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02 16:43:18

资源共享理论

资源共享理论篇1

关键词 精品资源共享 电路理论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Construction and Experience of Circuit Theory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ZHOU Dongwan, ZOU Ling, TU Lingying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8)

Abstract Construction of resource sharing progra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pen boutique in the course, our purpose is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for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content to lead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and promote high-quality university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methods through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personnel quality training, service learning society. How to build quality resource sharing lessons, achieve better shar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improve students 'and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is that we should try and practic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on this basis, we construct and improve fine resource sharing on the "circuit theory" courses.

Key words boutique resource sharing; circuit theory;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工作和落实教育规划,我们学习研究了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的讲话,并依据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建立了由邹玲老师带领的电路理论课程团队,进行了电路理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申报和提交工作。这个课程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为重点,建立和完善资源系统,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进行,通过学校、省、国家进行三重建设,形成网络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的体现,实现资源共享,以此来提高社会学习者和高校师生提供更优质、更多样的教学资源。

1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方法和过程

1.1 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

我们的省级精品课程电路理论建设坚持以“三个融为一体”(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思想为指导,按照“重组基础、反映现代、趋向前沿、综合交叉”的课程建设原则,通过整合多年的课程建设经验,并结合湖北工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加大教学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力度,以电路理论省级精品课程为核心建立起了一个有特色的信息学科大类精品课程体系。

2013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精品课程建设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具体规划:(1)建成什么样的课程:即课程设置;(2)怎样建设课程: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3)建设条件如何:即教学队伍、实践条件;(4)建设效果怎样:及教学效果;(5)课程特色建设:即课程建设的特色。

我们以基本资源+拓展资源的模式来展示精品资源共享课(如图1所示)。

升级后的资源具有以下特色:(1)本课程是整个电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学生面很广。(2)有一批治学严谨、知识层次及年龄层次合理的教师队伍。有经典、优秀的国家统编教材及成熟的自编教学辅导材料。并拥有与之相配的实验、实习及培训手段。(3)建立了信息学科大类的知识网络平台及远程教学的计算机网络平台――“双网络平台”系统。在课程网络资源(包括课程内容及计算机平台技术两方面)的建设上有一定的优势。(4)完整的全程教学录像,课时设置合理。(5)丰富和严谨的课程基本资源。(6)具有特色的拓展资源,如中国数字大学城-电路理论课程资源。

1.2 创建基本资源

基本资源的定义是能够将课堂教学中的思想、课堂教学中的内容、方法体现出来的核心资源。基本资源包含教学大纲、日历、教案或者PPT以及重难点的指导和全程的课堂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的资源(如图2所示)。

1.3 充足的拓展资源

拓展资源的定义是指能够体现课堂教学特点,运用在各个教与学的环节,维持教与学的过程,相对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的辅助资源。举例说明:案例资源库、演示系统、试题系统、在线检测、网络课堂等等。

2 展望

2.1 拓展资源的进一步建设

精品资源共享课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如何更好地帮助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1)深入改革课程实践环节:依托学院电工电子实验实习基地,在保证基本理论知识的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大力改革综合性设计型实验。(2)完善电路理论试题库等网络资源的建设。(3)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的“双网络平台”系统。争取与高科技公司合作申报科研项目,形成产品,走向市场。(4)多样化、全方位发展电路理论拓展资源。

2.2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发展前景

电路理论作为高校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发挥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课程组的成员将本着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原则不断建设和完善本课程的精品资源共享的工作,进一步为广大师生提供更优质的课程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特点及建设方法[J].教学与管理,2012(12).

[2] 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2012.

资源共享理论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协作开发;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45-02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来,全国各级各类精品课程资源已然相当丰富。但是,海量课程资源的存在与优质课程资源的匮乏以及优质课程资源共享难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导致精品课程建设的重复性、低效率、低品质。要提高精品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发挥精品课程的教学交互优势,必须着力解决其课程资源的“老化”、“同质化”、“低质量”、“共享难”等现实问题。因此,优质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问题是近年来精品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的热点。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低质量和优质资源的匮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过程中存在量大任务重与人手时间紧的矛盾,使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存在重复建设、单兵作战的低效率、低质量问题。精品课程之所谓“精品”,首先要求精品课程建设的“高质量”。这种“高质量”不仅仅是网站设计的技术水平高和网页的外观布局档次高,更重要的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水平高,即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富有特色、反映前沿和实践性强。目前多数精品课程的网上资源开发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精品课程的评估和检查,只保证课程建设外观形式上基本过关、没有明显技术设计失误即可,在资源教学设计与建设方面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电子教案里的教学内容陈旧无更新,更谈不上创新,从而使精品课程建设只能是资料的简单堆砌和重复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质量欠优,教育实效性较差,师生从精品课程开发中获益甚少,精品课程精品效应不佳成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

(二)精品课程资源共享难以实现

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以其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但从目前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的实际来看,课程网站的优质资源较少,教学资源共享性差。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一是很多课程网站的教学内容极为简单,就是教材的翻版,缺乏思考创新,教辅资料也是相对“鄙陋”,无法跟上教学形势的发展。精品课程资源优化更新机制的不健全使精品课程“低质量”,无人“愿享”。二是教师对精品课程的设计都是根据自身的教学需求和教学特点而自主开发的,各种课程教学资源主要为教师自己的教学灵活安排的,而不为学生自主学习或其他教师协作教学所用,这种“各自为政”的特点或者说是弱点导致教学资源很难共享。三是有些高校出于知识产权保护、资源独享的考虑,不愿将其“品牌”课程与其他高校共享。这些精品课程网站往往会对外校的网上探访者设置各种障碍,使探访者难以访问到该校精彩的网络电子资源。

(三)精品课程缺乏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

为把精品课程建设成为“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五个一流”示范性课程,必须确保课程建设的“精品性”,而前提是必须确立严格有效的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但事实是,当前的精品课程评审“内容指标单一,要求的标准较低”[1],检查的内容仅包括“网站是否连通、是否全程录像上网、教学资料是否更新”三项基本指标。只要能达到“确保课程支撑网站正常运行并做好网上教学资源的更新工作”的基本要求,评审就算通过,精品课程就能立项。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评价体系,多数精品课程都只是“形式精品”,至于其品质质量却是完全“名不副实”。当前对精品课程评价的另一弊病是评价主体本身的局限性,精品课程的评判往往是由高校的行政主管部门的一些领导和少数相关学科的专家来评定,而很少有亲自开发精品课程并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的参与评价,更没有实际利用精品课程来进行学习的学生的参与评价和评审。这种欠缺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必然导致课程评价的某种“失当”和“无效”。更严重的是,由于实际工作操作上的困难,对于精品课程的后续建设情况和师生实际应用效果情况根本无法考核。建立健全完善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的对策思考

(一)确保精品课程的“优质”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品质要求

精品课程要想成为“精品”,必要条件就是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深刻、创新和具有实效性,而这个条件只有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第一线的学术水平较高、紧跟实践教学形势变化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才可能达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能否成为名副其实的‘精品课程’,关键在于能否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这也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精品效应’发挥的关键点。”[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化精品课程“高质量”建设的关键,必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优质高效的师资教学队伍。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中的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因为自身理论造诣高,对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学术上深入的理解和全方位的把握,这也就必然使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全面性和深刻性。而教学团队中众多的中青年教师尤其是中青年骨干教师,往往对国内国际热点现实问题最为关注也甚为了解,能紧跟时展潮流进行理论创新,同时他们的电脑使用和多媒体制作的水平也较高,能让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教学效果就好。现在很多高校进行了精品课程的专题式教学,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反映了现实热点,既发挥了教师的教学特色和优势,又带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研创新能力,这是非常好的教学改革。

(二)实现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深化精品课程建设的途径和目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利用优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能否真正起到“以其示范效应带动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的作用,关键在于构建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推进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完善精品课程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教师知识成果的独有性和专利权,并建立对精品课程开发教师的扶持和奖励机制,保证教师的合法和正当利益,使教师安心且乐意地让“资源共享”。其次,加速建立各高校资源协作开发与共享一体化机制。一方面,树立协作共享意识。“无论是学校管理层还是精品课程具体实施建设者均要树立开放的办学理念,摒弃知识壁垒的思想,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精品课程共享,将自身的优质课程推出去,积极吸收外校精品课程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优秀的教学效果,加强交流、合作,努力推进各校精品课程共同发展。”[3]另一方面,各高校应制定和采用统一的精品课程开发设计的技术标准规范,对协作院校主要参与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统一进行标准规范操作的培训,并设定统一的网上资源共享的便捷路径,形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联合共建共享的标准化平台,进一步提高资源统一开发和共享利用的效率,实现精品课程建设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三)构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课程评审机制是深化精品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的重要保障

精品课程资源之品质欠佳与难以共享,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精品课程评审机制的不健全和激励机制的不到位。为保证精品课程的优质开发和有效共享,应从两方面着手。第一,高校应建立严格有效的课程评审机制,确保真正的“精品”才能作为精品课程。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评审方式,必须由偏重专家评审、硬性指标评审转向注重师生、专家共同评审和课程应用实效性的评审。当前精品课程的评审主要是专家评审,专家评审确实能对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理论性、思想性的优劣把握得十分精准,但专家不像师生是课程建设后的直接利用者,不能一线感知课程网站建设的实际“精品效应”的辐射和带动情况到底怎样,很难对精品课程应用的实效性进行评价。精品课程对于教师的作用是通过对课程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利用来提高教学的效果,精品课程对于学生的作用是通过精品课程的学习和利用有所受益。健全精品课程评审机制的关键在于更多地纳入、体现师生的客观评价,把是否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利用,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有所收获,把精品课程“精品效应”的辐射率、影响力作为衡量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的有效性的根本指标。第二,高校应对倾其所能奉献才识、能力和精力的积极参与课程内容的研究和创新改革的教学团队给予充分支持和奖励,对教师的知识成果进行积极保护。构建完善的面向教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和奖励激励机制,是深化精品课程优质建设的机制保障。同时,为保证网络资源的高效共享,各高校可以给予“乐于分享课程资源给他人”的教师奖励补偿,对于想分享优质教学资源的外来访问者收取适当分享费用等各种办法来实现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的意义

努力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协作开发和共享机制,实现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其根本价值所在是实现优质教育共享和教育公平,其重要意义则是多方面的。第一,可以提高课程资源的开发质量,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优质教学资源,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二,可以提高精品课程资源的使用效率,节约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成本。第三,可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实现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各高校应弄清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与利用的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共享应用的机制,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精品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服务。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一体化机制,必将进一步提高优质资源开发和使用效率,实现精品课程建设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会杰,等.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工程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J].实践探索,2008,(11).

[2]陈德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精品效应与发展策略[J].当代教育理念与实践,2011,(8).

资源共享理论篇3

 

一、市场营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本思路

 

(一)市场管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特色介绍

 

通过讲授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发展动态的讲授和研究,使学生把握市场营销观念及理论的演变和新发展;并对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中的某些新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市场营销实践现状及其案例分析,了解和借鉴市场营销现实,加强感性认识;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已有的案例库资料的基础上追踪典型案例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新发展,通过对其不断完善筛选形成案例库更新;同时选择具有一定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新案例引人课堂。运用音像案例的观摩、文本案例的分析讨论、模拟性案例的操作来进行教学。

 

初步运用农产品市场营销理论解决企业在农产品营销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调研能力、分析研究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对企业的农产品营销活动进行实际的调查、分析、诊断,并提出农产品市场营销改进方案。

 

(二)农产品市场营梢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创新性

 

农产品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成为既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又兼有营销业务能力,既懂营销技术又懂营销管理基本知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使受教学生能够掌握国内外主要产品的供求状况、区域分布以及营销特性,了解国内外营销理论研究中的前沿热点。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成为具有创新性、实践能力以及开拓精神的实用型人才,为未来参加市场营销管理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市场营梢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笔者总结出了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模式:一、二、三、四、五的教学模式,即贯穿一条主线、实施两个教学方法、把握三个重点、联系四个实际、抓好五个环节。

 

(一)贯穿一条主线,着重强调在教学中要强调产品市场营销的思路、观念、思想和理念,特别是强调一个“度”的把握;

 

(二)实施两个教学方法,一是案例教学,一是互动教学;

 

(三)把握三个重点,即:营销环境分析、市场调研与预测、4PS的分析;

 

(四)联系四个实际:国内外实际、企业成功实际、学校实际、个人成功实际;

 

(五)抓好五个环节:笔记、作业、讨论、论文、演讲。

 

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式教学:结合国内外最新、最具代表性的市场营销案例进行课堂教学,促使学生关注现实问题,激起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尝试热情,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间题的能力。

 

互动启发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开启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听课兴趣,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并通过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等能力和团队精神。

 

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为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农产品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学校鼓励有条件的在校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创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创新教育,提倡创新精神。

 

三、市场营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资源特色

 

(一)以培养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建立完善的教学内容体系

 

在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过程中使整个农产品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这种综合管理技能为主线进行设计。使学生掌握两大基础。一是农产品市场营销基础能力,包括农产品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职能的掌握,农产品市场营销实践者素质和技能的提升。二是发展能力,包括创新意识培养和创新手段的掌握。

 

培养学生六大关键能力。按照市场营销综合管理的需要,本课程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六大关键能力,即环境分析能力、市场调研能力、市场预测能力、4PS分析能力、相关农产品市场营销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在本课程中,在介绍六大职能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农产品市场营销所需的实用技能上。这部分是本课程的主体与重心。

 

(二)课程建设的主要步赚

 

1.精品视频资源共享课的要求进行本课程的建设,同时引进、补充新的课程组成,优化课程组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

 

2.修订和完善配套教材建设,特别是要出版实践性教材,完善教学文件的管理。建立齐全的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习题集、讲义、试题库等教学资料,输人计算机进行管理。制作或完善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资料库、模拟实验等。

 

3.补充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在网站中建立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平台,开展在线讨论和教学,并提供大童的课外阅读材料,供学生自学。

 

总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变过去“课程单一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专业知识融合和知识复合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转换与迁移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营销经营决策能力。按照建立国家、省厅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要求,系统扎实地对市场营销建设课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整合,提高学生场营销的实验实践能力。学会用市场营销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产品市场营销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毕业后成功地走上社会参加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资源共享理论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知识共享 SECI模型 场(Ba)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这一无形资源正在取代土地、资本、劳动力而成为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管理的对象由有形资源变成了知识、信息、技术、品牌、信誉等无形资源。知识管理顺理成章地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知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源的主体和灵魂。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HRMP)是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的整套内容与行动方案,它能反映出组织对员工的关心及对员工价值与贡献的认可度。员工个人价值和贡献得到肯定,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改善工作绩效,进而提高组织绩效。

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e ,KS)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和知识管理中最核心的环节。但知识共享行为不是自发行为,这是因为:知识的拥有者拥有“知识权利”;通过自身体验习得又难于表达的隐性知识(Tacit Konwledge)本身存在于员工的心智模式中,很难被共享;知识共享的平台、制度和文化等“软环境”有待完善。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促进“有知识的人力资源”进行知识共享是很多管理者面对的难题。本文立足于前人的研究,另辟蹊径,将知识管理中的经典理论――场(Ba)论,引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关系的研究当中,构建了“场”作为中间变量的理论模型。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作用研究

国内外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作用的研究,最初是单独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如:工作设计、员工配置、绩效评估或薪酬管理等对知识共享影响的研究。之后,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多项职能及其交互作用对知识共享的研究也逐渐多起来。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直接提高员工知识共享意愿,但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的见解,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之间存在中间变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黑箱”。实际上,如Huselid(1995)所言“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绩效作用的理解,更加需要从一个系统的视角出发,同时来考察这些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不同部分之间的互补或整合效应等对组织竞争战略的影响”。多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整合效应对于知识共享研究来说更具实际意义。

Dana B. Minbaeva(2005)选取HRMP的五个职能维度(员工配置、培训、晋升、薪酬和绩效考核)利用实证研究法研究HRMP对知识共享的作用,他认为两者之间至少存在2个中间变量:知识接收者的能力和意愿、知识的共享环境。结论是,这五个力资源管理实践职能对员工的知识接收能力和意愿有显著性影响。Christopher J. Collins & Ken G.Smith(2006)将136家技术类企业作为实证研究样本, 建立了基于承诺的HRMP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模型,引入中间变量社会氛围来说明HRMP对知识共享的直接与间接作用。研究结论是,基于承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活动对建立信任、合作的社会氛围具积极推动作用,进而这样的组织社会氛围会促进组织知识的共享,最终提升组织绩效。如图1所示,

国内的邓慧鹏在Christopher J. Collins & Ken G.Smith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招聘职能,提出了HRMP的六项维度,并对这六项职能单独和交互后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作了实证研究。选取信息技术和内部社会化机制作为缓冲变量,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作用的方面,他的主要研究结论是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整体上对知识共享是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规划配置、培训和薪酬管理3个单项实践分别对知识共享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招聘、晋升和绩效考核3个单项实践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并不显著;培训与薪酬的交互作用、晋升与薪酬的交互作用对知识共享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促进员工产生知识共享的意愿,但不会直接促成员工知识共享的行为。本文引入知识管理中的经典的场(Ba)论,作为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作用及两者的互动关系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二、SECI模型与场(Ba)论

1. 创造新知识的SECI模型

Nonaka(1995)认为知识共享的基本过程就是新知识的创造过程。新知识的创造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作用和转换的结果,即SECI模型。如图2所示。

社会化是通过观察、模仿等形式共享体验并由此创造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即共感知识)的,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转化的过程;外化是指采用比喻、类比、假设或模型(即概念知识)等形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联结化是指通过文件、电话交谈、会议活计算机通信等媒介将知识联结(即系统知识)在一起的、是显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内化是指经过社会化、外化和联结化三个过程后员工利用共有心智模式或技术诀窍(即操作知识)的形式,是显性知识转化成个人隐性知识的过程。之后,循环往复,这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就是知识共享、创造新知识的基本过程。

2. 共享知识的场(Ba)

基于创造知识的SECI模型,Nonaka提出了包括创出场、对话场、系统场和实践场的场(Ba)理论,场可以是具体的场所,也可以是虚拟的平台,其作用就是创造员工可以畅通无阻地共享知识的互动场所。

创出场对应SECI模型中的社会化过程。是物理意义上的场,员工通过自由轻松的交流,孕育出各种新想法和新思路的场所,如办公室、研究所、休息室等任何可以方便交流的场所。创出场是个人隐性知识互相碰撞的场所。

对话场对应SECI模型中的外化过程。这是将个人的想法和思路用文字、语言、符号等显性知识触发 “对话和集体反思”的过程。对话场提供一种氛围,运用恰当的类比或隐喻促进和帮助员工将难于表达的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无形中增加了组织的知识存量,促进了新知识的生产。

系统场对应SECI模型中的综合化过程。这是新创造的知识联结和整合的场所。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或人工智能等媒介对员工显性知识向组织显性知识进行放大的知识共享过程,形成了大量的新知识。

实践场对应SECI模型中的内化过程。实践场成为员工个人为主体的情景场所,经过创出场、对话场、系统场的经验和思维的交流、学习,员工检验、吸收并创造出新的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隐性知识,之后再进入到初始场,这是一个不断循环、提升的动态过程。

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的互动关系模型

1知识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本文按照劳伦斯•S•克雷曼对HRMP的划分维度:HRM挑选前的实践、HRM挑选中的实践和HRM挑选后的实践。本文并不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体维度划分的意义及标准上,而是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的作用过程。如同COLLINS等所说,“关于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特征的讨论意义不是很大,重点是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作用过程”。

(1)人力资源管理挑选前的实践是根据组织知识基础及需求选择员工的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由此产生的职位说明书和任职资格说明书是对组织现有的知识基础人群需要补充什么样的员工及其需具备的知识的说明。

(2)人力资源管理挑选中的实践是对员工知识水平及知识共享意愿的掌握

甄选是对员工是否胜任其工作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一种全面的考察,合格的员工被认为是具备了进入组织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条件。知识共享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可以利用在招聘与选择员工时,通过心理学的试验、测试或情境问答来对其知识共享的意愿进行了解。

(3)人力资源管理挑选后的实践开发员工的新知识并促成员工知识共享行为

对进入组织的员工进行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培训等是HRMP的重点,直接影响员工利益。只有通过柔性、具激励性的措施才可能促使员工知识共享的发生。

2. 场(Ba)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

场(Ba)是促进成员间分享彼此经历和心智模式的场所。场(Ba)的建立和运行需要知识共享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在创出场,HRMP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来激发员工对其行为的模仿和分享其成功的经验,促使双方进一步进入对话场;在对话场中,HRMP可以帮助建立良好的互相学习的氛围,优秀员工的知识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分享进一步显性化到组织中,更多的人的思维和灵感得到激发;在系统场,HRMP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信任,激发员工知识共享,融合、联结和推广更多新知识,通过各种媒介作为交流平台;进入实践场,员工将其习得的知识内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HRMP侧重于为员工的职业生涯、提升员工技能的培训计划和多样化的晋升通道,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形成良性的循环。如同知识创造的螺旋一样,HRMP也是一个不断提升和连续实践过程,在此过程中,有更多的知识型员工参与到知识共享中,日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经验不断被挖掘。场(Ba)作为中间变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不断循环提升的动态闭环结构。如图3所示,

四、研究结论与局限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场(Ba)对知识共享意愿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反过来会促进组织形成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高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知识共享产生直接的影响。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是互动的关系。本文的主要局限是: 没有用实证的方法进一步证明基于场(Ba)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知识共享互动关系模型。

参考文献 :

[1] 劳伦斯•S•克雷曼(美).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 林东清.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资源共享理论篇5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2.036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12-0131-03

Stud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n University LibraryXiao Peng

(Library,The Party School of Jilin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CPC,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pecially as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n the university library becomes an important problem.The university libraries establish an information sharing platform becomes a necessary trend.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university library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used System theory and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as the basis,and proposed protec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to share information.

〔Key words〕university library;information resources;sharing

1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问题

1.1 观念落后,共享意识淡薄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着明显的思想意识障碍[6],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缺乏全局的整体性观念,共享意识薄弱,仅考虑自身的实力和约束。思想保守,深受传统的以馆藏文献的多少作为评价图书馆等级的标准,并未把参与和支持信息资源共享作为一种责任和义务。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需要区域内各高校及相关信息资源中心共同参与的一个系统,各个成员在获取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将自己拥有的信息资源与其他分享。

1.2 条块分割,管理体制滞后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现状是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这种条块分割的状态制约了馆际合作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各个图书馆之间由于各自的经费、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差距,以及各个高校涉及专业差别、管理模式差异等导致高校间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等也存在差异,这严重制约了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管理体制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起着关键作用,通过管理体制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各个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我国目前图书馆情报系统的状况来看,仍处在无章可循的状况,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纵向管理体制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进程,使资源共享的整体功能难以正常发挥[6]。

1.3 馆际差距大,缺少统一标准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种类、自动化系统及相关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差异较大,有些图书馆并没有采取国际、国家或行业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图书馆之间在进行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此外,各个图书馆使用的系统、采纳的数据标准和操作规范不一致,对系统对接和数据交换不利。各级种类图书馆发展不平衡,有些图书馆还缺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1.4 缺乏法律保障和激励机制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是一个跨地区、跨行业、跨学科的工作,但目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保护知识产权、鼓励知识创新、防止文献资源的重复建设等。有些问题必须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而我国目前在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方面的立法还很不完善[7]。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关键环节在于利益分配机制的构建,由于各高校图书馆采用的政策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图书馆,共享系统的分工协作和利益分配机制仍处于难以统一协调的状态,制约了共享的实现[6]。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研究2 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依据

2.1 系统论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不是由各个要素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各个要素一旦组成系统整体,就具有其每个独立要素所不具有的性质和功能。

系统论的整体性理念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基础。高校图书馆受体制因素的限制,处于封闭保守的状态,需要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和布局,考虑整体的效益,将各个高校图书馆看成是整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构建各个系统之间利益协调机制,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2.2 图书馆学五定律

印度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1931年撰写的《图书馆学五定律》(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是一本享誉世界的图书馆学名著,其图书馆学五个定律被国际图书馆界誉为“我们职业最简明的表述”[8]。

第一定律:“书是为了用的”。该定律明确了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指明了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目的。第二定律:“每个读者有其书”,它要求图书馆的大门向一切人敞开,让每个人都享有利用图书馆的平等权利,实现第二定律的实现需要国家、图书馆主管者、图书馆员和读者等四方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来。第三定律:“每本书有其读者”,要求为每本书找到其合适的读者,提高了藏书的利用率。第四定律:“节省读者的时间”。节省读者的时间就是节省社会的金钱,也就是增加社会的财富,强调通过科学途径来节省读者的时间。第五定律:“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作为一种机构的图书馆就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图书馆正是由藏书、读者和馆员3个生长着的有机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图书馆学五定律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出发点和目标,信息资源共享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是以“书是为了用的”为出发点,实现“每个读者有其书”、“每本书有其读者”、并且最大限度地“节省读者的时间”的目标。同时,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过程中,也是需要各相关主体不断协调和互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3 拥有与存取理论

拥有与获取(Ownership versus Access)理论,是一种有关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中如何处理“拥有”馆藏信息资源和“获取”馆外信息资源之间关系的理论。存取与拥有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极大的改变了图书馆管理人员、信息资源使用者的观念,促进了图书馆等信息机构馆藏信息资源的数字化、信息资源服务方式的虚拟化、用户利用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的网络化,使图书馆专注于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资源服务。推动了图书馆与其他信息生产机构、数据库公司、物流机构等的多方广泛合作与协作,有利于充实自身的馆藏信息资源,有利于为用户提供内容更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提供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对于信息资源“不求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理念使得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数据库或因特网服务等的信息保障或信息服务方式的实现有了现实依据。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角度来看,拥有与获取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两种浑然一体、不可偏废的方式和必然结果。信息资源共享的本质是互惠。从信息资源的角度上讲,一方面,互惠的前提是拥有,没有拥有的信息资源共享是毫无意义和根本不存在的;另一方面,互惠的方式是获取,没有获取的信息资源共享也是毫无意义和根本不存在的。因此,拥有与获取两者是浑然一体、不可偏废的,这是信息资源共享的必然结果。

3 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保障措施

3.1 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资源共享意识

目前高校图书馆仍旧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以馆藏文献评价图书馆水平的思想,在网络环境下,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和信息爆炸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整合各个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以系统的效用最大化作为评价的标准,通过信息资源共享,实现各个图书馆和用户的共赢。各个图书馆之间建立馆际互借、资源共享的合作平台,使各个图书馆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还有利于各成员馆的资源建设。同时,以图书馆学第一定律为原则“书是为了用的”,而资源共享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的需求,也是实现图书馆的资源价值[9]。

3.2 改革管理体制,建立统一协调机构

为了保障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展开,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协调机构来组织和协调信息资源共享,应以整个系统为原则,强调各个高校图书馆之间的横向联合,改善传统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行政束缚。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是一个涉及多个参与主体、各主体之间实力不均的复杂系统整合问题,统一的协调机制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各个图书馆之间的差异、各个高校的专业领域、各种文献购置的资金投入等方面因素,需要统筹规划各个主体的资源投入与资源共享问题,在对各主体进行分工时应充分考虑各图书馆自身的优势情况,尽量避免信息重复购买,充分利用现有经费,扩充资源种类和数量,扩大服务范围和权限[10]。

3.3 统一标准,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

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是“共知”,而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实现共知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在统一的协调机构组织下,在区域内构建各个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平台,使用统一的标准和数据格式,完善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第一,图书馆在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登记、分类、标引、检索等诸多环节中,要遵循统一的、合理的规范和标准,便于用户查找文献。第二,在建立书目数据库、文摘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时也要重视标准化问题。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要实现资源共享,对资源建设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对于那些已经建立了书目数据库但不标准的图书馆来说,可以先将其标准化后,再使其联机上网使用,使之得到共享。

3.4 平等合作,构建利益平衡机制

图书馆之间的馆际差异和利益不平衡导致信息资源共享难以展开,公平合理的利益平衡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各个主体的积极性,保障信息资源共享的活动的持续运作。为了保障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推动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国外同时采用法律法规和利益补偿机制两种方式来保障各个信息主体之间的公平性和信息资源保障的效率[11]。通过对各个高校的资源投入情况、资源结构和贡献等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必要补偿奖励措施,调动其参与共建共享的积极性,形成一个投入与贡献的利益平衡机制,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共享程度。在这个过程中,要本着公平和互惠的原则,在制度难以保证各主体绝对公平的情况下,对弱势单位进行相应补偿,营造良好的信息共享氛围。

3.5 加强立法,构建法律保障体系

完备的法制建设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行动指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一个需要多行业参与和协作的系统工作,为了协调不同行业之间的利益和职责,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各方面的行为,以确保各方的利益不受侵害。即将出台的我国《图书馆法》及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必需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社会地位、经费保障、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总体布局等做出明确规定;必需对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版权保护、文献复制、传递、编目、检索、互借等,要制定统一运作的标准规范;必需高起点、创造性地预测可能会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解决途径及办法。保证广大用户能够充分利用公共信息,以能够承受的价格及时、平等、公平地分享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益处[12]。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问题,并以系统论、图书馆学五定律和拥有与存取理论为依据,认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应以系统整体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各图书馆应本着信息资源“不为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提高信息资源共享意识,建立统一的协调机构对各个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购置等进行统一规划,搭建平台确立统一的标准使信息资源共享建设规范化,并且要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各个主体利益平衡,最后要以法律作为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以期为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李雪冰.高校图书馆和企业共建共享信息资源的实践与思考――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9,(3):61-62.

[2]程焕文,潘燕桃.信息资源共享[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32-38.

[3]Allen Kent.Resource Sharing in Libraries:Why,How,When,Next Action Steps.New York:Marcel Dekker,Inc.1974.

[4]Allen Kent,Thomas J.Galvin.Library Resource Sharing:Proceedings of the 1976 Conference on Resource Sharing in Libraries,Pittburgh,Pennsylvania.New York:Marcel Dekker,Inc.1977.

[5]吴月芳.试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3):45-46.

[6]马月进,蔺兰英.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共建[J].甘肃高师学报,2003,(5).

[7]张双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思考[J].黑龙江档案,2009,(2):111.

[8]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M].夏云,王先林,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9]洪峰.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1):11-13.

[10]师刚,肖琬蓉,张龙,等.甘肃省科技文献共享机制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1,(2):96-99.

[11]喻丽.构建传播权保护与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平衡机制[J].图书情报工作,2009,6(11):55-58.

资源共享理论篇6

摘要:文章在知识资源共享的概念、类型和本质的基础上,从构建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对知识资源共享的障碍、基础和动力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可行性的对策,有效解决区域共享资源的公众无障碍地获取受限问题,打破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开放获取,以期达到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服务社会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5-0062-02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文献资源形成了革命性的影响,利用互联网检索电子资源成了信息时代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标志模式,而集检索方便、准确、快捷等优势于一身的各种数据库,被越来越多的高校用户所喜爱,甚至于依赖。近年来,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的投入比重越来越大,有很大一部分的高校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资金投入比例达到了8:2,大额的采购资金对于一些高校来说也是不小的经济压力,因此,资源共享这个概念也被越来越频繁的提出。在新形势下,进行构建区域性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体系的研究,就成了一个新的课题,这也是近年来图书馆界、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

1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及重要作用

1.1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

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研究由来已久,不仅有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而且借助互联网及网络技术,对具体实践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很多。近年来,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也取得了重要进展,CALIS、NSTL、CASHL等共建共享联盟正在成功运行中。但我们也应注意,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涉及不同类型、不同系统的图书馆或其他信息机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利益的不平衡等问题,使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无法实现。

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无论是论文还是出版的专著,大都提出了知识资源共享的障碍及对策,不足的是行动迟缓,实践永远落后于理论。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状况,起步比我国早,而且比较注重实践,在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较我国先进的成效。现如今国内各高校图书馆一些资源共享计划已经实施,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共享的内容主要是纸质资源、电子资源、书目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几个部分。电子资源主要涉及从数据资源商购买的数据库、自建数据库以及共建数据库,提供电子资源的访问;人力资源则主要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经验与专业技能以及专家团队等人力资源的共享。

但由于缺少一个权威、统筹协调的组织机构,各高校图书馆大多还是各行其是,分散发展,共享信息资源和服务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宣传文字上,各高校间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建共享。

1.2实现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重要作用

创建节约型社会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根据调查发现,一些大型的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超星等数据库,几乎每个高校图书馆都会购买,这些数据库价格昂贵,并且每年都需要续购更新部分,这些经费加起来无疑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各高校图书馆重复购买同一个数据库,且这些数据库有着一定的局域性限制;有些图书馆建有特色数据库,却不能实现共享,从而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随着数据库价格的逐年增高,因经费所限,势必导致各高校文献收藏能力减弱,资源共享成为解决矛盾的唯一出路,因此,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不仅有利于科技创新,有利于国民素质提高,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构建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资源共享体系中面临的问题

2.1对于资源共享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作为保障

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实施资源共享计划,但由于对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没有中央管理机构和专门的制度作为支撑,也没有权威的机构进行管理,资源共享体制尚不完善,管理者没有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并且行之有效的制度,对资源共享进行保驾护航,这样就造成了在共享的过程中,无法可依、无章可循,使现有的资源共享没有一个规范的模式。如何构建统一的地区管理机构和利益协调的运行机制,解决“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问题,使共享系统内的成员馆可根据本馆情况,适当扩大可共享资源的范围,使用户能够获取更多的共享信息资源是一大难点。

2.2电子资源共享过程中障碍重重

通过对电子资源共享的障碍分析发现,电子资源共享实现过程中存在着种种问题,造成了共享的障碍。这包括电子资源的专有性和公有性、人们认识观念的不同,相关的社会体制制度的不完善以及电子资源共享的技术条件不足和资金缺乏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电子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2.3缺乏资源共建共享的专门人才

资源共享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指资源共享的研究人员,参与共享的管理人员,设备、数据、网络、文献等知识资源共享系统的技术人员等。他们是资源共享中最重要的支撑条件,目前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队伍短缺、队伍不稳定、评价机制不完善。因此,加快培养资源共享的专业化人才,保障知识资源共享的顺利进行。

3促进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资源共享的思路与举措

3.1树立高校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理念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肩负着提升各省乃至国家创新能力、科技能力和整体竞争能力的重要使命。无论从增强高校图书馆区域竞争力,拓展外部生存空间的方面还是从促进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客观需要来看,开放高校图书馆资源,实现区域内共享都是一种必然趋势。如何做好现有的以及即将实施的资源共享计划宣传,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这对大环境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充分认识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才能有更多的单位与机构、高校教师、图书馆馆员及读者参与其中,只有树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这项工作才能长久地开展,达到其应有的利用效益,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3.2设立权威的组织机构

要实现高校图书馆区域性资源共享就必须有一个权威的组织机构用来协调和沟通,如河南省知识保障体系。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设立权威性的协调机构,这是各项工作规划得到落实并最终取得成效的保障。在此基础上,联合各高校图书馆通过共建数据库、团购数据库、协作购买数据库、合并购买数据库等,来减少资源重复购置的现象,以节约大量的资源购置经费,并鼓励各高校发挥人才优势、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自建或共建特色数据库、硕博论文数据库并实现资源共享,有效解决区域共享资源的公众无障碍地获取受限问题,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3.3电子资源共享的策略

鉴于电子资源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障碍,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破解不是一件很难得事。如通过立法来保护图书馆资源共享与传播的权利,平衡著作权人、传播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利益,以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与区域资源共享之间的冲突;加强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法律保障,制定人才培养制度、人才引进制度等,让领导者和管理者有章可循;在向学校申请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还要拓宽获取经费的渠道,不仅要靠校方的财政支持,或各成员馆共同分担相关费用,还要鼓励各企业、公司、基金会、校友会等社会机构积极支持高校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的发展。

因此,努力克服共享障碍、深层次地培养资源共享文化、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激励机制、开发资源共享方式和广泛的利用资源共享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

3.4培养和吸纳专业技术人员

要真正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就要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要制定长远的人才发展战略,在馆内挑选具有相关专业的、学习能力较强的、积极性较高的馆员通过专业化教育对其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招聘具有专业技术或者相关专业的人员到高校图书馆进行开发和研究,并负责培训指导其他的馆员;对于技术创新带头人、相关专业中有较高科研能力的课题牵头人等优秀人才,还可以通过申请设立专项资金,资助他们到其他技术先进的高校或者国内外进修,多为他们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

4结语

实现资源共享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构建高校图书馆区域资源共享体系,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还是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各高校要有长远的眼光,充分利用某一地区高校众多、资源丰富、地缘临近、交通便利的优势,本着现代社会“以合作谋发展的原则”,以及反对资源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取长补短、协同合作,建立区域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门户,避免资源的重复购置与资金的浪费,实现区域内各高校馆藏资源的集中展示及信息平台,打破信息资源公共获取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开放获取。

参考文献:

[1][ZK(#]白冰,高波.国外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特点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5):108-121.

[2]尹艳生,周莉.基于高校教育资源的图书馆资源共享问题探究[J].图书馆建设, 2013(4):41-43.

[3]张沥之,汪秀婷.技术创新网络组织间资源共享困境及对策研究[J].镇江高专学报,2012(10):51-54.

[4]王宏波.图书馆自动化、信息化与资源共享[J].科教文汇:管理,2012(2):187-188.

[5]冯琳,高波.巴西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情报工作,2011(1):101-104.

[6]周瑶.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主要障碍及其对策[J].图书馆学刊,2009(7):80-82.

资源共享理论篇7

论文摘要:为了缓解居民健身需求与社区体育设施资源匮乏这一矛盾,其有效方式是将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资源共享机制的支撑,使学校受到了资金、管理、安全等方面的困扰。

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体现了人们追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价值观念。但在实践中,由于人们对资源共享的本质特征缺乏足够的重视,惯以行政力量推动资源共享,并存在着重社会价值轻经济价值的政策导向,致使困扰学校的诸如资金、管理及安全等问题缺乏应有的保障,影响了学校将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的积极性,制约了资源共享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学校体育设施的资源特性、资源共享的本质以及资源共享机制加以研究,使学校体育设施在完成人才培养的社会职责的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资源潜能尤为迫切。

一、资源共享的本质特征

资源共享课题在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普遍认为是指互惠互利,它是一种每个成员都拥有一些可以贡献给其他成员的有用事物,并且每个成员都愿意和能够在其他成员需要时提供这些事物的伙伴关系。资源共享也可以看作是资源在拥有者和使用者之间进行流动的过程,资源共享的条件是:资源的拥有者愿意提供资源,使用者也愿意接受资源并且不会损害彼此的利益。资源共享的特点表现为所有成员分担、协作和共同参与,成员之间具有相互融合、一致或者“同舟共济”的关系。资源共享追求的目标是通过各方利益差异的“合作”到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融合”,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整体效率最高。

二、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面临的问题

在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资源共享过程中,受错误的资源利用观念影响以及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推动且缺乏具体操作机制,资源共享给学校带来的设施损耗和管理等共享成本的增加未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与保障,特别是在涉及有偿共享时,没有成本核算和收费规则,有时共享双方难以达到共识,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实施;此外,对于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因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体育设施资源共享后学校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出了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给学校造成了负担,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校方面的积极性。并且,人们在追求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其经济特性,即不论资源拥有者提供资源还是使用者接受资源都是有成本的,对于共享成本人们看法不一,也缺少核算标准。资源能否共享,关键要看这部分成本是否能给供求双方带来预期收益,当收益大于成本,资源共享才具有经济合理性,共享才能实现。

三、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制度安排

在经济制度安排中,常常用经济效率来评价政策导向的有效性。然而,对于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率而言,既不能用传统理论中的“产出最大化”,也不能用消费者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来描述,而是将单纯经济效率包含在内的社会经济效率最佳化。资源共享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根据资源属性,确定相应的经济制度安排,是保证资源共享的关键。

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属于社会产品(或称社会资源)。西方经济学家又将社会产品分为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少有物品能完全满足公共物品这两个条件,大多数物品只具有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这两种特性中的一种,这些物品通常被称为准公共物品。如果某物品在消费上既具有竞争性又具有排他性,则称之为私人物品。据此,将学校体育设施资源作为准公共物品进行分析较为恰当。

四、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的构成

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涉及到政府主管部门、社区、学校、居民等多个主体,包括资源配置、协作共享、服务管理、监督评价等共享行为,因此,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资源共享机制,调控好资源共享流程中政府、学校与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各环节按一定秩序相互促进,实现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社会经济效率的最佳化。资源共享机制需要破解的是权利配置和利益平衡问题,因此,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应包含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建立资源整合机制

1.资源整合机制建立的原则:明晰产权,充分尊重资源拥有方和资源使用方的权利;共享方式及利益分享的确定应遵循公益性共享和盈利性共享相结合的原则。

2.资源整合机制重点解决的问题:围绕产权,确立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共享地位;盘活存量资源,特别是财政投入为主的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开展有偿共享及市场化配置,带动增量资源的投人。

3.资源整合机制包括:一是完善资源产权明晰制度。通过制定相应法规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明确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的产权主体,解决资源的归属问题。二是建立灵活的共享方式及利益分享制度。根据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取得时的不同资金投入渠道和不同的共享服务对象,可分别采用公益性共享和盈利性共享。

(二)建立成本补偿机制

1.成本补偿机制建立的原则:科学核算成本,遵循成本一收益合理原则。

2.成本补偿机制重点解决的问题:要改变人们在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错误观念,即学校资源可以无偿使用,资源共享不愿支付成本。政府和社会要遵循经济规律对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向社会开放发生的成本给予相应的补偿。

3.成本补偿机制包括:一是制定学校体育设施折旧与损耗核算办法。根据学校体育设施的设计寿命(使用年限)、设施条件、开放程度等因素,制定相应的设施折旧与损耗的核算办法,为产权单位获得合理的资金补充和经济补偿提供依据。二是制定设施建设与维护的经费保障措施。依据学校体育设施折旧与损耗的核算结果,编人教育经费投入计划,并根据经济发展情况适度提高经费投人,确保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的可持续性。三是拓宽共享成本的补偿途径。共享成本包含设施损耗、人力物力的投入、资源共享带来的其它成本等,补偿途径以财政拨款或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主,根据场馆型、开放时间和设施损耗的不同,每年予以相应的补偿,对管理人员也予以相应津贴;还可以通过将体育收入采购的健身器材向开放学校直接配发的方式给予补贴;允许学校适当向受益居民收费。

五、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保障

为了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保证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行,需要国家运用包括行政、经济、法律、舆论等各种手段,并通过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和管理机构,指导、调整、控制和管理与资源共享相关的工作,即通过不同层级的共享制度对共享行为进行规范。围绕共享机制的内容要求,通常以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办法等三个不同层面的制度形式作用于共享机制的运行。

总之,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是人们追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观念的体现,但资源共享不会建立在无私奉献的基础之上,也不可能建立在外力强迫的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合理的、内在的动力之上。因此,学校体育设施资源共享机制需要依靠法律法规、政策、管理办法等三个不同层面的制度作保障,并通过对各相关主体权利义务的合理界定、对共享成本的科学核定、对共享利益的有效调整、对风险的合理规避,刺激各主体的积极性,增加各方的收益,盘活存量资源,带动增量资源的投人,从而使学校体育设施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实现其社会经济效率最佳化。

参 考 文 献

[1]沈祖芸.首批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试点区命名[N].中国教育报,2006—08—07

资源共享理论篇8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重庆 400065)

摘要:为了解决农村信息资源的跨单位共享问题,运用激励理论方法,分析了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激励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正、负激励机制模型。结果表明,为了促进农村信息资源生产单位提供信息共享,应同时采取正激励措施和负激励措施,两者互为担保,从而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推动农村信息化和农村信息服务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 :信息资源;信息共享;推进机制;激励模型;农村

中图分类号:F320;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1-0219-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1.057

Designing Incentive Mechanism Model of Sharing Rural Information Resource

DU Mao-kang,TAO Bo,GAO Xi-rong,SHAN Ling-ling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Abstract: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models were built to analyz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models established for addressing the problem of sharing rural imformation resources among rural production units.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o promote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of rural production units, the positive incentive measures and negative incentive measures should be combined to realize the incentive effect and promote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of rural informatization and rural information service.

Key words: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sharing; promoting mechanism; incentive model; rural

收稿日期:2014-03-18

基金项目:科技部软科学项目(2011GXS1D003);重庆市软科学项目(cstc2011cx-rnxB00008)

作者简介:杜茂康(1969-),男,四川射洪人,教授,主要从事数据处理及信息系统研究,(电话)18983843116(电子信箱)dumk@cqupt.edu.cn;

通信作者,陶 波(1990-),男,四川安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电子政务、物流规划与设计,(电话)18583906356

(电子信箱)25314160@qq.com。

实现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以及农村信息化的重要途径是要实现农村信息资源间的相互共享,其中农村信息资源的生产和收藏单位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公共服务组织以及私人组织。政府部门主要提供气候信息、土壤相关信息和病虫害信息,并相关农民工就业与生活保障、国家农村政策等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的基础信息;非政府公共服务组织主要包括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它们为农村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农业发展信息等;私人组织包括农业企业、超市、农贸市场等,它们可以提供大量的农产品采购、销售情况信息。各农村信息资源生产单位将信息视为权利的象征,对信息拥有权过分地把控使得农村信息资源真正的需求者无法获得有效信息,造成整个农村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农村信息资源共享能够解决这一突出的信息获取矛盾,使农村信息资源能够有效加工利用,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生活。

原始的组织结构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组织因其功能的专业化趋势使其本体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展现和加强;再而,组织因为相互间的互补性需要加强,组织若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跨组织间不断合作[1,2],这就需要各组织之间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是指信息资源持有人或持有单位在指定的时间内和在可允许的范围里,与其利益相关者共同管理和享用特定信息资源,以实现二者特定目标的一种信息交流模式。

1 文献回顾

农村信息化以及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高永敏[3]通过对庆阳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情况的实地调查,研究了在社会和农村经济中信息化的积极作用。发现农村信息化的迅速开展和扩大,不仅破除了农村以往偏远封闭的状况,还提高了农民信息获取的能力,使农村城镇化的基础更加坚实,更丰富了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素质,有力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另外,自然灾害、天气等实时预报信息的传播,对提高农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开展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李习文等[4]通过对西部内陆省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状况的实地调研,探讨了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经验和不足,认为要让农民搭上致富快车就应共享、整合和综合利用农村信息资源。许柳威[5]以浙江省为例,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张莉[6]认为农村实现信息化的前提就是实现各农村相关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通过共享提高社会效率,实现农村信息化。汪礼俊等[7]认为推进信息化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但是在农村信息化推进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壁垒之一就是信息共享。刘丹[8]提出随着城市信息化进程不断加深,对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日益强烈。喻虹[9]认为网络共享环境下,信息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文化环境,信息资源共享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使农民充分共享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发展致富成果。郭红明[10]认为建立一整套的信息资源开放与共享的市场机制是解决行政部门各自为政导致信息资源不足与闲置这一问题的关键。孙凯等[11]从信息处理理论的角度出发,对组织合作关系中的信息处理能力与信息处理需求之间的匹配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信息共享可以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并降低处理成本。另外,马费成等[12]通过信息共享模型的建立,分析了信息共享过程中福利的变化情况,并分析了效率损失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效率改进的方案和合理的信息资源共享措施。

总体来看,以往对农村信息资源共享问题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其目的和意义的研究上,很少有对信息共享具体实现措施方案的研究,更缺少抽象化的数学理论模型,导致农村信息资源的系统研究在理论提升上力度不够,从而使研究结论较少,并且结论内容相似性过高。因此,在充分考虑政府所处角色的特殊性的基础上,拟使用激励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构建农村信息资源跨单位共享的理论激励模型,在进行多方面分析后,提出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对应激励策略,有助于引导社会各单位参与到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工作中,从而推动农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2 环境与假设

2.1 环境描述

现如今,农村信息化处于如下环境之中:①社会环境。城乡一体化不断加深,农村经济迅速崛起,农村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水平逐渐提升,农民对农村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丰富;②信息环境。电子信息法律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化技术水平成熟,城市信息化初具规模,但农村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③涉农信息提供单位内部环境。涉农信息提供单位之间是平行关系,形成以政府为领导单位的矩阵式组织结构。

2.2 假设

假设1:参与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各单位因其职能不同而各自独立;各单位在信息交互上几乎处于完全封闭状态,信息资源在运行和使用中自成体系。

假设2:各信息提供单位是理性的经济人,均以实现最大化自身利益为目标。

假设3:各单位系统合作可产生有效的协同效应,即不同单位系统的信息交互与业务协作效果将远远超过各自封闭时的效果。

假设4:各单位间不存在跨层级关系,均必须服从农村信息化的权威政府领导单位。

3 激励机制模型的构建

3.1 农村信息资源共享正激励模型

设不同的农村信息资源提供单位E组成社会A,单位e独自运作,其中e∈E,le为其获得的垄断权力,ye为其运作效率。同时,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总效率为各信息资源提供单位的运作效率与其垄断权力之和∑(ye+le)。

设想,利用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将提供农村信息资源的E个单位进行整合,可使各单位原有分散控制的垄断信息整合为一个系统,并为各提供单位共享系统资源。单位e因共享丧失的垄断权力为le,但增加了运作效率为δi,社会A为此将为单位i提供补贴bi,其原有的运作效率为ri。这时得到的社会总效率变为∑(ri+δi-bi),即各信息提供单位原有的运作效率加上整合后新增加的运作效率再减去社会为其提供的补贴。单位i获得的收益变为∑(ri+δi+bi),即其原有的运作效率、新增运作效率以及社会补贴的总和。

由此得出若想实现农村信息资源跨单位共享,则必须满足模型1:

模型1若要实现跨单位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必须在满足各单位参与约束和社会参与约束的同时令社会S的总效率最大化。其中,∑(δi-bi)≥0为社会参与约束,即要实现跨单位共享农村信息资源必须为社会S创造效率净增加正值,社会S只有在此时才会积极鼓励和推行农村信息资源信息跨单位共享。δi+bi-pi≥0为单位参与约束,这一约束要求在农村信息资源跨单位共享后要为单位i创造非负的效率净增加值,单位i才会自愿提供并主动共享其垄断信息资源。

由上述内容可知,∑ri、∑δi分别为跨单位信息共享前后社会S的原有效率和新增效率,社会S若要实现跨单位信息共享将支付各信息提供单位的补偿为∑bi。此时,社会S在各信息提供单位共享其农村信息资源时实现的农村信息资源共享总效率为∑(ri+δi-bi),社会也会因跨单位共享农村信息资源将而获得效率净增加值∑(δi-bi);单位i也因跨单位共享农村信息资源而获得效率净增加值δi+bi-pi。

3.2 农村信息资源共享负激励模型

若有单位n不愿接受上述模型的约束,社会S的跨单位信息共享将不会成功,预期的共享效应∑δi也将不复存在。因此,若要保证上述模型的效果继续成立,社会S需要设计相应的负激励模型,以此强迫单位n因不接受共享而全额支付损失的参与信息资源共享下可获得的预期共享效应∑δi,保持模型1的主要结果仍然成立。据此,模型1变为模型2:

负激励模型不同于正激励模型,它将单位n与其他单位的参与约束分列以示区别(模型2)。不参与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单位n若要继续保持其信息垄断权力pn,则为因共享失败造成预期共享效应∑δi消失向社会S全额支付损失,以使社会参与约束、非n单位的参与约束和社会目标函数与正激励模型保持一致。

模型2中单位n的参与约束条件表明,(bn-∑δj)为单位n的净收益,其净收益值可能为负,但其垄断权力与净收益值之和(pn+bn-∑δj)必须为非负,否则单位n为保持其独有的垄断权力将不会进行跨单位信息共享。同时,仅当单位n的垄断权力pn特别大时,单位n会独立使用其财力或垄断力承担因拒绝模型1的信息共享而引起的负激励惩罚∑δj。

3.3 正、负激励模型的关联分析

从设计的正、负激励模型可看出,两者共同作用,互为担保。一方面,若缺乏模型2限制,那么只要有单位不参与都会令农村信息资源实现跨单位共享失败,同时跨单位的共享效应∑δi也将消失;而模型1的参与约束条件如果不能同时被满足,共享单位或者社会S将遭受绝对损失。这样导致的后果将是任何单位(包括社会S本身)都不愿意选择模型1。相反,加入了负激励模型的威慑力,就可以强迫各参与单位选择模型1,以避免拒绝共享而承担的巨额罚金,一般单位是无法承受的;同时,即使有个别单位拒绝共享其垄断资源,但因为对这部分单位的高额罚金,可以给予社会S和其他合作单位相应的补偿,以规避拒绝共享单位所造成的损失,这样模型1的参与约束条件依然可被满足,参与资源共享的合作单位也不会因此受到损失。另一方面,若缺少模型1的支持,模型2的限制便形同虚设。模型1的构建诱使各参与单位理性地选择模型1以实现其自身利益最大化,最小化不合作单位数量,这时社会S才能惩罚不合作单位。然而,缺少模型1会使模型2的惩罚变为非理智,这时社会S若坚持模型2的约束便会被孤立,最后的均衡结果是社会S放弃对不合作者的惩罚,同时也完全丧失了模型2的约束力。由此可推断,正、负激励的两个模型互为担保,只有两者同时实施才具有效力。

为使激励效果更加强大和有效,本研究利用激励理论的相关方法为推进农村信息资源跨单位共享构建了正激励模型和负激励模型。其中,正激励模型属于常用的激励理论模型,适用于政府部门中常规的跨单位农村信息资源共享激励。在正激励模型条件下,当农村信息资源跨单位共享产生的协同效应超过共享成本,且各单位同时能得到合适的补偿时,政府就能利用这一正激励模型的约束条件实施跨单位间的信息资源共享。但当垄断权力较大的部门为了私利而拒绝共享信息时,正激励模型则不适用。因此,为保证政府代表的公众利益以及参与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各部门利益,从反向构建了对不愿实施信息共享具有威慑作用的相应负激励模型。当个别部门为谋私利不愿共享其私有信息或消极共享其垄断信息资源时,政府将利用负激励模型威胁其承担因此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这一模型也有助于降低和消除信息提供部门共享后无收益或者收益不足的顾虑。

4 农村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设计

由以上论述分析可知,各单位不会主动和自愿地共享农村信息资源,必须以有效的激励机制予以保证。为有助于成功激励信息跨单位进行共享,可同时采取正向和负向的激励措施,两者结合,互为担保。由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推进制度设计。

4.1 建立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

建立一个凌驾于所有单位权力之上的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专职负责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相关工作,其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设计、建设以及维护;对整个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管理以及监督;负责对各单位的共享信息进行评估,统计其信息的被使用频率,对其价值进行估价,并对信息质量进行评级管理等;负责对各单位年度信息共享贡献情况进行年度绩效考核。

4.2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其一,制定政府补偿制度,即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对各单位提供的共享信息进行评估,按照所估价值确定政府补偿额度,各单位所提供的共享信息越多、价值越高,所获得的补偿额度就越高;其二,制定单位年度共享绩效奖赏制度,即对各单位的农村信息资源更新频率、共享工作参与配合度等进行年度共享绩效考核,绩效越高,所获年度共享贡献奖赏越多。

4.3 建立负向激励机制

其一,制定拒绝共享赔偿制度,即如果某单位拒绝提供共享信息,则由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机构对其拒绝共享所带来的共享效率减少值进行估价,并利用法律的强制力要求其进行赔偿;其二,制定政府官员绩效考核制度,农村信息资源共享是政府电子政务的一个方面,而我国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制度正需要电子政务的顺利开展。若要实现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并顺利开展电子政务工作,政府部门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即政府部门的职能范围要拓展,加入农村政务信息共享这一项目,并将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开展情况不断纳入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之中,把政府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当做必选项目进行实施。作为负向激励机制而言,若个别部门官员因为其部门私利而总是无法提供其他部门的所需信息,或者不共享其垄断的农村信息资源,上级政府有必要考虑这些官员是否能成为在电子政务共享环境下有效发展电子政务的合适领导人选,应当对其绩效考核进行降级等处理。

5 小结

本研究假设提供农村信息资源的政府各单位均为理性的经济人,即均以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充分考虑政府机构对其所管辖单位的权力制约关系,使用激励理论的相关技术模型,使政府与其组成单位间形成相应的委托-关系,探讨农村信息资源在政府中跨部门共享的激励推进机制问题。为推进农村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了互为担保并协同作用的正、负激励模型,能有效增加政府跨部门间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激励强度。但实施负激励模型需要成本,因此,为尽可能避免使用负激励模型,政府应调整适合不同部门特点的分工,通过政府强制力和威慑力大幅度削弱个别垄断资源所属部门的强势权力,打消不愿主动共享信息部门的获益忧虑,让更多政府部门参与农村信息资源共享工作。

上述构建的农村信息资源跨部门共享的正激励和负激励模型,只适用于横向的同级政府所管辖的部门,因此存在不足之处,后续研究可以针对纵向农村信息资源跨政府层级共享的方向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人怀,孙 凯.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19):1-4.

[2] 刘人怀,孙 凯.工程管理信息化构架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8):4-9.

[3] 高永敏.信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庆阳农村信息化的调查与思考[J].开发研究,2006(5):19-21.

[4] 李习文,张玉梅,方 涛.宁夏新农村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实践与经验启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84-88.

[5] 许柳威.浙江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3):263-265.

[6] 张 莉.中国农业科学数据共享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

[7] 汪礼俊,初 蕾.浅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的战略、模式及文化意义[J].中国软科学,2007(12):22-27.

[8] 刘 丹.浅析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J].当代经济,2010(11):36-37.

[9] 喻 虹.从信息资源网络共享看新农村文化建设[J].图书馆学刊,2012(1):46-48.

[10] 郭红明.对农村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的探索与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07(7):45-47.

[11] 孙 凯,刘人怀.基于信息处理理论的跨组织信息共享策略分析[J].管理学报,2013,10(2):293-298.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报告范文 下一篇:服装设计的技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