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范文

时间:2023-12-10 16:26:25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篇1

关键词: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文化多样性

作者简介:吴惠红,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卢遂茂,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2003级学生,广西南宁 530004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082―04

今天所说的西部,是一个包含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和民族分布的综合性概念,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个自治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湖南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P2)。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了满、朝鲜、黎、畲、赫哲和高山等9个少数民族外,其他的46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西部,西部少数民族的人口有一亿多2(P3),46个民族形成不同类型的文明,使西部民族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一、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一)多民族造就了西部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我国西部共有46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的人口有一亿多,占西部总人口的30%。众多的少数民族在长期繁衍生息的过程中,依据自己所处的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经过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积累,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多族群、多文化交错并立的共生地带。时至今日,西部地区仍有着辉煌灿烂的文化遗存:古朴原始的遗址、蜿蜒起伏的长城、雄伟恢弘的王都、苍凉浑厚的城址、绚丽多姿的庙宇、巍峨壮观的建筑、精美绝伦的石窟、瑰丽神秘的墓葬、古拙粗犷的岩画、浑然天成的彩陶;尤其是异彩纷呈的民族节日、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鸿篇巨制的民族史诗、轻曼刚健的民族歌舞、色泽艳丽的民族绘画、独特的民间戏剧、丰富的民间文学、各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民俗文化等。

(二)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不同的民族文化。民族是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其中,共同的地域使民族共同体产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地域也是民族自我意识和风俗习惯形成的自然前提。因此,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该地区文化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等都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南北两个亚区。西北亚区深处欧亚大陆腹地,地貌多为沙漠、戈壁,其中间有面积大小不等的绿洲、河谷,气候干旱。西南亚区主要由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组成,高原上横亘着多列山脉,山脉间有大大小小的河流,广泛分布着高山草原、高山草甸、河谷平坝;除了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气候外,尚有典型的立体性气候。西部各少数民族根据特殊的自然条件,采取了不同的生计方式,并形成了多种经济文化类型。下面,我们以云南地区为例,研究地域环境与民族文化间的关系。

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西部,大部分分属横断山脉的延伸,山脉的河流纵列,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形成复杂的地理环境。云南地区各民族按照不同的地理环境分居各处,其人文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居住的地理环境的制约,不同民族采取不同的生存方式,进而形成了多种经济文化类型。如居住在山区的苗、瑶、布郎、拉祜等民族多从事山区旱地农业;同样居住在半山的哈尼族又从事山区高田稻作农业,并形成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梯田文化。居住在河谷、平坎的白族、壮族、部分彝族、布依族等从事稻作农业;藏族等民族既从事牧业,又有小面积的草原农业。云南各民族采取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去适应其复杂的地理环境,并不断调整与客观环境之间的关系,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饮食、建筑、服饰、节庆、人生礼仪、等人文景观,丰富了云南文化的内容。如纳西族“东巴文化”、白族“建筑文化”、彝族“火文化”、哈尼族“梯田文化”等等。

(三)民族文化多样性是西部民族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相互碰撞与交融的结果。一种民族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往往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经过迁徙与其他民族的融合,经历了不同民族间的双向互动、吸收彼此优秀的文化的过程。西部地区每个少数民族文化的形成都经历了这一过程。下面,我们对甘宁青地区的文化形成过程作一探究。甘宁青地区属于山地高原区,正好处于我国最大高原――黄土高原,最高高原――青藏高原和最干旱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边缘和交汇地带。甘宁青地区一直是我国古代农牧民族频繁迁徙的主要场所。多路径、多方式的民族人口的迁徙、移动,使大部分民族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状态。长期的交错杂居,致使各民族间不仅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来往,还有文化、血缘等方面的交融。当然,这中间既包括自然发生的、自上而下的、无强制手段的民族融合,也包括统治者实行的强迫性的、灌输式的民族同化。

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传统文化积淀较少、人口规模小、与其他民族混居程度高的民族,其融合速度快一些;而传统文化积淀较多、人口规模大、人口中与其他民族混居程度低的民族,比较容易保持其民族特性以及文化、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凝聚力,其融合速度相对缓慢。这样,原来的特有的民族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并存,其文化特征更显多样性。

(四)国家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帮助其发展,这是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保留的根本原因。国家对西部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这是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长期以来,为了保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健康繁荣发展,国家制定和实施了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对西部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并且举全国之力收集编纂民族文艺志书等,在整个国家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编纂了多部民族文化志,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得到保存和推广,各种民族节日也更加流行,更具特色。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采取“抢救第一”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并动员各种力量抢救、保护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以及积极组织和领导各民族古籍文化的管理工作等。同时,国家还培养了一批由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的工作研究队伍,从事研究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的工作。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设、保护和弘扬,是西部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得以继续存在的根本原因,并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现状

分析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日益发展,我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文化的融合而丧失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他们在传统的原创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不断利用先进文化技术来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再加上国家对西部文化遗产实施了有效的保护、整理和研究,使西部不仅民族文化多样性得到保持和发展,也丰富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对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当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

(一)传统多样的民族文化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的经济重点向西转移,中国加入WTO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孕育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生成环境也随之变化,这意味着这种特定环境下所产生的独特民族文化将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被商品化、庸俗化,各少数民族的价值取向被同化以及传统的民族文化面临退化的危险。

(二)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保护受到影响。现今,西部很多地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和农村建筑在旧城改造中遭到破坏或拆毁;现代化设施建设以占用毁坏古迹遗址为代价;不法分子以兜售文物为生;地区以开发民族特色旅游景区为名对传统的文化景点等进行改装。此外,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以及一些民族语言文字的失传等原因,一些民族文物古迹遭到破坏以致无法进行辨认。

(三)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道路受到影响。一方面,现代社会是一个发展经济、发展科技的工业型社会。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资源。但是一些传统的民族文化被作为经济利益的工具,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是西部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世界各种文化既相互碰撞、相互冲突又相互吸收、相互融合。西部少数民族文化要保持多样性的发展,就要不断创新发展,以致不被其他文化取代或同化。在现代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道路依然在探索中发展。

三、保持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途径

(一)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西部乃至全社会营造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氛围。保持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加强西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保护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化保护意识。我们可以在西部地区开展民族文化保护的宣传工作,使西部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群众,高度重视并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民族社会发展与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除了采用大张旗鼓的宣传手段外,营造有利于保护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氛围,教育无疑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主体应该是西部各民族群众,因此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应重视西部各民族群众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民族语言教学、民间技艺传习、民族历史文化讲授等多种渠道,加深西部各少数民族对自身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鼓励和激发各民族群众自发保护和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促进实施文化保护的行动效果。我们也可以利用传统师徒相授、现代学校教育或传统教学和现代教育结合等方式,尽可能多地培养各种各样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才,以实行文化项目的活态保护。我们还可以通过办培训班、鼓励在职自学和脱产进修等方法,努力培养和扩大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队伍。总之,我们可以采用各种灵活的手段,使教育成为西部地区保持、扩大和传播民族文化的制度。

(二)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加规范和科学。要真正建立起有效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机制,立法是关键。建国以来,国家和各地政府曾对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家关于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多侧重于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文物方面,而民族器物和大部分的民俗类文化资源还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规定。需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与法规。另外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有些地区一些规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地方政府的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国家和西部地区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工作,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更加规范和科学。在这方面,西部各级政府必须结合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以下机制:

1.建立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的保障机制。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首先要解决民族文化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要加大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才能使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得以真正落实。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内容包括经费划拨、机构设置、人员组织、项目确立、税收优惠政策、专家咨询机构设置,以及奖励和惩处措施等。

2.建立健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普查和专项调查机制。普查和专项调查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进行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对物质文化遗产的材料收集。西部各地区要通过立法的形式,使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普查和专项调查制度化、规范化。

3.建立民族文化的重点保护机制。在国家和地方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卓有成效,必须建立民族文化的重点保护机制。对濒危文化遗产,应该重点予以扶持。对于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政府一方面要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另一方面给予民间艺人以适当的资助,鼓励其带徒传艺。对于具有重要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国家采取重点扶持政策。建议对一些既无历史、又无文化的名城或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实行摘帽制,每两年检查一次,对保护不力、名存实亡的各级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实行末位淘汰制。

4.建立文化生态保护机制。西部地区风景迷人,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至今还有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对西部文化遗产进行修复保护,划定文化生态保存比较完整的地区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少数民族文化原生形态保护区。基本要点是维持少数民族文化赖以产生、传播和传承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人文生态环境,提供相对稳定的局部生存发展条件,维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原貌,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破坏,以此恢复和增强其自身再生机制,尽可能延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良性循环周期。同时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创办博物馆、民族文化生态村、传习馆,切实搞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

(三)充分利用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优

势,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这是保护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文化现象,一旦在社会中失去功能,就会自动消失。实践也证明,许多文化事象之所以消失、文化资源之所以枯竭,与其长期闲置、利用不够有很大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利用的过程也就是保护的过程。要实现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必须将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在利用中实现保护。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多方面被利用。经济方面,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可以成为一个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开发旅游,使传统文化恢复活力,使各族人民重新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开发保护民族文化,这是可行的。这种开发应突出民族地区的特色文化。西部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杂居,共建家园,形成了西部地区个性鲜明的文化特征。我们的任务就是很好地挖掘、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发展西部民族文化产业,这是保护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必由之路。民族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产业化的基础与前提,文化产业化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西部民族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许多可贵的探索,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逐渐过渡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从而使文化变成一项产业。“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习惯于让文化成为商品的附属,过去西部并不看好文化的经济意义,认为文化就是花钱的,就是向政府要钱的,所以特别强调“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西部地区的人们已经开始改变这种观念:文化不但能赚钱,而且能赚大钱,在更高的层次上,文化完全可以唱主角,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的时候了。在这方面,云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独具特色,取得的成绩与影响是公认的,近年来,云南省通过不断的努力,打造出《云南映象》及姐妹篇《香巴拉映象》等在场文化,通过舞台形式,为保护云南的文化多样性,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将云南这种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创作与全力发展民族文化产品的实践道路,概括为“党政领导,战略布局;职能部门,统一运作;专家论证,观念突破;科学决策,试点先行;群众参与,保持特色;市场运作,机制创新;立足本土,拓展海外;文化兴邦,产业富民”3。广西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较高,无论是已打响品牌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还是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开发,以及《妈勒访天边》等一些文化艺术精品的打造,都凸现了广西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潜力。这些对西部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们应立足于西部的基本区情,立足西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建立区域性的特色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这是保护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根本出路。这不仅能达到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也能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建立。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单纯的保护观,是一种保留、传承、发展观。

当然,西部大开发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的伟大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其整体性,防止片面性、局限性。既要追求经济的增长,又要注意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面对西部丰富的民族文化,我们需要开发与保护并重,从而发挥西部地区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实现西部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缪家福,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样性[M].昆明:云南人

民出版社,2005.

[2]李晓东,等,全球化与文化整合[M].长沙:湖南人民出

版社,2003.

[3]和铨,熊澄宇解读香格里拉文化[N].迪庆日报,2005―

10―20.

[4]费孝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

版社,2005.

[5]李世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J].中国民族,

2004,(11).

[6]马平,全球化格局下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J].

青海民族研究(社科版),2005,(1).

[7]吴仕民,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

社,2001.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篇2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原生态民族唱法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如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和需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因而声乐种类繁多。中国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唱法上已经形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共存的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这里的民族唱法特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唱法)。在此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笔者就原生态、民族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发表一己之见。

一、原生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个性的体现,首先应当受到提倡和保护

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生活的自然空间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改进发展而来的。它不论在演唱的语言、内容、形式还是技巧上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多元的音乐风格、鲜明的民族特性、个性化的演唱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的文化价值。近年来,主流媒体上的大量展示使人们对原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青歌赛中朝鲜族卞英花古典的演唱、蒙古族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等众多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都给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使观众认识到中国除了有以郭兰英、李谷一、阎维文、、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外,还有如此丰富、有个性的声乐文化。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声乐教育家万昌文教授也曾经说过,要唱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就需要用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唱法。民族歌唱家大都有向原生态学习的经历,如吴雁泽到鄂西向放排工学习“打啊哈哈”后,才将《清江放排》唱得更加腔正味浓。胡松华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曾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还学过维吾尔族“木卡姆”、苗族“飞歌”等原生态音乐,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所在。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神韵,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彰显出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无穷的音乐智慧。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原生态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加强对其实施的力度。特别要重视对原生态的搜集、整理以及对传承者、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媒体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大众对原生态的关注和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更多原生态的内容等措施来保护和提倡原生态,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共性的体现也应受到提倡和保护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以下简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适合民族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表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这些特征上,它与原生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继承了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主要以汉民族为审美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早在1963年,总理就曾经指示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别人,训练嗓子基本功的民族的歌唱、民族的发声方法,这就要求确立自己的民族唱法。要确立一个唱法或建立一个学派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简言之,要有共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发展得很快,已经能够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走向世界,在新加坡、宋祖英在悉尼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的独唱音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它已经被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其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系是其他原生态所无法替代的。它的共性化使其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果说原生态是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那么民族唱法则是强调共性,是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樊祖荫先生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特征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并不能丢弃任何一方,应学会两条腿走路。”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应该共融互补,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声乐,从而达到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至于田青先生所说“在规范化的歌声里不要说历史,常常连人性都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就是技术”。②这恐怕有些绝对。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孟姜女》,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但观众热烈的反应说明他们听懂了音乐,听懂了艺术。况且国内更有数不胜数的民族唱法的忠实观众,他们中有几人能听出技术上的孰优孰劣?绝大多数是被歌唱家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并接受和喜爱民族唱法。田青先生还说:“这个民族唱法很了不起,最适合歌颂,因为它宏大、亮、通、透、传得远,这种颂歌式的民族唱法就变成了我们唯一的民族唱法……我们的民族唱法就是‘颂’,你听几个有名的歌手唱过几首爱情歌呢?我们的民族唱法唱什么?党、祖国、母亲、父亲、战友、长江、黄河等。”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是对民族唱法稍有些偏见。就算民族唱法只唱颂歌,颂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就文化层面来讲,它也是多样文化中的一种,也应该被保护和提倡,更何况它还有如《兰花花》《望月》《五哥放羊》《孟姜女》《小背篓》《辣妹子》等许多颂歌以外的内容。

声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声乐均为世界多元声乐文化的一元,都有其相对的文化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和平等价值,保护和提倡声乐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也是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注释:

①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34.

②③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20,18.

参考文献:

[1]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

[2]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音乐,2005,4.

[4]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4.

[5]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6]杨仲华、尤志国.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7]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8]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2.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篇3

一、民族题材绘画的文化人类学支点

美国人威廉?A?哈维兰在他的大学教科书《文化人类学》中,将文化人类学划定为三部分内容:考古学、语言人类学与民族学。考古学“主要研究人类的过去”,[2]之所以称为“过去”,是因为所研究对象为“人类实践的物质产品和踪迹,而非这些实践本身,是过去遗留下来的东西”;[2]语言人类学着重于“语言使人类能够保留其文化并使它代代相传”;[2]民族学则“专门研究现在的文化”,“研究人们的观念和实践”,而相关的田野调查工作,不只意在描述他们的文化,“也要说明文化各方面的相互关系”。[2]我们可以将哈维兰关于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分类作为切入点,探讨民族题材绘画的理论支点。陈兆复在《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美术》一书中所讲的阴山岩画及中国各地岩画的留存,在考古学视阈下,即是上自新石器时代下至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实践的物质产品和踪迹”。岩画是一种静态的、凝固的艺术沉淀或记录,具有不可复制性。当它们作为艺术遗迹,作为一种停下来的历史被回眸观望时,人们即可准确地分析当时当地的人类活动现象。例如人们看见阴山岩画中描绘狩猎、放牧等内容的记录,于是推论它为当时在那一带活动的匈奴族的艺术遗迹,即便这个民族今天已不存在,但历史上岩画发生的时间至少证明这种推断有一定的可信度。再如连云港岩画大约创作于商代,而商代时曾有一个少数民族东夷族在那个地区生存,故学者推测连云港岩画可能是这个已经消亡的民族的艺术遗迹。[1](P.67)而类比语言人类学的语境,民族题材绘画或少数民族题材绘画,作为“绘画语言”,亦有类似的功用:通过画笔描绘不同的族群———少数民族的生活样貌,描绘每一块土地上不同的族群———少数民族的文化表现形式,亦是“使人类能够保留其文化并使它代代相传”的一种记录方式。这种记录呈物象化、静态化、实体化,它与“文字语言”的功用异曲同工,均可帮助人类记录中华民族的多元化形象及其生活样貌,使之在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依哈维兰所说,民族学“专门研究现在的文化”,“研究人们的观念和实践”。已有的民族题材或少数民族题材绘画承载了,或者说部分承载了这样的内容,不同的只是,民族学家运用文字语言记录整理调查成果,民族题材或少数民族题材绘画者则运用绘画语言留下形象记录。画家们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去,研究那里的风土民情,个性文化,并用绘画呈现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以及一切具有个性色彩的物质元素,真实记录他们的生存环境、生活动态与文化现状;而其笔下的少数民族形象,则或多或少地表达出不同族群的思想情怀与精神风貌。一旦进入文化人类学视阈,在感性或美学层面徘徊的民族题材绘画就会豁然开朗,并找到其理论脉络和背景支撑,民族题材绘画的概念与实践也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德国艺术史学家格罗塞说:“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3]而特定意义上的文化艺术,则应该具有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特征。如果说,民族题材绘画是为了真实地记录和留存各个民族的文化特征,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流于表面,难以深入的民族题材绘画表达的瓶颈问题,使其生命力与想象空间有了广泛拓展的可能性。

二、民族题材绘画与多民族中国形象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中,汉民族虽然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但55个少数民族的居位区域却占到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此外还有3000多万散居的少数民族成员在全国范围内生活。[4]这样的人口分布,造成了两种现况:一则全国范围内56个民族混居生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则少数民族聚居区域虽然也有大量的汉民族生活,但这些区域各自呈现出少数民族的个性文化特征与环境氛围。这种民族的多样性与区域的个性化,形成了多民族文化共存共生的中国现实状态,也体现出多元而统一之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交织着56个民族的个性文化特征。如果用绘画方式来表述这样的内容,它首先从观念上阐释出一种多民族多元统一的中国形象,亦从形式上显现出一种多民族文化百花齐放的中国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题材或少数民族题材绘画的提出与发展,已经超出美学或文化人类学的研究范畴,而延展至社会政治的层面。美学意义上的民族题材绘画,强调色彩、形象以及创作元素的多样性和新鲜感;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题材绘画,探究并发掘每一个民族的个性文化与原生态特征;而社会政治层面的民族题材绘画,既是中国各个民族的形象记录,同时又将每一个民族都塑造为中华民族整体形象中的组成部分。如此,不仅向世界传播了中国文化多样性的观念,更用画笔真实地绘制并展示出了中国形象的多元性。绘画语境中的中国形象,是关于中国的审美想象与建构,它是画者对国家民族的一种个性化的形象认知,而民族题材绘画,则是对这种审美想象与建构的一种多样性的阐释与补充。回顾历史,这样的阐释长久以来鲜有记载,也常被忽视,而审视当下,这样的阐释还多流于感性层面,有待于学界从多角度、深层次去发掘,并提高到理论层面加以探讨研究。用绘画来展示中国民族的多样性,以及中国形象的多元化,既是文化意义上的具象记录,亦是对56个民族大团结之和谐中国的一种与时俱进的真实解读。由于视觉形象的表述,在国际社会中,是不同文化间相对更易被人接受的传播方式,故而民族题材绘画概念的提出与发展,对中国形象多元化在国际语境中的塑造,就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重要,也更加具有社会文化传达层面的意义。综上所述,关于民族题材绘画的讨论,它既是美学层面的,亦是文化人类学层面的,而当它被提高到塑造当今中国形象这样的社会政治层面来看待时,其独特的效用,尤其值得画界与学界予以认真的理性的关注与重视。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篇4

关键词:生态史;传统生态知;人与自然;和谐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6)06―0096―06

1992年联合国通过的《21世纪议程》,有关于实现“环境友好”(environmentally friendly)的论述。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我国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所谓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如何建设这样的社会,需要重新审视历史和当今社会变迁中出现的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借助历史经验和现代科学,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本文通过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复合性的关系考察,探讨生态环境保全的传统(乡土)知识(TEK: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的价值,以其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传统生态保护的乡土知识(TEK)能保持民族群体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它构建出原住民族社区民众共同遵守的千古规则。这些规则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核心组成部分,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与这一核心组成部分的作用分不开。

一、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复合性关系

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多流存在山地地区。据麦塞利(Messerli,1983)的研究,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一居住在山岳。由于封闭,山岳地区的原住民族不太有跟外界接触的机会,他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延续,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得以保持。

一般而言,山区是生物多样性汇聚的地域。以生物多样性为背景,人类集团同它相互作用,形成环境与人之间、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复合性关系。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生物多性性、文化多性性、地理环境多样性、气候多样性的热点地区。这里有适应上述多样性的民族社区的复合型生业。这些生业样式可分为高山草地农牧业型、亚热带山地火田型、台阶耕作梯田型3类。这些复合生业,皆是从很早以前人们不断适应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结晶下来的。研究由此产生的山地的复合性文化,为很多学者所倾心,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在日本,1968年日本民族学会的《民族学研究》以山作为主题出版特刊集,川喜田、高山等,围绕山和平原的民族分化、山与稻作、山与交通、山的信仰、山地生产技术、狩猎、禁猎等作了有价值的研究。特别重要的是,许多学者针对现代化浪潮中出现的山区环境蜕化、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的存在出现危机的情况进行了研究。他们大声疾呼,将环境保护作为全人类共同面临的迫切任务。应该指出,早在1975年的《科学》杂志中,艾可霍尔姆(Eckholm,1975)就惊呼:“山地环境已经恶化,必须进行山地环境保全。”普里马康(Primck)和小堀从保护生物学的视点指出,山地地域是稀有生物存留的地方,保全与治理山地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的保全显得特别的重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全球环境基金会(GEF)为首,众多的国际机构围绕着山地地区的生态环境与居民之间的和谐相处问题,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互动问题,制定国际条约,提出政策建议,签订国际协定。由于人们对山地生态保全的关心日益高涨,1998年联合国大会把焦点集中于山地问题,确定2002年为国际山岳年。这一年,山本(2002)等学者,在日本《科学》特集“山的现在”(12号)中,从山的环境,山的生活与文化,山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和保护这3个视点,论述了全球各地出现的山地环境问题。

为何要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呢?从生态学的视点来看,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的稳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协调有巨大功能(如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森林有防止地球温暖化的作用等);对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基,那些现在尚未被知道的、有用的生物染色体组,在将来对于变化之中的环境,也会成为有用品。换句话说,支撑人类的生存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环境的破坏,生物多样性会减少,生态系统的永存会受到威胁。在国家资源的安全、医学遗传基因的保存、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国家战略中,生物多样性的保全及保存居于关键的地位。日本学者秋道认为,以人为中心,构建有关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全的理念,是人为中心主义(anthropoeentrism)的需要。

在保全生物多样性的同时,对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也同样重要。因为二者之间有共生共荣、相辅相成、相互共利的复合性关系。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全是实现环境保护能否成功的关键,民族文化中延续数千年的传统生态保护观与习俗,已经深深地扎根在各民族的生产生活规范体系中,成为他们万古不变的戒律和行为的准则。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失,必然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消失,使人类最终陷于灭顶之灾。

关于环境保全与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各学科的专家已经从各种各样的角度进行过讨论,他们的许多成果虽然已被转化利用,不过,环境与传统文化的破坏并未因此而停息。爱森柏格(Eisenberger,1999)指出,破坏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悲剧及不道德的行动,探求生态及文化系统两者的平衡发展,仍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斯特文思(Stevens)和得拉凯(DeLacy,1997)认为,在生物多样性保全中,文化多样性的保全特别有其重要性,文化多样性的保全将是人类共同的永恒主题。日本学者古川(2001)通过环境保全和破坏的地域学的课题研究,认为“尊重地球多样的地域与他们共同体的传统,能创造出新的共生智慧;多种多样的地域是由于自然与人和制度之间的切磋琢磨而成的生命体,一个一个的地域生命体构成了充满无限生机的地球和人类社会的载体。”

现代的生态环境保全科学正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民族生态学与之相配合乃至融合,对生态环境的保全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继承保护,与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成为不同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地基,成为人们构筑“人和环境的平衡”的法宝。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保持了多元的生态自然系的平衡,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生态系才能保持。反之亦然。关于这一点,普里马库和小堀(1997)的观点值得重视,他们认为,由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关联性,在自然环境的框体中保全传统文化,可以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双重目的。日本学者鬼头(1996) 认为,正是保持了生物多样性的这件事,才得以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延续。各种各样地域的生物多样性,存在于在那里人们靠此建立生业而得以生存的文化中,保持了那里的文化多样性,作为结果,也就是守护了那里的生物多样性。秋道(2002)指出,自然和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种和生态系,由于社会和历史等条件的不同而呈现出复杂的状态,正是由此创造出了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

也就是说,人类集团,通过生态环境,反复认识自然,即依存于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环境,才能创造出多种多样的环境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001年,在日本文部科学省直属的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略称:地球研,2002)的报告中,有这样的结论:“地球环境问题最根本的,在语言中含意最广泛的,是人的文化问题。”什么是文化呢?因人而异回答是多种多样的,如泰勒(1871)在《原始文化》一书中说:“文化是一个复合总体。”既文化是对人类社会产生出来的事物作出的广泛定义。文化把环境作为背景具有象征性、继续性、适应性等的特征。麦卡兹(Meggers,1977)认为,文化是对于自然环境的一个适应体系,人与其他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来,必须维持跟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关系,人以文化作为媒介,完成这个适应过程。被称为解释人类学家的格尔兹(Geertz,1987)认为,“文化是被象征地表现出来的、有意义的图形,有着被历史传承的特点。人们把有关生活的知识传承下来,使之持续发展而为人们所利用,被表现的是象征性的形式,被传承的是概念的体系。”鬼头(1996)认为,“所谓文化,因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联,所以是关系性的系统,各种各样链接的网络的总体就是其本身。”

对于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联,川喜田(1989)将其解释为主体性和环境性之间的互相作用。1999-2000年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为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进行了云南西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评价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主管何耀华教授(2000)指出,“文化就是人们的物质生产、物质生活、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环境适应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体系。他主张大力发掘有关各民族适应生态环境的物质生产技能、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民俗和道德规范。”上述对文化的各种不同的界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文化与人的生产生活及与环境的适应相联系。因此,笔者认为,文化是同自然环境和人的经济社会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系统。自然环境是文化系统的载体。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构成它们的复合性并与之形成多层重合交织的关系。日本地球研认为“地球的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是人的文化问题”的论断,一语道破了环境、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复合性关系。值得我们借鉴。

二、传统(乡土)生态学知识(TEK)的价值

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元凶,是水土的流失(soil and water losses)、土地的沙漠化、洪水和干旱等4个主要因子。传统的生态学知识,就集中在消除这4个破坏因子及寻求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方面。

所谓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可从遗传基因的多样性、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的多样性这3个多样性方面来概括。日本千叶县知事堂本(1996)对生物多样性作了如下的定义:“所谓生物多样性,是覆盖于地球表面生态系的动的机能。要把时间的流逝,人的生活和文化,特别要把开发等社会的主要因素放入视野。”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斯德哥尔摩会议)以后,环境保全应有的样式被全世界所关注。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开发会议(UNCED=Rio de Janeiro)后,157个国家签署的《有关生物的多样性的条约》正式生效。

这个条约,显示出生物多样性存在地区生态保全的重要性;原住居民对保护所起的作用特别被强调,原居民族的居住地是生物多样性分布较高的地域,原居民族参加生物多样性保全不可缺少。关于原居民族,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少数民族、先住民、原住民、土著、种族、部族等都可以指原居民族。我国所使用的是少数民族(ethnic minority group)这一名称。

由于市场经济浪潮的推进,原居民族的居住地急速地向现代化迈进,乡土传统知识的存在出现了危机。乡土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保全一样,必须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进行保护,因为乡土知识的丧失必然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当前,许多国家在旅游开发、国立公园或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中,有不重视保护乡土知识的倾向。施可特(Scott,1998)指出,这种倾向“来自上层的现代主义者的思想体系(high modernist ideology)”;为了很好地推进资源管理,他认为应该认识地方的知识、非正式的方法、乡土习惯及民间实际知识的重要性。众多的原居民族,在向现代化迈进的途程中,乡土知识面临着怎么样传承发展、再发现、再应用的问题。乡土知识多半是世界诸民族对待自然环境固有的环境保护的知识体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保护基金(WWF)及联合国环境开发计划署(UNEP)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战略(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中,十分强调乡土知识的重要性。联合国的专家们使用乡土知识IK(indigenous knowledge)、地方知识LK(localknowledge)、传统知识TK(traditional knowledge)来表述,以此来提示原居民族知识的重要性。文化人类学者列维・施特劳斯(L6vi-Strauss,1976),通过对未开化民族社会的分析,揭示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及其依存的精致乡土知识IK(indigenous knowledge)的体系,这个体系与近代科学的体系都是独立的体系。日本学者大村(2002)指出,乡土知识与欧美的近代科学不同,不过,作为知识的成果有同近代科学对等的价值。

2002年8月,第3次东南亚大陆国际山地会议,对怎么活用原住民族的乡土传统知识,保全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乡土的环境保全知识与它的构造的解读,是现代人类学必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对此,秋道(1999b)认为,乡土性传统知识对资源的管理特别有效。在生物多样性保全或生态环境保全的研究中,传统(乡土)性的生态学知识(TEK)的重要意义,受到学者们极大的关注。贝尔克斯(Berkes,1993)认为,传统性的生态学的知识TEK有“历史性的继续性”;又指出(1999)是人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知识,是实践及信仰的总体。马库勒尼(Mcneely,1995)指出,TEK在今天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还起着作用。

来多((Reid)和米拉(Miller,1994)认为,人类社会编织出了很多的资源管理系统,依照各自的地域环境条件很好地与之适应,是建设人与环境友好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正被广泛利用。拉巴汗(Nabhan,1997)和萨尔莫(Salmon,1999)认为,关于民族文化的生态学知识,已经经过了数百年,与生态学互相保持平衡,昌盛至今。大村(2002)提出,所谓TEK,是被原住民族把握住的全体环境,通过跟环境的互相作用,诸原住民族各自提炼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解释,是知识、信念和实践的综合体的总称。国家环境保护局主持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1998)指出,中国各民族有着独自的文化传统与生活、生产方式,对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传统(乡土)性的生态学知识(TEK),对保持民族群体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它是经过历史磨练而形成的千古规则,是文化多样性的核心之一,依存于生物多样性,人类利用TEK,与变化中的生态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样式和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复合关系,表现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二者相互作用的各种各样的履历,就是民族的生态史。从民族生态史的角度研究环境的保全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课题。传统性的生态学知识既是民族文化多样性核心的组成部份,又是传统生态保护的理论。山地生物多样性的存在,既然与其分不开,在构建人与生态和谐的过程中,就应充分发挥传统生态学的作用,使传统生态学和现代生态学携手共进。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篇5

Abstract: The cultural diversity service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library.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cultural diversity service of library has brough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developing cultural diversity services, librarians in ethnic areas should develop their qualities.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民族地区;图书馆员;素质

Key words: cultural diversity;ethnic areas;librarians;quality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294-02

1 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多样性的服务

随着世界多极化,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文化多样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征。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现状和特征是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开展文化多样的依据。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总书记在2008年4月12日的博鰲亚洲论坛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在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的世界大势下,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加强人文交流。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这一论述也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当代图书馆开展文化多样的背景。

2 民族地区图书馆文化多样的机遇与挑战

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特征为民族地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民族地区图书馆更好地立足本地区民族文化,不断扩大馆藏文献、丰富信息资源。但是随着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如何为民族地区提供多样性、平等化、个性化需求等服务问题成为我国民族地区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首先,建设民族地区图书馆多样性组织。全球化所伴随而来的文化多样性及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构成事实,都己经成为民族地区图书馆面临的挑战。民族地区图书馆在全球化背景下,应建设成为具有本地特色又符合全球化发展趋势需要的组织。在复杂的文化背景下,为提高图书馆的适应性和自我组织能力,民族地区图书馆应形成开放的组织文化。开放的组织文化有利于促进组织个体与外界环境之间各种资源的交换和交流,从而促进组织在创造和学习中持续推进文化差异的融合和文化特征的培养,打破孤立的稳定静态,使新的文化多样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的有序结构,从而增强组织管理能力。

其次,构建文化多样性馆藏资源。建立文化多样性馆藏是开展文化多样的基础。基于民族地区语言沟通相对困难,居民阅读水平有限,文化、传统习惯和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平等地为民族大众服务,促进民族间多种文化更好地相互理解,民族地区图书馆需要积极发展文化多样性馆藏。民族地区图书馆构建文化多样性馆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多语种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二是多载体形式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多语种馆藏文献资源建设除汉语、英语等主流语言文献资源外,更应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献资源。民族地区尤其是有民族语言地区图书馆应着重收藏民族语言文献资料。例如,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以贵州世居民族为例,主要有苗族、布依族、土家族、侗族、仡佬族、彝族、水族、壮族、瑶族、壮族、回族、毛南族、畲族、羌族、蒙古族、满族、白族等17个少数民族,应加大对贵州世居民族文献资源的购置量,应着重加强民族语言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3 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素质与能力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利用文献,为读者服务的文化、科学、教育机构。从图书馆哲学角度来讲,主要有4个方面的作用:①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公共记忆装置;②图书馆是提供客观知识服务的公共场所;③图书馆是为客观知识存储、整序、开发的社会组织;④图书馆是体现人类自由与平等理想的圣地。基于我国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和当前国情,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的责任重大,要加快开展文化多样的步伐,民族地区图书馆馆员肩负的责任更大。

3.1 馆员基本素质

开展多样性的服务,需依赖于图书馆员思想素质、文化的提高,图书馆馆员组成结构应考虑民族成分、语言、知识结构等各方面均应呈现多样性,尤其是有本民族语言的民族地区图书馆,作为面向各民族开放和服务的文化机构,更应注重对掌握民族语言馆员的培养。民族地区图书馆通过多样性的组织建设,使图书馆具有多层次服务的能力,从而架起文献信息使用者与文献信息之间桥梁,让所有民族地区人员平等享用人类文化成果。只有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以及知识结构的合理化、多元化,才能推动图书馆服务工作上新的台阶。

图书馆文化多样的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首先应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图书馆工作,具备敬业爱岗,谦虚谨慎的工作精神和作风,能够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地采集文献资料。能够独立进行文献信息加工、整理、保管、流通、参考咨询和提供信息等业务工作。另外,提高图书馆员基本素质的主要途径。有加强自我教育,在常规教育完成后不断继续接受教育。建立相应的考试机制,将考核的结果与职称、资金挂钩,熟悉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深入到文献的内容中去。再有,作为馆员自身应从以下方面提高自己。要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着重于自己的专业知识的提高,做到一专多能,珍惜、热爱这看似平凡的工作,并为之不懈努力,甘为人悌,无私奉献。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注意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以便了解用户的心理活动和潜在需要,便于及时、准确地为他们提供新颖的情报信息。

3.2 馆员服务形象

结合图书馆工作性质,馆员的服务形象需提出具体要求。要树立良好的馆员服务形象,馆员的行为举止、情态、仪容等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图书馆形象的化身。在读者工作中,馆员的形象不但在展示着自己的文化修养、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而且也具体反映着图书馆的文明程度。馆员的服务形象的好坏就体现在琐碎而繁杂的日常服务工作中,应始终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业务熟悉、知识丰富、言行得体。

3.3 馆员继续教育

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是对图书馆员不断地进行知识补充和更新,不断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建立终身学习制度,使之不断掌握一生中所需的知识、技能、准则和理解力,从而促进工作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高层次、追加型的教育。“工欲善于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要将图书馆的工作真正搞得有声有色,重要的是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除引进人才外,民族地区图书馆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馆员的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让馆员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尚的思想觉悟。要增强图书馆员的事业心,使之热爱并致力于自己的工作,并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自己的事业来追求。增强服务精神,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加深知识水平,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通过各种方式不同层次地提高馆员的现代化技术、技能。

继续教育的方式,可通过远程教育加强图书馆员的素质修养与业务知识学习。可结合馆员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情况、岗位的实际需要,对馆员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的培训。也可成立馆内的学习小组,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并就具体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展开讨论。

3.4 学科馆员素质

所谓学科馆员是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专门服务。馆员与某一学科建立对口服务,这项服务素质要求学科馆员在服务中,保持与对口单位相当密切的联系,定期向单位读者介绍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新资源、新服务,了解该学科发展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和服务的新要求,是图书馆开展多样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学科馆员的素质要求与职责。学科馆员要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能力,要熟练地掌握信息服务必不可少的知识,熟悉掌握文献资源建设、文献信息管理、文献信息研究以及文献信息服务等基础理论和操作方法。学科馆员必须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底蕴,对学科基本情况以及相关学科的情况要有较全面的了解。

3.5 培养信息素质教育能力

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基本要求。民族地区要让读者①知道何时需要信息;②确定解决特定问题需要什么样信息;③找到所需信息的能力;④正确评介信息和科学组织的能力;⑤运用信息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⑥恪守信息服务道德规范的能力。

3.6 网络信息服务能力

网络学习反映文化的兼容性,涉及到学习和教学的多种文化方式,要使读者获取到与他们价值观、信仰及学习风格一致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以提高学习的质量。读者网上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教育过程,其学习时间、地点、内容、进度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因此,网络学习可根据读者的文化选择,如图片、视频、绘画、模仿、歌曲、诗歌等形式,确保读者学习内容具有多种不同的视角和效果。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说:“研究教育,不研究文化,就只知道这条河的表面形态,摸不着它的本质特征,只有彻底把握它的源头,才能彻底地认识教育的精髓和本质。”随着信息资源结构及检索环境的不断变化,用户的需求呈动态性和实用性。针对这一特点,各图书馆对网上读者的教育内容主要是有组织地举办用户教育活动,介绍图书馆信息资源,提供技能的训练,使用户掌握各种资源的使用方法,提升用户自助信息服务能力,能够对自己获得的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介,并将确信有用的信息带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从而推动自身的学习与研究更进一步,同时产生新的知识。并帮助用户了解与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相关的法律、知识经济,使他们能够合理合法地索取到所需的信息。

参考文献:

[1].cn/sxzz/js/tbjx/kb/tbjxycp/8s.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3-10.

[4]杨玲等.网络学习中的文化多样性,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8.

[5]陈瑞贵.多元文化组织的未来想象——一个全球化未来情节的描绘,世界管理论坛,2006,(6).

[6]王操红,江历明.论企业多元文化的自组织管理,商业时代,2008,(16).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篇6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 多样性 多元化发展

中国的民族声乐,广泛地讲,包括汉族声乐,也包括少数民族声乐,可分为民间歌曲、民间说唱、戏曲演唱和民族新唱法四大类。由于大众媒体交流传播的影响,现在一般所说的中国民族声乐主要是指民族新唱法。

1、从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形态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文化悠久,民族众多,除了汉族,还有55个少数民族。多民族音乐传统使中国民族声乐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在中国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歌,大多数民族具有自己的歌舞、说唱、戏剧。据统计,在中国众多表演艺术形式中有演唱形式的有三百多种,每一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及表现手段。中国民族声乐总的来说形成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的演唱风格、乐曲体裁、表演形态。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必须要看到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特征,充分利用中国原生态声乐音乐资源。

2、从中国民族声乐多样性思想来源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有着丰富的传统理论资源。中国传统文献中专门的声乐论著,或涉及声乐理论的著作多不胜举,比如唐代崔令钦的《教坊记》,宋代王灼的《碧鸡漫志》,元代燕南芝庵的《唱论》,明代,王骥德《曲律》、魏良辅《曲律》等等。这些著作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

从上世纪初,中国社会形态急剧变化,中国民族声乐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国文化开放性、稳定性特征使中国在当时就自觉在用“拿来主义”精神,以彼之长为已所用。在对西方声乐艺术的借鉴过程中,中国近现代的一批批作曲家、歌唱家、理论家都做出了贡献。比如赵元任、青主、黄自等都在借鉴西方作曲技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富有中国韵味的声乐艺术作品,改编了大量中国民歌,使许多中国民歌焕发出新的艺术魅力。在演唱上,周小燕、沈湘等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西方声乐理念的借鉴使中国民族声乐在歌曲创作上、演唱方法上也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过程其实是个继承传统和借鉴西方的双向过程。中国民族声乐,甚至中国艺术的发展都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借鉴中华民族以外的思想、知识, 是把中华民族本土文化发扬光大。从这个角度来讲,进一步开发中国传统声乐论著中的思想并真正将其落实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实践已迫不容缓。

3、从全球化信息与文化交融背景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当今世界处在全球信息共享、文化交融的时代,这一时代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媒体对人类行为、意识的引导作用。全球一体化,是全球各种文化多样性的统一,绝对不是全球西化,这早已成为共识。在一体化的时代潮流中,音乐作为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国际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手段。

在全球文化多元化交融互通的过程中,中国民族声乐应该打破演唱与创作理念上的局限,要“引进来,走出去”。在唱法上,除了向西方美声唱法借鉴外,可以向通俗唱法吸取经验,向全世界各民族的声乐艺术吸取营养。有人主张让世界民族音乐走进声乐教学的课堂,这是非常值得认可的想法。在大众传媒的时代里,中国民族声乐在表演形式上更应该丰富多样,打破中国民族声乐仍以独唱为主的表演形式,扶植中国民族歌剧、歌舞剧的发展。中国民族器乐组合形式上的创新,比如女子十二乐坊的探索就是中国民族声乐值得借鉴的对象。总之,在这个全球信息交流的时代,中国民族声乐应该呈现出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繁荣局面。

4、从声乐理论学科建设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也必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改变声乐教学口传心授的教学模式,加强声乐理论学科的建设。声乐理论学科的丰富性与完整性是声乐学科建设完成的重要标志。首先建立众如声乐生理学,声乐心理学,声乐美学,声乐史学,声乐艺术学等等声乐理论学科,让学生在演唱上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了解声乐艺术的古今中外,来龙去脉,开阔学生视野。其次,加强各类声乐分支学科教材的编写,编写《歌曲选》之类以外的专门理论教材。声乐理论学科建设还包括促进学生真正向声乐学科以外学科的学习,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与修养,这也是目前中国声乐建设的当务之急。目前音乐院校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要求是很低的,很多声乐学生没有读过一本书,没有写过篇专业论文,也就是说对自己专业还没有形成初步的理论上的认识。声乐学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未来,可是从众多声乐比赛对学生文化素质的考验中,选手的表现实在是今人不容乐观。

5、从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标准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中国民族声乐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要求多元化地发展,但并不是人云亦云,或盘散沙式地分道扬镳。从演唱者来讲,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科学的,又合于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规律的演唱方法;从听众评介者角度来说,要形成适合于中国民族声乐本身的审美标准。我们可以用“声情并茂”四个字来说明中国民族声乐的基本审美准则。“声情并茂”首先要求以“情”为核心,以正确而自然地表现中国华民族多样性情感内容为首要目的。其次,中国民族声乐是与中国语言紧密相连的艺术,中国民族声乐应选择与中国语言特点相合的明亮,集中,清脆的音响效果,讲究“字正腔圆”;以字行腔,体现语言美与音乐美的统一。第三方面,中国文化“中正和平”的审美取向又决定了中国民族声乐演唱的表情与形体动作要求自然大方,不花哨,恰到好处地诠释作品。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篇7

【关键词】多样性,马克思主义“三化”,方法探讨

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边疆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建设,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奋斗目标,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和科学方法论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这一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要求我们应该从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历史和现实主导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出发,把握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中形成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要坚持贯彻能够体现和符合边疆地区各民族和社会大众根本利益的政策措施开展工作。对此,本文简略地谈两个问题。

把握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这一方法论原则,关键在于尊重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和社会大众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确立历史的、现实的和具体的新视角去看待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和社会大众多层面、多元化合理诉求的价值理念,把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和社会大众当作特殊的、具体的社会群体去对待,即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i阐释的:一切具体的“民族历史”也是“人类共同的世界历史的缩影”,要求把“一般的和抽象的东西”或“类的方面”当作“对象、现实、感性”实践的去理解。马克思认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而一切旧哲学,无论是旧唯物主义抑或唯心主义,还是教条主义、主观主义、机械主义和形而上学,由于它们都背离了这一方法原则及目标要求而陷入“抽象的”、“空洞的”和“片面的”困境,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真理要求和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的现实诉求相去甚远。

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认为各民族的社会实践作为他们各自的生存方式而言,其本身还具有一些适用于开放的时代和其它的民族的共性特点,但在马克思看来,寻求各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共性特征,其基本发展历程绝不是为了致一或者为了统一而忘记自身的“本质的差别”。就人们对“民族的不同”的认识来说,看到“差别”才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各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的“根本差别”,或者说它的“具体性”和“历史性”才造成了以它作为人类社会和各个民族存在和发展方式的的差异。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就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而言,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认为必须根据各个民族自身的社会实践状况进行具体问题具体的分析和把握。我们认为,正是由于对这一原则的坚持,马克思并没有要求将其关于西欧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概述直接搬用到俄国,恰恰相反,为了能够对当时俄国的经济发展作出准确的判断,由此马克思学习了俄文并研究了与此相关的众多资料,得出的结论就是俄国应该走一条与西欧不同的道路,这是十分深刻的和具有前瞻性的。对此,列宁曾深刻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我们认为,也正是对这一“精髓”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以、邓小平、和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都在他们各自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

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通过有效的教育形式和工作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优秀成果传递给边疆各族人民,内化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和社会大众的自觉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变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和社会大众的社会认同,即在尊重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差异中寻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理念的认同,在包容兼容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人民的多样性中增进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共识,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推动力。这就是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方法理论的基本目和要求。我们认为,多样性、差异性、具体性和对它们辩证理解运用不仅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特征,而且也是我们在边疆民族地区开展民族工作和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

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法诉求,正确处理“一元统领”与“多元取向”的关系,在主导与多样的协调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地说,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尊重民族的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因为,在新世纪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的现实社会中,不仅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出现了越来越多样化的情况,表现出社会群体不断分化,不同群体的经济状况、价值观念、利益诉求呈现明显差别,而且边疆各族人民和社会大众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我们就要教育和引导边疆各族人民正确认识“一元统领”与“多元取向”的关系,认识价值取向多样化的现实问题和价值意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强大的凝聚力和巨大的亲和力,统领和整合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和社会大众思想认识和利益诉求。

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法诉求,正确处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在理论和现实中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不能仅仅依靠对历史的辉煌和未来社会的预见,过去的经验和希望理想来支撑,更需要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在现实中的边疆各族人民只有直接和真正地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利益和幸福,能够切实解决当前边疆各族人民普遍关心的利益问题、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才有助于他们真切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认同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因此,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科学判断时代特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探讨和解决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实际问题。

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方法诉求,正确处理“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在理想与现实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主导性和引领性的特征,必然体现出先进性要求,这是它对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具有的吸引力、感召力、说服力的源泉所在。它不但能够启迪边疆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去为一种崇高的理想努力奋斗,而且还能够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中坚持先进性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坚持不懈地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的斗志,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用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的社会风尚,引导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是脱胎于固有的套路和陈旧的范式,也不是源于抽象的思辨。它应该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鲜活的实践经验的提炼,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优秀文化的升华,来自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的社会实践和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无可争辩的现实合理性和理论彻底性。但理论是对客观事物内在联系的抽象,因而成理论体系的抽象不可能像具体事物那样丰富多彩,它只能是一般的、原则的甚至是枯燥的,而往往不能表现出来自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具体的民族形式。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要为边疆各族人民所掌握,这就需要使之实现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化。

在多样性、差异性和具体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边疆民族地区,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重要论断,要把意识形态中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入新世纪新时期,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迫切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承担起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社会思潮的重大使命。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多样、多元、多变,边疆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这既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对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用要密切关注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思想的新动向,积极探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贯穿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我们党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核心价值,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与特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有序政治参与,切实保障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依法直接行使民利;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文化创造活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切实保障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发展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努力形成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

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鼓舞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撑。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刻揭示了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和开拓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及社会大众的重要精神力量。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重要基础。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人生态度、个人道德、社会风尚等各个方面,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边疆民族地区民族优秀传统相承接的系统的伦理规范和价值认同。它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指明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什么和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和抵制什么,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为全体边疆各族人民判断得失、分清是非、明辨善恶提供了基本价值标尺,在引领社会风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强:论马克思的研究方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2]郑又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思想方法透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

[3]陈 霖:中国边疆治理研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4] 潘叔明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首要任务,[j]人民日报 2008-07-21

基金项目:云南省社科规划基金课题:《马克思主义“三化”与云南边疆民族文化相融合的方法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编号:YB201102)

作者简介:1.谭淏予(1970),云南曲靖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篇8

论文关键词: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关系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关系认同是针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于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界限划分;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 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2、多民族社区的概念

多民族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多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往,从而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社区。多民族社区的构成要素:不同族属的多个群体、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社会体系和结构。 多民族社区以社区民族关系的行程过程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多民族社区、识别型多民族社区和建构型多民族社区。

传统型多民族社区是指,在历史上就一直存在,也一直被社区成员所意识到的社区。该种社区类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历时性。历史上长期存在,不受解放后民族识别工作的影响;(2)多元性。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上,各民族文化长期共存,形成了现在地区文化多元共存的现象;(3)传统性或原生性。这是就社区本身而言的,是放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性与原生性,这类社区相对于现代都市社区而言,它的传统建筑、饮食与服饰等都保存较好,具有原生态的一面论文格式模板。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中毕业论文题目,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通过上述的介绍,很明显湘西州属于一个多民族社区。按照我们民族学对多民族社区的分类,由于湘西州是自古就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聚的情况,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社区定义为传统型多民族社区。

二、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的维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学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探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的民族认同情况。

1、民族身份的认知: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认知

湘西州是有着四十三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尽管这里有着不同的民族群体相互杂居,但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传统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知度却依然十分强烈。以他们的主体民族土家族和苗族为例来讲,这两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历史上的民族记忆至今仍然在这些民族的人们心中留着深深的痕迹。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所居必择高居”的居住传统,传统的吊脚楼工艺一直是当地的一大建筑特色;湘西苗族的民族认同更加是能够通过当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落洞”、“赶尸”、“种蛊”三大习俗来体现;土家族的传统技艺“西兰卡普”,就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这对于如今的土家族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湘西州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宗教习惯保持着十分积极地态度,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的。

2、民族归属感:通过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情况和对本民族之外的群体的接纳与排斥情况来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归属情况。

由于湘西州是个多民族社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每天除了要与自己本民族的人们相处共处之外,还要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当地人们的族群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加。费孝通教授曾指出一个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我的族群意识和群体归属感。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所得,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都内部都十分的团结,对自己族群内部有着极高的归属感,都承认自己属于某一民族群体,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本民族的族群意识和族群归属感。例如,当涉及到民族政策、利益分配等问题的时候,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会被进一步的加强,但从总体上而言,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人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毕业论文题目,他们的相处还是十分融洽的,各民族之间都能够和睦相处。

3、行为卷入:包括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社区或民族社团参与情况等。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主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仅要参与自己本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活动,还会积极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最后形成了很好的民族融合,这种文化上的互动,不仅没有减低民族主体对本民族的认同,相反,还因为在参与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的时候,更加意识到和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性,从而使得在湘西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社区内,最终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共生的局面。例如在湘西州境内,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是当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举行盛大的晚会的时候,来自周内的各个民族也都会参与在其中;凤凰城里的苗寨,每天也都吸引着周内不同的民族的人们来参加这个活动。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1、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性问题

根据我们的研究所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社区中,与其它的单一民族社区一样,州内的各个民族也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州内有部分人的民族认同是基于工具性的思考上,而关于传统的原生性认同却在逐渐减少,这一群体以新一代的青年人居多,他们对于祖先们的许多历史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是怎么热衷,他们这部分人会觉得自己的民族身份给予自己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政策方面的照顾、考试可以优惠加分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部分人却有着极高的国家认同感;而社区内的老一代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认同度却是原生性的认同多一些,不过他们对于国家层面的认同却不如青年群体。

2、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殊性问题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传统型的多民族社区,那么在这样一个社区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免不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接触,这样也势必会使得在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与单一的民族社区有所区别。

(1)多民族社区内的民族认同较为强烈。

在上面介绍民族认同的维度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在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的人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与尊严毕业论文题目,会增强对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归属感,从而会导致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有所增强。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内,尽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会增强各自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但是并没有出现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结果,在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还都是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区内的国家认同存在很大的对比性论文格式模板。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认同的对比性,具体来讲就是说在这个多民族社区之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内部的一些政策决议必须要公平公正,否则,很容易引起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就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个多民族社区来讲,如果州内的政府只是单纯的给予土家族人民一些优惠政策,而忽视其他民族,那么这样的话,会在这些民族的心理产生对比心理,他们就会觉得国家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会大打折扣。

从总体层面上而言,湘西州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尤其是像土家族和苗族这些在湘西州占主体地位的民族,他们都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在谈及到对国家层次上面的认同的时候,州内的大部分民族也都对国家的各种民族政策表示支持和感谢,他们也都能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四、余论部分

1、民族认同的原生论和工具论讨论

目前我门国家基于保护民族平等的原则,对我国少数民族实行民族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来讲确实对促进少数民族共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民族优惠政策又使得的当今社会中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受到了一些质疑。于是,在学界里关于民族认同的原因探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些学者持原生性理论,这批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应该是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当今有一部分民族认同是带有功利性的毕业论文题目,这些民族主体主要是基于国家优惠政策可以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而产生和维持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的。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该究竟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需大家不断共同的探讨。

2、民族政策的文化隐喻问题

我们国家为了实现各个民族事实上的平等,而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例如我们国家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这些被国家化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享受到了国家的很多政策上的照顾。可是,这些被国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带上“自治”的头衔,其带来的文化隐喻就是代表着“落后”和“贫穷”,这些地方在从国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市场投资机会白白流失,因为很多市场投资者是不会在落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关于如何解决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隐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提供三种解决途径,希望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1)对少数民族地区取消自治称呼,而同样的享有政策上的优惠。(2)深入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旗帜飘得更远。(3)调整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叙述,比如说“贫穷”、“落后”这些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地区的词汇,在今后的官方叙述中尽可能的少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7.

[5]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6]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民族出版社.2003.

 

上一篇:生物细胞治疗方法范文 下一篇:生物燃料行业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