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05 16:50:21

生物学教学设计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生物学 探究实验课 教学设计

2011年新修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倡导探究性实验。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学生有机会探究、发现、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生物学探究实验课作为生物学教学的一种基本课型,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如何设计好探究实验课的教学设计,对教师组织好探究实验课堂是一个良好的开始。本人以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的“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谈谈设计探究实验课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的细化和确定

探究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有着一定的目标。这些目标存在于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程标准》比较详细地叙述了学习初中生物学知识要达到的各种目标要求,主要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能力,形成对世界的认识和观点,同时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学习,所以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应当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课程标准》对探究实验课的具体目标要求如下:

知识目标: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绘图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设置对照,确认变量,能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及必要的反思和修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乐于学习生物科学,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

根据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及具体学情,可将“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三维教学目标具体细化为以下内容:

知识目标:说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现象,并能进一步解释原因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具,掌握处理实验材料和进行生物学实验操作的技能,根据多种实验材料设计可行的不同实验方案,并用准确的术语表述和评价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质疑、求实、创新及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观察和小组合作能力。并通过设计不同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树立定量实验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的检验

教学目标确定后能否实现需要进行检验,通过对教学目标的检验预测确定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怎样实现,如何实现。探究实验课的知识目标可通过提问学生、巩固达标题等手段检验。能力和情感目标则要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观察、指导和评价完成。例如:“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具―天平”这个能力目标,教师可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并进行及时指导和评价,从而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及小组合作能力这一情感目标;“说出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和现象”这一知识目标,教师可通过提问学生,让学生回答生活中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有关的生活实例检验确定的知识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实现

根据教学目标的细化和检验方法,教师基本能确定课上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何具体实施教学目标则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情进一步确定,而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在实验课中往往会出现几种情况:例如:①七年级学生到实验室会感到很惊奇,对摆在实验桌上的器具会东摸西摸,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②对具体步骤缺乏统筹安排,缺乏统一协调,导致上课时部分学生手忙脚乱,耗时多,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③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器具的操作不规范,从而影响实验结果,更不会评价实验结果。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教师在上探究实验课前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尽量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从而实现实验课堂的高效性。

如“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节探究实验课,教师上探究课前可先设计一个图表将实验原理、实验用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一一对应起来,其中实验步骤环节中可适当留空,让学生动手写一写,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如表1,也可引导学生在实验课前设计一个图表用于记录实验数据,如表2。

第4步:将萝卜条取出,观察烧杯中溶液体积的变化,同时测量萝卜条的质量,将数据填在表格中。

第5步:用曲线图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本组数据并得出结论,分析实验处理的时间长短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对于学生协作和时间统筹问题,教师可在课前引导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和时间统筹安排,以及每个组员的分工,充分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这样,学生既熟悉实验步骤,合理安排各步骤顺序,又明确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具体任务,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关于操作规范训练,可用作业形式督促学生学习器材操作,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实验器材的用法,从而让学生做好实验的技能准备。

对于实验结果的学生评价,可以让各组选1名代表到讲台前根据自己设计的表格汇报成果。对于学生没法预测的实验结果,可通过问题提示学生评价方向或者给出标准,让学生的评价有所依据,并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实验结果。实验课后,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整堂课进行总结性评价,根据课堂中某个观察点形成对整节课知识与能力目标的整体评价,并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落实到三维目标中。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一、核心概念的确定和解读

核心概念能够体现学科的本质,代表了一种重大的观念,具有超越课堂的持久价值。现代学习科学研究表明,围绕核心概念组织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更加贯通、更有关联性,可以让学生像专家一样去看待和思考学科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塔型知识结构,更加便于提取和迁移,有利于实现理解科学的课程目标。准确定位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成为影响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基于核心概念的主要特征,从科学主题、学科观念和教学内容结构三个方面综合分析,把本节的核心概念定为“群落是一个生命系统”。从科学主题出发,“系统”是当代科学的重要观点,从系统角度开展本节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思维的经验,领悟系统分析的方法,实现课程更高层次的目标;从学科的重要观念出发,“生命系统”是生物学科的重要观点,具有超越特定内容的迁移价值,能够成为分析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的通用模式;从教学内容结构出发,群落生命系统可以有效地把本节相关知识组织起来,从生命系统这个新的视角深入学科的本质。

二、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重视用好教材;二是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认识特点;三是围绕“系统”这一科学主题组织群落相关的知识(“系统”和“生命系统”是影响学生终生、可迁移的重要观念,是需要学生持久理解的概念);四是补充相关资料与生物学事实促进对群落概念与结构的深刻理解。(见图1)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模拟情境,初步认识群落的特征

教师呈现某池塘中生活的部分生物图。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两个问题:(1)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如何分析这个池塘生物群落?(2)假如池塘中大鱼大量减少,对池塘中其他生物数量将会有什么影响?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从系统的高度认识生物群落及其主要特征。

2.分析资料,了解群落的物种组成

一个群落包括很多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同类型的群落必然由不同的物种组成,因此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是形成群落的基础,成为鉴别不同群落的最基本特征,所以认识和研究一个群落,一般是从分析该群落的物种组成开始。

教师呈现研究人员对“武夷山生态保护区甜槠林”和“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两个森林群落进行研究的部分成果,请学生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主要差别。

在比较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是有差异的:表现在群落中物种数目和每种生物的数量不同、数量占优势的生物种类不同等等。

3.分析实例,解释现象,认识种群间的相互关系

一个群落中的物种不论多少,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而是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种间关系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群落中的生物间的关系有哪些,让学生通过分析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分析——反映种间关系的实例”进行总结。

针对资料1“高斯的草履虫实验”思考和解释的问题有:(1)在“资料1”中,“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给出这个条件的意义是什么?(2)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3)相互竞争的两个物种是否可以稳定共存?请举例说明。(4)请试着给“种间竞争”下定义。

针对资料2“加拿大北方森林中的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思考和解释的问题有:(1)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说明了什么?数量波动的特点是什么?(2)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3)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精明的”捕食者大多不捕食正当繁殖年龄的被食者个体,更多地是捕食那些老弱病残个体,请谈一谈你的认识,对人类利用资源有何启示?

利用教材中“种间关系”图和学生共同分析寄生和互利共生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填写表1,总结种群间相互关系的基本类型。

4.拓展学习资源,深化对群落结构特征的理解

群落中复杂的种间关系充分说明群落系统中各种群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种群在群落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群落系统中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形成了群落系统内部的空间结构,群落结构决定着群落的功能,是研究群落的重要视角。

图2呈现的是2010年武夷山生态保护区甜槠群落结构剖面图,请分析群落垂直方面上的结构有什么特征?

学生通过识图与分析图中信息可以得出,甜槠群落植物有明显的分化层次。学生通过分析表2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群落中的动物也存在分层现象。请学生解释影响群落中的动物分层的因素。

总之,群落中不同生物分别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上,表现为垂直空间分层现象,这是群落的垂直空间结构特征。

思考讨论: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群落垂直分层结构特点的生态学意义?

群落的水平结构特征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中可以结合种群分布的特点、特征突出的典型群落设计问题来突破难点。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微课选题;教学设计

微课是一种最近兴起的新型教学方法,当前已经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涌现出数不胜数的微课资源。中小学的微课包括丰富的资源,其主要表现为微视频,是利用网络传播的,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微课课件开展自主学习。笔者从事初中生物教学工作多年,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论述了初中生物微课的选题与教学设计的主要应用手段。

一、关于微课选题

一个微课重视表现一个主题,因此微课选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其选题做到简明扼要,微课的关键就是“微”,其在内容、问题、研究等过程中普遍要求“微”,要求其内容以解决核心问题为主。微课重视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合适的主题。主题可以以实际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为主,也可以涉及实验操作、实验观察、探究实验、模型制作、学习方法等,要以“小而精”为核心内容,有着独立、完整的特点。可以解决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同时结合多媒体的特点确定主题。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意识到,七年级学生在学习“呼吸运动”一节时,大多学生不能顺利理解此部分内容,这种现象牵涉到学生掌握的物理知识。假如设计宽泛的主题,包含多个知识点,详细讲解教学内容,可以将全部内容制作成一系列微课资源。如关于洋葱切片的观察就存在着多个方面的知识,也要求学生对此开展实验,制作成微课专题当然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微课的应用对时间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在明确主题后就需处理其表现内容,达到“微”的目的。如一旦确定“呼吸运动”的主题,则应深入学生中间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才能使微课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一旦整个选题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成果,那么就会迅速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会始终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此节课必然是成功的。所以在微课选题过程中可以应用合理的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手段,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此,教师还需为微课的应用创建一个与主题相符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微课发挥最大的作用。

二、关于微课的教学设计

在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做好微课的教学设计就意味着教学的成功,其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微课中的教学设计与制作技术的比例是7∶3,微课中的教学设计是微课教学的关键,要始终坚持微课就是一种“学习型资源”,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视角考虑微课的教学设计,可以应用设计问题、引入活动等多种设计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为核心,使学生的学习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教学设计也代表着教师的教学意图、设计思维、教学特点,其中应该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方法、总结等内容。生物课的微课教学设计还应该融入生物学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与学科特色等内容。

1.关于微课的教学过程设计

利用微课进行教学首先要强调“微”。第一,利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或问题导入,在此环节要求题材新颖、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在顺利导入后保证课堂讲解不脱离教学主线,有着较强的层次性,重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全体学生的提高;第三,教师还需在每节课的结束环节做好总结,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本节课形成牢固记忆,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关于主题“呼吸运动”,笔者在深入研究学生特点、学习内容、学习重点难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下面教学过程。首先,设计了导入情境,播放人工呼吸图片,提问:人工呼吸的原理是什么?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其次,以“呼吸运动”为主线开展课堂讲解,要求全体学生做呼吸运动,体验呼吸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变化,并将身体变化设计为动画,结合动画讲解人身体的构造,要求学生在呼吸过程中感受不同部分骨骼的运动与身体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呼吸运动的概念,从而对深入研究胸廓容积变化产生的原因产生兴趣。胸廓运动的原因是什么?要求学生在认真观察呼吸过程中胸廓变化动画的前提下,结合自身感受情况,如为了模拟肌肉收缩会产生力量可以播放拉开的弹弓图片,为了模拟膈肌的舒张与收缩情况可以播放手背自然隆起和用力伸直手指的图片,由此得到呼吸肌收缩与舒张是导致胸廓容积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再次,探究躯干容积的变化是否会引起呼吸的变化。提问:一旦躯干容积产生扩大或缩小的情况时,肺的容积会不会发生变化?鼓励学生使用提前准备好的塑料瓶模拟实验装置,在反复思考演示方法后鼓励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最后对实验现象进行研究,得到:胸腔扩大时,肺同时也会扩张,气体进入肺部,是吸气过程;肺容积扩大时,气体进入肺的原因是什么?利用演示挤压塑料袋,帮助学生理解如果气体总量不变,那么气体容积变化与气压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得到:肺容积扩大的情况下,整个胸腔气压降低,外界气体进入肺部,是吸气过程。最后,对呼吸运动的学习进行总结,在观看动画过程中为学生设计概念图。整节课设计成功之处是融入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模拟图片、模型、实验、推理等活动,最后顺利突破学习难点,将学习难点转换为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

2.关于微课的教学资源应用

微课虽然以“微”为主要特点,但其包括完善的教学环节。其主要以视频文件为主,同时融入了与教学主题相符的备课、小测、学生意见、名师指导等各种内容。其中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当属PPT课件制作质量,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PPT只涉及重点内容,不需录入全部教师讲解内容;设计背景要与学生认知规律相一致,不可强调花哨设计;处于相同页面中的文字与图片要把握恰当的比例,字体颜色不宜过多,字体与背景颜色搭配要强调自然,字体大小要合适。

3.微课中的语言和媒体

微课课件要使用简单的、生动的语言,教师语言要兼顾学生的特点,不宜过难过繁,要有响亮的声音与节奏感,语速不宜过快,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讲解过程中防止出现错误语言。教师可以提前写下自己要说的内容,但不要照稿宣读,那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能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影响教学质量。媒体设计在微课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媒体设计质量才能使微课收到较好的效果。当前微课视频媒体纷繁复杂,要求教师在设计微课过程中科学选择合理的媒体,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运用有利于收到较好效果的媒体。

三、生物微课的反思

1.教师要重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呼吸运动”的学习重点是复习与拓展,笔者在考核中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能完全掌握学习内容,可以确定其选题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制作中要兼顾各种细节,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思路可以确定为“导入新知、复习、讲解例题、分析失误、巩固练习”。

2.发挥其可重复播放的优势

微视频只需较短的播放时间,因此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观看,是对教师教学的有效补充,微课选题通常都是学习中的重点或难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多次研究与探讨。

3.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有的学生可以利用微课发展自己的思维水平,收到较好的效果。但有的学生不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利用微课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还需借助教师的单独指导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开展个别辅导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争取得到家长的配合

可以利用家长QQ群与微信群鼓励家长帮助学生利用微课开展自主学习,微课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观看,因此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必然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微课技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其在实验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为学生创建了生动、平等的学习气氛。生物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应用微课教学,及时做好反思与总结,认真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在实际教学中大胆改革,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提高生物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徐佳.初中生物学微课设计思路及反思[J].生物学教学,2015,40(3):48-50.

[2]梁春玲.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以《细菌》课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5(7):25-28.

[3]张桂梅.初中生物学微课的选题与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5,40(4):36-37.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1教学过程的设计

微课的教学过程要简短完整。首先,引入有趣,或创设一个简短的情境,或设置一个疑问,力求新颖、迅速切题;其次,最好沿着一条主线展开讲解,层次分明,旨在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化思维,让学生能学会;最后,还要有一个好的收尾,在画龙点睛的同时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也根据需要可省略掉此步。例如,“呼吸运动”这个主题,在分析了学习对象、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等方面之后,教学过程设计如下。首先,情境导入,插入人工呼吸图片:你知道人工呼吸的原理吗?产生认知冲突。其次,按“从因到果”逻辑关系设计教学主线,沿着呼吸运动的过程这条主线展开,从体验呼吸开始,利用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动画,引导学生认识胸廓,体验呼吸时肋骨和胸骨的运动及胸廓的变化,明确什么是呼吸运动,产生探究胸廓容积变化原因的欲望。胸廓为什么会运动?利用呼吸时胸廓的变化动画,结合自身的体验,模拟图片,如用拉开的弹弓的图片模拟肌肉收缩会产生力量,用手背自然隆起和用力伸直手指模拟膈肌的舒张和收缩状态等,总结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那胸廓容积的变化和呼吸有什么关系呢?胸廓容积的扩大和缩小,肺的容积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简易的实验装置,思考演示方法,动手模拟实验,进行实验现象分析,得到结论:胸廓扩大,肺也扩张,气体入肺,完成吸气;反之,完成呼气。肺容积扩大时,为什么气体会进入肺?通过挤压塑料袋的小实验,引导学生发现在气体量不变的情况下,气体容积变化与气压之间的关系,得到结论:肺容积扩大,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完成吸气;反之,完成呼气。最后,总结呼吸运动过程,通过观看动画,进行概念图式总结。整个设计的亮点在于通过亲身体验、模拟图片、自制模型、模拟实验、推理分析等活动,逐步分解难点,化难为易,把学生头脑中的前学科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从而形成重要概念。

2教学资源的设计

微课虽“微”,却“五脏俱全”[3]。微课的核心资源是微视频,与教学主题配套的教案或学案、素材课件、练习测试、教学反思、学生反馈和专家点评等相关的教学支持资源也是微课的组成部分。其中,PPT课件的制作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微视频的画面质量,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是:PPT只放核心内容,不需要把教师所说的话全部放在上面;背景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可过分花哨或呆板;同一页文字、图片的比例适中,字体颜色不超过三种,字体和背景颜色搭配自然舒服,字体大小差别不可过大。

3语言和媒体的设计

微课的语言要简洁生动、规范清晰和富有感染力。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讲解通俗易懂、声音响亮、节奏感强、语速适中和适当留白(如按下暂停键),给学生思考或准备的时间。讲解时不可以出现错误或口头禅。必要时,可以进行脚本设计,把要说的话写出来,切记不可以照本宣科,把PPT当演讲稿,那样会令学生厌烦而失去观看和学习兴趣,降低了微课的使用价值。媒体设计决定微课最终的表现形式,其优劣性直接决定了微课的质量。目前微课视频的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有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和混合式微课[4]。在设计时,应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选择最适合表达自己教学效果的媒体。必要时,可以寻求技术支持和团队合作。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微生物 自然界 分布 教学设计

《微生物学》是生物制药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后续的《发酵技术》打基础,在教学中要注重与生产实践联系,与后续教学衔接。

《微生物学》开设在三年级,学生在校已经学习了两年多的时间。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学习完成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基础课程,还完成了《生物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具备了基本知识,完全可以满足学习专业课程的需要。他们还学习了两年的《生物制药设备》课程,对生物制药设备,特别是发酵设备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工厂中的清洁要求已有初步的了解。在学习“微生物在自然界的分布”一章节时,《微生物》课程已经学习了大半个学期,学生对纯种微生物的特点、培养、灭菌以及实验操作已经非常熟悉。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多的理论、实验知识,但是他们欠缺的是如何将微生物的理论、实验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的发酵生产中。同时学生的表达能力不强,没有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一、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重点

(一)主要教学内容: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二)教学重点

1.土壤中的微生物在发酵中应用

2.空气中微生物对发酵的影响

3.如何防止人对发酵的污染

(三)教学难点

1.土壤中的微生物在发酵中的应用

2.树立无菌操作意识

3.将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应用于发酵生产中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教学目标及要求

1.学习并了解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无处不在

2.学习并掌握土壤微生物在发酵中的应用

3.学习并掌握空气中的微生物对发酵的影响

4.学习并熟悉如何控制饮用水的洁净度

5.学习并了解人体中的微生物,如何避免人对发酵的污染

(二)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及要求

1.通过设疑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通过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总结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概括综合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及要求

1.通过学习微生物无处不在,树立学生的无菌操作意识

2.通过学习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培养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3.通过将微生物理论知识与发酵生产实践相联系的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然后理论指导专业学习和应用于实际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4.养成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板书设计

第七章 微生物生态

第一节 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分布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一)土壤的生态条件

1.水分 2.营养 3.pH值 4.氧气 5.温度 6.保护层

(二)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1.种类:细菌、防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和藻类依次递减

举出几种可以在发酵中利用的微生物的例子

2.分布: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

二、水中的微生物

(一)水体的生态条件

1.营养 2.温度 3.氧气 4.pH值

(二)水中微生物的来源

(三)水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四)饮用水卫生细菌学

1.大肠杆菌来衡量 2.饮用水的标准

三、空气中的微生物

1.来源 2.种类 3.分布 4.卫生标准 5.在发酵中的应用

四、人体中的微生物

1.种类 2.在发酵中如何防止污染

四、教学过程(见附表)

五、教学反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通过这次教学设计,我更深层次地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

笔者上课的目标明确,不是简单地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讲解的内容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新知识、旧知识地有机结合。笔者授课热情高,自信心强,与学生交流充分,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总结、思考,同时课后积极倾听各方面的评价,包括教学督导和学生,希望给以后的教学带来更大的进步。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教师在课堂上及时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习兴趣,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问题提出后的成就感是学生求知探索欲望的强有力的“催化剂”。问题的提出往往是学生从生活中,通过敏锐的观察,精辟的概括,认真的筛选,方能提出。但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可笑的,无论是怎样的问题,教师都不能随意否定他们,而是要多给予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获得提出问题的成就感。有的学生假设为: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喜欢甜的,与颜色有关,喜欢红的,与形状、大小、含油量、营养都有关;也有不同意见的,总之假设多种多样,真是无奇不有。当然学生能提出的假设不一定都是合理的,这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作出初步的判断,在作出初步判断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逻辑的分析和推理,尽量能自圆其说。在学生自主设计方案时,教师不事先给出任何探究模式,完全由学生自主设计,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生物学实验的关键点比较优劣、提炼方法找出规律。如实验设计能否进一步完善?如何较好地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巡视各组实验进程,提供必要的帮助,及时解难释疑。如生物学实验条件中无关变量有否相同且适宜?尤其是食物有否同方向、等距离摆放等?观察记录手段是否有效合理?绘图、拍照、录像等方法的特点有哪些?用表格记录数据是否更好?同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体会小组分工协作的意义。在总结探究活动时,教师要营造轻松民主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参与交流的积极性,组织讨论并进行适时的引导。围绕“你的生物学实验成功与否?若成功,请总结经验;若失败,请不要灰心,认真分析失败原因”等方面进行总结,教师并在其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蚂蚁的行为对你的心灵有触动吗?大自然蕴藏的秘密,是否激发了你的探究兴趣?活动中有何启示?

2教学反思

本节实验课教学获2012年全国中学生物课堂实验教学展示一等奖,在其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了省市多位专家和同仁们的帮助,也得到了学生们的支持。回顾这段过程,倍感辛劳和快乐,其中主要心得如下。

2.1教学困惑

困惑之一:如何在实验室顺利完成此实验?蚂蚁的行为是非常复杂多变的,将蚂蚁捕捉到实验室进行探究实验,发现蚂蚁受到惊吓、失去巢穴等因素的影响,蚂蚁的行为发生了改变,常常没有出现实验设计中预料的结果。如何在实验室模拟自然环境,探究蚂蚁在最接近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在自然界中直接观察蚂蚁行为是否可行?困惑之二:如何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提出问题是科学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提出问题是探究的起点,也是产生智慧的萌芽。在教学中,教师常常重视解决问题,而忽视提出问题。李政道先生曾说“:求学问,需学问,只求答,非学问。”教师应该向美国妈妈学习:“孩子,今天上学了,给老师提两个好问题!”如何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巧妙指导,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探究问题呢?困惑之三:如何科学评价学生探究能力?评价是一种重要的激励手段和发展机制,同时实验评价能力也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其遗忘了。关于本节课的教学,教师们都习惯于实验方案的设计,其实验方案的可行性缺乏了实践的检验,实验教学中没有组织评价,从而失去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如何有效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这也是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的困惑。

2.2创新之处

对本节课进行创新的宗旨在于让实验教学由基于传递到基于发现、由静态构成到动态生成、由个体思维到集体智慧,为此需要激发内在学习动机、开放实验领域、构建反馈激励机制、提供集体学习支持。

2.2.1在实验方法上进行了创新选择实验场所: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后认为,本实验在实验室中进行难以得到可靠可信的科学数据,因为蚂蚁从野外被捕捉到实验室由于受到惊吓而逃生或首先忙于筑巢等过程,根本无暇顾及觅食。学生按小组分别在实验室内和室外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过程和数据对比中得出结论,即蚂蚁在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更真实,效果更明显。最终本实验的实验过程选择在校园内进行,其余过程在实验室进行,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又确保了实验的有效性。开放生物学实验内容:教材上提供的实验方法是在实验室内完成本实验,教师没有按照教材上内容进行。根据课程标准精神,倡导学生开展开放性、自主性的探究学习,力求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利用蚂蚁工坊观察日本弓背蚁的行为和探究它们的觅食行为,实验的自变量并拘泥于食物的颜色倡导合作探究:启发学生相互学习,如食物同方向、等距离摆放在蚁穴洞口;每种食物要有一定的距离且边界要清晰;不同的实验处理应贴上标签,以利于观察和记录;食物进行特殊处理: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配备绘图员、拍照员等,带上记时秒表,用表格记录数据结果。其实,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方法等,通过学生之间的学习与实践来获得,比起教师的刻板说教更有趣、有效。

2.2.2在实验评价上进行了创新为评价而教学,还是为教学而评价?在设计实验评价时必须对此做出抉择。为教学的评价,关注的是评价如何生成教学价值,而不是教学如何应对评价。为此,笔者将主体性、激励性和发展性作为实验评价的价值取向。学生完成本探究实验的热情较高,教师通过课题研究,明确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能力结构,依据具体的科学探究任务,确定相对应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细则,统计和分析学生在探究中的各种能力的现状,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过程性评价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反思教学设计,提高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客观记录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利用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评出最佳生物学实验小组,评价每一位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之一:学生评委进行评价。为了在实验评价上实现多元化、多主体,我们还组织了促进学生之间的他评与互评。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评价能力有限,加上实验评价的复杂性,教师选取了部分优秀生担任评委,并对学生评委进行适度指导和培训。事后发现,对学生评委培训非常重要,同时在培训中也促进了优秀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培训的过程也是一次分层教学与学习的过程。创新之二:教师进行延时评价。实验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以实施延时评价,对学生评价采用工作单的形式。教师延时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填写的工作单和学生评委意见,有效解决克服了教师一人无法现场观察全班学生实验行为表现的问题。学生评委和教师延时评价指南。

2.2.3在实验拓展上进行了创新

①拓展了实验内容、激发了探究欲望。学生在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如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的觅食与食物的气味、颜色和形状有关吗?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蚂蚁觅食行为与某种因素有关?蚂蚁喜欢肥肉还是精肉?蚂蚁通过眼睛还是触角觅食?蚂蚁将食物存放在蚁穴的什么位置?在觅食过程中蚂蚁怎样交流信息?蚂蚁为什么要争斗呢?蚂蚁繁殖期会出现哪些繁殖行为呢?蚂蚁社群生活是一幅什么样的场景呢?不同蚂蚁之间又有哪些不同的行为表现呢?在生物学实验设计上如何减少实验误差?上述问题是实验后学生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必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②培养了学习志趣、提升了实验能力。一实验小组观察后做了如下记录“:我们刚把白糖放到蚁穴旁,便有几只蚂蚁出来搬运糖粒,蚂蚁越聚越多。后来,有蚂蚁发现了一只蜘蛛尸体,并扯下蜘蛛一条腿。虽有大多数蚂蚁都在搬蜘蛛尸体,但也有在搬运糖粒的。可是蚁太小,因此蚂蚁怎么拖都无法将尸体搬进去。但它们仍不放弃,过了好长时间后又将尸体往草丛中搬,由于草丛很密,结果还是没有成功。第二天早晨,白糖被夜间的雨水溶化了。过了一天,水分蒸发干后,白糖变成固体又析出,蚂蚁又在忙于搬运了。”通过这篇观察日记,我们仿佛看到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因此,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大自然中接受熏陶,既顺应了学生的天性,又启迪了学生智性。

③展示了研究成果、倡导了合作精神。实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合作共进的过程,再通过成果来倡导合作、激励合作。通过实验的过程,学生们体会到合作的重要和必然,做到了个体思维和集体思维的融汇。在最后阶段,通过制作PPT、设计小报、撰写实验报告、观察日记、科技小论文等多种形式,由学生展示所在实验小组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让他们分享过程中的思索和欢乐。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蒜 生物学 特性 教学设计

大蒜生物学特性包括三项内容:大蒜的形态特征、生育周期和环境要求。

学情分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学生熟记于心。具体到一种植物,他们能区分指认出各种器官,但一旦出现变态现象,识别就有了难度。

由于大蒜茎的变态、芽的肥大、花的隐蔽、果实和种子没有形成的机会等等因素,给学生的识别造成困难。弦线状须根、鳞茎、茎盘、茎踵、蒜头、蒜瓣、鳞芽、苞片、无薹多瓣蒜、独头蒜、假茎等等,新词喷涌而出,让学生没法与植物的六大器官联系。不知道这些词指的是什么?又是怎么来的?是谁发育来的?这些都是学生认识大蒜形态特征的障碍。

教学策略:以“大蒜的形态特征”为主线,引出“大蒜的生育周期”和“大蒜对环境的要求”的教学。然后结合实物――蒜苗和蒜头,从外向内一层一层的与植物的六大器官联系、对应。

教学重点:生育周期和环境要求

教学难点:形态特征

教学过程:先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指认蒜苗和蒜头各个部分分别属于植物学的哪种器官;(2)知道大蒜发育的关键时期和大蒜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3)知道蒜薹适时采收的重要性;(4)记大蒜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及营养的要求。

一、大蒜的形态特征

无论是蒜头或是蒜苗,都是咱们常见的蔬菜。那么你能指出各个部分是什么吗?你能指出大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吗?学生七嘴八舌,但回答全对的不多。

首先指出蒜苗是苗期,只有根、茎、叶,没有花、果实和种子。那么谁能准确地指出蒜苗的根、茎、叶呢?张尧岭同学给大家指认。他指出了蒜苗的“根”“ 茎”“ 叶”,(但他把假茎当成了茎,把叶片当成了叶)。“张尧岭同学回答的对吗?”同学们议论纷纷。这时,我拿出一株蒜苗,把叶片一片一片地剥下。学生这才认出大蒜的叶包括叶片和圆筒形叶鞘;剥到最后,学生看到了蒜苗的真正的茎是根上部假茎下部小小的盘,是短缩的,呈盘状,叫茎盘。至此学生真正认识了蒜苗的根、茎、叶,分清了蒜苗的各个部分。

我手里拿着蒜头让学生看,蒜头的各个部分又是什么呢?它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在哪儿呢?学生很快指出了蒜头的根和茎,对于其它部分,学生不知。这时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知道蒜头外表的薄膜性保护层是叶鞘。但蒜瓣是大蒜的什么器官,学生弄不清楚,个别学生提出是不是鳞芽的疑问。

造成学生识别困难的原因是大蒜茎的变态和芽的肥大。学生知道大蒜的茎是变态茎,但他们内心深处没有把它当成茎,没有把肥大的蒜瓣当成芽。在这个问题处理上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来突破教学难点:茎与根的区别是什么?叶,咱们都看到了,叶腋处的芽呢?此时,学生才认识到蒜瓣就是大蒜的芽。善思考的个别学生又问:蒜瓣外面的一层皮是什么?我反问什么是鳞芽呢?我提醒到,芽其中一种分类方法是,把芽分为鳞芽和裸芽,学生很轻松的想起:鳞芽就是有鳞片包被的芽。这个概念一出现,问题就解决了。但是,我手拿蒜瓣剥了一层又一层,学生又迷糊了。最外面的膜质的,是鳞片;白色的、肥厚的、供人们食用的一层又是什么呢?我介绍到,也是鳞片,最外面的一到两层膜质的鳞片起保护作用,白色肥厚鳞片起储藏营养的作用,最里面的、层层被保护的、是真正的芽。

在这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中,我把蒜瓣一个一个掰下,茎盘中央一白色的枝暴露出来。这又是什么呢?有了上面的学习,学生很轻松的回答―是蒜薹,是花茎。

咱们都知道花茎是生花果的,大蒜的花、果、种子在哪儿呢?学生把目光锁定在蒜薹上部,对,这个膨大的东西总苞就是大蒜开花结果产生种子的地方。这时给同学们分发蒜薹,让他们解剖观察。大家发现了什么?各部分分别是大蒜的什么器官?学生经过解剖观察,看到了小蒜和花序。我告诉同学们,大家看到的小蒜是气生鳞茎,又叫空中鳞茎、蒜珠、天蒜。由于气生鳞茎与花序争夺营养,导致花序发育慢和不良。又因为人们食用的是幼嫩的花茎,所以咱们没机会看见大蒜开花,结果,产生种子。

在大蒜生产中,你还有困惑吗?同学提出,独头蒜是怎么回事?有些蒜苗不抽生蒜苔,又是怎么回事?引出下一问题生育周期。学生读课文。

二、生育周期

以学生自学为主,然后练习。练习如下:

1.大蒜发育的关键时期是( )大蒜肥水管理的关键时期是( )大蒜全株增重最快的时期是( )

A.幼苗期 B.花芽及鳞芽分化期 C.蒜薹伸长期 D.膨大期

2.着生在茎盘中央的顶芽不分化时,形成独头蒜( )

3.生产上栽培有苔品种,要适时摘除蒜薹( )

小结:在大蒜的一生中,有一个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哪个时期?芽的分化就是在此期进行的。顶芽进行花芽分化,腋芽进行鳞芽分化。如果分化成功,顶端分化出的花芽就会萌发形成蒜薹,反之,就没有花芽和蒜薹;同理,腋芽分化成功,就形成几个鳞芽,如不成功,就没有蒜瓣。如果花芽、鳞芽都没有分化成功,大蒜的茎上就只有一个顶生叶芽,将来发育形成独头蒜。

为什么会分化失败?主要原因是环境,没有满足大蒜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学生看书,了解大蒜的环境要求。

三、大蒜的环境要求

这一问题是这样安排教学的:学生读书,然后练习,加深学习效果。练习如下:

1.大蒜喜冷凉,蒜薹伸长期的适宜温度为( ),茎叶生长适宜温度为( )。

A.20℃ B.14~20℃ C.12~16℃ D.12~18℃

2、鳞芽膨大盛期要求的适温为( )。

A.20℃ B.14~20℃ C.15~20℃ D.12~16℃

3、超过 ℃,植株生理失调,茎叶枯萎,进入休眠。

A.20 B.25 C.30

4、大蒜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 )为最好。

A.沙壤土 B.壤土 C.轻黏

5、大蒜在 才能通过春化阶段。

6、大蒜在通过春化阶段后,还需要 以上的长日照和15―20℃较高温度条件下才能形成鳞茎。

结语: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8篇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成果有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因此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水平现状十分重要,通过现状分析提出提高中学生物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教学设计;策略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教学技术、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都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的能力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它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学科知识理论等,涉及到许多学科内容。所以我们有必要关注一线教师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水平,以及他们对于教学设计知识的需求程度,希望能够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供现实依据和有益建议。

一、中学生物学教师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模糊,未突出目标在教学设计上的核心地位。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设计能力明显不足,教学过程设计既要灵活设置教学活动、安排教学、对教学进行整体规划,又要考虑学生的情况反映、设计教学的诸多细节。有部分教师直接照抄或部分照抄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岂不知教学参考书的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依据学生,根据课时预设的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体、清晰,如果教师只是照抄参考书,那么,设置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就可能是不可达到的或是难以达到,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也不可能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查和教学反馈,也失去了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指导地位。

(二)教学设计内容局限于课本,缺乏与实践的联系。新课标明确要求要注重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有部分教师的教案只是课本知识的总结,没有给学生提供思考联想拓展的空间,更没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的延伸,这种教学设计怎么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也将会大打折扣。

(三)教学方法单一,没有结合教学过程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的展现形式和实现思路,直接决定了教学设计的效果,合理有效的方法会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的内容更加多样化和形象化,学生也能在完成学习知识内容的同时达到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然而在教案分析后我们发现,教师在方法选择上比较匮乏和单一,甚至有部分教师没有在教案上体现或是直接写明教学方法,这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在教学中仅仅是些常规的教学方法,没有灵活根据课程需要选择更多方法,也没有根据生物学科特点设计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教材中涉及许多信息都是来源于科学探究的实验结果,这些信息都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针对这些信息教师不仅要从原理、探索过程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科学实验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借助多种教学媒体展示科学的成果,形象直观的展现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但是对于教案的分析结果却差强人意,很多教师只是传授知识,讲授知识,单纯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例如,在高中教材“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要求教师尝试以图解或计算机制作演示文稿、flas等不同形式,用模式化的方法模拟和展示人体细胞的内环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大致过程。

(五)忽略对教学设计的评价。对教学设计进行课后评价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预期效果的一个总结和反思,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教师犯同样的失误并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达到自我进步的目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教学反思或是相关的评价,有的教师仅仅是对学生的上课进行记录或总结。

二、提升中学生物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途径与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加强学生需要分析。在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是只关心自己如何去教,不考虑或是欠考虑学生的学,没有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计教学,这恰恰是与新课程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格格不入的,只有分析了学生,分析了学生的需要,教师的教学才是有效的,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才能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完善培训策略,特别是注重教师对于新教学媒体以及教学方法的掌握。教师培训不仅是国家教育部门对教师的要求,更是教学实践、教学内容不断发展的要求。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学环境的改变要求教师必须及时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学会使用新的教学媒体,如果教师还是以往的课本、黑板、粉笔上讲台,显然是不适应现代教学发展需要的。关注教师的现代媒体的使用及操作能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灵活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都是未来教师能力发展培训应该考虑的。

(三)提升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动力。终身学习是教师都应该有的态度,所有外在的提升策略都最终体现在教师积极接受、努力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只有在自我有充分意识和强烈需求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提升。教师应该时时有进步的要求,事事都求进步的态度,才能不断地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产生自我能力的提升。

总结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学成果有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所以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举办教学设计观摩评比等有益于增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活动。

作者:李贵琴 单位:山西省临汾市隰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9篇

1 教学设计视野宽与窄之间的关系

受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对教学经验行为的依赖性,部分生物学教师对于教学设计的理解并不透彻。就有关生物学教学设计分析,多数是基于提高教的效果以及完成知识性教学目标的考虑,把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等因素按一定的程序紧密联系在一起,重点是“如何教”。现有的生物学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教学设计的文章基本上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与教学反思五部分。这样的教学设计仍然是班级授课形式下的规划。小组互动的设计很少有,与外部环境联系少,很少关注学生学会学习以及社会发展需求,设计的视野狭窄。

现代教学设计受系统论的影响,把教学过程看成是由教师、学生、目标、课程、方法、环境和反馈等相互依赖的教学因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系统。如“珍爱生命,拒绝”一节的教学设计,可以围绕“生命与”的话题,从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角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的种类和认识对生命、社会的危害,知道吸食和拥有是违法行为,同时,还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前设计准备、课堂讨论等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注重渗透情感教育。通过对的认识,自觉远离,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防毒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也能够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实际上,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任务、内容和整活动都是认识世界或对世界的反映,特点是学生体的认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把社会历史经验变为自己的精神财富,不仅使学生获得关于客观世界的映象即知识,也使学生体性获得发展。因此,教学设计不能仅满足于完成特定知识的教学。教师的视野要宽,要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协作过程以及理论与技术的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社会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作用。生物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充分的交互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必然趋势。

2 学情分析与教材分析之间的关系

从现有的生物学期刊上发表的生物学教学设计来看,主要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进行设计的,而从学生学的角度考虑不足。这些生物学教学设计都有教材分析,但是,很多教学设计中缺少学情分析。这是“知识本位”的一种痕迹。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因素。教材分析不能替代学情分析。要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对学习背景、学习需要和学习任务进行系统的分析。因此,有效的教学设计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因学定教”。

学情分析就是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经验、知识、能力、情感等)进行了解。学情包括两方面,一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阶段的基本情况,是学生进行新任务学习的起点。这以课程标准与教材作为基本依据。二是就具体的学习内容而言,涉及学生理解的难易程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由于学生各自的基础、经历和禀赋不同,因而表现出许多差异。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节的学情分析就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初中学生比较了解的是宇宙、地球的形成过程,而对生命的起源,学生更多的只是熟悉“神创论”的相关内容。对于其他假说,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所以并不熟悉。但该节内容一直是科学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也是学生愿意了解和学习的内容。同时,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能够顺利达成该节的学习目标。进行学情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为学生设计教学。这会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保持对于有效教学的自觉性。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要考虑如何与学生的需要相联系,调动学生认知的积极性,把教师认为重要的目的转化为学生认识活动自觉的内在目的,促成学生与学习对象之间建立起积极的意义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正确处理好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如果仅根据教材分析,无视学习者起始状态,这样的教学设计就会因缺乏针对性而失效。因为学情决定着教学设计的起点,教学设计应根据学情进行具体分析。如果说对教材的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关键,那么对学情分析则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3 教学目标设计中行为动词的外显与内隐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者一贯坚持使用马杰倡导的由程序教学发展而来的精确目标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之上的。它要求学习者展示外显的行为,以表明其掌握了学习内容。行为动词应该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如“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按照这种方法编写的教学目标虽然明确,但容易导致教学成为某些具体行为的训练。此外,许多心理过程也无法行为化,尤其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只是行为,更是意识问题,不便于被预先具体化。

格朗伦德建议用认知式的具体目标来取代马杰的编写教学目标的方法,如“理解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的作用与关系”。三维教学目标并不仅仅指教学设计中经常强调的教学行为目标,它更本质地反映了在教学活动结束之后,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变化的不同学习结果。学习的实质是内在心理的变化,因此,教学的真正目标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能力或情感的变化。而那些内在的心理变化(如理解、知道、明确)是内隐的,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教学目标的准确描述,就是为了能间接地反映这些内在的心理变化。教学目标的具体和明确,取决于行为描述的可观察和可操作,可以应用如“指出、说出、描述、简述”这些动词间接地检测学生是否“知道”。课堂教学目标尤其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要具体,是课堂教学结束以后可以检测的。因此,它的表述要借助于恰当的行为动词呈现出来。

不过,课堂教学对学生发展所产生的“效果”并不都是可检测的。实际上,“教学效果”不止于“教学目标”。教师在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时候,如果只关注于人的发展可控的一面,试图把不可控的一面也纳入到教学目标当中,这就是一种把教学等同于产品加工的机械主义做法。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认真处理外显动词与内隐动词之间的关系。对于要检测的知识,要用一合适的外显的行为动词来推测学生是否已经发生内隐的行为变化。对于一些重要的目标(如养成分析事物的方法,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有时候却无法或者没有必要测量,就可以用内隐的认知式的行为动词。实际上,教师往往习惯地混合使用外显与内隐

两类动词来编写教学目标。如,认识生物性状的变异是普通存在的;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及引起变异的两种原因;理解生物的性状既受遗传物质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说出”属于外显的动词,“认识”、“理解”属于内隐的动词。

4 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之间的关系

现代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中没有教学重难点分析。任务分析比单纯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为全面、科学。任务分析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进行了归类,分析学习者的起点行为和特征。将任务分解之后具有可操作性。在“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设计中,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否则就偏离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就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难点是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

新课程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来表述、落实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三维目标的教学就是“学习者的情意(想要学)、认知(学得懂)和动作(能表现)三者经自我调控统整后得到的学习结果”。“三维目标”比“教学重难点”的表述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从现有的教学设计课例来看,基本上都同时出现“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从这里可以看出目前的生物学教学设计兼有“新”、“旧”两种因素,是在教育承载着选拔人才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教学对于知识本位教学妥协的结果。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效地进行处理。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以后的行为变化,它的一重要作用是帮助教师确定学生的学习重点,尤其是“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教学难点因学生而异。在“知识本位”的背景下,教学过程实际上是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过程。其实,要确立重点和难点,就必须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基础进行分析,以确定难点如何突破。

5 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成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更快、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作出客观的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节,它可以给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改进教学,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现行的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目标可测量。如果教学目标是不可检测的,很容易导致失控。教学设计时要注重教学目标在可观察、可评价性方面的改进。但是,这并没有解决在目标中描述哪些行为才可推测出学生内部心里机制变化的实质问题。实际上,在目标分析中还不能像描述知识掌握那样,明确设计出体现能力素质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评价不能仅仅为根据可测量的目标进行量性评价,还要进行质性评价。质性评价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生成价值、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尊重学生性特点使教学评价能对整教学过程作出真实、完整的价值判断,以判断学生是否在能力方面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系统的结构,若依其表述的抽象程度可分为三类,即具体目标、中程目标和终极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是短期的、具体的,但是,大多数的教学目标都是和中长期目标相关的,如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而这些容易被忽视。高层次的学习目标是要经过长时间以后才可检测的。可见,量性评价有其局限性。质性评价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促进发展的基本理念,是教学评价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必须是可测的,那么,当教学的长期目标和高层次目标与短期目标和具体目标进行竞争时,长期目标和高层次目标常常被忽视。因为短期目标和具体目标更容易测量。因此,在生物学的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要处理好质性与量性之间的关系。教学评价要全面考虑教学结果,既要力求着眼于具体教学目标,又要力求反映教育的中程目标和终极目标。

生物学教学设计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教学设计 系统优化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物教学设计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理论体系封闭,缺乏科学思想;技术至上,忽视情感和目的;对学生关注不够,忽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缺乏对教学设计目的性的认识。科学思想指导教学设计,并不是照搬全抄所构建的模式,而是要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必须结合当今一些主流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去借鉴。理论和实践表明,教师在课堂优化设计时应该从整体出发,增进教学活动的效率。因此,在构建教学设计模式的基础上,笔者归纳出了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一些原则并提出了一些策略。

1.把握好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和有序性特点

整体性是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系统的优化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取恰当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逐级展开教学设计,其次还要把握教学进度、教学难度和广度等因素,在此基础上适度地加以组合,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整体控制。如,在进行必修I中相关"蛋白质、糖类、核酸"等高分子化合物时,传统的教学就是逐个逐节从基本单位-聚合方式-空间结构,从分子结构-生物学活性进行。学生在学习时枯燥无味,原因是教师缺乏对知识系统的优化设计。教师应该先给学生引入生物体内高分子化合物的共性,从开始强调"蛋白质、淀粉和核酸等都是由小分子聚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空间结构和生物学活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剩余的完全可以交给学生研究讨论,逐级解决,老师只需要每节课给出相应的提纲,在学生出现困难和遗漏时能够"锦上添花"就足够了,即节省了时间又增进了学生的自主与合作。

就教学设计的有序性,如,在"基因表达和中心法则"的讲解时,完全可以设计一个基因,黑板上画出细胞核和细胞质,让学生在"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基础上自行演练基因的表达,体验基因表达的有序性,教师再从参与的细胞结构和载体等方面综合表述。让学生体验生命活动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实现教学设计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

2.把握好教学优化设计的开放性和有机关联性

教学设计过程需要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也要考虑教学环境。生物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坚固的实体,生物教学过程中各要素都是开放的,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不应是封闭的和僵化的体系,课堂教学方法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接受知识也是多渠道的。针对不同的课时内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各要素又是相关联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带动学生,学生之间也相互带动相互影响。教师和学生等教学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生物教学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如,针对学习目标,教学设计要监测教学过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

3.重视教学设计的目的性,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在生物学教学设计全过程中,教学设计的目的性是第一位的,它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定向、定量、定度的作用,即教学设计向哪个方向走,它怎样符合大纲的要求、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否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设计中关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必须抛弃"竞争-淘汰"的观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形成正确的"竞争-合作"的循环机制。

4.一些具体的教学优化

(1)优化语言。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求是: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具有节奏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加上巧问巧答,精妙的过渡语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并产生对自己语言优化的渴望和行动。

(2)优化课堂内容,突显重难点。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重构教学内容,使教学重点难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容易让学生实际操作并掌握。

(3)优化教学环境。科学安排时间,努力给学生创造各种宽松时效的教学环境,充分利用课堂和教学资源。

(4)优化教学反馈。教学中可通过课堂后的巩固练习或单元测试来达到教学反馈的目的,教师应注意选用典型的题目、紧扣重难点和考点的适量题目优化教学反馈。

总之,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和总结,发掘生物课程教学的潜在资源,并在实践中完善与应用,实现教学设计优化。

参考文献:

黎杏新.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优化设计的若干心得[J].现代阅读

上一篇:教育知识管理范文 下一篇:健康管理知识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