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6:33

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心理的影响篇1

[关键词]从众心理 非英语专业 口语能力培养 课堂参与意愿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1-0247-01

一、从众心理的概念

从众心理一词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认知、判断、信念等方面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种“他们是自愿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假象。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能够保持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二、从众心理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关系

英语是我国各高校的必修科目,四级、六级等全国性考试受到了广泛重视,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来说,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其中就包括从众心理这一方面。从众心理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无论是儿童、已工作者还是老年群体都无一例外,自然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

三、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英语学习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例如,单词记忆、语法学习、口语能力等。在这其中,从众心理对口语能力培养的影响可谓巨大,这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在于课堂参与意愿方面。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课堂现象——不爱主动发言。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多,比如我国文化重视谦虚,部分学生性格内向,怕说错挨批评等。

在此,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的从众心理呢?这其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英语课堂通常人数较多,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与英语专业相比,大学英语公共课堂一般是两个甚至多个自然班共同进行,人数较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回答问题,学生首先会想到在如此众多的同学面前回答有很大的压力,不如选择沉默。

其次,害怕错误。我国具有尊师重教的传统,对教师的敬畏也是一种普遍心理,即使任课教师为人随和,学生也会担心自己回答错误时会遭到批评。另外,人们常有一种“大家都这么做就不会错”的错误心理,这也是学生选择“随大流”的原因之一。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产生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无法抓住练习机会。我们知道,口语是一种语言输出,它的培养离不开反复和长期的输出练习。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课堂是他们最重要的练习机会,而从众心理导致他们选择了放弃这些机会,长此以往,必会对他们口语能力的提升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第二,懒于思考。在课堂上选择与大多数人一样沉默会造成一个结果,那就是不再积极思考。“既然不需要进行口语表达,自然也就不需要思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心理。这一情况长期产生,必然会导致学生不爱思考、不想思考、懒得思考,这对口语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泯灭个性。英语口语练习与其他科目不同,绝大多数相关题目与练习都是开放式的,回答可以因人而异,这就要求学生多想出自己独特的答案。但学生不去主动回答,就会导致不再积极思考,随波逐流,自然也就无法产生有个性的想法。

四、应对方法

了解了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我们就应该思考和讨论如何去应对这种影响,怎样使这种阻碍变为正面作用。

第一,利用从众心理,提升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文提到,从众心理可能产生负面和正面两方面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提升部分学生的口语课堂积极性,那么余下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们多加努力,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兴趣,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抓住课堂机会进行口语练习。

第二,促进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参与意愿较低,教师可以选择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强迫其进行思考,防止学生产生“我不举手就不用思考”的思想,将学生的懒惰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鼓励学生给出有自身特点的回答。目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练习仍然以对话模仿、角色扮演、小短剧为主要形式,这些形式往往以书本上的模板为基础,教师应从参与者数量和题目质量两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多多发挥个性,增加回答问题的学生数量,对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回答给予表扬和奖励,带动其他学生,最终形成良好的“从众”效应。

从众心理的影响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从众心理 引导策略

1 前言

从众也叫“随大流”,是个人与群体保持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一般来讲,从众心理带给学生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高职院校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机构,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毋庸置疑,同时,在加强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引导的过程中,学校承担的责任也更大。

2 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众心理的影响分析

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学里通常会有一些学生,不但学习上表现出色,并且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依旧延续了在学校的优秀表现。这样的人对于在校生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同样的教育经历和差不多的年龄,对于学生产生的激励作用是很大的。学生争相向其学习其实也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即促进学生的进步。

第二,由于大学对于学生的约束没有中学那样严格,再加上很多学生自制力差,所以,大学最常见的就是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为数不少的学生只求及格,这个时候,成绩优异的学生对于其他同学就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促使他们提高成绩,这也是从众行为的表现之一。

第三,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学生很多来自不同的地方,兴趣爱好也都各不相同。由于学生日常待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互相之间很容易相互影响,明显的表现就是经常相处的人爱好变得逐渐统一,并且这种影响还将逐渐扩展至更大范围,这就是爱好方面的从众表现。

消极影响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

第一,逃课。大学里面旷课是比较常见的行为,很多学校的管理并不严格,导致学生觉得迟到、旷课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迟到、早退就成了家常便饭,学生的出勤情况非常差,有时候甚至是几个学生集体旷课。学生逃课也是从众行为的具体表现之一,对于学生学习和学校管理都非常不利。

第二,大学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作弊。很多学生为了考试及格,采取各种方式作弊,这在大学里并不是个例。并且很多学生个人诚信习惯非常不好,甚至在毕业之后伪造证件或者是制作假简历,严重损害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形象。针对学生的诚信问题,某大学特意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有近六成的学生觉得作弊是迫于无奈的从众行为,为了及格,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

第三,大学很多学生攀比心理严重。很多学生看到别人谈恋爱,自己就也想找一个女(男)朋友,特别是一个宿舍的学生,一般来说,只要有一个有对象,剩下的就会陆续效仿。除了恋爱,还有就是消费攀比,很多学生为了在同学面前有面子,不顾自己的经济状况,非要买一些奢侈品“充门面”,学生基本没有经济来源,所以这些只会增加家庭负担。这些现象都是从众心理的具体体现,攀比心理也属于从众心理的一种,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不良的校园风气,例如拜金主义盛行,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3 学生从众心理的形成原因

首先,个人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其实并没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大学生活没有计划,基本上就是混日子,因此,当有一些新奇的东西出现时,很容易跟风模仿;还有的学生虚荣心特别强,极其渴望别人的关注和赞美,因此,为了和别人拥有更多的话题,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事物,以便获得更大的发言权;有的学生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对于世界缺乏全面的了解却又急于证明自己,有的人甚至会选择模仿影视剧中人物,如用拳头解决问题之类的,来证明自己比别人“更胜一筹”。

其次,外部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习场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教育中父母灌输什么样的理念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孩子的每一步都要按照家长的计划走,孩子本身没有主见或者自我意识薄弱,大学里很容易跟风;社会主流意识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如果社会推崇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自私自利形成社会风气,那么盲目从众就可能造成学生的心理扭曲;学校的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行为和心理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的产生与学校的校园文化风气是分不开的。

4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众心理加强引导的建议

4.1采取措施提升从众心理的积极作用

对于老师来讲,对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积极正面引导,有利于促进班级建设。高职院校的老师要重视集体力量的运用,发挥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班级风气的改善。引导可以采用树立榜样的办法,对学生形成正面的激励,使学生能够自发地向优秀者学习,克服自身的惰性;教师要注意顺应学生的从众心理,可以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减小从众心理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要注意加强班级的纪律管理,建立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于逃课和作弊现象要加大惩处力度,避免其他学生效仿。

4.2及时关注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变化

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是比较频繁的,为了避免从众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好的影响,教师要合理利用师生之间的友好关系,与学生多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对于从众心理产生的积极影响,诸如增强学生的创优意识等,教师要注意及时做好引导,使其影响更多学生;对于不良的社会风气带来的歪曲理论,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认清现实,使学生能够做出基本的是非判断和取舍,帮助学生完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知道哪些是错误的、不该推崇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千万要注意自身观点必须客观公正,看待问题不能带有个人情绪或者有色眼镜,避免学生产生极端思想和偏激行为,毕竟从众并不是全都不好的,事事都特立独行也不一定就是正确的。

4.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心理

学生的心理状态存在很大差异性,因此,心理引导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所以要引导学生的从众心理,就必须做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通过就某一个热点问题举行专题讲座的方式,使学生明白事件背后的原委始末,科学地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针对学生的从众心理,学校可以举行一些相关的辩论比赛,正方和反方证明自己观点的过程中,对于事件的真实面貌会有一个全面的还原,帮助学生做出科学的判断,同时由于辩论比赛的可看性更强,学生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接受度会比较高。

5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从众心理有许多种表现形式,对学生行为和心理健康影响极大,所以,学校和老师必须对此做出反应,寻求积极的引导策略。通过提升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从众心理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促进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能够更好地适应时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石建梅.正视大学生从众心理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3):176-177.

[2]白文金.浅析艺术类大学生从众心理现象[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19):70-71.

从众心理的影响篇3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动机与兴趣,它们是促成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这是因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只有对所学学科感兴趣,才能持久地专心钻研它。英语教学亦然。只有当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把识记英语、用英语进行交际变成自觉行动,进而形成习惯。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在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狠下功夫。

目前,许多方法被采用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分层奖励等,这些方法均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问题仍然普遍而又顽固地存在着。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英语课堂的发言次数越来越少,时常是教师自问自答;学生缺乏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欲望,一味埋头于题海,为应试做准备;教师耗费脑筋想出的新方法经常夭折等。作为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这些问题时刻困扰着我。究竟还应该采用什么途径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2. 从众心理的研究现状

2.1从众心理的概念界定:“从众”是个人由于无形中受到群体影响而在认识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跟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即别人都这么做,于是自己也就这么做,别人都这么认为,于是自己也这么认为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是在群体中生活,因此,人必须而且能够接受群体影响,不仅现实的行为具有感染力,而且认识和观点也有感染力,这就产生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的思想、情操、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打扮等,无一不体现着学生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2.2从众心理对青少年学生发展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众心理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凡对正确潮流、规范、习惯和舆论的依从就是积极从众,会有利于学生发展,反之,不论正确与否,盲目跟随别人做事,则是消极从众,可能导致生存独立性的缺乏。

2.21积极影响。由于从众是个体对大多数人行为的一种妥协与顺从,与他人保持了一致性,因而,可使个体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支持,感到踏实、有安全感,更愿意去干。对学校、社会中形成的良好风尚、好人好事进行大力宣传,造成一种舆论氛围,有利于良好风气的形成,使个体感到一种无形压力,会促发积极从众行为的产生。同样,当群体在学习、行为、生活中具有良性正常表现时,也能使个体受到熏陶,通过先进群体力量促使个体朝好的方面发展。

2.22消极影响。虽然从众心理有其可取之处,但对青少年成长而言,仍存在诸多不利影响。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导致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差,缺乏个体倾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一旦脱离群体就很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极度迷茫。

在课堂教学中,从众心理使得部分同学顺从另一部分同学,听从他人差遣,使得个体自主意识在群体压力前持续退缩,从而造成部分同学缺乏独立决策意识,养成了思维依赖性。他们认为,反正自己思考速度慢,准确性又差,与其说了或做了让人嘲笑,倒不如跟随其他人做,何必自己费神。这种思维依赖性进而又极易引发人格的依赖性,使得这些学生一旦独处就感到安全感缺失,处事犹豫,不敢独自做决定,怕承担责任,凡事以他人为标准。从众心理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总有少数同学(甚至是中差生)会突然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对教师的问题,有其独到见解。但在群体压力—下,为避免“出错”的危险,面对群体的一致见解,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独到之见,使得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从而影响其创造性思维动机的激发。

3.合理运用从众心理,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

3.1运用从众心理提高评价的有效性。评价是教师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试,提问,表扬等是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方法。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学生的从众心理,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如:降低合格的标准。也就是,增加表扬的人数,使之达到班级的半数以上,甚至更多,由于从众心理,不合格的学生便有了危机感,从而促成其努力向合格的队伍靠近,表扬的效果便达到了。

3.2运用从众心理提高课外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兴趣不仅仅形成于英语课堂。由于课外的英语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往往难以调控,目前,主动进行课外英语学习的人数在逐年递减,大部分学生对课外学习只求分数的提高。合理运用初中生的从众心理,能够激发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向组员推荐适合的英文影片或者报纸杂志等,并利用课前、课上或者课后的时间与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模仿,表演等,一方面,提高了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的有效性,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3.3运用从众心理提高小组合作的积极性。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始终是研究的课题。小组成员能否密切配合?能否用英语而不是母语交流?教师可以在小组分组时便考虑到学生间的友情等因素,尝试使几个好友能够同处一组。这样,虽然好友之间存在着英语水平的差异,但是由于从众心理,合作时少了茫然无所适从,特别是在关系密切的好友伙伴群体中,从众行为显得更为明显,好友们的意见和想法往往代替了个人的想法,为了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个人经常选择从众行为,或者由于之间的亲密关系,合作中会畅所欲言,避免了盲从的现象,提高了合作的有效性。

4.研究结论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尝试运用中学生的从众心理,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在认真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本研究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本研究认为,对从众心理的合理运用,会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仍然有待更广泛的验证。而且,由于受到研究设计和数据资料的局限,研究结论只是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颖.未成年人从众心理的社会学分析[J]

[2] 包兴敏.同辈群体及其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影响[J]

从众心理的影响篇4

关键词:运动竞赛; 观众效应; 指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甘肃省第十二届省运会观众为例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观察法 调查访问法 实验法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在甘肃省第十二届省运会中运动员竞赛与观众的关系从两个方面入手

2.1.1从群众心理观点出发的研究

所谓群体是偶然的在某个时间、某一地点集聚起来的人群,他们以共同的的原始冲动为基础,相互直接的、一时性的、非组织的接触。运动竞赛的观众,大都只是群集,他们虽然热心的观看某个比赛,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形成一个集体,具有同一个集体意识,例如有的观众支持甲队,常常就对乙队抱有敌对情绪,但若甲队连续发生不应出现的失误,观众有时会一气之下转而支持乙队。例如,足球比赛暴力事件的发生,有时,若有因素的加入,暴力事件更为严重,这些也都表现集群行动的倾向。所以,从这种观点出发的研究,着眼于观众道德修养的降低。由于暗示和模仿而发生暴力行为,以及暴力行为的传递性等类问题。

2.1.2从观众与运动员的关系出发的研究

不言而喻,如果观众对运动员的比赛有利,那就应该积极的利用观众对运动员所形成的某种压力、促进运动员更努力的进行比赛,如果观众对运动员的比赛起消极作用,那就必须设法使运动员或者尽量避开观众影响,或者设法适应这种影响。但问题不是如此简单,从观众方面说,根据其心理倾向,可分为旁观者和评价者,二者会对运动员起不同的作用,从运动员的神经类型来说,有强型弱型之分,不同类型的运动员,对同样的观众会发生不同的反应,此外,运动员还有经验多少的不同、性别、年龄的不同,这一些因素都都制约着观众对运动员的影响的强弱和大小。

2.2引用前人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运动员受观众的影响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设定竞赛的场面,从旁观者的立场来观察其结果,下面介绍实验研究的成果。观众的存在对于结构单纯的运动的完成是有益的。往往出现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成绩的倾向。如果这个动作还处在学习阶段,那么观众的存在会妨碍动作的顺利完成,在观众面前受到新异刺激时,比一个人单独完成容易出现错误,当观众是旁观者时,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往往降低,平时较差的成绩却能得到提高,当观众是评价者时,在旁批评议论时,小肌肉运动的成绩会降低,大肌肉运动的成绩会提高,男运动员在女观众面前所受的影响,比女运动员在男观众面前所受的影响大。辛格将上述部分用下图来表示:(图1-1)

3教练员和运动员解决观众影响的对策

3.1在练习阶段,尤其是初学阶段,最好不要让观众参观,以免对正常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但是,如果老是不让运动员与观众见面,那么,当正式比赛,观众云集时,便往往出现怯场现象,甚至失去常态,不能发挥原有的的技术,所以教练员常常运动员参加所谓的模拟竞赛,及人为的布置比赛环境,把观众的喧闹、起哄、奚落、赞扬等如实的模拟出来,运动员感动真正的在成千上万的观众面前比赛一样,多次的进行模拟,运动员习以为常,正式比赛也就不宜发生怯场现象了。

3.2让运动员先在观众较少的场合比赛,逐渐过度到观众多的场合进行比赛,也能使运动员逐渐适应观众多的情境,让运动员反复在捧场者和奚落者面前比赛,可使运动员在不同心理倾向的观众面前镇定自若。

3.3练习某些小肌肉运动的项目,最先可不让观众参观,以后逐渐在观众面前练习,在观众的起哄声中练习。这可以使运动员在正式比赛时不致于因观众激动而影响技术的发挥。

3.4就运动员个人来说,要“不把观众放在眼里”做到“旁若无人”。无论是素不相识的观众,还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都能镇静下来。

3.5对不同性格的运动员,教练员要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例如场上观众十分激动或不甚好友时,对性格内向的运动员要多加鼓励打气,对性格外向的运动员则要提醒保持镇静遵守规则。

参考文献

[1] 《运动竞赛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86年版

[2]、中国大百科全书.

[3]、 贡娟等.试论体育运动科学创新体系.体育科学,2007.3.

从众心理的影响篇5

【关键词】大众传播媒介;青少年;影响

青少年的思想、观念是客观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在,新的环境,新的现实,使青少年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在当今世界的任何一种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中,大众传媒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社会公共部门。它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地提供一系列具有导向意义的社会公共价值观念,继而在更广泛的社会空间中维护一系列大众所需的社会公共利益。因此,传媒环境是继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后,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在思考青年成长的各类命题中,当代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已变得十分深刻。

一、当前大众传媒的主要特点

报刊、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为人们传送着消息、知识、思想和观点、广告等。大众传媒文化是一种大众化、商业化的文化载体,它具有直观性、通俗性、艺术性、公开性、时效性、覆盖面广等特点,它宏扬积极的人生观、传播正确的信息、普及科学知识、引导和整合社会价值观,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影响和引导着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精神风貌。

大众传媒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在实践功能上具有消解神圣、提倡个性、解放思想和加强民主化倾向的作用,这对于人性的重新构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利于人们追求个性的解放;同时,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日益走向深泛化的今天,许多大众传媒因为抱着自我的商业价值考量不放,投商业利益所好,投某些趣味所好,出现了庸俗化倾向。在具体利益面前,这些媒介放弃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视而不见,而热衷于追逐低级趣味和时尚、流行的东西。文化消费过分追求趣味的通俗,从而滋生出人的浮浅俗气的娱乐需要,这有悖于人性的自觉提升。

二、当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以及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当代青少年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时代精神更为崇尚世俗与自由。改革开放后潮水般一涌而人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粮,这种文化形态消解着传统权威,对历史上的政治意识形态起到了直接解构的作用。大众文化猛烈的冲击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成为不断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环境下,大众文化影响着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大众传播媒体就是青少年与大众文化的桥梁。

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主要有:大众传媒有助于个性的解放和民主化倾向的加强,赋予青少年积极的主体意识,使青少年文化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理性精神。物质的丰富为青少年追求个性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新时期人格的嬗变的直接动因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巨大转型。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大众文化传播的繁荣以及大众审美现象的崛起为当代人格的变化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契机 当代青少年已不同于上一时代的人们,他们已从单一的政治模式中解放出来,不再惧怕权威,个体的自由与发展成为人生的主要目标。在青少年的心理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青少年有自己的运动、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当然,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心理也有较负面的一面:大众文化明星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青少年的成功观到爱情观几乎都带有明星的印记。大众传媒所塑造的魅力人士对青少年一代更具时尚动员力。他们很少去追逐那些名扬天下的英雄、科学家和政治领袖人物,而更崇拜世俗的明星。另外,受大众传媒的影响,部分青少年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波普主义”所代表的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上。再次,大众文化的世俗性使青少年的审美趣味走向低俗,青少年审美的低俗化在青少年审美对象的选择上表现为古典严肃的文学艺术受到冷落,通俗浅薄的文学作品在青少年中流行,牛仔裤、文化衫、艳情VCD、迪斯科成为时尚;在审美方式上,他们追求浅显直接,更愿意从诗歌走向对话,从交响乐走向通俗歌曲,从学术专论走向随笔漫谈;在审美情感上,他们不再崇尚含蓄古朴,而去追求露骨的男女和金钱关系,如在当代大学生中流行速食主义的爱情观,大学生的爱情减少了浪漫情调,而更具“快餐”特色。

三、大众传媒对青少年行为方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悄然勃兴,其传播方式也呈现了多样性,规模的扩大化还是内容的流行化,都表现出对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强大渗透,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大众传媒娱乐活动的多样性赋予青少年乐观向上的生活观念,使他们能在娱乐中忘记烦恼,这为青少年提供了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的生活色彩多样化。

大众传媒的市场操作使大众文化以盈利为目的,大众传媒的运行必然使青少年的消费需求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在消费行为上一改以往的实惠、耐用、节俭等传统取向,而特别注重审美、新潮、变异以及个性化。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消费方式的影响主要通过大众文化的炒作和现代广告来实现的。现代广告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已成为向青少年灌输文化价值观念的重要手段。青少年的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名牌意识上,青少年需要通过名牌来获得同伴艳羡和流行的认可。名牌意识实际包含了更多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等信息,青少年通过消费来彰显自己的个性以立异于其他社会群体的同时,也把该类消费看成了较高生活质量的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

四、引导青少年正确面对大众传媒

正确对待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行为及心理的问题,这是我们全社会都应该关心的问题,也是我们长期不能放松、需要认真探讨的课题。正视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成长所产生的消极乃至负面影响,我们应采取有效的对策:第一,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大众传媒。第二,规范大众传媒的发展。充分调动大众传媒内部的积极因素,使大众传媒向健康理性的方向发展;弘扬主流文化,通过主流传媒来遏制商业传媒的俗滥,通过宣传主流价值观念来消解商业传媒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第三,通过高雅文化扶持与引导大众传播媒体。通过对青少年进行审美的趣味教育,提高青少年鉴别鉴赏能力,实现青少年审美的雅俗共赏。

参考文献:

[1]赵广香,徐柳凡:“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影响”,《黄山学院学报》,2009(4).

[2]路长伟:“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社会公德的形成”,《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1).

从众心理的影响篇6

其实,如果靠吃盐补碘,按照国家食盐中加碘标准的上限,每日每天需要摄入3千克碘盐,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真这样做,怕是等不到核辐射来临,人就没有了;就算是海水污染,中国完全可以不吃海盐,中国的矿盐储量甚至可以够全世界人吃一段时间的。

既然中国不缺盐,而且吃盐也不可能防辐射,那为什么会出现抢购食盐的现象呢?这反映了人们怎样的心理?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本刊特约专栏作者马志国。

记者:马老师,市场上出现非正常的疯狂抢购碘盐,这应该是和日本的核泄漏有关。这种类似现象早在非典时期就曾经出现过,为什么还会发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如何定位?

马志国:像这次抢购食盐类的抢购风,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说,首先是从众心理的表现。一则笑话说:一人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暗自好笑。这就是从众心理闹出的笑话。这次食盐抢购风,与这个笑话何其相似?

我们还可以和同伴做这样一个试验:在一条行人往来的路上,几个人同时抬头仰望天空,并不停地讨论着什么,一边看,一边说。不一会儿,就会有好多好奇的人抬头看天,而且越聚越多,虽然他们并没有看到什么!这也是从众心理的表现。

记者:心理学上如何界定从众心理?

马志国:关于从众心理,心理学家阿希有一个典型实验:当一个被试者来到实验室的时候,已有6名被试者先到了。实际上这6个人是阿希的助手,他们的答案是阿希事先设计好的。研究者拿出了一张卡片放在黑板架上。这张卡片的左边有一条线段,叫做标准线段,右边有三条线段,分别标有A、B、C。阿希让被试者看,看A、B、C中哪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本来很明显,正确答案是C。在前两轮实验中,研究者的助手选择了C,被试的选择没有问题。但从第三轮开始,研究者的助手一致地选择了A。结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76%的人至少有一次跟随了研究者助手的错误答案。不用嘲笑被试者,我们生活中都难免这样从众。

所谓从众心理,是指由于群体的压力,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

记者:是哪些因素导致的非理性抢购?又有哪些因素影响人的从众心理?

马志国:当群体中的个体发现自己与群体不一致时,会感到一种心理紧张,于是,群体压力促使他与群体趋向一致。于是,由于这个从众心理,最初的个体行为就会演变为群体行为,甚至酿成恶性。

那么,哪些因素影响从众心理的产生呢?

第一方面是情境因素。

影响从众行为的情境因素很多。团体的规模,团体的凝聚力,团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团体成员的状况,面临问题的情境特点等,都是影响因素。在大规模中,问题的情境特点尤其重要。当面对复杂难以把握的问题情境时,人对此难以判断,就容易出现从众行为。在这次食盐抢购中,很明显,情境信息是很复杂而不明确的,很多人并不知道,究竟加碘的食盐是不是能防核辐射,究竟我国食盐供应会不会紧缺。就是这样,情境信息越是复杂不明确,人就越容易随大流。

第二方面是个人因素。

与从众有关的个人因素很多。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去从众。习惯保持独特性的人,不容易从众。社会地位越低的人,从众的可能性越大。一般女性的从众倾向比男性高。此外,智力水平低的人,情绪悲观不稳定的人,依赖心理比较强的人,易于接受他人暗示的人,也比较容易从众。

记者:是不是所有的从众心理都消极,都会导致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出现?

马志国: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应该说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从积极方面说,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群体中成员的意见统一,才能够形成一个群体成员所必须遵从的社会规范,来保证对群体成员的必要的约束作用。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才能适应社会。因此,通过必要的从众行为,可以使个人能在最可靠的程度上达到迅速适应社会。

从消极方面说,社会生活中某些消极意义的东西,也会对人构成压力,使人产生从众心理,甚至向某些错误的言行看齐。这种从众就是消极的。就这次抢购食盐的从众行为说,就产生了消极的社会效果。

记者:如果说抢购食盐是从众行为作怪,那么,从众行为背后还有什么心理根源?

马志国:在这次食盐抢购风中,人们所以出现从众行为,还与流言心理的作用密切相关。

所谓流言,就是人们相互传播的无法提供确切依据的信息。

流言传播的心理过程是这样的:当一个信息从信息源传来的时候,接收者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合理”的加工,紧接着他再扮演传播者的角色,将经过加工的信息传递给下一个接收者。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都有一种“合理化加工”的倾向,这是人固有的一种心理特点。按照“合理化加工”倾向,人们对流言往往从三个方面加工:一是磨尖,对传给自己的信息断章取义,只选取了其中一部分信息进行加工;二是调平,把传给自己的信息重新编排,省去了某些信息内容,使故事简明,也利于他表达;第三是同化,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接收和传达信息,使之更符合自己的人格特点。结果,流言越传越走样,直到面目全非。

从众行为不一定必然与流言作用相关。但是,大凡抢购风,往往有流言心理的作用。一传十,十传百,传得满城风雨,于是,从众行为变成了群体抢购风。

心理学上有个流言传播的基本规律,用公式表示为:R(流布量)=I(重要性)×A(模糊性)。重要性是指事件对人们的重要程度。模糊性是指信息的明确程度。也就是说,越是重要的,流言也就越容易传播,越是模糊的,流言也越容易传播。而且,重要性与迷糊性二者的关系不是“和”,而是“积”。也就是说,不管是多么重要,只要模糊性等于零,流言就不会生起;不管是多么模糊,如果重要性等于零,同样也不会生成流言。

心理学家又提出,流言的发生与流传有三个条件:第一,在缺乏可靠信息的情况下,最容易产生与传播流言。人们越是弄不清真实的情况,流言越是容易传播。第二,在不安和忧虑的情况下,容易促使流言产生和传播。第三,在社会处于危机状态下,如战争、地震、灾荒时,人们容易产生恐怖感与紧张感,流言也容易传播。

从上述流言传播的心理规律来看,这次抢购食盐风就不难理解了。一是事情重要,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之一。二是信息模糊,关于食盐的事情人们平时了解很少,口口相传中很少有人弄清真相。三是情境危机,地震灾害,核辐射危害,让人们陷于不安焦虑之中。于是,“合理化”的加工结果就是,流言传播开始了,从众行为出现了,抢购事件发生了。从众行为以及抢购现象,反过来又推波助澜,让流言传播的更厉害了。信息传播的现代化,比如网络手机等,让流言传播更快更广。于是,食盐抢购风波很快席卷全国了。

记者:导致人们产生从众心理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除去社会原因,类似的事情比如抢购其他物资的现象还会不会出现?能从心理上避免吗?

马志国:如果进一步追寻心理根源,那就是心理学上的人际影响这个规律。世间万事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际间,更是彼此相关相互影响的。可以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可以完全不受别人的影响。

所谓人际影响,就是在他人影响下,个人的信念、态度、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过程。只要和人一起,人际影响几乎无所不在,或者说,只要我们生活在世上,就不可避免的要受到他人的影响。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似乎没有察觉。人际影响的方式很多,流言传播以及从众行为,就是很重要的人际影响形式。

从众心理不可能完全消除。有从众心理在,就会出现从众行为,有从众行为,就难免导致不可估测的。比如过去非典时期的疯狂抢购醋和板蓝根,以及以后还可能出现的一些抢购现象。同样的道理,流言也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

我们说,从众行为不可避免,流言传播不可避免,并不是说,不可预测事件或恶性不可避免,只要采取相应措施,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的。

要避免抢购,避免消极的从众行为和流言传播,避免不可估测的恶性发生,需要一些条件。

首先是政府及时干预积极作为。

不论是流言传播,还是从众行为,都与信息复杂不明有关。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处于恐慌之中,在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流言就会快速传播,从而导致从众行为甚至。这时候,政府的权威确切的信息传播得越早,越容易遏制流言传播,化解从众行为,避免。

这次抢购风16日甚至更早就已经开始,但大部分地方政府干预时间已经是17日。何况公众获得信息,还有一个过程,特别是信息流动相对慢一点的农村地区。就是说,其间的两三天时间,显然让流言有了蔓延之机,让更多的公众卷入从众行为。尽管如此,政府以及职能部门了权威信息之后,很快流言传播中止了,从众行为消失了,抢购风波平息了。由此看,政府要及时干预积极作为,及早公开权威信息,准确传播科学常识。

同时,社会还应该在平时培养公众的独立性。人们的独立意识越差,就越容易“随大流”。所以,随着社会的进步,应倡导公众的独立意识,鼓励公众的独立思考。

其次是公众提高个人心理素养。

前面说过,个体独立性越差,越容易传播流言,越容易出现从众行为。所以,公众应该提高个人心理素养。首先是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独立意识,善于独立思考,即便遇到问题,也不容易听信流言,不容易从众。同时还要提高认知能力。听信流言,从众行为,都与缺乏对事物的认识有关。比如这次抢购风,如果公众知道了吃碘盐不仅不能防核辐射,还会有害身体,知道了我国的食盐供应绝大部分是矿盐,根本不会紧缺,谁还会去排队抢购食盐?所以,我们要善于学习,掌握科学常识,学会独立思考。这对于终止流言,避免从众,是非常重要的。

从众心理的影响篇7

一、“分众”概念的提出

“分众”(demassify / demassification)一词最早由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提出,后来在欧美传播学界广为谈论,分众化理论近年来在我国兴起,不仅是因为它是来自国外的理论时尚,而且是因为中国传媒正面临着分众化的发展现实。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传播是面向广大、不确定的受众进行大量的传播即大众化传播。与此相对应的传播分众化指的是,传播者根据受众需求的差异性,面向特定的受众群体或大众的某种特定需求,提供特定的信息与服务。

与大众传播分众化相对应的是媒介市场的细分化。市场细分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由美国市场学家温得・斯密提出的。它是指根据购买者对产品或营销组合的不同需求,将市场划分成不同顾客群体。

当前,民众往往根据不同兴趣和不同专业而分化为若干群体,要想适应这个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为诸多较小的群体服务,媒体就得走分众专业化的道路。“他人的兴趣不代表我的兴趣,我的时间就是黄金时间”或明或暗地成为不少人的收视准则。这里隐含着分众的游戏规则:在我自己感到最方便的时间看最适合我的内容。

为了应对这种规则,报纸设立了多专题的版面,包括本地新闻、体育、商业、金融、生活、时尚、娱乐等不同的类别,实际上是一份报纸成为多份报纸,也就是使特定的版面对于特定的读者而言成为一份名同而实不同的报纸。杂志不断细分为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专业的“小众”专业性杂志。广播电视中数字化频道的开发,也使节目内容从综合化向专门化过渡,以满足特定受众的需要。

二、影响受众选择的心理因素

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的不同,使不同的受众对相同的传播内容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受传播的影响也不同。社会上不同的人组成了不同的阶级、阶层、团体、组织等,每个人都会隶属于其中不同的部分,受众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等都受到其影响和制约,反映在对传播内容的接受上就是相同社会类型的受众大体选择相同的传播媒介、传播内容,并作出近似的反应。同时,受众的社会关系也会对其选择或排斥传播媒介的信息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的差异也影响着人们参与社会传播活动的方式、方法,不同的、生活习惯、整体教育水平、文化生活方式都会对传播内容的正常流动造成影响。因此,受众对传播内容所产生的不同反响和态度,受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影响。

受众的注意力始终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受众的心理状况和接受程度。受众是传播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因素,是产生传播效果的关键。因此,传播活动首先必须作用于人的心理,以心理为中介,才能产生效果。影响受众心理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受众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心理和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受众生活在不同团体,需要同环境保持一致,得到认可与接纳。因此,常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或行为。所以,受众在接受媒介的传播内容时还要受到来自心理的影响。受众心理包括受众的认知心理、受众的需求心理和受众的心理效应几个部分。

认知心理指人对事物的认识在心理上通常有深浅层次之分,即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从表象到本质的过程,在行动上也有一个自觉过程。受众从认知到理解再到行动,是传播效果的一个不断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传播内容怎样冲击受众的心理,其冲击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到传播效果的大小。因此,传播者要想达到自己的传播目的,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充分重视受众心理认知的层次性并针对不同的层次采用不同的策划、采访、写作、编辑手法。

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的需求是一种精神的需要、信息的需要。其需求层次往往从两个方面反映出来:新闻受众的结构层次决定其需求层次。因而对媒体、传播内容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和理解。

所谓心理效应,是指传播活动中的一些心理现象对传播过程和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活动所针对的对象――受众,作为社会群体的一员,它具有鲜明的群体性和社会性,传播者在考虑传播的效果时,不应该忽视受众的群体心理特征及其产生的心理效应。

三、媒体的策略

受众都会选择给他们带来最大效益的产品与服务。那么,想在众多不同或相同的媒体中取得优势,就必须提供具有更大价值的节目与内容。那么,媒体以什么样的方法来使自己的供给区分于其他竞争者呢?最主要的是节目与内容要有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媒体的特色化基于媒体整体定位之上。“定位”理论的核心是,在一个激烈竞争的市场中,通过调查分析和策划活动提炼、凸显品牌形象,并将此形象植根于顾客心中,在市场上为产品赢得一席之地。没有一种产品或品牌能够覆盖整个市场。任何人都可以运用定位策略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大众传播中,“定位”观念是以受众心理需求为出发点的。

媒体的风格是自身内在、稳定的传播形态和传播特质的体现,是媒体的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结合而形成的一种稳定而内在的特点。它包括媒体总体的文化品格与审美风格及其相应的形象定位。文化品格与审美风格通过具体的节目内容加以体现:形象定位或表现为电视频道的CI包装,包括台标、形象、色调、节目包装等;或表现为报纸的版式、线条、字体、颜色、图片运用的样式等。

特色化与风格化的结合,为分众媒体增加亮点,创造独特的风格品位,让受众看到画面、听到声音就可以立刻分辨出这是哪家报纸、哪个频道。另外,在分众化的基础上办出自己的特色栏目,也可以争取到其他的不是本频道目标受众的收看者。

从众心理的影响篇8

一、电视新闻观众心理的随意性

“随意”即“任凭自己的意识”。主要指电视观众对电视这种媒介和媒介内容在选择上有较大的随意性。这主要是由电视新闻信息的特点所决定的。电视新闻信息跟政府法令、党的文件不同,其主要的功能是向观众传递社会最新发生的事实,观众不必神经紧张地一定要带着什么目的接受信息。看哪个频道,选择什么,看多长时间,遥控器在观众手里,谁也左右不了。电视传播者对电视观众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不易被人意识到。而政府法令、党的方针、政策,对人们有着明显的说服、劝导,甚至带强制性。从电视观众在选择接受电视新闻有主动权的角度上看,电视观众心里带有随意性。

二、电视新闻观众心理的交融性

感性世界即物质世界,是人们通过感官直接接触到的外部世界;媒介世界是由“大众传播媒体形成的精神世界,是利用大众传媒对感性世界的模写和抽象”。人们通过人际沟通直接同感性世界联系,通过媒介沟通间接地认识感性世界。电视观众心里则理所当然地交融着他们同时处在的那个并驾齐驱的感情世界和电视媒介世界的双重影响。毋庸置疑,研究电视新闻观众心理应当把着眼点放在电视观众在接受电视信息时的心理活动上,但是电视观众心理不是孤立存在的,作为社会成员的观众,且不说他们对电视新闻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受制于其已有的来自于感性世界的认知,就是在接受电视宣传的同时,还常常会受到来自身边的他人(如家人、朋友、同事等)对电视新闻的评价、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影响。从时相上看,电视观众在接受电视信息时受到来自感性世界信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继时性、同时性、交互性。

三、电视观众心理的互动性

电视观众的互动性是指在新闻活动中,电视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以及电视观众和电视观众之间通过电视新闻媒介和人际交往表现出来心理上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特性。

1.电视观众心理的互动及其特点

互动即人与人之问的交互作用。互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没有人类的互动,就不可能构成众多的社会生活。互动是构成人类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人类正因为在互动中发生联系,才能具有各种社会行为。电视新闻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种形式。电视新闻传播者和电视新闻接受者都是社会成员。因而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行为的前提条件——互动,也应当适用于电视新闻传播中的传受双方的活动和行为。一般人际互动的区别在于,这种活动和行为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新闻信息来实现的。

2.互动种类

a.电视传播者与电视观众之间的心理互动

电视传播者对电视观众心理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电视新闻最主要的一种功能。而且大多是潜移默化的。受众一般处于无:意识状态,或接受、或反对、或疑惑、或思考、或对照,在种种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中实现着对电视新闻信息获取和认可。电视新闻工作者如果想影响电视观众首先要了电视观众的心理,电视观众迫切要求实在、亲切、自然的节目风格和形式。观众厌烦的几种新闻报道是:篇幅赘长,套话连篇,无的放矢,枯燥无味,无关痛痒,大而无物,死气沉沉。基于电视观众的上述要求,在风格、形式和内容上我们力求做到:长短结合,以短为主。把每条信息尽量控制在30秒之内。

b.电视观众对电视工作者的心理影响

上一篇:医养结合的概念范文 下一篇:大众传媒的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