物质分子的创造;开发物质合成、转化的新策略和环境友好的新技术体系,实现新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物质的可控制造;设计高效、环境友好和低能耗的生产工艺。鉴于传统产业技术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最为突出,发展高技术就必须考虑环境保护、降低原材料消耗、节约能源、关键合成技术和专用化技术等问题。

用高新技术促进技术集成 创建绿色生态产业链

所谓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即开发传统产业在关键点的粘结技术,使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资源在生产全过程中得到高效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生态产业链系。

鲁北化工企业集团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家以一种产品的废弃物作为另一种产品的原料而循环生产的化工厂,成功地推出了“年产3万吨磷铵、4万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6万吨水泥”的装置。该联产装置把磷铵、硫酸、水泥三套装置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利用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硫酸用来制磷铵,硫酸尾气回收后制取液体二氧化硫用于生产溴素,废水封闭循环利用,四种产品同时连体而生,形成了一个无“三废”排放的良性循环。在中国和世界上首家实现四产品联产,实现了零排放,创出了产量高、成本低、效益好、无污染、低能耗、清洁生产的新路子。

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原子经济性”

“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的概念是美国Stanford大学的B.M.Trost教授在1991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高效的化学反应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成目标产物。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如果所使用的所有材料均转化至最终目标产物中,则该反应就没有废物或副产物排放。这种反应的效率最高,最节约能源与资源,同时也避免了废物或副产物的分离与处理等过程。因此,它是化学反应的理想目标。

利用高新技术提高原子经济性有两个途径:一是对传统生产工艺和流程的改造技术,二是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绿色化学的理想一方面是实现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要求原料中的每一原子进入产品,不产生任何废物和副产品,实现废物的“零排放”,并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催化剂和溶剂;另一方面是生产环境友好的绿色产品,不产生环境污染。21世纪中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应走绿色化道路,强调工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实现由分子水平去研究、设计、创造新的有用物质,直至完成其工业制造与转化过程的全程目标,最终实现资源的生态化利用,建立生态工业园区。

依靠系统化技术对传统产业战略整合

系统化技术是指主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考虑,通过构建合理的产品组合、产业组合、技术组合,实现物质、能量、资金、技术的优化使用,如多产品联产和产业共生技术。多产品联产通过多种产品的联合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和能源进行科学的分配来生产不同产品,或者对资源进行深加工,对副产物进行充分开发利用,都可实现多产品联产。产业共生将不同的产业、行业耦合在一起,通过共同生产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空间上将具有耦合效应的产业配置在一起,可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废弃物的生成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带动传统产业 提高工业化水平

信息科技与其他高科技相比,是其中最成熟、发展最迅速的高科技。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极强的渗透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十分广泛的应用性;二是能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从而全面扩展和加强人类的信息功能。信息技术在循环经济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循环经济来说,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首先要以现代的信息手段对资源输入的量与质进行监测并获得翔实数据,才可能保证生产的输入量最小化;同时,也应以现代信息手段监测废弃物,使之达标排放。从广义看,信息技术是所有高技术产业中最成熟、最具渗透性、产业化程度最高、唯一能与信息资源(包括知识资源)相结合的高技术,只有信息技术才能通过信息化改造其他产业(包括传统产业)从而使整个经济根本改观。

依靠高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遵循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我们在依靠高技术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围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重点领域高技术产业

以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作为重点领域――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化、建筑、建材、造纸、信息等,把在以上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作为优先主题,实施重大专项工程项目建设,加快突破瓶颈制约。在循环经济的产业链中打造出核心技术,以核心技术为基础,形成集成技术群,将循环经济产业化做好、做强、做大。

加强对行业的规划引导和宏观调控

鼓励相关行业修改产品设计、使用规范,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都贯彻“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协调行业关联政策,如制定钢铁企业电力上网的合理政策和价格体系,允许钢厂利用余热、余能、剩余煤气等建自备电厂;制定和完善冶金炉渣等用于建材行业的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激励政策,加快以重点行业、企业为核心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

加大对工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科技投入

如共性节能技术、节水技术、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技术、生态材料技术、生物催化技术、废弃物的处理、再生资源的利用技术;节约能耗和物耗,污染轻或无污染的工艺,包括清洁生产工艺;提高材料使用寿命,研发新材料以替代有毒材料和污染材料;开发资源再生技术,特别是废家电、废电池、废电脑等废物的再生技术;开发各类预测模型,以确定经济效益与循环率、资源再生费用以及产品价格等因素之间的关联度,研究新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产业和不同生态链的合理性及稳定性。

充分发挥高技术在传统产业改造和循环经济产业中的特殊作用

在技术原创上、项目源头上、在循环技术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先进技术,创造出最大技术效能,制定完善资源节约和回收利用的政策。鼓励利用废钢、废塑料、钢铁渣、含铁尘泥、尾矿、废轮胎等大宗废弃物,将废钢和废塑料的回收、分类、处理和供应发展成为规模产业,对资源再生产业在技术开发上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如垃圾资源再利用技术、农作物秸秆再加工技术、聚合物制乳酸技术、沼气开发利用技术等;重视工艺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工艺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工作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使工艺技术成果大面积、大范围推广实施,以形成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将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的技术组合式推广应用,将快速成型的集成技术推向市场,提高企业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技术集成的产业链、生态链,落户于产业化示范基地、高新技术园区和其他产业化集群中,支持中小企业应用高新技术,进入循环产业链中发挥创造性作用。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篇5

一、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效与困难

1.发展成效。一是产业基础雄厚,循环链条完整。新能集团通过废弃物集中拆解加工、集中无害化处理,多元化回收实现绿色发展。集团拥有中国第三条意大利普洛佩兹和西班牙拉法格公司联合开发的废杂铜火法精炼工艺生产线,建立了12条国内先进的废塑料再生利用生产线,4条家电拆解生产线,引进台湾贵金属提纯生产线。年处理废旧机电产品27万吨,年产无氧铜杆12万吨,年产再生新型环保木塑产品1万吨、井盖地砖4万吨,年处理废旧家电产品150万台,年产贵金属500公斤。自主研发了裂解发电设备,将再生资源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终端废弃物进行裂解发电,产生的电力供给集团自用,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98%,努力实现“自消化、零排放”,形成上游企业的产品作为下游企业的原料,构筑了企业小循环。二是环保设施齐全,监管措施有力。集团拥有先进的破碎除尘、水循环等环保设备,有效杜绝二次污染。工业废水和废气,通过环保处理,出水水质和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等各项指标均达国家标准。建有全方位、无死角的视频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并建有ERP管理系统,实现物料采购、生产、销售的全程数字化管理,先后获得ISO14000、ISO9001认证。三是坚持自主创新,智力保障完善。集团和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再生资源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先后承担了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等科研项目,围绕着难拆解电线电缆、电机绕组的热解分离、新型木塑产品开发等技术开展课题研究,建立了多尺度智能化拆解与分离装备、梯级热解分离组合集成装备等示范生产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申请专利10余项,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四是企业文化丰富,示范作用显著。集团是子牙国家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的重点观光企业,建有长1500米的工业循环经济观光通道和循环经济展厅,为中小学生及社会公众展示“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

2.创造“新能模式”。“新能模式”是新能集团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出的环保型发展模式,是以节能、减排、降耗为目标,以资源再生、绿色环保为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生产模式。具有几个特点:一是产业链较为完善。首先,利用完善的回收渠道将各类再生资源回收;其次,将回收的再生资源进行初步加工并分类;再次,将各种分类的废旧资源进行精深加工,产出各种产品供生产生活消费;然后,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的废弃物、秸秆、垃圾等进行裂解发电;最后,各类产品在经过消费后再次变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使循环经济构成完整闭环。二是产品出路较为广泛。新能集团拆解处理主要产生废钢、废铝、废铜、废塑料和不可利用的废物残渣。集团与大型钢厂、铝厂进行战略合作,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废铜利用集团的拉法格设备进行精深加工,生产高精度高导电铜杆;利用木塑生产线将废塑料与木粉等融合生产可完全回收利用的木塑、井盖等产品,可用于市政工程建设。三是与子牙园区良性互动。依托子牙园区的资源优势,一方面消化本地区再生资源行业产生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为其提供资源和能源,还能处理园区其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可利用废弃物。与园区内企业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在周边地区形成“局部小循环”的循环经济体系。

3.制约因素。通过调研了解到,新能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和难题,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一是信息不畅,不能及时掌握行业信息、宏观经济信息、政策扶持信息等。二是技术创新难度大、周期长、生产力转化率低。三是研发投入比重大,投资周期长,财务风险大,企业自身资金较少,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四是管理水平较低,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不科学是民营企业的共同点,也是影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不利因素。

4.企业诉求。企业希望政府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支持:一是提高行业门槛、加大环保力度、提升环保标准,关停工艺设备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作坊式企业。二是对于环保设备研发、工艺流程改进和回收网络搭建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三是帮助搭建研发平台、营销平台和产业链平台。四是海关、商检、港务能协调配合、改革模式、简化流程,提高货物的通关速度,加快货物的周转速度。五是减轻税负。进口再生资源海关代扣增值税税负较重,国内再生资源行业原材料购进一般无进项抵扣,增值税税负偏重。

二、几点启示

1.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双赢的发展模式,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瓶颈约束的根本性举措。新能集团站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前沿,经过数十年的实践证明,通过实施循环经济试点建设,一是把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做到变废为宝,显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如,新能集团实施的铜杆精深加工项目,年产铜杆12万吨,年可节约原生铜矿1560万吨,减少1200多万吨工业废渣、24万吨二氧化硫及180万吨其他废气排放,年节水768万吨,节约标准煤36万吨。裂解发电项目年发电量870万度,年节约标准煤3050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245吨。二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实行清洁生产,从根本上解决拆解污染问题。三是形成了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还吸纳了劳动就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充分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从新能集团发展历程来看,其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就是与实体经济发展结合而生。壮大循环经济产业,需要调动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使之成为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转型的骨干力量。新能集团目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的规范和升级,这也是整个再生资源行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当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存在着准入门槛低,行业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高,回收体系不完善、企业税负较重、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为此,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积极为企业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吸引企业在循环经济领域的投资,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最佳收益,使得循环经济发展真正做到既“循环”又“经济”。

3.充分发挥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要加快园区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从调研中感到,新能集团的成长见证了子牙园区的发展,同时子牙园区的建设运营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良好的发展空间。以园区促企业发展的模式主要进行了几个创新:一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模式。园区以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为依托,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延伸为重点,集中政策和资金支持,形成了产业聚集度高、规模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向专业化、集约化和特色化发展,有助于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绿色管理模式。改变了行业经营分散的状况,实现相对集中管理,大大提高了再生资源行业规模化经营的水平和拆解、加工水平。譬如,园区统一建设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废弃物处理等为一体的综合节能环保系统,还建立了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的联合监管体制,对废弃机电产品从拆解加工到拆解后各种材料去向进行全程监管。三是创新再生资源产业技术人才集聚模式。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拆解加工技术设备,建有循环经济科技研发中心、再生资源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机构,汇集了中科院等知名科研院所的多学科研发力量,初步形成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

三、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化示范基地。一是进一步强化产业聚集。落实《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管理办法》,推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向子牙园区集中布局。各部门出台具体办法,引导新建的循环经济的大项目、好项目向子牙园区集中,对园区外已有的循环经济项目,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其向园区集中。加大行业监督和整治力度,取缔严重污染环境的小拆解企业。二是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协调国家财政部将园区内企业上缴的海关代扣废物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部分或全部返还园区,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项目建设,扶持园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同时,将园区上缴的税费市级分享收入和区县级收入全部返还给园区,用于支持园区和企业发展,优化投资服务环境。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支持产业区内符合国家循环经济产业政策和产业区产业发展规划,有较高创新水平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静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物流以及循环经济科技研究开发等项目实施。

2.加大规范化管理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研究制定《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办法》以及《报废汽车回收拆解技术规范》等。二是进一步拓宽回收渠道。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鼓励再生资源利用企业与相关生产者、销售者以及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协调建立京津冀地区的报废汽车、废旧电子信息产品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立一体化、规模化的回收网络。三是进一步完善海关、检验检疫、环保、园区“四位一体”联合体制,更高效地完成进口固体废物的报检、通关、查验、征税、放行等查验监管业务,为企业创造优良通关环境。四是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抓好企业环保措施落实,完善监督网络。建立环境监测制度,设置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对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3.加大保障体系建设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增添动力活力。一是建设科研保障体系。围绕循环经济产业的关键共性及前瞻性技术,实施废旧高分子产品回收利用技术与示范、废旧小型电子电器产品再制造和资源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废旧机电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有色金属材料深加工等科技项目,积极促进成果转化。以“天津市专家服务基地”、“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为基础,聚集一批相关技术领域的高端技术人才。二是完善金融保障体系。探索与世行、亚行等的深度合作,构筑集政策性融资、商业银行信贷、社会投入为一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深入实施“科技兴企”战略,进一步落实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为企业自主创新、技术改造、资源综合利用的项目提供服务。学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适时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上市服务的“联席办公机制”和“窗口服务机制”,为中小企业上市提供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三是完善信息保障体系。推动两化融合,建设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市场交易、物流运输、资源回收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落实信息资源的逐步公开与共享。建成子牙园区演示展示系统和信息服务中心,基本实现智能交通、数字城管、环保监察、智能楼宇等多领域的信息化。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篇6

关键词:公路建设;循环经济;技术应用

1 循环经济的提出及内涵

1.1“ 循环经济”的由来

“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 K・波尔丁在 20世纪 60 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谈到的, 1972 年成立于意大利罗马的科学家俱乐部 “ 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经济增长的极限问题, 在《 增长的极限》 的研究总报告的第三章中专门写“ 人均资源利用”一节, 说明资源循环问题。所谓“ 增长的极限”是指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生产目的, 以传统工业为第一支柱的工业经济, 靠不可再生的能源与其他矿产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为发展生产的前提, 在人口增长、资源耗竭和环境污染的重压下, 不可能持续发展, 增长是有极限的, 最终将出现“ 零增长”。“ 循环经济”的提出启发了 60 年代末开始的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经济研究。

1.2循环经济的内涵

20 世纪末, 人类社会呈现出经济迅速发展、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繁荣, 同时, 又面临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现实, 这就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的未来和前途。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高效利用的最高境界,是已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的基础, 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当务之急。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将资源消耗型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公路是一个特殊的产品,每一条公路都是具有不同特性的单件产品,建设公路资金投入高、资源消耗多、对环境的影响大,在此领域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就是要循环利用和节约路用资源,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来获取最大的公路发展效益。其在公路建设领域中的实践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节约资源;二是保护环境;三是材料循环利用。近年来,我国公路管理部门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理念在公路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加快推进实践的步伐,不仅贯彻落实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技术政策,而且坚持科技创新,大力研究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2 公路建设中运用循环经济的原则

( 1) 大系统分析的原则。循环经济是较前更全面地分析投入与产出的经济, 它是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大系统中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 均衡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其基本工具是应用系统分析,包括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生态学和资源系统工程管理等一系列新学科。

( 2) 生态成本总量控制的原则。生态成本也记入成本, 当我们进行经济生产给生态系统带来破坏后, 再人为修复所需要的代价。

( 3) 生产中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资源原则。太阳能、电能、受控热核聚变能是可再生能源。 ( 4) 生产中尽可能利用高科技原则。尽可能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目前称为高技术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等都是以大大减少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投入为基本特征的。

( 5) 把生态系统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 循环经济认为生态系统建设也是基础设施建设, 如狠抓“ 退田还湖”、“ 退耕还林”、“ 退牧还草”和“ 退用还流”等生态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来提高生态系统对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

( 6) 建立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统计与核算体系原则。应建立污染的负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指标体系, 以循环经济的观点进行核算。目前我国防治污染的环境总投入已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1.29%。

( 7) 建立绿色消费制度的原则。以税收和行政等手段, 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生产与消费, 促进一次性产品和包装容器的再利用。

3 循环经济理念的实践

3.1贯彻落实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技术政策

近十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快速发展,有利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各级公路管理部门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特别是近两年公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土地资源瓶颈作用日益突显,主要路用材料水泥、钢材、石料、沥青等国内需求旺盛,价格上涨。在此形势下,我们在路网改造和重要县道建设工程中积极制定并贯彻落实了一系列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技术政策,有利保障了我国公路可持续发展。

(1)合理利用老路老桥原则。

老路老桥是属于国家和人民所有的公益基础设施,是几代公路人不断建设和养护的成果,过去和现在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该倍加珍惜。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可能需要对其进行改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但老路改建与新路建设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点,老路老桥既是实施改建的重要边界条件,又是改建工程的重要资源。从循环经济理念出发,借鉴世界建筑改建的历史经验,我们认为应该从工程设计阶段就入手,认真考虑,合理利用这一资源。为此我们采取了尽量利用老路平纵线形及路面、保留或翻新老路沿线交通及绿化设施、维修加固利用老桥等一系列、多层次的综合措施,充分利用了原有的公路资源。

(2)节约集约用地原则。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其稀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面积1.43亩,我国更甚于此。对土地实施高效的节约集约开发利用,是我国公路建设走资源节约型发展之路的关键。为此我们采取了严格审查路线方案、重视路线走廊的集约利用、降低路堤填土高度、增加路堤路肩墙、鼓励集中取土以及弃土场造地复垦等多项技术措施,努力协调好公路建设用地与节约用地的关系,提高土地利用率。

(3)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原则。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局部或某一时段成本最优并不等于系统最优,资源节约工作必须贯穿项目设计、建设、养护及运营的全过程,应系统解决工程结构的耐久性、抗疲劳性、安全性、可维修性,防灾减灾的有效性,以及环境协调性等问题。不能单纯考虑建设期的资源资金节约,而是要追求全寿命周期成本最佳,这是近年来我们正在逐步树立的新理念,为科学决策技术方案奠定了基础。

3.2研究推广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

科技创新是走资源节约型公路发展之路的动力之源,是循环经济理念实践与应用的有效途径,我国公路部门一贯高度重视研究推广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历史上就曾开展过利用工业废料粉煤灰填筑路面基层、利用炼钢废渣填筑路基、绿化公路保护环境、维修加固老桥等一系列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技术实践活动。近年来,我们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工程实践,努力加快实践的步伐,例如:整修路边弃土场并从附近河流滩地移植天然草皮和乔灌木,营造了和当地环境融为一体的风景小品;用环保廉价材料――新型PVC代替交通标志铝板,既满足功能又节约资源;创造性地开发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其刚度介于半刚性与柔性基层之间,用低剂量乳化沥青代替高剂量沥青,经初步研究应用后认为该基层可能既可有效解决半刚性路面反射裂缝问题,又能避免柔性路面车辙、疲劳裂缝等病害,节约资源降低造价。不仅如此,我们还特别注意结合我国省省情和具体工程实际,引进应用新技术后做二次再创新,在公路边坡生态防护、老路面利用及再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边坡生态防护技术的应用――五九路边坡防护工程。

边坡生态防护技术是涉及公路、岩土、生物等多门学科的一项综合性新兴技术,主要是采取科学选择植物种类,增设坡面固定网及绿化基材,改进植物播种及养护手段等多项技术,使活性植物能够在岩石坡面自生自长,和固定网、基材及岩石风化层等共同组成坡面生态恢复系统,以便长期防护公路岩石边坡。例如,某公路工程施工路边坡防护工程,沿线地形复杂,山势雄伟,有许多高路堑岩石边坡需要防护。为了使功臣建设与自然景观相协调,遵从循环经济理念,经过综合分析社会、自然及经济技术等因素,将生物防护方案和常用的浆砌片石护面墙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后,最终决定应用边坡生物防护技术来尽快恢复公路建设中被破坏的坡面生态系统。

该工程为边坡生物防护技术在我国应用的第一例工程,于2003年7月开工,工期7个月,交工养护期2年,目前植物生长情况良好,边坡防护效果明显,和自然环境非常协调,得到广泛好评。通过边坡生物防护技术在公路工程施工建设上的应用,我们认为该项技术虽然存在技术综合性强、工艺复杂、自适应条件较高,后期养护难等限制因素,但是其防护效果好、建设及全寿命周期成本均较低,美观和生态功能强,既节约了砂石材料,又利用了生物这个最基本的可循环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公路边坡防护手段。近年来我们在充分吸收该技术后又不断发展创新,已形成了一整套、多档次、工程和生态手段相结合的公路边坡防护技术体系。

(2)老路面利用及再生技术的应用。

道路建设后使用到一定年限,沥青路面的损坏将不可避免,在路面维修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如不能回收利用,将带来两大问题:一是废料的闲置堆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量废弃的旧沥青和矿料将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因此,采用再生技术重复利用沥青混合料铺筑路面,既节约了资源、又循环利用了材料,而且还保护了生态环境,是一项完全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热点技术。

某路面改善工程是首次采用沥青厂拌热再生技术进行路面改善的项目,全长2 km,工期1个月。技术特点是充分利用现有机械、未加任何再生剂且废料利用率100%,节约建设资金50%,利用沥青废料约4000多吨,目前使用性能良好,正在进行长期路用性能检测。其为我国省下一步系统开展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冲击压实后再利用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目前道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路面结构类型,损坏后较难修复或重建。传统的修补方法有挖除老路修补或再建、功能性沥青罩面、水泥混凝土加铺等,挖除老路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沥青罩面无法防止老路裂缝反射至罩面层引起破坏,水泥混凝土加铺不考虑老路的利用价值造成浪费。采用冲击压实技术既能有限稳固路基,更能碎裂老水泥混凝土路面将其作为基层或底基层使用,较为充分地利用了老路面,比上述方式经济、环保,又能初步解决采用直接加铺方式所无法解决的反射裂缝问题,符合循环经济理念中采用最小资源获取最大效益的原则。

4 深入运用循环经济理念的想法

随着公路建设从高速跃进期过渡到平稳发展阶段,从粗放高消耗型建设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循环经济理念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将现有的政策及技术实践推向深入的同时,展望未来,我们还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继续深入研究、制定并贯彻落实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强制性规定和宏观政策;

(2)坚持理念创新,不断加强公路建设规划、设计阶段的循环经济理念的应用;

(3)严格执行桥梁新规范,推广使用高强度级别钢筋和高标号混凝土,节约资源;

(4)积极开展组合结构桥梁的实践应用,充分发挥水泥混凝土类材料抗压强度高以及钢结构类材料抗拉强度高的组合优势;

(5)积极支持废橡胶综合利用技术在支座、伸缩缝、改性沥青等路用材料中的科学应用。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公路建设正处于历史上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不断实践循环经济理念,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季昆森著.循环经济原理与应用[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2] 汪波,管勤,孙东根,朱新实.循环经济理念在公路建设中的实践与应用[A].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 2008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篇7

化工产业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繁荣、进步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在短短百年历史中,化工的发展早已超越了人类的预想,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当前化工发展中最严峻的问题是化工产业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对促进化工产业持续发展有积极意义。

一、化工发展现状分析

化工产业发展带给人类社会的财富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在现代经济形态下,人们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必须关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决不可竭泽而渔,以环境的毁灭换取经济的短暂发展。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化工发展的方向逐渐的绿色化工、精细化工、环境友好化工等方面发展,这就要求化工生产中必须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能够将低质化原料、废弃物进行再次的加工、改造,使其成为可用之物,生产过程中的三废排放要得到良好的控制,并能体现出化工生产的节能、降耗,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一过程必将漫长而曲折。一方面,受当前科技、技术水平影响,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对于化工生产的社会效益重视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当前,化工产业产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是普遍现状,这就造成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致使产品积压、资源浪费,同时反复、重复的生产模式影响了生产企业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造成了化工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此外,化工产业发展中,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效果过于关注,而对于化工产业技术的进步、新科技的推过应用等关注不够,造成了化工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日益加剧。

二、化工发展的趋势分析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化工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朗,化工生产与生物、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联系更加紧密,形成了多种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形势,例如以生物为基础的生物化工,以物理、生物等学科为基础的能源化工等,这些化工发展的新途径对于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积极意义。以精细化工发展为例,一方面,精细化工提高了商品的附加值,使商品的经济价值更好的发挥出来,同时丰富了产品的种类,且产品的更新换代快,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不同商品的需求,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另一方,精细化工技术要求较高,商品的性能好、质量稳定、使用价值高,不但促进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改善了资源初加工对环境的污染影响,缓解了化工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三、循环经济发展策略探讨

1.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是解决化工产业发展中资源约束的基本路径,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了资源的浪费和化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循环经济使一些低质的、废弃的材料得到了科学利用,改变了粗放加工造成了资源紧缺、资源浪费的状态,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更大的发挥,也使依靠资源为发展基础的经济转型为依靠科技为基础的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发展。从本质上缓解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此外,基于化工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提高了化工生产的经济效益,同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念,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得到了一定的解决,是工业时代解决化工生产与社会发展矛盾、环境保护矛盾、资源紧缺矛盾等的有效途径,为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也使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得到保障。

2.循环经济发展的策略

在化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要全面的、深入的认清现代化工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化工业发展的实践实事求是的制定经济的可循环发展策略,提高经济发展规划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应结合当前化工业发展的动向,科学、准确的预测化工业发展的未来途径,以超前的眼光看待化工业的发展和其发展中各种矛盾的解决,提高化工产业发展的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第一,树立绿色化工理念,从思想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观念,推进现代社会的生态文明,提高化工产业中对于水、土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对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例如,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将固态的煤炭转化为液态的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率,减少化工生产中对环境的污染,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经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整合中小企业,提高化工生产中的科技技术水平,优化化工生产工艺,缓解能源枯竭与能源需求的矛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第三,完善化工产业的政策保障,健全相关法制、法规,强化化学工业管理,全面、充分的做好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前期工作,推进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大力研发应用循环经济的关键技术,促进绿色化工、环境友好化工的发展。第四,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应结合规划,一方面,制定科学、可行的长期经济发展目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使循环经济发展的短期目标具体化,为化工产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实现化工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促进化工生产中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

四、结语

化工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曲折的过程,当前,在绿色化工、精细化工等发展理念的影响下,化工正向着降低污染、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等方面发展,不但提高了化学工业生产的效益,还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也使以化工为基础的经济获得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能量,形成了工业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互利共赢。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篇8

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定系统内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的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退田还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系统建设作为维持大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来抓。

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各要素中,资本在循环,劳动力在循环,而唯独自然资源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19世纪以来机械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的生产观。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实现资源再循环。同时,在生产中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上一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范文 下一篇:城镇和乡村建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