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范文

时间:2024-01-02 17:02:18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篇1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这对承担“提出利用外资战略、控制和优化全口径外债总量、核准限额以上外商投资重大项目、制定境外投资战略”等重要职责的外资司而言,可谓重任在肩。

顾大伟表示,开展“推进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全司同志一致认为,这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两转三大”学习推进活动的延续和深化,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提升发展改革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他强调,推进定位转型,首先要做到认识上的提升。只有深刻学习领会系列重要讲话、中央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战略判断的有关精神,准确把握开放型经济新形势、新任务,才能找准定位转型的方向和着力点。

顾大伟坦言,新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必须注意把握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从国际上看,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新趋势。近年来,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产业分工、贸易和产业链整合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跨国投资复苏缓慢,各国引资竞争更加激烈。自由贸易区和国际投资协定谈判更加活跃,国际投资规则呈现新的变化。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和扩大开放,日益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趋势。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必须更加积极主动地对接外部环境。

从国内看,要主动认识、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国利用外资进入转型期,传统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发生变化,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凸显,必须认清和尊重经济规律,及时转换动力,培育形成市场体系健全、行政服务高效、人力资源丰富、产业配套齐全、基础设施完备的综合新优势。随着走出去规模不断扩大,我国正在由资本输入国逐步转变为资本输出国。需要加强对走出去的引导和服务,确立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持续调适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的理念、政策、方法,积极主动适应国际国内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顾大伟说。

机关定位转型学习讨论活动开展以来,外资司精心组织、扎实推进,既注重活动形式的灵活多样,又紧扣主题、突出实效。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围绕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工作转什么、怎么转进行了深入讨论,将学习讨论成果指导应用于实际工作。不满足于“自拉自唱”,坚持开门搞活动。顾大伟说:“在做好内部学习讨论的同时,结合在广东、天津等地调研,听取地方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从服务对象的视角看我们的定位转型活动,使定位转型措施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

顾大伟表示,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下一阶段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外资司将进一步明确定位转型的思路和举措,持续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风,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做好战略规划引导,深化跨境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

外商投资方面,要重点研究负面清单模式下外资监管体系,完善外资产业和区域引导政策;贯彻落实《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放宽制造业和服务业外资准入;深化外商投资项目备案、核准管理制度改革,及时跟踪分析评估改革效果,既提高便利化水平,又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修订、制定外商投资法律法规,促进内外资法律法规统一,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

境外投资方面,要聚焦重大问题,开展“十三五”规划研究;彻底跳出项目核准和备案的传统管理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指导协调服务上,完善境外投资项目监管;健全境外投资法规体系,优化管理体系和程序;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机制,支持有关行业和领域加快走出去步伐;加强与重点国家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国外贷款方面,要着力改革审批制度,该放的彻底放下去,最大限度减少行政审批,最大限度减少自由裁量权;重点做好国外优惠贷款规划管理、中长期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境外发债管理等改革;按照要求公开、程序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的原则,推动贷款信息全流程公开。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篇2

 

应该说,宁波之所以是国际上重要的港口城市却不是国际化的都市,是因为宁波是外向型经济而不是开放型经济。而宁波近年来的尴尬与失落,根本上是制造业全球化条件下外部需求拉力减弱,对以传统工业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造成冲击,导致动能不足的结果。在我国现代治理及全球战略内外交困的格局下,宁波的价值、位势与未来,应该是需要抓住创新全球化战略机遇,以开放式协同创新全面转向开放型创新经济,通过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进而掌握国际竞争的主动权、产业发展的主导权,打破“老二不好当”的魔咒。

 

开放型创新经济的背景意义

 

一是伴随全球化从制造业全球化、服务业全球化到创新全球化,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及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充分把握新一轮全球化规律及机遇,将有望成为全球创新地图上的新兴尖峰。自制造业全球化、服务业全球化,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步入了创新全球化新阶段。过去以跨国公司为主体、追逐价格红利,遵循梯度转移的制造业全球化逐渐式微,以物质资本、低成本制造、大宗商品贸易、国民待遇为主的全球化,逐步转向以人的流动、创新思想和商业模式的传播方式为核心,体现高端辐射的创新全球化转变。这其中,伴随人脉网络、创业资本、专利技术、创意想法、经验知识等创新资源的全球流动及优化配置,使得开放型经济从拘泥于制造业全球化条件下的港口经济发展及其与临港工业的互动外向型经济,到了加快全球链接、高技术服务、跨区域创业、国际科技合作、国际资本流动等经济活动形式为主的开放式创新经济发展阶段。

 

二是伴随全球经济增长中心及经济重心向中国双重位移,美国等发达国家加紧对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进行战略围堵;以开放型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及国际产业价值链,有利于区域突围支撑大国崛起。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中心及经济重心加速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双重位移,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加速重构及结构变迁。在此背景下,美国实施战略东移,加快重返亚太的脚步,并谋求通过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等,加紧对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进行战略围堵。着眼建立完善的开放型经济,加快从商品输出主导到资本输出主导、从外资及产业要素输入到人才及创新资源输入、从承接产业转移到强化高端链接、从被动适应参与全球游戏规则到积极主导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仅有利于局部地区通过加快建设扩大开放、参与竞争的前台实现区域崛起,还有利于沿海开放城市通过率先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及国际产业价值链找到新兴经济体打破战略围堵的出口。

 

三是伴随“一带一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我国沿海开放城市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加快建设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抢占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先机。着眼增强内部的统筹协调发展张力、缓解外部的战略围堵压力,我国加强全球战略、地缘政治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部署,先后实施“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力求通过打破空间距离、地域分割以及体制束缚,以区域经济一体化抢占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在新形势条件下加快建立完善开放型经济,不仅有利于突破县域经济发展局限,加快发展城市经济;还有利于突破跨区域合作体制的机制障碍,形成区域的错位分工和联动发展;更有利于以区域集群参与国际竞争,以狼群效应实现群体突围。

 

四是伴随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以及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宁波的经济形态加快多重系统转换;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有利于率先形成开放式协同创新格局,建立开放型的创新经济。在过去发展过程中,宁波形成以创业经济、民营经济为根本动力,以外向经济、港口经济为基本特征,以工业经济、传统产业为基本形态,以县域经济、块状经济为基本格局的发展模式。未来,将由外向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由传统工业经济向创新经济方向转变、由封闭跟随创新向开放协同创新转变、由传统临港经济向现代海洋经济转变等。

 

五是伴随社交化趋势的出现以及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外向型经济基于物理空间创新的格局;基于虚拟空间创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将为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天地。伴随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出现了社交化、社交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之相适应的便是互联网经济的崛起。这种社交化变革,打破了原来生产方式变革导致生活方式变革的态势,使得生活方式转变导致生产方式转变。基于虚拟空间的开放式创新,不仅使得线上与线下闭环,还使得境内境外交互,不仅打通了人才、资本、项目等高端创新资源流动的通道,还进一步扩大了人类活动及生产的疆域,成为开放性的重要内涵。

 

开放型创新经济的方向趋势

 

应该说,未来的开放,不仅仅是投资的开放、市场的开放、贸易的开放,还要有产权的开放、治理的开放,更要有心态的开放、视野的开放;未来的创新,不仅仅是适应性创新、集成性创新、跟随式创新,还要有颠覆性创新、原始性创新、引领性创新。而“开放型创新经济”,需要以结构改革促进扩大开放、以开放扩大强化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增进产业原创,全面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营造开放式协同创新格局,尤其是实现从商品输出主导到资本输出主导、从要素资源输入到高端人才输入、从承接产业转移到强化高端链接、从跟随适应创新到原创引领创新、从资源条块分割到全球资源配置、从被动适应参与到积极主导组织、从封闭狭隘拘谨到开放包容融合。

 

这其中,于宁波而言的五个关键问题或者发展趋势是:

 

一是超越制造业全球化的局限;

 

二是着眼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相结合;

 

三是依托产业组织创新;

 

四是着眼拓展区域创新网络;

 

五是打破“小富即安、单打独斗、闷声发财、窝里横”的文化魔咒,营造社交化的文化氛围。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篇3

一、外部经济因素对制度创新的作用与影响比较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过程中,在制度的创新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过程巾,虽然考虑了巾国的实际,但是制度创新因素较少。而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在借鉴其他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择其优者而行之的同时,更多地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发挥了制度创新的优势和作用。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部经济因素与制度创新

中华人民共中国成立后,我国参照苏联经验模式,走上了一条通过中央指令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道路。无论是从中国革命与苏联的渊源还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格局来看,此模式是中国为巩固新生政权并实现国家独立自主最现实的选择。

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斯大林所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和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被奉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经典,其反对和排斥商品经济的理念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从大原则、大框架上说是照搬了苏联模式。当然,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在制度的创新方面也有过一些探索,但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鲜有实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外部经济因素与制度创新

回顾世界历史,几乎所有经济发展的奇迹,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制度创新,19世纪的美国、德国,20世纪的日本、亚洲四小龙都是如此。中国传统经济制度及其模式的低效率已经无法完成现代化的重任,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经济制度创新活动。20世纪90年代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世界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从制度创新人手,这条线非常明显。最早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农村开始家庭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第一步改革取得了成功。1979年国家又开始在城市试点,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农村改革始于承包,城市的改革也从承包开始,从1984年开始,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承包制。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和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制度创新在公有制内部开始了,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制度创新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公有制以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体制外的制度创新最早是20世纪80代年在城市提出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后来进一步提出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补充。制度创新最重要的会议就是党的十五大,决议中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创新的过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并存,市场经济是基础。我们的制度创新到目前为止是要构筑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基础,从原来的单一公有制变成一种多样化的所有制结构,而且所有制实现形式又是多元化的。

从整体战略上来说,中国的改革也表现出渐进式的特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依据自身国情在改革路径方面的创新,中国的改革选择了一条成本最小的道路。

二、外部经济因素对对外开放战略选择的作用与影响比较

新中国成立前夕,就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建国后,他又多次强调要把实行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国策之一。正如邓小平同志回顾这段历史时曾指出的:“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②由于外部环境没有给中国提供对西方国家开放的客观条件,导致当时的对外交往和经济技术合作基本上仅限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建国初之所以实行这种只对有限国家开放的战略,既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也有自身的原因。

对此,邓小平曾指出:“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 这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和思想根源。首先,我国有悠久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保守的思想意识干扰着我国同外界的接触。其次,我们对开放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过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和竞争加快发展自己的重要性。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我国开放战略的总体思路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发展。相比1978年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有限的对外经济联系而言,我国对外开放工作在这时开始发生历史性转折,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979年,国家首先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措施,并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目的是吸引外资。1990年,以更加优惠的政策开放上海浦东,随后沿江、沿边、沿主要交通干线对外开放展开。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开放,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中国的对外开放从一开始的“点”扩展为全国范围的开放。这一阶段,进行了众多的体制改革,这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化阶段。特别是2001年正式加入wto以来,我国在更大范围内参与经济全球化,实行面向全世界的全方位对外开放。银行、保险、电信、贸易等领域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目前,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稳列世界第三,利用外资的质量提高,对外经济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成为世界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实践表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从而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对外开放加快了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三、外部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方式选择的作用与影响比较

在计划经济时期和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外部因素影响的不同,我国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经济发展方式和主导产业,对我国这两个时期经济发展也产生了各自不同的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后在外部压力下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即增加投资、扩大厂房、增加劳动投入,来增加产量。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作用下做出的一种选择。

首先,战争环境迫切需要发展重工业,建立强大的国防。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工业基础薄弱等进一步加强了对国防工业的需求。

其次,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做法被照搬过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建设中基本照搬了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发展模

式,因此,也借鉴了苏联以重工业作为主导产业。

另外,急于在世界舞台摆脱落后局面导致政府决策中的“赶超战略”,这对粗放型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要走一条快捷的工业化道路,只能是不断地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扩大对生产要素的利用,我国的要素禀赋特点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丰富,这就对已经存在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一种加速的惯性驱动。

20世纪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产业外移,尤其是东亚国家的产业升级换代后,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工业产业转移到我国。投资低技术、高能耗、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东欧国家对我国的经济援助,帮助我国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地工业体系,实现了重工业从无到有,在经济总量和框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阶段的更替,这种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日益显现出一些弊端,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必须考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二)全球化经济条件下探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经济发展突出表现为两大趋势。一是新科技革命浪潮全面掀起,高技术产业、产品发展迅猛。世界经济中的产业、产品不断向高新、高效、高质、更加集约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低耗、优质和环保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二是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拓展,主要包括各国经济结构与政策、不同程度的体制改革、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等。这两大趋势推动世界各国经济由数量和速度的增长向质量和效益的增长转变。我国要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转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在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和技术壁垒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需要更新技术,降低单位产值的资源耗能,走集约型经济发展道路。

实践证明,发展方式的真正转变和优化只能建立在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并推进增长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之上。因此,我国在1992年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目标,更促使我们选择与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相符合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尽快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水平,提高我国的科技素质、产业素质和企业素质,从而较快的增加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质量商品的出口比重,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地位。

从纵向比较来看,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呈下降趋势。1980-2002年的22年间,我国按照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单位gdp能源消耗下降幅度为66.5%,电力消耗强度下降幅度为21.1%。其中工业部门的下降幅度分别为64.3%和27.0%。其次,单位增加值的排污量呈下降趋势。1998-2003年的5年间,我国按照不变价格计算的单位工业增加值排放废水、工业粉尘和产生固体废物分别下降了34%、52%和22%。另外,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在逐步提高。据估计,我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约有1/3左右的份额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篇4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徐州;对策;综合口岸体系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4-106-2

1 开放型经济

1.1 开放型经济的定义

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经济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地参加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

1.2 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开放型经济带领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时代。它启动了中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加速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推动了中国国内的体制改革并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但随着国内竞争优势的逐渐转变,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过去的竞争优势已经无法继续与他国抗衡。

产业竞争力迟滞不前,产业升级换代动力缺乏,劳动力成本却巨大增长,原材料及其他成本的增长,包括人民币的升值,都使得维持过去的开放型经济模式已经无法顺应时代的需求,应形成新时代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均提到了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意见》共分11章50条,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创新外商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促进走出去战略的新体制、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优化对外开放区域布局、加快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经济合作新空间、构建开放安全的金融w系、建设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强支持保障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全面提出了新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可以说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过数十年的发展总结出的理论和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并对将来的发展提出了可行的要求。

2 徐州开放型经济现状分析

徐州市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近几年来徐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推动改革创新,全市经济运行基本平稳且有部分增进。

2015年,徐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319.8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9.5%。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04.7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55.06亿元,增长9.8%;第三产业增加值2460.06亿元,增长10.2%。人均GDP达61511元,较上年增长9.0%。

在开放型经济数据方面,2015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54.1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6%。其中,出口总额43.89亿美元,下降6.1%;进口总额10.23亿美元,下降22.0%。一般贸易出口额36.20亿美元,同比下降7.2%;加工贸易出口额7.57亿美元,下降1.7%。

出口结构有所优化,机电产品出口额19.16亿美元,下降3.2%,光伏产品1.05亿美元,增长7倍,占出口总额比重分别提高1.4和49.4个百分点。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良好,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9个,较上年减少80个;新批协议外资15.89亿美元,同比下降47.4%;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26个,较上年增加2个;实际到账外资14.28亿美元,下降13.9%。

对外投资增势良好,全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31个,较上年增加9个;中方协议外资7.35亿美元,增长196.0%。

开发区外向型经济回落。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46.14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出口总额37.25亿美元,下降3.4%,分别占全市总量的85.2%和84.9%,较上年分别提高1.9个和2.4个百分点。实际到账外资7.59亿美元,下降41.4%,占全市比重同比回落25个百分点。

从数据上看,尤其对比2014年的数据,徐州市2015年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虽然也有升值,但较以往有了一定的回落,这与整体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有关,也与徐州市的各项改革还未完全彻底有关。

3 徐州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徐州市是老工业基地,但总是依靠老工业并不能振兴当下徐州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徐州市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长江经济带、沿海开发和省委、省政府希望全面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机遇,利用、打造和开放各类平台,将徐州打造成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要实现这种目标,就要利用现有条件和资源,走出一条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式的创新发展道路。

3.1 利用地理优势,建设综合口岸平台

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所以徐州要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开发“公铁水空”于一体的综合口岸体系。

徐州共有7条高速构建起立体交通出行网,横穿东西、纵贯南北。高速总里程突破460千米,里程数居全国地市级前列。不仅强化了徐州在国家交通枢纽中的地位、完善了徐州市区和县区的区域路网结构,还缩短了与周边城市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徐州市集聚辐射功能,加快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徐州内部的道路也在大量改建扩建。五项续建、五项新开工建设工程和六项力争开工建设项目也在紧密进行或筹备。

铁路运输在徐州地区一直是影响较大的运输方式,在大宗货物运输方面一直占据较大的优势。徐州市是全国第二大铁路枢纽,是京沪铁路、陇海铁路、京沪高铁、新长铁路的交点,也是京沪高速铁路和规划中的徐兰高速铁路的交点。徐州铁路货运中心铜山货场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共货场之一,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十三五”规划中的全国路网性物流中心之一,是上海铁路局确定的六大全国一级铁路物流节点之一和现代物流中心转型发展试点货场,同时也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铁路货运站场。铜山货场已经通行了徐州发往霍尔果斯口岸的国际货运班列,同时确定了徐州(铜山站)发中亚的国际货运班列固定运行线路。货运班列主要过境口岸为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口岸,目标地区为中亚五国。

水路方面,徐州京杭大运河港口是全国内河十大港口之一;万寨港是部级内港;邳州港、双楼港、孟家沟港担负国家北煤南运的中转重任,是华东能源的重要集散地。 2014年徐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9202万吨。2016年6月4日,3艘满载4000吨块矿的货船自连云港新云台码头出发后,经灌河、大运河,直达孟家沟港码头,标志着徐州港正式打通“连云港―徐州”的海河联运直达通道。这使得徐州在东陇海经济带上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于2016年5月成立,位于开发区腹地的徐州观音国际机场是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民用机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目前,已_通27条国内航线和8条直飞泰国曼谷、韩国首尔、日本大阪、名古屋、台北、香港、越南舰港等国际航线。

利用此基础,徐州应加快综合口岸及电子口岸的发展。可以通过提供便利条件,更好地开放公路交通;利用上海铁路局的辐射,更多的运行铁路交通;更好地与连云港建立合作,利用水路加陆路的交通;不断开通国内和国际航线,提高客运水平的同时加快扩展货运业务。同时发展产业园、物流园、大型仓库等设施,保障综合口岸的顺利运行。

3.2 发展城市工业产业

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有着悠久的工业产业历史,近年来的发展也可圈可点。在过去,徐州依靠矿产和重工业产品的开发生产。现在,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导的各大开发区是徐州市新型工业化的主阵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地,已培育发展了以工程机械和专用车辆为主的装备制造、以太能光伏和风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以生产性物流和软件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等三大主导产业以及工业电子、现代食品、生物制药、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装备制造已形成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建材机械、风电设备、节能燃控设备等五大系列二百多个品种。部分产业的主要客户来自国外。

徐州应该积极发展自己已有的产业,整合有效资源,加大工作力度,利用先进技术,培养人才体系,做大做强实体产业并发展服务产业。加快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探索新能源、新材料的相关新兴产业发展。徐州应以互联网或其他信息渠道为媒介,利用各种渠道和口岸,打造海关平台、信息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平台、金融平台等服务平台,把徐州的实体产业推广出去。

3.3 加快城市信息及服务产业发展

徐州的信息发展相对其他城市来说,发展的速度有较高的提升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徐州能否“走出去”和“引进来”。徐州应利用产业园和科技园的平台,吸引高精尖人才,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并使之与各类口岸和平台配套,比如智能化的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综合利用信息方便自己、方便他人。

服务外包业务、工业设计、金融服务、电子商务等服务业也应相应跟上。徐州可以利用徐州软件园、高新区大学创业园、泉山区2.5产业园等外包园区,将服务外包机制发展起来,与工业产业齐头并进,互相辅助。

通过发展综合口岸平台,打通地域限制,并发展徐州的工业及服务业发展,将产品走出去,把服务引进来,徐州的开放型经济将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凤凰网.2015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徐州日报,2016.3.16.

[2] 毛清华.山东省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12).

[3] 庞博.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下的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以宁波北仑区为例[J].区域经济,2015(04).

[4] 王爽.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山东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研究[J].东岳论丛,2015(11).

[5] 张俊莉.一带一路背景下内陆开放型经济制度创新[J].人民论坛,2015(12).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篇5

【关键词】 新常态 宁夏 转型 思路

一、新常态下宁夏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

1、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红利”,要把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宁夏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和不竭源泉,紧紧围绕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开放宁夏。

2、共享同富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宁夏经济转型升级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思路,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实现富民与强区的有机统一,建设富裕宁夏。

3、统筹协调

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宁夏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正确认识宁夏的发展阶段特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度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改革与发展的关系、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关系,促进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城乡山川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建设和谐宁夏。

4、低碳绿色

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宁夏经济转型升级的根本举措,强化“生态优先”理念,立足宁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谋划发展,加大绿色投资,倡导绿色消费,促进绿色增长,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建设美丽宁夏。

二、新常态下宁夏经济转型发展的七大战略重点

1、全力深化改革,释放经济转型升级改革新“红利”

第一,继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强化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切实推进从“经济增长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型。第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清理各种经营性国有资产,全面推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开展自治区参股中央企业、自治区属国有独资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营造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第三,全面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进一步深化与中央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加快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加快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上市,鼓励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挂牌交易,推动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试点,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增强金融市场功能。第四,继续深化资源型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机制和环保收费制度,大幅度减少要素价格扭曲的经济成本,提高能源资源生产率。

2、着力扩大内需,形成经济稳定增长新引擎

第一,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夯实居民消费基础。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进一步改善公共就业服务,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第二,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不断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第三,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居民消费预期。要竖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第四,改善消费环境,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培育消费热点,促进休闲娱乐、文化旅游等消费增长,引导消费结构升级。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培育多种服务业态、服务模式竞相发展的宽松氛围,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第五,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率。以投资拉动扩大总量、优化结构、夯实基础,以项目带动促进投资、集聚要素、提升产业层次,以增量优化促进存量调整,增强投资内生动力,不断拓展内需空间,提高投资水平和效益。

3、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经济转型升级新抓手

第一,做优做强工业。把新型工业化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第二,做特做精农业。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基础。第三,做活做大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把提升现代服务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努力提高服务业的比重、水平和就业容纳能力。第四,建立产业转型升级新机制。围绕自治区产业升级重大任务,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建立“一项任务、一个方案、一个班子”责任机制。

4、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培育经济转型升级新引擎

第一,优化宁夏城镇空间发展战略格局。根据宁夏主体功能区定位,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城乡布局、基础设施布局和生态布局。积极引导人口、产业向沿黄经济区城市带和清水河城镇产业带集聚,向各级城镇特别是中心城市和重点中心镇聚集,实现以城带乡、以川济山、以工促农、城乡联动、协调发展,推进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同时扶持发展一批资源开发、旅游度假、加工制造、商贸流通等特色小城镇,推进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网络化、外向型城镇格局。第二,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以解决农村公共服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问题为重点,显著增强各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加快完善符合区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第三,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划定城市土地开发建设红线,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方式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沿黄城市带同城化发展,继续推进固原区域中心城市和宁南大县城建设,加快中心镇扩容提质,推动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深化户籍制度等配套改革,全面放开小城市和城镇落户限制。

5、着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释放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

第一,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把握未来科技进步趋势,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重视协同创新,实现全面创新,在开放合作中提升宁夏科技水平。第二,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向优秀企业集聚,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促转型升级,以创新赢得竞争力,以创新赢得未来。第三,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经济转型升级新动力,形成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6、着力推进低碳发展,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新模式

第一,强化资源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要求,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明显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煤炭、化工、冶金、造纸等高效循环生态产业链,着力发展循环型农业。推进城市生活垃圾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工矿企业水资源循环利用率和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第二,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修复。加大环保投入,大力推广应用新型环保技术。加快淘汰一批不达标的火电、钢铁、焦炭、造纸等落后产能,推进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重污染行业的环保生态化转型。加强重点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及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及集污管网建设。以生态移民、荒漠化防治和水土保持为重点,推进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第三,研发推广低碳技术,增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强战略规划和试点示范,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建立有利于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税收、价格、信贷、政府采购政策体系和评估考核机制,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持续有效的激励机制。扩大森林面积,加强森林管理,增强森林碳汇能力。

7、着力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培育经济转型升级合作竞争新优势

第一,推动中阿务实合作。探索建立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区及欧亚国家交流合作机制,努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贸合作新平台、文化交流新载体、能源合作新基地、国际交通新网络。深入挖掘产业、资源、市场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推动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等外商投资我区能源化工、清真食品、农业、商贸、旅游等产业。支持区内企业联合国内大型企业到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进行油气、矿产等资源开发和工程承包合作。加快服务业开放,推动形成中阿国际贸易结算中心。第二,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以建设开放型特色园区为突破口,扩大园区管理权限,创新服务方式,建立跨园区协作机制,推动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合作,探索共同建设、开发、运作银川综合保税区的新模式。建立贸易投资便利化工作机制,提高通关效率,优化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放宽外资准入,制订宁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保持外资政策稳定、透明、可预期。第三,加快构筑内陆开放通道。以开发利用航权为着力点,加强航空口岸建设,加快建设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开辟更多国际航线并实现常态化运行。建设银川至西安快速铁路、包兰线银川至兰州段扩能改造工程、甘武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宝中铁路和太中银铁路复线。加快高速公路网建设,完善区内公路网。加快陆路口岸建设,推进陆路口岸跨区域合作,积极推动电子口岸建设。

【参考文献】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篇6

一、发展历程

宁波以“通商世界”而闻名中外,是我国最为古老的贸易口岸之一。早在春秋时代,宁波就设有商港,与舟山等海岛居民开展贸易。唐宋元时期,宁波成为中国三大外贸口岸之一,与亚非欧三大洲通商贸易。明代,宁波成为对日“勘合贸易”的唯一口岸。建国后,宁波作为战略上的海防城市,投资、外贸发展都受到严重制约。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前,开放型经济对宁波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开路作用,但对整个经济发展所起的带动作用有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对外开放列为我国基本国策,宁波开放型经济从此翻开新的一页,开启了新航程。

(一)启动成长期(1978~1987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并出台一系列配套的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宁波作为沿海港口城市,被列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1979年6月1日,宁波港获准正式对外开放,拉开了宁波对外开放的序幕。

这一时期,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处于准备适应、逐步介入阶段。在指导思想上,宁波逐步树立起对外开放思想,初步确立了“以港兴市”理念,提出了“外向型经济”理念。在制度设计上,陆续争取到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优惠政策;出台了外向型经济规划,制定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意见。在组织机构上,成立宁波口岸领导小组、宁波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等管理机构。

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对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较小。外贸只有少量的“借牌”自营出口。外资方面主要是通过港澳宁波帮牵线搭桥,但规模和档次都很低。外经无对外签约权,对外经援和远洋捕捞等劳务派遣成为主要业务,但规模不大。

(二)快速发展期(1988~1997年)

1988年国家扩大地方引进外资审批权限、下放外贸企业审批权。在扩权和放权中,宁波于1988年正式实施计划单列,行使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拥有对外经贸自营权。这是宁波开放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的重要转折点。

宁波在获准计划单列后,又相继获准晋升为“较大的市”、副省级城市,获准设立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等。开放理念不断增强,从“以港口促工业,以港口促内外贸易”到“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再到“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逐步形成了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日益优化,外经贸管理部门整合实现开放型经济的统一管理,完善开放促进体系。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立起以港口为中心的集疏运网络,基本满足了对外开放需求。

开放型经济迅速向各个领域纵深拓展,外贸、外资、外经“三外”格局基本形成并迅速发展,初步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跨越,给宁波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带来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外贸持续高速发展,进出口年均增速高达47%,基本确立了华东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地位。利用外资的来源和领域持续扩大,国际著名大企业、大财团纷纷来甬投资,投资领域由加工型工业向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和商贸、房地产、国际金融、高新技术、农业等多领域拓展,初步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利用外资的新格局。外经实现跳跃式发展,劳务输出规模继续位居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国际工程承包起步发展,海外实业投资、境外经贸办事处明显增多,规模持续扩张。

(三)拓展提升期(1998年至今)

1998年“走出去”战略的提出与全面实施,是我国对外开放由从属型走向自主型的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开启了从以改革促开放促发展向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转变。同时,国际风险频繁和发展矛盾凸显,对开放型经济的转型升级形成了巨大的“倒逼”压力。在转折与倒逼的双重压力下,宁波步入大转变、大转型时期,开放型经济开始全面突破,质量、结构同步提高。

在大转变、大转型时期,宁波加快开放战略和政策调整,不断优化软硬环境,培育宁波开放新增长点。首先,加快开放战略的升级。从市九次党代会的“四大突破”,到市十次党代会的“内外联动”,再到市十一次党代会的“六大提升”,初步实现从外向带动向开放带动的转变。其次,加强开放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积极营造协同有序的发展环境。及时调整、出台开放政策,不断推出“首创”之举。

这一时期,宁波开放型经济成功经受住了亚洲金融风暴、“911”事件、非典等重大事件的冲击和影响,变得更加成熟,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变明显加快,各个方面都得到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基本形成领域宽广、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机制完善、成效显著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格局。一是开放工作领域拓展明显。继续拓展传统“三外”领域同时,国际会展、机构总部、服务外包等业务开始探索起步,初步实现开放型经济联动协调发展。二是外贸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增长方式明显转变。三是外资领域明显拓宽,质量、层次快速提升。四是外经规模在省内保持“半壁江山”的领先地位,“走出去”效应日益显现。

二、发展成就

改革开放30年,宁波因开放而崛起,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从一个封闭的江南小城发展成为浙江乃至中国最为开放的发展区域之一,从一个资源小市、沿海小城壮大成为长三角南翼区域经济中心,从一个区域性内河港口城市发展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从一座古老商埠加速向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转变。

(一)更新宁波社会观念和发展理念

对外开放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冲击和变革。对外开放后,随着大量新生事物的出现,大量国外先进理念观点的冲击,宁波人重新认识自身发展与国际先进地区的差距,学会用全球视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全市上下逐渐认识到开放型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柱作用,牢固树立起“无外不富、无外不发、无外不强、无外不快”的思想,对外开放理念深入人心。

(二)增强宁波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开放型经济对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主力引擎作用。1988年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后,外资和外贸的增长与全市经济总量的增长保持了非常强的相关性,带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经济外向度超过125%,出口依存度为84%,实际外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接近12%。开放型经济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

(三)提升宁波现代化和城市化程度

一是提高了宁波产业现代化程度。外资的引进、外贸的倒逼,特别是国外先进设备、先进技术的引进,提升了制造业生产能力和水平,推动“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转变,促进了宁波工业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二是提高宁波城市化程度。开放型经济带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加快了宁波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宁波城市建设水平。

(四)扩大宁波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对外开放让宁波从一座江南小城变成国际性城市,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到2007年底与世界约220多个国家(地区)有直接贸易往来,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消费着“宁波制造”;吸聚外商投资11 914个项目,在73个国家(地区)投资设立了768家企业(机构)。宁波连续多年是全国参加境外展览最多的城市。随着开放型经济发展,宁波港呈高速发展之势,航线辐射全球五大洲,进一步提升了宁波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推动宁波的科学发展与全面小康型和谐社会建设

开放型经济推动了宁波的科学发展和全面小康型和谐社会建设。医疗卫生、社区建设、社会保障、文化教育、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引资引智,有力地促进宁波社会事业和生活服务业稳步上升。跳出宁波发展宁波,在国内其他地区开矿设厂,赴境外建立资源开发基地,有效缓解宁波资源紧的瓶颈制约,促进了宁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引进资金和技术,为宁波环境保护、降低能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等科学发展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不仅拉动宁波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三、发展经验

(一)制度体系完善,组织保障有力

在宁波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央和省领导多次到宁波考察指导开发建设工作,中央、省、市都成立了宁波开发建设协调小组,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协调、推进宁波开发建设。宁波市委、市政府及时认真研究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充分分析内外条件,不断更新对外开放理念,调整完善对外开放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和深化。宁波市各级政府建立健全对外开放领导管理组织,不断加强关贸、检贸、银贸、税贸等协作配合,形成上下配套,全面对接、行动协调的开放增促体系,不断凝聚全市开放型经济合力。

(二)敢于自我加压,勇于开拓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宁波处于全国落后位置,位列计划单列城市末位。在这30年,宁波人敢于和其他地区比高低,勇于向先进地区学习,善于总结群众经验,不断加强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创新,创造了开放型经济发展史上的多项“第一”:率先完成国有外贸企业改革;率先推出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率先在全国提出“千军万马搞外贸”;率先实施口岸“大通关”;率先实行参展企业品牌进入制;全国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达20个,居全国首位;率先推行整合型服务机关,在全国政府机关率先同时通过整合型体系认证等。这些令人自豪的“第一”,为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抢得先机、确立优势。

(三)立足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

宁波开放型经济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发挥自身优势、壮大特色经济伴随着整个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后宁波人立足港口优势,坚持走港口带动之路,逐步形成“以港兴市,以市促港”战略和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目标,大力发展临港大工业、港口贸易、港口服务,打造国际一流的口岸,为发展外贸、吸聚外资创造非常有利条件。宁波是全国著名侨乡。在邓小平“把全世界‘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下,广大“宁波帮”积极发挥牵线搭桥、沟通协调作用,成为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力量。南巡讲话后,乡镇企业全面改制,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成为宁波经济的重要脊梁。宁波大力实施“以民引外”、“千军万马”战略,让民营企业成为宁波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从1999年宁波第一家私营企业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到2007年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发展到5 200家。

(四)不断优化环境,营造发展氛围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篇7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河南省 产业集聚区 开放型经济

产业集聚区是以若干产业为主导,产业集聚特征明显,企业关联度强,产业结构合理,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园区。广义的产业集聚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现代服务业园区、加工贸易园区、科技创新园区等在内的各类开发区和园区。

国内的发展实践充分表明,产业集聚区已成为经济增长最快、效益最好、吸引国内外投资最集中、市场最具活力、体制机制最新的区域,是推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也是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聚区成为河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阵地

河南省树立“省外即外”理念,依托产业集聚区积极招商引资。2012年上半年,全省集聚区共引进省外资金项目1088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394.8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53.4%,商丘经济技术等64个集聚区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均超过10亿元,禹州市等5个集聚区引进省外资金项目均超过20个。近年来,富士康、瑞贝卡等外向度极高的企业纷纷落户产业集聚区。2011年,河南省进出口326.4亿美元,增速全国第二,外贸增量主要来自产业集聚区企业,其中郑州航空港区的富士康拉动作用至关重要。2011年,富士康进出口94.7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9%。瑞贝卡公司位于许昌尚集产业集聚区,其生产的毛发制品是河南省第二大出口商品。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河南省在2009年确定24家集聚区作为首批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要求这些园区的发展速度高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实际利用外资、出口等指标年增长率要达到30%以上(见表1)。

(二)产业集聚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品牌的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提高。濮阳经济产业集聚区内的濮耐公司,拥有专利83项、部级重点新产品6个,承担各级科技项目33项,获科技成果奖35项,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6%。主要产品出口欧洲、独联体国家、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2011年海外销售收入4.75亿元。新乡市长垣县产业集聚区30%的民营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发机构,骨干企业的主导产品都有自主知识产权。长垣县聘请国内起重行业专家、教授25人组成集聚区专家指导委员会,同时成立了高新技术服务中心,构建了高新技术孵化、信息咨询和技术支撑服务平台。集聚区拥有部级产品检测中心1个、各类技术研发中心68个,中小型起重机出口日本、印度等十几个国家。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放型经济规模偏小、发展不均

2011年,河南省180个产业集聚区共利用外资39.12亿美元,占河南省利用外资的38.8%;出口113.5亿美元,占河南省出口总额的59%。而同期,山东省各经济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达62亿美元,占全省的56%,出口633.6亿美元,占全省的50%;浙江省14个产业集聚区出口就达到130.2亿美元。通过比较可知,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规模仍然较小,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限。同时,各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均衡,一些集聚区引进外资项目少,2012年上半年,有78个集聚区实际利用外资为零,8个集聚区实际到位省外资金为零。此外,部分集聚区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比例较低,如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158家,仅23家企业有进出口经营权。

(二)思想意识方面,认识不到位

从思想意识角度来看,部分地方政府及其领导干部尚未充分认识到开放型经济对加快发展速度、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没有意识到发展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对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金的重要载体作用,没有认识到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支撑作用。

(三)产业集聚度不高,主导产业不突出

由于缺乏科学规划与合理引导,部分集聚区没有按照主导产业进行布局,而是有项目就引进,导致产业集聚度不高、企业关联性不强、产业链条短、上下游和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企业仅仅是空间上的集中,而缺乏从产业链出发的整体设计,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和密切的经济互动,相互联系与依存的企业网络尚未形成,因而无法发挥产业集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同时,由于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起步晚,部分集聚区的主导产业规模小,仅仅是确立一两个龙头企业,缺乏产业集聚度高的龙头带动项目。

(四)投融资难度大,土地矛盾待解

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和银行支持,融资渠道不宽,导致开发经费不足。特别是县级以下集聚区,资金来源渠道少,自身财力小,建设资金严重缺乏。同时,县级集聚区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县级银行大多是传统意义上的功能构建,自主性不强,贷款和存款余额差距较大,大量金融资产不能利用。同时,多元投资体制、市场化运作机制尚未形成,难以满足招商引资的需要,致使部分集聚区建设迟缓。

由于前期规划局限、土地利用粗放、报批手续时间长、拆迁征地补偿难度大等原因,河南省部分集聚区土地瓶颈制约严重。目前,全省集聚区规划用地基本用完,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已无法及时补充项目建设所需的土地资源。由于土地不足,一些地方出现了项目无法进区或正常施工的情况。同时,河南省集聚区土地资源不均衡、规划不合理现象严重,有些集聚区圈而不建、土地闲置,有些则土地紧缺。

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对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

产业集聚区是集约利用土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平台,是扩大开放、利用外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因此,河南省集聚区必须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投资政策、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创造条件。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进品牌建设,支持企业培育自主出口品牌;鼓励企业采用国际标准,通过实施先进标准占领行业制高点;加强与世界500强的战略合作,融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体系;重点推进与中国港澳台、东南亚的合作,引进富士康等一批规模大、出口带动能力强的项目,促进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

(二)开展调研,制定促进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细致地对产业集聚区进行调查摸底,了解其发展现状、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因素。同时,组织有关人员赴沿海及周边省份调研,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在省内外调研考察的基础上,以省委、省政府名义研究出台“促进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集聚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工作重点、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其开放型经济重要载体的作用。

(三)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建立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考核指标体系

目前,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包括八项指标,分别是企业营业收入、税收收入、企业从业人员、固定资产投资、万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能耗降低率、环境保护、当年新增建成区面积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占集聚区营业收入比重。现有指标体系并未对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明确的考核目标,为有效推进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建议构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考核指标体系,确定各项指标及其权重,并进行年度考核。

表2中列出的指标为不同经济内容的数据,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各产业集聚区该指标的标准化指数。因所有指标均为正指标,所以计算公式为:i产业集聚区A指标的标准化指数=。某一产业集聚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用综合指数表示,综合指数为各单项指标的标准化指数与该指标权重的乘积之和,计算公式为:综合指数= (A指标的标准化指数×A指标的权重)。

(四)加大投入与优惠力度,解决制约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问题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关键。集聚区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新增部分、地方财政获得的集聚区工商税收增量分成部分,应划出一定比例用于集聚区建设,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大对重点项目的产业指导,对外企研发中心、投资区域总部和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对减免税、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适当放宽。建立健全鼓励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优化土地、电力等重要资源配置,改善涉外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发展土地市场、产权市场、资本市场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投资软环境。

高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集聚区要集约开发土地,倡导使用多层标准厂房,提高单位面积的投资强度和产出率。在统筹使用土地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土地储备和科学用地机制,省、市两级计划用地指标要向发展前景好的集聚区倾斜,同时预留一部分用地指标集中用于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成长性项目。

建立完善集聚区投融资体系,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建立专项资金,支持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循环经济项目、外向型产业项目。吸纳社会力量组建有投融资功能的开发公司,鼓励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增加对集聚区优质企业的贷款支持。积极引进外资和吸引民间资本建立投资创业基金,支持外向型企业入驻。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河南2011年外贸额破300亿美元 富士康占三成[EB/OL]. http:///cj/2012/02-29/3708216.shtml

2.周慧来,申向东等.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科技,2012(5)

3.赵保佑.河南开放型经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篇8

关键词:区域发展;开放型经济;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6-0055-03

苏北开放型经济已初具规模,但与苏南、苏中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为此,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促使其进一步发展。

一、建立起符合开放型经济要求的经济结构

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创产业竞争的新优势。今后一个时期,苏北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是,调优第一产业,调强第二产业,调大第三产业,尽快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新兴服务业为增长点,特色突出、后劲充足、竞争力强的产业发展格局。

首先,发展新兴主导产业。一是在产业结构上坚持以资源利用型、能耗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项目为主体,强化出口加工业和物流业项目建设。二是加快产业升级换代。苏北的纺织服装、电子元件组装等行业已有相当规模,要在这些领域走低成本扩张之路,形成规模优势明显、经济效益好的产业群体。

其次,着力培育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总体要按照“两培育(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两加大(加大开发区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力度)、一拓宽(拓宽靠大联强的路子)、一构建(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格局)的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重围绕优势产业,积极挂靠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合作中开发一批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形成一批生产能力、创新能力、市场份额、出口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位居前列的龙头企业。同时,重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现有企业的技术水平,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再次,加快投资主体多元化。一是争取国家投资。利用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和加大公共设施建设的时机,争取国家、省的资金投入。二是加快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资本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速度,把退出的国有资本用于其它产业或公共设施建设。三是积极鼓励民间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坚持龙头带动促调整,着力建设农产品加工、运销等龙头,带动畜牧、林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的不断壮大。搞好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壮大村级经济实力。以提高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加快劳务输出步伐。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稳定和落实好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第五,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适应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需要,以市场化、社会化为方向,在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同时,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流通现代化。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中介服务、教育培训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强大动力。搞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产业竞争力,关键靠老百姓的力量。应该进一步扩大宣传,广造舆论,掀起全民干经济的新高潮。进一步落实政策,优化发展环境,降低市场进入门槛。注重发挥机关干部、科技管理人员、城镇职工、复退转业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干部等人员的带头作用,让民营经济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真正让老百姓成为优势产业的培育者、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加快发展的推动者。

二、建立起符合开放型经济要求的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首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主要依靠经济管理制度、经济杠杆、经济手段和市场来调节经济、配置资源、管理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元化,外贸主体多元化,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和市场交易等体制。要加快市场取向的各项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活力。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要加快市场化改革,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经济和整个社会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继续深化以产权为核心的企业改革,采取股、租、破、卖、送、联等形式,加快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和重组,增强企业发展活力。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优化企业发展的内部机制。同时,积极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资本、劳动力、人才、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以及各类商品市场,不断提高依靠市场聚集和优化配置资源的水平。重点发展资本市场,积极推进资本运营,增强利用资本市场广泛吸纳外资、内资、民资的能力。大力发展各类中介机构,不断增强市场活力。健全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管理,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其次,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大服务”的原则,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惯例的行政管理体制。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放手让企业按经济规律,依法自主经营。政府只行使制定规划、招商引资、宏观调控、监督管理、服务协调、完善环境、依法管理的职能。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大力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突出整治政务环境,塑造政府良好的信用形象。

再次,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改革。继续加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等社会事业改革力度,积极探索产业化的路子,促进社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事业的发展活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自由流动。积极探索市场就业、自主择业和灵活就业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三、在坚持全方位多领域对外开放的同时,

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苏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是扩大开放的核心,是促进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是继续倾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坚持几年内招商引资的政策不变,坚持不懈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成效。突出专业招商、优势招商和机关干部带头招商,增强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积极探索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等市场化办法,扩大招商引资的覆盖面。抓好经济开发区和其他各类园区建设,构筑招商引资的载体。面向国内外市场,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认真做好引进外资工作,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到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来。不断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重点培植出口骨干企业,大力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外贸出口。加强与省内外大企业的联合与合作,借助外力加快我市企业改造、发展步伐,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市场开拓、技术研发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坚持全方位多渠道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引资、引技、引智并举,一、二、三产业全面开放。把招商引资作为重中之重,就是要以招商引资为中心,统揽发展开放型经济工作的全局。

只有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才能大幅度提高产业水平、显著增强企业实力,带动进出口的发展,才能聚集各类生产要素,形成产业集群,增强综合竞争力,实现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四、坚持以人为本,为开放型经济

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发展开放型经济需要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开放型经济人才作支撑。苏北原有的开放型经济人才很少,并且其中已有相当部分流动到发达地区工作。所以,开放型经济人才短缺是制约苏北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依托高校和党校,建立开放型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对各级政府开放型经济管理干部和各种所有制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开放型经济理论与实务培训。

加快经济发展,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保证。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度重视发展各类职业教育。要依靠市场的力量、面向市场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引进、研发、转化更多的适用技术和先进技术,提高科技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积极探索收益与贡献相适应的分配机制,努力营造识才、用才、育才、聚才的良好机制和环境,为苏北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充足的科技和人才保证。同时要积极推进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信息革命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培养、引进急需的各方面专业人才。营造吸引、用好人才的良好环境,制定引进人才的规划和政策。提供优厚的待遇,对长期工作在第一线的优秀科技人员和获得各级成果的人员实行重奖,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苏北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通过依托大专院校、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各类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选拔一批开放型经济管理干部出国培训,使之受到教育和提高,切实掌握组织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本领,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人才保证。

五、优化投资环境,引进战略投资者,

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优化投资环境,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既促进发展,又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引进战略投资者是增强内功的手段,可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是统筹经济发展和加强对外开放的战略举措。世界银行发展政策与发展经济局局长多勒说,电力供应状况、通关速度、法庭解决商务争端的效率,制约了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一步增加。外商在中国投资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的管制情况以及手续上的繁简程度等环境问题。因此,改善投资环境是引进战略投资的前提,是降低投资者商务成本的保证。

一是要通过深化改革,使权力尽快退出市场。优化投资环境,重点是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苏北应该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管理经济,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解决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同时,要建设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信用环境、建设文明向上的人文环境、建设舒适美好的生活环境。

二是要围绕“五大基地建设”,搞好项目包装和推介工作。政府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投资促进手段,特别要注重对一个区域进行整体的形象包装和推介,形成区域优势。要搞好招商项目的全程服务,既要招得来,还要留得住。同时,要改变政府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改变过去那种重“经营环境”轻“法治环境”、重“先期免费”轻“后期服务”、重“引资”轻“规矩”、重“外商”轻“内商”的做法,切实为投资者服务,加快实现招商方式的市场化、企业化、社会化。

三是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重点搞好招商引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开展招商引资,企业是主体、项目是核心。要按照“坚持市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注重产业关联”的原则,策划大容量、高质量、动态化、网络化的招商项目。重点抓一批国有企业产权重组项目,抓一批特色产业集中成片开发项目,抓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抓一批产业链长、关联度大的项目。要鼓励和支持苏北有比较优势的各类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开拓国外市场。要发挥企业、中介组织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筛选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有效益的招商项目。政府出资聘请国际知名中介机构,对大型招商项目进行重点“包装”。

总之,苏北地区应认真贯彻统筹省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思想,立足实际,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促进经济运行模式和发展方式更加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靠近,直接与国际国内市场接轨,承受市场风险,获取市场收益,使苏北经济发展步入速度快、结构优、质量好、效益高的协调运转轨道。

参考文献:

[1]张虎春.加快发展开放经济的几点思考[J].太原:经济师,2004(12).

[2]关白.开放型经济理论与实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圣明.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娄峥嵘,苏建光.发挥苏北比较优势的理论思考[J].徐州: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3(3).

上一篇:景观设计难点范文 下一篇:水电改造工程施工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