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19 17:29:52

从众心理特点

从众心理特点篇1

一、准确把握受众特点,节目定位清晰

从传播者角度来看,《非你莫属》节目制作方对受众需求判断准确,节目定位清晰明了。

《非你莫属》根据自身节目的性质,根据受众年龄定位节目风格,强调个性的张扬与竞争合作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传播者的判断能力。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人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会存在主要的心理矛盾,广播影视节目应该反映这些矛盾并引导受众正确处理。对于处在人生选择时期的求职者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矛盾自然与就业、人生价值、社会归属等问题相关,《非你莫属》准确判断节目参与者以及受众的心理,清晰定位节目内容和形式,节目主持人在求职者遇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会给予引导和帮助,充分把握了受众的心理特点。

从节目形式上来看,作为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采用求职者陈述,老板点评,主持人引导的方式,给受众提供了关于职业发展的信息,在受众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方面给予一定的启发和引导,满足了受众的兴趣。

二、主持人体谅求职者,节目以人为本

从节目参与者来说,主持人善于发现选手的闪光点,安抚选手的情绪。以2013年6月9日的节目为例,面对求职者“我们世界观时间不一样”的调侃,主持人能够很好地安慰:“适当的玩笑”让其“放松”。对于节目中求职者和老板之前产生的意见不一致或者沟通问题,主持人能够给予及时沟通调节和解释,达到了较好的移情效果。

从节目内容方面来看,无论是“自我介绍”、“天生我有才”、“别对我说谎”和“谈钱不伤感情”的四个环节还是节目中的言论、观点都较好地实现了移情,能够照顾到求职者和受众的心理。媒介内容设置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受众的需要,根据受众心理和需求设置节目内容,便是节目照顾受众心理的表现。此外,节目关注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就业问题,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百姓,表现出其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具有良好的移情品质。

三、节目内容新奇实用,吸引受众注意

1、节目内容新奇独特,容易引起“围观”

在《非你莫属》节目中,表现最突出的是信息的新颖性和奇特性。

以2013年6月9日的节目为例,选手的个人经历、语言风格、行为方式所传递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新奇性。第一位求职者之前的职业成为众多老板和主持人热议的话题,其藏獒媒体主持人的职业以及求职者向观众讲述的“圈内”规则和从业环境,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可以说是闻所未闻,这样的信息具有相对新奇性,自然会吸引观众的注意。而节目中另一位女求职者在场上的穿着打扮、言语谈吐同样引起广泛讨论:求职者坦然地讲述自己的打架经历、早恋经历,在场上不假思索的“直言不讳”引起了主持人、现场老板们的讨论。可以说《非你莫属》节目中的许多信息对于观众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性,而对于这些新奇的信息和事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很容易完成一种类似于现实的“围观行为”。

2、节目内容的实用性

此外,相关的受众调查显示,以下内容特别吸引受众:1、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2、内容丰富、信息量大;3、知识含量大、有保存价值;4、见解独特;5、贴近生活,实用性强;6、其他方面。《非你莫属》主要受众是那些刚刚踏入社会需要寻求工作的年轻人或者参加工作多年、希望寻求改变的人。对于这样的一个群体,观看节目的焦点自然集中在如何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老板认可以及如何在自己的行业内有所提高。从以上特点来看,《非你莫属》节目关注就业问题,紧扣热点,其节目信息丰富,涵盖用人单位要求、面试技巧、职业规划、职位升迁等诸多方面,贴近百姓日常生活,吸引了受众的注意。

3、节目信息容易被记住,有利于受众延迟学习

节目中所传递的有关职场和人生规划的信息生动有趣,节目参与各方语言风趣幽默,很容易被受众记忆。通过老板和求职者的现身说法,主持人和观察员的倾听与引导,节目中的面试技巧、规划原则、职场经验等有用的信息变得生动有趣,实用可信,能够在受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当受众在日后的生活和职场中遇到相关的问题或困难时,很容易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将自己之前记忆的经验和行为模式外化出来,从而顺利实现自我期待和完成人生的规划与转变。

四、节目满足受众的需要

传播研究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成员看成具有特定需要的人,他们基于特定需求的动机来使用媒介,接触媒介,以使得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节目为受众提供的信息满足了受众的需要从而使受众保持对节目的忠诚度和关注度。可以说,受众的需要,为受众关注节目提供了内在动力,也是节目内容形式不断优化的主要参考要素。

1、满足受众的娱乐需要

媒介具有娱乐功能。《非你莫属》作为一档电视真人秀,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从而获得较好的收视率。传播心理学认为受众心理不平衡产生的紧张不安需要宣泄和释放,于是产生了调剂生活的需要。就《非你莫属》而言,节目内容对于受众具有同一性和接近性,更容易获得职场中奋斗者的青睐。在观看节目的同时,相对于求职者而言,受众处于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通过他人面试求职的经历获得经验和信息。另外,求职者闻所未闻的人生体验、独特的工作经历、令人新鲜的言论和怪诞有趣的行为方式对于许多受众具有新鲜性,超越了个人生活范围,这也使受众好奇心得到满足,获得生活的调剂,从而实现娱乐功能。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那些身处职场,压力巨大的人来说,通过这样一个新鲜有趣的电视节目可以获得关于职场的另一种体验和角度,压力得到了一定释放。

2、满足受众的社会化需要

从个体成长的特点来看,我们处于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中。通过大众媒介及其提供的内容,受众可以获 得消息、知识、技能和判断的标准,进而不断学习,更好地扮演社会角色。

作为一档求职类节目,受众通过观看求职者的表现,参考求职者的个人经历和观点,可以获得信息甚至是技能,从而有利于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通过主持人的引导,观察员的点评以及诸位公司老板的发言和交谈,无论是现场求职者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准确客观地评价自身的能力和潜质。一定程度上来说,节目传达的综合信息能够提醒受众将自己的行为纳入社会的范畴和社会角色中去,帮助受众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

3、满足后天习得的需要和成就需要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意义在于他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一理论关注人的最基本需要,对分析受众心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使用马斯洛需求理论分析传媒产品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的作用,将有助于探讨节目与受众在心理学层面的互动关系。

从《非你莫属》受众的年龄层次和社会地位来看,受众是具有求知需求的,尽管他们更多追求的是技能、理念以及间接经验的获得,但这仍然属于较高层次的求知需要。受众的习得性需要促使他们产生了后天继续习得的需要,而这种需要是以自我实现为目的的,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

在教育心理学中,班杜拉曾提出过“替代性强化”的概念,即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对于受众来说,《非你莫属》节目也达到了这种“替代性强化”的目的。与现场求职者相比,广大电视观众收获最多的应该是关于求职应聘的间接性体验。场上睿智冷静的主持人,经验老道的行业招聘者,专业耐心的旁观者,现场观察员,各行各业的求职者在节目中针对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等问题进行多方互动与沟通。受众可以从这些人的交流、沟通甚至是争执中获得更多有利于自己的信息,并有意无意地仿效那些成功做法来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节目很好地关照了受众的后天习得需要,传递的信息有利于受众吸收他人经验,汲取自身所需的知识和信息,满足后天习得性的需要。

结语

从当今的社会心态来看,人们越来越注重公平竞争、良性竞争的社会秩序,职场中的人们越来强调自我价值的彰显和发挥,注重自身潜力的挖掘,《非你莫属》节目则很好地观照了受众的社会心态。另外,节目中求职者的言论和个人经历常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通过各位老板和主持人的交流、评价与引导,《非你莫属》节目对当下的共性问题进行探讨,为受众提供了感兴趣的信息和可以借鉴的经验。可以说,在深刻把握受众心理的同时,节目通过对社会共性问题的讨论、引导,很好地关照了社会心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情怀,受到电视观众的广泛喜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①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②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④张绍刚:《电视节目策划笔记》[M].新星出版社,2010

从众心理特点篇2

[关键词]受众心理;“徐博客”;现象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8-0041-2

博客属于web2.0时代的最具代表性的交流平台,它的出现会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冲击。名人博客更是凸显其特色,“徐博客”就是一个很有力的代表,“徐博客”点击率在新浪名人博客排行榜位于首位。2005年曾一度被认为是博客元年,随着博客技术的发展,博客用户的数量不断增长。

一、博客概念及“徐博客”现象

(一)博客的概念

什么是博客。“博客”是英文“blog”或“weblog”的中文翻译,“blog”是“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任何一个网民都可以免费申请并轻松地拥有自己的个人博客。具有自主性、开放、即时性、互动性等特征的博客,很受广大网民的喜爱。

(二)博客的影响

博客用单单技术上的一个升级是不能全面概括的,它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甚至其影响都受到网民的欢迎。博客改变了以往人们交流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在信息和话语权等方面的垄断性,网民在博客上找到精神栖息地。通过博客,用户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也在别人那获得其知识和信息。博客本身并没有什么,只是技术的一种体现,但值得关注的是博客内容。博客内容于无形中影响着受众的意识形态,促进社会的进步。

(三)博客的现状

技术发展的产物――博客,已经成为大多网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博客技术的不断发展,博客理念的不断深入,博客的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化,除了普通大众,众多专业人士、文化名流、明星等都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全球中文博客发展报告》显示:77%的博客用户认为博客是“表达自己情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而“想要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一些资源”,“希望自己的观点获得别人的支持”这类与人际沟通高度相关的功能的选择者分别为54%、48%、44%。

(四)“徐博客”现象

徐静蕾博客成为大家争相点击的对象,其点击率极高的结果出乎她本人的意料。徐静蕾的博客在当时可谓是家喻户晓,从统计数据来看,从2005年10月25日开博到2007年7月18日为止,30天达到100万人次,630天突破一亿人次,点击率曾一度居于新浪名人博客的榜首,并于2007年在全球最权威的博客搜索引擎中,击败了此前一向排名第一的美国人boing。尽管“徐博客”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但的确为国人赚足了眼球。“徐博客”成了网民的谈资,催生了大量名人甚至草民争相开设博客。博客成了人们身份的象征,在当时拥有自己的博客是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博客本身具有的优势是论坛或即时性聊天工具所不可比拟的。

二、“徐博客”受众分析

(一)受众分析方法

“徐博客”点击率极高,很难做到――统计。在此选择其中最热门的博文,对其跟帖进行分析。当然点击率只能说明受众点击过这篇博文,并不能代表受众完整详细地看过。我们对连续三个月的博文点击跟帖的博客,进行独个分析。有的访客关闭博客了,无法知晓其性别、工作、年龄等相关信息,我们只有尽可能从访客的大量博文和图片中寻找其蛛丝马迹,发现受众的特点。三个月的连续点击,对草民的博客来说机率很小,但对有几万受众的“徐博客”,这种固定的受众还是占很大的比例的。

(二)受众分类及特点

从性别上看,男性受众占总数的18%,女性占82%,从别上看,女性占绝对数量。从年龄上看,14-20岁的占10%,20-30岁的占78%,30-40岁的占到12%,高校在读的大学生和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青年是其主要受众。从博名上看,实名制的占5%,有的实名制博客其博客名字是虚拟的,以匿名为主。从跟帖受众中粉丝团建立的论坛占据80%还要多,顶贴以粉丝团为主,从受众的博客看,他们也不是什么知名的人士。上述的统计分析是一种概略性的分析,但基本反映出受众的群体分布及特点。

徐静蕾博客的高点击率是粉丝团的功劳。名人博客,网站有一定的推崇,在搜索引擎上有相关的链接,粉丝团也大力推崇。有人习惯性地进入博客首页,浏览或仔细阅读了之后发帖;有的可能在无意中发帖;有的看到别人发帖,可能留点标记什么的,做一下沙发;不排除受众借博客走红,在发帖后赢得受众,徐哪天来了兴趣回访下,在无形中提高博客知名度。

从以上分析,博客受众不外乎两大类:其一是粉丝团,其二是随意性强的跟风者。大量回帖显示的多是静盟成员,博客的人气基本靠粉丝团;随意性强的跟风者,或许慕名而来,或许因为别人推荐。

三、“徐博客”对受众心理的满足与迎合

徐静蕾博客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高的点击率,其影响甚大,暂不考虑其他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博客的内容满足并迎合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一)“徐博客”的创建与受众求近心理

徐静蕾是名人,名人效应在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徐静蕾博客记述日常生活给我们平易近人的感觉,与国外的名人博客不同的是并不推销她最新的电影或音乐,避免敏感话题。博客里她褪下明星神秘光环,展现出一个普通的“北京女孩”,徐静蕾的博客没有什么深刻内容,多是生活中吃喝拉撒的琐事。中国有崇拜名人的历史,名人高高在上,很难近距离接触,远观中带来的是顶礼膜拜。大家乐此不疲的不是徐静蕾那平淡无奇的文字,而是文字背后隐藏的名人生活:一个有点名气的演员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正是这种记账簿式的生活实录,才让一些人趋之若鹜。“徐博客”打破了名人高高在上的优势,和受众近距离交流。受众更贴近地知晓名人的一切,被满足的心理又促使受众的云集,形成良循环模式。

(二)“徐博客”的真实性与受众的求真心理

首先,徐静蕾在博客中似乎表现得很真实,以其清秀的形象而一度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偶像。有人说徐静蕾清淡如菊,有人称赞她是一杯清淡的茶水,嗅之芳香扑鼻,入口清凉回味长久……她的博客上很少出现跟人争论的内容。似乎表现得很平静,不断地讲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琐事,不像很多名人或专家开博客展现自我价值,讲一些所谓大道理。她讲自己失败的初恋,她谈到对奶奶的依恋,教人怎么写分镜头剧本,把自己的生活照放到网站上。这

样的博客从众多的博客中脱颖而出。她身上带着那种典型的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的特点――永远对未来有危机感,有种活到老学到老,不学点什么觉得浪费生命。她学钢琴,学外语,再忙手里也得抓本书看。长相、表演、导演、写字,每样都不突出,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绯闻中从来不是大款、公子哥、电影公司老板,也不能借男明星来成就自己的博客名气……

(三)“徐博客”更新及时与受众求新心理

网友在自己习惯去的博客、网站、论坛之类的地方,希望每次都能看到新的、好的东西或信息。徐静蕾是因为知晓受众的心理而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还是说为了满足受众及时浏览的需求?名人能做到时时更新,向受众及时地报道生活细节,粉丝团很感动并跟帖,关注博客更新成了粉丝团们的共同使命。“勤快”是徐静蕾博客的特色,在1个月的时间里共发28篇文章,几乎是每天必博!她叙述在电影院遇到的小情侣、例举自己学外语的惨痛经历……简单优美的文字,把真实的那个徐静蕾娓娓道来,没有故作姿态的妖艳照片,更没有故意隐瞒而不经意披露的个人隐私……所以,“勤劳”应该是成就徐静蕾博客红火的原因之一。更新有利于保持网友的新鲜感,满足网友每天追看“徐博”的心理。网友的支持和积极的反馈,让徐静蕾坚信每日更新。

(四)“徐博客”容的新鲜性与受众的好奇心理

从心理学上说,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人们追寻新鲜,现实世界中做重复的事,在网络上便渴望缓解一下疲惫的心。想提高知名度的人利用大众这种心理,在博客上大肆宣扬自己的隐私以聚集人气,木子美、竹影青瞳就是典型的例子。徐静蕾并没有选择类似的“性感路线”,而是以回忆往事的形式写下自己的初恋,真实地再现了自己,让更多的人把其当成邻家小妹,无形得了受众好感。或许有很多人认为,徐静蕾博客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加上徐静蕾每天更新,其内容上也会有点新鲜,正迎合了受众的好奇心理。

四、结尾

从众心理特点篇3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作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贯穿于这次抗震救灾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无论是不惜一切代价抢救被困群众、救治伤员,还是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生活,都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抗震救灾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坚持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原则,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这启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工作者应放下架子、俯下身子,充分尊重工作对象的人格,平等相待;尊重工作对象的特点,多考虑个人的不同情况,针对个人的思想心理特点,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活动;尊重工作对象的心理需求,多进行感情交流和抚慰,既以理服人,更以情感人;遵循科学规律,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心理辅导,帮助人们排解不良心理,实现心理和谐。

坚持服务群众。抗震救灾中一系列科学高效而又公开透明的决策,无不体现着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思想政治工作者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表现,也使灾区群众加深了对党和政府的感情,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这启示我们,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坚持一切从群众出发,诚心服务、真情奉献,才能增强吸引力和影响力。应牢固树立诚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理念,在各项具体工作中体现透明、互信原则,努力做到不隐瞒、不打折扣,实实在在,以心换心。这是赢得群众的第一步,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时,坚持办实事、求实效,重视研究和把握群众的需求特点,力求贴近群众生活实际,重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急迫的现实困难。凡是能及时解决的就及时解决,能创造条件解决的要限时解决,一时还难以解决的也要向群众解释清楚。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整个抗震救灾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从制度到机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许多创新举措,取得了良好效果。这启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注重内容创新,大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思想教育活动,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注重形式手段创新,借助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手段,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注重方式方法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表现形式,多用群众语言,多用生活语言,把问题讲清讲透、讲到点子上,从而打动人、说服人。

 

善于利用重大时机,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在比较特殊的时机,结合重大事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特大地震是一场灾难,但我们抓住抗震救灾的机会,对灾区人民也对全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改革开放的生动教育,取得了比平时更好的效果。这启示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及时捕捉机遇展开教育引导活动。一是找准切入点。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教育引导的侧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抓住重点人群。每一次重大突发事件往往会牵涉到不同人群,导致强度不同的反应。在教育引导时,应善于把握主要矛盾,实现重点突破;特别要密切关注青年人的思想心理动态,集中力量对他们进行教育引导。三是坚持科学引导。既鼓励和激发群众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又要注意针对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做好各方面工作。

从众心理特点篇4

一、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知行现状

通过对云南省境内来自不同市县级地区,不同民族的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及时收回问卷进行整理。基于此,本文以问卷数据分析结果为支撑点,着重从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认同、践行三个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

(一)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

认知是人们认识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从而产生一定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只有人首先获得认知才能进行价值判断与认同。针对云南民众,问卷中设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调查发现:第一,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有所提高,但总体上相对缺乏系统的了解与掌握。有83.9%了解一些基本理论观点,但仅有13.4%认为自己系统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第二,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内容了解程度相对提升,但在民众中知识的普及程度不高。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优秀成果。而民众系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仅占22.5%。十以来一系列讲话精神指导着我们的生活与实践,是现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的重要内容,在问卷中只有33.1%的受调查者系统的了解的一系列讲话。第三,民众虽然对马克思主义内容有一定了解,但是了解程度存在片面性。在“您觉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什么”这一问题中,既有认为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有选择是“中国梦”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含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所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理解还不够全面。

(二)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

认同是认知的第二阶段,即只有在有一定的认知程度上,才会产生认同或不认同的意识。从上述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情况,可以看到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有一定认知,但总体而言认知程度低、存在片面性。因此,我们还需进一步从深层次对其进行挖掘与探讨,以更好的提出针对性的提高认同的方式。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一方面是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及其相关理论的认同,在“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的认同情况”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情况”分析中可以得到:分别有93.9%和96.6%的人选择“非常认同”或“比较认同”,6.1%和3.4%的人表示“不太认同”和“说不清”,即民众对马克思主义表现出了高度的认同,但少部分民众还存在迷茫态度。另一方面,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政策、方法的信任态度,被问及“对政府的一些马克思主义政策、方法是否赞同与支持”时,“比较赞同”、“有时不是特别支持”的有49.7%“,不太认同”、“常常唱反调”的有1.6%,“说不清”的有4.8%,说明民众对于马克思主义政策与方法存在一定的怀疑。且被问及“接触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或国家政策怀疑等的负面信息时,态度是”时,近41.5%的民众认为“不认同”,还有5.9%采取半信半疑的态度。这一结果表明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虽然自我感觉有相对高的认同,但在具体遇到问题时还是存在较大的怀疑与不信任。

(三)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践行

认识指导实践,实践进一步加深认识。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是属于认识的范畴,它指导着实践,指导着党和国家政策的执行,引导着民众对某种观念所接受的能力以及在思想的灌溉下所作出的反应。因此,只有当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实践时,才能真正将知识的力量转化为物质的力量。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分析,总结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情况有以下两点:其一,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不够。从生活中马克思理论应用程度出发,关于“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是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行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很自然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指导行动的人仅占33.3%,将近64%的人表示只会用一些或一般不会用。总体上说,随着云南这几年的发展,理论运用于生活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其二,民众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的热情程度不高。从“民众入党的积极程度怎么样”,清晰地显示了民众对于参与组织,进行理论实践的不积极态度,几乎有近90%多的民众,入党不积极,采取随便的态度,甚至不愿意入党。入党是作为一个民众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信任,是学习更多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的好办法。但是,民众“随便”、“不积极”甚至“不愿意”的态度严重挫伤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云南地区民族实践的热情,大大降低了其践行的程度。

二、影响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知行的障碍性因素

基于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存在片面性,认同相对持有怀疑,实践程度普遍偏低的现状,需要从民众素养,文化差异,传播方式等多层面去分析影响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知行的障碍性因素。

(一)民众素养不高,缺少理论理解

近年来,虽然云南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但受到地理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调查发现,在云南地区,87.7%的人在初中及小学文化程度,5.9%的人是文盲,即大多数人还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总体而言,云南教育程度相对落后,民众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因而也促使了人们对政治缺乏热情,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问题漠不关心。同时,有一部分有机会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民众却缺乏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一方面过于偏向浅表的理论化,即空口大白话的理论;另一方面,内容远离实际,缺少将最新理论政策与老百姓实实在在的生活联系,尽是空有口号,没有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在培训手段上,存在方法陈旧,宣传力度不够、语言不合适等问题。在培训目的上,民众没有形成一种自觉意识,都是由政府强制组织安排才去,不愿意自主、自发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学习。

(二)民族观念牢固,干扰主流意识

民族观念是以某个民族的大文化为背景,从民族意识出发,用带有整个民族鲜明倾向性的态度,来阐释较为稳定的见解和主张。研究云南民众的民族观念,主要倾向于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念。云南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向往彩云之南这块热土;云南也是全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共有25个民族,其中有15个是世居民族,除外,更有“彝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瑶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16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是全国跨境民族最多的省份”[2]。所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多样化的民族特征,造就了该地区独特的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最近20多年来,云南民族地区的民族意识普遍增强,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更加牢固,主要表现在,第一,具有强烈的民族身份与民族认同感,在接触到非我族类的文化时,民族归属感油然而生,民族认同心理更加坚固。第二,少数民族价值观内涵本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缺少一定的时尚特点,很难与当前社会思潮多元化的社会接轨。第三,在一些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它掌握着大自然的规律,控制住人类的命运,这种朴素的生命价值理念缺乏科学依据,与现阶段的主流价值理念产生冲突。综上,这种牢固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马克思主义主流价值观在该地区的推行。

(三)传播方式单一,阻碍政策下达

理论的传播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离不开必要的方式。在分析云南民众通过哪些方式获取党和国家政策信息时,调查发现,有将近54.1%的民众认为是没有途径了解当代中国最新理论和政策,而通过某些途径了解到的,有43.1%通过村民大会获知,23.6%和15.3%通过政府工作人员发放资料和到户宣传才能知道一些相关政策,而从广播通知了解到的仅有13.8%,还有4.2%是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这样的统计结果充分说明推进云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比较单一,主要以组织传播,即政府宣传为主,不能够贴近民众的生活,且从长远来说,传播主体大大强势于受众,民众易被支配,传播方式过于狭窄。就传播方式本身来讲,以传播学为依据,有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三大分类,大众传播更是在如今信息传播领域中以影响范围广、传播时效快、复制信息便捷的特点成为传播信息的主要通道,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云南各地区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从地理位置来说,云南境内一些地区地广人稀、生活居住相对分散,组织传播存在着极大缺陷,不利于党的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和贯彻落实。

三、将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上升为行为自觉的思考

云南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薄弱地区,就是要根据该地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知行状况的现状和影响原因,将云南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上升为行为自觉。从以上分析,至少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门户,有着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云南边境地区频繁的跨国流动,不仅为国家西南地区安全问题埋下隐患,更是在日常交往中影响着民众的心理认知,威胁着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主流价值理念,对指导民众,尤其是西南边陲民众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云南民众必须从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尤其是党的最新理论与政策开始,将理论工具武装与头脑,进一步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在实践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道路自信。云南地区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利用本民族文化,将民族特色与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民族实践经验结合,创造一条西南民族地区特有的中国特色道路,牢固道路自信。

(二)改善民众生活水平,奠定认知认同实践的物质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云南民众整体素养偏低,缺少系统的理论知识的理解,根据唯物主义哲学原理,这种现象绝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薄弱。云南各县区,尤以云南边境地区大多是“直过区”,即劳动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滞后区域。从历史进程来讲,云南经济起步晚,基础底子薄;从地理位置来说,云南远离理论宣传核心区域,发展条件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条件影响着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提高云南地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该地区马克思主义的知行,必须首先改善云南民众生活水平,夯实认知认同实践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要把“实施扶贫开发、兴边富民”等作为扶持这一地区的重要举措,并在此基础上,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和惠民措施,将他们转化为民众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结合民众民族心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程度

民族心理是在各种外界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历经几千年的历史积淀,逐渐形成的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的总和。相对云南民众而言,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定的生活条件、渊源的民族文化,深远的历史发展的共同影响,朴素、感染、多样、复杂的边境民族心理得以形成。民族心理是内化到民族性格中的一种稳定的状态,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会以本民族已有的心理认识、行为偏好、情感方式为基础,判断外界所带来的各种信息,从而作出接近本民族心理认知的选择。推进云南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普及程度,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有针对性地破解民族心理难题,采取比中心发达省市更为灵活多样的工作策略。首先,关注云南民众的心理承受能力。采取温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使人们平和民族心态,适应社会变革的进度,逐渐认可和支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其次,用正确的舆论引导民族认知。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民族思想,以民族化的形式宣传本地区的各项民族优惠政策。最后,建立健全有效的民族心理疏导机制。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与民众的宗教心理相融合,重视云南建立专门的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缓解民族之间的矛盾。

(四)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渠道

任何理论的有效传播,离不开必要的手段。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远离沿海发达省市,交通相当不便,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还生活在一种比较封闭的状态中,相应的心理、意识、观念、行为保留了传统的习惯与习俗。所以,要想创新该地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方式,必须在宣传理论时,结合多民族的现状,尊重该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贴近民族生活,发挥民族特色,且以各种媒介为载体,拓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渠道。第一,要善于且有效使用该地区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及其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融入更多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第二,要进一步改进党的组织传播能力,以多样化的方式创新政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手段,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权作用。第三,要充分发挥民族社会人际传播网络,利用人与人之间最直接的传播活动,提高民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进度,如进一步利用民族社会的“公共空间”和寻找村寨中有名望的老者或民族精英等来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第四,要在改进传统媒体的同时,增加新媒体的利用率。充分运用报刊、图书、影视、少数民族语言的广播等传统媒介,也要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伸向各个角落,使每个受众都有机会接触的机会。

从众心理特点篇5

同志曾指出:“作宣传工作的人对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通,是万万不行的。”所谓“上什么山唱什么歌”,正是这个道理。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只有认真和仔细地研究受众的心理,并据此确定宣传报道的方针和对策,才能吸引和赢得观众,用“他们的语言”打动他们的心灵,使其乐于接受并真正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党员电化教育受众心理研究的必要性.

党员电化教育受众是指各种党员电化教育信息的接受者和反馈源,由大量的、分布广泛的党员个体组成,他们心理特征既有明显的个性,又具有鲜明的共性。

党员电化教育的受众之所以称为信息的接受者,是因为在党员教育通过音像教材进行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其宗旨和意图只有在到达受众这一目的地时才能得以实现;之所以又称为信息的反馈源,是因为受众与信息的发送者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受众接受、消化、吸收的效果“决定于”也“决定着”党员电化教育信息发送的效果,形成发送与反馈的信息回路。由此可见,党员电化教育受众是播放收看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舍此,则党员电化教育便失去了生命力和存在的必要。受众在党员电化教育中的地位,使受众心理的探讨与研究成为必然。

首先,研究党员受众心理是党员电化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制定工作目标、规划的依据。党员电化教育的对象是人,而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既心理状态。信息源只有经过大脑的处理才是真正到达信息传递的目的地;也只有经过大脑的处理才能成为党员受众的自觉行动。不了解人的思想、感情、愿望、要求等心理因素,无疑将使施教者陷入盲人摸象、缘木求鱼的窘境;

其次,研究党员受众心理是党员电化教育增强有效性和针对性的前提。人是社会的人,而社会是不断变化的,不了解在当今经济和社会生活日益变化的情况下人的心理倾向及变化规律,无异于刻舟求剑,躲在象牙塔中独善其身。比如,随着党员受众经济生活从温饱过渡到小康,精神生活逐渐丰富,兴趣变得极为广泛;随着文化结构、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思想水平进一步提高,简单的说教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随着求知欲望的不断提高,党员受众对融知识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教材更感兴趣。心理因素的复杂性要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在制定工作目标、原则、方法时,必须从实际出发,避免想当然的主观主义。

党员电化教育受众的群体构成及其心理特征

党员受众基本可以分为党员受众个体、党员受众群体和党员受众总体等三个层次。由于群体是党员电化教育针对性具体指向的目标,本文亦将从此入手做以分析,以期寻找出总体心理特征的规律性。

党员队伍是来自各行各业具有共产主义理想和严密组织性的先进分子集合的整体。行业上,有三百六十五行之分;职务上,有各种“长”、各种“员”之别;年龄、性别、民族等各有不同,兴趣爱好更是千差万别。由于他们工作性质、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以及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党员电化教育教材的需求也就存在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党员电化教育工作者必须因地因时制宜,因材施教,避免“一刀切”。

工人党员大部分集中于城市中,大都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具备一定的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思想较为活跃,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领悟能力较强,很少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且爱憎表达极为分明。因此,信息量大、节奏快、内容明白晓畅、说理清晰透彻的工业题材电教片比较受欢迎。同时,可考虑他们分布集中、易于组织、纪律性较强的特点,适当多安排一些系列性教材连续播放。

农民党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年龄普遍偏大,对政策理论的领会和把握有一定困难。他们居住分散,信息渠道较少,属于信息传播的边缘和末梢,敏感程度较差。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情况,农闲时间跨度很长,为了使日常生活丰富而充实,他们也同时有着潜在的强烈求知欲望。因此,针对农村的党员电教片应力求贴近实际,通俗易懂,解说词力戒晦涩艰深,画面节奏尽量平易舒缓,以留出思考的空间。电教片的内容应加大农业科技方面的分量,满足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从实践中看,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将党员电教片按农村版和城市版分别发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知识分子党员具有比较突出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易随波逐流。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与时代的契合度较高,思想活跃。针对他们的电教片应突出内容的知识性、形式的艺术性和思想的深刻性,避免因空泛的说教造成逆反心理,力求在潜移默化中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

干部党员对政治的敏感性较强,对政策的把握较准,知识面广,接触面多,视野开阔。因此,有助于吃透中央的有关精神、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有一定指导和启发作用、具有思辩性和哲理性的电教片比较受干部党员的欢迎。

党员电化教育受众的总体统一性及其心理特征

党员电化教育的受众个体和受众群体的心理特征有存在差别的一面,但由此组成受众总体后又有和谐统一的一面,形成了特有的内在规律性。

作为党员电化教育的受众总体,其心理特征与其他媒体受众心理特征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

首先,党员电化教育受众心理倾向有较多主动性、较少随意性。党员受众在受教育之初即把自己与一般受众明确区分开来,这是由“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的本质特征决定的。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接受党员电化教育的目的是了解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提高党性修养和加强党性锻炼,并把这一活动作为享受党员权利和履行党员义务的需要,作为体现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需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其次,党员电化教育受众心理有较多的思考动因和较少的消遣倾向。党员电化教育首先是“党员教育”,其次才谈得到“电化”,也就是说,“教育”是根本,“电化”是表象,党员电化教育受众接受教育的心理出发点构成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的思考动因。普通电视观众观看电视节目一般只是寻求消遣娱乐,放松身心,消除紧张的工作与生活带来的疲惫感,即使面对具有教育和认知功能的电视节目也抱有靠直觉接受的轻松心态,并有很大的选择自由。而党员电化教育受众的心理则不同,他们既是“要我看”,更是“我要看”。党员电教片对受众群体的明确指向性及其内容的灌输性,特别是理论性和思想性优与艺术性和娱乐性的特点,使党员受众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和辨析,以消化和理解教育内容,在内心深处产生触动,并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见诸行动。

再次,党员电化教育受众心理受较多的群体接受心理影响,个人认识误区较少。党员电化教育有组织的播放收看使党员受众产生心理的互动和共鸣,在相互的交流与沟通中,集体无意识的求同心理将个体的认识抽取出来加以系统化和条理化,再回馈到个体认识,形成了螺旋性的上升,从而避免了普通电视观众自我认识循环易产生偏激和盲目反映的弊端。

党员电化教育受众总体心理与其他媒体受众心理比较又有许多相同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喜新厌旧。从接受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反复、单调、一成不变的信息发送易使受众产生麻木和厌倦心理,求新求变是人的一种本能欲望。党员电化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而广大党员也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经受洗礼,党的建设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党员受众期待着通过党员电化教育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听到党的声音,感受时代的脉搏,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教益,不断校正前进的方向。单一的主题、陈旧的内容、八股式的结构,必然使党员受众感到味同嚼蜡,敬而远之。

二是喜真厌假。实事求是是党的生命线,真善美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理想,党员受众希望在党员电化教育中看到真实可信的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可亲、可近、可学,而不是高高在上、虚无缥渺的“神灵”。子虚乌有的捏造、夸大事实的渲染、捕风捉影的臆断既损害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形象,也容易造成党员受众的逆反心理,而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则使党员电化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与施教者的初衷背道而驰。

三是喜导厌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与好为人师,发号施令,喋喋不休,颐指气使是宣传工作中两种思维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党员受众能够接受的显然是前一种。党员也是人,他们同样追求平等和自尊,平起平坐、促膝谈心般的党员电化教育节目,将使他们的心理产生认同感,更容易受到感染,受到教育。

四是喜近厌远。党员受众对党员电化教育的关注程度同其内容与自身接近程度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越是与切身有关、感同心受的节目越受党员受众的欢迎。他们对有相似情感与境遇的信息,对如同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往往会迅速引起共鸣,而对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相去甚远,不着边际的形象则感到如隔靴搔痒,兴味索然。

从众心理特点篇6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主体;向度;途径

[中图分类号]A8;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03-0009-05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人民大众自己的理论,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诉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和国家意识形态,只有变为人民大众所掌握的大众化形态,才会由“批判的武器”变为“武器的批判”,即由“思想的力量”变为“物质的力量”;才能真正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本性,实现其当代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必须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强化群众视角,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一以贯之地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校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主体向度。

一、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服务大众造福人民的科学理论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看,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民大众自己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只有被广大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和引领作用。

众所周知,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对实践主体的确定同样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从来不避讳自己理论的性质和服务对象,明确声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所坚持的两个基本立场: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中,始终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为此,马克思指出:“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根本的依据和价值指向。

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集中体现。早在1843年《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明确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马克思的这段经典名言就是对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形象概括。其中“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旨在告诉我们工具不能代替行动,理论不能代替实践。“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实质上就是说理论一旦被更多的社会大众所理解、认可和接受,就会成为他们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智慧资源。“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是说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深刻道理和根本要义。换言之,理论能否贴近群众,还原群众,贴近群众生活,关注人的生存境遇,发挥对群众实践的指导作用,是衡量理论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正如在“七一”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源泉是实践,发展依据是实践,检验标准也是实践。任何固守本本、漠视实践、超越或落后于实际生活的做法都不会得到成功。”[3]

从实践上看,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挥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的内在诉求。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珍藏于书斋里的“本本”,也不是象牙塔中的抽象学问,更不是经院哲学的“教条”,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民群众智慧的光辉结晶,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贴近群众,指导群众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就是植根于人民群众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转化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为群众所理解、所掌握,也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实现其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实践的进程规定着理论发展的进程,也规定着理论实现和大众化的进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提出的各项任务都是依靠人民群众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仅关系到当前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而且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主体向度的多维视角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民主体向度,是多层次多方面多维度的。

首先,解决中国问题的有效性。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来看,任何一种理论要为人民群众所青睐所运用,实现“大众化”,必须要有效管用,能给大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被人民群众所接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符合人民群众的实际,价值取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共产主义“从一开始就是现实的和直接追求实效的”。[4]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还特别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根本功能,就是通过关注大众的生存境遇并为分析解决大众生活世界的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来体现的。实际上马克思从一开始实现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就是从关注德国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生存境遇开始的;列宁注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俄国现实,对俄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是经历了由一开始注重“书本”到逐渐注重“现实”的过程。即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又不很发达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因而才取得了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党在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中,也经历了一个由注重照搬“书本话语”到关注“中国现实国情”、由视为“公式标签”到作为“行动指南”、由教条式地寻章摘句到立场观点方法创造性运用的曲折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认真全面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从过多强调“主义”、“本本”,而到注重实际效果和实践检验来发展社会主义。所以,邓小平特别指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强调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这就要求改变以往那种“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仅仅沉溺于纯学术的研究思路,提倡面对现实问题和走近大众现实生活的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研究思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身就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简言之,就是解决了坚持社会主义与发展中国统一问题,实现了“三个面貌(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变化”。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接受和信仰,正是从真正享受这一理论成果及其实践效果开始的。只有让大众真正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并在现实生活中继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巨大魅力,才能在深化改革开放中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境界。

其次,关注大众日常生活世界的世俗性。日常生活世界作为一种存在状态,是群众实践的现实场域。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足点。马克思曾明确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5]日常生活世界是指人们生存生活其中、可以感受和经验的客观世界,同时又蕴含着各种价值和意义,能够左右社会整体品格和个体的精神世界,它由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精神世界三部分构成,是多种利益互动、多元意识形态并存、多样价值文化共生的统一体。彰显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世界,坚持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主动走进实践、走进生活、紧贴群众的思想实际,既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不断获得与时俱进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适应生活世界、规范和引领生活世界的必然诉求。从发生学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不是对“彼岸世界”的抽象论证,而是对“此岸世界”的现实关注。这种关注与回归,首先是对人民大众物质利益的追求与实现,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前提。因为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人民群众对物质利益的不懈追求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最终动因。所以,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6]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这就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密切关注大众感性的世俗生活,关心大众的物质利益诉求。利益诉求在群众的生活世界和交往实践中具有本源性。市场经济的多元、开放,现代资讯社会的宽广、发达,使得人们在思想理论方面有了更多独立自由的选择性。一种理论是否具备吸引力和亲和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反映和代表的利益是否得到群众的认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体现出对群众正当利益诉求的认同性,密切关注大众切身物质利益问题,群众才会相信它、接受它。

再次,贴近大众精神世界的契合性。人作为万物之灵,不仅要有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要有精神生活的充盈。所谓“精神是灵魂的空气”(法国:儒贝尔语),也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凸显。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人民大众的心理世界并走进大众的精神或心灵世界,贴近大众的“心”情,解决大众精神世界问题,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为大众立言,且能与大众进行心灵对话的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人民大众树立共同理想、优化社会心态、提升幸福感的精神食粮。

关注大众精神世界,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价值关怀,当然也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一种价值追求。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复杂的,也是易变多变的。特别是当前我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时期,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各种社会思潮呈现相互激荡的复杂态势。这种态势要求用统一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旗帜去引领、整合多元多样的社会思潮,“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就是要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去关注社会变革对大众精神世界的影响,关注大众的精神需求,读好大众的心灵之书,为解决人民大众的精神世界问题提供可亲可信、同频共振的理论和方法。否则,既不可能形成社会成员的思想共识,也难以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吸引力。这就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特别是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先进的思想理念来引导和规范群众的实践行为,确立起共同理想和价值共识。这样,才能更加主动地反映和适应大众心灵世界的变化,更加自觉、更加清醒地运用富有感召力的思想旗帜,切实契合大众的心灵世界,从深层次的价值观上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培育良好心态,扩大社会思想共识,进而使马克思主义入心入脑,并在实践中不断内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意识和坚定信念。

最后,适应大众思维方式的通俗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除了在内容上要贴近人民大众,还要在形式上贴近人民大众。也就是说在表述表达方式上要适应大众思维方式,充分研究考虑到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与大众接受能力、思维方式的统一性问题。实际上,任何一种理论要实现大众化,都要适合大众思维方式特点,实现理论语言向大众话语的转变。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由认知、接受到内化的过程,也是人民群众自我内化、自我提高、身体力行的过程,这要遵循人民大众的认识、理解和接受的特点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宣传教育原则,坚持民族化、通俗化、形象化,用人民群众熟悉的语言,喜爱的方式阐释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努力使抽象思辨的理论变成言之有物的实话、言之有理的真话、言之有据的新话,让人民群众喜欢听、听得懂、记得牢、用得上。我们党历来是非常重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大众化和通俗化问题的。如的“三大法宝”、“进京赶考”、“弹钢琴”、“两点论”、“重点论”、“糖衣炮弹”、“纸老虎”、“三座大山”,邓小平的“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一国两制”、“发展才是硬道理”等话语,都是符合大众思维的生动语言,都是从日常生活中信手拈来,贴近生活而又深入浅出,非常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和传播的。语言只有生动,才能感染人,才能有效地传递信息,才能把需要传播的内容转化为群众易于接受的东西。这样,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实现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三、从人民大众实际出发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根本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努力做到在感情上亲近人民群众、在内容上靠近人民群众、在形式上贴近人民群众,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的强大作用。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永恒主旋律。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有着社会意识形态所特有的本质属性:即与某种特定的社会利益联系在一起,都有鲜明的利益指向性。否则,它就会变成无用的教条。所以,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是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和灵魂,这是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必然蕴含着社会理想、社会信念、社会价值观和社会行为准则的基本取向,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生活的发展变化,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整体利益。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及其相应的大众的分化与重组、大众与国家、大众生活方式也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必须随着人民大众的这些方面的变化而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最根本之点是万万不能变的。这就是将马克思主义转化为符合我国现阶段实际的具体方针政策,切实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真正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民大众就是在实践中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感同身受自己的根本利益,从而认识、掌握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这就要把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作为大众化的逻辑起点,把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作为大众化的精神纽带。为此,要善于从全局上找准大众化的着力点。要把那些由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引起的带有全局性的社会情绪作为重点加以引导,下大气力求得突破性进展,以产生辐射式的社会效应。特别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二,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方式的有效转变。首先要由传统的命令型、权威型向当代的适应型、内在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结构的单一性和阶级阶层的明晰化,大众依附于国家社会和具体工作单位,人们凭借素朴的阶级感情和各级组织的力量,信任和崇拜领袖及其思想体系。这样,马克思主义对人民大众的传播和灌输是在政权和组织的力量推动下,采取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等方式,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曾收到很大的成效。在当代中国,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成员的重新组合与分化,以及社会阶层的复杂化,党和国家全面主导大众生活的制度和组织基础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此,在新的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格局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应该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以大众的视角,以平等的地位,以润物无声的形式,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说服力、政策转化力、利益实现力来给力和助推,真正实现大众化的方式由过去的行政命令型、权威型向真切感召型、内化型的有效转变。这一方面要求马克思主义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永葆科学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始终不渝地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感召力、吸引力。其次,要实现由单向型、说教型向循环型、参与型的转变。当今大众的思想文化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人们思想活力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十七大报告)体现在意识形态上,最突出的就是社会思想意识和国家意识形态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社会思想意识较前呈现出一种“杂多性”(黑格尔语)、自在性的局面,致使人民大众的思想意识与国家的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复杂多维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党就不能完全沿袭过去的单向型、说教型的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而要因势利导,积极主动地研究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化,并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不断地撇浊扬清、强基固本。这样,才能使党的意识形态更容易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和内化,进而不断提高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容度。更为重要的是,为适应“大众”主体意识的日益增强和张扬,尤其要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以前的单向说教型向大众参与型的转变。因为人民群众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又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其建立在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解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基础之上,用大众身边人、身边事,用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典型来诠释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充分发挥民间涌现出许多自发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人物的作用,从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现实化、具体化。最后,还要实现从政治性的文件语言向日常性的大众语言的转换。也是要进行话语方式的转换,从抽象向具体转化,从而向公众说出可理解和信赖的语言,不仅让公众听到,更重要的是,要让大众听懂和信服。要创制表达方式与受众的解读期望相一致、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读心理相一致的“亲近性文本”。

第三,实现向人民大众的生活方式的渗透。生活方式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生活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反复出现的工作和生活模式的总和,它作为人的全部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体系,蕴含并集中反映着人们内心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代大众生活方式已由单一化、固定化、模式化逐步转变为多样化、多变化、个性化,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注重向大众生活方式渗透与迁移。也就是要站在大众的立场和角度与大众的话语对接,与大众化的舆论传播机制接轨,与大众身边的英模人物相联系,与大众的劳动方式、休闲娱乐方式、接收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等接轨。一句话,与大众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相衔接、相契合。这样,久而久之,马克思主义就会在人民大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其中蕴涵的先进思想观念就会发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正如列宁所说,要通过百折不挠的努力,让马克思主义“渗透到群众的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8]。

第四,加大改善民生和关注民心的力度。民生世界是最重要的生活世界,有效解决与民众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重要的民生所需及民心所向问题,应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生长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否关注民生,如何关注民生问题,能否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和价值支持,已经成为民众接受和认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标尺。民生问题从意识形态上看,是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践层面问题入手,加强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自觉认同。只有促进民生问题的逐步改善和解决,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深入人心。这些年来,组织编写的《理论热点面对面》等一系列通俗理论读物之所以受到人民群众喜爱,就是因为在每一年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中,民生问题都是主要聚焦点。讨论群众所关心、所渴望解决的各种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在说他们自己的事情,在讨论他们自己生活世界中的问题;进而把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融入到具体的民生问题中加以探讨,使人民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理论是他们自己的理论、自己的心声,从而不断增进对党的理论的共识和认同。特别是刚刚出版的《从怎么看到怎么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梳理出怎么保持物价稳定、怎么解决分配不公、怎么解决住房问题、怎么解决就业难、怎么解决看病难、怎么实现教育公平、怎么解决发展不平衡、怎么遏制腐败现象蔓延等八个事关民生民心的热点问题,既分析“怎么看”又回答“怎么办”,深入解读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深入分析对群众的相关利益安排,因而更加贴近百姓、反映民声、打动人心。

当然,解决民生问题是赢得民心的基础并必然赢得民心。从国际上和历史经验看,一些大党老党在改善民生之后往往因失去民心而下台。因为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富裕并不是影响民心的唯一因素,民心更多地涉及观念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为此,中央反复强调,关注民生的同时绝对不能忽略对民心的关注,心里要同时装着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以自己的民生政绩来赢得群众、争取民心。所以,在去年“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9]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5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3].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7-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3.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03.

[8]列宁全集?穴39?雪[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从众心理特点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四个特色”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12 — 02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是党的十以后,中央对宣传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2013年1月4日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发表讲话,强调,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这是中央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概念。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需要明确其内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关系,探索实施路径。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属性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是以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为核心内容,以增强全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根本任务,以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构建精神支柱为最终目的的宣传教育。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本质上属于宣传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有机构成部分,它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必须在国家宣传教育的大框架内运行。从总体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适用我国现行宣传教育的基本规则、经验方法和管理体系。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纳入国家总体宣传教育工作中统一谋划部署。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属于我国相对独立的宣传教育体系,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宣传内容,其指向性、目的性和涉及的领域有突出鲜明的特色,其宣传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中国特色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核心是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其宣传教育的根本任务,引导全国人民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增强道路、理论、制度“三个自信”,进一步坚定共同理想信念,坚信道路决定命运。这与我国其他宣传教育在核心内容和根本任务上有明显区别。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我国其他宣传教育既有区别,更有联系,在实际运行中,既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于其他宣传教育混为一谈,又不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整体宣传教育割裂开来,要加强相互间的协同合作,互相支持,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实践,已经逐步展开,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占有主导地位,初步形成具有独立特色的宣传教育体系,在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个体系还不够完善成熟,其实践经验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不断总结凝练,促进宣传教育系统本身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

“四个特色”就是党的十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四个特色”是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本质揭示,大力诠释“四个特色”才能使人民群众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进一步增强“三个自信”。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内容体系看,诠释“四个特色”处在提纲挈领的关键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内容体系丰富博大,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前进方向,具有统领和指向作用。第二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规划布局和总体战略部署。第三部分是十报告提出的八个坚持的基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探索成果,也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深化的共同信念。为了便于开展宣传教育,必须抓住牵动整个宣传教育内容体系的纲。“四个特色”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明确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宣传教育内容体系的纲。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对象看,具有多层次性和广泛性,诠释“四个特色”适应多层次宣传对象共同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对象是全国人民,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思想意识、社会经历、文化修养、交际范围、生活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对宣传教育的期望标准、接受能力、关注焦点具有很大差别。宣传教育既要遵循总体规范要求,又要适应不同层次群体的特性需求,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诠释其实践特色,更能适应从事实际工作的广大群体,从工作实践和生活实际的发展变化角度,体会理解宣传教育的内容;诠释其理论特色,更能适应从事理论研究、关注理论指导群体的要求,从理论指导、理论探索、理论提升角度领会理解宣传教育的要旨;诠释其民族特色,更能适应不同信仰的爱国群体心理承受能力,从民族振兴角度,领会理解宣传教育的目的;诠释其时代特色,更能适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最先进群体的追求,从时展的趋势和要求角度,领会理解宣传教育的要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根本任务看,诠释“四个特色”更有利于推进实现“三个自信”。坚定三个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自信不是迷信,而是对客观事物清醒认识形成的思想感受。“三个自信”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它的基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理性、科学性的认识认同。“四个特色”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最鲜明特色”形成的国情特点、民族历史文化和时代特征等因素,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诠释“四个特色”,能抓住实现“三个自信”关键环节,更有效地实现“三个自信”。诠释其实践特色,能使人们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是实践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的。诠释其理论特色,能使人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先进科学理论为指导的能动社会行为,并且随着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发展先进科学理论,使之永远保持先进性。诠释其民族特色,能使人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人类最先进的文明成果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更能体现民族精神、民族智慧的特有优势。诠释其时代特色,能使人们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和风格,它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永远保持旺盛生命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实施路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要充分利用我国宣传教育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做法,同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实施路径。

(一)把宣传科学理论与适应群众心理相结合作为创新的出发点,最大限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人心,增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把道理说到群众的心坎上,是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实现的突破难点。诠释“四个特色”要讲大道理,旗帜鲜明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同时,必须找准群众关心关注的焦点,把宣传教育想说的道理与人民群众想听的情理结合起来,同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群众,用日常生活的变化引导群众。要善于把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事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手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紧密联系的桥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理走进群众心里,真正为群众所理解、所认同、所掌握。坚持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统一,逻辑力量与情感力量相结合,既从理论层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讲清楚;又结合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亲民性,让广大人民群众真心信服。

(二)把坚持优良传统做法与运用现代先进手段相结合作为创新的基准点,不断丰富宣传方式和宣传载体,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宣传教育工作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模式提出了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对宣传教育的影响,科学把握这些媒体特点和信息传播规律,及时实施网上舆论引导,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要坚持长期实践形成的优良传统做法,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结合新时期特点,把诠释“四个特色”等宣传教育融入群众性的文化建设活动中,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

(三)把改进具体方法与建设体制机制相结合作为创新的着眼点,抓住长效机制建设这个根本,增强宣传教育的科学性。

要建立宣传教育运行机制,明确宣传教育的工作进展程序、运行主要节点、信息反馈方式、管理督促实施等内容,保证宣传教育有序开展。要建立宣传教育组织计划机制,保证宣传教育在科学运筹前提下启动。要建立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机制,保证宣传教育队伍整体能力适应时代要求。要建立宣传教育激励机制,保持宣传教育的持续活力。要建立宣传教育评价机制,以客观评价宣传教育形势和实际效果,为推动宣传教育不断深入打好基础。

(四)把专职宣传力量为主体与多方力量参与相结合,整合资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大宣教"格局,增强宣传教育的整体性。

构建“大宣教”格局的任务是,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教育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的宣传教育工作态势。一是加强对宣传教育系统内部资源的整合。宣传教育部门内部要加强组织协调,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与其它宣传教育统筹计划、协调配合、相互融合,形成密切联系的整体。在“大宣教”格局中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二是加强对党政机关其他相关部门资源的整合。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宣传教育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党政机关各部门协调联动、各司其职、各展其长,形成领导管理层面上的整体效应。三是加强对广大群众、社会团体资源的整合。广大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宣传教育热情和能量,采取适宜方法把这种能量释放出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任务。宣传教育工作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开展群众性的社会文化活动、创建活动和教育活动,广泛吸收群众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宣传教育的社会基础,真正形成全社会宣传教育的大格局。

〔参 考 文 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8.

〔2〕刘奇葆.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水平上台阶〔EB/OL〕.人民网,2013-01-25.

〔3〕施芝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G〕//十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从众心理特点篇8

关键词:影视艺术 大众化品格 平面化 娱乐化

在当代,作为现代社会艺术家族中拥有最大生存空间的影视艺术,它极高的综合性同它的大众传播和消费特性一起,产生出影视艺术特有的大众化品格魅力,影视艺术的发展必然要与大众密切联系,影视艺术作品也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

一、影视艺术大众化品格的内涵

第一,为大众所接受的叙事方式。影视艺术是一种叙事艺术,是用叙事的方式来建构影视作品的,在故事结构的表象下蕴藏着人性善与美的内涵,在叙事中特别注意大众的接受心理和欣赏心理的调动,并且从大众可接受的程度来构建自己的故事结构,营造自己的故事氛围。因此,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应该重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面向大众的叙事精神,并使之应用于一切影视题材,从影视作品表层的故事本身一直到影视作品故事的内涵,用符合大众审美心理和审美需求的、与大众情感同频共振,并且对大众情感世界产生强大召唤力量的深度模式来构建自己的故事结构。

第二,为大众所领悟的影视语言。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影视艺术作为目前最为广大受众所接受的艺术样式,它所具有的独特艺术语言也应该是大众所能理解的语言。如前所述,不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是影视叙事的重要因素,其它声、光、电等也是影视艺术巨大魅力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它们的有机组合直接形成了影视的艺术语言。当然,对影视语言的创新和开拓方面必须符合中国大众审美水平和接受心理,必须在中国大众文化传统和大众文化心理接受能力范围内来进行。

第三,为大众所欣赏的结构模式。当代中国影视艺术的起点是中国传统戏剧,因此难免有着戏剧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这就说明影视艺术应该以观众为中心而不是以影视创作者为中心,应该以影视创作者的努力来准确传达自己的意念并积极调动受众的情绪,从而让观众陶醉在饱含情感的叙述策略中。也就是说,影视创作必须在遵循传统戏剧模式的同时,具有自己的为受众所认同和接受的个性,在综合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同时融合创作者自己的个性和艺术表现形式,形成影视艺术自身的独有魅力。

二、当代中国影视艺术走向大众的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影视艺术从诞生起,就始终面对的是最广大的受众群。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是从戏剧开始的,而戏剧正是中国传统的大众化艺术,千百年来受到中国最广大群体的热爱。因此,中国的影视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一直是贴近生活,重视大众的审美感受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影视艺术同社会潮流一起,过度渲染感官的刺激,表现出脱离广大受众的审美形态,从而丧失了自己的艺术品位,仅仅追求感性张扬却丧失了理性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影视艺术不但具有精神产品的特有属性,而且同时具有了一般商品的属性。因此,影视艺术的生产和消费也就和广大受众的密切联系,优秀的影视作品吸引着广大受众进行消费,使其得到情感释放,产生心灵共鸣,与此同时,广大受众的审美趣味及价值取向又从另一方面约束着影视创作者的创作趋向,进而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

三、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大众化的表现

大众化的趋势构成了大众文化的客观环境,这种客观环境又反过来对影视艺术的文本原创、拍摄制作和传输播出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融合最先进技术及艺术因素的大众文化势必越来越具有传播及发展的优势,影视艺术随着格调和品位的提升也越来越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并同时提升了其社会和艺术价值。表现如下:

第一,娱乐化。影视艺术首先是一种文化娱乐产品,其次才是艺术品。当前社会的巨大压力使得大众的审美趋向轻松愉悦,趋向短、平、快的快捷文化消费。娱乐化、平面化、消费性成为基本需要,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追问、对生命前景的探求、对伦理道德的深层拷问让位于轻松诙谐的视听语言享受,让位于琐屑的更接近大众日常生活的演绎,让位于对历史作品无深度的戏说。现代高科技传播手段又给文化的大众化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高速路,时尚欣赏、流行追赶成了大众文化的焦点所在。因此,当代中国影视艺术应在表现大众生活和大众文化现实存在的基础上,从其单纯注重感性娱乐功能中脱离出来,弘扬其社会批判功能和教化功能。

上一篇:护理教育的研究方法范文 下一篇:焚烧垃圾优缺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