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0 16:55:53

地震灾害的特征

地震灾害的特征篇1

关键词:宁洱地震;震害;强震观测;应急响应;恢复重建

中图分类号: A文献标识码:P315.9

文章编号:1000―0666(2012)01―0151―05

前言

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县境内发生了6.4级地震。本次地震具有若干鲜明的特点:是自1976年唐山地震以来在我国大陆为数不多的一次非常靠近城市的准“城市直下型”中强地震,且震区跨越了盆地、半山区和山区等类型多样的工程地质单元,造成了包括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现代企业设施、现代与传统建筑等多种建筑结构类型遭到破坏以及滑坡、崩塌、震陷、液化等异常丰富的震害现象,创下我国同等地震经济损失之最;震区是我国乃至世界都十分少见的中强地震重复率极高的典型构造区之一,仅自1970年以来发生6级以上地震达6次。最近一次即1993年6.3级地震后开展的恢复重建工作在本次地震中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检验,这为震区及我国其它多震地区未来城乡建设发展中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应急相关技术研发应用与管理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和一个典型的震例;“九五”和“十五”期间在震区建成多个处于不同方位、震中距和场地条件的强震台获得了包括主震在内的多条宝贵的近场强震记录,为开展不同场地条件下的地震响应、强震动衰减规律以及地震动参数与地震烈度关系等重要课题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基础数据。地震发生后,云南省人民政府迅速组织了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奔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这是我国组建国家和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以来首次在国内城市区域实施的地震应急救援行动,获得了许多值得总结和为其它地区提供参考借鉴的救援经验。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迅速组织了包括云南省地震局和各大直属研究所专家组成的阵容强大的地震现场工作队赴震区开展调查工作,及时组织开展了应急阶段的科学考察。之后,为避免灾区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震害现象遭到破坏,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又组织多批次科技人员赴宁洱地震现场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补充调查,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鉴于宁洱6.4级地震在许多方面的典型性和重要性,由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组织,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云南大学共同参与,在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实施了“宁洱6.4级地震现场综合考察和研究”项目,以期分析研究和总结归纳可供云南乃至全国中小城市有效应对与处置地震事件借鉴的技术、方法、措施和经验。

1考察研究工作

1.1各类结构房屋震害调查

结合汶川大地震经验(孙景江等,2009;林淋,孙景江,2011)和宁洱地震特点,深入调查灾区房屋破坏情况,记录各类房屋的典型破坏特征,搜集部分结构的图纸资料,并进行了详细记述和总结。调查覆盖Ⅷ度、Ⅶ度及Ⅵ度区的主要城镇及乡村,调查房屋约2 000栋,拍摄照片约3100张,搜集图纸55份。提供139个单位(或小区或村寨)的房屋概况及地震破坏描述和照片。对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学校和医院建筑以及古建筑等分门别类地进行地震破坏情况介绍。对所搜集到的55个结构图纸采用CAD重新进行了绘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结构的破坏机理等提供了完整的资料。对本次地震的重灾区宁洱县城区的房屋进行了重点调查,基于1694栋房屋震害结果,统计、分析并提供不同年代、不同结构类型的房屋的地震易损性。

1.2生命线工程震害调查

开展了震区供水、供电、交通、通讯、水利等生命线工程震害的调查和整理。供水系统:完成2处水源地水库震损情况、2座水厂的破坏情况以及宁洱城区主干管道52处破坏点调查;供电系统:完成4座变电站(110千伏变电站2座、35千伏变电站2座),1座水电站(箐门口电站)的震害情况调查,核实变压器移位和扭转现象、输电线杆分别受砂土液化和河堤滑移影响情况;交通系统:完成10余处公路约30 km的路面开裂、路基失效、滚石等受损情况调查,重点调查了国道G213在庙山垭口和勐海田的2处公路滑坡,实地调查2座拱桥及宁洱城区所有的梁式桥;通信系统:完成宁洱电信、移动、联通、网通和广电局5个相关部门的调查,实地勘察电信通信大楼中心机房的设备以及10余个移动基站的震害情况;水利基础设施:实地调查6座水库的震害情况,收集相关坝体裂缝分布等资料。对各系统震害机理分别进行分析,其中对大河边水库的土坝震害现象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刘爱文等,2010;夏珊,刘爱文,2009)。

1.3 强震动观测与地震烈度调查

以震区多台强震动观测台所获得的近场强震记录和地震烈度调查为基础,结合震区地震地质构造,对宁洱地震烈度分布进行再核实,探讨基于强震动记录建立的烈度分布与实际震害的关系。开展地震烈度与强地震动参数、场地条件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分析研究。完成震区7个获得强震动记录台站场地的钻孔、剪切波速测试以及土样动三轴实验;对宁洱以及近年来云南其它强震记录进行整理,建立川滇地区中强地震地震动衰减关系;基于强震动记录和震区烈度评估资料,建立日本JMA的A0值与仪器烈度、谱烈度与仪器烈度的关系,开发基于多种地震动参数的预测仪器烈度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建立宁洱6.4地震的随机有限断层模型,讨论基于动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宁洱地震近场强震动的有效性,并计算若干特殊点的强地面运动;基于模拟的地震动时程,采用A0值、USGS、谱烈度值以及模糊烈度4种仪器烈度计算方法计算震区的仪器烈度分布,并与现场调查评估的烈度进行对比分析(王赞赞等,2009;崔建文等,2009;施伟华等,2010)。

1.4恢复重建资金调查与评估方法研究

通过包括宁洱地震在内的国内重要地震震例恢复重建投入资金数据,验证并修正发展相应恢复重建资金评估方法,为今后其它地震发生后能够为政府提供迅速的恢复重建所需资金评估数据提供可靠方法。调查获得政府机关、交通、通讯、供水、供热、供气、电力、水利、卫生、教育、企业等分类的不同类型工程结构的恢复重建单价及宁洱震灾区各行业恢复重建实际投入数据。依

据宁洱地震、汶川地震、攀西地震等震例资料,本项目采用BP神经网络、统计等方式提出了BP神经网络评估、人均指标评估、基于城乡住房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的比例评估、基于生产总值的比例评估以及基于直接经济损失的比例评估等5种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评估方法,并通过玉树地震、新疆于田地震等实际震例验证并修正发展相应的震后恢复重建资金评估方法(王艳茹等,2010)。

1.5政府处置及社会公众认知调查

本章节主要包括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两大方面。政府及相关部门方面,开展灾区省、市、县、乡政府及与应急救援有关的行业部门在地震应急处置的不同阶段,对保障灾民生命、恢复社会秩序所采取的应急处置对策,充分挖掘调查获取的经验,总结不同级别政府、不同行业部门针对不同震害程度、不同救灾进程所采取的措施和所取得的效益,共收集资料427份,其中省级单位的120份,普洱市市级单位的163份,宁洱县及其他受灾县各单位的154份。社会公众方面,共调查样本点60多个,调查中学生不同年级的班级群体14个,完成访谈和发放问卷约4 000份(次),收回问卷3 500多份,得到总调查数据至少34万个。同时,还收集宁洱地区若干以村、乡为单位的人口、经济、土地利用、年鉴、地方志和当地地震灾情等方面的数据与资料,建成标准化数据库。开展灾区民众个体层面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特点与规律的调查,分析相应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策略。开展灾区家庭层面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特点调查,分析提高家庭层次防震减灾能力的对策。以上述调查分析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研究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体系,探讨相应的技术方法,同时从正反两个方面,探索灾区社会功能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现实的地震应急处置对策(齐文华等,2011;李永强等,2011;王若嘉等,2009)。

1.6云南地区震害特征分析

在全面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自1992年国家正式、规范开展地震灾害调查、损失评估和科学考察工作以来,云南地区包括宁洱6,4级地震在内共计70次破坏性地震现场调查所获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开展云南地区地震构造与地震烈度关系、地震灾害分布特征及经济影响、房屋建筑的震害矩阵、地震灾害损失的基本特征、地震灾区人口与经济总损失的关系、地震应急救援对策等方面的综合研究。通过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地震地质构造背景分析和地震烈度分布、地震灾害损失特点分析、次生灾害分析;建立不同震级档的地震灾害分布、震级与经济损失相关性、总经济损失与不同工程结构经济损失相关性、受灾人口与经济损失相关性的统计模型。通过历次地震灾害房屋建筑破坏程度研究,给出不同烈度区不同房屋建筑破坏比、损失比的统计分析,最终给出震害矩阵。通过地震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以及云南应急救援案例分析,结合云南地震灾害和社会经济状况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并提出了对应不同震级的应急救援模式(周光全等,2009,2010)。

1.7地壳结构、震源特性、强震动频谱与农居抗震调查

收集云南地区26个宽频台网的地震记录,以叠加谱比方法计算该区Q值及频率相关性系数;利用多重滤波技术求得1―20 s内面波群速度频散;计算远震P波接收函数,开展面波频散与接收函数的联合反演,求得震区地壳s波速度精细结构;开展震源拐角频率、应力降的关系研究,总结出持时、几何扩散因子与震级和距离之间的关系;收集云南地区168个强震台网的地震记录,经仪器校正,获取了真实的地面运动峰值;以震源特性、地壳结构为背景,计算地面峰值,通过与强震观测结果对比,修订相关参数,建立震区衰减关系;计算研究强震观测的反应谱特征,为抗震设防提供参数;结合现场调查,提出一套快速评定农村房屋震害等级的方法;对震区农村主要建筑材料的抗震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其在给定地震作用下的力学行为;根据当地民居建筑的功能布局特点与当地工匠的施工特征,研究在当地的地震地面运动特征条件与当地建筑条件下,模拟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并与实际破坏现象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一套结合当地民居习惯的农村民居抗震图集。

2主要认识

“宁洱6.4级地震现场综合考察和研究”项目不仅对宁洱地震震害、强震动观测、恢复重建资金、政府与社会应急处置响应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全面、系统、深入的考察和研究,还综合了云南自1992年以来70次破坏性地震现场调查所获得的大量资料、数据、分析和认识。同时,在本项目执行期间又有姚安、玉树、汶川等多次中强震、大震和特大地震相继发生,项目组及时把握这些地震所提供的相关信息,使本项目的研究内容得以进一步丰富、研究视野得以进一步拓展、研究程度得以进一步深入。截至目前,本项目已有大量研究论文、论著陆续发表,其阶段成果已被用于指导多次破坏性地震的应对和处置。本文仅就项目取得的主要认识作初步归纳。

(1)建设工程选址是否合理、抗震设计是否严格、施工质量是否达标是影响震害最重要的因素。孤立、突出地形及类型变化复杂场地等不利抗震场所应尽量避开;校舍建筑应尽量采用框架结构,并避免采用单榀外走廊形式;采用砌体结构应杜绝预制楼板,纵、横墙数量、墙间距等要严格满足要求;顶层空旷钢筋混凝土框架仿古结构应采用轻质材料屋盖,并合理增设框架柱;城市自建房屋是抗震薄弱环节,应纳入抗震管理。

(2)关于生命线工程,震害的共性特征是与不良工程地质条件,如滑坡、崩塌、砂土液化、震陷等相关,因此同样涉及建设选址与布局的合理性;个性特征方面,供水系统震害主要与供水截断阀门配置太少、支线管道铺设过于贴近房屋墙基、使用灰口铸铁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PVc塑料管等不利抗震材料及刚性接口有关;供电系统震害主要与抗震性能弱的小型变压器等电气设备的使用有关,另一方面,合理、果断的应急处置措施则有效避免或减轻了震害;通讯系统备用电源的配置、维护和抗震措施到位有效减轻了震害。

(3)仪器烈度与现场评估烈度有一定的差异,但现场评估烈度与地震动相对强度的分布还是比较吻合,表明现场评估烈度基本能反映真实的地震影响情况;仪器烈度可以较好地反映实际地震的影响情况;应用随机有限断层法模拟震区的强地面运动,并进而计算仪器烈度、应用震区烈度分布的快速估计是可行的。但需要对有限断层模型参数和虚拟节点场地影响函数有较充分的了解。

(4)基于破坏烈度、震区人口密度或人口、经济发展等条件的震后恢复重建资金需求量及优化投入方向问题,提出了五种分别考虑地震破坏等级、震区人口密度或人口、宏观经济特征等因素的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评估方法。这五种方法应用于数据粗细程度不同的情况,可快速给出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为政府的恢复重建决策提供依据。

(5)提出了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研究及政府

地震应急处置研究的基础架构,完善了地震灾害认知与响应研究的问卷调查与访谈方法,地震政府应急处置调查研究的资料收集方法,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政府及社会地震应急调查数据和资料,揭示了震区灾害认知、响应及政府应急处置的特点与规律。一是民众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的总体状况尚不理想,并存在年龄、学历、城乡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政府决策符合灾民需求并易于操作、人员分工合理、统筹处置时间节点把握准确、应急避难场作用重要、横向联动协调及预案的分级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

(6)提出适合云南地区特点的地震应急救援措施:推进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健全抗震救灾工作新机制。完善应急准备、信息共享、协作联动、快速响应、灾情和国际支援等机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工作体系。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和完善的重点是加快向社区、农村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同时加大和加强国家专业力量和社会专业力量共同参与的应急演练;云南省应急救援工作应按照分级响应作为基本原则,同时根据震级、时间、地点并结合历史地震情况进行相应处置;应建立广域信息交流沟通机制。需要建立横向沟通和整合机制,通过一定的渠道迅速收集上报,确保灾情信息的有效传递并保持准确。要完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建设体系。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物流运输体系。加强应急物资监测网络和预警体系建设;加强应急物资生产能力储备建设;加强省级应急物资仓储与配送能力建设;加强应急救援物资管理体系建设;加强物流运输体系的完善;加强对专业救援队员和生活物资远程投送机制建。

(7)定量计算了震源、介质结构对地面运动峰值的影响,通过分析地震波在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效应研究深部介质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弥补了常规方法仅考虑震中距介质效应的不足。利用实际地震动记录,研究具有区域特征的地震动反应谱。尤其是研究农村建筑在这样的地震作用下的效应,并以实际地震破坏现象来检验所建立的物理模型的正确性。以大量的实际震害资料并结合地震观测记录研究农村建筑的抗震特点。为当地民居建筑的功能布局及工匠施工习惯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施工规定和设计导则。

3讨论

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和物质财富向城市高度集中,“城市直下型”地震是城市人口生命和物质财富的严重隐患。2007年6月3日云南宁洱县境内发生了6.4级地震,是中国大陆为数不多的一次非常靠近城市的准“城市直下型”中强地震,震区工程地质环境复杂,震害现象丰富,对震区震害现象作详细调查与研究,无疑可对我国其它多震地区在城市发展规划、工程结构抗震、地震应急管理和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等领域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技术、方法、措施和经验。

参考文献:

崔建文,卢大伟,高东,等,2009.利用强震动观测记录计算宁洱2007年6.4级地震震源参数[J].地震研究,32(增刊):443―448.

李永强,杨杰英,杨东生,2011.1996年云南丽江7.0级地震人员死-亡的社会学特征[J].震灾防御技术,6(3):64―70.

林淋,孙景江,2011.不同地震动参数与地震烈度相关性对比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31(1):6―10.

刘爱文,李小军,郭恩栋,等,2010.玉树和宁洱等近城镇中强地震对中小城市影响的启示[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18(增刊):152―161.

齐文华,苏桂武,魏本勇,等,2011.2010年青海玉树Ms7.1级地震灾害的综合特征[J].地震地质,26(3):533―548.

施伟华,李世成,李正光,等,2010.宁洱Ms6.4地震的强震记录与地震烈度[J].地震研究,33(4):337―344.

孙景江,唐玉红,孙忠贤,等,2009.汶川地震Ⅷ度和Ⅶ度区城市房屋震害及若干典型震害讨论[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9(6):65―73.

王若嘉,苏桂武,张书维,等,2009.云南普洱地区中学生认知与响应地震灾害特点的初步研究一以2007年宁洱6.4级地震灾害为例[J].灾害学,24(1):133―138.

王艳茹,戴君武,苗崇刚,2010.房屋震后恢复重建工程资金评估方法[J],自然灾害学报,19(4):163―168.

王赞赞,钱进,崔建文,等,2009.利用宁洱地震强震记录分析场地响应[J].地震研究,32(2):151―154.

夏珊,刘爱文,2009.抗震设防地区评定烈度的平均震害指数法[J].地震学报,31(1):92―99.

周光全,卢永坤,非明伦,等,2010.地震灾害损失初步评估方法研究[J].地震研究,33(2):208―215.

地震灾害的特征篇2

地震发生时产生的地震波引起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导致人员伤亡,造成了地震灾害。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主要是由地震力通过地震波起作用的,即纵波地震力使建筑物上下颠簸,引起建筑物的纵向结构松动,随后横波地震力再使建筑物发生水平晃动,引起横向结构损坏。当先颠后晃的地震力超过建筑物的承受力时,在几秒钟内就能使建筑物遭受破坏。

另外,地震力引起的断层错动开裂、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沙土液化等地基失效问题,也间接造成建筑物的倾倒和损坏。

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发生地震的频次高、强度大,称之为地震活跃期;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地震相对频次低、强度小,称之为地震平静期。根据地震发生的特征,又可在活跃期中划出若干“活跃幕”。20世纪以来,我国已经历了4次地震活动期,第四个活动期大体在1966~1976年。在这10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14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造成27万人死亡和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根据多数专家的研究判定,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可能是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的第五个高潮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个别甚至更大的地震,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将在我国西部,东部地区中强地震活动也相对活跃。

地震灾害的特点

突发性地震一般是在平静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震可以在几秒或几十秒的短暂时间内造成巨大的破坏,严重的顷刻之间可使一座城市变成废墟。尤其是发生在夜间的地震,后果更为严重。

成纵性在一个区域,或者一次强烈地震发生后,为调整区域应力场,或岩石破裂的延续活动,往往在某一时间内地震活动呈成纵性出现,连续造成灾害。

续发性强烈的地震不仅可以直接造成建筑物、工程设施的破坏和人员的伤亡,而且往往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造成更大的破坏。如由地震灾害诱发的火灾、水灾、毒气和化学药品的泄漏污染,以及细菌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还有山体滑坡、泥石流、海啸等次生灾害等等,以及上述灾害所造成的社会各种损失。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震的地理分布受地质构造影响,因而它有一定的规律,最明显的是成带状分布。全球的地震主要分布在: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是世界上地震最活跃的地带,全球80%的地震和释放地震能量的75%,就集中在这条地震带上。二是欧亚地震带,全球15%左右的地震发生在这条地震带上。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地震灾害的特征篇3

[关键词]:兴文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1引言兴文县行政区划属四川省宜宾市,地理位置为东经104゜52′28″—105゜21′23″,北纬28゜04′28″—28゜27′18″。兴文县所处区域地质背景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地质灾害频发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对社会稳定存在潜在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兴文县地质灾害行摸底调查,充分认识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研究地质灾害影响因素,把握地质灾害的特征与规律,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1]。

2兴文县地质灾害特征2.1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兴文县地质灾害按灾种划分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类,其中以滑坡、崩塌为主要灾害类型;全县共发育地质灾害点125处,滑坡、崩塌灾害点分别为88处和30处,分别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1和24,发育泥石流、地面塌陷分别为3处(2)和4处(3)。地质灾害规模以小型为主,次为中型。

滑坡为兴文县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推移式滑坡,滑体以松散土石为主,基岩滑坡较少。斜坡体发生蠕变蠕滑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坡体变形征兆明显,具有可预报性。兴文县雨量较充沛,岩土石吸收充足雨水渗入到斜坡由缓变陡地带,内外应力失去平衡,岩土石产生局部位移,当蠕变加剧裂缝宽度由量的积累发展到质的飞跃时即发生滑坡[2]。

崩塌多发生在区内灰岩、砂岩地层分布区,其特点是突发性强、摧毁性大,易造成交通中断、摧毁房屋及人员伤亡。区域崩塌发育具有以岩体裂缝为依托,坡体变形为条件,各种裂缝渐次由隐到显,由里到外,发育时间不均匀的特征。

泥石流多与滑坡、崩塌等灾害相伴生,滑坡、崩塌堆积物在暴雨的诱发下成为泥石流的物源区。20__年2月2日发生在斯裂口沟泥石流即为山体滑坡所诱发。地面塌陷数量少,小型规模,所调查的4处地面塌陷均是为矿山无序开采形成的大面积采空区,在持续强降雨因素诱发下形成的。

2.2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区域地质灾害在空间、时间分布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3]。地质灾害呈散状遍布全县21个乡(镇),各乡镇地质灾害分布不均。区域中南部的仙峰乡、石林镇、两龙乡、周家镇等为地质灾害易发区,区域北部丘陵地带的红桥镇、莲花镇等乡(镇)地质灾害相对较少。

在地质灾害易发的中南部,依据不同灾种发育程度可划分出周家镇—仙峰乡-石林镇滑坡、崩塌区,两龙乡滑坡区等滑坡崩塌易发区,地质灾害分布散中有聚。在高程上,地质灾害分布具有相对集性,其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200m的范围,这一范围正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

在时间分布特征方面,区内所发生的地质灾害多集中在每年中的5—9月份,1—4月和10—12月则相对减少。

3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分析区域内地质背景复杂、地貌多样、新构造运动发育、地质灾害频发。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分布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新构造运动、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4]。

3.1地质背景区域地层岩石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全县共有93处地质灾害发育三叠系地层区,占地质灾害总数的74.4。三叠系地层主要由紫红色泥岩、灰色微晶灰岩等组成,岩石节理发育。滑坡主要发育在泥岩、泥质粉砂岩以及第四系残坡积土石堆积层中,崩塌主要集中在灰岩、砂岩地层。两龙乡出露奥陶系、志留系的泥页岩,发育8处滑坡4处崩塌,为区域滑坡易发区;周家镇、仙峰乡、石林镇主要出露二叠系泥岩、泥灰岩,发育10处崩塌、18处滑坡和1处泥石流,为滑坡、崩塌易发区。在区域断裂带、构造转折部位以及岩层倾向较大变化处,岩石破碎,成土条件好,第四纪松散堆积物较多,从而为地质灾害的发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在断裂带附近多新构造运动,新构造运动加剧了区域岩石的风化速度。

3.2地形坡度对区内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点分布区域地形坡度进行统计表明:滑坡多发生在坡度为20—50°范围内,该坡度范围内滑坡数为75处,占滑坡总数(88处)的87.5;崩塌多发生在50—80°陡峭斜坡上,区内有25处崩塌分布在这个范围,占崩塌总数(30处)的83.3(图1)。野外调查所见滑坡发育地形多为地势微洼处和山弯处,而崩塌则多发生在河谷、公路以及居民地房屋后陡斜坡处。

3.3降雨兴文县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是暴雨,特别是长时间降雨引起的,其发生的时间比较集中,多分布在5—9月的雨季,而进入10月则相对减少。对全省125处地质灾害发生时间与区域多年月平均降雨量趋势进行对比,二者波动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图2),这符合地质灾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区域多出露紫红色泥岩、泥质砂岩,岩石多裂隙,风化作用强烈。岩土吸水性好,透水性差,遇水易软化,强度降低,所调查的125处地质灾害中,有103处(82.4)灾害点是在降雨过程中或者降雨后发生,而其中尤以持续降雨最易诱发地质灾害,20__年5月及20__年6月兴文境内发生了持续数日的降雨在区域内引发了众多地质灾害。

3.4地震与人类活动兴文县地震震级相对较小,地震发生频率高,区域内并没有直接由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但地震使山体斜坡内应力平衡遭受破坏,斜坡稳定性降低,当条件成熟时候即发生滑坡或者崩塌而致灾。

兴文县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矿产资源的盲目开采形成采空区,山区修路、扩基和建房等人工开挖破坏斜坡稳定性。地质灾害集中在海拔500—1200m的范围内以及地面塌陷均为开矿活动引起的特征正是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相关性的反映。

4结论兴文县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崩塌次之,灾害以中小型规模为主,灾害多集中在人口密集区,灾害造成的危害及其潜在威胁很大。地质灾害的主控因数是地层、岩性、构造、地形坡度,其诱发因素主要是降雨、人类活动和地震,而尤以持久降雨和矿产开发为区域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参考文献

[1]陈齐,李志毅等.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思路与基本方法.地质力学学报,20__,10(1):73~74.

[2]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第二版).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314~317.

[3]张春山,张业成等.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第四纪研究,20__,20(6):561~562

地震灾害的特征篇4

关键词:大理 崩滑 地质灾害 防治

崩滑灾害是崩塌与滑坡两种自然灾害的缩写。崩塌(崩落、垮塌或塌方)是指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崩塌与滑坡是在一定的地质、地形、气候、地震等条件下,由于重力作用产生的。由于在成因上有较密切的联系,因而往往是共同发生的。

一、大理崩滑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崩滑地质灾害作为一种地质现象,在其发生、发展上有一定的规律性,云南大理崩滑地质灾害基本发育特征简述如下: 在成因上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因素构成 在空间上呈区、带分布

崩滑分布地区都是沿着某一条或几条活动断裂带发育或控制。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有较大的滑坡1500多处,崩塌遍布全省,共有12条崩滑发育带。其中以金沙江崩滑带,昆明(西山)崩滑带、漾濞江流域崩滑带最为严重。而大理就位于漾濞江流域崩滑带内,每年雨季尤其是6―8月暴雨季节,崩滑、泥石流灾害多次爆发,阻断交通,淹没农田,破坏工程设施,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

1.3具有周期性及季节性

据文献研究,云南强震具有50年左右的周期,而崩滑、泥石流等灾害大多发生在每年5-10月份的雨季。云南属于热带亚热带气候,降水量季节分明,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相对稀少。所以崩滑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1.4具有相关性及转化性

大理各类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诱发关系、因果关系。如地震可以引起崩滑、泥石流等,进而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自然灾害;而崩滑也可以产生地震,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

1925年云南大理及凤仪、宾川、邓川等县发生了强大的地震火灾。地震震级7级,由地震引起规模巨大的火灾,震中腾起烈焰,刹那间繁华街市尽成焦土。震后下起了雨雪,寒冷得好比冬天来临。大地震引发了无数处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大地面目全非,在数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山川易容、河道堵塞断流达数日,冰川堆积,覆盖农田,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976年5月29日,云南西部龙陵县先后发生两次强烈地震。第一次震级为7.3级,第二次震级7.4级,这次地震属于震群型地震。余震活动额度高,强度大。这次地震使云南省保山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9个县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人员死亡98人,重伤451人,轻伤1991人,房屋倒塌和损坏42万间。受灾面积约1883平方公里。地震引起的滑坡也造成较严重损失。滑坡毁坏农房180幢,稻田、牧场、森林茶园近3900公顷,破坏渠道1126条,摧毁一座装机容量为240千瓦的水电站和三座20千瓦以下的水电站。破坏道路185公里,塌方量达78万立方米。浅层崩塌性滑坡是此次地震的典型现象[2]。

二、崩滑防治措施

针对以上典型灾害造成的重大损失,我们更需要提前做好防治措施,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将损失减到最低。为此,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2.1政府部门加大投入,提前做好灾害防御等预警机制

自然灾害是难以预料,不可避免的。我们人类无法控制灾害不让其发生,但可以做到有效预防,降低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因此,政府财政部门,国家地质灾害部门,工程部等各部门更需要通力协作,在日常工作中,严谨细致,一旦有灾害前兆,就要马上通知相应部门人员,启动预警机制。

2.2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花草树木等植被在加固土地、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率,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政府要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杜绝乱砍滥伐现象,提倡全民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恢复植被。

2.3工程加固

如进行岩土体改造,加固稳定变形山体,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撑物。我们知道,崩滑灾害多发生在地势比较陡峭的山坡,通过建立护坡、挡墙等支撑物,在暴雨灾害来临时,可以稳固山体,预防崩滑现象的发生。

2.4普及全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环保意识。

人们平时要多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关注该地气象预报,增强防范意识。另外,沿着山谷走路时,一旦遭遇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底过多停留[3]。在发现山坡有变形、鼓包、裂缝甚至是坡上物体有倾斜时,要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多多爱护花草树木,增强环保意识。爱护环境,人人有责,只有保护好地球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人类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

结语:云南大理是一个物产丰饶、风景优美的好地方,每年都有很多中外游客前去观光。但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却潜藏着崩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爆发的危险,这是十分可怕的。所以,更需要我们对当地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并身体力行做到有效预防,这不仅关系到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能否顺利建设,更关乎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势在必行。希望政府、相关部门、乃至个人引起重视,通力协作,共创我们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罗德福等.云南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防治对策。灾害学,1988年03期.

[2]吴伟.云南省山地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J].甘肃冶金,2005,(9):78―81.

地震灾害的特征篇5

关键词:岩土工程;设计;岩石改造;抗震设计

1岩土工程设计及其实际应用

岩土工程设计是指对岩石进行勘察以后,根据场地原有的地质地貌特征、环境特征以及岩土工程条件,结合实际的施工需要,所进行的桩基工程,地基工程,边坡工程,基坑工程等岩土工程施工范畴的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岩土工程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是一种结合多种科学处理手段进行地基改造的工程,通过对岩土的改造,可以增加和提升岩土抗击自然灾害的功能。岩土工程中还包含地下工程和地震工程。在保持土地原有的地貌特征下,对地基地质结构进行设计改造,优化岩土结构,提高岩土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岩土工程设计的目的及用途。岩土工程设计的用处包含防风固沙,地下水控制,截水、抗震等等很多方面,在这里主要探讨抗震的作用。

2岩土工程设计中的抗震作用

岩土工程设计建立在土地原有的地质地貌特征上,所以岩土工程设计具有自然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跟大自然息息相关。岩土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岩土结构的改造,提升岩土结构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在对岩土结构的改造中,主要是通过改变岩土的传播媒介,以此达到抗震的目的。改变岩土的地基以及岩土工程构筑物,可以增强岩土的坚硬度以及稳固程度,提高岩土结构的强硬度。这样的岩造工程,主要是为了让岩土结构中产生冲击型地震荷载以及往返型地震荷载,这两种地震荷载可以有效的减少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在不能改变地震次数的情况下,降低地震带来的伤害也是很有意义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可将山体滑坡的问题考虑进去,在地震发生的时候,山体滑坡出现的概率也非常高,造成的伤害也很可观,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便于进行更合理的抗震设计。改造岩土结构,可以增加岩土的坚硬度,增加土层的持力,实现防风固沙的目的,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地震造成的伤害。水利堤防设计,土石坝设计、挡土等工程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岩土工程设计对于抗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放大作用,通过放大岩土层质,以达到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滤波作用,通过对地震波的过滤作用,从而降低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缩小震幅辐射的范围;隔震作用,改造后的岩土结构可以对地震波进行一定的隔离作用,以此控制地震的扩大,减少地震对人们的危害;共振作用,通过对地震震感的吸收,有效降低地震的强度,控制地震范围,减轻地震带来的影响。所以,岩土工程设计对于抵抗自然灾害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应当重视岩土工程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通过科学合理的改造,帮助人们抵抗自然灾害,造福人民。

3岩土工程设计中的抗震问题及设计

3.1岩土土体在地震中的变化

虽然不能人为的减少地震的发生,但是可以通过改造岩土结构来降低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很多自然物在地震的作用下,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土体也不例外,而不同的土体所发生的变化也有所不同,比如土体变形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等等。不同的土体由于土层结构的特殊性而导致了各有特色的变化,根据土体变形的形态以及孔压的发展可以分辨不同的土体。孔压上升速度快,变化显著的土体,主要包括松、中密砂、含粘粒量小的分土以及淤泥。另外一种土体变化没有那么显著,孔压上升速度也慢,主要包含饱水密砂、干砂、碎石土和含粘粒量大的分土。通过对比两种土体在地震的变化,可以得知,第二种土体的稳定性更好,不容易变形,所以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应当考虑将两种土体的特点结合,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对应的改造。

3.2关于岩土动力

岩土动力是岩土工程设计中不可以缺少的部分,岩土动力在地震中主要体现在场地反映以及地基基础和岩土工程结构物的反映上。地震发生时,岩土土层以及周围地质的反映被称为场地反映,分析这一变化的特点,在岩土工程设计中进行改造,加强岩土土层以及周围地质的稳定性,以此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而地基基础和岩土工程结构物的反映是指地基基础在地震中所发生的变化,将地基基础在地震中变化考虑进岩土工程设计中,根据这一系列的变化,对岩土土层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从而达到抗震的目的。

3.3岩土工程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由于岩土工程设计具有自然性的特点,导致岩土工程构筑物对于地面位移的影响反映较大,所以,只有降低地震的伤害程度,才能起到抗震的作用。岩土工程设计中,通过对岩土土体结构的改造,可以发现不同土体的变化,找出较为稳定的土体,然后通过有针对性的改造,提高土体的坚硬度以及稳定性,以此达到抗震的目的,这也是岩土工程设计与抗震的联系所在。岩土工程设计中包含的环节较多,过程也比较复杂,而且具有很多不确定的成分在里面,因此,为了提高岩土工程设计的安全性和准确度,采用了比较科学的动态设计方式。进行动态设计时,首先需要熟悉所选场所以及场所周围的环境,然后在维持原有地质地貌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对于工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实际反映情况及时记录,加以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的结果,不断调整岩土设计工程的方案,反复实验,对所得数据及方案进行筛选,直到得出最佳方案为止。动态设计的优势在于可以及时看到设计方案的效果,并且通过不断的调整,得出最佳的方案,改变以往设计的单一性。另外,由于岩土工程设计中,岩土构建物对大自然的依赖性,在进行工程设计时,需要对土体和地基的液化效应以及危害性进行准确的分析,通过数据对比,将危害性控制在最低,以实现岩土工程设计的最优化。

4结束语

由于现代技术飞速发展,才得以掌握岩土工程设计这种新型技术,通过对岩土土体结构的改变,实现抵抗自然灾害的愿望,不得不说,这是人们的福音。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时,务必保有原来的地质地貌特征,同时,在技术上需要不断创新,以此实现保护自然、人为抗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7,(6):162-163.

[2]杨仕升,蒙雷,王永幸.岩溶场地地震作用下加速度变化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5,(3).

[3]黄启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阐述[J].工程技术研究,2017,(2):236-237.

地震灾害的特征篇6

一、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现状

就财政政策而言,国家主要是通过财政拨款的形式给予灾区支持。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看,中央政府也一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救灾工作。如,1950年到1966年,中央用于救灾投入共计55.08亿元,而在此期间,中央财政收入每年只有300亿元左右。从近年看,中央对地方救灾工作的补助范围得到扩展,包括灾民生活救济经费、卫生救灾经费、防汛抗旱经费、汛前应急度汛经费、水毁道路补助经费、文教行政救灾补助经费、农业救灾经费和恢复重建补助经费等。随着补助范围的扩大,中央救灾资金的投入也相应增加。

从我国现行税收的法律法规看,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分散于各税种的税收优惠中。如,《资源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酌情决定减免税。《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因不可抗力灭失住房而重新购买住房的,酌情减免。不可抗力是指自然灾害、战争等不能预见、不可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因自然灾害造成严重损失,缴纳确有困难的,可依法申请定期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暂行条例》规定,已完税的车船因地震灾害报废、灭失的,纳税人可申请退还自报废、灭失月份起至本年度终了期间的税款。《房产税暂行条例》规定,经有关部门鉴定,对毁损不堪居住和使用的房屋、危险房屋,在停止使用后,可免征房产税。房屋大修停用半年以上的,在大修期间免征房产税,免征税额由纳税人在申报缴纳房产税时自行计算扣除,并在申报表附表或备注栏中作相应说明。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由于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计税办法(试行)》规定,个体户的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报废、毁损和出售的净损失;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公益救济性捐赠、赔偿金、违约金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因自然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个人,可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减征幅度和期限由受灾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对受灾地区个人取得的抚恤金、救济金,免征个人所得税。个人将其所得向灾区的捐赠,按照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对外国政府、民间团体、企业、个人等向我国境内受灾地区捐赠的物资,包括食品、生活必需品、药品、抢救工具等,免征进口环节税。

从这些税收优惠可看出,税收优惠主要是以减免税和捐赠扣除为主,其他方式较少。而税收优惠的方式很多,包括税率、退税、亏损弥补、投资抵免等。可 见,现行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处理方式还不够完善。此外,当前税收政策对防灾救灾先进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力度不大,没有专门的用于防灾救灾的技术、产品和工艺的优惠政策。从我国现行的税收程序法看,税收征管的相关措施也不尽完善。《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因不可抗力,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或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的,可延期办理。但一般延长期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目前在要求企业提供的延期申报资料中,没有关于自然灾害种类及相关信号级别的认定材料。对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自然灾害也没有统一的税收服务操作规定,只能按个别企业特殊情况来处理。此外,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企业的发票、账簿、税控机等纳税资料和物品也可能同时遭受损失或丢失。对此类问题,相关部门也应有应对措施。二、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

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强地震、强台风、暴雪、海啸等灾害时有发生。面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日本抗灾政策较为完善。日本应对自然灾害的政府资金投入体系是一种分项投入、分部门管理、专款专用的体系,这就使投入的资金有具体的管理部门及明确的使用方向,从而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为减轻灾民重建时的负担,政府还根据《灾害减免法》,不同程度地减免灾民的所得税和固定资产税等其他赋税。此外,日本金融机构也出台一些救济措施,如临时缓缴按揭贷款、减少贷款利息等来减轻灾民负担。除政府投入外,作为国家财政支持的地震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为地震灾后重建、帮助灾民尽快恢复生活和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日本自1966年起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震保险制度,人们只要参加地震保险,就能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金,这大大减轻了灾民在重建过程中的经济负担。现阶段日本的地震保险为非强制性购买,民众可根据自己对灾害保险的认识和对本地区的地震危险性等进行

综合判断后,考虑是否购买地震保险。总之,日本民众的地震保险意识较高,全国地震保险平均参保率约达20%。

三、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财税政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救灾财政资金的投入和管理。救灾工作从根本上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性事业,各级政府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项任务,各种抗灾救灾的资金投入均应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应加大灾前主动性投资的比例,包括对各种已建工程的维护和改善。在救灾投入政策方面,应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负担的政策,采取小灾由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大灾巨灾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中央政府负担大头)的方式,并将减灾投资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此外,要建立封闭运行、实体下拨、反应快速的救灾资金拨付制度,避免拖欠、挤占、挪用和截留救灾资金现象发生,确保救灾资金运行的安全性和及时性。目前,辽宁省在救灾资金管理和拨付方面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开设专门的救灾资金账号,实行专户存储、专项拨付的管理办法。救灾资金在专户里完全封闭运行,拨付速度大大加快,彻底解决了到位不及时、基层变现困难等问题。同时,还要强化专项救灾资金的审计工作,防止和避免救灾资金使用中的腐败行为,追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救灾活动中的渎职和失职行为,提高政府“事权行使”和“财权运作”的责任性,保障政府财政资金的使用质量。此外,还可通过加大灾区的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和通过财政贴息的方式支持银行向灾区重建项目提供低息贷款等。

(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首先,要拓宽应对自然灾害的税

收优惠的范围和方式。从税收优惠范围看,目前主要限于资源税、所得税,而流转税、财产税等绝 大部分税种的收入都可能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因此,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应尽量扩大到所有税种。此外,从自然灾害发生的过程看,用于防灾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物资、技术、设备等,也应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从税收优惠方式看,可将目前的直接减免、捐赠两个方式拓宽到投资抵免、退税、延期纳税、亏损弥补等方式上。如,对应用防灾救灾技术、产品、工艺的研发费给予加计扣除;对应用防灾救灾的设备给予投资抵免;对金融机构给予自然灾害地区的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遇到特大灾害,应允许企业捐赠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对公益慈善类组织加大税收优惠,培育这些组织更广泛地进入扶危赈灾等民生领域等。这样,可吸引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流向受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尽快消除灾害的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其次,要提高税务机关在灾害时期的服务水平。就税收征管而言,税收征管法规定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企业不能按时申报时,可延期申报,但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但在自然灾害较严重时,企业的生产经营受到影响,纳税资料发生丢失、损失。因此,可考虑应按自然灾害的等级来分别规定不同的延期申报时限。就减免税的管理而言,税务机关应加强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受灾企业和群众能在最快时间内享受到税收优惠。其中,可考虑简化减免税的审批手续,鼓励企业更积极救灾。再次,要形成规范统一的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体系。国务院办公厅在2007年印发了《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这个文件没有涉及税收的内容。但在现代社会,自然灾害和税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自然灾害一方面会造成社会经济损失,使税收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又会使特定时期财政支出显着增加。因此,可在保证各税种政策完整的情况下,形成一套统一、便于有效执行、适于预防和灾后重建的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体系,使不同企业能迅速理解和享受税法的优惠。虽然说广东、湖南、重庆等地在灾后重建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措施,但大多具有针对性。而就全国来讲,建立一套规范的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体系还是有必要的。

地震灾害的特征篇7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青少年认识自然灾害的类型,识别自然灾害来临时的信号,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直接灾难和次生灾害,使青少年具备相应的面对自然灾害的策略。

二、应知内容:

1、常见的自然灾害的类型

2、自然灾害来的特点

三、应会内容:

1、如何识别自然灾害的信号

2、面对自然灾害怎样应对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常见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来临前的信号及识别。

2、难点: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策略

五、教学流程:

1、课程导入:(5分钟)

各位同学好!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小节目,节目叫做《平安讲堂》,下面演出即将开始。

*(播放《平安讲堂》)

2、知识介绍:(20分钟)

刚才看了节目,我们看到了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灾难,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有时很无能为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科学认识自然灾害,是不是可以避免和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伤害呢?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下自然灾害吧!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是自然灾害?它的类型和特点有哪些?

*(播放课件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现在请同学们来告诉老师好不好?

同学发言:例举很多自然灾害类型。

(播放课件自然灾害的类型)

总结归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组将自然灾害分为七大类:

气象灾害:暴雨, 雨涝,干旱,龙卷风,雷电等。

海洋灾害:台风海啸:海啸,海浪,赤潮,厄尔尼诺的危害。

洪水灾害:暴雨灾害,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

地震灾害:构造地震,陷落地震,矿山地震,水库地震等。

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农作物、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森林灾害:病虫害,火灾。

自然灾害的特点:自然灾害的特点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方面自然灾害的分布范围很广。不管是海洋还是陆地地上还是地下、城市还是农村、平原、丘陵还是山地、高原,只要有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就有可能发生。

二是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这是由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性决定的。

第三,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全世界每年发生的大大小小的自然灾害非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时间、地点和规模等的不确定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人们抵御自然灾害的难度。

第四,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主要指在自然灾害中,它们的发生都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人们常说的某种自然灾害 “十年一遇、百年一遇”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灾害周期性的一种通俗描述。

第五, 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例如,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干旱、洪涝等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十分严重。

第六,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由于人与自然之间始终充满着矛盾,只要地球在运动,自然灾害就不可能消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充满智慧的人类,可以在越来越广阔的范围内进行防灾减灾,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从这一点看, 自然灾害又是可以减轻的。

3、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伤害的措施(10分钟)

前面我们了解到了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来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样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伤害。

首先识别常见自然灾害来临前的信号:

灾害前兆就是灾害发生前的一些迹象和征兆,可以统称为灾害发生的前兆。

地震一般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一般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然的警告信号。

龙卷云除具有积雨云的一般特征以外,在云底会出现乌黑的滚轴状云,当云底见到有漏斗云伸下来时,龙卷风就可能出现。

当发现河(沟)床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都可确认河(沟)上游已形成泥石流。

雷击是由雷雨云产生的一种强烈放电现象,电压高达1亿至10亿伏特,电流达几万安培,同时还放出大量热能,瞬间温度可达1万摄氏度以上。其能量可催毁高楼大厦,能劈开大树,击伤人畜。

海啸发生前,是有征兆的,比如,深海鱼浮上海滩等征兆可预报海啸,海底的突然下沉,会引起水流向下沉的方向流动,从而出现快速的退潮。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减少自然灾害给我们造成的伤害呢?

师生互动:让学生先来说说怎样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的伤害,之后教师归纳总结。

*(播放课件我来保护我自己)

1、沉着冷静,避免慌乱。

2、观察环境,迅速撤离。

3、自救互救,预防疾病。

4、精神保护,常记心里。

4、小结(5分钟)

*(播放小结课件)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了解自然灾害的类型,自然灾害的特点,自然灾害来临前的信号,现在复习一下,看看还记得吗?提问一个问题:如何避免和减少自然灾害给我们造成的伤害?与学生共同回答。

最后,让我们同时用最大的声音念出勋章上的字来:“我长大了!”

地震灾害的特征篇8

在他的办公室最醒目的地方,赫然挂着《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两张地图,不同地区颜色深浅分明,表征清晰,揭示了地震危险性的空间分布。

“编制地震区划图是我的本职工作,从跟踪国际先进科学技术,编制地震危险性分析程序,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第三代全国地震区划图编制,作为常务副主编协助胡聿贤院士组织编制第四代全国地震区划图,到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提升编图科技能力,并作为第五代全国地震区划图的主编组织编图工作,已经为此坚守了33年。” 高孟潭说。

“人们总是追问是否进入地震高潮期,很少有人关心自己的房子是否结实”

提及尼泊尔地震后世界是否进入地震活动高潮期的问题,高孟潭并不愿多谈。

“问题在于,每次地震后大家都问下一次地震在哪、是不是还会发生地震、是不是要跑,但很少有人关心自己的房子是否结实。”高孟潭认为这种情况亟待改变。

高孟潭说,很多国人却对中国地震风险背景并不清楚。

中国作为一个多地震、多震灾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面对比日本还要严重的地震灾害问题――日本的地震,特别是8级以上大地震,大多发生在海里,即海沟到日本列岛之间的过渡地带;而中国大多数地震都发生在陆地上。无论具体发生哪个地点,只要当地有城市存在,就可能造成大灾难。

“唐山地震24万人,海原地震27万人,华县地震83万人,历史上动辄遇难几十万人的地震在中国很常见。” 高孟潭缓慢而清晰地说出这些数字。

“每次地震之后都把是否进入地震高潮期都是一个热点,仅仅关注这一点是很不正常的。”高孟潭说。

高孟潭表示,尽快提高我们国家城乡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抗震能力,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因为从中国所处的地震环境而言,未来发生大地震,是必然的事。扎扎实实做好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准备才是极为重要和迫切的事情。

具备了基本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将来一旦发生小地震,将不会对社会构成影响;发生中等大小的地震,灾害较轻且灾区可得以很快恢复;发生大地震时,成灾范围、灾害程度与规模能得到控制,尽可能不造成灾难性后果。

高孟潭介绍,《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实施的,在未来10年左右,它将作为全国一般工程抗震设防强制性国家标准。将这两张图作为国家的最低的抗震设防要求,严格实施,就可以达到减轻地震灾害的目标。

“减轻地震对人民生命资产和社会功能的威胁,需要多部门共同努力”

高孟潭表示,提高我们国家城乡居民住宅、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以及全社会的防震减灾能力,需要三个层面的努力。

首先,在科学层面,科研人员要不断吸纳地球科学研究成果,提升技术能力,不断提高地震区划图的科学性,使得工程抗震既安全可靠又在经济上可以承受。

科学层面还有一层含义,就是针对地震威胁做好大震备灾工作。针对某一城市附近可能发生的特大地震,要尽可能研究清楚地震的震源性质,地震波传播的介质、环境,城市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构建地震灾害情景,在此基础上找出城市的风险源和隐患点。然后,针对隐患点,针对具体灾害情景,采取针对性应急备灾措施。地震科学要为备灾工作提供支撑作用。

另外,要有建设有针对性的地震灾害预警系统。比如,如果明确了某个大城市的某条断裂带可能发生大地震,那么就要建立专门的监测预警系统。一旦大地震发生,预警系统能够在几秒钟之内发出信息,公众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急避险行动,尽可能降低地震造成的生命危险。

第二个层面是公众的地震安全素养。

“房子不结实,意味着随时有可能遇到危险。”高孟潭说,地震的特点之一便是突发性。地震发生时,人们很难在短短的几秒钟做出正确判断。因此,老百姓需要有一个意识――房子要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公众本身应具备必要的知识和应急避险技能。以北京为例,如果抗震设防管理到位,如果北京发生一次7级地震,新建房子不应倒塌。7级以下地震自然更不会引起严重灾害。了解这些知识,即使听到北京发生6级地震的谣言,也不会惶恐不安。

然而,近些年来,但凡有地震发生,舆论导向似乎更多在渲染一种恐慌气氛,“这对公众安全没有意义。”高孟潭说。各种媒体应该在提升公众地震安全素养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高孟潭说,有关专家做过关于公众地震安全素养调查。我国目前公众地震安全素养,包括人们对地震的认知、态度、技能等,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第三个层面便是政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法定责任。首先要做好房屋建筑质量的监管,确保居民住宅和公共设施的抗震能力。我国已经具有完整的地震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地震是否伤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工作是否到位。

高孟潭说,地震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需要多部门履行好自己的法定职责,同时还要协同联动,方能取得公众满意的效果。

“我的履历比较简单”

对地震与抗震侃侃而谈的高孟潭,提及自己时却言简意赅――他用normal这个词来概括自己的人生。

“我选这个专业,很偶然,也必然。”高孟潭说。

1976年,高孟潭家住天津,唐山大地震的灾区,地震时感觉了大地的剧烈震动,耳闻了房屋建筑的垮塌声,在抗震棚中差点因煤气中毒丧失生命。1977年恢复高考填报志愿时,唐山大地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发挥了作用。“这对我选这个专业可能有点关系吧。”他说。

然后高孟潭便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到现在。他自称:“我的履历比较简单。”

简单造就辉煌。在科研成果上,高孟潭共获得部级和省部级奖励12次,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2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国科协第四届优秀期刊论文奖1次。

个人荣誉方面,高孟潭于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入选部级“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7年获人事部、中国地震局等五部委“全国地震科技先进工作者” 表彰,2010年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章先进个人,2011年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2014年被中组部、、人社部和科技部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奖项与荣誉众多,但高孟潭不愿多谈。“这都不算什么,是自己应尽的职责,是党和国家队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视,是对千千万万地震工作者的肯定。”他说。

2015年4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2968名在各行各业做出突出成就的劳动者被授予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其中便有高孟潭的名字――他荣获了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主要优势范文 下一篇:医养结合的困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