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范文

时间:2023-12-20 14:57:05

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

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形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47-01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其教材不甚理想,学生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虽然一到上课时间都准时走进信息技术教室,但都是冲着玩去的。所以一堂课下来,学习掌握到的信息技术技能是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提出对应策略。

一、以有趣的任务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爱玩游戏,一些老师的惰性滋生,只要学生打开电脑就万事大吉。这种“学习”又何谈学生素养的形成,更遑论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当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自身的课程教学活动。从我们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看,每一堂课都有教学任务,通过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掌握技术应当是我们课程教学的目标,也应当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成这样的学习目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核心素养则可以循序渐进的形成。但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教材体现得比较多的是“技术”上的要求,语言的表述方式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在备课时,首先应当思考教材上提出的“任务”学生感兴趣吗?如果不,我们又该怎样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当将“任务”生动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如教学“网络知识”单元,“下载信息”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前,将“下载信息”这四个比较枯燥的文字符号确定为“我喜爱的网上图片展览”,要求学生能够从网页上下载美丽的图片和美好的语言文字。学生就会比较积极地从网上下载喜欢的图片,导入到WPS文字或WPS演示中,并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以有效的合作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和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在信息技术的学习程度上参差不齐。平时的教学,我们也都有这样的感觉:信息技术课和别的学科最大的差别是学生的基础,不少学生不教就会了,有的学生却不然。这就需要我们做出这样的思考:怎样去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呢?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利用伙伴合作的策略,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要让伙伴之间的合作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需要我们熟悉每一个学生,尤其要熟悉学生家庭基础和对电脑的掌握程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合作形成的对子,让一些电脑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挑起指导基础较差学生的担子。从平时的教学情形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智力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多需要学生进行自觉重复的操练。从平时的教学情形看,以有效的合作引领学生形成核心素养,需要我们多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合作可能的操练。可以是同电脑的操练,也可以是分电脑的操练。如WPS文字单元,教者设计了《个人名片设计》一课,不少学生制作的名片较为简陋,这时,让学生进行合作,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名片与他人的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汲取他人精华,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后来的学生交流中,大家发现,经过合作制作的名片,都获得了成功。

三、以成功的喜悦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成功的欲望人人都有。信息技术课堂人人都可以获取成功,但也可能失败,当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失败时,即使不是一败涂地,也会立马丧失信心,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形成。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里,我们要力求做到多让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更要力求做到让学生都获取成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课堂不留成功的死角。应当说,最不容易获取成功的是一些具有问题的学生,作为教师需要注重发挥问题学生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尤其注意鼓励处于问题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的成功,让这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我们要尽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Scratch”软件时,每当收到学生交上来具有个人风格的动画作品时,及时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无比自豪,就会在学习中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究。

信息技术的学习,应当属于综合实践活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形成核心素养,需要做到信息技术内容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形成这样的整合需要我们信息技术课程老师认真思考和深入的探究。

参考文献:

[1]李慧波.团队精神[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文化理解教育信息化

一、文化理解素养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内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基于此要求,美术学科提炼出五大核心素养,即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既各具意义,又有所交集。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核心素养,而文化理解则不然。文化理解主要指从文化的角度看待美术作品和现象,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尊重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文化是跨学科的,可以将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整合其中。通过信息化的美术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观大”,透过特定时代的作品感知当时的社会文化,理解具体作品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像艺术家一样创作”。

二、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策略探究

当下,很多博物馆、美术馆为观者提供了高效的互动展示方式,新兴技术在博物馆、美术馆互动展示中的应用,以及观者亲身参与的体验,让博物馆、美术馆的展示变得更加生动。信息技术在当下艺术展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提示了美术教师在核心素养时代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新美术教学方式。1.立足课本,紧跟时代。美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特别是在“欣赏•评述”模块教学中,教师如果单靠教材或普通照片开展教学,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欣赏感受。通过线上博物馆、美术馆提供的资料,教师可为学生展示经过高清扫描的传世名作,让学生感受名作的细节,使学生获得更好的体验感。如,在《盛世•汴梁》一课中,教师可利用《清明上河图》的高清扫描图,将图中各建筑、车马、人物等全方位展示给学生。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可以放大画面局部,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观察画面的细节,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教师也需要保持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敏感性。2019年,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联合推出的《清明上河图3.0》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开幕。该展演借助多种高科技手段,让《清明上河图》画中的814位人物、83头牲畜、29艘大小客船、13辆交通工具、180多棵树等都“活”了起来(图1)。相比于高清的细节图,故宫博物院最新展示的技术将给学生带来更加震撼的视觉效果。在情境还原的过程和虚拟的场景中,学生将身临其境般地领略艺术的魅力。因此,教师紧跟时代信息化浪潮,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对学生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提升有较大的帮助。2.集思广益,激发可能。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现代媒介材料和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已经十分常见。人们平时在浏览美术类网页、公众号文章时,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师名作以新的视觉形式得到呈现。如:南宋马远《踏歌行》中的几位老农带着醉意欢娱歌舞的形象以动画形式出现,观者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吆喝声;齐白石笔下的虾突然拱起了背,“蹿”出了画面;《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中,《星月夜》《麦田上的鸦群》等油画的画面“动”了起来;等等。又如,波兰人卡杰坦•奥巴斯基根据巴洛克时期的一些名画制作出幽默风格的动态图,甚至赋予其剧情,从静止到动态,使画中人物变得更加亲切,大量现代元素的运用,更让画面荒诞感十足。当文物遇上故事,当油画遇上电影,古代与现代文化的结合,让原来纸面上的形象“动”了起来,将枯燥难懂的艺术文化转化成大众语言,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向大众普及着中外艺术。这些与现代信息技术碰撞出的动态画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探寻名画的文化内涵。3.创新媒介材料,突破限制。美术学科的文化理解素养是从视觉角度出发的。在美术教材的各学习模块中,学生可以看到古今中外各类艺术作品。在对比中西绘画差异、感知大师作品的细节时,媒介材料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发展。教师应用虚拟媒介材料可解决这一问题。如,在中国画、素描、书法等传统文化课程中,一些学生在使用传统媒介材料时会存在以下问题:因为落笔失误或不满意,不愿意再次尝试。基于此,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运用数位画板等相关硬件和软件,能够积极尝试,更好地体会中国传统文化,大胆地尝试不同媒介和材料带来的全新感受,进而表达自己的艺术创意[1]。鉴于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可以模拟媒介材料的质感。如:当下人们使用率较高的软件Procreate(图2),可以模拟铅笔、蜡笔、喷枪等的笔触和肌理效果;软件ArtSet(图3)能够较为逼真地模仿油画的质感;等等。这在无形中降低了绘画的难度,可以为学生带来新的艺术体验和创作思路,也有助于学生获得创作中的愉悦感和美术表现的自信心。而在体验不同媒介材料创造出的质感的同时,学生也可以更方便地感受到中国画的笔墨与西方油彩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文化理解、美术表现等核心素养的提升。4.更新观念,敢于尝试。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其出发点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美术教师。文化理解素养的内涵就是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信息技术也可被视为现代文化的一种产物,美术教师要想真正实现教学信息化变革,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提升自身的文化理解素养。这样,在信息技术发展大环境下的美术教学就可以借助技术形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当信息技术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时,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会逐渐发生转变。教师依托信息技术产生的多种学习方式,会促进美术学习网络生成,让学生在技术的辅助下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也是核心素养时代下教学追求的重要目的。现代文化在更新,信息技术在发展,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美术教师应不断学习,利用网络资源与世界互联、互通,获取各类新鲜、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关注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美术教育的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激发更多的教学可能性。

核心素养时代下的美术教育强调让学生通过美术的方式解决问题,“像艺术家一样去创作”。学生是身处在时代之中的鲜活的人,在艺术生活中,学生在解决问题、创作的过程中往往要借助信息技术搜集材料等。因此,实际上,信息技术已经或多或少地参与了教学。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艺术、体验艺术、理解艺术的机会和平台,并且为学生呈现基于多种感官的艺术体验[2]。美术教师在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信息技术走入课堂时,将为美术教学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供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及更多优秀创作产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2]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

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3

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其教材不甚理想,学生也没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虽然一到上课时间都准时走进信息技术教室,但都是冲着玩去的。所以一堂课下来,学习掌握到的信息技术技能是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思考和实践,提出对应策略。

一、以有趣的任务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爱玩游戏,一些老师的惰性滋生,只要学生打开电脑就万事大吉。这种“学习”又何谈学生素养的形成,更遑论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当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自身的课程教学活动。从我们目前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看,每一堂课都有教学任务,通过完成这个任务让学生掌握技术应当是我们课程教学的目标,也应当是我们必须追求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达成这样的学习目标,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核心素养则可以循序渐进的形成。但我们看到的现实是,教材体现得比较多的是“技术”上的要求,语言的表述方式显得比较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在备课时,首先应当思考教材上提出的“任务”学生感兴趣吗?如果不,我们又该怎样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兴趣?作为教师应当将“任务”生动形象化地呈现给学生,如教学“网络知识”单元,“下载信息”是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学习前,将“下载信息”这四个比较枯燥的文字符号确定为“我喜爱的网上图片展览”,要求学生能够从网页上下载美丽的图片和美好的语言文字。学生就会比较积极地从网上下载喜欢的图片,导入到WPS文字或WPS演示中,并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二、以有效的合作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和家庭教育背景的不同,导致在信息技术的学习程度上参差不齐。平时的教学,我们也都有这样的感觉:信息技术课和别的学科最大的差别是学生的基础,不少学生不教就会了,有的学生却不然。这就需要我们做出这样的思考:怎样去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呢?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利用伙伴合作的策略,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要让伙伴之间的合作能够扎实有效地开展起来,需要我们熟悉每一个学生,尤其要熟悉学生家庭基础和对电脑的掌握程度。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合作形成的对子,让一些电脑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挑起指导基础较差学生的担子。从平时的教学情形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与智力的联系不是很紧密,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形成,多需要学生进行自觉重复的操练。从平时的教学情形看,以有效的合作引领学生形成核心素养,需要我们多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合作可能的操练。可以是同电脑的操练,也可以是分电脑的操练。如WPS文字单元,教者设计了《个人名片设计》一课,不少学生制作的名片较为简陋,这时,让学生进行合作,就是让学生将自己的名片与他人的进行比较,让学生能够汲取他人精华,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后来的学生交流中,大家发现,经过合作制作的名片,都获得了成功。

三、以成功的喜悦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形成

成功的欲望人人都有。信息技术课堂人人都可以获取成功,但也可能失败,当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失败时,即使不是一败涂地,也会立马丧失信心,不利于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形成。所以,在信息技术课堂里,我们要力求做到多让学生获取学习的成功,更要力求做到让学生都获取成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课堂不留成功的死角。应当说,最不容易获取成功的是一些具有问题的学生,作为教师需要注重发挥问题学生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尤其注意鼓励处于问题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的成功,让这些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我们要尽量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讲“Scratch”软件时,每当收到学生交上来具有个人风格的动画作品时,及时表扬和鼓励这些学生,这样,学生就会感到无比自豪,就会在学习中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究。

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4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全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素质教育本世纪的教育的新理念。

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新兴的学科,必然需要探索其发展轨迹开创面向素质教育的模式。本人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要面向素质教育,以提升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最高目标,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任务,以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面向全体学生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考虑当前的各个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考虑各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差距与不平衡性,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当前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学生的已有信息技术技能的差距。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的课程标准,制定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模式,加快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条件的配备,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

1.2 面向全面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提升人的各种潜能。面向全面发展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以提升信息素养为核心内容,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而是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生存的全面能力的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将不是一门纯工具性的课程,将是一门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1.3 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要面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础。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的培养。笔者觉得,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一是要学会学习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未来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将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所以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学习和掌握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二是要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辅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其学会学习的能力的提高。面向学生发展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强调能力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要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面向学生发展之外,还应该面向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性发展等方面。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确立学生主体的地位,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革新传统的观念和看法,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2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构想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都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2.1 课程目标的架构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分领域和分层次的动态的目标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基本知识(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并列的和相互制约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能力是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能力),这个能力在发展层面上是递进的关系,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但是相互之间并非有绝对的界限,相互之间是可以交叉的。

2.2 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创新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2.3 课程评价内容和方法的革新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评价,比较强调结果评价,不强调或者不能实现过程评价,从而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的评价,真正起到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其学习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单元学习结束时提交的作业或作品,如小论文、小制作、研究报告、演示文稿等等。要注意尽量给学生展示、说明的机会。

2.4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建设

信息技术课程资源从基本构成上来说包括教师培训、信息基础设施和教育信息资源,他们共同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资源支持。

信息基础设施是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物质基础,构成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物质平台。教育信息资源是信息技术课程的资源基础,信息技术强调基于资源的学习,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施需要强大的资源支持。教师作为整个信息技术课程的主导性因素,其成为信息技术课程人力资源最主要部分,教师培训包括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培训和一般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有效构筑,将关系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必须在良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环境中实施。

参考文献:

[1]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2] 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5

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与问题

由于各地区学生入学前信息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信息技术基础教学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无疑会造成“吃不饱”、“吃不了”两极分化的局面,这对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都将产生极大的障碍。信息基础教育应该不再是“零起点”,按自然班进行教学的方式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师资队伍存在一定的问题。信息素养类课程通常是由来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的,因而往往只关注了技术问题,而很少涉及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授课教师多采取比较单一的边讲边练或者是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没有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厌学情绪较重。评价方式不尽合理。考题大部分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实践技能的考察较少,即使个别有对实践教学进行考核的题型,但其实考察的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概念及操作步骤正确识记的能力。学生可能能够熟练掌握某种操作,但是如果强硬地以考核的形式要求学生记忆,比如某试题为:复制操作的快捷键为(),会增加学习的枯燥性,引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降低学生学习兴趣。

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建构的原则

师范性原则。强调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基于此,要认识到信息素养类课程既是基础性课程又是工具性课程,既是知识性课程又是方法性课程。前瞻性原则。教育往往落后于技术的发展,而课程体系制定后也有一个相对的稳定期。因此在课程制定上就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给未来的教学至少预留出三到五年的发展空间。要考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要重视补充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掌握应用新软件、新系统的基本能力。实用性原则。从学和用两者关系来看,学在前,用在后。在学习信息素养类课程的过程中,强化信息技术在各学科的应用,才能真正学习好现代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感悟到计算机文化,感悟到网络文化———以应用为出发点,以应用为目的。整合性原则。能与具体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不单独开设,而是采取课程整合的形式,以利于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具体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持续发展原则。课程设置既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发展要求,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提供选择的空间。同时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展(如技能比赛、制作院报等),使学生具有相当的信息文化底蕴和信息技术素质,这样学生才能有发展后劲。

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构想方案

课程设置要考虑的因素。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信息素养知识的目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方法是什么?要紧密结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同时考虑信息素养类课程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不同于一般专业的特点,一方面,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是现代教育所培养的素质的一个部分,小教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应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成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另一方面,小教学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必须与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相结合,促进其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以适应新世纪教育现代化的需要。课程设置方案根据以上分析,小教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可相应地分作两个层面,即作为信息社会的人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公共信息素养)和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教育技术素养)。在具体地设计课程时,可从学生不同的基础水平、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这几方面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宗旨,将信息技术课程分成两大模块———必修和选修。必修模块是直接与课程目标相对应的,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它的基本要求;选修模块关注技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既是信息素养培养的继续,又是支持个性发展的平台。

小教专业信息素养教育类课程的实施建议

实行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根源在于:一是中学IT课程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了解普遍增多,从而结束了信息技术基础教育“零起点”的历史;二是由于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导致了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距增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在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问题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和合理的帮助造成的”,“如果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度、进一步学习动机等多方面就会变得十分相似”。“分层次”教学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1]。基于此,分层的措施如下。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为二级:一级的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indows)、办公软件(Of-fice)、Internet的使用、多媒体系统等22学时;二级的教学内容包括操作系统基础、网络基础及组网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系统安全、Internet的高级应用等22学时。学生自愿参加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报名,考试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结束,通过大学计算机基础课一级考试的学生可获得免修资格,直接修二级教学内容,测试没通过者,修完一级再修二级。这样可以避免重复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减轻学校的教学负担都是十分有益的。当然,分级成功的检验标准是学生是否受益,要谨防学生出现“分层次”心理障碍。建立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的实验、实训及实习等教学活动的总称,是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高质量实现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活动。

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6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73-03

2014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为《标准》)。《标准》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标准》既是规范和引领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准则[1],也是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指导纲要。探索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与职后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一体化培养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以“终生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内容涉及教育资源管理、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教师职前职后培养课程体系设计、职前职后职业技能训练体系等诸多要素[2]。本文基于成都XX学院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从人才培养理念建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建构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理念

学院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宗旨,为适应“两个发展”(即基础教育信息化有效发展和中小学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从“面向教学应用、强化技术素养、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发展”的教学理念出发,不断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途径。着力解决“两个转变”(即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重在养成“三个能力”(一是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二是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的能力,三是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为了强化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学院将教师教育改革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相结合,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和《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为基准,以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为突破口,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将师范生的教师基础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和自我发展能力四大能力板块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课程实施、实训指导、技能考核中全程融入信息技术元素,设计和构建了教师职业能力信息化测试平台,建构了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的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二、优化师范生培养模式

学院高度重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确立了“校地共建、校校合作、校企协作、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了“3+X”的课程体系,形成了“模块化、菜单式”选课模式,实现了实验(实训)与教学应用有机衔接,全面而系统地培养了学生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1.建构了“3+X”的课程体系

全面改革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形成了以“3+X”为主线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3”是指师范生必修的三门教育信息化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和《师范生信息化理论与实践》;“X”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和运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而开设的一系列教师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详见课程列表)。必修课程完成了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能力的培养,X系列选修课程则依据学生个性特征,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了更深入、更广的拓展。

2.形成了“模块化、菜单式”选课模式

充分应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平台”,对师范生“技术素养、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和自我发展能力”四大能力板块进行有效测试。并依据测试情况开展教学,形成了“按模块、菜单式”选课体系,提高了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

3.实验(实训)与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有机衔接

中心建构了“以能力为导向,以教学工作要求为基础、以课程(群)为主线”的实验实训体系,将信息技术课程(周教学实验、单元实训、项目实践)、课程群(项目实训)、教学综合实训、教学见习和毕业实习有机衔接,建成了相对完整的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

三、重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紧密围绕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特色专业的定位,积极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新要求,紧密结合教育信息化现状和基础教育需求,高度重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为有效提升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学院构建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验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

1.实验课程体系

实验课程体系立足于学校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实现路径,着力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基础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和自我发展能力)。采用“3+X”模式,建设了四个层次递进的实验课程体系(见图1),实验课程达24门。

2.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从“面向实际应用、强化学生基础、提高实践能力、促进创新发展”的基本方针出发,建构了“以能力为导向,以教学工作要求为基础、以课程(群)为主线”的实验实训体系,将信息技术课程(实验、单元实训、项目实践)、课程群(项目实训)、基于信息技术的专项训练、教学见习、毕业实习等环节有机融合,建成了相对完整的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验实训体系(如图2所示)。形成了以课程体系为线索,以阶段性课程群和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为载体,把理论、实践、素质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逐步综合,全面而系统地培养了学生适应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以适应未来教育对新型教师的需要。

四、采用基于信息化的混合教学模式

学院高度重视实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与实践研究,对实验教学的信息化、可视化、个性化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信息化的实验教学手段,推动了“多元、开放、自助”的实践教学改革。

1.逐步采用“3+X”的 “模块化、菜单式”选课模式

为适应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教育的发展,设计了以“3+X”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学生完成三门必修的教育信息化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和《师范生信息化理论与实践》),通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试平台”进行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X”系列课程选修。这种“按模块、菜单式”的必修、选修一体化课程模式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解决了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高了实验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受学生欢迎。

2.以项目实训为主的应用能力养成学习

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教育信息化所倡导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心启动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训练计划”,首期以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目标,设计了学习任务设计、课程导入、学习小组的组建与管理、总结与复习、技能训练与指导、教学评价6个基于信息技术的实训项目,通过以上项目实训,学生更全面理解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理念,提高了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

3.与一线教师协同开展实验实训教学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养成,在学生基础信息素养得到巩固与强化后,与一线中小学教师协同开展实验实训教学工作,主要分三个层次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一是将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实践项目引入实训课堂;二是邀请优质中小学一线教师进入项目团队,通过示范课、观摩课、研讨课等方式共同指导学生实验实训教学;三是学院教师与学生进入一线中小学校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与培养。

4.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移动互联技术进行教学

学院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移动互联技术的作用,积极采用多元的实验教学手段和技术,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的最优化:①加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中心的实验课程全部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并有较完整的多媒体课件和视频教材。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资源(引入大量的慕课、公开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③将传统实验技术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实验手段相结合。综合运用传统实验技术手段与虚拟实验技术手段,将实验教学和校园网虚拟教学相结合,方便学生采用自主、协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④运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基于移动设备的实验教学改革。中心已开发了基于手机、平板的实验实训课程,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5.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实验教学

学院充分运用移动互联技术,积极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实验教学有机整合,充分运用实验室(线下)和虚拟实验教学平台(线上),开展混合实验教学,学院目前有《信息化教学设计》、《微课设计与制作》等11门课程完成了一体化实验教学设计。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实验教学拓展了实验教学时空,增强了实验教学的实时反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6.采用基于能力培养的结构化实验考核

学院改革了过去单纯以考试成绩评定学生实验能力的评价模式,采用了基于能力培养的结构化实验考核方式,从能力的不同维度进行考核。同时,采用课堂考查、操作技能考核、作品考评等考核方法。建立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实验考核方法,即实验课成绩按100分制计算,各科实验课的学生实验成绩由四部分组成:实验报告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15%,考核成绩(面试或笔试)占30%,实验基本技能成绩占15%。各部分成绩必须达到相应成绩的60%才能得到总成绩和相应学分,否则该实验课无法合格。

五、结束语

学院以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为着力点,立足学生实践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在实验手段、方法、资源及评价等方面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优化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推进了信息化与师范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了大量适应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合格师范生,彰显了我校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纽带和引领作用,为服务四川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教师厅[2014]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的通知[Z].

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7

[关键词]课程改革;创客教育;实践创新

2016年2月,中国电子学会创客教育专家委员会对现阶段“创客教育”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创客教育是创客文化与教育的结合,基于学生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使用数字化工具,倡导造物,鼓励分享,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一种素质教育。这一定义,也是目前国内中小学普遍认可的定义。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明确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的培养目标。可见,创客教育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尤其与“实践创新”素养关系密切。目前,很多中小学适应时展的潮流和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拓展类创客教育课程体系。在深化课改、倡导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有效推进中小学以信息技术拓展类为代表的创客教育的发展。

一、推进创客课程建设,丰富学生个性发展

一直以来,教育都在倡导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却没能得到有效落实,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这一切都将得到有效改善并成为现实。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需要提供更加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课程,开发更有宽度、更有跨度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近年来创客教育如雨后春笋般遍地生根发芽,由于其注重开发和培育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与学校的重视。目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客教育,主要针对一些学校开展的社团以及选修课的拓展性学习,来满足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和有个性发展需求的学生,以引导他们在学校原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以创客为代表的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并举,深刻地影响并推动着我国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创客教育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满足学生在课程学习上的个性化需求,更是为未来社会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基本的保证。创客教育中所贯穿的“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并不是以培养发明家为目的,而是将教育与创客创新的精神和内涵进行融合,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实践创新素养的新时代公民。因此,创客教育课程要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通过提升学生的探索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努力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个性发展。

为了有效推进创客教育在学校的发展,必然需要优秀的创客教育课程资源,而以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为基础,对其进行拓展性深化而形成创新课程,不仅能够落实对学生基本信息技术能力的培B,又可以通过将更“高深”的知识融入教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顺利实施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地域、学校、学生等实际情况,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师特长,适当调整课程的内容,增加创客内容(如:Scratch趣味编程、Arduino创意机器人、App Inventor手机编程)[1]、摄影技术图片处理、电脑动画、电脑音乐制作等作为课程拓展,对课程内容进行特色补充,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例如:在Scratch基础上的硬件拓展形成Scratch的创客课程,以PS为基础的摄影技术图片处理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体验创客活动,也可以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相关基础知识。依靠信息技术基础性知识开发的创客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学科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落实与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坚持以学生的发展规律为依据,融合与开发教学内容,实施创客教育活动,能够提升学生对多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实践创新素养。

当然,倡导开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创客教育,并非所有的学校都统一,因每所中小学校的特色及学生基础不同,应根据量力而行、逐步推进的原则,选择安排不同类型的课程[2]。例如,先开展基础性课程,如Scratch趣味编程、3D模型设计、虚拟机器人等,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再实施拓展创新性课程,如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物联网等相关内容。假如在一个缺少师资,连完成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仍存在困难的学校,还要强势地要求将各类基于信息技术的创客课程全部开齐,是不现实的。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先开好结合基础性内容的创客课程,如Scratch趣味编程+传感器等。当然对于师资力量较强的学校,如果只满足于开设比较基础的拓展型课程,不仅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更是局限了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则完全可以开设更丰富更全面的拓展型创客教育课程,如3D打印、机器人、Processing互动编程等。因此,学校在实施创客教育课程时,首先要考虑到学校的师资与财力状况,不必讲究大而全,而是应该量力而行,讲究小而精,选择最适合的内容,做出特色,做出精彩,同样可以形成有效的创客教育课程并使学生受益。

二、落实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创客教育全面发展

创客教育作为新生事物,目前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还不够突出,在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中还缺少较成熟的完善的评价机制来促进其更全面地发展。一般来讲,创客教育课程的评价应包括对学校实施条件和资源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教师开发、利用和实施课程情况的评价。学校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逐渐完善评价方案,采取科学的评价标准,并与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和教师评估机制相对接。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评价过分甄别与选拔的静止观,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创客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为目的,因此课程评价应以激励性评价为主,要能够通过评价使学生在活动中和活动后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强化积极情感。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创客教育的评价能够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制定相应的量规与标准,通过评价系统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结合阶段性测评得出终结性评价。而对创客教师的考核,也不应该只依靠学生成绩这一把尺子,而是应该从多种评价角度、多元化地去“考量”教师,如教师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学生管理能力等,从而激发教师开发与实施创客教育的潜能和积极性。唯有如此,才能有效促进学校创客教育全面而持续地发展。

三、注重教师素养提升,提高创客教育效益

一门课程的发展,教师的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专家指出:“未来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素质。”当前创客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师资去学习运用并实施开展,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能。创客教育需要教师具有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需要学校拥有一支善于学习、与时俱进、高素质的创客教师队伍,才能让创客教育为教学改革插上腾飞的翅膀。与未来同行,是现代创客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创客教育内容的不断深化所引发的知识理念与技术的不断更新,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也就是教师的观念与专业发展问题。

教师追求有效课堂,要先成为一名智慧的教师。对教师来讲,创客教育的软硬件配备都只是教学或活动的一部分,它的效能取决于教师如何设定目标,如何设计课程,如何借助这些资源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教师的智慧是决定课堂成败的关键,而创客教育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教师的热心,更需要教师具备现代的教育理念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素养。因此,作为站在时代前沿的创客教师,必须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紧跟时代步伐,学习现代教育中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吸收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学习与掌握发展创客教育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并融会贯通地应用于课堂改革实践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创客教育的发展势不可挡。学校既要坚持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应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基础性课程理念,扎扎实实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与信息技术学科密切相关的创客教育,又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开发和培育学生的潜能和特长,立足实际,扎实推进创客教育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和能力。总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只有坚持创客教育课程建设,落实课堂评价以及教师自我提升,不断实践与反思,才能用智慧打开创客教育的大门,并推动创客教育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作如.如何建设适合中小学的创客空间──以温州中学为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9):13-15.

小学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篇8

关键词: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平台;案例教学;参与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47-03

我国从1996年启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1]以来,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优秀师资,也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2]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全方位地推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教育硕士公共必修课课程之一。

一、教育硕士的特点

教育硕士普遍为中小学老师或中职学校老师,年龄段大约处于22-40周岁之间,取得了本科学位之后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教育硕士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属于成人学习领域中特殊的一类人群。

1.教学实践经验丰富

教育硕士多数是基层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实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也直接带着教学的实践经验、鲜活的教育和教学切身感悟。[3]

2.学习针对性强

教育硕士的学习动机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为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的功利性影响;同时受工作实际需要或者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除了一定的被迫学习之外,教育硕士会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来引导学习,在学习中具有很明显的“为工作而学习”和“在工作中学习”的特征。[4]只有当学习活动有助于他们解决真实的问题时,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5]

3.自学能力强,有较强的参与意识

成人学习都有自我性、适应性和内在性。伴随着经验的增长和抽象反思能力的增强,成人会在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教育硕士一般都是成人教师,具备相对稳定的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管理与监控。同时,教育硕士基本都从事过教育教学活动,在课程学习中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强。

4.信息素养较高

在本科阶段,接受过计算机能力培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学习;在实践中又具有教学实践经验和课件制作与应用体验。总体而言,教育硕士信息素养普遍较高。

二、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

“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基本要求作出了规定,基于这些要求和规定,根据教育硕士的特点以及教育技术本身,我们认为获取教育硕士学位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如下:

1.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标准”中要求的“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的评价”、“运用技术提高教与学的绩效”等这些可以总结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并且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2.教育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能力

教师必须具备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并能够有效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教师要能在教学之前想方设法获取有关教育信息资源,并对这些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也能够创造性地、有效地应用于教学。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要求教师要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方法为依托,以探索教学规律为目的创造性地认识。教育硕士学位本身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信息技术无论是对学术研究还是对教学研究都有很有力的支持,因此要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

三、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

基于“标准”、教育硕士的特点以及对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的分析,我们对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了规划和设计,特点如下:

1.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

教育硕士(全日制或在职)基本具有联网的条件,信息素养普遍较高;培养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实践应用能力也需要一个平台支持。基于此两点,我们建设了“广州大学教育硕士在线”,通过此信息化平台为教育硕士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提供了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解决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实现了教育硕士基于资源的远程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模拟教学,为教育技术课程学习提供了实践平台和长效支持,提高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

广州大学教育硕士在线具体模块设置如下:

就“现代教育技术专题”课程来说,采用了国际知名的网络学习平台Moodle。利用该平台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让教育硕士在课后到平台中浏览资源、阅读材料、完成测验、提交作业、研讨话题、协作学习。为了让教育硕士对网络教学平台有亲身的体验以及具有构建以虚拟学习社区为主要模式的远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我们也开放了课程开设权限,教育硕士在此平台上可以建立自己的远程教学课堂。

2.以模块化专题为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考虑到大部分教育硕士在师范类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因此必须对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内容和体系上都进行提升和优化。这种提升和优化必须考虑到三点:一是以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二是以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课程重点;三是在课程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上取得平衡。我们以模块化专题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课程名称也为“现代教育技术专题”。

课程体系设置如下:

3.以案例教学为中心

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6]典型的案例具有真实而复杂的情境、典型的事件以及多个问题呈现。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案例作为授课的材料,以案例材料的具体事实和经验作为讨论的依据,通过师生互动来探讨案例事件的行为和原由,引导学习者去探讨案例中复杂深层的意义。[7]在图2“现代教育技术专题”课程体系中,我们以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重点实际问题为主,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提供案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案例的研究,提升教育硕士教育技术核心能力与素质。

一般而言,案例教学由理论引导、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反思四个基本步骤构成。[8]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为例,首先讲解有关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如操作条件学习理论、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接着是案例的呈现与引入,这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里分别展示了语文课件《满江红》、数学课件《正弦和余弦函数》以及历史课件《贞观之治》。然后是对三个典型课件的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如课件中文本的处理、图片与文本的搭配、动画与视频音频的使用、背景设计与信息超载等问题都进行了研讨和分析。最后是总结与反思阶段,这是案例教学的收尾工作,要明晰课件案例背后有价值的经验(如文本的加工处理)、可以普及的结论(如课件内容的呈现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体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需要反思的地方(如是否一定要把学习内容展示在PPT上),更要探究多媒体课件应用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学习方式

参与式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对于知识的爱好以及自身成长中的困惑而主动发起或参与的相关求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小范围的个人研究,也可能是参与一个相关的大型社会工作,并从中完善自我、消除困惑的过程。[9]很明显,参与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促进学习者隐形知识显性化。教育硕士的特点之一是在课程的学习中自主性和参与性较强。网络教学法的核心是参与式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并投入到学习过程中。[10]因此,在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为学习者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利用技术提高有意义学习以及以有意义的方式建构知识,促进批判性思维以及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创设适合学习者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让学习者和教师以平等的身份自由地选择问题、讨论问题,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11]在课程专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我们首先提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为六个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理论基础、方法、教学模式、评价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展望,然后设置话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与对策”,引领性地提出了三个问题,并要求“学生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其他同学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讨论,如图3所示。

由于教育硕士有相当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所提出的问题是中小学信息化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扰老师的问题,因此,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大家都很积极,几乎每个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析。我们四位老师也积极参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师生平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对问题的解决、知识的建构以及核心能力的提升都有所帮助。

四、结语

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专题内容为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学习方式的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符合教育硕士的特点。实践也证明,该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硕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能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

上一篇:日常工作重点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