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19 11:22:02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篇1

关键词: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网络营销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1.028

1引言

CNNIC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女性网购群体规模达18100万,是2010年7303万的近2.5倍;同时,女性移动网购群体规模在2015年也突破15223万。女性网购、团购比例分别达62.7%和29.1%,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0%和26.2%。一方面,是女性自身的行为特点加速推动网购市场的发展:女性网购群体不仅上网时长达4.17小时,远高于网民整体的3.74小时,而且她们的互联网应用更加活跃、种类更加丰富,具体表现在她们对各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更高;另一方面,女性作为部分家庭的网购决策者(统计局调查显示,北京市家庭网购决策者中超过2/3是女性),更加突显了这一群体的消费能力。抢夺女性市场是电商企业未来的重点战略之一。

中国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概念是影响消费性为的心理因素。美国著名的消费行为学家 Hawkins 指出,消费者不会选择那些背离自我概念的产品,只会选择那些与自我概念一致或者强化的产品。女性消费者的产品或品牌态度与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之间存在着正强化关系。掌握中国女性消费者的自我概念结构及其变化规律,预测其消费态度,对电商企业来说十分必要。

2理论概述

2.1自我概念定义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James 于1890在其出版的名著《心理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中首次提出了自我概念(self-concept)。他认为,自我概念就是由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构成的自我意识。这一界定表明了自我概念的实质是自我意识。这一概念提出后广受关注,学界开始了深入的研究。

2.2女性自我概念的5F模型

国内学者杨晓燕在前人自我概念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女性消费群体进行调查研究,构建了中国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系统结构的5F模型,该模型包括情感自我(Feeling-self)、家庭自我(Family-self)、心灵自我(Freedom-sdf)、表现自我(Fashion-self)和发展自我(Fervor-self)。中国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系统结构有五种成分,它们分别代表女性在家庭、审美、事业和社会交往中的自我形象。女性自我概念的五种成分既是决定女性消费态度的心理因素,也是女性消费生活方式的结果,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制约,也相互促进。

家庭自我较突出的女性特别关注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家人的生活优于自己的个人生活,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式女性;这类女性消费者的家庭自我在整个自我概念系统中通常比较突出。

表现自我较突出的女性喜欢表现自己,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个性,消费中喜欢“我行我素”,喜欢通过外表、形象和语言等方面吸引他人的关注。对服装、化妆品等消费类别和产品较偏好,喜欢追逐时尚。

发展自我较突出的女性积极向上,渴望成功和成就。发展自我较突出的女性一般会积极参与取得一定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的消费活动,如通过教育和学习提升其知识、能力和修养,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取得事业的成功。

情感自我较突出的女性易感情用事,常以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应对客观世界,青睐有情调的消费生活方式,对产品和品牌的情感意义比较注重。

心灵自我较强的女性一般较关注内心世界,对外在世界不太关心,消费欲望较低;选购产品和品牌时比较冷静、客观和果断。在她们的自我概念系统中,各种成分相对和谐。

3基于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本文根据杨晓燕教授的女性自我概念5F模型进行市场细分,把女性网络消费

者分为5大类,分别是家庭自我型市场、表现自我型市场、发展自我型市场、情感自我型市场、心灵自我型市场。不同自我概念结构的女性,其网络购物动机的诱因不同。电商应当根据女性自我概念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的策略。

3.1家庭自我型市场的网络营销策略

家庭自我突出的女性,比较在乎家人的生活,对自己私人用品要求不高,所以对个性因素一般也不考虑。另外,家庭自我突出的女性,不喜欢浪费,购物大多数时候比较理性。对于家庭自我突出的女性消费者,电商的营销活动强调商品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并能提供有利于她们家庭生活的服务。

苏宁红孩儿客户互动中心为家庭自我突出的年轻母亲提供专业服务。苏宁红孩儿培训内部员工成为育儿专家。育儿专家能够为年轻的母亲提供育婴知识、营养知识,等等。育儿专家在为顾客咨询的过程中,为顾客推荐合适的商品。家庭自我突出的女性讲究实惠,关注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如果她们能够在科学的指导下购物,她们的满意程度会得到提升。

3.2表现自我型市场的网络营销策略

表现自我突出的女性,她们个性张扬,喜欢表现自己。她们会因为个性因素而产生对时尚的追求。电商如果以这类女性消费者为目标群体,要在产品设计和宣传时,强调产品的时尚和个性。快时尚的电商主要是以表现自我型的女性为目标市场,例如乐蜂网、蘑菇街、美丽说,等等,都是表现自我型女性关注的网站。

乐蜂网自有品牌采用达人经济模式,为用户提供“美容时尚达人”,打造专属女性的时尚解决方案。乐蜂网的时尚达人分为三类:明星达人、专家达人、草根达人。目前,乐蜂网以明星达人和专家达人为主。2016年启动“孵蛋计划”,将投资数亿元打造草根达人品牌,这项计划不仅包括美妆产业,还涉及服装时尚产业。所谓的达人,其实是意见领袖,她们代表了表现自我型女性的形象,她们的意见能够引导女性顾客的购买行为。乐蜂网的达人们拥有众多粉丝,潜在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乐蜂网能够获得表现自我女性的青睐,重要的原因在于网站是表现自我型女性穿衣打扮的意见领袖。多数女性不够自信,希望得到其他人的建议;因此,企业不仅为表现自我的女性提供表现个性的时尚产品,更重要的是善于利用意见领袖制造时尚潮流,传播时尚信息,让这类女性顾客相信企业的服务就是专业。

3.3发展自我型市场的网络营销策略

发展自我突出的女性,她们追求社会地位和事业的成功,她们对自我的要求很高,对象征个人身份的私人物品要求也很高。具有成熟购买力的发展自我突出女性,青睐高品质的商品和高质量的服务。这一论断在走秀网身上得到验证。

走秀网的顾客主要是女性。走秀网的前身是一家成立于2008年的老牌奢侈品电商,后逐渐转型为中产阶级提供海外商品和生活方式,专门挖掘那些时尚、特别、高品质又难以买到的东西。改变定位之后,2015年,走秀网的用户数迅速破1000万,移动端消费占比达到80%。更重要的是,客单价从原先的500-800元涨至1600元。2016年1月18日,其CEO纪文泓透露,即便是首次下单用户,平均客单价也在1200元以上。

走秀网的经营经验表明:能够抢夺发展自我女性市场的电商未来一定属于那种能真正提供优良价值和高服务品质的公司。

3.4情感自我型市场的网络营销策略

女性因为左脑发达的缘故,情感大都比较丰富;尤其是情感自我突出型的女性,更加注重情感需求。情感自我突出的女性消费者在选购产品和服务时比较注重自己的主观感受,偏好能抒发或表达内心感受和体验的产品和品牌。这类女性消费者特别关注产品和品牌的内涵或象征意义;同时,她们对价格敏感,追求实惠。

1号店是网上超市,专门提出了名为“她经济”的销售指数,包括美容护理、保健、家居、办公用品、生鲜、母婴等六大品类。美容护理产品是1号店发展最迅猛的品类,而都市丽人人群是1号店最主要的消费人群。美护用品最怕的就是买到假货。通过“品牌直通车”战略,1号店和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品牌商实现了从全球、亚太区再到中国区的多层级对接,确保了美容护理产品是正品。

1号店除了在物美价廉方面做得很出色,其在满足女性顾客的情感需求方面也值得同行借鉴。从大嘴“姚晨”正式复出,拍摄1号店的品牌TVC广告开始,1号店掀起了一波主要面向女性群体的主题营销活动。如同广告代言人姚晨,除了多彩的演艺生涯之外,卸下明星光环的她,在生活中,也是个孝顺的女儿,成为人妻,当了妈妈,工作上和老公相互支持,婚后继续着精彩,这就像现代女性在职场和生活中也不断的切换于不同的角色,一边是爱美的独立白领丽人,一边是妥帖照顾家人衣食起居的女神。依靠一次次的专场促销活动,1号店很好的把这一诉求链接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品牌体验。姚晨作为1号店的广告代言人,传达了女性家庭角色、审美角色及情感角色,引起女性的共鸣,尤其能满足情感自我型女性表达情感的需求。这在1号店的营销中,无论是微博主题活动还是微信的传播,都贯穿其中,形成有效的持续的美丽声势。

针对情感自我型女性顾客,电商所推出的产品不仅要物美价廉,同时还要满足其情感需求。

3.5心灵自我型市场的网络营销策略

心灵自我突出的女性,她们不喜欢彰显个性,喜欢追求内心的平和,对物质消费需求低,比较理性。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安详,心灵自我女性特别喜欢文化历史和宗教书籍,对有意义的培训班感兴趣。所以对心灵自我突出的女性,电商对产品的设计不要夸张,也不要异类。营销的传播也要符合心灵自我突出女性的心理,要有内涵。例如,如是曼陀罗工作坊,就是以心灵自我的女性为主要的目标顾客。

如是曼陀罗工作坊,又名慈光中心,是提供心灵辅导类课程的培训机构。慈光中心2006年于香港成立。慈光中心的主持人游继彪、黄素恩夫妇,致力于举办各类与家庭、婚姻、亲子有关的工作坊。如是曼陀罗工作坊通过相关课程为学员提供心理辅导。如是曼陀罗工作坊的微信营销很成功,众多学员都关注其微信公众号,学员通过公众号及时了解最新的培训信息。如是曼陀罗工作坊每周固定的时间,在微信群上为顾客提供有意义的讲座,并在微信上与学员互动。如是曼陀罗工作坊的收费较贵,主要面向中产阶级的心灵自我型女性消费者;但是,如是曼陀罗的学员忠诚度很高。

如是曼陀罗工作坊的微信网络营销策略的成功,说明心灵自我突出的女性虽然物质消费欲望低,但是精神消费欲望强烈,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同时,如是曼陀罗工作坊微信网络营销策略的成功,也说明心灵自我突出的女性顾客也需要聚集在一起交流。营销者为心灵自我突出的女性消费者创造互动交流平台,增进她们在精神层面的交流,会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从而带来更好的市场效益。

4结论

电商企业只有把握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才能制定相应的市场营销略。根据女性自我概念的结构特征,将女性消费者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在目标市场尚未满足的需求上进行定位,设计相应的产品和品牌,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组合策略。

参考文献

[1]杨晓燕.中国女性消费行为理论解密[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

[2]傅春林.中国女性消费者自我概念与消费产品和品牌态度之间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2010,(11):63-65.

[3]黄玮.自我概念结构与女性旅游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5):391v397.

[4] 广告人杂志.“她经济”崛起:女性互联网消费深度报告[Z].2014.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篇2

首先,适用范围广。虽然我们是在对农村政治的研究中发现并提出“类家庭”概念的,但是社会当中的许多现象,尤其是与政治和利益相关联的社会现象甚至日常用语都适用“类家庭”解释方法。比如我们经常在调查过程中遇到的“拜把子”的情况,就是把工作关系、朋友关系等转化成类似家庭中的兄弟关系,从而加强人们之间的信任并构建利益同盟。一般来说,无血缘的同龄男性之间称得上“兄弟”关系的,较之朋友关系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或者可以说在人际关系序列中,兄弟是朋友的高级阶段。按照中国传统习惯,把老师称为“师父”,也就是称老师还不足以体现人们的尊重,只有用父亲来加重砝码,即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对学生的称呼则是“弟子”,家庭伦理色彩完全取代了师生之间教与学关系的本来面目。佛教传入中国,在印度被称为“佛陀”的释迦牟尼就被类家庭化为“佛祖”,言外之意是佛教的人物排列也是遵循家庭关系当中“祖—父—孙”谱系展开的。中国传统伦理价值的核心范畴“仁”、“义”等概念在一定意义上是“类家庭”关系的推演结论。在社会交往中,仁和义是主体处理与他人关系的价值标准和自身行为准则,根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共同生活和互助互爱。中国理想状态的家庭遵循“孝、慈、悌”等原则,一个人如果在家庭中做到了这些,再把它作为自己社会生活的价值准则推演到社会和政治领域,那么他也就做到了仁和义,全社会的人都能恪守仁义的价值准则,那么整个国家也就实现了政治上的长治久安。由此可见,小到日常用语,大到国家政治都能够用“类家庭”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解释。其次,具有伸缩性。类家庭概念使用的伸缩性很强,以个体的财富、地位和影响力为出发点,最大可至于泛泛意义上的“自家人”,也就是没有明确的边缘界限;最小可至于家庭以外的寥寥数人,甚至仅仅主体自身的孤家寡人。甚至在家庭内部,类家庭关系的作用力也是存在的,其伸缩性在血亲和姻亲之间、近亲和远亲之间的交往中也遵循类家庭关系运行规律。当前,家庭关系的核心内容是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由于一夫一妻制的影响和夫妻关系边界较为清晰,使得向夫妻关系转化的阻力比较大。亲子关系就较少的存在这些问题,转化的力度也就大得多,所以非亲子关系向类亲子关系的转化是许多家庭追求的理想生活目标。比如在家庭迎娶儿媳妇的时候,公婆最为典型的善意表示就是“我们不是娶了一个媳妇,而是多了一个女儿”,这样,这个家庭中的任何人都会觉得安全、满意,也是对即将到来的新家庭结构和生活模式的最佳心理预期。同理,“一个女婿半个儿”的民谚也根源于此。这就是“类家庭”关系在家庭内部当中发挥作用力的基本表现。又比如两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也可以通过诸如“认干亲”的形式,促成“类家庭”关系的转化,具有同样姓氏的两个毫不相干的人也可以被叫做“五百年前是一家”。所以说,这种转化具有伸缩性,是可大可小的。最后,工具性。为了促成“类家庭”关系的转化,达到人际关系和谐,一些必要的可操作性方式应运而生,当然以家庭生活中常见的活动和内容为主。在日常生活中“类家庭”的工具性运用已经成为中国人重要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比如,吃饭比开会能够沟通感情、搞好关系正是因为吃饭是家庭中的基本活动,而开会不是;中国人喜欢用吃饭的方式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用日常家庭活动把人际关系类家庭化。吃饭只是一个形式或信号,最终解决的还是关系转化的问题。其他例如喝茶、送礼等等拉近关系的手段既是物质利益上的给予,又是“类家庭”关系转化信号的加强。一般情况下所谓的能力强,除了专业技术、业务等能力之外,主要就是指这种“类家庭”关系的转化和驾驭能力。“类家庭”形成习惯就带有心理惯性的意味,人们习惯性地在日常生活中把有利于自己的关系相对人类家庭化,所以出现了所谓“应酬”,可能应酬各方都不喜欢应酬的过程,并且清楚地知道大吃大喝等应酬形式对身体的伤害,但是出于强化类家庭信号的心理习惯,只有勉为其难,于是出现了中国特有的诸如喝酒双方都不愿喝,而又不得不喝,同时尽力使对方多喝的奇怪现象。“类家庭”关系转化的工具性特征虽然带有心理惯性,但也是主体基于自身利益而对关系对象所进行的关系转化过程,也就是说利益是类家庭关系转化的动力所在。那么,随着利益关系或是潜在利益可能的消失,类家庭关系转化也可能随之消减,甚至消失。这就是表面不言利益而基于情感进行社会交往,把利益的追求掩蔽在脉脉温情之下,一旦利益不在,则温情顿消,所以世态炎凉的虚假性也成为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特征,该特征用我们的理论进行解释就是类家庭关系转化过程的停止。

二、“类家庭”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产生的原因

我们是在考察农村政治生活的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类家庭概念的,而俗话说“往上倒三代,中国人都是农民”,也就是说即使在中国目前脱离农业生产的人,其祖辈也是农民或者生活于农村,在这个意义上讲每个中国人都通过家庭的传承而具有一定的农民意识,所以类家庭概念是产生于农民而辐射于全体国民的概念,其解释力和作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农村。为了说明这一概念产生的原因,我们从经济、历史、文化以及家庭自身的特点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

其一、经济原因。家庭是个人的经济生活载体和首要利益承担者,当前无论农村还是城市的家庭都是经济生活当中的主体,农村是由于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并使用土地,城市是由于消费支出决定了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共同生活。农村从生产方面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享有农地的农业生产经营权,虽然土地农业收入在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中占较小比重,但是土地作为家庭重要财产的地位较之市场化改革之前已经大大提高。因为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农民打工收入起伏的高风险性和农地非农化带来的巨大价值升值等原因促使土地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最为重要的财产,而土地所有权恰恰是以家庭为主体实现的,那么,农民家庭的经济主体地位也就随之确立起来。城市从消费方面看,由于经济迅速的市场化改革、较低的工资标准和消费水平、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贫富分化较为严重、中低收入群体比重较大等原因,导致家庭消费需要全体家庭成员共同负担,也就是当前法律上成家但是经济上不能独立的年青人的“啃老”现象,由此共同的家庭支出整合了一对夫妻、他们已婚的子女和孙辈孩子共同组成的主干家庭。农村和城市中家庭成为事实上最理想的经济生活共同体,家庭之于个人的经济主体地位使得个人经济利益在家庭中得到最大的满足,个人通过家庭满足经济利益的普遍社会生活状况是促进类家庭关系转化成为个人行为选择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家庭经济生活带给个人的安全感也使得个人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具有进行类家庭关系转化的倾向。

其二,历史原因。中国历来的社会组织制度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家本位是社会硬性制度规范的基本方向,造就了中国人以家庭作为思考问题出发点的普遍心理。自从西周以来,凭借血缘关系纽带维系的家庭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就是中国基层社会管理的基本单位和基本组织制度,虽然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乡亭制、乡里制、村社制、里甲制、保甲制等不同的制度形态,但是家庭作为农业社区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改变,实质上,农民家庭是被不同时期的国家政权赋予了相关的政治职能。家庭作为国家与社会确定边界的单位,实际上是被制度化地继承下来的。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传统的以家庭和宗族为核心的社会文化被西方的公民社会和个人权利文化破坏,社会思想体系发生了迅速而剧烈的变化,但是,在基层农村社区农民组织仍旧没有摆脱家庭和以家庭为基础形成的宗族的影响。民国时期的保甲制度是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和政治组织制度的直接历史根据。民国之初,受到西方公民社会理论把个人作为社会权利主体思想的影响一度废除了保甲制,但是,从1932年开始国民政府为了实现“剿共”和加强国家对基层乡村社会的控制,重新实行保甲制度。在具体实施的组织形式上和清代保甲制相近,保甲以户为单位,户有户长,十户为甲,十甲为保,挨甲编保,编余之户(甲),不满一甲(保)者,六户(甲)以上得成立一甲(保),五户(甲)以下,则并入邻近之甲(保);基本内容包括,保长覆查本保户口统计报告,督练壮丁辅助军警;甲长受保长指挥,编查户口抽选壮丁,盘查奸宄,报告户口异动等。民国时期的保甲制是国家权威主导下,以家庭作为农村社区政治权利和义务的载体,使行政权下沉到整个基层乡村社会的管理制度。虽然在当时的制度设计上,家庭是被国家行政权强行提到主置之上的,但是国家在制度设计过程中受到了历史因素的制约,也就是要充分尊重家庭在农村社区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保甲制主要强调各个家庭之间的相互联保的政治义务,国家通过连坐实现对农民的控制,也即是说,国家在进行乡村整合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对家庭的控制。

其三、文化原因。中国具有悠久深厚的家庭传统,为类家庭关系转化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首先,家庭本位的社会心理。中国乡村社会不同于典型的西方市民社会,民间社会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单元是农民家庭,而不是个体农民,家庭本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民个人权利观念。农民家庭本位心理是在特定的历史场域中,经过漫长的时间形成的。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农民家庭都既是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又是消费的主体,社会经济领域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依靠家庭(及以家庭为基础的家族),来组织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同时,家庭也是农民文化归属感和心理安全感的实现形式和内容,长期的家庭生活造就了农民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并且通过世世代代从不间断的家庭演变传承下去。其次,家国一体的社会意识与历史实践。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传统文化,主张国家政权和社会组织只是家庭模式在规模之上的扩大,与家庭的性质没有本质的区别。“国家,家国,国与家是如此紧密关联,同构强化:由内向外看,它是‘家’的圆周逐级放大,类似于‘负阴抱阳’的完整单细胞的膨胀扩展;从下往上看,又是层层同质父权叠加高筑起的金字塔形的父权社会。天子或者皇帝就是普天之下最大、也是最至高无上的‘父亲’,即通常说的‘君临万众子民’。”历史上的很多善治的事例都是,主张把家庭及其观念扩展到国家层面,并能够进行成功实践。比如在封建王朝主张实行的“以孝治天下”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后,政治信仰缺位导致家庭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政治信仰。中国社会历史上一直缺少基于个人权利的政治信仰,到新中国建立依然如此,集体化时代,意识形态宣传和普及是乡村社会政治动员的重要形式,也是农民政治信仰的实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政治理论已经在农村社会逐步淡化和瓦解,市场经济主导的利益至上的价值原则又不能独立的成为新的公共信仰。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及其相关价值原则自然上升到较为重要的地位。家庭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所重视的孝道、血缘关系、祖先崇拜和尊老爱幼等理念是中国人的普遍共识。在当前中国公共信仰缺位的条件下,这种共识起到了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并保持中国文化存续的作用。从公民个体角度考察,能够发现并实践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修养方法的“内圣外王”之道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核之一。

其四、家庭自身的特点所形成的原因。首先、在普遍的人类行为选择中,一般是在家庭之内利他倾向明显,在社会之中利己倾向明显;贝克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家庭中的利他行为也是以利己为目的的,如果在家庭中转换一下主客体,利己和利他行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起来,也就是在家庭中的利己行为可以实现利他的目的,即中国人日常说的“一家人,为了自己就是为了别人”。其次、家庭伦理是社会伦理的基础,其他伦理自觉地向家庭伦理靠拢,家庭伦理对其他伦理具有向心力;人们能够在家庭生活当中得到安全感、稳定感和温暖,大部分情况下,家庭中情感的收获和心理的满足是以物质和利益的付出为前提的,就是说相对于主体而言,对方的付出能够换得对方的倾心相待,即主体在交往中既获得客体给予的物质利益,又获得客体在精神情感方面的支持认同,这种家庭中的特殊利益关系模式,将会是特定主体实践社会关系的最高境界。复次、中国传统文化造成了不信任法律,而偏重通过关系解决问题的社会心理。中国人尤其是农民的权利、义务界限不明晰,权利意识淡漠,认为凭借权利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不大,法律关系不是最稳固的,即使已经缔结好的契约,也需要情感关系作为保障才能更好的实施。那么,家庭关系就成为了最重要、最稳固的情感关系内容和模式。最后,家庭是中国人终极追求的载体。不同文化和文明都对人生真义进行不断的追寻和探索,中国人从务实的角度认为人生的本质就在于享受淳朴宁静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其他诸如God、涅槃、道等范畴都太过玄妙虚空,难以找到实践的具体路径。

三、小结

“类家庭”是在研究农村政治的过程中,提出的用以解释中国人社会行为方式的一个政治社会学概念。它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适用范围,是对中国的特定主体家庭性角色重于公民性角色的社会行为和心理的集中总结,是政治社会学研究的一种视角和分析方法。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篇3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 儿童心理发展

一、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概念,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有所差别。鲍姆林德受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影响,认为在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中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对儿童所作要求的数量和种类:二是家庭对儿童行为的反馈。我国的心理学者对教养方式的理解无本质差异,一般是指家庭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家庭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心理健康

儿童心理发展的目标是要培养儿童成长为心理健康的个体。因此,要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念和特点,首先需从了解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概念入手。对健康概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

儿童期是人格建构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有很强的可塑性。对于心理健康儿童而言,一般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三、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作用

1.民主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民主型,顾名思义,就是用民主的方法来教育孩子,也称为“智慧型”。民主型的家庭的特征是家庭成员关系和谐,氛围温馨,家长不会无缘无故打孩子,孩子出现的问题后首先是加以分析与引导,及时纠正孩子当时发生的错误,这样孩子在家庭中能感受到被爱和被尊重,也能使孩子知道怎样爱他人、尊重他人,从而增强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专制型与民主型对应的教养方式,就是家长用专制的方式管教孩子,孩子没有自由选择权。这种教养方式下家长常强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意行事,按照家长设计的模式无条件执行,孩子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无论孩子是否愿意。专制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不利。由于不尊重孩子得意见,在专制型教养模式下,家长与儿童经常产生摩擦与矛盾。

3.权威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权威型是一种具有控制性但又比较灵活的教养方式。权威型是学者鲍姆林德教养方式分类中“authoritative style”的翻译,这里的权威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汉语中的“权威”的含义,鲍姆林德的“权威型父母”更像我们所理解的“良师益友”。这种类型的家长会对孩子提出明确的、合理的要求,并且会谨慎地说明要求孩子遵守的理由。还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

4.溺爱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溺爱型即放任型,家庭以满足儿童的意志和需求为第一要务,从而忽视了其教养行为是否对儿童成长有利。该类型家庭把孩子放在了一个特殊的地位,完全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服从并服务于这个中心,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童年期常以哭闹等方式寻求即时的满足,破坏性强,用此来引起家庭的注意来满足其要求。

5.忽视型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忽视型即不作为型,家长不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对其行为与学习漠不关心。忽视型与溺爱型截然相反,甚至也与其他类型有着本质不同,忽视型家长不关注孩子,他们一般只是提供食宿和衣物等物质条件,而不会在精神上提供指导和支持。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家庭的教养方式无论是溺爱型、专制型、忽视型还是分歧型,对子女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与之相比,民主型的教养方式则体现出了更多优点,两种类型如能良好结合,给予孩子适度的关爱与限制,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 并能接纳孩子们合理的意见和想法。

四、我国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

(一)存在问题

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最新一次全国4~16岁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调查发现,中国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高达13.9%。有关部门还对中、小学生做了一次抽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中有2/5左右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普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家长专制比较普遍。2.纵容溺爱现象严重。3.家长对心理健康不重视。4.家长对子女期望过高,导致儿童压力太大,不堪重负。

(二)改进家庭教养方式的对策

1.家长应以身作则

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很多家长对儿童要求严格,但对自己要求极其宽松,比如不允许儿童玩游戏、看电视,自己却玩得不亦乐乎,这使得儿童感觉不到公平,同时也使家长的威信锐减,不易使儿童心悦诚服。因此,家长行为至关重要,可以说,教养子女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

2.家长需注意避免溺爱儿童

避免溺爱儿童,应做到以下几点:不搞特殊待遇,坚持理性惩罚;对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味地满足,要分清对与错,合理的要求可以满足;无理要求,不能答应。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的需要。不仅导致孩子的依赖性,而且易使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养成自私贪心的恶习。不包办代替,不抑制孩子的“独立行为”。

3.家长应顺应客观规律,科学教养儿童

心理品质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也不是单纯的行为方式,而是认知与行为浓密联系的综合体或心理—行为结构。心理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和长期的熏陶、教育和训练的过程,任何课程都不能单独实现心理教育的总目标。另外,家庭教养方式要适应儿童年龄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不能一成不变,也不能一步登天。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篇4

Fan Yongbing; Wang Junping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Sanquan Medical College,Xinxiang 453003,China)

摘要: 自我概念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是从自我沿革而来,自我概念可决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的强弱以及积极还是消极,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人格的健全程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大学生自我概念的结构及特点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以期能对大学生自我概念进一步研究有所启发。

Abstract: Self-concep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opositions of the modern psychology research. From self evolution, the self-concept may decide whether self-development and self-perfecting process is strong or weak and positive or negative. Its development level marks the sound personality, and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ersonali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llege students' self-concept hoping for promoting further research on it.

关键词: 自我概念 大学生 特点

Key words: self-concept;college students;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7-0153-02

0引言

自我是整个人格的核心。Self和ego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两个高度不同的自我。Self是指认识、行动着的主体,是由生物性、社会性以及自我意识诸因素结合的有机统一体,被分为主我和客我,主要受后天和社会环境影响;ego是从本我(id)分化而来的,是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取得个人自我意识统一的根源,ego主要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1]。自我概念是现代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命题之一,是从自我沿革而来,自我概念可决定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过程的强弱以及积极还是消极,其发展水平标志着人格的健全程度,对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自我概念的来源和定义

自我概念(Self-concept)理论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自1890年James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自我概念以来,自我概念便成为西方经久不衰的心理学研究热点问题之一。

James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意识和心理过程,是自己对自身存在、状态及特点的观察和认识。库利(1902)提出镜像自我概念,认为镜像自我是个体与他人交流时反映给个体的视像。罗杰斯于1951年在詹姆斯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研究探讨,明确地提出了“自我概念”理论。他将自我置于一个想象场中,认为一切人都生活在他的主观世界中,自我仅仅是现象场中在内容上与个体自身明显有关的一部分,自我概念是我们对我们是谁,以及我们看来像什么的主观知觉[2]。

自我概念理论研究发展尽管已经有数十年的历史,但是关于自我概念的定义,心理学界仍然众说纷纭。

Fitts(1965)认为自我概念就是“个体对处于周围环境中的自我的认知”。Markus(1977)认为自我图式就是自我概念的认知结构,是关于自我的信念,与自我有关的信息加工受这种信念组织和指导。Jourard(1980)等在《健康人格――人本主义心理学观》一书中将自我概念定义为:自我概念是由人们关于自己本质的所有信念组成的,包括了人对自己力量和软弱的设想、成就的可能性,以及对自己行为和体验的描述。Hattie将自我概念定义成个体对自我特性的认知评估; Marsh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个体他自己的整体,包括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及关系的理解;Callista等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内自己所拥有的感受与信念,这些感受与信念是由个体内在的知觉和他人对其反映所形成的,它可以引导个体的行为。Shavelson(1976)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体对自己的知觉,这种知觉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和解释形成的,它们受他人的评价,对自己行为的反馈和归因影响。Rosenberg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我客体的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包括个体对自己多方面的看法。Baumeiste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自身的整体,包括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和图式以及对社会角色和关系的理解。

国内关于自我概念的研究起步较晚。学者蔡淑玲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自我态度的组织,其结构具有阶层性。黄希庭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全面的知觉,是多维度、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具有评价性可与他人区分开来。刘惠军认为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关于自己的观点的看法,当个体把自身看作研究对象时,便会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外表和社会接受性等产生知觉并形成稳定的自我概念。乐国安、崔芳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通过自我观察,分析外部活动及情景、社会比较等多种途径获得的对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社会属性等方面的比较稳定的认识和看法[3]。林崇德(1995)认为,自我概念是一种有组织的认知结构,由系列的态度、信念、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是个人心中对自己的印象,它把个体的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联系在一起,贯穿在经验和行为的各个方面。

总体看来,各派学者对自我概念的定义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是对自身全面而相对稳定的认识,是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个体通过人际互动而形成的。

2自我概念结构

因为研究角度和理论基础的差异,学者们也提出了形式各异的自我概念结构。詹姆斯将自我概念划分为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主体自我是指个体的纯粹经验,而客体自我是指经验的内容。客体自我又分为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社会自我(social self)和精神自我(spiritual self)等层次,其中物质自我是基础,社会自我高于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处于最高层。其后Mead等对上述自我概念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主体我(“I”,)和客体我(“Me”)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客体我是自我意识的对象和本体,它通过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有组织的态度系统而形成起来的;而主体我是自我的动力部分,是自我活动的过程,虽然它在客体我的框架范围内活动,但它具有前瞻性,可使人超出现有客体我的框架,使行为具有自由特征、创造性与新异性。罗杰斯将自我概念分为现实自我(the self)与理想自我(the ideal self)两个层面,现实自我代表我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而理想自我则代表我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

3我国大学生的自我概念结构

国内对自我概念结构研究起步虽然较晚,但近年来随着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自我概念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的关注,有关方面的研究也日渐增多。

黄希庭等(1988)根据理想自我概念与现实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将自我概念分成自我肯定型、自我否定型、自我矛盾型三类;郑涌等(1998)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自我概念分为交际、友善、信义、容貌、学业、志向、家庭、成熟、自纳等9个维度,其中友善、家庭、信义、学业、志向构成内在品质,容貌、成熟、自纳、交际构成外在品质。据此认为大学生自我概念结构是分维度多层次的[4]。乐国安等(1996)将大学生自我概念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和理想自我。谢敏等(1997)结合国内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现实,认为大学生自我概念包括:爱国奋进自我;紧跟时代自我;矛盾自我;理想超出现实能力自我;渴望得到理解自我;扬长不避短的自我;虚幻的自我;压抑自我。郑涌等(1997)研究提出,大学生自我概念主要内容是个人属性,尤以嗜好、个性、情绪和理想等所占比重最大;与他人关系是另一个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一般人际关系当中;而社会认同所占比重较少,体现出个人内在特质在当代大学生界定自我中的主导地位。

4自我概念的功能

Berns(1982)在《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一书中,对自我概念的心理作用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提出了自我概念的三个功能:①保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起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②经验解释的作用,自我概念影响自我解释经验的方法;③决定人们的期望。自我概念影响人们对事情结果的期待。这些功能在客观上决定了自我概念对行为的调节与定向作用。

5大学毕业生自我概念特点

作为尚未走进社会的特殊人群,大学生自我概念拥有其自身的特点。Erikson认为,大学生正处于自我统合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大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即是自我统合。“我是谁”和“我将走向何方”两大人生问题进入大学生的脑海,并引发他们进行深入地思索。由于受个体年龄差异、能力差异、经验差异、家庭背景差异、性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人最终完满地找到上述两大问题的答案,走向完善的人格,而另一部分人则出现统合困难,迷失自我角色。

国内有学者研究发现,存在内外法则指引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外部法则是外在力量制衡着自我概念的发展,外在力量由自我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社会参与力和政治力量构成;内部法则是指自我行动推动内在力量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我概念发展,内在力量由体力、智力、意志力共同组成。外部法则依赖于内部法则而实现,内部法则受外部法则的制约。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其结果也不尽相同,尚存在各种差异。王平(2001)的研究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在总分及大多数维度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家庭背景等方面差异性显著,而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自我概念水平呈现U字型,二、三年级学生自我概念处于低谷。家庭自我概念男、女大学生差异显著,女生优于男生;姚信(2003)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整体展现较为积极的自我概念,在性别、年级等多个维度差异显著。自我概念整体伴随年级呈上升趋势,在大三阶段出现低谷[5]。武成莉(2004)的研究也显示大学生自我概念存在年级和专业差异。孔祥军(2006)发现大学生自我概念在男女生之间,城镇与农村之间差异显着;在自我概念的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道德自我等因子方面差异较为显着[6]。高亚席(2006)的研究显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在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和人际关系等维度等上存在显着差异。万德智(2007)研究发现男女生自我概念在家庭自我、道德自我、自我满意等因子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提示自我概念总分在性别上存在显着的差异,另外在城乡、独生子女等方面也存在显着差异[7]。

总之,大学期间是从青春期后期向成年期早期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的感受、态度、喜好和意向等所形成的自我认识会影响和支配着他们今后的行为,是适应社会的重要条件。其特点包括:①全面性:能够对各类自我进行分析,更多地深入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自我认识的深刻性。②客观性:自我评价已经比较客观。③矛盾性:现实的自我有许多不符合理想自我所要求的情况,偶尔会产生自我迷失。④自主性:对自我的态度独立意向加强。⑤虚幻性: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合的能力尚较低,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参考文献:

[1]杨槐.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概念及其关系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0.

[2]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51-56.

[3]姚信.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状况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42-44.

[4]孔祥军.大学生自我概念与防御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9,(1):61-62.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篇5

一、高中数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

数学后进生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任何一个后进生的成因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有许多或明或暗的原因综合而形成的。

1.初中数学基础薄弱。初中数学基本概念、定理模糊不清,数学方法理解不透,不能说明概念的体系,概念与概念之间联系不起来。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的分类问题(在幂函数中,由于指数不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图象)。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对高一新生学起来相当困难。此外,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些导致基础较差的学生认为高中数学很难,难于上青天,而失去学习兴趣导致成绩一落千丈,形成分化。

2.学习态度不端正,自主学习能力差导致学生成绩不好。课堂上只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上述的学习方法,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学生没有解决数学的能力,导致成绩分化。

3.后进生缺乏求知欲,在学习中没有探求新知的渴望,遇到问题一味的躲避,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不能独立解决新知,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

4.家庭因素导致学生成为后进生。一类是家庭关系不和或家庭破裂,使子女缺乏家庭温暖,基本的学习和生活得不到保障。这些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打击,都会使他们丧失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另一类是家长对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或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放任自流,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有的家长则在孩子的管理教育方式方法上太过简单粗暴,随意打骂使他们转变为后进生。

5.学习态度不端正,自主学习能力差导致学生成绩不好。课堂上只满足于听,没有做笔记的习惯,缺乏积极思维;遇到难题不动脑子思考,而是希望老师讲解整个解题过程;不会科学地安排时间,缺乏自学、看书的能力,上述的学习方法,时间长了就会导致学生没有解决数学的能力,导致成绩分化。

二、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一些建议

针对以上原因,提高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应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

1.新高一要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注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衔接。要加强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注意形象、直观。在新高一中可搞模仿性的训练。要增加学生到黑板上演练的次数,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章节考试难度不能大。通过上述方法,降低教材难度,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让学生逐步适应高中数学的正常教学。通过这种方法减少高中入学时的后进生分化。

2.对后进生要求要适度,不能一视同仁。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在学习中重新树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

3.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生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让学生复述;讲完一个例题后,将解答擦掉,请后进生上台板演。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能热爱数学,学习数学。

4.激发后进生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树立信心。后进生在学习上不好,但在其它方面上可能有他的优点,可以激励他多参加这样的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有存在的价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是他们认为自己能行,在学习上也是可以进步的。开展班级学生的互助模式。把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让尖子生带动后进生,掀起班级的学比拼风气。

5.开展教师的个别指导作用。教师对后进生采取不定期的心理和学习上的辅导,帮助学生分析遇到的困难,并将学生发生的变化随时记录下来,不断调整帮扶策略。

6.借助家庭的力量。与家长采取电话联系,手机短信联系,家访等多种方式的沟通。经常的联系使老师和家长双方对后进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办法来转化后进生。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篇6

【关键词】纳人;亲属制度

一直以来亲属关系人类学被视为人类学的王冠领域,因为人类学发端于对亲属关系的关注。而亲属制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家庭的建构原理及其运作机制,它被认为是社会结构的基础。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一直以为已知的社会都存在着婚姻制度和家庭组织,但中国云南永宁纳西族社会的状况引起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观点视角研究带来截然不同的结论。笔者就詹承绪的《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与蔡华的《一个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国的纳人》这两本书的观点进行简单的评论。

关于云南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和婚姻家庭, 历来是我国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1962年宋恩常先生首次在我国公开发表了《纳西族母系家庭》一文,就提到民主改革前,在云南永宁纳西族的社会里还存在着母系氏族社会的许多特征,其婚姻形态是通过望门居的“阿注”关系表现出来的,表明他们还处在对偶婚的早期阶段。1965年,詹承绪在《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家庭》一文中,对其特征列为三点:第一,以“阿注”异居为主的婚姻;第二,母系家庭的基本特点;第三,由母系向父系的长期过渡。近十余年来,许多有份量的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和专著也陆续刊出和出版,争议颇多。1980年詹承绪、王承权、李近春、刘龙初著的《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婚姻家庭理论对纳西族的社会生活状况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分析,他们将纳西人的访宿婚(走婚)称为阿注婚,并认为家庭形态是母系家庭,也就是说仍然认为在当地社会存在婚姻和家庭。而面对同样的情况, 蔡华在《一个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国的纳人》一书中认为纳人是一个没有婚姻和家庭的社会,在亲属称谓方面则表现为无父无夫。他通过详细描述纳人社会独特的母系制度,归纳出纳人社会的建构原则和运行机制,并得出结论:一个社会在没有婚姻制度和家庭组织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存在,而且和其他社会一样运行正常,这个案例给人类学对传统社会结构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通读了詹承绪的《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之后,第一感觉就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意味比较浓厚,该书通篇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进化论的社会发展阶段论对纳人社会进行分析,感觉有些时候理论与材料结合的比较牵强。当然这与作者所处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有很大的关系,导致在写作时难免存在认识上的局限。比如说按照恩格斯的关于婚姻家庭的理论:人类最初的两性关系处在一种杂乱的状态之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嗣后相继出现了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四种家庭形式。作者在介绍和论证阿注婚及其产生的母系家庭时,不是孤立地论述这一社会现象, 而是以介绍这一现象为重点,全面考察纳人社会存在的血缘婚、普那路亚婚、一夫一妻婚等多种不同的婚姻家庭形式。

血缘婚是从原始杂乱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其特点是按辈份区分婚姻集团和范围,把性生活的范围限制在同辈的男女之间。作者认为这种血缘婚姻在永宁纳西族中表现为同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偶居,并在永宁盆地各乡中典型调查了六例。“普那路亚”婚是从血缘婚的基础上进一步排除了兄弟与姐妹之间的通婚,其特点是一群年龄相近的兄弟与一群年龄相近的姊妹共同为夫妻。作者指出这种普那路亚婚在永宁纳西族中主要有“姐妹共阿注和兄弟共阿注等形式。这种婚姻关系为数较多,几乎遍及每个村落”。[1] 但同时又通过具体实例的比较,说明纳西族的兄弟或姐妹共阿注与古典的普那路亚婚的不同特点。对偶婚是一男一女的结合,但这种结合极不稳固,双方可以随时离异。作者在介绍作为初期对偶婚的阿注婚姻时,对建立阿注关系的方式、选择阿注的条件、结交阿注的范围和限制、阿注之间的联系、阿注关系的临时性和相对稳定性、阿注关系的解除、阿注婚姻向一夫一妻婚过渡及阿注婚姻长期延存的原因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而一夫一妻制婚姻的出现,作者指出是随着永宁纳西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某些男子的权力的日益增长,以及男娶女嫁的出现,再加上周围兄弟民族一夫一妻制的影响,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开始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过渡。

实事求是的讲,詹承绪的《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以大量生动的原始资料和实例,向人们再现了恩格斯所说的四种婚姻形式,特别是初期对偶婚存在和发展的图景。就该书整个分析而论,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的见解是全面的、辩证的,具有很高的学术理论意义。当然该书的不足之处就是受当时条件的影响,中国的人类学民族学还没有发展起来,整个学界的理论根基还不是很深厚,作者在该书的理论分析上尚显薄弱和牵强。有些章节的内容还停留在原始材料本身的归纳和铺叙之上,而没有同时从婚姻理论上作出充分的论证。比如说对于各阶段的婚姻形态,作者仅仅是找出实例但没有论证出各阶段的特征及阶段之间的变化。而且现在回头来上看,今天国外人类学界对于人类社会是否存在血缘家庭持否定意见的占多数,国内学术界信奉进化论的血缘家庭发展思路也有所拓宽,所以说詹承绪分析该问题的理论就容易引起人们的质疑与争议。

同时正如前所述,詹承绪分析认为纳人存在婚姻和家庭,而蔡华认为纳人是一个没有婚姻和家庭的社会, 在亲属称谓方面则表现为无父无夫。以走婚为例,在他的《纳人》一书的第八章,他详细介绍了纳人的走婚,例如走婚的定义、过程、选择的标准、礼物的交换、各种走婚中产生的关系等等。他总结出纳人社会中大致有三种性生活方式,即“暗访”、“明访”、“共居”,但这三种方式都没有产生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婚姻与家庭,因为他经过调查发现纳人伴侣之间不存在经济联系与性的特权,双方都各自独立生活在自己的家中,说明了纳人是一个有婚姻现象但没有婚姻制度、家庭组织的社会。这个结论不仅颠覆了人们已经接受的关于家庭、血亲和结婚的全部概念,并且对当时人类学界布朗和列维-斯特劳斯的单系血统理论与联姻理论提出了挑战,引发了一场尝试建立新的普遍理论假说的革命。

早在1941年,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布朗提出建构亲属组织的基本单位是基本家庭的观点。而同时代的法国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他认为是横向的联姻关系构成了所有亲属制度的基础。但无论是布朗所说的横的关系还是列维-斯特劳斯认定的纵的关系,都是建立在家庭基础上的,都是家庭内部存在的一些关系,如果离开家庭这个基本元素,两者的观点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正因为如此,蔡华得出的纳人是没有婚姻与家庭的社会事实的结论,雄辩地证明婚姻家庭都不能再被视为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直接质疑了布朗和列维-斯特劳斯的基本理论。蔡华否定了列维-斯特劳斯亲属关系领域里的四个常数的说法,即:有单偶婚、核心家庭、近亲性禁忌和两性劳动分工,而提出了只有“社会血缘关系和社会血亲之间的性禁忌”两个常数的观点,二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血亲性排斥定律”,他认为这才是对整个人类的社会约束。同时,在他对纳人的研究中提升了一种认识,即从对自然和文化乐趣的追求中产生出运作机制相互对立的两种欲望:独占伴侣和多伴侣,而婚姻与走访就是这个“欲望原理”的两种社会结果。因此,蔡华认为,“社会血亲性排斥定律”和“欲望原理”是两条支配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定律,这解释了先前理论无法解读的纳人个案的独特性,并对各民族的方式的多样性中是否存在同一性这个难题有更深的认识,这也正是纳人案例对于认识人类文化和社会而蕴含的重大科学价值所在。

通过简单的比较詹承绪与蔡华的研究,简要地梳理了人类学界布朗和列维-斯特劳斯的单系血统理论与联姻理论,蔡华《纳人》一书给我启示很大。一是方法论上要注重概念、定义的重要性。没有清晰而明确的概念,对研究对象本质把握就不可能,因为同一个行为会由于表述词语的内涵与外延界定范围不同,导致理论层面的混乱,使得探求真理的努力都成为徒劳,因此在本书的一开始,蔡华就以什么是婚姻?什么是家庭?什么是性禁忌?什么是血统?等等一连串基本概念的提出,让我们对本以为是常识的概念重新有了思考和认识。这种做研究的科学方法提醒我们今后无论做什么研究一定要注意对研究对象概念的界定,这样才能有效地分析研究对象的特征或本质,尽量避免学术研究上走弯路。二是研究事物要转换视角。以往亲属关系人类学家始终把生物维度作为研究人的亲属身份的基础,使得研究在理论层面上走入死胡同,比如说直接影响到进化论的发展,这在詹承绪借鉴进化论立场分析纳人社会的牵强套用中有所体现。而蔡华对纳人的研究使我们得以从亲属关系领域排除了来自生物观念的“杂质”,强化了社会文化人类学在该领域确定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亲属关系的元素,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为在该范围内人类的精神结构提供新的视角。联系到我们的实际研究工作中,要考虑变换视角从多种角度去看待问题,或许会找到新的视野和分析工具。比如说研究少数民族现代化问题,那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如果说拿某种统一的衡量标准去评价不同文化模式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是否合适?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需要转换视角的是也许跳出现代化这一概念本身从多角度来思考如何发展现代化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詹承绪等.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29.

[2]蔡华.人思之人[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3]蔡华.婚姻制度是人类生存的绝对必要条件吗? [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1).

[4]蔡华.不可抗拒的反例——纳人亲属制度的意义, 兼回应C.列维-斯特劳斯[J].云南社会科学,2008(5).

[5]胡阳全.建国以来永宁纳西族母系制与婚姻家庭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S2).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篇7

关键词:中青年;城镇居民;老年照顾方式;影响因素

一、引言

截止2013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02亿,65周岁及以上人口1.32亿,分别占总人口的14.9%和9.7%,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我国人口正在进入高龄化,并且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从整个老龄化过程看,面临老年照顾问题风险最大的人群,不是现在的老年人,而是在21世纪中后期进入老年行列的人群,即现在的中青年人”,而老年照顾问题是未来中青年人养老风险的一大重要方面,文章基于实地调查数据对中青年城镇居民老年照顾方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力求做出有价值的探讨。

二、数据与变量

(一)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

文章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2013年南京农业大学校级大学生SRT项目,此次调查采取配额抽样的方法,调查对象为南京市各个区的市民,调查员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2011级本科生,整个调查过程中总计发放问卷823份,回收740份,回收率90%,文章使用数据涉及其中的429份。

就样本总体来看,在429份样本中,男性占到了49.65%,女性为50.35%,其中已婚(65.56%)比例最大;在年龄分布方面,在31~40岁的受访者最多,占比38.69%,其次为18~30岁(31.93%),41~50岁(23.08%)和51~59岁(6.30%);在工作单位性质方面,私企最多,占到32.87%,其次是机关事业单位,在24.94%左右;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大专及以上的比例达到73.56%,初中(6.22%)和高中(18.44%)相对较少,受教育水平总体较高。在家庭子女数方面,养育子女的受访者最多,所占比例为70.44%;在人均月收入方面,被调查对象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在2500~5000元之间比重最大,占59.67%,而在10000元以上的人则较少。

(二)变量选择与赋值

文章从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两个方面具体选择性别、年龄、婚姻、工作所在单位性质、受教育程度等作为研究影响中青年城镇居民选择老年照顾方式的解释变量,解释变量见表1最左侧一栏,赋值均为“是=1,否=0”。

三、模型选择与计量检验

(一)模型选择

文章中中青年城镇居民老年照顾方式分为三类,其中每一类别是一个二分变量,由于文章着眼于分别研究三个类别之间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故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计量检验,模型归结为如下形式

Pi(Yi=1|Xi)■(1)

该模型中Y表示中青年城镇居民是否选择所在类别老年照顾方式(选择=1,未选择=0),为影响变量,为相关自变量的回归系数,其中i为自变量个数。

(二)计量检验

分别将“自我照顾”、“家庭照顾”和“社会照顾”三个二分变量纳入式(1)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检验,模型的回归结果见表1,模型相关指标说明回归的效果良好,由此做出如下分析。

1. 自我照顾。模型1回归结果表明,性别、婚姻和月收入水平对受访者选择老年照顾方式具有显著性影响。与参照组相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女性比男性选择自我照顾的概率高88.2%,原因可能是女性的预期寿命高于男性和在文化传统上男性在心理上更不愿意选择自我照顾;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结婚的受访者比未结婚的选择自我照顾的概率低65.7%,原因可能是在情感上受访者更倾向于配偶的照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月收入在5001~10000元的受访者比低于2500元的选择自我照顾的概率高2.456倍,原因可能是拥有一定收入的受访者在经济上已为自我照顾做好准备。

2. 家庭照顾。模型2回归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性质和受教育程度对受访者选择老年照顾方式具有显著性影响。与参照组相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女性比男性选择家庭照顾的概率低37.1%,原因可能是在生理和心理差异以及文化传统上,男性在年老后更依赖于家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年龄在18~30岁的受访者比51~59岁的选择家庭照顾的概率高1.048倍,原因可能是这一代受访者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与父辈们相比在成长过程中更依赖与家庭;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工作单位在国企的受访者比其他的选择家庭照顾的概率低53.9%,原因可能是此类受访者一般收入水平较高,拥有经济能力选择高质量的社会养老照顾方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受访者比其他的选择家庭照顾的概率高8.028倍,原因可能是此类受访者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较深,观念比较保守。

3. 社会照顾。模型3回归结果表明,工作单位性质、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水平对受访者选择老年照顾方式具有显著性影响。与参照组相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工作单位在国企的受访者比其他的选择社会照顾的概率高1.413倍,原因可能是此类受访者经济收入高、选择高质量社会养老照顾的愿望强烈;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受访者比其他的选择社会照顾的概率低89.8%,原因可能是此类受访者受文化传统的影响较深,观念比较保守;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月收入在2500~5000元的受访者比参照组选择社会照顾的概率低37.7%,原因可能是此类受访者拥有一定经济实力但受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更倾向于选择自我照顾和家庭照顾。

此外,其他变量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四、结论

文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婚姻、工作单位性质、受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水平六因素对中青年城镇居民老年照顾方式选择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中性别、婚姻和工作单位性质三因素起着较强的影响作用。具体来看,具有女性、18~30岁、未婚、月收入在5001~10000元特征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自我照顾”,具有男性、初中学历、非国企工作特征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家庭照顾”,而具有工作单位为国企、月收入水平较高特征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社会照顾”。

此外,实证研究还发现家庭男孩和女孩数量对受访者老年照顾方式选择没有显著性影响,这似乎与我国“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不符,其可能的解释是:首先,此次调查的受访对象为城镇中青年居民,其中“80后”占很大的比重,而“80后”受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影响较弱;其次,由于城市“一胎化”的比例很大,在家庭中男孩和女孩的地位处于平等,传统“男尊女卑”观念逐渐瓦解;最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逐步健全,我国越来越多“421”家庭的老年照顾责任逐步从子女身上转移出来。

参考文献:

[1]沈苏燕,李放,谢勇.中青年农民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京五县区的调查数据[J].农业经济问题,2009(11).

[2]风笑天,龙书芹.社会调查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杜强,贾丽艳.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原生家庭心理学概念篇8

关键词:青年;婚恋;性;家庭;观念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259-03

1 对现代青年人婚恋、性、家庭观念调查研究的概况

1.1 调查目的

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时代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巨大变化,从而导致这三项基本的社会活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当代青年人更是对婚恋、性、家庭的观念发生了与祖辈、父辈很大的改变,此次调查就是为了了解这种观念改变的程度和深度从而对婚恋、性、家庭观念进行描述性的研究。

1.2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为2007年7月,分别在成都和昆明两个城市选取50名18到30岁的青年人进行调查(性别比1:1),主要面对城市青年。而基本上所有的调查对象都是高校学生或老师,少数其他职业的人群,而即使是其他职业者也大都是刚毕业离开学校不久的学生,100人里有39人是来自农村的青年,其中成都13人、昆明26人,但都已在城市里学习、生活或者工作了较长时间,基本融入了城市生活。

1.3 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取了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了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几所高校进行调查。此次调查采用100份模拟调查问卷的小样本,其中成都50份昆明50份(性别比1:1),采用了封闭式问卷和自填问卷的方式,抽样涵盖了两地较代表性的高校。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过程采用集中趋势与离散趋势的研究分析方法,同时也可对比两地样本的差异。

1.4 问卷内容

此次调查问卷主要从婚恋、性、家庭观念三个方面的内容着手,分为个人情况和观念两个板块,13道婚恋观念的问题,23道性观念的问题,9道家庭观念的问题,共计45道问题。

2 关于现代青年人婚恋观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此次调查结果来看,现在青年人的初恋年龄49%都集中在16到20岁,这个年龄段在以前任何时候来看都是相对很低的,并且有着不断低龄化的倾向。对于早恋现象,67%的人都表示了接受和理解,可见新一代的观念和父辈有了明显的分别。(见表1)

在恋爱中与对方闹矛盾的主要原因42%都是因为琐碎小事,这毫无疑问地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现在人的独立意识的不断强化导致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相当强的自意识,同时27%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所导致的矛盾也不容忽视,这正说明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青年人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见图1)

在恋爱消费分担问题上,只有7%的人选择了由男生全部承担,42%的人认为男生多承担一点,女生少承担一点;34%的人认为应当根据经济情况的好坏来承担;这和以前的全部由男生承担的旧观念有了很大的不同和改变。对于女生多承担,男生少承担的选项数据竟为0,可见,传统的男性处于经济的领导与付出地位的思想影响仍很强大。(见图2)

在爱上一个人的因素问题上,把“性格、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话题等”这个因素与“内在(思想、品德等)”这个因素排在第一位的分别占45%和40%,而把“外表”和“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状况等”这两个因素排在最后一位的都占44%,从这可以看出,现在的青年人对于恋爱对象的选择更加理智和清醒,也可以说更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了。(见图3)

83%的人认为恋爱是结婚的必要前提,78%的人在择偶时会听父母的一些意见,并结合自己的标准。对于结婚年龄的选择,45%的人都选择了随缘,该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还有43%的人选择了30岁左右较好,这无疑反映了现代年轻人在婚姻问题上的进步,很多人并不急着结婚或者说对婚姻的时间没有了具体的限制,这无论是在国家倡导的晚婚晚育政策上,还是对个人自身幸福的选择和体验权上都是一种进步和前进。(见表2)

83%的人对于婚姻意义的看法都是找一个精神的家园,但是对于白头偕老和婚姻的永恒54%的人都认为希望如此,不行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心态。

3 关于现代青年人性观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70%的人都认为性的问题已是所有年龄段的人的问题,在女性问题仍然有较大比例的人群认为应该继续保持传统的贞节观,但是同时我们看到22%的人反对,认为有悖于人性本身;19%的人认为都可以接受,包括自己的妻子。这两个选项因素占到了41%,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观念的较大变化。相对于女性的问题,84%的人都认为男性也应该树立贞节观,86%的人都认为单方面要求女性是不公平的,而且有57%的人认为男性的不可检验性是否一定程度上是现今女性在看待问题的开放性上的影响因素。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男女生理状况的不同所带来的对于问题的关系使得很多女性,甚至是一部分男性觉得单方面要求女性问题是不公平,不人性化的,所以我们进而看到67%的人都对婚前表示接受和理解,这不能不说是对以前的观念的一个彻底颠覆。

时代进行到现在,性权利一词也出现在人们视线之中,今天的性权利在几个方面得到彰显:非生殖的性快乐也被看作目的;性被看成是个人的事,是一种私人化体验;任何人的任何与性关系,只要没有妨碍和伤害他人,都被认为具有正当性。77%的人知道婚内的概念,91%的人认为性是一种权利,他人不得强迫,即使夫妻双方也应如此。但对于婚外、第三者、第四者几个问题的态度,多数或者半数的人还是坚守着传统爱情婚姻道德,认为是不可以接受的。我想这种信念不管是以后什么时候,只要是在一夫一妻制的大的婚姻制度背景下,这是不会改变的原则。同时对于交换夫妻、SM(待)现象、性放纵(聚众)等比较极端的方式,均是超过半数比例的人反对,看来这些行为方式还是远在人们日常讨论的性话题范围之外的。而对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易、性消费者和性工作者的态度和看法,则是接受和反对双方接近持平的比例,看来此类问题产生的复杂性、社会性会让人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站在不同的地方。最后对于同性恋、双性恋、这两个最为敏感的问题的态度:34%的人默认不作公开表态;36%的人接受并理解;7%的人赞同支持认为这是人权的一种体现。三者的比例达到77%,只有23%的人公开表示反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两个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和了解,而对于此的态度也在发生着慢慢的变化,反映到青年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已经不是那么惊讶和无知,而是对此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并且接受和理解的程度也是有了明显的提高。(见表3、图4)

在对待性工作者的态度上,有46%的女性都认为性工作者是社会的垃圾和毒瘤没有廉耻,但相反却有64%的男性却认为这也是一种自己养活自己的工作。同样,在对待性消费者的态度上,有64%的女性都认为性消费者违道德,没有廉耻,但也同样恰恰相反66%的男性认为性消费者只是寻求刺激、排解压力,可以理解。这两个问题上,男性与女性两个极端的态度和观念我们就可以从上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的分析图中看的一清二楚。

4 关于现代青年人家庭观念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40%的人同时认为没有必要为孩子保留婚姻和家庭,这个比例可以说是比较高的。这些可以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在目前以至将来离婚的概率可能会保持一个高的状态,因为现在的青年人不会再像父辈那样为了其他的一些问题而强迫自己继续保持婚姻和家庭的形式而没有实质,现在的年轻人的观点大部分应该是趋于该结束时就结束的想法。44%的人把“和自己的爱人共建的家”理解为家的概念,只有8%的人把“父母和我”理解为家的概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今青年人的独立性。对于丁克家庭的概念和态度,大部分的人都表示知道和接受理解,相对传统家庭大规模、集中化,以生儿育女、抚养后代为己任的传统观念而言,新一代家庭中夫妻最普遍观念就是追求个性舒适、享受生活,而不太愿意向老一辈父母一样生儿育女。这也是如今丁克家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原因。93%的人都认为家庭给一个人带来的安定感、稳定感多于其他,但同时55%的人认为现代家庭关系趋于紧张;这样矛盾的关系更加加剧了人们对未来家庭结构和关系的担心。

5 调查结果对比分析及对未来婚恋、性、家庭观念的预测

对比成都、昆明两地的调查问卷数据可以看出在观念在地域上的不同。在恋爱的消费分担问题上,男生全部承担这个选项,昆明数据为0,没有一个人选择;在考虑父母及周围朋友对择偶的意见问题上,完全听父母意见这个选项,昆明数据同样为0;在婚姻的意义问题上,由性而产生的本能这个选项,昆明数据为0;而与此相对的成都数据均有稳定的数值,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虽然同样作为省会城市,但地域环境和文化的不同仍然影响着人潜在的思想和观念。从数据中就可以看出,没有男性承担全部经济的概念,也没有依靠听从父母做决定的习惯,具有自己的平等性和独立性;在婚姻的意义问题上,排除了性的因素,是更加看重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将性独立于婚姻之外可以单独存在的一个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少数民族在性问题上的开放态度对当地汉族的影响。(下表中数据为0的选项未出现)

从性别角度看调查问卷数据,从男女问卷的对比可以明显看出男性和女性在观念上的不同。在恋爱中的消费分担问题上,男生中有48%选择“男生多承担一点,女生少承担一点”,女生中也有36%选择这个选项。但是女生有40%选择“根据经济情况来承担(经济好的多承担,不好的少承担)”,男生则仅有28%,这说明当前女性经济独立性的增强。在结婚年龄的选择上,和我们预期的有很大不同,64%的男性认为30岁左右结婚较好,只有28%的男性认为随缘,该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但是恰恰相反,只有22%的女性认为30岁左右结婚较好,却有62%的女性认为认为随缘,该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更有6%的女性不打算结婚,而男性对于此选项却是0。这说明现在的女性越来越明显地脱离了以前女性把婚姻作为一种生存工具和手段的历史,而是在自立自足的基础上来看待婚姻,把婚姻作为自己进一步幸福的催化剂或者润色膏,婚姻的角色位置在女性的心目中已经有了本质的转变。在理解家这个概念时,把“父母和我”作为一个家的概念的,女性尚有16%,而男性为0,这充分了说明了男性长大成人后作为一家之主的传统思想仍然根深蒂固,40%的男性选择了“和自己的爱人共建的家”,50%的男性选择了“我的父母、长辈及背后的亲戚所组成的大家庭”,从这两个选项所占比例来看,无疑更加肯定了当今男性意识中仍旧残留着宗法家族制度和男性在家庭中的绝对地位的思想。而48%的女性选择“和自己的爱人共建的家”,这也证明了女性是非常看重自己的婚姻和家庭的,往往都重视自己的小家而不去在意家族或者其他。对于男性的问题,女性的选择更是一致:96%的女性认为男性也该树立贞节观,并且单方面要求女性问题是不公平的。60%的女性认为男性的不可检验性一定程度上是现今女性在看待问题的开放性上的影响因素。当然男性对这些问题态度也大部分也和女性看法一致,比例虽不及女性那么高,但和以前相比却不能不算一种进步,这也是现代男性在社会发展中对女性摆脱束缚的一种理解和接受。

从100份模拟问卷的调查情况统计数据来看,有我们事先预料到的情况,也有我们始料不及的情况。在研究分析方法上相对较简单,这次的调查也就基本停留在描述性研究的水平和层次,但也基本上弄清楚了当今青年人婚恋、性、家庭观念的基本状况,为以后做进一步详细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次调查虽然在城市中进行,但是很多人是生长在农村的,只有大学或者工作的几年才开始和城市接触并交流融合,100份问卷里共有39份是来自农村的青年,其中成都13份、昆明26份,他们在很多观念上和城市的青年相比却是属于比较保守的,但是其中也不乏接受新生事物较快的,改变比较大的,但是长期农村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在很多问卷的答案中依然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来。

总之,这次的调查问卷所反映出的青年人对婚恋、性、家庭的观念的数据统计,显示出现代青年人与其父辈、祖辈的截然不同和在一些观念、接受度上的开放性和前卫性,同时他们也保留着一些传统的固有的应该坚守的原则,在看待这些问题上更多地具备了理智性、冷静性,而不是情绪化;更加地从人性的角度,从人本的理念来看待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要面对的这些现象,但却又是隐私;今天的青年人已经不像以前的祖辈在这些问题上采取只做不说的态度,而是敢于大胆地、从容大方地来和周围的朋友来谈论这样的问题,交流彼此的观念,正是有了这样的氛围和环境,有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开放的大背景,现代青年人的观念才会变得较之以前开放和更加人性化,更注重对人自身应有权利的重视和人自我体验和情感的尊重,而不是以前的伦理道德压迫和束缚。这次的调查所反映出的现代青年人的观念在婚姻和家庭方面有了不少的进步和开化,这对以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观念的理论基础和经验积累,对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的细胞形态的多元化和普遍化提供了舆论支撑的环境;同时在性观念方面的一些开放和进步,也使我们对当前艾滋病的快速传播和广泛流行趋势表现出担心;有关部门和机构应该更加关注青年人的婚恋、家庭观念的变化发展,引导他们的观念向人性化、社会化和和谐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如今艾滋病广泛流行的背景下,也要警惕一些对性较随意和开放的观念的变化发展,引导青年人正确地看待性、远离高危,为防治艾滋病的扩散和蔓延建立起思想的坚实屏障。

参考文献

[1]风笑天. 社会学研究方法[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上一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下一篇: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