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0 14:57:05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区域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一、生态文明背景下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意义

(一)绿色金融对促进生态文明的技术进步提供资金支持。要解决生态问题实现生态文明目标,需要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绿色技术创新,但现实中开发新技术尤其是绿色技术创新,需要承担巨大的创新风险,且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成本,因此作为创新主体的的企业就需要寻求金融部门的支持,运用金融手段确保新技术的成功开发。金融部门往往自企业技术创新前期就介入予以支持,待企业依靠新技术产生利润时再逐步退出该企业,这个过程相当于金融在先进技术创新及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发挥孵化作用,增强了企业进行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动力。金融对先进技术开发的支持,使得新技术的开发得以顺利完成并实现产业化应用,由此带来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环境风险的降低,最终推动生态文明目标的实现。

(二)绿色金融促进生态文明产业结构优化。绿色金融市场通过引导资金流向、进行风险再分配等,改善资源配置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具体而言,绿色金融对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低的节能环保型绿色企业和项目,以及企业新技术开发优先给以贷款支持或提供优惠利率;而对那些高污染、高能耗又不愿意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的企业或项目则不予贷款支持。通过资金导向机制作用,高污染、高能耗、低资源利用率的行业企业因难以获得资金注入而逐渐萎缩,低能耗、低污染、高资源利用率的行业企业则在信贷扶持下获快速发展,而这又加快了资金和资源流向的调整,使得落后污染行业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被逐步淘汰。同时,绿色金融在生态文明发展中也发挥着风险再分配的作用。一般而言,新兴绿色产业的投资风险远高于传统产业,而大部分资金都是风险规避型和利润导向型的,如果没有绿色金融市场的风险再分配机制,则大部分资金极易流向风险小可见收益高的传统产业,绿色金融市场正是通过其风险再分配功能为绿色产业创造了获得发展所需资金的机会。

(三)绿色金融为生态环境优化提供资金支持。国内161个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显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不到10%,达标城市数量仅有16个;我国高达75%的饮用水源水质污染超标,超过19%的耕种面积遭到土壤污染。有研究表明,我国仅空气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就占当年GDP的3.8%。要解决这些生态环境问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据环保部测算,我国在“十三五”期间,仅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所需的投资额就约需1.7万亿元,但财政能够投入的资金仅为500亿~800亿元,还存在85%以上的绿色投资缺口。对此,绿色金融可通过资金杠杆及资金导向作用,撬动数倍于自身的民间资本以PPP等模式投向这些项目或领域,通过民间绿色资本达到环境优化与经济增长的双重目标。

二、区域绿色金融实践(以福建省宁德市为例)

(一)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当前我国绿色金融取得了较大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绿色金融相关规范开始建立并不断完善。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和银行陆续出台了相关法律、政策和规范性文件,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如1995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贯彻信贷政策和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2004年中国银监会的《关于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强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三家机构联合下发的《关于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等。二是部分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实践。兴业银行是国内绿色金融的先行者,经过10年实践已形成门类齐全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体系,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机构也积极进行绿色金融相关实践。三是绿色金融产品种类迅速发展,除普通绿色信贷外,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已拓展至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租赁、绿色担保、碳金融、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绿色产业基金、绿色文明生态的理财产品等。

(二)区域绿色金融实践情况总部位于福建省的兴业银行在其总行一级设立环境金融部,开展环境效益测算,对环境效益进行量化统计且并入台账。从宁德市情况看,兴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主要以水电项目为主,同时也涉及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处理、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等行业,业务品种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同时也在传统信贷模式的基础上实现了一些新突破:

1.发放排污权抵押贷款。2015年12月16日,福建古田药业有限公司以其购买的排污权设定抵押从兴业银行获得排污权抵押贷款,该笔排污权抵押贷款总金额为23万元,这是宁德市首笔排污权抵押贷款。

2.发放绿色并购贷款。作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及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的控股企业,宁德和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为满足CATL及ATL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发展上下游产业链,提升市场地位及市场份额,宁德和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拟并购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邦普是迄今国内唯一一家“从事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整体工程”获得环保部认可“国家环境保护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同时其工程应用核心技术入选“国家先进污染防治示范技术目录”的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为此兴业银行对宁德和盛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并购贷款1.9亿元,期限5年。

3.发行绿色债券。福建闽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3月发行2016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用于企业日常运营周转及水电站维修等。该期短融券发行面额1亿元,期限为365天,其中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为此次发行的联席主承销商。

4.引入境外绿色融资。福建省(屏南)榕屏化工有限公司是是一家以氯酸盐和双氧水为主打产品,年产值7亿元左右的化工企业。其主要产品氯酸钠、双氧水被称为“21世纪绿色产品”,主要应用于水处理、纸浆漂白、纺织印染、食品消毒等行业领域。该企业在2013年开始的氯酸钠和过氧化氢厂的升级和扩容改造中,需要筹集一笔长期资金,其集团公司耀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2013年12月5日,向境外非银行金融机构———德国投资与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借入一笔技术升级改造资金,借款总额2200万美元,期限7年。

三、区域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发展区域绿色金融面临的挑战。一是内部化环境外部性的挑战。企业生产伴有外部性已为大众所周知,实现环境外部性向内部化有效转化的难度很大,如部分制造企业污染环境,导致区域内居民健康状况受到影响,但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向污染企业索赔,其负外部性未能充分内部化,客观上助长了污染企业的过度投资和过度生产;又如污水处理或土壤修复等环保项目可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和住宅物业的市场价值,但若不及时借助适当的机制将这些正外部性货币化,则此类项目可能因无法产生足够的收益而难以吸引社会资本。二是来自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的挑战。具体实践中,相对长期的项目融资时常面临长期资金供给不足,这一期限错配问题在绿色金融领域更为突出,且目前的绿色金融产品主要以绿色信贷为主,难以满足实际需要。三是来自金融业分析能力的挑战。由于绿色金融发展起步较晚,金融业对于绿色金融的认识及分析也处于早期阶段,这种分析能力包括对绿色金融重要性的认识、对环境风险因素的识别、项目分析中的发展思维以及基层机构的执行力等方面。四是来自地方政府干预的挑战。受地方政绩观的驱使,地方政府对金融资源的配置往往具有强烈的干预欲望,在当前的金融体制下,这种干预多表现为一种间接的隐性形式。

(二)发展区域绿色金融面临的机遇。一是政策机遇。当前福建绿色金融发展已迎来政策鼓励、允许试错的契机,有利于区域绿色金融创新及发展。二是业务基础。作为中国绿色金融先行者,目前兴业银行正逐步从绿色银行向绿色金融集团迈进,并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商。截至2016年11月末,兴业银行累计为7000多家企业提供绿色金融融资超过1万亿元,目前绿色融资余额逾4700亿元,绿色金融业务已成为兴业银行的核心品牌业务、优势业务。此外,福建已成立碳排放交易机构。2016年7月29日,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在福州挂牌成立,成为全国第九家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在全国性市场启动后,福建完全可以凭借自身丰富的生态资源、依托生态文明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在全国碳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四、区域绿色金融发展路径

在全国绿色金融发展框架中区域绿色金融要实现健康高效发展,需要当地政府及相关机构积极作为,勇于创新,探索出台能够有效对接国家政策、契合区域经济金融实际的政策措施。同时,保持一份审慎的态度,避免绿色金融的发展偏离预期目标。

(一)完善相关配套

以对接中央绿色金融发展政策。随着“绿色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绿色金融也被提上金融改革的重要议程。近年来,国内出台了多项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并且专门成立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进行顶层设计。对于区域而言,如何完善相关的配套对接中央出台的相关政策,确保政策在本区域的执行效率,应是首要任务。

1.科学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2016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以通知形式印发《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编制实施办法》,着手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由此,福建应根据本省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情况,科学规划滩涂、海域、生态林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并拟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于现址在重点生态功能区且属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的企业,要通过财政、税收与金融支持等措施帮助其完成厂址迁移。

2.争取绿色金融投贷联动试点政策。2016年4月,中国银监会、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关于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创新力度开展科创企业投贷联动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公布了第一批试点机构及试点地区名单,福建未被列入第一批试点地区。但鉴于绿色金融业务与科创企业融资有许多相同点,甚至一些绿色生产企业同时就是科创型企业,福建可借助生态文明试验区金融创新平台,会同福建银监局、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等相关机构,向中央争取在福建开展绿色金融投贷联动试点,有效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总量,优化金融供给结构。

3.完善碳市场建设。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非试点碳交易平台之一,海峡股权交易中心要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以对接全国碳市场,可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摸排减排潜力,探索适应福建需求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同时支持各市、县(市、区)推出减排项目,参与碳汇交易;二是以林业碳汇为重点,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碳交易管理和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完善碳市场相关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迎接全国碳市场交易启动。

4.先行探索银行体系绿色化。在全国推动银行体系绿色化的框架下,可在省内先行探索,如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一批绿色金融专营支行,通过绿色金融事业部和专营支行,建立起与绿色金融配套的治理机制和内部制度,完善绿色信贷全流程管理,完善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下放绿色项目贷款审批权、简化审批流程、前移审批关口,为绿色项目贷款开辟绿色通道;引进熟悉绿色金融国际准则和实务运营的专业人才,与国内相关教育机构、环保部门联手培养专业人才,并及早组建专门从事绿色金融业务的部门机构,打造高水平专业团队。

5.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主体发行绿色债券。积极支持省内法人金融机构依法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由于绿色信贷;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发行绿色市政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环境工程和能源建设;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企业发行绿色公司债券,所筹资金用于绿色产业、项目。

(二)同步展开区域绿色金融整体框架布局

1.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间竞争往往造成产业园区布局分散,如宁德福鼎的皮革产业布局于龙安与文渡两个工业园区,需要政府集中实施皮革产业污染治理项目,而地方政府的资金实力有限,难以兼顾两个园区的污染处理。因此,亟需省市级政府统一规划此类产业布局,同时通过政策引导将零星分散的污染行业企业往同类行业工业园区聚集。

2.建立绿色金融政府增信机制。许多绿色项目存在前期投资大、缺乏可抵押资产、项目收益不确定等特点,对增信与担保服务具有强烈需求,对此政府部门可通过设立专项的绿色金融担保基金、成立国有背景的绿色金融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分散金融部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潜在风险,消除绿色金融的担保瓶颈。

3.设立绿色产业基金。可支持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成立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设立各类民间绿色投资基金。绿色发展基金要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投资管理,服务于节能减排战略,支持低碳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

4.建立项目评估专家库。建议省政府建立省级专家库,引入全国其他地区专家,各地大型项目在立项之初,应由上级环保部门从专家库中随机抽选专家组成评审团,对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此举可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地方干预。

5.培育和引入绿色机构投资者。可通过培育本地绿色机构投资者、引导本地机构投资者绿色化或者引入区外甚至国外绿色机构投资者,有效拓宽区域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实现区域绿色金融市场多元化。具体做法是通过向市场释放明确的绿色产业战略政策信号,提振机构投资者信心;积极与国内外有相关经验的投资机构合作,开发适合区域使用的环境成本/收益量化分析工具等,将环境因素纳入信用评级,辅助投资机构对绿色项目进行科学分析;在市场发展初期,尽量将吸引机构投资者的重点放在开发其最感兴趣的、有较好流动性的债券和股票类产品。

(三)找准绿色金融发展突破口

1.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绿色金融发展要从当前的浅层次信贷产品为主,向多层次多维度方向拓展,为绿色企业或项目提供从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到风险管理的全方位金融服务,开发适合区情、能够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提供配套服务的绿色金融产品。拓展信贷质押物范围,完善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质押贷款,允许绿色企业设定知识产权质押、出口退税账户质押等。在此基础上,开发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适合项目长期资金需求的金融产品,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加强绿色期权、期货、股票指数等绿色金融衍生工具的创新。

2.以PPP模式开展绿色项目。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在节能减排等生态环境保护十三大领域积极推广PPP模式。在绿色产业中引入PPP模式,鼓励将节能减排降碳、污染治理等环保绿色项目与各种相关高收益项目打包捆绑,提高绿色项目收益,吸引社会资本以及金融机构参与,并推动完善绿色项目PPP相关法规规章。同时,鼓励金融机构总结现有PPP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提供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各类绿色发展基金参股PPP项目。

3.培育典型绿色企业,梳理绿色项目清单。鼓励商业银行对所有客户进行分类,掌握客户的环保情况,梳理绿色项目清单。在此基础上积极扶持一批标杆绿色企业做大做强,将绿色交通项目、清洁能源项目等列入重点扶持对象,体现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政策取向。

(四)绿色金融热潮下的“冷”思考

1.关注可能的产能过剩。在绿色金融热潮下,区域内财税、金融资源向绿色行业倾斜,应警惕过度资源聚集可能造成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不仅仅是对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影响所投入金融资源的安全。因此,在区域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应尽量防范产能过剩的情况发生,针对区域内不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及赢利能力来灵活施策,并对政策实行动态调整,在绿色行业自身可以实现良好发展的情况下,可降低或取消政策扶持力度。

2.关注“政策套利”。在现有绿色金融环境下,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同时考量货币收益与环境效益两个维度,但金融市场现有信息披露体系往往难以识别环境效益的优劣。因此一方面,不排除部分企业将自身包装成绿色企业、绿色项目,以套取优惠政策及绿色金融资源;另一方面,相对于收益不确定、不可量化的绿色效益项目,财税补贴这类金融资源仍更倾向于成本低、收益高的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政策套利行为。

3.关注地方保护主义。目前绿色金融市场将关注点放在“正外部性”的绿色产业,通过财政补贴大力支持其发展,而对于具有“负外部性”的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则通过课征高额税收及加大相关财政处罚的方式进行干预。但如果这类企业是地方政府主要税收与GDP增长来源,则易导致地方保护主义滋生,上述这种“负向激励”难以见效。

4.关注利益驱动下金融主体的行为。尽管绿色产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其技术开发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且面临较大的失败风险,短期内可获得的利润远低于目前已发展成熟的传统产业,这明显与金融资本追逐高收益与规避风险的本性产生冲突。因此,在发展绿色金融的国家战略下,微观金融主体的经营行为有可能基于利益驱动而偏离政策目标,此前融资担保行业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此类问题。

参考文献:

[1]姚敏.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3,(26).

[2]周兴云,刘金石.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举措、问题与对策———基于省级政策分析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6,(1).

[3]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R].2016.

[4]马骏.宏观经济、人口结构与绿色金融[J].金融纵横,2015,(6).

[5]马骏.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J].金融论坛,2015,(5).

[6]李若愚.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16,(1).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篇2

摘要 本文阐述了狭义金融和广义金融概念的区别,认为绿色金融是亚金融,属于广义金融的范畴。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绿色金融的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及三重特征性含义,指出应该拓宽对绿色金融概念和市场的理解,使绿色产业多年来的投融资难题在现实意义上得到解决。最后提出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兴亡的关系,将绿色金融提高到金融改革创新、国民经济体系转型升级和国家民族兴衰的高度上来认识。

关键词 绿色金融;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环境资金;金融创新;债券市场金融和绿色金融

狭义金融是指货币类高流动性资产和证券类低流动性资产的融通活动。前些年,我国财经类金融教科书上将金融定义为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显然,这一定义更为狭窄。在这个定义下,金融仅仅是指货币交易和短期商业信贷过程的加总。

然而,以货币为例,上述概念仅仅是交易货币和工商信贷的内容。它既不包括货币类资产的理财过程,也不包括资本类资产的增值和升值过程。换句话说,狭义概念似乎丢失了不少理应属于金融的内涵成分。显然,狭义货币只从货币和证券本身的生成及交易活动来看待金融过程。

广义金融的概念既包括货币和证券自身的形成和交易活动,还包括货币和证券自身交易活动这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从整个金融活动的过程来看,金融是货币和证券发行的市场(一级市场)和二者流动的市场(二级市场)群的组合。

因此,广义上的金融可定义为:所有高流动性资产(货币与准货币类资产)和低流动性资产(资源、产权、股权、股票及其对应未来收入流的有价票据)的形成过程——一级市场和流动过程和二级市场及其相互联动的总和。有了金融一、二级市场及其互动的综合内涵来补充狭义金融概念,绿色金融才会变得可理解和可操作。多年来投资于环境资金的市场匮乏(仅仅是公共部门的投资)才有可能变得可动员和可交易。

绿色金融概念属于广义金融的范畴,即绿色金融应该是绿色金融资产动员(一级市场)和流转(二级市场)的综合。

绿色金融的两级市场

绿色金融一级市场

绿色金融的一级市场是指绿色资源的动员,这里包括环境类资源技术发明类(比如节能减排技术)和环境保护类(比如排污权和捕捞使用权等)的确权、授权、评估、授信、担保、增级、卖方回购、第三方托管、托管、置换等资产证券化类业务等,其形成的做市主体应能够使得本行业的投资报酬率和其他行业的投资报酬率持平,否则,一级市场的效益将得不到充分动员。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一级市场尚未开始有效运行,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是绿色金融资源的动员有回购式的担保支持,有了担保式产品回购支撑,资产的证券化才是可能实现的。同时,做市主体类别应该分类完全,做市主体数量也需要达到一定标准,否则,产品的形成和投资报酬率持平只是一句空话。

绿色金融的二级市场

绿色金融的二级市场是在一级市场动员的基础上,形成让场内交易头寸活跃的做市主体,将场外业务导入场内来的做市主体,还有让交易成本降到最低的价格收敛商主体,并且,三者在结构配比合理的基础上要达到门槛性数量。一般而言,三者的比例应该是1:10:10,做市主体数量不少于12~15家,最好在100家左右,三者加起来的数量不少于1500家。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绿色金融二级市场的形成还处在前期状态。因此,就资本市场的发展来看,需要有绿色金融的独立市场。

绿色金融市场的互动与关联

一个好的绿色金融市场,应该要具备下述功能:一是动员区域“块块”绿色金融资源;二是与国家“条条”金融机构有效对接;三是与广域范围一级和二级资本市场“并网”;四是三者结合起来,能够在我国形成以地方试点为基础的绿色金融全国第三方市场平台。仅依靠20世纪形成的证券交易所和债券市场,完成绿色产业投融资服务的成本将会非常高。

绿色金融的三重特征性含义

上述关于绿色金融的概念解释和两级市场的论述解决了绿色金融的合理内涵及其两级市场的动态互动机理。然而有别于普通金融,绿色金融基于基于其自身的对象的特殊性,呈现以下的三点特征。

绿色金融具有公共属性

绿色金融涉及环境资源金融。环境资源有公共品的性质。比如空气本身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必需品,也是私人品。但是就对空气质量而言,人们很难将不同区间的空气污染隔开。大面积、全范围地覆盖或者屏蔽空气质量是高成本的、或者是无穷大成本的。换句话说,尽管空气是可以内化为私人品,但空气资源的自由可获取的产权特性,使得空气的质量变为公共品,这对每一个人的影响是一样的。甲污染了空气乙无法规避这种污染,使得空气污染好像一种公共品一样。在这个意义上,空气质量的私人控制是高成本的,只好由公共部门来控制。从某种程度上,人们可以通过设计或发明具有私人性质的空气净化产品实现局部空气的改善,但是这种改善虽然容易锁定收益但很难得到低成本,因为在技术上要区隔两个相邻空间的空气质量是违背资源的自然禀赋特性的;设计或发明具有公共品性质的净化空气产品是低成本的,但却很难锁定收益。在这种意义上,一种具有公共品性质的产品的投融资仅靠私人部门的投入是不经济的。所以政府部门建设绿色金融的公共性质的投融资市场是必须的,也是经济的。这和绿色环境的公共品一样需要自然垄断制度的安排是一致的。

这时候,绿色金融市场的建设一定是和强制性门槛设计相关的,比如在所有权意义上按照公平原则分配经济人——消费者和生产者全部——的消费配额,从而为因生产规模和技术不同而形成的配额消费形成供需机理。这时候,公共品的供给,立法形成配额在先,市场交易在后。换句话说,如果出现政府失效的状况,绿色金融一二级市场将会消失。我国立法资源非常薄弱,对绿色金融立法的关注有限,对于绿色金融立法所需要的制度前提立法关注有限;绿色金融的公共属性在我国立法资源匮乏条件下,存在多重制度缺失而形成有效建设的瓶颈。

绿色金融具有私人品属性

绿色金融的私人品属性存在于与绿色技术、排污技术、清洁能源技术和环境治理技术有关的生产过程中,这时候,绿色金融的融资项目有些是负收益的,有些是正收益的。比如,排污类技术的发明和创造常常会增加生产商的成本。这时候,生产性厂商更愿意经过外部性将污染通过非价格的方法转嫁给他人,而不是自己增加成本采纳新的技术。新技术的发明就碰到市场融资的瓶颈——融资负收益,融资越多,成本越高,收益越少。融资正收益的情况也存在,比如绿色食品技术和绿色能源技术,采纳后投人生产是增加收益的。这种正负收益间杂的情形,为绿色金融的政策制定带来了难题。

绿色金融的双重属性加大了建设绿色金融市场的挑战

绿色金融兼具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双重属性,使得绿色金融市场的建设带来了新市场形式的挑战。到底是将绿色金融看成传统金融的一部分,让一行三会来管理,还是让一行三会学习绿色金融的独特性质,给予绿色金融新的规制形式?观察的结果是,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还处在传统金融部门的忽视之下,说明传统的金融监管无法为绿色金融提供有效的公共品支持下的活动空间,必须寻找新的制度形式来发展生产者和消费者皆可参与的金融形式,必须开发新的市场平台来发展公共绿色金融和市场绿色金融相互兼容的金融制度。

结语

理解绿色金融的概念和特性并促使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比其他生产发展相关联的投融资创新要更为重要。目前,在我国投融资体制建设滞后的情况下,绿色金融是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必将对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发挥积极的作用。这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一是深化对绿色金融对金融改革创新、国民经济体系转型升级和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意义的认识;二是重视生态建设和国家兴亡的关系,即贯彻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的国家战略,深入理解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与世界互动的时代启示意义。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保险机制;质量

1研究背景

自我国2012年4月了《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实施意见》以来,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在土地规划条件中明确了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和等级,我国绿色建筑面积激增。而在我国绿色建筑面积逐年增多的同时,运行项目少、高星级项目少、绿色建筑运行效果达不到预期等问题逐渐显现。我国于2014年起实施的评价标准将绿色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和运行两个阶段,设计标识的审核验收往往变成了对工程设计文件的验收,导致各参建单位放松对建筑技术应用及落实的监管和控制,使得绿色建筑停留在图纸上,运行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在2019年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以下简称“《新国标》”)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概念、推动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标,取消了之前“设计标识”的评价,仅在建筑通过“评价”,即建筑投入运行一年(相当于之前的“运行标识”)达标后颁发标识。在政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指导思想下,如何确保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是当务之急。新国标陆续在各地全面实行,标准中增加了关于建筑类保险的得分要求,对保险机制在绿色建筑产业中的作用予以了肯定。新国标中涉及的保险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为确保绿色建筑获得评价标识的“绿色建筑性能责任险”,保障建设方的投资安全,目前仅在北京有一例试点应用;另一种是用于解决建筑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结构、设备等问题的“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以下简称“IDI”),为建筑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

2绿色建筑现阶段问题分析

2.1绿色建筑投资增大,融资难度提高

根据绿色建筑项目经验,绿色建筑星级越高,前期投入的建设成本越多。新国标实施后,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进一步提高,相比于传统建筑,一星级绿色建筑的实际增量成本在20元/㎡左右,二星级绿色建筑的实际增量成本约为50元/㎡左右,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通常会超过100元/㎡。而融资始终是各类建设项目的一大难题,实施绿色建筑技术的增量成本提高了项目初期的投资,致使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

2.2投资回收期长,难以调动建设单位的积极性

对于公共建筑来说,绿色建筑的收益依靠在运营期节约能源消费,扣除通货膨胀等影响,增量成本的回收期在3~10年不等。对于居住建筑来说,投资成本的回收全部依靠出售房屋所得利润,商品房出售后,建筑的所有权易主,绿色建筑带来的能源节约收益不属于开发商,而在各地政府限价及市场约束下,实施绿色建筑技术而带来的额外收益十分有限,消费者对绿色建筑“节能、舒适”的卖点并不买账,绿色建筑的销售没有明显优势。绿色建筑的实施缺乏市场动力。

2.3绿色建筑市场欠规范,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当前绿色建筑市场上的各参与单位水平参差不齐,绿色建筑技术大多停留在图纸上,实际使用的技术的落地又缺少相应验收环节,导致绿色建筑运行效果不佳,绿色建筑技术的价值难以体现。对建筑运营者和使用者来说,增加新的设备和技术也意味增加后期运维过程中的工作量甚至是问题隐患。使绿色建筑成为仅为了满足规划要求而制作的高成本、低效果甚至无效果的空壳。综上所述,制约绿色建筑发展的问源于高投入成本是否能带来高品质建筑的不确定性。绿色建筑要高质量发展,除了依靠新国标的实行,还需要解决建设单位投资融资难和售后的问题。

3保险在绿色建筑发展中的作用

3.1融资增信

融资困难是目前限制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绿色建筑具有开发周期长、工作量大和资金密集等特征。建设项目的融资存在投资回收期长、缺少连贯性政策、金融单位缺乏绿色建筑专业知识等问题。因此,购买保险可通过引入保险机制为开发商增信,降低融资成本。

3.2多方监管

不论是IDI还是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保险公司都需要通过权威的第三方机构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验收等过程进行监控。保险公司与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独立于工程建设各阶段的产业链之外,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对项目实施监管,从而推动绿色建筑产业从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多阶段风险防控,确保建筑质量。

3.3促进销售

在建设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及交付阶段,绿色建筑性能责任险可保障建筑达到相应等级的绿色建筑标准要求,保单可作为绿色建筑运行效果的保障;在建筑的使用阶段,IDI使得保险公司成为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责任主体,负责建筑的维护及修缮。建设方可出示保单作为绿色建筑“维修保障”的证明,增强绿色建筑在销售市场上的竞争力。

3.4保费激励机制

根据实践经验,保险公司首先会根据面积核定基准保险费后,参考各参与单位的资质、建筑用途、投保人/被保险人历史损失经验衡量其风险水平,确定相应系数,最后相乘来确定最终的保险费。除去投保产生的第三方监管外,参建各方也能自觉提高工程质量,避免出险索赔,抬高保费,增强行业竞争力。秉持发挥绿色建筑运营保险“奖优罚劣”的原则,确定费率调整方案,对改善绿色建筑运营效果发挥积极作用。

4对绿色建筑引入保险机制的建议

绿色建筑作为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多方合作,挖掘其市场动力外,还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帮助。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建议将高星级绿建项目验收达标后的现金奖励改为项目初期凭绿色建筑性能责任险保单作为绿建达标的“保证书”,将奖励资金用于前期贷款的贴息,降低开发商在资金方面的压力。二是建议将IDI和绿色建筑性能责任险保单列为政保合作类的保险产品,由政府对此类险种进行推荐并核定保险公司聘请的第三方机构是否具备足够的资质,督促保险机构不断完善绿色建筑风控服务的标准和流程,履行好隐患排查和风险提示的职责。三是建议全面推行以IDI取代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政策,避免在工程保修期内保险公司和施工单位推诿责任。政府部门应对临近保险期限发生的报损和修复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查,以防保险公司在脱离责任主体职位之际对修复工作草草了事,确保修复工作的质量。四是建议未来为绿色建筑量身定做更多金融类产品,如职业责任险,并延长产品的有效期限。通过保险精准支持绿色建筑发展,推进建立市场信用体系,提高建筑行业生态环境。

5总结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篇4

一、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

金融推动绿色发展,需要遵循金融企业的商业本质。在市场化的经济体系中,相关经济主体的行为都可以从成本与收益的比较中来找到其行为动机。对金融企业来说,其基本的行为逻辑就是,投入绿色发展中的资金所取得的净收益,至少应该是同样资金投入其他用途时取得的收益相当。

在金融企业的资金投入中,投入方式主要有贷款、债券等债权方式和买入股票等股权投入的方式。两者对接受资金企业的影响是不同的。贷款、债券等债务性融资方式中,金融企业承受资金风险收取利息,对企业经营管理不参与,不享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金融企业在资金投入前都要进行审慎的评估,确保债权的本息安全收回是资金投入前最重要的考量。

而在股权融资方式中,金融企业可以通过投票等机制干预企业的管理,并且具有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投资对象的经营管理情况与投资人的利益直接相关。与上述两种不同融资方式相对应,金融企业的收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是来自于提供债务性融资工具所取得的利息收入。第二是来自于股权投资方面的分红和套现的溢价收入。

绿色金融发展的标志之一是有众多金融企业的参与,参与的企业多了,绿色金融的供给才会增加,融资品种才能更加丰富。而这又取决于各相关经济主体对上述两种融资方式的成本和收益考量。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绿色金融发展的驱动因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绿色金融需求规模。这里的绿色金融需求是指能够满足金融企业成本收益核算要求的需求。在同等收入和成本的情况下,需求规模越大,绿色金融的供应越高。对金融企业来说,具有经济可行性的需求,首先是选择余地增加; 其次,数量的提升,本身也带来规模效应。当然对了绿色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还要受到金融企业自身的资金来源限制。

二是资金进入绿色企业的预期收入高低。预期收入越高,当然金融企业越愿意投入。绿色金融的供给与预期收入呈正比。

三是从事绿色金融活动的成本。包括资金成本、日常管理运营成本等。绿色金融的供给与成本负相关。

四是风险。理论上风险也可以归入成本来考虑,即风险成本。资金投入绿色企业之后可能造成本金的损失,对提供绿色融资的金融企业而言就是一种成本。风险越高,在一定的风险偏好下,投资意愿就越低。

二、从绿色金融需求端的分析

绿色金融的需求端,就是需要资金的从事绿色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与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的经济主体共同组成绿色金融市场的供需双方。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绿色产品和服务往往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或者说,在环境保护等相关方面,市场并不会自动的导致每个企业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去顾及到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要求,除非是有强制的要求或在经济上的激励约束措施。因此,发展绿色金融在需求端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保护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正常市场动机之下,促使其兼顾绿色发展要求。这个问题也要从绿色企业的成本和收益比较角度来进行分析。企业愿意开始绿色生产或投资绿色项目,需要外部市场和政策法规方面具有促进其提高收益、降低成本或同时提高收益降低成本的影响因素。从对应绿色金融供给的角度,影响需求端的因素主要包括:

1、绿色金融供给。通过增加绿色金融供给,能够改善绿色企业获取资金的成本和便利条件。绿色金融的供给,有两个渠道: 一是增加原有金融机构绿色资金供给的数量和比例; 二是发展专业的、更多的绿色金融机构; 三是通过金融市场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企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绿色资金的需求量已经越来越大。据人行绿色金融专业委员报告,为达到既定的绿色发展目标,今后五年中国在环保、节能、清洁能源和清洁交通领域的年均投资总量至少为2 万亿元。此外,在未来十年中绿色城市的建设还将带来每年约4 万亿元的资金需求。但是,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支持绿色发展的金融机构的数量和机构种类不足。社会上专业服务绿色企业的金融机构很少,部分银行虽然声称开展绿色信贷,但实际上无论从专业要求还是投入数量方面都还有限。更主要的是,如果仅仅要求国内主要银行从社会责任角度来支持,而不是从完善商业机制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制度安排,并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方式。

2、绿色金融市场机制建设。这也是从降低筹资成本的角度来考虑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需求端本身的经济可行性。许多绿色项目属于非盈利性或盈利性较低的公益性项目或准公益性项目,项目实施周期长、收益低、风险高,需要在公益性和盈利性之间寻找到平衡,这难以对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二是交易渠道和工具的限制。间接金融市场如银行贷款等需要满足银行的评估要求,而直接融资市场规模小,同时,相关的融款等少数传统债务工具上。

3、配套的推动绿色发展金融政策法规。政策法律的规定会影响到绿色资金的供需双方。从供给方来说,我国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还不成熟,总体体量小,且存在着初始投资大、投资回报期长、行业收益率偏低等诸多问题,金融企业开展绿色金融,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如对金融企业支持绿色产业项目给予适当的风险补偿,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等。从绿色企业的角度,除了法规上的强制要求外,还包括在政策对从事绿色生产的企业,可以采取对符合要求的企业给予税收、补贴等方面的优惠,反之则增加这方面开支的政策。此外,对一些公益性绿色项目,如何实现商业可持续,以吸引社会资金投入,也需要政府政策支持。

4、培育鼓励绿色发展的民间力量。社会公众作为最终消费者,他们的绿色发展、绿色消费意识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和收益,从而使追求绿色发展成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一个内生函数。如消费者对不绿色企业产品的抵制,就是通过影响企业收益实现而形成对企业的约束。如果消费者都认同使用绿色产品,则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将因此受益。

三、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绿色金融供需双方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绿色金融发展的程度。因此,从影响供需双方的各种因素来分析,要加快建立完善相应的政策支持体系。

1、增加金融支持渠道。一是鼓励银行、信托、保险等正规金融机构更多地参与绿色发展,提供绿色贷款、绿色信托、绿色保险等金融服务。二是建立专门支持绿色生产和绿色产业的金融机构,如鼓励地方组建或与金融机构合作组建等方式,成立绿色投资公司、绿色产业发展基金等,调动社会资本,投资于绿色发展。同时,金融机构也不限于国有的金融机构,要调动民间资本的力量,形成合力; 第三,要在主板和创业板的上市中对绿色企业的上市给予明确要求和支持,体现绿色发展导向,多渠道为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第四,金融工具多样化。要发展包括绿色债券、可转换债、碳排放权交易、指数交易产品等,丰富金融工具种类,吸引更多绿色金融市场的参与者。

2、建立资源补偿定价机制。利用经济手段而非行政手段,是发展绿色金融的一种可持续的制度安排。要建立自然资源价值评估制度,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定价,从成本和补偿等方面,平衡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获利,使损害环境的行为在经济上不可行。同时,要发展自然资源使用权和相关生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市场,形成绿色产品的市场公允价值,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促进资源开发使用权利的合理配置,并为资源税等的征收提供依据。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篇5

关键词:山东省;绿色金融;产业结构

1.绿色金融的内涵

绿色金融作为一个新兴概念,学术界对于它的内涵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概念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有四种,其中一种观点受到国内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即绿色金融是金融部门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以金融业务的运作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环境资源的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并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营运战略。与传统金融相比,绿色金融在发展理念上表现出了巨大的先进性,是对传统金融理念的改革。它的先进性表现在: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实现经济和自然的良性循环与和谐发展为共赢目标,将环保因素纳入到绩效审计与评价体系,促进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也有利于公民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建立。本质是将既定的金融资源存量合理配置到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中去,通过资金的优化配置来实现资本回报率的最大化和环境风险的最小化。它改变了过去粗放式的金融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了生态友好、环境和谐、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实行绿色金融的必要性

作为国内经济大省,山东省近几年经济发展较快。2013年山东省GDP总量为55230.3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位居前两位的广东省和江苏省GDP总量分别高达62474.79亿元和59753.37亿元。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山东省金融行业的发展与其在全国各省中的经济地位并不匹配,其金融业整体规模仅居20多位,金融发达程度与广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相差甚远。上述数据表明山东省金融业急需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于金融行业发展与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新要求。

环保产业是以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朝阳产业。创新环保融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生态环保领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环保部将“创新环保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作为十大专项改革任务之一。此前,已组织地方开展了绿色金融试点工作,通过政府资金有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更为严峻的环境资源挑战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环保产业的发展,而发展绿色金融对于环保产业的成长大有裨益。因此,山东省发展绿色金融势在必行。

3.产业结构现状

山东省一直是我国的农业、经济大省。虽然近年来山东省经济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但其增长主要来源于工业的发展,下面对山东省的三次产业产值构成状况进行分析,以剖析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

根据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山东省与全国三次产业的发展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而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高。这与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相吻合的。然而,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全国数值呈现出一些差异。一方面,山东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始终低于全国水平,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这也就说明第二产业在山东省经济发展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山东省与全国三次产业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2005年,山东省第二产业与全国水平相差10.18%,到2014年,这一差距已缩小至5.72 %。与此同时,第三产业的差距也由9.14%缩小至4.63%。这一变化在2009年之后更为突出,这说明山东省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积极有效的,且调整的速率要高于全国水平。然而,尽管山东省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但重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仍未发生显著变化,且制造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主要部分之一,可谓山东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中,钢铁石油水泥等指标产量在全国位列前茅。也正因如此,山东省“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始终未能得到根本改善,而且大多数制造业为高碳产业,这也决定了现阶段山东省经济发展仍是以高碳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局面仍旧未能得到根本扭转。

4.政策建议

经济结构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有助于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由上述对产业结构现状的分析可知,山东省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比重过大。为了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肆意扩张和无序发展,促进节能环保的绿色产业的发展,山东省必须加大绿色金融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健全绿色金融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绿色金融体系。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山东省各个金融机构在国家环境经济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加大对绿色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重点信贷对象转为以符合各项环境检测标准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企业为主,减少对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资金投入,以此来遏制“两高”产业的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与此同时,合理引导资金流入绿色产业,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在绿色证券发展方面,山东省通过鼓励绿色环保企业的股票上市和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股票发行的方式来扩大绿色企业的比例,促使传统产业逐渐向绿色产业转变。

参考文献:

[1]文同爱,倪宇霞.绿色金融制度的兴起与我国的因应之策[J].公民与法,2010(01):33-36.

[2]王蕊.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3.

[3]李家才.第三次产业发展的三大规律与启示[J].学术研究,1993(06)

[4]薛成容.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自觉实践绿色金融[J].福建金融,2008(03):50-52.

作者简介: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篇6

一、金融支持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的实践及成效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和普洱绿色经济强市战略的实施,特别是2012年普洱市正式启动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为普洱经济社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全市金融系统顺势而为,科学战略布局,迅速跟进融入,在增强自身实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努力策应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助推普洱加快崛起。截至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26.4亿元,同比增长18.4%,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新增贷款50.7亿元,同比多增7亿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259.2亿元,同比多发放78.8亿元。其中,绿色产业贷款余额131.9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0.4%;全年累计发放绿色产业贷款89.4亿元,占各项贷款累放数的34.5%,有力地支持了普洱绿色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支持特色农业发展迅速,绿色农业品牌逐步树立

普洱是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6.7%,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8.3%,是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生态、绿色的特色农业,是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的重要内容。截至2012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58亿元,同比增长19.4%,新增涉农贷款24.6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48.5%,全年累计向茶叶、咖啡、生物药、烟草、蔗糖、蚕桑、橡胶等特色农业发放贷款38.6亿元,贷款余额26.7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了普洱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和绿色农业品牌的树立,成功开发出了“帝泊洱”茶珍、“爱伲咖啡”、“佳浩茧丝”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绿色农业产品。以咖啡为例,普洱市已成功注册了思茅咖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思茅小粒种咖啡”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品质最好的咖啡,通过金融机构“公司(合作社)+农户+信贷”金融服务模式的支持,以及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农民种植咖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向咖啡企业发放贷款8.1亿元,有效解决咖啡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资金需求,为普洱咖啡走出普洱、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金融支持园区经济初见成效,优势产业更加鲜明

工业园区是普洱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有利于培植壮大产业经济,形成特色突出、带动力强的产业集群。全市金融机构坚持以支持新型工业化发展为核心,推行扶优扶强策略,努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骨干产业,支持天士力生物茶科技、福通木业、爱伲农牧、大唐汉方制药、佳浩茧丝绸、澜沧江啤酒等一大批入园重点企业、龙头企业发展,助推普洱茶、林产加工、咖啡、生物制药、蚕桑、绿色食品等绿色产业集聚园区的基本形成。截至2012年末,园区内已建成4个金融机构网点,累计向园区发放贷款3.48亿元,支持园区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园区内企业贷款余额29.4亿元,同比增加8.3亿元,增长39.4%,高于各项贷款增幅21个百分点,支持园区工业发展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链的辐射效能更加明显。2012年前三季度,全市工业园区累计入园企业25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63.9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42%,同比增长103.8%,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52.5%,实现利润0.94亿元。普洱市工业园区已发展成为云南省40个重点工业园区之一。

(三)金融支持林业发展方式转变,“森林普洱”建设成效显著

2009年以来,普洱市金融机构围绕建设“森林普洱”,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基因库,打造现代林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积极支持低效林改造、特色经济林种植和林下资源开发,形成了以“林纸为龙头,林板林化为两翼,林下资源开发为一体”的林产业新格局,森林产业体系更加巩固,截至2012年末,全市林业及林产加工企业贷款余额27.3亿元,同比增长20.1%,累计发放24.8亿元;林权抵押贷款余额19.3亿元,惠及2281户林农和林企,业务开办以来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1.1亿元,余额和累放数稳居全省首位,有效缓解林业融资难题,使传统林业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森林生态总面积居全省第一,累计完成低效林改造面积101万亩,以茶叶、核桃、橡胶、咖啡为主的特色经济林种植400万亩,以石斛、砂仁、草果、茯苓等为主的林下资源开发10万亩,实现了林纸、林板、林化和林下资源利用的产业化开发。

(四)金融支持文化旅游产业稳步发展,城市品牌效应初步显现

普洱市具有区位、气候、生态、资源、普洱茶文化和边疆多民族文化的比较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潜力巨大。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普洱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把普洱建设成为国际性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基地的战略目标,不断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和重点旅游养生建设项目的支持。2012年,发放文化旅游产业贷款2.6亿元,重点支持了景迈芒景、惠民柏联、景兰等一批景点景区、高端酒店以及广电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打造了一批有效益、有知名度的旅游精品项目。近年来,慕名前来普洱观光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各界人士也对普洱的发展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给予高度的称赞与肯定,为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普洱国际品牌和“妙曼普洱、养生天堂”的城市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政银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县域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市经济发展的大局,而融资难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县域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化银政企合作、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是建设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重要举措。通过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普洱市建立起了“市级牵线搭桥、县级对接搭台、银行企业唱戏、合作共赢发展”的县域经济银政企合作新模式,目前已在四个县(区)成功举办了银政企合作座谈会,共与290余户中小微企业及项目签订意向合作贷款74.8亿元,截至2012年末,实际到位资金65.3亿元,履约率达87.3%;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38.3亿元,同比增长41.6%。另外,为推进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普洱市政府还联合省政府金融办成功举办了“金融支持普洱行”系列活动,省市两级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普洱市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五年,将有望为普洱发展投入信贷资金822亿元,为普洱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六)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诚信体系初步形成

如果说金融是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的血脉的话,金融生态则是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根基。伴随着金融生态建设越来越成为主流取向,金融生态已逐渐成为检验各级政府执政能力和金融支持程度的重要指标。2011年以来,普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建立林业金融服务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关于建立普洱市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关于做好企业一套表改革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普洱市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普洱市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制度的通知》、《关于印发的通知》、《关于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建立了金融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政府、企业、社区、农村和公民“五位一体”的诚信体系初步形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截至2012年末,农村信用社已为全市44万农户建立信息档案,占农户总数的80.76%,核贷农户42.3万户,核贷金额78.7亿元。全市共评定信用户32.7万户,占建档农户的74.1%。共评定信用组2939个,信用村221个,信用镇9个。发放中小微企业贷款卡402张,发放基本账户机构信用代码证13524户,发放比例达96.4%。

二、金融支持普洱绿色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区域、产业、生态、环境、社会的重新优化布局,需要金融资源的大量投入和优化配置。当前,普洱市金融业发展滞后,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金融机构整体实力较弱,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与发达地区相比投资收益低、风险大,金融支持普洱绿色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亟待解决。

(一)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绿色金融发展受到一定制约

首先,缺乏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绿色产业或低碳产业对资金的需求巨大,该产业所涵盖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节能环保等产业的发展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这些项目的回报期通常都比较长,与传统产业相比较绿色产业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显而易见,绿色产业的发展需要绿色金融的支持、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创新金融支持体系。从中国当前的情况来看,全方位的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建立尚未提到议事日程。其次,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中国的现状是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政策比较零散且滞后于市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CDM项目审核缺乏一套专业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执行标准;二是中国发展自愿减排市场的相关管理办法仍处于拟定之中,自愿减排市场政策缺位;三是绿色信贷推进尚无切实可行的环境评估标准、行业指导目录、信贷披露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四是国家对绿色产业的贷款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政策激励,对金融部门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可能出现的风险缺乏相应的财政贴息等补偿政策,影响了金融部门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容易形成在绿色经济发展支持上的商业信贷缺位。五是国家针对绿色金融尚未制定相应的人才培育计划和人才支持政策,金融从业人员在环保和绿色信贷方面的经验与能力相对欠缺。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家和省级层面支持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涵盖银行、证券、保险等综合性的金融扶持政策缺位,试验示范区建设亟须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信贷审批、发行债券、企业上市、政策性保险、金融创新、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给予更多的倾斜和支持。

(二)金融组织体系不够合理,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

当前,普洱市的金融组织体系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以银行为主导的体系,全市共设立1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含11家地方法人机构),8家寿险公司、9家财险公司、2家证券公司以及21家小额贷款公司。总体上看,一是各银行机构的信贷市场份额分配不均,存在“一社独大”的局面。如2012年末,农村信用社存、贷款市场份额均位居全市首位,分别占全市44.4%和38.4%,四家国有银行占46%和51.9%,其余仅占9.6%和9.7%;二是银行业存贷比较低,资金利用率不高。2012年末,全市银行业存贷比为66.2%,低于全省10.9个百分点、全国2.5个百分点,存款占比较高的农信社、农行、邮储银行其存贷比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资金利用明显不足,闲置或外流现象突出。三是保险业发展不平衡,保险市场滞后。尽管保险机构众多,但发展差距较大,仅中国人寿和中国人保两家机构就占据了保险市场50%以上的份额,且存在保险险种较少、涉农保险覆盖面较低、保险保障功能不强的情况。四是小额贷款公司资本金普遍较低,融资难、税赋重、利率高、信息不对称等弱化了小额贷款公司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支持作用。

(三)金融结构调整步伐缓慢,银行信贷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一是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约束,基层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孱弱。由于金融机构总分行制定的各项信贷政策,在客户的选择评估上处于一个较高的起点,未能充分考虑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样使得经济落后地区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在当前的信贷产品营销中可操作性空间较小。如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权主要集中在省级,市级授信额度小,县级除抵质押贷款外,普遍没有贷款权,每发放一笔贷款以及收回再贷款需报市行、省行乃至总行审批,环节多、程序繁、效率低。二是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缺失,产品同质化倾向明显。据调查,普洱市金融机构并未针对绿色产业开发新的创新形式的产品,也很少开辟金融绿色通道,对于绿色经济项目融资的业务及服务还停留在一般企业的信贷产品上,绿色信贷产品较少,结构较为单调,且存在明显的同质化倾向,特别是中间业务方面的产品开发滞后,无法满足市场和企业多样化的产品需求。由于绿色信贷产品对于银行业绩的贡献尚小,因而银行在绿色信贷研发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绿色信贷的产品创新迟缓,这一新的业务领域蕴藏着的业务发展机会和市场潜力没有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在绿色信贷的管理上,银行很大程度上还依然照搬传统信贷的那一套做法,没有体现出节能环保企业与项目的特点和差异性。

(四)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企业直接融资规模较小

从国际经验来看,绿色产业融资主要依靠风险投资、企业内部融资、创业板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等融资管道,特别在技术转化阶段、产业化初期和企业成长期更是如此,而传统的银行间接融资模式多是上述融资方式的补充。当前,普洱市经济市场化程度较低,大多数企业不具备上市融资、发行债券的条件,难以从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同时由于绿色化企业商业信用不畅,融资租赁、商业票据、投资基金等间接融资工具使用量小面窄,甚至处于空白。据调查,截至2012年末,普洱市仅有1家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仅发行了1支金额为8亿元的公司债券和2支总金额为20亿元的信托投资产品;票据融资规模3.1亿元,仅占银行贷款的0.9%;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处于空白;除银行贷款外,绝大多数项目和产业基本没有其他融资渠道。

(五)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是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如房产评估费用未按房产评估价值的不同档次区别征收,而按统一比例进行征收;林权评估机构资质较低,专业的资产评估人才稀缺;抵押登记机构分散,登记手续时间长、收费标准高;信用评级机构、会计事务所、第三方核证单位、碳交易结算登记机构等专业性中介服务机构处于空白。二是中小企业担保机构支持功能孱弱。一方面,担保机构注册资金规模小,业务开展难。普洱市现有16家担保公司,注册资本5.3亿元,其中56%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低于2000万元,注册资本上亿元的只有2家机构,多数机构难以达到与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融资担保业务合作的要求,只能与农村信用社或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业务合作,但仍有4家民营担保机构自设立起至今未发生一笔业务。另一方面,担保机构资金利用率不高,目前普洱市融资性担保业务在保贷款余额仅为其净资产的0.95倍,远低于政策规定的10倍上限,担保基金的杠杆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银行抵押物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造成部分抵押贷款风险加大。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例,截至2012年末,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不良率达9.36%,农行和建行高达39%和53.4%,由此带来的后果便是农行和建行的林权抵押贷款审批权限被上收到总行和省行,影响了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六)人民币跨境流通渠道不畅,人民币跨境结算体系缺位

由于与普洱市接壤的缅、老、越边境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人口稀少、交通不变、金融机构缺失,人民币跨境结算困难。特别是与我市接壤的缅甸掸邦第二特区由于其政治地位的特殊性,双边银行之间难以建立正式的、官方的、长期稳定的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体系,不利于我市边境贸易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老缅越四国边境绿色经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步伐。

三、金融支持普洱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建议

(一)健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为试验示范区建设提供经济金融政策支持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篇7

关键词:新常态;绿色服务业;发展模式

1新常态下绿色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服务业的发展与扩张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已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表现。我国服务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12年~2014年,我国服务业的增长速度连续三年高于同期GDP增速和第二产业增速,2014年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为30.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48.2%,比“十一五”末期高出5%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此外,2014年,我国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量的40%,高出2010年5%左右。无论从服务业的增速还是就业比重方面,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已经提前实现了国家“十二五”规划目标。从国际水平来看,我国服务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仅次于美国,超过了日本。发展服务业可以有效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此外,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要途径和必然选择[1]。因此,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对于我国重构经济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经济向“新常态”过渡,急需增大服务业发展的规模,提升服务业的质量和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之一,绿色发展和低碳发展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2]。我国服务业的资源消耗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应努力减轻其对资源的消耗,减轻服务业增长产生的生态环境压力,实现服务业的绿色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服务业绿色转型是新常态下服务业发展的重点,绿色服务业强调在不损害人类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绿色服务替代传统服务,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减缓对生态环境的压力[3]。绿色服务业的发展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是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的重要支撑。

2新常态下绿色服务业的发展模式探讨

2.1加速发展绿色生产业

生产业的重点行业主要包括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专业性质的服务行业。在开展绿色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鼓励发展绿色金融业。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在投融资决策中将潜在的环境影响纳入考虑,将与环境影响相关的潜在风险、成本以及回报都纳入决策中,在金融经营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加快发展绿色金融,首先应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调整、完善和修订,推动金融业务结构的调整,通过实施绿色金融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建立新型的贷款评价指标体系。将环保参数等指标纳入现有的会计核算指标体系中,将生态环保意识纳入信贷的决策环节。对有利于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项目给予低利率的贷款优惠,而对生态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的项目给予高利率贷款限制。最后,应鼓励绿色金融产品的推出,如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的创新,加快建立为绿色金融和绿色技术投资的基金产品,开发资源再生和环保产业相关的信贷业务与保险产品等。第二,推动绿色物流业的发展。加快绿色物流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在物流业领域,优先对具有绿色物流理念与行动的企业给予税收、市场准许、财政补贴等方面的激励与优惠政策,为绿色物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二是加快绿色物流业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按照绿色物流的理念对物流规划进行整体设计,并对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进行规模、布局和功能方面的整合改造,提高现有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三是我国在物流业领域的研究以及教育等方面较为落后,缺乏高级物流人才,因此,政府应支持和引导绿色物流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一方面积极支持绿色物流基础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加强企业与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强应用性绿色物流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四是制定较为严格的绿色物流管理机制以及相应的产品标准。

2.2积极发展绿色生活服务业

第一,绿色销售业。在产品促销方面,改进销售方式,融入生态环保意识,尽可能将销售做到可翻新、可重复利用,同时到无纸化、低消耗的促销方式,并反馈绿色消费的零距离对接。在营销方式方面,选择电子交易平台进行销售和消费,并选用绿色物流与电子交易相互配合的销售消费方式,以更好地推动绿色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第二,绿色商业。发展绿色商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积极推进新能源材料和节能灯具等节能产品和设备的使用,减少能源与资源的消耗,注重可再生能源以及无污染材料在商业中的应用;(2)大力倡导能源的循环利用,为冷冻系统提供余热回收装置,使用蓄能电梯等。同时,通过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节水装备等方式,降低水资源的使用量。第三,绿色采购。开展绿色采购,鼓励企业购买环境友好型产品,引导消费者实行绿色消费。在推动绿色产品采购过程中,开展信息技术的使用,形成耦合采购方式与供应商的信息交换体系,这样一来,供应商可以掌握商贸企业对绿色产品的现实需求和社会变化趋势,以便供应商对企业的发展进行长期的可持续规划。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生产投入,形成有规模的绿色产品供应商群体。第四,倡导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生活水平,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因此应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通过媒体、网络进行宣传,引导并鼓励消费者展开绿色消费,建立绿色采购通道,开展多样化的绿色消费模式,创建绿色服务途径。另外,应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知识水平,通过绿色消费知识教育,向消费者推广绿色消费,提高消费者绿色环保意识。消费者通过掌握绿色产品的相关知识,如绿色标志、绿色包装等,才能提高其对绿色产品的辨别能力和购买能力,并有效的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此外,应鼓励消费者适度消费,倡导鼓励循环消费,减少消费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通过减少浪费、产品的循环式消费利用以及消费品的回收利用,可以有效地减轻消费对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和压力。

2.3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

培育壮大服务业的新亮点,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农业、科技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健康养老、文化休闲、医疗保健等新兴服务业,推进健康养老产业的模式创新发展,建立养老服务与医疗、生态旅游等产业相融合的养老产业集聚区。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动软件信息产业的服务支撑能力,扶持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发展基于互联网信息和数字内容的服务业。

3新常态下绿色服务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制度保障是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通过制定财政补贴、减免税收、信贷优惠等政策,鼓励绿色服务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广,逐步形成绿色服务产业,这既满足了社会的绿色需求,又能实现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建立相应完善的法律规章,加强对绿色服务业市场的监督管理,为绿色服务业提供公正透明开放的市场,保障绿色产品的畅通。通过取消财政补贴、收取排污费等政策,促使部分服务业逐渐退出高耗能、高污染的业务,将其逐步转移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来;通过制定与绿色服务业相关的发展规划,将生态环境指标融入服务业发展规划中,如制定绿色物流发展规划时,应从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对物流系统进行提升,还应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在包装、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体现出生态环保理念。

3.2资金保障是绿色服务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拓展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来源,以政府投资为引领、民间投资为主体、外商投资为突破,实现政府资金、民间资本以及外商投资共同推进绿色服务业的发展。还要逐渐加大政府资金对绿色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搭建绿色服务业融资担保平台,引导金融机构逐步增加服务业的贷款规模,加大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服务业的授信额度。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渠道筹集资金。

3.3科技保障是绿色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构建低碳生态服务业领域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公共技术和资源。设立低碳生态服务业科技促进专项基金,采取计划资助、财政补贴、税收抵免等财税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并通过政府资金的介入,引导社会资金更多地投向绿色生态服务业,推进服务业高级化,提升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搭建科技型服务企业的融资平台,解决融资瓶颈。积极发展风险投资,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服务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引进风险资本运作现代服务业,培育风险资本运作的市场环境,建立风险资本的引入和退出机制。

3.4人才保障是绿色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力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以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促进绿色服务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鼓励高校设立信息服务、专业设计、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相关专业,全面建立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及储备体系。支持服务业企业和机构建立大学生实创基地,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积极引入专业性人才,对引入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给予政策与奖励支持,以全面建立现代绿色服务业高级人才引进的激励体系。

作者:王会芝 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夏杰长.推进新型城镇化要高度重视发展绿色服务业[J].中国发展观察,2013(8).

[2]王珂,秦成逊.基于生态文明的现代服务产业发展模式探析——以云南大理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

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篇8

绿色金融对绿色经济的支持作用

引导资金流向。顺应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绿色金融可以通过其绿色投融资行为,将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作为资金流动的指向,使金融资本主要流向污染小、资源利用率高的行业,使环境友好型企业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而污染企业在绿色经济的发展中被淘汰,以此调整、优化绿色经济结构,有效地支持新兴产业,实现向产业链高端渗透,提高社会生产效率。所以,绿色金融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可以起到启动器和催化剂的作用。

改善资源配置。在绿色经济的框架下,绿色金融以“绿色”为经营理念,其资金的调配宗旨会以促进社会先进技术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导向,引导大量资金流向环境友好型企业,同时对其他生产要素发挥引流作用,在实质上促成各生产要素从落后生产部门向先进生产部门转移,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绿色金融对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非常重要,它也是绿色经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具体实践过程。

推动绿色经济的产业升级。绿色金融能从企业、产业以及产业链整合这三个维度对绿色经济的产业升级发挥推动作用。第一,从企业维度看,直接受到资金和生产资源优先配置的先进技术企业在政策的带动下得到快速成长,其先进技术的研发因得到大力支持,会不断产生新的成果并进入产业化应用,这会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产生可观的经营利润,从而使资金在利益的驱动下主动投入进来,为企业进一步研发先进技术和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奠定基础。而这一良性循环的形成,会使受支持的企业因此而得到快速发展,成为该行业的标杆企业,对行业内其他企业起到引领作用。第二,从产业维度看,在绿色经济中,通过建立绿色金融的经营理念,先期支持绿色产业中的一些先进技术企业发展壮大之后,会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引导作用,不断吸引资金和资源加入进来,众多企业也将随之跟进。这样,就可以使绿色产业得以升级,使绿色经济结构得以优化。第三,从产业链维度看,绿色金融通过对绿色产业中企业的支持,可以深入到产业各个生产环节,对产业链进行渗透,通过绿色金融创新,进行产业链整合,提升产业链的运作效率。

有效克服市场失灵。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具有很强的外部性而容易导致市场失灵,若单靠政府事后处罚式的干预来弥补市场失灵又可能带来地方保护主义和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绿色金融则可以将环境风险组合到金融风险里面,充分利用金融风险管理技术,借助市场机制、政府管制以及社会监督等多种力量,变事后处罚为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从而有效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绿色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

作为我国资金提供主体的商业银行系统,其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远远小于对其他行业的支持力度。这其中既有绿色经济自身吸引力不够大的问题,也有商业银行“绿色”体制不健全的问题。一方面,绿色经济相关产业大多比较讲究规模效应,并且具有投资量大、资金占用时间长、周转慢等特点,如果没有相应的担保或者其它避险措施,金融机构对这些产业领域的贷款明显缺乏积极性,这就使得绿色经济的产业链难以启动,更难以正常运转。另一方而,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目前企业项目贷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没有纳入银行的信贷评价体系之中,使得绿色经济相关产业和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时不能获得特殊的优惠利率,银行出于资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考虑,对这类高风险项目的贷款往往十分谨慎和严格,这又加剧了绿色经济企业的资金紧张程度。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绿色”含量还较低,大多数政策性金融机构没有很好地履行其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方面的义务。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这三家政策性银行,它们的业务取向主要还是为基础设施建设、成套设备进出口和农业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对于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不够重视。所以,绿色经济领域的项目或者企业由于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无太多关联,往往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资本市场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绿色”功能不够。我国虽然已经建成了比较丰富的多层次的证券交易市场,但由于证监会对企业上市前的盈利情况作了许多硬性规定,所以导致在发展初期盈利能力较低的绿色经济企业大都被利润标准阻挡在“门外”,难以在股票市场融资。另外,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例如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租赁公司、信托公司等对绿色经济企业的配套支持措施也十分欠缺,没能为绿色经济企业融资提供相应的债券、保险、融资租赁等现代金融业务,这也影响了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绿色金融的专业性人才不足。绿色金融业属于新兴交叉性行业,集经济、金融、环境、化工、法律、信息、建筑、工程等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和技能性。与传统行业相比,绿色金融方面的人才标准呈现高素质、复合型特征。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专业人才十分稀缺,使得金融机构缺乏对专业领域的技术识别能力。

强化金融支持绿色经济的对策

实施支持绿色经济发展的绿色信贷政策。要把环境因素纳入贷款、投资和风险评估程序之中,通过绿色会计报表中的绿色资产负债表、绿色利润表和绿色现金流量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的“绿色”成分,在此基础上,对有污染的企业的贷款实施惩罚性高利率,对有严重污染的企业不对其贷款,对有良好环保记录的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对企业贷款用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的项目予以大力度支持,等等。

发挥政策性金融的绿色经济导向作用。通过强化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绿色”成分,尽可能弱化投入绿色经济的金融资本的逐利性,为绿色经济提供政策性或廉价资金支持,为其提供资金成本方面的市场竞争优势。现阶段发挥政策性金融对绿色经济的导向作用,要充分利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所具有的政策性金融优势,支持绿色经济中的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等项目的融资;支持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方面的技术改造;支持环保高科技企业进行绿色经济技术研发和绿色经济设备生产。

增强资本市场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首先,为了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企业的上市审批要把绿色因素考虑在内,在同等条件下,对于部分具备一定资产规模和技术力量、运作规范的大型绿色企业,应该支持其优先上市。其次,对于环保类中小企业或资源再生类企业,应该大力支持其到创业板市场上市融资。再次,设立绿色基金会,筹募专业资金用于资助环境保护项目,奖励对环保事业有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资助有利于环保的公益事业发展。

强化绿色金融人才的培训。为加快绿色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应该将绿色金融专业人才的培训摆到一个战略的高度。一是要加强对金融机构人才的培训。金融机构在持续提升职工的金融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的同时,可以采用聘请外部环保专家讲座、员工半脱产进入高校学习等手段来积极开展内部员工的环保知识培训。二是加强对金融监管机构人才的培训。金融监管机构应该根据绿色金融发展的新要求,加强人才的绿色金融专业知识和风险防范知识的培训。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文 下一篇:垂体长瘤的表现症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