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00:42:05

原生家庭论文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1篇

科研创新,助力草原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天然草原90%以上发生退化,草原生产和生态功能严重下降,草原生物多样性减少,牧草资源亟待保护和开发利用,但草畜矛盾突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经过认真准备和申报,侯向阳等人于2013年成功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项目的资助,项目名称是“天然草原生产力的调控机制和途径”,这是全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个973项目,标志着内蒙古自治区基础研究能力大幅提升。项目瞄准过度放牧下草原生产力衰减的关键机制和草原生产力提高的调控机制与途径两个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目标是揭示过度放牧下草原生产力衰减机制,形成适度放牧、土壤保育和植物调节提高草原生产力的综合调控的理论和技术体系,为实现天然草原生产力提高 30%~40%,恢复速度加快30%~50%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已经在草地土壤关键要素对放牧的综合响应、草原植物对放牧的矮小化响应、放牧导致植物矮小化的“胁迫记忆”、放牧造成植物矮小化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证据以及草原生产力下降的养分供给非平衡理论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2015年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项目中期评估。

据了解,样带研究是进行全球气候变化及人为驱动因素梯度分析的最有效途径。利用欧亚大陆东缘草原连片分布,南北向土壤和植被类型等相对一致,温度呈梯度分布,草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存在空间差异的特征,侯向阳研究员率先提出跨越中、俄、蒙的欧亚温带草原东缘生态样带(简称EEST),联合国内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及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合作单位,开展从中国长城到俄罗斯贝加尔湖的温度和放牧管理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收集整理中、俄、蒙近30年气象、经济、植被、土壤、昆虫资源等信息,建立样带综合数据库;建立蒙古国温都尔汗野外观测站,填补了我国草原科学研究在境外无定位监测的空白……,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已发表学术论文45篇,出版专著4部,获得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项,向有关部门提出6项政策建议,并通过俄罗斯之声报道中俄科学家共同治理草原退化的工作和进展,取得较大社会影响。

另外,侯向阳所长还系统开展了我国北方草原气候变化及适应性管理研究,围绕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北方草原区应对和适应气候变化问题,从区域、县域和牧户等层次入手开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并60余篇,出版著作3部。

牧户作为草原畜牧生产的最基本单元,是牧区草畜平衡的主要调控者。牧户草畜平衡行为是影响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失灵的关键因素。针对我国政府在草原地区实施一系列工程和政策措施,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天然草原仍然持续超载和退化,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实施体现政策失灵的问题,侯向阳团队在内蒙古不同草原类型区及新疆山地草原开展牧户家庭属性和草畜平衡决策行为调研。研究发现,分步减畜更容易被牧户接受,同时牧户之间的自发合作也更能实现牧户生产实践的调整,此种有效合作对优化牧户生产管理方式、推动畜牧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以分步式、合作式和示范引导式为特征的牧户适应性减畜策略和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针对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带面临的食物供给和生态保障难以兼顾的两难困境问题,侯向阳所长研究提出应尽快确立以旱作节水栽培草地建设为主的西北绿色草牧业发展战略。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西北地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正在引起重视,但旱作种草的优势和潜力还没有引起充分重视。在粮改饲的基础上,立足于高效旱作,种植多年生耐旱牧草或饲料作物,充分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这是解决我国旱区优质饲草不足、并兼顾生态保护的有效发展路径。

矢志不渝,为绿色大草原保驾护航

除了在科学引领草原生态保护和治理创新的基础上平衡发展,侯向阳所长勤于思考,勤于笔耕,多年来科研心得付诸笔端,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部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其主编的《中国草原科学》和《蒙古高原草原科学》,系统总结了我国草原科学及蒙古高原草原研究成果,为我国和其他国家从事草原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极好的参考资料。

围绕学科发展和草原生态建设及牧区发展需求,侯向阳所长还组织力量精心编制和策划研究所平台建设规划并开展实施工作,提出并实施“立足内蒙,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科研基地平台建设的战略构想。经过几年建设,已经建有国家牧草改良中心、国家种质牧草中期库、国家多年生牧草资源圃、国家旱生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农业部牧草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鄂尔多斯沙地草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沙尔沁牧草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玉树高寒草原资源与生态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农业部草原畜牧业装备技术试验站、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呼和浩特分中心、农业部草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以及5个中国农科院野外科学试验站。在内蒙古、新疆等地设有试验示范基地,总占地面积近7万亩。并逐步形成立足内蒙、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草原科研试验基地网络平台,为草原所及全国乃至相关国家开展草原生态试验研究和示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2篇

如果说帮助家庭还债还算是共同承担家庭责任,那么父母无底线地

>> 妻子突然欠下百万赌债,清廉局长家里翻天 “冒牌乳粉案”陈明江身背巨额赌债 丈夫欠下赌债去世,一处房产能被查封吗? 在丈夫的赌债借条上签了字,离婚了也得连带还债吗 代父母还债明星面面观 出轨前夫欠下巨额风流债,冤屈妻子该不该偿还? 背负 还债 帮子女还债,父母的小算盘也要打清楚 中移动3G背负巨额亏损TD-LTE万事俱备言之过早 巨额砝码面前,父母用金钱买断女儿的尊严 妻子赡养父母欠下的债务,离婚时能以夫妻共同财产偿还吗 音乐天才弃学:父母啊,你们的厚爱我背负不起 结婚后借父母的钱买房,离婚时谁来还债 娱乐圈真人版樊胜美还赌债、人肉提款机、看着父母结了又离离了又结…… 赌债无效等 背负世界 背负阳光 《背负春天》 欠下百万巨债之后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父母欠下巨额赌债背负还债重任 父母欠下巨额赌债背负还债重任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本刊编辑部")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亲人索取无度将孩子当成人肉提款机

如果说帮助家庭还债还算是共同承担家庭责任,那么父母无底线地向子女索取,就是最大的噩梦。在娱乐圈我们也见过这样让人寒心的例子。

梅艳芳四岁开始登台养家,梅妈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使得她曾伤心表示自己只是母亲的赚钱工具。为了赚钱,梅艳芳丧失了童年和读书的机会,但梅妈对待女儿苛刻不减,要求梅艳芳供养全家,其哥哥们的吃喝用度、做生意欠下的烂账全都要由梅艳芳负担,并经常以各种理由向她要钱。据说当年梅妈听到梅艳芳患上子宫颈癌后,第一反应是让她把财产留给自己和儿子。梅艳芳去世后,梅妈还不断出来打官司争财产。

和亲人闹出负面新闻的还有张韶涵,她15岁扛起家庭重担,出道后所赚的钱全部交给妈妈处理,但正当事业发展到最好时期时,其母亲跑到法院提告,告女儿中降头弃养,更大爆女儿丑闻,张韶涵无奈表示:“母女缘分已尽,无法强求。”但因为这样的波折,张韶涵事业受挫,停滞了很长一段时间。 离异重组 原生家庭破裂

娱乐圈里还有不少明星出身单亲家庭,这也对他们的性格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张柏芝成长过程中,她的母亲不停地结婚离婚,这一切都在影响着张柏芝的爱情观、婚姻观。在嫁给张柏芝爸爸胡须勇之前有过一次婚姻,而张父母的这段婚姻维持了大约10年时间,离婚之后,两人又分别结婚。不过对于张柏芝而言,她说自己从小就知道父母在一起不幸福,她当时就认识到“觉得他们不如离婚算了”。但是渴望完满的家庭让她很早产生了渴望做母亲生孩子的心理,在她与谢霆锋婚姻维系期间,我们就见过许多她如何爱家、恋家的表白。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在资本利益需求和娱乐文化消费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作为生活方式的、文化的和语境化的民族艺术至少在形式上进行了符合消费文化逻辑特征的现代置换。本文首先对民族艺术及其分类进行介绍,其次剖析了当前大众化消费文化的现状,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民族艺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提出符号化生产的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详细分析。

一、民族艺术及其分类

1.1民族艺术的涵延

民族艺术主要指与生活生产关系较密切的,直接源于生产实践的,以可见形式保留下来的,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等。从广义上来说,民族艺术还包括了音乐、文学、曲艺、杂技等在民族发展中形成的共有的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广义的民族艺术几乎等同于民族文化的范围。

1.2 民族艺术的分类

民族艺术的分类往往由于对民族艺术的涵延有着不同的理解而不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可以简单的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从应用产生的环境,即民俗的角度,又可以分为礼仪、节令、生产等几个方面。在对民族艺术研究的初期阶段,作为具体调研的依据,可以根据生活习俗,围绕生活生产活动进行简单的分类:

1.衣食住行:日常服饰、日用品、建筑、交通工具、公共设施;

2.生产活动:畜牧、农耕、贸易;

3.庆典仪式:婚姻、丧葬祭祀、歌舞娱乐、节日;

4.社会关系:家法、氏族、游宴、结社、娱乐;

二、大众化消费文化的现状分析

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都市消费文化。它集中产生于各大中心城市,通过大众传媒辐射到其他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其突出鲜明的消费特性与欲望特性,给城市的低收入阶层和农村群众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上世纪90年代初,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在全国展开。精英们为理想高呼,为人文精神呐喊,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绚丽商品,面对人们逐渐显现的对欲望的追求,精英们深感忧虑,中国要往何处去?传统的价值坚守还有意义吗?”

2000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和社会财富积累的快速增长,随着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广泛引导和投入的加大,人们的消费需求也从过去较为单一的、以物的占有和使用为目的的生活必需品消费,逐渐向更具社会性和象征性的、更注重消费过程的多元化消费发生转变。其中,文化消费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代社会最突出的消费模式之一。文化消费的崛起带动了民族艺术产业的发展。

三、大众化消费背景下民族艺术的发展反思:符号化生产

作为兴起于大众化消费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民族艺术展演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是在社会结构变迁、文化观念改变和民族艺术审美范式转型的现实语境中得以彰显的。那些拥有丰富民族文化资源的地区,应广泛利用当地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奇异的民族风情来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产品、发展地方民族文化产业。作为“地方性知识”的民族艺术因其较强的艺术性、表现力和审美价值,而被纳入当代社会的文化消费范畴,成为一种具有符号意义的文化商品。如果把尚未经过市场化开发的传统民族艺术视为一种民族文化“原生符号”的话,那么,作为文化商品的当代民族艺术的符号化生产,就是对“原生符号”能指层面的形式征用和所指层面的意义改造,并将新的能指与所指进行重新拼接、组合,以形成新的文化“再生符号”。

3.1“想象性审美”

由地方政府主导的符号化生产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崛起,各种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越来越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在许多民族地区,古老的民族传统文化因其形态独特、内涵丰富、底蕴深厚而作为地方性资源优势,被纳入经济建设的轨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成为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的普遍做法。从扩大宣传、提升形象、振兴地方经济的实用功利目的出发,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对于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普遍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开发民族工艺品、展示民间歌舞艺术、挖掘特色民俗风情、复兴民族传统节庆、打造民族旅游市场等方面,当地政府往往都会不遗余力地参与、引导,并在政策上、经济上给予强有力的扶持。

3.2 “快餐式表演”

由经营企业运作的符号化生产在当代消费社会,旅游作为一种最具文化消费特征的社会现象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展开。其中,以体验民族地区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传统习俗、民间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文化旅游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在一些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民族村寨,旅游经营企业不仅利用当地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其开发建设成为“民族文化旅游村”,而且组织村民歌舞表演队,帮助开发民族旅游工艺品,发动村民开办特色家庭旅馆,以充满异域民族风情的旅游服务内容来吸引游客。旅游市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衡量和取舍决定往往来自于投资回报及实际收益,因此,原本就存活于乡土民间,且集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于一身的民族艺术自然凭借其“投资小,见效快,低成本运作”的特点而成为经营企业开发打造的重点对象。例如,在以壮族歌舞展示和传统村寨风貌为特色的广西龙胜县金竹寨,每当有游客到来,村里的壮族青年歌舞队都会到寨门前敲锣打鼓迎接客人,唱迎客歌、敬酒歌,表演师公舞、扁担舞、板鞋舞、竹梆舞、竹竿舞等,其间还穿插有绣球传情一类的互动游戏活动。

3.3“原生态艺术”

由文化精英实践的符号化生产“原生态”是当下最为流行的词语之一。按照学术上的规范理解,源于自然科学的“原生态”指的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将“原生态”用于艺术上,即“原生态艺术”通常应当指“在特定的区域(通常是较为封闭的民族聚居地)内流传的、较少受外来文化艺术影响的、风格纯正且没有经过加工和提炼的艺术样式,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并通过本民族世代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的”。然而,随着以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为载体的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民族文化赖以生存、延续的传统封闭格局已经被打破,外来的异质文化不断介入和渗透到各民族的物质生活领域及精神文化空间,生长于这种生态环境中的民族文化艺术也必然会不同程度受到现代性因素的影响。

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艺术”早已随着原初的生态环境的变迁而不复存在,现在所谓的“原生态”更多是指一种运用民族民间的原生艺术元素来集中再现本真性民族文化,进而使之得到保护、传承及发展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态度。

总结

总之,当代民族艺术的符号化生产是一个关涉多种因素、多元力量的市场化、符号化编码过程。这其中无论采取何种编码方式,作为文化商品的民族艺术都被赋予了符号消费的时代意义,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由文化资本向经济资本的转化。我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当代民族艺术的生产逻辑与符号价值,才能更好地根据自己的日常性需求和意识形态体验来对其进行消费,最终实现个体的精神满足。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柏定国主编.2006年中国文化品牌报告[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年版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4篇

迄今为止,对清水江文书抢救和整理工作的历史、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徐晓光、龙泽江《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09/01);龙泽江《锦屏文书的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与开发利用途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综述》(《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04);龙泽江、曾羽《锦屏文书保护现状和出路》(《兰台世界》2011/08);龙泽江、罗康智《关于建立锦屏文书数据库的思考》(《凯里学院学报》2010/02);吴平、龙泽江《从学术资源保障看清水江流域锦屏文书的数字化道路》(《贵州社会科学》2010/12);王宗勋《锦屏民间林业契约及征集研究基本情况》(《贵州档案》2009/01);杨有赓《建设以林业契约为主体的锦屏森林生态博物馆和清水江绿色旅游刍议》(《民族文化与区域经济》,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魏忠《独特的贵州苗族契约文献》(《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01),等等。目前,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相关课题主要有凯里学院曾羽主持的“锦屏文书数据库建设与村寨原地保护模式研究”(2011)。综合以上论文的分析,现分别将清水江文书抢救保护与整理方面已取得的成绩及主要观点简要评述如下。

(一)清水江文书的抢救

1.清水江文书的现状及成效。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工作主要是政府部门在开展。(1)领导机构。2006年,贵州省和黔东南自治州分别成立“锦屏文书”抢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副省长、副州长担任组长,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县、乡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2)抢救保护实施机构及成效。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主要由各县档案馆承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锦屏、天柱、三穗、黎平、剑河、岑巩、台江7县档案馆收藏进馆保护的清水江文书达8万件。其中,锦屏县档案馆收藏有35万件,已经抢救修复2万余件。2011年2月22日,锦屏文书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工程名录》。(3)抢救手段。目前,清水江文书的抢救仅限于部分县档案馆的征集、进馆、修整、裱糊、编目、装盒等基础性工作。(4)保护设施建设。2008年中央财政专项资助项目、总投资1800多万元、建筑面5400平方米的“锦屏文书特藏馆”正在建设之中。

2.抢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清水江文书的家底不清;(2)民间家户散藏的文书,折叠破损、虫蛀、霉变程度严重,存在火灾隐患,亟需探索民间抢救保护的新机制和新手段;(3)县档案馆征集文书模式的抢救力度赶不上“自然流失”的速度;(4)县档案馆的抢救资金投入得不到保障,影响抢救保护成效;(5)县档案馆的保护技术落后,存在再破坏。

(二)清水江文书的整理

1.现有整理成果。目前,清水江文书的主要整理出版物,先后有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国立亚非言语文化研究所2003年出版的《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共3卷,整理文书853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009、2011年先后出版的《清水江文书》共3辑33本,整理公布文书约14万件;人民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整理文书800余件。其他整理的文书有谢晖、陈金钊主持《民间法》第3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收入契约130余件。

(1)编辑体例。三家出版物的编辑体例各不相同。《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将契约原件的照片和全文排版并列,用铜版纸印制,每件之首撰有简约著录文字。按照:A.山林卖契;B.含租佃关系的山林卖契;C.山林租佃契约或合同;D.田契;E.分山、分林、分银合同;F.杂契(包括荒山、菜园、池塘、屋坪、墓地之卖契及乡规民约、调解合同等);G.民国卖契的顺序编辑文书,构成前两卷“史料卷”。第三卷是“研究卷”,是契约文书的研究专题论文的汇编。《清水江文书》采用文书原件影印出版,一般不对每件文书全文判读,但是每件文书都有标题(含事主、事由、文书种类及时间四大要素)。对于图黑的文书,则整理出文字,附在文书图片旁。它的编辑以村寨为单位,每个村寨给一个顺序号,村寨之下根据不同的家族或家庭分卷,来自同一家族或家庭所收藏的文书为一卷。同一卷之下按照收藏者的原有分类,再分别列为若干帙。每一帙内的文件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将契约原件的照片和辨读全文放在一起,按契约和其他文书依次分为两大类,契约部分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其他文书包括官府文告、分银单、记账单等,也是按时间先后排列。

(2)分类标准。《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将契约按性质,分为前文所述的7大类。其分类标准不是统一的,属于不完全的、概略的分类。《清水江文书》将文书按性质分为10个大类:契约文书、族谱、诉讼词稿、山场清册(坐簿)、账簿、官府文告、书信、宗教科仪书、唱本、誊抄碑文等。但是,每一大类内并没有给出统一的、清晰的分类标准。其所拟定每件文书标题中的要素之一是“文书种类”,其含义是指约、字、合同、清单等不同的类别,是完全基于文书内容所包含的表述的分类。比如“约”的种类,来自文书内的表达就包含“立断山场杉木约”。《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将契约不完全分类为:卖木契、卖山契、卖木并山契、卖田契、卖菜园、卖屋基契、卖地契、佃契、分银合同、分山合同、借契、借当契等。

2.现有整理成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整理的成果,反映了整理者对清水江文书的整体把握和认识深刻程度。《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的整理者,显然认为林业契约是清水江文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但是,单纯依靠林业契约,不足以全面、深刻地认识清水江流域的社会历史变迁。《清水江文书》的整理者,则试图全面整理所有的文书,不局限某一类或某一领域的文书,似乎认为文书都有同等的价值,要留待研究者去挖掘和评价。但是,它需要足够的经费和队伍的持续支撑,研究者需要自己判读,难以利用。《贵州文斗寨苗族契约法律文书汇编――姜元泽家藏契约文书》的整理者,认为契约是清水江文书的精华部分,选取一家保存最好的作为典型,但是难免“管中窥豹”。所以存在的问题是:(1)不同机构的整理者标准不同,没有共同的学术规范;(2)不同机构整理的成果有重叠,三家出版物整理文斗寨的文书,两家整理平鳌寨的文书,浪费学术资源和经费;(3)不同机构的整理者都是通过各种途径到文书保存地收集,存在恶性竞争,“割肉式”整理,破坏文书的信息内在联系和完整性;(4)没有对清水江文书中苗族、侗族等文化符号(单位、名物)进行训诂和考释,影响文书的正确判读和深化研究;(5)没有建立起清水江文书全文数据库。

二、清水江文书的研究

自杨有赓1988年发表研究论文以来,清水江文书的研究,国内著作有6部,论文200多篇;研究人员主要有杨有赓、张应强、王宗勋、单洪银、徐晓光、罗洪洋、梁聪等专家学者。目前,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有凯里学院龙泽江的“贵州锦屏文书研究―以清代黔东南苗侗土地契约文书为中心”(2009),贵州大学吴述松的“清水江文书制度与苗侗经济研究”(2011年)。

国外研究清水江文书的学者主要有唐立、武内房司、相原佳之、寺田浩明、岸本美绪等。代表论文有唐立《清代清水江流域苗族植树造林的开始――林业经营兴起的各种因素》、武内房司《从鸣神到鸣官――清代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见苗族的习俗和纷争处理》、相原佳之《清代・中国清水江林业经营的一侧面――平鳌寨文书事例》、岸本美绪《贵州的山林契约文书与徽州的山林契约文书》等。以上论文均被收集在《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17361950)》第3卷中。另,相原佳之《从锦屏县平鳌寨文书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林业经营》发表在《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年第1期上。

三、代表性成果述评

(一) 杨有赓执笔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及系列论文。杨有赓的相关论著均是清水江文书研究领域的开创性、奠基性、资料性的开山之作。一是首次对林业契约中的佃契、卖契作了解读,是以后深入研究的基础;二是依据官府文告、诉讼状稿等,对 “清江四案”(皇木案、当江案、白银案、夫役案)进行分析;三是对山客、水客、木行、排夫等木材交易主体及其行规进行了介绍;四是对木材交易和运输环节中的“技术性规则”(木材独特计量方法、单位等)作了介绍;五是民国时期的木材税收资料丰富。当然,该书阶级矛盾分析方法贯穿始终,有其局限性。杨有赓其他5篇论文也是在以上问题中展开的。

(二)张应强的研究。2002年,中山大学张应强发表了论文《从卦治〈奕世永遵〉石刻看清代中后期的清水江木材贸易》(《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03),以碑刻和民间文书为据,考察了清水江下游木材市场的交易制度。随后,又相继发表了论文《清代中后期清水江流域的村落与族群――以锦屏文斗寨的考察为中心》(《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05)、《清代契约文书中的家族及村落社会生活――贵州省锦屏县文斗寨个案初探》以及专著《锦屏》(三联书店,2004年)和《木材与流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市场、权力与社会》(三联书店,2006年)比较全面的展示了清水江流域苗族村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木材市场流通历史概况。

(三)单洪根和王宗勋的研究。二人均是黔东南本土学者,前者长期担任锦屏县和黔东南州的行政领导,注意对本地契约文书的收集和研究,20062007先后出版《木材时代-黔东南林业史话》(林业出版社,2008年)、《清水江木商文化》(世界社会文献出版社,2009年)等著作及《锦屏林业契约文书――清代林业生产关系的活化石》(《凯里学院学报》,2007/05)、《林业契约与林权改革》(《林业经济》2010/08)等论文,比较系统的对锦屏林业契约进行了分类,初步揭示了清水江木商文化的特点,并对林业契约在当前林权改革重大作用进行了研究。后者一直在锦屏县档案馆和史志办工作,长期接触一手资料,在收集和整理文书的基础上先后发表整理和研究的论文有20余篇和专著《乡土锦屏》(贵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该书对锦屏各乡村的自然、文化、历史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四) 罗洪洋的系列论文。20032007年在《民族研究》发表4篇论文,以《清代黔东南文斗侗、苗林业契约研究》(《民族研究》,2003/03)为代表,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卖契、佃契、分合同和处理山地林木纠纷契约四种主要的林业契约。同时它指出“以林业契约为主的习惯法”起到了调整和保护林业产权、形成经济预期的作用。林业商品生产实践产生了法律意识,催生了林业契约样式。他还援引罗马法,来论证市场经济实践出法律意识的普适命题。至于其引申得出的“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契约意识淡薄”,则缺乏严密论证,且与林业契约的“契约设计的精妙”的结论似有冲突之处。罗洪洋还认为清水江林业经济只能是家庭私有制经济。

(五) 徐晓光的著作和系列论文。《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法制的历史回溯》(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撷取和述评当地历史上发生过的若干重大的林业经济纠纷或问题,比如内、外三江之间“争江”、夫役之诉、民国开放江禁之争、“漂流木植清赎问题”、民国木税之争、黔湘两公司木材砍伐纠纷、控诉山客巨富“姚百万”、姚家内部山林纠纷等,试图勾勒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清水江流域林业法制全貌。法制无非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以上选取的案件涉及木材生产、运输、交易等环节中的各类主体之间主要利益关系。当然,它所呈现的法制全貌是寓于叙述和解读中的启发性,依然不是脉络连贯、条例清晰的理论形态。该著作是一部研究方法有创新、体例视角有特色、比较系统的林业专门法制史专著,对以后研究的启示有:一是立足民族法,挑战“华夏正统”观念;二是突破法律史学偏重立法研究,漠视法律适用考察的旧模式;三是法律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兼用。《锦屏林业契约、文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2007/06)是其系列论文中的代表作,针对罗洪洋的研究认为林业经营模式是“家族公有制下房族股份制”;二是罗认为清代中期林业纠纷一般由寨老解决,徐晓光认为官府已经介入到林业纠纷,并“最后裁定”;三是认为清代司法已经到达苗疆,“村规民约”所规定“送官纠治”就是依据。地方官府往往将“送官纠治”案件“回批”乡村按照习惯法处理。这体现了国家司法对习惯法的回应。

(六)梁聪的研究。梁聪《清代清水江下游村寨社会的契约规范与秩序――以锦屏文斗苗寨契约文书为中心的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总体上是法律人类学视角的经验描述,但是穿插着一些抽象的理论问题的探讨,“以叙带论”。注意文斗契约与中国内地传统契约的渊源联系,但是梳理历史脉络没有清晰地“接续”。他认为,规范与规范之间互动,以及规范与社会其他因素的互动,由此法秩序得以产生。后一种互动更为重要,也是讨论的重点。但是,他并没有充分展开、具体深入。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5篇

一进咨询室,岩丽就忍不住倾诉起来:“王老师,我也没觉得我的婚姻有什么大不了的问

>> 为什么在婚姻里,我还会常常感到孤独 为什么我总是感到孤独? 在15年的婚姻里,我为什么找不到爱 别让她在婚姻里感到孤独 老年人为什么常常感到疲乏 为什么我们在一起却仍感到孤独 书摘: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婚姻中为什么总是我照顾他 我为什么不为莫言获奖感到自豪 我们为什么惧怕孤独 我们为什么害怕孤独? 我们为什么惧怕孤独? 我们为什么害怕孤独 我的爱情在婚姻里触礁 为什么我的胜利总在角落里孤单 我常常享受一种孤独 婚姻里,你孤独吗? 上帝为什么常常把我们身边最好的东西拿走 天才为什么常常活得这么狼狈 为什么清官常常败给现实?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为什么在婚姻里,我还会常常感到孤独 为什么在婚姻里,我还会常常感到孤独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王俊华")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孤独如影随形

一进咨询室,岩丽就忍不住倾诉起来:“王老师,我也没觉得我的婚姻有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可就是常常感到不满意、不舒服。”

“能告诉我是怎样的一种不舒服感吗?”

“我也想不明白,就是只要老公去上班了,孩子去上学了,剩下我一个人在家,就会无法抑制地感到很孤独甚至是悲伤。尤其是到了晚上和周末,如果老公不能在家陪着我,我不仅会感觉孤单,更会感觉很生气。”

只是,除了这一点之外,岩丽似乎又说不出老公哪里不好,相反,提起老公,她很自豪。“不管作为老公、父亲还是女婿,他都是称职的。”讲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甚至可以不谦虚地说,我老公很优秀。”

岩丽与老公陈宇阳是大学同学,上学时他就很优秀,工作后也很出色。他们因为相爱而结婚,十几年来感情一直很好。他们还生了一个儿子,如今已经8岁了,可爱又活泼。不仅如此,岩丽觉得老公还很有责任感,为了给岩丽和儿子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他辞去了很好的工作,克服种种困难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辛苦地摸爬滚打,终于赢得了事业的成功。于是,这个三口之家不再为生存发愁,双方的父母甚至是各自的家族因此而受益,岩丽也无须再靠朝九晚五的工作谋生,而是做起了人人羡慕的全职太太。

“但是,我的心里并没有像外人以为的那样幸福,只要老公不在我身边,我就觉得空落落的,很孤独,很忧伤,感觉日子很难熬,而恰恰他不在我身边的日子似乎又特别多。”说到这儿,岩丽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我回应她的情绪:“你说老公不能在家陪伴时,你会难过、生气,特别是感到孤独、悲伤,对吗?”她很认真地回应道:“是的,时间久了,还会有一些无奈,有一些自责。”岩丽说,她很不喜欢这种情绪,一直努力要逃离。这些年,她不断地看书、学习,练习瑜伽、插花,还尽可能多地参加聚会等等,就是想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不给孤独和悲伤任何可乘之机。听朋友说学点心理学能有帮助,她还专门上了这方面的工作坊,期待能对自己有一些觉察。然而,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孤独和悲伤就像长在了岩丽身上一样,如影随形。

“我就是忍不住地想让老公多陪陪我,可他觉得自己在外面已经很辛苦了,回到家还要被我的各种要求所束缚,常常责怪我跟个孩子一样不成熟。”老公的不理解让岩丽感到更加孤独,两人也会因此而争吵不断,随之而来的就是岩丽更加的难过和悲伤。这样的情绪循环往复,让她沉浸在孤独和自怜中不能自拔。

“我能感受到你的无助,那么,在这些感受的背后,你是怎么看待老公和你自己的呢?”我问。

“对老公的看法,我就觉得他整天只顾挣钱,也不管我们娘儿俩,而且他也不像以前那样重视我了。可有时候,我又觉得这应该不是真的,因为他对我还是很好的,虽然不能天天陪着,但也并没有完全不陪我,可是孤独的时候我就会这么想。”说这段话的时候,岩丽一直皱着眉,很困惑。

在描述对自己的看法时,她也表现得很纠结,“至于我自己,我就觉得作为全职妈妈,自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有时候我会觉得对老公要求这要求那的,好像有点无理取闹,可有时又觉得自己很可怜,好像没有人关心似的。我甚至想自己要是个男的该多好啊,不用像现在这样整天瞎忙又看不到成果。”

有些看似婚姻中的问题,很可能不是真正来自婚姻。听了她对自己的看法,我有这样的怀疑,对此也很好奇。 那个孤独悲伤的小女孩

“你这样看自己,觉得自己不重要、可怜、没人关心,有多久了?”

听我这么问,岩丽愣了一下,像是被触到了什么,眼神不自觉地游离起来,“好像……很久了,好像……从小就这样。”然后,她把目光收回来看着我很肯定地说,“是,从小就有这样的感觉。”然后,她有所悟又有些困惑地“噢”了一下又停住,我的解读是:“噢!原来是和小时候有关,可是……”

看她陷入沉思,我尝试着问她:“小时候有什么画面吗?”

画面出来了,她明白地承认,这种孤独、悲伤的感受和童年有关。

我用一些玩偶代表人,让她把头脑中的画面呈现出来,让我看到也让她更加清晰她内在的东西。

她摆出了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和小时候的自己,大概四五岁的样子吧。爸爸、妈妈站得比较近,姐姐在妈妈身边,弟弟在爸爸身边,而小时候的自己离他们远远的,显然在家庭的那个圆圈之外。

她说,尽管她是在这个家庭里生活长大的,但她心里的感觉却是他们4个是一家人,而自己则是那个不受欢迎的、多余的人。看着这个画面,她哭了,一定是触碰到了那个小女孩内心的脆弱。

“爸爸非常重男轻女,我姐虽然也是女孩儿,但因为是第一个,爸爸觉得还有希望,所以并没有怎么样。可是生我的时候,他失望极了,气得半个月没有回家!后来终于有了我弟弟,我感觉我在这个家就跟不存在一样,除了吃饭、穿衣、睡觉,爸妈很少过问我什么。而我从小也特别乖,从不惹是生非,好像整天都在小心谨慎、担惊受怕地活着。”

“能看到那个小心翼翼的女孩吗?她当时的感受是什么呢?”“就是很深的孤独、悲伤和不安全感。”说完,她补充道,“和现在婚姻中感觉到的孤独、悲伤很相似。”“你说那种孤独和现在的很相似,那么,能告诉我,是怎样的一种相似吗?”“难过的时候,我常常感觉自己像个四五岁的小女孩。”

很明显,接下来我们需要处理原生家庭的部分。 未被父母满足的期待

为了使咨询更有体验性也更聚焦,我把代表爸爸、妈妈的玩偶先后请到了椅子上,让她对椅子上的“爸爸”“妈妈”说话,让她表达当年被父母忽视给自己内心造成的伤害。她的孤苦和无助、卑微和讨好,她还大胆地表达了一直压抑的愤怒,觉得这对自己不公平;她表达了被父母接纳和关注的内心渴望,特别是爸爸的认可和妈妈的关爱。这种表达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她看起来轻松了许多。

接下来我用“空椅子”技术让她和“爸爸”“妈妈”进行对话,坐在“爸爸”“妈妈”的位置分别对“小时候的岩丽”做出回应。她坐在“爸爸”那里的回应是:“你姐姐帮家里做了很多事,你弟弟太小,我就对他们关注多一些;你从小很乖又很懂事,从不让心,我对你也很放心,我以为你挺好的。”她坐在“妈妈”位置上的时候,眼泪流下来了,得到的回应是:“对不起,妈妈忙里忙外,不知道你一个小女孩心里会那么孤独和无助!”她承认,如果爸妈知道了她的内心,一定会这样说的。接下来,她主动要求和“姐姐”对话,表达了她对姐姐的感谢,她说其实姐姐一直都很关心她,而“姐姐”也对她表达了内疚、关心和疼惜。

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3次原生家庭方面的工作,通过原生家庭图分别处理岩丽和爸爸、妈妈的关系。通过描述父母的正面的形容词,联结岩丽从他们那里遗传到的、他们教导的、自己学习领悟到的资源;转化那些负面的形容词,自己从中有什么获得,可以增加什么从而更好地生活;联结父母的爱,比如她本来对爸爸有很多的抱怨,但是当谈到爸爸如何负责任的时候,她回忆起一个温暖的镜头: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班里评三好学生,她没有被评上很伤心。爸爸骑自行车来接她,见到爸爸的那一刻,她再也忍不住委屈地哭了。“我记得爸爸跟我说话的时候一直是笑着的,没有一点责备的意思,听我讲完,还用他的大手在我脑袋上轻轻拍了两下,安慰我说‘没什么大不了,人生长着呢,爸爸相信你哟!’”岩丽说,她感受到了爸爸的支持、温暖和爱,现在回忆起来还挺感动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以前从来没回忆起这件事。

记忆有时会被某种无形的东西比如情绪所屏蔽,让爱的真相无法浮出水面,情感的流动因此被阻隔。但一旦情感开始流动,这种记忆的画面就会慢慢地、一幅幅地在眼前平铺开来。她又重新用玩偶摆放了自己的原生家庭,爸爸、妈妈、姐姐、弟弟和她围成一个圈儿,彼此接纳,相互关照。我让她深吸一口气,把这个画面记在心里。

再对“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我已经能感觉到岩丽的内心在成长。“谢谢爸爸妈妈,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谢谢你们给了我那么丰富的资源。尽管我有遗憾,以前不知道这些,但我今天已经长大成人了,为人妻为人母,不再是那个孤独悲伤的小女孩,我已经有力量照顾好、陪伴好我自己,你们放心吧!”

对于爸妈当年因为各种原因没能给予她的,岩丽说她决定原谅,“我不再向爸爸妈妈要了,我可以自己爱自己。”说这些的时候,她显得那样坚定、有力。 来自成长的力量

因为婚姻而来,咨询还是要回到婚姻的问题中。

因为心中的阴霾被驱散,再次谈到婚姻中关于陪伴的话题时,我们的对话变得轻松了很多。

“你觉察到原生家庭和婚姻的内在联系了吗?或者说,你把家庭中的什么带入了婚姻?”我问。

“我把小时候在父母那里没有被满足的期待转移到了老公身上,向他要关注、要陪伴、要认可、要安全感。我要得很辛苦,他也被我要求得很累。我现在分清了,老公是老公,父母是父母,而我长大了,不再需要老公做我的父母。”

“假设周末你的老公和以前一样,因为要忙公司的事情而没有办法陪着你,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不同?”

“我想可能还是会有一些失望吧,毕竟我喜欢并珍惜家庭团聚的时光,但我不会觉得自己那么孤独、悲伤甚至愤怒了,起码程度上会减轻很多。”

“在这种情况下,你又怎么看老公,怎么看自己呢?”我继续问道。

她笑了,说有点为自己的变化而吃惊,“其实在男人的思维里,挣钱养家就是爱,他确实是爱我的,也不是不重视我,只是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而我辞职在家也承担了很多,也是很重要的,这样他才能放心忙活外面的事,孩子才能安心地上学。我们是在共同支撑这个家,谁也离不开谁!”

“你的意思是,你可以接受他不能时刻陪伴你了,对吗?那么,你原来需要的关注、关心和陪伴怎样得到?还有,你怎样处理你的失望呢?”我问她。

她停顿了片刻,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是的,我不再期待他能够时刻陪伴我了,尽管有遗憾但我也能接纳。我现在觉得我心里很有爱很有力量,很稳定,我可以学习自己给自己关心、关注,自己陪伴自己,我不觉得自己可怜了,好像还有一份轻松、自由的感觉出来。”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6篇

A:事实

长芒苋是美国东南部农民的眼中钉,因为它会与棉花争夺水分、阳光以及土壤中的养分,并且在短时间内快速地占领整片农田。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美国农民就在广泛种植转基因棉花。这种棉花通过基因改造,能够耐受除草剂草甘膦。美国孟山都公司在将这种除草剂推向市场时,所使用的商品名为“农达”。刚开始,转基因作物加除草剂的方法十分有效。但2004年,在佐治亚州的一个县,人们发现了对草甘膦具有抗性的长芒苋,而截至2011年,这种长芒苋已经散布了76个县。

一些科学家和反对转基因的团体警告:栽种转基因作物后,由于农民对草甘膦随意使用,使许多杂草都开始进化出抵抗除草剂的能力。自从1996年抗草甘膦农作物推出以来,对草甘膦具有抗性的杂草种类已经达到24种。但是,无论农民是否种植转基因作物,抗除草剂的杂草始终是农民无可避免的问题。例如,尽管科学家还没有推出可以耐受除草剂“莠去津”的转基因作物,但还是有64种杂草对这种除草剂进化出了抗性。

实际上,这些杂草的出现,源自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的成功。通常,农民会使用多种除草剂来减慢杂草抗性的产生。他们还会通过犁田翻土,去除表层土,释放二氧化碳,以达到控制杂草的目的,这种除草方法不会促使杂草产生抗性。而转基因作物出现后,种植者完全依赖草甘膦。这种除草剂的毒性较许多其他化合物低,且可在无需翻土的情况下杀死多种杂草。于是,农民年复一年地种植同样的转基因作物,而不再通过轮种或变换除草剂来防止抗性杂草的产生。

上述做法得到了孟山都公司的支持。这家公司曾宣称,只要使用得当,杂草并不容易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现在,孟山都公司对草甘膦的使用也改变了立场,建议农民使用混合除草剂和翻土来除草。

为了给农民提供新的杂草治理手段,孟山都公司和其他生物技术公司,例如美国陶氏益农,正在研发与不同除草剂合用的新型抗除草剂作物。他们希望能够在几年之内将这些转基因作物商业化。

科学家大都认为,即使是这些新技术,最终也会有失效的一天。但是,以色列杂草科学家乔纳森·格雷塞尔认为,完全放弃化学除草剂并不可行。使用化学除草剂来控制杂草还是比翻土耕作更具效率,而且对环境的破坏性也较小。他说:“如果农民采用更具持续性的农耕方式,并结合使用混合除草剂,那么他们就不再会遇到这么多问题了。”

Q:转基因作物导致农民自杀?

A:谣传

2013年3月,印度的环保及女权主义活动家凡达纳·希瓦一再重申一组令人担忧的统计数据:“自从孟山都公司进入印度种子市场以来,已有27万印度农民自杀。”她认为这是一次种族屠杀。

这一控诉的依据是上世纪90年代末印度人口自杀率的升高。自孟山都公司2002年开始在印度销售转基因作物种子以来,这已成为每次谈及企业剥削时一再重复的例证。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Bt棉花,含有一种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基因,能够抵抗某些害虫。但它进入印度市场的过程并不顺利。一开始,这种棉花种子的价格比当地的杂交品种高5倍,致使当地的经销商将Bt棉花种子与传统的棉花种子混合,以便能以较低的价格销售。这些假种子再加上错误的使用信息,给当地农民造成了庄稼和金钱的损失。这无疑给当地农民雪上加霜,因为长久以来,当地农民承受着严苛信贷体系的压力,迫使他们向地方银行贷款。

然而,荷兰瓦赫宁恩大学及研究中心的农业社会经济学家格洛沃尔认为:“将农民自杀完全归咎于Bt棉花,简直就是胡说八道。”虽然经济困难是造成印度农民自杀的一个驱动因素,但自Bt棉花引入,农民的自杀率并没有任何变化。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证实了以上观点。他们收集、分析了与Bt棉花和印度农民自杀相关的政府数据、学术论文以及媒体报道,然后在2008年发表了相关研究结果,并在2011年更新了数据。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印度人口的年自杀总数从1997年的不足10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12万人,但在同一时期内,印度农民的自杀人数却一直保持在每年2万人左右。

马丁·卡伊姆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的一位农业经济学家。在过去10年中,他一直在研究Bt棉花对印度社会经济的影响。他认为,尽管Bt棉花在印度的起步不顺,但它已经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在对印度中南部533户棉花种植家庭的调研中,卡伊姆发现,从2002年到2008年,由于虫害损失的减少,这些农户的棉花每公顷的产量增加了24%。在同一时期,由于棉花产量的提高,农民的平均获利增加50%。卡伊姆说,考虑到转基因棉花所带来的利润,我们就不会惊讶,现在印度种植的棉花90%以上都是转基因品种。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环境人类学家格伦·斯通谈道:Bt棉花带来的增产还缺乏充足的实验证据。他不仅对印度Bt棉花的产量进行了实地调研,还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他指出,大多数报道Bt棉花增产的同行评议论文,都属于短期调研,而且调研时间通常都集中在转基因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头几年。

因此,他认为这些研究有失偏颇:首批采用该项技术的农民,往往是那些经济比较宽裕且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民,而他们种植的传统棉花产量就已经高于平均水平。

这些农民种植的Bt棉花产量高,部分原因是他们在那些昂贵的转基因种子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斯通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印度的传统棉花田地已经所剩无几,因而无法就产量和利润与转基因棉花进行比较。卡伊姆承认,许多相关研究仅着眼于转基因棉花的短期经济效益,但他在 2012年发表的研究,将这些影响因素纳入考虑之后,还是发现转基因棉花的经济效益较高。

格洛沃尔认为,Bt棉花虽然没有导致印度农民的自杀率激增,但也绝非棉花增产的唯一因素。他说:“对于转基因技术的成功与否,我们很难一概而论。它在印度的发展仍在继续,我们还无法对此作出决定性的结论。”

Q:墨西哥野生作物遭到转基因作物污染?

A:未知

2000年,墨西哥奥克萨卡山区的一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希望为他们种植的玉米申请有机认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微生物生态学家戴维·奎斯特同意帮助他们,以获取许可,进入他们的田地开展一个研究项目。但是,奎斯特对这些农民种植的玉米进行遗传分析时,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当地出产的玉米含有一段转基因,而这段基因正是孟山都公司在抗草甘膦及抗虫害的转基因玉米中,用来提高转基因表达的DN段。

墨西哥不允许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因此这些转基因可能来自墨西哥从美国进口的食用转基因作物。由于当地农民可能不知道这些是转基因作物,而将其当作普通种子进行种植。奎斯特推测,墨西哥的玉米可能已与这些转基因品种杂交,导致转基因DNA混入原生种。

该项发现一经在《自然》杂志上发表,奥克萨卡即刻成为了媒体、政治的焦点。许多人责骂孟山都公司污染了玉米的历史发源地,因为在墨西哥,玉米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农作物。奎斯特也因为研究存在的一些缺陷(比如检测转基因时所使用的方法),以及认为转基因片段会散布于基因组中的观点,而遭到攻击。《自然》杂志最终撤回了对该论文的支持,但并没有撤销这篇论文的发表。2002年,对该研究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自然》杂志的编辑在脚注中还专门写道:“现有的证据还不足以支持原论文的发表。”

自那时起,学术界很少公开发表关于墨西哥玉米中转基因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研究经费不足,以及研究结果不统一。

2003年至2004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的植物生态学家艾利森·斯诺,对采集自墨西哥奥克萨卡125个农田的870个植物样本进行了分析,但并没有在玉米种子中发现任何转基因序列。

然而,2009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分子生态学家埃琳娜·阿尔瓦雷兹-拜拉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植物分子遗传学家阿尔玛·派尼若-尼尔森,发现了与奎斯特在2001年(在奥克萨卡23个地点采集的3个样本)和2004年(2个样本)所发现的相同的DN段。

在另一项研究中,阿尔瓦雷兹-拜拉与合作者发现,从墨西哥全国1 765户农民那里收集来的种子中,有一小部分含有转基因。在当地社群进行的其他研究中,也不断发现转基因的踪影,但这些研究却很少能得以发表。

斯诺和阿尔瓦雷兹-拜拉承认,取样方法的不同可能导致转基因检测结果的差异。斯诺说:“我们在不同的田地取样,所以他们发现了转基因,而我们则没有。”

当科学界在争论转基因片段是否侵入了墨西哥玉米时,墨西哥政府也在纠结,到底该不该允许Bt玉米的商业化种植。

斯诺谈道:“转基因作物进驻墨西哥的玉米地似乎已经无可避免。有些证据甚至显示这是正在发生的情况,但现在还很难说这种现象发生的频率有多高,后果又会是什么。”阿尔瓦雷兹-拜拉坚持转基因的散播将会危害墨西哥玉米的健康,改变其特性,例如外表及味道,而这些品质对那里的农民是相当重要的。

一旦转基因进入原生种,就很难(即使不是不可能)被去除。批评者还推测,随着转基因性状在当地玉米种群中长期积累,原生种的健康最终是会受到影响的(例如与原生种抢夺能源和资源,或者扰乱原生种的代谢过程)。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7篇

75分钟,四季在更迭,动物“演员”们的命运也在无法对抗的环境中自然发展

>> 企业制造中的人为差错及防范 杯子里的萌物 暴龙的萌点 Doodle:谷歌的“萌点” 人为制造的饥荒 老相机里的人生聚光点 春天里的萌萌多肉君 《爸爸去哪儿2》里的萌爸、萌娃 死灰里萌出了新生的嫩芽 TOTORO 戳的就是萌点 初夏里的天然清凉 宫崎葵:天然的呆萌美 警惕“人为制造”的短缺 丁萌萌的春天来得有点晚 美食里的天然止疼药 美食里的天然防晒霜 水果里的天然防晒霜 “二”过的青春“萌”过的人 制造石头的人 艺术作品里的萌与忧伤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医学 > 天然萌点里的人为制造 天然萌点里的人为制造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刘小黛")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温情秀 主打萌与温情

75分钟,四季在更迭,动物“演员”们的命运也在无法对抗的环境中自然发展下去――大熊猫丫丫和美美作为颜值担当,出场时萌翻全场,母女之间展现了相聚别离的悲欢。金丝猴淘淘是一只攀缘于神农架密林的逗趣顽童,因为家中出现“二胎”而被忽视加入流浪团体,又从天敌手中救回了险遭毒手的妹妹,一家四口共同面对冬季的寒冷,尽显家庭聚散后的温馨。雪豹达娃的故事是一个悲剧,虽然它生存在食物链顶端,但仍要为哺育两个幼子四处觅食,甚至与同类冲突。大雪纷飞,达娃为了给孩子找口粮,不惜负伤与牦牛对抗,最终没有逃脱自然界的生死法则――弱肉强食。

丹顶鹤是剧中的客串嘉宾,也是中国传说中不可缺少的神鸟。除了上面三个动物家庭,影片还用藏羚羊和丹顶鹤串联整个故事,从中传达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主题。 故事性 有剧情的纪录片

观众兴许会认为这是一部表现动物本真的纪录片,其实不然。电影的制作方式是先按大纲去拍摄取材,导演需要根据新获素材情况反复调整剧本,最终以故事片形式剪出一部“有剧情”的电影。

虽说如今剧情片为追求真实会以伪纪录方式呈现,纪录片也越来越向故事片靠拢,但是这部看似原生态的纪录电影,还是披着一件精心包装的人类视角的外衣。三年时间制作,基本全靠后期剪辑去还原一个事先构想好的大纲,是否违背了纪录片的创作初衷?动物世界中确实存在人群意象和家族观念,但是如果将之完全真实展现,必须花费超长时间的忍耐力。比如雅克・贝汉拍摄《海洋》耗时五年。而国内愿意为拍一小段影像在荒郊野地蹲守两三年的寥寥无几,摄影技术的未达标也只能让导演半展实景半推理念。当然导演陆川本人也否认这是一部纪录片,但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欺骗”了拥有深切代入感的观众。 蒙太奇 拼接痕迹很显眼

本片运用匹配剪辑和蒙太奇等手法,实现了奇妙的理想效果。只是从调用镜头焦距起,制作团队都将主观思维优先导入,甚至曲解了动物某种行为的特定意义。比如目光锐利的苍鹰捕猎,与金丝猴“淘淘”纵身一跃等画面的结合,成为勇救“妹妹”的桥段;用近景镜头减少干扰物,但背景乔木色差瑕疵,拼接痕迹显眼。再加上后期剪辑,可怜的动物们日常稀松的平常都被赋予了稍加复杂的过度解读,还以此赚取了观众的眼泪和欢笑。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 环境 材料 创设

【中图分类号】G613.7

《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他们在与环境的积极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幼儿,尤其是小年龄的幼儿会受游戏环境和材料的影响,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教师为其创设的游戏环境。所以,创设一个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探索活动的环境,保证幼儿游戏的“自主、快乐”,能推动和促进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发展和深入。我园是新建园,有空旷的楼层公共空间,有近5000平米的户外活动面积,还有标准的活动室、专用教室,基础条件良好。结合我园的场地优势,我园提出以自主性游戏为主的“快乐游戏”特色创建。围绕这一目标,通过一系列探索完成了户外、公共区域、班级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充分引发孩子快乐、自发、自主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的相互作用。

一、具体措施

1.开展“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的教师培训交流活动,建立教师基本的游戏观。

自主游戏环境创设过程中,针对碰到的问题和困惑,有计划地开展交流研讨,在交流培训中不断明晰自主游戏环境中的相关问题,确立教师保证幼儿自主、快乐游戏的游戏观。班级游戏区创设时,由于教师创设经验不足,教师存在活动室狭小,教室比较拥挤等困惑,“教室小就不能开展游戏吗?”我们开展了游戏环境布局设计评优活动,使教师明白客观环境的创设更依赖于教师主管能动性的发挥。至于老师花了大量精力自制的益智区里游戏材料,孩子根本不喜欢玩!我们发现了这些高结构教具都是为了让孩子通过操作、练习而提高某种技能。如果不是老师要求或者指定,孩子是不会主动选择去玩的,而且即使操作,也不会持续很久。“我们要全部摈弃高结构材料吗?和低结构材料怎么区分?”经过讨论,在后来的游戏实践中,我们摈弃了这些教师自制教玩具,为老师解放了很多精力。在游戏中,作为教师,观察到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状态后能善于分析对应策略,并要付之于行动,才能确保幼儿自主游戏顺利开展。我们要求教师养成观察记录的习惯,每周一篇游戏观察记录,并有两种内容的观察记录表格,一种是针对材料应用的表格,以利于教师及时发现现象问题及时调整材料;一种是针对幼儿游戏情节和个案记录的观察记录表格,以便教师分析游戏行为及时跟进。“材料选择投放还有哪些注意点?”,“如何投放?”,“材料存放也有要求吗?”,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我们采取针对性研讨,教师在实践操作和交流研讨中对教师和幼儿游戏的地位,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等概念得到不断明确。

2.充分开发和利用户外活动场地,合理规划空间,创建户外、走廊、班级三大自主游戏片区。

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性活动。在幼儿园游戏中,正如小鸟飞翔需要蓝天一样,幼儿游戏也需要“空间”。我们在经费紧张的基础上,花费近十万元,建设了攀爬架、秋千架,将原有的一块水泥地花坛改建成了近500平米的草坪、山坡,购买了碳化积木、凉亭、太阳伞、户外玩具架等材料,根据各区块的特点进行各有特点的创设。

(1)户外自主游戏区

整片户外场地根据不同的地势、地形,根据水泥地、泥地、草坪、小山坡等不同的形态特点,划分了室外建构游戏、滚筒游戏、梯子游戏、玩沙游戏、野餐游戏、野战游戏、水管游戏、小树林游戏、大型玩具区、运动器械区、垂荡区等11个游戏区,每个游戏区投放了不同的材料,引发幼儿积极的游戏。如室外建构区投放的是长短不同的碳化木板,还有割成大小适当的轻质砖,孩子组合不同材料进行房子、桥梁公园等不同形态的建构;管子游戏区的材料是不同粗细的管子和相对应的接头,孩子在这里进行管道接通或听声音等尝试;小树林里,孩子们围在炒茶锅边,用杂草当菜,玩起了过家家游戏,还有些孩子在过“红外线网”,小心翼翼地匍匐爬、侧身滚,深怕被塑料线拉起的“红外线”碰到;有些孩子在树上挂起纱巾,披上头纱,自导自演公主与王子的童话故事;梯子游戏区的孩子们或架起梯子攀爬,或横放梯子在轮胎上当翘翘板,或用轮胎梯子组合成了游轮;运动器械区,孩子们将各类器材组合成冒险通道,开启了“跑男”模式;小山坡上,孩子钻进油桶从山坡上滚下来,拿着枪躲在轮胎搭成的碉堡、战壕后“攻击”、躲闪;滚筒游戏中,孩子们在用各种滚筒搭建的迷宫中奔跑,我园户外游戏场地开发创设初步完成。孩子在户外游戏中的忘我、快乐的状态体现了自主游戏的自主、阳光、尽兴,在这里,孩子尽情玩耍,随意想象,不受拘束,在这里,孩子得到了我们想象中真正的游戏。

(2)楼层自主游戏区

楼层游戏区域的概念是针对在幼儿园各楼层公共空间创设游戏环境而创立的。根据楼层通道角落的不同大小、位置,一楼我们创设了瓢虫涂鸦区、奇奇书屋、影子游戏、农家乐游戏;二楼是医院、烤吧、超市、美发、蛋糕房、娃娃家、交通、休闲吧等社会性游戏区域,命名为“王宅一条街”;三楼创设了山山建筑区、箱子游戏城、小黄莺剧场、叮当节奏区。楼层游戏区域初步成型。涉及到社会、表演、建构、讲述、美术、阅读、节奏等不同的游戏类型。随后,在尝试开展游戏过程中,我们又不断进行调整,将节奏区整合进小剧场,在三楼阳台又增添了大型积木和圆筒建构,与原先的软积木和原木小积木区别,适应不同的年龄段,成为一大一小两个建区。材料投放贴近真实社会或幼儿生活,或是如户外自主游戏区块的材料一般,取材于原生态的废旧材料。如箱子游戏城是各种大小型号的箱子;瓢虫涂鸦区放置海绵、油漆刷、浴球等各种材料和水粉颜料,任由孩子在地上、轮胎上涂鸦;“王宅一条街”是模拟“小社会”,设置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场景,幼儿自主体验社会交往。可以说,楼层游戏中有部分游戏是和户外游戏重叠的,但一些游戏又是我们户外游戏中所没有设置的。如瓢虫的涂鸦区、影子游戏区等。幼儿在这里的游戏又是别样的体验。

(3)班级自主游戏区

班级活动室设置游戏场景,用逼真而适宜的环境、丰富的材料引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并能够结合自身经验,自由选择、自主操作、亲身体验,进行主动学习,构建新的经验,丰富认知,促进幼儿发展。课题组成员在班级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上,受常规化的区域游戏影响,很是走了一段弯路,是在主动学习理论引领下,逐渐发展了班级区域游戏环境的自主性。每个班级按照不同功能设置全面的区域,如家庭区、积木区、艺g区、玩具区、图书区等,每个区摆上相应材料。材料丰富,数量足够。如图书区不光只有图书,还有播放器,还有剪刀、笔和纸,甚至还有小黑板、各种棋,图书区不仅仅是阅读,凡是和读、写有关的材料,都可以在图书区尝试探索。如娃娃家放置了奶瓶、宝宝餐具、照片墙、婴儿服、娃娃、厨房用品、打蛋器、勺子、筷子架、筷子、地毯、软沙发、床、圆桌、桌布、等材料,真实的材料提供,引发了孩子家庭生活的相关经验。

而我们的三大游戏区的游戏环境是动态的、激趣的,充分保证了幼儿游戏“自主性”。如“户外农家乐”的大锅、帐篷、铲子、碗、桌子,犹如身临其境,满足了孩子们模仿家庭中成员行为的愿望。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如“管子游戏区”的管子可以接地下水管,也可以玩听声音的游戏,,在真正的自主游戏环境中,我们不是束缚幼儿的手脚,我们倡导的是让幼儿赋予材料不同玩法,从而激发幼儿的自主意识。如室外的梯子游戏,幼儿在反复搬弄梯子和轮胎的造型中乐此不疲,一会儿独木桥,一会天桥,还有小屋、轮船、跷跷板、立交桥,每次游戏都是那样的尽情和快乐。真正好的游戏环境在不断游戏中有历久弥新的感觉,并且在反复活动中还能激发幼儿智慧,提升幼儿的各种能力。

我们在游戏区中提供能随时让孩子寻找材料的材料箱或材料区,孩子可以及时寻找自己所需的材料,支持游戏向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幼儿的需求是多样的、富有个性的,由于游戏的主人是幼儿,要玩什么游戏是孩子的权利,我们只有创设开放的、多样化的游戏环境才能满足孩子自主游戏的需求。

3.充分挖掘农村资源,提供充足的乡土游戏材料,充分满足孩子的游戏需求。

走进我们幼儿园,入眼即是摆放着整齐轮胎等游戏材料的宽大草坪。环顾一周,粗绳拧成的秋千,轮胎制成的攀爬墙,大小长短不一的PVC水管、碳化积木,工厂废弃的白色线筒,除去轮胎的画得五彩斑斓的面包车等,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本地资源和废旧材料,就是我园自主户外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游戏材料。我们根据场地大小、不同形态特点大致划分游戏区域,在角落搭建了攀爬架、秋千架,在操场上铺上了人造草坪,购买了凉亭、太阳伞、户外玩具架等材料。同时,发动老师、家长不断收集各种乡土、废旧材料代替游戏材料,梯子、轮胎、油桶、工厂废弃线筒、竹子、pvc管、筛子等,都成了孩子们的玩具。这就是我园在游戏材料提供上进行的选择

事实证明,幼儿从探索材料到无意呈现,再到主动创造,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兴趣意图的孩子,面对对原生态的材料却玩出了不同的情境和创意。“原来这些大积木不仅仅可以用来搭建,还可以玩啊!”大厅里的滚筒整齐地排列就像砖头一样没生气,可一到孩子手中就彻底活力四射了!小班的孩子在探索那些木板,摆啊摆啊,看看摆出来像什么?像一艘轮船,坐在上面划呀划!中大班的孩子在自己建构的迷宫中快乐地穿梭!有个孩子造了一排座的小汽车无法满足同伴乘车的要求,好,搭两排座吧!还是坐不下,那干脆加宽加大做小客车吧!每个孩子都在自由探索游戏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快乐,这就是原生态、低结构材料的魅力所在!

二、研究成效

1.初显特色,户外自主性游戏凸现办园成效

我园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开展以来,由于户外游戏区的区域设置和预先价值判断比较合理,游戏材料的投放体现开放、原生态,幼儿游戏专注、投入、尽兴,充分体现了户外自主游戏的阳光、自主!我园的户外自主游戏很快引起了同类学校同行的关注,幼儿园成功举办了县自主性游戏观摩活动,同时市幼儿园教育教研大组的自主游戏活动教研现场会也在我园顺利进行。幼儿园展示的自主性游戏成果得到了与会的各县市教研员和来自各县市的幼儿园骨干教师的高度赞赏。与会者以极富激情的词句表达她们对我园户外自主游戏的认可:认为我们的材料投放特别、原生态、大胆、地方化,给予孩子无限想象的可能;评价我们的户外游戏设计涵盖多方面,有运动、表演、角色、建构等游戏,同时自主游戏和户外游戏相整合;肯定我们以令人震撼的大手笔,让幼儿享有了优质的幼教资源;我园的户外游戏已成我园办园一大亮点和特色。

2.自主阳光,自主性游戏环境彰显校园文化特色

8点10分左右,户外自主游戏时间到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教室涌向各个游戏区域。不需要带队老师指挥,孩子们或三五成群地一起拿玩具器械,或两人一组搬梯子、轮胎,还有“调皮”的小男孩,左右两只手套满白色线筒,边搬玩具边耍起了机器人。一时,孩子的欢声笑语充满整个户外活动场地,打破了原本的宁静。这是《武义日报》记者采访幼儿园时采访材料中的一段话,我园通过户外场地、楼层、过道以及室内活动室的自主游戏环境布置,充分体现了开展自主性幼儿游戏环境的校园文化特色要求。将新办幼儿园的校园文化环境布置与活动游戏功能区的布置相结合,户外大力开发具有乡土文化气息和鲜明环保特色的户外活动器具,教学楼及行政楼的每一楼层创设的活动区提供变化的材料,开放的游戏环境。幼儿园处处是教育、游戏场景,充分秉承我园“快乐教育、快乐成长”的办园理念,体现创建以自主性游戏为主的“快乐游戏”,打造美丽乡村健康阳光幼儿园的办园特色。使每一个走进幼儿园的人都能感受到充满朝气的、自主阳光的校园文化特色。

3.教师成长,游戏环境创设研究为专业发展助力

(1)在学习培训中提升教师的游戏理论水平

我园是新办园,教师大多是来自民办乡村幼儿园的合同教师,原先的幼儿园课程几乎都是无游戏状态。他们对于游戏理论的了解和应用是比较传统的。实施游戏环境创设课题的近一年时间,教师通过每一次的培训、观摩、研讨,加强了对游戏理论的学习,逐渐体会了“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观,树立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有了高低不同结构的材料观,为推动游戏在我园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在游戏环境创设实践中提高教师环境创设能力

在自主游戏环境创设中每位教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虚心向同事、分管领导请教。幼儿园组织的游戏h境创设评比和“材料投放原则”、“材料存放原则”等研讨活动让教师进一步对照自己不足,快步跟上身边同事的步伐。每周一篇游戏观察记录让一些教师从原来的缺少观察、难以发现问题逐渐学会了观察、并开始跟上幼儿的游戏进程去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了。教师的专业正逐步成长,从未写过论文的老师开始积极撰写论文。因为实践经验的积累,论文质量出乎意料,第一次参评获奖率就占上交论文总数的80%以上。这给了教师以极大的鼓励。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研究就是一个积极的平台,带领教师快速成长!

4.幼儿发展,自主游戏中各项品质得到快乐提升

我园的户外游戏类型是多样的,有运动、表演、角色、建构等游戏,在教室里可以开展的游戏在我园户外都可以开展。而每种游戏对幼儿的发展作用各有侧重,但都能涉及。如“户外农家乐”、野战游戏等角色游戏通过幼儿扮演爸爸妈妈、战士等角色、开展相应游戏情节能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友好相处、共同合作的精神,还能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积极地情感。但在幼儿奔跑着、跳跃着、滚爬着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他的身体和协调能力不是也得到了发展了吗?梯子游戏中,小朋友使劲地抬、搬、架、搭,自由合作,边组合边进行爬、跨、走、平衡、跳等游戏,主要是身体各项动作和力量的发展,但在游戏中孩子们一起商量、一起合作、一起游戏就有了既有合作、坚持、创造等意志品质的培养。

通过近半年的参与自主游戏活动,我们的孩子和刚建园的第一年相比,变得开朗、阳光、活泼了,变得大方而有礼貌。孩子们的合作、坚持、互助等各项品质得到发展。正如市教研员在观摩我园游戏后说的:在游戏中,孩子的眼睛闪着快乐的光,这是孩子的发展和需要得到满足后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徐泽民、洪晓琴编著. 《走进游戏、走近幼儿》.上海教育出版社

2. 时松.《美国高瞻课程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启示》.网络

3.《环境创设的五大颠覆》.微信公众号.HS教育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9篇

投身学术研究初露头角

刘宝珺院士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善于教育子女,因此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刘宝珺出生不久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件”,刚上小学又发生了“七七事变”。国难当头,社会动荡,幼小心灵却经受磨难、压抑,埋下了爱我中华、勇担社会责任和艰苦奋争的种子。父母和叔伯们对于文学、艺术、音乐、戏曲、体育深为爱好,常组织家庭小乐队和篮球队,经常演奏和对外比赛,使家庭生活充满情趣,并培养了刘宝珺对各种事物的兴趣、求知欲强、思路开阔、深入认识自然与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专业发展等良好素质。他在南开中学读高中,这所培养出众多杰出人才的名校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才能,拓宽爱好与特长,启发式教育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及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刘宝珺不仅学到了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还领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坚定了努力探索大自然和社会的强烈愿望。刘宝珺中学六年经历了日本人统治、统治及解放初的新中国时期,激烈动荡的社会和良好的学校教育培养了刘宝珺这一代人具备爱憎分明、政治坚定、思维敏捷、作风顽强的时代特征。整个中学时期,他生活很困苦。社会动荡,经济不景气,他父亲工薪收入少,要供养他们弟兄三人上学确实很困难,学、宿、餐费都很难筹措,在校的伙食常年是粗粮加蔬菜。但困境却锻炼了他不畏艰险、吃苦耐劳、经受生活压力磨难的能力,让他受益匪浅。

1950年秋,南开中学毕业的刘宝珺,放弃了校方保送他到南开大学或燕京大学化学系学习的机会,以第一志愿考进了清华大学地质系。

1952年,我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大学地质系并入新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新校名师荟萃,校风优良,治学严谨。同学们朝夕相处,有理想,有追求,“把青春献给祖国”激励大家勤学苦练,日夜攻读,广采博学,迅速成长。一代大师对地质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开拓进取的献身精神和循循善诱的耐心和爱心,对刘宝珺献身地质、奠定人生基石产生了积极影响。1953年夏,刘宝珺成为北京地质学院首届毕业生中的高才生。

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他主动申请去大西北,决心把青春和生命献给那里的建设事业。组织上批准了他的要求,分配他去甘肃白银厂地质部641地质队。两年前,正是在此地,矿床学家宋叔和先生在厚厚的“铁帽”之下发现了铜矿。勘探工作如火如荼,急需人才。

不久,刘宝珺被任命为白银厂折腰山矿区区长。他在工作别认真,特别肯干、能干、会干,他的表现受到全队上下一致好评,那一年,他被队上评为先进工作者。1954年,北京地质学院招收研究生,641队荐举他去应试,刘宝珺六门功课全部顺利通过。在离开母校刚好一年之后,他的胸前重新挂上了北京地质学院的校徽。他当上了苏联专家拉尔钦科教授的研究生。

1956年,刘宝珺研究生毕业,他的毕业论文《甘肃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被包括中国学者和前苏联专家在内的答辩委员会一致评为优秀论文,《祁连山一带细碧角斑岩建造》一文,是我国首次从岩石学方面探讨细碧角斑岩的论著,其观点一直为人所用,他在学术研究上的才能初露头角。

逆境磨炼 开拓创新

1957年10月,刘宝珺下放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下放劳动实际是将他列入另册的前奏曲。不久,领导告诉他,组织上已决定将他调离北京,有三个单位可供选择:西安交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和成都地质学院。刘宝珺选择了成都地质学院。来到成都地质学院以后没有多久,60年代初刘宝珺主编了《沉积岩研究方法》,与代东林等合编了《沉积岩石学》及《沉积相与古地理教程》。这些著作是我国第一批专业沉积岩石学专著,其中关于古地理分析方法、编图程序及规范对以往的方法和程序作了修改,使之更加规范、完善、科学,为我国地质、石油、煤田、冶金工作者广泛采用,影响很大。

就在刘宝珺事业上有所成就时,爆发了。十年浩劫,“史无前例”的灾难降临,才华横溢的刘宝珺却成了当然的“运动员”。夜幕沉沉,恶风凄凄,刘宝珺曾几番想到让羞辱、愧赧、悔恨,连同自己无能为力的躯体一起化为青烟,开始那伟大而静谧的休息!

但是,刘宝珺还是咬紧牙关挺过来了。他坚信:一个民族不可能不需要科学,困难总会过去,乌云决不会永远遮住太阳,科学的春天一定会驱散严冬喜降人间的,他总有施展才华、报效祖国的一天。迎难而上,坚定信念,勇敢进击,这是强者的标志;彷徨颓唐,动摇信念,知难而退,则是弱者的特征。逆境中磨难,铸造了刘宝珺非凡的人格魅力。这同样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个地学界的科学家,刘宝珺一生不断地在野外考察,采集岩石标本。

1971年底,应云南冶金地质勘探公司之邀,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组成了云南滇中含铜砂岩铜矿科研队,刘宝珺担任技术负责人。在这之前,由于该矿区工作出色,1970年有关部门在那里召开了全国性的现场会,推出了矿区工作者所总结出的经验。

原生家庭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家庭结构 青少年 良心发展

一、引言

良心作为“立德之本”,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因而他们的良心能否健康发展关乎中华民族能否伟大复兴。同时,青少年期也是体良心形成的关键时期,对成年期道德品质能否良性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2]。因此,有必要探索青少年的良心问题。

家庭是个体道德发展的源头,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因此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对个体的道德品质能否良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遗憾的是,近年来因离异等诸多原因导致完整家庭的格局被打破,由此产生了一些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寄养家庭等不健全家庭。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探索家庭结构对青少年良心发展的影响,以期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提供参考,为家长及学校教师提供借鉴。

尽管从古至今国内外研究者对良心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于良心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无公认的定义。本研究立足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良心界定为善良、仁义之心,具体表现为恻隐心、羞耻心、是非心、孝敬心、感恩心、诚信心、责任心、宽恕心[3]。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从全国24个省市选取8316名青少年,回收问卷7772份,剔除缺失值过多及存在明显反应倾向或说谎倾向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7178份。其中完整家庭被试6354人,单亲家庭被试429人,重组家庭被试153人,寄养家庭被试78人,164人信息缺失。

(二)研究工具

1.自编一般资料调查表。用于了解被试的人口学特征,含年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等基本情况。

2.青少年良心问卷。采用自编的青少年良心问卷,该问卷由42个项目组成,含羞耻心、恻隐心、是非心、宽恕心、孝敬心、诚信心、感恩心、责任心8个维度。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得分越高代表良心发展水平越高。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

(三)研究程序

问卷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选择早晚自习或上课时间集中施测,当场回收。为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被试以自愿的原则接受调查,匿名作答。

(四)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表1显示了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的良心发展状况。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

表1 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良心发展水平比较

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在良心问卷总均分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F=18.267,P=0.000)。事后检验发现: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良心发展水平两两之间差异显著,完整家庭的青少年良心发展水平最高,单亲家庭次之,重组家庭再次之,寄养家庭的青少年良心发展水平最低。

从具体维度上看,除诚信心维度外,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在其余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也都十分显著。在羞耻心维度上,完整家庭的青少年的得分高于重组家庭和寄养家庭的青少年,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寄养家庭的青少年;在恻隐心维度上,完整家庭和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得分高于重组家庭和寄养家庭青少年,重组家庭的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寄养家庭的青少年;在是非心维度上,完整家庭和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的得分高于重组家庭和寄养家庭的青少年;在宽恕心维度上,完整家庭的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在孝敬心维度上,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两两之间差异显著:完整家庭青少年的得分最高,单亲家庭次之,重组家庭再次之,寄养家庭得分最低;在感恩心和责任心两个维度上,完整家庭青少年的得分高于重组和寄养家庭,单亲和重组家庭青少年的得分高于寄养家庭。

四、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发现,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良心发展水平彼此间差异显著,完整家庭的青少年良心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再次是重组家庭的青少年,寄养家庭的青少年良心发展水平最低。此外,在具体维度上,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在除诚信心外的其余7个维度上的得分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完整家庭得分最高,寄养家庭得分最低,这证实了以往的研究结果。美国学者关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结果发现:家庭结构的不健全会对子女的品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4]。曾练平的研究发现:双亲抚养的青少年良心发展水平高于寄养的青少年[5]。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在于:与其余三种残缺家庭相比,完整家庭的孩子能感受到更多来自父母双亲的情感温暖,亲子间的关系更为融洽。以往研究表明:父母的情感温暖、融洽的亲子关系是促进良心发展的重要因素[5,6,7]。其次,家庭的解体还会导致家庭道德教育功能的衰微[8]。根据结构功能理论,父亲和母亲均有独特的功能,家庭结构的不完整会影响到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含经济支撑、家庭照顾、角色示范等方面,尤其是残缺家庭对孩子可能会疏于监管[9,10]。这会对子女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其良心的健康发展。Hoffman的研究表明父亲缺位会影响孩子尤其是男孩的良心发展[11]。

不过,与寄养家庭的孩子相比,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青少年尽管因父母一方缺位得不到完整的父爱和母爱,但至少还能感受到来自原生父母中某一方的温暖。而寄养家庭的青少年则长期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们非但得不到来自原生父母的关爱,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原生父母的信息都不确定或不了解。以往研究表明:寄养家庭的青少年会体验到“家系困惑”,即“一种潜在的身份认同困境”,会带给其巨大的心理压力,会破坏其安全感[12]。此外,寄养家庭的青少年的依恋类型通常是不安全的,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以上因素均会对其良心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并使其在社会成长中不可避免地处于劣势。

导致重组家庭的青少年良心发展水平低于单亲家庭的原因可能在于重组家庭的家庭关系相对更复杂、更脆弱,家庭矛盾更多,家庭稳定性也相对较低[13]。重组家庭的青少年要与继父或继母及继兄弟姐妹一同生活,心理上可能难以接受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方对其也可能会有排斥心理。其次,他们与继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潜在的情感竞争与敌意。由于重组家庭的青少年长期生活在紧张、不和谐甚至充满敌意的家庭环境中,因此良心发展会遭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外,重组家庭青少年的父母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也可能存在许多误区[14]。一方面,亲生父母可能会由于心怀歉疚而对子女采取过度补偿式教育,对孩子过于娇纵宠溺;或将孩子视为寻求新幸福的累赘而推给另一方,疏于关心和照料,另一方面,继父母可能会因为其敏感身份而心存芥蒂,对继子女采取放任自流的教育方式,等等。这些都有可能会影响其良心的健康发展。当然,并非所有重组家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再婚并非一定会对子女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不过我们仍应引起重视。如何为孩子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如何处理好再婚后家庭的各种关系、如何避免教育上的诸多误区是重组家庭的父母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五、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结构的青少年的良心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家庭结构的完整与否对青少年的良心能否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学校及社会应注重对那些特殊家庭的青少年的教育,减少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对青少年良心发展的不良影响。

首先,父母应尽可能地维系家庭的稳定与和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青少年的良心发展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如果不得已而选择离异或重组家庭,就要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冲突,尤其应避免在孩子面前互相攻击对方或对方的亲人。负责抚养的一方要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加强与子女之间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加以引导。重组家庭的青少年的父母一方面要处理好再婚后家庭的各种关系,做好孩子的心理引导工作,帮助其从内心深处接纳继父母及继兄弟姐妹。另一方面,要避免教育上的诸多误区,既不能对孩子过于娇纵宠溺,又不可疏于监管。寄养家庭的青少年的抚养者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与陪伴,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及自信心。

其次,学校应创造良好的氛围,消除对家庭不健全的青少年的歧视与偏见。教师对待非完整家庭的青少年要一视同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加以鼓励,同时教育和引导班里的同学接纳和尊重他们。学校应对这些青少年进行适度的补偿教育,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家庭的解体导致的一系列变化。

最后,社会应为这些家庭不健全的青少年提供重要的支持性力量。政府应出台有关的法律或政策,切实保障这些特殊的弱势群体的权益。社区也应成立专门的帮扶机构,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这些特殊家庭青少年足够的支持与关怀。

参考文献

[1]Hart,D.,& Carlo,G.Moral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

ce.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J].2005,15:223-233.

[2] Matsuba,M. K.,& Walker,L.J.Youngmoral exemplars:The making of self through storie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05,15:275C297.

[3]邱小艳.青少年良心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2):240-244.

[4]汪天德,汪颖琦.家庭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美国学者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J].青年研究,2000,4: 42-48.

[5]曾练平.青少年良心的结构、测量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6]Kochanska,G.Mother-Child mutually responsive orientation and conscience development:From toddler to early school age[J].Child Development,1997,71(2):417-430.

[7]酪菰.中学生良心及其与气质、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8]岑国桢,顾海根,李伯黍.品德心理研究新进展[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9]韩晓燕,魏雁滨.父母离婚影响孩子的四大理论视角[J].浙江学刊,2004,1:207-214.

[10]王金云.我国特殊结构家庭子女问题研究综述[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1):252-255.

[11]Hoffman,M.L.Father absence and conscience development[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71,4(3):400-406.

[12]王h.家庭寄养青少年的家系困惑与抗逆力问题[J].中国青年研究,2014,15:11-15.

[13]金一虹.再婚与再婚家庭研究[J].学海,2002,1:90-96.

[14]周晓红,谢巍.再婚家庭教育的误区与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214-217.

上一篇:世界农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绿色生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