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21:14:52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1篇

从更长的时间尺度看,气候系统的各种观测资料都表明,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2013年9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了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报告用来自大气、海洋、冰川的多种指标从多方面证实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这些事实是在全面分析多种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确凿结论,也已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同。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各章引用文献总计超过1万篇,其中被引用的“最古老”的于1896年。这篇论文的题目是“论空气中碳酸对地面温度的影响”,作者是瑞典科学家阿伦尼乌斯。当时的科学界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称为碳酸。这篇论文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化计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温度变化的影响。这一开创性的工作进行得非常辛苦,花费了阿伦尼乌斯大约1年时间。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能带来多大幅度升温

事实上,阿伦尼乌斯这篇论文的初始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问题。这是因为,以当时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的速度来计算,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50%需要3000年时间:阿伦尼乌斯估计当时每年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只占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千分之一,并且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又有六分之五被海洋吸收,只有六分之一滞留在大气中。阿伦尼乌斯进一步计算得出,这3000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50%将引起3℃多的增温,相当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增温为每年0.001℃。因此,阿伦尼乌斯认为,尽管他的计算还存在不足之处,如由于对一些碳循环的过程缺乏定量了解导致尚不能精确给出地面温度升高的速度,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事实,这有可能影响到许多代以后的子孙后代的环境。

阿伦尼乌斯没有料到的是,后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速度远比他预测的快得多。1896年前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还不到300ppm(大约295ppm左右),一个世纪之前的1800年前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280ppm,相当于100年内增加了5%左右;而一个世纪之后的2012年,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达到了393ppm,100多年的时间内增加了30%以上。如果与工业化前的1750年相比,则在不足300年的时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增加了40%以上,这比阿伦尼乌斯所计算的3000年增加50%的速度快了近10倍。

那么,阿伦尼乌斯发表这篇论文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我们知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这种温室气体具有“温室效应”,也就是说它像玻璃温室一样,可以让太阳辐射穿透并加热温室内部,却对温室内辐射的长波具有阻挡作用,从而使温室内部保持较高的温度。虽然阿伦尼乌斯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温室效应概念的科学家,但他的这篇论文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量化计算出了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后所引起的全球温度变化幅度。促使他从事这项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释历史上冰期和间冰期循环的机制问题。现在我们知道,地球历史上存在10万年左右的冰期和间冰期循环,这主要是由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因为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决定了地球接收太阳辐射的多少,太阳辐射变化会通过各种机制引发周期为10万年左右的冰期和间冰期循环。

但阿伦尼乌斯认为,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不是引起冰期和间冰期循环的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才是冰期和间冰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当时有一种科学观点认为,冰期和间冰期之间的温度差要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至少存在50%以上的变化,但这需要相关的资料和模型来计算验证。阿伦尼乌斯计算后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下降三分之一,则全球温度将下降3℃以上;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50%,则全球温度将升高3℃以上;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00%,则全球温度将升高5℃以上。他的计算还表明,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则地球上陆地与海洋之间、赤道和温带之间、夏季和冬季之间、白天和夜晚的温差都会减小。

阿伦尼乌斯的计算结果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若以几何级数增加,则全球温度将以算术级数增加,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50%引起3℃的平均升温等同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少33%引起3℃的平均降温。据此外推,可得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一倍将引起5℃以上的平均升温,增加两倍后将引起8℃以上的平均升温。

当然,由于受观测资料和模型的限制,阿伦尼乌斯在计算中对水汽的反馈和二氧化碳的辐射效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但不管如何,他根据不完全的数据所得出的计算结果表现出了惊人的真实性。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发复杂的气候模式进行海量计算变为可能,科学家才根据气候模式计算了大气二氧化碳增加所引起的全球增温幅度,现在一般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加倍所引起的全球增温幅度为“平衡气候敏感性”,也就是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达到平衡状态后会引起的全球平均升温幅度。1967年,美国大气海洋管理局(NOAA)的科学家真锅首次使用自己所开发的全球大气辐射对流模型得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后会引起全球升温2.3℃;20世纪70年代,真锅又开发出了三维全球大气环流模式(GCM)对气候敏感性进行计算,这种三维气候模式考虑了水文要素变化的作用,如雪盖和海冰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该三维模式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了雪盖和海冰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后所计算的气候敏感性为3℃左右,稍大于根据辐射对流模型所得出的计算结果。

1979年,美国科学院委托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气象学家查尼建立了一个特别工作组对二氧化碳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进行评估,后来发表的评估报告(又被称为查尼报告)认为: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1倍会引起3℃的升温(不确定性范围为上下各1.5℃,即升温范围在1.5℃~4.5℃)。在此之后的30多年来,全球各地的科学家利用各种模型对气候敏感性进行了大量的计算。IPCC从1990年的第一次评估报告起也每次都评估气候敏感性的大小,但所有研究得出的结论基本上相差不大:1990年的IPCC第一次评估报告的评估结论是全球升温3℃(不确定性范围为上下各1.5℃,即升温范围在1.5℃~4.5℃),2013年的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给出的评估结论仍是全球升温3℃(不确定性范围为上下各1.5℃,升温范围在1.5℃~4.5℃)。

气候变暖的观测事实:全球变暖毋庸置疑

那么,观测到的气候变暖事实是怎样的呢?世界气象组织(WMO)于2014年2月5日指出,就全球陆地和海洋表面平均温度而言,2013年全球陆地与海洋平均温度比1961~1990年的平均值高0.5℃,比2001~2010年的平均值高0.03℃。2013年与2007年并列为1850年有现代气象记录以来的第六暖年。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14个年份中,有13个都出现在21世纪(1998年除外),其中2010年和2005年并列为全球气温最高的年份,比1961~1990年的平均值高0.55℃。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同时,世界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极端气候事件,这些极端气候事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都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也以来自大气、海洋、冰川的多种指标从多方面证实了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报告指出,1880~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85℃,其中2003~2012年这10年的平均气温比1850~1900年的平均气温上升了0.78℃。总之,100多年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8℃是确凿的事实,并且呈现出陆地比海洋增温快、高纬度地区增温比中低纬度地区大、冬半年增温比夏半年明显的趋势。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北极海冰、格陵兰岛及南极冰盖和各大冰川也不断消融,大面积的冰川融化及海水热膨胀使全球海平面的平均值以每年3毫米左右的速度不断上升,这一速度大约是20世纪海平面上升速度的两倍。

我国的气候变化趋势与全球较为一致。根据中国气象局的《2013年中国气候公报》,2013年我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6℃,较2012年偏高0.8℃,为1961年以来的第四暖年。

气候变暖的原因:人类活动是主要影响因素

现在我们反过来看另一个问题:观测到的气候变暖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我们已经知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会引起全球温度的升高,但影响全球温度变化的因子并不只有二氧化碳浓度这一项。人类在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同时,还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具有降温作用的气溶胶。气溶胶一方面将太阳辐射直接反射回去,另一方面作为云的凝结核导致云的反射率增加,这都能起到降低地表气温的作用。例如,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云气溶胶具有降温作用,多种记录也显示了大规模火山喷发与紧接着的第二年夏天的低温和中纬度地区农作物减产之间存在经验关系。1991年夏天菲律宾的皮纳图博火山喷发造成接下来的两三年内全球地表气温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直到1995年全球地表平均气温才恢复上升。此外,还有很多自然因素也会影响全球温度的变化,如太阳活动的变化、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的变化等。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评估了1951年以来各种因素对气候变化的作用,评估结论认为:1951~2010年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产生的增温作用可能为0.5℃~1.3℃;包括气溶胶降温效应在内的其他人为作用的贡献可能为-0.6℃~0.1℃;气候变化自然因素的贡献很小,大约为-0.1℃~0.1℃;因此,综合来看,所评估的这些自然和人为因子的贡献与这一时期所观测到的约0.6℃~0.7℃的全球变暖幅度是非常一致的。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1951~2010年温室气体产生的温室效应造成的地球升温幅度在0.9℃左右,气溶胶及其他人为作用造成的降温幅度在-0.25℃左右,其他自然因素对这一时期气候变化的贡献基本上为0,所以最终计算下来,1951年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是增温0.65℃左右。因此,IPCC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给出了一条重要的结论:人类活动极可能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半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这里的“极可能”指的是信度水平超过95%)。或者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类活动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半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结论的可靠性水平超过了95%。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人类活动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半以上的全球气候变暖”,那么我们犯错误的可能性低于5%。

当然,这里所说的90%以上或95%以上都指的是信度水平,即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结论的可靠程度;不能将其理解为“全球气候变暖的90%以上或95%以上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也就是说,在90%以上的信度水平下,如果我们相信“人类活动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结论,我们犯错误的可能性将不超过10%。这里有个小笑话可以帮我们理解90%以上的可能性和90%百分比的区别:一位病人在上手术台之前非常紧张,他对医生说:“我听说这种手术失败的可能性在90%以上。”医生说:“你不应该紧张,我应该恭喜你:我之前做的9个手术都失败了。”换而言之,如果90%是百分比,那么这位病人确实应该高兴,但这个90%是可能性,也就是说,第10次手术失败的可能性仍然是90%以上。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突破400 ppm之后

观测事实、科学分析和模式研究都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增加主要是由于化石燃料燃烧、毁林及生物质燃烧、化肥施用、各种工业过程等人类活动造成的。自1750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通过化石燃料燃烧等方式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累积量约为2万亿吨,其中大气累积了8794亿吨,海洋吸收了5679亿吨,自然陆地生态系统累积了5862亿吨。也就是说,其中约有45%被海洋和陆地生物圈吸收,约有55%留存在大气中,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2013年5月9日,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称夏威夷莫纳罗亚山观测站所观测到的二氧化碳日均浓度数据为400.03ppm。同年5月14日,世界气象组织也消息称该组织全球大气监测网多个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日均浓度已超过400ppm。我国青海省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也测得了超过400ppm的二氧化碳浓度数据。

全球各地所测得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再一次向人们敲响了气候变化的警钟。当然,上述观测到的400ppm这一数值并不是年平均值,2012年的全球平均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值为393.1ppm,比工业化革命前(1750年)增加了41%,比2011年增加了2.2ppm,高于2010~2011年的平均增量(约2ppm/年)和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增量(约1.5ppm/年)。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也指出,当前主要温室气体的浓度是过去80万年以来最高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速度也是过去2.2万年以来最快的。根据当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速度计算,2015年或2016年全球平均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就会超过400ppm。

未来全球平均温度还将继续上升。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指出:与1986~2005年相比,2016~2035年全球平均表面温度可能升高0.3℃~0.7℃;2081~2100年可能升高0.3℃~4.8℃。

应对气候变化,时不我待。

相关链接2

IPCC评估报告编写背景知识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联合建立,其目的是对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相关科学、技术、社会经济领域公开发表的成果进行评估,为国际社会采取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提供科技支持。迄今为止,IPCC的4次评估报告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建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机制、采取应对行动最重要的科学基础。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2篇

十多年前“气候变化”这个概念刚提出时,科学界便有人士提出质疑,认为世界各地气候差异巨大,并不存在“全球气候”,也不存在“全球气温”,因而也谈不上“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地历史上都有气候变迁,有变暖时,也有变冷时,应是自然力量之域,为人力所不及。只不过是,与“全球气候变暖”这一强大的世界舆论相比,这些异见的影响力显得很小。但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结束不久,全球气候突变,但不是变暖,而是出现数十年一遇之奇寒。从中国北方到俄罗斯,再到西欧和北美,一派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于是又有科学家称,地球不但没有变暖,而是正在进入一个“小冰河期”。

到底有没有“全球气候”,到底地球是变暖还是变冷,对于科学界相关人士而言,无疑是一个科学问题,但对于一般人而言,则涉及一个重要的知识论问题。中国文化道统中,有关知识的论述多集中在知识来源上,如孔子的“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宋学的“格物致知,物格而知至”,而像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这样涉及知识质量问题的论述相对较少。

欧洲早期的人文主义者中,有 “知识层次”之说,诗人但丁对其有过专门论述,认为人的知识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简单地“相信”(believing),无论是听来的,还是读来的,只要是简单地接受,皆属这一层次的知识。这是人类特有的知识,但在知识论上,却也是最低级的知识,其他较高级些的动物无此类知识。

第二个层次是“理解”(under-standing),包括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分析和综合、衡量与计算等。这一层次的知识并不是人类独有的,其他所有较高级的动物都具有这一层次的知识。正是在这个层次上,人类又“重新赶上”了其他较高级动物,二者的知识只有量的差异,没有质的区别。第三个层次是“理性”(reason),相当于中国古人讲的“明德”,是人类特有的知识,正是在这个层次上,人真正地超越了其他所有动物。“理性”是人类最高级的知识,是人类创造力和文明进步的源泉。

“知识层次”之说与权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因而,即便是在西方世界,这一知识论也是长期处于“潜伏”状态,通常很少有人提及。但人类文明进程本身的确包含着这样一个内在的矛盾,一个典型的“二律背反”命题。早在18世纪末,欧洲工业化方值萌芽之时,德国诗人席勒(1759~1805)便指出,大机器和机械化将使人本身“零件化”和“碎片化”,有丧失完整的知识和“理性”的危险,最终可能会安于“丢失灵魂”的“堕落状态”。简单地说,人类社会进步要求更细的分工,更专门化教育和知识,而专门化的真正含义是“对很少的知识知道得很多”。于是,人类的知识构成中,简单地“相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而这一层次的知识越多,距“理性”就越远。

事实上,在气候变化问题上,中国还是有发言权的,因为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完备之国家,如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所言:“自周共和行政以下,明白有年可稽,自鲁隐公元年以下,明白有月日可详。”1972年1月,气象学家竺可桢在《考古学报》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收录于《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这篇论文对中国史籍中有关自然现象的观察记录进行归纳和综合,用图表显示了中国历史上长期的气候变动情况,表明汉代和唐代是相对高温期,而中间的魏晋南北朝则处于相对低温期。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3篇

最近这几年,大家觉得天气一下子就变热了,原本凉爽的秋天现在几乎要到10月下旬才开始,8月份最热的天居然达到了40度以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人类自己惹的祸。

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潜在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例如随着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导致植物生长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但是与正面影响相比,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将更为巨大和深远。

主要危害有以下几条:

(1)低地被淹:(2)海岸被冲蚀(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4)地下水位升高。全球变暖对人类有很大危害,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首先是人类要树立环保意识,在没有这种意识的前提下做什么都是无用的。

第一,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来看主要是臭氧层空洞所造成的,那么人类就应该减少使用破坏臭氧层的化学物品。

第二,就是多植树造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让自然的天平更加倾向大自然。

第三,减少使用污染环境的燃料,提倡使用绿色燃料,例如酒精汽油等。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4篇

这个冬天的北半球,久久不退的猛烈寒潮,让人们想起了5年前上映的美国大片《后天》。

在这部带有预言色彩的电影中,温室效应导致两极冰盖消融,水温和盐分的改变引发了洋流和气流循环的变化,最终使中高纬度地区进入了新的冰川时代。美国被全部冰冻,政府不得不带领民众退往仍然温暖的墨西哥。

虽然曾有人以这个情节类比2008年的冰冻灾害,但最近三个月的北半球,看起来与电影中的场景更为相似。

除了俄罗斯远东至美国阿拉斯加和加拿大东部气温偏高以外,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几乎所有地区都受到罕见的寒潮和降雪袭击。这只散发着凛凛寒气的巨臂,甚至还伸向了孟加拉、印度、尼泊尔和巴基斯坦。

据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初步统计,在这次寒潮中,欧洲至少有136人死亡,亚洲死亡377人,北美洲死亡21人。

就在几个月前,当各国领导人为了遏制全球变暖而在哥本哈根争论不休时,人们似乎很少提及一个事实:最近10余年全球气候变暖趋缓。

而令中国人记忆犹新的是,2004年至2005年、2008年以及最近的这个冬天,已有三次寒冷天气事件发生。

下―个冬天,是冷是暖?

各地频现历史极限低温

1月14日,国家气候中心召开“北半球极端冷事件及我国冬季气候预测技术研讨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作了《全球变暖趋势是否已经停止或逆转》的专题报告,结论是即便寒潮肆虐,全球变暖趋势仍将持续。

而此前,对于全球变暖趋势的质疑已随着寒潮席卷世界各国。

2009年10月31日起的两天内,中国北方地区出现明显雨雪天气。而早在10月中旬,同处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一些国家已提前进入冬季,许多国家多次遭遇寒流和暴风雪袭击,一年中最早的降雪纪录不断被刷新。

随后,中国jE方部分地区也开始冲刺历史最低气温纪录。到20lO年1月中旬,华北等地共25个气象监测站日最低气温跌破历史极值。

从国家气候中心“2009年12月1日至20lO年1月13日出现超历史极值低温事件的站点分布图”上可以看到,这些出现历史最低气温的观测点西至内蒙古西部,北至黑龙江西北部,东到黑龙江国界线,向南集中在京津冀地区。

再向西,虽然新疆没有出现如此极端的低气温,却暴雪连绵。2009年12月30日至1月10日,北疆地区有11个气象站1月上旬降水量已突破历史上的1月降水量极值。有8个气象站最大积雪深度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低温和风暴遍布与中国纬度相似的各国。2009年12月中下旬,德国巴伐利亚达到零下33.6℃,创欧洲有记录以来的最低值。2009年12月中下旬,欧洲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50厘米,历史罕见。20lO年1月4日,韩国首尔的积雪深度超过28厘米,为1937年有记录以来之最。

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美国东部降暴雪,华盛顿地区积雪达61厘米,创下1932年12月以来之最。雪被覆盖白宫,―如科幻大片中的景象。

俄罗斯气象界再次提出了“冰河理论”。以俄罗斯科学院普尔科夫主天文台的阿布萨马托夫博士为首的科学家们认为,由于太阳活跃度减弱等原因,释放到地球的能量正在减少。这恰恰是过去几次地球冰河期的主因之一。因此,未来lOO年地球的气温趋势并非变暖而是变冷。

“冰河理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提出,不过―直不敌“变暖理论”。

主流态度仍坚持变暖趋势

随着大范围寒潮的加剧,“冰河理论”以及其他反对“变暖理论”的说法纷纷出现在各种专业刊物上。中国国家气象局的一些专家也认为,如果采用更长的“时间尺度”,最近一些年来的变暖趋势并非异常,比如根据史书、树轮、岩层等推算的汉朝气温,就比现在更温暖。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局里要求我做这样一个报告。”丁一汇告诉《望东方周刊》。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中国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第一小组组长。该小组的任务就是在哥本哈根这样的谈判中为中国政府提供气候领域的专业咨询。

在这次兼具答疑解惑和统一思想功用的报告之后,由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副主任及多个处室负责人署名的文章出现在国家气候中心网站上,对今年冬天的低温降雪原因进行了解释。

根据分析,它“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其成因是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发生异常,导致北半球北极涛动长期处于负位相,使西伯利亚高压异常偏强最终引导极地冷空气南下所形成的,是多种时间尺度的因子共同影响的结果”。

“北极涛动”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之间气压此消彼涨的现象。如果北极地区处于高压、中纬度低压,就是负位相,冷空气受到高压压迫就不断向中纬度扩散。

丁一汇的分析是,从本世纪初开始,北极涛动的正位相开始逐步减弱,即极地气压逐步升高,冷空气因此开始向南蔓延。到今年冬天突然出现负位相,致使极地冷空气大举南下。

“北极上空气压的变化是由平流层爆发引起的。”他解释说,北极上空的平流层在2009年11月初和12月初曾出现两次爆发性升温,产生的高压压迫冷空气流向纬度偏低地区。造成了北半球的大范围降温和暴风雪。

丁一汇表示,对于今年冬天北极上空平流层突发变化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

中国主流的气象专家们认为,虽然自1998年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有停止继续上升的现象,但温度曲线仍在一个较高平台上波动。“jE半球寒潮暴雪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并不意味着全球地表温度已经或即将停止上升,在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的情况下,未来一定时期气温仍将上升。”

1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新德里的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基础四国”部长级协调会上再次强调,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目前全球气候正在变暖,而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毫无节制的温室气体排放。他说,这是主流的观点,但也有别的看法,中国持开放态度。

用模型预测天气

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副主任宗志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根据预测,2月天气将回归正常,甚至可能偏暖。“究竟是冷是暖,需要根据整个冬天的气温来衡量。”

他说,像暴雪这样的天气,一般由10天之内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完成。以目前中国国家气象部门的能力有相当把握。“我有朋友1月3日要来北京,我就跟他说,恐怕这几天要有强降雪影响航班。”

目前对中短期天气预报主要使用数

值预报法。宗志平说,就是用符合流体力学和热力学等规律的模型来预测天气,“在我们的上方比如蒙古国有一个冷气团,我们输入相关信息,就得出它移动的速度、方向。”在这种情况下,输入模型的数据就十分重要。

而在国家气候中心方面,2005年投入运行的“动力气候模式预测业务系统”为短期气候预报提供主要支持。

它的核心是一系列遵守动量、能量、质量规律的基本方程,要素包括地球半径,地理纬度、大气压、空气的定压比热、水汽凝结量、温度、地理位势等等。与数字天气预报一样,初值和一些以气候观测数据为依据的系数非常重要。

与气象观测相比,气候观测需要更大的“时间尺度”和全球范围的观测数据支撑,因而更难把握。

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曾评价说,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要求相比,中国气候系统观测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对一些重要的气候变量还没有进行观测,不少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还缺少气候观测数据,因而研究中国的气候变化缺乏必要依据。

一个例子是,南、北极一直是国际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观测点。而中国受客观条件限制,并不能掌握这些地区长期的精确数据。而对国内也缺乏相当长历史时期的有效观测。

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国家共享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但遗憾的是,支持全球变暖的观测数据和相关研究在这个冬天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被质疑的报告

目前,判断全球变暖的依据,主要来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1990年那次史诗性的评估。

当时包括丁一汇在内的近千名各国科学家形成了第一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作为中国气象界顶级的专家,丁一汇后来又以第一小组副主席、主席、合著人等身份参与了其后的三份IPCC报告。

此前,人们一直认为气候变化是由自然因素导致的。然而1992年公布的第一份《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宣布,持续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将导致气候变化。

虽然IPCC表示,评估报告力求确保平衡地反映现有各种观点,但是其后几乎每隔6年一次的连续三份《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一直强调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不过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已有一些国家的媒体指责,IPCC在发现模型中出现气温下滑的趋势后,在报告中将相关数据全部删除。而IPCC刚刚在1月20日承认,第四份报告中对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速度的表述等5处有误。

这份2007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报告宣布,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完全消失。按照IPCC的模型和数据重新计算显示,这个时间可能应该是2350年。当年同获诺奖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也一直致力于“变暖理论”。

在这个空前寒冷的冬天来临之前,对于IPCC报告的质疑正变得活跃。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古气候学家迈克尔・曼的“曲棍球棒图”一直是“变暖”的核心依据:它在计算了过去lOOO年的情况后,显示气温在20世纪末达到顶峰。但美国国家科学院统计学委员会的小组已经宣布,他的方法并不符合一般数学原则。

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英国气候研究中心主任菲尔・琼斯的电子邮件因被窃而曝光后,人们发现这位“变暖理论”的主导者为了证实“曲棍球棒图”的曲线“翘尾”正确,指示其助手对气候变化数据进行“修正”。他们不仅放大有利于证明气候变暖的数据,还将古树年轮中显示地球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变暖的数据进行删除和掩盖。

英美科学家主导的IPCC报告、“变暖理论”与戈尔拥有的碳交易公司一起,被人们冠以“阴谋论”头衔。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科学家都认为,其最终目的是遏制发展中国家。

本刊记者了解到,在第四份IPCC报告时,直接参与编写的中国科学家已经由1990年的9人上升到28人。但--即使在中国人曾担任副主席、主席的第一小组负责的报告中,只有不到1(30篇中国内地学者的论文被引用,仅占引用参考文献总数的1%。

2009年11月,寒潮刚刚来临时,中国气候中心副主任罗勇曾这样谈到中国人在IPCC的位置:“目前在气候变化领域,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被引用的成果更少,同时缺少自己能得到公认的观测数据。”

不过,即使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到来后,“变冷派”也没有足够新证据说服主流气象学界和公众。3个月来对“变暖派”的最大质疑仍来自IPCC不断爆出的丑闻,而不是新的科学根据。“依据”,这也是“变暖派”目前最为缺乏的。

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说,“不能简单地将近期北半球频发的寒潮、暴雪事件与全球气候变暖联系起来。把某一年或几年的异常寒冷、暴雪事件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如同把某一年或几年的异常暖热事件归结于全球气候变暖一样,片面而缺乏科学依据。”

这个有点饶舌的说法,意思是说寒潮恐怕什么都不代表――既不代表变暖,也不代表变暖减缓。

而宗志平说,近几个月来中国的很多地区气温仍然偏高。整个冬季结束后,很有可能显示这仍是一个“暧冬”。

看起来,在全球变暖情况下的极端气候事件,是目前对今冬寒潮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但是一些科学家也认为,今后北极冷空气将在冬季不断南下。这样人们在夏季遭受洪水、飓风袭击之后,冬天也无法安逸。

不过无论是哪种猜测,都需要在更长的时间加以印证。也许在若干年后人们回顾往事时,才会认可发生在今年冬天的暴雪寒潮,是地球某个气候阶段的开端。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5篇

――Mark Cane

在神秘的“全球变暖间断”现象持续了长达16年之后,科学家有望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个气候科学的最大谜团于1997年末开始出现,当时并没有人发现这一点。

1997年末,吹过太平洋的热带信风出现了微妙的减弱。通常情况下,这些信风将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印度尼西亚。随着信风的减弱,温暖的海水向南美洲流动,形成壮观的厄尔尼诺现象。1998年,全球平均温度创历史新高。在此之后,全球变暖停止。

全球变暖间断

目前,科学家正全力探究“全球变暖间断”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认为太阳、火山甚至污染可能是罪魁祸首,但最新研究指出,解释这种异常现象的关键是海洋。最大“嫌疑对象”是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其将大量来自海洋的热量输送至大气中――这已足够使赤道太平洋进入一个持续很久的低温状态,也抑制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气候学家Kevin Trenberth说:“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引发了太平洋地区的一系列变化,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间断’的开始。”根据这一理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热带太平洋地区将从目前的寒冷状态“走出来”。

鲜明对比

一张全球大气层气温图清晰地显示了“间断”的存在,这与之前预测的全球气温在过去20年快速变暖的结果相矛盾。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在2013~2014年度评测前进行过一次模拟,结果显示,全球气温在1988年至2012年间,以平均每十年0.21摄氏度的幅度增长。相反,由埃克赛特市英国气象局和英国诺维奇市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观测到的同一阶段气候变暖数据仅有每十年0.04摄氏度的增长。

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是自然可变性。正如每日气温会有冷暖变化一样,气候波动也会使全球气温冷暖无常,这种影响会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过往的气候数据证明了一些热浪和寒流的存在,它们自古有之,且气候模型暗示,两者中的任意一种均可以在由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暖过程中发生。

但是,IPCC的气候模拟没有将这种特殊的“间断”影响考虑进去,这导致许多研究者对气候变暖表示怀疑。一些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与IPCC的结论刚好相反,他们认为气候模型过高估计了温室气体的影响,未来的气候变暖并不会如模型预测的那般严重,因此不必要感到恐惧。

其他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与长期气温趋势相违背,且古气候数据也不能通过直接延伸当前气候数据来代表。此外,许多研究者警告说,评估模型是基于相对短期的气候变化数据,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气候科学家Susan Solomon说:“如果你对全球气候变化感兴趣,那么你必须将研究的时间范围扩大到50年至100年才可以。”

忽冷忽热

在“间断”发生前,赤道太平洋的温度经历了不寻常的上升。这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结果。该现象从1997年持续到1998年,导致全球各地出现各种极端天气现象――从智利洪水到美国干旱,再到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但厄尔尼诺现象很快就消散了――和它的突然爆发一样迅速。到1998年年底,厄尔尼诺现象的反效应拉尼娜现象出现,席卷着寒冷的海水回流到赤道太平洋。更重要的是,这一回流现象导致整个东太平洋的水温回冷,其效果或多或少一直持续到今天。

海水温度的波动被称作拉马德雷现象(PDO),这种现象或许是解开“间断”谜团的关键。PDO每隔15~30年循环一次,处于正位相阶段时会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在接下来几十年中将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量散发出来。

此后该地区会变冷,并进入负位相阶段形成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将赤道深海中的冷海水带到表层,导致气候变冷。研究者早在1997年便发现了PDO模式,但直到最近才开始了解它是如何与大范围的海水洋流模式相融合及其对解释“间断”的意义。

2011年,NCAR的Gerald Meehl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成功将一个PDO模型嵌入到全球气候模型中,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中断了10年。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最新“间断”中所记录的海洋温度数据解释了原因:在一项后续研究中,NCAR研究者证明自1998年后,有更多热量流入海底,这有助于避免大气温度的升高。在第三篇论文中,该团队使用电脑模型记录了该过程的另一个方面:当PDO转为正相位时会使得表层海水和大气的温度升高,导致持续数十年的快速全球变暖。

去年,加州拉荷亚市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Shang-Ping Xie和Yu Kosaka取得了一个关键的突破性进展。两人另辟蹊径,利用近几十年实际的表层海水温度设计出一个赤道东太平洋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观察世界其他地区的气温变化。他们的模型不仅重造了全球气温中的“间断”,还再现了一些受“间断”影响而生成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气候趋势,包括许多地区的气候变暖和北方更加严寒的冬天。

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气候模拟和分析中心气候模型分析师John Fyfe说:“当见到这篇论文时,我受到了极大启发。”但他认为该模型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Fyfe补充道:“该模型没有回答是什么导致了热带冷却现象。”

同样供职于NCAR的Trenberth和John Fasullo专门研究冷却现象的成因,他们将风向和海洋数据一并考虑在内,解释该模型的成因。他们的研究详细解释了热带信风是如何与拉尼亚现象一道使热带海水向西流动,并最终沉入深海。这一过程同时会使东赤道区域海底较冷的海水向表层海水流动。

在极端条件下,例如1988年的拉尼亚现象,这一过程可能会促使PDO进入负位相阶段。一项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也证明了Trenberth等人的结论:“二战”后的几十年经历了一个气温较低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正好处于PDO的负位相阶段。此后,地球气温在1976年至1998年之间经历了一次大幅度升温,而这一时期又正好处于PDO的正位相阶段。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全球变暖;影响;水安全;流域综合规划

一、引言

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其中二氧化碳浓度值从工业化前的约280ml/m3增加到2005年的379ml/m3,甲烷浓度值从工业化前的约增加到2005年的氧化亚氮浓度从工业化前的约270x.增加到2005年的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全球气温的显著上升及降水空间分布的改变方面。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的系列报告表明,在20世纪的100年中,全球地面空气温度平均上升了0.4℃~0.8℃,根据不同的气候情景模拟估计未来100年中.全球平均温度将上升1.4℃~5.8℃。在过去的100年中,由于气温升高导致海洋热膨胀和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了1~2mm.预计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9~88mm。虽然在这些认识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确定性.但国际社会已经对气候变化的现实和它未来的趋势达成共识。

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社会经济系统具有深远的影响。水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领域之一.我们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认真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水安全的影响.并在目前正在开展的新一轮的流域综合规划中充分地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提出科学的和可持续发展的流域综合规划

二、气候变暖对我国水安全的影响

水是自然界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一种物质。水安全一般指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全球气候变暖将可能加快全球的水文循环.导致蒸散发和降雨等要素在强度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变化。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包括:一是水资源量和时空分布的变化;二是极端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量级和频次可能加强.导致一些地区洪水频繁,另外一些地区出现大范围长时间的高温干旱;三是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积雪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对沿海水利工程和社会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四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次生水生态环境问题,等等。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的水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在未来气候变暖背景下,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

1.气候变化对防洪安全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在所有自然灾害中,水旱灾害的损失约占71%。在水旱灾害中,洪水常因发生急、量级大、来势猛而带来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始终是我国的一大心腹之患。近10年来,我国洪水灾害表现出一些新特点。一是流域性大洪水频发。如1998、1999年长江大洪水、1998年松花江大水.2005年西江流域性大洪水,2003、2007年淮河全流域性大洪水,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二是极端暴雨现象明显增加。如2007年重庆、济南等城市发生雨,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三是超强台风频繁出现。如近年来多次出现16级以上台风,2006年的4号和8号台风,均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这些洪水新特点的出现,不得不考虑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系。

首先.气候变暖将可能增加气候极端事件的频率。Trenberth指出,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会使地表蒸发加剧,大气保持水分的能力增强,这意味着大气中水分可能增加。地面蒸发能力增强,将更易发生干旱,同时为了与蒸发相平衡,降水也将增加,从而更易发生洪涝灾害。

《气候变化中国国家报告》指出,气候变暖不仅代表气候平均值的变化.还包括变化幅度或距平值的变化。这两种变化都会使小概率天气与气候事件出现的概率增加,也会使原来未曾出现的天气气候事件出现。气温平均值的增加会使更暖的天气与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增加.而使更冷的天气与气候事件频率减少。因而,随着地球变暖导致较高的蒸发和降水速率.高温、风暴等极端事件将变得更为频繁,而寒冷极端事件将会减少。另一方面,更多的降水将发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因而降水的强度将增加。

我国科学家利用近百年资料和分辨率较高的区域气候模式对极端天气事件进行的分析和模拟表明.温室效应将使中国区域的日最高和最低气温明显升高。模拟得到的年平均日最高气温的显著增加区基本位于中国南部,而最低气温在黄河以北和长江以南的增加更显著。全球变暖将会导致低层空气明显变暖.相应的高温热浪及其引发的干旱事件频次会增加、范周会扩大。极端强降雨是冷暖空气相遇产生的,低层空气变暖.大气不稳定,容易产生对流上升运动,有冷空气侵袭时能量释放加剧,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因此,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在中国地区强降水事件的出现频次继续增加。南方部分地区大雨日数将有显著增加。特别是福建和江西西部,以及西南的贵州、四川、云南部分地区,表明这里未来暴雨天气会增多,气候有恶化趋势。预测也表明将来台风强度将增加,我国将可能面临更强台风的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干旱区的面积也可能会扩大,干旱强度加剧。

其次,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未来50年中国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预计到202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将增加2%~3%,到2050年可能增加5%~7%。其中东南沿海增幅最大。全国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将增加区域暴雨频次和量级的可能性。全球气候变暖还可能导致发生台风和风暴潮等灾害的几率增大,造成海岸侵蚀及致灾程度加重。

此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每年上升了1.4~3.2mm,根据预测分析,受全球继续变暖的影响,我国海平面继续上升.到2050年约上升12~50cm,珠江、长江、黄河三角洲附近海面上升9-107cm。海平面上升将导致许多海岸区遭受洪水泛滥的机会增大、遭受风暴潮影响的程度加重,将严重影响沿海地区的防洪形势。

2.气候变化对供水安全的影响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415亿m3.人均水资源量2185m3,不足世界人均的1/4,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十分不均,生活和生产用水方式不合理.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一是饮水不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根据水利部和卫生部的联合调查,截止到“十五”末。我国农村还有3.2亿人口因水源、水质等问题存在严重饮水不安全问题。二是城市缺水现象严重。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座存在不同程度缺水.其中108座严重缺水。由于城市取水能力强,城市缺水的影响在经济损失上反映较轻,更主要反映在城市的水环境上。一方面严重超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侵入,地下水水质污染等一系列次生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北方城市河湖严重缺水,水质严重恶化,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也降低了城市的品位。三是缺水导致农业旱灾范围广、损失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年均受害面积4.07亿亩(0.27亿hm2),因旱每年减少粮食245亿kg,占粮食总产量的5%左右。

全球气候变化进一步恶化了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特别是近20多年来.北方地区尤其是海河和辽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最为突出。20世纪80年代.华北地区持续偏旱.京津地区、海滦河流域、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0%~15%进入90年代。干旱区继续向西南方向扩展。

黄河中上游地区(陕甘宁)、汉江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1990-1998年9年的平均年降水量偏少约5%~10%,黄河利津以上同期平均来水量估计偏少32%。根据我国水资源第二次评价的初步结果表明,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相比.近20多年海河、黄河、淮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分别减少25%、10.1%和8.7%。北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期的出现,以及黄河、淮河、海河和汉江同时遭遇枯水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这种变化趋势是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和各种变化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但气候变化对我国区域水资源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有关研究表明,在黄河的中游地区.气候变化对径流减少的贡献率约为35%~40%。

我国“十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中.采用英国Hadley中心的RCM—PRECIS 50km×50km—SRES A2、B2气候情景,研究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水资源的脆弱性和供需矛盾等。研究表明未来气候变化将对中国水资源产生较大的影响:一是未来50~100年.全同多年平均径流量在北方地区,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可能明显减少,在南方的湖北、湖南等部分省份可能有所增加,这表明气候变化将可能增加中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几率。二是未来50~100年,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不容乐观,特别是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的人均水资源短缺矛盾可能加剧。三是中国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最脆弱的地区为海河、滦河流域,其次为淮河、黄河流域,而整个内陆河地区由于干旱少雨非常脆弱。

3.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

由于干旱缺水和不合理的用水方式,河道断流、河床萎缩、土地荒漠化、地下水超采、湿地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流域河道水体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根据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土流失普查结果.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是356万km2。占国土面积的37%,每年江河流失的表土50亿t。更严重的是,现在每年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1.5万km2.而且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造成了江河湖库的淤积。l980年全同废污水排放量239亿m3.而2002-2006年的排放量分别为640亿、680亿、693亿、7l7亿和725亿m3,.造成江河污染非常严重。1980年江河监测结果是超Ⅲ类水以上占整个评价江河河段的l3%,2004年是41%。太湖、海河、淮河劣于Ⅳ类的河长占70%.其中劣于V类占河长近50%。目前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约2/3是因为水质性问题导致的全球变暖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一是湿地减少。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河流断流现象频发,湖泊萎缩,水库蓄水减少,湿地功能下降。二是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一系列沿海水生态环境问题,如海岸滩涂湿地遭到破坏,河口盐水入侵影响河口地区的淡水资源供给(如近几年不得不进行的珠江远距离调水压咸补淡).沿海土地盐渍化加剧,等。三是气候变暖和社会经济发展将可能进一步加剧北方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地下水的超采量将进一步增加,而地下水超采带来的水生态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四是南于气候变化引起的雨降水增加.可能导致我国西南和中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加剧:而由于北方降水减少、温度升高、蒸发增加等因素,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可能加快发展:在东北地区.南于冻土退缩造成植被分布和类型的变化,也将加速水土侵蚀,甚至造成土地的沙漠化。五是气候变暖引起的降水量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水质的好坏.特别是我闰北方地区由于径流的减少,若不加强防污治理,水质问题将进一步恶化。

三、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应考虑的气候变化问题

2007年1月5日.国务院召开专门会议,全面启动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回良玉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水利部对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关于开展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的意见》。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将转变以往流域综合规划以重大工程论证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河流健康,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规划修编的主线。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统筹协调好流域兴利与除害、开发与保护、整体与局部、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安排好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等各项任务,规范和加强政府对流域涉水涉河事务的社会管理,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减轻洪、涝、旱等灾害损失.促进社会的和谐及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一轮流域综合规划的修编过程中,要系统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流域下垫面改变.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对流域洪水、干旱、水资源、生态与环境以及河流情势的影响,认真研究流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所面临的重大水问题。在修编过程中,要着重研究以下问题:

(1)各流域各地区极值暴雨频率和强度变化,在规划防洪工程时要考虑这种变化:

(2)存沿海地区防洪防台规划中.要考虑强风暴潮频次和强度的变化:

(3)在沿海地区防洪工程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河口地区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要考虑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的影响;

(4)在农业用水安全规划中,要考虑高温、热浪和干旱发生的频率、范围和强度的变化:

(5)在制定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上限时.要考虑气候变化引起的各流域水资源量及其分布的变化,特别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的变化:

(6)要综合考虑来水、用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研究各流域和功能区水资源影响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及其对维持河流健康、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要从维系河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研究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性指标,或称之为保障流域可持续发展不可逾越的底线或红线,即阈值问题:

(7)在生态环境用水规划方面,要充分考虑水资源量的变化、高温天气等引起的水质变化和生态用水的增加,并考虑功能区划要求,确定如流域或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上限和河流河段允许纳污量;

(8)研究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定量分析,以在规划中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9)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水安全影响对策

四、结语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7篇

——低碳生活

在最近几年,全球的气候,一下子变暖了许多。秋天要等到10月份才到,夏天4月份就开始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原来,是人类自己闯的祸。

21世纪,人类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使我们的地球逐渐变成一个热球。也就是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暖主要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二氧化碳,汽车尾气和工厂废气造成的。二氧化碳。现在全球汽车越来越多,地球也就越来越糟。我们周围的环境越来越恶劣。

二是家庭电器,夏天天气炎热,在家吹空调成了人们的一大爱好之一。可是空调会向外排放大量的甲烷气体,还会浪费电。所以要尽量少用空调或不用空调。

最后一点是:保护水资源。在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是水,可是能喝的却只有百分之二是淡水。动物和植物都需要淡水。动物的生物链严重破坏。水成了问题,人们就大量开发矿物质,燃烧出了C02气体严重破坏臭氧层。南极和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洞。这样下来的话,人类的生活会受到严重的破坏。

这样下去,太阳就会直直射入南北极,冰川就会融化。然后,陆地变少,人类也就少了。如果我们不保护,总有一天我们人类会从这个星球上消失的。我们可以从低碳开始:一、少买衣服,二、不吃牛排,三、要住小房子,四、绿色出行,这几个方面做起。然我们共创美好的家园吧!

坪山中心小学

五(2)班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功利化 生态伦理 女性伦理 人文学科

基金项目:天津市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TJWW12-023);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英国小说中的都市文化困境研究”,项目批准号:11BWW045

麦克尤恩第十一部长篇小说《追日》被批评家Richard Kerridge 认为是第一部由著名作家撰写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小说,受到广泛关注。[1]《追日》以全球气候变暖,人类开发可持续清洁能源为宏观背景,除探讨迈克尔・别尔德的情感和学术生活之外,还表现了伊恩・麦克尤恩对于生态与女性的关注。《追日》中别尔德不遵守其伦理道德定位,深陷多种伦理道德困境,本文主要对其扭曲的生态伦理与淡薄的女性伦理展开讨论。但本文并不是对其品质进行批评或盖棺定论,而是试图揭示麦克尤恩对当代社会都市精英扭曲伦理观的暴露,对社会道德丧失的讽刺。

一、生态伦理

《追日》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背景,发表环境并不寻常。2007年IPCC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又一次确认气候变化是存在的;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基本上是有害的;亟须紧急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2009年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把全球气候变暖的话题推向了高潮。[3]《追日》以气候变化为线索,体现作者高度关注时事,关注生态,关注自然。而小说中人物的所作所为,又体现出大众对生态与自然的错误理解。书中所截取的别尔德的近十年的人生轨迹恰好平行于人们对待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度变化路线:从怀疑到相信,再到质疑。

(一)北极科考(2000年)

别尔德的两次远距离出差,一次北极,一次新墨西哥州沙漠,都是人迹罕至距离文明道德约束力较远的地方。麦克尤恩说,“这部小说开始于一个冰冻的峡湾”,[4]他自身的北极经历为小说这次北极科考奠定了可信的基础。最初,“对于气候变化,别尔德半信半疑”,[5]18对于灾难说与末日说“他无动于衷”。[5]18当时的他正在考虑自己即将结束的婚姻,为躲避帕特丽斯的冷漠以及汤姆的纠缠而出差北极。他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因在能源中心的工作与气候问题有直接利益关系而开始接触自然。

这次荒唐的科考,“别尔德居然是混在这一堆热忱的艺术家里唯一的科学家”,[5]77“别尔德每天都要在船外呆两三个钟头,跟别人一起无所事事地闲逛”,[5]90科考价值极其有限。这群关心气候变化的理想主义艺术家,具有模糊的生态关怀意识, 试图以冰雕舞蹈等艺术形式传播气候变暖问题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局面,却狭隘地只作表面文章,没有承担保护生态自然所想要求的责任与义务,无法催生出有实际价值的保护方案。

“生态伦理所处理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6]北极科考中的更衣室就是麦克尤恩塑造的整个生态的一个缩影。在小小的更衣室中,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文明与自然的关系都呈现失衡恶化状态。更衣室内的装备如同整个地球的有限资源,这群考察人员则代表疯狂掠夺自然资源的人类。更衣室的混乱暗指整个社会的秩序道德的沦丧,而对资源的疯狂抢夺使得众人陷入资源不足、资源遭到破坏的生态困境。令人惊奇的是,别尔德自身虽然也是更衣室混乱的创造者之一,但是他关注到了这场资源的争夺战,“更衣室的丢人行径又怎么解释呢?显然,这是一个关乎人性的问题”。[5]100叙述由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一人称,将读者拉入思考阵营,“我们能从中学到点什么呢”?[5]100

北极熊在小说中可以理解为自然的一个代表,人与北极熊的关系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雕刻家耶稣将雕刻对象从企鹅改为北极熊,但这并不代表他关爱动物或敬畏生命,而只是因为全球气温变高而催生出的艺术对象。“当人们扎堆于用再现生态危机的方式来呼吁环保时,难以避免将自然当做对象,并将自己对自然的阐释强加于自然;唯有拉开距离才能通观全局,用真正符合生态伦理的生态整体观去体会包括人类在内的生态体系”。[7]小说中主人公遭遇北极熊, 事后将这一经历当做炫耀的资本,将仓皇逃命吹嘘为熊口脱险,充分暴露出人类中心主义的泛滥,将自然当做陪衬物、被征服者,不能客观地描述人与自然关系。

(二)会议致辞(2005年)

别尔德参加能源会议,不仅是为了推广太阳能技术,更是为了将其变为赚钱新路径。别尔德对待气候变暖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四处说服投资人相信世界能源将要枯竭。“这座星球,他说,嘴里冒出来的话让自己也吃了一惊,病了”。[5]182

商品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人格观念。别尔德及一系列投资人所关注的是能源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效益,能源能为他们带来多久多大的利益。麦克尤恩直接引用长达十几页的会议发言稿,看似非常科学真实性。但麦克尤恩通过发言过程中别尔德不断“想吐”、“恶心”[5]185表现出其对发言内容的不信任与讽刺。太阳能技术具有清洁、环保、可持续等多项优点,却因无法立即产生经济效益而被投资人质疑,而“石油问题分析家”[5]193可供应五十年的石油储备提议却可打动所有的人。无人考虑当这些有限资源用完之后,后代将如何生存,自然与人类的平衡将如何维护。麦克尤恩通过无名投资人之口透露出经济利益才是环保能源业最主要的驱动因素。麦克尤恩从人对自然、人与社会的态度表现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突出这些所谓的环保能源业的人员实则是利欲熏心、鼠目寸光。

日光在文中不仅是主人公所追求的新能源,也是代表生态揭露人性的一个重要意象。作为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的无限资源,日光引发别尔德对待生态问题态度的转变,引发技术剽窃抢夺事件,使得人类的贪婪欲望扩张。叙述者以日光所带来的紫外线过度照射而引起的皮肤癌来暗示主人公伦理的进一步缺失。太阳也有黑子,日光的背面即为黑暗,正是文中藏污纳垢、伦理秩序紊乱的隐秘场所。

二、女性伦理

麦克尤恩实则是一个女性主义维护者,他曾说,“我有一个浪漫的见解就是如果女性思想被解放,世界就会恢复”。[8]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人将女性被定义在家庭妇女的角色上,职业中的女性尤其是学术界女性一直处于弱势边缘化的地位。女性伦理是指女性之间、女性与男性之间、女性与家庭、女性与社会、女性与自然等之间伦理关系的总称,它既是妇女以女性角色对面临的道德矛盾的反应,也是整个社会对女性提出的道德要求。[9]小说中别尔德不自觉地以男性权威自居,对女性以及人文学科进行了抨击。

(一)抨击女性(2005年)

在物理学会议上,南希・邓波儿作为与会的唯一女性学者,以骄傲的姿态进行演讲,却遭到主人公别尔德“更多的女性从事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更多的男性从事工程学和物理学”[5]164的质疑,别尔德认为“在统计学意义上,男性与女性的大脑确实具有显著区别”,[5]164暗示女性整体不如男性。麦克尤恩以第三人称内视角表现别尔德的狂妄,以及对女性价值的偏见认识。在一个星期后的辩论中,别尔德依然没有认清自己的错误,试图以“女孩的语言技巧的平均水准高于男孩时”[5]170来提高女性的地位,却遭到全场的嘲笑,被扣上“霸权主义”[5]170的罪名。这次男女科学家的较量可以清楚地看出别尔德完全缺乏对女性主义者的尊重与理解,认识不到女性在社会与职业中的平等权利与地位,完全缺乏女性伦理的概念。

别尔德带有强烈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言论遭到了南希的强烈抵抗。“在我出门呕吐之前――我是说剧烈呕吐,为了刚才我听到的那些话――我想先宣布辞去在别尔德教授的委员会里担任的职务”。[5]165自资产革命胜利后,长期被压抑的女性意识开始觉醒,[10]女性运动唤起了女性对权益的维护意识。南希的抵抗就是争取女性话语权,争取女性地位的表现。别尔德完全没有构建女性主义意识,因自大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在争论中铩羽而归。

(二)女性人文(2009年)

虽然时间进程到2009年,但是叙述者却将故事时间转回到40年前,回忆起别尔德追求第一任妻子梅西的过程。正如《在切瑟尔海滩上》是麦克尤恩对60年代性解放运动的反思,《追日》也透露出作者对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的回忆。以叛逆为主的嬉皮士运动,提倡新生活、新文学,反对传统两性观念。梅西就是一个典型的嬉皮士,外号“贱妞”,[5]247不仅蔑视传统,行为奔放,思想先进,而且试图说服别尔德也加入追求时髦的潮流中,可以说梅西对别尔德有着深刻的影响。为追求梅西,别尔德花费一周突击约翰・弥尔顿的诗歌,“突击弥尔顿的那一周让他怀疑这些玩意就是天大的骗局。读这些东西是挺辛苦,但他并没有碰到什么能稍许在智力上构成挑战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跟他每天在自己的课业中遭遇的困难等量齐观”。[5]247别尔德将追求女性与人文学科画上等号,认为人文学科简单易懂,认为人文学科无法与科学等量齐观。作者麦克尤恩却是一直试图证明文学的力量,他以物理学家别尔德的视角透露出社会上科学人才对人文学科的不屑一顾。麦克尤恩作为一个小说家,能以假乱真地描述科学家的故事,就是对此偏见的最好回击。

梅西作为文中重点描述的女性角色之一,在当时宽松的伦理环境下,女性意识逐渐觉醒,并认清自己的伦理身份,对女性伦理建立有着强烈的诉求。别尔德面对梅西逐渐苏醒的女性意识,感到无所适从。“此时此刻,别尔德只觉得有一种强大而陌生的情感油然而生,让他喉头发紧,胸腔里发出一声呜咽,他根本无力抵挡”。[5]255女性伦理的构建,必然要求男性放弃其以自我为中心的社会地位身份,而这恰恰是别尔德几十年来一直缺失的。别尔德可以看做是许多怀有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精英的一个代表,他们以其自身智力优越性居高临下俯视女性与人文学科,无法认清男性与女性的平等地位。

三、结论

日光作为小说题目与小说线索,显现出追日者们黑暗的身影。别尔德的内视角虽然可以帮助其为自己的行径做辩解,但是却无法掩盖其功利之上的野心。麦克尤恩以几近写实的方式暴露出科学家功利化处理生态问题、偏执叫嚣男性中心主义的一面,否定了主人公别尔德为代表的社会精英人士的生态伦理与女性伦理观,无情揭示了生态良好、男女公平的社会理想与残酷现实的差距。

参考文献

[1] Richard Kerridge.The Single Source. Ecozon@:European

Journal of Literature,Culture and Environment [J].2010,1(1):

155-161.

[2] Ian McEwan:Contemporary Critical Perspectives,2nd Edition

[M].A&;C Black,2013:123.

[3] 王绍武,葛全胜,王芳,闻新宇,黄建斌.全球气候变暖争议

中的核心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10,25(6):656.

[4] Levy,Paul.From Steamy Italy to Frozen Fjords;A review of

“The Pregnant Widow” byMartin Amis and “Solar” by Ian

McEwan[N].Wall Street Journal (Online),2010-3-25.

[5] 伊恩・麦克尤恩.追日[M].黄昱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

版社,2012.

[6] 郑慧子.生态伦理的性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4(5):80.

[7] 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日

光》[J].当代外国文学,2011(1):100-107.

[8] Ian McEwan.Mother Tongue[EB/OL].The Guardian,2001-

10-13.http:///bib/articles/mother-tongue.

html.

[9] 张水华.女性伦理问题研究[C].伦理视野下的社会发展

――第17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2009.

[10] 陈彩云.从平等、社会性别到公民资格――西方女性主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9篇

回到1月30日,在美国众议院2007年首次听政会上,科学家指责布什政府通过删改科学研究论文等各种手段,施压让气候学家低估全球变暖的危害。

全球变暖是科学问题吗?没错。但它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布什政府向来质疑“全球变暖”学说,2001年还退出了“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京都议定书》。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助理王义桅评论: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绿色环保事业全面走向了政治化阶段。它既是政党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也是国际政治行为中的重要内容。

全球变暖的危机前,具有全人类共同命运感的绿色意识比任何时候都更显示出其影响力。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单独的科学论文如IPCC的报告一样对国际政治有着如此深远的影响。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建立的IPCC,一度被称为“大惊小怪的组织”。但1995年其历史上的第二份评估报告,直接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今年IPCC的报告还没正式面世时就被多方关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京都议定书》的第一个承诺期将在2012年结束。据悉,IPCC将支持各国签署一项新的环保条约,通过设定强制指标来减少签约国温室气体排放量。

对中国来说,IPCC今年的这份报告相当重要。作为发展中国家,《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没有规定中国的减排义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不可避免地将成为关注的焦点:虽然从人均排放量看,中国目前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排量的13%。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气候变化谈判,其难度要远远大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

压力,也是动力。近年,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主题。在王义桅看来,应对全球变暖唯有冀望于“超越国家模式”的国际合作,直面真相,团结一致才能拯救地球。在“道德起因”和“战略利益”的博弈中,人类将寻求应对全球变暖的最终答案。

2月1日,法国埃菲尔铁塔上的2万盏灯关闭5分钟,表达了对人类活动加剧气候变化的关切。欧洲大陆的数百万家庭也都同时关灯,表示支持。

在西方,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仅次于失业、恐怖主义、经济景气与否这些事关生存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日前呼吁全球立即采取联合行动,延缓和阻止气候变暖的进程。“人们应从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入手。”目前,一项被称为“碳中和”的环保行动在西方走红:人们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而中国民众也对全球变暖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不断地进行内省。

全球变暖正在改变你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2月2日《解放日报》,作者为该报记者)

链接

“金丝雀”效应

17世纪,英国人将金丝雀放到矿井里检测矿井里的空气质量。如果金丝雀死了,表示矿井里的空气已达到令人中毒的水平。

地球上,有两个地方可以被称为是“煤矿里的金丝雀”,它们就是南极和北极。

南极,目前我们这个星球最大的冰库。1978年曾有科学家警告说:如果你看到南极半岛冰层崩溃,密切关注它,因为那可能被看作全球变暖的警钟。

冰架频频破裂极地敲响警钟

2002年1月,拉森-B冰架发生了1.1万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崩塌,整个过程持续了35天。拉森-B冰架的崩裂几乎可以肯定是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的后果。南极气温在过去50年中上升了2.5℃,与南极半岛冰架相连的244个冰川中,87%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而在1995年至2002年间,南极半岛失去了大约1.25万平方公里的冰架,相当于卢森堡国土面积的4倍。

与此同时,北极也传来了冰架破裂的轰鸣声――3000岁高龄的“冰架老大”沃德・亨特分裂成两大部分,同时撒落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冰山。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目前加拿大北极圈地区剩下的冰架比1906年首次发现时缩小了90%;北极冰层的厚度,40年里消失了40%。

无论是南极还是北极,都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反射着90%的阳光,使地球保持冷却。如果冰融化了,海洋将吸收太阳的能量。阳光照射到海水里,90%以上都将被吸收,所以那里将形成一个热源。一份新的研究报告表明,那时北极熊都会被淹死,因为它们不得不游上60公里才能找到一块冰,但那块冰却薄得无法承受它的重量,它只能留在水里,绝望地游向死亡。

而对人类来说,全球变暖会导致许多新的变化发生:非洲最高的乞力马扎罗山冰川消融速度惊人,1912年至今,其山顶的冰冠缩小了80%;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区的永冻土层丧失了“黏合剂”的功能,山崩和泥石流频发。

雪线步步升高情况不容乐观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了阿尔卑斯山。仅仅到了6月份,奥地利的皮兹图冰川就开始消融,化成冰冷的溪水,涌向海边。当地滑雪场的老板决定采取行动,以特制白毯覆盖6公顷的冰川,试图让冰川在夏日仍保持冰峰。这种方法固然能奏效于一时一地,但人们不可能把整座阿尔卑斯山用毯子盖住。过去15年,瑞士的冰川有五分之一不见踪影。随着气温逐年上升,雪线也步步升高,有些滑雪场迟早将无雪可滑。

由于气候变暖,阿拉斯加冻土带一年中可以行车的天数,35年前是225天,现在降到了75天以下。北极的永冻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松动融化。

情况如此明显而严重,以至于美国《科学》杂志在其公布的2006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中,把全球冰盖正在减少列入其中。科学家通过机载激光测高、卫星观测等手段发现,格陵兰冰盖每年至少消失掉1000亿吨,南极冰盖每年也大概减少数百亿吨水。(伊淳)

全球气候变暖论文范文第10篇

近一百多年来全球气候正在变暖的事实,已经得到许多人的确认。

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科学界并没有取得完全一致的看法。一些质疑的声音,也不时从科学界内部传出。不过,相关领域的许多科学家都逐渐支持以下观点:人类活动引起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从工业革命时期以来的大量排放,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这个观点也已经在国际权威机构一一政府间气候专门委员会(IPCC)的有关文件中得到认可。IPCC的评估报告认为,上个世纪中期至今所观测到的大部分温度上升,有超过90%的可能是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有关。

正是有IPCC等权威机构观点的支持,为减缓逐步明显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国际社会正在达成共识,需要尽可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这也促进了人们研究各种人类活动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期望采取某种有效针对措施,以降低碳排放,并最后达到零排放。各国政要多次举行会议,提出减排目标,商讨国际分工与合作,以应对全球变暖。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关注低碳话题成为当前的时尚,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中。

既然低碳关注成为时尚,那科学工作者也不免会在这类时尚问题的研究上紧跟。

争论泛起:水库,是碳源,还是碳汇?

虽然许多研究成果已经指出,人类在近200年来对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是人类排放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但这并不能阻止一些科学家对其他人类活动是否显著地增加了碳排放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这类研究中,有一位科学家的新颖观点,让人们将碳排放问题的关注兴奋点转向了水库。

这位科学家就是Fearnslde。

Fearnslde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地研究了巴西图库鲁伊水库温室气体排放,发表了相关论文,对该水库可能的排放水平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估算。

在Fearnslde的研究中,他说,水库造成的陆地淹没,使得淹没区的植被腐化分解。在淹没水面以上部分,植物有氧分解成温室气体一―二氧化碳排放进大气。那些淹没在水面以下部分的植物,因为接近厌氧环境,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甲烷,通过水库表面的气泡和气体扩散进入大气中。另外,发电的水库,水流通过涡轮机时,或者水流通过泄洪通道时,因为水流温度、压强等的改变,而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其中,甲烷的温室气体效应大大超过二氧化碳。这样累计下来,发电水库的甲烷和二氧化碳释放量约为同量级化石燃料电厂的好几倍。

根据他的论文,人们很可能会得到以下结论:虽然水电经常被标榜为绿色能源,但实际上,发电的水库是比火电站更严重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当舆论已经普遍认为化石燃料电厂是全球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时,Fearnslde的研究竟然说发电水库是更严重的排放源。不难理解,其说法的观念冲击性是巨大的。

据此,一些人,特别是反坝人士从这里得到重要的理论支持,他们说:水库,作为重要的碳排放源,对于全球气候变暖,更是难辞其咎。

有开拓者,就有追随者。在Fearnslde研究的启发下,有学者也对其他一些水库的碳排放进行了探索。特别是对于全球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有人做了认真的研究。某些研究者得出结论:三峡水库的沼泽地甲烷排放通量很高,竟然超过了Fearnslde所观察的巴西热带水库。这个观点提出后,所产生的新闻效果是很大的。普通的人们很可能因此得出推论,三峡工程将成为很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

对此,有人士辩护说,这个推论根本没考虑到我国大型水库建设的实际。在我国,大型水库蓄水前,都有严格的清库要求,植物以及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都不会很高,不会造成持久的温室气体大量排放。更有一些水电建设支持者,在仔细分析了Fearnslde等研究者的一贯言行后,说:Fearnslde等人历来就反对在河流上建设水电工程,因此,这些反坝运动者专门喜欢收集不利于水电工程形象的特例,而故意忽视或者回避可以证明水电是更清洁能源的事实。水电建设支持者坚持认为,以这些明显有情绪偏向的人的结论作为依据,就认定水库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其论证是不可被采信的。

在反对Fearnside结论的文章里,对水库选样的代表性,有人辩解道,Fearnside所研究的水库,正处在热带地区,以如此特殊区域的宽浅水库的观察数据来论证水库是排放温室气体的元凶之一,证据毫不充分,结论不具备普遍性。虽然水库确实也是碳源,但地球上大多数水库的排放量远远没有如此巨大。也有人强调说,水库将陆地表面的有机物沉积到库底,迟滞了有机物分解成温室气体的过程,更有可能将部分碳长期隔绝在水库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水库不仅仅是碳源,更应该看做是碳汇。

水库到底是碳源还是碳汇,争论泛起。

碳源还是碳汇,该如何分析?

按照一般意义,碳源,是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场所,而碳汇,则是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如果按照这个表面上的定义,大多数水库是温室气体排放源,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许多水库,都可以被观测到库区内有温室气体排放。

不过,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定义来确认碳源与碳汇,对于温室气体减排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吗?

碳在自然界,是循环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下,被植物吸收,然后在生物的呼吸作用下,有一部分返回大气。另外一部分作为生物体物质存储起来。从某一局部看,某类生物基本不吸收二氧化碳,只排放二氧化碳,比如动物,以此观之,动物应该是温室气体重要排放源。但我们得出这个结论,对温室气体减排是否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呢?

意义应该是不大的。为什么?

很简单。生命体有生有死,除非短时期内,地球上有大量生命体消亡,或者有更广泛的生命体繁盛,生物的呼吸作用,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显著改变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这种生态系统碳物质循环所带来的大气碳含量波动,在短时期内是微乎其微的。就是说,作为重要碳排放源的动物界,是自然碳循环的一部分。在可见的时段内,并不能从总体上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净含量。

那么,水库,是否会显著增加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净含量呢?

答案不是很明晰。不过,很有可能是否定性的。

我们知道,水库排放温室气体物质的来源,有以下几种:建库前就在库区的,建库后新生成的,以及来自于水库所汇集流域内的。

对于建库前就在库区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建库后,如果依然在排放,我们就不能将这个排放量记录在水库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净贡献中。如果建库使该排放源不存在了,那水库的净排放贡献也要扣除该排放源在建库前的排放量。在Fearnslde的研究中,图库

鲁伊水电站蓄水前在自然环境下的温室气体排放本底值,并没有测量。论证该水库的温室气体排放净贡献,必须要将这个值减去后,才是科学的。

如果流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因为水流的汇集作用,而沉积在水库库区,使得温室气体在库区集中排放,我们更难将这一部分的排放量归为是水库的净排放。对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来说,这仅仅是转移了排放地而已。

对于建库后新生成的排放源,我们也要辩证分析。水库蓄水后,库区湿地面积有可能增大。湿地虽然会排放大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但水库建成后,会降低下游被洪水淹没而成为湿地的几率,有可能使下游排放温室气体的数量减少。同时,因为水库的建设,使得大量排放源被深水区域覆盖,这又会大大降低甲烷等气体的排放,使得水库具备了碳汇的功能。这样,对水库建设而增加的整个流域的净排放量估算,其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虽然也有人说,水库大坝的建设,使得河流碳向海洋沉积的通路受阻,让很大部分碳无法永久地沉积在海洋中。但是,有研究针锋相对地指出,即使河流不受大坝阻滞,河流中的大部分碳也并不会沉积到海洋,而是在河水流动过程中,排向大气,或者沉积在河滩。

照以上的分析思路,水库的碳汇碳源作用,似乎只是将自然界本来就有的生物圈碳元素循环添加了一个环廿,整个循环周期以及总体上参与循环的碳量并没有因此显著改变。在碳循环过程中,水库既可能是碳源,也可能是碳汇。

关注重点:碳循环周期改变

即使水库是显著的碳排放源,但水库与火电厂等以化石燃料为能源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也有明显的不同。化石燃料是在地质作用下,经过几亿年而累积下来的碳汇。近代以来,对地质时间尺度生成的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使得大气中温室气体在短时间尺度上(以生命个体的生存时间为单位)的循环平衡被迅速打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迅速增加。这种平衡的破坏,与生物圈碳循环平衡的修复不同,自然界在短时期内无法自我修复。这才是全球对温室气体排放担忧的根本所在。

因此,争论水库是否是碳源,不是不可以,而是很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视线,将减排的注意力引向一个不太恰当的方向。除非现在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原本属于长周期循环过程中的、正附存在大气圈之外的碳元素,比如百年、万年以上循环周期的碳元素,因为水库的建设,而突然集中排放进入大气圈。或者,有证据表明,原本处在短周期循环中的碳元素,因为水库的建设,而进入了长周期的碳循环过程中,使之在百年以至万年内被保存在大气圈之外。不然,我们很难说,水库是一个在减排关注意义上的重要碳源或者碳汇。

上一篇:毕业论文封面格式范文 下一篇:毕业论文中期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