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9:11:32

全球变化论文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保险业;气候变化;机遇

当前,全球变暖及极端天气灾害的增加使保险业面临严峻挑战。近一二十年来因气候灾害引起的保险损失逐年增大,2006年的飓风、2007年的洪灾和山林火灾更是使得保险公司损失惨重,股东和客户都更加担忧保险公司能否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幸运的是,保险公司正逐步认识到,气候变化在制造威胁的同时,也为保险行业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当前,世界保险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已经出现了转折,从消极回避发展到积极应对,力图把气候变化风险转变为气候变化机遇。伦敦劳合社就认为,保险业必须行动起来,积极适应气候变化趋势,才是生存之道。保险业过去在火灾和地震等灾害风险管理中发挥了领导作用,当前保险公司也极有可能创造出预防损失的方法和产品来为客户、政府和公司自身减轻气候灾害的损失,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面对气候变化的空前挑战和纷繁复杂的市场情况,如何选择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式,已成为中国的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监管机构及政策制定机构关注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世界保险机构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方法,以资借鉴。

一、全球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

2007年初,TICC陆续了第一、第二和第三工作组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决策者摘要),使气候变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报告指出,近50年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可能性,从2001年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66%提高到2007年第四次评估的90%以上,进一步从科学上确认了人为活动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事实。气候变化将增加自然灾害,数十亿人将受到影响,上亿人将面临饥荒的威胁。世界不安甚至恐慌情绪日益浓厚,舆论声称“气候变化是人类21世纪最大的挑战”。

保险业与气候变化有着天然的联系,被作为检测气候变化影响的一个重要窗口。IPCC报告用专章描述保险与气候变化的联系,认为保险将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金融服务来讲,保险是主要的风险分担机制;从实体经济来讲,保险是主要的风险管理机制。在保险服务可得和保费可支付的情况下,保险也是消费者长期福利和发展的保证。通过气象灾害损失数据的计算,保险提供了一个全球气候变化的观察窗口,同时保险业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也决定了保险同时也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途径。保险业必然成为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先行者和排头兵。

保险业影响巨大。保险是世界上最大的行业,2006年全球保费收入逾4万亿美元,是石油工业的3倍,按国家收入排序将排在第3的位置。保险业还是现代社会经济金融的支柱之一。保险业的政策选择,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保险业具有风险管理的天然优势,保险业在帮助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管理气候变化风险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强有力的历史责任。保险政策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实施也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在美国,可再生能源相关的保险产品使更多的公司和投资者参与到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和快速增长的碳排放贸易项目中来。就像保险业在减轻建筑火灾和地震中被证明发挥了领导作用,人们寄希望于今天保险业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对全球变暖的认识,以及深入的前瞻性的思考和创造出使气候变化影响最小化的方案。

气候变化对保险业影响非常大。气候变化直接导致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飓风和暴雨。对公众健康、农业生产、森林抚育、水资源管理、沿海地区、生态系统都会产生较大危害。气候变化对保险服务的可得性和可支付能力都有负面影响,潜伏着放慢保险业发展并且把更多负担转嫁给政府机构和个人的风险,包括财险、健康险、寿险、责任险等大多数的险种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应对气候变化要求保险能够更好地应付不确定性。

二、世界保险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状况

(一)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关注气候变化

伊万·米尔斯(EvanMills2007)的研究表明,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回应气候变化挑战。就美国而言,与3年前美国保险公司几乎都对气候变化不感兴趣的状况相比,当前已经出现的气候变化相关新保险品种的飞速发展非常令人惊讶。调查表明,美国保险公司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程度从2003年的15%上升到2007年的68%,美国以外的保险公司对气候变化议题的关注程度从2003年的50%上升到2007年的84%。世界保险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经历了2006年的低潮,2007年又迅速升温的过程。2007年保险公司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开始把气候变化作为机遇而不仅仅是风险,同时保险公司开始回应气候变暖,而不仅仅是从出现了较多飓风灾害使金融风险增大的沿海区域保险市场撤退。Ceres的主席MtnayS.Lubber认为,减轻气候变化相关的财务损失的新产品快速增加,有助于导致气候变暖的污染物的减少。当然,与我们所面临的挑战相比,当前保险公司的反应还微不足道,需要更多的保险公司,尤其是美国的保险公司应当行动起来。

事实上,目前随着气候变化及天气损失的增加,保险领域已经发出了成百上千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新的倡议。气候变化相关的保险产品在一些保险公司也是新的保费增长点,风能、绿色建筑、碳贸易及其他气候变化回应领域的保险已经达到了创记录的水平。但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这次工业文明史上最大的挑战,保险公司需要创造更多更有效的新产品。

(二)各种利益相关者都开始不同程度关注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

保险经营主体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保险经营主体主要有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公司、经纪人和人等。保险精算模型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如RMS公司建立了第一个cat预测模型;保险经纪公司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如MMC公司制定了气候变化白皮书,与客户签订相关合约,开发新产品。再保险公司更加关注气候变化,瑞士再保险公司、慕尼黑再保险公司、通用再保险公司都采取了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投资者也越来越关注气候变化。拥有3万亿资产的投资公司INCR加入到碳排放披露(cDP)计划中来,INCR致信全球3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要求公司提供更好的气候变化信息披露,Mercer调查显示,58%的机构投资者认为气候变化是非常重要或相当重要的经济条款,或预期至少在5年内会变得更加重要。

政府部门和消费者也更加关注气候变化,强烈支撑政府采取管制政策,世界经济论坛把气候变化列为头号商业挑战。国际社会日益频繁的多边或双边活动,如达沃斯论坛、G8+5峰会、中外领导人会晤、APEC峰会,都把气候变化作为重要议题。甚至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美国召集世界主要经济体首脑会议,专门讨论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形成了气候变化新的任务执行力量。事实上,只有当股东、客户以及商业伙伴都在关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初级保险公司才会真正具有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压力。

(三)不断涌现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保险新产品

国际保险业监管协会2007年年会上的一个报告宣称已经出现了数百个新的保险合约,包括绿色建筑信用、发展中国家的干旱保护、激励使用可再生能源、碳排放贸易等等。伊万·米尔斯调查了26个国家190家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以及保险组织的成千上万种产品、服务和其他活动,从中甄别出422种涵盖了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创新产品,包括能效、绿色建筑设计、碳排放贸易、风能、生物燃料和可持续性导向的保险活动。这422种保险有40%是由美国公司发明的。这些行动在经济中能耗强度最大的那些部门中都有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例如,机动车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5%。另外诸如驾驶即付费的保险政策以及鼓励混合动力汽车可以享受9折或更多优惠这样的政策,将大大减少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建筑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了美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有保险支持的绿色建筑行动可以减少50%能源消耗及排放。比较成功的保险例子包括,伦敦的WillisHoldings公司投入了一项新产品来弥补风电厂的生产不足的问题,以支撑风电这种绿色电力的生产。AXA公司为风电场提供了范围全面广泛的保险,2006年该项目产生了1400万美元的保费收入。列克星敦保险公司(AIG的成员公司之一)在2007年秋季也引入了该险种,此外,该公司还改良了绿色险种,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绿色家庭财产险,同时还提供绿色公司建筑财产险。菲尔曼基金2006年引入了一种全新的。适合绿色商业建筑的保险产品,2007年已经扩展到50个州。

由于认识到减少驾驶意味着降低车祸风险和减少能耗,世界范围内已经由19家保险公司提供了“现驾现付(PAYD,Pay—as—you—drive)”保险品种。监测表明,PAYD能够减少10%~15%的总里程数。法国AGF保险公司20%的新客户选择了PAYD险种。日本的Japan’sSompoInsurance公司为325万驾驶低排放汽车的保险客户的保费优惠折扣。日本TokioMarineandNichido公司与623万保险客户签约,为顾客选用低排放和低里程的车提供保费折扣,占其车险客户总数的48%。

尽管与几年前保险公司几乎都对气候变化不感兴趣的状况相比,当前的态势已经较好了,但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这次工业史上最大的挑战,保险公司需要创造更多的新产品。

三、世界保险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

(一)非盈利公共机构推动了研究和信息的传播

诸如Ceres,Lloyd,IAIS,IPCC这样的机构都为保险与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信息传播贡献了大量的力量,为公众、保险公司、保险监管机构、投资者的行为转变发挥了积极作用,还出现了一些特别有成效的项目,如碳排放披露项目(cDP)。CDP项目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组织,其目的是就气候变化给股东价值以及商业运作带来的意义,在股东和公司之间建立长久的关系。该组织的目标是促进在高质量信息的支持下进行对话,由此对气候变化作出合理的反应。CDP为资产管理总额达到41万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提供协调秘书处,该秘书处将代表这些机构投资者寻找有关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商业风险和机遇的信息,并从世界上最大的公司(2007年为2400家)那里获得温室气体排放数据。7年来,CDP已经成为碳排放披露方法和过程的黄金标准。CDP的网站收集了全世界最多的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而包括本文所使用的一些保险公司与气候变化的信息都是该项目提供的。CDP将其信息请求以及从公司那里获得的反应公布于众,从而充分利用其数据和过程,帮助决策者、咨询师、会计师和营销者加快行动。

(二)保险公司的主要行动调查统计

保险公司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主要集中在以下10个方面,理解气候变化问题、推动损失预防措施、制订低风险的行为标准、影响公共政策、碳风险揭露、创新保险险种、案例推广、推动损失预防措施、制订低风险的行为标准、投资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理解气候变化问题、碳风险控制和补偿的、为客户的改进提供资金。其中,39%的公司选择了理解气候变化问题、影响公共政策行动,35%的公司选择了创新保险险种行动,33%的公司选择了案例推广行动,26%的公司选择了推动损失预防措施行动,13%的公司将会制订低风险的行为标准,12%的公司会投资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11%的公司表示将进一步理解气候变化问题、同意进行碳风险揭露,4%的公司已经开始为客户的改进提供资金。这个结果表明,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重要性,但是仍然在等待观望最佳的机会,真正进行直接投资活动的仍然比较少。

(三)顶尖保险机构的对策

1AIG公司。美国国际集团(MG)是世界最大的保险公司,是保险和金融服务行业的领导者之一,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国际性保险服务机构。AIG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及地区开展业务,公司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巴黎、瑞士及东京的股票市场均有上市。2005年,MG成为第一个制定气候变化政策的美国保险公司,并且加入了Ceres气候变化投资者网络,致力于在整个保险行业传播气候变化知识,推动美国每个保险公司理解、适应和改善气候变化对保险业的影响。事实上,保险业作为最先迅速对气候变化做出实质性应对措施的行业,MG在其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2瑞士再保险公司。不仅AIG不断新的气候变化政策,世界最大的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SwissRe)也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投入大量精力,不仅支持游说美国通过碳排放总量控制的法案,还在其董(监)事及高级人员责任险的高级客户群体中开展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调查,甚至直接参与和资助气候变化科学研究和气候变化经济影响调查。瑞士再保险公司和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正在推出微型保险,用于那些过去不存在保险活动的发展中国家。瑞士再保险公司2007开发了一个气候变化适应项目——项目使用气候模型和卫星数据来确定何时为肯尼亚、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因干旱而食物短缺的农村提供承诺的援助。瑞士再保险公司也为印度的32万小农提供与气候相关的保险产品。

3Marsh保险经纪公司。世界最大的保险经纪公司Marsh正致力于机构客户关于气候风险的需求,开发出了新的产品和服务。

4Lloyd倡议。国际保险业历史悠久和最有影响的保险组织劳合社发出号召呼吁全球保险业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四、世界保险业应对气候变化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方向

1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要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投资者与保险公司都同样处于气候变化风险中。保险公司应该认真考虑气候变化可能对全球固定资产价值的影响,这将会产生保险可靠性降低的情况,因为财产价值倾向于受新的消息的严重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保险公司,保险监管机构,政策机构有责任去应对这样的自然风险和运营风险。保险公司应该积极响应号召,无论是公共组织或是私人组织,采取行动监测损失发展趋势、改进巨灾模型、削减气候变化诱因、准备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

2必须要开发更多的、更好的气候变化相关的保险品种,或开发原有险种的应对气候变化功能。当前缺乏能够降低气候风险的产品,在近年来已经有上百万沿海居民损失了私有财产的情况下,如何维持保险的可保性特别令人担忧。虽然气候相关的保险活动急剧增长,但总的来看,大多数保险公司仍然没有推出此类产品,伊万·米尔斯调查中只有10%的保险公司在探索气候变化风险的影响,其中又只有三分之一的公司在提供此类保险产品和服务。

3要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保险公司的日常活动之中,形成管理制度。应立即采取如下一些行动:分析气候变化对商业的潜在影响,并把结果揭露给股东;与客户、建模者、政策制定者、管制者共同努力来应对气候变化;收集更加准确的损失数据信息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工作;担起减缓损失的历史责任;检查气候变化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调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签署与天气相关的保险合约时,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2篇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环境剧变,必定对园林的内涵和形式、园林植物的设计理念甚至园林行业产生影响。气候变暖、干旱缺水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设计者在作园林规划设计时不得不考虑放弃大面积的水体,选择抗逆的植物种类,在生态景观方面合理搭配乔、灌、草。此外,园林规划设计还要考虑植物的季相变化、海平面的上升、降雨过多导致的洪涝灾害等诸多影响因素。以往,园林尤其是中国园林,非常注重美学、艺术及文化的相互联系。可是,在全球气候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面临着气候变化给城市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的情况下,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正发生着变化,目前生态环境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考虑因素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设计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不再只是考虑园林对小气候环境的调节和改善作用,而是更多地强调园林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的局地作用和全球。例如,在许多城市规划建设或因气候变化引起的灾后重建中,都会采用生态分析(ecologicalanalysis)的方法来协调园林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危机的出现,很多违背自然规律、忽视气候变化、破坏原生态环境的设计理念正在逐步被取代和摒弃。例如,为了避免因开发所引起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原有场地的自然恢复机能的破坏等,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更加偏重于对原有植物资源的保护,而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园林及园林专业教育的作用

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的四大要素之一,其所形成的空间场地是城市环境中最有生命力的构件之一。AlanBarber博士在《绿色基础设施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一文中,进一步提出了园林绿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理念。园林在城市中的作用包括景观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尤其是在降低空气和路面温度、增加空气湿度以及减少噪音等改善和调节气候变化的方面,园林的生态效益更加显著。同时,园林的生态效益已延伸到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的诸多方面。例如,水文保护、碳的储藏和固定、污染的控制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都与植物及绿色空间密切相关。而且园林的四大要素植物、水体、土壤等都具有良好的碳储存潜力,甚至于超出大气的储存能力,所以园林在回收和储存CO2方面发挥着直接的作用。碳汇既包括自然碳汇也包括人工碳汇。人工碳汇方法,在碳的捕获和固化过程中常常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甚至还会排放部分碳。而在自然碳汇方法中,尤其是城市的自然碳汇方法中,园林植物及其生长的园林空间是很重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不会消耗外界能源的碳汇方法。研究表明,合理的植物搭配可以显著提高种植地土壤的碳和氮储量[3]。由此产生的所谓“战胜气候花园”(ClimateVictoryGarden),就是将不同根系种类、不同生长深度和不同生长速度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从而使园林植物的固碳功能和固碳效果达到最大化的一种典型的碳汇式园林设计。这种将固碳作为导向的园林设计在减缓气候环境变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师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在对城市环境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场地的现状,更加注重对原有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对原有场地的自然恢复机能的保护,从而减少过度开发对原生环境状况的破坏或影响;同时,还应通过立体绿化、空中花园等规划设计,增加城市的园林绿量和绿地面积,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有效发挥园林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所起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2个主要作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园林规划设计既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因此,对承担着培养园林专业人才重任的高等农林院校来说,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对园林专业人才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完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园林规划设计必须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及经济发展变化,改变传统的设计思路。这就要求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园林的基本要素和技能,而且要增加一些有关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汇碳固碳以及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园林的新知识,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低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进而使园林专业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通过人才培养发挥其在生态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节约型园林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提升

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4]。因此,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牢牢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把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但是,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仍把园林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园艺师、美化师等层面上。而且,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在沿用20世纪的传统模式,教学环节的组织和安排也大多是围绕绿化、美化建设开展的,专业教学仍偏重于单一地探讨建筑、植物、水体等园林的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仍未摆脱就园林论园林的局限。这导致所培养的园林专业本科生知识面较窄、设计理念落后和动手能力较差,从而难以适应目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园林科学一直是依托于高等农林院校发展的,所以大多数高等院校确定的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复合应用型园林专业人才,规定所培养的人才要具备园林规划设计能力、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能力、园林植物种植与养护管理技能以及景观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要能够从事景观设计、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花卉生产与管理以及林业等相关工作。但是,目前园林的功能已从原来的以绿化、美化为主转变为以节能减排、固碳储碳、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为主,园林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由造园转变为建设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园林被赋予了更多的新的内涵,并与许多领域(包括花卉、林业、景观设计、城市规划)相关联,而这些领域与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现代园林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交叉性极强的边缘学科,且涵盖面极其广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园林专业的发展要顺应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大环境的要求,尤其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即拓展园林专业的内涵,进一步提升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社会环境对园林的需求已经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对建设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这一园林行业的发展方向有所体现。因此,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衍生和提升,规定所培养的人才不但要掌握园林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该掌握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相关的低碳、节约、生态、碳汇等方面的新理论与新技能。

(二)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紧紧围绕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目的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进行调整,尤其是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在注重园林基本理论和造园技能的前提下,增加和强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及节约型园林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1.增设有关生态园林、低碳园林、节约型园林的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

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危机对每一个行业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对具有减缓气候变化功能的园林行业来说更是如此。为此,园林的相关理论知识一直在不断更新和拓展。因此,园林专业所培养的人才除了要掌握传统的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之外,还应主动学习和了解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知识,熟知该领域的知识前沿和信息动态,尤其是要了解气候变化对园林的影响。只有这样,园林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在未来尽快地适应就业环境和岗位要求,并有能力开拓新的领域。因此,甘肃农业大学紧密结合时展的需求,在2013年对园林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按照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建设对园林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适当增加了与生态园林建设尤其是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建设有关的专业基础选修课,设置了“生态园林”“节水园林植物资源利用”等课程,使专业基础课在园林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由原来的62.13%提高到68.2%。对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的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来说,从充分发挥高等农林院校的学科和专业优势出发不断更新和丰富相关的专业知识内容,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使他们能够在园林专业人才济济的就业市场上脱颖而出,而且符合园林行业和园林专业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2.拓宽知识领域,更新授课内容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最明显的后果是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的核心内容是减少碳排放和降低由此带来的后果。这就涉及到“碳源”和“碳汇”的概念。所谓“碳源”,就是向大气释放CO2。所谓“碳汇”,就是从大气中捕获并储存CO2。而建设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理念正是在提倡“低碳”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因为低碳园林、生态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正是从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2个方面入手的。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园林专业的教学内容要对园林最初的“天人合一,设计结合自然”的设计理念重新进行评价,在专业课程内容中增加与低碳、节约、碳汇、生态和气候变化等相关的内容,并开设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方面的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以拓宽园林学科的知识领域。以甘肃农业大学的园林专业为例,目前主要从“园林植物”和“园林规划设计”2个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对园林需求的不断提升,园林的主导功能已经有所改变。因此,园林专业如果仍从“园林植物”和“园林规划设计”这2个方向进行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的编排,就很难满足园林行业的发展要求。例如,“园林植物”方向的课程设置如果仍把重点放在植物识别和栽培上,课程教学内容仍以植物的形态特征和栽培管理为主,那么与当前外部环境对园林植物的主体功能进行转变的要求是脱节的。再如,“园林规划设计”方向的课程设置如果仍把重点放在园林的功能分区和对园林原场地的改造上,课程教学传授的设计观念仍沿用传统的理念,那么就会导致设计出的作品过于“理想化”“风格化”和“表面化”,与实际要求严重脱节,以及无法考虑气候变化的因素和体现当前所提倡的建设低碳社会的理念。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无论是课程还是教学内容的设置,园林专业都应摒弃陈旧、过时的知识内容,增加生态园林、低碳园林、节约型园林和绿地碳汇等方面的新理论和新概念,从而使学生掌握园林的碳汇功能、碳汇树种选择、碳汇树种配置、低碳材料选择、生态环境改造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在“园林绿地规划”课程教学中,在讲授园林绿地功能时,要强调园林绿地的碳汇功能;在“园林植物”课程教学中,要讲授固碳能力强的园林植物种类的选用,在讲授植物配置时,要介绍能够提高园林绿地固碳能力的落叶乔木与常绿灌木的搭配、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的搭配、常绿植物与色叶植物的搭配等知识;在“园林建筑”课程教学中,要提倡能够减少园林绿地碳排放的减源模式,要介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低碳材料的选用、废弃材料的再利用、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等知识;在“园林植物养护管理”课程教学中,要增加降低园林绿地养护管理的碳排放、延长园林绿地的“使用寿命”等新内容;在“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中,要增加有关低碳城市建设的内容,包括如何降低园林自身的碳排放、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少建筑能耗等内容。

3.在课程和教学内容设置等方面体现不同属性园林专业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园林专业发展很快,许多高等院校都开办了园林专业。但是,在不同科类和不同性质的高等院校,园林专业的属性是有所不同的。例如,工科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以建筑、城市规划为主,农林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以园林、观赏园艺为主,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以环境艺术为主,而综合性大学的园林专业以城市规划为主。由于各类高等院校的发展定位以及办学条件和特色不同,所以对园林专业的理解各异,进而导致各类高校所确定的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也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4]。因此,笔者建议,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在保证与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大背景高度契合的前提下,也要与各类高等院校传统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在增设有关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知识内容时,兼顾到不同属性园林专业特色的体现。例如,高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在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可以侧重于与植物相关的碳汇和低碳内容;工科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在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可以考虑从建筑和城市规划等方向增加有关低碳和节约的内容;艺术类高等院校的园林专业在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可以考虑增加与环境有关的内容。总之,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趋同化,只有保留不同属性园林专业的特点,才能培养出更加符合当今低碳社会和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多元化专门人才。

(三)实践教学的调整

1.在实践教学中增加有关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建设技能的培训内容

园林专业培养的人才除了要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具有过硬的综合技能,特别是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5]。为此,甘肃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在近几年的教学计划修订中,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使实践教学所占比例提高了6%左右;同时,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根据课程间的关联性合并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验,并增设了具有创新性的综合实验,特别是增加了能够体现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理念的实践技能培训内容。例如,开展以节约型公园设计、低碳居住区设计、低碳建筑材料选择、园林植物碳汇功能比较、园林绿地土壤碳储量调查与分析等为内容的实践技能培训。只有通过这些技能培训,园林专业学生才能在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植物配置和材料选择等方面紧跟时展的步伐,从而满足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在课程实习中强调培养学生的低碳意识

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建造,取决于园林设计师对设计理念和设计要素的把握。所以要培养符合低碳社会和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的园林专业人才,就应在日常的课程实习和实训中积极开展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和宣传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低碳意识和节约意识,使学生能够将低碳生活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贯彻于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的所有细节。因此,笔者建议,园林专业可以通过在相关的课程实习中加入培养低碳生活行为方式的内容,或者专门开设有关低碳和节约的系列实习,使学生把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设计理念与日常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同时对学生的设计作品在节约和低碳理念上的体现程度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减碳量情况进行评比,全方位强化学生低碳意识的培养;可以引导和支持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组建一些社团,并开展倡导低碳生活的系列活动。例如,甘肃农业大学园林专业学生成立的“生态美工协会”,通过在同学间交流和宣传取得较好实践效果的一些低碳生活行为方式和经验,使园林专业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能够注重培养低碳生活、低碳园林的意识和行为方式。这将有利于把园林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全校乃至全社会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先行者和实践者。综上所述,全球气候变化是当前园林行业和园林专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但也是园林行业和园林专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机遇。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园林的内涵对其传统的意义进行了超越和扩展。近年来,园林在生态建设中的节能减排、汇碳固碳等方面以及在延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使人们开始注重对生态园林、低碳园林和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进行探索和研究。因此,对承担着培养园林专业人才重任的高等农林院校来说,只有重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培养出能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园林专业人才。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3篇

基于对e社会传播形态深刻认识的需要,10月30到31日召开的“2009中国传播学论坛暨第三届全球传播论坛”将主题定为“e社会传播:创新、合作与责任”。此次中国传播学论坛和全球传播论坛合二为一,凸显了中国传播学界的“全球视野”和“中国智慧”相结合,传播学人“分享全球视野、传播中国经验”的学术追求。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播学会、国际传播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美国普渡大学传播系承办。特邀著名传播学者、国际传播学会会长、美国普渡大学帕翠斯教授担任大会主席。中国传播协会首任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全球传播研究院院长、媒体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国良教授主持开幕式。

一、与国际对话

e社会背景下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挑战,是与会专家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丁淦林教授在演讲中强调,新闻传播专业教育要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中国传播学会会长胡正荣教授在演讲中,从媒介融合的新挑战出发,提出新闻传播教育改革应以开放与合作的态度、积极的行动迎接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尹韵公在主题演讲中强调,无论是对于正在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编辑,还是对于正在大学校园里学习新闻学知识的莘莘学子,正确认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都是极为重要的。一定要准确把握真实性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既要坚持讲真话,又要善于抓住时机讲真话。

e社会的变化无处不在,与会学者从多种角度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美国传播学会(ACA)会长塔芭(Tu?ba Kalafato?lu)在《技术保护伞下的全球化》的演讲中强调,全球化充分利用了技术的潜能,技术进步驱使企业基于全球规划生产和销售产品。E社会到处都充满了技术的力量,技术变革了社会和经济互动的模式,对社会、经济和法律机构都产生重要的影响。技术和全球化是携手并进的。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校平器,技术的全球化意味着在20世纪建立的经济优势、政权结构正在被快速消解。

国际传播学会(ICA)会长帕翠斯(Patrice M Buzzanell)发表了《对未来全球劳动力的分析报告》,她通过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的方法,对来自中国、美国、比利时和黎巴嫩四国的儿童,进行了关于STEM(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工作的话语分析,考察不同国家和阶层的儿童关于工作和职业意义的话语表达。她的跨国对比研究表明:儿童的国别和社会经济地位等背景影响了他们对职业的话语表达。儿童早期很容易限制自己的选择,由于他们没有进一步探索自己的才能,除非拥有体验不同经验的机会,否则他们也许永远都不会发现自己真正的才能所在。

台湾政治大学传播学院院长钟蔚文在演讲中指出,在e社会中人类传播活动发生了三大变化,即媒介形式变化、传播生产使用模式变化、媒介经营模式变化。面向未来,他提出了传播研究的七个关键议题:新的说故事型态、新的使用者体验、风险社会下的传播问题、群体智能和力量的实体化、弱势传播权、媒介组织与传播工作型态之转变、新素养等。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钥机在题为《收费、免费和网上报纸的读者走向》的报告中,了对香港地区收费报纸、免费报纸和网上报纸等三类报纸读者进行的持续三年的调查数据。调查发现,免费报纸和网上报纸的流行,对传统收费报纸的生存造成极大冲击。

IBM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滢在演讲中,以大量的数据证明,更智能化的通信将使我们的世界发生三大变化:一切事物都将变得可测量化――感知并且看到一切事物的确切状态;互联――系统和对象能以全新的方式交流和互动;智能化――我们可以迅速准确地响应变化,并且通过预见和优化得到未来事件的更好结果。

二、与未来沟通

“2009中国传播学论坛暨第三届全球传播论坛”秉持匿名评审论文的一贯原则,择优录用国内外80余篇具有创新性的论文,并在其中评选出优秀论文20篇。这些研究的内容涉及网络传播、传媒技术发展、媒介融合、重大事件传播、世界金融危机等前沿话题,既具学术的前沿性,也显示出强烈的社会担当意识。

普渡大学传播系詹尼斯(Janis Teruggi Page)的论文以智利受害者“失踪”为例,论述了新媒体视觉呈现在公众的视觉“沟”中,识别特定阶段历史构成的作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温乃楠(Wen Nainan)的文章《品牌置入与道德法律界限的比较研究》指出,欧洲在品牌置入营销方面已制定了严格的审查与监管措施,中国在这方面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超群在《公民新闻与专业媒体新闻的传播特性、传播效果比较》中,以“央视大火”报道为例,比较了公民新闻与专业记者采写的新闻在传播特性与传播效果方面的异同。研究发现,公民新闻的主要优势在于开放、自由、互动;其主要优势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报道突发事件,尤其是敏感事件。但被调查者觉得专业媒体真实性更高。网站作为一种整合专业媒体新闻与公民新闻的渠道,融合了两者之所长,已经成为被调查者接触新闻的最主要途径。

台湾南华大学传播系蔡鸿滨和台湾中华创意生活协会郭曜钡穆畚摹e社会跨国公司之危机语艺研究》,分析了台湾麦当劳2005年以来遭遇到的危机事件及其处理过程,并提出,在e社会,危机不是一时一地,而是长期的、全球性的,所有的错误都会被细细地摊在阳光下逐一检验,因此企业经营要更谨慎小心。

中南大学文学院范明献的论文《网络媒介的文化解放价值――一种基于媒介传播偏向的研究》,以媒介的传播偏向为研究视角,探析了网络媒介的文化解放价值及其如何可能的问题。作者认为,网络媒介具有包容性的传播偏向,这会引发个体文化生产者与传播者一体化、文化传播机构把关地位弱化、文化传播渠道资源丰富和文化接受者分众化等一系列生态效应。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于思在论文中,通过对NBC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解说词进行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框架分析,发现其文本中存在文化误读现象和语言的期望偏差(LEB)效应。作者建议应当通过减少陌生感、寻找相似点和降低不确定性等方法来降低误读的几率,以实现消解刻板印象,达成文化理解和跨文化沟通的目的。

澳门大学传播系陈怀林采用受众调查的数据,探讨了内地媒体主导下的上海市民和习惯收视香港电视的广州市民如何解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发生的“代唱”事件。统计分析显示,两地市民的个人背景资料和各种媒体使用变量同他们对“代唱”事件分析框架的选择仅有边缘性的相关,而对其认受态度则基本没有显著性的关联。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张昕之以近年兴起的社交网站(SNS)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用户社交网站的使用对公民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使用SNS传统功能(包括日志、实时对话)会促进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但却会减少其政治表达;在SNS组件的使用中,使用准在线游戏对政治表达有促进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伊利诺伊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陈世华的论文《传播学者责任:政治经济学的视野》认为,作为受过特殊训练、掌握特定知识、占有一定地位、扮演特定角色的传播学者,必须承担起不同于他人的责任。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野来看,作为个体、行动者、知识分子、教师的传播学者必须承担道德责任和义务,以告知真相为己任,坚持独立的姿态和左翼的批判取向,并采取现实主义的认识论,批判与建言并行,理论结合实践,进行超越学术的社会参与。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潘祥辉在论文《论媒介技术作用于媒介制度变迁的机制》中认为,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介的出现会使传播渠道、传播主体、传播功能与传播效果发生巨大的变化,媒介政策也会随之调整。虽然媒介技术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但从长远来看,人们有理由对媒介新技术与社会民主之间的关系保持乐观。

此外,普渡大学传播学系洛雷恩、布拉德和帕翠斯等人的论文《全球化语境下的合作研究:伦理、体制与学术的联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新闻传播系张斌的论文《民国前期关于出版自由研究的重要成果》,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沈国麟、陈晓媛的论文《政府权力的扩张与限制:国家安全与美国政府网络监管》,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徐晖明的论文《自认为的知晓程度:条件因素与架构效应之间的一个重要中介变量》,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姜进章、李嘉仪的论文《不同媒体沟通形态对团队合作绩效的影响研究》,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刘琮的论文《网络“客”文化的传播特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阳欣哲的论文《网络论坛对传统媒体的议程设置现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胡涛、闻洪涛的论文《中国大学生3G业务认知与需求调查分析》,中国传媒大学付玉辉的论文《论我国3G移动传播监管领域的六大主题》等,都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和好评。

三、与业界互补

传播学的研究不能脱离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因此本次论坛致力于拆除业界和学界之间的樊篱,强调产学研的结合,促进学界创新和业界创意的深度融合。本届论坛首次推出的“数字媒体艺术主题论坛”,无论是其推进“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的主旨,还是促进学科融合以及学术研究与文化企业融合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开风气之先的意义。

在数字媒体艺术论坛上,演讲嘉宾大部分是来自新媒体最前沿的企业高管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工业与信息化部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培芳、艾瑞咨询集团创始人杨伟庆、韩国Ncsoft中国区总经理华宏伟、“绿豆蛙”创始人施功晨、上海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中心主任罗海蛟、“水晶石”公司艺术总监叶峰、香港动漫娱乐协会会长于积理、台湾利达数字影音科技公司经理雷金崇、幸星数字娱乐科技公司总裁王利峰等众多业界翘楚与听众分享实战经验,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必要启迪。德国汉堡DFI国际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教授汉可斯,香港城市大学创意传媒学院刘志强教授等海外知名学者,也向与会人员介绍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4篇

虽然初中历史教材一直到九年级下册才提出写历史小论文的要求,但我认为,对学生写历史小论文的要求,可以从八年级开始。其实,八年级下册的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形成的调研报告便是一篇小论文。教师要让学生形成这样一个意识:专家学者理论水平较高,可以写学术论文,我们初中生对某一事件、人物有自己的观点,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一样可以写出历史小论文来,写论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教师在学生刚接触历史小论文写作时,可以展示部分上几届学生写的优秀小论文,展示的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让学生知道原来调查报告、读史体会(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看法)、对身边社会现象的评述都是小论文的形式,它可望而可即,从而在心理上驱除畏难情绪。

为指导学生写好历史小论文,我在初二第一学期专门在课堂上开设了历史小论文写作讲座,让学生知道通常的写作格式(论点、论据、论证、结论),各部分的要求,如论据(佐证材料)必须真实可信,不能以电视连续剧中故事情节作为论据,每篇小论文都要有明确的结论等。要让学生知道要写好历史小论文应怎样搜集素材(参考书目、影像、网站)、整理素材。刚开始学写小论文时,我把学生分成若干研究小组,一般组织4名~6名学生为一组,分工合作,发挥集体智慧,提高了获取相关信息的效率,在完成目标过程中培养了合作、探究能力。

要写好一篇历史小论文,关键是要选材。我常指导学生从小处切入选材,如对历史事件、人物评论的质疑中选材。历史的过去性决定了史论大多是通过间接的方式获取的,再加上时代的局限和史家的主观性,给质疑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如学习《繁荣一时的隋朝》时,学生可以对隋炀帝的功过进行评论;在学习《中华民族的抗争》时,对日本右翼势力参拜靖国神社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社会生活的变化》时,就“广告可不可以夸张”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说,这些都是历史小论文很好的选材。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历史学习中要“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乡土资源,从一个地区的变化看到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如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一节中,内容很大一部分讲述了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兴办实业的事,这与我们三余的历史紧密相连——三余是“张謇垦牧地,江谦耕读处”,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于是我鼓励学生因地制宜,挖掘历史小论文的写作素材。有研究小组查阅了资料,知道在历史上三余地区常受海水冲击,后张謇邀请荷兰水利专家特莱克主持兴修水闸,这些水闸有的至今仍在使用(如恒兴的三门闸),有些地方虽然闸已经拆除,但在地名上仍对建闸历史给予保留(如九门闸、中三门闸等地名),有的闸则进行了改建(如遥望港闸)。学生们在经过查阅资料、询问长辈、实地考证后,写出了《三余因闸而宜居》的历史小论文,有理有据,丰富了对当地历史的了解。有学生根据通州西部地名多“灶”字(如袁灶、姜灶)现象及三余盐垦历史,查阅了资料后,写出了《通州盐业缘何衰退》的小论文。又如在学习九年级下《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一节中,有人反对经济全球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变化及通州家纺业与国外商家的贸易,加之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的引证,得出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利大于弊的结论。

文章不厌百回改。学生的历史小论文写完以后,教师要让他们自己先审读、修改,教师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让学生继续修改,努力臻于完美,修改的过程是对原先思维再整理、再深化的过程。对学生的劳动成果,教师要提供展示平台,如班级自编小报、黑板报、晨会朗读等,让学生在展示、互评中进行观点的碰撞,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生写历史小论文的过程是将历史“读厚”和“读薄”的过程:“读”厚是为了写好小论文而通过各种形式查阅资料,大量占有素材,对历史事件、人物有个比较全面认识的过程;“读薄”则是在阅读后融进了自己的体悟,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的看法,有一家之言。学生通过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增长了历史知识,提升了思辨能力,为高中阶段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这不是对历史小论文写作的最好肯定吗?

参考文献:

[1]崔成林.历史小论文写作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J].山东教育,2001(10).

[2]潘银华.指导初中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尝试

[J].文教论坛,2007(13).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自然指数;科学计量;地球环境科学;CiteSpace;Sigma

〔Abstract〕In China,relevant researches about of Nature Index are of shortage,and all of them are conducted with the Nature Index existing indicators as their object.For this problem,this paper selected the Nature Index Journals of Earth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Field as object to make scientometric analysis.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cited and co-occurrence,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of hot-spots and research fronts about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cited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past ten years with the help of scientometrics software CiteSpace.It revealed the hot-spots and fronts in the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Field as well as the trend of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this method of scientometric analysis about research fro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gma values was more comprehensive,and also had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by using CiteSpace.This paper also summarize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Nature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nature index;scientometric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CiteSpace;Sigma

1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2014年自然出版集团推出旨在评估不同国家和科研机构科研贡献的科学计量指标――自然指数之后,因其权威性和科学性,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界的广泛关注。我国近年来科研实力的迅猛进步,自然指数指标评估体现明显,2016年的最新自然指数排行显示,我国是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第二大贡献国,仅次于美国,中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表现强势,中国科学院位居全球科研机构榜首,7所中国高校排行进入全球前50。

自然指数相关报道如火如荼,但自然指数相关研究甚少。笔者以检索式“自然指数 or Nature Index”在CNKI中进行关键词检索,仅检索到4篇相关文章。具体研究中,马路等以自然指数指标分析了2014年中国部分高校生命科学学科的科研产出情况;李荣对比分析了南京师范大学在我国同类师范院校中的科研表现,并就如何利用自然指数为高校科学发展提供服务提出建议[2];林琳探讨了自然指数对于科技创新评价的意义[3];顾笑迎等以自然指数指标为参考评估了我国深海资源研究的学术影响力[4]。这些研究均以自然指数既有指标为主体,没有对自然指数进行深入研究,缺乏深层次思考。本文中笔者选取自然指数期刊为研究对象,采用使用较为成熟的科学计量软件CiteSpace为研究工具这一新视角对自然指数期刊进行计量研究旨在揭示出一些问题。

自然指数是自然出版集团于2014年提出的旨在评价全球优质科学研究的综合指标,自然指数基于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四大学科领域的68种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科学计量,入选自然指数的期刊基于权威在职科学家完全依靠学术判断力,不参考影响因子、H指数等量化指标选出。入选的68种期刊不到JCR收录期刊总数的1%,但却贡献了近30%的被引用次数,自然指数提供了三大评价指标,分别为AC统计过去12个月国家或科研机构在自然指数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目;FC统计中机构作者的贡献和(当一篇论文作者数为N时,则每位作者对该论文贡献记为“1/N”分));WFC为FC指标的改进,对发表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上的期刊论文FC值乘以02(两学科在自然指数期刊发文数量占总量近80%)。当前在自然指数期刊,已然成了高水平学术能力的象征。

研究工具

CiteSpace是一款运用较为成熟的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该软件主要基于共被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等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以探寻出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为便于对自然指数期刊进行科学计量研究,本文选取地球与环境领域期刊为对象,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1)自然指数四大领域科研表现中,我国在该领域表现相对较弱,以该领域为对象进行研究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会有一定参考价值;()被该领域收录的期刊及数量相对较少,便于计量分析,同时保证了研究工具的可操作性。入选自然指数地球环境科学主题领域的12种期刊见表1。

4研究方法与过程

因自然指数主要是针对国家或研究机构进行科研贡献分析的计量指标,本文在对自然指数期刊论文科学计量分析时重点放在热点及前沿两个角度,主要过程如下:

(1)利用CiteSpace对每年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2)基于高频次和高中心性关键词角度计量分析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自然指数期刊论文反映出当前国际研究热点。

(3)前沿领域方面,基于Sigma值的新视角对自然指数期刊进行科学计量研究。

3总体发文描述性统计

通过CiteSpace对所下载期刊论文进行去重处理,得到了9 633条期刊论文数据记录,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对自然指数地球与环境科学领域期刊论文频次统计分析显示,该领域高质量论文数量虽在2009年、2011年及2015年出现小幅回落,但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表明近十年来该领域持续被研究者高度关注,该领域研究在近十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领域研究不断深入和拓展,该学科将会得到更进一步发展,预测分析该领域高质量论文数量会持续增加。图1前20%高被引论文数量分布

4热点计量分析

关键词是论文核心内容信息的体现,充分体现了研究者的学术思想和观点,科学计量理论中常用关键词共现分析显示研究领域热点,展示知识领域研究前沿的演化。共现词分析理论认为当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献时,这两个关键词存在着共现关系[5],关键词共现频次越多,文献研究主题就越接近,在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中,它们之间的距离就越接近。

基于CiteSpace在关键词共现网络知识图谱计量分析中,节点的大小等比例代表着关键词共现出现的次数,节点中不同年轮圈代表着不同年份该关键词共现次数,年份的年轮越厚,代表着相应年份关键词共现的次数越多,关键词共现次数越多表明其受关注的程度越高。对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自然指数期刊论文热点计量操作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如图所示。

41热点领域分析

图谱中,共有115个节点和343条连线,节点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受关注的程度,高中心性对研究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节点以紫色突出显示。可知自然指数期刊论文反映出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近十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了A、B、C三大方向,其中C是最主要的方向。基于共现网络中关键词的内在联系,对热点领域分析如下:

A类主要是疾病方面的热点词汇,包括疾病(Disease)、机制(Mechanism)、基因(Gene)、表现(Expression)等。地球环境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地球环境的恶化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疾病,使得疾病方面的研究成为了地球环境科学领域的一大主题,这也体现了地球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等学科的融合性发展趋势。

B类主要是人类与生态方面研究的热点词汇,包括演化(Evolution)、人口(Population)、增长(Growth)、多样性(Diversity)、模式(Pattern)等,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数量的增长,使得对地球生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地球生物的生存状况因此改变,人类与地球生态模式相关的研究也因此成为了地球环境科学领域的一大热点。

C类是最主流的研究热点方向,主要是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方面研究的热点词汇,包括模型(Model)、气候变化(Climate Change)、气候(Climate)、生物变异(Variability)、温度(Temperature)、海洋(Ocean)、水(Water)、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循环(Circulation)、美国(United States)图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等等,这些热点词汇涵盖了地球的地理概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研究模型,还涉及了参与该方向的主要研究国家。随着地球环境的日益严峻,生态系统不协调现象加剧以及地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影响不断扩大,此方面研究成了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各国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4核心关键词计量统计

为探寻自然指数期刊论文在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过去10年中的核心研究关键词,笔者手动排除了学科常用术语如Model、Expression和System等,选择高频次和高中心性关键词,这是因为在科学计量理论中认为高频次关键词反映的研究内容受关注程度高,高中心性关键词在研究领域中有着高中介作用和影响程度,高中心性关键词反映的研究内容在研究领域具有较大的转折意义和枢纽作用[6]。计量分析得到的核心关键词如表所示,这些关键词诠释了过去10年间自然指数地球环境学科中最受关注的研究点。

5前沿计量分析

科学计量理论中关于何为研究前言的理论有很多,Price认为某个领域的研究前沿是由科学家积极引用的40~50篇最近发表的文章组成的动态聚类;Braam认为集中关注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和概念形成了研究前沿[8];Persson认为引用相同文献的文章构成了研究前沿[9];Morris将研究前沿定义为持续被一组固定的,与时间无关的基本文章引用的大量文章,可用人工提取的标题词来进行表示[0];陈超美认为研究前沿是正在兴起的理论趋势和新研究主题的涌现]。表核心关键词计量统计表

Top10高频次关键词Top10高中心性关键词#关键词频次#关键词中介中心性1Climate Change4871Climate0252Variability4662Surface0233Temperature4143Climate Change0124Climate3984Variability0125Ocean3285Water0126Diversity3186Temperature017Water2637Community018Transport2508Ecosystem019Disease2469Ecology0110Biodiversity23810Ocean、Carbon008

这些理论为研究某个领域的前沿提供了多种视角,其中国内使用CiteSpace进行主题领域前沿研究分析时主要基于突现主题词、关键词以及文献共被引聚类等3个角度,本文基于CiteSpace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对自然指数期刊进行前沿计量分析,具体思路是通过CiteSpace寻找到Sigma值最高的一篇文献以及这篇文献所在聚类中的Citing Reference,将这组文献视为研究前沿文献,再对这组前沿文献进行分析归类,进而细分为具体的研究前沿主题。Sigma值主要用来发现科学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文献,高Sigma值文献出现在学科发展的重要突出领域,是研究前沿聚集的重要地带[2]。Sigma值是CiteSpace中结合节点在网络结构中重要性(中介中心性)和节点在时间上的重要性(突发性)两个指标复合构造的测度节点重要性的一个指标。在网络结构中利用Sigma值来判断节点重要程度比单纯使用节点中心性和突发性更加全面,陈超美教授给出的计算方法为:

中前沿文献核心关键词归类分析可知,地球环境科学领域自然指数期刊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是该领域未来的主要前沿研究领域,进一步细分发现化学气候变化预测模型、大气温度、大气环流模式、全球降水、臭氧、气候风暴预测模型、平流层水汽变化、温室气体、中层大气、ERA-40气候预测分析系统、全球雷电分布、对流层大气、水蒸气、大气转移模型、水蒸气等是气候变化前沿领域的主要研究点。

笔者进一步整理发现,这些前沿研究点主要基于以下3个角度展开研究:

(1)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气候预测模型,旨在能够更加精准的预测地球未来气候及温度变化趋势,为人类预防相关潜在危害提供帮助。

(2)深层次探索分析影响地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以及产生这些因素的原因,旨在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提供新思路。

(3)分析地球气候变化给地球及人类带来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

6研究总结

本文通过利用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地球环境科学领域的12种自然指数期刊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得出以下总结与思考:

(1)地球环境科学在近十年内得到了持续的高关注度,领域研究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气候变化与生态、人类与生态及疾病及预防是该领域近十年主要热点领域;全球气候变化是地球环境科学未来主要前沿领域,具体前沿研究热点有化学气候变化预测模型、大气温度、温室气体等。同时基于地球环境科学自然指数期刊计量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呈现了多学科融合趋势,如基因技术等在人类疾病治疗及预防上的研究体现了与生命科学的融合;该领域研究方法侧重定量分析,如在气候变化领域研究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模型的构建和仿真,诸多定量分析方法在地球环境科学中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2)在对自然指数期刊计量分析的过程中发现自然指数入选期刊重基础学科研究创新,应用型研究尚少,自然指数主要基于对大学科进行科学计量分析,诸多细小学科未考虑到,在前入选的选择上虽然基于权威的同行评议,但仍显主观色彩,不够全面,这使得本文计量研究结果存在不足;在整理入选自然指数的期刊时发现,《自然》系列子刊所占比例较大,共计17种期刊入选,占比达25%,自然出版集团有自我吹捧之嫌;自然指数在评价科研机构时会产生小型科研机构不占优势的问题;另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指数只是对四大基础学科进行计量分析,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者机构的科研实力,对待自然指数方面我国的突出成绩,无论是媒体还是学术界要客观对待。

(3)本文基于Sigma值视角下得地球环境科学自然指数期刊前沿计量分析,利用高Sigma值文献探寻研究前沿突出地带,指标综合考虑了网络结构节点的中介中心性和突发性,使得前沿的分析上相对依靠突现主题词、关键词更加全面。Web of Science提供的前沿文献组关键词的归类分析前沿结果相对文献共被引聚类等方法结果更加具体,方法对使用CiteSpace进行前沿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马路,王婷,吕兆丰.基于Nature Index的中国部分高校生命科学科研产出的分析[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5,(7):1-4.

[2]李荣.Nature Index在高校学科服务中的应用――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5,(3):58-61.

[3]林琳,何书金,朱晓华,等.Nature Index对科技创新评价的意义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191-197.

[4]顾笑迎,熊泽泉,宋振世.中国深海资源研究的学术影响力评估[J].情报探索,2015,(9):28-32,38.

[5]许鑫,冯诗惠.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探讨――基于CiteSpace的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133-139.

[6]依春波,许鑫.自由贸易区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探讨――基于CiteSpace Ⅱ的计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4,(3):67-78.

Price,works of scientific papers[J],Science,1965,149(5):510-515.

[8]Braam,R,Moed,HF.,Raan,AFJv..Mapping of science by combined co-citation and word analysis Ⅱ:Dynamical aspec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1,42(4):252-266.

[9]Persson,O.The intellectual base and research fronts of jasis 1986-1990[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4,45(1):31-38.

[0]Morris,SA.,Yen,G.,Wu,Z.,& Asnake,B.Timeline visualization of research front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2003,55(5):413-422.

]Chen,CM..CiteSpace 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2006,57(3):359-377.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比较教育评论;主题;方法;国家分布;启示

[中图分类号] 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2)05-0025-06

学术期刊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是显示该学科的学术地位与学科特性的重要载体,对一本高质量有影响的学术期刊的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到学科研究的方向,这是对自身学科的回顾和对以后研究工作的准备。《比较教育评论》(以下简称《评论》)是一本在比较教育领域有全球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每年期刊的第四期都会一次比较教育的论文目录,这些目录搜集了当年所刊登文章所参考的文献,一些西方比较教育研究者通过分析这些参考文献的特征与倾向性,统计分析当年美国比较教育学科领域所关心的领域与全球教育所急需解决的问题。2007第三期的《评论》中,罗萨林德(Rosalind Latiner Raby)发表了一篇题为《五十年来比较教育评论参考文献回顾――对此领域的反思》的论文。论文从历年文章数量、文章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地区等维度出发,对五十年来《评论》所刊登学术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分析。通过作者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全球比较教育领域研究问题发生的变化,研究地区重心的转移,总结出比较教育领域学者们未来研究的方向。由此可见,对自身学科领域发展的关注对学科领域学者今后研究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本文以2003年至2010年2月《评论》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地域、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研究阶段等维度出发,探究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动向,借鉴和学习它卓有成效的经验。研究对象包含29期《评论》共计140篇学术论文,其中2006年刊登论文最多,达27篇,2003年刊登15篇论文,为近八年来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最少的一年。

一、学术论文研究国家分布分析

由于比较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对某一个国家教育问题的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的惯例研究方式,比较教育学科的发展就是从学习他国的教育经验发展而来的。学术论文研究地域的变化动向可以反映全球教育问题的分布状况,分析学术论文研究的地域变化可以使比较教育研究者在研究中更好地把握研究方向。在整理文献中,笔者以洲为标准把地域分为北美洲、拉丁美洲与南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五大类,并从每篇论文研究国家数量方面入手,把论文涉及的国家又分为单一国家、两国、三国、区域、全球共五类。

通过表1、表2的数据分类,我们可以得出近八年《评论》选择国家研究方面的一些特征和方向:

(一)亚洲国家成为研究主体

表1反映的是近八年来《评论》论文所研究国家的地域分布。这些论文大多数是研究单个国家,也有研究多个国家,但它们都属于同一大洲。从上表可以看出,《评论》最关注亚洲国家的教育问题,在85篇文章中涉及亚洲教育问题的文章共有34篇。2004、2005、2006三年中,每年都有6~7篇研究亚洲教育的文章。每年非洲、拉丁美洲与南美洲及欧洲研究数量一直比较稳定。北美教育问题研究数量较少。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开始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中国教育的学术论文所研究问题包括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地区的公民教育,中国台湾地区学期教育券制度的改革、中国西北部地区教师幸福感以及自治区学校教育与内地学校教育脱节问题等。

(二)全球多个国家的比较研究数量增多

在所有研究国家的论文中有一半的论文研究单一国家,单一国家仍然是《评论》研究的主体。但区域研究与全球教育的研究近年来有所增加,OECD与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是推动全球教育研究的动力。最近几年大型的跨国比较研究让人眼前一亮,如2010年《评论》第一期《不同性别教育期望差异的跨国研究:国家层次性别观念和教育系统的影响》一文就对29个OECD成员国进行了比较与研究。由此可以看出,在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开始全球化比较已成为一种方向。

(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增多

此外笔者从国家比较的角度出发,把研究两国及以上国际的论文分为发达国家比较、发展中国家比较和混合比较。通过分类和统计,笔者发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混合比较较多,全球性的比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这些比较更多是基于如PISA学生能力评价此类国际项目开展的,在《学校中男女学生在读、写、算等能力上的性别差距》(Xin Ma,2008,No.3)一文中作者阐述了1980年以来,美国等国学校男女学生在读、写、算、科学、理解等多方面能力的性别差距加剧现象,并引用各国PISA数据,试从国家政策、文化、家庭特征、师生比例、性别歧视等因素去分析此现象。

(四)关注不发达国家与边缘地区

在近八年来《评论》具体研究国家的118篇文章中,大多数文章都涉及东亚、东南亚、中东、非洲、拉丁美洲、东欧和中欧的不发达国家。《评论》还很关注边缘地区。《讲佛兰德语和法语的比利时学校,穆斯林青年受到排斥》(Michael S Merry,2005,No.1)一文研究的就是位于法国和比利时之间一个地区。除了地域上的边缘地区还有文化上的边缘地区,在论文《脱位的教育:以中国为例》(Gerard a Postiglione,2009,No.4)中,作者把地区看成了一个边缘地区,用比较法从多方面比较中国内地小学、中学与地区同级别学校的差异,论证地区学校教育的脱节问题。

二、学术论文研究主题分析

一篇学术论文会有一个研究主题,主题体现了研究者的研究目的,决定了研究者的研究内容。通过对重要学科期刊所刊登的历年论文进行统计分类,可以从中获得研究者们研究的新动向,也反映出学科研究的方向。笔者浏览了《评论》近八年的140篇学术论文,发现大部分论文都涉及多个问题,需要我们分类。在这里笔者参照了2007年《评论》中罗萨林德(Rosalind Latiner Raby)《五十年来比较教育评论参考文献回顾――对此领域的反思》一文中对参考文献的分类维度以及2008年《教育研究》杂志中徐辉《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新发展》一文中对论文的分类维度,把140篇文章分为教育制度、教育思潮、教育实践、学科建设4大类,4大类包含20小类。对于涉及问题较多的文章,笔者根据其核心主旨将其分类,如《中国农村母亲在对他们孩子的教育期望中实践着性别平等吗》(Zhang Yuping;Grace Kao;Emily Hannum,200,No.2)一文涉及到教育公平、质量评价等多个问题,但其主旨是研究中国西北部地区农村女童入学问题,所以将其归类为女性教育。以下是140篇学术论文的分类详情。

通过在分类过程中对文章的阅读以及对表3所显示数据的分析,笔者从教育制度、教育思潮、教育实践、学科建设四大类入手分析论文特征。

(一)教育制度仍是研究重点

研究教育制度论文共有53篇,占论文总数的38%,其中以教育政策、体制改革和教育公平研究较多。教育政策方面多研究一国面对本国问题出台的政策,如《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和学校就读率》(Yang, Juhua,2007,No.4)一文就了研究中国独生子女政策与学龄儿童入学率之间的关系。体制改革方面教育私有化、市场化、分权化是研究重点,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体制改革。在教育公平方面,研究者关心学龄儿童入学、学习、考核等多方面公平,并从教育政策、社会阶层等多维度分析。此外对教育管理、国际组织、人员流动、教育政治也有研究。

(二)关注弱势群体和边缘问题

《评论》学术论文的作者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女性教育、种族教育、难民教育,对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质量研究较多。多民族地区弱势族群受教育的状况是他们研究的重点,《话语,分化,与问题:在后种族隔离时代开普敦穆斯林社区学校》(Aslam Fataar,2005,No.1)一文就是研究这类问题的代表。女性、少数民族、难民等在受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是美国比较教育学者重点研究的对象。而像“与身份认同相冲突的历史教学:卢旺达的经验”(Freedman, Sarah Warshauer,2008.No.4)此类边缘问题也很受研究者们关注。

(三)研究主题紧跟时展

全球化、多元化这一背景,许多论文给予了关注。论文题目出现“global”单词的文章就达10篇,文章主要涉及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体制改革、全球化背景下公民教育问题、全球化背景下教师身份冲突。穆斯林教育也成为当下热点,共有9篇论文涉及穆斯林教育问题,多以文化多元化为文章主旨,分析问题。此外公民教育也成为当下热点,2008年的研究文章就多达5篇。《评论》的论文涉及到当下大家关注的各种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范围很广。

(四)重视自身学科建设

《评论》文章十分重视自身学科建设。每年都有一篇专门文章研究本年度刊登论文的参考文献。此外还有关于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的讨论。文化主义的比较教育研究、区域研究、全球化理论、现代性理论等也是研究重点。

三、学术论文研究方法分析

比较教育领域的学者对方法论的维度划分有较大分歧,对于比较教育研究中所具体运用的方法,基本上都持多元化的观点。普遍的看法是,比较教育作为比较性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社会科学中的一切方法都可以运用到比较教育研究中, 应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来决定所使用的方法。笔者将研究方法分为文献法、调查法、理论分析、比较法、民族志、访谈法、历史法、实验研究八类。部分文章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笔者选取最主要的一种研究方法,从表4中可看出:

(一)文献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

140篇论文中运用文献法研究的文章占了70篇。这里的文献包括各种年鉴、法律法规、政策报告和研究数据等一手文献,也包含他人论文、著作里的研究成果。大部分研究者会对其运用的文献进行加工,这也是《评论》论文的一大特点。

(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大部分论文在研究时都运用了多种方法。《种族和性别的争论和教师权威、学校制裁的压迫:以英国非洲、加勒比国家小学生为例》(Cecile.Wright;Debbie.Weekes,2003,No.1)一文作者参考了政府数据,访谈了一些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又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

(三)实证研究占据重要位置

主要以调查法进行研究的论文有22篇,民族志研究的论文有13篇,以访谈作为研究方法的文章有9篇。这些取得一手资料的实证研究论文占总文章数31%。在以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中,也有较大一部分是以一手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在140篇论文中,实证研究在论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很多研究者在阐述了问题的来由,描述背景,展开理论后,整篇论文便围绕着实证研究展开。

(四)定性与定量研究呈均衡态势,两者的结合更能体现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侧重定性的人文主义方法居于20世纪早期比较教育研究的主流地位,描述和解释是其主要方法。20世纪50年代后, 人文主义的方法被批评为不科学和缺乏清晰的方法论,强调引入定量的统计分析等。《评论》近八年间所刊登的论文,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方法的论文较多。由此可见,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都不能取代对方,两者的综合运用更能代表学科的发展方向。

此外,笔者还从教育阶段角度把论文内容分为学前教育阶段、学龄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和各个阶段。其中涉及学前教育阶段的论文共2篇,学龄教育阶段为73篇,高等教育阶段为16篇,各个阶段为19篇。学前教育中学龄教育阶段仍是研究重点,这个阶段的研究问题包括了各个方面。高等教育阶段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的教育则涉及公民身份认同、健康教育、女性教育、全球化等方面。

四、对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启示

《比较教育评论》杂志主要刊登美国比较教育学者的学术论文,但也有许多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比较教育学者发表的文章。所以《评论》不仅仅代表美国比较教育学者们研究的方向,也代表了世界比较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通过对近八年140篇文章研究主题、研究地域、研究方法、研究阶段的分类和分析,反观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现状,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一)重视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

《评论》上所刊登文章研究的区域大部分都在亚洲、拉丁美洲和南美洲、非洲以及中欧东欧一些发展中国家。研究的重点有以下几个:中东地区穆斯林的教育问题,拉丁美洲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状况,南美洲教育私有化改革,亚洲一些国家的教育公平、中央权力下放、教育政策的实施效果,非洲女性教育、教育公平以及种族教育等。可见《评论》的论文涉及发展中国家教育的各个方面,并且大多基于实证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较多比较教育学者集中研究发达国家的教育,借鉴他国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的发展。但我们也应该多研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教育问题,研究那些与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水平相似,面临的发展机遇与困难接近的国家,关注他们解决问题的措施。

(二)研究主题明确,紧跟时展

在给近八年论文分类过程中,明显能感觉到比较教育学研究者们注重的几个主题,包括种族教育、女性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政策、教育公平、公民教育、质量评价。这个几个主题已经成为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研究的模式。在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西方比较教育学者深入地研究了一些全球化、多元化背景下的教育问题,体现了比较教育学科国际视野与全球意识的学科特点。我国的比较教育学者关注教育政策方面问题较多,缺少多样化、国际化的研究主题。

(三)研究方法多样化,注重实证研究

从对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研究方法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每一年的论文都包含了各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齐头并进,多种研究方法混合使用。此外他们还很注重实证研究,大型的跨国调查、长达数年的田野研究、基于对一手数据的科学利用和分析都能在论文中看到。反观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者们所使用的方法,大多还停留在对国外文献资料的描述和介绍阶段,缺少实证研究。西方比较教育学者的研究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四)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研究

《评论》论文在研究问题时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知识分析和论证。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在介绍外国教育现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但对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教育问题解决的措施研究甚少。因此,今后的研究中要注意综合运用社会学、 历史学、 文化学等多学科的思想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 从跨学科的视角对教育现状作出合理的解释, 推动比较教育学向更高水平的研究阶段推进。

(五)重视学科自身建设与发展

《评论》非常注重比较教育专业研究刊物的自身建设和学术著述的累积,每年都有至少一篇论文关注学科回顾和发展。我们应该加大对比较教育学科特性、学术价值与方法论体系的研究,深入关注那些在本土教育实践中产生的、本土社会特有的、能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教育话语,努力建立起体现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 积极地向国外教育界展示我们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的发展成果,力争在国际教育学术论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推动中国比较教育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贝磊,鲍勃,梅森.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 薛理银.当代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 徐辉,王正青.美国比较教育研究的新发展:主题、方法与地域分析[J].教育研究,2008(8).

[4] Rosalind Latiner Raby.Fifty Years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Bibliographies: Reflections on the Field[J].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2007(3).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7篇

课题名称:

舞蹈艺术欣赏

—— 一门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的课程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了诸多发展趋势,包括:经济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技术革命、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人类生存方式、文化价值观念 、文学活动以及艺术文化等也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

我之所以会选择《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作为我关注的问题,是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变化多彩的社会中,我们这些正处于毕业阶段的高师音乐系学生应多学习专业以外的多面知识,以不变应这万变的复杂社会。

虽然《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并不成为我们系的一门必修课程,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不亚于专业课程。“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是如此的紧密,对舞蹈中各种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对音乐系不同专业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舞蹈艺术欣赏对学习舞蹈专业很有帮助,对舞蹈艺术作品的反复领悟、探究、剖析形式美以及构成美的技法,不仅直接培养了舞蹈艺术欣赏能力,为自己的表演和创作寻找到坐标,而且对舞蹈专业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受教育的过程,是开阔眼界,学习并借鉴他人舞蹈艺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变化万千的舞蹈世界中不仅要通过自身的实践,还要多看、多听、多鉴赏,因此,《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更要成为我们音乐系的一门核心课程。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一、开头

⒈由学习者在《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中的课堂表现引发我对学习者的调查;

⒉学习者的态度是由于《舞蹈艺术欣赏》课程本身的几大特殊性所导致,分别是:

① 学习者——本系各个专业学生;

② 课程时间的安排——大四的第一个学期;

③ 课程的性质——非必修(选修)的专业课程;

二、⒈ 舞蹈艺术欣赏的概念;

⒉ 分析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⒊ 特别提出《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舞蹈专业学生的重要性;

⒋ 从感知方面来谈欣赏舞蹈的三个层面 :

①形象感觉 ②体验想像 ③探究领悟

⒌舞蹈艺术欣赏的审美价值;

三、结尾

呼吁全系学生要用更为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舞蹈艺术欣赏》这门课程。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为什么《舞蹈艺术欣赏》课程不能得到重视?

2. 什么是舞蹈欣赏?

3. 舞蹈艺术欣赏与其他艺术有没有关系?

4. 舞蹈艺术欣赏课程对专业学习者有没有作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黄平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9月10日——10月30日 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11月1日——11月20日 选题,写开题报告;

3、11月24日——05年3月6日 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3月6日——3月20日 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3月20日——5月10日 修改论文阶段;

6、5月10日——5月15日 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田静主编 《中国舞蹈名作赏析》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490-1999

[2] 汪流 《艺术特征论》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6

[3] 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4] 选自《全国舞蹈教育研讨会文集》中黄小明著《试论高校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欣赏〉课程的特殊性 》

[5]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6] 贾作光《贾作光舞蹈艺术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7] 于平著 《中外舞蹈思想教程》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4

[8] 王宏建主编 《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相关推荐: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全球化 科技 政策 国际合作

当今世界,全球性科技革命突飞猛进,科技全球化势头日益强劲。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全球化迅速发展,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形式。科技全球化的进程势必对经济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科技全球化是科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冷战时期政治秩序的消亡促进了边境的开放,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并为科技全球化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互联网、通信和交通领域的进步,加快了科技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有效配置,也为科技全球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也使得科技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首先,科技全球化是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人类面临着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等紧迫问题,同时,疾病预防和治疗、传染病蔓延等也是人类共同的难题,解决这些问题和难题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其次,科技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研发国际化战略有助于企业接近目标市场,配置创新资源,降低投资风险,使收益最大化。第三,科技全球化是科技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科学技术全方位扩展,许多科技问题日趋复杂,规模、成本、风险往往超出一个国家的承受能力,客观上要求在世界范围开展广泛的科技合作。虽然一些实力强大的经济体有经济能力支持大项目或兴建大型基础设施,但是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合作伙伴,以规避和分担研究风险,避免重复工作,提高研究的进度和效率。

二、科技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多种多样

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其具体表现形式日益多样化,实现途径不断拓展。

(一)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广泛开展

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在全球范围广泛开展,使得世界范围的科学家能够在大规模、大尺度或是跨学科前沿性研究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有助于全球科技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目前全球范围开展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达到50多个。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就是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的成功范例,参与的合作伙伴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总投入达30亿美元。该计划历时十六年,成功完成了人类所有基因图谱的绘制,将极大地促进生命科学的发展,为提高全人类医疗和健康水平的提供新的途径。2006年,人类开发新能源的宏伟计划――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得到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欧盟、日本、中国、印度、韩国、俄罗斯和美国已经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该计划未来十年的建设投资将达到50亿欧元,其目的是为未来世界开发出聚变能,这项计划有望彻底改变人类未来的能源结构。

(二)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跨国公司并购外国企业、在国外设立新的研发设施,以及海外子公司进行研发活动的比例不断增加。2004年经合组织成员国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有16%是由在国外的子公司开展的。美国企业的海外研发投资从1994年的约120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10亿美元。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爱尔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占企业研发投入总额的40%以上。在亚洲地区,中国及亚洲8国和地区(包括韩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中国台湾和泰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改革措施,增强了本国的创新能力,为外国投资带来了新的机遇,跨国公司的研发投资迅猛增长。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2006年科学与工程指标》,美国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资2002年约10亿美元,而且还在迅速增长。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另一个表现是,企业建立的国际技术联盟数量持续增长。新的国际技术联盟的数量1980年不足100个,到1990年增长到了183个,21世纪初则达到342个。国际技术联盟有助于各参与企业分担研发成本、降低市场风险、加快项目进展并提高对产品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能力。

(三)科研人员在全球的流动日趋活跃

科技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科研人员的流动日趋活跃。科学是一项全球性事业。随着科技全球化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在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同时,普遍采取了相应措施吸引和留住外国学生和研究人员。许多国家加大了对研究的投入,并将高技术移民作为国家经济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科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对科技人才的争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从科研人员流动的方向来看,研究人员往往有从科技实力较弱的国家(地区)向科技实力较强的国家(地区)流动的趋势。以欧盟15国为例,流入的科研人员主要来自其他欧洲国家以及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区,而流出欧盟15国的科研人员主要的目的地是美国和加拿大。美国长期以来都是许多研究人员向往的地方,研究人员的流入人数很长一段时期都大大多于流出人数。不过,自2001年起,全球研究人员流入和流出之间的鸿沟开始缩小。美国则已不再有鸿沟,现在流出美国的研究人员数比流入的还要多。

对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而言,人才流失是困扰多年的严重问题。不过,近年来,随着这些地区研发投资的增加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为吸引和留住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人才流失的状况有所好转。原来移居国外的人才有一部分归国创业,外国的科技人才也有流入。从全球范围看,人才流动的模式表现为移民、归国、别国研究人员移入、移民再次移入第三个国家等诸多方向的流动。科研人员在全球的流动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人才循环”。

(四)科学家之间的研究合作不断增强

科技全球化导致了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的广泛开展、研发活动的全球化、科技人才的国际流动,所有这些给科研人员之间的研究合作提供了更多机遇。不同国家作者合著的论文数量在世界范围内都迅速增长,1988年以后合著论文的增长更为迅速。1988年,合著论文只占所有论文总数的8%,到2003年,20%的论文至少有1名外国作者参加。合著论文所占的份额在美国、欧盟15国和日本至少翻了一番。美国是国际合著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合作的国家数量也是最多的。2003年,参与国际合著论文的国家有192个,美国研究人员与其中172个国家的研究人员都开展了合作,国际合著论文中的44%有美国作者参与,美国作者发表的论文每4篇就有1篇是国际合著论文,日本的比例与美国近似。欧盟重视成员国之间的科研合作,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更为密切。从合著论文的趋势来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加强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东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科技合作日趋活跃,形成新兴的研究密集区。

(五)传统科研组织形式发生新变化

传统科研组织形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性的信息网络,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科研机构以及仪器资料等基础设施的流动和信息共享,大幅度降低了研究开发的成本,使得全球的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巨大空间,出现了虚拟实验室等多种新型研究组织形式。国际学术网络、国际科学数据库、国际虚拟研究中心、虚拟实验室、科学家之间在网上开展合作交流等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手段,这大大改变了传统科技合作的手段和机制,促进了各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分享国际前沿科学成果,推动了全球研究网络的建立以及科学资源在全球的高效配置。

三、科技全球化的政策启示

科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科技全球化会加剧科技前沿领域的竞争、加剧科技人员的争夺,同时,由于跨国公司的产品会更具有针对性和本土化特征,有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产业产生更大的冲击。我国要想从全球化中获取最大收益,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增强本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改进有利于创新的框架条件,建立培养、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积极探索新的科研组织方式,更多地承担和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计划,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促进本国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一)改善科技创新的框架条件

研发全球化的浪潮已经使中国成为跨国企业海外研发的主要目的国之一。但目前,跨国公司的许多研发活动还属于价值链低端的活动,要想保持中国对知识密集型外来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还需要营造更加具有吸引力的环境,进一步改善创新的框架条件,比如,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颁布现代的有效的反垄断法,培养开放、有效的资本市场,制定能够更好地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国家标准等等。2007年底,中国将启动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这意味着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将面向世界开放,中国企业也将有机会进入外国的公共采购市场。但同时,这也对框架条件提出了新的挑战。与此有关的政策必须既要能够激励国内的创新,又不能妨碍国际和国内的竞争。

(二)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

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共同承担重大研究课题、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的有效途径。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有助于成本分担、成果共享,也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在全球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中国参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并成功完成了1%人类基因组的工作框架图,并提前两年绘制完成负责部分的“完成图”,向世界证明了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科技实力和水平。我国还参加了人类脑计划,领导了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参与了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在2006年正式启动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中,中国也是重要的参与国。目前中国参加的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计划已经达到二十多项,通过参与这些大科学工程或计划,中国在资金、设备、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可以获得很多好处。但在全球开展的五十多项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中,我国参与的比例仅占总数的40%,而且这些计划大多数是由发达国家牵头组织实施的。这些计划主要涉及自然资源、全球变化、生态、环境、地学、高能物理等领域,而在其他诸如空间科学等国际大科学计划中,我国的参与还存在空白。我国在重大前沿领域的国际合作还面临严峻的挑战。在科技全球化的大潮中,更好地融入“全球研究村”,更积极地推动和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计划是我国未来的必然选择。通过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或计划,也可以向全世界证明中国的科技实力和水平,提高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三)大胆探索新的科研组织形式

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削弱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提供了高速便捷的全球联系手段,为新的科研组织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支撑。目前已经出现了虚拟实验室、虚拟研究团队、虚拟研究中心、虚拟研究所等各种新的科研组织形式。虚拟研究机构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全球范围的各类人才,各种设备、各类技术、大量信息。利用这种灵活、高效的科研组织形式,可以动员全球的科技资源,为我所用,有利于我国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合作,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分享前沿研究成果,有助于我国科研能力和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应积极探索各种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新的科研组织形式,充分利用全球的科技资源推动我国科技向更高水平发展。

(四)努力推动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

科技全球化促进了人才在全球的流动。1978-2003年间,中国有70万学生出国留学。这些人学成后大部分留在美国或欧洲工作和生活。据统计,美国拥有科学与工程学位的移民当中,来自中国的占9%。如果只统计拥有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移民,这一比例就更高,达到21%。硅谷的技术移民当中,中国人占的比例最高。因此,“人才流失”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不过,现在,随着中国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科技实力的不断提高,过去五六年间,已经有17万人回到中国。这些归国人才要么创建新公司,要么在学术界担任重要职位,他们可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他们不仅掌握先进的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而且熟悉欧美的社会和文化,他们与欧美保持着长期联系,这些都会对中国的科技事业有所助益。

“人才流失”问题固然不容忽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不鼓励人才在全球的流动。相反,我们应看到人才的流动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印度和韩国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一部分就得益于其大量的归国人才。这种积极效益在我国目前也已经显现出来。因此,从长远来讲,我国应继续着力营造一种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人才的流动。不仅要把到国外留学深造的人才吸引回来,还要引进更多国外的高级人才,让他们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带到中国。另外,应通过参与国际合作计划和项目,让更多的人才到国外去学习和锻炼。通过“送出去,请进来”,增进我国与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科技交流与合作,使人才在全球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本文受到国家软科学项目(编号2006GXS1K014)“主要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的资助。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参考文献:

李璞:人类基因组计划,《科学》, 1999年第4期。

OECD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Outlook, OECD, 2006.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2006, NSF, US,2006.

徐冠华在2002科技活动周上的形势报告: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策,2002年5月21日。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9篇

中国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试验,近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启动。

艾滋病疫苗研究,是全球科技界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国际上多个国家正在采用不同方法进行研究。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采用新方法,研制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艾滋病疫苗,该疫苗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Ⅰ期临床试验,显示安全性良好、免疫原性强,可诱导受试者产生抗艾滋病病毒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

今年3月下旬,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该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试验申请,在不久前盖茨基金会发表的备受关注的8个全球艾滋病疫苗名单中名列第5。

文/源自 中国科技网

转基因克隆牛诞生,为获好肉质

经过3年试验,两头转基因“克隆牛”在北京农学院综合实验基地诞生了。

研究转基因克隆牛,是为了提高牛肉的品质。目前,国内肉用品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产肉率低且肉的品质不高。在牛肉中,肌肉间含有一定量的脂肪为最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理石花纹状牛肉。但不是所有品种都可以生产大理石状牛肉,尤其瘦肉型品种难以达到。中国虽有五大黄牛,但至今没有一个世界公认的肉用品种。

这项研究共选取了200头母牛作为发展对象,分两批在80余头母牛中植入重构胚胎;最终共存活两头小牛,都是母牛。这两头“克隆牛”完全成形需要20个月的时间,届时,它们将要履行繁殖后代的任务。研究人员需要观察,克隆牛与其他杂种牛后,是否能将基因稳定遗传下去。这项技术成功后,还可以在羊、鸡等家禽家畜上试验。

文/源自 《新京报》

生物的适应性 犹如翻山落谷

地球生命的故事里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生物界为什么如此普遍地把性作为生殖策略。最近,一个由中国科学院、吉林大学和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小组,从物理学角度审视了生物进化的动力问题。

该联合小组发现,生物的适应性就像是一次次翻山落谷的旅程。在同一物种内部或不同物种之间,个体的相互作用都会产生自发螺旋波动。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理论,有助于解释物种是怎样以及为什么会随着时间而进化。

这一发现也为解释“红皇后假说”提供了理论框架——该假说由进化生物学家利·范瓦伦1973年提出,借用了《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红皇后”的话:“你必须尽力不停地跑,才能保持在原地。”如果用它来解释协同进化的理论,那么一个物种就要不断进化来抵抗自身寄生虫。

文/源自 《科技日报》

中华文明可溯至4500年前

考古专家已经获得了中华民族文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00年前的证据。

在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良渚古城,考古专家发现了30万平方米的高等级宫殿区,并在高等级的墓葬里发现了数十件陪葬玉器。此外,城内还发现了大面积的水田、图腾等。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中国在3500~4300年前就已进入了初级文明社会。

另在距今4000~4400年间的山西陶寺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280万平方米的城址,其中有高等级的建筑区。陶寺遗址内,有大墓、丰富的随葬品和早期铜器。铜器上发现的朱色文字,表明当时已开始使用文字。陶寺城内南部还发现了一个决定时令、节气的观象台,研究人员经过一年的模拟观测,发现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节气,这与《尚书》当中《尧典》所记载的“尧观象授书”相吻合。

文/源自 新华网

城市科学发展指数,北京居第三

8月14日,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正式2012年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蓝皮书公布了2011年度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综合排名,深圳、上海、北京依次占据前三名,西部城市首次进入了前十。

就综合实力来看,目前,东部城市在全国城市科学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依然占有领先地位,但与以往相比出现两个明显变化:一是东部城市特别是三大城市群——珠三角城市、长三角城市、环渤海城市独占鳌头(包揽前10名)的局面首次被打破;二是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城市表现突出,进入科学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50位和前100位的城市数量明显增多。

文/源自 中新网

中国“海洋健康”低于全球平均

英国《自然》杂志在线了一份研究报告说,美国研究人员编撰了一份“海洋健康指数”,全球海洋总平均分正好为60分。中国海域在这套体系中的得分是53分,得到最低分36分的海域位于西非沿海,而最高分86分由太平洋上的贾维斯岛海域获得。

这份海洋健康指数综合了10个不同方面的指标,如海产品供给、海域生物多样性、二氧化碳存储能力、海洋旅游价值等。其中,1/3低于50分,只有5%的沿海国家得分高于70分,这表明全球海洋的健康状况还有很大改善空间。

与此前针对海洋状况的评估体系相比,该指数涵盖内容更广、更完善。研究人员希望,这套指数能为决策者提供参考,比如在开发一块海域之前,能了解相关决定会影响海洋哪些方面指标的此消彼长,而得分的变化也可以用来衡量海洋管理政策的成效。

文/源自 新华社

中国科学家揭开大脑血管之谜

脑研究是当前最活跃的前沿基础研究之一,但对脑血管的研究长期受到忽视。中科院神经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首次揭示了大脑血管网络的形成之谜。

在成人大脑中,血管(包括毛细血管)的总长度可达650公里,表面积约20平方米。毛细血管之间的平均距离只有40微米左右,使得每一个脑细胞都受到毛细血管网的覆盖。尽管大脑的质量只占体重的2%,但通过这个血管网络,大脑接受了15%的心脏总血流量。

研究人员对活体斑马鱼中脑所有血管进行了三维成像和计算机辅助的定量分析,发现在发育中尽管有大量的脑血管在不断形成,但脑血管三维网络结构却在不断简化。简化是由于处于局部复杂网络中的血管消失造成的,其中最初形成的脑血管约有45%最终消失,这降低了血管与血管间血流速度的差异,使动脉到静脉血流更有效。

文/源自 中国科学院网

最有影响力论文数中国列全球第6

2011年,我国在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论文,即“高被引论文”——被引用次数居于前1%,数量已跃居世界第6位。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预测表明,我国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有望在2014年进入世界第5位。

此前,英国自然出版集团《自然出版指数2011-中国》称,2011年,中国在《自然》系列期刊上225篇,占该系列总量的6.6%,与以往相比有显著增长。中国“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总量的比率从2001年的1.85%增加到2011年的11.3%,这一比率已居全球第四。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武夷山表示,有些人认为我国学术界过分追求数量。但同时应该看到,论文质量和数量也是息息相关的,数量上去了,论文被引用次数会更多,出现高质量论文的机会也更多。

全球变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科研竞争力评估文献计量 院系

1 机构内科研竞争力分析的意义

随着我国科研的发展,科研资源的配置越来越受到关注,各种科研竞争力评估也应运而生。众多评估案例从不同角度、采取不同的指标来评价机构间的科研实力,也产生了很多版本的高校排名。目前常见评估案例的内容以机构间的对比评价为主,主要为部级别的资源配置提供信息。但对于单个的科研机构而言,其管理部门还经常需要在机构内部的各子机构之间配置资源,因而迫切需要全面了解院系等子机构的科研发展情况,识别出较有潜力的领域和科研团队。在这种情况下,针对某一机构及其子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分析报告,将有助于管理部门准确把握各机构目前在国内外所处的位置,科学判断机构所面临的竞争态势,合理分配科研资源。

2011年北京大学发展规划部为编写“十二五”规划,委托北京大学图书馆对本校的科研实力进行评估。为此,图书馆信息咨询部逐步探索了兼顾机构内外,全面反映机构本身及其子机构的科研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评估方法,对北京大学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力进行了量化评估,最终完成《北京大学科研实力分析报告》。报告通过客观的数据分析,帮助北京大学的科研管理人员更为准确地了解目前的竞争优势与劣势,并为科研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撑。

2 机构内科研竞争力的评价思路

2.1 评价角度

科研的评价角度非常多,如:学术论文产出情况、著作产出情况、获奖情况、科研项目情况、科技会议参与情况、经费的获取与投入产出比情况等。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都要在同行评议的同时,提供一个基于客观数据的量化评估体系作为基准和参考,才能实现公平客观、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估。文献计量学分析将提供有关学术活动的一般特征信息,还是一个保持同行评议过程诚信的工具。因此,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角度,探讨如何依据事实数据,客观评估机构、尤其是其子机构(院系)在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实力。

本次评估从机构科研决策的需要出发,主旨在于帮助管理者发现机构的优势、劣势和突破口,因此既需要评估机构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影响力,也会涉及各院系及个人的科研情况。此外,由于国内外不同机构的院系设置差异较大,难以实现真正院系级别的比较,只能通过学科评估作为院系评估的参考。因此,本文的科研竞争力评估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其一,北大整体科研实力以及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的横向比较;其二,北大各学科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其三,北大各院系及研究人员的科研实力。

2.2 评价标准

在机构整体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分析机构论文被web of Science(WOS)等著名数据库收录和引用的情况,并将其与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对比,客观衡量当前的科研实力水平;考察特定时间段内机构论文的收录及被引数量变化,分析机构科研竞争力的发展趋势。考虑到科研人员在领域内著名期刊或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上发表成果通常被视为科研绩效的一种指标,本次评估增加了机构通讯作者、JCR核心期刊、《Nature》、《Science》等的发文量统计;另外,鉴于人文社科领域国内发表的作品较多,将CNKI、CSSCI等中文数据库的收录引用情况作为参考。

在学科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分析不同学科的活跃程度;分析在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的及被引情况,并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比较;此外,鉴于人文社科领域的特殊性,将此领域内各学科的论文收录情况与国内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进行比较。

在院系的科研竞争力方面,主要考察各院系论文的收录及被引情况,并分析特定时间段内院系论文被收录及被引用的数量发展趋势;进行JCR核心期刊、《Nature》、《Science》、ESI的论文统计,识别出院系科研影响力较高的论文及其作者;此外,对多院系合作的论文进行单独分析,考察多院系合作论文的影响力和优秀率,以及学科交融情况。

2.3 数据来源

本文的评估数据主要以WOS数据库的SCI、SSCI、A&HCI数据为主,并参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Nature》、《Sci-ence》的部分数据。人文社科领域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SSCI),中国期刊网(CNKI)作为补充。

数据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成员按照作者署名、地址等从上述数据库中提取。由于短期的数据难以全面反映机构的科研实力和变化情况,因此本次评估提取了北京大学从2000年到2010年的科研产出数据,包括SCI中的2.5万余篇,CSSCI中的1.9万余篇,CNKI中的2.3万余篇,ESI中的近300篇文章。

由于数据库中作者、地址等字段的数据信息经常会出现不够规范和准确的情况,因此本次评估对提取出的数据库信息进行了人工清理,保证数据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科研竞争力分析。

3 机构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3.1 整体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的整体科研竞争力主要从WOS总收录论文数、总被引次数、篇均被引次数进行分析,评价了2000~2010年北京大学被SCI、SSCI、A 8LH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总被引用次数、平均每篇论文被引次数。为降低国外合作对评估机构真实科研竞争力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北京大学科研人员作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占总论文数的比重。同时,将北京大学被SCI、SSCI、A&LH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数量和篇均被引次数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对比,衡量北京大学整体科研竞争力在国内外的地位。

考虑到不同学科在期刊论文的发表和引用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采取分学科的方式选取优秀期刊,具体做法为:以JCR的特征因子指标为主要参考依据,按照2010年JCR自然科学版和JCR人文社科版的学科分类,选取各学科下特征因子排序前10名的期刊作为优秀期刊。自然科学版分为173个学科,选出1376种优秀期刊;JCR人文社科版分为55个学科,选出462种优秀期刊;两部分去重后共有1759种期刊。最后统计出北京大学在2000-2010年被SCI、SSCI、A~HCI收录的全部论文中发表在JCR优秀期刊上的比例。此外,还统计了北京大学在2000—2010年间每年在《Nature》和《Science》上的数量。

此外,在人文社科领域,我们统计了北大发表的中文论文被CSSCI、中国期刊网人文社科领域核心期刊的收录情况,并与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进行对比。

3.2 各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各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包括根据WOS的SCI、SSCI、A&HCI数据,分析2000-2010年机构发文量最活跃的排名前10位的学科,分别统计理工科和人文社科发文量排名前10的学科。鉴于不同学科之间论文的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机构、学科、院系、个人等各个层次的评估都尽量避免不同学科间的比较,主要与国内外同学科的机构、子机构或国际平均水平进行对比。

根据ESI数据分析北大进入全球1%的学科中,WOS收录的论文篇数和篇均被引次数,从每个学科选取ESI中排名前5位的各国高校进行比较,同时选取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若干综合实力较强的国内高校与北大进行对比。

鉴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殊性,“Social Sciences,General”学科选取人文社科重点院校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进行对比,并将上述人文社科重点院校被CSSCI收录的各学科论文数量与北大进行对比。

3.3 院系的科研竞争力评价方法

北京大学内各院系由于学科的不同,总收录论文数量、总被引次数以及篇均被引次数存在较大差异。评估将2000~2010年各院系发表的论文被SCI、SSCI、A&HCI收录及被引用次数分别按照理工类、交叉学科类、人文社科类进行归类,并分析变化趋势。由于论文数量较少的院系的被引用次数受单篇论文影响较显著,因此只挑选收录和被引较高的前10个院系进行分析。

分析北京大学各院系2001-2010年SCI、SS-CI、A&HCI收录的论文中,在JCR优秀期刊上按发文量排名前20的院系,并计算这些院系在JCR优秀期刊上的发文比例。根据ESI的数据,统计2000—2011年各院系在本领域进入全球前1%行列的论文数量及通讯作者为机构人员的论文数量。此外,将2000-2011年各院系在《Science》和《Nature》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补充指标。

3.4 识别突出科研人员和科研合作情况

分析北京大学各院系2000-2010年在《Sci-ence》和《Nature》上的作者,并根据ESI的数据,统计出各院系进入全球前1%高引论文的作者,尤其是ESI中被引次数高、且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科研人员的优秀论文。通过高被引文章和权威期刊文章识别各院系中成果突出的科研人员。

为了解院系间的合作对科研产出数量与质量的影响以及学科间交融的情况,本次评估同时也分析了北京大学2001-2010年被SCI、SSCI、A&HCI收录的论文中,由不同院系合作完成的论文数量和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情况,并分析了合作在JCR优秀期刊的比例是否高于全校整体的优秀论文比例。

4 评价小结

此次科研竞争力的评估主要基于SCI、SSCI、A&HCI、中国知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中的文献统计信息,并参考JCR、ESI等专业学科评估工具,力图客观、如实地反映北京大学在学术论文方面的科研竞争实力。此外,尝试了院系层面的科研实力、科研合作等方面的分析评估,填补了以往科研实力评估中高校与个人两个层面之间院系层次评估的空白,也为学校的多学科交叉与跨院系合作情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评估角度。

科研竞争力的评价可以为科研决策提供必要的数据依据,但由于评价方法尚在探索过程中,评价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评估中发现各数据库中的论文署名单位、各院系(实验室、研究中心)名称等信息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特别是机构(或院系)英文名称不规范或科研人员的论文署名只包含实验室而未体现机构名称等情况尤为常见,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数据导出和分析的准确性。虽然通过人工的数据清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但从根源上则需要各机构进一步规范其署名形式和要求,加强署名规范的宣传和培训,从而在今后的评估中得到更为全面准确的机构成果数据,使评估分析更为精准地反映实际情况。

此次科研竞争力评估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信息咨询部开展高端咨询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充分发挥了图书馆熟悉相关数据库与文献计量方法的特长,以客观、严谨的量化分析为学校的科研管理与决策提供了参考服务,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学科服务与高端咨询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机构的科研竞争力分析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图书馆可以在此领域继续探索,为更加知识化、专业化的服务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21(1):31-36

2 丁敬达,邱均平.科研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法研究——以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为例.科研管理,2010,31(4):111-118

3 亨克·F·莫德,佟贺丰译.科研评价中的引文分析。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20

上一篇:社科经典论文范文 下一篇:两型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