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0 15:51:35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篇1

关键词:五感景观;美丽乡村;乡村景观;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3-0099-03

1 引言

在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家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随后又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与前提,是新时期“五位一体”大格局下新农村建设的前进方向。在大规模的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少地方忽视了地方特色的提取与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自然、淳朴的乡村风貌的缺失,出现了“千村一面、村村同景”的现象。基于此种现象,本文尝试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五感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唤起人们的“乡愁”,提炼乡村文化、展现乡俗民风,构建集观、感、娱于一体的“美丽乡村”。

2 五感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

2.1 “五感”涵义

人的“五感”即视觉、味觉、触觉、听觉、嗅觉,是人体感觉器官对事物产生认识的功能,是人类对事物最直接的感受与体验,可谓是人们与世界接触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狭义的“五感”是指生理层面上,人体感觉器官自发对事物和环境的反应;而广义的“五感”则可指人们有意识地通过这五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感知并进一步分析与思考,由生理层面进一步上升到精神层面,由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思维[1]。

2.2 “五感”与景观规划

人的“五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五感”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形成了人们κ挛锖突肪车牧⑻甯兄。人们在景观空间中的感受同样也是综合的、立体的,为塑造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形成全面的观感体验,“五感”在景观规划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引用。

2.2.1 视觉景观

视觉通常是人们对景观的第一感受,是最基本、最优先的感官体验。视觉景观首先包括了点、线、面、体等景观元素,各元素在二维、三维层面上的变化、结合,创造出了丰富的景观空间;视觉景观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色彩,不同的景观材质、植物的季节变化,均可以丰富景观的色彩,丰富景观的视觉观感;此外,不同空间的组合、特殊空间的营造,也是视觉景观重要的表达形式之一[2]。

2.2.2 味觉景观

在人们对景观的感知中,味觉感受很容易被忽略。味觉在景观规划中,常以参与性与非参与性两种形式出现。前者主要指通过规划设计,引导人们参与进对景观环境的体验之中,与景观进行互动;后者主要指景观环境对于人们感官的暗示与影响,形成景观与味觉的相互作用[3]。

2.2.3 触觉景观

触觉是人体最原始的感觉,具有独特和不可替代性,相较于人体的其他感觉,触觉更加敏感、细腻和真实。依据其不同来源,触觉景观有诱发型、主动型、被动型等类型。诱发型主要指人们在环境中活动衍生的触觉体验;主动型则是来自人们肢体主动的触觉体验[4]。

2.2.4 听觉景观

听觉是人类对外界进行感知最重要的感官之一,在古今中外的造园活动中,听觉层面的景观设计有着广泛的运用。在园林景观中,雨打芭蕉、风吹竹叶等自然景观,常常被用来营造园林的意境。听觉景观设计通常包括零设计、负设计与正设计三种类型,零设计指保存与保护现状景观听觉环境;负设计指对景观环境中的声音要素进行筛选与调整;正设计主要是增加景观环境中的声音要素[5]。

2.2.5 嗅觉景观

在人类的五种感官中,嗅觉是主观的、化学性的感官,与人类的神经系统有着更高层面、更为系统的联系[6]。在景观设计中,植物的气味影响着人们对景观的感受与体验。如芳香植物的香气意蕴悠长,令人心旷神怡;蜡梅、桂花、栀子等植物于不同季节绽放的花香,则给人们四季流转、季相交替的感受与联想[7]。

3 五感景观在潘家湾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应用

3.1 潘家湾相关概况

潘家湾位于湖北随县万福店镇凤凰山村,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属集中居住型自然村。潘家湾气候干旱、自然条件较差。2003年村落合并后,当地开始着力改造村庄自然环境,改善全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于2014年被随州市授予“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5年被湖北省授予“省级宜居村庄”称号。目前,潘家湾自然村改造工程已即将完工,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

3.2 潘家湾景观总体规划

随县潘家湾总体景观规划,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大背景下,结合美学、功能主义、生态优先原则,规划设计成为功能与形式并存、富有乡野之趣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示范村。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道出了逆城市化趋势下城市居民对乡村的期待,明示了乡村的价值所在。因此,美丽乡村的景观设计不能照搬都市景观设计模式,要体现乡野之趣,体现新时代农村的本土特色。

随县万潘家湾景观规划,以随县历史文化、民俗艺术、地域特点为背景,结合场地现有条件特点,以人本精神和生态性为最根本指导原则,打造一处集生产、娱乐、体验、游憩、生活为一体的美丽乡村。为村民提供一个融合传统民俗与时代气息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一个生机盎然、富有乡野气息的的户外休憩空间(图1)。

3.3 潘家湾村五感景观规划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场地特色、民俗特色、使用者活动内容、周边环境及对外交通等情况,在“五觉归园田,百感解乡愁”的设计理念下,对“潘家湾的乡愁”进行了“五觉设计”。设计从五个感官维度体现乡愁景观,即“可看的乡愁、可尝的乡愁、可听的乡愁、可闻的乡愁、可触的乡愁”,进一步将潘家湾景观分为五大片区:视觉园、味觉园、触觉园、听觉园、嗅觉园(图2)。

3.3.1 视觉园

视觉园位于场地西北部,以“五觉”中的听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包括了场地内最大的公共活动空间,主要有绿蔬环翠、金毯广场等节点,主要为居民提供了运动休闲的功能绿蔬环翠节点主要采用圆形和曲线结合的方式,以自然生态的方式结合硬质铺装与软质绿化,为潘家湾居民提供了一个公共交流活动空间;金毯广场节点主要展示了农业用具,成为场地记忆、场所文脉之所在。

3.3.2 味觉园

味觉园位于场地东北部,以“五觉”中的味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主要的节点有曲径通幽、樱红流珠、百果飘香等。味觉园景观设计具有较高的参与度与极强的趣味性,提供了一个及休憩、游玩、观赏于一体的绿色景观空间;曲径通幽节点的选址基于场地和功能景观的考虑,首先考虑到视线的通透性,在为增加游览的趣味性,增加了景观廊架的设计;樱红流珠节点周围包含木质空间,置于道路旁,集观景和休闲于一体;百果飘香节点给游客提供了一个游览赏玩的场地,置身其中的趣味性不言而喻,节点与周围道路相连接,既可为休闲场地,也可起道路作用。

3.3.3 触觉园

触觉园位于场地西侧中部,以“五觉”中的触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体现乡村风光、农事之乐,主要包括百草农趣、绿蔬成畦、陶艺琼玖,景墙漾影等景观节点。百草农趣节点主要以兼具较高经济效益、观赏效益的草本植物为主题,展现乡村自然环境特有的“野草之美”,主题植物有细叶芒、萱草、鸢尾等,皆随季节呈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时具有药用等多种用途,呈现出属于乡村的独特的美丽面貌;绿蔬成畦节点主要种植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果蔬,如甘蓝、豌豆、菠菜、莴苣等,既体现了“触觉”的景观主题,又融合乡村的农业风貌,更是潘家晨墒秤镁肮凵杓频闹匾部分;陶艺琼玖节点使用陶罐作为景观小品结合场地道路铺装与植被进行布置,成为颇具艺术观赏性的景观节点;景墙漾影节点主要为以乡村景观为主题的文化景墙,与其他景观节点相互呼应,营造出趣意盎然的景观空间。

3.3.4 听觉园

听觉园位于场地东侧中部,以“五觉”中的听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包括了静听蕉雨、蔬影竹语、五谷场圃、蛙鸣柳岸、桃李传音、倚杨闻蝉等主要节点。静听蕉语节点通过在建筑周围种植芭蕉,取“雨打芭蕉”之声,给人以恬逸乡愁之感,打造颇具诗情画意的景观。蔬影竹语节点以曲线形植坛种植彩色甘蓝、白菜、萝卜、番茄、青椒等蔬菜,在考虑实用性的同时兼具了观赏性,也成为了潘家湾景观设计中可食性景观的代表节点;五谷场圃节点利用现有的打谷场进行景观改造设计,在保留原有打谷场的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观赏性,充分展现农事之乐;蛙鸣柳岸节点包括了健身设施等公共活动场所,兼具了诗意的景观与活动的需求;桃李传音与倚杨闻蝉节点通过种植主题植物,暗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听觉”的景观意向,创造出赋予奇思妙想的区位景观空间。

基址内有一片竹林,设计中予以保留并加以利用,在林中设有若干处小园,提供林下观赏与休憩的空间,居民闲坐其中,听竹海婆娑之声,甚为惬意。竹林南侧秋水一色节点为灌溉和居民浣洗的水塘,设计过程中对场地进行适当修葺,同时在岸边设置了一定长度的亲水平台,满足居民的近水需求,同时在池塘东侧的堤上进行植物组合设计,通过植物搭配营造出一条植物丰富、雨水交融的河堤风光带,与对岸的亲水平台相互呼应。

3.3.5 嗅觉园

嗅觉园位于场地南部,以“五觉”中的嗅觉为主题进行景观设计,通过种植芳香植物等途径打造“可嗅”的美丽乡村景观。嗅觉园主要包括闻香园、香嗅台、嵌草园等节点。闻香园以芳香植物为主题,主要种植腊梅、紫茉莉、千里香、含笑等植物,形成一个四季可闻、全年皆香的,以“嗅”为主要感知方式的景观,同时辅以香樟、银杏、红花酢浆草等基础种植,营造出一个物种多样、空间丰富的植物特色景观;香嗅台位于闻香园内,场地内提供座椅等设施,供人们休息与观赏,为人们提供一处休憩养神的好去处。

4 结语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如何保留与再现淳朴自然的乡村风貌,如何传承乡土的历史文脉,对于建设富于地方特色、与村民关系紧密结合的乡村新景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随县潘家湾景观设计中,以“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为出发点,结合随县万福店当地的历史文脉、地域特色,利用场地原有的地形,应用五感景观规划理念与方法,结合传统的生产农业特色的同时融入与时俱进的设计思想,打造了一处集生产、休闲、体验、游憩、生活为一体的生态示范景观,提供一个独特的生产生活空间和休闲娱乐的场所,展现场地独特的气质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景象。

参考文献:

[1]周梦佳,蔡 平.五感设计在景观中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2011(1):83~86.

[2]闫 迪,马谊恒.论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7):40~42.

[3]叶茂乐.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D].天津:天津大学,2009.

[4]卢 渊,朱书强.触觉景观在居住区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5(12):206~208.

[5]翁 玫.听觉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7,23(12):46~51.

[6]殷 敏,杨仲元,李光州,等.试论城市公共空间的嗅觉设计[J].城市规划,2016,40(3):58~62.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篇2

齐齐哈尔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非常重视思想、文化、道德建设,把植入特色文化元素贯穿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的始终,突出文化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乡风文明程度。

打造百里文化围墙、千里文明长廊……赋予美丽乡村建设新的内涵和外延展示,1+5文明带上呈现出一条条靓丽的风景线。

文化育民、乐民、惠民……用文化培养习惯,用习惯形成文化,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美丽乡村建设的软硬结合,“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不断打造乡风民俗文明和谐新风貌,更让文明风尚深深扎根鹤城大地。

软硬结合 文化植入 小村子里的特色文化元素

富裕县吉斯堡村,是个少数民族聚集村,达斡尔族村民占了全村村民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村子进行了全新的改造,翻新房屋,建村史馆、文化礼堂……不断挖掘达斡尔族文化,更打造了一个极具有达翰尔族特色风情的美丽村庄。

吉斯堡村是在“六带百村千屯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中,植入特色文化元素于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舞台”上,全市各县(市)区结合各村的地理区位、历史背景、民风民俗、地域风情等实际情况,把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建设中,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文化格局,同时,推进乡村环境风貌提档升级,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文化品位。

富裕县兴裕村和杨屯村、依安县新合村、甘南县兴十四村、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哈拉新村、讷河市索伦村等多个村子,都建设了村史馆,再现了村史,丰富了乡土文化,更彰显了民族特色。

泰来县江桥镇将抗战文化融入小城镇建设之中,建成抗战文化纪念馆、观江台、纪念长廊等景观,既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内容,又深化了美丽乡村建设内涵。

齐齐哈尔市还把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为切入点,积极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用文化育民、乐民、惠民,有效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1+5文明带上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8个,农村文化中心村60个,农村文化活动广场160个,农家书屋188个。组建各类秧歌队、健身队210支,成员达20000余人。文化部门组织开展送戏、送电影下乡活动50多场次。

文化塑造 引领新风一道道“会说话”的院墙

常行走于齐碾公路和齐克拜公路的鹤城市民,都意外地发现这沿路上,多出来一道道“会说话”的院墙。

瞧,碾子山的文化石墙、龙江和富裕的青砖墙、克山的罗马柱、依安的木制栅栏、克东的铁艺栅栏、讷河的塑钢隔离墙和柳编院墙、昂昂溪的彩钢板院墙、梅里斯的水泥预制板组装墙、铁锋的苇编院墙……不同的建筑风格,争奇斗艳。一墙一风景,一墙一阵地,体现着当地浓郁的民俗风情。

围墙上,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传统德孝礼仪、民俗风情、企业和农林文化、抗战红色文化、生态旅游……一幅幅运用绘画、喷绘、铁艺、水泥浮雕、烧制陶瓷、墙体镂空等多种工艺方式,制作出的漫画、卡通画、剪纸画、版画、雕塑、标语栏等,颜色五彩缤纷,工艺精致美观,内容又接地气。

一道道生冷的院墙,变成了“会说话”的文明宣传长卷,更吸引了许多过路车辆和人员还有村民观看。

打造百里文化围墙,让“会说话”的文明宣传带,使村民在生产之余、生活闲暇,耳濡目染之间,呼吸着文明新风,随时汲取正能量!

依安县把陶瓷产业、陶瓷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元素植入的完美融合。组织美术家协会会员走进乡村,通过陶瓷文化和剪纸文化展示,建设特色“文化墙”40余处;县里的朗盛陶瓷有限公司先后烧制多次,建设的陶瓷“文化墙”,一幅幅精美的陶瓷画,图文并茂,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宣传手法,引领广大村民讲文明树新风、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展现了依安陶瓷文化,又增加了村子的文化内涵。

富裕县兴裕村是个山东移民村,在投入1300多万元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注重打造山东移民文化,在建筑风格上融入山东“白墙灰瓦”格调,同时,新建了拓荒广场和山东民宅一条街,寄托了“乡愁”,弘扬了“拓荒精神”。

制度约束 创建激励 打造一条千里文明长廊

美丽乡村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人来改造环境。可以说,怎样提高农民素质,解决村民陋习多、文化生活匮乏、环境意识不强等不良习惯,将直接影响建设成果的持久性。

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全国文明村甘南县兴十四村和铁锋区查罕诺村的村规民约作为样板,在全市进行展示和学习交流,动员村民参与制定,签订承诺书,做到“我制定、我执行,我承诺、我遵守”。一批新的“治村宝典”应运而生。

各村都把修订后的村规民约悬挂在村里的醒目之处,时时约束村民的言行。

讷河市建设村为了保持建设成果,制定了一套适合村里实际的村规民约,还开展了“文明户大评比”、“卫生环境优秀家庭”评比等活动,村民们争先恐后参加,从我做起,提升素质,互相学习,互相监督。

如今,在1+5文明带上,普遍开展了乡风文明建设,50%以上的村镇都达到省、市级文明村镇标准,打造出了一条千里文明长廊。而未来两年,更多的村镇还将向着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一步步迈进。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篇3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村落;街巷;景观改造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174

我国正处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重点时期,美丽乡村的建设改革直接影响到共同富裕的效率与质量,也牵动着全国亿万人的心,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特别是江浙地区,过去,江浙地区的开发由于过度依赖生产力的发展,一些地区由于过度开垦,不但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更是给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带来了许多灾难性的破坏,这是不利于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发展的。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重新树立正确的美丽乡村建设观念,就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着手去探索一个更加适合江浙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改造方案。

1 江浙地区美丽乡村改造现状

1.1 乡村旅游文化建设现状

江浙地区位于我国的中南部,气候湿润,温度适宜,四季如春,非常适合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与繁殖。由于历史上一直是比较发达的地区,无论是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在我国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美丽乡村建设改革的不断落实,江浙地区的农村也相继开始发展各自具有特色的旅游产业,一些地区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做起了绿色旅游生态环境之旅,打造属于自己的绿色旅游农业,通过品牌效益来提高经济收益,效果显著。一些地区的农业副产品丰富,通过农业产品自产自销等方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农业之路。当然,也有些地区本身具有一定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也为当地的旅游相关行业创造了不错的收益。总的来看,我国江浙地区美丽乡村改造中的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可以用蓬勃发展来形容。

1.2 政策扶持与落实情况

有关国家政策的扶持情况,无论是国家的美丽乡村改造的专项基金的扶持还是当地政府的专项基金的扶持情况,整体效果良好。但是由于一些地区没有跟上美丽乡村改造的不发,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为了解决这部分相对比较落后的村落,希望相关政府能够出台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坚持人才引进与招商引资,在能够保证当地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做好美丽乡村改造的下一步工作,提高贫困人口的平均收入,早日脱离贫困,促进共同富裕。

1.3 美丽乡村改造的发展前景

从江浙地区的美丽乡村改造现状来看,建设成果颇为显著,特别是一些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旅游规模的村落,最近几年来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产出与销售,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从前景上来看,许多地区的开发程度还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和质量,后期的开发的潜力十分显著,以江苏地区为例,有十几个县市的村落即将或正在走自己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之路,一部分家庭也开始张罗着办起来农家乐来,接待城市中来乡村旅游游玩的游客,不但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为城市的周边创造了一条亮丽的风景线。从国家的角度上来看,通过美丽乡村改造,不但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与建设水平,程度上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经济状况,促进贫困户脱贫,这也是为实现国家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 美丽乡村改造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与难点

2.1 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高

当前美丽乡村改造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比较多,其中基础建设程度不高可以说是当前改造过程中的头等问题。基础建设的水平制约了当地的医疗水平与教育水平的提高,由于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水平不高,也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质量,所以必须得到重视。

2.2 村民的整w素质与服务水平不高

村民的整体素质水平也是较为重要的问题,尽管近些年来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在逐步提升,但是距离城市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很大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

2.3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差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缺失不但影响到当地人口的生活质量与文化生活水平,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不可忽视。

2.4 绿化景观的整体品质较差

尽管农村的生态环境相比城市有着很大的优势,但是许多农村不太重视绿化景观的整体品质,甚至一些地区的农村将生活垃圾随意摆放,不但容易滋生细菌更是造成了疾病的传播,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

2.5 原始景观的保留程度不高

原始景观作为许多农村地区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力度尽管在这些年已经有所缓解,但是许多地区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破坏行为。一些即将消失的原始景观不但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许多对现代的考古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重点保护的内容。

3 美丽乡村改造的思路

3.1 恢复原始景观,统一建筑风格

对于原始景观的保护工作一定要贯彻落实好,有必要的话还要对已经遭到破坏的原始景观进行修缮,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做好一致性建设,统一建筑风格。

3.2 增强村民的民居空间设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标准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是发展优秀旅游业的前提,也是打造旅游品牌的保障。对于村民的民居的空间设置,要根据当地的政府部门与文化的基本要求进行,尽量统一,这样在后期的旅游发展中才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也可以提高游客的认可度,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3.3 增强宣传力度,提高村民服务意识

强化宣传的力度,要多找寻新的宣传手段,不能拘泥于特定宣传手段,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途径进行旅游宣传,包括生态农业宣传与特色农家宴宣传等,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工作,提高村民的服务意识与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与义务,一旦村落形成了旅游产业链,每一个村庄的居民都有义务提高服务意识,共同促进村子的健康发展。

3.4 提高景观的一致性,增强环境氛围

景观的一致性不但可以给游客带来美的享受,更重要的是增强环境的氛围,带给城市游客一种特殊的生态享受,这也是促进生态旅游的重要手段。

4 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县的美丽乡村改造情况

浙江金华地区浦江县政府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新村和旧村的融合和改造中,当地农民积极响应,根据政府的具体要求,主动实行旧村改造融合,建设起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品牌旅游线路。部分村落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主动发展生态农业与相应的旅游业,特别是在最近两年,既为村子带来了持续的高额收益,又促进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促进了全村的共同富裕。

5 总结

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既取得了不错的阶段性成果和胜利,也存在着些许需要面改进的问题。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改革的不断深入,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也会为村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希望产业工作者戒骄戒躁,做好风险抵御,提高防范意识,随时做好抓住机遇的准备,为老百姓谋福利,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军奎.美丽乡村建设中村落街巷景观改造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9.

[2]李越群.重庆市美丽乡村建设中地域性景观的保护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王婧.风景名胜区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篇4

【关键词】:乡村;景观绿化;特色

1、背景

丽水市处浙江省西南浙闽两省结合部,地形以中山、丘陵地貌为主,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丽水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7.8℃;冬暖春早,无霜期长,雨量丰沛,年平均降雨量1568.4毫米。丽水市设莲都区1个市辖区,辖青田、缙云、遂昌、松阳、云和、庆元、景宁7县,代管辖龙泉1市。景宁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丽水市共有51个镇(畲族镇1个)、100个乡(畲族乡6个)、30个街道、96个社区、34个居委会、2850个行政村和12101个自然村。

丽水市村庄根据地域划分,各具特色,随着近些年规划的完善,对于特色文化的挖掘更加深入,村庄绿化建设也应根据规划定位而有所侧重。缙云―石城文化;青田―侨乡风情;龙泉―剑瓷文化;遂昌―乡村休闲;松阳―田园古城;云和―山水童话;庆元―寻梦菇乡;景宁―畲乡风情。

2、现状分析

2.1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2.2 绿化层次杂乱,整洁度较差

解决对策:可以蔬果作物作为村内绿化,以农园为乡村绿化主要特色。乡村内的观赏绿化种植层次不宜过多,以乔木搭配地被的疏朗型种植模式应是村庄绿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2.3 村庄界面不清晰

解决对策:从丽水山地村庄的围合地貌与自然环境出发,通过种植环村绿化形成“村在林中”的植物景观,以成片、成带的色叶树种或经济树种打造丽水村庄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整体景观。 通过围栏、绿篱、石矮墙等,将屋前庭院、自家菜地与公共道路适当隔离,形成简洁有序的村庄景观。

2.4绿化无法满足特定空间的功能需求

解决对策:对改造村庄进行统一规划,了解民意诉求,明确各个空间的主要功能,在功能确定的基础上,进行绿化改造设计。从丽水传统特色村庄中学习经验, 充分利用建筑的石墙、棚架、台地,在有限的场地中增加满足功能需要的绿化

2.5 改造部分与原有风貌存在衔接问题

解决对策:系统了解村庄的传统建材、环境基调色和特色建筑工艺,掌握其本土景观意象,在改造中基于传统要素进行二次设计,设计要遵循景观逻辑,与乡土风貌相承袭。

2.6村内的废弃建筑影响了村庄的整体形象

解决对策:保留用地所属权,由当地政府协调以临时征用等形式将长期空置的废弃建筑用地改造为公共场地、景观节点或仓储类用地。

2.7 部分村庄缺乏明显的村口景观

解决对策:因地制宜地对村口空间进行设计,设置牌坊、雕塑、景墙、古树名木等来形成村庄的门户形象。

2.8村内场地硬质化缺少绿化建设空间

解决对策:在不影响居民交通、生活的基础上,对既有的水泥路面适当改造,用作绿化;或者以花台的形式进行小面积的绿化美化。

3、规划策略

3.1总体思路

村内村外有序绿化,墙里墙外灵活填绿;植物构筑乡土乡愁,绿化美化经济和谐。

3.2绿化策略

3.2.1村庄绿化符合村庄建成年代

(1)传统村庄――以保护原貌为主,承继乡土肌理

传统村落绿化以改造为主,“见缝插针、点式改造”为主要途径。重点对古树名木进行挂牌保护,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以大乔木为主,补植地被,梳理天际线和林缘线。

绿化设施的外观设计与场地铺装应就地取材,继承地方村居原有构筑方式所反映出的山墙特征、立面构成肌理、色彩运用等要素,与村庄原有肌理相融合。

(2)当代村庄――绿化以满足村民日常生活交往为主要目的

当代村庄主要是建国后至90年代新建或旧村翻新的村庄,村庄地形多为平原型、临水型,建筑风貌多为近几年新建的砖混类型。内部多硬地,绿化场地有限。

绿化改造以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和交往活动为主要出发点,其改造途径主要是提升公共场地、街道节点的绿化品质和使用功能,突出村口绿化的标识性,满足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需求。可通过立体绿化对建筑墙面进行美化。

(3)新建村庄――满足生态、美观、丰富生活乖多重功能

新建村庄的绿化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绿色农业背景,重点规划新村及其周围的绿化环境,应统一考虑社区绿化的设置,尽量保留现有的环境绿化。以突出村庄特色为主题,将新村绿化与村庄周边自然环境绿化相结合,将公共绿地与道路绿地、宅间绿化和庭院绿化相结合,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

3.2.2村庄绿化应充分结合地形特征

(1)山地型村庄:山地型村庄地形高差大,村内可用地面积较少,绿化应注重村庄环境的整体塑造,宜多种植高杆乔木丰富绿化天际线。山地村庄的道路蜿蜒曲折极富有特色,可沿路种植有季相变化的大乔木,形成风景林带。

(2)谷地型村庄:谷地型村庄相较于山地村庄空间更围合,且村庄中常有山溪穿过。绿化除遵循山地型村庄绿化外,还应注重沿山溪的滨水绿化与驳岸绿化。谷地型乡村可在山溪流入和流出村庄的位置设公共活动场地,利用溪流创造怡人的休闲环境。

(3)平原型村庄:平原型村庄建筑布局紧凑,地势平缓,宜列植或片植高大乔木来丰富村庄天际线。平原型村庄街巷路网条理清晰,应着重对道路绿化进行改造设计,体现村庄特色L貌。

平原型村庄往往有集中式的大面积耕地,可通过种植改造来赋予某些生产绿地景观性征。

(4)临水型村庄:临水型村庄沿河形成滨水景观轴。充分利用自然水体和岸线形态,增加水体与村庄的接触面,使得水体与村庄有机融合。尽量保护水域资源,有条件的村庄可建立涵水林带,充分利用水体景观资源,打造临水休闲空间,结合水系线型设置亲水空间节点,形成宅、街、水三种要素相组合的空间序列景观。

3.3 村庄绿化应充分结合建筑风貌

丽水各村庄在年代、地形、风俗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建筑风貌,主要包括块石类、夯土类、木结构类和砖混类。针对不同特色的建筑类型,绿化形式应各有侧重,充分结合建筑特有的色彩、结构与肌理,从平、立面等多维角度提升村庄的绿化质量。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

(2)《浙江省园林绿化事业和绿道网建设发展“十三五”规划》

(3)《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导则》(2015)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篇5

关键词:地域景区化;休闲旅游;旅游文化;景点品位;千岛湖

中图分类号:S731.1;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3168(2012)04 - 0073 - 04

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务院于2011年3月30日决定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这是中国旅游产业即将开启的跨越式大发展的历史性起点。同时,这也是显示中国政府坚定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又一个标签。

旅游业定位成“人民群众更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标志着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时期,旅行不再被视为一部分人的消费,而应该是人人享有的权利。旅游发展的出发点是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落脚点是要人民群众满意,它必须以现代服务意识和手段来服务每个旅行者。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精神需求、健康需求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需求,旅游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标志,旅游业是社会发展阶段的标志性产业[1]。

迎合大众旅游时代,需要拓展新的旅游空间,地域景区化旅游理念应运而生。千岛湖所在的浙江省淳安县提出了“全县景区化”,打造全国首个县域大景区的发展战略。本文旨在探讨“景区”及“地域景区化”内涵,分析以千岛湖旅游为背景的地域景区化旅游的重要意义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1景区及地域景区化内涵

1.1景区的内涵

有关旅游景区的定义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景区是依托旅游资源从事旅游休闲活动的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这一概念包括4个含义:①有明确地域范围的区域;②以旅游资源为依托;③从事旅游休闲活动;④有统一的管理机构。

1.2地域景区化的内涵

从字面上看,明确了景区的概念,加之“化”,就是彰显一项工作、一个目标的实现过程、方法、措施或业态。

国内外对“地域景区化”鲜有界定。王维艳等(2011)曾从旅游活动要素及其空间效应着眼,对“地域景区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因特定的资源环境被旅游者纳入旅游吸引(景观)视域,经某种形式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配套相应的旅游设施与服务,逐步形成具备一定旅游功能的新型空间过程”[2]。笔者认为“在某个地域或空间,挖掘资源的经济潜能和文化内涵,融产业发展与景观、游憩‘三位一体’,规划建设具有区域特色旅游的优化美化过程及业态”是“地域景区化”的基本含义。这一界定,在客体上体现了地域景观、资源和环境,在媒介上凸显了旅游业态、服务和文化,在主体上强调了塑造品牌、形象和魅力。

2地域景区化意义

2.1千岛湖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千岛湖旅游事业起步于1982年,从当时可开发利用的数个岛屿起步,开始了长达30年的上下求索。虽然白手起家,但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淳安人坚持不懈地保护一湖秀水,大力优化交通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千岛湖一跃成为全国旅游界的新秀。2003年开始,千岛湖旅游开始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迎来了第二段高速发展期。

目前,淳安县共有各类宾馆饭店近185家,其中二星级以上的酒店70家,挂牌五星或达到五星标准的酒店6家,挂牌四星或达到四星标准的酒店8家。2011年,千岛湖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6万人,其中购票下湖游客208.5万人,实现大门票收入2.18亿元,旅游经济总收入53.1亿元。

然而,随着千岛湖游客总量的不断增大,千岛湖镇城区及中心湖区承受了巨大压力。每逢周末、节假日等黄金时段,人流、车流极大影响了旅游休闲的品质。在现有旅游空间不足、需要走向更大区域的情形下,从“进城”、“游湖”走向“上岸”、“登山”、“散入镇街乡村”已是千岛湖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加上游客对旅游方式的多元化需求,千岛湖旅游事业发展又一次站在了关键路口。

转型是千岛湖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全县景区化,可以拓展千岛湖旅游新空间,加速旅游从湖区向周边辐射、景点从县城向农村延伸,形成多个环千岛湖的休闲度假旅游圈,造就一批特色各异的休闲度假旅游线,变传统的湖区游为全县游,使淳安县全境成为“大千岛湖”景区,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推动千岛湖旅游向纵深发展。

2.2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载体

全县景区化是一项改善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惠民工程,淳安县45万人民将成为第一受益者。

近几年城乡面貌变化很大,特别是许多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景观建设越来越得到加强。全县景区化是城乡统筹的一个好载体,可以为农村争取更多项目、推进环境整治,让更多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构筑全县大景区、推进全县景区化,以景区景点的标准来把握城乡统筹发展建设要求,在美丽乡村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变建美丽乡村为建精品景区,达到“建好一个项目、造就一个景点、形成一片风景”的目标,使全县村村如画、处处皆景。

“宜居、宜游”将成为乡村发展,推进全县景区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百姓期待中的风情小镇、美丽乡村、精品景区、景观廊道等愿景都将一一得到实现。

2.3产业融合的创新方式

全县景区化,预示着全县做旅游的时代已经来临,这不但符合当前需求,更着眼未来发展的要求,对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有重要作用。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篇6

关键词:安吉县 美丽乡村 道路景观 城市廊道

1.研究背景

1.1安吉城市文化背景

安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隶属湖州市。安吉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县名取自《诗经》“安且吉兮”之意。安吉邻近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地处长三角经济圈的几何中心,是杭州都市圈的重要西北节点[1]。

作为我国第一个部级生态县,安吉的“美丽乡村”的名片影响深远。安吉还是中国十大“竹子之乡”之首,竹资源极其丰富。另外安吉人文荟萃,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千年古刹灵峰寺,有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吴昌硕先生之纪念馆等等。

1.2 安吉绕城东线项目建设背景

绕城东线作为安吉绕城环线的东段,是安吉县近期重点工程,是杭长高速下口安吉的第一道外环线,对加快城东区块开发建设,完善县“七纵七横一环”道路框架极具意义。

安吉绕城东线景观项目南北走向,南起安吉大道,北至灵芝路。道路全长2280米,其中部有双洞隧道段约660米。东侧绿化带长1587米,西侧绿化带长1486米,道路规划红线宽度为26米,中央有隔离带,东西两侧人行道宽度各1.5m,两侧绿化景观带各20米。道路等级是城市主干路,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景观设计内容包括两侧绿化带景观、行道树、人行道铺装、环境设施和景观小品等。

2.设计概念

2.1景观设计概念抽提

(1)生态人居

安吉县多年来坚持生态立县和城市协调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试点与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结合,全县美丽乡村创建覆盖率达95.7%[2]。安吉于2009年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2012年获得国内第一个以整个县域绿色生态建设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 美丽乡村的“安吉样板”将安吉的生态名片畅响全球。因此在安吉绕城东线设计中,力求呼应生态人居的理念,因地制宜营造人居城市的模范。

(2)竹乡文化

安吉毛竹蓄积量和商品竹均名列全国第一,是著名的“中国竹乡”,以“城在林中,屋在竹中,人在绿中”的美景,用翠绿的世界迎接八方来客。安吉的竹海盛名在外,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安吉的竹文化亦是源远流长,展示安吉人民智慧厚重的民风。因此在安吉绕城东线设计中,竹类易作为主体植被广泛应用。

(3)秋色叶景观

安吉的绿色竹海给人印象深刻,不过到了秋冬之交,安吉的秋色叶树种亦是城市景观的一大特色。一来安吉适宜的秋色叶树种丰富,季相表现良好,美不胜收,另外红色黄色的叶色可以作为春夏绿竹的补充,丰富了安吉的城市色彩和景观层次。可见发掘安吉秋色叶景观的潜力,是安吉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大方向。

(4)昌硕文化

安吉是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的故乡。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是“清末海派四大家”之一,享有盛名。在安吉绕城东线设计中,通过融合吴昌硕文化元素的景观小品的设计着力弘扬昌硕文化。

2.2 设计定位和设计主题

作为安吉的城市廊道塑造,设计景观定位为“生态绿道,文化走廊”,以呼应安吉美丽乡村理念,同时也传达出安吉生态文化内涵。景观设计主题为“绿竹环廊,彩链炫秋”:以安吉的青碧竹海为基调背景,秋色叶树种构成安吉绕城东线植被的骨架,成为安吉另一个有特色的景观风貌。

3.景观设计策略

3.1主线景观设计

主线景观是道路两侧绿带。整体块面从车行视角考虑,以设计车速60km/h计算,每秒车行距离约为16m。根据经验,15-20秒的空间变化节奏令人较为舒适,因此将隔离带和两侧绿带设计为200m-300m的块面大小,以粗放型的乔木林及地被为主,大色块的形象体现整体之美。靠近人行道一侧,考虑人行速度,适当缩小灌木和地被的块面尺度。

3.2道路交口节点景观设计

绕城东线和自南向北与安吉大道、后寨路、芜园路和灵芝路四个道路有交叉口。人群停留此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结合周边规划用地性质,设计多样的活动空间。不种植高大乔木,以免影响视线,设计采用精致细腻的手法,突出优美的树形、花灌木的明快色彩和错落的层次[3]。同时用低矮灌木修剪色带结合条石和花坛分割空间,提供人流集散和驻足点的开放空间和文化小广场。

3.3植物配植策略

(1)以乔木为骨架。大乔木形成主要景观,乔木与自然生长的矮灌木地被相结合,既体现生态性,又保证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与道路两侧环境相协调。(2)突出色彩季相变化。以竹林为背景的绿色长廊,采用适宜安吉环境的秋色叶植物增添缤纷色彩,形成一定的气势。另外地被植物选择乡土野花组合,突出野趣和生态效益。 (3)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运用新优品种。发挥植物多样性原则,不仅满足春景秋色的景观效果,亦大大提高环境质量。竹类价格低廉,资源丰富,选用安吉本土常见易得的竹类品种,如青竹、菲白竹、安吉锦毛竹、紫竹、孝顺竹、乌哺鸡竹等。无患子树源充足,在安吉生长良好,高大挺拔,树源丰富,秋叶叶色橙黄美丽,选用作为行道树树种和绿化带主要树种。其他秋色叶树种选用如无患子、银杏、黄山栾树、乌桕、榉树等。(4)远近期结合。密林和片林结合;重视植物的生长态势,慢生和速生结合;同一品种也注重植物规格的变化。(5)设计风格多样。种植设计中采用多面观赏布局,片植、点植相结合,配置简洁大方、色彩丰富、疏密有致。充分考虑植物观赏视线和植物自身的生长需要,突出可识别性。

3.4景观小品和铺装设计

道路选用富有特色的路灯,整体灯光色调以暖色调为主,烘托温馨的夜景氛围。主要节点和开放空间增加富有安吉本土文化特色的景观灯,比如竹节造型,竹茶印画和昌硕文化纹样的灯具小品的运用。

铺装采用低碳而经济的环保生态材料透水材料和本土材料。广场铺装的花纹结合安吉文化特色,紧扣竹茶印画和吴昌硕文化的人文氛围。

4.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景园林价值观已不断趋近“艺术审美―社会功能―生态效益―文化价值”的渐进式叠加式发展[4],安吉绕城东线是安吉便捷的交通路径,城乡过渡的生态通廊,也是文化展示的人文走廊。目前安吉绕城东线建设正在施工,不久将投入使用,有理由预感,绕城东线将成为美丽安吉的一道新风景线。

参考文献

【1】 鲍晓军,卜庆军.安吉竹产业升级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观察,2011,(10):168-171

【2】 安吉县统计局. 安吉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3-03-29

【3】 戴航.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与案例【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0-73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篇7

关于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全局性变革,是描绘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路径,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根本大计。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强调,要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之一,并划出路线图、制定时间表: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

一、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目前来看,一大批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得到解决。如:“脏乱差”问题得到缓解;全国过半建制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约五分之一的建制村的污水问题得到缓解;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近60%;全国全面启动乡村农资废弃物回收处置市场化工作,浙江省农资废弃物回收处置覆盖率达90%。这些喜人成绩的取得,无一不证明十八大以来,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神州图景,正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人口锐减,国家建设中心某种程度偏移城市,经济社会虽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与之俱来的农村生态破坏、资源约束趋紧、乡村旅游不合理开发、滥用农药引起耕地污染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如何负重前行,针对日趋严重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梳理出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并对症下药,找出行之有效、科学合理的解决路径。

二、当前存在较为突出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问题

(一)农村生态环境宣教缺失,农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自身教育水平不高,视野较为封闭,多年来生活习惯使然等多种因素,大部分农民生态环保的观念非常薄弱接近于零,对维护公共卫生没有形成充分的强烈的认同。一方面,主动环保意识缺乏。虽然,村部内设置了分类垃圾箱和地埋式垃圾池,但是村民还是固执地沿袭既往的做法,随意丢弃垃圾,本能上抵触新的生活方式,对环保设施设备视若无物。这是因为村民仍未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未能形成成体系的生态环保认知,并尚未认识到垃圾丢弃所带来的种种严重的危害。另一方面,些基层农村干部由于自身生态环保意识的局限性以及待遇过低、事务繁忙等其他因素,在生态建设方面缺乏胆气、谋略、闯劲和韧劲,在生态环境理念的传播和宣教上方式陈旧,且流于形式,从而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事业无人领头、一盘散沙的局面。

(二)当前农业生产方式整体粗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由于缺乏接地气的有力法律的震慑,政府制约限制机制的不健全等因素,利益驱动下,决定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整体粗放和农户为追求经济效应颇有滥用农药“肆无忌惮”之感。种植业方面:为追求增产增收,农户滥用农药、化肥,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养殖业方面:规模化养殖带来了显著的经济利益的同事,造成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当地环境质量。乡村旅游方面:随着农家乐、假日游等兴起,餐饮废水、生活污水、旅游垃圾、餐厨废物、汽车尾气等都成为毒害乡村生态环境的杀手。

(三)机制和资金双重桎梏下,农村生态环保事业止步不前

一方面,大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环保体制机制,一部分有机制体制的仍处于探索实践阶段,颇有“浅尝辄止”之风,程度不深、效能低微。大多数乡镇基层政府缺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能力水平,普遍存在重工业、轻农业的倾向。另一方面,大约95%的乡镇没有配备专门的环保人员、经费和机构,缺乏必要的环保技术设

备装备和能力,从而对这块工作的推进起到了阻滞。

三、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工业5.0时代的到来,污染正飞快转换着主阵地,渐渐从城市转移向乡村。乡村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势必将影响几亿多农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因此构建经济发展、农民富裕、环境优美的良好生态格局已经刻不容缓。

(一)

加大宣传以提升农民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

一方面,将宣传教化作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关键工作长期来抓,用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来潜移默化广大的农民群体;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同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通过“互联网+”方式,予以整体宣传推动。结合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等时代背景,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绿色产业发展引导、创新驱动等方面重点推进,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从而创建好“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借助“党建平台”深化建设乡风文明,充分利用好基层党组织力量,积极开展围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组织生活,挖掘并遵循当代乡村文化生态体系及其发展变迁规律的基础上,沿着乡村文化谱系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承优秀的家风、家训

传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以党建平台载体进一步传承好优秀的村落家风文化,以积极的家风风尚带动生态文明发展。

(二)驰而不息推进乡村环境整治

一方面,在村庄密度较高、人口较多的地区,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治理,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活垃圾收集、暂存、转运和处理设施建设,包括垃圾桶、垃圾池等收集设施,垃圾中转站、垃圾运输车辆等转运设施,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同时,结合“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做好农资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的全面覆盖,最大限度地消除粗放型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乡村生态环境破坏危害。另一方面,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

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同时对不良产业进行关停或者整改,积极发展生态高效现代农业,从而促进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比如:观光农业、游憩休闲、健康养生、生态教育等都是不错的转型选择。

(三)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体制

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篇8

而从2015年开始兴起的特色小镇建设,让这种这种过去多出现在电影里的小镇有了全国铺开的可能。特色小镇强调园区、社区和景区的多维打造,其在特色产业集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镇化进程、在地文化的挖掘等多个层面的价值,已在全国范围内被重视。

我们也能看到,特色小镇在走出浙江杭州之后,其模式早已不限于大都市周边,远离都市的乡村地区的探索案例正在不断增多。这种远离都市的特色小镇,有的结合原有乡镇基础进行升级,也有不少是在原来的乡村地区新建。不可避免地,这类特色小镇会和美丽乡村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交集。

党的“十”之后,美丽乡村建设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大量乡村的外观为之一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也能记得住乡愁”成为普遍追求。但也应看到,在整个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乡村建设难以一劳永逸,乡村人口外流、乡村空心化、乡村内生活力缺失、乡村文化传承断裂等问题依然严峻。并且这些问题触及更庞大的社会系统,只有超越乡村,才能解决乡村的问题。

那么,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模式的有益探索,特色小镇对新时期乡村问题的解决又价值何在?既然特色小镇的建设必然和乡村有着交集,那么小镇的建设对乡村而言,其在乡村地区的产业重构、空间梳理、文化保护、治理机制等层面的作用机制是怎样的?这些都是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思考的。

笔者认为,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背景下,美丽乡村迎来了重塑内生动力的新机遇;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其建设也多需立足于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而在消费升级、文旅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的建设都需要坚持创新的逻辑。

一、整合乡村内外资源的重要平台

从目前的实践和案例看,特色小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嵌入都市型的,地处大都市圈之内,另一种是远离都市的,处在相对偏远的传统乡镇、乡村地区。前者的典型是杭州的基金小镇、梦想小镇等,它们虽名为小镇,但并未脱离大都市圈,而是借助现代交通和城市相连,紧密地嵌入到大都市板块之内。

目前,在广州、成都等许多大型城市,其都市圈范围内也都布局着特色小镇。这些小镇是大都市在完成工业化之后,进行城市化升级和信息化建设的产物。高效的交通体系和互联网信息网络等,让城郊也可以摆脱“边缘”的地理限制,很便利地接入大都市的协作体系。

而在远离大都市的乡镇、乡村地区所建设的特色小镇,则根本无法嵌入到大都市的体系之中,虽然能够不同程度地抓住现代交通、互联网的机遇,但城市里既有的服务配套以及资本、人才等要素,很难向这类小镇自然地溢流。那么,这种纯粹是在乡村空间里特色小镇的建设,其在逻辑上和嵌入大都市型的小镇是不同的: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不仅无法接受来自大都市的辐射,还要自己构建发展动能,主动从外面匹配资源,驱动小镇和周边乡村的联动发展。

从国家已经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来看,这种远离都市的、生长于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的比例还不小――毕竟全国范围内可以依托凭靠的大都市数量还是有限的,而广阔的西部与乡村地区,其特色小镇的建设所能依托的主要资源禀赋并非来自最近的城市的竞争力,而是来自乡村原有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

过去的乡村是处在一种“城区―建制乡镇―乡村”这样的市镇村体系里,这种体系自然是由行政权力引导的,其中的建制乡镇在产业上对乡村并没有必然的引导整合功能。而越来越多的特色小镇在乡村地区的建设,使传统的市镇村体系被“城区―特色小镇―乡村”的新体系所取代。

在新的体系当中,特色小镇能够扮演着传统建制镇所不具备或不必然具备的平台价值,包括作为乡村地区匹配外界资源、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特色产业发展、就地城镇化、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等多个层面的平台,尤其是对周边的乡村有着产业整合和辐射带动作用。

在新的阶段下,美丽乡村的建设必须思考一系列新的命}。包括新时期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培育、乡村在地文化的挖掘保护、乡村自然生态、乡村治理机制的提升和完善、乡村开放性重塑。但也要看到,乡村问题是整个社会系统问题在乡村地区的投射,其解决需要从社会协作的层面思考,只有乡村内外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推动新时期的乡村建设。

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对立体制,使得城乡之间的市场要素难以按供需实际高效地流通匹配。城市工商资本想要下乡,面对的是难以资本化的乡村资源,有心而无力。想要让城市资本更多的到乡村地区投资,就必然要求农民对于自己的财产有更自由的处置权。

2016年10月,中办、国办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完善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办法,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充分发挥“三权”的各自功能和整体效用。

笔者认为,特色小镇势必是整合乡村内外资源的重要平台。一方面,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必然要立足于乡村地区原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必须充分挖掘利用乡村原有的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人才基础。另一方面,特色小镇将通过集聚资本、人才、创新创业等要素,成为乡村地区对接外部资源的重要平台。

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价值

城乡之间要素流动的制度屏障有望被逐步化解,以及特色小镇在乡村地区的建设,这些对乡村建设而言,都意味着绝佳的时代契机。特色小镇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价值是多个层面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层面:

1.特色小镇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平台

例如,笔者曾经在陕西西咸新区调研的茯茶小镇,一年有数百万的客流量。茯茶小镇通过发展观光、餐饮、土特产销售等,解决了当地农民的就业以及返乡创业的问题。而深圳华侨城新提出的战略路径是“文化+旅游+城镇化”,在城镇化层面,通过系列产品的打造和产业发展,带动当地人就业。

2.特色小镇是乡村文化符号进行表达的重要支撑

乡村地区遗存着大量的文化遗产,但许多具有挖掘潜力的文化符号,依托传统乡村的载体,很难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利用,更谈不上IP打造、国际化表达、产业链延伸。而借助特色小镇的平台,将能够支撑起产城人文的融合发展,对在地文化的挖掘利用等方面也有着更大的想象空间。

例如云南楚雄州彝人古镇,是以彝族的文化作为特色的文旅小镇,以小镇的平台,把彝族文化、生活方式进行系统呈现,小镇本身是一个旅游产品,也是文旅产业集聚地,更是承载和传播彝族文化的重要支撑。

3.特色小镇是乡村地区产业重塑的关键平台

此前笔者曾到惠州一个市区调研,当地正在策划一个生命健康小镇,依托当地山川河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并整合本地的医院和外来的资本,试图打造大健康产业小镇,形成大健康、旅游、文化、创意等链条清晰的集聚地,乡村农民也能借此解决就业问题。

作为产业带动型的小镇,特色小镇必然会对相应地区的产业生态进行重塑。在农业现代化、文旅产业升级背景下,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都将迎来发展的春天。如今很多地方都已意识到,仅依托原有的乡村地区,的确可以推进一些产业发展,但由于乡村地区的体量限制,所能容纳的人口、所能承载的投资密度也是有限的,因而难以支撑一个更为完整的产业链的形成。而目前的产业投资的趋势则是,从投资某个项目转向投资产业链。

4.特色小镇是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和游客集散的依托

从文化旅游产业的角度来看,特色小镇对于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有着整合和游客集散的重要价值。整体而言,乡村地区的旅游资源是丰富的,却也是分散的、整合不足的,毕竟一个村落所能承载的客流量非常有限。但特色小镇则能承担起周边乡村地区旅游资源整合和游客集散的功能。

例如林芝的鲁朗小镇,目前已开业迎客。鲁朗是川藏线上一个著名的景点,由于过去没有像样的配套,游客想要停留过夜但没有像样的酒店,很多游客只能是路过。鲁朗小镇建好之后,有了一个高水准的接待服务平台,是至少方圆数十公里乡村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对周边乡村旅游形成带动作用,并且在事实上带动了牧民的民宿发展。

很多景区也发现,旅游景点景区的游客容量是有上限的,但是在景区附近建一个特色小镇,便有着更大的集散和接待能力,小镇就可以形成一个集散中心,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也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

5.特色小镇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特色小镇和休闲农业关系密切,《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第十三条“加快特色镇发展”一节中提出,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特色小镇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将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乡村地区特色小镇的创新逻辑

乡村地区特色小镇的建设,不同于工业园区的建设,也不是一个纯粹的社区营造,既不是建制乡镇的建设,也有别于嵌入都市型的特色小镇。笔者认为,特色小镇建设应该坚持以下逻辑:

1.产城人融合发展逻辑

人是特色小镇的居民,更是城镇建设的客户。特色小镇是产城人集聚融合的空间,以较好的城镇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为居民提供生态优美、生活便利的居住空间。同时,也需注重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因为只有产业的繁荣,才能带动外来人口和人才在小镇里的集聚。当前,乡村地区的休闲农业、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特色民宿、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特色小镇能否构建一个具有活力的产业生态,考验着其是能否构建起自己的价值闭环。

2.超越土地和地产的逻辑

过去20多年里面,我国很多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变成了地产,地产主导下的工业地产、旅游地产、文化地产等概念,很多时候其落地之后,相应的产业没有发展起来,但大地上的建筑不断地生长。到今天,地产已经进入了过剩阶段,土地财政也已难驱动城市新区的发展,更何况是在乡村地区。因而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必须超越地产辑,否则会导致地产和其它目标产业的双输。

3.坚持市场化的逻辑

特色小镇的建设,动辄要投30亿、50亿甚至上百亿的项目,产业的打造也大量的需要企业家的参与。而大量人口的到来入住,更是无数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和运营,都不是行政权力单方的“任性”就能够实现的。因而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建设,必须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市场化之路,此外别无他途。

4.在地文化的挖掘

在地的才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地文化的全球化表达是特色小镇的机遇。特色小镇的“特色”来源,将有很大部分来自乡村沉淀的文化资源。而对这些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利用,将是一个特色小镇区别于其它地区、构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5.互联网的逻辑

借助互联网连接一切的价值,大量的冗余产权将被释放出来,并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市场供需的匹配交易。互联网对于包括旅游产业在内的很多产业的介入也是如此,传统意义上的非旅游资源因此被激活。比如,以前农家房屋并非旅游资源,但借助Airbnb这样的平台,主人空出来的房间和时间拿出来和游客分享,成就了民宿的兴起。另外,互联网在营销层面对特色小镇的驱动价值也是很大。

6.社会建设的逻辑

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很多乡村原有的治理机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瓦解,其秩序伦理和治理机制亟待重建。因此,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进程中,社会建设逻辑也应该贯穿始终。

乡村地区的特色小镇,是中国特色小镇探索和发展的重要形态,也是美丽乡村在生态、文化、产业、社会等多个层面进行重塑的重要机遇。当特色小镇遇到美丽乡村,两者都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上一篇:新生儿低血糖护理诊断范文 下一篇: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