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走势范文

时间:2023-11-12 23:04:09

全球经济走势

全球经济走势篇1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的流动性和高度的开放性。这主要体现在人才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和知识流在世界范围的涌动日益广泛,已不可逆转。高科技和信息网络化,也支持了经济全球化的这种高度流动性。

2.高度的渗透性和高度的互补性。发达国家的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等将迅速向发展中国家及落后国家渗透,资本、知识、资源等也将在全球市场流动并趋向合理配置。这有助于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资本、知识、资源等上的互补,从而有助于全球化问题的缓解以及全球性行动的协调,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3.高度的集约性和高度的垄断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主体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业绩上。跨国公司及国际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几乎涉及世界经济活动的所有领域,而且大约控制了世界上80%的新技术、新工艺专利,70%的国际直接投资,60%的世界贸易。

4.高度的依赖性和高度的异步性。这主要体现为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技术、资源的依赖性增强。发达国家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可以有选择地输出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设备,甚至直接将物质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强化其对输出资本的控制,从而形成不对称的依赖性。

5.高度的风险性。这主要体现在资本、技术、管理的快速流动和思想、文化的渗透,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程度不一的经济安全、信息安全、科技安全、政治安全等问题。

二、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政府的应对策略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中国的经济开放战略是成功的。可是鉴于全球化经济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风险与动荡,为保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目标,中国政府采取如下几策略:

1.立足国本,面向世界:进一步树立全球意识,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走向国际市场,积极努力地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努力推进建立公正、合理、持续发展国际经济新秩序。

2.营造经济发展良好的周边环境,加快实施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倡导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建立结构合理,基础稳健国民经济,并操持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对内,即设计稳健的产业结构,清除经济泡沫,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外,即合理利用外资,控制债务规模,保持国际收支的长期平衡和足够的即期支付能力。倡导世界各国提高国际资金流动的透明度,建议各国货币当局彼此间提供技术支持、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一个有效的国际监管信息系统。

3.坚持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大力推进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步伐,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的,经济越是成熟,政府干预就应当适时收回,让市场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不断加大制度建设方面调整和改革力度,促使政府的角度由直接引导改变为间接诱导型转化。不断完善政府主导机制的前提下,加速各种形式市场机制、制度工具的培育工作,特别是要健全各种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职能并规范其运行。加强民主监管机制,防止和克服出现官商不分和政治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公平。大力搞好经济建设,提高物质文明的程度,推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的步伐,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4.循序渐进地扩大对外开放,注意提高防范和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迅速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全球经济中争得更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注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作用,规避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当前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年代,依靠廉价劳动力的时代已远去,因此只有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大力培养科技人才,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确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既要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5.坚持以“人”以本,实现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党的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把人作为社会发展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力开发人力资源,走“人才兴国”之路,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社会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三、结语

全球经济走势篇2

关键词:次贷危机 美国经济 储蓄率 应对战略

中图分类号:F1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70(2011)01-034-05

一、1960年以来,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储蓄率的变化及其原因

(一)此次金融危机扭转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储蓄率持续下降的态势

1960年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人的储蓄率水平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在60年、70年代,美国居民储蓄率由7%逐渐上升到约10%,均值保持在9%左右;80年代以来,美国居民储蓄率迅速下降,由约10%下降到2005年的不到2%,不仅如此,虽然美国国民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但是其储蓄规模在某些年度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

如图1所示,金融危机以来,储蓄水平的下降趋势得到迅速扭转,这一态势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储蓄规模迅速扩大,2008年、2009年,虽然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国民收入出现低增长甚至负增长,但是居民储蓄的规模却显著扩大,两年增长率超过170%,达到美国二战以来的历史高位;二是储蓄率显著上升,2009年第二季度的储蓄率为5.4%,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二)社会保障程度、居民财富水平、生产率增长速度、居民信贷便利性的变化是美国居民储蓄率变化的深层次影响因素

根据美国1960年至今的历史数据,通过建立居民储蓄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时间序列模型回归,发现有四个主要因素共同解释了接近90%的美国居民储蓄率变化:社会保障程度、居民财富水平(财富效应)、生产率增长速度(恒久性收入)以及居民信贷便利性。图2显示,各因素都对美国储蓄率变化产生显著的影响,而且在各个时期主要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在60年代、70年代,主要是财富效应推高了居民储蓄率;80年代至今,主要是信贷便利性拉低了居民储蓄率,其中在90年代财富效应的作用明显。而且,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的1998年以及美国“IT”泡沫破灭后的2002年发生的居民储蓄率暂时上升就主要是由财富效应引发的。

图2显示,此次金融危机爆发至今,虽然信贷便利性的增长仍然刺激着居民消费,但是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导致的居民财富严重缩水以及生产率增长放缓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美国居民储蓄率显著提高。

这四个因素影响居民储蓄率变化的机制如下:

1.慷慨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了居民的社会保障预期,有效地削弱了其预防性储蓄需求,提高了其消费水平。居民储蓄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预防性动机,即通过当期储蓄、未来消费降低未来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带来的消费波动。而社会保障可以通过失业、退休以及医疗补助,有效地降低居民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相应降低居民的预防动机,提高其消费水平。美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于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图3显示,美国长期以来的公共保障/国民收入比例持续上涨,由1980年的12%左右逐步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7%,这一上升趋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与美国居民储蓄率下降相对应。

2.资产市场价值的上升(下降)带来了居民财富的上升(下降),有效的提高(降低)了其消费水平。对于居民而言,当期消费和储蓄的行为是基于其全部收入的,不仅仅是依赖于当前的工资、利息等收入变量,还取决于其持有资产的相关收入。即使工资和利息收入并没有增加,居民也可以通过售卖股票、房地产来获得可支配的现金流,从而进行消费。比如,图4显示,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美国居民财富的急剧上升――主要因为股票价格的暴涨――简直就是储蓄率下降的镜像。同样的,伴随着2001年“IT泡沫”的破灭以及2007年“次贷危机”的发生引发的股票价格暴跌带来的居民财富缩水,居民储蓄率也出现了显著的上升。

3.上升(下降)的生产率走势提高(降低)了居民的收入预期以及消费信心,有效的提高(降低)了其消费水平。根据恒久性收入假说,当前的技术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大幅上升会切实提高家庭对恒久性收入的预期。由于家庭是依据恒久性收入来选择消费和储蓄水平的,如果家庭认为与生产率上升相联系的收入上升趋势会持续,他们就会相应增加消费。比如,图5显示,美国个人储蓄率的急剧下降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劳动生产率变化相关: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生产率阶梯状下降、储蓄率上升的情况相对应,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及21世纪前十年美国劳动生产率呈阶梯状上升、居民储蓄率明显下降。

4.信贷便利性的上升(下降)带来的居民流动性约束的放松(紧缩),导致了储蓄率的下降(上升)、消费率的上升(下降)。无论恒久性收入还是财富效应都是基于当期没有完全实现的收入,而现实的消费必须受制于当前实现的收入,即流动性约束。信贷便利性的上升可以使未来预期收入或者未实现资本利得较高的居民较容易地通过负债支持当前收入所难以支持的较高水平的消费。比如,图6显示,美国居民储蓄率的变化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急剧的金融创新增加了家庭进入信贷市场的渠道改变流动性约束状况相关: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面临“脱媒”压力的银行业将贷款业务由企业逐渐转向居民,美国家庭获得的信贷支持(家庭金融负债占GDP的比例)持续上升,同时信贷成本(家庭金融负债利息率)持续降低。

二、未来美国居民储蓄率走势及其影响

(一)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居民储蓄率上升的势头不会维持,储蓄率将会从高位缓慢下降,整体呈现倒“U”型走势

1.美国奥巴马政府积极推进医疗保险体系改革,如果改革成功,不仅进一步提高了社会保障程度、减少赤字,而且在不同边际消费率的群体之间进行财富转移,有助于刺激居民消费、维持较低的储蓄率。

第一、社会保障率提高。一直以来美国医保覆盖率相对于欧洲国家较低,仅为85%,近5000万人缺乏医保。而2009年12月最新通过的医改法案要求:美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将新覆盖3100万美国人;经过10年努力,使94%的65岁以下美国人都有医保;扩大保险覆盖率的同时,扩大保险所覆盖的医疗项目。一旦该计划顺利实施,美国居民的社会保障程度进一步增强,储蓄的预防性动机将会进一步减弱,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第二、减少赤字。奥巴马的医改目标之一就是降低美国高昂的医疗经费预算。据估算,美国的医疗费用涨幅每降1个百分点,就能为政府减少4000万美元的财政赤字。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评估报告显示,如果医改方案顺利实施,在今后10年内可以减少政府赤字大约1320亿美元。根据李嘉图等价,政府赤字的减少、政府储蓄率上升会引致居民储蓄率的下降。

第三、加强社会财富转移。根据参议院版医改草案,政府医保、社保项目工资税率从原先提议的0.5%上调至0.9%,这意味着年收入在20万美元以上者的税负将增加至2.35%。高收入者增加的税负将可以为低收入者提供更广泛的医疗保险,这是一种从高收入群体向低收入群体的财富转移。由于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率较低,而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率较高,这种财富转移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的消费水平。

2.美国金融市场的复苏将通过财富效应刺激居民消费。随着全球经济走向平稳,美国经济已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开始逐渐复苏。而美国经济的复苏意味着持有的金融财富价值已经走进了上升通道,能够有效的刺激居民进行消费。

首先,从历史数据角度来看,美国证券市场的复苏指日可待。图7显示,经济衰退时期,美国道琼斯指数从开始下跌到反弹到相对高点一般不超过2年左右的时间,而且下跌的越剧烈反弹的也更迅速。此次金融危机的历程也遵循着这一规律:美国股市自2007年第4季度下挫以来已经经历了两年时间,从2009年第2季度开始了平均超过10%的强劲反弹。

其次,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尽管美国在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但是由于稳定的政治局势、相对独立的货币政策、发达的金融市场、灵活的汇率制度以及相对完善的市场机制,综合考虑投资容量和投资机会,美国仍是全球最好的投资市场。随着全球经济走向稳定,大量的避险资金将会重新流入美国,美元指数近期的反弹证实了这一点。

3.对研发领域的高投入将提高生产率增长速度,增强居民恒久性收入预期,降低其储蓄率。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对研发领域的巨额投入,都保证了美国生产率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内依然会保持持续上升的势头。虽然高企的失业率在一定程度上暂时打击了居民的信心,但是持续上升的生产率会增强其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刺激其进行消费。

图8显示,美国在研发上的绝对投资规模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最高水平,虽然占GDP的比例低于日本,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的GDP规模差距。相应的,美国科学技术产品的产出旺盛,据中科院国际科技比较研究组研究,截至2008年,拥有1 000件以上美国授权专利的366个机构的专利数量占授权专利总数的46.7%,其中企业346家,所占比例94.5%,科研机构12所(占3.3%),大学8所(占2.2%),其中,美国占全部366个机构中的55.5%。研发上的高投入维持了美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优势地位,保证了其稳定的较高的增长率。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国过去在经济放慢时,生产率往往下降或零增长(1969年、1974年、1979年、1980年、1982年),而现在即使是处于金融危机时期,生产率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

当前,美国政府为了占领新科技的制高点,更是加大了对科研工作的支持。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签署《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计划对科研计划投入1200亿美元,其中,新能源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占468亿美元,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性投入占100亿美元;20亿美元追加科研投资则主要分布在航天、海洋和大气领域。奥巴马政府的这一做法,必将在国内掀起新一轮的科技浪潮,推动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

4.银行信贷供给在一段时期内难以恢复,对居民消费的激励也将经历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此次金融危机剧烈的冲击了美国银行业,其负面影响在较长的一定时期内难以得到缓解,明显地增加美国居民负债的难度,降低其信贷便利性,约束其消费动机,提高储蓄率。

图9显示,根据IMF估计,2009年第2季度到2010年第4季度,美国银行业还需要核销大约0.42万亿的“有毒资产”,到2011年初美国家庭的消费和住宅贷款核销率才开始有所下降,即使到2014年也难以达到危机前的水平。虽然据美联储公布2009年第3季度的报告,银行业整体情况好于IMF的预期,但是复苏冷热不均,小型银行仍在困境中挣扎:资料显示,截至12月18日美国年内破产银行总数已上升至140家,创下1992年以来最高记录。这意味着,银行业全面复苏有待时日。

另外,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大规模、堪称美国历史上最强有力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动态流动性、金融衍生产品、金融机构薪酬设计等方面的监管,将在一定程度上约束银行对居民消费的过度信贷。

综上所述,根据对影响储蓄率因素走势的分析以及与储蓄率关系的模型,可以做出如下判断,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国储蓄率将呈倒“U”型走势:金融危机爆发至今美国居民储蓄率显著上升;在未来短期内,由于主要受到恒久性收入不明朗(失业率高企)、信贷便利性降低的负面影响,美国居民储蓄率虽然会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仍会维持较高水平;在未来中长期,由于受到社会保障程度加强、财富效应增加、恒久性收入提高(生产率提高)、信贷便利性上升的正面影响,美国居民储蓄率将会下降。

(二)美国储蓄率走势变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1.储蓄率由倒“U”型底部逐步下降导致美国以及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仍需时间。从历史经验看,居民消费的上升和下降伴随着库存化和去库存化的周期性变化,工业生产随着实际消费支出的加速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因此,居民消费的变化深刻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复苏进程。并且,由于美国居民消费贡献在GDP增长率中的占比达到88%,在经济结构保持稳定的条件下,美国经济的复苏必须依赖于居民消费的全面复苏。因此,美国消费率由“U”型底部逐步上升态势将导致美国经济虽然开始走出谷底、但全面复苏仍需要时间:由于在短期内美国居民的储蓄率依然维持在处于1997年以来的相对高位,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对GDP增长的贡献较小,美国经济复苏将主要有赖于投资和出口,动力仍显不足;但是在长期内,随着美国居民消费率的逐步上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加强,将和投资一起共同推动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由于居民消费走出“U”型底部以及经济的全面复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美国居民对国外产品的消费需求的全面复苏也有待时日。由于美国的进口总量约占世界的15%,深刻影响到了世界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出口,因此,全球经济的全面复苏还需要时间。

2.美国消费缓慢恢复过程中,贸易保护主义将由耐用品领域向非耐用品领域扩展。伴随着储蓄率(消费率)的回归,美国居民对于耐用品、非耐用品以及服务的消费也将逐渐回归。根据对美国居民消费结构历史数据的分析,居民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以及服务消费与居民消费率的弹性分别是2.24、0.89以及0.67。这意味着,在美国消费率上升的过程中,耐用品消费以及消费耐用品生产的下降更强烈;同理,在美国消费率逐渐下降的过程中,耐用品的消费和生产的反应也会更加强烈,相关产业将率先复苏,其中包括汽车、汽车相关(如钢铁、电子、塑料及玻璃)等行业。为了保证这些产业对GDP以及就业率的迅速拉动作用,美国政府在采取刺激计划(“旧车换现金”计划)的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贸易保护措施,比如在汽车零部件行业,2009年2月裁定我国钢制螺杆涉案企业倾销幅度为55.16%―206.00%以及9月对我国出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行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的惩罚性关税。伴随着美国非耐用品消费率的稳步上升,美国政府将会把“反倾销”的范围扩大到非耐用品行业,比如家电以及服装等非耐用消费品生产行业。

3.由高储蓄率的亚洲国家提供融资的资本流动模式不会改变,但难以为继。由于居民储蓄率的倒“U”型维持低位,美国仍不得不从国外输入巨额资本,特别是从高储蓄率的亚洲国家输入资本,以弥补国内储蓄与国内总投资之间的缺口。特别是金融危机后,美国为了抢占“高科技”产业的制高点,制定了一系列战略加大了对新能源等领域的投资,国内投资需求增加,与国内储蓄不足的矛盾越发突出。更重要的是,亚洲国家提供廉价资本的可能性也在下降。高储蓄的亚洲国家之所以愿意将资本廉价流入美国,有的是因为国内居民的消费不足(例如中国,2008年居民储蓄率超过50%),有的是因为国内居民的储蓄相对于暂时的投资不足过剩(例如日本和韩国,受1997年金融危机影响投资率大幅下降)。今后随着中国完善社会保障、培养内需以及日韩等国振兴经济、鼓励投资政策的推进,过剩的储蓄将迅速消失。而且,从更长时期看,伴随着亚洲国家的迅速老龄化,居民的储蓄率将持续下降,进一步降低了储蓄过剩的可能性,从而不可能再为美国的赤字提供融资。

三、我国应对美国储蓄率倒“U”型走势的策略

(一)保持适度经济刺激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由于美国进口需求的全面复苏还有待时日,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在短期内仍显不足,再加上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着部分内生动力不强、行业产能过剩、资产价格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金融系统性风险、就业难等现实问题。我国政府仍应该保持适度的经济刺激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鼓励居民消费、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入,伴随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实现有步骤平稳的“退出”。

(二)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美国是中国除了欧盟整体之外的最大出口国,而中国又是美国最大的进口国。因此,在美国经济逐步复苏的过程中,其贸易保护首指的将是中国。针对美国已经采取的和可能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我国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沟通,就贸易保护主义的危害达成共识,事前消除贸易保护主义;积极开展政府间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获得解决争端的主动地位;深刻理解WTO规则,在发生贸易争端时,积极地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寻求公平合理的解决;重视和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增强企业应诉能力。

(三)抓住战略关键期,稳步地刺激内需、优化经济结构。由于居民储蓄率的倒“U”型继续走低、消费格局不会发生重大改变,美国对我国的进口格局在较长时期内将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段外需相对稳定的时期正是我国优化经济结构、改变外需依赖型增长模式的关键期。此次金融危机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是不稳定的,容易受到外部的冲击。我国应该抓住这一战略期,有效解决内在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改变我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度消耗资源和能源的现状,大力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刺激居民消费,充分地发挥居民消费对我国GDP的拉动作用,形成消费、投资以及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局面。

作者简介:

全球经济走势篇3

美试图启动“印钞票”来挽救信贷市场

美国联邦储备局18日表示,将购买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政府担保的债券,努力使美国经济走出衰退。联邦储备局已经投入7500亿美元购买按揭贷款担保的债券,还投入3000亿美元购买政府长期债券。这是美国联邦储备局首次购买政府长期债券。受美国定量放松的影响,美元指数大幅下挫,欧元汇美元达到1元9号以来的最高水平1.3499,几乎收复了过去一个财政季度的全部失地。

美联储启动“印钞票”来挽救流动性缺失的信贷市场,通过购买国债的方式来增强垒球其他经济对美国国债的信心。就1―2个月的短期而言,美联储启动“印钞票”必然会导致美元贬值,但这种贬值并非趋势性,就中期而言,美元仍然会维持强势,美元的未来走势是“外升内贬”。

美联储率先启动“印钞票”,会导致美元短期内贬值,理由:其一,这会导致短期内美元的供给急剧增加;其二,美国流动性的改善,提振了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风险担忧的减少,避险资金的流入就会减少,同时,风险偏好较强的投资者就抛售美元资产,转而买入其他资产。

美元贬值是短期趋势

美元的这种贬值趋势仅仅是短期,因为就全球而言,经济的急速衰退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其他的经济体同样面临经济的衰退,就“印钞票”而言,不仅美国面临“印钞票”的压力,其他的经济体也同样面临“印钞票”的压力,只是他们的政策反映比美联储滞后。例如欧元区,其经济的复苏比美国将更加迟缓,其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在不断增加以及东欧国家与日俱增的财政压力,对欧元区而言,要解决这些问题惟有效仿美联储:把利率降到零附近,启动“定量放松”(即“印钞票”),同时采用向受困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类企业不断注资。因此,未来全球面临将不再是美元的“印钞票”,而是全球主要货币的“印钞票”。

未来美国、欧元区和日本都将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当前流动性的不足,由于美元、欧元和日元的影响力,必将激活全球的货币流动性。流动性被激活,信贷市场也会重新恢复,经济也将经过调整后逐步复苏。同时,美元从其他经济体中撤离的步伐将会停止,从而有利于遏制全球其他经济体的进一步恶化。从此角度来看,这种救助短期对全球是福。但通过增发货币的方式使垒球金融市场短期得以救助和经济衰退得以遏制,它会给全-球留下后遗症。

“印钞票”的启动使得“去杠杆化”的趋势将逐步终止。由于主要发达经济体都进行了货币的增发,当前的全球货币体系并没有受到冲击。由于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更多地依赖于中高端制造业的恢复,他们的恢复却需要美国引领的消费得以复苏,因此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的复苏更多的依赖美国经济的复苏。由于美国经过一轮“过度的消费”,此时已经是“国贫民穷”,经济的重新发动依赖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即在奥巴马政府新能源政策和高科技政策的引导下,美国经济步入依靠科学技术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轨道。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会使以制造业为主体的欧元区和日本,复苏得更为缓慢。由于美国经济是率先走出困境,因此,美元在中期内将进一步走强。

全球经济走势篇4

2009年三季度开始,受益于各主要经济体采取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世界经济步出了2007年美国次债危机的影响。全球股市自2009年3月以来持续反弹。

目前全球经济处于复苏的中前期,且复苏趋势越发明朗,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需求的强劲反弹将带领全球经济走向稳步复苏。

从美股的长期走势看,标普500指数已经走出了此次金融危机的谷底;从代表欧洲各国股市状况的摩根士丹利泛欧指数历史走势来看,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后,该指数迅速反弹,虽在欧债危机影响下有所调整,但基本站稳800点。亚太经济方面,日本经济从2009年二季度起出现了强劲反弹,是最先走出衰退的发达国家之一。2010年日本GDP将继续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出口增长,中期内日本股市有望继续保持向上的趋势。澳大利亚自2008年底以来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经济上升趋势,GDP季度环比年化增长迅速反弹并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就业市场也持续回暖。目前标普澳证200指数已经恢复到2005―2006年时的点位,随着澳大利亚经济的持续增长,股市有望延续上佳表现。

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投资者可以通过海外基金投资全球市场,一方面,通过全球配置的海外投资基金争取在世界经济复苏期抓住不同股市轮动上涨的机会,在追求不同市场轮流上涨所带来的收益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散投资,降低投资风险。但是另一方面,在实践中,没有一个基金经理可以同时从全球每个市场都取得最佳回报,而“基金中的基金”――FOF却可以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灵活机动地选择优秀的海外基金管理人,从而达到全球分散投资的目的。通过对基金选择时的“二次优选”,将更加有助于FOF类型的海外投资基金进一步控制风险。

FOF即“基金中的基金”,和其他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为投资标的的基金不同。FOF是以基金为投资标的。通过专业手段对上百只乃至几千只基金进行二次优选,FOF的投资风险无疑得到了有效降低。

选择FOF是国内基金公司在初涉全球证券市场的背景下,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一种现实选择,通过在全球范围内挑选经过时间和市场波动考验的优秀资产管理人,可以更好地贯彻全球投资的理念,更灵活机动的配置资产组合。

从目前国际上发展离岸基金的经验看,实际上大多都在遵循FOF路线,即设计基金产品和实际海外投资两个环节是分离的。采取FOF模式。一方面通过在全球范围精选业绩优秀的共同基金构筑组合,在分享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相对降低投资运作风险,对收益的提高和稳定带来积极影响;另一方面相应降低个股研究和调整的成本。可以使基金经理更专注于市场趋势的判断。

比如鹏华环球发现基金的投资范围即可囊括安本环球新兴市场基金、邓普顿亚洲增长基金、富达特殊情况基金等这些年来投资业绩斐然的优秀基金。

全球经济走势篇5

1.对世界经济增长的预测

2008年世界经济面临次贷危机、油价高企等因素的影响,最近各研究机构纷纷调低了预期经济增长指标。2008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从2007年7月时的5.2%下调到4.1%,下调了1.1个百分点;对美国和日本经济增长率的预测均下调至1.5%;对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的预测降为1.6%;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降为10%。美国经济发生衰退的风险加大,但不会引发全球经济衰退,主要经济体之间周期的非同步性决定了全球发生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2.美国次贷危机及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在于,“9.11”以后,为刺激经济,美联储一直实施低利率政策,导致不动产价格攀升,继而形成房地产市场泡沫。从2004年6月开始,为了遏制通货膨胀压力的上升,美联储连续17次提高基准利率,至2006年6月联邦基准利率最终被提高到5.25%,导致房地产需求下降,价格回落。同时,因为债务已经超过了房屋的实际价格,拖延还贷的现象显著增加,首先被拖欠的贷款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美国住房市场的急剧降温,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激烈动荡。

关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在学术界有这么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看法,认为美国经济将陷入严重衰退。有评论认为,美国这次经济衰退将比1991年、2001年的衰退历史更久,全球面临6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第二种看法,认为对美国经济的估计不必太悲观。从长期看,美国经济结构比较稳健,目前所面临的只是一些短期的不确定因素。第三种看法,认为世界经济正在步入一个拐点,全球主流经济政策正在由自由放任转向政府干预。第四种看法,认为以美国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开始瓦解,需要重新考虑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机构的使命。第五种看法,认为短期内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对中长期经济走势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与其他发达国家政府通过利率政策、注入流动性政策、财政政策、行政措施进行市场干预,这些政策会阻止次级贷危机的进一步扩散。但中期内大量注入流动性与降息使通货膨胀风险加大,长期内将影响金融市场的运行模式。

3.石油价格波动及走势分析

关于原油价格高企,油价已不单纯是石油供需关系的反映,而是世界地缘政治、外交关系的晴雨表,国际金融资本市场的衍生物。近期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因素主要有:(1)美国原油库存的变化;(2)石油产量的变化及产油国政局的影响;(3)石油市场的投机活动;(4)全球通胀与美元贬值;(5)对经济增长的预期;(6)经济结构变化与技术进步导致对原油的依赖程度大幅下降,等等。石油价的确定,既受供求关系影响,又受金融投资影响,还受预期影响。研究显示,石油市场是一个信息无效市场。这意味着,石油价格并非随机游走的。目前,金融投资是决定石油价格的主导因素。国际上的金融强国(美国、欧洲和日本)在石油价格的制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关于油价走势,,持续6年的弱美元局面可能于年内改变,相应地,高油价、高金价状况也会改变,国际大宗资源和农产品价格的走势可能不会延续太久。这是因为尽管弱美元有助于提高其国家资产负债的质量,但从战略上说,强美元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长期实施弱美元政策,一是降低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和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二是使俄罗斯获益;三是激化了美、欧矛盾。投机与欧佩克(OPEC)理念的转变是此轮油价上升的主要动因,但全球经济减速短期内将不支持油价大幅攀升。油价走势在短期内不排除继续创出新高的可能,但需求面不支持油价上涨;中期看,新兴市场经济对石油需求的稳定增长与OPEC理念的转变,使油价仍然维持在高位;长期看,油价走势将取决于替代能源的开发进展。

二、世界经济形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1)出口减少,经济增长下降。有关分析认为,外部环境“趋冷”,使中国内部经济自动“降温”。如果宏观调控过度紧缩,容易形成“超调”。(2)货币政策加息空间很小。中美货币政策具有不同取向。在美联储不断降息的情况下,中美利差的扩大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金流入中国,加剧中国的流动性过剩。中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加息空间被一再压缩。

次贷危机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程度将取决于美国经济减速的程度。根据测算,中国出口增长率与美国GDP增长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美国GDP增长率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出口增长率平均将下降5.2个百分点。因此,2008年要警惕出口增速下滑,但一些行业的生产性投资依然过快增长而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

世界上一些国家对中国企业在海外寻求资源的紧张甚至限制,主要是出于对“中国崛起”的恐惧,其中不排除某些国家有压制中国的战略思维。在获取世界重要资源方面,中国今后还会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此外,出于长期的战略考虑,中国也应审时度势,更加理性地分析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克服急功近利的情绪与做法,避免当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收购美国石油公司不成反而形成被动局面的事情再次发生。实际上,中国不必过分沉重地背上资源的包袱,毕竟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时代,经济合作与互利共赢是当前国际经济关系的基调。同时,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寻求海外资源应当更加理性化、策略化,多采用民间资本包括海外华商资本的形式,实现资源主体的多元化。

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全球经济减速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在美元有序调整与美国经济减速的环境下,外部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强大;发达国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加强;高油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产生较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对资本市场的心理冲击加大;国际社会炒作中印充当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有可能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发达国家对基金的投资限制有可能放松,为“走出去”战略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

【摘要】本文试图对世界经济增长进行预测,对美国次贷危机及影响,石油价格波动及走势进行分析。国际经济形势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全球经济减速对出口的负面影响;在美元有序调整与美国经济减速的环境下,外部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强大;发达国家对华贸易保护主义加强;高油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产生较大的通货膨胀;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对资本市场的心理冲击加大;国际社会炒作中印充当全球经济增长发动机有可能要求我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发达国家对基金的投资限制有可能放松,为“走出去”战略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

全球经济走势篇6

油价上涨与经济复苏 2009年10月17日,纽约市场的主力原油期货合约连续第七个交易日高收,收盘价突破78美元/桶。该日之前的6个交易日中油价累计上涨约12%,且其间油价已连续3天创下一年来新高。 如何看待75美元的价位?很多分析人士说这是合理的价格水平。一方面,油价太高会导致泡沫的严重累积,更会伤及经济,但当前价位对复苏影响有限;另一方面,油价太低则不符合石油工业发展的趋势,也不利于以石油出口为最主要支柱的石油出口国经济发展,毕竟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大循环中,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拖累全局。 更重要的是,石油美元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油价过低也可能抑制经济复苏。 油价为何上涨 时至今日,国际油价较之年初已累计上涨70%。投机因素和美元因素是促使本轮油价走高的两个最大力量。 —投机因素,即指参与国际油市的投资者特别是投资基金看好后市,在这其中近期股市走牛扮演了重要角色。10月14日,纽约道指重回万点大关,纳斯达克和标普指数涨幅均超过1.5%。分析人士认为,股市走强一向被石油交易商们视为经济复苏风向标,因为这会促进石油消费,进而带动油价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同时,股市走强也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偏好,部分处于观望状态或原本倾向于购买美元或债券的投资者转而购买原油期货,从而推高价格。因此,决定油价后市的关键力量在于全球经济能否稳健复苏,如果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大大好于预期或出现更多夯实复苏前景的信号,则不排除油价再创新高甚至攀上每桶80美元。 现代金融市场中,石油被赋予金融产品的属性。和前几次全球经济危机相比,目前实体经济需求已不能完全决定油价走势。当前虚拟经济先于实体经济复苏,银行和金融市场流动性上升,全球股市和期货市场再度活跃,投机资金迫切寻找油价炒作题材。 —美元因素。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迹象出现,美元“避险功能”弱化,也推动市场投资偏好向大宗商品市场转移。尤其是指作为国际原油计价单位的美元在过去两个季度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急剧下跌,直接导致油价上扬。10月上旬,美元对欧元连续3次刷新14个月新低,对一篮子国际货币也是每况愈下。这对于以其他货币持有原油期货的交易商来说,美元下跌使得原油期货的价格更加便宜,因此对他们来说现在是增仓的好时机。对于美元后市,分析人士认为考虑到美国外债的增长速度和巨额财政赤字问题,美元短期内很难出现像样的反弹,美元走弱所致的油价上涨动力仍存。 而且,在金融系统基本稳定后,美国政府重心转向恢复实体经济。美元贬值有助于刺激出口,缩小美国贸易赤字,并降低以美元计价的美国对外负债,预计短期内美元强势难现。也就是说,原油价格可能会保持如虹涨势。 反映未来预期 期货市场反映的是未来消费的预期。原油期货也不例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石油市场需求回升的预期是国际油价走高的决定性因素。 客观地讲,当前市场基本面只能支撑每桶不到50美元的原油价格,但好于预期的世界经济走势为投资者推高油价提供了题材。目前经济恢复预期明显,在经过近两个月震荡后,国际油价上升方向确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表报告称,全球经济增长正在“转负为正”,并预测全球经济在2009年收缩1.1%之后,2010年将增长3.1%。其中,新兴经济体在中国、印度等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下,2009年和2010年经济增长将分别达到1.7%和5.1%当前全球石油需求增量主要在新兴市场经济体。此次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影响明显,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复苏趋势较好,因此国际油价在这次危机中未出现长期下跌。金融危机去年爆发以来,国际油价一度走低。年内曾达到每桶33美元的最低点。随着金融危机形势的好转,国际油价在5月份后明显上升,并且石油输出国组织已经对2009年和2010年世界石油日需求量的预期均上调20万桶。 可见,当前全球石油需求出现明显好转,负增长程度在减弱。供需紧平衡的预期推高当前油价水平。 2009年10月15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发表的最新月度报告认为,世界经济开始恢复是刺激原油需求增长的最主要动力。报告预计,全球经济在今年下滑1.2%后,

全球经济走势篇7

[论文摘要]冷战的结束终结了存在多年的两极格局,从此世界格局加速走向多极化。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之间的联系不断加深,二者已然形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深层关系。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对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人们通过追溯世界经济的历史,直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对其所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的认识不断深化。而对于世界多极化,人们的认识还停留在某个表面,往往把世界多极化趋势与世界多极格局混为一谈,其实现阶段所说的世界多极化并不是指世界多极格局已经形成,而是指世界格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虽然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一个阶段,但是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凭借其唯一超级大国的超强实力四面出击、到处干预,企图建立起一超独霸的单极世界。世人摄于美国的超强实力和胡作非为,许多人悲观地认为当今世界就是美国霸权领导下的单极格局。事实上,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多极化进程加速进行。这从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到近年的朝核、伊核问题可以清楚看到,科战、伊战时期世界各大国对于美国的单边主义无可奈何,近年的朝核、伊核问题却迫使美国不得不寻求大国合作,回归多边主义。那么经济全球化与世界多极化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如果有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一、全球化与多极化的内涵

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某些基本力量的推动,世界各国经济活动突破地缘政治的某些范畴,跨越国界,使相互间的经济联系日渐加强,相互融合的一种历史趋势和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发展进一步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的国际关系与之相统一的新的发展阶段,表现为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新的国际分工,资本在投资国之间大规模流动,各国政府降低人为壁垒进一步开放本国市场,世界贸易组织主导贸易自由化趋势,国际金融市场把各国金融活动一体化和自由化。这是全球资源从相对集中走向分散化的历史过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这些要素中居于绝对优势地位。世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均衡化将更为突出。因此,国家要获取的经济权力再也不是由少数强国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的权力,而是一种多元化的权力和相互制约日益加深的权力。多极化则是对两极格局或单极格局的否定,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客观要求。多极化是一种客观现象,是任何国际势力也阻挡不了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在更大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需求,其必然导致联合国作用的增强。应该看到多极化趋势是矛盾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客观反映,矛盾发展不平衡规律要求当代大国综合实力对比必然由不平衡走向新的相对平衡。

二、全球化与多极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当今时代,全球化方兴未艾,多极化也在加速发展,两者之间不是不相干的过程。笔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联系。在这种关系中,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主要的方面,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则是次要的方面。一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多极化的发展反过来又推进了全球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化中出现的问题又会影响到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1.美国想要借全球化为其单极霸权服务,结果世界各国却借全球化发展壮大进而抵制美国霸权促进了多极化的发展。美国在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它在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都拥有绝对优势。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主要国际经济机构也是被它操纵的,国际经济方面的“游戏规则”是由它们制定的。毫无疑问,美国要利用这些优势为自己利益服务,要谋求通过经济全球化来加强和扩大经济霸权,推动建立美国统治下的单极世界。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所建立的旧国际经济秩序是劫贫济富的秩序,往往把只适合某一群甚至某一个发达国家利益的做法视为普遍规律而强加于全世界。例如,现行的国际规则片面强调商品和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打破国家壁垒,而对同为生产要素的技术和劳动力的跨国界自由流动则听任发达国家设置各种障碍,显然这是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其结果是在相当大的范围里造成了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现象”。但是物极必反,事物常常走向自己的反面。发展中国家卷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越深,就越发感觉到保障自身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的必要性。冷战以后的发展中国家就已普遍认识到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目标,并且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为这一目标服务。东亚国家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的机遇迅速发展,脱颖而出,形成了所谓的“新兴工业经济体”。由于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它们不断坚持自己的利益,不再屈服于美国的压力,再加上欧美之间和美国内部的分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政治活动中的发言权增加了。这一趋势是有利于多极化而不利于单极化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趋势只会加强不会减弱,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主要大国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力量对比上进一步缩短了与美国的差距。

2.世界各国通过区域经济联合或经济区域化方式壮大了自身实力,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据有关资料,目前全世界各种区域性、次区域性集团化组织已达110个,其中1/ 3是90年代之后成立的。西欧区域内的贸易已占欧盟各国对外贸易的七成。北美地区、亚洲地区、中东地区及前苏联地区的区内贸易在其外贸总额中的比重亦有上升之势。据估算,近年全球区域内部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已达一半左右。可以认为,区域经济联合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或者环节。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之下,许多国家和地区感到难以独力支撑,难于依靠单干应付新的挑战,因而希望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作为依托提高自己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从而在日趋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建立起自己的比较优势,以便更好地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不断上升。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地区为联盟的国家集团在区域协调合作中、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作用正日益得到发挥。如今没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世界上许多问题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东南亚联盟所发挥的作用就很说明问题。东盟各国过去几乎全面依附美国。现在形势大变,东盟由原来一个松散的政治合作组织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三方面全面合作的强大联盟,其独立自主性显著加强,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各大国更加重视它的作用。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推动了区域内各国经济的发展与联合;另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同性,也就是说,削弱了占有优势地位的国家在经济领域强制推行单极秩序的能力。近来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东亚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成型,可以预见,建立在中日韩三国加快联合的基础上东亚一体化必然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3.全球化的发展缩小了各国间的经济、科技差距,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发展和平衡综合国力的对比,推进多极化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相伴而来的高科技的发展,有助于缩小各国间的经济差距,有利于落后国家的加速发展。据世贸组织相关统计,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英国用了58年才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一倍,美国则用了47年,德国用了43年,日本用了34年。但1966年后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各个新兴工业体为达成这一目标所用的时间皆大为缩短,韩国用了11年,智利用了10年,中国仅用了6年。并且这些时间间隔还在随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而在继续缩小。占世界人口1/3的10个发展中国家在1980-1995年间人均收入翻了一番。另据世行一份收集了80个国家过去40年的数据的研究报告,显示开放促进了经济增长,穷人的收入随着经济的总体发展而同步增长。在全球生产总值中,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重已从1960年占13.4%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23%。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的发展成为多极化世界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虽然目前美国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但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局面正在迅速改变。最近一些权威经济机构纷纷预测美国的gdp占世界经济gdp的比重已经达到顶点,下一步将盛极而衰,预计10年后,即2015年,美国经济占世界gdp的比重将由28.5 %降至24.8 %,有的预计甚至更低。目前亚、欧、美在gdp上三分天下。现在的欧盟所以还没有成为世界真正的一极,原因主要已不在经济而在政治与军事。日本经济已经走出低谷,俄罗斯经济也恢复了增长并初步建立起了以能源和军事工业为核心的新工业体系。全球化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主要力量的分散化和均衡化。基辛格、布热津斯基、亨廷顿等美国著名战略家均已预测美国的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只能持续15至25年时间。随着美国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影响力相对下降,美、欧、日、中、俄“五大力量中心”的综合国力对比大致趋于相对均衡化,形成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牵制的力量结构、从而构成未来世界多极格局的基础。

4.由于世界主要国家的利益诉求,多极化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展开。一般而言,能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的国家除了本身实力强大之外,也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较大程度的受益者。即使是发展程度比较滞后的国家也会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随着国家利益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而要求不仅“引进来”还要“走出去”,这又会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和印度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新世纪以前两国都偏重引进外资,待到经济实力加强之后又都不约而同的强化了在世界各地的投资,在能源及原材料领域尤其如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全球化和多极化是互相促进的。很难想象一个置身于全球化过程之外的闭关自守的国家能够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因此,多极化的主体国家往往也是国际经济贸易大国,它们互为贸易伙伴。例如,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了“世界工厂”,其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也由1990年的第九位上升到2006年的第三位。全球化愈发展,它们之间经济上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程度就会愈加深,因而在保持地区和全球安全和稳定上的共同利益也会扩大。

[参 考 文 献]

〔1〕孙建设.多极化、全球化多样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2〕马小军.当代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社会新秩序〔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2).

〔3〕吴嘉蓉.世界多极化是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大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2002,(1).

〔4〕俞邃.世界多极化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3).

全球经济走势篇8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国际规则;应对策略

一、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以及信息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全球价值链(Globle Value Chain,GVC)已经逐步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以及重要的发展趋势。一个国家能否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获益,已经日益取决于自身能否深入的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能否在价值链的某一个环节当中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与全球价值链相关的贸易带来了收入的翻倍增长。当前,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一个较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变化与重构,这对于全球的贸易、投资、甚至经济的发展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经过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并且从中获取了巨大的收益,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仍相对较多地集中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是从第一要素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来发展经济,与发达国家占据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经济增长由规模扩张转向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全球价值链重构为契机,向价值链高附加值环节不断攀升,加快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二、 全球价值链的变化

1. 全球价值链呈现多极化的发展态势。在全球价值链的链条当中,发达国家以跨国公司为主体,凭借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牢牢掌握住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在全球价值链当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有着非常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获取的价值增值也会更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发、技术创新、营销、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生产环节,尤其是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环节,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力成本较低于是会更多的从事制造、装配等环节,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环节。随着国际分工体系的重新布局,尤其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重视科技的发展,设计研发也逐步趋向全球化,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的作用越发的重要,正在不断的朝着价值链的上游进取,从而打破了全球价值链原有的国际格局,全球价值链逐步呈现出多极化发展的新态势。

当前,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相互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发挥的作用越来重要。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提升自身的生产能力,实现产业的升级。新兴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水平方面不断得到提升,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加工制造环节,而是在产品的设计研发、营销等环节也在逐步的提升参与程度。新兴经济体通过学习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打破了发达国家对于价值链高端垄断的局面,在价值链中获取了更大的份额。

2. 全球价值链分工逐步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以及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入,价值链各环节的可分解性的程度越来越高,产业价值链在全球不断延伸、分解,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体系初步形成。越来越多的机构、企业甚至个人成为全球价值链的参与者,使得价值链的链条变粗变长,全球价值链呈现出碎片化、分散化的发展趋势,价值链中增值的环节也越来越多。同时,更加专业的技术、知识和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成为一个企业确立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这与传统的注重资源禀赋优势的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价值链的分解和配置方式将是多样化的,既可以在企业内部分工中完成,也可以通过外包的形式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具备整合价值链能力的企业将通过分工和外包等形式,掌握资源配置和业务分解的主动权,并在瞬息万变的行业发展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 服务经济及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使得产业深度分工和加速融合的趋势更加明显,服务经济和服务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服务业及服务贸易是确保全球价值链顺畅运行的“剂”。服务活动不仅可以为各环节提供空间和交易上的联系,起到整合和协调的作用,同时也是创造价值的重要部分,服务要素已成为决定全球价值链利益分配的关键要素。相关的研究表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经济总量的80%、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48%,新兴经济体经济总量的60%、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1/3以上,均来自服务业。近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丰富了服务贸易的提供手段,使服务的可贸易性不断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入到服务全球化的新阶段,服务贸易在规模上最终有可能会超过货物贸易,生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环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化。未来,围绕服务的贸易和经济也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4. 全球价值链正在逐步推动新的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近年来,随着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其带来的全球新的分工模式,必然会导致对全球贸易规则和制度产生了新的诉求。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正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导地位,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希望在未来的贸易规则重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强其核心地位;而来自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自然希望通过这次调整来改变其原来处在底端的地位,那么贸易的竞争就会演变成为以价值链竞争为基础的“规则竞争”。价值链驱动下的贸易和投资全球自由化,会推动经济规则从“边境”规则向“境内”规则拓展,那么相应的,在政策取向上也就表现为从低标准向高标准看齐。未来一段时期内,国际贸易投资规则会出现重大的调整和转变,很多不适应价值链分工的规则会逐步的被取缔,需要重新定义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国际贸易新规则。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发展会对包括法制化水平、制度质量、知识产权保护、生产要素市场、环保标准、劳工标准、竞争中立、商业环境的公正透明等内容在内的一国国内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世贸组织等国际机构同样也面临调整和重构。在未来,面对多国海关、跨境物流、跨境支付、跨境数据、信用体系的保障和规范问题,会出现更多的多变框架和国家规则来解决。这将促进国际新贸易规则和秩序的形成。中国等后发国家将有机会参与新一轮国际规则的谈判和制定,围绕话语权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只有适应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发展趋势的贸易投资规则,才能最终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三、 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分析

1.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二十年多年前,欧美等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价值链的生产和贸易,我国的地位相对较低。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促使自身迅速融入全球生产和贸易体系,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具体表现在:

一是贸易和国际投资速度高速增长,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吸引外资的规模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15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1 356亿美元,是2001年的近3倍。对外投资规模也逐年扩大,2015年我国对外投资规模达到1 456.7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对外投资的总量已经超过了吸引外资的总量。大规模的“走出去”与高质量的“引进来”双向发展,这表明我国的企业正在从被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到主动打造全球价值链。

二是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贸易方式发生了转变。近年来全国加工贸易比重持续下降,2006年全国加工贸易比重为65%,到2015年已经下降到31%;一般贸易出口除了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9年有所下降以外,总体保持增长,2011年首次超过加工贸易,成为拉动出口主要力量。2016年前三季度,加工贸易出口占出口总额的33%,比一般贸易低22个百分点。

三是我国在制度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了加入WTO以外,还实行了双边区域贸易协定和双边投资协定的战略,以开放促进改革。实行自贸区战略,实行自主、单边的制度改革方式。

2. 我国在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参与国际分工主要依靠的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虽然参与的程度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整体产业发展的水平并不是很高,导致中国企业对全球产业链的整体控制和治理能力偏弱,在国际分工当中处于中低端的环节,即仍处于微笑曲线的中部和底部,很多出口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对外开放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此外,部分产业由于长期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导致受制于人,无法有效提升我国在国际市场以及全球价值链体系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研究表明,我国出口中的增加值远远低于出口总值,所获取的收益也远远的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部分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制造并出口的大量电子产品中,本国贡献的价值不超过出口总价值的3%。例如,在iPod 299美元的零售价中中国大陆只创造了4美元的价值增加,占其85美元成本的5%。我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均为负,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位置。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的不利状况还体现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增加值不高方面。2015年,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占比为34.7%,在加工贸易出口额中,仅有不到一半是源自本国的贸易增加值创造,而在一些复杂度较高的行业,所占的比重更低。

3. 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土地价格的上涨,我国传统的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今已经不再具有竞争优势。以TPP、TTIP为代表的新一代边境后贸易投资规则,试图将发达国家的国内规则向外延伸。这些内部外部的因素虽然不会导致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边缘化,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我国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难度。这些因素都给我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是挑战背后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新的超越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逐步的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第一,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有着非常巨大的市场需求;第二,经济增长的速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虽然劳动成本上升但是同时人力资本也在增加。同时,全球价值链仍将是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全球价值链将进入到新一轮的调整期,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应该摒弃传统的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方式,而要在一些产业领域内建立起竞争优势,占据主导地位,逐步构建起中国自己的全球价值链体系。

四、 我国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对策建议

要想促进我国能够深入的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我国应该积极的参与到全球价值的重构当中,并且努力的向价值链的高端攀升。从当前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现状来看,应该努力实现全面的开放,并积极参与和加强国际合作。从中短期来看,我国应该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型的经济新格局、新体系,重新调整和适应全球价值链体系下的新的国际经贸规则;从长期来看,我国应该努力构建以自身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体系,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1. 国家层面要进行相应顶层设计。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非常关键的时期,加强全球价值链及全球治理体系研究,客观、准确分析判断全球治理发展态势,按照全球价值链的走势来指导经济结构的调整应该成为我国每个地区、每个企业所遵循的策略。在未来,我国应该一方面积极参与多边活动,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全方位合作,深化利益融合,通过参与进而主导全球价值链治理,不断提升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此外,要利用全球价值链重塑的机会使我国经济结构积极调整,加大对价值链高端行业发展的政策引导,采取更开放的政策、营造更良好的营商环境、出台更合理的税收政策,这些均需要国家相关顶层政策设计。

2. 利用多双边平台不断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当前,WTO多边贸易体制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贸易规则体系已经进入到新一轮的重构期。贸易规则重构必然会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内部激烈的竞争,在这种局势下,我国要积极应对,积极发展,去适应规则、引领规则,争取在规则重构中占据领先地位。第一,要充分利用二十集团、“金砖国家”、自由贸易区等多双边或区域平台,结合全球价值链进展以及我国对外经贸发展实践,研究提出符合广大发展中经济体利益的全球价值链的新规则;第二,要更加广泛、深入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贸易统计规则的制定,不断完善我国贸易增加值核算体系,以有效的弥补传统的贸易统计体系的缺陷;第三,要各地结合实际,通过国际产能合作,参与全球价值链合作规则的探索。第四,要以全球价值链治理为契机,以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主体,加强与各类国际标准组织、跨国公司、非政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的参与到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当中来,同时,推动“中国标准”和“中国规则”走出国门。

3. 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提高对外投资质量。积极的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市场资源的整合,同时,要把企业“走出去”与价值链“走出去”结合起来。第一,要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和科技园等园区的建设,构建集群式“走出去”平台;第二,进一步开展对"走出去"企业的培训,尤其是与价值链和产业链相关的培训,增强企业在这方面的认识与把握,只有在充分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够进一步提高企业设计和管控价值链与产业链的水平,从而增强企业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能力。

4. 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战略平台的建设,逐步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价值链体系。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战略平台的机制建设和业务扩展,加大国内财政和金融支持的力度,引Ш团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需求。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推动国内产业的对外转移,尤其是我国的高端的装备制造业、轨道交通、高铁等行业“走出去”,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从产品输出逐步的向技术、产品、标准、资本、服务输出转变,构建自己主导的国际生产经营网络,带动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发展属于自己的价值链,从参与全球价值链到逐步形成中国主导的区域性价值链,并向全球价值链升级发展,逐步的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和全球价值链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中美.全球价值链的新趋势、新平衡与关键命题[J].国际经贸探索,2012,(6):105-114.

[2] 全毅.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J].经济学家,2015,(1):94-104.

[3] 刘志彪.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J].学术月刊,2015,(2):5-14.

[4] 袁平红.全球价值链变化及中国应对策略[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6,(5):35-41.

[5] 王岚.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J].统计研究,2014,(5):17-23.

[6] 白光裕,庄芮.全球价值链与国际投资关系研究――中国的视角[J].国际贸易,2015,(6):16-20.

[7] 付丽.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及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3,(3):11-16.

[8] 沈丹阳,彭敬.全球价值链发展新趋势下推进中国全球价值链研究的若干思考[J].全球化,2014,(12):13-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战略及其竞争优势研究”(项目号:71332007)。

作者简介:程健(1983-),男,汉族,山东省潍坊市人,对外经贸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别风险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王奎倩(1989-),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别风险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

上一篇:工地安全法律法规范文 下一篇:高中化学常见化学颜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