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范文

时间:2023-12-15 17:21:37

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

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篇1

关键词: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探讨

0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进入90年代快速发展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高新技术集成产业,具有涉及面广、产业带动性强、技术集成、资本密集、产权复杂等特征。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是未来交通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交通对我国未来交通经济产业发展繁荣,为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智能技术带动交通产业的发展成为一条必经的道路,不仅是因为人们需要吸收现代交通的优良之处,而且用智能交通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将越来越有说服力。要想发展,要想交通产业创新、借助智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与国际上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接轨,并通过召开国际性研讨会、成立试验室和研究中心等方式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国内ITS技术研究水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智能交通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机会。

2 制约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技术成本高

智能交通产业顺势迅速发展,市场正在不断扩容,发展的同时给各类相关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商、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核心技术、专利受限于外国厂商,比如智能控制的核心芯片-CPU,通信模块等。为了智能交通产品相关生产厂商的发展,不得不花费高额的费用购买芯片、通信模块,甚至出现高额的专利费用、技术转让费的现象。一方面智能交通产业也需要创新发展,这导致前端创新开发的从业人员稀缺,厂商成本也就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因为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的集成、交通大数据处理及服务、车联网、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交通应用服务等产品的研发周期长、淘汰快。

2.2 智能交通企业战略不明

一些企业甚至是部分龙头企业依靠传统的交通产业起家,经营模式过于传统,尽管工厂面积大,但其实质还是代工生产的模式,并且以企业生产-出售经营模式在延续,企业管理出现瓶颈,更多的是延续传统的理念,缺乏专业管理理念。

2.3 智能交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目前,全国现有交通信息企业数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几十家,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佛山、惠州、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城市。据统计,广东卫星导航产业的比重和企业的数量占全国的50%以上,目前在市场上能看见的GPS导航产品品牌有上百种,但60%为不知名的小企业生产,并没有发展自己的品牌,他们作为一些大品牌商家的代加工车间,利润薄,小微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中这种“作坊零散,各自为战,贴牌生产”的局面着实尴尬。智能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缺少拥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这是近几年一直限制产业规模与品质不断提升的短板。因此,从代工制作向产品设计研发转型,推动智能交通企业品牌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 对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技术模式创新的建议

3.1 降低技术成本

利用智能交通相关产品生产商的影响力,首先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联络协调,积极寻求技术合作渠道,优势互补,成立联合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中心,对原有开发的技术进行巩固与改善,同时要联系具有高资质、高权威的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把更多尖端、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引进智能交通产业市场,以此保证智能交通产品的技术储备充足。另外可以依托于国有大型企业确保专利与智能芯片核心费用处于较低水平;再者就是对技术研发中心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同类智能交通技术、智能交通产品能与国外产品竞争。

3.2 重视技术创新,完善经营战略

一方面企业需要引进具有掌握前沿技术的团队和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用前沿技术产品开发和新型经营理念对企业经营战略进行整合改善。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智能交通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推进智能交通上下游关联产业的技术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规模。同时,要改变代工生产的企业模式,不仅仅关注生产环节,更要重视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的含量作为产品优良的标志。引导智能交通相关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在传统的销售模式基础上组建营销联盟、开办全国连锁店、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销售模式。

3.3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技术摆脱“山寨”

以GPS导航产品为例,GPS导航产品因拥有车载、手机、地图等功能被消费者所青睐,所以购买者更注重产品功能的多样性、实用性、便利性。作为企业首先自身要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研发创新型产品,构建GPS多功能导航的层级,以“多功能,实用,更新快”的产品理念并借鉴国外优秀智能交通设备或产品的设计,形成自成一家的风格。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以优秀产品理念带动消费,推动企业品牌影响力建设。政府、智能交通行业协会也要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各种大型博览会、展销会、智能交通技术研讨会及网上交易会。另外,也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各国异域文化元素研发出易受异域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推动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广东省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大省,给人的印象常常是粗放型、低水平的大工厂。智能交通产品将近90%的企业缺乏原创设计,基本以山寨版出现在市场上,始终无法摆脱内在低附加值、外延数量扩张的传统路径依赖。目前,这些企业正在建设的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平台,以协同创新、转型升级为理念,以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为依托,以公共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品牌创新及产业创新为目标,驱动从“山寨工厂”走向“创新中心”,不断通过提高产业影响力和辐射效应来提升整体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区域内技术、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各类资源的集聚程度。

4 结论

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篇2

关键词 智力落后 语用 交流行为 会话能力 语篇能力

分类号 G754

1 问题的提出

语言从形式上说包含语音、语法、语义及语用四个要素(英文文献中一般将语言从形式上分为语义、语义、语形、语法、语用五个元素)。从功能上讲,语言作为一个社会工具,语用发挥了其核心的作用,因此有学者提出了语言的功能模型,如图1所示。

智力落后儿童由于智力发展迟缓、构音器官受损、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等原因,影响了语言能力的发展,使其在语音、语义、语法以及语用等多个方面均存在问题,造成了沟通上的困难。依据上述语言模型,智力落后儿童的语言交流过程中,不仅仅要掌握语音、语义、语法结构所构成的符号系统,更重要的是掌握良好的语用能力(pragmatic),即在不同的语言交际环境下如何理解和运用符合特定情境的特定话语。为了考察智力落后儿童的语用研究现状,本文以“语用”以及“儿童”为搜索词,“摘要”为搜索项,在中国知网(CNKI)上共搜索到168篇有关儿童语用研究的中文文献,其中智力落后儿童语用文献5篇;同样以“pragmat-ic”和“children”为搜索词,“abstract”为搜索项,在EB-SCO、ELSEVIER ScienceDirect、springeflink、PmQuest等数据库中共搜索到有关儿童语用研究的英文文献共302篇,其中智力落后儿童语用文献59篇。笔者将以上文献进行梳理,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语用障碍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2 研究现状

20世纪初西方学者开始逐渐关注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21世纪国外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和学前教育专家把儿童语用发展研究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际上有关于儿童语用学研究主要有三大趋势:即交流行为(communicative act)、会话能力(conversation)和组织语篇的技能(discourse,又称语篇能力)。而近几年以来,发展语用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到语境对儿童语用能力的影响,因此本文从以上三大趋势以及语境的相关研究出发,分析了智力落后儿童语用发展的相关研究现状如下。

2.1 国外研究成果

2.1.1 交流行为

语用交流行为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儿童最早出现的语用行为,在婴幼儿阶段儿童就能够用手势、发声、固定的语音形式,或者这些形式的结合来表达自己的交流意图。它也是最基本的语用现象,对儿童语言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儿童语法、词汇的发展。此外,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儿童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理解水平。交流行为包括了交流倾向(interchange)、言语行动(speech acc)、言语变通(pragmatic flexibilty)三个水平的能力。交流倾向水平指互动双方在言语交往中表达了何种交流意图,主要考察互动双方共同指向的言语交流情况;言语行动水平是评价个体语用发展的第二水平,主要考察说话者采用何种言语形式来执行交流行为并达到交流的目的;言语变通即言语倾向水平与言语行动水平综合起来的水平。

(1)智力落后儿童前语言阶段的研究。首先,智力落后儿童前语言阶段研究表明,他们与普通儿童的言语流行为具有一定的共性。唐氏综合症儿童说出第一个字的平均年龄为18个月。在这一阶段,智力落后儿童使用的身体姿势的类型与普通儿童差不多,比如说智力落后儿童也会拍手、摇头等等。此外,智力落后儿童咿呀语(babbling)式的发声与普通儿童相似,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者进一步比较了普通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的咿呀语与早期的话语,发现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咿呀语开始的时间和咿呀语中辅音、元音的语音特征这几个方面极其相似。

其次,智力落后儿童的非言语流行为与普通儿童相比有一定的发展滞后性。在目光注视和面部表情方面,研究发现与相同智龄的普通儿童相比,智力落后儿童注视母亲和其它刺激物的能力存在缺陷。智力落后儿童在与母亲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发声和微笑的频率比普通儿童少。在另外一项研究中,智力落后儿童注视母亲面部的时间比普通儿童长。与理解能力相同的普通儿童比较,21—53个月的智力落后儿童除了使用指示目光(referential looking)和使用单词这两个方面的发展显著落后外,在手指、拉、发声、喊叫、哭、伸出手、看、推、笑、凝视、拍手、模仿姿势、手势、其它的身体活动等交流行为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有研究者对3名平均年龄为17.7个月的智力落后儿童进行的追踪研究发现,在交流过程中,智力落后儿童非言语交流行为的三类主要功能是评价、致谢和要求。对于37个月左右的智力落后儿童来说,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指向”与母亲和同伴进行交流。

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篇3

【关键词】智能交通 图像处理技术 概述 应用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交通事业及其机动化水平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交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城市的交通流量都在与日俱增,交通堵塞、事故等经常发生。为了解决当下交通事业发展的困难局面,我国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建立和应用智能化交通系统,以此实现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中,图像处理技术应用比较广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智能交通的概述

智能交通系统,目前在全球很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很多国家发展交通事业及运输事业过程中的重点关注对象。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中,在此背景之下,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也处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在很多城市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智能交通系统,是基于完善道路设计建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系统主要应用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电子技术、地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不同的先进技术。其中,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最为广泛,也最具重要价值。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交通系统成为了一种先进、准确、实时的交通系统,可以带动交通事业与运输事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地面交通的效率,还可以使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得到最为广泛和高效地应用,也能保证交通安全。应用智能交通系统之后,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都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与传统模式的交通系统相比,具有较好的社会价值与经济意义。此外,应用智能交通系统,还可以实现对车辆运动状态下的行为分析,保证分析工作的准确性,对于交通部门的工作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笔者在上文已经提到,智能交通系统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需要很多先进技术给予支撑,其中,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是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所有技术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下面将对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作简要分析:

2.1 车牌识别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首先就体现在车牌识别中。车牌识别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主要构成,可以帮助车辆管理部门对车辆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具体效率。目前,车牌识别主要应用于停车场管理、小区管理、高速公路系统等主要方面。

车牌识别,主要是对路面运行的车辆进行监控拍摄,提取其车牌的主要信息,如汉字字符、英文字符、颜色、数字等。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图像进行采集、预处理、最终识别。车牌识别的应用,需要相关的部门安装数字设备、摄像系统、计算机系统等,在此基础之上对车辆进行图像信息采集,之后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找出车牌在图像中存在的具置,将所有信息进行提取,并分析信息中的所有要素,最终识别出车牌的真实信息及真实号码。

车牌识别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图像、照片的质量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日照因素、降雨、车辆运行速度等。在这些不同的外界因素影响下,车牌识别系统所采集到的车牌信息经常会出现模糊、看不清、重叠等问题,对于后续的识别工作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正式的车牌识别工作之前,工作人员应当着重对车牌图像进行预处理,如对图像进行灰化、二值化、校正等,保证车牌识别的准确程度。我国目前虽然也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车牌识别工作,但是我国车牌的格式相对繁多,背景也比较复杂,缺少较好的统一性,因此存在识别不清等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对此进行进一步合理改善。

2.2 信息采集

在智能交通的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信息采集,以保证智能交通系统得到高效、稳定的运行。

某市交通部门在开发智能交通系统之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交通信息进行合理的采集。工作人员通过对该技术的具体操作,获取道路交通运行过程中方方面面的运行信息,如具体的车流量、车辆运行速度、车辆类型、道路交通密度等。图像处理技术在采集这些相关信息之后,就将图像立即传回到工作人员及分析人员的电脑上,分析人员就可以据此获取交通运行的确切信息与实际状况,从而保证交通管理部门对道理交通进行合理、高效的管理,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与诱导信息,对道路交通运行中的车流进行调节与疏导,避免交通出现严重拥堵,实现道理交通的顺畅运行。该市交通部门发现,在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信息采集与分析之后,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该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也得到了合理解决。

2.3 车辆检测

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除了车牌识别之外,还可用于车辆检测工作。目前,车辆检测的主要方法有背景差检测法、边缘检测法、帧差法、模型法等。这四种检测方法都可用于进行车辆检测,并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目前,在智能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过程中,图像处理技术的一个主要的应用方向便是被用于车辆检测。

智能交通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车辆检测,在某种程度上是基于车牌识别工作才得以进行的。智能交通系统在采集到车辆信息之后,图像处理技术就可以通过对车牌等车辆的主要信息进行合理、高效的识别,以此实现对车辆的实时检测。

2.4 在电子警察中的应用

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电子警察的应用方面。电子警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警察进行工作,不仅可以保证工作的高效性,还可以提高工作的合理性。图像处理技术在电子警察中的应用,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图像滤波技术、图像编码、图像识别、图像加密等。

图像滤波技术主要指的就是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将拍摄到的视频画面中的噪声等严重的干扰源进行合理清除,在此基础上将视频图像中的有效信息进行高校提取。视频编码,主要就是利用相应的编码技术对智能交通系统拍摄到的视频图像进行二次编码,以此保证图像可以满足具体的通信需求。图像加密,主要用于对视频图像进行密码,也可以添加其它的保密手段,保证视频图像的安全性。

某市交通部门在开发和利用了智能交通系统以后,将电子警察与智能交通系统相结合。该市的电子警察,由于应用了比较先进、关键的图像处理技术,因此不仅可以做到对车辆、行人进行视频拍摄,还可以对拍摄好的视频进行分析、加密、编码等。该市交通部门的管理者发现,电子警察在应用图像处理技术之后,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对于该市的交通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带动了该市智能交通系统在未来的深化发展。

2.5 障碍物检测

除了上述几种应用方向之外,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还包括了障碍物检测这一主要内容。在交通系统中,障碍物主要包括了车辆行驶过程中前方道路的行人、自行车、电动车、其它机动车及交通标识等。图像处理技术在障碍物检测中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了立体视觉检测、背景运动检测分析、光流检测等主要方法。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图像处理技术主要是基于对摄像头拍摄到的视频画面等进行细致分析,看道路前方何处存在障碍,并及时将障碍情况提示给司机等人。目前,这几种主要的障碍物检测方法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都得到了相对较好的应用,效果也比较理想,对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深化革新及智能交通系统的再发展可以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 结语

智能交通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可以解决现存的交通问题,更可以带动我国交通事业在未来的发展。在智能交通的应用过程中,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车牌识别、字符分割等。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给予智能交通发展应有的支持,也提高了智能交通的应用效率,保证智能交通的应用收到实际效果。相关部门及人员若想保证智能交通得到深化发展,就一定要重视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及其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谢海斌.智能交通中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的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9).

[2]崔立岩.智能交通中图像处理技术应用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4(08).

[3]陈宁宁,尹乾,周媛,高丽娜.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J].电子设计工程,2013(03).

[4]姜旭,朱灿焰.视频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J].通信技术,2010(01).

[5]张利峰.面向智能交通的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0(04).

作者简介

纪老平(1974-),女,山西省太原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太原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数字水印。

作者单位

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篇4

关键词:智能交通;标准化;信息平台;应用对策;技术研究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raffic network construction in China, traffic network is arranged in a crisscross pattern of highway, railway, the traffic safety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Intelligent traffic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traffic conditions, increase the traffic safety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this paper,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traffic standards in China, distribution, the standard promotion strategy, analyzing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tandard application system structure,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tandards in china.

Key word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tandardiz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applic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F51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ITS)又称智能运输系统,是在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之上,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可视化安全预警决策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等,以达到交通的高效便捷、安全舒适。而智能化交通系统的标准化建设是我国现代化交通网络建设的发展目标,近些年来逐渐受到重视。智能交通标准化也是交通标准化的新要求,也是智能交通建设与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 我国智能交通标准化应用现状

智能交通适于上世纪70年代末交通运输管理中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GPS、地理信息和系统集成等环节。智能交通标准化的应用也在逐渐完善,截止去年底我国智能交通现行的国家标准已经有148项,包括术语与定义、数字地图及定位、基础信息编码及表述、专用通信、信息服务、交通与紧急事件管理、电子收费、综合运输及运输管理、车辆辅助驾驶与自动公路等标准,但部分国家标准的标龄已明显偏高,需要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网络的构建,智能交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尤其是城市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比如,北京、上海、深圳都投巨资进行城市公交网络的智能化建设,积极致力于交通运行协调指挥(TOCC)和路网监管、公交安保等服务体系的建设,建设完善的交通状态指数采集系统,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综合信息服务。进入十二五期间,各省市的智能交通标准化建设,在构建公路综合管理系统、数据标准体系和安全认证体系、危货运输车辆联网控制、ETC收费系统建设等方面都不断有新技术应用出现,信息采集度更高,更能适应人的应用要求。其中很多新技术的应用大量的利用了传感器通信技术和可视化预警决策技术,这些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智能公交系统(公交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公交IC卡系统、公交客流量检测系统、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交通控制系统、交通诱导系统、城市交叉口闯红灯拍照系统)、城市交通电子收费系统、城市共用信息平台系统、城市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汽车安全技术等领域。

但是,我国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与行业标准的完善步骤不统一,使得我国的智能交通标准化应用存在着很多问题,诸如各省市各自为政没有固定统一标准,省市、地区之间的智能化系统建设也不平衡甚至有些地区缺失、信息的共享平台尚未建立,没有形成统一的智能化交通系统信息网络。这些问题都对我国智能交通标准化应用提出了跟高的要求。

三 智能交通标准化的应用对策思考 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交通网络的不断扩大,再加上城市建设中的地下交通、立体交通的体系构建,对智能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智能交通标准化的应用,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快智能交通标准的统一整合,地区之间的标准和新旧标准的统一要逐渐统一和完善,借鉴国外先进智能交通应用技术,形成中长期标准战略。

2.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引导各地尽快对智能交通标准化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标准化技术组织,推动标准的制定、效益评估、信息沟通等公共服务作用。

3.发挥智能交通标准化产业相关企业的研发创新优势,以标准指导研究方向,以新技术平衡智能交通标准,相互促进提高,鼓励企业研究智能交通技术标准的配套政策,进一步完善标准化体系。

4.加强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的人才培养,创建宽松的人才环境,鼓励科研院校进行标准修缮和技术创新。

5.国家主管部门引导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信息网络的建设,将交通网络与城市公交、公路交通、经济发展网络、公共安全、社会治安等各方面,实行多头联动、信息共享。特别是在公共安全预警与辅助决策信息的网络建设,提高公共交通安全和社会治安监管网络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6.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关制度,促进电子地图、GIS、交通模拟、交通信息采集等新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推广,增强交通规划的信息化水平和交通工程设计水平。

7.国家政策要倾向于投资决策、中长期科学规划、系统开发研制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使企业更积极的投入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产品开发与生产,促使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8.因地制宜推动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不同地区之间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中长期建设目标和发展策略,减小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智能交通标准化建设的差距。

9.智能化交通的建设重点侧重于公共交通系统、交通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收费管理系统、安全系统、仿真系统的标准化建设,例如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交通突发事件自动检测系统、可视化安全预警决策系统、交通违法取证系统、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自动收费系统、事故安全助手、交通紧急救援系统、交通模拟仿真演练系统等,并以系统的运行验证智能交通标准的合理性、实用性。

10.构建统一的信息网络共享平台,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信息数据分析预警技术,形成可视化信息大网络平台,面向公众查询信息和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是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应用更具有实际意义。

结语

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与系统标准化的应用有很大的关系,标准化的应用应该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智能交通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制定交通网络智能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标准,将先进的智能交通标准化技术应用到交通管理、安全管理和经济发展战略中,为我国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便利和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 岳建明.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及技术创新模式探讨[J].中国软科学,2012(9).

[2] 高玉荣.谢振东 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的内涵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期刊论文] -科技管理研究2008(7)

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篇5

经过改革开放后的建设与发展,中国交通运输已从“限制型”向“适应型”过渡,已从满足“量”的需要向满足“质”的需要过渡,并且公路运输已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些差距[1]。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汽车化与城市化发展迅猛,但在需要大量资金和高科技含量的智能交通方面发展脆弱,如果智能交通管理水平不提高,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为使交通运输业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根据国情发展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因此,本文对华南地区智能交通科技资源分布进行分析,对其出现的管理问题作整合研究。

华南地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智能交通技术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建设,目前的交通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均有很大的改善。但是从科技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来看,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是导致华南地区智能交通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高玉荣、谢振东在华南地区的智能交通问题上得出结论,广东省智能交通产业化难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智能交通产业存在如下问题:产业链不健全,上下游企业协作性差,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领导,产业链上各主体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力量分散,导致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很低[2]。本文对华南地区智能交通科技资源分布现状进行分析,目的就在于通过对华南地区的学术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组织等资源进行智能交通科技资源分布研究,对其在要素投入、生产制造、技术合作和现代服务等方面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期增强智能交通产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推动华南地区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

1华南地区智能交通科技资源分布现状分析

科技资源是科技技术的物质基础,是能直接或间接推动科学或技术的进步,以促进和鼓励经济发展的所有资源,包括普遍意义的劳动力、专业研究人员、金融、专利、科技存量、环境等。下面参照以上指标,主要从企业、政府、高校、研究院所等资源节点的数量、质量、地域分布、智能交通开展和推广情况对华南地区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科技资源分布特点进行分析。

1.1 智能交通科技资源数量分析

在华南地区从事智能交通的企业主要有30多家,重点企业有7家。主要集中在深圳地区,而广西与海南只有几家制造性企业,并不拥有核心技术。广东企业还与高校有技术合作,广东古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为吉林大学ITS研究与开发中心提供经费的方式,与其进行合作,研发中心是国内动态诱导和大范围信号控制领域的顶尖研究机构,双方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2010年9月,深圳市易行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标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深圳市智能交通十二五规划”和“深圳市交通运输十二五信息化规划”的项目研究。

1.2 智能交通科技资源质量分析

广东科技资源质量较高。广东一些重点企业与其他许多相关企业、政府、科研机构都有联系,且产品种类多,销售覆盖广,产品影响力大,还拥有多项专利。深圳市东运科技有限公司是系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汽车智能交通电子产品专业制造商,与深圳市机场运输有限公司、广明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等有销售往来,与北京中鼎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有技术合作关系,企业影响力大。广东古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智能交通行业的部级高新技术企业,有员工153人,在智能交通方面有20余项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还有2项发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与达晨股权投资基金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与吉林大学研发团队有技术合作关系,与南海交通部门合作开发智能信号灯项目。企业网络节点多,科技资源质量高。

广西与海南科技资源质量较低。广西仅有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和桂林喆恩交通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海南仅有海南洋浦光信实业有限公司和海南海网电子科技公司在做与智能交通有关的产品,但与智能交通相关企业与部门关联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知识产权少,产品影响力低。

1.3 智能交通科技资源区域分布分析

在这里,我们把核心企业定义为行业内具有相对竞争优势、持有无形资产和强大资本动员能力、能够与其他企业产生互助效应,并且能够带动行业企业基本业务增长的企业。华南地区智能交通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广东,核心企业主要在深圳,其他企业呈零散分布状态。

深圳市中全交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小区“一卡通”系统、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的开发研究及工程应用,是国内最早从事非接触式IC卡应用产品开发,生产、销售的专业厂商,具有行业领先地位,领先将图像捕捉及感应式IC卡、CCTV系统等先进技术及前沿科学引入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并率先在“九七物业配套设备展览会”上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ZQP1系统系列停车场收费管理系统。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5 000万元,是一家业务定位于智能交通系统与物联网领域,专注于专用射频识别、智能卡读写机具及嵌入式POS终端平台核心技术研究、产品开发、设备制造与服务的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总部位于深圳,销售和服务网涵盖全国主要地区与城市,在广州和北京设立了分公司,在武汉、杭州等地设有多个办事处。深圳市索威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全交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都是重点企业,且都集中在深圳。

桂林喆恩交通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海南洋浦光信实业有限公司等小公司呈零散分布。智能交通科技资源区域分布很不均匀。

1.4 智能交通开展和推广情况分析

广东一些重点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高。深圳市索威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武汉停车场、重庆华能电厂、珠海江门核电站、温州机场、新疆欧景名苑等企业都有销售记录。索威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向武汉停车场销售了车牌识别系统,向芜湖销售了闯红灯抓拍系统,向珠海江门核电站销售了智能交通卡口。产品销售不仅仅局限于华南周边,覆盖范围很广。

2 华南地区智能交通科技资源分布存在的问题

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篇6

新十年聚焦“智能”应用

通过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能力、全面感知能力和信息利用能力,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高效的政府管理、便捷的民生服务、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是智能城市发展的初衷。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智能化、应用融合化、生活数字化、社会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为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创造出全新的市场空间,信息技术将更加紧密的与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关联。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发展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软件和信息服务的支撑下走向“智能化”。

今年,作为中國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风向标的第十一届中國软交会,将智能作为主要突破点,围绕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的产品更新、技术研发、行业应用、服务创新等内容,深化行业信息化应用,搭建II业界的沟通交流平台,打造务实的高端专业盛会。据悉,本届展会展览面积35000平方米,参展厂商800家,近國内外团组百余个,参观观众30000余位,同期会议活动50余项。

在过去十年间,我國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國软交会始终秉承助力产业发展、促进國内外合作交流的服务理念,引领中國软件产业发展,第十一届软交会更加紧扣时代脉搏,展会现场将全面展示中國软件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商业,直面产业发展和智能应用的热点和焦点,为中外业界提供促进软件服务升级和交易对接的商机。

内容丰富给力“智能”建设

据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软交会在“智能改变未来”的主旋律下,将举办全球产业发展的高峰论坛、创新、投融资、教育、人才、项目管理、信誉保障等内容的主题论坛、以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家居、物联网等新技术为主的行业应用和技术会议,以及中外软件产品和技术对接、趋势和产业考察等重要活动,在全方位探讨软件创新、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等关键话题的同时,为智能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软件和信息服务的交流交易的机会。

据了解,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软件产业盛会,全球软件和信息服务高峰论坛暨企业家峰会历来是软交会的一场重头戏,今年高峰论坛将以“中國IT未来十年”为主题,中外各國相关政府部门高官、相关行业协会主要负责人、國内外IT企业高管和软件工程师、國内外垂直行业CIO和信息化工程师等将齐聚大连世博广场,围绕商业智能时代产业发展新思维、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网络等话题进行主题演讲和讨论,与万余名来自全球各地相关领域的高端人士分享全球IT领域最前沿的战略和资讯。而各类丰富的行业应用会议也将紧盯行业信息化应用进程,关注智能应用领域,解读产业融合瓶颈问题。届时,来自日本、韩國、美國等软件产业发达的十几个國家和中國知名企业的重量级嘉宾也会带来以“中國IT未来十年”为主题的演讲,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依托智能应用,共同展望未来全球IT产业以及智能城市的发展和智能生活的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软交会特别设置了软件设计大赛和黑马大赛,充分展示未来生活智能应用,寻找IT行业人才和投融资机遇。组委会负责人还向记者介绍,经过十年的精心培育和健康发展,中國软交会涉及的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功能日趋深化,影响力持续扩大,未来中國软交会将继续发挥科技引领和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始终站在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坚持构建软件交易重要平台,引领软件产业发展。

名企云集共商“智能”大计

目前,一大批世界百强和优秀本土企业都对本届软交会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6月的大连,我们可以期待英特尔、微软、IBM等跨國公司,东软、海辉、华信等一大批國内自主创新企业集中展示其实施國际化战略和“智能应用”的最新成果,数百位中外知名软件企业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将针对信息与通讯技术、电子商务、下一代互联网、信息安全以及目前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以达到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的效果,引领rr技术应用的智能化发展,改变未来的社会,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便捷生活体验。

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篇7

关键词 程控交换网络;PSTN;NGN;网络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N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5-0069-01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程控交换网络电话(PSTN)的发展和盈利空间越来越小,通信网络的运营商的努力只能改变业务收入的下滑趋势,而不能够有效的改变PSTN通信网络面临的困境,如何有效的改变这一局面,电信运营商必须要改变传统观念,提高程控交换网络的通话质量和运营方式。

1 程控交换网络的局限性

传统的程控交换网络的工作原理是:当用户在交换机的发端摘机时,交换机的线路检测模块能够检测到通信的摘机信号,通过交换机就会向用户发送一个拨音信号,并对用户拨音的数据进行采集,然后发送线路中由呼叫处理模块进行处理,完成一个拨号建立的过程,这种信号的处理过程非常漫长,业务的扩展性能较差,同时在异构的通信网络中,很难实现集中的部署,在运营商要发展新业务时,必须向交换机设备生产厂家提供业务的详细说明,这样厂家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通信设备进行扩充和改造,这样就会造成一个地方的用户与另一个地方交换区域用户在享受网络通话功能的差别比较大,出现服务不统一的现象。

1)传统的PSTN通话网络中,设备性能较差,适应能力不能满足用户的通话的要求,交互能力较差,不利于通话网络的功能的扩展。

2)通话功能只限于语音通话等功能的窄带增值业务,对于语音和数据融合的多媒体业务不能满足要求。

3)在传统的PSTN网络中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明显的不能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从技术发展上分析,需要更新PSTN网络。

因此,在程控交换网络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新技术来改造传统的通话网络,提升PSTN网络通信的质量和功能,改变信息服务的质量。在充分利用传统的PSTN网络的资源同时,积极的采用智能化的技术,提高传统电话网络的通信质量。

2 程控交换网络的演进——NGN网络智能化的发展

采用智能化的NGN通话网络,能够有效的融合传统的PSTN网络资源,也能够有效的提高电话网络的通话质量,实现网络的增值服务。NGN网络智能化的发展,能够解决当前的PSTN通话网络的业务能力差的问题,还能够有效的与未来的三网融合的趋势与发展相一致,在宽带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QoS及网络通信的安全技术也得到大规模的提升,可以在NGN的通信网络上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为一体的多媒体信息增值服务,在NGN通信网络不断的发展情况下,现代的通话网络正朝着移动化、宽带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NGN网络接入的过程中,能够将原有PSTN网络的汇接局,实现网络的智能控制与管理,通过网络中的软交换功能,保证电话的业务由汇接局完成汇接、触发和完成。

1)业务交换中心。电话的接入端局将所有的业务功能都上传到汇接层,将汇接层作为通信网络的业务交换中心,将网络中的业务、智能、维护中心汇聚在一起,能够有效的简化网络结构。

2)用户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主要功能是保存用户的属性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用户智能业务属性保存与记录,并实现网络通信与局端的分析分离,能够有效的解决目前固定电话网络上无法开展的多媒体通信服务和用户签约类的服务。

3)智能业务中心。在NGN网络中的,汇接层具有强大的业务特性和数据库支持,能够对端局中的业务进行管理,通过汇接层的支持,就可以实现整个通信网络的智能业务覆盖,对于通话网络中的端局就无需升级就能完成通话的功能。

3 从PSTN网络向NGN网络转化的实现方法

由于原有的PSTN网络中的设备比较昂贵,在网络建设的过程中,对PSTN网中原有的端局、长途局、关口局等设备的功能进行正常使用,将端局、长途局、关口局之间接至汇接局控制中心的中继电路全部进行转换,采用软交换的TG设备进行控制,通过软交换进行查询相关的信息,通过SHLR活动通信过程中的主叫、被叫的通信号码或者相关业务咨询签约信息,然后,进行后续的业务触发管理或者相关的接续通话通信的功能。

在由PSTN向NGN网络通信转化的过程中,可以取消PSTN网络中端局的长途电话、关口控制、汇接局等部分的中继电路,减少网络通信设备,在网络管理系统中,新建软交换增值服务平台,拓宽NGN网络的业务服务功能,把智能网中的移机不改号和一号通等业务有效的纳入到通信平台中,采用软交换平台还可以为通话网络提供固网彩铃、预付费、信息咨询服务等增值业务,这样可以有效的实现NGN汇接层成为通信网络的业务交换中心,可以全面的向整个通信网络覆盖智能新业务,在全网采用集中用户数据库SHLR,可以对用户属性进行集中,实现用户业务属性与端局的分离,减轻端局服务器之间的压力,解决现有的PSTN网络无法规模开展用户签约类业务的问题,提高网络管理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NGN网络中,可以新增加应用服务器,在整个网络内为原有的PSTN用户开通新的业务,包括UC业务、多媒体彩铃业务等相关的业务,新的NGN用户接入,可以快速的以低成本的方式接入,在整个网络系统中不需要重新部署NGN通信网络。将原有的SHLR升级到支持3G HLR功能,集中网络用户中的所有属性,就可以有效的实现PSTN/NGN/3G多网络业务融合的功能,大大的扩展了PSTN通信网络的功能,例如,在现在的NGN网络中,一个号码可以在多网络的综合接入,实现多种信息业务,如语音、视频、移动的同振等,采用OpenEye接入,可以实现同时面向多网用户提供融合业务解决方案,解决用户就近入网的问题。

4 小结

固网智能化的网络发展,要注重以客户体验为中心,以原有的PSTN网络为基础,不断的更新设备和相关的技术,实现PSTN向NGN、3G网络进行过渡与发展,在通信网络的业务、网络、运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将NGN网络的引入通话网络中,实现通话网络的智能化、移动化和宽带化的发展,使得通话网络系统更具有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董晓庄,等.中国电信软交换试商用试验[J].电信科学,2010(1).

[2]刘勇.NGN网络技术应用探讨[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0(2).

智能交通的发展方向篇8

一、客体维度解读的世界历史与主体发展的智力化特征

按照学界通常的理解,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形成的契机是地理上的大发现,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之相应的交往的普遍发展[1]31-37。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引起殖民征服和欧洲的商业革命两大历史运动。

殖民征服运动使欧洲的宗主国获得了廉价的原料市场和广大的商品销售市场。伴随殖民征服和黑奴贸易,欧洲同亚洲、美洲“新大陆”等世界各地相互联系起来,西欧新兴的资本主义扩大了贸易、增多了流通商品的种类,商贸活动向全球扩散,最终带来了欧洲的“商业革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的细密化和广泛化,人们之间的交换和交往广泛化和普遍化起来。随着世界交往的扩大,繁荣的商业贸易超出了一个民族和国家的范围,逐渐形成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得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受到新兴生产方式的洗礼,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大大加强,世界历史便由此展开。“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2]88客体维度的世界历史理论中,世界历史形成的前提和标志就是社会交往即社会关系的扩大。其实,即便是在客体维度的世界历史理论中,也包含了主体维度的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其内在的因素其实就是人类智力的发展,它们正是由于人类智力发展达到一定程度才得以实现的。包括地圆学说在内的地理知识的扩大,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远航中的普遍使用,航海术、造船术等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新航路的开辟准备了必要而可能的条件。所有这些无不体现着人类智力发展的痕迹和作用。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第三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3]可见世界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历史,世界历史的发展表现出强烈的人类智力发展的特征。“人类发展实质上是人的生命活动特性的发展,即以智力进步为标志的生存能力的发展,也即劳动能力的发展。”[4]人类的发展就是人类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智力的发展,就是人们不断从自身文化积累中汲取又不断增加这一文化积累的过程。人类智力是整个人类每一个体的知识和精神产品的综合和充分展现。进入文明时代以来,人类劳动中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比重逐渐向后者倾斜,其中智力因素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劳动生产率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而物质生产领域对劳动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上的竞争逐渐转化为人类智力的竞争,脑力劳动在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越是发达国家,投入直接生产领域中的体力劳动越少,社会总劳动中体力劳动的比重也就越小,而专门的脑力劳动的比重则越来越大。

人类的发展及其智力的进步是个不争的事实。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个个人的体力状态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古人和今人的体力支出大体相同。但是人类面对自然界时不断发展着和自然界的关系,不断提高着自身的能力,关键原因就是人的脑力的发展。因此,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脑力的变化。人的脑力的发展并不单纯表现为作为人体物质器官的大脑本身的发展,它更多地表现为人的大脑接受、储存了更多的信息。事实表明,人类历史呈现出劳动方式以体力支出为主向以脑力支出为主转变的趋向。人类历史的发展越来越表现出智力作用的痕迹,表现出智力化的特征。

二、人类智力的发展是以社会关系的拓展为基础的

马克思指出:“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域都必须单另进行;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的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有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在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每天都在重新发明,而且每个地域都是独立进行的。……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2]107-108马克思的这段话深刻地说明了人类智力发展过程中社会关系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社会交往的扩大、社会关系的拓展出现了世界往的时候,人类智力(生产力)的保存才有了保障。人类的智力发展是这样,人类个体的智力发展情况同样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5]

社会关系是人类智力发展的载体,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由于人类个体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智力只能在社会中才能得以保存;由于智力成果在使用方面具有的无限性,智力只能在社会中才能最快地发展”[6]298。人类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物质运动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其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发展出大量的智力成果,这些不同时期的不同个体的智力成果又因人类生产的无限繁衍以精神形式传承给后人。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后代人不断地从无数前辈的智力成果中获得养分又不断推进这一智力成果积累的过程。从人类发展的现实来说,人们通过社会关系这一载体,通过交往和沟通,可以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到别人所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同时又把自己所拥有的提供给社会。这样,社会关系形成了一个独立于人类自身生命过程之外的文化积累序列,每一代人、每一个民族都在不断地为之提供认识成果,由此形成了“一座无所不包的智力库”[6]299,致使人类发展条件的优化具有了递增性和必然性。在这个库里,不仅有当代人们提供给社会的智力成果,还容纳了人类世世代代智力成果的积累,只要人类不灭绝,人类的社会关系就会一直存在,这个库里的内存也将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人类智力就是这样通过社会关系这个载体而形成和发展的。

马克思的三形态论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人类智力(生产能力)与社会关系的紧密联系。“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产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上,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7]马克思关于三种社会形态的演变的思想说明了其与人类生产能力发展的关系,而“社会形态通常即指社会关系”[6]290。三种社会形态实质上是三种范围依次扩大了的社会关系。“最初的社会形态”即最初的社会关系只是“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从而人的能力只能是“人的依赖性”的能力。在第二大形态里,社会关系已经“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拓展为“全面的关系”,因而才有了人类“全面的能力体系”。因此,人类智力(生产能力)的发展是以社会关系的拓展为基础的。

三、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本质特征在于人类智力的发展

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和人类能力的发展一样是以社会关系不断拓展和深化为载体的。马克思指出:“每一个单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至于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完全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财富,……只有这样,单个人才能摆脱种种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而同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同精神的生产)发生实际联系,才能获得利用全球的这种全面的生产(人们的创造)的能力。”[1]89

从马克思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程度决定着人们的“现实关系”也即社会关系,从而决定着“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智力的发展。一方面,人类历史逐渐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决定着人们的“现实关系”也即社会关系,从而决定着“个人的真正的精神财富”———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智力的发展,即人与自然界交换关系的发展,同时也是人类交换关系拓展的过程,交往关系的普遍化使人类历史越来越成为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智力的发展,人类智力的发展和提高反过来又促进了世界历史中社会关系的扩大和完善。人类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类交往的领域、方式、手段及能力不断发生变化。人类智力通过搜集、整理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使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物际关系得以规范,从而组织、协调规模庞大的社会合作和生产过程,使之得以达到预期的科学的目标。而新的社会关系则将以更大范围、更深程度、更长时间、更高效率,对人类智力统摄对象进行汇集整理、优化组合、精益求精,使人类智力发挥更大作用。

上一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范文 下一篇:农业种植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