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消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07:09:37

从众消费论文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1篇

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的实验方法,采用代祺等人的研究范式,在其编制的《同龄群体影响青少年品牌态度和购买意愿改变过程的调查问卷》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同龄群体性别(男、女)这一变量。问卷分为前测和后测两个部分,前测部分包括产品评价、购买意愿和自我一致性三个分量表,后测部分包括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两个分量表,各量表项目均采用七级记分法记分。根据代祺等人对各种产品的属性测量,选择了运动鞋作为实验的刺激,这类产品属于功能型产品,为大学生所熟悉。

1.被试被试选取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82份。

2.实验设计实验采用被试内的前后测设计,实验自变量为同龄群体的性别(男、女)、同龄群体的反馈意见(正、负),自变量均为被试间变量,实验为混合设计。实验因变量为被试在产品评价和购买意愿两个维度的分数改变量。由于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很多,为了控制产品因素和个人因素等无关变量的影响,根据代祺等人的研究,对被试的“自我一致性”进行测量,作为控制变量。

3.实验程序分发问卷后,先请被试仔细观察产品的图片,并阅读产品的详细介绍。接下来请被试填写产品评价、购买意愿量表、自我一致性评定量表。给予被试实验控制———同龄群体(男、女)的反馈意见(正、负),再请被试填写产品评价、购买意愿量表。

二、结果与分析

以各条件的平均值替换缺失值后,采用SPSS11.5软件分别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项目区分度的检验,并进行方差分析。

1.信度分析采用Cronbachα一致性系数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α系数为0.9771,因此该量表具有很高的信度。

2.项目区分度检验以27%作为高低分组的界限,选出总分高低两组,对高低两组各项目的分数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项目的p值均达到小于0.002的显著水平,表明各项目都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3.因素分析对量表前测部分和后测部分分别进行因素分析。该量表前测部分的KMO值为0.876,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项目之间相关性很好,可以对该部分进行因素分析。对前测部分各项目得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3个,占总方差的73.82%,能解释项目的大部分差异。对因素负荷矩阵作Pormax斜交旋转后,各因素负荷分布显示:因素1包括了购买意愿和自我一致性两个维度的项目,因素2和因素3则都是产品评价维度的项目,其中因素2偏重对产品的主观评价,因素3偏重客观评价。后测部分的KMO值为0.892,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明项目之间相关性很好,可以对该部分进行因素分析。对后测部分各项目得分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2个,占总方差的82.05%,能解释项目的大部分差异。对因素负荷矩阵作Pormax斜交旋转后,各因素负荷分布显示:因素1包括了购买意愿维度的所有项目和产品评价维度中主观评价的项目,因素2包括了产品评价维度客观评价的项目。

4.方差分析利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包,对前测和后测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群体性别与反馈意见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77)=0.76,p=0.386;群体性别的作用也不显著,F(1,77)=0.31,p=0.581;同龄群体的反馈意见对被试的态度改变作用显著,F(1,77)=13.09,p=0.001,当反馈意见为正面信息时,被试的态度改变分数差异不显著,当反馈意见为负面信息时,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前测分数。表明当接受到群体的负面意见时,被试对产品的评价显著降低,出现从众现象。我们认为,只在群体负面意见的条件下出现从众行为,反映了大学生在做出消费决策时普遍具有风险规避的心理。将自我一致性分量表的总分按照高低排列,以总人数的27%为分界,将被试分为高自我一致性和低自我一致性两组,其中,高组有被试有23名,低组有被试26名。对高自我一致性组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产品评价维度,没有显著效应:群体性别的作用不显著,F(1,17)=2.35,p=0.144;反馈意见的作用不显著,F(1,17)=2.90,p=0.107;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17)=0.07,p=0.801。在购买意愿维度,发现反馈意见的作用显著,F(1,17)=4.58,p=0.047,当群体给予正反馈意见时,后测的分数高于前测的分数;当群体给予负反馈意见时,后测的分数低于前测的分数;群体性别的作用不显著,F(1,17)=0.18,p=0.682;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17)=0.60,p=0.448。表明被试对产品的评价随同龄群体的评价变化而变化,出现从众现象。对低自我一致性组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产品评价维度,群体性别的作用不显著,F(1,21)=0.01,p=0.993;反馈意见的作用不显著,F(1,21)=0.37,p=0.552;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21)=1.17,p=0.292;前后测的作用显著,F(1,21)=13.34,p=0.001,不论群体性别和反馈意见为何种条件,后测分数始终显著低于前测分数。具体表现为:当反馈意见为正面信息时,被试对产品的评价改变不显著,但呈下降趋势;当反馈意见为负面信息时,被试对产品的评价显著下降。在购买意愿维度,没有发现显著效应:群体性别的作用不显著,F(1,21)=0.39,p=0.541;反馈意见的作用不显著,F(1,21)=0.30,p=0.593;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1,21)=0.39,p=0.541。

三、结论

本研究采用问卷形式的实验方法,采用代祺等人的研究范式,探讨同龄群体的性别(男、女)、同龄群体的反馈意见(正、负)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对量表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发现:在总分水平,群体的反馈意见对大学生态度改变的作用显著,表明大学生在消费这类产品时会出现从众现象;在购买意愿维度,自我一致性高的大学生受到群体反馈意见的影响,即当群体给予正面反馈意见时,大学生对产品的购买意愿显著提高,当群体给予负面反馈意见时,大学生对产品的购买意愿显著降低,表现出明显的从众行为。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消费习惯养成教育

一、大学生消费的主要特点

1.大学生消费的一般特点。(1)消费来源单一。为保证教学质量和对校园进行有计划、有秩序管理,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体制还采用比较封闭的管理模式。这种体制决定了大学生缺少更多的个人空间和时间,他们没有条件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从事较为复杂的社会工作,靠自己赚钱来完成学业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做依靠家庭资助、贷款或勤工俭学等方式的经济来源。(2)消费结构变化。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大学生的消费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3)消费欲望膨胀。部分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存在超自己基本需要,走向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形成依附于家庭的高消费现象。

2.大学生消费过程中常见的心理现象。(1)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从众性和盲目性是当代大学生消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受集体影响,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和从众消费。(2)攀比消费和情绪化消费。由于大学生消费存在从众的心理及虚荣心作祟,在追求享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形成相互攀比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3)享受消费和高消费。近年来受西方消费主义浪潮的影响,大学生中享乐主义思想非常严重,享受生活成为指导消费的新观念。(4)超前消费和负债消费。近年来,社会上流行负债消费和超前消费(今天花明天的钱)。受这种思想的引导,负债消费在大学中也悄然兴起,节约成为了难以启齿的话题。

二、大学生正确消费习-愤的养成教育

1.加强社会教育。(1)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大学生是现代技术最积极的响应者,受现代传媒技术的影响最大。(2)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群体是现代互联网最大的使用群体,如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在使用互联网。

2.力口强学校教育。(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方式。(2)整改学校周围的消费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大学生的消费环境主要是学校内部和校园的周边,所以,应对大学生所面对的消费环境进行一定的整改。(3)加强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整顿校园环境是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创设了养成正确消费观的外部环境,而对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养成正确的消费习惯。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在线评论;情感倾向分析;从众效应;归因理论

中图分类号:F713365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在线评论为人们在网上购物提供了大量参考信息,成为影响消费者网购决策的重要因素。在现实环境中,评论者对一个特定主题表达的“情感”可能隐含着大量可以被利用的有价值的信息。当我们认真阅读这些在线文本评论的时候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好评下面都是正面评论。从评论的极性来看,这些评论应该为好评,但从具体内容的情感倾向看,却很容易发现其实这些是包含负面评论的好评,严格地说是差评。

情感分类作为在线评论信息自动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已经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情感分类以互联网上的商品评论为研究对象,挖掘用户在评论中表达的情感倾向,即正面评论或负面评论。通过对消费者评论的情感分析,在庞杂的海量在线评论信息中自动识别有多少评论者持正面态度,有多少评论者持负面态度,可以帮助消费者了解评论者对某种商品的态度倾向分布,从而做出正确的购买决策。

本研究把用户从评价选项中勾选出的“好评”选项下面的文本评价栏中写出的关于体验和使用商品的文本评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在线评论内容进行情感分析,以有效识别评论内容所隐含的情感倾向及其对购买决策的影响。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一)从众理论和归因理论

当消费者在线上购物时,一般会比较关注信用和评级比较好的店铺和商品。好评数量的说服效果可以用从众效应来解释。 Bumkrant 将从众定义为建立一个群体规范并使得个体具有遵从这一群体规范的倾向性,即如果大量的他人都做出同样的选择将减少购买前的知觉风险和购买之后的决策遗憾,人们往往会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并忽视少数人的意见。在购买决策过程中,消费者通常将其他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作为产品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1]。当个体把从他人接受的信息作为产品真实质量的证据时,从众的压力来源于人际间信息的影响,从众效应受团体规模的影响[2],跟随大量做出相同决策的人们能够降低购后后悔的风险[3]。

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具有一种基本的预测和控制环境的需要,以及理解他人如何做的原因之所在[4],即当人们试图去寻找其他人行为的原因时,会考虑导致行为的原因究竟是个体内部还是外部的原因[5]。当消费者在意见平台上寻找产品评论时,会发现大量既包含正面也包含负面的信息。当处于低一致性时,即正面评论和负面评论差不多时,消费者可能会认为负面评论的作者对产品不愿意使用或者评价。然而,当消费者面临的是产品的大量正面信息或负面信息时,消费者倾向于知觉为高度的一致性[6]。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好评数量对用户购买决策有正向影响。

(二)信息易获得性与诊断力理论

情感倾向分析是对用户主动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挖掘,识别出这些内容的情感趋势――赞同或反对、高兴或者悲伤,了解用户真正感受。由于现实生活中中文对情感的表达往往是微妙的和复杂的,面向大规模文本时,需通过不同维度探测和评估文本对特定主题的情感倾向。Liu 等认为评论者的经验、评论的写作风格和评论的时效对潜在消费者购买决策有影响[7];郝媛媛等以电影的在线评论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包括正负情感、观点表达形式、评论体裁以及评论标题等影响评论有用性的重要文本特征[8];Chen等提出了评价在线商品评论质量的9个维度[9];蔡晓珍证明产品词汇量、修饰词汇量、评论者活跃度、评论支持率、评论长度以及情感表达强度指标在面向情感分析的评论质量识别中确实有较大的影响[10]。

Herr等人认为信息易获得性在消费者产品判断中具有中介作用。信息易获得性越强,越容易帮助人们形成对产品的判断,但若信息诊断力同时也较强时,信息易获得性的中介效应会减弱[11]。Ludwig的研究指出当负面评论中的情感内容与语言风格相匹配时即文本内容质量高时,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12]。戢芳等的研究认为消费者通常不会仅仅根据差评的数量做出判断,他们更希望了解差评的者是因何原因给出差评的,这样差评下面所跟随的评论内容就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一个关键因素[13]。本研究认为,当好评内容中透露出强烈的正面情感时,明确地告知他人自己购买商品之后的满足、愉悦的信息为高诊断力正向情感分享信息,用户就越有可能根据这条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当好评内容情感倾向具有中立性时,对用户购买决策的辅助作用较小。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好评文本内容的正向情感倾向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正向影响。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在线评论的总体情况为“正面评论占绝大多数,负面评论数量极少”,从归因理论的角度来看,占数量极少数的负面评论由于存在于大量正面评论当中,会使得评论的阅读者将评论归因于“高度的一致性”,而这“高度的一致性”后面是否隐含“不一致”?在大量的正面评论下,文本评论所隐含的不同情感倾向是否会对潜在顾客的购买意愿产生影响?

评论数量决定了消费者看到评论口碑的可能性。Liu认为口碑数量反映了口碑互动的总量,是关于某一产品和服务评论的数量;口碑数量越多,消费者接触到它的可能性越大[14]。郑小平的研究表明:在线评论数量越多,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越大;如果对某产品的相关评论越多,且评论中既有正面评论也有反面评论,那么消费者对产品的了解会更深入和全面,在线评论对其购买决策的影响更大[15]。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3:好评数量和好评文本内容情感倾向存在交互作用;

H3a:当好评文本内容的情感倾向正向时,数量多比数量少的好评对用户购买决策影响大;

H3b:当好评文本内容的情感倾向中立时,好评数量多对用户购买决策有影响;

H3c:当好评文本内容的情感倾向反向时,好评数量多对用户购买决策有影响。

综上,本研究构建图1所示的概念模型,即好评的数量和好评文本内容的情感倾向对用户的购买决策有影响,好评文本内容的不同情感倾向决定了好评数量对购买行为的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实验情境设计

本研究采用情景模拟实验法来检验上述提出的假设。实验设计为3(情感倾向:正向 vs 中立 vs 反向)*2(评价数量:20条好评 vs 5条好评)共6种实验条件,每种实验条件至少保证30个被试。本研究以选用没有性别需求差异,且大学生都很喜欢和感兴趣、网上评论又比较多的智能手环为实验商品,以其在线好评内容为研究背景。

在正式实验之前,利用抓取程序获取初始评论集,经过滤筛选后,选用ICTCLAS中文分词系统进行断句、分词,基于句子中出现的情感字及上下文的句法结构对比情感分类器来判定每个句子的情感倾向;而后邀请了20名不参加主实验的被试对象仔细阅读筛选后的评论,从“修饰词汇、情感表达、产品词汇、评价尺度”4个维度进行3量表评价,1分代表最低,3分代表最高(表1),对情感性倾向的好评进行操控性检验。结果表明正向情感、中立情感、反向情感的好评均值呈现显著差异(M正向情感=249 vs M中立情感=175,t=357,p=0038

正式实验开始,被试被随机分到6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的被试者阅读到不同情境设置条件下的相关评论,然后回答随后的与购买意愿有关的题项。为了保证所有参加实验的被试都仔细阅读了实验材料,本研究特意设置在每个评价组有一个情感倾向中性的中评。

(二)研究变量

1.被解释变量。将用户是否购买设为因变量。用户阅读相关评论后,选0表示用户没有购买该产品,选1表示用户购买了该产品。

2.解释变量。好评数量和情感倾向的评价内容为自变量。我们把好评数量分别确定为5条和20条。从“修饰词汇、情感表达、产品词汇、评价尺度”4个维度进行5量表评价,1分代表最低,5分代表最高。

3.控制变量。在问卷中,把购物经历、产品认知程度、用户对线上评论的态度及信任倾向作为控制变量,均采用linkert 5分量表测量。购物经历和产品认知程度用一个题项测量,购物经历“非常少”用1表示,“非常丰富”用5表示;产品认知程度“从没听说”用1表示,“非常熟悉”用5表示;用户对线上评论的态度用3个题项测量,分别是“购物总看网上评论”、“网上评论对我有用”和“网上评论使我对购买该商品有信心”;信任倾向用3个题项测量,分别是“一般都会相信他人”、“倾向于信赖他人”以及“觉得人性是可以信赖的”。

四、假设检验和数据分析

用线性回归模型检验好评数量和情感倾向评论内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共线性检验表明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容差=1,VIF=1

首先验证H1:好评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控制购物经历、产品认知程度、信任倾向和线上评论态度四个变量后,好评数量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β=0213,p

而后验证情感倾向的好评内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控制购物经历、产品认知程度、信任倾向和线上评论态度四个变量后,正向情感倾向的评价内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β=0331,p

最后,检验好评的数量和情感倾向评价内容之间的交互作用。控制购物经历、产品认知程度、信任倾向和线上评论态度四个变量后,二者的交互作用显著(β=0206,p005)时,好评数量的多少对用户购买行为并不会产生影响。

五、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首先,好评对用户购买行为的影响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好评数量和情感倾向的好评内容之间有交互影响,好评的数量和正向情感倾向的评论文本内容对用户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好评数量越多,用户购买的可能性越高,说明好评数量可以产生从众效应,从而对用户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其次,当好评文本内容的情感倾向正向时,用户会将其归因于商品评价内容透露出的购买商品之后的满足、愉悦的高诊断力信息,就可能根据这条信息做出判断和决策;当好评内容情感倾向中立但不极端时,用户归因于商品评价内容情感表达模糊,购买决策会受影响;当好评内容情感倾向反向时,用户归因于商品评价内容透露出的不满意,购买决策也会受影响。

最后,当好评内容正向情感倾向时,好评数量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数量最多的好评会显著增大消费者购买的可能性;当好评内容情感倾向中立或反向时,好评数量的多少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简单地通过好评数量判断好评的影响力是不准确的,好评内容的情感倾向才是关系到用户是否购买的关键因素。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首先,本研究仅仅考虑了线上评论的好评,但在实际的网络评价体系中,好评很多时候是确认收货时,对收到商品第一感觉(宝贝与实物相符)、包装、发货速度、服务态度或物流的评价,并不是真实使用或体验产品后的感受,而用户使用产品后进行的无法修改的追评,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商品情况,深入分析追评内容的情感倾向如何影响用户的购买决策无疑是关于线上评论的一个更有实践价值的研究。

其次,本研究只考虑了评论内容的情感倾向维度,今后的研究应该挖掘文本内容中其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力强的诊断性线索,从而完善对线上评论文本内容的研究。

最后,在线购物环境下,好评是用户选择商品和店铺的首选指标,这是好评具有的积极效应,但本研究没有把可信度这一变量考虑进来,未来研究可以考虑追评的情感倾向对消费者购买行为影响,以及各种评论可信度产生的积极效应与反向情感倾向的消极效应之间的权衡效应对用户购买行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umkrant, R.E., Cousineau, A. Informational And 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 In Buyer Behavior[J].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1975,2(3):206-215.

[2]Lascu,D.N.,Bearden,W.O.,Rose,R.L. Norm Extremity and Interpersonal Influences on Consumer Conformity[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1995,32(3):437-445.

[3]Sternthal,B.Tybout,A.M.Calder,B.J.Experimental Design:Generalization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M].in:Richard P.Bagozzi(Ed.),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Research,Blackwell Publishers,Cambridge,MA,1994.

[4] 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Wiley, New York,1958.

[5]Kelley,H.H.,Michela,J.L. Attribution Theory And Research[J].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1980(31): 457-501.

[6]Chiou,J.-S.,Cheng, C. Should A Company Have Message Boards On Its Web Sites?[J].Journal of Interactive Marketing,2003,17(3) :50-61.

[7]Liu Y.Huang X J. Modeling and Predicting the Helpfulness of Online Reviews[C].In: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2008: 443-452.

[8]郝媛媛,叶强,李一军.基于影评数据的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0,13(8):78-88.

[9]Chen C C.,Tseng Y D. Quality Evaluation of Product Reviews Using an Information Quality Framework[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1,50(4):755-768.

[10]蔡晓珍.面向情感分析的用户评论过滤模型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4):58-64.

[11]Herr P.,Frank R.,John K.Effects of Word of Mouth and Product Attribute Information on Persuasion:An Accessibility-Diagnostieity Perspective[J].Journal ofConsumer Research,1991(17):454-462.

[12]Ludwig,S.Ruyter,K.de,Friedman,M. More Than Words:The Influence of Affective Content and Linguistic Style Matches in Online Reviews on Conversion Rates[J].Journal of Marketing,2013,77(1):87-103.

[13]戢芳,周庭锐,尹训国.负面网络口碑特征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变化的影响-信息易获得性与诊断力理论视角[J].财经论丛,2013(5):95-100.

[14]Liu Y.Word of mouth for movies:its dynamics and impact on box office revenue[J].Journal of Marketing,2006,70(3):74-89.

[15]郑小平.在线评论对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the favorable text content on the users′ purchasing behavio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uantity of favorable comments and the positive sentiment hav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purchasing behavior. Moreover, there is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favorable comments and emotional tendencies of text content; however, the quantity of favorable comments doesn′t necessarily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users′ purchasing behavior. Only when emotional tendencies of the positive online comment text is high, he quantity of favorable comments will increase the possibility of users′ purchasing.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食品包装;个性化;色彩;设计

一.食品包装色彩个性化设计的起因

(一)费心理的需求

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埃尔·杰罗斯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购买具体的物品,而是在寻找潮流、青春和成功的象征。”然而受不同年龄阶段、消费层面、生活阅历、知识结构以及外来文化熏陶等影响,每个消费者看到同一食品包装时会有不同的感觉,因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需求。设计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两大需求成为人类设计的原动力。墨子说过:“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对食品来说,首先起码的是满足人的最基本温饱需求,然后再是包装设计带来的审美、心理上的关怀,包装色彩必须有新颖的感觉,才能引起顾客的注意,这是人类内心深处潜在的喜新厌旧的“恶习”所造成的。但长久以来食品包装设计中,化学化工论文用暖色来诱发食欲的这种逻辑思维定势成了设计师最热衷使用的方式。事实上,以往这种设计上的从众心理导致了几乎所有品牌的食品都湮没在同一性中而丧失最可贵的独特性。

(二)市场品牌的竞争

时至今日,随着消费者审美鉴赏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在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耳濡目染之下,消费者对色彩的理解也比过去更加理性、个性,并渴望在大同小异的包装中寻求全新的色彩刺激。消费者的需求不仅限于被动满足,而更在于主动创造,以此来满足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三)设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的需求,决定多元化的设计,也出现了多元化的食品包装色彩。从上个世纪80-90年代,个性化设计在多元化设计时期成为焦点,并逐渐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不仅在包装结构上赋予了个性化设计,包装的色彩设计也不例外。包装色彩的个性化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是从色彩上体现对人性的尊重,关怀,创造和谐、舒适的色彩视觉,更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成功的包装离不开先声夺人的色彩美感,色彩不仅起促进销售、树立品牌形象的作用,还具有呼唤情感的力量。色彩作为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会计理论论文具有类似语言的功能,在对人们形成直接、强烈的视觉中击的同时,又与消费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个性化食品包装色彩设计表现特征

个性化思维是指“突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对事情反过来想一想,站在习惯性思考问题的对面。克服常规色彩逻辑思维刻板、单一、从众的局限性,以达到创造机会的目的,以寻找事物中的新视点”。在食品包装色彩设计过程中,正确地运用个性设计思维,来冲击人们常规的视觉经验,从而创造性地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它的提出以不违背逻辑为目的,不抛弃色彩逻辑思维的既定秩序,兼容逻辑与非逻辑思维,运用大脑潜意识活动,在常规中求特异,从定势中寻觅突破,大胆而前瞻性的运用色彩,拓展食品包装色彩空间,充实包装色彩内涵,丰富包装色彩语言,使商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一)兼容逻辑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

色彩的可变性和多样性决定了色彩的复杂程度,但多数人都认为色彩具有的情感暗示作用,是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靠人的联想产生。因而,在食品包装的色彩设计中,设计师往往通过人们对色彩存在的一些固定联想而展开设计:比如,在炎热的夏天,冷饮食品的包装用冷色调,给消费者凉爽、降温、解渴的心理感觉;在寒冷的冬季,营养品、保健品等包装设计应采用暖色调,给消费者温暖和热烈的感觉。消费者的这种情感变化向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他们在进行色彩设计时克服常规的色彩思维模式,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多角度、多视点地丰富包装色彩的设计语言,从而充实包装色彩的情感内涵,拓展包装色彩的情感领域。如“娃哈哈”纯净水的包装设计就大胆地使用了暖色系列的红色,设计师从反常规的思路出发,让人联想到红彤彤的炎热夏日,进而联想到清凉可口的纯净水。总之,包装色彩情感的个性要求设计师摆脱传统色彩观念的束缚,运用设计新视点创造出色彩设计的新感觉、新样式,使包装商品在竞争中独树一帜、脱颖而出,促使企业的包装设计迈向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二)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的统一

食品包装色彩设计,首先应考虑它能否引起消费者的购买欲。近年来,许多食品包装色彩设计倾向于运用传统色彩与现代色彩相融合的配色方案。中国传统的色彩强调传神、写意的韵味,崇尚平淡自然、朴素幽深的意境,而具有现代感的色彩搭配则简洁、基础教育论文明快、时尚、优雅。两者的融通必然会使人产生亲切、自然、和谐、安详、人性化的心理体验,加深消费者对食品包装色彩的理解与回味。市场上流行的具有中国传统色彩的饮料包装“王老吉”,采用传统的中国红和黄色为色彩视觉主旋律,向消费者发起强大的视觉传达攻势,增强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已获得商业成效。人们欣赏着这样经典的包装设计,感受着源自色彩魅力的高品质生活,自然会与“商品”和“设计师”产生情感的互动交流。

(三)色彩诉求与消费者心理定位的统一

包装的色彩能否在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取决于商品所传达的视觉信息能否被消费者接受并产生视觉信息的反馈,提升消费的欲望,这就需要认真研究色彩诉求与消费心理定位。品牌标志运用蓝色与主色调的暖色形成对比,使整个雀巢系列产品具有浓郁的咖啡香味,并将雀巢咖啡的高品质信息运用色彩语言传达给消费者。财务管理论文这种风格的设计,更容易被年轻人、小资情调的中产阶级接受。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旅游者;行为;管理

一.引言

在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当今世界,旅游者作为旅游和旅游学研究的主体,一直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王德刚,1999)。近年来,旅游者行为的研究触角从旅游经济学过渡到旅游社会学再深入到旅游人类学,实现了逐步从经济现象到旅游本质的探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对旅游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谈及对旅游者行为管理的机制研究仍付阙如。由于旅游者行为对景区造成的影响愈来愈大,而旅游者行为管理开展被动致使景区保护成了单向又得不到呼应的工作,无形中也增加了景区的保护成本。因此,深入探讨旅游者行为管理机制既必要又迫切。

二.旅游者行为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因素

(一)一般消费行为

通过行为的具体表征可以把一般消费行为分为从众性消费和符号性消费。其一,从社会从众效应出发,旅游者在景区内的消费活动属于去个性化的旅游消费,并表现为缺乏主见的从众性消费,旅游者很难做出能够代表个人真实意愿的消费决策。其二,格登和理查兹(1920)在符号三角理论里阐述了旅游者购买旅游商品代表着告知、面子或炫耀中的一种或几种,价格不能真实的反映产品的质量和成本。除了满足期望,符号性消费还具有建立社会关系的作用,在旅游地、旅游团遇见的陌生旅游者之间可能会因为购买了相同的商品而进行更深层次的交谈;在居住地,旅游者同样可以以商品为媒介与同事、朋友交谈,从而维系其社会关系(Cohen,2007)。

(二)越轨行为

顾名思义,打破规章制度,特立独行甚至造成混乱及破坏的行为即为越轨行为。按照其出位程度的深浅可以把它分为对社会、自然、经济、文化等的环境排斥效应;破坏景区的旅游资源、基础设施、不爱护环境、插队、满口脏话、不配合景区管理工作和其他旅游者发生冲突等的逆反行为;对景区、旅游者造成安全隐患的旅游犯罪。对环境的排斥效应主要影响因素来源于外来文化在景区开发、社区管理、自然资源保护上态度和行为的强势。逆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个体人格差异和群体效应的叠加,从弗洛伊德的人格论出发,人们在异地进行旅游活动时常常会放纵人格中的“本我”,隐匿“自我”,忘却“超我”,加之旅游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逆反行为常大面积爆发。关于旅游犯罪的早期研究可追溯到Jud收集墨西哥32个州的数据研究犯罪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他发现财产犯罪对旅游业的影响较之暴力犯罪大得多,而后者仅仅起到微弱的影响作用。

(三)生态行为

生态行为是旅游者管理研究中一个重要内容,与其相关的各种旅游形式,如:慈善旅游、志愿者旅游、绿色旅游等概念也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本文将旅游者生态行为分为环保理念、天人合一的感受、原真性追求三种表征。其中,影响环保理念的主要因素是旅游者的内生因素,凭借不同个人背景产生的生态旅游行为理念,进一步支配并指导着旅游者行为,最终发展成为负责任的旅游者或生态旅游者。而天人合一的感受是以目的地选择为推动力,是一种契合东方哲学观的处事精神。原真性的追求则体现在旅游者内心对接触事物的原本面貌的渴望,亦可表述为旅游者对旅游社区文化的尊重和认可,自发地期望能够获得最原真的旅游体验。

三.旅游者行为管理的本质探索

旅游者行为管理系统的基础源于旅游主客体间相互营造的市场供求关系;推动力来自旅游者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可变的意识观念;目标是实现旅游者满意的旅游体验和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双赢。

由于旅游者行为以内在心理需要为驱动力,并且不断的受到外部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致使旅游者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角色转换时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应症状,一些消极的群体行为就会随之暴露出来。针对由复杂个体组成的旅游群体活动,旅游者行为管理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1)以游客为导向的自主型管理;(2)以律法为导向的强制型管理;(3)以景区为导向的契约型管理;(4)以其他游客和景区为导向的协同型管理。不同类型的旅游者行为管理模式不是孤立的存在,他们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应用到现实旅游活动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旅游目的地类型或具体的游客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也可以是多管齐下。

参考文献:

[1] Michael Hughes,Carolyn J.Kroehler.Sociology:the core[M].2008.

[2] Swarbrook.J.,Horner.S..Consumer Behaviour in Tourism[M].2006

[3] 彭兆荣.旅游人类学[M]民族出版社,2004

[4] 徐红罡.旅游系统分析[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5] Elizabeth A. Halpenny.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s and park visitors:The effect of place attach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30(2010)409-421

[6] 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传播心理学是激发人购买动机,促成其购买行为的重要学科。本文拟从传播者原理、受传者的特征以及整个传播的心理过程,分析研究心理原理在广告传播中的作用。

不花钱去传播,是宣传;花了钱去传播,是广告。广告是所有传播艺术中最主要的一种,在现代生活中它无孔不人,甚至创造灾难也创造奇迹。

一天中,每一时刻里,我们面对着纷纭变幻的信息,每个法国人据说每天要接受五百到一个个广告信息,但人们真正记住的能有几则?五条、十条、还是一条?这就迫使公共关系人员不得不研究研究传播艺术,以便艺术地传播。

传播作为一门专门性的科学,涉及到经济学、市场学、社会学、美学等多种学科,我们仅从激发购买动机,促成购买行为的角度谈一谈传播中的心理学。

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因素很多,仔细分析一下,传播心理学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基本原理:

1.整体形象原理。撰写广告文稿不能把目光仅仅盯住商品的某个局部,必须把着眼点放到同该商品有关的整体。例如,写一则推销香皂的广告,仅仅说这种香皂“除污洁体”还远远不够,还应当同人们整个沐浴活动联系起来,“使你浴后神清气爽,身心舒畅,百倍提高工作效率”,这样才有效果。

2.动态原理。传播必须适应人们变化着、发展着的心理状态。当人们渴求进人电子合成器奇妙音响世界的时候,你还一昧停留在宣扬留声机“保证耐用十年以上”,就不识时务不识相,“现代音响效果,逼真摹现几十年前金嗓子周旋的天涯歌女’,效果定会不大一样。

3.情感原理。传播是情感宣传,不是理智辩驳,诉诸的是人们的感性不是理性。传播文稿切莫把重点放在讲道理或传播知识上,而应当着眼于诱发消费费的感情,妇女用品广告不能光讲为什么要用些用品的大道理,而应当号召以“今年二十,明年十八”,触动其感情,撼动其心肠,促使其购买。

4.异质性原理。传播应当使人受到突如其来的刺激,产生深刻的印象。

一则广告所起到的效果应该象巴黎罗伯尔广告公司经理达尼埃尔罗·伯尔所要求的:“如同有人狠狠踩了你一脚,而你痛苦的大叫一声。”

为此,一个身穿“奥利牌”短裤的男从由慢跑飘然而起;一群孩子手弹电子计算机脑袋越胀越大;健壮的奶牛跳起轻快的华尔兹舞,奶如泉涌···……,广告,无奇不有,出奇制胜。

5.从众原理。e}阿伦林为“从众”这样下定义:由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所引起的人行为或观点的变化,素罗蒙·阿西所做的著名的直线判断验证了这一原理。e}阿伦森并且进而指出,如果诱发人们从众的诱因又来自一个可信的、极有吸引力的人物(如某些独一无二的专家、一级演员、前述之奥运会十项全能冠军)则被诱使从众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以上,我们从传播者的角度,谈了广告中经常运用的心理学原理,那么从受传者或者接受者的角度来看,是什么阻碍了他被传播或接受传播呢?影响接受者被传播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自我估价;二是情绪和心向,分别述之:

1.自我估价。所有的听众、观众或读者的自我估价均不相同,我们经常说到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人很难被说服,而那些自我估价较低的人则较易被说服,同样的情形也存在于知识阶层和非法知识阶层;老年人和青年人,男人和女人之间,与被说服性关系最密切的个性变因是自我估价,一个感到自己能力不足的人比一个自信的人更容易受劝诱性宣传的影响,因为每一个人内心里都有一种本能的倾向。相信自己有可能理正确,更完善。

2.情绪和心向。这是另一个与接受者有关的重要因素—头脑的状态,即接受者接受宣传时所具有的心情。应该注意到人们有期望自己能够抗拒诸如电视广告节目这类劝诱性宣传的心向,当一个人确认某种宣传正企图用花言巧语劝诱他们,他就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不受劝诱。杰克·皮雷姆把它概括为对抗理论—传性的宣传因传播性太显眼或太强烈,则可被认为侵犯了一个人的选择自由,从而激发这个人对此信的对抗。因此,整体形象原理也好,情感、异质、从众性原理也好,都要注意消费者的自我估价以及情绪和心向的因素。

.根据上述传播者的原理,接受者的特征,有以下几点建议是应该提醒传播沟通者注意的:

1.不靠歪曲和欺骗手段来音住处的有效性是可以做到的。

2.接受者的观点容易受既是专家又是可信任的人的影响。

3只要我们信任和喜欢某个人,既使清楚地知道他正企图影响我们的观点而又能从中受益,我们往往还会受其影响。

4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宣传者所表明的态度明显地与他的利益相反,宣传的有效性就会增加。

明确了上述传播心理机制的运衡规迹,有利于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促成其购买行为。

上述的原理在具体运用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注意—这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首要心理因素。

传播能引起注意,意味着成功了一半,传播若不能引起注意,则上述心理原理等于釜底抽薪。

引起注意的具体方法不一而足,让我们先看看心理学中的注意到底指什么。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其特征是聚精会神。其产生有主客观原因。客观原因是刺激物的特点,如突出鲜明、新颖强烈、变化多端等,主观原因如对当前事物的态度、心境、兴趣、需要等。注意能使人们在一定时间清晰地反映一定事物而离开其余事物。其生理基础是大脑皮层优势兴奋中心的形成和稳定,是根据负诱导规律一皮层上一些区域的兴奋,引起其它区域的控制而发生的。对于任何信息的接受,都以注意为前提:注意有集中性、注意范围、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等基本特征。

引起注意的方法有四:

1.正确运用视听媒体。视觉传播(电影、电视、报刊、招贴等)有利于引导起有意注意,正确选形象,色彩、构图等手段,造成准确、洗炼、夸张、变形、对比、时空等客观诱因,是视觉传播必须注意的方法,如旅游招贴《泰山东海观日出》,左面是壁立顶天的玉皇顶,右边是处于黄金分割在线的一点鲜艳欲滴的红日,视感极强,引人注目。

2.着眼于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德国阿迪达斯是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年产28万双足球鞋,年销售额20万亿马克,即使是美国的奈克及日本的虎牌也只能望其项背。一个超级球迷在众多的推销广告中无疑会对阿迪达斯特别垂青,因其关心,格外注意。

3.促发联想扩大注意值。促发联想的广告比比皆是,效果一致,试想在两家发廊门前各挂一个广告牌,一则是“请进,烫发”;另一则是“约会前,美发,请进”,后者效果远胜前者。

4.运用异质性原理增大注意力。胶液公司做广告,独出心裁地把宇航员粘在航天飞机上,异质刺激使注意力增磊。优秀的传播是天才的想象力的精彩作品,在这方面中国人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因为这是一个想象力飞扬的民族。《西游记》的想象力与《铁臂阿童木》的想象力何止相差十个数量级,何以在中国的广告市场上人们注意到的净是日本广告……每一位中国广告设计人员为此都应当思一思、想一想。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服装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展现起来的,是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服装的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产生与发展却是人们心理欲望的直接反映。这些心理因素包括求异心理、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研究服装流行的心理因素,有利于服装产业的发展。

服装流行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在某一群体中广为流行的款式、色彩、质料、图案、工艺装饰及穿着方式,是指整个服饰的流行倾向,包括上层向下逸散或下层向上浸润的垂直流动、服装在水平面上发生变异的横向水平移动和具有立体流向的循环流动三种类型。服装流行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展现起来的,是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对服饰更高层次的追求。

服装的流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因素、科技因素、政治因素等,但其产生与发展却是人们心理欲望的直接反映。因为,只要有人和人群,就会有模仿行为及从众心理的出现,就会有趋新、求异的追求欲望,这些心理需求和行为是造就和形成服装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一、服装流行中的求异心理

服装流行的产生首先是个性追求的结果,是人们求新、求异心理的反映。在个人心理机能方面,一般来讲,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表现自己的个性特征,总是希望在他人心目中形成“自我”。求新、求异心理正是个性的显示,这是一种追求商品的新颖、奇特和趋于时尚的心理。在服装流行中,那些最先身着“奇装异服”的人,实际上表达了他们借助于服装,借助于社会公认和许可的审美手段,在社会认可的准则范围内突出自己形态优势的愿望。这种流行中个性追求的自我实现是流行的个人机能。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试图通过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来提高身价,表现自我,超然于不如己的人;另外,流行又是一种自我保护,试图用出众来避开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个性机能的这两个方面,好象是不相容的、对立的,实际上是统一的,是一种人格的不同表现。作为个性追求的流行是表现外在的东西,作为自我保护的流行是藏于内部的东西,是由于自己的某种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感、防卫心。因此,对流行的追求是对自卑的一种克服,也是对自卑的一种超越。

人们的这种求新、求异心理,导致了服装流行的新奇性特征,即流行的样式不同于传统,是能够反映和表现时代特点的新奇样式。从时间角度看,流行的新奇性表示和以往不同,和传统习惯不同,即所谓“标新”;从空间角度说,是表示与他人的不同,即所谓“立异”。标新立异正是人格独立的一种反映。

如果稍加用心地翻阅历史上的报纸和杂志,就会发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行服装上的前卫风格,分别演绎了从50年代、60年代到70年代以来的社会现实,前卫的街头文化,即表现为50年代的“垮掉的一代”,60年代的“嬉皮士”,70年代的“朋克”,80年代的“雅皮士”,直到90年代的“X一族”。前卫的服饰风格成为他们反叛的一种精神象征,反映了反叛、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因对现实的失望与厌倦,只好在前卫风格的文化圈子里,寻找其精神寄托的社会现实。如20世纪60年代,欧洲女性在放任、自由的思想和心理作用下,在穿着上追求怪异和随意性,导致透明衣料的女装饰以小圆金属片流行,充满着诱惑;金属服装也以怪异的形象出现,并且饰上小铃铛,以增加一种音响效果。

二、服装流行中的从众心理

与上文所述的与众不同,希望突出自己不满足现状、喜新厌旧、不断追求新奇和变化的求异心理不同,因为抗拒出众,不大愿意随便改变自己,希望把自己埋没于大众之中、墨守常规并心安的从众心理也会导致服装的流行。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从众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群体或社会环境的压力下,改变自己的知觉、意见、判断和信念,在行为上顺从与服从群体多数与周围环境的心理反映。一种新的服装样式的出现,周围的人开始追随这种新的样式,便会产生暗示性。如果不接受这种新样式,便会被讥笑为“土气”、“保守”。由此对一些人便形成一种无形压力,造成心理上的不安,为消除这不安感,迫使他们放弃旧的样式,而产生追随心理加入流行的行列。随着接受新样式的人数增加,压力感也在增加,最终形成新的服装流行潮流。服装流行中的从众心理,一方面反映了人们企求与优越于己的人在行为上和外表上一致,使自己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表现出模仿消费与攀比消费。现实生活中,许多年青人出于对明星的崇拜,从而对其穿着方式、外在形象的刻意模仿,颇具代表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的归属意识。这是由人们具有寻求社会认同感和社会安全感的需要而决定的。当一个人的思想现实行为偏离了所依存的群体或违背了群体规范,便会受到指责或孤立,从而造成心理上的恐惧。为避免这种结果,人们总是趋于服从。在归属意识的支配下,人们就会随从群体中大多数人的行为,即“随大流”,“赶时髦”。正是由于这种从众心理的存在,所以流行在个性追求,自我表现的同时它所具有的标准的特征又限制了个性。因此,在流行过程中,存在一种盲目模仿新奇的东西而失去个人特点的趋势。

中国学者苗莉和王分析影响服装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时强调:“影响服装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包括群体服装行为的特点,群体对个人服装行为的作用方式和原因,组成群体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与服装的关系。”二位学者的观点出自他们编著的《服装心理学》之中。他们关于感染的论述使我们对受众的服装行为找到了理论依据。感染是指一个人不自觉地、不由自主地接受别人情绪的影响,并使这一情绪蔓延到其他群体中的成员。感染是双向性的,互相加强的。在不同场合,人们对服装有不同的要求,如中国婚庆的场合要打扮得喜气洋洋,人们在这种场合下会感到自己很高兴,同时也给别人带来愉悦心情。西式的婚庆喜欢用典雅庄重、洁净自然的白与黑或点缀以少许艳丽的色彩,给人一种纯洁、美好的感受。牛仔服流行的心理原因就有“感染”的效果。感染可使某群体很快地接受特定的服饰,第一个穿着的人表现出信心百倍,那么别人对于服饰的接受不一定是出于认识上的,而可能是出于情绪上的。

由于人们的趋同和从众心理,决定了服装流行的普及性特征,即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一社会阶层或群体的成员对某种样式或行为方式的普遍接受和追求。这种接受和追求是通过人们之间的相互模仿和感染形成的。众多的人通过追随某种衣着服饰形成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的流行普及。

三、服装流行中的模仿心理

人们之所以会形成在一段时期内追求同一形式的美感的社会潮流,这是因为少数人的求变心理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模仿,而模仿又形成了被追求的色彩、款式等形式的普遍流行。

模仿是人的一种自然倾向,模仿是对别人行为的重复。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善于模仿。模仿是从儿童开始的,而且人类借助于模仿获得自己最初的认识,并能使人得到某种满足。模仿是服装流行的动力之一。追星族的装扮。是一种模仿,东施效颦也是模仿。从古到今,上层社会人们的穿戴,特别是名人的服饰打扮,的确对服饰的流行曾经发生过,并且仍然不同程度上发挥着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从历史上看,无论西方还是东方,帝王、宫廷贵族等统治阶级在拥有绝对的政治特权的同时,也掌握着流行的领导权。高傲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为遮掩脖子后边的伤疤,使扇形的高耸于后领的“伊丽莎白领”风行一时;法国国王路易十三用假发掩盖其秃头,使男子戴假发流行了一个多世纪;英国王妃戴安娜,其穿戴气质至今仍被许多西方女性崇拜模仿……二十一世纪,社会涌现出许多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里的成功人士,如企业巨子、著名影视歌星、政府要员以及相关的配偶及子女们等,他们在着装打扮上往往不惜一掷千金,请最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为其量身定制、专业打造。名人即意味着成功,从而受到人们的羡慕,他们的生活方式、着装仪容,均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人们在追逐模仿中获得了尊贵和与众不同的感觉,同时给了时尚一股不可抗拒的原动力。2001年的上海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参加会议的各国领导人身着唐装,个个神采奕奕,让世界人民领略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服饰魅力,随之在全国掀起一股唐装风潮。几乎大街小巷,五颜六色,花团锦簇。一时间,各大商场都有售,许多长者都买来穿,甚至花团锦缎的原材料都缺货,创造了上百亿元的“唐装经济”。又如比尔盖茨出现在公众面前时常穿休闲西装而不系领带,这种轻松随意的穿着为IT行业及其一些领域的人士争相仿效,成为成功男士的着装潮流。因而各种商品之所以不惜重金聘请名人做广告也是基于人们这种模仿心理。

模仿大致可分为直接模仿、间接模仿和创造性模仿。直接模仿即原封不动的模仿。如儿童对大人行为的模仿。这种模仿容易产生盲目跟从的现象。间接模仿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加入自己的意愿和见解的模仿。这种行为可促使流行迅速扩大。创造性模仿是在模仿中加以创造。既可使自己区别他人,又能跟上时代潮流。创造性模仿贵在创新,通过模仿而使原来的款型、色彩特征增加新的意境,是有的模仿态度来以不同的方式被人们接受和采用。

随着人们自我意识的逐渐提高,面对流行潮流,模仿有了选择性,是加入了改造的模仿。竞争性模仿,是指在模仿时不只简单地对别人的行为进行复制,而是一种超越性的模仿,社会中的攀比现象就是如此。女子的服装行为中竞争性模仿比比皆是,一个人出众的打扮,会引起别人超越性的模仿,于是价位越来越高,流行的服装一点点地向极端方向发展。新晨

四、服装流行的心理因素带来的启示

研究服装流行的心理因素,可以从深层次把握服装消费行为的内在本质,了解行为背后隐含的心理变化规律,准确描绘新款服装在市场上的营销发展轨迹,以助于服装企业制定有效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如对消费者的消费心态、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帮助公司进行准确的风格定位,还可以帮助公司发现新的细分市场,弥补空白市场的欠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各类顾客的需求,从而培养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偏好,提高品牌忠诚度。我们可以通过消费者心理描述法准确描述消费者的生活轨迹和消费态度,透过消费者个性特征的表面去深入了解他们的动机、需求、喜好、品牌意识以及品牌忠诚等等,从而进行准确的品牌风格定位,建立独特的品牌个性。有时,我们会以头脑中假设的简单的消费者形象来进行品牌定位,例如有—个服装品牌的定位为25~35岁的时尚白领女性。这样的定位是模糊且不准确的,也许这个品牌拥有者会惊奇地发现,许多40岁以上的女性也在购买他们的服装!所以必须借助消费者心理描述法来深入、详细地了解消费者,与他们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因此对消费者心理描述法的调查与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著名西服品牌洛兹以其简洁精细的裁剪,成熟、理性、包容的色彩和面料,简约的设计手法,诠释了当代都市白领的心态和生活方式,表现了简约生活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传达着一种个性、自由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追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设计师要牢牢把握消费者的心理变化规律,进而引导消费流行。任何艺术形式都会被作为“经验”固定下来,又以一种“科学”的方式传授与人。设计师要针对人们的服饰消费心理需求进行科学的预测,总结其规律。当然,无论怎样对流行趋势预测,未来毕竟都是一个变数。只有找准服装流行的基点,认真剖析流行的时代性及消费群体的地域、年龄、心理等具体特征,才能准确把握流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L.G.希夫曼,L.L卡纽克.消费者行为学[M].第7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75-77.

[2](美)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M].第5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73.

[3](美)大卫·布鲁克期.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64.

[4]刘晓刚.时装设计艺术[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1997.

[5]张理等编.消费心理学[M].天津:天大出版社,19973.

[6]赵平等编.服装心理学概论[M].上海:中国纺织出版社,1995.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上海市房地产消费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 调查 定性定量的分析诸多影响上海市消费者购房决策制定的因素,并从把握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对房地产市场 营销 提出建议。

随着我国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的稳步发展,房地产行业也蓬勃发展,已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提出建议

上海市房地产 市场 消费者 心理 呈现出以上特点,在市场 营销 过程中,把握消费者心理特征无疑将取得更好的营销效果。本文试从把握房地产消费者心理的角度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营销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需全面细致地进行 调查 ,把握需求信息尤其消费者心理信息分析

这一工作要摸清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产品,具有哪些消费习惯,消费者有怎样的 审美 观念,对产品有哪些特别的要求等,然后根据消费心理合理地进行产品定位。开发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建造过程中使用哪此工艺等都必须围绕消费者心理需要展开。

(二)要善于从众多消费者多样性的消费心理中提炼具有共性的心理特点,准确地进行客户定位

从目前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来看,房地产营销还没有到针对个人心理需要“量身定制”的程度,而往往是针对一批消费者开发一批产品。消费者心理需求各种各样,但是在某一层次的消费者中还是存在着带有共性的消费特点,如何把这些带有共性的心理提炼出来,贯穿到房地产再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只有将共性心理提炼出来,营销人员才能准确地把准潜在的消费群体,实施客户定位。

(三)实施名牌战略,进行形象定位

名牌战略就是企业通过对自身的产品、 管理 、服务、商誉等进行宣传,让消费者对企业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并形成习惯性消费心理的过程,它不仅仅是利用某一方面信息对消费者实施影响,而是通过多种“良性”信息对消费者心理进行长期影响。

(四)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技巧影响消费者惯有的消费心理,诱导其形成购买决定

房地产营销人员科学地运用一些营销技巧(如营销人员细致地服务、详尽地讲解等),同样可以与消费者形成心理共鸣,促成交易。

参考文献:

[1]尹志东,成都市主城区住房需求结构分析[d]. 电子 科技大学.2007年.

[2]张晓斌、张声东,试论我国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策划模式[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2期.

[3]万浩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和行为分析[j].江西 社会 科学.2006年06期.

[4]邹高禄,成都市商业房地产市场需求敏感性因素分析[j].资源与人居 环境 . 2004年05期.

[5]吴琦、杜骏,试论 建筑 市场的营销特点[j].理论月刊.2002年05期.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9篇

根据美林证券预估,至2014年止,全球奢侈品市场的销售金额将以6.3%的年复合成长率上扬,其中,我国将以14.8%的最高成长率成长。在这样的趋势下,对市场现有奢侈品产品包含的设计美学以及消费者的购买心理进行调研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对奢侈品行业的设计与发展进行研究和展望。

奢侈品的设计美学

众所周知,仅依靠品牌效应难以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奢侈品之所以能保障经久不衰的品牌寿命,与其产品本身带来的设计魅力密不可分。根据此次对奢侈品市场的调研分析,可将奢侈品的设计美学归根为以下几个特征:有温度的手工艺术,昂贵、稀有的材料以及独特的设计风格。

1. 有温度的手工艺术

即使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产机器代替传统手工,人们还是会追求工匠的手工制品,因为这些手工制品拥有机器无法达到的美妙。奢侈品牌一直保持着手工制作的传统,并保证其完美品质。例如在爱马仕的工厂里,一位工匠每周大约只会制作十五只皮包,从选皮,切割皮料到缝制,每一步骤都精益求精。即使是皮包上的一个金属配件,也会经过捶打、拉伸、磨光等步骤使之散发出珠宝般的生命光彩。很多奢侈品牌以传统的或独特的工艺著称。“马鞍针”是爱马仕传承了100多年的特有的缝制马鞍的针法,是运用两根针一根线的缝法,以保证骑士安全的牢固的针法。如今这种针法被用在了缝制皮具上,使之异常的牢固耐用。

2. 昂贵、稀有的材料

奢侈品大多使用昂贵、稀有的材料,这符合与其他大众商品拉开距离的品牌定位需求以及人们追求新奇的心理特性。奢侈皮具常使用牛、羊皮两种材质,而牛皮又分为颈部皮,小牛皮,公牛皮等,羊皮也会按照羚羊皮、公羊皮等细分。同时还有鳄鱼皮、蟒蛇皮、袋鼠皮等其他特种材质。公司从世界各地采购上等皮质,再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的精挑细选。在材质的处理上也会使用大量创新技术,例如路易威登经典的Monogram帆布系列。Monogram帆布是一种喷胶帆布,在合成的纤维制成帆布之后,将化纤溶胶直接喷在上面,压花而成。与普通帆布包不同的是,Monogram帆布具有防水,防刮花的特点,这种轻盈和坚固耐用的质料已成为路易威登完美品质的标志。

3. 独特的设计风格

设计风格也是奢侈品的设计美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明确的风格及设计理念是品牌打动人心的关键。例如,MIUMIU是定位于女性消费者的品牌,设计风格轻灵简约。在材质上MIUMIU多使用羊皮、清逸布料等柔软的材质与金属链条搭配,颜色上多用蓝色、粉色等明亮轻快的色彩,形式上经常会采用一些不同的形状以及运用褶皱、蝴蝶结等元素来加强女性的特质。这些鲜明的设计理念使MIUMIU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此外,很多品牌会一直延续着自己的品牌设计基因,并随着时代的改变进行新的演变。如菲拉格慕的“Gancino”。Gancino 的创意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这种金属扣环应用到菲拉格慕的各种皮革配饰和鞋品中,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声名鹊起,如今菲拉格慕品牌的皮带、皮包等用具仍然沿用这种金属扣环。 Gancino这一独特的标志已是菲拉格慕的品牌象征。

奢侈品的消费心理分析

1. 奢侈品消费心理分析

通过分析不同购买群体的消费心理,可以将中国奢侈品购买者的消费心理分为三种:符号性消费心理、从众性消费心理以及享乐性消费心理。

(1)符号性消费心理

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的数据,有76%的人群认为奢侈品是超出实用价值的“社交符号”,象征着财富、社会地位。基于这种认知,当人们拥有足够的财富时就会消费奢侈品,以此证明自己从属于某个特定阶级的一员。对于一个普通白领而言,一件奢侈品手袋往往要花去几个月工资,而这种独有的奢侈品符号却可以给他们带来自我的存在感与优越感。这种符号消费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出现了对奢侈品趋之若鹜的现象。

(2)从众性消费心理

相比西方人注重独立自我的观念,东方人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即更容易被身边人群带动消费,这就产生了从众性消费的概念。当某种消费品在部分人群中开始流行时,这将引起其他人的追随,以保证与他人的行为一致性,避免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这种从众性的消费使人们在购买奢侈品时更多关注社会趋势而非自我需求。

(3)享乐性消费心理

奢侈品以卓越的品质特征和优良的设计被人们所喜爱。对高收入阶层来说,奢侈品已不仅仅是一件商品,已成为了一种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他们并不会为了追随大众而消费,而是在众多品牌中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奢侈品消费对于此类消费者而言,为了追求生活的精致与自我享乐而消费。

结语

奢侈品消费在我国的与日俱增并不是偶然。 奢侈品代表了时尚业最前沿的设计与最顶级的品质,特有的手工技术、材料选择与品牌风格的传承组成了各大奢侈品牌独树一帜的设计美学理念,这也是奢侈品的精髓所在。从消费者的角度而言,奢侈品充分满足了其个性辨识、享受产品的高质量高水平设计的消费心理需求。虽然仿冒品的出现影响了奢侈品的部分销售市场,但对于正处在奢侈品消费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奢侈品消费仍然是未来商业上的一块丰腴之地。

从众消费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本文试图从行为金融学的预期理论、财富幻觉、过度反应和从众心理角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进行解释,希望能给理论研究者、投资者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财富效应行为金融学

消费函数理论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房地产、股票等财富与消费的关系。然而,很多经济现象无法仅仅从经济学自身角度得到解释,比如房价上涨往往得不到基本经济面的支持,股价上涨严重脱离公司价值。行为金融学将心理学、决策科学与金融学、古典经济学结合起来分析金融市场,克服了传统经济学研究方法的一些弊端。行为金融学能够很好的从消费者主观因素和心理因素,对房价变动影响消费的财富效应进行解释。

一、预期理论

与理性人假说不同,西蒙(Simon,1955)认识到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判断决策的主观偏差。基于此,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1979)对冯.诺依曼(VonNeuman)和摩根斯特恩(Morgenstern,1944)年提出的期望效用理论进行了修改,提出新的决策理论——预期理论。预期理论用值函数v(x)和决策权重函数π(p)代替了期望效用理论中的效用函数u(x)和概率P。

期望效用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PiU(xi)(1)

预期理论的最优决策函数为:

maxE(A)

S.TE(A)=Σπ(Pi)v(xi)(2)

式(1),(2)中,E(A)为效用值;

u(x)为效用函数,P为概率;

v(x)是决策者对x的心理效用函数;

π(p)是决策者对客观概率的权重函数;

值函数v(x)的特征在于,在获利区值函数为凹函数,即当x>0,v″(x)≤0;在损失区值函数为凸函数,即x<0,v″(x)≥0。

值函数的特征解释了房地产价格变动正负效应对消费、国民经济的影响。消费的增加或减少不完全取决于当期财

富价值,还取决于对未来财富增加的预期。当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时,人们基于过去价格的上涨产生房价进一步上涨的预期,未来收益的增加将刺激现期消费支出的增加。而房价下跌会加重他们的悲观情绪,从而减少当期消费。预期理论的值函数特征更能解释房地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对消费的不同影响,即房价上涨的正财富效应小于房价下跌的负财富效应。特沃斯基(Tversky)和卡尼曼(Kahneman)把房价正负财富效应的非对称性归因于,人们对于亏损的沮丧程度往往超过同等盈利带来的快乐。

二、财富幻觉和影子财富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Fisher,1928)提出货币幻觉,指出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作出反映,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人们往往根据名义货币额的增加而增加消费支出,从而产生财富效应。房地产具有居住和投资的双重属性,当房屋被用于投资时,房屋具有虚拟性质。房屋的预期价值就是“影子财富”,当预期房价进一步上升时,投资者的这种财富就增加。但只有将房屋变现后,才能得到实际上的财富。影子财富与实际财富的差额称作“财富幻觉”。根据行为金融学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仅取决于劳动收入水平或一般物价水平,还取决于对资产增值的预期。而货币、股票和房地产是居民最重要的三种资产(托宾Tobin,2000)。因此,房地产资产增值的预期越高,则影子财富或财富幻觉就越多,当期消费支出就越多,消费的增加刺激需求的增长,房价上涨的预期进一步增强。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房价预期下跌,居民的影子财富缩水,由于财富幻觉的作用,居民消费支出减少,消费的减少导致经济的进一步衰退,房价下跌的预期进一步增强。

假设供给曲线S固定,初始的需求曲线为D0,相应的价格水平为P0,消费为Q0。当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时,比如降低利率,或者直接增加银行信贷,消费曲线外移至D1,此时消费为Q1。需求曲线的外移使得一般物价水平增加,同时增强房地产价格上涨的预期,已拥有住房者或者投资者的住房价值将增加,基于财富幻觉,需求曲线再次外移至D2,相应的消费为Q2。则(Q2-Q1)为财富幻觉引起的消费增加额。

同样的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房地产价格降低引起的财富缩水的幻觉导致的消费减少(如图3)。房价的降低通过财富幻觉引起消费降低(Y1-Y2)。

三、过度反应、过度自信

“过度反应”描述的是投资者对信息理解和反映上出现非理性偏差,从而产生对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德邦特(Debondt)和塞勒(Thaler,1985)系统地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认为“过度反应”是和贝叶斯规则“恰当反应”相对而言的。针对贝叶斯规则中投资者完全理性,对信息理解的一致性、无偏性,“过度反应”认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非理性,对信息反应情绪化,易产生过度反应,导致估价的过高或过低。卡尼曼(Kahneman)和特维斯基(Tversky,1974)提出代表性启发式思维对过度反应进行了解释,当一客体具有的显著性特征可以代表或类似所想象的某一范畴的特征时,则它易被判断属于该范畴,人们过分强调了这种显著特征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它属于其他潜在范畴的可能性,从而导致反应过度。

“过度自信”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自信。丹尼尔(Daniel)、郝舒拉发(Hirshleifer)和萨博拉曼亚(Subrahmanyam,1998)将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定义为高估他的私人信号而不是公开信号的精确性。根据本(Ben,1965)的归因理论,人们倾向于把过去的成功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把失败归罪于外界因素。当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一致时,投资者的信心将会膨胀,而当市场走势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矛盾时,投资者的信心并不是等量地减少,因为他们倾向于将这种结果归因于客观原因。

当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与投资者的私人信息吻合时,往往导致投资者的信心膨胀,因为过去房价的走势进一步提高了房价上涨的预期。投资者的过度自信以及过度反应往往把房地产名义财富增长当作实际增长,把房地产财富增长当作永久收入增长,从而扩大消费支出。

四、从众心理

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不能做出完全独立的判断,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行为主体认为这个结论很可能是正确的,所以也做出相同的判断①。这种行为称为从众行为,或羊群行为。凯恩斯(Keynes,1934)在指出:投资收益日复一日的波动中,显然存在着某种莫名的群体偏激,甚至是一种荒谬的情绪在影响整个市场的行为。费斯汀格(Festinger,1957)在描述从众行为时指出,当遇到冲突时,我们的思想会潜意识地剔除那些与整体关联性最弱的看法,不自觉地寻求平衡。

在房价的持续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如果多数投资者是理性的,彼此相互独立,那么正确或错误的思想对房价造成的影响将可能彼此相互抵消,其结果不会导致房价的暴涨暴跌。然而更经常的情况是,大多数投资者在房价持续上涨或下跌过程中失去理性,有限的能力和特定的行为极易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导致过度狂热或恐慌情绪,从而追涨或杀跌。从众行为还可能导致消费领域的财富效应,房价的上涨使住房投资者的收益增加,从而增加消费支出。根据位置消费理论,人们不仅追求绝对消费量的大小,更注重自己的相对消费地位,住房投资者由于房价上涨增加消费支出往往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②,即使他们的收入没有增加,从而产生正的财富效应。当房价下跌时,投资住房者消费支出的减少可能引起其他消费者消费支出的减少,从而产生负的财富效应。

上一篇:三公消费论文范文 下一篇:消费欺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