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范文

时间:2023-03-06 02:18:57

原生态

原生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唱法;民族声乐文化自觉意识;多元民族声乐文化观念

2006年7月23日晚,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内,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的比赛拉开了帷幕。自此,“原生态唱法”开始与“美声”、“民族”、“通俗”唱法并列,作为一种独立的唱法进入到主流媒体,也进入到寻常百姓茶余饭后的闲谈之中,更进入到很多文化学者关注的视线当中。

自从原生态民歌进入到人们关注的视线伊始,各种争议便开始了。其中争议最多的一点,莫过于将民间艺术家们的演唱搬上舞台演出,到底还是否属于“原生态民歌”。有些学者指出:“‘原生态’中的‘原’在何处?对于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草根’艺术,如果把它放到光怪陆离的舞台上,就失去了其作为‘原生态’的本源意义。”1还有学者指出:“因此,从本质上说,那些打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旗号,标榜所谓的‘原生态歌舞’、 ‘原生态音乐’、‘原生态唱法’、‘原生态旅游’等等,都是技术复制时代的文化生产。非物质文化脱离了其生存的文化生态,成为被展示、被欣赏、被塑造的对象,它的独一无二性被破坏了,它的遥远感、距离感消失了,它生存的生活世界被剥离了。”2

这些学者认为,那些民间艺术家舞台上的演唱,脱离了生活中演唱的生态环境,因而不能再称之为“原生态”了。还有的学者,提出了划分原形态与原生态的看法。比如,杨民康指出:“若想涉及民间音乐的原生态问题,恐有必要先对之进行原形态与原生态的适当区分。”3杨民康认为,应该将文化的形态变迁与生态变迁加以区分。“形态变迁”指的是某种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的改变,而没有把演唱所依赖的文化环境的变化考虑在内。而“生态变迁”则为不仅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而且生存环境也一同遭到变异的整体生态状况。当然,此处杨民康没有考虑到,在有些情况下,文化生态环境虽然改变,但音乐的本体要素并未发生变化。杨民康给出了原生态民间音乐的定义:“真正的‘原生态’民间音乐,应该是指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风貌的‘活态’音乐文化类型。” 4

只有厘清概念,才能正本清源。原生态和原形态的概念的划分应当是合理的一种划分,同时对于消除有关原生态的分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一划分也促使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尤其是关于原生态民歌与原生态唱法这一对概念的思考。很多分歧是由于没有对原生态唱法和原生态民歌加以区分导致的。

杨民康所提出的原形态问题,固然包含着唱法要素,同时也包含着曲式、节奏、和声、调式、伴奏乐器等等诸多的音乐艺术所特有的形式要素,甚至还包含着服装道具、舞蹈等音乐艺术之外的一些要素。因此,原形态是一个比原生态唱法更为宽泛的概念。换言之,原形态当中包含着原生态唱法,原生态唱法是原形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需要强调的是,原形态当中音乐形式方面的其他要素(比如曲式、节奏等)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唱法的改变。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这一概念,主要针对的是声乐演唱技术方面。因而,当我们使用原生态唱法这一概念的时候,应该侧重于其声乐技术的层面。

关于原生态民歌的界定,可吸收杨民康先生的相关理论,他说:“原生态指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面貌的‘活态’音乐文化类型。”那么原生态民歌,可以说就是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面貌的‘活态’的传统民歌。原生态民歌从其生成渊源与其艺术本体特征来看,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原生态唱法则是一种与现今流行的通常意义“民族”唱法(也就是人们约定俗成的那种民族唱法),在内容与形式、生存、发展乃至展演的自然人文环境都有所不同。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主要是指“歌唱者采纳用本民族、本地区的语言,采用本民族、本地区独特的演唱方法进行演唱的一种歌唱方法。”田青曾经指出,“原生态唱法”这个概念是不准确、不学术化的,它正确的名称应该叫做“民族民间唱法”。只是由于民族化的美声唱法已经被习惯称为“民族唱法”,于是,这种真正来自各民族民间的、没有经过现代化、专业化训练的传统唱法只好借用了其他领域的概念并首先由媒体使用而普及。5实际上,所谓的原生态唱法就是“民间传统唱法”。

因而,民间艺术家舞台上的演唱,通过电视转播,虽然是脱离了生活中演唱的生态环境,作为唱法而言,还是可以称之为“原生态唱法”的。但是这样的民歌,不能再称之为“原生态民歌”了。即使做原形态与原生态的划分,这样的说法依然成立。

以上是对原生态民歌与原生态唱法的界定。下文中,笔者再结合自己的学习、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原生态唱法对于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启示。

此处的民族声乐教学,指的是通常意义上我国声乐界与美声唱法相对应的唱法,因为中国音乐学院的金铁霖教授在此领域的贡献突出,因而也有学者将此种唱法称作“金氏唱法”。

原生态唱法对于民族唱法教学的启示,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在宏观的声乐观念方面。原生态唱法吸引了各个方面的眼球,成为艺术文化界的一个亮点。田青称其为“唤醒文化自觉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契机”是不足为过的。作为声乐教育者,也应该具有一种文化自觉,也应该尽力去维护民族声乐文化的多样性。以往的声乐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受到进化论思想的影响。认为,民族唱法要高于民间的那些唱法。因为民族唱法借鉴了很多西方美声唱法的技术和理论。实际上,这是一种应该摒弃的错误观念。民族唱法当中固然有很多科学成分,但科学和艺术是两回事,二者有着较大的区别。正是多姿多彩的原生态唱法,丰富了我国民族声乐的百花园。

现今的民族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千人一面的现象。培养出的男声,全部都像阎维文,女生都类似。我们急需树立一种多样性的民族声乐观念。应该树立声乐方面的文化自觉,向民间学习。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五六十年代,胡松华、德德玛等歌唱家都非常重视向民间学习。比如著名歌唱家胡松华先生就曾先后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海莱腔、向蒙古族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古典长调牧歌、向“花儿王”朱仲录学习回族花儿、向维吾尔族歌师阿依木尼莎、尤拉瓦斯汗等学习过古典“木卡姆”唱艺和民间歌舞演唱。正是在这些传统民间唱法的启示之下,使得他的歌唱不仅功底深厚而且富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从而几十年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

有些人认为只有一种唱法是“科学”的,那就是美声唱法;他们同时认为,也只有西洋美声唱法是成体系的。实际上不然。我国传统民族声乐不仅风格流派纷呈,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富有浓郁的地域色彩,而且体裁繁多。广义的民族传统声乐不仅仅是民间歌曲的演唱,实际上也还包含着五十六个民族的戏曲、曲艺。诸如昆剧、京剧等广为传唱的全国性剧种有着丰富的演唱理论和经验,已经自成博大精深的体系。从理论体系上而言,从元代我国就有了系统性的声乐论著《唱论》。同时,元代也涌现了周德清的曲韵著作《中原音韵》,对北曲的音律、语言都加以明确的规范。其实,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独立的、完整的声乐体系,只不过总结归纳不够而已。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原生态唱法可以给民族声乐界许多有益的启示。其中在宏观声乐观念方面的启示尤其重要。那就是:我们必须具备民族声乐文化自觉意识,树立多元民族声乐文化观念。

参考文献

【1】朱峰玉.《质疑原生态+唱法》,《人民音乐》2008年第3期,第32页.

【2】刘晓春.载《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3】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

注释

1.朱峰玉.《质疑原生态+唱法》,《人民音乐》2008年第3期,第32页.

2.刘晓春.载《学术研究》,2008年第2期.

3.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第14页.

4. 同上.

原生态范文第2篇

职业 通信行业工程师

爱好 旅游

城市:福州

户型:四房两厅两卫一厨

面积:138

我们每天都在思索着如何从繁杂的现实生活中逃离,真正享受一花一天堂式的美妙生活,所以,在返璞归真的进程中,我们需要简约与实用,需要享受自然本真的赐予。不过分强调形式,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介入打破了高贵的环境氛围,也不用将家饰仅仅视为某个外观奇特却毫无用处的设计。

最实用的返璞归真,是可以走出人为的制造和无端的堆砌,然后拥有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橄榄绿的壁纸绘制出平衡、和谐的简单,一切纯净的色彩、天然的质地和具有实用功能的简约家具配饰,才应该是房间的真正主角。纯纯的白色窗帘、藤编制品、毛毡地毯、粗布质地的宽大沙发、多功能纯木墙架取材天然、功能实用渗透到居室的各个角落,才是居室原生态最重要的语调。

居室与家居产品,之所以一直成为人人向往的生活重心,很重要的原因来源于它们能“满足心灵”的情感价值。返璞归真,所表达出的温暖、和谐与亲切,才是我们向往居室原生态的真正原因。

无论是忙碌一天后,选择坐在雨后初晴的庭院中闻着泥土特有的芬芳;抑或在草药蜡烛旁,真正拥有一天中什么也不想的宁静片刻,对于现代人来说,都会是精神层面上的某种奢侈感受。而纯棉纺织物、陶瓷制品、毛线编织靠垫,这些简单却常见的自然制造品同样可以赐予你清新脱俗与静谧温情。

是的,原生态家居带给我们最温情的返璞归真,不仅仅是我们说不清也道不明的个人感受,即便是家居设计师们,也正将这一精神层面上的原生态故事讲述得更加完美 “坐在这个位子上,你可以逃离一切。”或许,这才是我们内心如此需要家居原生态的根本原因。

业主采访录

问:你从事什么职业?你和家人有什么样的兴趣爱好?

答:我是通信行业工程师。和大自然全身心的亲密接触是我们的大爱。

问:你是怎么与设计师磨合的呢?

答:将自己喜欢的图片发给设计师,并填写了设计师的一份需求问卷后,便将自己的家完全交给了充分信任的设计师。

问:当初装修时的预算是多少?最后结果和预算相符吗?

答:没有具体的预算,在保证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钱花的愈少愈好。

问:梦想中的家是什么样子?

答:梦想中的家天为被,地为床,在早晨睁开眼的第一刻,小鸟啾啾,树叶和小草上的露珠对你微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问:在风格的选择上,是怎么考虑的?

答:大自然的气息越浓越好。

问:哪里是最满意的?哪里是觉得有遗憾的地方?

原生态范文第3篇

从余秋雨一行抵达黎平机场那一刻开始,至7月23日离开凯里止,整个行程中余秋雨始终保持着兴奋和惊叹状态。据他的助手说,这样的情况很少见。此行应该算是余秋雨的“文化乐旅”。

原生态“文化乐旅”

7月17日下午,余秋雨到达锦屏。在隆重的“花脸龙”迎宾仪式中,余秋雨走进了此行的第一站――隆里古城。隆里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是我国南方高原保存最好的古城之一。

“面对隆里古城,我有了研究的兴趣和冲动。”余秋雨说,“隆里古城为‘世界文化孤岛现象’提供了第四种模式的范本。”

城墙内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汉文化,墙外有苗侗原生态文化包围,两种文明在600多年的岁月里从对峙逐渐走向愉悦、交融。这里的徽派建筑因受了侗族彩绘的影响而呈现出艳丽的色彩,这里的“花脸龙”则将中原的傩和当地的傩进行完美组合。

所以余秋雨说:作为独特的汉文化孤岛,隆里古城是其他地方无法复制的。

次日,黎平肇兴侗寨。余秋雨在有如天籁的侗族大歌中感悟:对于原生态,最重要的应该是以什么方式来组成社会、用什么方法来消解自己的精神,使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密切,这三点组合在一起才构成完整意义上的原生态,而肇兴侗寨无异于给社会提供了一个标本。

在这个村寨里,苗侗歌曲是一个完整的传代系统,很多纷争都在歌声里消融,人们对自然非常平和谦恭,侗族语言文化里从来没有“锁”的概念,这样的现象实质是公民社会的表现。

余秋雨认为肇兴是一个非常独立的生态,人们在这里是“诗意的居住”。这里唱侗歌,有“饭养身,歌养心”之说,许多纠纷和做人的道理都用歌声来解决。这说明了艺术的最高境界,这本是艺术家的一种期盼,其实肇兴早已体现出来。

7月19日,余秋雨走进“中国最后一个部落”――从江岜沙。

在岜沙,树象征一个人的全部生命。小孩出生时就会种下一棵树,这棵树将陪伴他的一生,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在生命结束之后,他们将与这棵树同眠,而后子孙后代又种上新的树。

“这样的葬礼有着宏观的诗意,比现在我们知道的各种生命开始和结束方式更精彩。我想以后中外的游客将会以非常仰望的态度面对这种生命价值,他们没有出现哲学家,他们这种生存方式就是哲学。”余秋雨感慨万千。

在“萨玛的故乡”――榕江三宝侗寨,余秋雨祭拜了萨玛祠和参观了古榕群,余秋雨对萨玛这位侗族具有创世意义的祖先十分尊重,他庄重地为萨玛祠点了香,烧了纸。他认为侗族人与萨玛心灵的对话,能够带来精神的释放,从而达到一种心理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正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在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当余秋雨看到在海拔1850米的雷公坪遗留下来的一块碑石原物――碑上依稀存留酷似汉字却无人能解的神秘文字。他说:“在雷公坪发现的神秘文字,也许永远也找不到答案,永远找不到答案也不用难过。因为这给了我们很多猜测和想象的可能。”

余秋雨参观了镇远的古民居、古巷道等历史建筑群,随后泛舟(氵舞)阳河,靠岸后前往青龙洞古建筑群参观。他认为镇远旅游最高的价值是“水城”的价值,类似于威尼斯式的美丽水城。余秋雨希望镇远能够保护现在的好山、好水、好建筑以及百姓欢乐的日子,他认为这些是最吸引游人的东西。

在结束考察前,余秋雨提出了黔东南的原生态文化为现代生存哲学给出了极其宝贵的四大启示:

以敬畏来崇拜自然。岜沙人用树葬的来显示在自然面前的态度;还有黔东南的建筑都和整个山河连在一起,色彩这么低调,保持着对大自然的谦恭。

以美丽来回答苦难。这是肇兴侗寨、西江苗寨给人的强烈感觉。

以微笑来面对陌生。隆里的第四种文化孤岛模式、镇远的“诸神的狂欢”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以平静来选择传统。很多民族在选择传统时会有很多争论、麻烦,但在这里,选择传统时很和谐、平静。侗寨的“寨老文化”、村寨式的公民社会、苗寨的鼓藏头、侗寨的萨玛文化等都体现了这一点。

“文化大家”和“大家的文化”

参加本次“原生态的力量”论坛的专家除了余秋雨之外,还有段宝林、刘铁梁、邓敏文、苑利、刘亚虎、杨绍榈等国内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他们对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价值、特点、抢救、保护、传承、开发、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本次活动对黔东南原生态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建设和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合理开发提供了理论借鉴和依据,同时百余家媒体全面跟踪报道,全面展示了黔东南的原生态文化魅力,这对黔东南乃至全省的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都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但原生态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它是千百年来人们的世代传承、融汇和选择建立起来的。特殊的民族精神和地域土壤赋予了原生态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文化大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原生态文化进行概括和总结,但他本身并不能改变原生态文化的特质和精神。文化大家的论坛是有时间期限的,而原生态文化是需要永恒的传承和延续的。

正如余秋雨所说“文化的最高形态是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真正的文化不是用来膜拜和瞻仰的,原生态也不是陈列架上的标本,原生态文化的真正回归是对其的尊重、认同和体验。所以我们对原生态文化的态度也不应仅停留于专家影响和指导层面,而是要强化原生态文化的根本意识,让原生态文化回归到他存在和发展的土壤。

“在宣传上,我们不要陷入某一个点上,不要把大文化说小了。比如:不需要说什么名人来过这里,什么电视剧电影在这里拍摄的,这就本末倒置了。因为是这里本身的价值才吸引他们来的。”余秋雨说。

传承和开发

原生态文化的开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本次论坛的对话嘉宾之一,全国著名的城市品牌形象专家喻帆说:“原生态不是固守着贫困等待人们去参观,原生态是一种财富,它在经济社会也必然要转化出它的经济价值。”

由于历史及地域等原因,黔东南州长期以来处于相对落后和封闭的状态,原生民族人文生态系统也正赖以得到比较完整地保存。所以我们有幸避开了粗放型、接近野蛮的开发时代,我们有可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因此面对原生态文化的开发,我们大可不必恐慌。

“旅游业的开发对原生态肯定会有点破坏,但加强管理就好了。原生态不是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为什么讲的不是原生,而是原生态,核心就是状态。不能按照考古学的要求来要求原生态,只要他们和自然的关系基本在延续,他们的生活方式在基本延续,他们的思维方式基本在延续,这些保存下来就基本上是原生态了,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不要用过多的严格的学术要求,去要求我们好不容易打造起来的原生态。”余秋雨说。

近一二十年来,由于市场化和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加上生活的挤压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同化”等原因,黔东南州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已遭受或正在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原生态民族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对接中,未能进行价值转换与提升,以致丧失了生存的空间。

“如果我们不发展旅游,不获得自我认定的过程,不获得发展所需要的经费,原生态资源可能很快就没了。好多学者是单向思维,他以为保存在那里,到处都是博物馆。其实,如果不开发,灭亡得更快,只有让目光聚集,让很多人关注,原生态才能保存好。”余秋雨对黔东南采取的“100”保护工作表示肯定,譬如要保护好100个村寨,100个民间艺术家,100种民间工艺,100个建筑工艺……

原生态,

助推贵州后发优势的力量

目前,原生态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文化和经济热点。中央电视台在歌手大赛、舞蹈大赛中加入了原生态类别,全国各省市也在纷纷挖掘“原生态”元素。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是贵州发展无法回避的起跳点。但贵州经济社会的“欠发达”状态是同丰富资源的“欠开发”状态密切关联的。历史形成的相对封闭,固然导致了贵州与其他区域经济文化交往的低频度和低效度,但却留下了优势的原生态文化资源。

越来越多的贵州人正意识到,在“文化兴省”的战略引导下,找到贵州这个“两欠”省份的文化自尊和自信,原生态文化就是贵州最好的生产力之一,必须在不改变其精神内涵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寻求原生态文化与外界对话的语言,让更多人了解、接受和认同,为原生态提供良好的生存土壤和发展空间,充分展现贵州的后发优势。

“多彩贵州”系列活动和“多彩贵州风”大型歌舞诗取得的成功,促进了贵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增长,塑造了贵州的新形象,改变外界对贵州的片面认识,为原生态的力量对贵州发展的推动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原生态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原生态民歌 原生态唱法 传承 保护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41-02

上世纪末,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在相关部门和电视媒体及其他技术媒体的大力推动下,“原生态”民歌凭借其本身的艺术魅力和风韵逐渐地回归到广大民众的审美视野,并且把原生态民歌推向高潮进而掀起一股“原生态”民歌热。尤其是2002年以来的三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的举行,加上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的两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都设有原生态唱法的比赛,对“原生态”民歌的争论更是达到了一种“白热化”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将会围绕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原生态”民歌的界定

对于究竟何谓“原生态”民歌和“原生态”唱法这两个问题,无论是在音乐界还是在学术界的看法都不是很一致,在其他一些媒体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有很多学者就笼统的认为原生态民歌就是民歌。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明确的,应该将它进行整体性和局部性的历史对照,只有这样或许才能做出一个客观的界定。

(一)从“原生态”到“原生态”民歌

首先,“原生态”这个词是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自然科学领域的术语。原生态本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品。“‘原生物’指‘假想的地球上最早的生物类型’。‘生态’则指生物在与之相适应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征”。我们若将“原生物”和“生态”的复合品放置于“民歌”的前面,如此以来所得新生物就有了一种新的含义。为什么呢?因为“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也正是由于对生存环境这种依赖的差异性,原生态民歌在音乐形式、演唱形式等诸方面才出现了差异,有了不同的特色,给人们的是一种风格各异的新感受。

另外,“原生态”民歌所依赖的是一种很自然但不是原始的生态环境,至少现在不能说是原始的,与人类开发和改造形成的高度人工化的大城市的环境相对。不同的生态环境下所形成的文化也是不同的,当然了,基于不同的形成背景每种文化的发展方式及其速度和程度也都是各不相同的。原生态民歌也是如此,历史在演进,社会在发展也需要发展,“原生态”民歌并不是一种定格于某一历史时期一成不变的“古艺术”,是可以吐故纳新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是指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依附于相应的生产力水平、生活方式和其他的民风民俗,由民间劳动者创作并演唱的当地的民间歌曲,且要体现其民族的属性和民族的心理特征,具有纯粹民间特色的歌曲艺术。

(二)“原生态”唱法

在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曾出现过评委给苗族的民间歌手打分悬殊很大的问题。这之间也有好多观众致电询问过给分过低的老师给低分的原因,老师回答说该选手的唱法不科学也不够规范,演唱难以持久。为此在音乐界也出现了关于“原生态”唱法的争论。

任何艺术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声乐作为一种高实践而且超理论的艺术,它主要是靠自己的实践和亲身体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研究员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位置靠太靠前了,往后一点”,往后是多少?1.5厘米?1.3厘米?是一种体验,根本不能用科学这个东西去解释。哲学家马克思也说过类似的话,要想让一门科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用数学公式将其表达出来。用科学来给给艺术进行评定,必定会对艺术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弊端,进而抹杀艺术向个性化、多样化发展的思想基础。所以要正确认识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两者都是人类认识和感知世界的方式,是相互影响的,但两者又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不可替代的方式。

我们国家拥有“野民歌”的地区不下百余处,高亢低转,悠闲漫漫,各有风骨,确实无法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但并不代表“原生态”民歌不存在方法的问题,从很多比赛或媒体上可以得知许多优秀的原生态歌手在演唱中都具有很高的演唱技巧。特别是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赛中,涌现了一批水平很高的原生态歌手。评委孟新洋在评点湖北省两支原生态组合时,大赞“土苗”与“撒尔嗬”的高音给从事音乐教育的人士上了很好的一课,“男声女声的高音非要借鉴西洋音乐的唱法吗?必须要关闭(声带的闭合)才能唱出高音吗?我们也可以用民间技巧,很好地解决高音问题!由此可见“原生态”民歌的演唱还是有一定方法的。

所以,我们要客观地去认识“原生态”唱法这种提法,笔者认为,原生态可以是一种唱法,但也可以归作一种演唱风格。在许多多多的原生态比赛中,参赛的歌手有很多都是来自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也有国家或地方剧团的专业演员,这些参赛者没有任何一个人或一组的演唱者不是经过培训加工的,把它们再称之为“原本态”唱法确实有些太勉强。由此,我认为应该对比赛评价标准进行改制,因为各民族的生存环境不同,相应民歌的产生所表达的情感也不相同,唱歌是情感的艺术,而不是唱方法。正如田青评委在第十三届歌手大赛中所说,这次大赛,我们的评判标准是“原汁原味”。

二、“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

“原生态”民歌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艺术的源泉。在人

类历史的长河里,民间艺术始终作为创作者不竭的素材之源,甚至可以说始终是专业艺术的母亲。

“原生态”民歌不仅存在于某一民族,而是存在于各个民族的各个历史时期,是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对整个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生动画卷的描绘。它不仅是人民生活的亲密伙伴,也是人民生活的有力助手,不管是在生产劳动中还是在阶级斗争的过程中,始终是人民手中的有力武器。

“原生态”民歌都是直接产生于民间的并且长期在田野乡间流传不衰,传唱于船工、渔夫、赶脚人、农夫和广大的农村妇女之间,歌词虽是由民众口头创作,但能称的上是对人民生活的逼真描绘,其语言生动传神,并不是将简单的生活语言加以拼凑和组合,而是讲究韵律和比兴等手法的。特别是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加以丰富和发展,歌词更加精炼,曲调更加完美成为较高艺术价值的精品。笔者认为,其他音乐的繁衍与发展都应站在民间音乐的肩膀上作一种迸发,原生态民歌是一颗种子。

除此之外,还要说明的一点的是民间歌曲是民族音乐和其他类音乐的基础,可以说是从民间音乐的肩膀上开始的,从多种音乐种类的具体分析中,可以得到证明。所以,无论是拥有这些“财富”的当地居民这些“局内人”,还是欣赏这些“财富”的“局外人”,都能从中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得到一定的艺术满足。

三、“原生态”民歌的传承

众所周知,“任何文化,都必须经传播,才能传之于人,行之于世,承之于后人”。10音乐作为精神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播这个过程一直都伴随其衍生和发展。“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这种社会行为最简单的表现是一个人将音乐作品以特定的形式传递给另一个人或一群人。”[4]

当前原生态民歌的传播方式主要由自然传播和技术媒体传播,尽管技术媒体传播出现在自然传播之后,但技术媒体传播不会取代自然传播,因其在传播之中各有所长,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在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两者的结合,以更好的促进“原生态”民歌的传承。强调一句,在传承的过程中,应以不损害其特质为前提。

四、“原生态”民歌的保护

在当今这个现代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到处都被潮流时尚和商机覆盖的时代,原本附着淳朴自然的“原生态”民歌与我们的距离已越来越远,所以新时代的人们就更难有机会领略纯正而朴实的民歌的韵味,更无法真正地感受独具魅力的原生态民歌那充满质朴的文化内涵了。作为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民歌失传快而且保护困难,因而对其进行“120式”抢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当下,申请“非遗”已经“风靡”全球,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将“原生态”民歌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把“主位保护”(文化主体)与“客位保护”(政府、社会等)相结合的方式是原生态最有效的保护途径。

渊源于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的原生态民歌,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信息,是我们中华民族身份的象征,能从根本上唤起人们心中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对于传播和发扬民族民间音乐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是促进民族团结统一的坚实基础,保护好运用好这种内在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乃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乔建中.“原生态民歌”琐议.人民音乐.2006(1).

[2]夏征农.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5).

[3]徐天祥.中国民歌何处去?――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学术研讨会综述.音乐研究.2005(2).

原生态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生;作文;教学;原生态

“原生态”,作为一个新生的文化名词,却经历过具有原始民间乡土气息的演变形态,幽幽地散发着没有任何雕琢的质朴气息。给人真实、清新的淳朴感觉,如二月春风般轻盈地滋润着中国大地。其实“原生态”写作的理论和实践在我国也源远流长,如孔子的“兴,观,群,怨”,韩愈和柳永的古文运动以及晚清时期的白话文运动等,都是“原生态”写作的萌芽状态,但是到了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度的没落导致了“原生态作文”惨遭封杀。直到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口号后,“原生态作文”才又初见端倪。

对于中小学生“原生态”作文的准确定位,“唤醒和呵护青少年的生命意识”这一口号再合适不过了。真诚地面对生活,大胆地写作,快快乐乐地生活,让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作文写作回归释放情感、交流心灵之天然。

一、习作理念的确立――为了生命发展

“作文是老师让我写的,因此我不喜欢写”成了目前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的最直接原因。因而,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在学生中培植“作文,为了生命的发展”的习作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1、引导学生认识习作是自己生命的组成部分。

教师应以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引导学生认识习作与生命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习作是生命的组成部分。许多伟人以及平凡的人,用写日记的形式,留驻了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而日记与随笔,就是一种写作,这种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旋律的流转。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自觉地付诸实施,那么他们便有可能认识到,习作是自己的事情,是生命旋律中不可或缺的乐章。

2、引导学生体验习作是人与人交流的需要。

习作是什么,习作就是交流,是以文字为符号的人与人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教师要千方百计创设真实的交流场,让学生在这个场里以文字为载体,用心去触摸文字背后的心跳和灵魂。比如,老师可以示范演示论坛交流,让他们感受虽然远隔千里,但是心与心可以通过文字在网络天地里互相碰撞;学生要举办影展了,教师让他们自己为影展写海报,写前言,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宣传;教师和学生之间开辟心灵交流的信箱,书信来往,畅谈人生,让学生感受习作就是一种倾吐;学生要参与干部竞选了,教师指导他写演讲稿,让学生感受到习作就是一种展示。

3、引导学生感悟习作是精神诉求的需要。

习作是什么?习作就是诉求――精神的诉求。有愿望的时候,需要倾诉;有发现的时候,需要分享;有建议的时候,需要表述;有苦闷的时候,需要倾吐……这一切,如果都用笔记录下来,就是原生状态下的作文。

二、习作题材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要让学生喜欢作文,写出“原生状态”的作文,就要撤消人为的框框,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来选择作文内容,自由倾吐,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使每个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习作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学生真实思想、语言形态体现学生现实语言发展水平。总之,只有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习作的“生态场”才能建构起来。

1、自由聊天,让童心精彩飞扬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课堂上,一提起作文,学生就愁眉苦脸,老觉得无话可写;而在生活中,学生和学生之间,往往有说不完的话,而且见多识广,不乏童心稚趣。因此,教师可以安排时间让他们说个痛快,满足他们交流、表达的需要,然后把说的内容用片断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既轻轻松松地进行了片断小练笔,又为写好作文积累了素材。

2、奇思妙想,让想象张开翅膀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缺乏想像力的作文犹如一潭死水。要让学生的作文充满鲜活的原生状态,就必须指导学生进行想像。学生时代是幻想的时代,他们想象天空广袤无边,漫游时空隧道,探索未知世界……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常常把周围的动物、植物甚至物品人格化,自编自演童话。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奇思异想,思别人所未思,想别人所不敢想,把想到的内容写下来。如命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为2050年设计蓝图》等等;自由作文:我独自一个来到了一座荒岛上……,鼠和猫结合的混合型动物会怎样?一只狗怎样看他的主人?做一只小鸟有哪些快乐?……在这些童话世界、科幻天地中,有许多成人都已经幻灭了的想像,可我们的学生天生就具备这种想像的能量。我们做教师的的只要给他们一张白纸,他们就能在想象的天地里展开翅膀,尽情翱翔。

3、拥抱生活让题材鲜活异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我认为,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让学生的习作反映他们的真情实感,体现童真童趣,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应向生活开放,有计划、有目的地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步入社会,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广阔的认知天地,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如参观访问、浏览观光、调查研究等等。当然,在各种与生活密切接触的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启发者、点拨者,应适时地结合自然景物和名胜古迹,讲述科学知识、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同时适当引入课外文本资源,以激发孩子的观察热情,帮助孩子多角度、多方面的观察、体验生活、丰富脑海中的生活和阅读积累。

三、习作指导的策略――注重平衡多样

平衡性与多样性是任何生态系统的共同特征。在习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平衡性与多样性,凸现作文指导过程本身的原生态。

1、注重平衡性。

任何生态系统,都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习作教学是复杂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因此,习作指导的过程也应该注意平衡。

首先,注重师生关系的平衡。在习作指导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不是对立关系,更不是命令被命令的关系。在过去,教师习惯于对学生指手画脚,习惯于发号施令。这种“你应该怎么怎么写,不应该怎么写”的指导方式,很难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教师要以和学生平等的姿态参与到习作过程中来,快乐着学生的快乐,忧虑着学生的忧虑。例如教师经常为学生读自己的人生随笔,与学生写同题作文,和学生一起经历习作的全过程,为学生提供习作建议,师生一起在作文的园地里交流、吸纳与欣赏。这样的习作过程,才是师生语言与精神同步发展的生态过程。

其次,注重“放”与“收”的平衡。过去的习作教学,学生的文章为什么如在一个模子里印出来?那是因为教师指导时“收”得太多“放”得太少。因此,在习作教学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放与收的适度平衡。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拓宽学生习作视野,打开学生习作思路,而不要在技术上,语言上做过多的指导,尽量做到先放后收。

2、注重多样性。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如果缺乏了多样性,该系统就不再具有活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因而,在习作生态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多样性。

首先,从习作指导的角度来说,要倡导题材的多样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教师在选择习作话题的时候,在指导学生习作的时候,在鼓励学生创新的时候,力求避免单调,注重多样。只有这样,学生的习作才会充满活力、丰富多彩。

其次,从习作的内在机制来说,鼓励学生“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的多样性。学生习作一般都要经历“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因此,他们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风格是各异的,教师没有必要强制他们的习作如出一辙。有的学生喜欢静静观察,独享发现的乐趣;有的学生喜欢集体活动,感受合作的快乐;有的学生喜欢理性思索;有的学生喜欢感性抒情……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与习惯,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宽松的习作氛围。“土地宽容了种子,才有丰收;大海宽容了河流,才有了浩瀚;蓝天宽容了云彩,才有了绚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才有了希望。”教师的宽容,将给学生的习作带来无穷的希望。学生的童年是梦的季节,这时候往往会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当学生愿意把这些心里话说出来时,无论学生的想法是多么可笑,学生的行为是多么幼稚,只要是真实的,教师都应该加以表扬,因为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为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

3、从习作指导的流程来说,要注重计划――指导――评价的多样性。

习作本身具有多样性,因此教师在习作指导的过程中,切忌模式单调、手段单一。从习作计划制订来说,既要严谨又要灵活――从整体上来说,要统筹安排;从局部上来说,要灵活机动。从指导方式来说,因文而异,求新求变。有的课侧重从读学写,有的课侧重情景创设,有的课侧重思维开拓。从评价手段来说,可多法并举,如出版班报、上墙报、教师为优秀作文配音乐朗读、评比习作标兵、推荐到刊物发表……让学生在教师的多元评价中充分享受习作带给他们的快乐!

“原生态”作文应该遵循作文教学的本性、特有的生存面貌和发展规律。其核心标志就是作文教学的所有活动必须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依托,尊重生命,唤醒、激励、鼓舞学生自由发挥,将内心的真实思想感情真诚地表达出来。

要想实现作文“原生态”化,作文教学工作就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规律。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扼杀。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

“原生态”作文,听起来很美,美得如同一个遥远的童话。但只要我们科学地构思,大胆地实践,“原生态”作文,将会由童话变成现实,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无穷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原生态作文》.袁忠年编著

[2] 《中学语文》.2010年30期

原生态范文第6篇

一、“原生――态”与“原――生态”有何差异?

细心的读者可能很容易地发现,以上两组字词组织方式的差别,表现出含义的不同。简单地说,“原生――态”,即指“原初的或原本的形态”,而“原――生态”,则是指“原初的或原本的生态”。近几年,“原生态”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宽,几乎各行各业、各种事物都可以标以原生态符号。原生态一词在音乐界用于界定民歌属性的频率最高,称为原生态民歌。如将“原生――态”和“原――生态”两个词组用于解释原生态民歌,前者是指原生形态的民歌,关注点是民歌的音乐形态,包括音乐本体特征、演唱方法等;后者则是指在原初生态环境中的民歌,强调的是民歌生成与存在的生态环境,包括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正因为对于“原生态”一词可以有两种理解,所有涉及原生态的艺术品种与形式的讨论,都可能因理解不同,而不可避免地产生分歧或混淆。

那么,何种理解是比较恰当,或者说是比较合理呢?

二、“原生态”一词在中国音乐界的初始出现

“原生态”一词先是与民歌相联系,称为“原生态民歌”。最早出现在我国何种正式的出版物,一时难以查清,但据笔者回忆,“原生态民歌”一词最早并非由音乐界使用,而是由影视界提出的。2002年中央电视台第12频道(当时的“西部频道”)推出了“魅力12”栏目,此栏目推介了多种汉族与少数民族民歌。在节目设定的框架中,同一种民歌的演示大都包括了:群众在民俗生活中的实地演唱、本民族歌手舞台上原汁原味的演唱以及近年出现的摇滚化、通俗化的艺人的演唱等三种形式。为了区别这三种演唱形式,影视制作人员把前两种称为“原生态民歌”,而把第三种称为“新民歌”。“魅力12” 当时在全国有较大影响,而在西部频道被撤销之前,他们最后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由于推出了原生态民歌的展演、评比,而在全国各地音乐界引起了更为巨大的反响。此后,“原生态”一词不胫而走,音乐界、舞蹈界也开始使用“原生态”一词,诸如“原生态民歌”、“原生态唱法”、“原生态歌舞”等等提法,不一而足。

中央台魅力12栏目指认的“原生态民歌”,既包括群众在生活中的歌唱,也包括了民族歌手在舞台上的演唱,可知他们所指的“原生态民歌”,是原生形态的民歌,即“原生――态”的民歌,而不是指“原――生态”的民歌。因为他们虽然在节目播出时生动地展示了各种民歌赖以生成、存在的生态环境,但并未限定必须在原初生态环境中歌者演唱的民歌才是原生态民歌。

由于“原生态”词中包含了“生态”二字,而且民歌及其他民间艺术确与生态环境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部分学者在对原生态民歌的讨论中,强调了“生态”对于民歌的重要性(这并没有错),强调了“原生态民歌”的含义中“生态”二字的分量(对民歌增加了限定的条件)。个别学者甚至认为,即使是土生土长的民族歌者,如果他的演唱不是在原初的生态环境中(例如在城市的舞台上或电视台演播室),此时不论演唱者是谁,也不论演唱的风格特点如何,演唱的民歌已经不是原生态民歌了。笔者认为,这种判断值得推敲、讨论。

三、生态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原生态民间音乐(包括原生态民歌)是否还能存在?

许多学者(包括笔者在内)都曾抱有美好的愿望,希望各民族的民间音乐能在原有生态环境中永远地(或至少长期地)、原样地保持下去。但经笔者二十多年的观察,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变化的潮流中,各地传统的民间音乐已发生程度不同或多或少的变迁,仅在某些边远、交通不便的地区变化较少,保存传统较多,但总的趋势是生态的变迁不可逆转,从而使民间音乐的变迁也不可逆转。

既然生态环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可能长期保持不变,“原生态”的民间音乐能长期存在吗?

笔者认为,“原――生态”的民间音乐的确会与原本的“生态”一同逐渐变化、消亡,但“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却可以持续地保存下去。

即使在比较关注传统文化的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民间艺术形式消亡与变化的例子也可举出很多,如南方各地多种汉族“船夫号子”和景颇族“舂米歌”的消失,这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与劳动方式的变化而自然产生的结果。至于其它,由于民俗的变化,各地婚、恋、丧葬等习俗和民间信仰习俗中的音乐,也已发生不少变化。例如佤族的猎头习俗歌曲不是从1958年政府正式禁绝这种原始的习俗之后,而绝迹了吗?佤族拉木鼓的歌曲也随着民族信仰习俗的变化,已经成为一种演示性的活动了。此外,由于旅游事业的发展,许多民间传统的艺术形式在商业性演出过程中,业已逐渐脱离了原初朴素的形态。熟悉传统侗族大歌的人,从最近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国际民歌展演”中,可以清楚地发现来自贵州黎平的侗族大歌艺术团表演的侗族大歌,虽然服饰依旧,音色依旧,歌手也都来自民间基层,但大歌音乐的本体已经过“艺术加工”而与“原生态”有了明显的差异。又如驰名的纳西古乐(即丽江洞经音乐),它的商演形式也与原初民间音乐生活中的音乐活动方式大相径庭。目前商业演出中演奏的曲目仅是传统曲目中的一小部分,而大量传统曲目则由于未被关注而可能逐渐湮灭。纳西族传统的、民间的音乐活动方式也将逐渐被人淡忘。

笔者曾参观过一些国内外的“文化村”或“居留地”,这些地方有的是商业性的旅游景点,有的是非商业性的传统文化展示点,当地都声称自己在继承和保存传统的民族文化。人们在这些地方穿着传统的服饰,展示传统的手工艺,表演传统的音乐舞蹈。在发达的美国,我曾参观过一个大约一百多年前荷兰人移民居住的古老村落,在这里,村民们不用电灯、电话,不开汽车,用马车代步。村民都穿着老式服装,展示比较古老的手工业操作。虽然这些景点的建立或保存,有的是出于商业运作方面的考虑,也有的确是出于继承传统文化的愿望。但总的说,一般都是人为的、演示性的场景与活动,是历史生活遗迹表层的、形式的展示,无法真正地体现“原生态”的生活与艺术的本质与内涵。从具体的实践来看,为旅游文化服务的商业性演出中,原生态民间艺术的人为改变十分明显,许多旅游景点表演的所谓原生态艺术,由于过多考虑如何吸引观众,片面强调了节目的观赏性,节目大都经过专业人员的编排、改动,已大大地失去民间艺术原生形态的特点,而且表演中引进了许多外地的歌舞节目。以笔者参观过的贵州雷山县的旅游景点朗德寨为例,他们在古老村寨广场上演出的节目,已经经过州歌舞团的专业人员改编、排练,许多节目并非本地固有的艺术形式,如炉山县的板凳舞、台江县交下地方的苗族舞蹈,都已成为展演的主要节目。据了解,其他许多民族地区的情况与此大同小异。因此,笔者认为,指望通过旅游业的商业性活动来保存和传承原生态艺术,是不切实际的,也是很难做到的。而笔者见过的另一种形式,即非商业性质的文化保留景点,如前文提到的荷兰移民的古老村落,在那里,人们可以自由活动,可以去各处参观,景点不收任何费用,没有商业性赢利的目的,只是为了展示传统文化。这种展示的方式,其实质是活态的博物馆式的保存。虽然这种方式仍然未能做到真正“原生态”的保存,但它未受到商业活动的影响,在力争原样地保存传统生活方式与文化的“原生态”,已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举措了。应该说,这种方式是继承和保存传统文化有价值的、重要的手段之一。对此不应有超出客观实际的苛求。

种种国内外的实例说明,如果我们限定“原生态”艺术必须是与“原本的生态环境”共存的艺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的确会与人们的意志相违背,而与原本的“生态”一同逐渐变化,以至消亡。对于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原生态艺术品种,如果我们为之设定了地域、环境等等限制,又如何能在较广泛的范围传播和传承它们?

于是笔者成为“原――生态”音乐的悲观论者。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主要着眼于继承、保存民间音乐的“原生――态”,即“原生的艺术形态”,抓紧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采集与保存民间音乐“原生的艺术形态”,着力于与其共存的“生态”方面的记录、研究,运用活态的和物态的博物馆式的两种方法保存它们;另一方面同时通过其它多种积极的措施,使现存的原生态民间艺术能够较长时期活态地保存于民间生活,延迟其消亡的速度。如能如此行事,笔者对“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的保存与传承,则是持乐观态度的。

四、继承、保存“原生态”音乐,当务之急是什么?

笔者认为,对“原生――态”(原生形态)音乐的界定,并不受表演者、环境、地域和表演场合的局限,凡是保持了某地区或某民族原生音乐特征的、使用本民族语言和演唱(演奏)方法的音乐,应该都被承认是原生态音乐。

事实上,近20多年来,对于继承、保存“原生――态”音乐和其他艺术品种,我国文化机构和一些个人已进行了不少工作,以下的业绩与措施都是值得肯定的。诸如:

1.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领导和推动下,已进行了20多年的民族民间音乐集成(简称“音乐集成”)工作,收集、出版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民间音乐(包括民歌、曲艺音乐、民间器乐、戏曲音乐)与宗教音乐资料。成果包括已出版的曲谱集,和作为档案资料保存的各地区的音乐录音。近两年又在全国范围推出对“集成后”各地民间音乐生存状况的再调查。

2.在文化部、民间文艺保护中心的领导下,建立了部级与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各地加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各民族的传统音乐是重要组成部分)的保护工作。近两年又推动建立部级、地方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录的工作,希图促进民间艺术在民间的活态传承。

3.一些个人在少数民族地区尝试推动民族艺术的活态传承,如前几年作曲家田丰在云南建立“民族艺术传习馆”,又如近期词作家陈哲在云南普米族村寨建立民族艺术的传习小组等。

从以上已取得的业绩与正在推进的举措,可知政府机构和许多音乐同行都在致力于继承和保存我国原生态艺术的工作,有的已经取得比较突出的成效,如民族民间音乐集成工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人名录工作;有的虽有良好愿望,但方法存在问题,收效较少,如田丰的民间艺术传习馆;陈哲的民族艺术传习小组,扎根于普米族村寨,实验正处于进行时,有待观察。以上一些措施中,“音乐集成”主要致力于我国民间音乐资料的收集保存。这项工作通过采集、录音、记谱,着重于民间音乐的本体形态方面,也就是本文谈到的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的收集、保存工作。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文艺保护中心推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传承人名录,其目的是提高各地政府与人民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推动民间艺术的传承人在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生态环境的变迁中,尽力保持活态的民间传承。其终极目的本质上也是保存“原生――态”艺术。

但是,在社会生态急剧变化,民俗不断发生变迁,不少乐种、曲目濒临消亡,不少文化遗产传承人年老体衰陆续辞世的现实情况下,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什么?笔者认为,继承、保存原生态音乐和各类民间艺术品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全国性机制,制定全面的计划和严格的规范,领导各地区有关机构,对我国各类原生态艺术品种进行全方位的、高质量的收集、整理工作。也就是说,在进行其他多项工作的同时,需要重点抓紧对各地各种民间艺术品种的“原生形态”的保存,需要进行抢救式的采集、整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过去已进行的工作还有不少不足之处,以卓有成效的“音乐集成”工作为例,它完成了民族民间音乐的采集、记谱、整理、出版和音响资料收集的工作,但缺少了十分重要的相关音像资料。而且由于过去各地区受经济条件与设备条件的局限,录音的质量参差不齐,与正式出版的要求相距甚远;应该与之配套的文字记录与研究工作则更为薄弱。因此,对于尚未进行的资料收集工作,需要尽快有全局性的统筹、计划与管理,并且需要对具体工作提出全方位的、高质量的规范要求。

以音乐为例,所谓全方位,是指在资料收集、保存方面,需要包括音响、录像、曲谱,以及对社会生态、自然生态、音乐本体的全面记录与较深入的研究。所谓高质量,不单指采集工作的器材品质与操作技术的质量,也包括音乐记谱、文字记录、科学研究的学术质量。

笔者深信,此项主要着眼于保存“原生――态”音乐的工作,将是继承、保存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重要价值的、根本性的举措。

结语

一、对于“原生态”一词的解释,笔者认为“原生――态”更为恰当,“原――生态”的局限性较大。

二、生态,特别是社会生态,变迁趋势不可逆转。与社会生态密切联系的各种传统艺术(包括音乐)终将与原本的生态环境脱离。我们最终能够保存的原生态艺术,将是“原生形态”的艺术。

三、当务之急,应该是对各民族尚存在的和消亡不久的“原生态”艺术(包括音乐),建立全国性体制,做全盘规划,进行全方位、高质量的抢救性收集、整理、研究工作。

原生态范文第7篇

但是,很遗憾,看完了我觉得没有实现对山西原生态民歌的展示。

一、主办者只吃现成饭

三个版块的演唱除了石占明的父亲即兴演唱的两段《开花》和石占明领来的他的大哥等几个太行山红都村的村民,没有什么值得惊喜的东西。因为整个演唱会没有丝毫新鲜感,完全是唱熟了的民歌。以山西之大,难道就没有令我们耳朵一热的民歌,眼前一亮的新人?

山西自然是以河曲与左权两个民歌流派为主,但并不是惟有两地的民歌是民歌。主办者没有心思深入到民间,只是找两个地方的文化局各出几个节目,凑成一晚会而已。我们怎么可以感受民间艺术的鲜活与泥土的气息呢?这两个地方来听的人太多,出去演出的机会也多,所以这些演员基本与职业演员没有太多差别。要不是占明的爹还能唱,真的就看不见原生态在哪里!

现在这些民歌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演唱,一定是好的。但是,这些演员怎么也唱不出土地的味道,因为他们已经不属于土地,他们的歌是从书本上或者磁带中来的。占明的爹不识字,听不懂主持人的普通话,但是他唱起歌来就陶醉。他的那两句词,是我这个地道的左权人没有听过的,也是民歌谱上没有人唱过的,这词是从他心里流出来的。他唱的时候手舞足蹈,民间像他这样的歌者,一定有很多。

相比之下,年轻的原生态歌手,大多只是在演唱民歌,而不是抒发土地的声音。

真正的土地的声音在哪里?主办这样演唱会的人是不是应该下去寻找?寻找像石占明的爹一样的民间歌者。但是,石占明的爹如果不是石占明的爹,谁会想起他?

主办者只想吃现成饭,山西的原生态就是现在你看到的这样,一张苍白的脸,无甚可看。

二、主办者冷漠,丢弃老一代

现在唱红了的这些歌,既不是年轻演员唱红的,也不是石占明的爹这样的歌者唱红的。那些奠定了山西民歌江山的人哪里去了?别的我不知道,像把左权民歌唱红了的刘改鱼,虽然后来成了专业演员,但是她是从民间走出来的,16岁唱响了全国。几十年里,山西省音乐界一直嫌弃她不够“专业”而被排斥,现在搞原生态,她又因为“专业”被拒之门外。

对待刘改鱼,阿宝的态度比山西省委宣传部的态度明确。他在人民大会堂的个唱邀请了刘改鱼,我觉得这比山西原生态演唱会拒绝刘改鱼要好得多。

同样,对河曲民歌的普及与推向全国,山西省歌舞剧院也有从民间来的老艺术家,以及50年代整理了大量民歌的那些文艺工作者。这些民间艺术家应该被隆重邀请来参与原生态民歌的推介,他们是真正在三晋大地上行走过的人!

还有,不要说假话。左权有个小孩,也到北京来演出过,但是现在他14岁了,正在变声,所以演唱不是很好。主持人却叫他说唱“左权民歌”比唱“周杰伦”有劲。这个孩子要成为周杰伦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他的才气够。但是,倡导原生态就与别的音乐比,还是不自信的表现。阿宝在北京个唱前对媒体说自己比通俗歌手强。有这个必要吗?

周杰伦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歌我就觉得很好。一个孩子在不了解别人的时候,做好自己就够了。不要说别人教你的假话。

三、主办者无能,搞乱原生态

最无法忍受的是,演唱会最后请王宏伟来攒底。王宏伟当然是不错的歌手,但是最后一个请他出场想说明什么?如果说他的方向就是原生态歌手的方向,那还搞这样的演唱会干什么?如果说他传播了山西原生态民歌,他唱的是地道的民歌吗?他演唱的仅仅是一首有河曲民歌风格的歌曲,并且歌词一点都不好。王宏伟的“著名”,能抵得上“山西民歌”著名吗?

但是,演唱会最后的主持词道破天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那里的宗旨是“守护精神家园”,山西的演唱会说成了“发展精神家园”。仅仅两个字的差别,从“守护”篡改成“发展”,于是,原生态的方向就由“土地”变成了“王宏伟”。

原生态范文第8篇

【关键词】原生态;阅读;基本原则;途径

正文:

“原生态”即物质的初始形态。学生生命的“原生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的本来面目,它是学生生命创造力的自由释放。给孩子一个无拘无束的阅读环境,让孩子以无忧无虑的阅读心情,无欲无求的阅读心态,进入无我无他的阅读境界,此之谓原生态阅读。原生态阅读强调的是阅读环境的原生态。即维持阅读意义的原汁原味;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力求阅读客体的有声有色;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原生态阅读”实在是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打通语文中、高考阅读“瓶颈”的一条有利措施、有效途径。

(一)独立阅读,维持阅读意义的原汁原味。

“独立阅读”,就是阅读者不经过任何人、任何资料的点拨提示,就能将某一文本读“懂”:知道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甚至还有“如果我写……”这样的阅读后的反思或冲动。这样的阅读能力对于常人来说,或许要求高了些,但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中学阶段基本练就这样的阅读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独立、高效地阅读文本,尽量多地获取文本信息并能解析、评价有关文本问题的能力。这是问题的核心所在。

1、激趣。以名家的阅读经验、成功经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古今中外发愤读书而成才的名人数不胜数,古人更是道出了读书的好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经常性地向学生灌输多读书能使人受益终生的观点,使他们明白多读书、读好书的作用。

2、延伸。立足课堂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教授《荷塘月色》一课时,在落实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这一目标后,让学生课后对比阅读颜元叔的《荷塘风起》、季羡林的《清塘荷韵》,比较同是写荷花的三篇文章在写景上的不同之处;教授《荷花淀》时,带领学生从中国古代所崇尚的“天人合一”“适中和谐”的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激发了学生阅读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文学作品的兴趣。教授像《林黛玉进贾府》这样节选自名著的文章,注意设置能吸引学生课下阅读全篇的环节。

3、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比如师生共读一部优秀作品,然后交流各自的心得体会,或学生自选优秀作品,利用阅读课的交流时间推荐给大家,或在课前三分钟演讲时交流精美语句等,这种交流,不仅反馈了读书的情况,也提高了学生选择、归纳、概括、组织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独特的见解和体验予以肯定和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有了这个动力,学生才会挤时间读,有滋有昧地读,从中汲取知识,吸取有益于人生的养料。

(二)自主阅读,保证阅读主体的自由自主。

自主性阅读是相对于被动阅读、机械阅读、他主阅读而言的,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为主的主动构建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阅读。自主性阅读需要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帮助学生把需求转化为明确可行的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机和强烈兴趣,密切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思考方式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进行学习效果评估的过程中注意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帮助学生树立搞好学习的信心。

(1)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首先,创设自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与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考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考,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

其次,激发自学动机。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如果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点,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兴趣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①主动汇报,交流学习。②互相讨论,及时评价。③大胆发问,鼓励创新。

(2)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参与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掌握,段意让学生概括,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与每节课的全过程。参与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与的标志。学生能提出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与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与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作用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学习者不会思考,不掌握学习的方法,单靠死记硬背来获得知识,必然失去求知的兴趣。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引”要得当,“放”要得法,给足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人自为学”。放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敢问、善问,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辩驳别人,发表相反意见。在课堂互动中交换思考所得,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答案,真正体验探究的乐趣。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量多地动手操作。俗话说:“眼过千道,不如手做一遍”。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也就是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过程。

(三)个性阅读,力求阅读客体的有声有色。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个体调动全部的心智和情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把握其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及其意义,从而对作品产生见仁见智的个性化理解的教学方法。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尊重阅读主体的自主性,倡导阅读实践的探究性,承认阅读结果的差异性。那么,如何构建适合自己的个性化阅读呢?

从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来看,个性化阅读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个性化阅读应体现阅读主体的自主性;(2)个性化阅读应体现阅读实践的探究性;(3)性化阅读应关注阅读过程的调控性。据此,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大体可以分为:

1、引导批注阅读。批注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感知,对语文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文字加以标记。

2、强化“阅读反思”。阅读过程的自我把握、反思和调控,是学生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阅读期待”强化“阅读反思”,在自我反思、调控中,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改进学习行为。一般地说,实现阅读的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一是学生自我思考;二是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三是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3、注重延时评价。因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所以运用延时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倘若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的问题给予终结性的评价,势必会扼杀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

(四)多元阅读,提倡阅读方式的多姿多彩。

阅读在发展,阅读的形式也应是多种多样的。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美食家用舌头阅读酸甜苦辣。这一切阅读都和书本的读者共享辨读与翻译符号的技巧。阅读在发展,它是一种潮流,它是一种趋势。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器官与外界的接触,都可以看作是一种广义的阅读。

1、多元化的朗读方式促进学生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初读感受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内涵,四读高效运用,让课堂充满朗朗的阅读情味,让阅读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生命力和感受力。

朗读多了就会促进理解,教师要重视阅读量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读书很重要,不仅积累知识,习得语感,更重要的是阅读还能教会我们驾御文字。通过诵读感知文章,打开学习语言的窗口,增加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朗读要重视理解的直觉性,敏锐地识别语言的内涵和情味好坏。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能体味到知识与技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激发出学习兴趣。在朗读的亲切体会中,学生就能够讲内容和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诵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内涵,体会到韵味,感受到美感。语言的味道在朗读中受到第一感染,熏陶,语言的魅力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实现内化,学得真知。

2、粗读浏览、精读研究、快读和慢读共同进步。如果我们在阅读中将精读和慢读结合起来,就能撷取丰硕的果实,实现阅读能力的最优化提升。

略读史针对快速浏览信息而言的,是书目、标题、文章内容、有用信息的筛选,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筛选信息。精读则是针对重要信息而言的,对精词、好句、好段的揣摩,欣赏,实现语言精髓的有效汲取和提升。在略读和精读的交替中,学生可以增加阅读的质量,提升阅读的效率,提高阅读的能力。

3、制作阅读笔记,凝聚知识宝库。阅读讲究眼到、手到、口到、心到,读书做笔记,会使阅读效果提高,做笔记在阅读积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教师要教育学生制作好阅读笔记,重视下面的制作方法:

(1)卡片式笔记,这样归类整理、管理使用能记录经典的语段,帮助收藏重要的阅读资料。

(2)摘评式笔记,在摘抄的过程中发表对人和事情的看法和观点,讲解理由,这样能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剪贴式笔记,摘抄相对比较费时间,通过剪贴可以实现更好效率的提高,在剪贴过程中分类别整理,例如祖国风情,历史长河,科技博览,动物世界,音乐无限,名人故事等。

4、重视网络阅读,提升阅读宽度。上网事开拓学生视野的好途径,学生在网络阅读,可以更便捷地选择,使用发帖、跟帖、回帖等手段,加强阅读反馈,实现思想交流,升华阅读感悟,提高阅读效率,拓宽阅读视野。学生在网络阅读中,能够形成知识储存,积累写作素材,通过旁征博引,妙语如珠,来使文章流光溢彩,美妙绝伦。

原生态范文第9篇

关键词:原生态舞蹈 灯会秧歌 民间艺术

灯会秧歌传入建昌县的时间大约是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距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灯会秧歌的伴奏以锣、鼓、钹、唢呐为主,其中唢呐是在清末时期才加入的,唱小曲时另外有笛子、胡琴、大板、小板伴奏。早期的灯会秧歌还只是以唱为主的伞头秧歌,直到光绪初年,一些地区戏曲艺术和民间舞蹈融入了灯花秧歌,使其角色和道具也发生了些许变化。民国以后,高跷与灯会秧歌相结合,形成了“高跷灯会秧歌”,同时又引进了龙舞,出现高跷与龙共舞的“高跷龙”。建国以后,舞狮子、跑旱船等表演形式也进入了秧歌小场。但如今的雷家店乡、黑山科乡等地区的灯会秧歌仍以地秧歌为主。

一、表演灯会秧歌的人物形象

灯会秧歌的表演人物有伞头、公子、老太婆、挎鼓、打棒、老侩以及灯官等。其中灯官是最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始于明代,最初灯官、娘娘、师爷均骑马表演,后演变成坐轿。在秧歌表演的三天时间里,灯官始终伴随在秧歌队伍中,即可以审案,又可以调节民事纠纷,如有告状、民间冤情等,灯官经过审理,有权利将其判刑并于当地衙门收监,直到来年再办灯会秧歌时,灯官才能重审此案。据传说,灯官是天神派下来到人间的,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晚上,灯官随着秧歌队伍四处巡察,他在巡察中主要是接待民众的喊冤告状,而后根据被告的罪行当场宣判。最关键的是,地方的衙门也尊重灯官的宣判结果,真的会将被告收监入狱。如果被告不服,那也得等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再行申诉。所以,在几百年前,广大民众对“灯官秧歌”喜爱和期盼的理由不仅在于它所营造的喜庆、欢乐气氛上,更有灯官可以为民伸张正义,可以为饱受冤屈且告状无门的受害者报仇雪恨。因此说,“灯官秧歌”的产生和传承,也是民众对“清官”的一种寄托,是对公平社会的一种祈盼。“灯官秧歌”的这种特殊性是其他任何秧歌无法比拟的。“灯官秧歌”中,“灯官”实际上是一个团队,由九人组成,即:灯官、师爷、灯官娘娘、丫鬟两人、轿夫两人、皂吏两人(俗称“衙役”),均是古装打扮,滑稽、憨态。在灯官巡察中,上述九人各自以扮演的角色进行表演,也有“升堂”、“问案”、“审案”、“打板子”、“判案”、“退堂”等等表演情节和过程,极具戏剧性、娱乐性。

二、灯会秧歌表演的行当

灯会秧歌行当古老,服饰古朴,头饰讲究,脸谱变化大.灯会秧歌中女角所佩戴的“特大花山”是其一大特色,一般的花山只有60厘米高,而灯花秧歌中的“特大花山”则有一米左右高,最高的可达1.4米。它们有的呈山形,有的呈扇形,数十人的秧歌队扭动起来,一步一摇,远看像一片花海,近看如孔雀开屏。这个“特大花山”是在清代中后期,因关内传入的汉族秧歌逐渐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而形成的,由起初的“包头”慢慢演变成“花山”,并不断增高发展为“高花山”。可以说灯会秧歌的“特大花山”正是汉族舞蹈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互相融合演变的成果。

灯会秧歌表演时,前边是狮子、龙灯,中间是秧歌队,最后是灯官,可达100多人。出会先拜庙、撒灯,后踩街。其大场舞可跑出“八宝”、“前后关门”等三十多种图案,有收有放,有张有弛,活而不乱,是高潮所在。小场舞蹈绚丽多姿,有各种道具秧歌、绝活、戏出表演。

旧时,每年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的夜晚,各村的秧歌会都要进行“撒路灯”,即用煤油拌高粱壳或棉花籽,于天黑时将其点燃后在村内沿路泼撒,这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撒路灯”。每次的“撒路灯”都有不同的意义,正月十四为“人灯”,是在村内四处拨撒,愿能保佑一年人丁兴旺;正月十五是“神灯”,在庙宇前拨撒,意为将神请到家中,保佑一年五谷丰登;正月十六是“鬼灯”,只能在村头路口以及家门口拨撒,意为驱鬼除邪。在“撒路灯”的同时,秧歌队就跟在撒灯队的后面进行表演,颇具傩仪之遗风。据当地老人回忆:民国初年“挎鼓”角色的上衣背后还缀有“乡人傩”字样。

三、灯会秧歌的文化艺术价值

(一)灯会秧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民俗、科学价值

建昌地处辽西走廊,是中原文化和东北文化的碰撞、融合、变异必经之路。而春节、元宵节又是汉民族的重要节日,所以撒灯习俗一直延续下来,撒灯和灯会秧歌的莲花灯,花山都是人们祈盼幸福祥和团圆的心理和追求,灯官也是百姓呼唤青天,祈盼天人合一的标志,和现在提倡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灯会秧歌大场舞蹈有三十几种舞蹈造型,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也张扬了辽西人的本色和特点。还有诸如道具秧歌龙灯、旱船、水族怪、中八仙等,如果全面恢复的话,更会给灯会秧歌锦上添花,所以灯会秧歌是研究古代历史、民俗、人文、美学的一份重要的民间舞蹈活化石。灯会秧歌濒危状态相当严重,很多老艺人已相继过世,有些行当正在消失,有些服饰、头饰已被现代的戏扮头面所取代,撒灯也正在被城乡的烟花爆竹而取代,灯官也不再审案,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坐在轿子里憨态可掬的“徐九经”。原汁原味的灯会秧歌正在被人们淡忘。鉴于此,葫芦岛市“非遗”领导小组和专家做出五年保护计划:2006年,争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在雷家店乡彭杖子村建立“灯会秧歌”保护基地,并对其他民间舞蹈进行普查;2008年,对其他流传在建昌的道具秧歌,如“装柜”、“龙灯”、“中幡马叉”、“水族怪”、“中八仙”、“背阁”、“抬阁”、等予以抢救性保护和恢复,并制作光盘及文字资料;2009年,在建昌搞一次辽西各类秧歌汇演,展示“非遗”成果,并邀请专家进行交流和提交论文进行研讨;2010年,“灯会秧歌”保护基地结合建昌县旅游开发对外开放和展览。

(二)灯会秧歌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价值,在当地以及省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这一民间舞蹈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和谐,同时还体现了当地老百姓祈盼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社会公平、公正的美好愿望。但如今,由于一些老艺人的相继过世,后继乏人,使灯会秧歌正面临继续传承的窘境,舞种生存遇到危机,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和发展。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象征,同样灯会秧歌作为辽西的文化艺术也是辽西的身份象征之一。它在经厉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的形成和完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舞蹈语汇和精湛的表演形式,是及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蕴含着大量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审美情趣、历史信息等,对中国民间舞蹈的研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其作为一种表演性的艺术形式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它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而产生变化。我们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它不断改造和更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吸收其他文化精髓,使之适应本民族的文化内涵,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活力。在继承的基础上,紧跟社会发展,以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创新精神,推动辽西秧歌文化的前进,永葆民族传统文化勃勃生机与兴旺发达。

参考文献:

[1]王鹏龙,李富华,陈纪昌.同朔地区踢鼓秧歌的仪式与文化内涵[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8,(04).

[2]王静怡,周甬琴.胶州秧歌城乡传承体系之比较――以胶州秧歌艺术团和东小屯村秧歌队为个案[J].齐鲁艺苑,2012,(05).

原生态范文第10篇

整个云南菜系大体由三个地区特色构成:滇东北地区、“滇南地区”、“滇西地区”。其中,“滇西地区”因连接,与缅甸、老挝接壤,丰富的民族元素造就了异域风情,其烹调特色因受藏族、回族、寺院菜影响而独树一帜。

在怒江州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中,酒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杵酒

当地称其为水酒。是一种用粮食经过蒸熟冷却后加入甜酒曲,然后发酵而成的粮食酒。酒的度数只有17度左右,口感绵软,后劲较大。

怒江鱼

怒江江鱼无鳞,皮厚、肉紧、味鲜,最为有名的是大头鱼、墨瓜鱼,蛇鱼、石扁鱼等。这些“土著鱼”能在湍急的江河中生长并繁衍后代,肉质细嫩、丰腴味美,可与著名的“大理弓鱼”比美,堪称佳肴上品。坐于江边,拾柴点火,吃烤鱼,喝着火辣辣的“土著”酒,惬意无比!

将军鸡:

有保健功效的怒江传统炖菜。将火腿油(约150克)放入锅中加旺火,鲜鸡肉切块入油锅煎炒,变色后加盐、水以及由天然植物药草配成的“将军渡”粉末,旺火炖10~20分钟后即可食用。本菜肉质香脆可口,汤平和浓香,有滋阴壮阳、清热解毒、提神滋补、改善血液循环之功效。

同心酒

傈僳族待客的最高礼遇,也是怒江最受游客欢迎、参与性与娱乐性高度结合的特色文化。远方的客人到来时,主人在门口手捧盛满香醇美酒的竹杯,唱起祝酒歌。第一杯为“交杯酒”,意为从今以后就是朋友:第二杯为“拥抱酒”,意为朋友之间亲善、友爱和真诚;第三杯为“同心酒”,意为今后将齐心协力,同心同德。

锅子

腾冲祭祖活动后的食物。煮好的汤菜加入盐巴、味粉、草果面等调料后放进土锅里,接着依次按酥肉、笋片,黄皮等顺序在锅腹内一层层均匀铺开,最后放上蛋卷,点缀葱花即成。

烤乳猪

当地民族的传统美食。选用二至三月大、体重十五斤至三十斤的乳猪,去内脏后涂香油,架于栗炭上慢烤,一边撒辣椒,草果面、花椒等作料,烤熟后焦黄香嫩、香脆可口。

大救驾

是腾冲县最出名的小吃,是炒饵块的一种。饵块切成小片,加火腿、鸡蛋、肉,萝卜、番茄等爆炒而成。配一碗酸汤(即后面提到的干腌菜汤)上桌,爽口、开胃又益于消化。相传,明永历帝逃亡至腾冲一带时,饥饿交加时,吃到一家好心农户的炒饵块,明永历回味之余感叹:“救了朕的驾!”于是,大救驾名声不胫而走。

手抓饭:

富有僳傈族风味特色。本地特产的香米煮熟后倒在洗涤干净的簸箕内,在米饭上放上切成小块的黄焖小猪肉、火烧鸡,熟火腿和油煎土豆、凉拌鱼腥草。清煮南瓜及特色作料,然后盛一碗鲜鸡汤在每一个客人前面。

侠辣和巩辣

怒族语中侠辣指肉炒酒,巩辣指蛋炒酒,是用当地一种很香的漆油将鸡肉或鸡蛋炒熟,加入烧酒放在小火上蒸煮五六分钟后而成。

挑手鱼

挑手鱼第一胸鳍为一根硬刺,其内侧均具锯齿,捕捉时若被刺伤,出血并钻心的疼,有时还伴有发寒发热,故名曰“挑手鱼”。挑手鱼肉嫩、味美、无绒刺,有补血、滋肾、调中、助阳之功。主治腰膝痛疼、久病体虚、小儿疳积、衄血、鼻血、黄胆、虚火及助伤口愈合等症。傣族、景颇族喜欢加酸笋子煮食,汤奶白、气清香、味酸甜适中,食之大开胃口。

进人德宏地界,来到瑞丽江边,众多的少数民族美食中,以傣家菜和景颇族菜最为出名。傣家菜特点是酸、甜、苦、辣、生。酸有酸扒菜、酸腌鱼、酸笋煮鸡等;甜品有西瓜、菠菜、芒果;辣食有红小米辣、灯笼辣、象鼻辣等;生食有生肉、生鱼、生蚂蚁蛋等。其中,酸居菜味之冠。

景颇族菜的主旋律是“清淡、辣、酸、苦、香”,菜肴中以“春菜”最富特色。景颇族喜欢把野菜、野果春后做菜,既可以下饭,又可以治病。

上一篇:生态农庄范文 下一篇:生态环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