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原生”激活原创

时间:2022-10-10 12:44:46

经过大半年的筹划,《广播歌选》以全新的面貌刊出了!

所谓“全新”者,是指它从2010年第一期起,开宗明义,把推广、赏析、介绍中国各民族“原生民歌”作为办刊主旨,从而为弘扬中国“原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这样的抉择,不仅在《广播歌选》近三十年的历史上是全新的,就是在20世纪以来数以百计的歌曲期刊中也是头一次。仅此,我们有理由向该刊全体筹办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曾几何时,在前所未有的现代化浪潮一次又一次的冲撞下,以民歌为代表的各类传统音乐品种一回又一回地被疏远、被漠视、被挤压甚至被淡忘,出现了令人扼腕的“生存危机”。直至新世纪之初,也许是出于守护传统的某种文化自觉,学者、媒体几乎同时不约而同地在“民歌”前面加上一个新的前置词――“原生”或“原生态”,似乎想以此表示他们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威慑“文化多样性”大趋势的一种无声的抗争,并呼唤久违的民间歌唱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于是,倏忽之间,“原生民歌”“原生态民歌”之称,传布天下,成为近十年来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原生民歌”之声,从各级电台电视台到民众日常自娱,时有所闻。人们或许要问,真的是“原生态”这个词改变了传统“民歌”的生存状况吗?我不敢贸然作答!或许是,或许不是但我可以肯定地说:在当代这样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将“原生”加在民歌前面,有它特定的时代含义。至少,面对传统民歌日益被“边缘化”的境况,“原生态民歌”一词的行世,是守护者的一种强烈呼喊,也是他们唤起全社会关注传统文化的一个警号!

中国民歌自“诗三百”始,数千年间,一直保持着它顽强的生命力,飘洒着充溢天地的“大美”,蕴含着鲜活的民族情愫。无论哪个时代的人,读它、听它、唱它,都立即会为这种永不枯竭的生命力、淳朴的自然美和鲜活性动容。这是因为,民歌是一种文化,一种由无数代、无数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创造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本质是一个“真”字真人、真情、真唱,诚如明代大文学家冯梦龙所言世上“但有假诗文,而无假山歌”。在人类文化中,应当说,真,是天底下的“第一人文品格”,而民歌,又是这“第一人品”的杰出代表。由真而善,由真而美,千百年来,民歌就是以它的真、善、美特质,哺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然而,面对此起彼伏的现代文化思潮,面对适应现代生活而产生的现代音乐、通俗音乐、旅游音乐、城市音乐、影视音乐的新格局,面对音乐日益通俗化的大趋势,民歌的上述美质已因自身存在的困境而被逐渐消解、丢失……于此,为唤醒人们的文化记忆,强化它与生俱来的特质、美感,“原生”“原生态”应运而出。为今人对传统文化的再认识、再诠释、再张扬,注入一种新理念为民歌再度进入当代音乐生活,给了一种新动力!同时,也为“捍卫”民歌文化属性的“本真性”、揭示其内涵的巨大美感,争取到宝贵的历史机遇。

是的,我们会一直谈论“原生民歌”,鼓吹“原生民歌”,将推展“原生民歌”的事业进行到底!因为在当代形形的文艺体裁中,惟有它和所有的“原生艺术”追求源头和根本,崇尚原本和本真。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中永远有一股与传统相互接通的清纯溪流、有一块厚厚的热土,而与当下诸多“转基因”文化保持某种距离。保住了它,我们才不会丧失“记忆”,才会真正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

正是为了这一点,《广播歌选》才坚定地迈出这样一步!为此,我们不仅应该向它致意,更应该支持它、呵护它!让它为原生民歌、为音乐的原创性营造出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上一篇:《亿万中国心》 下一篇:第五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