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7:31

从众心理的定义

从众心理的定义篇1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话语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马克思主义理论处处彰显着彻底的大众属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度评价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马克思和恩格斯展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初衷就是通过理论研究为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革命提供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站在劳苦大众的立场说话,致力于改变无产者被剥削的悲惨命运,最终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是作为人民大众中的一员而说话,为了人民大众的利益而说话,在面对着人民大众说话。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群众的这种密切联系,造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大众化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使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接受和运用,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受众是广大人民,贴近人民所想所需才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着力点。然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非常深刻,论证严密透彻,因此许多都是鸿篇巨著,普通大众读起来会感觉晦涩难懂,困难重重。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内容上具有彻底的大众属性,但真正要被大众掌握,为大众服务却并不简单。那么如何将这么深奥的内容传达给人民大众呢?答案就是要更好地利用恰当的形式和方式来进行一定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很多,比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贯穿于课堂教学,融入社会生活等。其中,语言文字表述的通俗、亲和、接地气、易理解是使人民群众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诸多方式之一,因而话语表述的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方式。

二、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艺术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结果。中国共产党深知马克思强调的“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为了充分施展人民群众的力量,使更多的群众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必不可少。相应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艺术方面,中国共产党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毛泽东没有明确提出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但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带着鲜明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维,一直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民族的、通俗的、简练的、形象的语言形式表述出来。他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表示,“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1]837用群众的、大众化的语言来表达才能更好地和人民大众沟通交流,更好地将深刻的思想用易懂、易接受的话语传达出来。毛泽东的名篇《实践论》和《矛盾论》就成功地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内容进行提炼,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展开民族性的诠释,普通大众都能理解。毛泽东善于高度概括,他在论证军队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主张不放弃革命领导权时用了一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2]547,言简意赅地说明了军队对于武装斗争和夺取革命领导权的密切联系和极端重要性;在面对党内部分同志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形势产生悲观情绪时,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说明当时看似小小的革命力量会逐渐转变成强大的态势,非常鼓舞人心;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比作“纸老虎”,形象地说明了反动派的脆弱,表明了必胜的信心。毛泽东在批判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精神的行为时,也用了非常形象的话语,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批评凭主观臆断而不是实地调查和研究的盲目之风;借用“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来批判那些华而不实,只从主观上研究理论,而不注重调研事物与历史与现实与生活的联系,脱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作风。这些表述将深奥的理论变成通俗的话语,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拉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人民大众的距离。邓小平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领导人,他高瞻远瞩,思想深刻。但读过《邓小平文选》的人就能发现,他深刻的思想并没有通过晦涩难懂的语言来表达;相反地,他善于用朴实、简练的话语来说明深刻的道理,深入人心,这便是话语大众化的魅力使然。他将多年研究累积的多个重大理论融为一体,用三十来字总结归纳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373简洁明了又通俗易懂的话语,化解了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各种误解,解除了社会主义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捆绑,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手段。邓小平还有许多接地气而蕴含丰富内容的表述家喻户晓,如用农家谚语“不管黑猫黄猫,捉得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说明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理;用“摸着石头过河”表示从实践中寻找经验探索规律,努力做到实事求是;还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观点和表述不胜枚举,他说:“我们讲了一辈子马克思主义,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3]382在话语的使用上可谓炉火纯青,从他的讲话和文章中可以轻松地看出他博古通今的学识,话语中常常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同时在话语大众化方面也非常出色。他指出“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象地表明了惩治腐败的决心,贪赃枉法的小腐小贪不放过,位高权重的腐败者也绝不姑息;为了防止权力滥用和权力寻租等不法之举,要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形象地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中提到国际关系时,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这样的朴实话语来表明中国道路是中国人民的选择,至于是否合适,只有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用“打铁还需自身硬”来比喻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加强群众工作,使工作做实、做深、做细,他形象地比喻成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他还常常借用俗文俚语和古今诗文来表达一些政治性话语,使其更加生活化。这些话语形象生动,让群众有亲切感,听得懂,更愿意听。从以上共产党人的话语中,我们发现一个鲜明的语言特色就是口语化、接地气,语言生动鲜活、深入浅出、平易近人,运用各种大众化的话语形式传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大道至简,大义微言。‘大白话’最具原生态,是真正的‘普通话’,是一种为广大普通干部群众最熟悉、最易接受的话,然而‘大白话’不是白开水,它通俗而不庸俗、简约而不简单、凝练而不肤浅,更有群众味、更富群众情、更暖群众心,更能与普通群众找到‘共同语言’,拉近心理距离,搭建沟通的桥梁,产生认知共鸣和情感共振。”[4]

三、利用大众化的话语引导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品格。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中体现大众化是理所应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变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知识’和‘价值共识’,从而在普通民众心中落地生根”[5]10的实现方式。因此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上,的诸多表述也体现出非常明显的大众化特色。“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表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马克思主义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也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他将理想信念比喻成精神上的“钙”,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用以说明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重要性,如此形象生动的话语表述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6]16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依靠精英阶层的设计和强制的行政命令,必须融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接地气,实现具体化、生活化、大众化,使人们能够真切地感知到它就在身边。“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6]165表明用多种途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像空气一样广泛传播。“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谈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对未来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决定作用时,强调年轻人要抓住价值形成的重要时期,用朴素的比喻来谆谆教导:“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6]172,说明从青年时期开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不要顺利的时候,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一遇挫折,就怀疑动摇,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用寻常的比喻教导北京大学的师生,培育和养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充分认识到这个过程的阶段性和艰巨性,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遇阻放弃。必须坚定信念,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循序渐进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自觉。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用语上,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品质,用接地气的话语来表述和传达,营造出生活化的场景拉近了与普通大众的距离,更容易为人民所理解和接受,深刻体现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维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党性和人民性的必然要求,这一思维方法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思想和行动指南。

从众心理的定义篇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特点;高校青年学生

当代中国正面临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政治多极化以及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思想文化领域日益频繁的国家交流,并由此引发了意识形态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领域带来的冲击和困惑也越来越大。由此,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

青年学生是接受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主体,也是思想领域内最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的群体。因此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让学生群体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抵制西方的政治观点、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思想文化渗透。同时,也为其他领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提供理论借鉴。

本文从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出发,探索不同学生群体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途径,力争找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自觉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标。

一、高校不同青年学生群体接受马克思主义心理特点

在高校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首先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问题。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对新媒体技术及思想健康成长的需要,寻找更加适合学生多样性心理特点的具体方法。从学生群体态度改变的心理过程入手,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态度的改变是从服从到同化最终达到内化的心理过程。而当代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的心理迷茫,并不是他们心理没有信仰,而是不知道自己的信仰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还没有达到让学生完全信服的阶段。因而有些理工类的学生因为驾驭不了理论性过强的知识而不感兴趣,文史类学生因为知识的枯燥重复等而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逆反心理。所以我们要针对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内容、途径和方法。

(一)服从阶段学生群体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机制研究

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而当代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很大一部分群体都处于这一阶段,甚至有些学生是带着逆反心理以表面服从的方式进入课堂的。针对这类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是老师所面临的最为棘手的难题,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必须进行的第一步,只有找出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消除这种心理才能使学生从服从阶段向同化和内化阶段转移形成自觉地行为,理论宣传才能更具有效性。

在这一阶段的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教育属于大而空又形式化的内容,远离生活实际,不能解决自己生活学习中发生的实际问题,所以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上课只是为了应对老师,免受惩罚,目的只是期末成绩和学分,因此不少学生课堂上看课外书,不认真听课,是对集体规范的表面顺从,并认为这只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行为。

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体制的改革,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观念逐渐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青年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容易受到社会传媒,文化多元化思想甚至是异端的消极思想的影响,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书本知识、传统价值观念,而是注重自身的需要和追求,所以教师的课堂知识灌输对学生的影响与传统教育相比在减弱,而不再具有绝对意义,反而引起他们对这种传统说教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确实存在一些弊端,教育内容从深度到广度都没能及时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不能及时解决学生现实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难以在心理上与学生产生思想的共鸣。

解决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首先要从教学内容上改变单调的理论说教,提高理论课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把课堂教学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及高尚的社会道德相联系,同学生的情感、需求相联系,走到学生的心里,变自觉的学习为自发的接受行为。在教学方法上,要利用一切现代化教学手段,把抽象的理论和生活的实例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学习,进入心理上的同化阶段。

(二)同化阶段学生群体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机制研究

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逐渐和他人或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不再是被迫屈从,也不再是消极模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大部分青年学生对待周围环境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都处于这一阶段,属于当代大学生的主体心理特征,而且很多处于服从阶段的群体会通过周围的影响潜移默化的走向这一阶段。所以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把握,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传播重点是澄清学生思想困惑,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信念。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我们也注意到,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淡薄、心理素质不佳等问题。另外,青年一代是西方势力对我国的“函化”、“分化”的重点对象。在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帮助他们认清国情,坚定爱国主义信念。

另外大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对象,也是实践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让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才能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并传播这些理论,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方向。

(三)内化阶段学生群体接受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心理机制研究

内化阶段就是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了新态度。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年学生除了培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把握,抵制西方文化渗透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外,要更进一步延伸他们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能力,使其成为大众化的又一宣传途径和主体。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来看,重视青年学生群体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青年学生群体的思维敏锐,具有富于创造新文化、新思想的巨大潜质,并且他们善于接受新事物,勇于开拓新的领域。这些时代特征决定了他们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继承者和传播者,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力军。

各种实践活动是正是从服从阶段到同化阶段再到内化阶段心理转化的中介和桥梁。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转化为广大学生的内在社会心理,如需求、愿望、动机、情绪、信念等,才能使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与认同,并成为学生分析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通过影响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实现学生知行的高度统一是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知”是内化,是指学生认同、吸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固化为自己的理论素养,指导社会实践。“行”是外化,是指学生将内在的理论素养外化为自主自觉的行为实践的过程。只有将内化的理论素养外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行为时,社会主体才能真正达到知行统一。换句话说,只有知和行二者有机的结合,才能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二、建立在不同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基础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目标研究

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与青年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相联系就是要在抓好大学生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同时,让青年学生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从而赢得青年、赢得未来。培养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追求者、发现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引导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

首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普及、理解。普及是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没有马克思主义知识的普及,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就缺少基本的了解,大众化更无从谈起。所以,首要任务是使他们掌握理论、才能更好的理解并逐渐的接受理论。

进一步升华为学生的精神信仰。宣传普及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而是应该使学生真正认同接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内化为自觉的追求。自觉的用理论武装头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地位,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吸引力,帮助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大学生自觉抵御错误思潮的能力,为培养合格人才创造条件。

从众心理的定义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190-02

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要求。落实这一要求,当前就是要把握根本任务、突出地区特色、完善制度机制,切实打牢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根基,为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可靠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把握根本任务: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办的事和完成的任务有很多方面。从当前的情况看,最根本任务是落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普及和推广,用简单质朴的语言把深邃的理论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深刻的道理说明白,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成为广大党员的普遍信仰、人民大众的普遍认同。深刻的理论并不必然要求艰深晦涩的语言,而朴素和简明的表达才能适合大众需求。

1.把握政治要求,坚定政治信念

必须深刻把握其政治要求,抓住坚定政治信念这个根本,使高举旗帜、听党指挥成为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在学习优良传统中坚定政治信念。针对有的同志对党的优良传统缺乏深切感受的实际,把经常性的理论学习与加强党史、地方史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以史为鉴、以史明理,使大家认清“非党化、非政治化”等反动观点的荒谬性,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坚定性。

2.端正价值追求,严守思想道德阵地

政治上变节、思想上变质、斗志上变衰,往往是由于人生观价值观扭曲造成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抓住人生观价值观这个关键,在强基固本中扎牢思想“篱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要大力开展培育当代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用知识和哲理启迪心智,用热情和真诚打动心灵,用具体和平等开阔心胸,引导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从追求职务晋升的困扰中走出来,形成敬重事业的心态,做到在职务待遇上知恩知足,在事业工作上永不满足,不为官职浮名所累;从追求利益的困惑中走出来,形成淡泊名利的心态,做到廉洁用权、清白为民,不为一己私利所缚;从追求“潇洒”的诱惑中走出来,形成身处闹市不为所动的心态,做到作风正派、情趣高尚,不为“酒绿灯红”所迷惑,使“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国家、崇尚荣誉”为干部群众普遍认同、自觉践行,使大家在社会多元价值取向中抵制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影响,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守住思想道德阵地。

3.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各级党的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实施者,必须紧贴时展和群众实际,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提高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首要的就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各级党组织抓理论学习的主动性紧迫性,切实加强对理论学习活动的组织计划和统一领导,认真学习新理论、开阔新视野,拓展新思维,完善新机制。要把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坚强的组织领导,科学的计划安排,有效的工作落实,推进社会建设在新的起点上科学发展。

二、紧贴实际:增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

在当前形势下大力宣传、普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头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信仰地位,提高群众的理论水平以及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也是各级党组织巩固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化和继续。

1.针对不同群体认知差异采用不同方式抓普及

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必须紧贴群众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当好“理论翻译”,用好“大众话语”,让创新理论走近基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用群众日常话语解读理论术语,使深入浅出的科学理论与群众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琅琅上口的“群众话”、易记易背的“顺口溜”,使群众学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组织群众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使干部群众走出家门,走进社区、企业、农村,感受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的成果,在实践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针对青年群体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缺少深刻感受的实际,通过开展“我看祖国新变化”故事会,举办“从图片看发展、从数字看成就”展览,引导大家从改革30多年来群众在工作条件,生活环境和各项保障方面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魅力。

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熏陶的内涵和功能,广泛利用“网络文化”、“灯箱文化”、“群众广播”等宣传载体,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严肃的教学生动化,实现理论学习从无声到有声、从平面到立体、从单调到多彩的转变,浓厚科学理论的学习氛围,把科学理论融入群众一日生活之中,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使群众在耳濡目染中强化记忆、点滴渗透。同时,要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广泛开展“理论学习标兵”评比活动,挖掘和宣扬身边典型人物和事迹,引导干部群众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以真信促真学,以真学促真用。

2.针对群众兴趣特点创设课堂抓辅导

积极适应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年求知、求新的兴趣特点,精选学习主题。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摸清群众最关注、最容易引发共鸣的热点话题,以此作为创新理论学习的切入点。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着力创设“精品课堂”。采取集体备课,党委领导围绕学习主题,分别思考、集体讨论、专家会诊确定授课题目及思路,精选归纳备课素材写进教案,实行分层授课,在统一宣讲的基础上,区分干部、党员骨干、群众不同层面,由理论专家和“四会”政治教员分别负责授课,引导大家从不同角度领悟创新理论精髓要义。人人参与活跃“理论课堂”。办好“小讲台”,借助开会、党员学习,发动大家人人登台发言,讲理解认识、谈心得体会;组织“小问答”,在集中居住宿舍、分散工作工场、作业现场等地,采取“一问一答”等形式,帮助大家及时温习巩固所学内容;利用饭前课后等点滴时间,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小讨论、小辨析,进一步消化理论、交融思想、解开困惑。开阔眼界;创立“网络课堂”,建立创新理论网上“学习交流平台”,分门别类收集整理视频资料,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地方建设成就,构筑发展前景网上“望台”,鼓励干部骨干开设“理论博客”,开辟“理论讲坛”,真正使理论学习的课堂活起来用起来,切实提高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不断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普及引向深入。。

3.针对担负的使命任务围绕中心抓深化

学习理论普及理论的最终落脚点要体现在保证有效履行使命和提高社会科学发展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紧紧围绕干部群众履行使命任务来进行。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解决重大问题的现实课题,聚集中心工作抓好科学理论普及深入,在改进创新中提高新起点、确立新标准、强化新功能。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坚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摆在中心位置,做到领导力量投向“中心”,工作安排突出“中心”,活动开展围绕“中心”,物资保障优先“中心”。要把理论普及的出发点放在提高社会和谐度和生产力上,通过加大科学理论的教育比重、发挥优良传统激励作用、抓好高素质新型人才培养,不断激发群众的学习动力。要紧贴中心任务,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引导干部群众认清肩负的神圣职责,进一步强化创新创优精神。

三、完善制度机制:确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常性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持久坚持、整体推进、步步深入,就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常态制度机制,做到理论创新每向前发展一步,思想发动工作就跟进一步,理论武装工作就深入一步。

1.建立经常性的学习机制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键在持久,也难在持久。要把科学理论的武装纳入理论集训、中心组学习、党(团)课、政治教育等分层次系统学习;明确党委、支部书记作为理论武装的第一责任人,对学习教育活动负有领导、组织、实施的责任;建立年度领导干部课题研究制度、季度形势分析制度和月学习交流制度,在坚持党委议学、个人述学、群众评学的基础上,对科学理论武装情况进行定期的、严格的检查督导,定期通报学习情况,做到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好学差不一样。

2.建立理论学习的考评机制

以考促学,以考促用是推动科学理论武装求深入、讲实效的内在要求。要把科学理论武装引向深入,仅靠学习制度约束是不够的,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保持科学理论武装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按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以“理论水平、思维层次、工作作风、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机制,区分层次、划分阶段进行考评。同时,要注重抓好帮带指导,把考评的过程变成帮抓指导、解决问题的过程,确保科学理论武装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建立理论骨干的选拔培育机制

培育理论学习的“明白人”是推进马克思主义进入基层进入群众头脑的关键。要建立规范的培育机制。广泛开展干部和理论教员集训、科学理论学习交流会等活动,通过以会代训、蹲点帮带等形式规范学习方法、研讨交流心得,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开展科学理论传播工作的能力,增强学习宣传科学理论的层次和质量。同时,要结合基层人员变动、工作转换等实际,有针对性的抓好科学理论武装,做到理论的普及不因人员更替而断层,不受形势任务转换而走形,确保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常化制度化进行。

4.要建立适应形势的学习创新机制

在新的历史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好理论普及中的矛盾问题,才能使学习确保经常化。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确立主动创新、积极创新、勇于创新的科学理念,注重在结合中创新,在解决问题中创新,在探索规律中创新,切实以创新的精神、创新的举措、创新的办法,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拓展和深化。

收稿日期:2011-06-12

从众心理的定义篇4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党群关系 着力点 评价标准

和谐的党群关系,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源泉。所以,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和关键。

一、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和关键

(一)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来看:主要体现为利益关系的和谐,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在调整自身与群众的利益关系,以及调整各阶层群众的相互利益关系时,处于枢纽地位。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实现微观的各个社会组织细胞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宏观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而这里的诸种“和谐”,归结到一点就是利益关系的和谐。因为利益关系在本质上是人们的经济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反映,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核心,是一切社会政治生活的原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说:任何社会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个人动机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关系”[2]。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中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这一制度规定了中国共产党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的双重社会角色,它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对社会承担着全面的责任,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核心,是整合社会的杠杆,是社会和谐的中枢。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惟一的领导党和执政党,掌握着所有的公共权力,支配着绝大多数的社会利益资源。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些“和谐”又体现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自身与群众的利益关系的和谐,以及各阶层群众的相互利益关系的和谐。在调整这些利益关系使其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中,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无疑处于枢纽地位。所以,上述这些利益关系达到了和谐就意味着党群关系达到了和谐,同时也意味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目标的达成。

(二)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条件来看:社会稳定是必需的,其中的政治稳定是最核心的稳定,而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群众关系的和谐又是政治稳定最根本的基础。

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没有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惟有社会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达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而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政党政治条件下,诸种社会关系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关系的和谐与稳定,而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和谐与稳定又是政治关系和谐稳定的最根本的基础。因为如果执政党与群众的关系不能够达到相对稳定和和谐的状态,就意味着出现了执政危机,在我们这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之下,也就必然出现社会的剧烈动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必然受到极大的干扰。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群关系的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条件和关键所在。

(三)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力量来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核心,群众则是主体力量。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多方面努力,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因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必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伟业的生动局面;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所以,只有党群关系理顺了、和谐了,党才有凝聚力,广大群众才有向心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与“主体力量”之间才能达到最佳配合,发挥最佳效能。也就是说,只有解决好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问题才能把亿万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最广泛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推向前进。

(四)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效率来看:这一进程是否高效取决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群众的互动关系是否处于良性状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3],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然而,如果党群关系不和谐,不能处于良性互动状态,那么,群众正常利益的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就不会通畅,群众的意见得不到正常的反映,群众的民利还得不到正常的行使和保障,势必造成党和群众之间信息阻塞,乃至情绪对立。这就必然出现这样的不利局面:一方面,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能正确把握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究竟是什么,更不能了解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在哪里,致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失去正确的着力点,处于盲目状态;另一方面,人民群众参与意识得不到满足,正当的利益诉求得不到回应,不仅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相背离,而且还会从根本上使人民群众失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创造性。这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必然会大打折扣。

总之,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义而言,其基本着力点首先是整合社会关系,重点是各种利益关系;其次是解决社会矛盾,重点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很显然,目前这两个着力点归结到一点,实质上就是处理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与各阶层群众的关系。全党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和关键,对于顺利而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二、建设和谐的党群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

既然党群关系是社会和谐的枢纽,党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那么找到了党群关系的相对薄弱环节,并加以逐步解决,就是把握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着力点。几十年来,长期和平环境使处于执政地位的党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一些党员干部减弱了依靠群众的紧迫感,降低了对党群关系重要性的认识,觉得党群关系不如过去重要了,于是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强迫命令等不正之风在党内不断滋生蔓延,使群众对党的感情逐渐淡薄,党群关系逐渐疏远。党内腐败现象的严重存在和不断蔓延会动摇群众对党的信心。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是影响党群关系的腐蚀剂。党的某些决策不当或工作跟不上甚至失误使群众利益受到损害,会造成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矛盾,从而影响党群关系。另外,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复杂化对党群关系和谐化也带来了重大影响,造成一些地方党群关系紧张,个别地方甚至党群关系对立。

目前这种现状说明,在党群关系中我们党处在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我们党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人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碰到的问题,才能够实现和谐社会。在具体工作过程中,要一切工作遵从群众意愿,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各级领导干部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基本依据,把是否符合群众意愿和利益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最高准绳,使各项政策、措施真正顺民心、合民意。群众的实际问题大多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利益矛盾又往往是诱发群众思想问题的根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着手,努力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关心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合理要求。只有群众的实际利益得到满足、实际困难得到解决,我们的党和政府才能取信于民,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信赖,从而达到党群关系的和谐。

三、群众评判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评价标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前无古人,没有经验可循的过程。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如何评价,又必须要有科学的标准,这是顺利推进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和谐社会建设的成绩评价,既不能简单地以某些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标为标准,也不能简单地以国际比较为标准,更不能惟书、惟上。如果全党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党群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那么必然按照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来评价和谐社会建设,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坚持以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根本目的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对此,全党已形成了共识。从过程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由亿万群众参加的宏伟事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在任何情况下、办任何事情都要牢记党的群众观点,遵循党的群众路线。要凝聚群众力量,激发群众的发展热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汇聚起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特别要提倡向人民群众学习,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人民群众鲜活的实践成果,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吸收群众的发展智慧。对此,我们党一直是大力倡导并努力实践的。

从评价标准而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成效,只能由实践来检验,而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所以,要由群众来评判建设成果,用群众得实惠的多少、群众满意程度的高低来衡量建设的绩效和得失。这点应该引起全党的重视。这有利于克服我们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急躁冒进以及浮夸、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的发生,以更加务实、科学的态度投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

注 释:

[1]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三联书店,1989.309.

[3].切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J].求是,2007,(1).

从众心理的定义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逻辑矛盾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7.05.0004

党的十八大强调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基本要求[1],进一步明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任务。但我们必须承认,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研究成果闪耀的背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面临瓶颈问题的挑战。究其原因,学术界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客体”,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研究的结构限制了该研究的实效性。因此,笔者试从社会生态逻辑矛盾的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客体互动共赢问题,冀希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所助益。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逻辑的基本内涵

社会生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生态的适宜性与排斥性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具有直接联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生态具有必然的关联性。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的概念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社会工作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该理论强调人与社会系统各要素在环境中相互作用,并对人类社会行为具有重大影响,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三个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微观系统中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互动,是评估人类行为的一个重要方面。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纳入社会生态视域思考,有助于系统把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有助于“社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生性因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生态系统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及其所处的社会系统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行为程度的诸要素总和。

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内涵,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加以界定。从宏观方面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宏观时空因素,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背景、国外传播环境、国内传播环境等;既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大众化,又包括马克思主义国外的大众化,二者可以互相促进。从中观层面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微观社会运行机制,包括经济运行机制、政治运行机制、文化运行机制、生态环境机制等。从微观层面上讲,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思想意识、社会意识等。其既要面临国外受众群体,又要面对国内受众群体;同时要面对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文化背景等的群体。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内大众化的逻辑基点,又要拓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外传播途径;既要關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对象的整体性,又要兼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受众对象的个体性;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内因素与国外因素的逻辑衔接与效应双赢等。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的逻辑结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涵盖和衍生了客体—介体—主体的逻辑层次,建构了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互动双赢的逻辑架构。

1.宏观社会生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基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宏观社会生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的第一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必须面对其理论传播的宏观环境,包括理论传播的宏观社会环境、宏观社会时空、宏观观念载体、宏观传播载体等因素。这些因素是主观层面难以解决的实践客体因素,虽不能直接决定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行为,却能够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效应,其既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平台,又承担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宏观导向责任。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衍生的起点必然立足于此,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逻辑衍生的历史趋向。

2.中观社会生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内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中观社会生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介体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的第二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的逻辑内核。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以及理论接受的程度,而这两种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观社会生态因素。其重点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与传播的制度运行机制,涵盖了社会运行的经济机制、政治机制、文化机制、生态机制等以及其互相作用的循环形态。这种因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双重特性,其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土壤,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直接介质。国内外社会制度运行机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发展的制度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则是制度完善发展的重要指南和载体,二者互为作用,在制度运行机制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深化完善制度运行机制。因此,具体社会制度运行机制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直接的现实联系,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内核。

(三)微观社会生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目标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微观社会生态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因素,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的第三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目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应如何,最终取决于其受众对象的接受程度,再完美的制度与理论最终还是取决于社会公民的接受程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样也不能脱离其独特的对象群体,最终依赖这个群体的认知水平接受水平,其主要包括公民的社会心态、道德意识、文化水平、生活习惯、社会意识等因素。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如何,最终依靠与这些问题的衔接程度,如果能更好地衔接公民社会心态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则能真正实现。否则,绕过公民社会心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公民个性生态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直接的指向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的逻辑矛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时空环境、机制运行、人文困惑之间蕴含了一定的矛盾,这些矛盾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性,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语境困惑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源流性矛盾凸显。经典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种种问题的过程中诞生的,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与对未来社会制度的建构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目标,时代的批判性与未来的理想性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的基本根基,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与信任的重要根源。但当前时代特征却给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了严重挑战,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国外空间给马克思主义理论带来了重重挑战,对于那些不谙马克思主义理论真谛的社会人形成了种种困惑与质疑,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严重障碍,许多新的时代课题与经典马克思主义预测产生种种矛盾。如当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无限性、国外社会主义思潮的多样性、转型国家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等,在经典马克思主义时代是难以预测的,马克思主义可以从理论逻辑方面预测社会发展,但不可能预测社会实践的种种具体问题与矛盾,而这些具体的矛盾与问题恰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主体。因此,国外社会制度实践问题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探索的表象性矛盾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惑。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表象性矛盾突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发展突破,印证了马克思主义未来社会制度预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但不可否认,马克思主义国内生成因素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给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是陷入了发展的瓶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新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表象性矛盾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在中国元素中植入了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理论进程,这种进程的实践性必然会造成与马克思主义的表面化矛盾,这种表面化的矛盾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障碍层次,因为大众感受的马克思主义大多是从表层思考的,系统深入思考的马克思主义的受众群体具有局限性。另一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性实践内蕴了难以破解的矛盾。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进程是以探索中国社会发展问题为主题的,尤其是改革开放的历史逻辑建构了与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表层现象,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非公有制等,尤其是在我们的改革问题处在摸索阶段之时,其给社会主义发展带来了众多的表象性问题,尤其是当今国民所面临的这些浅层矛盾,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身带来的表象性矛盾,也造成了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质疑,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进程,因为公民所希望认同的马克思主义必然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而当代中国表象性问题恰恰掩盖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追求,限制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制度传播质呈现复杂化

中国独特的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变迁路径,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模式,独特的改革路径与改革开放格局造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成就,但同时也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矛盾,实践运行机制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了严重挑战。

1.制度实践特色探索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契合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经典社会主义发展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开始探索的,其最核心的因素是运用改革开放的基本手段,把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引入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框架中,从而建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解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社会主义发展的瓶颈,并在其经济基础模式之上建构了与其适应的政治、文化、社会等模式,这种制度运行机制从理论层次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其表层运行机制却展现出与经典马克思主义不同的理论形态。

经典马克思主义是坚决反对市场经济的,理论界曾有人称马克思为“反市场”的学派;很显然建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运行机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产生异同性。尽管当代中国社会制度模式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制度形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但这种实践形态的浅层状态往往暴露了其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状态,这种矛盾必然会影响社会受众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程度,影响了大众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和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感,这种理论困惑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进程。

2.制度模式建构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维度的特殊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基本维度,在这个基本维度的主导下,探索了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模式建构。

其一是理论模式建构。在经济运行方式方面,我们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并在经济运行模式的基础上建构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治模式、文化模式、社会模式等;从理论形态设计来看,这种发展思路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突破。

其二是实践模式建构。在实践模式建构方面,因为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可循,不可避免地借鉴和选择了西方市场经济的基本思路,符合探索的特性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路径。但在实践探索方面,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的借鉴与社会主义的历史现实发生了矛盾,这种借鉴模式不仅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架构发生了冲突,冲击了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价值观、利益观等,最终激化了传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濟的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运行机制尚存在很大的有待探索与完善的空间。

其三是制度模式建构的改革路径。中国特色的制度模式建构是通过改革开放的基本手段完成的,但独特的改革路径也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矛盾。中国改革的基本路径特点是渐进式改革,沿着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社会改革的基本路径运行,中国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在探索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探索。这种渐进式改革路径必然会形成各种问题,探索式的改革思路也必然会使改革产生问题,这也是我们不得已而为之的道路,因为社会主义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具有冒险性、探索性。但改革初期的这种特点是中国改革产生问题的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强化改革的系统性、科学性。

总之,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以及本国国情的特殊性、制度运行的规律性等,这种模式内在包含了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弈的历史进程与理论楔入点,在客观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一定的矛盾性,从而增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复杂性。

3.制度实践机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问题性。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运行机制衍生的社会问题为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问题的聚集影响了社会公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态,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受众范围。

首先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内蕴矛盾。“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就存在着两条清楚的思想路线。一条是马克思主义的反对市场的路线,另一条是与市场妥协的路线[2],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在内质上存在冲突。社会主义是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目标,是重“公”而批“私”的社会形态;而市场经济则是以利润为导向,以少数人或投资者集团等为目标的资源配置手段;社会主义追求倾向于共同富裕的社会公平机制,而市场经济追求则倾向于优胜劣汰的市场公平机制;这种制度性质与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特性之间天然存在一定矛盾,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必然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在探索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进程中,必须实现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方式与社会主义制度形态的合理融合,或者说赋予市场经济以社会主义性质,藉此以完善市场经济模式。但由于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存在经验不足、摸索时间较短等问题,这种制度的融合性尚未达到完美状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理论的内质性与实践的探索性矛盾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

其次是市场经济的内化生成机制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经典社会主义的根本路径,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鉴于世界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我们不可避免地把借鉴市场经济体制的目光投向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探索市场经济的基本经验,这符合初步认知市场经济的中国特色,无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完善经济基础的必由之路。但对于西方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制度基础、社会基础、民众接受力等方面的理论了解并不充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否能够融合问题更是处于探索阶段,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内生机制基础问题则处于相对薄弱阶段。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必然会经历一段比较尖锐的磨合期,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生机制成熟的背景决定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可行性,也会影响我国政治、文化、社会等综合融合的基本形态。事实证明,借鉴西方使得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并最终内生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进而促进了特色经济体制的形成,但同时也衍生了市场经济内生机制的种种矛盾与问题。这种浅层的融合理论悖论与实践矛盾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空虚架构与虚拟化、理想化的特征,社会人在“经济人”的矛盾怪圈中潜意识存在抵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道德倾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播囚禁在理想研究的书院式空间,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最后是制度实践问题的客观性态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内蕴的矛盾性致使二者的融合问题客观衍生。社会主义是一种涵盖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的制度形态,而市场经济仅仅是资源配置手段的一种经济形态,很显然二者的融合视角必然要从经济入手,这符合社会制度运行的基本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采取了这种发展之道。但也正是这种发展之道客观上蕴含了问题矛盾的必然性,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民众心理机制等的综合社会形态,但这种建构过程必然需要一定的时空结构逻辑转换,否则绝对不可能形成一种完美的社会制度,问题的存在就必然成了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正是耦合了这种路径变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入,不仅仅给中国社会带来经济机制的变迁,同时也随之诞生了适应市场机制的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等,这种制度运行机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现实实践加剧了中国社会矛盾问题,诞生了诸如拜金主义、贪污腐败、司法不公、环保问题、经济外部性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困扰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更折射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的矛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加了严重障碍。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意识窘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确立与完善,市场经济主导的客观社会体制模式的基本形成,使得市场化的社会发展态势基本定型。这种社会状态必然要求与社会体制一致的社会人因素,但社会人也必然在一定时空内产生与社会相矛盾的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能逃脱社会发展的逻辑困惑,其社会意识也会存在发展之困,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1.个人意识社会心理泛化。

市场经济以追求利润为导向的机制倾向内在契合了社会人追求利益的习性,激励社会人为利益而施展全部力量拼搏的精神状态,产生了所谓的“经济人”的自我特性,这种特点充分激发了个人的能动性、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去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在本质上也激发了人性深处的自我本能,从而形成社会人为之奋发向上的社会状态。但市场经济的这种特点具有“双刃剑”式的两面性,这种极大的趋利性往往强化了个人自我的特性而忽视了社会他人的社会心理,加剧了社会意识与个人意识的矛盾,这也是个人主义盛行的主要原因。一旦这种经济领域的个体性扩散于其他社会领域,就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有可能导致个人主义泛化的社会状态,若对其缺乏规则制度的制约就可能带来难以破解的社会问题。这种个性泛化的社會心理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化心理之间存在必然的矛盾,从而影响和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进而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制建构的过程中,同样难以避免社会性与个体性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进程中,社会领域也出现了个人主义社会心理泛化的状态,社会人的自我特性充分发挥,社会人的个体性被激发出来,但同时也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等衍生了个人主义问题,在与我国社会因素结合再生的过程中,个人主义倾向日趋强化,从而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与社会主义的矛盾也逐渐强化,加剧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从而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理念产生了一定冲突,以致阻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

2.公义导向的社会心理弱化。

普列汉诺夫将社会心理看作是联系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两者的中介理论[3],传统中国与西方欧美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传承与文化根脉,马克思主义追求多数人的社会公义理念与我国的社会公众心理基础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契合性。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的探索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对外开放范围的拓展,以及经济变更而形成了各種体制变革,国外种种社会思潮也随之进入我国,其中的西方价值观与我国传统价值观在彼此碰撞中易于发生冲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带来一定困难。

从历史来看,东西方国家具有不同的历史传统,中国国民自古以“重义”和“重公”为文化主线,西方国民自古以来以“重私”和“重利”为其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这种具有对立性的民主主义价值观造就了我国公民与西方公民不同的价值心态,在历史变迁中也沿袭了不同的历史轨迹,展现出不同的历史发展模型。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核心价值观伴随市场因素不断被引入我国,从而影响了我国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博弈过程中衍生了种种问题和矛盾。更有甚者,东西价值观的博弈往往会掺杂一些封建主义的因素,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健全,市场经济与封建主义博弈诞生了畸形的社会心态,这种社会心态问题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社会心态截然不同,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不协调最终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

3.公民市场心态的无序化。

社会的发展不仅仅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制度规则的健全,更在于遵守社会制度规则的公民状况,而积极健康的公民社会心态则成为公民意识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但公民社会心态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进程,在成熟的公民心态形成之前,必然会出现种种社会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也必然会对社会意识形态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的过程中,围绕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主导的各种规章制度日趋健全和完善,但同时也存在制度规则甚至法律无视的对象、领域等现象,因而导致了我国社会发展出现了系列问题,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行性。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公民市场心态与我国社会发展程度不匹配,进而引发了其他领域的问题,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进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机制已经建立并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建构起来的政治文化、社会规则等也基本形成,但当前我国社会变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真正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公民社会及公民心态并未完全具备,即公民如何应对市场、如何适应市场、如何提升市场素质等问题困扰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如何让公民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适应市场社会,最终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逻辑矛盾的破解进路

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生态之困,必须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思考域,建构理性的制度环境,培育成熟理性的公民市场社会心态,才从根本上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困境。

(一)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共赢”视野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正视其所处的社会时空环境,拓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空视野,在宏观宽泛的社会视域中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力机制。

1.发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国际化视野的功能。

意识形态的传播必然会受到其所处的社会生态的制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很大程度上被理解为当代中国的大众化,从而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际视域,这种与传播视域背离的大众化观限制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西方,拥有西方社会发展的哲学社会学等社会基础,其理论来源与理论指向具有很强的西方性。但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研究却是我国当前的重要任务,其面向的是我国社会问题与我国公民受众群体。实际上,当今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增强,很多问题均具有国际化的特性,这种国际化的社会状态会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与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的思考视域拓展到国际层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际受众与国内受众之衔接,以国际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动国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拓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视域。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其既蕴含了国家社会的理论经验,又包括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是国际化社会背景的历史结晶,其理论逻辑核心离不开当代中国的社会历史与实践,但时代特征必然要求中国化理论的国际化,才能真正建构符合中国发展的社会理论。因此,实现马克思主大众化必然要求把思考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视角纳入国际视野进行思考,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国际理论探源、理论追溯、理论宣传、理论借鉴等,以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

(二)优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介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运行形态日趋完善,但社会转型期问题的产生也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载体层面存在一定的矛盾与冲突,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冲突理论,社会矛盾与冲突与社会意识形态传播产生了矛盾,必然要求我们优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社会介体。

1.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基本思路。

中国改革的方向是坚持社会主义与发展市场经济统一的基本思路,这种改革导向从经济基础方面给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科学地处理社会主义性质与经济的关系,导致了二者间矛盾问题的出现,引发了诸如道德滑坡、医疗、养老等社会问题。但我们又必须承认,当前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问题,是发展主流中产生的必然问题,这种问题并不能影响社会主义的发展主流方向,只有不断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机制,才能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任,促使社会人自觉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只要这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才能彻底实现。

2.坚持经济改革为突破的系统改革思路。

中国社会问题化的基本动因是与中国改革路径与改革特点密切相关的。中国改革的市场化导向必然引发传统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并因此引发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冲突问题;中国改革与开放结合的外向型基本结构,必然导致国外借鉴与国内消化吸收之间的矛盾激化,在理性接受和吸收国外机制以前,问题必然处于难以解决的困境;中国改革的渐进性特点也决定了当前矛盾尖锐积聚的特点,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文化改革、社会改革逐渐突破的路径,致使中国改革必然会出现社会结构兼容度不强的矛盾,从而引发社会结构性问题的出现;中国改革的探索性特点,决定了中国改革进程中必然会遭遇挫折并引发社会问题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让人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产生疑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对接、与中国社会深层次的融合问题必须提上议事日程。因此,在当前改革问题矛盾尖锐积累的困惑期,必然还要坚持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入手破解改革困境,推进系统化、结构性改革,整体推进、整体攻坚,不仅需要大勇气,还需要大智慧;在理性与知性的共同配合下,拓展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思路,破解社会问题,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实践支撑和民众信任,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坚实的实践支撑。

3.坚持以社会形态建构为突破口的理性选择。

合理的社会结构形态是社会理论普及的基本实践平台,理性的社会形态是理论孕育与理论传播的基本载体。因此,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必然涉及到社会形态的建构问题。从根本上讲,当前我国社会形态建构方面具有如下特征,整体社会结构建构态势既定,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方向的社会结构基本确定,但尚存如下几种矛盾:一是社会因素之间尚存在一定矛盾,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微观运行机制之间尚不完善,互动多赢的效果受到局限,甚至还存在互相扯皮制约等现象,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结构问题的建构;二是整体社会结构形态尚不稳定,由于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和收入分配政策的实践探索不足,当前尚存在着两极分化、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中国社会结构尚处于两头大中间小的不合理结构,所以逐步扩大中产阶层建构中间大两头下的理性社会结构尚需努力;社会形态心理支撑尚不完善,良好的社会结构不仅需要社会制度的制约,根本上还需要良好的社会心理因素制约,当前我国社会结构中物质性的因素远远大于精神性的因素,社会结构支撑的理性因素尚不完善,这样在国家遭遇困境问题之际容易动摇社会结构的根基,给社会稳定带来威胁。因此,社会结构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制约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必须建构科学理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會结构形态,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性状态。

(三)培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心态

我国公民最典型的特征就是由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二元文化体系构成,这种独特的社会公民层次孕育了不同的公民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的复杂性加剧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艰巨性。

1.厘清受众对象的层次性。某种理论或价值观又需要首先获得社会意识权威形象的地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和形式,使之成为不可争议也不容争议的命题,并且仿佛已成为社会共识和不容置疑的常识。换言之,就是要首先获得“社会接受”的表象[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要求我国大多数公民理解并把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和经典马克思主义,因此,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国内公民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人文前提。从国外来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前提主要指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外群体,这个群体接受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依靠中国媒体的国外传播;从国内来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我国公民地域分布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这种二元结构不仅体现在居住领域,更体现在不同社会领域公民所具有的多种不同质的属性上。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要对象就是广大农民阶层,如果忽视了对广大农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会陷入很大局限性或效用微弱等困境。从人的个性特征来看,不同群体的社会人因其不同的个性属性和社会属性也具有了不同理论诉求,如学生群体、职工群体、公务员群体、社区老人群体等,具有复杂性;从大众化执行体来看,具有不同的执行特征,如家庭、学校、社区、工作单位等。总之,厘清受众对象的层次性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要求,针对不同的单位采用不同的办法、路径等,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的要求。

2.建构常态化的公民市场心态。当代中国公民所面临的是一个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背景,公民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而凸显了市场社会的本质。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象的接受机制必然受到市场选择的制约,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社会主义观念以及市场社会的现实都决定了我国公民社会心态的建构问题,只有建构了与市场社会契合的市场社会心态,公民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从而也更更好地感受社会发展的优越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也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和可接受性。为此,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中国公民的具体情况、中国文化的具体情况,建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公民心态,适应市场社会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层次对接,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四、结语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双重视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要面对国内的理论实现问题,同时也要面对国外的理论突破问题,国内理论大众化是主体,国外理论大众化是延伸与拓展,二者共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结构。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态系统存在困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的逻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等三个基本层次,这就要求我们从社会系统论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破解其存在的社会生态之困、机制运行之困、人文心理之困等。第三,不断破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难题。我们必须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特点,探索国际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建构合理化的制度运行机制和常态化公民市场心态,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作者:徐俊峰

[參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1. 

[2]奥尔曼.市场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者之间的争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64. 

[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195196. 

从众心理的定义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提炼;大众化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过程也就是被群众掌握、内化为道德信念并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把握,关系到人民对该意识形态的认同程度,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必须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所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解析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和体系。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为人在实践过程中提供一种价值尺度、价值准则,成为价值判断标准。

核心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社会事务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起支配作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能够体现社会主体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社会主体成员的价值诉求,对社会变革和进步起维系和推动作用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②它应该体现一定群体的性质、本质和发展趋向。核心价值观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它是判断善恶的标准;2.核心价值观是这个群体对事业和目标的认同,尤其是认同企业的追求和愿景;3.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形成对目标的追求;4.形成一种共同的境界。

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一文中,明确写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从来源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既要植根于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不仅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更形成了支撑中华民族存续和发展几千年的核心价值观体系。传统的价值观引导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成就,有其顽强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而传统的民族精神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深入炎黄子孙的骨髓中,潜移默化德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核心价值观在构建中批判的吸收传统价值观的合理内核,借鉴其有效的表达方式,更能唤起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记忆,更能形成共识,在核心价值观众体现中国特色。而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增添时代要素,适应时展,才能植根于当下,立足于中国国情,保持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承接传统,又要紧扣时代要求,不断更新丰富其内涵。

从性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与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区别开来。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定社会性质的体现,不同的社会性质肯定需要不同的核心价值观来反映。国家的性质决定了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并规定了其方向;一个好的适宜的核心价值观又能巩固国家的性质,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并促进国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性质体现为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应该将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最根本、最高、最核心的价值原则,③这既符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也与中国共产党坚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相一致。

从作用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凝聚社会共识,又能规范公民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社会,反映的是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因此,一个好的核心价值观能将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在一个统一价值追求上,最大程度的调节社会矛盾,统一人民意志,达成社会共识。在达成社会共识的基础上,广大人民群众在心中也会形成一个价值判断标准,内化的价值观发生作用,外化在行动中,规范公民的行为,这也是一个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实践领域,形成价值规范,规范和引导公民的行为,以求其与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提炼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各家观点各异,提炼上缺乏共识

在近年来的实践中,国家和社会媒体一方面加大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但另一方面,在学术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意见存在分歧,难以统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表述,这就从根本上模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领域的存在,本身就容易受到人的主观意识、阶级立场、受教育水平、成长环境、认识水平和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各方有识之士特别是学术界、宣传界、理论界在学习、宣传、实践时,认为核心价值体系较为宏大复杂,不宜熟记传播,纷纷欲对其进行概括、总结、提炼,且呼声一直十分强烈。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冯颜利教授从中国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中获得启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人义法自信”;而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教授则从新加坡的“发达、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中得到启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学术界广泛展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讨论,一方面表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重要性的关注,能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可是另一方面,呈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难以达成共识。因此,如何达成共识,博采众家之长,统一思想,形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收和推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今后学术研究工作的重点。

(二)内涵丰富,表达方式上欠凝练

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所熟练掌握的基本的特点就是将其丰富的内涵运用极为凝练的表达,让人们耳熟能详。就如提到西方核心价值观,我们自然会想到自由、民主和博爱。但是提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人们却面面相觑。这就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内涵表达方式上欠凝练产生的后果。虽然,中国共产党对此也在不断地努力,但是还是存在表达方式的问题。

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至今,围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了多次讨论,但由于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极其丰富,提炼存在很大难度,普遍存在表达方式不够凝练的问题,难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记忆和掌握,这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大众化带来了很大难度。

党的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为“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分别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层面规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三个倡导”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作出了重大的进步,24个字层次分明,涵盖了从国家到社会再到公民个人的三个方面,简短明了。

但相对于我国古代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和五四时期“爱国、民主、进步、科学”的先进价值观,以及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的价值观,还不够凝练,不容易形成口号效应,被群众记忆。因此,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中,要注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练,尊重大众的意愿,考虑大众的需求,并以通俗、准确、鲜明、扼要的形式,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通过群众容易理解和记忆的表达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三、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走群众路线,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社会主义革命与改革所依据的工作方针。也应建成社会主义应坚持的路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主体应该落实到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去。这样才能运用人民群众的智慧,在发展中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促进核心价值的生命力。

具体说来,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来源于群众,服务于群众,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价值诉求,是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的价值追求。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过程,要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获得渠道和认知程度,针对不同群体,应采取不同的渠道,开展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宣传。总之,一切来源于群众,一切为了群众。

(二)凝练语言,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和力

要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与形式契合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不断丰富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凝练语言,探寻更适宜的表达形式。

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群众能掌握,群众易记忆为目的,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的价值观犹如没有土壤的种子,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评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是否符合民意,顺应民心,应在利用权威评价的同时,更加注重民众评价。民众评价是指通过社会舆论、民谣等方式比较真实地表达群体主体意志的活动。陈新汉教授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与权威评价活动联系在一起,而民众评价活动通过对权威评价活动发生影响,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生影响,因而民众评价活动能自发地产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④因此,在通过学术界总结和提炼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微博、问卷调查等开展民众评价活动,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

注释:

①.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②包心鉴.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纲领[J].新重庆.2014(04).

③冯颜利,廖小明.核心价值观:从“仁义礼智信”到“人义法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2012.(21).

从众心理的定义篇7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途径 现实途径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转型全面展开,人们的价值观由单一到多样、由传统到现代、由困惑到自觉、由解构走向整合,原有的话语体系被打乱,新语境的纷争呈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为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撑,就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密切联系在一起,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与主体,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打造立体、现代、高效的传播途径和理论价值取向与大众利益需求有机统一的现实途径,引导广大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坚定“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信念,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中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从理论到群众,从群众到理论的双向循环运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同特点。运行模式可以用图式“理论―群众―理论”来表现。理论通过与群众实践相结合又回到了原点。在这个运行途径中,必须重视理论与群众实践相结合的环节,才能使得理论大众化实践活动更富有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传播途径

科学分析现代传播规律是打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传统的理论普及与宣传方式主要依赖报刊、广播、电视、讲坛等,接受者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传播者和接受者很少有机会产生互动交流,关于理论宣传的效果如何的相关信息无法及时反馈给传播者。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传播方式展现出了与以往传统传播方式截然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只有科学分析这些规律和特点,才能适应新时代、新环境,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现代传播规律是在信息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融合基础上的新传播媒体出现以后,信息传播所具有的与以往平面媒体、电子媒体所不同的客观规律。现代传播规律在技术层面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首先,信息来源多样化,辨别信息的难度加大。在平面媒体和电子媒体时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有其固定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如报刊、广播、电视、讲坛以及学校教育等,可以追本溯源。

其次,在现代传播过程中,客体内容来源多样化。除了主导者以外,作为受导者,普通群众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媒体传播自己所接收到的和自己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信息,从而使信息来源、传播更加多样化。

第三,传播媒介多样化,传播空间泛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媒介多样,除了传统平面和电子媒介外,网络、手机、数字电视、微博、微信等交互式媒介也成为大众化媒介。从传播空间上看,覆盖了大众的所有生活场所,传播空间无限泛化。

第四,传播形式立体化和具象化。以文字、图像、声音、动画集合为一体的具有集成性、网络化、交互性、数字化等特性的立体式语言,理论文字的准确易懂和具象化表达是现代传播形式的关键,从而对传播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五,信息传受者的消解融合,信息传播与反馈融合。现代传播媒体具有消解国家之间、产业之间、社会与群众之间以及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的特点。现代媒介的便捷性,使任何一个人理论上都成为了传播链上的节点,既是传播者,又是接受者,两者之间的界限没有明显区分。集传递信息与反馈信息于一体的信息流在信息传递的同时,也有反馈的意见达到传播者耳中。

现代传播的以上规律和特点决定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表达形式的通俗化、立体化、多样化和理论受众的具体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而且,在发掘现代传播媒体潜力的同时,也要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对传统传播形式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

传统传播方式与现代传播方式即新媒体的有机结合,是夯实当代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的基础。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基础,理论才能有生命力,才能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土壤里,深入人心。因此,要积极利用多种媒介形式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要加强传统传播途径与现代传播途径即新媒体的多方合作,这是巩固并拓展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的需要。

首先,要积极采用新媒体的外壳来装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和覆盖面广的特点,是进行理论传播的最佳平台。近年来,党和国家充分重视互联网在舆论传播中的作用,加快了宣传的互联网阵地建设,如开设人民网、新华网等门户网站,并设立多个马克思主义专题网站,成立中央网络电视台作为官方话语平台,在手机互联网平台上建立马克思主义宣传的门户网站和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积极推动各地党委政府建立网络门户等等,有效地提高了在新媒体领域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其次,增强传统传播方式的互动性和立体化表达。在马克思主义传统传播方式中引入现代媒体特征,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理论说教,注重在学校课堂教育、报刊、电视等方式上的互动性和立体化表达。大众文化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起来的市民文化,是以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技术为支撑,按市场规律运作的,旨在满足普通市民感性愉悦的文化,如电影、电视、流行音乐、网络文化等形态。因为大众文化是以市民的需求为导向,并随时根据大众的需求变化而变化,采用了多媒体立体化的表达方式,具有和市民的天然联系,容易得到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接受者是广大群众,他们首先是市民社会的构成分子,深受大众文化影响。因此,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着眼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从主流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化,否则就会在和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失去主战场优势,这是现代传播规律所决定的。而要实现这种转化,就要破除政府行政力和学术影响力在大众文化上的迷茫,放弃“主流文化比大众文化高尚”和“大众文化是低俗文化”的错误思想,摆脱对权力依赖的习惯思维,接好地气,走进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深深地扎根在人民大众的心中。

提高应对能力,合理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社会思潮多元化。现代传播方式是以传播方式的平等自由为特征的,这种平等自由不仅是针对传播的形式和传播者的广泛性而言,也是针对传播的信息而言。在传播媒介面前,所有信息一律平等,自由传播。因此,不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进行传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也会在现代媒体上广泛存在。因此,要在现代传播环境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得到更多人的信仰与青睐,就要把对中国梦、核心价值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结合起来,使其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和希望,也成为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心声。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强化信息互动平台建设,增强信息透明度。现代传媒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信息传播的快捷性。在平面媒体时代,消息在全社会得到传播通常以周甚至月为计算单位;在电子媒体时代,通常以天为计算单位;在现代新媒体时代,则是以分甚至秒为计算单位。这种快捷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而言,一方面带来了高效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也对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个错误的或者含混不清的消息也会被很快传播,直接影响到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印象。因此,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减少不确定因素,强化互动信息平台建设,保证信息通畅、反馈及时,让每一位受众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多是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这就要求提高决策本身和决策过程的科学性。一方面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确定性和透明度,给大众一个清晰的印象,有助于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另一方面要注重政策的效果反馈和及时矫正,保证政策的连贯性。这是在现代传媒环境下必须要重视的环节。

现实途径

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获得人民大众认可,确保其在我国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一是要始终将社会效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做好顶层设计,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二是理论要能够代表和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研究群众的利益和需求,解决民众所关心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格特征决定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大众化的目标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一致性。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结构性的矛盾尚未解决,又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工人和农民阶级作为人民群众的主体,在法理上当家作主的政治、经济地位同在利益分配和社会分层中还处在相对弱势地位的矛盾等问题,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大众目标实现抑或是价值取向之间还存在着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因此,深入调查研究,认真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与诉求,找到能够为百姓排忧解难的良策,是每一位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被大众化。

正确分析和对待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是理论价值取向和大众化目标在实践中取得一致的切入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讲是利益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正是由于人们追求利益,才会有各种利益关系的存在。经济利益关系是政治、思想以及其他各种关系的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理论的大众化,要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就必须要做到“民之好之者好之,民之恶之者恶之。”对于正当和合法的利益诉求,要从物质上加以满足,从制度上给予保护,从思想上给予鼓励;对于不正当、不合法甚至违法的利益诉求,要从经济上坚决没收,从法律和制度上坚决限制与制裁,从思想上坚决批判。只有这样,人民的利益诉求才会得以满足,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得以伸张,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途径才能通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深入人心,理论大众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正是基于以上所述,本文认为正确分析和对待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是理论价值取向和大众化目标在实践中取得一致的切入点。实践中,要在正确区分的基础上,把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结合。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实现理论价值取向和大众化目标在实践中一致性的根本保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理论普及,以及理论指导实践和自身的发展,都要通过指导人民群众的实践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来实施。因此,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是检验政府工作和各级领导干部政绩的唯一标准,有句话讲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就是这个道理。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社会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是关系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能否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最终实现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正如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就能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目标联系在一起,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十把“四位一体”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一个新部署。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科学执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的根本一致。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实现理论价值取向和大众化目标在实践中一致性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气,心齐则事成。”民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百姓家里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这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现实物质基础,也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工作是否满意的标准。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谋福利、办实事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空话,而是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使绝大多数群众受益,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动改革发展强大的正能量的具体体现。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为人民群众“鼓”与“呼”,及时聆听他们的诉求、解决他们疾苦的好办法,也是实现理论价值取向和大众化目标在实践中一致性的最有效途径。

当前社会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反映在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质量差,社会管理严重滞后以及束缚人的自由发展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使社会分层加剧,激化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导致了一些人动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由民生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若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必然会降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因此,关注和改善民生是解决社会矛盾,稳定和增强人民大众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理论价值取向和大众化目标在实践中一致性的有效途径。

党的十提出:“要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与创新人才水平;促进就业,保障民生之本;使发展改革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社会保障全民覆盖,“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这些具体措施,都体现了解决民生问题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须坚持由近及远、由难到易,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要弘扬正气,全面系统地汲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思想精髓,深入挖掘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坚持和树立坚定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从而使中华传统美德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者为河南大学副教授;本文系2013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最终成果,项目编号:2013BKS005)

从众心理的定义篇8

〔关键词〕主体性;主体间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999(2010)05-0125-05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以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使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内化为人民群众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宣教者向大众灌输、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感召大众的心志、凝聚大众的精神、引领大众的行为的过程,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被大众认知、接受、尊崇和力行的过程。因此,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弄清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主体――主体”关系,进而充分发挥宣教者主体和受教者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哲学中凸现出的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来看,主体间性作为主体间关系的内在规定,“是指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动上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双向互动、双重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间在实践中形成的发展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关系表现的相关性和一致性”〔1〕,主体间性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如果人不成为主体,不具有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主体间性。〔2〕主体间性意味着主体双方的彼此了解、彼此承认、彼此尊重、墨守共同规则,是主体与主体在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以共主体性为中心的和谐一致性。

主体间性理论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从而也在新的基础上揭示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性质。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中,可以看到大众化的宣教者与受教者都是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

首先,两个主体相互区别。宣教者主体包括党的各级组织、教育机构和宣传传播机构,党的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新闻宣传和文化工作者等,其主体性表现为主动性、主导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等属性。“主动性,是指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导性,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始终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创造性,是指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超越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既要立足现实,从受教者现实的思想状况和理论状况出发,又要超越现实,引导受教者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3〕而受教者主体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其主体性主要体现为:第一,人民群众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能力。这种自我意识的程度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教育中的投入与参与程度及自觉接受教育的态度。第二,人民群众具有自我驱动的实践能力。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使他们把自己看作是教育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发展和完善自身,以达到自己设定的预期目标。第三,人民群众具有反观自省的认识能力。即把自己的思想观念、道德认识作为自己的检讨对象,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和行为动机,认识和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四,受教者具有内在的价值尺度。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作为教育对象的人民群众与宣教者一样都具有内在尺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不能任意地以自己的价值判断替代受教者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

其次,两个主体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包含三层涵义:第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主体间的存在方式。它不仅认为宣教者是大众化的传播主体,同时把人民群众视为与传播主体一样有思想、有灵魂、有要求的另一个主体,从而克服了把人民群众视为接受客体和被驯服的工具、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看成是宣教者对受教者的改造、塑造和征服的观念,体现了对人民群众尊重的以人为本理念。第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大众化进程是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它把大众化看成是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进行交流、沟通、通过交往达成共识的过程,从而克服了把大众化看成是宣教者单向灌输、教育者唱独角戏的单边活动的观念,充分肯定人民大众的主体地位。第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换位思考。它强调大众化的方式是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通过相互理解、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实现人的思想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是通过硬性填鸭的方式来实现。由此可以看到,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具有地位平等性。地位平等性就是指宣教者和受教者人格上的平等与对话权利的平等。这种平等地位的获得需要宣教者与受教者的共同努力。第二,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具有双向互动性。双向互动性,就是指宣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在对话中频繁的转换,在角色的转换过程中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只有宣教者与受教者互通信息、良性互动,达到思想的交流,心灵的碰撞,才能避免形式主义,求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第三,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具有沟通包容性。沟通包容性就是指宣教者和受教者真诚交往,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更好地理解对方、包容对方。一方面,宣教者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水平等方面相对于对受教者有优势,而受教者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主体,对问题的认识往往不够全面或者偏激,常常会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作为宣教者应当包容这些看法和意见,同时要帮助他们认清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培养他们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宣教者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通晓一切知识,也不可能对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理论需求、思维方式等做到完全准确无误地把握,因此,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和方式上必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作为受教者也应对宣教者给予理解和宽容。可见,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之间是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交往形成相互理解、达成共识的融洽关系。

二、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1.这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干任何事情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由大众化的目的决定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的就是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人民大众掌握和理解,用其感召大众的心志、凝聚大众的精神、引领大众的行为,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坚持以人为本,大众化就会偏离方向。而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在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认知心理、思维方式的基础上,采取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去回答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理论素质。将主体间性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将宣教者和受教者看成两个平等地位的主体,就要求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的创造,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片面强调宣教者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仅仅看成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对象,把客体对象视为改造的工具,否定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把大众化当作任务去完成,它体现的是以物为本,显然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背道而驰。同时,随着人民大众自我意识、沟通意识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对于互动交流的愿望日益增强,宣教者单纯依靠理论灌输来完成教育任务越来越不现实,无法满足人民大众的现实需要。因此,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真诉求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身心内外和谐发展,而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最为重要的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但发展过程并不是一路凯歌,还存在着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而引导人民群众正确认识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社会思潮的侵蚀和干扰,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和信心,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历史任务要求宣教者必须充分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和理论需求,这就离不开宣教者与受教者进行广泛、深入的交往。主体间性理论把宣教者和受教者看作政治平等、人格平等、心理平等的人,是主体和主体之间的交往,双方的交往没有高低主次之分,在大众化过程中,宣教者和受教者把彼此视为讨论共同教育主题的“在场”主体,双方通过互动实现有效的交流和探讨,达到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情感共鸣和思想认同,从而使受教者能够自主地接受宣教者传递的信息,并通过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而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可见,在主体间性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与受教者统筹在和谐氛围之中,在教育中体现交往的平等、交流的和谐,这种平等互动的交往方式既反映了和谐社会的本真诉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3.这是顺应当今网络信息化时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交往方式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交往方式。在网络交往中,人们超越地理、时间、对象的局限,交往没有地位、性别、年龄的限制更加自由开放,借助网络,每个人都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地域的人建立联系,实现互动交流,发展相互关系。然而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既有大量有利于提高人们思想认识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健康信息,也存在一些有害的甚至是反国家、主义、反科学的信息。网络空间如果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占领。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牢牢占领网络舆论阵地,牢牢把握网络世界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不断探索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开展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的新形式和新途径。而在网络上卓有成效地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尊重受教者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受教者的兴趣爱好,遵循网络交往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规律。如果仅仅把宣教者看成大众化的唯一主体,只注重宣教者单向的信息输出,作为受教者的人民群众连“输出信息”的权利和机会都没有,这样的交往方式有违网络交往的特点,交往必然会中断,分享也不会可能。而主体间性视域下,大众化的受教者当作同宣教者一样的平等主体,他们都是中心又都不是中心,他们平等交流、捧出自我、接纳他人、双向互动、资源共享,这恰恰与网络交往特点不谋而合。因此,将主体间性理论引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顺应网络信息时展的要求。

4.这是进一步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效的必然选择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提升、变革人的思想认识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真正取得实效,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主体性。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宣教者和受教者主体性的发挥和提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归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要提升受教者的主体性,同时也要发展和提升宣教者的主体性,宣教者要把自身也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进行自我改造、自我提升,终身学习,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使自己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要求,从而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把受教者主观世界的改造和发展作为重要任务,这必将使受教者不仅具有对外部世界进行改造的能力,而且具有对自己的内部世界进行反思和“改造”的品质,从而更好地学习、接受、尊崇、力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此外,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交流、互动达成共识,这更符合人民大众的认知水平、接受心理,更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

三、主体间性视域下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共同提高原则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不仅是宣教者积极传播、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也是受教者基于自身的内在心理需求和认知接受水平进行选择以及自我教育的过程。因此,宣教者主体性和受教者主体性的发挥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宣教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前提,受教者主体性的发挥是关键,失去任何一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都无从谈起。因此,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必须充分发挥两个主体性,促进两个主体素质的共同提高。

对于大众化的宣教者主体而言,要着重从以下方面修炼内功:一是转变教育理念。大众化宣教者要改变过去将人民群众视为纯粹的教育对象的“主客二分”观念,要用主体间性的“人学思维”认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对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进行激发、引导和培育。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理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三是深入实际、研究受众,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增强针对性。因此,宣教者主体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通过开展“书面问计、网上问策、调研问政”等活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理论需求、认知水平和关注问题,深入研究人们的接受心理和接受方式,才能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地回答和解决广大群众生活中的实际热点和难点问题。宣教者只有关心受教者、体察其内心世界,获得情感的沟通和共鸣,建立和谐互动的关系,才能找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表现形式和最佳宣传普及方式。

对于大众化的受教者而言,要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升主体素质:一是增强主体意识。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受教者不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或客体,而是与宣教者地位平等的另一个主体。因此受教者绝不能简单被动地接受教育,而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增强主体意识,才能在大众化的进程中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自我教育,关注社会发展。因此,应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自觉审视自我理论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反思以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陷、失误与优点、特色,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做到扬长避短、互帮互教,互相讨论、互相教育、共同领悟、共同提高,发挥群体教育的优势;要广泛、深入地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主动把理论学习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去;并不断总结自身学习实践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经验和典型,以达到人民大众自我教育的目的。

2.尊重群众主体的原则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来,又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的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程度,只能通过人民群众把它应用于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来得以展现和确定。而理论大众化要实现理论被群众所掌握,就务必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

第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第二,尊重人民群众的差异性,实现教育分众化。第三,要尊重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第四,尊重人民群众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第五,尊重人民群众的自我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尊重和激发他们的自我教育热情,以期取得大众化教育的实效。

3.平等互动原则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教者和受教者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们的人格尊严平等、在大众化活动中地位平等,因此,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遵循平等互动的原则,发挥两个主体的能动性。

首先,要有平等对话的态度。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宣教者和受教者都不能把对方看作是被动的接受对象而应视为讨论共同话题的双方,都是作为真实的完整的人在交谈和探讨。宣教者要摒弃高高在上的心态,平视人、正视人、平等待人,加强相互的交流和沟通,激感共鸣,建设融洽和谐的内外关系,相互教育、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这种平等对话就是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包含反思性和互动性的因素,主体共同从事着意义、精神方面的重新建构并产生相互间的积极影响。

其次,要有民主的氛围。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又回归于实践,因此,坚持平等互动的原则就要求在大众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观点,以民主精神、民主作风和民主方式开展工作,改变工作中的命令主义和强制方式,相信人民群众有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改造自己的能力,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开展自我教育和进行自我开发。

再次,要采取互动沟通的方式。随着新世纪新阶段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民主意识、思考能力、接受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提升,他们对教育者所传递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可能并不陌生,而且还有一定的理解和看法,他们不会盲目迷信宣教者的权威,空着脑袋接受宣教者的灌输,而会在开放、比较过程中设法用自己带个性的思想和看法去影响宣教者,因此,传统的强制性、单向性的“灌输”方式已难以奏效。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宣教者与受教者之间已不是简单的授受关系,而是积极的教学相长关系。受教者会以各种方式,诸如提问、讨论、辩论、对话、情绪情感等影响宣教者情绪情感、语言和行为反应,一定程度上影响、调节、提高宣教者教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宣教者与受教者平等交流、双向互动,在宣教者和受教者的交互影响中,形成了新的理解,达到了视界的融合、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消除认识上的分歧、理论上的偏差,最后产生出共识的“火花”。

最后,要提供多样可供选择的大众化形式。坚持平等互动的原则,还要求大众化的形式上力求多样化。一是科学理论内容阐释方式的多样性,不仅可以用经典著作、通俗读物的形式,也可采取三字经、话剧快板、卡通漫画、诗词歌曲、文艺演出等文艺作品、艺术展示的形式,任由人们自主地选择。二是科学理论的物质载体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既要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影响,使后者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阵地。三是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功能。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不仅存在组织系统和教育机构的显性教育,而且存在人们日常文化消费这一隐性教育渠道。在开发生产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品中,要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反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隐性教育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建成.科学发展观:现代性与哲学视域〔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193.

上一篇:医养结合的含义范文 下一篇:野生动植物保护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