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2 17:15:40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篇1

关键词:生态旅游;产业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经验、总结条件、最后解决问题为基本线索和逻辑关系。通过对生态旅游的一些旅游观光园区进行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手段,来研究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及其发展前景,对目前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

1.发展概况

(1).发展背景

生态旅游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生态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生态旅游是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来实现代际间的利益共享和公平,是实现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途径,全球绿色浪潮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生态旅游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实际上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之一。

(2).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态旅游主要是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由于不健全的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和落后的管理体制以及盲目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有些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缺乏深入调研和全面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便急功近利地进行探索式、租放式的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 存在的问题

1.由于游客的随意采摘,为建造房屋等基础设施而进行的大面积生态资源移除,森林火灾等造成的森林和草地的退化等原因,植物资源被破坏的情况较为严峻。

2.破坏自然环境;

3.生态旅游被标签化。

三.发展对策

1.加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

认真调查旅游区的生态资源和可能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旌来解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提倡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体现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坚决制止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旅游经济增长的项目。

2.维护自然生态稳定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景观受人类干扰较小,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展开。这些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经济的最后安全防线。所以维护生态安全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的核心目标。

3.加强游客教育管理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很容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加强游客管理。加强游客管理可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 要根据景区内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利用门票、线路设计和分区规划等技术手段对游客进行引导,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布局 以达到不破坏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目的。第二 借助景区的宣传栏、宣传画、演播厅、书籍、手册指南以及导游解说系统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旅游之前就应明确告诉旅游者应遵守的规范,特别是通过生态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身体力行和生态旅游区周围社区的环保氛围,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和感染。第三 生态旅游景区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有的景区实行旅游者携带物品的检查制度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但塑造了负责任的旅游者,也是在进行我国的生态旅游市场培育,必将加速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的兴起和成熟。

4.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依法规范生态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必须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立法和制度建设,通过规章制度建设,通过法律的手段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规范,避免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不断完善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体系,推进生态旅游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

四.结论

在我国,生态旅游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生态旅游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只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战略高度出发,更新观念、改革不足,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学技术在生态旅游发展的科技含量,就可以逐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的长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一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雷默特.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5]霍洛韦.旅游业:二十一世纪旅游教程[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生态旅游 现状 发展

一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森林生态旅游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观光,度假的空间外,其实也是一个环保教育的“大课堂”。旅游者通过观赏森林生态系统奇特的五种形态,群落结构,呼吸新鲜空气,饮用洁净的泉水,从而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内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成语循环,认识森林保护物种,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美化和改良区域环境等多种功能。森林里的每棵树,每只动物,每条消息,都是极具雄辩力的环保“活”教材。而只有环保意识深入人心,才能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达到的良性循环。然而,森林生态旅游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他对旅游业,林业的发展市场潜力很大。相反,如果发展事务,也会带来环境的灾难。因此,在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同时,要注意不要讲传统旅游的发展经验生搬硬套。因为森林生态旅游从目标,受益者,管理方式,效果等方面都不一样:森林生态旅游以保护生态为主,并非追求最大利润;森林生态旅游的受益者除游客和经营者外,还有附近的居民,当前的经济,未来居民,未来经济;环保是森林生态旅游的核心,只能有选择的满足游客需要;传统旅游不同程度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森林生态旅游则以改良生态与发展旅游经济紧密结合。

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仅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尚社会经济活动。随着经济发展,物质消费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于是人走向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通过参加生态旅游活动,实现与自然的交流,满足精神消费的需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旅游融休闲和区及教育为一体,需要依靠科学高标准进行规划和管理,对管理者,游客,导游和经营者都有较高的要求。

(二)、我国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据考证,中国生态旅游始于舜,盛于唐,宋,即我国生态旅游具有悠久的。但作为一种产业则是近代的事,即生态旅游,尤其是森林公园建设,则是一项新兴产业。森林公园的涧流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游览,观光,度假,健身,科学考察,探险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场所。我国具有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兹1982年我国在湖南诞生了第一个正式命名的国家森林公园几张家界森林公园以来,只1997年底,我国建立了92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包括鼎湖山,长白山,扎龙,神农架,西双版纳,武夷山和天目山等名山,还有列入《国际湿地公约》重要湿地名录的黑龙江扎龙,吉林向海,青海鸟岛,江西鄱阳湖和湖南洞庭湖等湿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还以国有林场为依托建立了一批国家森林公园,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大部分森林公园已基本形成配套服务体系,不少森林公园已成为我国新的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5000人次以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齐发展。

根据《中国林业“九五”计划和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国家旅游事业的总体规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以森林公园建设和开展特色旅游为重点,依托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增强效益,提高水平,到2010年,我国森林公园将发展到2000处,面积达到1900万庆,使森林公园真正成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基地。但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是较短,目前尚未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的观念还比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到大自然中旅游,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和资源的破坏。实际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经给环境带来较严重的污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和盲目利用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时,粗放式的开发。开发种种开发,请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如: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如今,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这里原湖泊水为每年降低6-30厘米,只是黄龙还划地一开始退化,面色。如再不采取保护措施,这里的岩溶胡将会过早衰亡。更令人费解的是有关部门为了大量揽客,在九寨沟内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

我国旅游冬天开发利用还处于无计划状态。许多地区已发现好的冬天,就匆忙施工开发。开放后又不控制游客人数,过多的游客加速了洞内沉淀物氧化。一些洞口开得过大,过长,加速东内外空气对流,人们呼出二氧化碳气体破坏了岩溶洞环境的平衡,促使了冬天景物老化。

野生动物也是极其珍贵的旅游资源。许多地方在开发这一旅游资源时,管理不善,执法不力,不少野生动物遭到乱不乱杀,有的饭店甚至以野生动物作为美食招揽游客,使不少珍惜品种濒临灭绝,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事情。爱护野生动物,应成为生态旅游的得一项重要而给予重视。

2、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

近10多年来,景区的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一些自然风景区,已越来越受到建设性的破坏,由于在景区内开山炸石,砍树毁林,水土流失严重。或因山洪暴发,塌方挡路,毁景伤人;或因久旱无雨,水源枯竭,饮用水短缺,更有一些建筑毁景障景,导致自然和人文景观极不协调,破坏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四季常绿的云南西双版纳,近几十年来,由于大搞毁林形式开荒,以林为能源,森林面积急剧下降,使原来良好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有的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以索道为例,世界各国在作为国家公园的名山上修建索道都是严格控制的,其中美国、日本是明令禁止的。日本富士山海拔3776米,公路只修到2000多米,游人再多,也是自己一步步登上去的。但在我国,有些古代名山上修建索道,甚至修几条。有的山相对高度不到百米,也修建索道。索道在国家名胜中心区域的建成,不仅破坏了自然风景区的原貌,而且使游人大量集中于容量有限的山顶,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

调查显示,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须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这里的动植物死亡和生态环境的破坏。据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对保护区旅游现状调查显示: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

由于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区域和城郊的一些风景区受到冲击。有的地方在风景名胜区邻近盖工厂、办、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有的景区对名胜古迹随意修葺,在山林古刹安置电器设备,铺设人造大理石、地砖,人工修整痕迹过重,与其"自然本色"极不和谐;有的景区不顾环境、条件,乱建寺庙、佛像和不伦不类的主题公园等等。这些不仅破坏了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的原始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对旅游环境的生态格局和风景结构造成了破坏。今天,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都面临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题,正是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风景名胜区环境污染严重

据旅游风景区提供的监测资料显示,这里的水土、大气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噪音、烟尘都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大气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及酸雨等情况比较普遍。湘区武陵风景区中二氧化硫含量高达0.62毫克/米3,超过国家一级大气标准3.68倍;树林大片枯黄,PH值达4.44并出现酸雨酸雾。我国水污染的范围也在扩大,全国135条受污染的城市河段中,52条严重污染,其水质连灌溉标准都达不到,更谈不上饮用标准了。如饮用滇池水源的地区,已成为昆明市传染病和许多疾病的高发区。黄河断流达266天,87%的河段水质达四级污染,尤其是近几个月来,黄河干流中游河段遭到严重污染,水面上漂浮着一层厚厚的泡沫,下面呈酱色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异味,鱼已死光,连浇地都不能用,对河南省沿黄河各城市饮用水造成危胁。这是黄河历年来发生的最严重污染。而且是一次流域性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风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驰名世界的黄山、庐山垃圾随处可见,甚至连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游客也留下了各种饮料袋、包装袋等垃圾。致使那里不得不花费巨资去清除。开办旅游的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问题也是日趋严重,目前已有44%存在垃圾公害,12%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

上述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二、发达国家生态的概况

在发达国家,都将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纳入公益事业,每年由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在2000年有43亿美元用于国家公园,包括保护、科研、管理的开支。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国家公园局每年预算为1.148亿澳元,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拨款和市政税收,而公园本身经营收入仅0.1亿元。新西兰也是如此,国家公园内的一切设施,包括道路、野营地、游景道和游客中心等均由政府投资建设。就是韩国,每年也有相当于人民币6亿元的资金用于国家公园管理。这些国家都将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视为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科研基地和公众和生态旅游基地,因而拒绝商业运作,不以盈利为目的。

正是由于这种公益性质的正确定位,因此从规划建设到立法和管理,一切与基本目标相抵触的活动,均在禁止之列,以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的自然属性,竭尽全力维持它们的自然状态。

许多国家的国家公园法规定实行分区制:“山上游,山下住”,即功能分开,把旅游服务设施安排在区外,使区内保持一个完整的真实的自然文化遗产。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的国家公园内见不到宾馆饭店,有的只是供游人野营的古朴而简易的基地,高质量的游景道和各种向导性的指示牌。而且就是这些基本设施,也力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的干扰和,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日本的富士山海拔3776米,高于我国的黄山、泰山和张家界多数游览胜地,但是不但不设缆车,就是上山公路也只修到两千多米,剩下的路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平等自己去爬,连台阶都不修筑。这不仅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富士山的本来面貌,恐怕还有一种民族感情的因素,即对日本这座圣山的敬仰与尊重。同时,徒步登山更能体现生态旅游的真谛。

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世界上生态旅游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他们将“无人工痕迹”作为国家公园扩大旅游市场的口号,这种理念使他们的旅游业在全世界享有很高声誉,并带来可观的效益。

美国政府规定,禁止在国家公园中建造豪华宾馆,只允许设立简易的过夜设施,但保证安全和卫生。美国国家公园的营地一般设置在公园的边缘或毗邻的森林中,游客的垃圾自行分类后投入加盖的铁箱内,食物残渣要求完全清理干净,防止野生动物翻拾,从而改变其生活习性。

韩国在户外旅游地也不搞豪华宾馆,多为通铺,每个铺位不到1米宽,或自带睡袋,或租用毛毯,卫生间是公用的。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园中的建筑用地,也减少污染,并与游人回归自然、净化心灵的目标相吻合。在韩国的国家公园没有垃圾桶,也看不见垃圾,因为谁的废弃物谁都会自己带回去。韩国布基岛经济不发达,当地人索性在“简”上做文章,筑起一栋栋茅屋渔舍,古雅的草屋内只有一床一桌一灯一网。这种简陋有效地勾引起了人们怀古探幽的情趣,反而引来游客如潮。

新西兰的《保护法》明确规定,必须提供与保护有关的资料为游客服务。为完成这个任务,新西兰保护局特别重视游客中心、信息中心及国家公园内标示牌、解说牌的建设,并大量出版相关的宣传资料,提供服务信息。每一处旅馆的大堂均有当地国家公园免费的宣传品。同时国家公园在组织旅游活动时,鼓励游人参与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并不搞什么贵族式的“豪华游”。

由于环境教育的普及,自觉保护生态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在许多国家已经深入人心。例如美国人喜爱垂钓活动,政府为了保护水生生物对钓鱼和钓螃蟹有一系列的规定,而对于这些近乎苛刻的规定,几乎没有人不遵守。美国人使用的鱼饵是塑料制的,所以愿意上钩的鱼很少,钓上来的鱼多数也不拿走,而是及时放生。在这里,垂钓只是一项休闲活动,并不为了吃鱼,想吃鱼可到超市采购。钓螃蟹的规定最具体,垂钓者首先必须识别公母,母的一律放回,公螃蟹则用尺子丈量,凡是不够标准的小螃蟹也要放回大海,丝毫不差。另外,美国学生在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中从事教学实习活动时,也不采集生物标本,全心全意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这一切,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吗?

三、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通过了解西方国家的先进生态理念,我们看到了彼此的差距。可以说我国的生态旅游还处于初级水平,还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但尽管我国生态旅游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也不应因噎废食。我们高兴地看到,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和院联合倡导,并确定1999年旅游的主题为“生态环境游”,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势必对我国生态旅游事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为了使“生态环境游”活动取得时效,首先应本着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加以引导,加强管理,制定规划和生态旅游管理办法;其次要对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区域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加强监测和疏导,把游客数量控制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第三、应制定相关政策,确保一定比例的生态旅游收入用于自然保护;第四,要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让游客在旅游中获取生态知识,在享受自然的同时,把保护环境变成自觉的行动。具体应包括以下几大方面:

1、 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自然环境是由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必须保持相对平衡。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枢纽,对于地上、地面、地下环境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不顾植被具有极为重要的防止环境恶化功能(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等等),那么最终破坏森林的恶果将是人类自身的灾难。从古巴比伦王国的消失到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森林公园则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中形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经济系统,是以人类、生物和环境的协同发展为原则,以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宗旨,它们所追求的目标是:即满足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自身得到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人的发展构成危害。这就为在此基础上开展各项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区域环境。1982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她以神奇的地貌和优美的环境向世人一展森林公园的风姿,为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截至1996年底,全国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811处,年吸引游客达5000多万人次。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的环境问题。另外我国森林公园大都是在国有林场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因经营方式的转变,这就带来了一个更新观念和提高对森林价值和生态环境的再认识问题。因此,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公园建设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中国资源的保护应注意以下两方面:

(1)加强生态管理,使之持久协调发展

森林是一个整体,森林除木头外,还有许多其它物种,它是一个由许多成份构成的复杂系统。如果把森林看作单纯的木材生产基地去砍伐,而且是掠夺式的经营,那么我们采了木头,却恶化甚至是毁灭了其它资源的生存环境,得不偿失。当然也不能发挥森林资源的全部效益。但我们保护森林,并不是完全任其自然。自然森林也会自然枯萎,如不砍伐,任其自生自灭,也是浪费资源。所以在不过度改变森林结构的前提下,进行采大留小有计划、有选择的开采,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2)严厉打击森林犯罪

1998年10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局、公安部、监察部联合发出《关于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斗争的通知》,经过全国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和各部门的艰苦努力,打击处理了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收回了一批被毁坏和被长期占用的林地。截至1998年12月底,全国森林公安机关共查处各类森林和野生动物案件26369起,打击处理违法犯罪人员28131人,其中刑事拘留791人、逮捕681人,为国家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2928万元,收缴木材46351立方米、野生动物209365头(只),收回林地58305亩,取得显著成绩。但是,林区治安的几个突出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基层单位、干部法制观念淡薄,毁林开荒、乱占林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犯罪分子在严打斗争开展后仍顶风作案,如云南省昆明市现每月从市区运往外省的保护动物仍在1吨左右;盗伐、哄抢国有林木、非法运输、销售木材在一些地区仍很严重;有些地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打击森林犯罪力度不够。因此针对上述情况,要加强森林立法工作,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依法保护森林。只要我们按照严格执行,加大打击力度,森林建设就有了根本的保障。

2、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以便针对开展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环境损害进行足够的准备,并采取积极措施,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旅游区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适度地有序地分层次开发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坚决制止。经济开发可以在风景区以外的广大土地上进行。即使是配合风景区的旅游,其主要服务设施也完全可以在风景区外围建设。古今中外名山、风景区和国家公园都是精神活动的场所而非经济场所。我国古代,五岳山下都设有"镇","镇"就是专门提供服务设施的。宋代规定泰山的外围7里内"禁樵采"。元代规定40里外的大山禁止砍柴,都是为了保护泰山。美国规定商业开发要在国家公园以外的地方,其黄石国家公园自被发现建立后,不仅禁猎、禁伐,而且陆续迁走了居住其中的印第安土著。德国阿尔卑斯山国家公园的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公园内并无一条索道,若干条索道都是设在公园之外的。这些发挥功能区分、区内观景、区外经商的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借鉴。如将旅游设施建在山脚下,山上不修索道,这样游 人势必在山脚下的宾馆住宿,当地赚取住宿费和餐饮费肯定高于索道费,而且游人分散于各处,大大缓解了因乘索道造成的山顶过分拥挤。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旅游区的环境容量问题,应加强,在旅游区的环境容量未确定之前,必须控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对一些重点保护的景区,必须防止太多的游人进入,即使是一般旅游区,也应严格控制超容量吸引游人。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破坏容易修复难,一旦旅游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再来治理就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

3、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如增加对旅游的环境保护税收,用于修复被损环境的管理。地方政府和旅游有关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例如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严禁开发,哪些部分可以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又如规定哪些地区禁止带火种,禁止狩猎和毁坏林木,禁止遗弃垃圾和生活用品。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

思想意识比法规更重要。我国在生态旅游的生态规划和生态教育方面都很薄弱,旅游业主要以盈利创收为目的,不少旅游区根本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就开始营业。在旅游景点,很少设立宣传生态意识的宣传栏,导游们的导游词中也很少触及生态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旅游业的干部及导游中大多数人也未接受过系统的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因此,我们在倡导生态旅游时,必须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全民观念。具体做法一是要通过立法,把对旅游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对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景点,并要求所有的旅游管理人员、导游都必须经过系统的生态教育,改变那种认为“旅游业是无烟"、"旅游资源可再生"的观念以及对旅游开发的环境效应评估认识不足的现象,切实把旅游环境当成旅游业的生命和形象。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眼光,把发展旅游业的目标与立足点建立在保证当代和几代、几十代人的旅游需要上,并以这种思想观念为指导,做好环境保护的各项具体工作。二是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使我们的子孙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爱护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使生态善恶观、生态良心、生态正义、生态义务成为青年的自觉行为和道德规范。三是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合谐、有序、“天人合一 ”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在大自然中接受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使每一个人旅游者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保护自然的小事做起。

森林生态旅游作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还给一直以来发展基金匮乏的林业带来一片生机,而森林生态旅游同时也是一种与教育有的环保宣传新形势。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努力使生态旅游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做到依法建设,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当前则要对那些如规划或不按规划要求乱开乱建并导致自然景观资源被严重破坏的森林公园及生态旅游项目进行必要的整顿,使其尽快走上一条健康的发展道路。

书目:

⑴ 龚雪辉:"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光明日报》

⑵ 彭希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国际市场》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篇3

    Keywords: Lijiang; eco-tourism; three paralleling river

    摘要:近年来,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业的热点。丽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旅游优势。丽江是一个着名的旅游胜地,旅游业的发展让当地百姓提高了生活的水平。保护资源和环境是丽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生态旅游是适应这种发展的最佳选择。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形成了丽江独特的旅游资源。游客在生态旅游活动中将感受到自然的神奇,以及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乐趣。随着“三江并流”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作为其核心位置的丽江的生态旅游将会成为21世纪这个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投资的重要领域。但是许多人缺乏对丽江生态旅游的了解。这篇文章将以“三江并流”地区为切入点来介绍丽江生态旅游的现状,并在如何发展丽江生态旅游的问题上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丽江;生态旅游;三江并流

    Outline

    1.      Introduction

    1.1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tourism

    1.2 General Situation of Ecotourism in China and Yunnan

    2.      General Situation of Lijiang City

    2.1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2.2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2.3 Biological Resources

    3.  Ecotourism of Lijiang City

    3.1 Ecotourism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3.1.1 Modern Glacier Sightseeing Tour

    3.1.2 Skiing Tour

    3.1.3 Natural Scenery Tour

    3.1.4 Science Inspection Tour

    3.2 Ecotourism of Lashihai Lake

    3.2.1 Geographical Situation

    3.2.2 Program of Ecotourism

    3.3 Ecotourism of Laojunshan Forest

    3.3.1 Fores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3.3.2 The Protection of Plant Resources in Laojunshan Ecotourism

    3.4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Shuhe Ancient Town

    3.5 Suggestions for Ecotourism in Lijiang

    4. Conclusion

    1.  Introduction

    No final conclusion had yet been reached on the matter that who first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 “Most people think that the word “ecotourism” was first put forward by the special consultant of International Natural Conservation Union (IUCN), a Mexico expert H.Ceballos-Lascurain in 1983. As it was posed, ecotourism was noticed by people in the field of world tourism, ecology and other relevant fiel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fundament of tourism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1 The rising of ecotourism is the result of people’s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protesting natural environment. Ecotourism represen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21st century.

    1.1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Ecotourism

    Since 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 was posed, many researchers and organizations definite ecotourism from different viewpoints. However, there is no unified approved definition about ecotourism till now and the definitions are various. For example, “Kong Hongmei said that Ecotourism is a kind of double tourism activity under the base of protecting the existing natural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Association deficits that Ecotourism is a kind of traveling and sightseeing activity responded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make the ecology and people develop sustain ably.”2 Other definitions are also familiar. Though these definitions have the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special emphasis, they have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about ecotourism. Protecting property is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tourism. The target of ecotourism is to protect environment and benefit from ecotourism. Ecotourism prevents the short term tourism activity, but seek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the biggest beneficiaries of ecotourism are investors, tourists and local peopl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pays attention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1.2 General Situation of Ecotourism in China and Yunnan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bout ecotourism in recent years, the growth rate of world’s ecotourism is 20%to 25% and it’s the fastest one in all kinds of tourism forms. In China, there are about more than 50 million tourists traveling in forest parks every year. No doubt, ecotourism will develop forward fast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Following are the important affairs in the process of ecotourism in China and Yunnan.

    (1) In 1956, the first group of natural reserve was founded;

    (2) In 1982, the first national forest park was established in Zhang Jiajie, Hunan Province;

    (3) In January, 1995, the first session of national ecotourism development forum was held in Xishuanbanna, Yunnan Province;

    (4) In April, 1999,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forum was held in Tianmushan, Zhejiang Province;

    (5) In 1999, ’99 Kunming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e Exposition was successfully held in Kunming, and the theme activity of ’99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urism made a progress i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ecotourism of China.3

    No doubt, the ecotourism of China and Yunnan develops very fast seen from these affairs. As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more and more ecotourism programs will be explored to develop the ecotourism.

    2.  General Situation of Lijiang City

    Lijiang City lies in the joint part of Yunnan and Sichuan Province. The special landscapes and vertical climate give birth to various natural and tourism resources. In Lijiang, the scenic spots such as Yulong Snow Mountain, Laojun Mountain, Lashi Lake and so on are famous spots. The particular landscape and climate provide the basic conditions to develop ecotourism in these scenic spots.

    2.1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Lijiang City is located in northwest of Yunnan Province in P. R. China, the middle part of northwestern plateau of Yunnan and the link area between Qing-Tibet Plateau and Yunnan- Guizhou Plateau. Lijiang City totally belongs to plateau and valley region of Hengduan Mountain.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s are very complicated. The terrain inclines from the northwest to southeast. “In the territory of Lijiang, there are hundreds of mountains most of which are running with the south-north trend. For example, the famous mountains are Yulong Snow Mountain (also called Jade Dragon Snow Mountain), Laojun Mountain and so on. What’s more, there are about more than 90 rivers in Lijiang and many lakes such as Lashihai Lake, Lugu Lake and etc.”4

    2.2 Characteristics of Climate

    Though Lijiang lies in the area of low latitude, the elevation is high. With the reason of its terrain, Lijiang enjoys 3 kinds of climate which are subtropical climate, temperate climate and frigid climate. “So, it’s warm-cold in northwest and hot in southeast. The average temperature of Lijiang is 12.6 degrees and the range of temperature is small. In lijia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ime winter, no summer and no change of coldness and hotness make it fit for sight-seeing in the whole year.”5

    2.3 Biological Resources

    With the reason of big gap of elevation, various landscapes and complicated climate situation, plants and animals in Lijiang have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So, “Lijiang enjoys much fame such as Plants Kingdom, Home of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so on. What’s needed to mention is that Chenghai Lake is not only the third largest producing area of natural spirulina, but also the biggest breeding base of spirulina in the world.”6

    3.  The Three River Parallel Flow Scenery Region

    “On the day of July 2nd, 2003,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of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 Science and Culture Organization (UNESCO) decided that the Three River Parallel Flow of Yunnan, China was placed o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of the organization. In 1980s, one of the officials of UNESCO found on a map of remote satellite that there are three big rivers paralleling flowing in the area between 98 degrees to100 degrees and 30 seconds east longitude and 25 degrees and 30seconds to 29 degrees north latitude”. 7 They are Jinsha River, Lancang River and Nujiang River.

    These three famous rivers originates from Qing-Tibet Plateau and flow towards south of China. Before flowing into Yunnan, the three rivers keep close to each other. When flowing into the northwestern area of Yunnan area of Yunnan, the distances of three rivers become smaller and smaller; and under the function of Gaoligong Mountain, Nu Mountain and Yunling Mountain, the three rivers run neck in neck with the horizontal distance of less than one hundred kilometers. In the forty thousand square kilometers area of Three River Parallel Flow, snow mountains, valleys, lakes and forests are easily to be seen. In 1988, the Three River Parallel Flow area was approved as the national key scenic spot by States Council. It’s also the largest key scenic spot in size in China and one of the areas which have the most various species in the world. The size of the Three River Parallel Flow is more than one hundred and seventy square kilometers including Nu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Diqing Za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and Lijiang City.

    In the essay, the famous scenic spots of Lijiang such as Yulong Snow Mountain, Laojun Mountain, Lashi Lake and Shuhe Ancient Town will be talked about their ecotourism development. These four scenic spots are involved in the Three River Parallel Flow Scenic Region and they all have large value in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ecotourism.

    3 .1 Ecotourism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Yulong Snow Mountain is famous for its precipitous, elegant and marvelous scene. The Yulong Snow Mountain lies in the north 15kilometers from the Town of Lijiang Naxi Autonomous County. The highest peak Shanzidou, 5,596 meters high, together with the other 13 peaks compose the Yulong Snow Mountain. Running from south to north, the mountain looks like a giant crystal jade dragon and thus gets the name of Jade Dragon Snow Mountain. Since it has been explored a few years ago, it became the scenic spot where tourists must go and travel. The basic condition of development is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main scenery types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are glaciers, snow mountains and mountainous plain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tourism, Yulong Snow Mountain is good for ecotourism including modern glacier sightseeing tour, skiing tour, science inspection and so on. These original tour resources on Yulong Snow Mountain are rarely seen in Yunnan and they must be protected in the process of traveling. Besides, these ecotourism programs are not isolated. They can be developed in the same scenic spot. For example, Shanzidou, main pesk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is not only fit for modern glacier sightseeing, but also science inspection tour. So, protections of these tour resource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long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3.1.1 Modern Glacier Sightseeing Tour

    The glacier and the seas of snow spread all over the Yulong Snow Mountain. Because of owning the complete types of glacier, the Yulong Snow Mountain is known as “the Museum of Natural Glacier”8. Tourists climb the Yulong Snow Mountain by cableway. Tourists can enjoy the wonder of glacier standing on the sightseeing platforms. When shined under the sun, it forms all kinds of forests of ice pagodas. Tourists can enjoy the original shape of nature. The glaciers on the mountain are rarely seen in Yunnan even China, so the protection of the glaciers is very important. The key of protection is preventing the glaciers from melting. The man-made platforms can destroy the glaciers. So, it’s better for tourists to see the glaciers far away in case to destroy the glaciers.

    3.1.2 Skiing Tour

    The skiing site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lies in the eastern foot of the mountain with 20 kilometers far from Lijiang Ancient Town. Here is the highest place at which tourist can arrive. Standing in the skiing site, the 13 peaks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are seen wholly; and other scenic spots such as Ganhaizi, Yunshanping, and Maoniuping all come into sight. It’s the “warmest” and closest skiing site from the equator of earth with the elevation between 4,500 and 4,700 meters. For those who are from southern China, skiing is very attractive. Skiing tour is the important ecotourism program on Yulong Snow Mountain. As the number of people who come here to ski increases, the skiing site faces the problem of snow melting and environment pollution. So, the number of skiers must be limited and the skiing site manager should take more education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of skiing site for tour guides and tourist. 

    3.1.3 Natural Scenery Tour

    In the east foot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there are many mountain plains from the south to the north such as Ganhaizi, Yunshanping, and Maoniuping and so on. They are all the important parts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Scenic Spot. On the plains, tourists can see the whole shape of the mountain and enjoy the original forest. These mountain plains are very precious and they are all the traces of glaciers. In the process of traveling, tour guides must tell tourists the knowledge of protecting these plains and prevent tourists throwing garbage on the plains. Besides, it’s better to construct some caution boards to remind people protect the plains and plants here.

    3.1.4 Science Inspection Tour

    The glacier of Yulong Snow Mountain belongs to the typical maritime glacier and it’s very sensitive to the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The research of glacier relates to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 resources,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so on. The Yulong Snow Mountain is a huge natural reservoir. Water resource of glacier is the guarantee of local people.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glaci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Lijiang people’s life and producing activities. So the research on the change of glacier and water resource are also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science inspection, and it’s superior for the research on bio-diversity and cycling of plants and animals resource.

    3.2 Ecotourism of Lashihai Lake of Lijiang

    3.2.1Geological Situation

    Lashihai Lake lies in the middle of Lashi basin 8 kilometers far from east Lijiang Ancient Town. Lashihai belongs to mountainous climate of low latitude. The area of surface of Lashihai is 5,330 hectares and originates from Qingshui River and Meiquan River. Lashihai was constructed as a provincial natural reserve. The wet land here is listed as one of the 173 important wet lands in China. Nowadays, there has recorded 58 migrant waterfowls in the natural reserve which is the 43% of Yunnan and 21% of China. Also, there are nearly 10 kinds of national level 1 and level 2 protected birds and Lashihai has been the richest lake of waterfowls which come here for over wintering.9

    3.2.2 Programs of Ecotourism

    The aim of ecotourism is to make the tourists well know and protect the nature. So, when the government develops ecotourism, the theme of “back to the nature” must be pursued and emphasized on the natural scenery of the scenic spots. As the development of viewing birds’ activity, the most attractive ecotourism program of Lashihai is viewing bird tour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 of the natural reserve.

    Grus nigricollis was first found in Lashihai of Lijiang in March, 1997. Now, Lashihai is the over wintering habitat of Grus nigricollis and other precious birds. Under several years’ hard working, it has the advantages to develop ecotourism and ideal viewing bird area. Human and birds live harmoniously. Every winter, the view bird’s tour held with the theme of protecting wet lands and birds will attract more and more bird-lovers to come to Lashihai. The ecotourism with viewing bird as its representative is the strategic suppl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Lijiang. From every November to March of next year, the migrant birds coming into Lijiang for over wintering provide the ecological resource for tourists. It can abolish some disadvantages of winter tour of Lijiang. It’s also good for raising the taste of ecotourism of Lijiang,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trengthening the awareness of loving birds and improving the ow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ashihai Natural Reserve. As far as now, “there are nearly 10 kinds of national level 1 and level 2 protected birds in the list of birds more than 80,000 kinds of over wintering birds in Lashihai Natural Reserve. For example, Grus nigricollis is the national level 1 protected bird and it’s the only plateau crane surviving in the world”.10 Their beautiful and elegant images are looked as the symbol of beauty, luck and happiness. Grus monacha is also the national level 1 protected bird. Ciconia nigra has the high demands of reproduction, migrant and living environment during over wintering. Especially, the water area of seeking food must be limpid without pollution and non-freezing in winter. Lashihai Natural Reserve provides the exacting require for Ciconia nigra. Under the better protection and exploring, the eco-system is well protected and the purpose of exploring without destroying the nature has been realized.

    3.3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of Laojunshan Forest Ecotourism

    The core area of the Three River Parallel Flow region, Laojunshan Mountain, lies in the joint place of Lijiang Yulong County, Dali Jianchuan County and Nujiang Lanping County, which belongs to the main mountain range of Hengduan mountain system. The key area of Laojunshan Scenic Spot is 710 square kilometers with many forests, lakes and hills.

    3.3.1 Forest Ecotourism Development

    The virginal forests of Laojun Mountain are preserved very completely and the scenery is very beautiful. In different seasons, the different sceneries provide the different feelings for tourists. In spring and summer, trees of azalea on Laojun Mountain come into blooms everywhere. Thousands of azalea make Laojun Mountain be the sea of flowers and the mountain of flowers. Except azalea, there are also many famous mountain flowers such as Fairy Primrose, Rough gentian, Yunnan magnolia and Meconopsis. When in winter, snow and ice hang on the trees just like the scenery of northern China. What’s most needed to mention is that the precious national level 1 protected animal, Rhinopithecuc bieti, live in the areas of conifers and foliages at the elevation between 3,300 and 4,200 meters on Laojun Mountain.

    Forest ecotourism is a kind of tourism activity with forest scenery as its main part and cultural scenery as the foil. “The rich forest ecotourism resources make Lijiang be the ideal place for developing forest ecotourism.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ecotourism will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areas, fasten the steps of improving living standard and strengthen the 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orest industry.”11 As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f Lijiang since 1990s, the forest ecotourism also has kept the fast developing situation. Specially, Laojun Mountain has higher value of environment, scenery aesthetics and science of forest ecotourism resources.

    3.3.2 The Protection of Plants Resources of Laojunshan Ecotourism

    Laojun Mountain is the key area of the Three River Parallel Flow region and the government of Yunnan has put it into the list of important exploring area of ecotourism in the period of the fifteen plan of Yunnan government. Laojun Mountain is one of the areas which have the most integrated original environment and ecotourism in the world. So, in the development of Laojunshan ecotourism, it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s resources. Only putting the spirit of protecting ecotourism into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an make the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 forever. To the protection of plants resources of Laojunshan Scenic Spot, it must be realized by the methods of law-making, popularization, carrying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so on. Concretely, we must adopt the following ways:

    1. Fix on the subjects of protection;

    2. Explore in different areas;

    3. Construct ecotourism service facilities;

    4. Control the number of tourists;

    5. Train the ecotourism guides;

    6. Explore the program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7. Make use of the function of aiding poverty of ecotourism;

    8. Give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ethnic culture to protect plants resources.12

    The adoption of these measures can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and they can help the tourists enjoy the forest scenery and learn about forest ecosystem at the same time.

    3.4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Shuhe Ancient Tow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ust relate to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local people, Naxi nationalities, have the particular and ancient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Shuhe’s society and economy, the three aspects, the protection of styles and features of the tow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using, and old architectures’ protection and using, will be developed.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huhe style” will be carried out under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protection.

    The town of Shuhe lies 4 kilometers from Lijiang Ancient Town with the name of “Town of Clear Springs”13. The villages are around by 3 hills and 3 rivers. So, the development of Shuhe must keep its original appearances of architectures to keep the particular local culture. The shape of Shuhe Ancient Town is different from Lijiang Ancient City and the usual villages. So, under the premise of sustaining the integrity and specialty, the roads of the town must be reconstructed. At the same time, the river facilities should be remade for preventing pollution. By the training for the local people to join in the activity of ecotourism, it should explore the program of family travel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mil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Furthermore, Naxi ancient music and dance, life style and other cases can make tourist non-forgetting. Of course, ecotourism products are also the necessary part of Lijiang ecotourism. “The local people must manage with ecological spirit and emphasize the theme of “green, nature and health”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 such as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including Thamnolia vermicularis, Cordyceps sinesis, Gastrodia elata, Panax pseudo-ginseng and so on; health product including Spirulina and Prinsepia utilis.”14 In a word, the awarness of ecology must be instill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huhe Ancient Town.

    3.5 Suggestions for Ecotourism in Lijiang

    Ecotourism has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s of protection. For tourists, they must learn about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Lijiang. At the same time, tourists should respect the local culture of Lijiang. In the scenic spots, tourists mustn’t throw away garbage and destroy the protected plants and any animals. Public activity for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lso needs the tourists to join in.  

    For travel services and tour guides, tour guides must instill the awareness of protecting nature to the tourists. The tour destiny must be choosen in the areas which have the conditions of developing ecotourism and it is better to avoid the weak and sensitive ecological areas. Besides, travel services and offices should train tour guides in order to make them know 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 Travel services also must arrange the tour guide who well understands the local culture for traveling.

    In natural reserves, the number of tourists must be limited in order to prevent over-using ecotourism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environment education facilities are needed to provide the relevant ecotourism information to tourists and tour guides. In a word, the spirit of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ust be kept in the whole process in order to make ecotourism develop healthily and sustain ably and then profi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jiang Ecotourism.

    4. Conclusion

    Lijiang is a famous tour place in the world and has abundant tour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its tourism develops very fast and it results in som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roblems. The essay centers on the theme of ecotourism and nature to introduce the various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Lijiang with some famous scenic spots as its examples. At the same time,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The essay aims to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jiang and populariz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jiang tourism industry. “However, it has been a long way to go for the goal of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the case of Lijiang. It’s very nice if an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r expert help Naxi people and Lijiang government in ecotourism development of Lijiang.”15

    Notes

    1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2杨桂芳. 丽江生态旅游. 丽江: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5.

    3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网站 中国生态旅游研究综述 2002.9.25.

    4 杨桂芳. 丽江生态旅游. 丽江: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5.

    5 Ibid,56.

    6吴宝璋,何昌邑. 云南导游必备手册.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8.

    7 Ibid,306.

    8杨桂芳 丽江生态旅游. 丽江: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5.

    9 Ibid,132.

    10王洪道. 中国的湖泊.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中共丽江市委宣传部等. 锦绣丽江. 海口:海口教育出版社,2003.

    12杨桂芳. 丽江生态旅游. 丽江: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5.

    13杨福泉. 走进纳西人的心灵和家园.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14杨桂芳. 丽江生态旅游. 丽江:云南教育出版社,2005,5.

    15Zhang, Ho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of

    Lijiang(ma.caudillweb.com/documents/bridging/papers/hong.zhang.pdf)

    Bibliography

    Wu, Baozhang. He, Changyi.  A Guide Book to Yunnan. Kunming: Yunnan

    University Press, 1999.

    Zhou, Kejian. Lijiang. World Heritage And Natural Heritage. Lijiang: China Travel&Tourism Press, 2003

    连芳. 绝世奇境“三江并流”. 东方网

    丽江鼎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茶马古镇——丽江束河. 昆明: 云南

    民族出版社

    陆志宝. 导游英语.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3

    丽江中草药(内部发行).1971

    刘家明. 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 自然资源学报.1999(1):79-82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篇4

1 渭源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不足 

(一)发展渭源县生态旅游业的内涵及意义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导,以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方向所产生的不仅获得社会经济效益,且保护生态环境的边缘性生态旅游活动。有其自然性、生态性、保护性、参与性、专业性和高成本性的特点从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性,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游者在感受原生态文化景观的同时,也承担着对景区生态文化资源保持和宣传的责任。 

该县生态旅游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一是人工化、商业化、城市化使此县一些自然风景区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为开发的破坏,损害了景观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独特性,导致人与自然的不相协调。研究并从根本上明确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和发展目标将有助于实现本县生态旅游的实质性发展目标。二是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之一是生态旅游,实施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指标。旅游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需要加大各种投入力度,才能改善旅游业的发展环境,进而规范旅游市场监管,故研究生态旅游势在必行。三是生态旅游已被确定为此县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基本领域。但如何在开发、利用、功能方面改善,将该县原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和挖掘,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研究其策略意义深远。 

(二)渭源县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发展优势 

(1)旅游资源主要简介 

全景区包括首阳山、莲峰山、、太白山、双石门、天井峡,铁木山等景点。其首阳双冢、天井幽谷、莲峰揽翠、太白云海、灞陵观潮、石门夜月、君山夕照等共16处旅游景点已被开发。主要有:一是莲峰山景区被批准为渭河源国家森林公园,因轮廓宛如莲花、九峰环绕,惯称马鹿山。二是古雅通幽首阳山:与莲峰山相呼应,古松郁郁葱葱、山势高俊巍峨。因阳光先照,列群山之首而得名。三是壮丽的天井峡:属丹霞地貌,十五里画廊,具有幽静、神奇、古野、脱俗等众多意境。 

(2)渭源县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优势 

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全县南北分成两大流域,东为渭河流域,西为洮河流域。其自然风光原野秀美、历史文化悠久,气候温和湿润,是游览观光和避暑娱乐的甚美之地。 

由区位及自然环境谈,主有四大优势:一是旅游资源富集。境内以渭河为界,有洮、渭两大水系,形成以丹霞地貌、黄土峁梁、山川河谷为主的地貌资源。二是文化底蕴深厚。融汇其齐家文化、寺洼文化、马家窑文化三大文化,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三是文旅融合发展。以丰裕的生态文化资源为根基,以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已开发出太白云海、双门踩浪、首阳谒圣等景区,有古文化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工作层面有四大发展优势:一是战略优势。打造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历史机遇,对该县原生态旅游业以重新定位,提出了“大文化、大旅游、大渭河、大产业”的指针和打造渭河特色文化、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发展指标,打造出“华夏文明渭河源”的模范品牌。二是政策优势。随经济发展,当地人民把发展原生态旅游也列入增收的新兴产业,建立部门联动机制,新立了产业协调小组,并建立渭河旅游联盟。三是基础优势。该县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强力发展“首阳山文化之源、渭河源生态之源、太白山活力之源”三大主景区建设。四是宣传优势。坚持同时关注发展与宣传、同步推进,在兰州、西安等城市每年成功举办多次推介会,有效提升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取得的发展成绩 

渭源县从2010-2015近几年来,凭自身原生态旅游资源形成了自身发展特征和优势,取得了可观的生态旅游业成绩,在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整体布局拓展、资金投入、政策支持及游客量和所创效益各方面都呈不断上升的总发展趋势,尽最大力量实现了基本的生态旅游的生态性、可持续性和综合性发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从景区卫生、餐饮、景区交通工具、道路及树枝种植等逐渐改善游客服务满意度。在整体规模开发、布局和拓展方面,形成了以点形式布局的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及线形式的县区生态文化旅游,合理地开拓了以渭河源为中心的渭源生态旅游品牌景区建设。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逐年加大资金支持,用以基础建设、规模布局拓展、景区宣传、深化旅游品种等方面的改善。 

2 渭源县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成因 

(一)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1)规划问题:统筹规划不合理,经营滞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改善项目几乎达到饱和状态。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现状;问题;对策;浙江缙云;括苍山林场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一种在观赏森林生态环境、自然风景的同时,以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环境保护为目的新型旅游,是旅游者对优美的森林生态环境的享受,是对孕育人类文明的大自然的回归,更是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人们对山林野趣的寻觅。括苍山林场地处浙江省缙云县东部重镇壶镇辖区,东经120°16′~120°26′,北纬28°42′~28°52′。东与台州市的仙居县毗邻,北与金华市的磐安县相接,西、南与缙云县的壶镇、三溪、前路(一镇二乡)的34个行政村接壤。于1966年12月开始筹建,并于1972年3月29日经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批准建立,是缙云县2个国有林场之一。交通便捷,大部分景区及景点均有很好的可达性。气候凉爽、环境优雅,加之林海、雾凇、日出等特色景观能吸引众多观光、休憩的游客,特色明显。林区境内地形复杂,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好,动植物资源丰富,对于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笔者通过对括苍山林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加快今后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1括苍山林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括苍山场于2006年11月,根据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命名缙云县括苍山省级森林公园的函》(浙林造函〔2006〕60号)文件批准建立了括苍山省级森林公园。该森林公园的范围涉及青口、五洋湾、洪坑岭、独山和大方田林区,总面积为1 136.4 hm2。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已投入280万元,改善了森林公园接待游客的设施和道路建设状况,提高了接待能力。

根据森林资源现状、地形地貌、景观及景点资源特点与分布状况,在充分考虑开发与保护、游览与生产服务关系的基础上,缙云括苍山森林公园的区划按“森林公园—景区—小区”划分,具体划分为以下4个区:休闲度假区、农业观光区、生态游览区、科普疗养区。

1.1休闲度假区

位于括苍山森林公园北部,东与仙居县交界,北与雁岭三乡相接。自北向东—南—西,四至界线:东侧防火线—县界—两里半—南田村东侧山岙—青口—884 m山峰—西侧防火线—北侧防火线—起点,面积320.3 hm2。该景区平均海拔为900 m,自然植被条件良好,拥有大片人工种植的杉木林,其树干通直圆满,林相完整,生长繁茂,有较强的观赏性。同时,青口东、北、西三面环山,地势平坦,是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其主要景点有锦上添花、天鹅栖松海、千亩速丰林、林中将军、风门等。规划景区以休闲度假为主题,建成林木繁茂,生态优良的景色,开展度假、休闲、摄影旅游。设置度假山庄,内设森林公园服务管理站、休闲疗养区等,为前来避暑纳凉、参加会议、度假休闲、观光旅游的各类旅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服务。该景区是近期建设的重点。

1.2农业观光区

位于括苍山森林公园中部,东与仙居县交界,南至独山林区,西至五垟林区,北至青口林区,面积249.8 hm2。该景区地势高低起伏,地形复杂,植被类型多样,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和经济林。景区景点不多,但可达性好。其景点有苍岭古道、点将台、将台殿、古道哨兵、括苍天池、高山果园等。该景区附近有1个村庄,还有较大面积的农田和经济林,是开展农家乐、农业观光的理想场所。规划本景区以农业观光为主题,发展果园观光、田园观光农事体验游等,并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底蕴,开发出丰富的民俗文化产品。

1.3生态游览区

位于括苍山森林公园南部,其东、南方分别与台州市的仙居县和三溪乡交界,西部与壶镇交界,北与壶镇林场交界,面积298.1 hm2。该景区景点集中,主要分布在山谷两侧,类型多样,其主要景点有海临尖观日出、独山殿、独山、石仙等。景区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都较为丰富,并有不少传说故事,是旅游开发的重点区域。该景区景点丰富,规划以游览观光、登山、远足等活动为主题,把景区建成森林旅游胜地。

1.4科普疗养区

位于括苍山森林公园的最南端,东、南方与三溪乡交界,西与前路乡交界,北至独山林区,面积268.2 hm2。景区平均海拔800 m,其中有大片的阔叶林,自然环境良好,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适宜于开展科普教育和保健疗养。其主要景点有玉龙飞舞、山中铜锣湖、明珠池等。该景区有本森林公园最大面积的阔叶林,资源较好,规划以科普教育和保健疗养为主题,把景区建成森林疗养胜地。

2存在的问题

森林公园的建立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不仅加深了人们对森林与人类关系的再认识,而且为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拉动括苍山林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括苍山林场的森林生态旅游还存在以下问题。

2.1基础设施简陋,旅游接待能力差

目前,一些森林旅游产品的开发处于低层次发展状态,森林旅游项目的文化品位不高,严重影响森林旅游的整体形象。括苍山林场有的景区道路不畅,吃住条件差,游玩设施少,接待能力差,且没有好的旅游产品,无法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2.2宣传不力,森林旅游市场认知度低

由于森林公园的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森林公园在周边地区及沪杭等地影响力不大,客源仍以丽水市市民为主,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游客规模,制约了森林公园的再发展。

2.3专业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落后

括苍山林场现有的旅游人才大多是本单位的原有职工,林业专业人才多,旅游专业人才缺乏,造成服务不规范、服务质量低,严重影响森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3发展对策

3.1坚持保护为先,合理开发,走可持续经营之路

括苍山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景观是森林生态旅游的基础,森林资源是森林生态旅游的生命之源[1]。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以保护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指导思想。以生态保护为先,合理开发利用,坚决杜绝只顾眼前利益、急功近利的做法。在森林公园景区、景点的建设中,要注重保护森林景观资源、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采取有力措施,在保护好的基础上加快资源开发,推动产业发展。

3.2加大投入,加快森林旅游基础建设

森林旅游是综合性经济产业,要多渠道、多层次、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加大对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加快森林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2-3]。森林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弘扬生态文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级政府要将这项公益性质的事业纳入社会发展事业中统筹考虑,并逐步将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加大对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开发的扶持力度,特别要重点抓好景区的道路、电力、通讯和安全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3.3坚持以扩大宣传为先导,开拓市场,提高景区的知名度

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加大公园景区的宣传力度,扩大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要不断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报刊、电台、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同时,还要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制作精美网页,增设宣传栏目,与国家森林公园网站合作,全方位宣传括苍山林场森林生态旅游产品,为顾客提供旅游咨询服务。此外,还要加强与地方旅游部门、各旅行社以及其他森林生态旅游景区之间的合作,拓宽营销网络,开辟新的旅游线路[4]。

4参考文献

[1] 丛修宝,林凤春,刘永强.黑龙江省生态旅游新趋势探析[J].林业勘察设计,2005(3):29-30.

[2] 张华杰.管涔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与发展策略[J].山西林业科技,2010,39(1):59-60.

[3] 李威,何珊珊.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几点思考[J].林业勘察设计,2007(1):24-25.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篇6

协同学和生态旅游系统分析

1协同学分析

协同学的研究对象为一种远离平衡状态的开放系统,该系统能自发地产生一些的有序结构或者功能行为的一个规律。协同学的最为本质的核心和真正含义是:各种序变量之间相互合作彼此竞争,这决定了系统能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演化。协同学以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为研究基础,并吸取平衡相变中的一些序变量等概念与原理,从而形成了一整套研究模型与问题的处理方法。它所研究的开放系统既包括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的变化规律,也包括从有序状态到无序状态的变化规律,真正做到了把无序状态和有序状态相互统一。研究的开放系统是由众多的子系统组成,其这些子系统之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如果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非常弱化以致不能束缚各子系统独立运动,这时子系统无规则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因而系统会呈现一种无序状态;随着控制参量力度不断增加,各子系统之间关联性会渐渐增强,当这种控制参量到了一定的“阈值”,各子系统之间那种无规则的独立运动就会显得弱小或零,这时关联性起主导作用,进而在系统中有了协同运动,宏观上的系统结构或类型也随之出现。目前,协同理论与耗散结构论、突变论一起被称为新三论[1]。

2生态旅游系统解析

“生态旅游”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7年提出,随后生态旅游成为全球旅游发展一种全新模式,它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兼顾社会经济发展及游客实际需求和满意等。其目的是让生态旅游者保护自然环境,担负生态责任,在生态容量承受范围内进行旅游,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生态旅游系统是指生态旅游中各个要素按一定旅游规律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由那些与生态旅游紧密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的运行机制而构成的动态有机整体,它自然与人工一个的复合性系统,主要特性是地域性、脆弱性及生态性[16]。生态旅游系统和协同学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是两者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环境的支撑,其中,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内部环境包括资源子系统、设施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设施子系统等四部分构成,外部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社会环境、客源市场环境和政策技术环境等。其中资源子系统作为生态旅游核心吸引物,它是生态旅游系统存在的关键要素等;设施子系统包括与生态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接待设施等,它们是生态旅游开发建设的主要内容,并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服务支持;管理子系统包括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它是生态旅游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承担着生态旅游发展的多项任务;支持子系统包括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它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保障作用。

3协同视阈下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特征

非线性彼此之间的作用是生态旅游系统演化的动力。在生态旅游系统中,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主要的问题,如何让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和谐、协调,首要分析哪些因素能影响两者间的和谐关系。协同学中非线性间的互为作用对生态旅游者和生态自然环境给予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影响因素,分析哪些因素对其起正作用,哪些起负作用。在生态旅游系统中,如果生态旅游系统表现内容不断增加,表现形式不断创新,并且被广大生态旅游者欣赏和接受,那么该系统就会处于正作用之下,其主要表现为:(1)各种途径有效保护好现有的生态遗产,并拓展保护对象的内容,使之更加完整;(2)对生态旅游进行人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的投入,提高生态旅游产品的创新性,使得生态更加富有内涵;(3)提升生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并提高普通老百姓的参与度。但对于生态旅游系统发展而言,也存在一些负作用因素,其具体表现为:(1)对现有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思维定势;(2)由于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某个或整体生态旅游产品被冷落,直至被淘汰;(3)对生态旅游缺乏系统而合理地开发和管理,导致整个系统所起的作用下降,运行状态变得脆弱。协同学中,将因非线性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因素称为序变量,将其相互作用引起的效用称为协同与竞争。协同学中的序变量是表示系统有序或者混乱的一种度量,它一旦形成便会对其他子系统支配作用,主导系统整体演化的过程。在生态旅游系统中,存在多个序变量,它们之间互为依赖又彼此竞争,每个序变量各自决定着生态旅游协同中某一宏观结构和对应的微观状态。生态旅游系统由其序变量之间协同与竞争决定了它由无序状态向稳定化的有序结构迈进。因此在控制性的序变量之下,要尽可能消除生态旅游系统中的负作用因素。

协同视阈下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机制

宇宙中万事万物在本质上来说都是非线性、互相作用的,相互作用是非线性机制一个主要方面。因此我们要准确而深刻地认识生态旅游,需把生态旅游系统在其他系统作用下的一些规律和生态旅游系统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联合加以考虑。这种双向作用会使其中的一个通过对方以作用于自身,由此形成正反馈或负反馈路径,产生放大或抑制作用,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现象。

1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非线性机制条件

在协同学作用下,生态旅游地存在一个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在内的复合系统,该系统具有生态保护与旅游的双重功能,并有开放而复杂的特性,因而生态旅游系统会向着更加有序、更加复杂的方向演进。同时,这种复合系统具有与生态旅游系统相关的内部禀性,同时也有与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外部驱动,两者进行交叉耦合,使得系统远离平衡,因此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处于非线性发展状态。(1)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形成的外部因素。生态旅游地复合系统中,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内容之间或它们与周围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方面的交流和交换,在这种相互交流交换中,那些与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外部驱动因素被引入,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非线性环境渐渐得以形成。外部驱动有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这两种因素。直接驱动是指生态旅游在开发初期,接待一些稀少的生态旅游者并觉得大有可为,因而开发逐渐兴起,使整个社会处在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不稳定非线性状态。间接驱动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全国性的经济建设处于非线性不稳定状态,这为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并形成巨大推动作用;二是对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过分的乐观而形成的开发热潮,使得各地发展生态旅游系统的非线性不平衡状态加剧;三是政府鼓励发展生态旅游政策措施的出台为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带来有利条件,使生态旅游向非线性方向发展。(2)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形成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是形成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必须有内部因素的配合才会使得非线性环境的形成顺畅。内部因素是指那些和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相关的资源和属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资源,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物质基础就是资源,它是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机制一个最直接的原因;二是市场,它对生态旅游系统非线性环境影响的强度和力度都非常巨大;三是区位条件,它的优劣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而且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环境形成与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四是人才、资金和技术,他们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环境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五是生态旅游容量,它对生态旅游系统发展的约束作用很强,一个生态旅游目的地若容量小,将限制生态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将有不利的影响。这些内部因素对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环境形成的影响是比较非常复杂的,有了它们系统才能被约束到某个非线性的不稳定状态,为实现更高一级的非平衡相变创造条件。

2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非线性机制

生态旅游系统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客源开拓不断深化、生态旅游产业逐渐高级化的过程,具体来说,有如下两个方面。(1)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规律。生态旅游系统具有整体性,它的结构、功能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生态旅游系统既是长期演化的结果,也是该系统继续能够演化的一个基础。要了解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规律,首先需研究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生态旅游产品演化存在这样一个演变过程:即由成长到衰退,其中主要包括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个不同阶段,具体如图1。在每个阶段中,生态旅游产品分别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态。生态旅游产品生命周期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战略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意义。1997年,国内学者许春晓在分析旅游产品的演进轨迹和终极结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产品生命准周期的最终结果是“停滞”或“夭折”。生态旅游系统的演化过程是生态风景区资源不断开发、生态旅游产品进一步丰富、优化的一个过程。那么在生态旅游系统开发的产品中,“衰退”、“停滞”和“夭折”三种不同类型产品分别是指哪些,它们如何排序,这些问题会导致生态旅游系统的演化曲线变得较为复杂。(2)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的非线性机制。在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过程中,以其核心要素为基础,在外部条件和自身的作用下,会形成新的子系统,这一子系统又作为核心要素不断演化,从而形成具有新功能的核心要素。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微小的变动,都会对生态旅游系统的演进产生极大的影响。生态旅游系统演化进程由于受到外部某些因素影响,它们与自身一些内部因素相结合,使其进入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状态。生态旅游系统演进中除了其开发中所受的必需外部压力外,还承受其他一些额外的外部压力。在不同时间点,生态旅游景区产品会进入成熟期,但由于新的生态旅游产品没有推出,所以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者数量增速减缓,甚至停滞,这给生态旅游景区带来很大压力。就内部因素而言,生态旅游景区容量等因素影响着景区开发。另外,生态旅游已有产品与待开发产品之间关系也是景区开发的影响因素。当生态旅游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耦合时,生态旅游系统演进的非线性环境因此而形成。在此情况下,一旦产生非平衡相变,生态旅游系统开发就会朝更有序高级化方向演进、发展。

3生态旅游系统开发非线性协同

随着非线性环境的出现,一种耦合现象产生了,那即是协同,它是指组织系统之间众多因素在非线性环境下受到某类激励信息的推动,出现为某个共同目标而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采取行动的状态、过程或机制。协同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非线性环境的出现,另一个是激励信息的引导。多数情况下非线性协同是普遍存在的,激励信息的产生常则是作为协同机制是否成立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在系统非线性不稳定状态下,一旦生态旅游开发的某些有利扰动出现,便会通过非线性机制加以放大和增强,最终转化为巨涨落进而推动生态旅游开发进一步发展。(1)生态旅游开发激励信息的获取与传播。通过对生态旅游开发的资源和环境容量等条件的分析,并对其损益和可行性分析,即可得到生态旅游的激励信息。所有生态旅游激励信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需对生态旅游开发地区各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作全面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这样才能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为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创造条件并奠定基础。非线性协同形成一个主要条件便是系统的各个元素需互为联系,相互配合。一旦生态旅游开发激励的传播方式如传播系统及民间口碑等类型等彼此配合,非线性协同局面由此产生。(2)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中政府的作用。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的建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故因要发挥政府的主导和协调作用,政府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机制的成功与否。具体来说,政府主要工作有下面几个作用:第一,信息是政府决策的基础,要强化政府在收集激励信息方面的主导作用,坚持系统性、及时性、可靠性等原则,以确保收集激励信息的完整、权威;第二,面对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政府必须利用其公权力资源,指挥和协调生态旅游有序开发,使各利益主体和谐、稳定,这为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三,在生态旅游开发上,政府需要不断地优化开发环境,并通过各种政策和手段增进生态旅游开发信心,支持和引导生态旅游朝预设的目标开发,最终使生态旅游开发非线性协同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结语

目前,中国及各地都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为生态旅游开发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机遇。协同学中的非线性相关理论为研究生态旅游系统提供了一个先进而科学的理论基础。生态旅游系统本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运用非线性机制加以分析,并提供解决思路,但分析之后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是各地地方政府必须结合它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好、发展好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篇7

关键词:旅游产业 发展 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2-0086-02

近年来,裕民县依托巴尔鲁克山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科学发展”战略决策,突出“生态自然逛裕民”的定位,以打造新疆“裕民山花节”为引领,全面推进自然生态游、生态城市游、休闲度假游、生态乡村和田园风光游,倾力打造生态旅游业。

一、裕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发展趋势,裕民县的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下面先看看裕民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1.旅游经济水平现状

2010年―2014年五年间,裕民县旅游人次达86万人次,旅游服务收入3.2亿元,2015年截止目前,全县共接待游客14.2万人次,旅游收入9656万元。旅游收入和接待旅客数量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减少。今年在全疆维稳形势下,新疆旅游行业受到一定影响,除新疆本土游客外,疆外游客相比去年下降20%左右;今年的游客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人均消费水平明显比去年增长8%,这表明裕民县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在不断的持续增长状态。

2.旅游服务功能现状

旅游服务功能的综合全面性,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旅游的客源、消费水平、服务水平和经济发展。2013年5月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是一座建筑面积为1545.8平方米的综合楼,内设售票大厅、旅游商品销售区、游客休息区、警卫室、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等。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能满足游客咨询、购票、休息、休闲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要求,游客由此进入景区;为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县旅游部门结合星级评定工作对农牧家乐、旅游饭店进行申报星级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星级农家3家,2星级农家乐10家,自治区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1家,3星级宾馆3家;2014年5月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成功升格为国家4A级景区。同年7月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顺利通过自治区生态旅游示范区验收组验收,届时将成为新疆首批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之一;结合旅游服务素质提高,强化业务培训,举办的讲解员招聘培训、旅游统计人员、旅游服务人员、景区景点应急演练、安全救援培训班5期,培训100多人次;这些服务功能室提升裕民县旅游服务水平的保障,旅游产业发展的必须条件,也是满足过夜游客提高消费能力的基石。

3.宣传知名度现状

回往以前,裕民县还是个边境贫困小县城,自2007年举办“山花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2011年“裕民山花节”升格为自治区级节庆活动之一,我们始终坚持品牌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以节造势,以势聚人,以客兴旅,以节扬名,紧紧抓住我县春季时差优势、人文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绿色、生态、休闲、度假的特点,将山花节打造成新疆春季第一个旅游节庆活动品牌, 2014年3月,裕民县做为新疆唯一省级代表参加了在西安举办“春季旅游营销大会”,这标志着新疆“裕民山花节”在旅游市场中的具有很大潜力。新疆裕民已成为全疆知名旅游品牌,走到哪里都可见到裕民县山花烂漫的宣传标语。

4.旅游客源市场及消费水平现状

根据旅游人次统计结果分析,现疆内游客主要以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等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县市为主;以南疆客源市场为辅。疆外客源市场主要以环渤海城市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主,内陆发达省份城市和临近省份发达地区为辅,港澳台客源市场主要以台湾游客为主。从旅游消费方式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因旅游设施少、旅游文化投入少,形成一定的制约性,地域文化型、度假游乐型极少。

5.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

2014年为发展旅游文化多样性,裕民县以“山花节”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发特种旅游项目,如探险徒步游、山地自行车游,自驾游、乡村体验游等,提高活动的参与性、娱乐性,吸引了众多户外俱乐部及特种旅游爱好者。但实地调查发现疆外游客相对于生态自然景观来说,对于裕民县本土地域性哈萨克民俗文化比较感兴趣的,这使我们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忽略了自身民俗文化的体现。

6.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现状

裕民县在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的提升,根据统计,近年来裕民县以创建巴尔鲁克山国家级4A级景区和新疆“裕民山花节”为载体,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旅游道路及娱乐、餐饮、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环境卫生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五年间投入达3.2个亿。

二、裕民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裕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依然偏低,与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的差距还很大,主要问题有:

1.旅游业基础薄弱,投入力度需提高

虽然我县景点景观较多,但是旅游观光线较长,无环线,游客旅游观光下来,容易产生疲惫感,但又缺于基础设施较少,服务水平达不到游客需求,大多数游客来旅游没有停车休息的地方,造成景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旅游不文明现象。

2.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经营须规范

我县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与现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一直处于“弱、小、散、乱”的状态。无统一管理联动体系,无统计规划、无地方性针对旅游企业经营法律法规条例,景区管理委员会人员配置无法到位,无法发挥其管理作用;旅游主管部门势单力薄,工作往往陷入常规性的行业管理,需相关部门配合形成联动管理机制。

3.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根据近几年的旅游统计裕民县旅游客源市场自驾游游客占主体游客比例的80%以上,团队游客只占一小部分。自驾游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我县针对自驾游游客,无配套服务设施及自驾游营地,长久积累会造成游客乱扎营地造成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道路交通方面,景区较大线路无环线每到旅游高峰期出现自驾车游客拥堵在一个景区入口处,缺少引导提示信息设施等;公共休息服务设施较少,游客进入部分景区无停车休息场地,乱停车乱扔垃圾,造成垃圾遍地,耗费大量工作人员清扫;景区内无界定拦网与监控设施,道路四通八达,逃票较为严重,执法难。

4.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运作,我县旅游业工作人员均非旅游专业人员,在工作观念,创新意识中有局限性,这对今后旅游发展工作存在偏差。而旅游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弥补工作中的不足,能够正确效率的引导旅游发展,现阶段最为欠缺的是旅游市场研究、旅游信息化、文化资源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类人才,由于现有编制的问题,极大的影响旅游人才招录,无法实现旅游人才引进。

5.生态环境需进一步保护

景区内仍有大量树木病死,需相关部门及时投入解决景区内植物、树木的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治理,如不及时救治与保护,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许多珍稀生物物种消失,严重影响景区生态旅游发展,景区内新种植的树木保护管理措施不足。需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分步实施,积极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三、裕民县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

1.裕民县旅游业发展定位

在旅游产业定位上,继续把我县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有效发挥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拉动作用;在旅游市场定位上,根据我县的区位交通条件、接待服务水平和景区建设现状,将我县目标客源市场锁定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塔额盆地和周边地区,逐步向疆外推介;在旅游产品定位上,突出边塞旅游文化和巴尔鲁克山自然风光特色,以及四季分明、气温较低、空气清新等特点,重点开发度假休闲型旅游产品;在旅游发展定位上,确定旅游产品打造要符合市场规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集中精力打造精品,敢于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2.规划先行,科学发展,构建旅游大格局

旅游规划是为景区长期发展的综合平衡、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使景区能够实现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一个全面科学的旅游规划是经过科考研究制定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对我县旅游支柱产业的建设方向和未来前景发展趋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标准,能够进一步优化产业配置,分析客源市场结构,形成自身特色旅游产业体系,提高过夜游客人均消费水平,延长产业消费链,综合全面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切实转变旅游产业经济增长方式。

3.制定开放性政策,拓宽投资渠道

通过政策鼓励,吸引投资建设,要按照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与项目经营权三项分离的原则,广泛吸纳投资者科学合理的开发景区,以转让、承包等方式,经营旅游景区(点)和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壮大地域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要通过机制创新,商业化运作,鼓励旅游企业以经营合作为基础,以品牌合作为导向,与“山花节”活动相结合,拓宽旅游市场,通过多种方式在客源地或景区旅游商店销售,带动地方特色产品经济的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裕民县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裕民县加快发展旅游业优惠政策》,完成巴尔鲁克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需整改的内容。

4.加大旅游市场开拓,打造旅游产业精品

旅游市场拓展要根据现阶段旅游市场需求及未来趋势,创新理念改革体系,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扩大疆内外旅游市场占有率。要针对我县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民俗文化、红色边塞、山花节系列活动等进行宣传推介工作。要充分利用新闻网络、报刊杂志、宣传画册、旅游指南、手机平台、地域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我县旅游的推介,继续扩大知名度;要针对,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为旅游者提供特色化、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迎合旅游市场的发展,引导和影响旅游者的消费理念。

5.加大对旅游投入力度

全面启动巴尔鲁克景区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塔斯特河谷创建自治区级休闲度假区工作。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实施好游客服务集散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在景区增设标示牌、生态厕所等配套设施,在吐尔加辽、阿克乔克草原新建公共休息区。丰富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全方位展示红色、民俗、历史和文化资源。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裕民县将在社会的监督支持下,当前旅游市场环境竞争下,进一步总结经验,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加快我县旅游产业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影响力,为优化裕民投资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吴必虎.宋子千:《旅游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2]李天元:《旅游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篇8

近年来,裕民县依托巴尔鲁克山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县、科学发展”战略决策,突出“生态自然逛裕民”的定位,以打造新疆“裕民山花节”为引领,全面推进自然生态游、生态城市游、休闲度假游、生态乡村和田园风光游,倾力打造生态旅游业。

一、裕民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发展趋势,裕民县的旅游产业也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下面先看看裕民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1.旅游经济水平现状

2010年―2014年五年间,裕民县旅游人次达86万人次,旅游服务收入3.2亿元,2015年截止目前,全县共接待游客14.2万人次,旅游收入9656万元。旅游收入和接待旅客数量比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减少。今年在全疆维稳形势下,新疆旅游行业受到一定影响,除新疆本土游客外,疆外游客相比去年下降20%左右;今年的游客人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人均消费水平明显比去年增长8%,这表明裕民县旅游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在不断的持续增长状态。

2.旅游服务功能现状

旅游服务功能的综合全面性,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旅游的客源、消费水平、服务水平和经济发展。2013年5月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是一座建筑面积为1545.8平方米的综合楼,内设售票大厅、旅游商品销售区、游客休息区、警卫室、办公室及公共卫生间等。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能满足游客咨询、购票、休息、休闲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要求,游客由此进入景区;为优化旅游服务环境。县旅游部门结合星级评定工作对农牧家乐、旅游饭店进行申报星级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星级农家3家,2星级农家乐10家,自治区优秀乡村旅游示范村1家,3星级宾馆3家;2014年5月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成功升格为国家4A级景区。同年7月巴尔鲁克旅游风景区顺利通过自治区生态旅游示范区验收组验收,届时将成为新疆首批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之一;结合旅游服务素质提高,强化业务培训,举办的讲解员招聘培训、旅游统计人员、旅游服务人员、景区景点应急演练、安全救援培训班5期,培训100多人次;这些服务功能室提升裕民县旅游服务水平的保障,旅游产业发展的必须条件,也是满足过夜游客提高消费能力的基石。

3.宣传知名度现状

回往以前,裕民县还是个边境贫困小县城,自2007年举办“山花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2011年“裕民山花节”升格为自治区级节庆活动之一,我们始终坚持品牌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以节造势,以势聚人,以客兴旅,以节扬名,紧紧抓住我县春季时差优势、人文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突出绿色、生态、休闲、度假的特点,将山花节打造成新疆春季第一个旅游节庆活动品牌, 2014年3月,裕民县做为新疆唯一省级代表参加了在西安举办“春季旅游营销大会”,这标志着新疆“裕民山花节”在旅游市场中的具有很大潜力。新疆裕民已成为全疆知名旅游品牌,走到哪里都可见到裕民县山花烂漫的宣传标语。

4.旅游客源市场及消费水平现状

根据旅游人次统计结果分析,现疆内游客主要以克拉玛依、乌鲁木齐、石河子、奎屯、伊犁地区、塔城地区和阿勒泰地区等天山北坡经济带上的县市为主;以南疆客源市场为辅。疆外客源市场主要以环渤海城市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主,内陆发达省份城市和临近省份发达地区为辅,港澳台客源市场主要以台湾游客为主。从旅游消费方式来看,绝大部分属于自然生态观光旅游,因旅游设施少、旅游文化投入少,形成一定的制约性,地域文化型、度假游乐型极少。

5.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

2014年为发展旅游文化多样性,裕民县以“山花节”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发特种旅游项目,如探险徒步游、山地自行车游,自驾游、乡村体验游等,提高活动的参与性、娱乐性,吸引了众多户外俱乐部及特种旅游爱好者。但实地调查发现疆外游客相对于生态自然景观来说,对于裕民县本土地域性哈萨克民俗文化比较感兴趣的,这使我们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忽略了自身民俗文化的体现。

6.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现状

裕民县在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的提升,根据统计,近年来裕民县以创建巴尔鲁克山国家级4A级景区和新疆“裕民山花节”为载体,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加快旅游道路及娱乐、餐饮、宾馆等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环境卫生设施,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五年间投入达3.2个亿。

二、裕民县旅游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裕民县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和基础设施条件依然偏低,与旅游发展先进地区的差距还很大,主要问题有:

1.旅游业基础薄弱,投入力度需提高

虽然我县景点景观较多,但是旅游观光线较长,无环线,游客旅游观光下来,容易产生疲惫感,但又缺于基础设施较少,服务水平达不到游客需求,大多数游客来旅游没有停车休息的地方,造成景区生态环境破坏和旅游不文明现象。

2.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不健全,企业经营须规范

我县旅游行业管理体制与现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一直处于“弱、小、散、乱”的状态。无统一管理联动体系,无统计规划、无地方性针对旅游企业经营法律法规条例,景区管理委员会人员配置无法到位,无法发挥其管理作用;旅游主管部门势单力薄,工作往往陷入常规性的行业管理,需相关部门配合形成联动管理机制。

3.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根据近几年的旅游统计裕民县旅游客源市场自驾游游客占主体游客比例的80%以上,团队游客只占一小部分。自驾游成为旅游的主要形式,我县针对自驾游游客,无配套服务设施及自驾游营地,长久积累会造成游客乱扎营地造成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道路交通方面,景区较大线路无环线每到旅游高峰期出现自驾车游客拥堵在一个景区入口处,缺少引导提示信息设施等;公共休息服务设施较少,游客进入部分景区无停车休息场地,乱停车乱扔垃圾,造成垃圾遍地,耗费大量工作人员清扫;景区内无界定拦网与监控设施,道路四通八达,逃票较为严重,执法难。

4.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人才的运作,我县旅游业工作人员均非旅游专业人员,在工作观念,创新意识中有局限性,这对今后旅游发展工作存在偏差。而旅游人才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弥补工作中的不足,能够正确效率的引导旅游发展,现阶段最为欠缺的是旅游市场研究、旅游信息化、文化资源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类人才,由于现有编制的问题,极大的影响旅游人才招录,无法实现旅游人才引进。

5.生态环境需进一步保护

景区内仍有大量树木病死,需相关部门及时投入解决景区内植物、树木的病虫害与自然灾害的治理,如不及时救治与保护,将破坏生态平衡,导致许多珍稀生物物种消失,严重影响景区生态旅游发展,景区内新种植的树木保护管理措施不足。需制定详细的保护措施,分步实施,积极落实,保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

三、裕民县旅游产业的几点思考

1.裕民县旅游业发展定位

在旅游产业定位上,继续把我县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有效发挥旅游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全面拉动作用;在旅游市场定位上,根据我县的区位交通条件、接待服务水平和景区建设现状,将我县目标客源市场锁定在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塔额盆地和周边地区,逐步向疆外推介;在旅游产品定位上,突出边塞旅游文化和巴尔鲁克山自然风光特色,以及四季分明、气温较低、空气清新等特点,重点开发度假休闲型旅游产品;在旅游发展定位上,确定旅游产品打造要符合市场规律,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突出重点、突出特色,集中精力打造精品,敢于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

2.规划先行,科学发展,构建旅游大格局

旅游规划是为景区长期发展的综合平衡、战略指引与保护控制,使景区能够实现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一个全面科学的旅游规划是经过科考研究制定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实施性,对我县旅游支柱产业的建设方向和未来前景发展趋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标准,能够进一步优化产业配置,分析客源市场结构,形成自身特色旅游产业体系,提高过夜游客人均消费水平,延长产业消费链,综合全面提升旅游经济效益,切实转变旅游产业经济增长方式。

3.制定开放性政策,拓宽投资渠道

通过政策鼓励,吸引投资建设,要按照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与项目经营权三项分离的原则,广泛吸纳投资者科学合理的开发景区,以转让、承包等方式,经营旅游景区(点)和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壮大地域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要通过机制创新,商业化运作,鼓励旅游企业以经营合作为基础,以品牌合作为导向,与“山花节”活动相结合,拓宽旅游市场,通过多种方式在客源地或景区旅游商店销售,带动地方特色产品经济的发展;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裕民县旅游业发展的意见》,《裕民县加快发展旅游业优惠政策》,完成巴尔鲁克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需整改的内容。

4.加大旅游市场开拓,打造旅游产业精品

旅游市场拓展要根据现阶段旅游市场需求及未来趋势,创新理念改革体系,实现旅游产品的价值、扩大疆内外旅游市场占有率。要针对我县独特的生态自然资源、民俗文化、红色边塞、山花节系列活动等进行宣传推介工作。要充分利用新闻网络、报刊杂志、宣传画册、旅游指南、手机平台、地域交流等形式,加强对我县旅游的推介,继续扩大知名度;要针对性服务,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为旅游者提供特色化、人性化和多样化的服务,迎合旅游市场的发展,引导和影响旅游者的消费理念。

5.加大对旅游投入力度

全面启动巴尔鲁克景区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塔斯特河谷创建自治区级休闲度假区工作。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实施好游客服务集散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在景区增设标示牌、生态厕所等配套设施,在吐尔加辽、阿克乔克草原新建公共休息区。丰富旅游的形式和内容,全方位展示红色、民俗、历史和文化资源。

上一篇:光伏产业状况范文 下一篇:绿电交通发展现状及前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