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1 17:01:35

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

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篇1

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为例,围绕核心概念设计基于探究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核心概念。

【关键词】核心概念;推理探究;中心法则

核心概念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并对学生学习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知识。围绕生物学核心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每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围绕核心概念展开,其中教学具体事实应该作为铺垫来帮助学生发展深层理解;教学重心应该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以便传递和评价更深层的理解力;学习重心也应该从记忆事实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更为根本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层理解,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本文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为例,围绕相关的核心概念设计并开展以探究为主要途径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本节课的核心概念。

⒈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要落实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标准是:“遗传与进化”模块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这一主题下的“明确中心法则中遗传信息的流向”“举例说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之间的关系”。“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节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二节,之前教材已在第二章和第三章就“基因在哪里”和“基因是什么”的问题上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接下来研究“基因是如何起作用的”,即第四章对基因的表达问题进行研究。本章第一节着重探讨了“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问题,紧接着第二节就基因如何控制生物体性状展开分析,与教材之前知识内容层层推进,从微观到宏观,解释了生物体多样性的内在原因,而教材第一、二两章又恰恰是从宏观现象到微观分析了遗传现象到控制因素的过程,本节与之相呼应;并为解释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奠定了理论基础,故可见本节内容不仅在教材体系上起到了“结构桥梁”的作用,并体现了人类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研究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中的核心概念纳入到已有的概念框架中,并为理解性状变异的原因打下良好的基础。

⒉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

生物学的概念之间是有层次关系的,有些概念是该主题中最重要的概念,处于该主题的核心地位称之为核心概念。有些概念则是为核心概念的形成打基础的,可以称之为相关概念。教师基于对课标、教材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基础上,用陈述句清晰地表述出学生应获得的核心概念及相关概念。

本节课的生物学核心概念是:中心法则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⒊教学目标

⑴知识目标:“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属于“理解水平”。这项要求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理解基因的概念和本质;二是理解基因的表达过程;三是理解从基因到性状的控制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具体实例,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相关事例。

⑵能力目标:本节以生物的具体外在性状分析入手,学生以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动脑分析事物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从实验证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知科学研究是不断深入的,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而后又从微观到宏观、本质到现象的认知过程,要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和发展观。

⒋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设计巧妙的学习探究情景,给予丰富的资料信息和具体事例,组织、指导启发学生,并积极的参与学生的学习、讨论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真正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从现象归纳到本质和从本质延伸到多种现象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节课选择采用“5E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它是由美国生物课程研究所(BSCS)所开发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它引导学生按照学习经验的先后顺序,经过参与(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精制(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5个阶段的学习,建构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由5E的5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的教学设计都围绕该阶段学生需获得的核心概念展开设计,期待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吸引学生主动思考,通过推理性探究活动理解核心概念。

⒌教学过程和组织

⑴参与阶段

①核心概念本阶段的核心概念是遗传信息的流动规律。此概念包括3个相关概念,即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甚至是蛋白质;遗传信息的表达即遗传信息通过什么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表现出来;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承担者和体现者。

②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㈠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对“遗传信息流动”的好奇心和兴趣,情境可采用多媒体展示喜剧明星陈强与其儿子陈佩斯的照片,提问:他们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是怎样形成的?展示科学研究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思路。

㈡帮助学生建立新旧概念之间的联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尝试写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之后要求全班同学结合教师给出的DNA复制过程和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的Flas的对两位同学的回答做最终的评定,从对DNA复制以及蛋白质合成的旧概念认识上引出可里克的中心法则的这个新概念,接下来带领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的资料分析并进行讨论探究,培养学生阅读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完善对中心法则这个概念的理解。

㈢提出新概念研究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出反映几类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的图示,让同学们进行进一步分析并思考它们的共性,就是遗传信息为什么都流向蛋白质的问题,为了更全面透彻的理解中心法则的内涵,教师必须带领同学们进一步思考上述问题并开始着手研究基因和蛋白质、性状之间三者的关系。

⑵探究阶段

①核心概念本阶段的核心概念: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②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本阶段需要把学生们分4组并根据给出的具体的性状实例探究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得出与基因与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

合作推理探究一:豌豆的圆粒和皱粒;首先用多媒体展示圆粒和皱粒豌豆图,让同学们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并讨论二者形态上差异产生的原因,然后把4组讨论的结果放在一起进行再讨论遇到无法解决的新问题:圆粒和皱粒豌豆在成分上的区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所以此时探究遇到了“瓶颈”,此时老师给予解释(蔗糖在淀粉分支酶的催化下可生成淀粉)后,同学们就此进一步思考皱粒豌豆可能是相关基因异常而不能正常表达,导致缺乏相关酶而使的蔗糖不能转化为淀粉,失水显得皱巴巴。这样便基因和蛋白质,性状之间的第一层关系(基因通过指导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并指出这层关系在生物界普遍存在并让同学们根据这层关系尝试解释白化病等其他多种性状形成的原因,以达到对这层关系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

合作推理探究二:囊性纤维病的病因;根据课本文字和图片的介绍,结合教师备课准备的有关该病图象和文字材料,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进行推理,而理解的关键在于跨膜蛋白CFTR的结构和功能,学生们思考逐步认识到这种结构蛋白的异常影响到它功能的发挥,即氯离子的运输,从而导致患者产生一系列异常表现,进一步讨论总结出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第二层关系(基因通过控制结构蛋白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同样再去通过尝试解释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达到巩固并提升理解能力的教学目标。

⑶解释阶段

①核心概念本阶段的核心概念是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相关概念是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基因分为质基因和核基因,质基因遗传遵循母系遗传;基因与基因,与基因产物,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的整体共同作用实现对性状的控制。

②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本阶段的教学是对基因对性状控制这个核心概念教学的完善。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如篮球明星姚明,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并讨论他为什么那么高,然后得出身高等性状的最终形成除了受基因控制外还受环境的影响的结论顺理成章。紧接着通过展示线粒体肌病图片分析指出核基因遗传和质基因遗传的区别。

⑷精致阶段

①核心概念本阶段的核心概念是中心法则和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要明确指出理解两个概念不能彼此孤立,要能够看到二者的联系,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就是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最终体现,不管性状的最终形成有多复杂,表现有多么多样化,它都是要遵循中心法则这个规律的,可以说中心法则是理解遗传的本质和核心,所以本节课是对遗传相关知识的一个拓展,总结和升华。

②围绕核心概念的教学

本节段通过对前面有关基因的知识的复习,学生共同讨论把遗传知识整合并结合具体实例发表各自的看法并进行概念图的绘制。

⑸评价阶段此阶段一方面通过课本技能训练分析长翅果蝇幼虫发育问题,请若干位学生进行尝试性回答,根据知识点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评价对与核心概念相关知识的理解情况。另一方面请学生生完善黑板上概念图,达到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进行了自我评价,也为教师评价学生是否达成教育目标提供了机会。

⑹实施效果和反思

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篇2

论文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如,“重力”教学时,我先播放铅球和跳高比赛的视频录像,然后提出问题:奋力投出的铅球和跃过横杆的运动员最终会处于怎样的状态?这样的竞技项目挑战的是人类的什么极限?问题的提出,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待学生回答之后,再播放神舟七号航天飞船成功升上太空和宇航员在飞船舱内的生活和工作情景的视频,再一次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远离地球的太空中,宇航员可以用任意的姿势“漂浮”在船舱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中国论文网。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有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初中物理,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以及变化范围的计算问题,一直是历年中考物理试题和各种物理竞赛中的热点。而学生普遍感到此类题难度大,得分率也较低。

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同时,信息技术的人机交互性能,加强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从而促使课堂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互动生成。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设计一题: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应当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教学中。”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把容易混淆或是难以理解的物理概念加以展示,使静态的知识生动化,促使学生动手、动脑,不断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世界的多种矛盾,分清主次、搞清楚各种矛盾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发展方向,让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掌握了方法,培养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物理概念教学的目的。

一、呈现物理情景,引入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获得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一定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因此,在物理概念引入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呈现物理情景,能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上全方位地受到刺激,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动能”教学时,我把龙卷风、海啸、水库放水等动态视频组合在一起加以呈现,学生看到大树拔起、车辆掀翻、堤坝冲毁、房屋倒塌的画面后非常震感,也提了许多问题:“龙卷风怎么形成的?力量怎么样厉害?” “水狂泻下怎么会如此厉害?这是什么能量?”……这样以信息技术呈现物理现象,无论是视觉效果还是听觉效果,都能给学生深刻的印象,让学生对自然界物体具有的某种“能力”获得一种强烈的感受和直观的认识,从而为建立“动能”的概念打下基础。

因此,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初中物理,创设与形成物理概念有关的生动的、新颖的情境,使学生感知大量的感性材料,对物理现象有一个明晰的印象,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

二、揭示本质属性,理解概念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是在物理环境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并与自己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相联系的基础上,通过同化或顺应不断加深认识和理解概念的。因此,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以揭示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

这样,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现实生活中的重力现象,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在鲜明对比的情境中,抽象概括出重力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三、突破教学难点,深化概念

将物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无疑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近乎完美的渠道。信息技术独有的“模拟”作用,不仅能真实生动地再现各种难以理解的、抽象的物理知识,激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突破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深化概念规律的理解。

如,“电流”一节,难点是学生无法观察到电流的形成与方向,因此,电流的概念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时,我利用Flash软件进行仿真“模拟”,把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连成实物电路。然后闭合开关,电流(用红色线条表示)从电源正极(用“+”表示)流出,通过小灯泡时,灯泡发光,最后回到负极(用 “一”表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师生通过对这一直观模拟实验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很快就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方向这一重点、难点,对“电流”的概念也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枯燥的物理知识原理转化为生动的、具体的图像,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模型免费。从而有效突破教学难点,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动态分析过程,活化概念

物理概念与规律的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核心。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是靠物理规律建立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拓展概念教学,运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进一步揭示和理解相关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这有利于概念知识沿网状同化,从而达到活化概念的目的。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 向右移动。请分析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情况。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时,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动态变化功能,制成课件进行以下动态分析: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等效替换,电压表等效于开路,电流表等效于一条导线。由此不难看出,电路中的电流只有一条道路,即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

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对电路进行动态分析,既让学生充分理解了电路的规律,也加深学生对电学部分相关概念的具体认识,深化和活化了物理概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加强练习反馈,巩固概念

课堂练习的检测与反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通过反馈练习可以使学生深化概念,提高学习效率,加强对所学概念的理解和巩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检测,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悦目、悦耳、悦心的效果,高效率地提高理解概念的程度。

如,九年级“惯性”一节复习检测中,我用多媒体播放飞机正确投掷救灾物质的动画视频,同时提出问题:飞机投掷救灾物质为什么要提前投掷?让学生用本堂课所学知识来回答。这样就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练习深化了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篇4

“一种将具有或部分具有财务性质的交易和事项,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方法和货币名目,加以记录、分类、汇总,并解释其结果的技能”。

这个定义没有提到会计和信息的关系问题。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于成立50周年时发表了一个著名文件:《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 ASOBAT),将会计定义为一种:

“识别计量和传播信息,使信息的使用人得以有根据地判断和决策的过程”。

这个定义,将会计和信息结合了起来,但实际上,将会计和信息结合起来的,还要早于此。

1953年,美国会计学会一位大家熟知的学者,曾任美国会计学会会长的利特尔顿(A.C.Littleton),在他的著名著作《会计理论结构》(Structwre of Accounting Theory)中就已指出:

“会计是一种特殊门类的信息服务。”

“会计的显著目的在于对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某种有意义的信息”。

利氏这一认识对美国会计学会13年以后提出的定义,影响是很明显的。

但第一次把会计作为信息系统或经济信息系统提出来的却不是美国会计学会的定义或利氏的著作,而是《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第五章“会计的若干概念性基础”那一节,那一节一开头就指出:

“实质地说,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更精确点说,会计是一个一般信息理论在如何有效地进行经济业务问题上的应用。它也构成为决策而提供的、按计量用语来反映的一般信息系统中的一大部分。”

美国会计学会这个“信息系统”说,对25年来世界会计科学的影响很大。

悉德尼・ 戴维森(Sindey Davidson)主编的《现代会计手册》1977年第二版由主编和副主编罗曼韦尔(Roman L.Weil)合写的序的第一句即指出:

“会计是个信息系统。――一种用来将一个企业或其他实体的有意义的经济信息传达给有关部门的信息系统”。

1965年芬内(H.A.Finney)和米勒(H.E.Miller)合写的中级会计学仍采用1941年美国会计协会的定义。这部书于1980年由约翰生(Gleen L.Johnson)和金屈来(Hames A.Gentry)改写,称为《芬内和米勒的会计学》第八版,其第一章的名称就是:

“作为信息系统的会计”。

该书第一章21节说:

“广义地说,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或一种经济信息的专门方法”。

又说:

“会计是一种系统。一种经济信息系统。指的是把一个组织的数据,变为对这个机构财务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

把会计作为一种经济信息系统来认识,目前非常通行。并且,对我国80年代以后的会计学有较大影响。

我国会计学界两位著名前辈潘序伦、王澹如教授合写的1983年版《基本会计学》,就将会计认为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他们对会计的定义,就采用了约翰生和金屈来两位的定义。

大家熟悉的葛家澍教授,多年来都将会计认为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他1988年出版的《会计学导论》给会计的定义就是:

“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这些引证也说明了信息系统说在我国同样地受到第一流的权威人士的支持,并有越来越广泛地为我国学者接受之势。仿佛,已成定论。

但是,这一认识,毕竟已领袖了25年。25年来,客观事物在不断发展,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发展,人们对这个同样也在飞速发展的会计的认识,自然也应有所发展。因此,重新进行一些探索,并尝试着提出一种新的、合乎现代会计实际的新认识,是完全必要的。本文进行的,就是这样一种尝试。

对会计是个经济信息系统的提法,我觉得以下这些问题,有待研究:

第一,它提出的是“会计”的定义,而不是“会计工作”的定义。解答的是“会计是什么”的问题,而不是“会计干什么”的问题。因此,弥补了美国检定公共会计师协会(AICPA)和美国会计学会两个定义的缺欠。可是,从逻辑上看,将信息系统或经济信息系统作为会计的属概念,果然合适么?

第二,会计无疑有提供客观可信的信息的巨大作用,不少有关经济、经营、财务乃至人事决策,也都是根据会计提供的信息作出的。但是,从现代会计发展实际所已达到的水平看,现代会计的作用主要果然在于提供客观可信的信息么?

第三,现代会计在决策上的作用,无可怀疑,但是不是因此就可以认为:现代会计的目的,果然就在于为决策提供信息?

本文及以下二评、三评、即分别说明我对这三个问题的意见。

按照逻辑,定义一件事物或一个概念,先要掌握这一事物的属概念或上位概念,也就是说要弄清楚它属什么。比如说,鲸属哺乳类动物,秤属重量的量具,书属知识载体,温度属物理量,等等。

属概念是一种外延较定义对象稍广的概念,表示这一定义的对象,从性质上说,包涵在这一属概念之中。属概念要解决的问题是,把这一事物和其它不同属的事物,从本性上区别开来,而和其他同属的事物,从本性上联系起来,从而,使人们首先能够从比较宽广的范围内掌握住它,对它初步有所认识。

比如,把鲸的属概念定为哺乳类动物,这就从本性上把鲸和鱼类区别了开来,而和许多哺乳动物联系了起来。对属概念的要求:一是正确;二是外延尽可能不过分宽广。属概念错了,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就根本错了,属概念的外延过分宽广,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就不贴切。说鲸是鱼类,属概念就错了;说鲸是动物,属概念就过份宽广,虽然错误的可能性小了,贴切的程序也就差了。

会计这一事物,究竟主要应从什么方面来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又和一些什么同属的事物联系起来的?

这就是会计属什么的问题。

会计属什么?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的《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在会计的定义时提到会计是一种认别、计量和传播信息的过程,这个文件的以后部份又分别提到:

“会计是一个计量和传播过程”。

“会计是一个计量过程”。

“会计是一种和计量理论复杂地纠结在一起的应用数量领域”。

“会计和其他应用信息系统的区别就在于它所用的方法和它所计量的活动”。

1970年,美国公共会计师协会(AICPA)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发表了《企业财务报表所依据的基本概念及会计原则》(Basic Concepts and Accounting Principles Underlying Financial Statement of Business Enterprises)的第四号财务会计概念说明书。这个文件的118节说:

“财务会计,主要是关涉经济资源与负担及其变化的计量的。”

67节说:

“在如何达到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目的上,许多意见的不同,都来源于计量概念上的不同”。

1972年出版的梅格斯(W. B. Meigs)等人合写的《会计学:营业决策的基础》,共十四章论会计原则,其中有一节的名称就是:

“会计,一种计量过程”。

这一节的第一句话就说:

“会计在基本上是一种以货币单位为工具的计量过程”。

美国会计学者前美国会计学会会长伊尼雄治(Yujiljiri)说:

“会计计量,是会计制度的核心职能”。

把这种种权威性说法中所称的“主要”,“基本”,“核心”等提法归集到一点,人们不难见到:会计这一概念和计量是分不开的。

什么叫计量?

对某一事物,通过一定方法,按照一定单位,个别或综合地赋予一个尽可能精确的数值,叫计量。3个人,10亩地,10,000元资金,就是对这些人,这块地,这笔资金个别或综合的计量。会计计量就是按照会计的特定方法,对各种会计要素如资产、负债、净值、收入、费用、净利等。或者,资金运动过程,个别或综合地尽可能准确地赋予一个货币值,并使其有较大的可信性的工作。

因此,传统地而不是按照会计在今天的实际说法,会计,首先就是以它的一定方法,如计算、记账、编报表等,对经济行为的经过、结果的货币量,如元、角、分加以计量这一特质来定性,来和其他事物在质概念上区别开来的。

这和秤的以公斤、克、毫克来计量一个事物的重量、来定性、来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是一样的。

计量事物的重量的,是秤。

计量经济行为的货币量的,就是会计;

秤,是重量的量具,

会计,就是经济行为的量具;

秤,在其结构复杂的情况下可以是一个计量系统,

会计,往往因其结构复杂,成为一个计量系统。

因此,传统地看,初步地看,和会计这个名词最切合的性质,或者说,会计的本质属性,首先在于货币计量。它是一种用货币量度来计量经济行为的量具。

和鲸首先就是哺乳类动物一样,会计,首先就是一种按货币量度来计量经济事项的量具(或计量系统)。通过计量,会计会提供大量的、重要的、有用的信息,而其目的却不在于、亦不止于提供信息。

实际上,不难理解,会计从其一开始,就是用来计量经济行为的。在初民社会,在交易没有使用共同的交换媒介货币以前,它以等价物来计量;在有了货币以后,用货币来计量。孟子引孔子的话说:“会计,当而已矣”。什么叫“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赋予任何会计要素以货币量时,要和应该赋予它的数值相当、恰当。这句话反映出,这位2500多年前的孔圣人,就是把会计作为量具来认识的,自人类社会有会计以来直至本世纪初,会计这种以交易媒介(以后发展为货币)来计量经济行为、提供信息的本性,一直未变,正如A・C・利特尔顿所说:

“即使在长期的演进之后,它在这一用途上的色彩,明显如故”。

在今后的人类社会中,货币有可能不存在,会计的属概念也可能因会计作用的本身和人类对它的作用的认识的逐步演进,有所改变,但我们相信:会计,作为一种计量经济行为的量具,将和计量长度、重量、时间……等其他量具一样,永远存在。再说一句,正如尺,计量长度;秤,计量重量;手表,计量时日;血压计,计量血压一样,会计,作为一个名词,从其最传统、最基本的概念上说,以货币来计量一个实体的经济工作的经过和结果,它是一种量具,一种计量系统。作为动词,会计就是一种计量工作,一种以货币量度来计量经济活动的工作。

解放以来,我国学者无论在教材里、论文里、辞书里很多都将“会计”作为名词,理解为经济管理的工具。A・C・利特尔顿也有会计从简单的工具发展为复杂的工具的说法。会计,当然是经济管理的工具。但尺、秤、钟表、汽车、房屋、电讯设备、文房四宝、灭火器材、桌椅箱柜……等等,也都是经济管理的工具,而它们各有各的性质。有的是文具,有的是家具,有的是量具,有的是运输用具、通讯用具、保卫用具,把会计和它们夹杂在一起,笼而统之,称为“管理工具”不但说明不了问题,显然还引起混乱。用逻辑上的话来说话,用“管理工具”或“管理活动”作“会计”的属概念或上位概念太大了。属概念太大,就无法紧紧扣住这一事物的特性,就不贴切。比如,说鲸是动物,尽管不错,就不如说鲸是哺乳类动物,更扣住鲸的特性,更贴切。同样,说会计是管理工具、管理活动,就不如说是管理工具中的量具,或管理活动中的货币计量活动,更扣住会计这一概念的特征,更贴切。

把会计看作经济信息系统,从逻辑上看,同样也有个属概念太大,因而就不够贴切的问题。

信息和质量、能量一样,是所有一切事物的普遍属性,定义某一事物,如果只说它是一种属于有质量、能量或信息的东西是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所谓系统,指的是一些相互联系、各有特定功能的部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组成的一个机体,也是不少事物广泛具有的属性。作为一个信息系统,其作用在于输入信息,通过信路,排除输入和通过时可能发生的干扰,最后,正确地不走样地输出原来输入的那个信息或那些信息。从这一理解看,会计确可认为是一个信息系统。

但是,请注意:“信息系统”,甚至“经济信息系统”,是个很广泛的概念,而如上所说,定义一件事物,目的却在于把这件事物从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中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一块石头,输入了光和热,同时又输出光和热,石头就是个信息系统,但如因此而将会计从本质上等同于石头,就很荒唐。人,往往被认为是“经济动物”,人在获悉某种经济信息之后,通过大、小脑的作用,也会输出或存贮这一信息,因而,也是个信息系统,但如因此而将会计定义为和人具有同样性质的事物,就不是把会计说清楚了,而是把会计说糊涂了。甚至统计、经济统计,A・C・利特尔顿曾多次指出“会计的基本方法是统计性的”、“会计是一种修改了的统计技术”、“会计可视为准统计方法”等等,可说,和会计是十分接近了,尽管如此,定义会计量应看到的,却不是会计和统计的这种共性,而是会计所以和统计区别开来的个性,用“经济信息系统”这样一个广泛的属概念笼而统之地把会计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或联系起来,这和把会计作为“管理工具”、“管理活动”,把鲸作为生物一样,是几乎什么也没有区别开来,什么也没有联系起来,属概念越大,精确性越小,其界定的能力就越差,界定的形象就越模糊。

从系统的观点看,会计在信息或经济信息系统中的位置如下:

上图说明,从系统的观念更精确、更贴切地说,会计是,而且也仅仅是经济信息这个大系之中一个极小的分支,其属概念比“经济信息”小得多,将“经济信息”来作为会计的属概念,显然就不贴切。

正如定义“鲸”,不能把认识停留在“动物”、甚至“生物”上一样,定义“会计”,也不能把认识停留在“经济信息”、甚至“信息”上。会计应该有它自己的本性。多少年来,如上述系统图所示,会计一直是一种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的有关信息的量具。所谓“有关信息”,在本文中指和受托责任有关。关于受托责任的问题,下文另论。

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篇5

关键词:信息用户 信息人 基础理论 图书情报学

1 信息人概念解读:从局限于素养到跃迁至人性

理论界早前对于信息人概念的解读局限于素养层面。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早在1989年指出“作为信息人,一个人必须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查询、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信息人最终是指这样一些人:他们懂得如何学习,这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知道如何找到信息,知道如何利用信息”。无疑,ALA解读中的信息人是一种后天形成的,具有信息获取和利用能力的人。之后我国一批学者也加入这一探讨:认为在信息时代,人逐渐形成某些具有共同性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它们构成了现代人的一种后天性的特质,当我们撇开人的其他方面而专门谈这种特质时,我们把人看成或抽象为“信息人”;认为“信息人就是具有一定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具备合理知识结构的人”;直至更为直截了当地指出“信息人是一个抽象概念,是对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素质的描述”。这些解读或是直接围绕着信息素养而展开;或是仅仅局限在属于素养范畴的信息意识、心理和行为等具体主题,简言之,就是在本质上将信息人解读成为以信息能力为核心的“信息文明与信息时代人的素质”。

然而在当前,对于信息人概念的解读却已经跃迁至人性层面,即以人的本质为焦点,认为人的生存机制与实践方式也与信息密不可分,以期为人的本质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角度:信息人不是一个具体概念,不是指现实中的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而是对所有人的本质属性的提炼与概括,它作为一个宽泛的上位概念,书人、电影人、电视人、广告人等社会群体均是其具体形态与特定表征。总之,该观点极力主张信息人概念是基于信息社会而提出的一种具体的人性假说。而哲学界已经明确指出客观存在着“人的信息本质”,因此,当前理论界对于信息人的解读体现为从信息维度出发,围绕着“人的信息本质”这一中心点而对整个人性系统予以全新诠释和深入挖掘,以下是一些典型代表。余潇枫从人性再定位之角度重新构建了“信息人假说”,其人性定位是基于人本身就是复杂的“信息系统”、拓展于符号信息(包括文化符号在内)是“人之为人”特定标志、归结于信息交往方式提升“人的信息本质”,其要义主要有三:①信息是人的基本生命欲求之一,信息传播活动是与人终身相伴的生命活动;②信息人追求信息获取、交流与使用最优化的自觉水平、呈现方式和实现程度,不仅与信息素养,也与人生存的时代条件、地域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人自身的社会地位等要素,具有密切而复杂的内在联系;③古往今来,处于不同发展水平、具有不同信息个性的信息人与变动的信息环境共生互动,形成了气象万千而又具有特定运行机制的传播世界。李德昌则指出:信息人组成的社会是一个“货币、权力、知识、情感、思想、艺术”六维的信息场空间,信息人在这个信息场域中交流并共享着从货币信息到艺术信息这六类信息资源,从而体现生命本质的不同维度,提升生命需要的不同层次。因此,他认为信息人的生命及其人性可以阐释为“信息人就是信息场空间中的六维信息向量”。无疑,上述对于信息人本性的新解读相比局限于素养层面的以往解读更为深刻、对于当前人类所处的信息网络时代的揭示更为有力,也更为全面。

需要指出的是还存在着与信息人概念类似的知识人概念,理论界早前对其解读也是局限于素养层面,例如,强调知识素质是知识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认为知识人是指拥有先进的科技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发挥主导作用,并能使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人。而当前解读则也是跃迁至人性层面,例如,认为知识人假设作为知识社会的社会制度建设和社会治理的人性基础已经在当前渐显端倪;强调知识人取代经济人是人性假设的一次巨大超越——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个人行为动机不再是纯粹单一的心理需要,包括利他动机在内、对不同目标和奖赏有反应的扩充的自我概念,将取代仅仅受自利动机驱使的狭隘的自我概念。

2 信息人的概念具有比信息用户概念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人性蕴涵

依照人性系统是由个性系统与社会性系统两大部分所组成之观点,笔者将信息人新概念所具有的相比信息用户概念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人性蕴涵归纳如下:

2.1 信息人的个性系统维度之人性内涵

①具有以信息(负熵)为食的本能

信息人是信息的存在物,并以信息的接收、贮存、处理和输出为生命延续的重要标志,所以说信息是信息人必备的营养,信息人具有以信息(负熵)为食的本能。该本能直接体现为强烈的信息欲望与饥渴。信息欲望是信息人存在的基本源泉,我们常说的求知欲也即源于此,它包括学习欲望、创新欲望等;信息饥渴则是信息人总感觉自己所掌握的信息不足,并时常为此感到不安的一种现象,例如,知识分子如果哪天没有看书读书,就会觉得十分难受。

②以个性化信息需求为引导,崇尚并追求信息自由,同时也努力实现自身信息进化

信息人的信息需求呈现出个性化特点,因为:一、其需求由其所处的社会职业领域所驱动,即需求信息之目的是利用信息解决其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定问题;二、其实际需要又与其个性相关,即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方式、过程、程度及满意度同其自身的心理、知识、经验和行为方式密切相关。

社会价值意义上的自由,是指人人都平等享有主动追求、实现某一预定目标而不受干预和约束的自主性状态。而信息自由就是自由理念在信息活动领域的具体体现。信息人在个性化信息需求的引导下,崇尚并追求着信息自由,或者说追求充分信息——在信息活动过程中不受干预和约束地进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获取。信息自由的状况也即其实现程度与信息人的信息能力密切相关。上述过程最终导致实现信息人的信息进化。

宇宙中客观存在着物质和信息的双重进化,所谓信息进化,是指“从信息活动的层面来看,进化是信息产生、耗散和积累的过程”。信息人追求信息自由的过程在本质上也就是一个“信息产生、耗散和积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基于遗传基因信息之上的生物进化,还实现了文化进化,两方面共同构成了信息人自身的信息进化。

③具有体现出其个性化特征的、专门面向个人信息管理的心智模型

心智模型是指那些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存在的,影响人们认识、解释与面对世界,以及如何采取行动的许多假设、成见和印象。信息人之所以具有个性化的心智模型,是因为:一、具有如前所述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二、具有个性化的专业与非专业知识背景,前者是指所接受的教育水平和内容表现为不同的知识结构,这导致对同一现象的认知反应、信念表征方式不同;后者则源自社会背景、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以及所经历的社会事件等方面的差异。三、决策行为的产生完全依赖于心智模型对这种决策的信念。对哪种决策的信念强,信息人就会采取哪种决策行为,从而呈现出个性化特征。

信息人的心智模型专门面向其个人信息管理,这主要是指信息人为了方便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效地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对自身信息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活动。

④具有信息商

信息商是表示信息社会中个人或团体有效运用信息应对信息环境的信息力水平指数,包括应对信息环境的适应力、控制力与创新力三方面,涉及到信息观、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三大要素。信息人具有面向其个性化心智模型的,用来衡量其个人信息管理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内)高低程度的信息商。

2.2 信息人的社会性系统维度之人性内涵

⑤以信息哲学作为指导哲学,既具有以信息自由和信息公平为代表的社会价值观,也具有信息思维

信息哲学是指区别于所有其它哲学的一种元哲学或最高哲学,它把信息作为一种普遍化的存在形式、认识方式、价值尺度、进化原则来予以探讨,并相应地从元哲学的高度建构出全新的信息本体论、认识论、生产论、社会论、价值论、方法论、进化论等。信息人以信息哲学作为指导哲学,并将它渗透于具体的信息观念及思维之中。

信息观念是指将信息作为一种区别于实体和能量的基本存在,以及对其本质、存在方式、意义和价值所作的一般性理解、规定和认识等。信息人所具有的信息观念主要体现为以信息自由和信息公平为代表的社会价值观,此外还包括尊重信息/知识的观念、未来意识和创新观念等。而建立在信息观念基础之上的信息思维则是指一种区别于传统实体思维和能量思维的信息时代的崭新的科学思维方式——即依据相应的理解、规定和认识,从现存事物的结构和关系模式、演化程序和过程模式中去把握和描述事物的本质、特点和属性的方式和方法,将现存事物的结构、关系、过程作为信息的载体或符码,并由此破译出其中蕴涵着的关于事物历史状态、现实关系、未来趋向等间接存在的内容的方式和方法等。

⑥处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信息生态环境里,积极参与信息竞争,行使信息权利并同时履行信息义务,遵守所处信息空间里的信息秩序

信息生态环境是对信息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信息因素的总和,主要由信息之本体、技术、时空、制度等信息生态因子组成。在此环境下,信息人所参与的信息竞争可以被视为一种竞争思维的改变或竞争方式的提升,包括对信息资源(占有和利用)的竞争和个人信息能力(如IT研发和创新能力、信息产品生产能力、信息服务能力)的竞争。信息人在此过程中需要行使其信息权利——是以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作为权利客体的法律权利类型,它是由多个子权利构成的法律权利束,包括信息财产权、知情权、信息隐私权、信息传播自由权、信息环境权和信息安全权等。信息义务是和信息权利相对的,为了维持信息生态环境的正常运转,信息人必须要遵守基于信息权利和信息义务这一互动组合体之上的一定的信息秩序。信息秩序由信息空间里诸如信息政策法律、信息伦理道德和信息标准等规则来构建和维系。

⑦具有努力追求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信息优势之信息理性

信息人的信息理性即是理性信息人问题。与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类似,理性信息人的行动只受个人利益驱使,只服从理性,只想以最小的牺牲满足自己最大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理性信息人期望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多的信息,努力追求基于信息不对称之上的信息优势。

⑧具有承担起信息领域里的社会责任或者说承担起信息伦理道德的信息非理性

相比起信息理性体现为利己,信息人的信息非理性则体现为利他,这具体表现为信息人要承担起信息领域里的社会责任或者说承担起信息伦理道德。信息伦理与信息道德是一致的,两者都是建立在信息经济基础之上的特殊的上层建筑,是信息活动中调整人与人之间信息关系的原则规范、心理意识和行为活动的总和,以善恶为标准,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维系。信息人要遵守的信息伦理道德从最初比较狭隘的计算机伦理道德发展到适用于现代网络生存的网络伦理道德,最终拓展到整个社会的信息活动领域,其具体表现为:在信息生产上,要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在信息传递上,要真实、准确、及时;在信息交流上,要以诚相待,尽量做到信息互补和共享,等等。

3 用信息人概念取代信息用户概念的意义

3.1 信息人概念更适宜作为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建设的核心概念

图书情报学界一开始使用的是“读者”称谓,之后,用“用户”概念予以取代,并还尝试着在其学科理论建设中以用户作为核心来构造出一种全新的情报学理论体系结构。

图书情报学与传播学关系紧密,存在着理论交叉;在前者发展过程中,后者理论不断被引入进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其发展。这种推动的一个典型事例就是当前图书情报学界借鉴传播学中的“受众”这一重要概念,从传播学角度出发将原有的读者和用户概念发展成为信息(知识)层面的“知识受众”新概念,并将此概念与客观知识、知识集合一道视作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建设中的三大核心内容。知识受众概念的提出对图书情报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以往研究中,往往把未直接利用图书情报资源的社会公民排斥在外,此思维显然已经落伍,应予以摒弃,图书情报学应该关注全社会的知识接受者和获取者,即知识受众。

而在当前,传播学学科理论建设中的一大新趋势是将其已有的受众概念更为深入地发展成为信息人新概念。具体地说,就是需要在对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这一经典传播学的二元对立予以融合之基础上,构建起传播学的新人本主义范式,强调这是一个以研究人的信息属性为核心的研究范式,也即信息人充当了其学科理论建设之核心。该新范式的确立是对当代传播学理论发展所面临的危机进行反思的必然结果,它明确指出了传播学的未来和出路。该新范式认为信息人是:①一个完整的信息处理系统;②通过接受信息来适应社会,通过创造和传播信息来改变社会,并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③通过协商来构建日常生活中达成共识的信息传播规则,从而建构了传播的领域和世界。可见,信息人不仅是信息的接受主体,也是信息的加工主体,又是信息的传播主体,其内涵较已有的受众概念更为丰富和深刻。将受众概念演变成为信息人概念,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和置换,而是实质意义上的一次超越和升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像传播学的上述新趋势一样,图书情报学界将原本就是借鉴传播学的做法而由原有的读者、(信息)用户概念发展而来的知识受众新概念,继续地演变或者说发展成为“信息人”这一概念也已经是必然。如前所述,信息人概念具有更为丰富和深刻的人性蕴涵,它不仅适宜作为正在寻找出路的当代传播学学科理论建设的核心概念,而且相比原有的知识受众、用户概念而言,也更加适宜作为图书情报学学科理论建设中的核心概念。例如,学界很早就尝试着以信息用户为核心来构造情报学理论体系结构,而经过了上文的分析,不难发现:如果我们不再局限于以信息用户或知识受众作为核心,而是以信息人作为核心来构造一种全新的图书情报学理论体系结构的话,那么,这一新建的理论体系不仅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而且更具有能够赢得主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界所尊重的“高深的研究内容”。

3.2 与主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更能接轨

主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均存在相应的人性假设,例如,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领域分别存在着经济人、政治人、行政人假说及其理论;又如,管理学领域认为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都离不开对于人类本质的认识,政治人、经济人、文化人作为人类管理史上三个划时代的人性假设,对人类社会的管理之“道”(包括道路和道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与以上作法相仿,当用信息人取代掉原有的用户、受众来充当图书情报学、传播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中的核心概念,则这必将更有利于这两门学科的学术研究与主流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接轨,并被后者所接纳、所认可。

3.3 能丰富和补充现有的体系化的人学研究

“在研究西方人性论的过程中,我越发感到,人学是对人的全面研究”,现有的西方人学研究体系具体表现在:以“人”为对象先后提出了宗教人、自然人(包括政治人、经济人、道德人等)、文化人、智慧人、理性人、生物人、文明人、行为人、心理人、存在人这些不同观念及其理论研究。不难发现,在上述研究体系中还缺乏信息维度的对于人性的系统化研究。

信息社会以人为核心,“人是信息科学技术的主体”,因此,依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倡导的“人的自由的、全面的发展”这一重要观点,从信息角度所进行的有关“人”的研究,必然会成为包括图书情报学和传播学在内的整个信息科学学科群基础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和最终落脚点,是对现有人学研究体系的新发展和新补充。例如,信息人的人性蕴涵能够将现有人学中的“人的本质”问题(具体涉及人的需要和利益、竞争、理性与非理性、自由等),在信息维度丰富和深入推进为“人的信息本质”问题,并进一步细化为信息人的信息需要和信息利益、信息竞争、信息理性与信息非理性、信息自由等更为丰富的人学观点。总之,现有体系化的人学研究中尚缺乏对于信息人的研究,图书情报学等对此的深化和空白的填补,在极大丰富和补充整个人学研究的同时,也有助于自身融人进包括人学研究在内的主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之中。

4 结束语:在人学范畴背景下实现以信息人为逻辑起点的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重大创新

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篇6

【关键词】生物教育 信息技术 技能力 培养

一、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在美国提出的。简单的定义来自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ALA),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

在实际教育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素养的培养。运用信息概念,我们可以为进化提供一个一般性的定量标准:进化意味着一个生物系统状态信息量的增加,退化则意味着一个生物系统状态信息量的减少。这种解释对进化问题的理解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二、生物教育中的信息能力培养

(一)信息分析方法

信息论把世界的事物都看作是一种信息的实体和一个不断有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动态系统。根据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在信息的获取、储存、加工、传输和反馈的一系列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和改造,这就是所谓的信息分析法。信息分析法的理论来源于《控制论》对反馈过程的研究。维纳在他的《控制论》一书中研究了有机体的自动调节行为,提出所有这些自动调节和自动控制的活动都包含着一种基本的信息流动和信息反馈过程。

以大肠杆菌对乳糖的利用为例。大肠杆菌生活在没有乳糖的环境中,它的与利用乳糖有关的酶的结构基因便被阻遏蛋白所抑制。当把它转移到含乳糖的培养基上后,乳糖与阻遏蛋白结合使之失活,因而激活了结构基因,产生特定的酶,把乳糖分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以上是人们熟知的乳糖操纵子模型。从现象上看大肠杆菌在无乳糖的培养基上几乎不产生与利用乳糖有关酶,在乳糖培养基上,则产生这些酶,而且其数量与需要量相关,这是一种很典型的自动调节的目的。而信息分析表明,这是底物诱导酶的产生,产物抑制酶的合成(负反馈)的结果。这种形式的反馈优点,是可以校准补偿器,使得它对任何种类的不变负载都是稳定的。维纳的自动控制的信息反馈模型表明,系统的存在和行为除了物质和能量的作用外,信息的流动和反馈作用也非常重要。而且这个模型在自然界和社会中普遍存在,只是在不同的领域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信息分析方法具有普遍的实践意义。

(二)黑箱法是信息分析方法和模型方法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方法

所谓“黑箱”,就是指那些既不能打开,又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其内部状态的系统,比如人们的大脑只能通过信息的输入输出来确定其结构和参数。黑箱方法从综合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某些内部结构比较复杂的系统,对迄今为止人们的力量尚不能分解的系统,黑箱理论提供的研究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此,信息的输入,就是一个事物对黑箱施加影响;信息的输出,就是黑箱对其他的事物的反作用。事实上人们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时,很少追求结构上的相似性,而总是把握信息的、行为功能的观点。例如,目前对神经干细胞的研究还基本处于“黑箱”过程,我们只知道体外培养的干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分化成不同类型的各种组织细胞,但我们并不知道这种细胞向各个方向线性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

(三)程序意识和程序分析能力

程序是由序列组成的,告诉计算机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人类生活在一个“程序设计的世界”里,科学上的发现、社会组织工作、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都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是否善于编排和执行自己工作、生活和学习的程序是人们能否有效地完成各种任务和获得一种有条理的生活的关键。因此,现代人除了传统的读写算意识与能力这些文化知识之外,还应该具有一种可以与之相比拟的程序设计意识与能力。这就是第二种文化—程序设计文化。

程序的问题在生物界广泛存在,例如蛋白质合成程序、生物个体发育程序、细胞生命活动程序等等。以细胞为例,细胞像任何生命系统一样,都有一个发生、发展、衰亡的过程,细胞凋亡就是一种程序性死亡。就是说,除了结构和功能的有序性,细胞还具有时间序。例如,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一般都具有该生物全套基因组,即具备全套遗传信息。发育生物学告诉我们。从理论上讲,有机体的任何一部分,只要其中含有建立一个完整有机体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就可以作为一个生殖单位,在合适条件下就可以形成新个体。但实际上这些分化细胞已不能做到这一点了。因为它们虽然具有全套基因组,却不能按发育顺序表达它们。现在,对高等植物细胞,人们能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它们恢复这种能力。而对动物细胞,目前还只能用核移植的方法来实现。

(四)超文本阅读和概念图

文本的阅读和写作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信息能力。计算机文化对阅读和写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⑴阅读和写作的对象从以文字为主,发展为以文字、符号、声音、图像、三维动画、影视等多媒体形式;⑵知识间的联结,从线性联结、螺旋式联结发展成网络式联结;⑶超文本使阅读方式向快速浏览、更多使用检索、必要时精读的方式发展。因此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超文本的阅读和写作已成为重要的信息能力。

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篇7

[摘要]小学科学概念学习,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科学判断、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等思维发展的基础,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根据科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认知心理,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好地形成科学概念,将学生“内隐”的思维方式和结果启发和转化为知识的建构,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 科学概念 有效注意

科学概念的学习,使学生更加本质地认识事物与现象,促进科学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符合学习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的多样化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启迪学生思维,增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建构与理解水平,避免对科学概念的机械记忆。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科学概念教学的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不能达到较高水平。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概念系统的建构。

科学概念是小学生学习科学基础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因为性质、法则等不仅是由概念组成的,而且概念是有关判断的组成部分,概念的定义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同时从思维角度来看,概念、判断、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因此优化概念教学对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学习结果而言,可能有三种学习状态。既没有学到知识,也不能够迁移运用,这是第一种学习状态——“无效学习”;能记住相关的信息,但不理解也不会运用,学习者所做的是尽量多的在记忆中增添新的东西,主要的认知过程是“编码”(即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这是第二种学习状态——“机械学习”;既能熟记相关信息,同时也能理解和运用,这是第三种学习状态——“意义学习”。三种学习状态中意义学习最为重要。法国著名教育家梅耶认为要促进有意义学习,必须满足几个重要内部条件:第一,教学必须帮助学习者选择相关的信息;第二,组织信息;第三,整合信息;第四,理解信息。

本文以《惯性》一课作为课例,来谈谈小学科学教学中概念的学习。

一、促进学生信息选择——引起有效注意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仅是概念的认知,也是概念的一种建构,而概念的形成即包含了概念的改变与概念的再建构。当学习者在学习时,并不是直接的接纳新知识,而是首先提取与新知识有关的旧有知识,学习者会以这些经验或概念(前概念)来解释、理解概念。而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有限,辩证思维还不发达,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不成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在复杂的科学概念体系中,选择合适的、能引起学习者注意的信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必要。

《惯性》这一课,我拿出一只空玻璃杯,杯子上面放一块长方形纸板,在纸板上面放一只鸡蛋,提问:用铁片迅速把硬纸板弹出去时,硬纸板上的鸡蛋会怎么样?大部分学生认为,鸡蛋会随纸板一起飞出去,掉落到地面上。因为日常生活经验告诉他们,鸡蛋应该随纸板一起运动。

二、促进学生信息组织——表明逻辑关系

《惯性》中,学生认为“鸡蛋一定会随纸板飞出去”后,教师提问:真的是这样吗?教师迅速弹击纸板,学生们惊奇地看到,纸板虽然飞出去了,但鸡蛋却在原处落到了玻璃杯里,鸡蛋并没有跟纸板一起被弹出去。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发生概念上的改变时,孩子们肯定会对已有的概念产生质疑。这种概念上的冲突,要求学生能够在探索、理解的基础上给予合理的解释。当已有概念不被实验事实所支持时,人们就会怀疑它的有效性,意识到了自己认为对的与所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冲突。

三、促进学生知识整合——建立新旧联系

当实际发生的现象与学生认为应该发生的现象在比较时,如果两者产生了不一致或者根本相反的结果时,学生就会产生的不满意的心理,也称为认识上的不协调。建构主义者预先会建立一种环境,鼓励孩子们对已有的观点产生怀疑,并对正在发生的现象提出疑问,从而减少认识上的不平衡。

在《惯性》学习中,学生观察到了实验的事实后,先会感到不可思议,紧接着就会产生认识上的不平衡,然后马上会质疑老师做的实验有问题,认为老师在杯子里搞了名堂。如有的学生提出让他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下实验。

为了帮助孩子们重新塑造已有的前概念,我鼓励孩子自己进行实验。接下来他们作了相同的实验,他们的鸡蛋都落在了玻璃杯里。老师还要求仍持怀疑态度的学生再做一个实验:小球放在木片上,下面是一个球洞的支架,迅速撞击木片。他们最后不得不对自己的实验结果折服:鸡蛋和小球都落在了原地。

意识到认识上的不平衡是学习的一个必要前提,是建构主义方法的一个基本原则。

接下来,我帮助孩子来分析其中原因,使学生明白鸡蛋和小球都是处在怎样的状态,木片和纸板又怎样了。引导学生认识到原来静止的鸡蛋和小球都有保持其原来静止状态的性质。接着我又提出:运动着的物体是否也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呢?你能通过实验来说明问题吗?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完成了第二个实验:载着一块直立小木块的小车在运动中突然停止,小木块会向前倒,从而确认运动着的物体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学生在实践中得出了惯性的概念:物体具有保持原有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性质。

四、促进学生理解信息——达成概念运用

概念的转变并不意味着学习者已完成了概念的扩充或概念的重组,只能说学生改变了对旧概念的认知。新、旧概念间仍存在着竞争与选择的张力,换言之,平衡化并不表示学习者已用新的概念更替旧有的概念。学习者可能兼具此两种概念并存于大脑之中,这种学习者对不同的问题或情境,会选择不同的知识来处理。譬如,应付学校考试时用一套知识,解释日常生活时又使用另一套知识。因此,学习者必须再努力去建构新概念的意义,当学习者建构出意义时,方可说概念已经形成为稳定的状态。这些形成的新概念,是否是学习者真正理解的,仍需视学习者是否能正确有效的使用这些知识而定。当学习者能正确无偏的使用这些知识时,我们才称其为真正的理解。

学生通过《惯性》实验的支持,认知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性质。这时,学生还并未将旧概念完全抛弃而接纳了新概念。我及时地将生活中的情景搬到了课堂上,我问同学们你们坐过公交车吗?当公交车司机紧急刹车时,车上的乘客为什么会突然向前扑去?如果车辆紧急启动,车上的乘客又会有什么感觉?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中运用到惯性的例子吗?当孩子经过一些实际生活知识的解释后,我们才认为他真正生成了知识,建构了概念,概念才得以达成。

生物信息学基本概念篇8

关键词:模因;认知;隐喻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1-0188-02

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道金斯)在专著《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首次提出模因这一术语。这个概念一出现,迅速在西方学术界的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纷纷把模因论引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模因(meme)一词源于生物学科术语“基因”(gene)。牛津英国词典对meme的解释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生物学中的基因具有自我复制、相互竞争、促进生物进化的功能,那么,模因作为个人记忆存储中的信息单位,它能够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一个人的记忆中。通俗地说,它像是一种大脑的病毒(virus of the mind),这种病毒可以感染其他人的大脑,最终会寄生在他的大脑中成为一个新的寄主,而这个人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染到其他人或者下一代。模因的传播方式就是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不断变化着的状态。模因作为文化单位,主要依靠复制和传播,从而生存下去。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每种文化都具备特征各异的模因传播体。隐喻就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即从始发域(sourced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隐喻是模因的具体表现手段,而模因则构成了认知隐喻的理论基础。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试图分析隐喻的认知功能。

一、模因的特性及类型

模因是存储于大脑中的信息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复制的途径是从一个寄主复制到另一个寄主中;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面中,又从书面传播到人的大脑,再从人的大脑传播到电脑,又从一个电脑复制到另一个电脑。模因定义的形成前后经历了两个时期:前期被看作是文化遗传或模仿单位,其表现类型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模式;后期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在现实世界里,模因的表现类型是词语、音乐、图像、服饰格调,甚至手势或脸部表情。

人们将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模因在语用中不断重复、增减、交换、传递,或从一组旧的模因集合组成新的模因集合,使语言的单个模因或模因复合体在使用过程中此消彼长,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复制和传播。模因的复制不是说词语的原件与复制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模因的存在形式可以是单个模因,即基因型模因,也可以是模因的复合体,即表现型模因。基因型模因的特征是“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如聊天中的网络用语“你怎么了”,“你肿么了”,“哎呦”,“矮油”,“有没有”,“有木有”,“妹子”,“妹纸”,“劳累的孩子”,“劳累的孩纸”等。表现型模因的特征是“形式相同内容各异”。如当下热播剧《甄传》就出现了模仿原台词的甄体,通过这些模仿版就能体会到模因的模仿、复制和传递过程。如“甄体”之买卖二手房:“方才接到一个短信,甚出本宫预料,内容字眼极为决绝,顿时冷汗涔涔,私心想着这几日必要举家移走了,方能不出纰漏。但想着夏日酷暑,宫外日头极是狠毒,若能在寝宫平息,对本宫花容月貌亦是极好,倒也不负恩泽!”意思是:“房租到期了,房东不租了。”再如“甄体”之身高:“想如今我的身量儿自然是极好的,修长的身型儿加上标准儿的细高跟,是最好不过的了。我愿再长高些,虽会显高大威猛,倒也不负恩泽。”意思是:“我想再长高些。”

二、认知与隐喻

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抽象认知能力来源于对两个概念的“相似”(similarity)的认知,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

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从现代隐喻理论的观点来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真正把隐喻的研究归纳到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是Lakoff和Johnson,他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认为语言表达本身并不是隐喻,只有将概念结构从一个范畴作用于另一范畴,它才有资格被称为隐喻。日常的表达可以推断出概念域之间的隐喻关系或映射。Lakoff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概念域之间的隐喻映射,以及它们是如何引导人类的推理和行为的。隐喻的核心特征是隐喻不是个别语言表达及其含义的特征,而是整个概念域之间隐喻关系的映射。隐喻是两域之间的概念映射,然而映射是不平衡的。隐喻表达式突出目标域而非源域中的概念结构。

三、从模因的角度看认知隐喻

模因是一种语言文化复制单位,语言模因的复制促进了隐喻的广泛发展。

模因具有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类型,表现型模因具有复制性和发散性,产生模因的复合体。表现型模因的这种特性在隐喻中十分常见,隐喻发展过程中的能产性、开放性使隐喻形成庞大的语言传播体系,如震惊世界的美国的“水门事件”(the Watergate event),至此以后“××门”被赋予丑闻的含义,它的形式固定下来,例如“艳照门”、“虎照门”、“毁容门”。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体系性被称为“概念”,认知语言学将隐喻分为根隐喻和派生隐喻,也就是概念隐喻和常规隐喻。从模因视角来看,根隐喻属于基本型模因,派生隐喻属于表现型模因,后者是围绕前者派生出来的一系列相关隐喻,从而组成隐喻复合体。根隐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核心概念,对人们日常思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现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电脑网络化作为新现象出现在人们的活动中,“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就成了被使用频率较高的“隐喻主题”,从模因视角来看,它属于基本型模因。

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它同样能应用到科技、政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由于科学技术领域新事物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快速发展,新事物的发展和隐喻思维方式是新词语产生的催化剂。每门新科学的诞生都会伴随对新概念的定义和命名,可以通过旧词新义来创造,形象化的类比、想象、联想等多种隐喻思维方式起着很大作用,在模因论中属于表现型模因,即不同的信息同型传递。如计算机技术中的很多术语:computer virus, network, address, E-mail, floppy disc, cyberspace, copy, retrieve, memory, download, disk drive, output, input等等。

四、结语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类思维和行动的活动方式,也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形式并通过感知形成概念的工具。在模因的作用下,新隐喻得到复制,创造新隐喻的思维也同样得到复制,从而构成了隐喻的认知基础。了解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迁,语言外表形式上体现的是复制,内部机制上是隐喻性认知。

――――――――――

参考文献:

〔1〕Brodie, R. Viruses of the Mind: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eme [M]. Seattle: Integral Press, 1996.

〔2〕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3〕Dawkins, R. The Blind Watchmaker[M]. Harlow: Longman. 1986.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11).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尹丕安.模因论与隐喻的认知理据[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责任编辑 张海鹏) 1976年牛津大学动物学家Richard Dawkins(道金斯)在专著《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首次提出模因这一术语。这个概念一出现,迅速在西方学术界的各个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学者们纷纷把模因论引入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哲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模因(meme)一词源于生物学科术语“基因”(gene)。牛津英国词典对meme的解释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生物学中的基因具有自我复制、相互竞争、促进生物进化的功能,那么,模因作为个人记忆存储中的信息单位,它能够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一个人的记忆中。通俗地说,它像是一种大脑的病毒(virus of the mind),这种病毒可以感染其他人的大脑,最终会寄生在他的大脑中成为一个新的寄主,而这个人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染到其他人或者下一代。模因的传播方式就是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不断变化着的状态。模因作为文化单位,主要依靠复制和传播,从而生存下去。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每种文化都具备特征各异的模因传播体。隐喻就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隐喻是不同领域内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即从始发域(sourced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映射。隐喻是模因的具体表现手段,而模因则构成了认知隐喻的理论基础。本文以模因论为基础,试图分析隐喻的认知功能。

一、模因的特性及类型

模因是存储于大脑中的信息单位,通过模仿而得到复制和传播,复制的途径是从一个寄主复制到另一个寄主中;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面中,又从书面传播到人的大脑,再从人的大脑传播到电脑,又从一个电脑复制到另一个电脑。模因定义的形成前后经历了两个时期:前期被看作是文化遗传或模仿单位,其表现类型为曲调旋律,想法思潮,时髦用语,时尚服饰,搭屋建房,器具制造等模式;后期被看作是大脑里的信息单位,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在现实世界里,模因的表现类型是词语、音乐、图像、服饰格调,甚至手势或脸部表情。

人们将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模因在语用中不断重复、增减、交换、传递,或从一组旧的模因集合组成新的模因集合,使语言的单个模因或模因复合体在使用过程中此消彼长,通过各种媒体不断地复制和传播。模因的复制不是说词语的原件与复制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模因的存在形式可以是单个模因,即基因型模因,也可以是模因的复合体,即表现型模因。基因型模因的特征是“内容相同形式各异”,如聊天中的网络用语“你怎么了”,“你肿么了”,“哎呦”,“矮油”,“有没有”,“有木有”,“妹子”,“妹纸”,“劳累的孩子”,“劳累的孩纸”等。表现型模因的特征是“形式相同内容各异”。如当下热播剧《甄传》就出现了模仿原台词的甄体,通过这些模仿版就能体会到模因的模仿、复制和传递过程。如“甄体”之买卖二手房:“方才接到一个短信,甚出本宫预料,内容字眼极为决绝,顿时冷汗涔涔,私心想着这几日必要举家移走了,方能不出纰漏。但想着夏日酷暑,宫外日头极是狠毒,若能在寝宫平息,对本宫花容月貌亦是极好,倒也不负恩泽!”意思是:“房租到期了,房东不租了。”再如“甄体”之身高:“想如今我的身量儿自然是极好的,修长的身型儿加上标准儿的细高跟,是最好不过的了。我愿再长高些,虽会显高大威猛,倒也不负恩泽。”意思是:“我想再长高些。”

二、认知与隐喻

隐喻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需要这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互关联,这种关联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联想。抽象认知能力来源于对两个概念的“相似”(similarity)的认知,在隐喻结构中,两种通常看来毫无联系的事物,被相提并论,是因为人类在认知领域对他们产生了相似联想,因而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交融来解释、评价,表达他们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感受和感情。

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知能力。从现代隐喻理论的观点来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真正把隐喻的研究归纳到认知语言学领域的是Lakoff和Johnson,他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认为语言表达本身并不是隐喻,只有将概念结构从一个范畴作用于另一范畴,它才有资格被称为隐喻。日常的表达可以推断出概念域之间的隐喻关系或映射。Lakoff的主要目的是揭示概念域之间的隐喻映射,以及它们是如何引导人类的推理和行为的。隐喻的核心特征是隐喻不是个别语言表达及其含义的特征,而是整个概念域之间隐喻关系的映射。隐喻是两域之间的概念映射,然而映射是不平衡的。隐喻表达式突出目标域而非源域中的概念结构。

三、从模因的角度看认知隐喻

模因是一种语言文化复制单位,语言模因的复制促进了隐喻的广泛发展。

模因具有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类型,表现型模因具有复制性和发散性,产生模因的复合体。表现型模因的这种特性在隐喻中十分常见,隐喻发展过程中的能产性、开放性使隐喻形成庞大的语言传播体系,如震惊世界的美国的“水门事件”(the Watergate event),至此以后“××门”被赋予丑闻的含义,它的形式固定下来,例如“艳照门”、“虎照门”、“毁容门”。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的体系性被称为“概念”,认知语言学将隐喻分为根隐喻和派生隐喻,也就是概念隐喻和常规隐喻。从模因视角来看,根隐喻属于基本型模因,派生隐喻属于表现型模因,后者是围绕前者派生出来的一系列相关隐喻,从而组成隐喻复合体。根隐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核心概念,对人们日常思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知道,现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电脑网络化作为新现象出现在人们的活动中,“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就成了被使用频率较高的“隐喻主题”,从模因视角来看,它属于基本型模因。

隐喻不仅仅是修辞,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那么它同样能应用到科技、政治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由于科学技术领域新事物的发展促进了语言的快速发展,新事物的发展和隐喻思维方式是新词语产生的催化剂。每门新科学的诞生都会伴随对新概念的定义和命名,可以通过旧词新义来创造,形象化的类比、想象、联想等多种隐喻思维方式起着很大作用,在模因论中属于表现型模因,即不同的信息同型传递。如计算机技术中的很多术语:computer virus, network, address, E-mail, floppy disc, cyberspace, copy, retrieve, memory, download, disk drive, output, input等等。

四、结语

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人类思维和行动的活动方式,也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形式并通过感知形成概念的工具。在模因的作用下,新隐喻得到复制,创造新隐喻的思维也同样得到复制,从而构成了隐喻的认知基础。了解模因的复制、传播方式,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发展和变迁,语言外表形式上体现的是复制,内部机制上是隐喻性认知。

――――――――――

参考文献:

〔1〕Brodie, R. Viruses of the Mind: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eme [M]. Seattle: Integral Press, 1996.

〔2〕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3〕Dawkins, R. The Blind Watchmaker[M]. Harlow: Longman. 1986.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11).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上一篇:区块链技术的由来范文 下一篇: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