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经济规划范文

时间:2023-12-19 11:21:52

开放型经济规划

开放型经济规划篇1

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推动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有力保障,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升开发开放水平、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创造了良好条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和内需潜力将得以充分发挥,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但同时也要看到,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还有待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任重道远。

二、从国家战略层面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通过重点地区的辐射带动,推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时期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大将基本建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创新区域发展制度体系作了总体部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条件各有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突破之地,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中部沿江地带最主要的经济和人口集聚地带,在全国区域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大背景下,编制实施《规划》,从国家层面和战略高度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中部地区和全国一样,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自身还面临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能够实现跨区域整合优化资源要素,探索科学发展、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在推进中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二是有利于协同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本质上实现了长江上中下游的联通,为构建长江经济带打通了“肠梗阻”,形成全流域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有利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的长江经济带。三是有利于引领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发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用,共同保护长江水资源水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绿色发展,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有利于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同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病”、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三、介绍一下编制《规划》的背景和过程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精神,深入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基础条件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力求既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又能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努力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长江全流域经济合作与开放开发,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并协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二是紧扣协同发展主线,把促进合作联动发展贯穿全文,着力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垄断,促进城市群合作联动、互利共赢,推动一体化发展。三是突出重点合作领域,以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开放合作6个方面为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任务和举措。四是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在建立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区际利益分享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统一市场体系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五是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把深化开放合作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推进城市群内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六是加强与其它规划相衔接,重点做好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及长江中游地区已出台的有关区域规划的衔接,并广泛听取三省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集思广益、多方论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四、《规划》确立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是什么

答:《规划》在全面总结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基础与一体化发展取得的进展,分析面临的良好机遇与严峻挑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机制,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积极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发展、合作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规划》强调了城市群发展要坚持的5条基本原则:一是顺应规律,因势利导。遵循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客观规律,统筹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打破行政壁垒,优化城镇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群健康有序发展。二是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发挥各地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促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积极探索重大项目、平台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深化向东、向西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三是生态优先,永续发展。进一步强化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开发管控,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两型”发展道路,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四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面向城市和区域转型发展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通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城市强、区域强的通道,探索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五是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等对接合作,以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改革,支持先行先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部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规划》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大战略定位:一是中国经济新增长极。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创新基地,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支撑,构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二是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完善城市群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布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转移就业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建设与山脉水系相融合的宜居宜业城市,打造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典范,促进城乡融合互动。三是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以长江黄金水道和重要交通通道为纽带,畅通内外联系,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深化全球合作和国际交流,打造内陆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合作的先行示范区。四是“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加快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型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新经验、提供典型示范。 《规划》还提出了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分解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事业、城镇化水平四个方面,并对2030年的发展远景进行了展望。

五、《规划》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规划》明确了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规划》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支持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进美好家园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规划》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能源保障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规划》强调要依托城市群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生态文明共建方面,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共同构筑生态屏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在公共服务共享方面,《规划》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六、《规划》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改革创新

答:长江中游城市群涉及湖北、湖南、江西3省共31个市,推进协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创新协调区际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在这方面没有先例可循,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规划》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作为城市群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贯穿于规划全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城镇联动和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促进城市群规划统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探索“城市病”问题解决途径,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机制,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和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二是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与城市交通发展改革创新。建立适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探索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施高效统一规划管理,促进城市群交通联动共享;探索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业务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开展铁路、公路、港口投融资和收费价格改革,建立跨三省区域铁路、公路共同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三是推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区域水利项目合作机制,探索建设水资源一体化协作平台,统筹规划区域内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建立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供水水价、上网电价和财政、金融、土地等配套支持政策;强化流域和城乡水资源综合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四是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产业政策对接,建立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逐步统一城市群内土地、环保等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城市群产业合作平台;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城市群企业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面向市场需求,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作攻关创新。五是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逐步统一城市群工业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合作,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快速通报机制,共同应对区域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共同实施水环境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推动跨界水污染防治,联手防治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监管执法联动,建立健全跨行政区的环境治理跟踪机制、协商机制和仲裁机制等。六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向基层延伸,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支持各城市行业协会成立联盟,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同维护区域行业发展秩序;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服务质量评估,推进地区间检验检测资源共用共享;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跨区域联合执法、警务协作与协同处置。

七、如何通过深化开放合作来促进城市群发展

答: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能否进一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合作联动发展,对实现黄金水道上中下游要素自由流动、构建长江经济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在城市群内部要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等。另一方面,要推动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为此,《规划》强调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加快武汉、长沙、南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不断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一是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积极参与和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建多层次对外交通运输通道;加强沿江各口岸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口岸综合服务体系和口岸联络协调机制;推动沿江通关协作,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在符合全国总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支持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联手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商务信息互通共享,共同做大做强“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会展品牌,完善城市群联合招商和贸易平台,合作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完善国内区域合作。共建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等协作联动,发挥承上启下、通江达海的关键作用,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共同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积极开展跨区域能源合作,支持输电通道、煤运通道、油气管道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共建,多渠道保障能源供应。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合作,引导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向城市群转移;积极开展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三是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加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在经贸投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科教文化、友好省州和城市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在港口建设与运营、临港经济发展、航运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开展与莱茵河流域有关国家(城市)和非政府组织在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建筑节能、新型材料、水质保障、动物保护、防洪治患等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拓展与其他区域合作。

八、如何保障《规划》实施

答:作为国家批复的我国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组织实施好《规划》至关重要。由于这一规划涉及中部沿长江的三个省,又是以城市群的合作为主,组织协调难度较大,需要处理好国家意志与自身需要、协同发展与合理分工、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等诸多关系。各有关方面要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工作,共同推进《规划》的落实。

江西、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作为《规划》实施的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当前要着力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有关专项规划,依法落实《规划》明确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分工、分解工作进度。二是全方位开展宣传学习和动员部署,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动员、报道和解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完善高层定期会商机制和工作务实推进机制,共同谋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时解决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四是认真梳理《规划》中明确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建立城市群建设项目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五是根据《规划》明确的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急到缓,确定合作发展的内容与重点,积极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支持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指导和帮助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适时会同江西、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开放型经济规划篇2

大力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2005年,美国通过新的综合性能源政策法案,确立美国未来能源政策的法律基础。2007年,美国通过《低碳经济法案》,明确促进零碳和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目标。同年,美国通过《美国气候安全法》,实施超标排放额的购买制度。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以立法形式把低碳经济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4]2007年,英国出台全球第一部《气候变化法》,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立法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的国家,[5]英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走在全世界的前列。[6]2009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和规划“碳预算”的国家,确立了碳排放目标和低碳发展计划。[7]发达国家在工业发展初期,物质消耗总量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而同比增长甚至更高,但在工业化实现转轨后的特定阶段,经济增长时物质消耗呈略低甚至下降趋势,出现倒U型结构模式,这是脱钩理论分析的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之间的相应关系。正是认识到经济增长与物质消耗由耦合走向脱钩的最终发展态势,使得西方发达国家先后采纳完善系统的立法规划推动低碳经济的战略发展。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的最终途径。因此,从日本的系列能源法规到英国的《气候变化法》,再到美国的《气候安全法》,都显示出发达国家意图把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消耗脱钩的战略选择。

借强力政策刺激低碳经济发展

1999年,欧盟国家开始推行节能减排的低碳税制政策。2000年前后,欧盟开始实施碳交易政策,[8]通过排放量交易政策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北欧国家先后在高排放行业开始征收“地球变暖对策税”。英国通过气候变化税、碳基金、资金补贴、碳交易、减排监测报告和独立认证等一整套政策实现低碳经济战略规划和立法规定。[9]2009年,美国开始贯彻绿色能源政策,明确可再生能源在发电量中所占的比例;对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实施排放权交易等。[10]2007年,日本开始实施环境税收政策,对环境污染重户课以重税,对节能减排效应好的高排放用户实施减税。2009年,日本重启“太阳能鼓励政策”,制定“领跑者制度”,推广节能建筑。实践证明,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基本遵循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曲线规律,即从碳排放强度到人均碳排放量再到碳排放总量的倒U型曲线规律过程。这三个曲线过程形成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总量高峰期到碳排放总量下降期四个阶段。而低碳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借助的技术手段截然不同,第一阶段主要借助能源和碳密集型技术进步,第二阶段主要借助经济增长驱动,第三、四阶段主要借助碳减排技术。[11]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基本走过第一个发展阶段,正在由二、三阶段向第四阶段过渡。所以,从英国的碳基金政策到欧盟的碳交易政策,从美国的绿色能源政策到日本的领跑者计划,发达国家都借助各种碳减排政策推动本国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社会进步与环境污染脱钩的战略规划。

建设低碳社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

建设低碳社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发达国家中日本最为突出。日本国内能源匮乏,一贯大力倡导建立“低碳型社会”。福田康夫时代,日本就开始着手以能源和环境的高新技术开发和运用打造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2008年,日本《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提出了建设低碳社会的重大举措,通过“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建设低碳社会。生活领域让消费者全部消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视化,推行绿色积分制度;家电领域推行“领跑者计划”,对低碳排放量家电购置进行补贴;住宅和办公领域制定“低碳化住宅建设标准”,推进绿色信息通信系统;交通运输领域确定二氧化碳排放量课税标准。[12]丹麦为建设“低碳生活”倡导低碳出行的自行车运动,首都哥本哈根成为世界首座“自行车之城”,自行车代步已成为丹麦建设低碳社会的文化符号。[13]2009年,韩国在全国实施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二氧化碳储值卡”计划,鼓舞民众参与低碳社会建设。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生态创新不可能一次实现。所以,高碳经济到低碳经济的转型轨迹绝不是坦荡通途的线型道路,而是人类环境质量的“过山车”。而要削减过山车轨迹的峰度和上坡路的里程,低碳社会建设无疑是最佳选择。因为低碳社会的整体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是控制过山车的峰顶不高于人类持续生存的生态阀值,是削减过山车低谷路线尽早经过拐点的不二选择,[14]这也是发达国家不遗余力推进低碳社会建设的终极原由。

开放型经济规划篇3

一、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具备哪些基础和条件

答: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湖北省武汉市、黄石市、鄂州市、黄冈市、孝感市、咸宁市、仙桃市、潜江市、天门市、襄阳市、宜昌市、荆州市、荆门市,湖南省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衡阳市、娄底市,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鹰潭市、新余市、宜春市、萍乡市、上饶市及抚州市、吉安市的部分县(区),国土面积约31.7万平方公里,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万亿元,年末总人口1.21亿人,分别占全国的3.3%、8.8%和8.8%。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长江中游城市群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自古以来就有着特殊的文化渊源,经贸往来非常密切,具有发展成为跨区域特大型城市群的深厚基础。交通基础优越,临江达海,经济腹地广阔,拥有一批现代化港口群、区域枢纽机场以及铁路、公路交通干线,基本形成了密集的立体化交通网络,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在全国综合交通网络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经济实力较强,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优势明显,工业门类较为齐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现代产业体系。城镇化基础良好,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生态环境容量较大,城乡区域发展趋于协调,201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55%。合作交流密切,目前区域内跨省交流合作平台已达30多个,自2012年初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订以来,基础设施、产业、市场、社会事业等重点领域合作迅速展开,各省会城市先后签署《武汉共识》、《长沙宣言》等协议,咸(宁)岳(阳)九(江)小三角、九江与黄冈跨江跨区合作开发、新(余)宜(春)萍(乡)与长株潭合作等重点地区一体化发展积极推进。

随着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推动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有力保障,也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提升开发开放水平、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创造了良好条件,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比较优势和内需潜力将得以充分发挥,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但同时也要看到,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机制还有待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任重道远。

二、从国家战略层面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近年来,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区域经济增长格局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通过重点地区的辐射带动,推动了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明显增强,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时期中央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将基本建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创新区域发展制度体系作了总体部署,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完善区域政策,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并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作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重要内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发展条件各有特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中部地区、长江流域是缩小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突破之地,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中部沿江地带最主要的经济和人口集聚地带,在全国区域发展和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大背景下,编制实施《规划》,从国家层面和战略高度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正当其时、意义重大。一是有利于引领和带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中部地区和全国一样,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自身还面临着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双重任务,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能够实现跨区域整合优化资源要素,探索科学发展、合作发展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在推进中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二是有利于协同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在本质上实现了长江上中下游的联通,为构建长江经济带打通了“肠梗阻”,形成全流域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有利于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横贯东西、辐射南北、通江达海、经济高效的长江经济带。三是有利于引领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有利于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发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用,共同保护长江水资源水环境,促进人水和谐、绿色发展,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总结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和做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有利于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之间、区域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同发展,能够有效解决“城市病”、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三、介绍一下编制《规划》的背景和过程

答:党中央、国务院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高度重视。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有关问题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2012年8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43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开展战略合作,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2013年3月,湖北等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加快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请示》(鄂政文〔2013〕10号),国务院将此件转我委,要求商有关部门研究办理。

为落实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和《若干意见》要求,我委积极主动与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加强联系沟通,推进相关基础性研究和规划编制前期工作。2013年9月,我委组织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讨论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有关问题,就进一步推进工作进行了部署,正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2014年4月,我委在各省规划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规划》汇总稿,随后组织三省发展改革委和有关研究机构进行了两次集中修改,形成《规划》(征求意见稿),7月和12月两次征求了委内15个有关司局意见,并根据司局意见对规划稿进行修改完善。10月初,我们将《规划》送国务院33个部门和单位,以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人民政府征求意见。9月和12月,我委还组织召开了两次专题会议,研究讨论规划编制和报送有关问题。根据各方面的反馈意见,我们又对规划稿作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和提升,经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后,形成《规划》(送审稿)报国务院审定。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等精神,深入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基础条件及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力求既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又能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努力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化长江全流域经济合作与开放开发,共同努力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中国经济新支撑带,并协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二是紧扣协同发展主线,把促进合作联动发展贯穿全文,着力突破行政区划限制,打破地区封锁和市场垄断,促进城市群合作联动、互利共赢,推动一体化发展。三是突出重点合作领域,以城乡统筹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共建、公共服务共享、深化开放合作6个方面为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合作任务和举措。四是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在建立完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区际利益分享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统一市场体系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五是坚持开放合作发展,把深化开放合作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推进城市群内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现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六是加强与其它规划相衔接,重点做好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及长江中游地区已出台的有关区域规划的衔接,并广泛听取三省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的意见,集思广益、多方论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

四、《规划》确立的发展思路和战略定位是什么

答:《规划》在全面总结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合作基础与一体化发展取得的进展,分析面临的良好机遇与严峻挑战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规划强调,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完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机制,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积极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转型发展、合作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规划》强调了城市群发展要坚持的5条基本原则:一是顺应规律,因势利导。遵循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客观规律,统筹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政府引导和协调作用,打破行政壁垒,优化城镇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群健康有序发展。二是优势互补,开放合作。发挥各地资源要素禀赋比较优势,促进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积极探索重大项目、平台共建和利益共享机制,深化向东、向西开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打造内陆开放高地。三是生态优先,永续发展。进一步强化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控制开发强度,加强开发管控,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走“两型”发展道路,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四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面向城市和区域转型发展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通从科技强到经济强、城市强、区域强的通道,探索城市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五是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城乡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和公共服务等对接合作,以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为突破口,不断深化改革,支持先行先试,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中部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规划》明确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大战略定位:一是中国经济新增长极。通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创新基地,提升城市群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支撑,构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二是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先行区。完善城市群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空间布局,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镇发展与产业支撑、转移就业和人口集聚相统一,建设与山脉水系相融合的宜居宜业城市,打造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典范,促进城乡融合互动。三是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以长江黄金水道和重要交通通道为纽带,畅通内外联系,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深化全球合作和国际交流,打造内陆地区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合作的先行示范区。四是“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加快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建立跨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联动机制,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型城市群,为全国“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积累新经验、提供典型示范。

《规划》还提出了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分解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事业、城镇化水平四个方面,并对2030年的发展远景进行了展望。

五、《规划》提出了哪些重点任务

答:《规划》明确了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五个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规划》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依托沿江、沪昆和京广、京九、二广等重点轴线,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发展格局,支持省际毗邻城市合作发展,推进美好家园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规划》围绕提高综合保障和支撑能力,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水利基础设施体系、能源保障体系、信息基础设施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互通和现代化水平。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规划》强调要依托城市群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共同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基地,有序推进跨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生态文明共建方面,着眼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健全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联动机制,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共同构筑生态屏障,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格局。在公共服务共享方面,《规划》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全面加强教育科技、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文化繁荣,联合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六、《规划》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改革创新

答:长江中游城市群涉及湖北、湖南、江西3省共31个市,推进协同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如何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创新协调区际利益关系的体制机制,在这方面没有先例可循,具有相当大的难度。《规划》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作为城市群发展的支撑和动力,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贯穿于规划全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城镇联动和城乡统筹发展机制。促进城市群规划统筹、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探索“城市病”问题解决途径,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机制,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进城乡统一要素市场建设和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二是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与城市交通发展改革创新。建立适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探索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实施高效统一规划管理,促进城市通联动共享;探索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长江中游城市群物流业务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降低物流企业成本;开展铁路、公路、港口投融资和收费价格改革,建立跨三省区域铁路、公路共同投资建设及经营管理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三是推动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区域水利项目合作机制,探索建设水资源一体化协作平台,统筹规划区域内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建立政府和市场有机结合的机制,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供水水价、上网电价和财政、金融、土地等配套支持政策;强化流域和城乡水资源综合管理,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四是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产业政策对接,建立健全产业转移推进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逐步统一城市群内土地、环保等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搭建城市群产业合作平台;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建立城市群企业信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面向市场需求,加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协作攻关创新。五是共建跨区域环保机制。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治,逐步统一城市群工业项目、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强应急联动机制合作,建立突发环境事件快速通报机制,共同应对区域突发性生态环境问题;共同实施水环境保护战略行动计划,推动跨界水污染防治,联手防治大气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监管执法联动,建立健全跨行政区的环境治理跟踪机制、协商机制和仲裁机制等。六是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向基层延伸,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逐步推行网格化管理;支持各城市行业协会成立联盟,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共同维护区域行业发展秩序;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服务质量评估,推进地区间检验检测资源共用共享;创新和完善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合理分布和社会融合;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跨区域联合执法、警务协作与协同处置。

七、如何通过深化开放合作来促进城市群发展

答: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东启西、连南接北,能否进一步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合作联动发展,对实现黄金水道上中下游要素自由流动、构建长江经济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在城市群内部要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通、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等等。另一方面,要推动对内合作与对外开放相互促进,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为此,《规划》强调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完善对外开放格局,加快武汉、长沙、南昌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大力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不断深化国内外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一是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积极参与和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构建多层次对外交通运输通道;加强沿江各口岸监管平台建设,完善口岸综合服务体系和口岸联络协调机制;推动沿江通关协作,实现区域通关一体化;在符合全国总量控制目标的前提下,支持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联手打造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实现商务信息互通共享,共同做大做强“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会展品牌,完善城市群联合招商和贸易平台,合作开拓国际市场。二是完善国内区域合作。共建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加强与长三角、成渝城市群等协作联动,发挥承上启下、通江达海的关键作用,推动上中下游协调发展、沿海沿江沿边全面开放,共同构建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格局;积极开展跨区域能源合作,支持输电通道、煤运通道、油气管道等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共建,多渠道保障能源供应。进一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合作,引导沿海地区资金、技术向城市群转移;积极开展与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三是大力推进国际合作。加强与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在经贸投资、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科教文化、友好省州和城市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在港口建设与运营、临港经济发展、航运服务等领域的合作,开展与莱茵河流域有关国家(城市)和非政府组织在城市规划、公共交通、建筑节能、新型材料、水质保障、动物保护、防洪治患等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拓展与其他区域合作。

八、如何保障《规划》实施

答:作为国家批复的我国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组织实施好《规划》至关重要。由于这一规划涉及中部沿长江的三个省,又是以城市群的合作为主,组织协调难度较大,需要处理好国家意志与自身需要、协同发展与合理分工、政府引导与市场决定等诸多关系。各有关方面要提高认识、紧密合作、扎实工作,共同推进《规划》的落实。

江西、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作为《规划》实施的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落实工作责任。当前要着力推进以下五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有关专项规划,依法落实《规划》明确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分工、分解工作进度。二是全方位开展宣传学习和动员部署,采取各种有效形式进行动员、报道和解读,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进一步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完善高层定期会商机制和工作务实推进机制,共同谋划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大事项,及时解决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四是认真梳理《规划》中明确的重大事项、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结合各地实际研究建立城市群建设项目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五是根据《规划》明确的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急到缓,确定合作发展的内容与重点,积极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协同发展,支持省际毗邻地区合作发展。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指导和帮助解决《规划》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适时会同江西、湖北、湖南省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重大问题及时向国务院报告。

开放型经济规划篇4

关键词:黄河几字湾 一带一路 泵站

一、黄河几字湾经济区构想的战略背景

长期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三大”引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加快完善我国发展空间战略布局,打造经济发展“第四极”、“第五极”等新引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泵站”建设的加速,也将大力助推“一带一路”的深化与发展。

黄河几字湾地区,是由黄河流经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5省区所形成的几字湾环抱地带的白银、银川、包头、榆林、临汾等20个市(盟)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简称“20+1”)组成,总面积55.7万平方公里,辖164个县 (区)、人口4140万人(见图1)。该区域是我国罕见的能源富集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集区、边疆地区、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地区、传统特色农牧区、民族文化的主要发祥区,具有“七区合一”的显著特点。十多年来,黄河几字湾城市集群保持了全国乃至全球高速增长的态势,为全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国务院在这一地区陆续出台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总体规划》、《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兰州新区建设规划》、《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规划》、《吕梁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及《陕西西咸新区建设规划》共有9个之多,充分说明这一地区在全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的规划,将扭转该区域近几年由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和国内经济转型致使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发挥转型优势和能源聚集优势,促进腹地经济强劲增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成为新常态下国家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规划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重要战略意义

打造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推动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泵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又一重要引擎,是关乎国家长足发展与安全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

(一)对国内发展影响深远

建设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对国内发展而言,有利于凝聚和振奋民族精神,探索能源富集区转型成长的新路径,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1、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一区域曾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和璀璨的民族共融发展史,特别是陕北革命根据地为我党的壮大发展、凝聚并唤起全国各族儿女创建共和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全面统筹规划该区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推动这一典型地区实现良性快速发展,从根本上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维护多民族聚居地区的社会稳定,使这一古老而又伟大的地区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及“中国梦”的实践中,再次为凝聚民族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国家强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2、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有力的能源资源保障

我国对能源资源的刚性需求将持续,保障程度却在下降,支柱性大宗矿产品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趋强。黄河几字湾区域已探明煤炭储量、煤层气、天然气、石油、钠盐、稀土储量约占全国总探明储量的70%、50%、37.8%、17%、70%、90%,金属和其他矿产资源也非常可观。连续十多年来,这一区域以占全国不足6%的国土面积为全国提供了一半以上的动力能源。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有黄河水作适度保障,具备建立部级环境友好型综合性特大型能源化工基地和世界级涉能创新产业基地。

3、引导产业转移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新一轮全球化的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速,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以出口货代加工为主的中小制造企业,向劳动力和资源等更低廉的周边国家转移,或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处于长三角、环渤海“西向”转移和珠三角“北向”转移的交汇节点,是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点、热点地区。加强这一区域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梯度差异,合理引导新型制造业向我国中西部地区集聚。

4、实施“海洋强国”纵深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海强”应以“陆坚”为基础。将腹地经济板块同沿海经济板块的建设与发展放在一个重量级上,倾力谋划与打造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该区域民族和谐共融、鲜有边境安全隐患。十几年来(近两年受大势与转型影响除外),该区连续保持了高速的经济增长,平均增速达17.7%,GDP约占五省区的一半,超千亿的城市有九个(包头、鄂尔多斯超3000亿,榆林、呼和浩特超2000亿,1000多亿的有延安、吕梁、临汾、银川、朔州),是新时期实施“海洋强国”纵深战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坚实基地。

(二)外向发展战略意义凸显

建设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有利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化同中亚、东亚以及中东、欧洲的合作,强化我国在世界能源格局和世界格局中的话语地位。

1、优化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沿海、沿江、沿边开放正在不断向纵深发展,而内陆开放、西向开放、北向合作亟待深化与强化。需要乘“一带一路”建设之势,提高东部地区对外开放新水平,同时,通过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的建设,大力提升我国西部与北部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拓展内陆开放深度与广度,在空间上形成沿海、沿边和内陆开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东中西协调发展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2、“西进”战略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心”及连接欧亚大陆的要冲,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作为我国“西向”合作的强大引擎集群及坚实基地,发挥我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广阔的国内市场、高铁技术等优势,加速处于“上行期”的中国板块与处于“复苏期”的欧洲板块的深化融合,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我国与中东、中亚及欧洲的战略合作。

3、“北上”战略

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是中俄蒙三国间一片独有的具备良好工业基础、高速成长的城市集群,是三国间“资源相同共济、产业差异互补”的良好平台。发挥我国经济增长后劲强的优势,强化与俄蒙 “油、汽、煤、电、水”的直线合作,促动西伯利亚资源与“黄河几字湾”地区的直通管线建设(包括贝加尔湖的淡水管线);构建我国蒙西地区与蒙古南部地区“次区域国际合作经济带”,加速“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深化。

4、促进世界能源格局发生良性扭转

目前,我国的煤炭消费量、生产量已占据全球的一半,煤炭储量占全球的1/8。其中,黄河几字湾地区的煤炭产量、消费量、储量均已占据我国的大半壁江山。该地区与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共同形成了一个世界级的能源资源“隆起带”,其煤炭、煤层气、天然气、石油、森林、淡水等等资源远超中东地区(仅仅石油储量低十几个百分点)。因此,以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建设为依托,构建世界级“中俄蒙能源隆起带”,加速生成中俄蒙战略合作新框架,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建设,促进世界能源格局发生良性扭转。

三、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建设的发展基础及问题

(一)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发展基础

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具备能源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及一定的发展基础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该区以煤炭、石油、化工、冶金、装备制造为主要支柱的能源及其关联产业已具备相当规模;一批节能环保、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电、化、建一体化产业基地突起,电力、通信、市政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重要的骨干铁路、高速公路、航线、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基本骨架已经形成。该区域还是国家新能源基地、军工基地、综合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后发优势明显。

(二)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建设瓶颈

黄河几字湾区域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但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依然未解,严重制约能源资源明显优势的有效发挥,严重影响本区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驱动力和影响力持续增长。

1、总体战略规划和有效协调机制缺失、区域布局与合作格局亟待形成

区域内各市之间产业互动、产业转移、产业提升的相互关系尚没形成、上下游产业的有序合作及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缺失。这种状态致使不良后果频现:项目重复建设,工业布局单一,工业结构不合理,高耗能、原材料型的企业和产业比重大,高新技术投入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为此,导致 “一煤独大”问题相当严重、区内在建煤化工项目众多、产业竞争无序、企业短期化行为增多、产品开发经费严重不足、技术创新投入极低、高新技术人才流失严重、市场波动性加剧、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国家运行成本攀升。若干利益群体之间的无序竞争,致使成本与价格难以控制。

2、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影响大,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约束明显

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作为我国重要能源化工基地,资源型产业特征明显。长期的粗放型大规模开发, 给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等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给生产与生活带来难以逆转的破坏。如,坐落在榆林市的“红碱淖”-中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由于当地大规模采煤、过量超采地下水,该湖已缩小至原有的百分之三十,如此,我国第二个“罗布泊”难免再现。

3、交通运输支撑体系薄弱、运力不足矛盾有待解决

以能源运输为例,2011年,全国煤炭总产量36亿多吨,但每年进入市场的只有30亿吨,还有主要集中于该区的6亿多吨煤炭因运不出去而难以进入市场,凸显了煤炭核心产区运力不足的矛盾。目前,铁路运力只能满足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煤炭外运需求的50%,其余的煤炭均需通过公路外运。而公路长距离运煤,既不经济也进一步加剧了公路运力本来就不足的矛盾。该区运输能力脆弱,历史欠账太多,区域内外交通堵塞几成常态,立体交通网尚待形成。

四、规划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的基本构想

建设黄河几字湾战略经济区,需要系统解决本区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合理利用资源,强化发展优势,构筑我国“西合北开”、“西进北上”战略的强劲“泵站”,成为我国承东启西、南北互动、外引内合的核心区域。

(一)高屋建瓴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区域合理分工

坚持统筹、创新、便利、高效的原则,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组织和机构,强化机制性联系和契约型协调。加强区内各地政府(20+1)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跨区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指导作用,推动覆盖全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衔接配套工作。率先构筑一体化的要素综合市场,营造开放、规范的市场环境。

(二)加强区域内产业对接和企业合作,培育一批集中度高、特色鲜明、技术先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一是煤炭及煤化工产业。合理布局大型煤炭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推进煤化工循环经济带建设;二是石油天然气产业。推动长庆油田和延长油田向千万吨级原油生产、千万吨级加工转化的大型石化工业基地建设;三是电力产业。加快西电东送大型煤电基地和输电网建设,加速推动能源产业深加工基地建设;四是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具有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五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在成果转化、产业培育、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推动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融合

加速区域内的支柱产业由单纯资本密集型向技术高新与资金密集型转化,鼓励和支持金融创新,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结合、存量资产与增量资本相配套、重要资源产品金融化。加速发起“黄河几字湾发展银行”,有序发展能源产业基金,引导庞大民间资本和城乡储蓄有效转化为产业资本,加快推进重点产业规模化生产。加大引导培育优势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

(四)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探索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处理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植被的恢复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建立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在区域水资源总量不足约束下,发展节水农业和循环经济,协调好区域内各省区用水、生态用水和经济用水、工农业用水的关系;实施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科学划定重点开发“绿线”、限制开发“黄线”和禁止开发“红线”,保护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空间;实施绿色产业专项规划,把“绿色化”贯穿到生产、消费、贸易和投资等经济再生产的全过程;推进环境友好型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拓展“绿色信贷”、“低碳金融”,开展排碳权、排污权等交易试点工作;强化发挥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的“指挥棒”、“方向标”作用,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别化的目标考核体制。

(五)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主要包括公路网建设、铁路网建设和航空网建设,完善综合交通骨架,扩大路网规模,完善路网结构,形成网络设施衔接完善和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是,加快构建联通区域内外的公路主框架,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新建一批能源通道、红色旅游通道和支线公路;重点建设区域内中心城市的铁路通道,提前考虑区内城际铁路网建设,推动沿黄城市“几”字型“高铁”网络项目;优化民用机场布局,联动发展区域内20家支线机场的运营升级,率先成为我国通用航空产业联动发展的城市集群。

参考文献:

[1]人民网.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国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EB/OL]. http://.cn/GB/74838/368833/

[2]胡正塬著.第四极[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3]郭世勇.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4]胡正塬等.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黄河几字湾经济区构建的战略意义[J].上海经济,2014

[5]卫志民.“一带一路”战略:内在逻辑、难点突破与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5

[6]胡正塬.“设立黄河几字湾经济区的建议”[J].要情,2013

[7]杨保军等.“一带一路”战略的空间响应[J]. 城市规划学刊,2015

[8]胡正塬.“一带一路”凸显新视角新战略新格局[N].中国民航报,2015―5―21

[9]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

〔本文系国家软科学课题 “黄河几字湾经济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3GXS4D106)研究成果之一〕

开放型经济规划篇5

一、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以“314”总体部署为总纲,以《国务院关于推进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意见》为指导,规划目标要全面反映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要求,规划内容要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把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重点体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改善、农村改革的战略性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性增强、农业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性提升等方面要求,编制出能科学指导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配套服务能力的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

以发展为主题,做好“五个坚持”:

——坚持抢抓机遇率先发展。抓住重要机遇期,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更加注重转变增长方式推动发展、立足自主创新推动发展,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坚持绿色增长持续发展。把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生态恢复建设和环境保护并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妥善处理城市与农村、“一圈”与“两翼”、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内陆开放与扩大内需、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使各方利益相互适应、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实现协调发展。

——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更加注重用改革的途径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坚持在开放大格局中思考未来发展,坚持走内陆开放型道路,以开放促发展。

——坚持发展成果共建共享。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规划目的从促进经济增长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转变,围绕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切实满足百姓需求、实现百姓利益、提高百姓生活水平,适广大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二、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内容

继承以往五年规划成果和经验,“”农业农村经济规划在理念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规划内容上要改革创新,在规划体系上要科学务实。

(一)规划内容要体现“四大转变”。一是更加注重向“发展型”规划转变。规划目标要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转向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将增长作为手段,发展作为目的,全面体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位发展。二是更加注重向“时空型”规划转变。既要做好规划任务的时序合理安排,更要搞好规划任务的空间科学配置,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和规划任务的科学落地。三是更加注重向“城乡统筹”规划转变。把城市、农村作为整体统筹考虑,由“城乡分割”规划,到统筹规划城乡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城乡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四是更加注重向“方案型”规划转变。改变长期以来将规划作为宏观蓝图而束之高阁的现象,突出规划作为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综合方案的特点,强调其解决发展实际问题的导向作用,增强规划操作性。

(二)规划体系要科学合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按行政层次分为市级规划和区县(自治县)规划,按对象和功能分为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四个层级。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规划体系由1个总体规划、12个重点行业规划、3个重点专题规划构成,形成“1+12+3”规划体系。

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特指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具有综合性和纲领性的特性。它以宏观战略指导为主,明确五年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发展领域以及相应的建设重点,是制定农业政策,编制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题规划和农业重大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是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2个重点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期5年,从年至2015年,为与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发展目标展望到2020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市农委牵头,市级相关部门参与编制,报市政府审定和实施。

2、行业与区域规划。行业规划是指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某一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策划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的依据。如粮油、经济作物、蔬菜、畜牧、渔业、林业、水利、乡镇企业等行业和兽医、农机、农村能源、农业科教、农产品市场及农村信息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国际合作、农村经营管理、饲料工业等领域编制的五年规划。重点行业“”规划的编制由相关部门自行编制,送市发改委审核,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区域规划是指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内某种功能或产业的保护与开发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它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空间细化和落实,是引导社会资源在空间合理配置的政策手段,与行业规划处于同一层级。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规划等。

3、专项规划。专项规划是指以行业或特定领域发展中的重大专题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行业规划、区域规划的延伸和细化。如三峡水库天然生态渔业发展规划、奶业发展规划、扶贫开发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规划等。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等“”重点规划分别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分管副市长审定后印发。

4、重大工程建设规划。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是指以总体规划、行业与区域规划、专项规划为指导,围绕规划中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内容,以公益性、基础性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等建设为内容编制的规划,是争取和安排中央、市级投资,推进农业和农村基本建设的依据。如新农村建设规划、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规划等。

“”期间,需编制的其他专项规划和重大工程建设规划,根据工作情况另行安排。区县(自治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由区县(自治县)农委(农办)牵头编制,报审程序参照市级规划执行。

三、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

(一)加强前期研究。规划编制前,必须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收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要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直辖市和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三农”问题,加强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二)广泛听取意见。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使规划编制过程成为凝聚人心、集思广益的过程。在规划起草过程中,建立专家咨询和参与制度。涉及农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规划,牵头单位应主动征求意见,有条件的应允许他们参与规划编制。

(三)加强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确保各级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行业规划、专题规划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规划衔接工作由市农委统筹协调,各区县(自治县)、市级相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做好规划衔接工作。

(四)实施评估调整。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规划评估围绕规划提出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进行,对规划执行效果和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做出分析评价,并针对环境变化和存在的问题,对调整和修改规划提出意见。评估分为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评估,在市里统一安排下进行。

四、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工作机制

(一)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由市农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乡建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规划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扶贫办、市乡企局、市气象局、市供销社、市农机办、市农综办、市教委、市交委、市科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文广局等部门参加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就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决策。规划编制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发展计划处。

(二)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为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成立规划专家咨询组。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专家咨询组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大学、市社科院、市农科院、市畜科院等院校研究“三农”问题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规划的咨询、论证、评估等。规划编制过程中要认真听取规划专家咨询组的意见,规划初稿形成后,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

(三)成立“”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专家小组。从委直属事业单位抽派专家,组成不同专业结构的规划编制小组,在规划编制期内相对集中办公。

五、编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的时间安排及经费保障

(一)时间安排。第一阶段(年10月至年3月):组织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对市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成立规划专家咨询组;组建规划编制专家小组;形成总体规划基本思路。第二阶段(年4-9月):形成总体规划初稿;形成重点行业规划、专项规划初稿;开展总体规划和重点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区县(自治县)规划的衔接协调;组织社会各界参与讨论。第二阶段(年10月至2011年6月):形成总体规划送审稿,报市政府审批,实施。行业规划、专项规划同期完成编制任务。区县(自治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编制完成时间根据区县政府的统一安排进行。

开放型经济规划篇6

一、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作为生产、流通、消费和废物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活动,旨在区域、国家或更大层面上建立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物质代谢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宏观性,及其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因此,循环经济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实施和构建需要强有力的规划措施加以保障。在世界范围内,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实践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在推行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规划作为一项核心任务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先期的试点示范单位几乎都制定了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贵阳制定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规划,围绕产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保三大体系制定了综合性的循环经济规划;江苏省制定了省级循环经济建设规划,分解成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和循环型社会4个组成部分。其后,辽宁省、义马市、日照市先后开展了循环经济规划。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的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明确要求制定循环经济实施方案。其余一些省市尽管没有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但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的过程中,大多明确要求将循环经济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中。2005年,国务院“国发22号文”明确提出,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有关规划的重要指导原则”。其后,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循环经济规划已经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处于重要位置,并成为国家推动循环经济的有效工具。我国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2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会同本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等有关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施行。”

二、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定位

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的确立,需要考虑循环经济规划的定位。这里涉及两个主要问题:第一,循环经济规划与已有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关系;第二,循环经济规划制定的层面范围。

(一)循环经济规划的基本类型政府需要制定规划来应对循环经济的战略性、宏观性和复杂性。当前,我国政府职能开始从项目管理逐渐转向规划管理、从微观管理逐渐转向宏观管理。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我国宏观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但是,循环经济规划在我国并没有形成既定的规范体系。概括而言,目前的循环经济规划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制定专门的循环经济规划,设定循环经济的目标和指标,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重点和措施等。在实践中,通过出台循环经济实施意见和目标分解等手段强化实施;第二种形式是在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一些专项规划中融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原则,增设部分章节和内容以及循环经济实施方案。上述两者形式各有所长。第一种形式内容明确,易于落实,但要花费较大的努力,同时也容易引起其与其它已有规划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第二种形式可以避免矛盾和冲突的问题,但循环经济的实施效果要更加依赖于各规划的制定水平和实施状况。在规划实践的内容中,作为第一种形式的专门性循环经济规划,已经出现了过大过小,定位不清的现象。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将循环经济规划等同于为各种废物寻找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答案,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废物循环对于产业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反馈作用;另一种是将循环经济规划泛化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人口发展、生态建设甚至社会公平等强加到循环经济规划中,试图赋予循环经济万能的表象。这两种做法都会不同程度地伤害循环经济规划的制定和落实。

(二)应率先在省级以上开展循环经济规划我国2008年《循环经济促进法》第12条规定要求:“在国家、省、市以及跨省、市区域上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专项规划,而对于县级规划则不做法律上的明确要求。”笔者认为,这是符合我们国家目前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第一,是源于循环经济的理论探索性。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目前尚处于试点示范阶段,循环经济规划本身的成熟与规范尚需要一个发展过程,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其与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其他各类专项规划的协调关系。第二,是源于循环经济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规划编制和实施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循环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例如,各级各类规划的相互关系、功能定位,特别是与市场作用的界限,数量上看规划不少,但内容上相互之间交叉重复,区域规划不到位,针对性不强,衔接协调不力,规划编制程序不够规范,规划的评估调整机制尚未形成,规划期的界定比较机械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有损规划的有效性、科学性,而且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因此,在当前状态下,急于要求开展县级循环经济专项规划肯定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当然,国家要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开展与国民经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生态环境等融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专项规划。须要指出的是,应大力强调在跨省行政区域层面上开展循环经济规划。我国规划体系中,区域规划是一个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但是这个很重要,区域调控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区域规划是区域调控的重要依据。发展什么产业,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很少干预,但对区域发展则干预比较多。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旨在根据该区域的地位和作用和不同区域生产要素条件,对区域未来循环经济的发展设定或提出总体思路、方向、目标、保障措施和重点任务等,以达到指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循环经济规划的主要内容

循环经济规划内容一般需要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战略重点、保障措施、主要任务、发展水平(主要是指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废物循环处置和利用的定额指标和标准)等。循环经济规划指导思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优化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坚持政府引导、公众参与、企业实施,强制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义务与责任公平分担的原则,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循环经济规划发展目标不仅要设定节水、节能、推进计划和制度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示范试点等方面的工作目标,还要根据区域情况设定资源节约、消耗、废物排放、循环利用和环境状况等量化约束性目标。明确规定污染物排放强度、资源循环利用率、资源生产率等特征指标。对于循环经济规划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应在充分考虑产业布局、资源条件、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根据发展形势和区域特点在流通、生产和消费领域有侧重地选择重点企业和行业开展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等活动。在循环经济规划保障措施方面,要加强分类指导。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明确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和思路。循环经济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方案,明确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各项要求。以区域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基础,开展资源减量、节约、再循环和再利用的综合规划,同时针对重点或突出问题开展重点区域规划(工业带、农业区、矿区等)、重要专业规划(节能、节水、废物循环等)和重大问题研究工作,尤其重视城乡规划和园区建设。城乡规划和建设应当按照循环经济要求,实施节水、节能、节材、节地,发展再生水回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应当根据资源条件、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容量,对新建、扩建和已建的开发区和产业集中区进行建设、规划、改造和运营。

四、循环经济规划的实施机制

开放型经济规划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四个战略    阶段过程与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国情为基础,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目标、发展机遇,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探索和科学创新,一方面,遵循“均衡——非均衡—— 新的均衡”

的全球性的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探索出“平衡发展~一开放发展— —协调发展—— 统筹发展”的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本文是笔者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战略阶段做的分析与概括,求教于同仁探讨。

一第一个战略阶段: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在历史上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整个国家处于农业经济发展阶段,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而国家的经济比重70% 在沿海,30% 在内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相对充实,内地广大地区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如何进一步发挥沿海工业基地的作用,如何加快内地工业基地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何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捍卫国家安全和独立自主的能力,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毛泽东高度重视新中国经济基础的建设,高度重视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高度重视新中国的经济布局。1956年4月,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论述,其一,提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这个战略思想;其二,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其三,使工业布局趋于平衡,并且有利于备战;其四,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其五,沿海也可以建立一些新的厂矿,有些也可以是大型的;其六,沿海工业的发展,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

根据毛泽东“平衡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央把战略目标定位在建立分布均匀的独立的工业体系上。就全国来讲,要平衡发展;就内地来讲,要重点发展。平衡是大局,平衡中又有重点。中央在大规模的工业投资与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内地为投资重点,以建立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工业基地为重点。1956年6月,中央工作会议做出战略部署:决定在全国建立七个新的大型工业经济中心,使之成为七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经济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西南等内陆地区。我国“一五”期间将有694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中的472个分布在内地。“二五”期间,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9%,交通投资占60%,资源投资占75.5%。

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开始全面恶化、美国介入越南战争,新中国的外交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开始重大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也随之调整,毛泽东决定加快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步伐。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做出了重点加强“三线”建设的决策。“三线建设时期,内地基建投资占全国的53.5%,达2000亿元,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军工、机械、电子、化工、交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等部门,建成国营企业29万个。

到1975年,全国1500个大型企业中,西部占40%,三线地区基本上成为工业门类齐全的地区。”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建立了近代工业的基本框架和生产体系,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史无前例的成就。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个战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的基本特征是:国际战略环境,前期是苏联援助,国际形势温和,开放型发展;后期是外部封锁,国际形势险恶,全封闭型发展。战略目标——建立国民经济体系、平衡工业发展布局。战略思路是以工业化为主导,平衡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相结合;战略特点全国一盘棋,重点在内地;战略成果——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形成了相对平衡的工业发展格局,有力的保障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独立自主。

二第二个战略阶段: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经济战略思想主张对外开放,建设和发展开放型的经济体系。认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循序渐进地开放。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贯彻在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因此,开放发展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的讲话中指出,特区是技术、管理、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因此,特区要“成为开放的基地。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国区域经济又实行了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战略。

邓小平区域经济战略的重要创新就是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的结合部就是东部沿海地区。在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广东、上海、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带动全国提前五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同时,在4个经济特区建设取得成功经验后,国家又先后逐步开放沿海14个城市,开放开发海南岛和浦东,开放开发沿边沿江地区,开放开发内地中心城市,由此,形成了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地区到中西部地区的梯度推移、渐进发展、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然而,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沿海开放战略在实践中也有深刻的经验教训。我国区域之间特别是东部与西部的经济差距急剧扩大,区域经济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差距继续扩大,城市农村二元结构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对此,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原则与思路。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二个战略阶段为2O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基本特征——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开始第三次产业转移;我国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战略目标——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沿海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步伐。战略思路是以改革开放为主导,开放发展与倾斜发展相结合。战略特点— — 渐进性开放,阶梯式发展;战略成果— —建立外向型的经济体系,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发展,带动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中国经济面向世界的发展步伐,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三第三个战略阶段: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阶段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条件差异很大,经济发展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上升态势,然而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也迅速地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失衡现象、断裂现象和二元结构现象,严重影响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和谐稳定。

为此,中共十四大会议做出新的战略部署。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1995年9月,江泽民在十四届五中全会E提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1997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中系统论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其一,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其二,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其三,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其四,进一步引导形成跨地区的经济区域和重点产业带。1999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做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对区域经济又进一步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其一,要加强东、中、西部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其二,要实现错位发展和共同发展;其三,要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在中央的战略部署下,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了协调发展的力度,加快了合作发展的步伐。一方面,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加快了改革开放和开发的步伐。一方面,国家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了支持进度,更加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大力支持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和合作进一步发展,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合作发展的模式与路径进一步拓展。

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合作发展的战略以来,区域经济得到了更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然而,从总体上看,区域经济在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人口空间分布上不均衡,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的收入差距,区域之间人均公共服务的差距仍然较大。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三个战略阶段(20世纪9O年代至2l世纪初)的基本特征—— 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促进和平为时代背景。战略目标——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战略思路是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为主导,实行协调发展与合作发展相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战略特点是市场化运行,区域性合作。战略成果—— 启动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促进了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协调与合作,我国经济的规模与速度持续提升。

四第四个战略阶段: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资源、市场、技术竞争加剧,全球气候、生态、环境风险丛生,政治危机、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此伏彼起。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WTO,开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在资源、生态、环境、人口、就业、分配等领域的矛盾突出;社会在转型,经济在转型,国家治理也在转型。区域经济发展呈现新特点,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

中共十本届三中全会于2003年10月11日在北京召开,胡锦涛提出了进一步”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思想。中央在”十五“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实施了一系列的战略部署。一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二是实施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三是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四是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中共十七大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战略,”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中央于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2006年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第二,统筹国土开发主体功能规划:胡锦涛指出:”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主体功能区规划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石。中央强调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经济、城镇的发展趋势,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逐步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推动形成主体功能区,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三,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胡锦涛强调,要根据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不同情况,加强统筹规划、细化政策。2009年以来,国家正式审核批准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并把它们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来统筹实施。这些规划包括《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等。

第四,统筹区域协调互动机制:胡锦涛强调,要加快健全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要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步伐,引导发达地区通过对口支援、社会捐助等方式帮扶欠发达地区。东部地区发展是支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在率先发展中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区域经济战略的统筹和协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的地位看,我国安全渡过多次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冲击,安全渡过多次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我国的经济规模上升到全球第二位,我国的综合国力上升到世界前列。从我国区域增长的格局看,以前地区差别是越来越大,八五时期到了—个顶点,”九五“、”十五“时期有所缩小,但仍然是东快中西慢。到了”十一五“时期,这种状况发生了革命陛的转变,从2007年开始,西部的增长速度超过东部,从2008年开始,中西部全面超过东部。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第四个战略阶段为2l世纪初至”十二五“规划前期。基本特征—— 战略背景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全球经济、政治、生态危机不断出现;我国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黄金阶段和稳定的关键阶段;我国进入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战略课题——如何减少经济风险,增强国内需求,统筹区域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思路— — 以全方位对外开放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实现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战略特点——国家规划统筹,主体功能统筹,区域板块统筹。战略成果我国平稳渡过全球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经济总量上升到全球第二位,中西部地区获得很大的发展机遇,国家综合国力空前提高。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与创新过程中,一方面,遵循”均衡一非均衡——新的均衡“ 的全球性的客观经济规律;另一方面,把握中国国情、中国特色,探索出”平衡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统筹发展“的中国式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我国区域经济在这四个战略阶段都取得了历史性的发展成就。四个战略阶段,在总的战略目标和方针上一脉相承,在具体战略理念和路径上又各具风采。四个战略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中国特色,展示了中国经验。

四个战略阶段的理论与实践启示:区域经济战略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国家战略;区域经济战略必须立足于区域资源、区域功能、区域环境;区域经济战略必须把握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战略必须正确处理均衡与非均衡,平衡与不平衡,重点与非重点的辩证关系;区域经济战略必须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协作发展、协同发展;区域经济战略必须统筹发展规划,统筹主体功能,统筹空间布局,统筹对外开放。

当前,在全球经济风险不断、徘徊不前、摩擦不停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更加需要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中国经济将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下,进人大力”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开发中国国内的市场,提高中国国民的收入,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的新时期。因此,区域经济战略必须着眼于稳定增长,着眼于扩大内需,着眼于优化结构,着眼于改善民生,着眼于社会转型。区域经济将在统筹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下,进入”内需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新的战略阶段。我们必须努力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推动区域经济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符宇忠、赵明。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区域经济发展思想的传承与创新[J].苏州大学学报,2003(3)。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Oo7.1O.15.

开放型经济规划篇8

关键词:新型乡镇;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030-01

1 前言

2008年5月,我市启动了新型乡镇建设试点,依托现有的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推行“镇区合一”。力争到2015年,将试点乡镇建成产业发达、民生殷实、设施完善的现代化乡镇。“这项改革对化解济宁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矛盾、探索城乡一体化新思路意义重大”。新型乡镇将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区、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共进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中共中央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认为:“济宁新型乡镇建设抓住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点,抓住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抓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点,对于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 正确认识新型乡镇建设试点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认识新型乡镇面临的现实新课题、新情况、新矛盾,必须选准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创新推进思路,落实得力举措,我们研究确定了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一是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求突破。统筹城乡产业布局,提高工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拉长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二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上求突破。遵循“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探索建立机构与职能相匹配、责权统一、人事相宜、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三在做大做强园区经济上求突破。把园区经济作为新型乡镇最大的项目来办,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提高园区的经济总量、规模档次、项目密度、产出效益和带动能力。四在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上求突破。结合镇村规划完善和村庄整理,抓紧推出小康村新型住宅设计样图,合理布局、率先建设一批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服务到位的农民群众集中居住区。

3 规划是龙头,没有规划就没有好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我市新型乡镇试点座谈会的会议精神,新型乡镇规划建设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守刚在全市新型乡镇建设试点座谈会上指出:镇村统筹发展规划要加快编修,新型乡镇必须把镇村统筹规划编修作为当务之急、头等大事,一体规划,统一编修,一步到位,使规划覆盖到每一寸土地,一张规划蓝图管到底,防止盲目发展,无序建设。市规划部门尽快帮助新型乡镇拿出一个高水平的规划。

由于发展的条件、发展的环境、发展的要求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有乡镇和工业园区不是乡镇和工业园区的简单复制叠加,要按照新型乡镇的意见和实施原则,与全市工业化进程相一致、与城市化发展相一致、与长期持续的生态发展相一致的要求,坚持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长远目标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前瞻的、科学的发展眼光,突出功能定位,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配套完善,促其真正形成济宁市的新的增长板块。

4 规划重点

借鉴新兖镇“新型乡镇要突破乡镇思维,树立大开发区意识;突破小民营思维,树立大产业意识;突破小村庄思维,树立大社区意识,争当全能冠军”的发展经验,有前瞻性的做好新型乡镇规划。以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土地利用为契机,把更本县市区多的工业用地指标集中到新型乡镇区域,切实把交通、土地、水、原材料、信息、劳动力、物流资源等生产要素集中。

4.1 坚持规划先行,加快平台建设

开发区要科学定位,超前规划。各县、市、区要按照“合理布局、资本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整合发展要素资源,科学编制开发区建设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和各专业规划,完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在规划指导下,实施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凡没有总体规划及相应控制性规划的,2009年上半年必须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发展需要确需扩区的,可利用符合规划的现有建设用地扩区。

4.2 培植特色产业,以大项目、大企业引擎开放型乡镇建设

项目是企业发展的血液,企业是乡镇建设的活力。要切实把园区产业的发展与“十一五”发展规划、与县市区域经济发展、现有产业发展基础、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发展骨干龙头企业,打出园区凭牌效应。科学规划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形成各园区“一业为主,一区多园”的地方特色,促进民营企业向产业集聚化、企业集群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以优势产业群为主体的特色园区。新兖镇今年已完成投资2亿元,实施了汶邹路和济微路改造,集中统一供水、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注册2000万元,成立了山东兴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利用市场化手段融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基础设施水平上去了,发展环境优化了,大项目也跟随而进。

4.3 整合资源,集约土地利用

在规划新型乡镇时,要尽量依托原有的镇和园区的工业集聚地,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础设施,做到物尽其用,降低建设成本。对已建规模偏小、基础设施不配套、布局不合理的乡镇园区,要逐步与省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形成功能较齐全、辐射能力更强的开发区。新型乡镇的工业企业应当全部进入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生产,之外符合规划要求的现有乡镇工业企业,要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扶持政策,通过腾地拆迁等方式,逐步集中到开发区的标准厂房内,促其在开发区内发展壮大。通过调整工业布局,集聚优势资源,建好、用好开发区标准厂房,提高开发区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节约土地资源,开发区吸引力、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4.4 创新发展空间,探索土地管理使用新路子

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充分考虑新型乡镇建设发展的用地需求,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和年度新增计划适当向新型乡镇倾斜。新型乡镇规划区内通过搬迁改造建设集中居住区腾出的土地,积极申报置换为建设用地,用于园区项目建设。规划区以外撤村建居、合村并点腾出的土地,按照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的要求,一部分等量复垦为耕地,其余部分可转换为建设用地。对新型乡镇范围内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优先立项并给予资金扶持。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租赁、转让、转包、入股等形式依法合理有序流转,引导支持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放弃宅基地、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城镇转移,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集中,鼓励发展农业公司、合作农场等规模经营。新兖镇通过村企共建、中心村建设等方式,将全镇51个村(62个自然村)整合为马青乐园、太阳花园、寨子中心村、金村、泗庄五大万人社区。通过村庄整合和社区建设,预计可节约土地近8000亩,既整合了土地资源,又提高了村民的人居环境,使老百姓共享新型乡镇建设的成果。

4.5 加快镇区综合开发

新型乡镇规划区范围内不再审批单家独院武住宅,引导农民在规划区内按规划统一建设公寓武新居。鼓励城建开发企业到新型乡镇投资建设住宅小区,住宅小区内的拆迁安置、迁村并点安置和羟济适用住房用地以及基础设施配套和公用事业用地,统一征为国有土地并按划拨方式处置,剩余土地可按出让方武处置。上述住宅小区内的房屋,可按有关规定办理城市房屋、土地权属证书。城建综合开发中的行政性收费全部免除,事业性收费减半征收。对成片开发的居民住宅建设,参照执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政策。鼓励农民自愿退出原宅基地,在镇驻地购买商品房居住。

4.6 完善基础设施

按照城镇化标准和统筹兼顾、统一规划、适度超前的要求,加快建设与新型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镇村道路和公交、供水、供气、供暖、电力、通讯以及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放宽对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公用设施的限制,实现新型乡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项目经营企业化、设施享用市场化。

综合运用税收、补贴、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鼓励以公有民营、民办公助、股份制和农民自愿筹资等多种形式投资参与新型乡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及功能区的建设和运营。鼓励以股份制、合资、独资等形式成立专业公司,以政府特许经营方式承包市政维护、污染治理、环卫清扫、垃圾收集运输、绿化养护等任务。

4.7 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加大对新型乡镇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建设和完善“一校(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或重点高中)、二院(卫生院和敬老院)、五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科技推广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和民事调解中心)“等设施的规划建设,有效解决农村社会事业资源短缺问题,发挥新型乡镇的农村公共服务平台作用。

5 加强人员的素质培养和集训

上一篇:电力安全生产规范条例范文 下一篇:数学建模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