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管理的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26 17:39:09

信用管理的内容

信用管理的内容篇1

关键词:内容管理知识管理信息检索文本挖掘Web挖掘多媒体挖掘

Abstract:Thecontinuousadv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sothatpeoplecanalmostdrownedintheseaofinformation,howtoeffectivelyusetheinformation,findsomethingusefultomakeittomaximizeitsroleiscurrentlyahotresearch,contentmanagement,thereforecameintobeing.Thisarticlefirstintroducedtheconceptofcontentmanagementandknowledgemanagementanditsdistinction,andthenanalyzesthecontentmanagementsystemtosupportthecontentmanagementstructureandanumberofimportanttechnologies,andfinallytoRedhatofCMScontentmanagementsystemasasuccessfulexampleintroducedforcontentmanagementsystemresearchanddevelopmentprovidesagoodreferenceandguidance.

Keywords:ContentManagementKnowledgeManagementInformationRetrievalTextMiningWebMiningMultimediaMining

1基本概念

1.1内容管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GartnerGroup的一个调查显示:平均每个知识员工每个星期在不增值的相关文档处理任务上需要花费8个小时,包括文档的创建、寻找、整理等。ForresterResearch的一个调查显示:企业的信息内容量在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长。

一方面是低下的内容处理效率,另一方面是不断膨胀的内容量。简单的事实对比体现了企业一个迫切的需求:需要有效地将内容管理起来。

内容管理由两部分组成,“内容”强调对象,而“管理”则强调方法。内容是任何类型的数字信息的结合体,是一个比数据、文档和信息更广的概念;管理就是施加在“内容”对象上的一系列处理过程,包括收集、确认、批准、整理、定位、转换、分发、更新、存档等,目的是为了使“内容”能够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形式传递到正确的地点和人。

内容管理就是协助组织和个人,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内容的创建、储存、分享、应用、更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业务、战略等诸个方面产生价值的过程。内容管理系统就是能够支撑内容管理的一种工具或一套工具的组合。

1.2内容管理与知识管理的比较

知识管理也是目前一个研究的热点,内容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比较全面的讲,主要有两点不同、一个相同和一种联系。

第一点不同,两者的管理对象不同。前者是“内容”,后者是“知识”。

第二点不同是指两者在管理功能上有所不同,知识管理不仅仅在于对静态知识(知识库)的管理,还包括对动态知识过程的管理,尤其是对知识创新过程的管理。内容管理某种程度上主要是对知识关联化过程的管理,即将分散混乱的数据、信息转化成有组织的内容和知识,基本上不具备对默会知识的管理功能。

内容管理和知识管理在管理机制上具有相同点,它们都是一种集成了人、过程以及技术的“技术—社会”系统,同样需要强调共享的文化、规范清晰的管理过程以及良好的技术支撑。

内容管理和知识管理的一种联系,主要表现在内容管理可以作为知识管理一个基本组成。

2内容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

为了真正发挥内容管理的作用,作为一个完整的内容管理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仓库、内容搜索引擎、内容管理功能模块、用户接口以及内容访问设备等。

图1内容管理系统的概念结构

(1)内容仓库用以存储各种形式的内容,如文档、视频、声频文件等。

(2)内容搜索引擎是内容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模块,用以帮助使用者快速定位所需内容,按照搜索方法可分为全文搜索、上下文搜索等。现在更先进的检索技术还包括智能化知识检索技术,自然语言查询等。

(3)内容管理模块是内容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用以提供对内容管理过程的支持,包括:

内容创建和编辑,用以实现各种数据、信息、文档和程序的获取并提供创建内容的协作工具,如文档和网页制作工具,数据转换(MetadataandXML)工具等。

内容个性化,内容的个性化是内容管理区别于传统文档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包括根据用户喜好的用户控制个性化、根据内容相关性的数据控制个性化等。

存档管理,用以实现安全存贮、管理各种形式的内容。

工作流,用以实现用户自定义的流程和基于角色的流程控制、审批流程等。

安全控制,包括数据库安全控制、加密,拷贝和传播限制等。

生命周期管理,主要是指对内容版本的控制,如多版本控制、版本跟踪等功能。

(4)用户接口模块包括传统的非Web方式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企业信息门户EIP等各种方式,EIP将成为未来用户接口的主导方式。

(5)内容访问设备包括客户计算机以及PDA、移动电话等移动型设备。

一个内容管理系统的开发就应该以实现上述功能结构为目标。

3支持内容管理的技术

内容管理属于智能信息处理的范畴,自从计算机出现开始,信息处理技术就始终在发展,在改进老技术的同时,新技术在探索,因此,内容管理有众多技术可以作为支撑。

过去40多年来,处理结构化信息,如域和记录、行和列的工具和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从数据库、数据仓库到数据挖掘。近10年来还出现了一系列新技术,这些技术致力于处理文档的非结构化信息。业界分析家报告说,有90%的可用信息是非结构化数据。

目前的内容管理解决方案具备了检索、工作流、版本控制等基本功能,处理的智能性尚还不高。随着内容管理中技术应用的深化,更多智能手段将被引入,如文档自动分类技术、文本挖掘、Web挖掘、portal等技术。今后,必然还会发展出更智能化的内容处理技术,如语义分析、自然语言理解、智能等,它们会把内容管理推向深入。

以下介绍几个典型的技术,它们将是未来内容管理技术的主流:

(1)Portal

Portal(门户技术)是结合各种有用的信息资源成为单一的和应有尽有的网站的一个方法,以帮助用户避免因信息泛滥而不知所措或产生网上迷失感,其根本思想就是只要从这扇门进入,就可以

知道任何你想要的东西,许多知名门户网站就是以此为指导思想。Oracle9iASportal是这个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

(2)文本挖掘与检索

要在海量的非结构化文档中又快、又准、又全地找到用户所需的文档,检索是核心技术,从原理上,检索可以采取两种方案:其一是将文档归入一个有序的结构,再按结构规则提取文档(检索),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文本挖掘(textmining)”;另一种方案是不建立结构,在检索时,用户自由地输入检索词或短语,由系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到的文档按检索词出现频率的统计规则提供给用户,这就是全文检索。

(3)Web挖掘

Web是一个庞大的、动态的、超媒体结构的包含媒体、文本和其他数据元素的信息集,。也是网络时代内容的主体部分。Web挖掘就是从Web文档、媒体、结构以及用户交互行为中抽取感兴趣的、有潜在价值的模式和隐含信息的过程,是数据挖掘(DataMining)在WWW上的延伸,包括Web内容挖掘、Web结构挖掘和Web使用挖掘。

(4)多媒体挖掘(MultimediaMining)

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数据,使得继数据挖掘之后,多媒体挖掘成为新的研究方向。过去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基于内容的信息检索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信息搜索和信息资源发现的问题。但是,信息检索只能获取与用户要求相关的“信息”,而不能从大量多媒体数据中发现和分析出其中蕴含的有价值的“知识”。多媒体挖掘是比多媒体信息检索更高层次的新方法。一旦将多媒体挖掘技术用于内容管理,对于多媒体文档的管理会产生质的飞跃。

(5)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如何能让计算机理解并生成人们日常所使用的(如汉语、英语)语言,使得计算机懂得自然语言的含义,并对人给计算机提出的问题,通过对话的方式,用自然语言进行回答。自然语言理解系统可以用作专家系统、知识工程、情报检索、办公室自动化的自然语言人机接口,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6)智能

“智能”特别适用于分布计算或客户/服务器环境,在半自动状态下工作。智能可以使人们在搜寻和获取信息领域和互联网络上开发增强服务,可以使人们在搜寻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大大节省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技术可以用于内容管理,提高内容管理系统的效率。

4内容管理系统实例介绍

目前,在内容管理系统的开发方面国外已经比较成熟,许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相关产品,尽管还没有达到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比如微软公司就把它的CMServer(内容管理服务器)作为其Backoffice系列产品的一个组件,不过其功能还过于简单,毕竟微软不是做内容管理系统的专业厂商。国内虽然已经有一些公司在进行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但与国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一部分将简要介绍Redhat公司的内容管理系统(CMS),Redhat不仅致力于Linux的开发,也始终关注内容管理系统的开发,因此它收购了一家做内容管理系统的专业公司,奠定了自己在内容管理系统开发上的地位。以下是RedhatCMS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就会对它的内容管理的思想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1)Contentitem(内容条目):CMS系统管理内容的基本单元。

(2)Contenttype(内容类型):定义一个内容条目的特征。

(3)ContentElement(元素):内容条目的组成部分,元素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简单的数据,另一种就是条目(因为一个条目可以将其他条目作为自己的内容)。

(4)ContentSection(内容分区):内容分区就是内容的一个集合,包括若干内容条目,一个内容分区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管理单元。

(5)ContentCategory(内容分类):用于对个内容分区中的条目进行非分类,这样就可以方便用户对内容进行浏览和搜索。

(6)Workflow(工作流):定义内容条目的生产制作过程,它有一组任务(Task)组成,每一组任务分配给不同的人员,从而实现了工作流的管理。

(7)Lifecycle(生存周期):定义内容条目的计划,通常有若干个阶段(Phase)组成。

(8)Template(模板):定义内容条目如何可视化的表现。

(9)Version(版本信息):及时反映出一个内容条目的当前状态信息。

(10)ContentAuthoringKit(内容创作工具箱):内容创作工具箱就是用于对内容的创作,它是和内容类型相对应的,每种类型都有其相应的内容创作工具箱。

在CMS中是以内容分区为单位来组织内容的,每个内容分区若干内容条目组成,每条内容都属于一种预定义好的类型,从而可以使用对应类型的工具箱进行内容的编辑修改,在一个内容分区内,可以对内容条目进行归类,方便了内容的检索。

每一个内容分区都包含了不同角色的成员,他们在一条内容的工作流中完成自己权限之内必须完成的任务,并使内容进入下一流程,如果在一个工作流控制中两个任务之间前后存在倚赖关系,那么在前一个任务完成之前下一任务使无法开始的,在一条内容创作完毕并且通过审批,就可以根据实现定义好生命周期将其出去,实现版本控制。

在一个内容分区内,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定义各种角色并赋予权限,再为用户赋予不同的角色使其在工作流中可以分配到任务。一个内容分区可以有一个缺省的工作流和生命周期可用于所有内容,也可以针对具体的一条内容利用模板定义自己的工作流和生命周期。

可见,Redhat的内容管理系统已经具备了自身的一套完整理论体系,在内容的工作流、生命周期、权限管理等方面做的非常好,为其进一步展开智能化内容管理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一旦引入前文提到的一些智能化的技术可以构建一个概念非常强大的内容管理系统。

5结束语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的推进,对内容管理提出了迫切需求,如何实现从内容中发掘价值,如何使正确的“内容”能够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形式传递到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人,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是内容管理系统的根本任务。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还没有形成统一成熟完备的理论体系,因为它涉及到太多的技术。本文从内容管理的概念出发,重点介绍了Portal、文本挖掘与检索、Web挖掘、多媒体挖掘、自然语言处理和智能等一些可以把内容管理推向深层次的技术,并且以Redhat公司的内容管理系统为实例介绍了与内容管理系统开发的一种思路。伴随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内容管理越来越重要,内容管理技术研究也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刘颖.计算语言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技术文档

信用管理的内容篇2

关键词:内容管理系统;.NET;教务管理;模块化设计;信息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1-0106-02

Research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NET

WU Xu-mei, HOU Jian, WANG Shi-liang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gradually appeared the problem which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such as slow running, complex operation and so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of .NET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management mode will help to optimize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The data base, platform, module and application are designed basing on the existing resources .And finally presented is a system which can realize focused hierarchica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display and management and mak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work more orderly and efficient.

Key words: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NET;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modular design; information release

1 概述

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高校已有的教务信息内容管理系统逐渐无法满足现有需求,出现信息较为分散,数据共享不太及时等问题。为适应不断发展的要求,提高信息及管理水平,实现动态管理,推动管理规范化,实现数据及时共享,减少重复操作,须利用计算机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方便性、连续性等特点,对高校教务信息内容管理系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设计。

2 需求分析

2.1基本需求

基本需求是一个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基础,其结果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最终数据库模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根据系统特点,定义基本需求包括:系统、权限、栏目、模块、内容五大模块以及数据库、安全管理等功能。这些基本需求通过有机组合实现了系统的框架与内容的搭建。

2.2前瞻性需求

系统要充分考虑到现有设备状况及接口要求,并正确预期系统未来扩展的需要,在系统配置、数据库等预留空间,日后通过增加服务器来实现扩展。

2.3安全性需求

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通过全面的监控和完备的手段来确保数据的安全。采用严格的安全和保密措施进行身份认证、权限认证,关键数据加密处理来杜绝操作中可能带来的安全措施。

3 设计方案

本系统可以更方便地实现教务人员对信息的和管理,满足用户方便快捷地浏览和使用教务信息等需求。基于.NET的教务信息及内容管理系统, 是将部分需要经常变动的信息,通过信息的某些共性进行分类,最后系统化、标准化到媒体上的系统。本系统依托网站为主要载体呈现,网站信息通过一个操作简单的界面加入数据库,然后通过已有的网页模板格式与审核流程到网站上。

3.1模块管理设计

本系统将采用基于模板的静态信息方式,主要包括内容管理、模板管理、栏目管理、权限管理、系统管理等模块。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使得各模块相对独立,而又相辅相成。

3.1.1内容管理

教务信息借助于系统的各种模板,而内容管理则需要数据库的支持。内容管理者有相应的权限可以进入信息管理界面对信息进行查询,修改,增加和删除等操作。管理界面也相对于一般的界面更加简洁与完善,可以摒弃复杂的操作,让内容管理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地管理信息。

3.1.2模板管理

模板为教务信息内容提供载体,信息内容将搭配模板向用户展示,更具美观性。通过对系统的详细分析与设计,将模板划分为三类:首页模板,详细信息页模板和栏目模板。

首页模板基于HTML语言编写,作为教务信息内容管理系统的首页,是绝大部分教务信息的展示平台,因而要对首页进行更加细节性的开发。制作首页模板而不是固定的静态页面,可以灵活地融合教务信息内容的变换及模块的更新。同时,还要做到首页的美观性,契合大众的审美,通过使用高级图像编辑处理软件制作高质量的首页素材,最终让首页成为教务信息内容管理系统的中心之一。

详细信息模板作为对首页信息的链接页面较首页模板来说要更具实用性和简明性,它所包含的内容更加详细具体,让人一目了然。

栏目模板的范围将更加庞大,它是构成首页模板的重要部分,将教务信息与栏目模板搭配并在首页中展示,这样也更具灵活性。由于整体的灵活性,模板都可以自行定制,这样不仅满足了教务管理人员的简易方便的操作,也使用户真正感受到教务信息管理系统为他们带来的极大的方便。

3.1.3栏目管理

本项目将对所有教务信息划分为三类,分别是教务信息类、快速导航类和常用信息类。其中教务信息类包含教务信息文件、有关新闻报道等部分;快速导航类包括对于整个网站的快速搜索功能,校园各大系统平台的链接功能以及面向校外的友情链接功能;常用信息类包括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务信息文件下载地址,常用联系方式等一般很少变更的内容。

3.1.4权限管理

本项专为内容管理人员设计,内容管理人员对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拥有最高权限,而其他使用者必须经过教务主管人员授权后方可行使相应权利。

3.1.5系统管理

整个系统基于.NET开发,开发上线后需要系统管理员对整个系统进行运营与维护,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系统管理员可直接进入系统后台对系统的代码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其权限由管理人员经由权限管理操作为系统管理员分配权限。

3.2平台设计

本系统需要建立一个基于B/S(客户端浏览器与服务器端)模式的以信息管理与为内容的网站,此网站共设计两大平台。前台设计供学生、教师等用户浏览阅读查询系统信息,后台设计供教务人员和开发人员管理系统。

前台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首页,是用户进入网站后首先关注到的页面,此页面为网站的主要页面,与其他主流首页网站一样包含了网站的大部分信息,便于用户浏览查看;同时也包含了教各种消息文件的链接和管理员入口。第二部分是详细信息页面,此页面由模板搭建,负责展示各种消息文件等内容的详细信息。而页面也都由标准的前端开发语言进行加工美化,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系统浏览环境。

后台只有管理人员才能进入,通过首页的入口进入。管理员进入后可以对网站中显示的动态信息进行更改,包括添加、删除、修改各种文档信息,实现内容的不定期更新,达到数据及时共享的目的。后台的设计较以往更加简洁,除去了许多繁杂的程序,使管理人员可以很快上手,实现对教务信息方便快捷的管理。

3.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把信息系统中大量的数据按一定的模型组织起来,提供存储、维护,检索数据的功能,使信息系统可以方便、及时、准确地从数据库中获得所需的信息。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的储存数据,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由于本系统基于.NET,需要在数据库中上传和保存大量的信息和文件材料,在本系统中数据库所储存的数据已动态数据为主,静态数据大多直接添加在页面当中。而在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内容一般有用户信息,管理人员信息,页面内容及图片信息,文档信息等。

4 技术实现

本系统基于.NET技术开发,可以使用Visual Studio 系列软件作为开发平台,SQL Server等软件作为数据库。内容需要采用的语言是C#、HTML、JavaScript、CSS等开发语言。将前台的HTML代码,JavaScript代码和后台的C#等代码分开,相比原来更具有通读性,代码也更加整洁。HTML,JavaScript,CSS作为前台页面设计的主流的语言,将这三者相结合,能够设计出美观,页面交互良好的网页,可以增强用户使用的积极性。Visual Studio是主要的开发编辑器,有着强大的功能,适用于各种语言,具有良好的程序调试和报错功能,代码编辑整洁鲜明。SQL Server是目前社会上主流的大型数据库软件,而且这一版本的兼容性较强,系统稳定可靠,适合作为大型网站的后台数据库。

5 结论

教务信息内容管理系统是校园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校园其他平台及应用的整合、技术的突破以及各种新的沟通手段的不断出现,教务信息内容管理正不断地往前发展。

本系统着力于管理者对内容的管理与信息的。主要提供对系统所有信息进行添加、删除、查询、搜索、替换操作等丰富的信息管理功能,可按照栏目和专题两种方式对信息进行管理。另外,内容模型功能,自定义表单管理等功能应用可使系统管理者能轻松实现进行系统内容的高效分类管理与信息,方便构建强大的内容信息管理与交互平台。

参考文献:

[1]王秋红,余兰海. 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比较[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5):141-142.

[2]吴伟.通用网站内容管理系统设计[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报,2013(3):128-129.

[3]孙红.高校网站内容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J].科技风,2013(6):196.

[4]叶伟剑.基于.NET平台的时间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6):13-16.

[5]李廷锋,鹿艳晶,杜召彬.基于.NET的数据结构教学网站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应用教学研究,2014(6):121-123.

[6]孟卫平.基于.NET 技术的高校网上选课系统设计与开发[J].教育探索,2013(7):135-136.

[7]南轶,李先国.模板技术在内容管理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2(6):180-184.

信用管理的内容篇3

英国电信集团公司(BT)拥有超过2000万家商业和居民客户,它提供的服务类别包括了零售、批发和全球服务等。随着3G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陆续推出各种增值数据服务,例如MV下载、游戏、个性化铃声等,如此多样化的服务种类体现在后台成为多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如何对服务内容进行管理和更新,实现效率、稳定性和客户服务质量的三重提高,一度成为困扰BT的老大难问题。BT通过建立企业内容管理系统,建立了一个自动化的单一内容管理平台,让所有内容提供商(CP)都可以用这套系统简单地上传更新的服务内容。电信企业内部再迅速地执行内容的审核、分类、测试与预览工作,经确认的内容便可传送到网站供消费者选择,以及让用户直接通过手机来下载,加速了内容的效率与实时性。

英国电信的这个案例只是众多行业内容管理需求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内容是驱动业务的来源、强化竞争力的利器,如果能妥善地运用成倍增长的企业数字资产,将使企业得到强劲的成长动力。“除了电信行业,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纽约政府、思科公司、通用汽车、英国航空等几千家用户都用到了内容管理平台。”美国Interwoven公司全球总裁Max Carnecchia先生非常看好内容管理市场。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信息和内容充斥在各个角落。企业在信息化初期,重视的往往是办公系统、ERP、CRM、BI等系统的建立,但无论是CRM,还是呼叫中心等系统,如果缺少了丰富的内容信息或者信息更新不及时准确,都会形同虚设。因此,如何管理好企业信息和知识资产成为另一个增长点。

但是,内容管理在国外市场发展相对比较成熟,在国内尚处于认知度普遍提高的阶段。Interwoven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陈恺新介绍说:“中国的很多企业正在建立自己赖以生存的核心系统,比如财务系统、ERP系统等,虽然他们也在逐步认识到内容管理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意识到它的紧迫性。其实,中国企业通过内容管理系统的实施,除了业务品质和管理的提升,还能够借鉴到国外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事实上,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在快速增长,和国外的差距也在逐步减小,比如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联通、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央电视台、中石油情报研究所等都陆续采用了为垂直性产业打造出的专业内容管理平台。

目前企业提供给客户的服务,经常都是以内容的形式来展现,如网站、客服邮件等,企业对实施营销的背后,也必须以内容为基础,牵动一连串密集型的作业流程。内容管理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能产生很多变种,例如,Interwoven公司的企业内容管理就包含协同门户、交易管理、企业内容、数字资产管理、知识库管理、品牌管理等解决方案。

信用管理的内容篇4

关键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数据库

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涵盖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教育科研工作和教育督导评估等重要资料的管理。传统的档案管理几乎全是书面文件,容易损坏也容易检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管理易检索、不容易丢失的优势逐渐显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充分发挥信息优势辅助和细化档案管理。

中职档案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了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全面研究。

一、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重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因为一直以来中职档案管理工作往往会因为缺乏信息化内容而突显出一些棘手的问题,而且单一的存储模式也容易出现档案内容的损坏、丢失等问题,档案数据库的建设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为了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要从这几方面做起:首先,要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将所有的纸化档案进行重点筛选,完成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对原有馆藏传统载体档案进行数字化转换。其次,要实现数据库的共享建设。在共享建设的过程中要按数据库用户数量、连接系统的数量等来确定优先顺序。在此基础上进行共享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通过数据库共享建设中职学校校内的各类档案之间可以共享,保证不同侧重点的档案管理内容能够实现共同管理,信息共享,避免了重复工作;校外的相关信息能够共享则能够保证中职院校的档案内容与其他高等院校、相关用人企业之间可以进行信息沟通,保证中职学生能够获得更高学历进修、参加企业内部招聘的机会。

二、数字化工具更新档案信息内容

档案建设最为复杂的内容就是需要不断地更新信息内容,诸如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师的学历情况、学校的发展历程等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进而不断发展。在信息化档案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进行随时的档案更新。首先,要选择有效的数据化工具。这些更新软件要保证能够建立数据库更新平台,并在原有的数据库基础上开展、更新工作,保证满足中职学校的人事、教育教学等档案内容的随时更新,并保证对档案内容的管理更为标准化、可视化、自动化,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兼容性、整体性和延续性。其次,在进行数字化工具更新的过程中要一方面保证自动化升级,当文件保存系统自动升级时,保存在系统内的档案将随系统的更新和迁移。另一方面则要保证更新过程中的数据库的稳定性,使得原有的内容能够备份保留。另外,在进行更新管理的过程中要对数字化档案资源进行安全管理和维护,有效地应用身份认证、识别文件加密等设置能够确保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

三、发挥档案信息化人才作用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发挥管理人才的能动作用,因为任何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都需要人的能动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档案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必须得到提升。首先,要加强技能培训。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基本操作技能:(1)把固化在纸质载体汇集成系统档案信息,以数字化方式输入计算机上网。(2)利用数字照相、扫描等技术将档案原件进行数字化处理。(3)直接在办公自动化过程中形成规范的电子文件信息。(4)能够迅速掌握新型软件技术,保证能够随时进行数据库更新管理。除了基本操作技能之外,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还必须要有超强的档案管理素质。(1)较强的档案保密能力,能够随时保证档案信息不泄露,能够以基本的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自己,尤其是面对信息化的档案内容要有档案保密的技术应用能力。(2)有合理化应用档案信息的能力,能够着眼于信息档案的应用。为了实现这些能力,中职学校要组织档案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于新任档案员工作的教师要进行岗位培训,保证工作人员能够迅速了解档案工作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思想。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应建设健全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利用数字化工具更新档案信息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职学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参考文献:

信用管理的内容篇5

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在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等层面的知识内容,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體系必须做出相应的系统化调整。文献[1]讨论物联网知识内容融入信息管理专业的可能性,论证信息管理专业融入物联网知识体系以培养物联网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可行性,提出在信息管理专业以智慧物流等应用为突破口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办学思路,但对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所需覆盖的知识内容及由此而导出的课程群语焉不详,并没有进行详尽的描述与探讨。为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梳理物联网知识体系和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的脉络,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规划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 

1 “物”信息纳入管理对信息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影响 

信息管理专业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环境下催生的管理学、信息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和传授“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开发信息系统,以进行信息管理”。在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中,信息技术是基础,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是信息管理专业研究和传授的知识核心;在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类课程是“把信息科学应用于管理科学”的桥梁,是“管理信息化、系统化”的关键。当前,信息管理专业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以计算机软硬件课程为主,主要涵盖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程群和信息系统开发课程群。 

随着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的感知扩展到“物”端,“物”的信息开始纳入管理,而且所感知的“物”不再局限于该类“物品”某个批次的整体信息,还可以具体化到某一实际的“个体物品”上,也就是说,所感知到的信息粒度变细。相应的,要识别的管理信息粒度变细,信息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大数据时代应运而来,另外,信息传输也不再完全依托有线传输,无线传输使信息感知的物理空间范围扩大,即时通信使得信息感知的时间间隔缩小到时刻点,而信息存储和处理也不再是单一模式,有分布式信息存储和分布式信息处理。这样一来,可管理的信息变多,物与物、人与物以及人与人互联成网,信息感知、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加强,信息利用的数据范围扩充到“大数据”空间,信息管理的模式发生新的变化,管理的模式也随之变化,管理将变得更加敏捷化、智能化、柔性化、一体化和社会化,管理过程和管理环节势必做出适应性调整和改造。把细粒度的“物”信息纳入管理触发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而且,这些新技术所涵盖的知识内容并不是以点状离散分布于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中,而是全方位涌现在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知识体系的各个层面,呈现系统化的特点。无论在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利用等信息处理层面,还是在管理层面,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内容都发生较大范围的扩容。这样一来,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就需要在信息处理的各个层面进行系统化调整,并需要根据知识内容之间的紧密程度和衔接关系,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整,也就是基于此,才提出在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办学思路[1]。 

2 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新知识集合的系统化切入不能是简单的“打补丁”,更不能“喧宾夺主”,而且,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也不能完全照搬物联网工程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为此,在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厘清物联网学科方向课程群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原则。 

2.1 建设思路 

课程群的建设涉及知识空间的组织,也涉及知识内容讲授的时间安排。 

首先,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明确物联网学科方向毕业生未来所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其次,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为突破口,以智慧物流等应用领域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给出的物联网三层架构,识别并收集智慧物流等应用需要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之外的物联网新技术的知识内容,以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 

为了让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内容与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知识体系相契合,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以信息处理的各个阶段为框架,对收集到的物联网知识内容在“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5个阶段上进行再组织:划分“物”信息在这五个阶段所涉及的物联网新技术,通过知识领域分析其中存在的知识单元以及各知识单元中存在的知识点,最后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构建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所制定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2-3],辅助参考文献[4]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在基础知识、核心知识和应用知识三个层次上,梳理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并依托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框架,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构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课程群。 

最后,分析不同知识单元、知识点的重要程度,在兼顾信息管理专业已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时间安排情况的基础上,确定物联网方向课程群各个教学环节的学时数和建议修读学期,以规划课程群的时间安排。

     2.2 建设原则 

(1)不同的培养目标决定知识内容的空间范围和重点,也决定不同知识内容的授课学时。“构建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规划学科方向的课程群”首先需要解读该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 

(2)识别学科方向上的知识内容需要有一个提纲挈领的突破口,以突破口对知识内容的需求及紧密程度为依据,将识别出的知识内容引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则需要依据现有知识体系的脉络进行系统融合。 

(3)课程是知识单元的聚合,课程体系是对知识体系中知识内容的粗粒度覆盖。识别知识内容,梳理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建立知识体系,才能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知识体系可以由不同的课程体系覆盖,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可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和课程体系。 

(4)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要注重基础,要构建相对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以及基础课程群。 

(5)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既要推陈出新,也不能“忘本”,不能丢掉专业固有的知识内容和特色。 

(6)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改革既要变革知识点的结构等空间因素,也要调整知识点传授和课程讲授的时间(学时)安排。 

(7)专业尤其是应用型本科专业,在进行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变革时,还要同时调整课程内外的实验、实践和实习环节。 

(8)承认不断改进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必要性。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社会人才需求在变化,应用型专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更应该与时俱进。 

3 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 

根据上文论述,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已经基本覆盖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所以,笔者把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限定在物联网的核心知识领域进行探讨。 

3.1 培养目标的解读 

培养目标描述毕业生未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解读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知识体系的知识范围和重点。 

物联网产业已经形成从上游“产品制造”、中游“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到下游的“应用服务”的完整产业链[5]。笔者认为,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学科方向所培养毕业生可能的工作环境在物联网产业链的中下游,即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为物联网產业链中下游培养既懂管理理论又懂新一代信息技术,并且能应用物联网知识在智慧物流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进行信息管理的集成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信息管理专业物联网方向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现代管理学基础知识、信息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物联网基础知识,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物联网信息系统集成、开发、应用与维护等职业能力,能在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物联网应用领域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集成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撇除信息管理专业与物联网知识体系共有、重叠的基础知识,通过解读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培养目标,可以初步确定,需进一步引入物联网核心知识在物联网技术方面的集成与应用。在知识传授时,尤其是在学时总数受限的情况下,不要在原理上“劳师动众”,而要在集成、应用上“浓墨重彩”。这意味着,物联网学科方向的知识体系需要基于物联网工程等物联网专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三个级别,进行知识内容的“缩放”:缩小那些原理类知识的范围,缩减它们的授课时间;增大那些集成和应用知识的范围,加长它们的授课时间。 

3.2 按照信息处理脉络梳理物联网核心知识领域 

依据“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等五个阶段所构成的信息处理脉络,把物联网体系结构识别、收集到的物联网技术知识进行再组织,围绕技术的应用与集成,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的核心知识领域,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表1中并未罗列信息管理专业中已有的、与物联网工程专业重叠的且没有变化的知识领域,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另外,“AR物联网技术体系”描述“物”信息处理各阶段的技术框架,把它归属到“物”信息利用阶段。 

3.3 知识体系 

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2]31-42,82-114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4]22-56,针对表1中梳理的知识领域,围绕集成和应用,确定知识领域内知识内容的最小闭包,并按照“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三层结构,细分知识领域中涉及的知识内容:把一个知识领域细分为多个知识单元,再把一个知识单元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细分后物联网方向的知识内容见表2。 

在表2中,不同于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知识体系以及物联网知识体系,笔者缩减信息采集、传输和存储部分的知识内容,把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以及物联网控制等知识领域的知识内容浓缩在“AR物联网技术体系”知识领域中;放大信息加工和利用上的知识细节,把物联网处理层的“MW中间件技术”“CC云计算与服务计算”“DM物联网数据挖掘”“ID智能决策”以及应用层的“IL智慧物流”等知识领域单独列出进行知识强化。 

4 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 

根据信息管理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脉络,参考物联网工程专业试行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王志良罗列的二十余所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依据知识单元、知识点之间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通过嫁接和自我凝结,笔者确定覆盖知识内容的物联网课程及其授课时间和修读学期,得到物联网知识体系的一个课程覆盖——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见表3。 

在表3中,物联网学科方向的课程群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和专业实践三个层次共12门课程组成,其中,物联网数据挖掘并不单独成一门课程,其知识内容将嫁接到信息管理专业已有的数据挖掘课程中。 

实践环节,除了在相关课程安排有课程内的实验箱实验和上机实验外,还安排物联网应用综合实训和物联网系统开发课程设计两个综合实践环节:前者,主要在认知层面上进行物联网新技术实践(如RFID认知训练、传感器认知训练、无线传感网认知训练等)和物联网应用系统(如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监控系统、基于云计算的应用处理中心等)认知训练;后者,则是物联网系统设计与实施课程的课程设计,让学生进行物联网系统(尤其是软件部分)开发的综合设计。

      在时间维度上,表3罗列每一门课程的总学时、授课学时和实验/上机学时,而且还对每一门课程所含的知识单元需要的授课学时和实验/上机学时进行细化。根据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以信息管理专业现有课程的修读学期为主线,确定物联网学科方向12门课程的修读学期。 

在课程群实施初期,笔者把物联网工程概论作为唯一的一门必修课程加入到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其他课程打包成选修课程群供学生整体选修,既保证信息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生都能学习到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也能淡化物联网学科方向对现有课程体系的冲击。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验证后,笔者将逐步进行知识内容和课程体系的调整与配置优化,进行更细粒度的知识内容黏合,缩减一些原有课程体系中陈旧或重复的课程及课程内容,加大物联网课程的必修范围,争取早日把物联网学科方向固化在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中。 

5 结 语 

受物联网技术所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全方位冲击,信息管理专业的知识体系面临新一轮的调整。笔者以智慧物流对物联网技术的需求为“领”,以信息处理过程为脉络,梳理物联网知识内容;并以信息管理专业现有知识体系和课程体系为骨架,调配知识内容的组织结构,规划物联网课程群,从而为信息管理专业开辟物联网学科方向充实血肉,重塑身型。笔者提出的建设思路和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在信息管理专业开辟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可操作性,有助于其他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根据所处的区域环境和学科基础开辟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联网学科方向,有助于其他专业根据自身特色构建新的课程群,还为其他专业开辟新的学科方向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办学思路。 

下一步,笔者将进入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实操和验证阶段,在信息管理专业真正“开出” 新的物联网课程群,检验物联网课程群的可行性和完整性,调整、完善知识内容及其组织形式,以期早日在信息管理专业固化物联网学科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健.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开设物联网学科方向的可行性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6(1): 26-29. 

[2] 教育部高等學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31-48, 82-114, 124-134. 

[3]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试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60-89. 

[4] 王志良, 闫纪铮. 普通高等学校物联网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和课程规划[M].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22-56, 73-238. 

[5] 吴功宜, 吴英. 物联网工程导论[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36-37. 

信用管理的内容篇6

1电子政务网站主要运行管理工作研究

在实际的电子政务网站管理中,运行管理中的技术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只有进行了良好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网站日常工作的顺利完成。在网站运行管理中,其主要工作包括了以下内容:

1.1网站文件与目录管理电子政务网站的管理过程中,网站文件与目录的管理是其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网站内部文件与目录排列有序,运行得当是网站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这种管理工作在技术层面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1)在文件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做好文件的名称管理。在技术层面而言,文件名称明确、清晰,可以保证文件管理中便于查找与管理。所以在文件管理中,我们首先需要做好文件起名的工作,避免出现符号或难以理解的文件名出现。②做好文件收藏工作。在文件收藏过程中,不得将文件全部收藏在根目录下。所以我们在文件收藏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收藏,保证文化管理有序进行,同时避免因文化收藏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速度造成影响。③定期清理回收站文件。对于已经删除的回收站文件,我们需要制定专人进行定期(一周或半月)的检查与清理工作,保证回收站内的遗留文件不会影响网站系统的运行速度。(2)在网站目录的管理中,我们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方面我们需要根据政府部门的科室职责、业务分工等因素,在根目录下合理设置子目录,保证网站文件管理有序进行。如在每个独立的目录下都建立独立的images目录,便于管理的开展。但是在设置过程中,我们一般将目录设置要求在3层目录以内,防止因目录设置复杂造成管理困难。另一方面在政府管理网站中,不得出现与政务无关的目录与文件,保证政府网站的严肃性。

1.2网站数据管理在理论上讲,电子政府网站中的程序、信息等都是数据类内容,所以在网站运行管理中,对于网站数据的管理也就成为了我们的主要技术工作。在实际的管理中,对于数据管理具体工作主要包括了两个内容:①网站的数据备份管理。在政府网站管理中,其需要处理的数据是较多的,而其中的部分数据信息较为重要。为了确保数据管理不出现以外问题,我们需要定期或设置程序自动完成网站数据的备份工作。②网站数据恢复工作。由于政务网站属于公共网站,其每日登陆与办理事务的人员较多,同时其网络属于开放性网络,这就会使政务网站中经常出现系统问题,甚至文件丢失的情况。所以在运行管理中,做好数据丢失的恢复管理也是我们经常参与的管理问题。其主要的方法就是利用数据备份内容,进行恢复。严重时需要利用数据恢复软件进行恢复。

1.3网站文件传输管理在网站管理过程中,数据传输管理的开展也是我们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作。这一工作主要包括了以下的内容:①在电子政务网站开发期间的文件传输管理。在这一阶段的文化传输管理中,我们主要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以FTP协议为技术支持,开展的传输工作。在当前的政务网站管理中,经常被采用的是Web服务器。这种服务器一般会采用微软的IIS、网景的Enterprise等主要的FTP服务器功能,其传输的文件格式包括了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两种形式。②做好网站运行中的文件传输管理。在网站运行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电子政务工作过程中传输的文本文件、图片和视频等各类文件进行全面的管理。如安全监测管理、大型文件的压缩管理与解压管理等。由于文件传输中需要管理的文件格式类型较多,需要我们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1.4网站各类信息管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网站中的各类信息管理是我们运行管理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在电子政务网站的日常运行中,其包括的信息信息量是较大的。这些信息内容中主要包括了以下内容:信息管理、客户信息管理、政务信息管理以及在线用户的支持管理等内容。这些数据的管理较为复杂。特别是在客户信息管理中,做好客户信息中保密内容的管理工作,确保信息安全有效是我们信息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在在线用户支持的管理过程中,保证网上信息传送流畅与稳定也是我们管理的重要内容。

2电子政府网站维护工作研究

2.1网站页面的信息维护在电子政务网站的维护过程中,网站页面的信息维护工作是我们维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这一维护中,我们需要做好两个工作:①合理的做好网页的布局管理,保证政务网站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加便于管理与应用。特别是对于网站的使用者而言,合理的布局提高了网站的实用性。②使网站更加美观。在政府网站的网页维护中,提高网站的美观是我们维护的重要内容。这种美观的提升对于网站质量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作用。

2.2网站系统的整体技术维护在网站系统的维护过程中,网站系统的整体维护工作是我们维护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实际的维护管理过程中,其主要的维护工作包括了以下几点:①软、硬件系统维护。在实际的网站系统维护中,其主要的维护工作包括了软件系统与硬件系统两个维护工作。在软件维护中,我们需要对定期对软件进行升级维护,特别是对网络协议软件、安全软件、压缩软件、下载软件等进行维护对网站安全具有极大的作用。在网站硬件系统的维护中,我们需要加强对系统中的CPU、硬盘、网络系统等主要硬件进行定期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清理。②网站中的数据库维护。在网站维护过程中,做好网站数据库的维护工作也是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这一维护工作主要是利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对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分析,重新设置数据内容,同时及时清除作废的数据内容。③其他技术维护工作。在政府网站的维护过程中,我们除了以上的维护工作外,还需要做好部分其他的维护工作。如对网站域名的注册管理、对网站虚拟主机的管理、对信息系统的更新等都是维护的重要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对网站的升级维护工作。这主要是因为电子政府网站是建立在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的。所以利用网络升级的方式,对网站内的软件、数据库等系统进行升级,具有很好的效率与质量。

3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的电子政务工作中,电子政务网站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我们结合电子政务网站的实际情况,利用技术手段开展了实践运行管理与维护研究工作。这一工作的开展对于政务网站的运行与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信用管理的内容篇7

【关键词】服务;档案信息管理;方案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逐渐发现了提高企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主要内容,并不完全在于主体内容的完善上,还需要考虑到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内容,尤其是档案信息管理,亟待获得全面有效地改善。在社会的长期实践当中,很多的企事业单位提出了一些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创设出了一些新颖的管理方案,但是对于整体工作效率地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当前的企事业档案信息管理虽然不遗余力地引进一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设备,但是理论性质的服务理念依然没有获得太大地改变,工作人员完全地秉承着“以完成任务去完成工作”的理念去工作,没有太多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当前国内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非常奇怪的一部分内容在于他们都没有形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观念,工作人员都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仅仅认为档案管理是公司的一个必要部门,按秩序去完成其中的工作即可。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很多的工作人员开始出现了懈怠的心理,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采取了敷衍的工作方式。而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不仅对整体的服务效益有着相当大的影响,而且成为了服务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能够为客户提供最为直接切实的服务。如果在这个时期,持续保持以往的档案信息管理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服务质量,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工作进程将会产生较多的阻碍。为此,我国国内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对当前时代下的档案信息管理内容进行多方面地完善,秉承单位内部的服务理念,采取最为合理的管理方法,进而推动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分层管理法

在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中,存在相当多的信息资料需要进行合理地分类和整理,如果本身的档案数据资料过于冗杂,将不利于服务工作的开展,查阅资料的速度会显地十分慢,难以满足人们的实际工作要求。分层管理方案便是应对这种状况的最好管理方式,它的特点主要凸显于针对性的分层管理上,即在收集整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全部的信息资料加以分类,分类的标准一般被定为服务对象,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科学的分类。之后再根据不同的类别,提供最为切实的档案信息服务。相比于其他的档案信息管理方法而言,分层管理法的实践性相当强,实效性也会更高。需要注意的是,在以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已然有相当一部分的档案管理人员对各种资料进行了分类,因而很多人将分层管理法视为一种陈旧的管理办法,本身的实际效用已然发挥到了极致,没有太多提升的空间。但是本文中的分层管理法,并不是简单的档案分类,而是整体档案管理中的分类,包括档案服务对象、信息收集目标、信息资料内容,同时,还有必要在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下,分设一些下属部门,由这些部门分别对自己的工作内容进行管理。此外,对于不同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也需要有一定的区别。分层管理法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服务理念的遵循上,之所以要开展多样的服务内容,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服务对象的不同上,人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所需要的档案信息服务内容是不同的,对它们进行科学有效地区分,能够使整体的管理流程更加科学有效,人们能够从中迅速有效地找到自己想要的档案资料。分层管理法的开展,在于对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的细化,而其中的细化管理,不仅是整体工作开展的基础,而且是优化服务质量的主要方法。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十分注重对工作的细化,而且只有对工作进行细化,只能实现精细化的管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因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需要实时地应用分层管理法,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益。

除了上述的各种优点以外,分层管理法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果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工作量,如果再对其进行分类,将会是画蛇添足的行为,对于整体的服务质量提升,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而且,在应用分层管理方案的时候,需要对服务内容和服务主体进行一定的分类,而相当多的企事业单位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导致很多档案信息,在进行查阅的时候,出现较多的阻碍。同时,在档案信息管理部门下分设相应的分类部门之后,一旦服务内容和责任出现不明确的状况,将会严重影响到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分层管理法的开展,对于管理内容的分类,并没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和方向,很多的档案管理人员,习惯于按时间进行分类,将较为陈旧的档案划分到一个下属部门,较为新颖的档案划分到另一个下属部门,以促进整体工作效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这些管理人员又发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时间的划分上,不能确定最为合适的时间标准。大多数的企事业单位在运用分层管理法的时候,将时间的标准设置为两年,两年以前的属于陈旧的资料内容,两年以内的属于较为新颖的资料内容。在这样的分层管理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对档案不断地进行更新工作,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地进行。

二、数据库结合法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传统的内容得不到人们的认可,而且不再是当前社会的主题。在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管理中,存在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即数据库结合法,将现有的管理设备和管理方法,与数据库完好地结合起来,双方进行科学地互动合作,进而使得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内容更加完善科学。数据库结合法的运用基础,在于对网络数据库的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需要优先利用网络技术,创设出独立的数据库,并将收集整理到的全部内容,实时地输入其中,以提高整体的服务效率。数据库结合法的最大效用在于,档案管理人员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有效地为客户找寻到相应的档案信息,并选取针对性的服务内容进行服务。现阶段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运用最多的方法都是数据库结合法,将企事业单位的整体档案管理与服务,完全地与数据库结合起来,双方相辅相成。由于互联网是该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因而这种方案下的档案管理最为完善科学。同时,传统的档案管理采用的主要的是纸质资料的收集整理,当前的档案管理在采用全新的数据库以后,能够全面地更新档案管理方法,为人们提供最为切实的服务,而且信息资料的收藏空间将会变得相当大,不会像传统的档案管理那样,需要对档案进行翻阅查找,整体的搜寻过程十分不易。

数据库结合法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它的最大缺点在于网络的特点,即面向的人群是全体的社会人。因而在运用它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的直接威胁。最主要的行为体现在数据信息的直接侵入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完善和更新,越来越多的人群掌握了相当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而其中不乏存在一些社会的不良分子,他们对于网络技术的应用,更多地偏向于资料的盗取或删除。虽然企事业单位的数据库建立相对较为独立,但是始终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于是长期面临着外界的各种挑战和威胁。而一旦档案信息资料遭到损毁,无疑是对档案管理部门的致命打击,整个部门会趋向于瘫痪。在这样的状况下,档案管理人员首先需要具有极高的专业素质,高效地操作电脑,并将数据库的防护措施进行全面的完善,使得整体的工作效益趋向于最高。

三、自我档案管理

在新时期的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作开展,首先必须具有一定的工作理念,而当前的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工作,面向的更多是不同的人群,因而整体的服务理念也应该服务于人。为此,一部分企事业单位对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创新,开辟了自我档案信息管理的方式。这种档案信息管理档案,虽然十分推崇客户的自我管理,但指地并不是完全地将管理权利和流程赋予客户,而是为客户提供一定的管理平台,由客户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更新、完善以及查阅,后台的服务依旧是由企事业挝坏牡蛋腹芾聿棵趴展。在现代化的经济建设进程中,自我档案管理明显属于一种十分大胆的想法,并且也具有了相当高的可行性。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一旦客户产生了档案信息服务的需求,首先需要与档案管理人员取得联系,然后将自己的实际需求内容完全地阐述给管理人员,然后再由管理人员进行相应资料的检索。这个过程相对较为麻烦,而且很多时候容易出现多种失误的现象,不利于整体档案管理质量地提升。而在自我档案管理当中,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主题需求,直接地检索自己想要得到的档案信息,并进行知识体系内容的攫取。

自我档案管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对于自我档案的管理,首先需要人群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基础和对先进设备的运用能力,如果客户不具备这些方面的内容,那么自我档案管理将不会产生实际的效用。而事实上,现阶段的国内人群体系,虽然知识人群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群,缺乏良好的科技认知和使用能力,因而自我档案管理对这部分人群是不适用的。为此,企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往往不能全方位地采用自我档案管理,还需要秉承服务理念,根据客户的不同状况,制定最为切实的服务内容,以获得人们的支持,进而产生相当大的服务效益。

结束语

新时代的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重挑战下,必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无论是哪种管理方法的选择,都需要秉承严格的服务理念,切实地为公众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天龙.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6(22)

[2] 马欣. 新时期如何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 赤子(上中旬). 2016(18)

[3] 张巍巍. 人事档案管理[J]. 中外企业家. 2016(29)

[4] 邓强,马玉妍. 做好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拓――在发挥大数据优势的背景下[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6(12)

[5] 应加强流动人才档案管理服务[J]. 前进论坛. 2016(12)

信用管理的内容篇8

1.1便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科学化与系统化

建筑工程项目由多个子项目构成,不同的子项目管理方式与内容也不尽相同,需要依据不同的层次进行分层管理,而信息化的管理方式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掌握项目的情况变更,了解项目的施工进度。同时还能够实现不同项目之间的并行管理,实现项目总体与项目分部之间的科学化安排与系统化管理,保证建筑项目整体工作流程的规范,形成子项目独立监管运行与项目总体协调并进的发展模式。

1.2为信息化系统平台搭建奠定基础

信息化系统平台的搭建是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更高阶的形式,集合了项目工程管理与团队控制管理在同一平台的信息交流,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降低了无效的人力与材料资源的浪费。系统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对各个项目中的材料资源、人力配置、工程进度进行分析,建立更加有效快捷的项目规划,保证工程项目的连续运行。

1.3便于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成本的节约

经济性是信息化管理最为明显的工程意义。在建筑工程的准备阶段,便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工程项目的所有流程、支出成本进行预算与控制,并且是实际实施过程中还能够及时的进行信息更正与反馈,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在项目施工阶段,能够及时对工程耗费成本、市场价格变动与人员流动等因素进行成本管控,降低成本支出,较少浪费,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2. 建筑工程项目中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管理流程没有统一的标准

通过分析国外的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运用的一些成功案例可以发现,标准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相比国外,国内的信息化管理流程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同时在信息的收集、共享与利用平台、手段方面与国外还有明显的差距,有些数据存在重复输入、数据信息落后无法真实反映实际信息等现象,不同的项目、地域之间信息数据封闭,导致信息的流通性差,这些都是信息化数据管理中缺乏统一的标准的具体体现,已经成为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发展的主要障碍。

2.2信息化技术应用范围没有普遍性

整体上来看,国内的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传统的管理模式仍然普遍存在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管理过程粗放、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过程混乱仍然是大部分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信息化管理的运用与普及仍没有达到一定的乐观程度。

国内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应用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理解,同时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因此,表面上在网络互联与文件传递方面实现了网络化,但对于更深层测的工作流程规范、资源分配与成本控制等内容,仍然缺乏一个实质性的应用。此外,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还受到地域位置与行业特点的限制,经济发展快、水平高的区域,对于信息化管理方式的接受程度较高,认识也更为深刻与正确,反之,则无法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推广与发展。

2.3信息化管理机制与系统不完善

市场化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使得不同的建筑企业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间接导致了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与发展,而工程项目在各个环节的独立性又进一步阻碍了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发展,即便有些区域具有完善的企业发展制度条件,仍然无法促进信息化制度的建立,使得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工作内容与命令传递无法高效进行,甚至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实施,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2.4专业性的信息化人才缺失

专业性的信息化人才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化管理人才的严重缺失,经常出现一些管理人才不具备专业知识与能力而在岗位上进行管理操作的情况,或者是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培训与教育的人在岗工作,使得信息化管理工作混乱,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发展,而国内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局限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况,导致国内信息化管理技术无法取得提升,甚至出现了走下坡路的情况。另一方面,专业化人才的缺失使得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能力不够强,无法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各个方面的应用。建筑工程项目涉及到计划编制、投资管理、项目进步编排、项目质量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但在目前的这些方面使用的管理软件仍以国外软件居多,国内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只占很少一部分,且应用对象集中在单一模式的业务中。此外,功能模式单一的软件在项目整体运行中还会出现兼容与连接困难的问题。

3. 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方法

3.1统一建筑工程信息系统的构建

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内容庞杂,涵盖了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内容,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文本图像、数字报表、编程等内容,各项目之间的交流都建立在这些内容之上,因此,通过架构统一的建筑工程系统,将信息进行归类整理,分为投资、生产、企业决策、售后服务等多个内容,以此为基础实现各个项目在信息管理系统当中的协调安排。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要秉承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以最小的资源付出,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信息化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对建设项目统筹安排,依据收集到的信息与国家信息化建设政策与原则,建立相应的信息网络,既能够统筹安排建筑工程项目内容工作,又能够与国家工程信息网接轨,实现工程项目尤其是重点工程项目数据的监测控制,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3.2信息化系统管理平台的搭建

在建立统一的工程信息系统之后,便可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搭建系统平台,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应该准确涵盖项目各施工方如工程部、监督管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面意见,建立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信息渠道,保证项目信息的实时共享与稳定传输,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实现项目管理的信息化与规范化。平台搭建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办公财务、物资分配、设备管理、工程计划等内容,因从整体框架出发,逐步细化,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方法搭建系统平台。

3.3信息化管理意识的提高与专业队伍的培养

专业的队伍是信息化管理能够高效运行的保证,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涉及内容庞杂,且技术更新迭代迅速,因此,提高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意识,促进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并当定期对相关管理人才进行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最新的信息管理技术,是建筑企业在未来工程项目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还可以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促进信息化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人才水平。

4.总结

上一篇:社会责任概念范文 下一篇:系统学习理论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