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问题范文

时间:2023-12-15 17:06:20

全球经济问题

全球经济问题篇1

一、对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分析

1.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尤其是不发达国家,如拉丁美洲、亚洲的金融危机的出现。因为全球化过程中对经济发展不稳定的影响因素不仅有国内的,而且有国际的,并受国际影响较大。在这一点上应有充分的准备。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也要求世界各国在体制上适应国际化的要求,我国在金融领域中应加以防范,否则就有可能出现金融风险。

2.经济全球化可能会削弱一些国家的经济,使一些国家必须放弃一部分经济。如欧元的启动,使欧洲各国的货币统一,实际上就是这些国家的货币权力的丧失。对某些国家来说不仅其经济削弱了, 而且资金、人员、物资的自由流动,作为国家的象征的也在弱化。我们加入WTO后,市场要逐步开放,地域也要越来越大,开放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要对国外资本、商品进入国内市场进行限制是不可能的。

那么这种情况是好还是坏呢?它对经济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呢?总体来看是好的,应当从我国十五大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来考虑。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一国经济、对整个世界、对整个人类资源的分配是有利的,它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原则是市场化,市场化的原则是竞争。而各国经济实力、竞争条件不同,有的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而有的处于不利地位,一般来说发达国家优势明显,从中获利较多,国际市场上也是以平等的条件来掩盖不平等的事实内容,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的地位,最终会造成贫富差距不断加大。 4.经济的全球化对金融的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全球化以后,资金、技术、人才等要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会引起许多不确定因素,再加上体制上的摩擦、矛盾、漏洞等,需要加大监管的力度。如对外汇的监管。在这方面从目前的情况看漏洞是很大的,造成外汇储备数量的虚假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骗取退税, 中国存款利率低,将外汇收入存在国外而不拿到国内,隐瞒真实情况等,尽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力度不大,需要加强在金融业务领域监管的力度,这也是非常重要的。

5.对待经济全球化要面向矛盾,不要回避矛盾,要面向挑战,这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不加入就会被排挤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道路之外,这对我国是很不利的。(1)不加入就不能利用国外资源、市场,发展本国经济;(2)若不加入,本国的资源也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3)不加入就不能利用国外的技术成就这一人类的共同财富,使本国的技术停滞,技术进步受到很大影响;(4)离开经济全球化,体制改革就有可能会偏离预期的目标和方向。从当前来看,国际惯例主要是市场经济,它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不这么做是不行的;(5)若离开经济全球化,企业本身的素质也不能提高。表面看来是对企业的保护,实际上是保护了落后,限制了发展。如银行业,如果没有外资银行的介入,我们国有银行的质量就很难提高,如服务态度、服务项目、信用卡的使用等方面,都有待于改善。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间题多多,值得研究。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与投资自由化速度进一步加快。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任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要想脱离开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摆脱与别国和地区的经济联系都是不可能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是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两只轮子,其变化的速度充分揭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快慢。世界贸易组织对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的深入将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位置上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之间,为了促使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商品和劳务在本区域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实行经济联合,采取共同的经济方针、政策和措施,使各成员国(地区)的经济构成统一体。目前全球共有100多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其成员几乎囊括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可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势头之兴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特征在于一体化组织内部实行统一的、自由的优惠政策,对外则采取一致的、不自由和不优惠的经济政策,从而扩大内部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如欧盟所实现的统一市场,其成员国之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就远远低于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最后协议所达成的关税水平;东南亚国家联盟也在计划把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为零。显而易见,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大的益处便在于由于其内部关税壁垒的降低而使其成员国之间通过贸易大获其利,自由贸易的障碍得以清除,有利于各成员国之间分工与专业化的深化,从而导致一体化区域内部的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强整体竞争实力。因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看作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奏,是经济全球化在现阶段的现实选择。

3,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金融自由化。货币和金融推动着投资和贸易的发展,是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金融国际化的基本发展趋势已较为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具体表现为:其一,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一方面更多的本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国际业务;另一方面,将有更多的外国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将使国内金融机构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其二,各国金融机构和市场结构进一步趋同。金融自由化的结果必然使各国在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结构上本国的特色逐渐淡化,而更趋同于遵循国际性金融机构制定的法规和监管准则,使本国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结构的设计具有国际化色彩。其三,金融机构跨国经营方式日益多样化。银行和非银行机构越来越多的通过合并和兼并的方式,进行跨国经营,同时由多国银行联合组成国际联合银行和不同国籍的银行间建立国际联络网,也进一步实现了跨国经营方式的多样化。其四,金融监管国际化。随着金融机构跨国经营日益增多,金融市场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对这种全球性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单靠一国政府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这就使得金融监管也随之走上了国际化道路。由此可见,从放松金融管制到推动金融自由化再到金融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就使得经济全球化过程不断深入。

4.跨国公司将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主要表现在:其一,跨国公司“以世界为工厂,以各国为车间”,极大地增加了国与国之间的相互融合和依存,尤其是现代跨国公司,其传统的海外各分点,相互独立的组织方式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得以革除,而更大程度的引入了跨地区的一体化因素,也就是说跨国公司将其各职能部门安排分配到最有优势,能最好实现公司全盘战略的地区,公司再通过网络集中安排研究与开发、中间产品的筹供和资本运作等方面的工作,这样有助于生产专业化和全球一体化生产体系的形成。其二,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一方面同一般企业一样,由母公司和子公司直接从事世界范围内的进出口;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内部即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易,大大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其三,一种新型的更高层次的跨国公司的形式,即全球性公司正在兴起,它打破跨国公司国与国的界限,使领导层国际化,这一新型的跨国公司形式的出现,无疑将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由此可见,贸易自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和跨国公司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和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得当今世界各国呈现出一种更广范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势。

三、当前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都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回避矛盾而要迎接挑战。面对现实,究竟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问题呢?

1.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今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然引起一系列的、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转变,现在一些习惯的东西要逐渐抛弃,不习惯的东西要逐渐适应。历史上中国的适应性是比较差的,需要有一个过程。尤其是转变时期思想往往跟不上。

而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也要求适应国际上的惯例。所以,经济全球化不仅要解决思想意识问题,而且要解决对外来思想的承受问题,如何看待资本主义,如何看待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都必须重新认识。

2.在体制上必须加快与国际接轨。如果我们的体制与国际惯例相差很大,就很难与国际经济接轨。这次我们加入WTO对我国最大的好处就是要淡化中国特色,强化国际惯例,要经济全球化,犹如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要按国际惯例来进行比赛、讦判。

3.在企业素质上要大大提高。尤其是大企业、上市公司,都要按国际的原则来进行运作。目前我国的B股、H股的经营不是很好,就是因为有人认为它是国有企业转变的,不可靠;为何一些人曾经反对中国加入WTO,就是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运作不规范。因此,中国企业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

4.产业结构必须做出重大调整。事实上全世界都在进行结构调整,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国际规律进行调整。谁调整快,谁就可以早分享国际经济利益。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快,而日本较慢,也说明结构调整对一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我国面临严峻的调整,尤其是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不适应国内、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调整步伐。

5.必须大力提高劳动力素质。经常讲人才的重要,经济竞争实质是人才竞争, 已经成为套话了,最主要的是要提高整体国民素质。而要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尖端人才,创办大学教育、研究生教育固然重要,但从中国目前的情况看来基础教育最重要,国民素质的高低,最关键的还是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而这一点又恰是我国所薄弱的,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校舍、经费、师资水平、工资等,值得政府重视。

全球经济问题篇2

一、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众说纷纭的经济全球化并无统一的定义。一般说它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货币、资本在全球大量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联系,日益互相依赖的经济现象。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推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商品的世界市场才得以形成;生产力发展使资本积累空前剧增,那些拥有相对过剩资本的国家便可以向全球资本短缺的国家输出资本;生产力发展使得运输成本降低,那些具有经济和技术巨大优势的国家,便可以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源优势、国际分工优势,大规模地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全球销售。当然,经济全球化决不仅仅是一个生产力的概念。生产力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生产关系内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必然也表现为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从局部经济全球化到全面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演进过程。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商业资本首先实现了全球化,从而开始了局部经济全球化。当时发达国家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应世界各地消费”,闭关自守被“互相依赖所代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从19世纪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外国债券为主的借贷资本也实现了全球化。20世纪初,英、法、美、德四国的金融资本占全球金融资本的80%。世界上其他各国,差不多都成为这四国的“债务人和进贡者了”,“金融资本的密网可以说确实是布满了全世界”。[2]各帝国主义国家形成经济垄断同盟,瓜分殖民地和经济领土。正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的利益不均衡性,才触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跨国公司崛起,并奔向全球,到处投资,从而实现了产业资本的全球化。跨国公司还是国际贸易的主力军,进一步加深了商业资本全球化。产业资本全球化必然产生全球融资需求,于是跨国银行兴起,完全新兴的全球借贷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和欧洲债券市场——也应运而生。于是,一个完备的、全面的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注:全面的经济全球化是各种资本形态都实现了全球化。)对经济全球化发展史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其二重作用。国内外有关经济全球化的起始年代的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区分局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经济全球化。

不少论者把经济全球化等同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不确切的。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组成部分。地区集团一体化虽然具有排他性,但也同时具有对外开放性,参加国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活动。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全球化本身既包含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的普遍性,也包含部分国家经济更加密切联系的特殊性。经济一体化必有共同遵守的协定,参加国受一体化规则的制约,享有一定权利,承担一定义务。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其他国家并不受某种特定协定的限制,当然也不能享受一体化中的排他性权利。欧共体及其部分成员国的货币联盟是高度一体化的地区集团,而其他国家不参与该种一体化并不等于不参加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也有不同层次的区别。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南亚国家联盟、安第斯集团自由贸易区等等仅拟在预定期限内实现关税和贸易一体化。这些地区集团一体化还远不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就全球而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和世贸组织协定,由于全球140多个国家参加,使国际贸易实现了一体化。至于国际投资、劳动力跨国自由流动等等在可预见的将来也决不会实现全球一体化。经合组织29个成员国于1995年发起的“多边投资协定谈判”迄今未达成协议。除8个接受外资倾向较大的国家外,广大发展中国家都不参加这一谈判。当今世界,对外直接投资仍以双边协定为主,而间接投资更受到资本流动管制的严格限制。1993年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155个成员国中,有119个国家保持着某种资本流动限制。其中,67个国家对资本流入流出实行广泛限制,107个国家对直接投资有某种限制,61个国家对证券投资(间接投资)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金融交易实行限制,83个国家对非居民存款实行限制,78个国家对其他资本转移实行限制。[3]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资本自由流动的一定程度的限制是为了保护民族利益,防止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国际投资冲垮民族经济,发生社会动荡。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并不等于它们不参加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

我们需要把对经济全球化的现象表述进一步深入,以揭示其实质。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起,直到当代和可预见的将来,只要资本主义经济居于全球统治地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一论点基于以下几点理由:(1)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都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的。没有脱离生产关系的纯粹物质流动和物质生产。我们需要把握物的背后的人与人的生产关系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国际经济关系。(2)当代世界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居统治地位的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数量少,经济实力不够强大,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力甚小。所以,全球经济基本上按照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运行。(3)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不仅剥削本国劳动人民,也剥削全球其他国家的劳动人民。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不公正、不平等是不争的事实。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迄今的经济全球化的固有内容之一。

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但它并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生产力只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取代生产关系,直接说明人与人的经济关系。生产力可因分工程度、科技进步程度而有高低水平的区别,人们不能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电子、原子、信息、纳米技术的普遍化。生产力不能直接说明国际经济关系,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中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产生的种种弊端,例如,不能直接用生产力说明当代日益严重的全球两极分化。把生产力的发展当做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会掩盖经济全球化中的各种矛盾,并把经济全球化看做同日出日落一样的纯属自然现象。

关于经济全球化及其实质的主要争论是新自由主义者为一方,与马克思主义拥护者、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激进派人士以及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的民族主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争论。新自由主义的杰作是美国的“华盛顿共识”(注: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同在华盛顿的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共同形式的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的政策。),其中心内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扫除一切民族障碍,扫除一切国家干预,使商品、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不包括劳动力)在全球完全自由流动,实施非调控的市场化,扫除一切国有经济,实现私有化。显然,“华盛顿共识”最符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因为它们具有经济和技术的绝对优势。全球经济愈是自由化,它们就愈加方便地征服全球,实现它们的利益最大化。它们牢牢记住自由放任主义鼻祖亚当·斯密的教诲:“贫国不能和富国竞争”。[4]

关于商品和资本的跨国自由流动,马克思早有科学的评论。他说:“在现代的社会条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贸易呢?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碍着资本前进的民族障碍,只不过是让资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动罢了”。[5](P227)又说: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5](P276)马克思的论断完全适合于揭示当代新自由主义的意图,这就是用“华盛顿共识”创造出一个符合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经济全球化。美国激进派学者诺姆·乔姆斯基说:“华盛顿共识……是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制定”,“意欲筹划如何运用这一强国地位及影响去建立一个符合自身利益的全球体系”。[6]美国另两位激进派学者阿·伍德和阿·洛赫写道: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本身的普遍化,它的社会关系、它的运动法则、它的矛盾普遍性——商品经济、资本积累和追求最大限度利润的逻辑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7]不少民族主义者也极其尖锐地揭示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科特迪瓦前总统贝迪埃说:“西方国家关于全球化的观点远没有被其他国家接受。在这场实行垄断的全球游戏中,非洲不是参加者”。[8]2000年4月中旬在哈瓦那召开的首届南方首脑会议上,一些国家领导人指出:“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达国家在经济领域中独断专行,横行霸道,它们的资金成了富国征服穷国的大炮。由于国际社会的不平等,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关系上有决定权”。[9]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我们也不妨引述著名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观点。他说:“全球经济实际上应被视为全球资本主义体系”。[10]“我们可以把资本主义体系比作一个帝国……它也有中心地区和边缘地区之分。中心地区往往以边缘地区的牺牲为代价来获取利益。更重要的是,全球资本主义具有扩张主义倾向。它一味追求征服,决不是寻找一个均衡状态。只要还存在着没有被纳入该体系的市场和资源,它的扩张就不会停下来”。“中心地区是资本的供给者;边缘地区是资本的使用者。中心地区也是领导者、创造者和信息交换中心,其最重要的特征是它不仅控制着自己的经济政策,同时还掌握着边缘地区的经济命脉”。[11]

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一贯以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开放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允许外国大型跨国公司收购本民族支柱企业和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等为条件,给予发展中国家贷款。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不仅进一步依附化,而且经济形势更加动荡不定。有鉴于此,一些多少正直的西方经济学家也对新自由主义提出异议。著名美国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于1998年1月首次提出“后华盛顿共识”(即超越“华盛顿共识”),用其他共识取代“华盛顿共识”。他说:“往好里说,它(华盛顿共识)是不完全的,往坏里说,它是误导的”(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已经造成灾难性后果,例如近期的阿根廷经济危机)。其实,新自由主义只不过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流派,其他学派对它多有异议。更甚者,在西方国家内,政府从来没有放弃国家调控和政府干预,从来也没有放弃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它们历来推行新自由主义(世界主义),因为新自由主义式的经济全球化最能使它们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三、对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一些论点的看法

有的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不是资本主义化。尽管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但不能据此认为经济全球化就是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之间不乏平等互利的经济关系,各国商品如果按照国际价值交换当然不存在剥削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百分之百的资本主义化。然而由于发达国家主宰全球经济,我们只能从主体、主导方面观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事物的性质只能由矛盾的主导方面规定。而发达国家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是不争的事实。要利用外资就决不能拒绝合法剥削,但是我们利用外资无需说外资没有剥削。

有的论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化,也就是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达到“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这一世界经济的最优状态。对于这一观点,笔者持以下看法:国家和中国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这确实扩大了经济全球化的空间,但是,经济全球化早已存在,从来不以这些事件为转移;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只能通过市场来进行,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化,这是同义反复,不能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即使在发达国家内,按照西方经济学标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所谓的帕累托最优)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实现,至于所称的全球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更是空谈;不能把经济全球化仅仅看做商品、资本等的物质流动或纯粹的自然现象。这种观点拒绝从生产关系、从国际经济关系方面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然而资源配置仅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因此,我们绝对不能脱离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去观察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以最有利的条件生产,在最有利的市场销售”确实是西方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但是这种西方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资源配置”,一旦达到控制发展中国家支柱产业、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时,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决不是“最优资源配置”。主要来源于西方国家的巨额国际投资在全球流动,进行它们的“最优资源配置”,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结果是金融市场动荡,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从而可能成为最劣的资源配置;“在全球范围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就等于说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可惜,客观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赞成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作用的观点。

有的论者认为: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触及具有根本性意义的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的选择又具有国际的外部约束,要求各国不顾自己的条件,选择一种普遍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这段话的意思是,中国不必顾及自己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要选择全球普遍实行的私有制经济制度,这才符合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有人更公开主张国有经济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像发达国家那样,只保留公共产品、自然垄断和国防几个部门。还有人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惟一出路是私有化”。笔者认为,这些观点正符合“华盛顿共识”的要求。中国加入经济全球化并不需要放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资本主义道路绝非强国富民的道路。

与上述问题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民族独立还是否应当存在?有人认为:“今天的世界,与其说是国家的总和,不如说是跨国公司的总和”。有人说:“股票在全球发行,零部件在全球采购,生产在全球进行,跨国公司已无国籍”。另一些人认为:“不管中国资本、外国资本,只要在中国领土的公司,就是中国的公司,其产品就是本民族产品”。笔者不赞成这种观点,其理由如下:这些观点赋予国际垄断资本一种神秘的隐身术,它是无国籍的,属于全球的,或者赋予民族领土一种黑洞般的吸引力,外资只要掉入这个黑洞,一下子就变成“本民族的”。于是民族独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竟然成为多余的话题。我们当然应当拒绝这种观点。一向强调产权清晰的某些论者,为什么此时此刻故意模糊产权呢?须知,跨国公司虽然在全球发行股票,在全球采购零部件,在全球利用各种资源,但是资本所有权、关键技术所有权、专利、品牌都主要掌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股东们的手中。例如,在巴西领土生产的汽车绝大部分是属于美国汽车公司的,而不是属于巴西的。所有权决定分配权,跨国公司所获全球利润大部分流回母国,流入大股东们的银行账户。跨国公司无国籍论,在本土的跨国公司等同民族公司论可以休矣!这种观点的政策含义是,敞开国门,吸收外资多多益善,无需顾及本民族支柱产业被控制,市场纵,因为据说,外企一到某国领土,其产品也就是某国本民族的。显然,这种迎合“华盛顿共识”的资本流动自由的观点,我们是决不能苟同的。当然,笔者必须马上说明一点,在维护本民族经济独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外资是非常正确的。然而合理利用外资与依附于外资会产生两种天壤之别的结局。参加经济全球化是为了本民族经济更好地自主发展,而不是被外资操纵和控制。这里我想引述一位美国学者的有益观点,以供比较和思考。在2001年1月我国举行的第二届全球化论坛会议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东尼·赛奇说:“全球化和加入WTO……更不能代替一个国家国内有效的发展战略。……政府首先应该考虑的还是国内的需求,融入世界经济必须视为国内经济发展的一步,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目标。我们不提倡国际经济一体化在国内政策的制定中起主要的作用。”[12]

四、经济全球化的二重作用

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作用还是单一正作用,以及利弊孰大孰小是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二重性是利弊互见,正效应与负效应共存。笔者针对新自由主义的批评决不低估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在历史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摧毁了封建经济和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较之封建主义当然是一种历史进步;国际贸易使交换双方获得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所采取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政策都不能脱离世界市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缺少经济增长所必须的资本和外汇。适度接受外国资本,可以弥补资本和外汇缺口(钱纳里和斯特劳特的“两缺口”理论说明发展中国家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科技落后状态,购买外国技术或接受外国直接投资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带动经济增长;参加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加财富、增加就业、增加税收;接受外国直接投资还可以学习外国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先进管理经验。正因为以上这些积极作用,发展中国家都纷纷主动参加经济全球化。实践证明,适度的对外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而闭关锁国政策是完全错误的。闭关锁国必然带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我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

经济全球化所产生的利益是有条件的、有代价的。经济全球化又必然具有消极作用。其根本原因是,国际垄断组织经常在损害别国利益的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是帝国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统治史、掠夺史,是当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与技术的强大优势,依然使众多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垂直分工体系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恶化,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平等地位;跨国公司操纵和控制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柱产业和市场,抑制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发展;对西方国家的巨额债务(1988年为1.2万亿美元,2000年初为2.5万亿美元)支付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经常引发经济与社会动乱;西方国家的大量游资不时冲击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造成如同战争般的破坏;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汇率、利率的变动传导给发展中国家,使它们的经济经常出现不利波动,难以同时取得内部与外部的均衡;国际经济组织由美国等发达国家操纵,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主要由发达国家来制定。发展中国家很难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作为上述各种原因的综合反应,在经济全球化中,南北贫富差距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世界银行于2000年4月13日发表的《世界发展指数》承认:“经济全球化的某些因素已使最贫穷国家受到损害,使富国和穷国之间巨大差距的扩大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在一个不能打破贫国周期且愈来愈不平等的世界中,集中于工业化国家占世界人口1/6的人垄断了全球近80%的收入。与此同时,居住在63个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60%的人,仅得到世界收入的6%,人均每天不足2美元”。以上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利大还是弊大的讨论不可以抽象进行,需要根据一定条件,做出具体分析。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其一,对什么类型国家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其二,在什么条件下利可以大于弊。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肯定利大于弊,因为“贫国无法和富国竞争”。当然,它们也得付出一点代价,这就是,对外直接投资往往引起工厂外迁,从而加剧了国内失业。在当今的反全球化运动中,发达国家的工会组织,失业工人是积极参加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是互利的,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因为它们的发展水平、竞争能力相近。同理,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一般来说也是互利的,也不至于产生控制与被控制的问题。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能力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更不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去控制另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往来说,发展中国家所得的利并不必然大于弊。所谓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或者利无条件地大于弊的说法并未得到事实的证明。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在一切场合下弊必定大于利。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为寻善于趋利避害,可以使利大于弊,否则弊必然大于利。至此,问题的讨论不可避免地涉及利的标准是什么。笔者认为利的标准从原则上来说应当是既要经济发展,又要民族经济的自主独立(不被外国操纵或控制),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国仅着眼于经济发展,置经济自主独立于不顾,那么这种发展只不过是对发达国家的依附式的发展,非常不利于该国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相反,一国如果仅着眼于经济自主独立,闭关锁国,或者保护过度,不能积极地利用商品和资本的世界市场去促进自身的发展,那么,这种经济自主与独立终会因国力孱弱,不能长久保持。新自由主义者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只不过是要求发展中国家永久处于依附地位,而我们所采取的利大于弊是上述二者的兼得,同时又付出一些次要代价。

如何使利大于弊是一个很大的论题。根据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我国的经验教训,以下各点是至关重要的。

1.务必要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不可抗拒。要积极参加国际贸易,积极而又适度地利用外资,积极学习和利用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开展有益的国际经济合作,特别是南南经济合作。

2.适度保护,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有条件地参加经济全球化。一国“从弱小转变到强大”,重要的是“长期生存保障”。[13]自保和当前的生存是竞争、发展和全胜的前提。具体说,国际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可以过大,发展经济务求以内需为主;外资比重适度,外资不可控制一国的经济命脉和支柱产业;借外债要适度,不被外债锁链套住,外债要保持在公认的国际警戒线之内;在条件不成熟时不贸然开放资本账户自由兑换,以防国际游资冲击,等等。

3.重视科技创新,用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结构,建立和发展新科技产业,提升商品的科技含量。主要靠亦步亦趋引进技术或主要靠组装外国零部件都不能彻底摆脱依附地位。当代各国竞争的核心是科技竞争。科技创新是经济独立的充足条件,是国力强大的发动机。

我国是惟一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特殊任务。借经济全球化,妄图瓦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与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接轨是新自由主义者的战略图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是始终不渝地坚持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本利益的制度保证。参加经济全球化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收稿日期]2002-03-28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26、630.

[2]IMF.资本账户兑换性——经验评论和IMF的政策含义[R].华盛顿:IMF,1995.35.

[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4-5.

[6]阿·伍德,阿·洛赫.国际经济的成长:1820-1990[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21.

[7]人民日报,2000-04-27.

[8]人民日报,2000-04-14.

[9]乔治·索罗斯.走向全球的开放社会[J].大西洋月刊,1998,(1).

[10]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88-190

[11]环球时报,2001-02-09.

全球经济问题篇3

关键词:反垄断法;经济全球化,立法借鉴

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已经导致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反垄断法的有限的国界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市场机制的选择和市场开放的结果必然导致大量的跨越国界的垄断现象。然而,国内反垄断执行机构的主要作用仍然局限于本国境内,国内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仍然受到严格的限制。那么,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带给反垄断法的影响呢?加拿大、法国、英国、巴西和其它一些亚洲国家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加拿大政府坚信,真正有效的改革如果没有强大的反垄断政策法律是不可能实现的。一百多年前,为应对工业革命的巨大变化,加拿大成为最早实施反垄断法的国家之一。现在,全球化的、不可预料的、快速的技术革命再一次形成了开展商业活动的新环境。我们必须发展新的方法以保持与当前的发展大环境相一致,即新的经济条件下的规定应该代替19世纪经济条件下的规范。反垄断法应该对这种改变了的环境做出反映,鼓励参与全球的、竞争性的商业环境,有益于创新以及增强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英国于2001年7月31日由财政部与贸易产业部公布了一部白皮书――《生产力与企业:一个世界级的竞争制度》,确信反垄断与消费者的信心将提高生产力。在该份文件里,明确提出了反垄断制度的六个改革原则,其中第五个原则即提出政府和反垄断执行机构应该努力进行更广泛的国际协调和合作。

各国出台或者修改本国的反垄断法,以适应全球化环境,这是一项积极的措施。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却是一件不幸的事。今天,已经有各种形式的反垄断法的国家达到了100多个,还有60多个国家正在制定各自的反垄断法。而所有这些反垄断法的内容却是多种多样的。100多个国家的反垄断政策法律体制,虽然是以阻止私人企业的国际性限制竞争行为为基础而设计的,但是他们本身却成为了新的贸易壁垒;反垄断执行机构本身也成为了世界市场自由贸易的阻碍。

一、反垄断领域面临的新问题

经济全球化对反垄断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反垄断的成本越来越庞大

2001年夏,美国律师协会反托拉斯部向全球90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执行机构发送了一份这些国家的反垄断执行机构在预算、人员以及他们在具体实施领域的力量分配等方面的调查表。对这次调查,有39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做出了回复。调查结果显示,39个国家每年投入于反垄断执行机构(不包括反垄断案件的审判机构所需要的投入)的预算总额为6.05亿美元。如果从39个国家的预算额进行推断的话,那么全球100个国家在实施反垄断政策法律方面的预算总额将会超过10亿美元。而这些预算并不包括在整个反垄断实施体制中,其他从业人员(律师、经济专家、其他辅助人员)的工资、福利、办公室租金等的开支。美国律师协会估计,在反垄断执行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工作是有效率的假设下,为实施反垄断诉讼所需要的私人律师或者经济学专家的人数与反垄断执行机构工作人员的比例,大约为4.7:1。同一份调查表还显示,在这39个国家中有4万个律师或者经济学专家在为私人反垄断诉讼服务,仅美国就有8700名律师或经济学专家在为此而工作。保守地计算,全球会有6万名律师或者经济学专家在为此工作。再加上其他辅助人员,全球从事“反垄断行业”的工作人员将会达到100万。国家预算加上私人反垄断诉讼所需要专家及其辅助人员的工资、福利、办公室费用等,那么,全球每年用于反垄断的支出将会超出15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支出还没有包括反垄断领域的司法审判的成本,也不包括由于受到反垄断法实施影响所需要研究和采取的商业策略、商业行为所生成的成本。这些成本可能远远超过聘请律师或经济学专家所需要支出的成本。

2.合并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大

“世界贸易一体化和全球化已经刺激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性的合并浪潮。合并的规模越来越大,合并的手段越来越复杂,合并影响所涉及的国家越来越多。”公开资料显示,国际合并行为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度。1998年,世界范围内公开的合并金额将近2.5万亿美元,在欧共体有235宗合并事件,德国联邦卡特尔局在同年公布了1667起合并申报,另有还接受了1888起合并申请;美国的相应部门在同年也接受了4728起合并申请报告,比1994的2305起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是人们很少注意到,这些交易行为中有相当多的数量是要求向一个以上的国家提出申请的。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估计,约有接近50%(在美国申请合并的)涉及到外国当事人,或者信息资料在美国以外的,或者是涉及外国资产的。“在这种全球趋势下,现在约有80个国家实施了反垄断法,有超过50个国家提出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合并申报要求,即加强对其它国家的合并申报的管理要求。”现在,我们正面临着各国合并控制体制多样化的问题。已经有60多个国家制订了各种形式的合并控制规则,还有更多的国家在他们所采用的反垄断规则中融入了合并控制规则。难怪有人疾呼合并控制已经失去了控制。当然,问题不在于多少国家有了合并控制规则,而在于各个国家都希望对跨国公司的合并行使权利,以及在于这些规则内容上的不一致性。

3.反卡特尔实施方面的协调

卡特尔――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如固定价格、限制产量、操纵招投标、分割市场、提高价格和限制供应等,都会通过转移消费者的财富而导致生产者更加富有。经合组织(OECD)“关于有效地打击核心卡特尔推荐意见(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Effective Action Against Hard-Core Cartels)”认为,卡特尔行为有害于、有时候表现为威胁着消费者的福利。特别是对“核心卡特尔”的危害性,国际社会已经取得了共识。核心卡特尔损害不同国家消费者的利益,被视为是对反垄断法最裸的违反。卡特尔的危害极大,并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卡特尔日益增多。根据美国司法部的统计,1996年到2001年,美国司法部参与国际卡特尔的公司达50家以上,涉及的经济数额达100亿美元,美国司法部获得了19亿多美元的罚金,并将20名高级执行官送进了监狱。其中,1997和1998年度对涉及反垄断法的公司所处的4.72亿美元罚款中,对国际卡特尔的罚款占4.4亿美元,即针对国际卡特尔的罚款占美国司法部全部反垄断执法罚款的90%以上。2001年,欧共体委员会也对40家从事国际卡特尔的公司处以19亿欧元的罚款。

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卡特尔更为重视。国际卡特尔行为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发展中国家。一些卡特尔公司将自己的产品销往发展中国家,由那些发展中国家来支付垄断价格。一些发达国家采取“让邻

国更穷”的策略,实施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卡特尔,特别是对出口卡特尔的豁免。虽然,卡特尔行为往往是在秘密状态下勾结的,在反卡特尔时会遇到获取准确数据方面的困难,但是,这些卡特尔行为损害的大部分落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头上,这一点却是清楚的。发展中国家往往要为这些卡特尔化的企业支付商品或服务,也必须支付通货膨胀的价格。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如何有效地扼止国际卡特尔的危害就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任务。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卡特尔的危害性有了基本一致的判断。但是,各国在决定调查和某一卡特尔行为时,往往要跨越几个国家。除了涉及各国的实体性规则外,由于各国的反卡特尔程序规则也存在着差异,这就使反卡特尔的实施受到了各国不同程序规则的限制和困扰。

4.宽大和赦免计划

“侦查和核心卡特尔总是,并将继续是在反垄断法实施中最主要的,这已经形成了广泛的一致性。对于核心卡特尔,无论是在卡特尔形式上还是在具体的固定价格、限制产量、操纵招投标、分割市场等行动中,都是对反垄断法最惊人的损害…当商业行为的全球化扩大的时候,卡特尔也成为全球化”。近几年,美国司法部为了更有效地对付卡特尔的损害行为,采取一项称为“宽大和赦免计划(Le-niency and Amnesty Programme)”,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所谓宽大和赦免计划,即是指对那些虽然参与了卡特尔行动,但能够积极配合反垄断执行机构实施其所参与的卡特尔行动,而给予这些参与者的一种“优惠”或者“豁免”。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对卡特尔案件的发现和调查的有效性。欧共体也于2002年开始实施类似的计划。

但是,不得不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对卡特尔的“宽大和赦免计划”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刺激了卡特尔行动。一些公司和它们的执行官们往往有一种潜在的实施卡特尔行动的经济理性的“本能”。他们希望合作,希望减少竞争,希望获取垄断带来的利益。当外部条件略为有利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某种卡特尔方式。同时,为逃避惩罚,他们会钻宽大和赦免计划的“空子”,而且这种尝试获得成功的可能性确实是存在的。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目前还很难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卡特尔组织来“以暴制暴”。所以,在反卡特尔问题上的宽大和赦免计划,其实是发达国家保护本国公司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对发展中国家并没有什么好处,反而更受其害。虽然,目前一些国际组织积极地在反“核心”卡特尔方面做出努力,如1998年OECD提出“关于有效地打击核心卡特尔推荐意见”,希望各个成员国确保他们的反垄断法能有效地阻止核心卡特尔及在调查和这些卡特尔时能够相互合作。但是,从国际层面上看,反卡特尔计划与这种相互合作的期望并不协调。

5.垄断化(市场优势地位的滥用)规则

《谢尔曼法》禁止单方面的“企图垄断”和“垄断化”。在欧共体,享有“市场优势地位”的企业,如果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则构成违法。无论是美国的规定,还是欧共体的标准,他们都是以一定的“行为”作为是否违法的依据。即在“垄断”的前提下附加了其它的一些因素。然而,美国附加的“企图”和“化”的因素,与欧共体的“滥用”因素,其实都不是显而易见的。在实践中,并没有足够的智慧来正确地回答什么是“不正当”的手段或者什么是“滥用”。有时候“采取非常有力的反垄断措施可能会镇压一些有益的行为,因为有些行为看起来是有害于竞争秩序的,而实际上却是有效率的行为”。当然,人们一般地可以说,任何已经取得垄断地位者的行为阻止或者阻碍了其他竞争者的挑战,垄断者的行为可以归为“不正当”或者“滥用”。但是这种看似直观的、一般性的定义并没有提供真正的答案。市场经营者为了维持自己垄断地位的需要,会不断地设计出更好的、更巧妙的、具有创新性(在以新技术为支持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变得越来越“不可思虑”了)的方法替代现在市场上所存在的方法来阻止或者阻碍其他竞争者进入他的“王国”。而且这种新方法可能更有利于阻止或者阻碍其他竞争者的“参与”。那么,如何防止这样的“垄断化”?从客观效果上看,现在各国的反垄断政策法律不是有利于防止“垄断化”,而恰恰是在鼓励“垄断化”。

6.豁免问题

各国从产业政策出发,将一些经济部门从反垄断法中豁免出去,这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将豁免政策用来保护本国产业而同时损害其它国家的利益,用来作为“让邻国更穷”的工具,那么,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对本国消费者福利的提高,还是对国际消费者福利的提高,都是有害无益的。多元性是对市场经济交易过程的不同方法,即自由交易还是在政府控制下的交易(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受政府控制)的选择。即使像美国这样早就实施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受政府控制的经济部门,仍然有很多行业受到反垄断法的豁免。欧共体的反垄断法体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豁免规则,其中由欧共体委员会制订的涉及“集体豁免(Block Exemption)”的规则就达21项。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中的国家,对一些原来国家垄断的产业也开始了私有化的进程,但是他们中的绝大部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就豁免问题,各国的反垄断机构仍然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7.能力建设和技术援助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的国家面临着新制度建设的困难。反垄断法律在相当多的国家还是一桩新事物。每个正在探索新的反垄断体制的国家首先面临着一个“模式”选择的问题。虽然有100多个国家已经实施了反垄断法和采取了积极的反垄断政策法律,但是这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他们的反垄断法律是在最近10年间颁布的,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活动相对是生疏的,或者缺乏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操作经验。我们应该认识到,发展中国家在建设成文法律语言、培养竞争文化和构建反垄断法实施方面的能力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能力建设要有针对性。提高反垄断法实施能力,要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结合。如果不从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考虑,如果不能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开展这项工作,而是简单地从反垄断法律的“趋同性”考虑,这样的能力建设很可能由于缺乏“本土化”的基础而毫无效果。

“大量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应该放弃,而是实实在在地做一些‘技术援助’工作。发达国家的反垄断执行机构或者是推动国际反垄断发展的一些国际性机构应该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工作,如对发展中国家和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建议一些现实性的更为迫切的事情。”发展中国家和转型中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是什么呢?这既是国际社会需要认真考虑的,更是各国反垄断立法和完善中迫切需要明确的问题。

二、实施反垄断法的现实困难――以发展中国家为例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些发展中国家及转型中的国家(在某些情况下也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在选择运用反垄断法,特别是参与国际反垄断过程中,至少在以下相关问题上存在着一些困难:

1.反垄断法的滞后性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国家的反垄断法的出台和实施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这些国家往往先是对外开放,将对外贸易部门放在改革的前沿,减少国际贸易和投资的障碍;然

后,实施经济的私有化和自由化,取消国家对国内经济部门的调控,搞活市场;当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实施反垄断法。因此,反垄断政策法律已经落后于其它市场自由化措施。在这样的情况下,反垄断法可能会面临一些结构性的问题,包括市场集中的问题、政府垄断行业的私有化问题、对已经形成垄断地位的企业所持有市场优势地位的限制问题,甚至还涉及到行政性垄断问题。我们还可以因此而解释为什么经济体制改革在一些国家成功了,但在另一些国家却失败了的原因。这其中与各国反垄断法与其它自由化政策缺乏同步性,并导致了某些产业领域的市场过度集中,某些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实施垄断性经营,使市场在无效率状态下运行,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收入分配的极不平衡等不正常现象密切相关,而我们知道,这些不正常现象都是竞争性市场活动中需要克服的,也是反垄断法任务的重要部分。

2.实施反垄断法的信心

经济自由化政策并没有非常神奇地医治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已经存在的不良经济问题。经济自由化措施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原先那些支持者们所希望的快速和有力的发展。在很多情况下,改革政策的效果被那些错误的实施措施和其它相关制度的缺陷所抵消。因此,这种状况导致很多国家的改革进程毫无结果,并不断地威胁着这一进程;有些国家的改革措施只好半途而废。这些国家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中,就包括了反垄断法律问题。有些人提出经济自由化改革“水土不服”,应放弃自由竞争,即回到政府计划调节经济中去。当然,我们不能将这些问题、这些想法都归入到反垄断法律中去。但是,由于在前进中出现了问题,人们还无法选择任何一条道路,就象“一枚硬币”仍在空中。我们自然希望那些敏感问题获得成功的解决,政府能够树立有效地纠正经济自由化进程中产生问题的信心,包括实施反垄断法的信心,以便于全力推进全球化的进程。

3.反垄断法内容的确定

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早期的制度化市场的发展导致资源分配方面的严重扭曲。特别是在“双轨制”持续期间,不是按照公平原则获取市场资源,而是“不择手段”地侵占各类市场资源。在那些计划经济转型国家,这些问题特别尖锐。在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有效运行下,就已产生稀缺资源的不正当、过度集中的问题,进而带来过高的价格和市场的集中问题。反垄断政策法律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本来是能够有效地用来发展和完善竞争性市场的。但是,它必须在初始阶段就应当与其它的自由市场政策保持同步。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来说,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如何有效地实施反垄断法,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新问题。不论是在反垄断体制模式的确定上,还是在反垄断实体法内容的规范上,都应当结合各国的现实状况,而任何照搬别国的模式,必然会“水土不服”。

4.多样性问题

各国实施反垄断法,已经采取了不同的途径,而且这种多样性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各国在实施反垄断法律时,主要是考虑本国的经济因素,而很少考虑这些行为是否会冲击国际性的或者是全球的水平。各国反垄断方面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都存在着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会严重阻碍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最终抵消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所能给消费者带来的真正好处。那么,在国际统一的缺乏反垄断法情况下,哪些行动应该被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放弃,以及采取行动的秩序如何,这些都是确保更有成效地促进反垄断法国际化的基本前提。在如何面对多样性问题上,欧共体贸易委员会委员Mario Monti曾强调:“在反垄断问题的工作中有很多部分是需要相互谦让的。可能在自治权方面首当其冲。有太多的问题需要发展完善,需要相互学习,需要思考,需要予以反映,并应该融入最新经济学思想、技术和市场。我认为相互谦让应该是最关键的词。”我们应将“努力形成有效的国际性反垄断法作为各国普遍的经济政策来促进和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并作为保证和调整全球范围的商业竞争的有效途径。”

反垄断法的实施并不是静止的。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基于国家和全球的市场的出现和变化,曾经一度工作良好的法律程序和组织结构是否应该停滞,以有效地对改变了的环境做出相应的反映。反垄断执行机构,应像其它任何机构一样,需要考虑是否应该不断地调整我们的政策和程序以适应现实中的世界,实现保护竞争的任务。国内反垄断体制的建立,如何与经济体制改革同步进行,如何与其它市场制度相协调,虽然这是国内制度选择的问题,但是也与反垄断法的国际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三、结论――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借鉴

经济全球化已经带给我们许多需要探讨的新领域。这些领域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只有从整体上考虑,应对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垄断法领域的国际化,也应同样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全球发展趋势相结合。当今世界,我们应该形成这样的共识:法律和规则是不同的。我们也需要认识,一些国家正在全力以赴对那些虽然发生在外国但对其本国产生影响的行为行使司法权。各国的反垄断执行机构应该开始就一些反垄断法的目的及其实施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讨论,而不是回避。否则,我们将会看到,在某些案件上所做出的相互冲突的决定会更多,在制度机制方面的不适于竞争的协调行为所产生的冲突也会增加。但是,某些发生于少数国家的措施,实施于少数国家的方法,在少数国家取得成功的经验,如何在其他国家得到同样有效的运用,这是各国在国际化进程中都面临的问题。不但对于刚开始实施反垄断法的国家,即使反垄断法的实施已经取得成功的国家,也有一个“谦让”的问题。

全球经济问题篇4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经济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密切的联系。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全球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实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由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基础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下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这样的分配注定是不平等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

1.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体制障碍。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趋同态势是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自由化。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当时的情况是,不仅缺少外部资源的支持,而且缺乏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实行改革和开放并举的战略。而且,在改革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十年,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说明了问题。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因。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1.它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2.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使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这使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产业成长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3.现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全球化。二战后其基本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直接的资本投资市场,并进一步带动了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上述三种资本形态的全球化。

4.在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不仅从贸易转向直接投资,而且进一步转向间接投资和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

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既不同于过去的单极霸主制,又没有达到对称制的要求,可视为发达国家霸主制,表现在:

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80年代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后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人为地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的政策选择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差异,造成同样的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情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它取决于国际制度和规则,因为制度和规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和成本的分担。在现行的国际制度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在西方化的国际规则体系和国际体制下,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优势而将其劣势保护起来,从而可以分得更多的利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

1.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这样,当发达国家的企业、政府及其他经济主体在世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需承担过多的制度变迁成本,减少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2.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

3.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保护其劣势。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而对于纺织服装这一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却给予发达国家十年的时间以消除“多种纤维协定”的配额。

4.世界经济中的“集权”效应(财富自分配的效应)。无论是金融投资还是商品的生产、推销、全球化,都意味着把决策权上缴给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全球性的企业和机构。而跨国公司的扩张又造成了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1997年,世界上前100家大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3,而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额又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估计,约70%的国际技术支付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世界上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的。他们往往通过控制产量从而使自己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微软公司对视窗产品价格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所具有各种优势,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确实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的巨大机会;另一方面,它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现状,从而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

1.国内制度尚不稳定,尚在变革之中,没有现成的可以驾驭全球化的制度手段,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就要承担重多的制度变迁成本。

2.发达国家对国际制度的主导,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3.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效应的影响。从供给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传统制成品的生产行列中来,从而造成该类产品供给的急剧增加;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制成品的需求不断下降,其收入弹性已呈递减趋势。结果,传统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出现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效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恶化,贸易利益也会随之流失。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非对称的冲击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的利益,就要实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如在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尽快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出口与对外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国际组织,竭力扩大本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但是,由于中国总体上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国内体制改革不到位和经济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冲击。

(一)体制冲击

中国现行的体制与全球化所要求的结构调整是不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地方分割的市场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是不相适应的。其次,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国有企业数量过多和大多缺乏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刚性特征。最后,由于中国的企业制度尚不够自由,奇高的开业费用(包括货币的与时间的),限制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要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下决心退出市场活动,真正实现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

(二)贸易冲击

贸易冲击来源于一种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结构。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就具有这样的特征。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一方面,是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另一方面,是中西部比较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在这种二元的经济结构下,一般而言,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仍然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生产至今仍然主要分布在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针对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冲击,中国需要通过开发中西部来实现产业梯度大转移。借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东部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并且因为其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那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也会因为成本的降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储备冲击

中国已经加入了WTO。但是,在中国参加WTO的最初这段时间里,难免要受到来自于外部的冲击。中国的贸易流量势必会增加,不管是进口商品的流量还是出口商品的流量,都会因为关税的下降而趋于增长。然而,由于进口(也就是需求)的增加不存在时滞,而出口(也就是供给)的增加是有时滞的,因此,在短期内便有可能发生储备外流的冲击。

全球经济问题篇5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进入21世纪以来,在WTO制度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在跨国公司资本和相关舆论的推动下,金融全球化、贸易全球化乃至整个经济的全球化陡然加速,终端消费品及服务的超低成本、极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和比较经济利益为跨国公司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如金砖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全球化红利,不仅让诸如苹果、宝马等跨国资本赚得盆满钵满,更令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连续十几年呈现GDP高速增长的态势。但与此同时,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却接连出现了难以摆脱的债务危机、就业危机和由此而来的种种政治经济危机,不仅使西方世界越来越多地反思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使贸易、汇率、就业、资源等各种争端逐渐升级和扩大,全球化浪潮遭遇越来越大的阻力,已处于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不同利益诉求殊死博弈的十字路口上。

(一)全球化的顶层制度设计存在致命漏洞

全球化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制度框架下的一个自然结果,并在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支持下得到加速。它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如提高了全球经济效益和产出水平,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使国际关系的内容发生变化,推动和促进国际政治秩序的重构;为落后国家发挥“后发优势”并追赶发达国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等等。[1]然而另一方面,全球化的顶层设计也存在着致命漏洞。虽然它的初衷在于构造一个更合理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使参与的各方分享随之而来的专业化优势及其比较经济利益和规模经济利益、范围经济利益,但实践的结果却并非如此。就世界范围来看,凡是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以及与这些国家产业链相关的国家都确实分享了全球化的收益,这其中包括终端消费品和服务输出国产业链竞争优势的收益、产业链上游高技术输出国的技术垄断收益、终端研发和品牌输出国微笑曲线的收益、资源输出国因资源涨价的收益以及资本输出国的风险溢价收益等等。但是,对于进出口规模小,或者虽然进出口规模大但逆差也很大的国家而言(例如2011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创最高纪录达到2955亿美元),情况就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本国产业链的逐渐瓦解和崩溃造成失业剧增,这必然增加了私人债务;同时,失业增加又需要政府不断提升社会保障等转移支付水平从而推升政府债务(例如美国政府发给低收入美国公民的食品救济券,会随失业的增加而迅速增加)。致命的问题在于,这两类因失业导致的债务事实上都是不可持续的,无论是希腊型的欧债危机还是美国型的美债危机,在全球化列车的挤压下能够回旋的余地都只能是越来越小,西方世界必须为此作出重大改变。从长期看,西方世界在拿不出类似IT革命那样的新技术革命的情况下,唯一有效的改变就是降低工资、增加工作时间、减少消费和各种福利支出,但这在西方民主制度条件下显然是做不到的。那么剩下最可能的选项就是阻碍全球化趋势或者扭转其发展的方向了。

(二)全球化加剧了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并将弱势一方无限逼近墙角

事实上,全球化浪潮所带来的巨额全球化红利,并非是对每个经济体以及每个社会阶层平均分配的。恰恰相反,全球化红利的分配是极端不均衡的,它有利于跨国公司的资本和新兴国家的劳工,但不利于跨国公司的母国,特别是其母国的劳工阶层。这一点在美国总统奥巴马与苹果前CEO乔布斯的对话中可见一斑。2011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硅谷举行的一场宴会上,向乔布斯问道:要付出何种代价,才能在美国生产iPhone?而乔布斯的答复则非常明确。据一名与会者透露,他的原话是:“这些工作机会是回不来的。”显而易见,一方面,包括政客和学者在内的多数欧美大众在债务危机爆发前,很难深刻理解全球化对本国劳工阶层的伤害以及对就业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主要舆论的话语权更多地掌握在跨国资本手中,从而会刻意夸大全球化的种种好处,而对公众隐瞒上述不利影响。当普通大众对高失业率和不可持续债务再也无法进一步忍受的时候,就如经济学家谢国忠所言,全球经济舰船的沉没趋势已经形成,人们只能祈祷最好的结局。

(三)欧美不可持续债务的积累危及国际货币体系

正是由于目前新兴国家知识扩散的速度快于发达国家知识创新的速度,而这两者劳动力成本和使用灵活性的差异短时间内又不可能得到弥合,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这必然导致发达国家的财富创造能力越来越赶不上实际消费水平,负债只能越来越多。例如过去20多年来,美国政府债务经历了爆炸式增长,由1989年的2.7万亿美元到现在的15.2万亿美元,与全年经济总量持平。截至2011年第二季度,美国家庭、企业和政府债务的总和更是达到36.5万亿美元,如此不断积累使得美国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债务可持续的可能性越来越低,直至有一天债务危机全面爆发。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希腊等“欧猪五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其债务危机如处理不好,可能会使欧元先于美元走上末路,其严重性甚至可能导致铸就全球经济发展基石的货币体系走向崩溃。

二、债务危机困扰下的去全球化争端与风险

债务危机的困扰没有使欧美国家反思其与新经济新技术潮流不相适应的制度弊端,反而使其走上了以邻为壑的道路,发起或威胁发起各种去全球化的行动。如2008年11月欧盟通过法案决定将国际航空领域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并于2012年1月1日起实施,还拟于2012年6月征收航海运输行业碳排放税(从而增加全球化物流成本)①;美国计划尽快推动两党制定的一项法案,确保商务部能对来自中国的补贴商品征收关税。2012年3月5日,印度工商部突然棉花出口禁令,决定从即日起禁止印度棉花出口,其中包括已经在其政府登记的出口订单。与此同时,针对中国等新兴国家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反倾销反补贴提案也层出不穷,各种关税非关税壁垒应接不暇。甚至于某些敏感地区发生的战争准备,也对全球化物流通道(如霍尔姆斯海峡)造成极大威胁。而在意识形态和舆论层面,许多西方国家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已经在激烈争论全球化的利弊得失和未来的进退方向,各种去全球化暗潮正在不断积聚和涌动,以贸易争端、汇率争端、资源争端和就业争端为核心的全球化与去全球化争端时代已经到来。

三、全球化的可持续性困局对中国出口的不利影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就一直在帮助缓解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使美联储能够将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促使美国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这是美国能够较长期容忍对华巨额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在欧洲,以德国精密仪器和高档汽车、法国意大利奢侈品及欧洲空客飞机为核心的对华大量出口,使相关国家分享了巨大的全球化红利,这也是欧盟能够极力克制对华贸易争端的基础。但是,随着欧美债务危机愈演愈烈,上述克制的闸门正在一道道打开,一股股去全球化暗潮对中国出口形成了急迫而深刻的威胁。首先,欧美债务危机直接降低了中国外需的数量和层次。2011年年底前后,中国很多中小出口企业海外订单大幅下滑。虽然据海关统计,中国2011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刷新年度历史纪录至3.6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万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4.9%。但进出口增速下行趋势却相当明显。中国2012年1月出口同比下降0.5%,进口亦同比大幅下降15.3%,进出口双双陷入负增长并创逾两年新低;2月份贸易逆差更高达314.9亿美元,创9年来最高。尽管有春节错位因素扰动,但可看出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外需的拖累开始显现。其次,欧美债务危机使中国出口面临更多的人为和非人为障碍。为了摆脱危机,西方国家一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对中国施压或设置种种障碍,不仅有压迫人民币升值等老调重弹,也会有征收碳排放税等新的绿色壁垒。中国商务部前副部长魏建国在参加2012两会期间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中国今年要做好“贸易大战”准备,要应对的不仅是发达国家,更包括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他指出,现在各国都在保护自己,降低汇率以增加出口,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三年翻番的出口计划。再次,世界货币体系失稳使中国出口的风险激增。中国的出口行业是全球化趋势最大的受益者,这些行业不仅受惠于国家1985年开始陆续实施的出口促进政策(出口退税政策、汇率政策、引资政策等),更直接得益于过去10年的全球化浪潮。但是全球化的重要支点如稳定的汇率、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币值、通畅的国际物流通道、低廉的关税与非关税成本等等,均受到欧美债务危机的影响而变得不可持续或难以把握。可以预见的是,为了解救危机,欧元、美元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各种量化宽松,从而使中国制造业赖以生存的初级资源价格上涨。与此同时,为了争夺出口市场份额以帮助解决国内就业,世界各国本币的竞争性贬值也在蠢蠢欲动,所有这些都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形成威胁。这种威胁不仅对中国出口的短期业绩不利,甚至还会对中国出口的长远发展造成致命危害。更需警惕的是,如果处理不好货币危机,极易失控引发局部或全球军事冲突,从而使中国出口和进口都将遭到毁灭性打击。

四、债务危机博弈下的中国出口对策

未来几年,欧美债务危机都将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出口环境。为了增加中国出口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必须以修炼内功为主、谋划外部为辅,以下五个方面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一)极力扶持大量与出口产业链相关的中小微企业

在中小微企业集中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出口增长较快的中西部地区实行特殊的产业扶持政策,为中小微出口型企业创造更好环境,如舒缓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困扰,减轻其税费负担,打破产业链上游资源的国企垄断,降低进出易成本,增大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汇率基本稳定,在户口政策、技能培训、子女教育等方面改善产业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的待遇,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成本,以帮助中小微企业度过外需订单急剧减少的市场寒冬。与此同时,鼓励和培育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中国的人口红利将于未来3到5年内结束,劳动力成本将迅速上升;欧美货币的量化宽松使资源价格不断走高;经过多年的粗放发展,中国土地上的环境承载能力也达极限。因此,过去那种靠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低价格拼数量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将经济增长从数量或价格依赖型转为质量或价值依赖型,是未来中国出口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升级转型中要着力发展文化、技术、软件、中医药、动漫等服务贸易。如果说加工贸易主要解决的是农民工的就业,那么服务贸易主要解决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增强企业在国外中高端市场的竞争能力,也增强企业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能力,有利于出口企业的内需转型,从而使一部分面对出口市场的过剩产能在国内市场进行消化,有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品,减少外需市场依赖和对外贸易摩擦。

(二)通过减税有效扩大内需

在国际市场风云变幻的时刻,中国的庞大过剩产能是一把极为锋利的双刃剑:国际市场顺风顺水时能够获得高额回报,而逆风逆水时就会极大地伤害到自身。企业大量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的后果是我们无法承受的。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就是扩大内需来尽力消化过剩的产能。全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在2012人大会议上指出,当前应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根据过去的国内外经验和当前的中国国情,扩大内需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税。经济学家谢国忠呼吁,中国需要立即减税1万亿元人民币来提高效率。中金董事长李剑阁认为,如果2012年就把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至少可以给全国企业和居民减少1万亿元的负担。减税不仅能抑制“三公”消费的不合理膨胀,还能将资源从低效率、高腐败的政府投资项目转移到高效率的民营项目中去。

(三)减少名义外汇储备规模

减少名义外汇储备既能降低或消除种种抑制中国出口的西方政治压力,也利于减少外汇贬值损失和债券违约风险。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中国在世界排名第1的高额外汇储备始终是西方政客垢病的对象,也是其制定各种抑制中国出口政策的借口。因此应积极鼓励将外汇花出去,包括增加非纸币财富储备和增加进口两个方面。在储备方面,国家层面要增加石油、铁矿石、黄金等所有初级资源和战略资源的实物储备,包括产品和半成品、矿山股权及探矿权、海运物流能力等;企业层面鼓励跨国投资和并购,为跨国并购的企业给以必要的政策支持;居民层面鼓励个人出国旅游、海外留学、海外投资、购买国外房产乃至购买国外奢侈品等消费外汇的行为。在进口方面,增强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作用,利用关税优惠等政策手段,鼓励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能源和原材料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用品进口,利用进口信贷、进口担保为企业扩大进口提供融资便利,拓宽进口渠道。实际上,在欧美债务危机持续扩大的今天,所有贸易顺差国都应树立“一定要把顺差花出去,才能挣更多钱”的思想,以维护全球贸易与货币的平衡。与之配套的措施是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积极推进贸易收付汇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将结算中心、成本和利润核算中心设在境内。但目前央行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化10年3步走的时间安排过长,万一欧美债务危机向最不乐观状况的演化速度超出估计,中国未必还能享受8—10年的战略机遇期。

(四)变产品出口为劳务出口

尝试多种方式劳务输出,既能减少贸易摩擦,也能减少就业对中国出口行业的依赖。例如进一步扩大对境外收益前景良好项目的卖方融资模式②,让中国工人在国门外就业。租种友好国家肥沃良田,让中国农民到国外耕种。在贸易全球化受到阻碍时,促进劳动力的全球流动和全球化。

(五)以合理代价帮助舒缓欧美债务危机

全球经济问题篇6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贸易失衡;原因;措施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对世界贸易产生着重要影响,就中美两国而言,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中国从2010年开始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經济体系,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美贸易中,美国是我国第一大出口国,我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对象。长期以来,我国在对美贸易中处于贸易顺差,同时,由于美国政策原因,使得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不断加剧,制约了中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一、中美贸易失衡的具体表现

中美建交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中美贸易合作为双边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美国从中国获取了丰富的原材料,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资保障,中国从美国获取了先进的技术、经验,实现了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贸易在40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贸易额从建交之初的24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7000多亿美元,增长幅度高达290倍,由此可见中美贸易关系密切,依存度高。但是,在中美贸易中,由于贸易结构、贸易政策、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双方贸易失衡现象加剧,贸易失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美贸易差额不断增加。2018年是中美贸易摩擦最为激烈的一年,而这一年也是中美贸易失衡相对严重的一年,根据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美贸易中,中国出口总额4700多亿美元,进口总额1500多亿美元,贸易顺差达3200多亿美元,其中,仅8月份,中美贸易差额就达到700多亿美元。而且在中美贸易中,中国连续多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这也引发了美国的惶恐,并由此引发贸易摩擦等问题。

其次,贸易结构存在严重失衡。在中美贸易当中,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体现之一指贸易产品结构,中国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美国属于世界超级大国,在世界中处于第一位,这就导致中美贸易中,双方贸易产品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中,美国主要向中国输出电子产品、科技产品、机械等高端产品,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以农产品、初级加工产品为主,包括服装、粮食、纺织品等,双方贸易结构存在严重失衡。

再次,贸易方式存在严重失衡。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出口产品主要以初级加工产品为主,主要是对原材料进行初级加工然后进行出口,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而美国出口产品主要以高端产品为主,如高端设备、技术等。加工贸易方式的差异性,导致贸易失衡加剧。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

1.美国经济发展存在失衡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贸易是建立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而实现的,对于美国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以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为主,注重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而美国的中低端制造业大多移到海外,这就使得美国自身经济发展结构存在失衡性。同时,美国在中低端产品方面的需求多以进口为主,而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以中低端产品生产为主,尽管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升级,但是现有阶段对美国高端技术、产品需求有限,此外,美国消费模式较为超前,提前消费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这些因素使得我国在对美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始终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也导致中美贸易存在失衡问题。

2.双方贸易统计方式存在差异

在中美贸易中,双方在贸易统计方式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导致中美贸易交易额统计结果存在差异性。美国在对外贸易中主要采取的是船边交货价衡量方式,没有将货物离岸前的装卸费、运输费考虑到贸易成本当中,而我国主要采取的是离岸价统计方式,这就导致双方在统计过程中存在1%的费用差。在进口商品统计过程中,由于中美计价方式不同,美国以到岸价为主进行核算,而我国则以离岸价为主进行核算,由此存在10%左右的进口差额。同时,在统计范围方面,中美双方也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没有将保税仓库中的产品纳入到进口商品当中,美国在进出口产品确认方面以是否在境内为主,这也导致两国贸易产品统计存在差异性,使得贸易失现象突出。

3.贸易管制导致中美贸易失衡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美国为了维持自己的霸权地位,试图通过政策来对美国对外贸易进行干涉,尤其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严重威胁到了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为此,在中美贸易中,美国对高技术产业进行限制,避免高技术产品、设备流向中国。而高技术产品拥有较大的附加值,中国对高技术产品需求量大,如果美国放开贸易管制,贸易失衡问题必然不会存在,甚至美国会在中美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美国通过贸易管制来抵制中国经济的发展,这无疑导致美国经济面临困境。这种问题的存在也直接影响到了两国的贸易平衡,所以要想实现贸易平衡,必须要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

4.受中国政策以及经济发展影响

中美贸易失衡与我国自身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政策密不可分。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政策方面具有绝对优势,国家政策导向下,经济能够紧跟政策发展需求。在改革开放推动下,我国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主,同时,我国劳动力充足、资源丰富,由此使得我国产品成本较低,在中美贸易中极具竞争力;其次,为了刺激出口,我国制定了各种出口优惠政策,同时,加快沿海地区的开放力度,构建自贸区,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在对美贸易中贸易顺差不断加大。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失衡的应对措施

1.树立全球价值链发展理念,做好角色定位

贸易失衡多是由于自身问题所引起的,在中美贸易中,双方必须要对贸易失衡问题进行认真对待,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自身发展进行重新定位,要树立全球价值链发展理念,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美国而言,要放眼未来,从大局出发,不能过于注重一己之利,毕竟,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科技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想要通过技术封闭来维持自身霸权地位已经不再现实,美国应当认清自己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地位,并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通过自身技术来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以此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对于中国而言,要坚持全球发展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升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地位。

2.加强双方贸易合作,深化贸易交流

中美贸易失衡加剧,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针对贸易统计差异性产生的失衡问题,中美双方应该加强贸易合作,通过贸易交流深化来构建统一的贸易统计方式。首先,双方要在贸易统计方法进行协商,尽量形成相对一致的结果,这样能够避免由于统计问题而产生的失衡问题。这就要求两国要积极进行沟通与交流,实现深层次联系,在详细分析两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方法的选取,为贸易失衡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其次,双方要加强贸易合作,通过深化合作来扩大贸易范围,尤其是美国要敢于打破贸易限制,加大技术产品在中美贸易中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贸易范围的扩大毕竟为美国带来更多的贸易收入,也能够从根本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这不仅仅需要一国的努力,还需要双方共同参与进来,只有两国加强合作与交流,做好详细分析,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3.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在中美贸易中,我国之所以经常处于贸易顺差,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生产的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具有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低廉的劳动力。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源面临枯竭,如果不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那么,在未来发展中我国经济必然会陷入困境,在对美贸易中将处于弱势地位。对此,我国必须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注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避免将精力放在中低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我国低附加值产品在对美贸易中的数量就会大幅下降,高技术产品贸易将会提升,中美贸易失衡也会逐渐消失。所以我国政府要不断提升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力度,从多层面出发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推动我国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能力的增强,降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量,循序渐进改变当前的局面,以更好地对抗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4.避免政策干预,优化市场机制

在中美贸易中,我国之所以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与我国政策干预密不可分,一方面,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坚实保障,另一方面,在贸易保护影响下,得我国市场开放水平有限,市场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经济全球化从本质来讲就是市场经济全球化,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必须要放开政策干预,发挥市场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开放市场,让我国企业充分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在这方面我国代表性的做法是“一带一路”倡议,不过该倡议的良好实施并非我国一国所能够决定的,还需要沿线国家的大力参与与配合,这就需要我国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升各国的融合深度,更好地推进该战略的实施。随着我国市场开放力度的扩大,我国市场的成熟度也将提升,在中美贸易中也会给美国提供更多的贸易机会,实现中美贸易的均衡化发展。

结语

全球经济问题篇7

【关键词】全球化 中国“世界工厂” “低价”困境

奇格蒙特・鲍曼在写《全球化―――人类的后果》时,世界的全球化程度应该远不如现今。然而几十年前他对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及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结构乃至我们时空概念的影响的精辟论述和预言仍在被一一验证。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这股全球化浪潮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一块大背景,如何在这块大背景下写好这一笔,是我们正面对着的巨大挑战。

一、“在外地主”引出的思考

“公司属于投资者-而不属于它的雇员和原料供应商,也不属于它所在的地区”,鲍曼如是引用邓拉普的话。仔细地来看,“雇员是从当地人中间招聘来的D他们可能受诸如家庭义务、家庭财产等的负累-很难随公司迁往别处。供应商得运送供给品,一旦公司易址,当地供应商低运输成本的优势马上就消失殆尽。”“原则上,持股者的分布根本不由空间决定……因此,他们可以决定换一个他们探明或预测将有机会分得更高利润的公司,而把舔伤口、修复损失及处理垃圾的任务留给别人――那些受地域限制的人”。这是鲍曼总结的所谓“在外地主”的最显著的标志。而这一结论,尤其是那句触目惊心但又不得不让人承认其描述的准确性的“把舔伤口、修复损失及处理垃圾的任务留给别人-那些受地域限制的人”让笔者不禁想到了中国目前作为“世界工厂”的全球经济形象。中国到底是不是“世界工厂”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是怎样的“世界工厂”?我们又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工厂”新的内涵?这是鲍曼这一命题带给笔者的思考。

二、我国“世界工厂”地位现状

进入21世纪后,全球化、资本大规模进入、入世为全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无数的“在外地主”将眼光投向炙手可热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国要成为“世界工厂”成了主流的声音。中国有大量的农村人口,让他们在工厂里找到工作是一个双赢的过程。他们实现了就业,世界则从这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身上得到了更便宜的中国产品。

然而,这种繁荣的双赢,伴随着出口产品数量和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时不时地会蒙蔽了我们的双眼。须知我们为之付出的,是中国众多大城市上空饱受污染的空气;是一条条受到严重污染再也不能恢复清澈的河流;是云南原本广袤的森林区里的一棵棵木桩。更令人唏嘘的是,我们付出了

这些代价换来的,只是国货价廉质次的声誉以及国外反倾销的控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遏止,但是有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工厂”较之“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工场”有了新的内涵。按照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世界工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来料加工型“世界工厂”。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便宜,跨国公司就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工业品的生产加工基地。这类“世界工厂”在国际分工生产价值链中处于最低端;第二类是原材料的采购和零部件的制造实行本土化为主,跨国公司控制着研发和市场销售网络。这种类型较第一种类型的层次提高一步,但仍然属于生产车间型的“世界工厂”;第三种是既具有研发能力和名牌,也控制着国际市场的销售网络,既在本土进行加工制造,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类“世界工厂”能够获得生产链的最大经济利益。只有成为第三类“世界工厂”,才能真正成为对世界经济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体,才能成为与英、美、日相抗衡的世界经济强国。

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中国正在成为第一、二类世界工厂,这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也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西方资本越来越多地流动到中国的现状决定的。但是,对于中国而言,我们辛苦劳作的成果,有相当部分随着西方高昂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和中国富人迁移到国外去而流失。所以,全球化给中国带来各种益处的同时,也让我们走进了一个“低价”困境。现在,“中国低价”无疑低过了头,它透支了中国的环境、土地和人力,仅仅使中国企业的老板获得了利润,却失去了中国通过全球化提升为“第三类世界工厂”的机会。

三、如何成为“第三类世界工厂”

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在鲍曼此书的论断中没有清晰地写明,他只是对受地域限制的、被搜刮剩余产品的“非精英分子”的人群表示了同情。然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无法回避、必需正视的问题。事实上,如果中国能够充分利用入世的契机,全面发展经济,成为“第三类世界工厂”是有完全有可能的事情。

首先,要从战略的高度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全球化对应之策。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建立鼓励科技人才创新的机制。其次,加强立法,适应全球化的“游戏规则”。中国“入世”以后,首先要根据WTO的法规相应地修改自己的法规;同时也应积极参与WTO和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现行规则的修订,以反映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尽可能减少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再次,具体到行业,应根据不同产业的现状制定不同类别的发展战略。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应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产业,其中主要包括纺织服装业和家电业;对于具有国内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主要是指农业机械,要通过自身所拥有的实用的技术,可靠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更大范围地占领国内市场;对于具有高增长性的产业,中国缺乏优势技术,但是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和引进资本相结合,加上自己的创新,在学习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如汽车、重大装备、石油、飞机制造等产业。

最后,要加强环境监测,劳动保护,维护工人利益等方面的工作。要防止对环境的过度破坏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不要“断子孙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待农民工要以保护他们的利益为出发点,我们要成为世界工厂的目的,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在不同的体制下,全球化会结出不同的果实。

中国能否成为“世界工厂”,更多的不是一种目标,而是客观发展的过程,而这种过程却是与中国企业调整竞争战略、加强自身实力分不开的。中国所追求的应不仅仅是“made in china”,而是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重心。

参考文献:

全球经济问题篇8

关键词: 财务管理、问题、目标、风险、作用

Abstract: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ization, knowledge economization of new economic era, financial risk has become my domestic enterprise urgent need to address the real problem, at target, content, in more close to the advanced western financial management methods, make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work really reflect the value the function of management, the article about this discussion.

Key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target, risk,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在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知识经济化的新经济时代, 企业管理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在许多方面已显示出不适应性,如财务管理目标不够合理, 在成本管理中涵盖的范畴偏窄, 对财务风险不够重视, 等等。目前, 我们的企业如何结合自身的财务管理特点, 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财务管理工作经验,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进行不断创新, 以适合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是非常必要的。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思考

有许多人这样认为, 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利润, 很长一段时间利润最大化被作为企业财务管理最合适的目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管理要求的提高, 当前以利润最大化为中心的目标正在变得过时。这一问题的核心是过分地重视和维持短期财务成果, 可能使公司急功近利, 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 在长期的价值创造方面, 尤其是体现未来的增长得以实现的投资过少。因此, 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必须重新确立财务管理目标。

1.传统财务管理目标的缺陷。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对非上市公司而言)。这些目标是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 其定位的产权基础是“业主产权论”, 考虑的只是财务资本的产权所有者。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 要求企业必须考虑以下两个重要因素, 对其财务管理的目标重新定位。(1) 在新经济时代, 一方面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物质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上升, 不同资本所有者对企业均有经济利益方面的要求。这一重大变化, 决定了企业在新经济时代其经济利益不仅仅归属于股东, 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 例如债权人、 员工、 顾客等。从“利益相关者合作产权”的观点出发,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应重新确立。另一方面, 企业的财务信息“上网”后, 人们均可以通过互联网迅速查阅到企业的财务信息, 大量的潜在股东都会实施对企业的投资计划, 企业股东的数量会扩大, 股权更趋分散, 因而“股东”的概念更趋模糊化。(2)在工业经济时代, 由于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和使用上的实际排它性等原因, 使得企业的目标结构中的社会目标和经营目标之间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在新经济时代, 由于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有明显的差别。一方面, 知识资源具有共事性和转移性,因而企业的成败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对知识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社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重视其社会责任。另一方面, 知识资本所带来的科技创新及其成果转化, 能够解决工业经济时代因技术能力而无法解决的外部经济问题。这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关注社会责任成为一种可能。

2、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思考。(1)财务目标多元化。知识经济的到来, 扩展了企业资本范围, 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 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 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人力资本将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 是决定社会财富分配的最主要因素。因此, 财务目标不仅要考虑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资本增值最大化、债权者的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的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社会公众的社会经济责任和绩效最大化, 更要考虑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与员工)的薪金收入最大化和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财务要求。(2)财务责任社会化。随着各国经营管理的绿色化倾向, 许多企业都开始将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之中。企业的财务工作对非计量的社会效益很重视。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 企业既要考虑资本投入者的财务要求, 又要兼顾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财务要求。把企业的社会责任纳入财务目标体系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必然选择。因为知识资源与物质资源的一个明显差别是知识具有可享性和可转移性, 它使得企业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广泛而深入, 而企业对知识的要求和应用将又取决于社会对知识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因而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 如保护顾客、 支付公平的工资、 保持公平的雇佣和安全的工作条件、 支持教育, 以及主动参与清洁空气与水源等环境问题。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不能忽视。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债权人、雇员、顾客、供应商、公司营运所在地的社区及其他, 必须认识到决策对他们的影响。这样, 既有助于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 也有助于其在社会大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更有助于其自身和社会的发展。

二、企业财务管理内容的重新思考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及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传统工业经济时代, 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 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但目前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 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 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此外, 企业财务管理中往往忽略了财务风险问题, 从而使企业损失增加。

1.加强财务管理中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无形资产的多少是一个企业真正实力大小的代表, 也是企业能否兴旺发达的关键, 这就必然要求企业管理系统中重要子系统的财务管理, 以其价值管理的综合性特点与之相适应, 改进和调整财务管理中忽视无形资产投资及其决策评价的内容, 建立切实反映无形资产状况及其结果的决策指标体系, 将无形资产价值管理作为财务管理重要内容。(1)企业应注重无形资产预测研究。国外企业非常重视预测及调查研究, 据有关资料表明, 在 1947 年美国

大型企业中只有20% 开展技术预测, 而到1966 年已达到90%, 1970年则达到100%。当代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技术预测的费用大体占科研经费的1%, 而其中研究开发力量强,采用进攻型技术政策的大型工业公司则占到10%。开展技术预测创造的新产品的盈利,国外估计为技术预测投资的50倍。(2)加强无形资产投资的筹资管理制度。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 但投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大量的资金投入中, 国家给予的支持是有限的。在欧美, 研究开发资金的70%左右是靠企业自己解决的。我国每年的高新技术转化率大约为15%, 但发达国家的转化率为60%至80%, 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资金。如何从宏观上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 在微观上如何吸引投资, 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融资方法, 以加大科技投资力度是当今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3)重视人力资本的管理。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和员工队伍, 就有了获得财富的可能。传统会计模式下, 企业不需要在会计和财务系统中单独反映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 即使对人力资源方面投资也不进行资本化, 而是作为期间费用处理。

2.增强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 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财务风险的存在, 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企业的财务决策几乎都是在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作出的, 离开了风险, 就无法正确评价企业报酬的高低, 即风险与收益并存且成正比关系。一般来说, 财务活动的风险越大, 收益也就越高。如风险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 同时也会因投资而取得风险报酬。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结束语、

上一篇:小型养老产业盈利模式范文 下一篇:好的沟通技巧的重要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