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本质范文

时间:2023-12-14 16:43:45

生物化学本质

生物化学本质篇1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071-02

医学生物化学主要探讨生物大分子性质、功能和活动规律,知识点繁多并且抽象,特别是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与调控,过程错综繁杂,难以掌握规律,学生畏学厌学情绪普遍,多数学生学习效果不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学生畏学厌学这个症结。学生的畏学厌学固然有课程较难的客观原因,但是老师的授课方法和技巧对于症结的化解是非常重要的。“不一样的将军会有不一样的士兵”,同样,不一样的老师会有不一样的学生。大学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不再是简单的传播知识者,而应该是学习动力和学习潜能的激发者,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汲取知识过程中的愉悦感、成就感会给学习者带来“学习是快乐的”心理暗示。因此,在困难的课程面前,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要做到“主次分明、化繁为简、形式多样、平等交流”,善于帮助学生疏导和解决学习疑惑,激发学习主观能动性。以下笔者结合近几年教学体会,谈一谈如何提高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精心备课、熟记课标与教材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课堂上的精彩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做到对授课内容烂熟于心。一堂精彩的授课,必须要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要在课堂上做到这样的驾驭自如,必须要精心备课。然而在这个多媒体授课时代,在多数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眼中,备课被纯粹地理解成课件制作,将要讲的内容全部放在ppt课件中,于是课堂上的感觉就是“老师跟着课件走”,而不是老师驾驭课件讲课。因此,充分认识备课的重要性,把握好备课的要点要素,是上好每一次课的前提。备课过程中,应该力求做到精读课标、深钻教材、细研学生。根据教学大纲认真撰写教案,要重点突出、主次得当、教学构思合理;深钻教材,既要求做到熟记教学内容,还需要掌握教材编写体系,理解各章节教学要求,做到“深入浅出”。深入就是教师要理解教材思想内容,适当拓展相关知识点和学科新进展;浅出,则是要求能用浅显的语言把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得明白,理解得顺利。备课中,老师应该结合实际,合理构思教学情境、编排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备课中还应该注意因材施教,根据授课专业和学生特点进行备课,做到“眼中有学生”。《生物化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不同专业所用的教材和教纲都不相同。因此这类通识课的备课和授课,更应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专业和课堂反应能力,实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使“教法适应学法”,这样才有助于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教与学的统一。

二、活跃教学,创设和谐课堂

大学的教学,与中学阶段的教学有本质的区别。中学教学注重结果,以提高成绩为教学目的,以追求升学率为宗旨,教学的基本模式是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是一种同化知识的学习机制。而大学的教学,注重过程,以能力培养、开发学生潜能为重点,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是一种建构知识的学习机制。因此,在新的教学模式和繁多的课程面前,大多数大学生学习是吃力的,学习效率低下。这种情况在医科院校更加明显,学困生比例最高。因此,创设和谐课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

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师授课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启发式教学方法适合于刚开始上课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在教学中,介绍具体知识点之前,可以先以专业相关的临床问题导出,提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上有目的地寻找答案。学习糖代谢的生理意义时可以提出人长期不进食为什么会死亡?体内发生了哪些生物化学变化、生理病理变化?在学习脂肪代谢时,可以让学生先想想,为什么减肥时不仅要控制脂肪的摄入还要控制糖类的摄入?使学生带着问题在书中找寻答案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自学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并同时体现了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2.想象教学法。生物化学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大多数同学几乎都是死记硬背,如果在讲课过程中采用想象法可以使同学们简单、清晰、快速地掌握生涩的知识点。比如,在讲授蛋白质分子结构时,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和高级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与一根绳子形象地联系起来。一整条绳子可看作一个亚基,即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几条绳子相互缠绕、相互作用则为蛋白质的四级结构。通过这种形象地讲述,学生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抽象构型就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了。[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经过进位、转肽、移位3步后,肽酰-tRNA就从A位点移动到了P位点,在讲解时,可以把教师的身体比作核糖体,两只脚比作两个位点,左脚为A位点,右脚为P位点,左脚下(A位点)踩着一枚硬币(肽酰-tRNA),教师往左移动一步,此时硬币(肽酰-tRNA)就从左脚(A位点)移动到了右脚(P位点),这样不仅快速地解决了这一抽象的过程,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原来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3]

3.互动式教学法。轻松、和谐课堂氛围是开展互动式教学必备的前提条件。互动式教学方式有:(1)问题式教学方式。可以是教师自问自答,也可以是教师提问,一层一层地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还可以是学生提问,并让其他同学运用理论知识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2)主题讨论式教学方式。在每章内容上课之前,老师精选一些和理论知识以及临床密切相关的主题,让同学分好组,每组不同问题,搜集相关资料,制成幻灯片,当本章内容结束后,让学生上讲台来讲解所选主题,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3)学生授课方式。选择某些不是很难的章节,让主讲同学提前做好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仔细阅读教材,寻找相关辅助材料,认真准备,当他们上台讲课时,要以鼓励和激励为主,讲完后及时作正面的积极评价。这种角色转换的互动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网络辅助,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

随着电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教学方式经历了“粉笔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三级跳发展。网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方便地下载教学材料、参与论坛讨论、进行学习自测;教师则可以教学通知与问卷调查、撰写教学博客、开展网络答疑、布置网络作业、分享学生课堂活动内容。显然,网络辅助教学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教师成为了网络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帮助和服务学生学习为出发点,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此外,网络平台特殊的教学情境,让一些平时羞于开口的学生或学困生有了从容表达和交流的机会。所以,网络教学不但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教学,还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意因素。情意因素属于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的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需要,情意因素的满足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乐学、好学”的内驱力,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因素。我教研室《医学生物化学》网络平台教学实践表明:进行网络教学后,学生学习情意明显上升,知识面更为广阔,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特别是临床案例的分析能力明显提高。网络平台教学,已经成为《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第二课堂。该网络课程因教学成效明显,已经成为我校示范性网络课程之一,同时网络教学也成为了我校素质化教育的常规手段之一。

作为传统的“难课”,《医学生物化学》一直是医学生基础学科学习中薄弱的一环。要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困”因素,一方面要教师要遵从高等教育规律,及时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并努力提升教学能力,掌握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设和谐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合理处理“粉笔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关系,协调好第一课堂与网络第二课堂的关系,要多方面入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意因素,促进认知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葆.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几点体会[J].生物学杂志,2009,26(1):89-90.

[2]庞小梅.怎样提高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大众科技,2011,137(1):147-148.

生物化学本质篇2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学习积极性;元素观;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3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11

传统的元素化合物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活动中心,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模式,以“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为主线对单质及其化合物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接受效率较低、应用能力较弱。在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中学化学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用科学的方法论去指导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是我们一直要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碳的多样性”一节的教学实例和大家一同探讨元素化合物的教学。

一、教材分析和教学要求

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普遍应用于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自然界和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其性质息息相关。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性质在初中化学已经有所涉及,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通过介绍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和微观结构,体现碳单质的多样性;通过介绍种类繁多的含碳化合物,重点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认识碳酸盐与碳酸氢盐性质的异同点,体现碳的化合物的多样性。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化学[1]提出本课题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有三种同素异形体;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能够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比较(与酸反应、热稳定性)。

二、教学环节及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试图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采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运用元素观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碳及其化合物展开知识构建,期间采用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

1. 情景引入——从“美”字说起

教学设计思路:

【幻灯片】展示一组美丽的图片:美丽的珊瑚,精美的钻石,秀美的溶洞奇观,妍婉秀美的传世名帖《兰亭序》

【设置问题】上述展示的物质中都含有同一元素,该元素是?

评析: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中国也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整堂课是否能顺利进行。一节优秀的课例在刚开始就应该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指明本节课的主题,迅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很自然过渡到教学的主体内容上去。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例如:故事、新闻背景,视频、图片引入,复习回顾,开门见山等多种方式。本节课采用图片引入式,通过一组精美的图片,让学生享受视角的盛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设置的问题把学生引向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进而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教学。

2. “碳元素的存在形式”教学——走进生活

教学设计思路:

【小组合作活动】主题:走进生活

请同学们以2人小组为单位,试着写出生活中常见的或自己熟悉的一些含碳物质。

【师生互动】各小组汇报合作成果,教师带领学生对相关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进行归类、总结(按单质、氧化物、酸、盐、有机物等归类)。

评析:化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2]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提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在本节教学中,教师采用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寻找含碳的相关物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碳及其化合物的多样性以及身边处处都是化学物质,从而意识到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具体的实施方法采用的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中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够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竞争能力等,并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完成对生活中含碳物质的分类,按着“单质—氧化物——酸——盐”和“无机物——有机物”的思路进行归类,充分体现了化学教学中的元素观。通过元素观的渗透,让学生体会: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可以组成多类物质,体现元素组成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让学生学会:研究一种元素时,可以从它的单质再到氧化物、酸、碱、盐这条主线开展下去,进而研究相应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再到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促进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自主建构。

3.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教学——走进探究式实验

教学设计思路:

【知识回顾】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

【探究活动的开展】1.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物理性质。

2.预测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引导学生从物质组成的角度把两种物质归类,通过盐类的通性以及碳酸钙的性质去预测二者所具有的性质。

3.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探究实验方案(二者与盐酸、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BaCl2溶液反应以及热稳定性),分小组开展实验探究。

4.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分小组汇报实验成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纳总结Na2CO3和NaHCO3的化学性质。

【探究插曲】部分学生发现在NaH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也可以产生白色浑浊,和学生已有的认知产生冲突,教师首先对学生观察到的现象给予肯定,由于其原因的解释涉及到较多的反应原理知识,暂时还无法直接给予详细的解答。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尊重实验事实,感兴趣的同学课后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先做简单的了解。

评析: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内容标准中提到“初步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体验和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仅能使学生短暂的获取相关知识,而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中倡导学生利用科学的探究程序和方法去研究相关物质的性质,不仅学到了知识,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块内容首先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回顾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进而在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展开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采用实验、观察、分类、比较、小组合作等多种方法于一体,最后在教师引导下,各小组协作完成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归纳。在探究过程中,出现了和预测结果所不一样的实验现象,教师及时肯定学生的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实验事实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让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4. “多种多样的碳单质”教学——小组课外合作活动

教学设计思路:

【活动内容】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以4人小组为单位解决下列问题,下节课分小组进行汇报。

(1)碳的各种单质的物理性质?(2)碳的各种单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3)碳的各种单质化学性质是否相同?(4)什么是同素异形体?

评析:小组课外合作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扩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和课内学习相比,它不受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它是激发学生学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化学小组课外合作活动的形式可以采用课外阅读、化学制作(模型、标本等)、化学实验活动等。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由于碳单质的内容初中已经有所涉及且难度相对较小,在课堂教学时间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笔者采取小组课外合作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先自主合作学习,利用下节课时间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完成本块教学。这样的安排,既解决了本节课教学时间较为紧张,难以把全部知识当堂完成的问题,又充分锻炼了学生自学、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笔者首先通过精美图片去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再通过设置学生小组合作活动走进生活中去寻找含碳物质,让学生自主建构碳的元素线。由于本节课的重点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故笔者在教学时对教材内容体系进行了适当的调整,把课堂的主体时间用来探究二者的性质。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学习上,笔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方法线,以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为线索,以分组探究实验为载体,采用多种科学研究方法于一体,对两种物质进行共性和特性的学习。对于碳单质的学习,灵活采用了小组课外合作活动的学习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作为一节市级公开课,通过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在整节课中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程理念,渗透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科学学习方法,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以及对元素化合物教学的课堂实践,笔者在此谈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人对某事物有了强烈的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关注、去认识、去研究,并在这个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从而更好地去掌握相关知识。作为化学教师,我们要采用各种方法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热爱,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如:精彩的课堂引入,丰富多样小组活动和探究实验的开展,对学生适时的鼓励性评价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的开展等。总之,学习兴趣,它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参与探究活动的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科学引导。

2. 学生元素观的建立

正是因为人类对化学元素的认识,才使人类对物质世界形成了条理有序的认识。作为学生,如果没有建立起元素观,那么他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则是零零散散和混乱无序的。当他接触到众多的单质、化合物时,他将力不从心、无所适从。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让学生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元素观: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有限的元素组成了成千上万的化学物质,物质可以按照元素组成进行分类,每一类物质具有它们的通性,物质间的转化本质是元素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学生通过元素观的建立,能用元素的观点认识物质,建立起相应的元素家族,例如:金属元素—相应单质—氧化物—碱—盐;非金属元素—相应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含氧酸—盐。结合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典型物质性质进行学习,就会很容易建立起家族内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达到元素化合物知识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系统建构。

3. 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通过元素观的建立,学生理清了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学会了建立相应的元素家族。那么如何去研究物质的具体性质呢?这就需要方法论的指导。通过对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顺序,指导学生该如何去做。分类的方法和价态的规律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一般性质和特性。运用价态的规律我们可以预测物质可能具有的氧化和还原性,更好地认识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转化以及如何转化。通过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我们可以去验证我们的预测结果,探索物质未知的性质,进而得到物质所具有的物质通性、氧化还原性质和特性。通过比较的方法,认识物质性质之间的异同,有利于更好的对物质性质的理解。

学生一旦树立了元素观,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对学生来讲,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科学的探究方法,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个自主建构过程,进而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上是本人对元素化合物教学的一些初浅认识,如何更好地落实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三维目标,还有待于老师们的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化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8

生物化学本质篇3

(2课时)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研究的对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重、难点

1.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疑点:物理的变化与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二)整体感知

作为启蒙化学课的绪言对“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怎么学习化学”等问题作出了贴切的回答,借以引起学习者对本学科的兴趣、爱好,使学生产生一个具有良好动机的学习开端。

(三)教学过程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教师设疑]: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讲解]:以空气、水为例说明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实验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活动]: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实验2]:胆矾的研碎、[实验3]:镁带的燃烧、[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讲解仪器的名称)

[学生活动]: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板书]:2.观察实验的方法:

变化前的颜色、气味、状态,变化时发生的主要现象(如发光、发热等),变化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板书]:(1)特征:变化是生成其他物质。

(2)现象:发热、发光、变色、发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3)与物理变化的联系。

(4)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变化:

a.镁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镁和氧气———氧化镁

b.加热碱式碳酸铜:

点燃

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讲解]: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讲解]: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板书]:三.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气味、状态、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热稳定性、氧化性等。

[讨论]: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板书]: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与现状。

[板书]: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1.预习指导: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划出不懂的问题。

2.听讲: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3.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总结、扩展

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四.布置作业

生物化学本质篇4

从宏观上看: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变化时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依据变化中“是否生成其他物质”这一本质特征,可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一般是物质的状态改变,形状的改变,或某种能量形式的改变。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两种变化的联系是:在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不能作为判断的依据。因为有上述现象的产生,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灯泡的发光、放热现象就不是化学变化;在降温加压的情况下,氧气从无色气体变成淡蓝色的液体,颜色发生了改变,也不是化学变化;把液体的水加热变成水蒸气,虽然有气体产生,也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所以判断化学变化一定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从微观上看: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如水加热时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在通直流电的情况下,水分子先分裂成氧原子和氢原子,然后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构成氧气,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构成氢气。

从宏观来看: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的各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没有固定的化学符号。如,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组成的,而且它们都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化学符号。所以空气属于混合物。同理可知稀有气体,人呼出的气体,雨水等都属于混合物。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固定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可用O2来表示,氮气可用N2来表示,所以氧气、氮气等都属于纯净物。

从微观来看:对于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来说,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构成,各种分子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生物化学本质篇5

【关键词】高中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量

前言:作为一名在读高中生,笔者本人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也有着一段较为苦手的经历,但在频繁请教教师、查阅资料后,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较为适合自身的高中化学解题方法,虽然这一解题方法不见得存有较高的普世性,但笔者还是希望本文内容能够为苦手于高中化学解题的高中生带来一定启发。

一、物质的量概述

对于物质的量这一高中化学的重点专题来说,其本身包含着较为繁多的知识重点,结合自身高中化学的实际学习经验,笔者将这一重点概括为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辨析、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P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释计算等内容,这些知识点在高考中都较为常见,而高中生想要取得较为优异的高考化学成绩,较好掌握上述知识就显得很有必要[1]。

对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一知识重点来说,高中生必须掌握这一溶液配制的具体步骤、使用仪器、重点注意事项等知识,并能够结合这些知识完成实验误差的分析。具体来说,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步骤一般为计算所需溶质的量、溶解或稀释、移液、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这一系列过程需要使用托盘天平或量筒(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实验仪器,而为了保证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能够较为顺利且高质量的完成,这一实验还需要保证容量瓶瓶塞不漏水、容量瓶规格与配制溶液相同、避免溶质在容量瓶中直接溶解和稀释、移液需要在室温下进行、水定容超过刻度线后便需要重新进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结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这一重点知识点的内容我们能够发现,小小的一个知识点包含的内容完全能够转变为多种问题,所以说掌握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是解题的重要基础,这点必须引起高中生的高度重视[2]。

二、物质的量基本概念解题与突破方法

(一)基本概念解题

在上文中结合笔者论述我们能够较为全面了解物质的量所涉及的各类基础知识,而这些基础知识进行的变形、变换,就能够组成各类化学问题。在笔者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物质的量这一高中化学知识专题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且选择题的难度并不高,但由于物质的量所涉及的知识点过多,这就使得高中生还是很容易在这类专题的化学问题中出错,但这类问题只要高中生掌握较为扎实的相关化学基本概念就能够实现较好解决[3]。

(二)突破方法

为了较好应对物质的量相关的拔高题,高中生还需要对物质的量及相关概念的考查、以气体物质为中心的计算、与物质结构基本知识联系、与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结合、化学键数目的计算、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等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对于以气体物质为中心的计算来说,分析物质的体积是否符合标准、考虑粒子数目是否与外界条件无关;而在阿伏伽德罗定律的应用这类问题中,相关高中生需要了解这一定律适用于所有气体与混合气体、阿伏伽德罗定律本身不能作用于非气体、以及这一定律的“三同”推“一同”,只有掌握了这些物质的量相关突破方法,才能够保证高中生能够较好完成物质的量相关问题的解答[4]。

三、相关建议

结合上文内容我们较为全面的了解了物质的量相关概念以及其在高中试卷中的具体表现,而结合上文内容与实际高中化学学习经验,笔者就能够提出针对性较高的高中化学物质的量问题解题相关建议,这一建议可以细分为学会正确理解有关的概念、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其他化学计量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结合解题分析掌握物质的量相关的解题规律。具体来说,在学会正确理解有关的概念这一建议中,这一建议要求相关高中生需要在物质的量相关学习中了解这一概念的适用条件,而在了解这一适用条件后,高中生就能够较为好实现对物质的量的整体认识,这样在具体的高中化学问题解答中,因概念掌握不足引发的解题问题就能够实现较好解决;而在熟练掌握物质的量与其他化学计量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这一建议中,这一建议本身来源于近年来我国各地高考化学物质的量相关问题分析,而在了解了这一相互转化关系后,对这类关系进行灵活转化、举一反三,就能够较好实现化学问题的解决;而在结合解题分析掌握物质的量相关的解题规律这一建议中,这一建议本身属于一条拔高建议,这一建议希望高中生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化学学习水平,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进行化学问题的解题练习,这样高中生不仅能够较好解决自身学习中出现的不足,其本身也能够在这一解题过程中实现解题规律的总结,长此以往高中生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物质的量这一高中化学专题问题的解题自然也将实现更好的展开。

结论

本文以物质的量专题为例对高中化学基本概念解题研究及突破方法展开了详细研究,虽然介于笔者对阅历限制本文还存在着一定漏洞,但还是希望这一内容能够为我国相关高中生的化学解题带来一定启发。

参考文献:

[1]肖晓君,衷明华.高中化学基本概念解题研究及突破方法――物质的量[J].江西化工,2013,04:283-284.

[2]陈善西.浅谈初高中化学衔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43.

[3]张正泰,张国静.高中化学学习方法初探[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5,10:80-83.

生物化学本质篇6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学科观;方法论;知识结构

视网膜上有个部位没有感光细胞,即便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个地方也不能引起视觉,生物学上称之为盲点。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用盲点比喻认识不到的或被忽略的地方。近年来,高中教师普遍反映有相当一批高一新生由于无法适应高中化学学习而造成成绩下滑,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在由初中学段向高中学段过渡期间,还存在着大量以前没有涉猎过,但高中化学又必须具备的能力盲点和知识盲点,以致于在学习中经常出现 “剪不断,理还乱”的困难局面。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目的是在初高中两个学段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学生实现平稳过渡。从这个意义上说,衔接教学不是对初中知识的简单复习,更不是对高中知识的提前学习,关键是要帮助学生突破盲点。

一、着力突破化学学科观和方法论上的盲点

在对高一新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缺乏正确的化学学科观和方法论。这也说明学生虽然经过了一年的化学学习,但还没弄明白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有何特点与规律?该如何进行化学学习?因此,初高中化学衔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对化学学科进行再认识,树立正确的化学学科观和方法论,并以此指导今后的学习与研究。

(一)全面理解化学的定义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合成以及变化规律等的自然科学”,这是传统教材对化学所下的定义。但初中新教材将这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化学定义淡化肢解了,如果教师再不加以引导和解释,就会造成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认识浑沌,为以后的学习埋下许多隐患和障碍。因此,在开始高中化学学习之前,很有必要对化学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全面地阐释。要让学生清晰地明白,化学属于自然科学;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合成以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学科的价值体现为通过对物质的研究,更好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达到为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服务的目的。

(二)培养基本的化学思想

(1)分类思想

通过分类的方式对一个复杂的事物进行研究,往往会取得更加全面的认识。元素的分类、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的分类等都是分类思想的具体体现。分类思想的核心是分类标准或依据的选择,分类标准或依据不同,则分类的结果不同。例如,根据电离程度可将酸分为强酸和弱酸,而根据是否含氧则可将酸分为无氧酸和含氧酸等。

(2)守恒思想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往往拘泥于过程当中而不能自拔。有了守恒思想,就能够“跳出三界外”,从全局的高度对事物的发展变化作出更加清晰准确的判断。例如,根据质量守恒思想,我们就可以对化学方程式进行全面理解和应用。此外,如果能熟练运用能量守恒、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等思想,将非常有利于高中阶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盖斯定律、离子方程式等知识的研究与学习。

(3)类比思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出发,通过迁移、联系、对比等途径对新知识进行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指导思想。例如,在学习高中阶段氨气的制法时,就可以类比初中阶段学过的氧气的制法进行学习。此外,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过程中,若能根据元素周期律(表),运用类比归纳的思想进行学习,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4)发展思想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之一,树立发展的思想有利于对事物认识的拓展与提升。例如,初中学习的燃烧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二是要有氧气参加。可高中阶段我们将会知道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和氮气中燃烧,如果有了发展的思想,就不会因循守旧、抱残守缺。

(5)平衡思想

以初中所学溶解与结晶过程为例,对于饱和溶液,并不是说溶解与结晶过程停止了,而是溶解与结晶过程因速率相同而达到平衡状态。树立平衡思想有利于高中将要学习的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6)强制弱思想

置换反应的重要依据就是金属活动顺序表,活泼性强的金属可以置换活泼性弱的金属。以此类推,就不难理解强酸可以制弱酸,强碱可以制弱碱,氧化性强的物质可以制氧化性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可以制还原性弱的物质。

(三)明确学习化学的基本程序

(1)认识物质的基本程序。化学就是围绕“物质”进行研究或学习的科学。因此,学习化学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研究并认识物质。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取”来学习物质的知识,是中学化学中最基本的思路。在此程序中,存在着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与制法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应牢牢树立“应用是目的,性质是关键,结构是根本”的理念。

(2)研究物质组成的基本程序。物质的组成是指宏观层面上物质由什么元素组合在一起的问题,正像汉语和英语具有自己的字、词、句一样,化学也有自己的“字、词、句”,那就是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我们称之为化学用语。写对化学方程式的前提是化学式,写对化学式的前提是元素符号。因此,掌握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初中阶段要求正确书写原子序数在前20号的元素,高中阶段则要求掌握前36号的元素以及相关主族的其他元素。

(3)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程序。物质结构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研究物质结构主要是指从微观层面分析物质是由哪些微粒以及微粒以什么方式结合在一起的问题。构成物质(晶体)的基本微粒包括原子、离子、分子,而分子、离子是由原子形成的。因此,研究物质结构的核心是研究原子结构。

(4)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属性,研究物理性质的基本程序是: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硬度等。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指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物质是否具有氧化性、还原性,其次根据物质的分类判断是否具有酸(碱)性氧化物、酸、碱、盐的通性等。

(5)研究化学变化的基本程序。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了生成新物质以外,往往伴随着发光、发热等现象,由此可知化学变化的过程既包括物质转化过程,也包括能量转化过程。因此,研究化学变化既要研究物质转化的规律和特点,也要研究能量转化的规律和特点。

(6)研究物质制取的基本程序。中学期间研究物质的制取主要指气体的制取,基本程序包括: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气体检验、尾气处理等。实验开始前,还要注意进行气密性检查,同时还要兼顾节约资源、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等。

二、着力突破知识结构上的盲点

(一)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在中学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学习元素化合价、元素周期律(表)、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等知识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初中阶段降低了对原子结构的要求,以致于相当部分学生对于原子结构特别是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理解不到位,不会正确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化合价

化合价是学习化学式、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重要前提。但由于初中对于化合价的解释比较肤浅,学生大多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元素化合价,要么记不住或记不准确,要么不能灵活应用。在衔接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分析原子结构来理解和记忆元素化合价的方法,熟练掌握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就是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非金属最外层达到8电子所缺的电子数就是该元素的负化合价,金属元素一般只显正价、氧元素和氟元素一般只显负价等规律。

(三)氢化物

氢化物是初中没有涉及但高中有应用的概念,可以参照氧化物的概念来理解氢化物。

(四)氧化物

理解氧化物根据组成不同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根据性质不同可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着重理顺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关系;碱性氧化物的定义及与金属氧化物的关系。

(五)酸碱盐的定义及分类

酸碱盐是高中电解质溶液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初中阶段只是从物质组成和一般性质上对酸碱盐进行简单介绍,并没有从概念上对酸碱盐下科学严谨的定义,也没有对酸碱盐进行分类介绍,造成学生对于酸碱盐的内涵和外延不能全面理解,以致于无法灵活应用。因此,该部分知识的衔接重点就是要明晰酸碱盐的概念和分类。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OH-)的化合物,盐是酸碱中和的产物,盐当中的阳离子由碱提供,阴离子由酸提供。酸依据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依据电离的程度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依据能否挥发可分为难挥发性酸和易挥发性酸;依据是否含氧可分为无氧酸和含氧酸;依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酸和难溶性酸等。碱依据电离出的氢氧根数目可分为一元碱、二元碱等;依据电离程度可分为强碱和弱碱;依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盐依据组成不同可分为酸式盐、正盐和碱式盐;依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等。

(七)常见的难溶于水的酸碱盐

由于没有掌握常见难溶于水的酸碱盐,严重影响学生对复分解反应、离子反应、离子共存、盐类水解、沉淀溶解平衡等后续知识的学习。因此,衔接过程必须强化对常见难溶性酸碱盐的掌握。

(八)电离方程式

电离方程式是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和运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计算的前提,但由于初中阶段对此要求较低,多数学生对电离方程式缺乏锻炼。

(九)物质导电的原因

明白物质导电特别是液态物质导电的原因,是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等概念的基础。要让学生明白,导体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电子,液态物质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离子。以电解质概念为例:在水溶液中或融熔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水溶液和熔融状态指的都是液态物质,能导电说明里面存在自由离子,那么,自由离子是从哪来的呢?是化合物电离产生的。因此,电解质的本质属性我们就可以理解为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电离的化合物。

生物化学本质篇7

1 教学内容: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本节包括: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化学反应实质。

2 教材所处的地位: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后学习化学键知识。本节内容是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物质结构知识——化学键的学习。学习这些知识有利于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同时对下一节课教学——电子式的学习提供基础。下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学生知道了化学键的概念,有助于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理解,对于今后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有机分子结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学情分析:初中化学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知道了钠离子和氯离子由于静电作用形成氯化钠。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构成的。只是了解,但对物质的形成即物质结构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样,对于化学反应掌握了简单的反应规律,至于其本质是什么并不明白。

4 内容分析:第一部分是关于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材以钠和氯气的反应来引入问题——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然后通过对氯化钠形成的分析引入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并通过电子式让学生形象掌握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材以“思考与交流”的方式引出第二部分内容——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通过分析氯气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引出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并通过电子式使学生形象掌握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教材通过比较含共价键的单质和化合物对比讨论引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学生学习了离子键和共价键之后,对物质结构有了大致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出化学键概念。掌握好化学键,以氢气氯气生成氯化氢为例得出化学反应的实质。

5 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条件;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观察钠跟氯气起反应、氯气和氢气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物质形成的好奇心;通过动画演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

难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本质。

三、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引出问题;思考交流;动画演示;形成认识。

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1 引入: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然而由这些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却以千万计。那么,元素通过什么作用形成物质呢?

2 新课教学。

(1)离子键:实验演示钠和氯气的反应,引出问题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阅读,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并动画演示,然后让学生分析氟化钾、氧化钙、氯化镁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对这一类物质形成的分析引出离子键概念,并讨论分析离子键的成键微粒、键的本质以及成键原因:并形成认识。

(2)通常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通过离子键作用形成物质,那么,像氢气、氯气、氯化氢又是怎样形成的,会和氯化钠一样吗?

(3)共价键:学生阅读共价键部分内容。讨论并交流氢气、氯气、氯化氢的形成过程,教师总结并动画演示。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水、甲烷、氨的形成过程得出共价键概念并归纳共价键成键微粒、键的本质、成键原因,并形成认识。

(4)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讨论氢气、氯气、氧气中的共价键与氯化氢、水中的共价键有什么不同。并以此引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让学生明白形成共价键双方对共用电子对的引力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5)化学键:让学生比较离子键与共价键有什么区别联系,总结物质的形成,引出化学键。让学生知道键的本质,强调化学键是相邻原子或相邻离子问的相互作用;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化学键。

(6)化学反应实质:从化学键角度讨论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实质。教师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过程。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元素的原子可以通过离子键作用也可以通过共价键作用形成物质,并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认识了化学反应的实质。请同学们在学习中认真总结课堂内容,并在实际练习中学会运用。

六、课堂练习

1 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

)。

A.KCl

B.H2

C.H2O

D.CO2

2 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A.MgCl2

B.NaCl

C.H2

D.H2S

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含离子键的物质不可能含共价键

生物化学本质篇8

化学知识 哲学思想 体现 运用

一、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观点在化学学科中的体现

世界的物质性和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础。就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和教学内容而言,贯彻和运用这个基本观点是非常自然和有利的。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自然界一切都是由物质构成的。目前实验上已发现的基本粒子有400多种,其中的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核,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了原子即化学元素。现已发现的112种化学元素又组成了单质和化合物,进而构成了我们身边的物质;日常生活现象如蒸发、沸腾、凝固以及物质可分割等,都进一步说明了分子的真实性;质量守恒定律证明,即使经过化学变化,原子之间也只是进行了重新的排列和组合,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2.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永恒的

物质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自然界中,岩石的风化、钢铁的锈蚀、塑料的老化以及碳、氮的循环等无不说明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不断变化;胶体的性质、物质的三态变化、溶质的溶解和扩散等,也无不揭示着物质分子的运动;用加热、搅拌等方法可以促进溶解,是因为这些方法使溶质分子加速运动;电镀、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及其电解等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使学生确信离子、电子的真实存在,而且这种哲学思想还使他们进一步学会从运动的观点来理解这些现象。

二、自然界各种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观点在化学学科中的体现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表明,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我们绝不能孤立地去看待事物。在研究物质变化时,一定要让学生从物质或现象所存在的条件中去研究它们的性质以及所发生的变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真正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培养学生树立“事物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观点的典型反应,为了获得氨的最大产率,必须逐个分析温度、压强、催化剂三者对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而后再综合考虑三者的影响,以寻求最适宜的生产条件。这样分析问题,不仅把合成氨的生产条件讲得清楚、明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的能力。

三、矛盾的观点在化学学科中的体现

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着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人们要想科学地认识事物和正确地解决问题,就必须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学会对具体的矛盾进行具体的分析。

1.矛盾的斗争是绝对的,统一是相对的

化学平衡与其它平衡一样,也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而不平衡则是绝对的,这是平衡和不平衡的对立统一;又如物质的可分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物质的不可分性则是相对的,是有条件的,这就是物质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的对立统一。

2.矛盾着的双方相互斗争的结果,无不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化学平衡、电离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当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若外界条件发生改变时,平衡就被破坏而发生移动,在新的条件下,又重新建立起新的暂时的平衡。

四、质量互变规律在化学学科中的体现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当矛盾的双方在斗争中力量的增减还没有引起依存关系的破裂时,事物将处于量变状态。而当矛盾双方在力量上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矛盾双方地位的变化,从而使依存关系破裂,事物的性质也随之发生根本变化。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

五、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在化学学科中的体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外因不可能离开内因单独起作用。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氯酸钾分解是内因,是变化的依据。要想实现快速反应,只有内因还不够,还必须有适当的外部条件,加入催化剂和加热是外因,对该反应起加速的作用。内因和外因同时存在于该反应中,缺一不可。

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促进了哲学的产生和发展,哲学又为化学研究导航。希望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做进一步归纳和运用,以期不断提高学生的化学哲学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国家教委社会科学研究与艺术教育司组.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化学(人教版).

上一篇:实行双减政策的原因范文 下一篇: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及对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