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07 17:33:12

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

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篇1

一、旅游管理信息化概述

(一)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化是在现代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充分运用信息资源,服务于产业运行和发展,其中信息化的目的和核心就是信息运用。为了有效提高旅游管理的水平、促进经济效益和科学合理地配置统筹各项旅游资源,综合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收集旅客信息资源、景区规划、旅游营销等各方面旅游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后,再及时反馈处理,促进旅游管理信息化,实现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在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实现过程中,包括内部系统、电子政务以及电子商务平台。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建立内部系统,通过信息网络技术来实现内部管理模式和结构的优化调整。旅游管理部门借助电子政务系统,扩展业务数据库,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流和传递渠道,信息自上而下的发布,促进信息处理信息化。与此同时,综合利用网络、现代通讯技术,合理规划旅游产业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宣传、营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和效率。

(二)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首先,旅游管理信息化符合旅游业发展理念和要求,促进了现代社会发展。加强旅游管理信息化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同时可以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竞争力。其次,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市场自主性,市场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影响旅游业,旅游管理信息化有利于相关单位和部门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并及时地调整和应变。再次,旅游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且信息密集,涉及到交通、餐饮、住宿等多个领域,旅游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旅游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措施研究

(一)加强对旅游管理信息化

软件和硬件的建设通过对旅游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明确当前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并针对当前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对其管理信息软件和硬件的建设。在加强对旅游管理信息软件建设方面,旅游业要坚持“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时,应加强对相应技术型人才的聘用,定期对在岗的信息技术型人才进行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旅游管理信息化程度。同时,要根据旅游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信息计划,组织旅游各部门工作人员,展开对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学习,从整体上提升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加强对旅游管理信息硬件建设时,要加强对旅游信息网点的建设。加强资金的投入,加强对旅游管理工作环节中的电脑管理工作,并将图文数据库和地图数据库等融入到基础设施构建中,实现对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二)提高对旅游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

对旅游管理实施信息化时,对旅游相关信息资源加以了解,是提升旅游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保障。从某种角度而言,旅游相关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应影响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因此,在日后促进旅游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要提高对旅游信息资源的管理能力,旅游管理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旅游信息的收集,并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各地区旅游管理部门之间能够实现旅游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升旅游信息的利用能力。此外,要加强对旅游信息资源控制能力,针对旅游相关部门提供的旅游信息,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以此实现对旅游相关信息的政策管理。根据对旅游相关信息资源的收集,明确旅游管理信息化过程中,相应旅游信息的真实性,并依据对旅游信息的了解,实现对相应信息的管理和掌控。

(三)加强对旅游信息数据库的建立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对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对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旅游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将旅游相关信息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有效的结合,实现对旅游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充分提升旅游管理信息化程度。对旅游信息数据库的建立,能够从信息技术角度出发,实现对旅游相关信息的存储,包括旅游数字化的图像、旅游相关信息数据等。能够实现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在于,旅游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是否拥有相对丰富的旅游信息内容和准确的旅游数据等。同时,旅游管理信息化程度中的信息,包括图文数据和地图这两类数据库。

(四)有效实现对地理定位系统的利用

从某种角度而言,地理定位系统在旅游管理信息化中的应用,能够从不同程度上提升旅游管理信息化程度。因此,在日后促进旅游管理信息化发展时,要充分实现对地理定位系统的利用。该系统是比较完善的软件系统,其在发展中是计算机综合性集合性系统,能够通过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利用,有效将图形、文字等各类内容有效的融合在一起,通过智能性操作,实现对旅游相关信息的综合性整理。通过对地理定位系统的利用,收集各种与旅游管理相关的信息,及时准确的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并整理出具体的旅游管理信息数据结果。通过上述相应措施,能够充分提高旅游管理信息化程度。

三、结语

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篇2

1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创建ERP旅游管理系统,有利于聚合企业顾客资源,扩充旅游市场,加速企业经济增长,推动社会城市化进程,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比率。在社会信息化大环境中,市场竞争日益剧烈,旅游业经营者最先了解信息的可靠来源并灵活运用旅游信息技术发展的含量,保证旅游信息资源的安全有效,就等同于是旅游企业管理者抓住了本公司经济的发展命脉。

2网络信息技术与旅游管理信息化的联系

网络信息技术与旅游管理信息化相互印证,相互作用。网络信息技术是检验旅游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来源,旅游管理步入正确的信息化轨道,需要依靠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实际应用。旅游信息数据一般包括旅游产品、旅游景点、服务设施、交通路线等各方面的内容。旅游信息化产品目前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占有大量市场,持有可观的提升空间,在市场经济中占先机。旅游公司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创建本公司的ERP系统,打通市场信息的大门,适时精准、迅速高效地搜集需要的旅游信息,加强了各行业公司旅游信息的融通共享,减少了员工的工作任务量,提升了本公司在旅游行业中的强度较量。

3当前我国旅游管理信息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旅游业涉及的信息比较广泛,导致信息收集的难度较大。旅游信息软硬件设施的不齐全,导致信息检索范围广,速度慢;旅游信息设备的不完善,旅游信息机制不合理;实现旅游信息化进程缓慢,人口的增长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不断下降,以及其他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都是阻挠我国旅游业管理信息化发展的瓶颈。因此,根据我国旅游业市场的拓展手段,消弭旅游业发展的残留问题,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就为旅游管理部门加速旅游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进程提供了方法论断。

4实现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举措

各行业的激烈竞争都离不开有效的信息资源。旅游管理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将推进旅游业的全面综合发展。

4.1建立信息资源数据库

信息数据库中包含旅游业务的大量信息资源。旅游业务经营者管理本公司的人力、财力、物力,就需要建立强大的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旅游行业内部应该保证数据库内容的适时更新与分类整合,要对旅游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应当做有详细的介绍,尽量图文并茂,体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性,避免垃圾信息的传递。对于旅游时应该注意的相关危及游客生命、财产的事宜,旅游信息管理者不能隐瞒事实真相,不报或漏报。再言之,信息数据库的集合性,将旅游信息通过客户端或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旅游业务使用者可根据自己所需要检索的内容或关键字,在网上寻找相对应的旅游信息,方便旅游业务操纵者迅速查找信息来源,推动旅游事业在整个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4.2创建软硬件设施的保障体系

网络技术在旅游行业的应用,需要优质可靠的软硬件设施做支撑。软硬件设施为旅游信息的承载存储搭建平台。旅游部门应该储备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实施人才培养战略计划,提高在职人员的岗位素质,树立责任道德意识,结合旅游管理信息化的要求,顺利完成旅游软硬件设施的构建工作体系。

4.3建立“三位一体”的旅游体系

“三位一体”是指旅游管理部门借助遥感技术、GIS(全球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实现旅游信息的数字一体化。旅游公司应该从多维角度经营公司的理念出发,加强与旅游管理部门的信息互动与交流,整合旅游信息资源,为旅游信息使用者提供旅游信息的风向标。

4.4加强旅游信息资源的监督

鉴于各行各业的竞争激烈态势,旅游信息在旅游行业营运过程中应当兼具保密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旅游管理者加强对旅游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规章制度建设,同时需要旅游公司内部的执行者共同遵守,相互监管,达成内部信息的保密协议。

5结束语

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旅游管理的信息化,使旅游公司在参与激烈社会竞争的实践当中,优化旅游管理策略,提高旅游信息管理水平,实现旅游业务发展最大化、旅游经济效益化成为可能。

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篇3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259-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加快发展服务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中国旅游业进入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辽宁省的省会城市沈阳,也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大城市,其旅游业近年来亦发展迅速,旅游收入在GDP中的比重逐年上升,来沈阳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对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带动发展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辽宁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营口、阜新、铁岭八城市旅游局共同召开沈阳经济区旅游一体化发展工作,但是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一体化建设方面尚显不足,制约经济一体化发展,旅游信息一体化是构建现代旅游产业的重要保障。

一、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区域合力营销、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通过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可以打破原来的仅仅依靠市场导向、名人带动、大事轰动的营销规律,更新营销观念,创新营销方式,基于信息平台可以实现数据库营销、手机营销、虚拟体验营销等新型的营销方式。此外,通过旅游信息一体化的建设,各区域可以在共同的区域旅游形象的指导下,集中营销资源,形成合力,实现营销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同时通过辽宁城市带旅游信息一体化网络平台,可以与其他的区域旅游网站互相链接。从而使沈阳经济区的旅游知名度得到提高,使沈阳的旅游区域竞争阶段发展得更好。

(二)有利于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基础是沈阳经济区区域旅游信息,通过对区域旅游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将区域内的多种形式、来源、分散的信息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进行筛选、融合、类聚、排序等重新集成和组合,构成一个高效能的区域旅游信息资源体系,然后经过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旅游信息的查询、检索、发布,以实现区域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有利于消除信息孤岛,满足各方面的需求,通过该信息平台,旅游政府部门和旅游行业协会可以适时发布监管政策;有利于旅游规划者全面方便了解区域内的资源信息和区域的客源市场信息,进行科学规划,克服资源开发同质化现象;有利于旅游企业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和了解游客需求,适时调整经营策略;有利于游客全面了解目的地信息,制定合理的旅游计划、形成适度的旅游期待、达到满意的旅游体验。

(三)有利于加强旅游产业链的整合程度、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旅游产业链是企业之间的结合方式,具体表现为一个旅游产品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企业之间的纵向结合形式,也就是上联企业与下联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即旅游产业中各个企业相互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旅游产业链的整合可以提升区域竞争力、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以“顾客需求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实现供需平衡及产业链的价值增值。而信息化是旅游产业整合的保障,信息整合是旅游产业链整合的核心。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一体化建设通过信息的整合,可以打破上下游企业的行政区划壁垒和行业壁垒,实现景点景区、餐饮住宿、交通娱乐的方便对接,以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实现。

(四)旅游市场新业态加快旅游产业信息一体化建设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国人生活方式、旅游业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由行大幅度反超传统的组团游,个性化、自主化、家庭化和特色化的旅游新趋势成为市场主流。直面旅游新业态,应对市场新需求,解决当下新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提供更多全方位、立体式、综合性、一站式的旅游产品。而能担此重任的只有信息技术与旅游的深度结合。同时,旅游产业信息化带来的低成本、高效率和新的商机将成为旅游产业提速发展的新引擎。

二、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困境

(一)对建设信息一体化的认识不到位

沈阳经济区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对信息化认识不到位,少数旅游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建设一个网站或者加入到一个专门旅游网站能进行景区介绍即可,而没有认识到景区信息化在内部管理和外部客源吸引方面的作用,并没有真正理解旅游业既是信息密集型的产业,又是信息依赖型产业的真正内涵。这些错误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都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在沈阳经济区旅游产业的广泛应用。

(二)信息化程度不高

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化应用水平还很低,大多数旅游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商业模式,信息服务能力非常差,完全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应用差,多个景区中除了少数景区有独立网站外,多数景区景点没有自己独立的域名,只是在各类网站上链接了几个网页,文本和图像仍然是最主要的内容和形式,视频网页占总网页比例非常少。旅游者无法及时获悉景点的新节目、新动向,无法与景区在网上交流;另一方面服务能力弱,旅游信息内容一般涉及旅游目的地、景点、饭店、交通旅游线路和旅游常识等,普通旅游网站一般都有,但在根据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组合订制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建议等方面服务的旅游企业几乎没有。此外,在消费者的旅游途中,很少有为其提供购、食、住、行等好的信息服务中介,旅游信息化程度十分低下。

(三)管理手段仍然滞后

从沈阳经济区旅游企业的现状来看,大多数旅行社企业规模小,信息化管理尚处于初始阶段,管理体制落后,只有少数国际旅行社采用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与外省同业有网络连接;星级酒店信息化应用程度普遍不高,除了少数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外,多数酒店其内部管理仍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网上预定、网上销售无法实现。

(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近年来,沈阳市虽然加大了旅游业的投资力度,但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经费却投入不多。目前经济区信息化建设资金均未列入地方财政预算,资金来源缺乏,绝大多数县(市、区)缺乏硬件设施和服务器配置,有的旅游景区虽然有一些信息化设备,也仅限于低档的电脑进行微机管理,而没有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多媒体信息查询系统、自动语音解说系统等配套设备,网络覆盖面小,信号接收不够顺畅。资金投入不到位,严重阻碍了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化工作的进程。

(五)信息化人才缺乏

人才是信息化建设实施的主力军。沈阳经济区虽然培训了不少信息技术领域的实用人才,但从整体来看,不论是旅游管理部门,还是旅游企业都普遍缺少信息化专门人才,特别是旅游软件开发、网络管理人才比较匮乏。信息化培训机制还没有形成,培训场所和设施建设不足,多数旅游景点未设置专职的信息管理人员,致使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三、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一)推动旅游智慧化向纵深发展

建立综合管理网络、电子商务网络和通用服务载体,建立经济区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库、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旅游企业信息化集群系统。提质升级沈阳经济区官方旅游网,实现集旅游政务、旅游商务、旅游咨询、旅游监管和旅游购物于一体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与旅游产品线上交易平台,形成联网互通、资源共享的旅游网络体系。着力打造互联互通、高效便捷、功能完善的经济区智慧旅游一体化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旅游管理部门要支持旅游企业智慧化建设,建设智慧景区、智慧餐厅、智慧酒店、智慧商场和智慧交通。

(二)开通并巧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营销宣传

巧用微信公众平台,依托手机移动互联功能整合沈阳经济区旅游资讯,发布涉旅企业开展的各类特色优惠活动信息。微信公众平台的核心是与用户互动,在互动中为用户带去服务,从服务中产生价值。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与网友进行实时互动,增强参与度,拉近彼此距离。同时,进行信息的推送,推送内容的呈现形式要多样化,如文字、语音、图片、视频、图文结合等。

做好旅游企业网络营销推广,3A级以上景区采用多媒体打造网上虚拟景区,利用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开展旅游网络营销推广、产品预订服务等工作;三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建立客房预定系统和餐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内对外的互联互通;旅行社与全国知名网络媒体及部分平面媒体合作,做强力推广,实现传统营销向现代营销模式转变。

(三)强化信息一体化建设中组织保障的领导管理职能

旅游信息化建设作为事关旅游产业发展方向的系统工程,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实施人,按照“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建立适应旅游业信息化建设要求的组织架构。成立沈阳经济区旅游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旅游信息化政策措施,审定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标准、相关的扶持政策和建设项目资金的论证,组织实施测评、检查和考核;指导八城市、县市区、景区景点的信息化建设等。

(四)多元融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完善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投融资政策,设立旅游信息化发展专项基金,提高八城市旅游产业引导资金,重点安排旅游信息化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启动资金。强化市场驱动,引入多元投入,鼓励多种合作,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运用市场化手段,调动社会力量,通过利益的分配实现共赢,推动智慧旅游发展。将旅游信息一体化建设作为旅游企业新建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部门及旅游企事业单位,将旅游信息化建设项目投入单独列项,制定扶持政策,予以扶持奖励。加强与交通、通信部门的协同合作,为旅游信息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创造良好的旅游信息化发展环境。

(五)完善旅游信息人才保障机制

旅游信息化建设需要信息技术人才队伍的支撑。旅游信息专业人才是既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又掌握丰富旅游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外语知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此类人才缺口非常大,因此要采取继续教育、办班培训等方式将现有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掌握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技能。沈阳经济区旅游企业可与旅游院校合作,采取定制化培养旅游信息人才,增设旅游管理(信息管理)专业方向,系统培养既懂旅游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并通过相应倾斜政策,留住人才,吸引人才。

四、结语

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篇4

关键词:旅游业;信息产业;融合;青海省

中图分类号:F5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21-0116-03

1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与动因

1.1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普遍性的产业系统演化方式,并非伴随着产业的出现而出现,而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形态相连。20世纪后期以来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即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人类社会从以产品制造和销售为核心的工业经济时代进入以提供智力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经济时代,从而带来了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产业融合便产生于这种变革之中。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产业,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多种服务。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显示出了知识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即信息化和全球化。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为旅游业的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信息产业的发展和兴盛,成为了传统旅游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因素。

1.2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

1.2.1 旅游业对信息的依赖性是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因

旅游业的信息密集性和信息依赖性,正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迅速普及运用的基础。首先,旅游业有很强的脆弱性,因此有效地获取信息以辅助科学决策就显得特别重要。管理信息化是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其次,旅游业很少依赖物流,这一特性使旅游电子商务成为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结合的一个代表性领域。旅游电子商务的发展,有效降低了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使得旅游业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1.2.2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是满足旅游消费市场对信息化需求的必然趋势

21世纪我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四化”的新态势,即旅游消费主体的大众化,游客出游方式的散客化,旅游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和旅游市场营销的网络化,进而对旅游信息化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旅游者消费意识的日渐成熟和消费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对旅游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突出。旅游企业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会提供不同业态的产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

1.2.3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是市场的竞争推动的结果

随着技术变革,旅游企业之间竞争与协作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竞争方式由最初的单个企业间的竞争转向跨产业的商业系统间的竞争,协作方式也由最初的内部协作向外部协作、多个产业企业协作方式演进。竞争与协作方式的变化促进旅游业构成要素向其他产业扩散,促进融合型产品的创新,从而促进多个产业向同一方向发展。于是,旅游企业开始对价值链进行重构,将产品和服务进行“捆绑销售”,以便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价值链多环节的利润。在这一价值链重构的过程中也推动了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

2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

2.1 管理方面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时间先后有别,经济实力和经营模式不同,其管理体制也存在差别。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在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都采取了政府主导、政企合作的发展战略,政府在其中起着统筹、领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梳理出各国经验如下。

2.1.1 欧洲及美国

在旅游信息化建设方面,以政府为主导,在发展规划制定与管理方面,整合各方资源,聘请旅游专家,而且充分调动当地旅游企业参与信息化规划与开发;在旅游市场管理方面,政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为旅游市场开发提供决策,并开展旅游产品营销和客户管理;在旅游信息化管理方面,政府通过综合信息系统的统计,利用网络工作方式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与旅游企业间的直接联系;在旅游信息化服务管理方面,政府主管部门协同旅游企业以及其他旅游相关管理部门,为游客提供综合性的信息化服务,并通过旅游门户网站、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等渠道增强与游客的直接沟通。

2.1.2 日本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日本。日本在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对旅游业进行了管理、引导和帮助。最为吐出的是日本政府不断完善旅游业相关法律法规,为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相对而言,而我国的旅游立法依然不足,大多是“暂行条例”或“暂行规定”等临时性和过渡性的法律法规。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立法工作来推动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欧洲国家、美国以及日本政府主导并不是政府干涉所有事情,政府主要负责信息咨询以及提供服务等服务性职能,是服务型政府,这为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国际上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的经验,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政府协调与旅游相关的各个部门逐步实现信息化,最终实现旅游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如电子门票、电子导游、景区监控系统、车辆GPS监控跟踪系统以及环境数字化监控等技术的应用,使国际旅游业管理水平得以大大提高;在饭店和旅游业,大型企业集团和一些国际集团均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业务电子化,以信息化再造企业流程,应用规模和深度发展较快。

2.2 运营方面

2.2.1 欧洲

欧洲是世界旅游业的发源地,在参阅相关书籍、文献,梳理总结出欧洲在其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其突出的特色在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建设上。在欧洲,GPS导航系统、PDA等各种移动设备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许多景区都配有能讲多国语言的语音导游系统,提供标准的全程讲解,让异国游客能够充分了解景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另外,欧洲大多数景区、宾馆、市中心均建有无线局域网,无线网络覆盖游客经常光顾的区域。相比于欧洲,青海省在导游系统、无线网络建设方面明显不足,与国外有很大差距。

2.2.2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发达国家,同时也是旅游大国、旅游强国。在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过程中,其突出的特色在于非常注重细分后的专业旅游网站的建设及产业化发展。

美国各种旅游网站网上专业服务完善,如在线旅店预订服务、在线旅游搜索引、综合网站旅游服务,涵盖了旅游业务的各个方面;美国经验梳理中,最为突出的是上述专业服务已形成网上旅游产业体系,如位于客源地的旅行商以及旅游目的地的服务商成为旅游运行产业链,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站、航空商、酒店商等,游客可以在线咨询、在线预订、在线支付等,商可以解决游客游客的吃、住、行、游、购、娱等所有需求;此外通过互联网提供旅游目的地信息的产业链,使原有的点线旅行方式开始向板块旅行方式转变,并且产业链已延伸至各个旅游空间的旅游项目。

2.2.3 日本

日本是世界旅游大国,在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过程中,其突出的特色在于旅游电子商务的建设与运营上。日本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其中有一部分与我国较为相似,为酒店和机票预订是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收入;但突出的特点在于,所建设和运营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不仅是简单的提供信息和市场宣传的工具,还包含了高级的客户服务内容,所提供的住宿企业的附加服务,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另外,日本旅游子商务网站客户类型广泛,包括自助游散客、探险、科考等专项旅游游客,这是我国旅游电商所不足的地方。

2.3 业态创新方面

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旅游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旅游业态的创新。目前,国际上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主要形成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以及旅游服务上的智慧旅游、资源开发上的GIS的应用、产品销售环节上的虚拟旅游等新业态。

2.3.1 旅游电子商务创新

国际上,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产生的最主要的新业态就是旅游电子商务。在产业融合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如Expidea、Tripadvisor、Priceline等一大批新兴业态的旅游企业。旅游企业结合在线游客的旅行时间、目的地,安排地接日程等旅游需求,设计相应的符合旅游企业的旅游信息、商务运营模式的系统。发达国家凭借自身旅游经济发展实力,已在旅游电子商务领域中领先一步,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我国旅游业的出路就是尽快与国际旅游接轨,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技术,以低成本、差异化的旅游产品使我国旅游业取得长远发展。

2.3.2 智慧旅游升级

智慧旅游的概念源于国外提出的“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是旅游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对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体现在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营销、智慧旅游管理3个层面,让游客的旅游过程更顺畅,提升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为游客带来更好的旅游安全保障和旅游品质保障,其升级重点在于智慧旅游营销,最终目的为吸引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的传播和营销,并通过积累游客数据和旅游产品消费数据,逐步形成自媒体营销平台。发达国家的智慧旅游管理依托信息技术,去全面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意见建议以及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我国智慧旅游已有所发展,但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依然处于滞后状态。我国应抓住智慧旅游这一前沿发展领域,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此外,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还形成了其他新业态,如虚拟旅游、旅游电子政务、旅游 目的地信息化,这些新业态已经并将继续显现出充分的活力和发展空间。

3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在青海的实际应用

青海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已成为青海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但是由于信息化程度滞后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青海省旅游信息化的建设关系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的融合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加快青海省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提高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是青海省现阶段的首要任务。

3.1 建立旅游信息产业发展的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管理模式

目前,青海省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几乎包揽了一切事务,而旅游企业有很少的自。这方面应该积极借鉴美国及日本的经验,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应明确职责,即政府负责制定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与法规、旅游市场的监督以及旅游旅游相关者利益的协调等职能,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为青海省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指明方向;第二应调动并协调各部门,政府简政放权,由旅游企业负责旅游门户网站以及旅游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变管理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使政府和企业在旅游业融合发展中达到均衡状态。

3.2 将旅游业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运营重点转向专业化及产业化

信息革命给旅游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对旅游业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青海省幅员辽阔,景点较为分散;因此,完善青海省旅游信息网站,提高网站的综合性和专业性,为游客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旅游信息,尤其是交通信息,就显得十分重要。

青海省在构建旅游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时,应积极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第一,建设多国语言的语音导览网站,提供标准的全程讲解服务,以满足不同国家游客的需求;第二,建设提供电子移动设备导航系统的网站,以便游客随时查看旅游线路,为游客实时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服务。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背景下,游客要求可以从旅游网站获得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信息,因此,青海省加强旅游专业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形成产业链就十分有必要,可以借鉴美国Expidea网站的运行模式,建设青海本地专用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为游客提供在线机票预订、酒店预订等,并拓展在线门票预订、酒店预定、门票预订等功能,逐步建设和发展为专项化的产业链。

3.3 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新业态的发展

青海省发展旅游业时必须注重信息技术的利用,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变革,创造多样性的旅游产品。第一,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可以充分利用高新信息技术,发展智慧旅游、虚拟旅游等。在促进旅游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的同时,也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第二,青海省拥有独特的高原风光、底蕴深厚的藏传佛教文化以及丰富多姿的少数民族风情。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式,信息的表现方式多样,如Flash、图片、文字、音视频,青海省应利用互联网将青海独特多样的风光全面生动地展现出来。

4 结语

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具有天然的融合性,这两个产业的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青海省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应积极借鉴国际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加快旅游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转变旅游业传统发展模式,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 翔.欧洲旅游――关于产业发展及组织管理的全新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9:53~54.

[2]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方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278~280.

[3]范继刚.西部地区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4.

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篇5

【关键词】旅游产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途径

现如今,计算机管理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档案管理中,各个单位也在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用电子文件取代纸质文件,不仅提高了办公效率,也使得档案工作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来为社会服务能力这也是档案工作能快速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关键的一部分工作。

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如今各单位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而大力推进“无纸化”办公,这也让档案的管理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办公方式选择了电子文件,这种变化也让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面对更多电子档案。如何能做到把这些电子档案信息准确综合系统地呈现是档案管理工作者要认真考虑并且完成的工作,为用户提供系统完善的服务保证用户可以获取到更真实有价值的信息。所以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1.1 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管理软件不统一

当前各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规格不统一,缺少一个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而且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而且因为不适用于文件检索也就不能很快的出版信息编辑成果又不能互调这样就不能及时利用计算机来完成档案的信息管理工作,这影响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2 档案管理基础工作缺乏标准化规范化

由于前期的历史遗留问题,目前的馆藏档案业务基础水平都比较低。档案管理自动化工作也没有很好的启动,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都属个别行业或者某个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各类档案无法相容而且信息质量很低,不能够进行推广或者全面实施,这也影响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1.3 档案管理的技术标准

组织工作程序标准未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特点和发展考虑,越来越多的归档“文件资料”是磁盘、光盘,现行的档案整理、分类方法、着录标准及有关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

1.4 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具备专业的技术水平和较高的知识层次来完成相关的档案计算机操作工作。而当前很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缺乏这样的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的复合型人才就更是缺乏了,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有的还是文盲,完全达不到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就算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也不能充分利用,形同虚设。

二.旅游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仍存在的问题

目前旅游产业中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已经适应了旅游信息档案的传统管理模式,还不能完全跟上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意识不到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更不愿意去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尝试。尤其是领导层也没有主动去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建设,当然也就会配备相应的人员以及O备和资金的投入,这些都无法达到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2.1 旅游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配备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设备。

目前我国旅游系统档案管理还是初级阶段,很多旅游单位并没有引进相应的信息管理软件系统设备以及管理技术和资金,加上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所以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并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而且我国旅游产业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来制约,这就容易在使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发生信息被盗用甚至滥用的情况,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损害了旅游公司的名誉。

2.2 旅游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旅游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尤其是对档案和信息处理的复合型人才,能够熟练使用相应软件操作还可以及时修补系统漏洞以及系统升级工作。然而现在很多旅游单位缺乏这种复合型人才,降低了工作效率也影响了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推进。

三.旅游系统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3.1 要大力宣传旅游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推广现代化信息管理对于旅游产业长远发展的促进性作用。配备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才,提供资金支持,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促进旅游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3.2 注重培养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旅游单位的领导者首先就要重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在配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组织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培训,积极学习信息化管理档案的使用方法并能熟悉信息化管理的操作,还要充分利用知识技能,对旅游档案资料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以及统计,呈现给用户,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还有整体素质,涉及到保密的内容还要与相关工作人员签署保密协议,避免发生档案资料泄露的情况和不必要的损失。注意储备复合型人才并建立高质量的信息化技术管理团队。

3.3 积极引进或建立适应当前旅游产业发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各种旅游信息的收集和利用效率提高,为用户利用旅游档案资源提供便利。要保证不同部门所使用的档案管理软件的兼容性,充分提高旅游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

结语

总之,旅游产业系统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真正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旅游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一定要针对旅游系统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全面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旅游产业发展更稳定。

参考文献:

[1]田东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探究[J].兰台世界,2015,(S5).

[2]刘化雨.旅游系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

[3]房丽娜.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 O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3,(03).

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篇6

【摘 要】本文从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四省市中职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改革案例研究”的问卷调查切入,了解湖北省武汉市、云南省昆明市、广东省广州市、山东省济南市中职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改革的现状,从旅游专业建设起源,开设旅游专业信息化课程的条件,旅游专业信息化管理教学现状,旅游专业实习单位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差异,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变化五个方面阐述了中职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中职;教学;旅游专业;旅游信息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2-0087-02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繁荣及发展,过去陈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我国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使国内外旅游行业迅速接轨,旅游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开始在旅游业日常管理工作中得到应用。旅游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使用,为旅游行业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体现出信息化管理的价值和经济效益。而中职教育中并没有全面紧跟这一变化,致使中职教育在此环节脱节,中职学生对旅游信息化管理知识缺失,由此严重制约了学生在旅游行业中的发展。也就是说,作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应了解本行业信息化管理的内容、方式和工作流程,从而对旅游企业有一个全面的解读,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服务,才能成为合格、优秀的员工。为此,旅游专业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将旅游行业管理系统纳入专业教学之中。

中职学校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做到与时俱进,必须明确专业教学内容,不断吸收、学习旅游行业实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教学内容体现出旅游行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和先进性。为此,我们申请了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四省市中职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改革案例研究”。通过该课题研究了解中职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改革现状,解决旅游信息化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旅游行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省市中职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改革现状调查

我们对武汉市财贸学校、昆明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广东省河源理工学校、山东省济南商贸学校四所中职学校旅游专业进行了问卷调查,从中了解到中职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改革现状(以广东省河源理工学校为例)。(见下页表格)

四省市中职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改革现状分析

1.旅游专业建设起源

随着我国行业经济的繁荣发展,旅游企业对中专服务人员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中职旅游专业的发展也跟随其变化走向繁荣;从四省市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旅游专业最早建设于1982年,最迟是1999年。

2.开设旅游专业信息化课程的条件

从四省市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各学校都实现了班班多媒体,最多机房数为20间,最少机房数为4间,可见旅游专业信息化课程开设硬件条件成熟。

在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各学校旅游专业都在高一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为学习旅游专业信息化课程储备了知识,并具备了操作能力。旅游信息化教学关键因素是师资,师资是决定旅游信息化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调研数据中可以看出,旅游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本科和本科以上为100%,其中研究生比例最多为33 %,最少为3%。数据显示,各校师资均已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只需再进修学习相关旅游专业管理软件就能够胜任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

3.从课程设置看旅游专业信息化管理教学现状

2009年,笔者编写了《旅游行业软件实训教程》教材后,开发了该课程。随后湖北省武汉市也开设了相关课程;另外,2010年至今,武汉市教科院连续四年组织了旅游行业软件项目的相关比赛,以赛促教,使武汉市在该领域的教学全面普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调查数据显示,武汉、济南两地学校开设了旅游行业软件课程,而昆明、广州没有开设,但四所学校都开设了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前厅服务与管理教材的选用将决定是否教授旅游专业信息化管理内容。

2012年,笔者又参与编写出版了《前厅服务与管理》(科学出版社)教材。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和技能学习规律,结合酒店前厅工作岗位设置及服务接待工作顺序,将教材分为预订员、门童、行李员、接待员、话务员、商务中心文员、收银员、金钥匙、大堂副理、前厅部经理十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结合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的实际,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将酒店管理系统操作的应用落实到前厅服务的各岗位。特别是将前厅各项管理内容——数据统计形象地以软件的形式运用到教学中,更形象、直观地实施教学,克服了现有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只重理论,缺乏实际操作的缺陷,完善了前厅服务的教学内容。

4.旅游专业实习单位信息化管理存在差异

“企业必须使用信息化管理”是国家对酒店开业所要求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所以四省市提供的酒店都是四星级以上,他们全部使用行业软件。学生进入这样的实习单位就必须了解、掌握信息化管理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工作。

旅游企业中旅行社管理软件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旅行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旅行社只使用Office办公软件进行业务操作,而没有使用旅行社行业软件,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了相关软件知识走向旅行社企业后,承担着信息化管理软件的普及、推广任务,从而更受旅游企业欢迎。

5.从学生实习、就业岗位变化看知识需求

根据全国各地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各地的中职学校出现大专、中职、综合高中三个办学层次,其中中职教育以培养服务人员为主。为此,我们必须为学生负责,让他们在学校学习到先进的专业知识,了解前沿学科知识,具备旅游信息化实操能力。只有将学校教育发展空间最大化,才能使教学跟随企业变化,使学生存储应具备的知识。

从四所学校学习岗位中可以看出,中职教育的学生岗位由最初的服务员到总经理,他们职业道路的差异,体现在岗位上的不同,服务员与高层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差异来自方方面面,其中有一部分就在于中职旅游专业的教学之中。所以,我们应完善中职教育教学,为学生的成材提供先进、务实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实施旅游行业信息化管理教学的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开设旅游信息化管理课程是解决旅游专业教学与企业信息化管理脱节问题的最好方法。为此,我们将从旅游专业信息化管理课程教学中积累经验、反思过程,将信息化管理课程教学成果推广,希望与全国同行交流、共同发展提高。

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篇7

【关键词】旅游诚信 旅游法制 旅游投诉

旅游活动是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活动。游客到异地、异国旅游多为一次性消费行为,在长距离大范围的空间内,当失信获利大于守信成本时,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和游客往往会选择铤而走险,产生种种不诚信行为,旅游投诉、争端甚至恶性暴力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旅游业发展,而且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为了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我国旅游诚信现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加强我国旅游诚信建设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我国旅游诚信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旅游诚信建设现状。首先,从国家重视程度来看。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建设、推崇诚实守信,将诚信视为立国安邦、安身立命之本。改革开发以来,党和国家继承民族文化优秀传统,重视道德教育和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邓小平多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要有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进入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和“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2012年11月,党的十八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进一步提出“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诚信建设,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对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关联带动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处于社会道德建设特别是诚信建设的前沿。面对日益显露的旅游不诚信行为,为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全国旅游行业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诚信旅游活动,倡导旅游从业人员诚信经营,引导顾客明白消费。2008年,在合肥市举办了中国旅游诚信建设论坛。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提出“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建设”。2011年国家旅游局组织开展了旅游行业“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2012年春节前后“天价海鲜”“天价房费”等欺诈事件进一步引发公众对诚信的严重怀疑,我国旅行社行业首个“诚信年”活动—中青旅“2012诚信年”活动正式启动。在地方层面,部分地区制定了旅行社、旅游饭店等旅游经营主体诚信等级规范和标准,开展了旅游诚信创建活动。

第二,从立法和执法层面来看。我国相关法律对企业、个人和政府诚信行为都作了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此外,还有消费者保护法、价格法等,这些均对企业和个人的诚信经营行为作了相关规定。同时,发展市场经济也离不开诚信政府的建设,《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在旅游法制建设领域,1985年《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依法管理旅游业的开始。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行社条例》和《旅行社条例实施细则》等旅游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服务活动作了规定和要求,也为游客的旅游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法规保障。我国旅游业综合立法—《旅游法》,从1982年开始起草,酝酿30多年,历经3次审议,于2013年4月通过,其中第六条规定“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旅游法》为解决旅游不诚信行为和问题,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的旅游市场监管主体主要有旅游、工商、价格等行政管理部门,各地均成立了旅游质监所并公布了电话,北京、四川省成立了旅游执法总队,负责进行旅游执法检查,查处旅游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违法经营行为,受理旅游投诉和举报。针对旅游市场监管多头执法的问题,《旅游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旅游主管部门、有关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产品质量监督、交通等执法部门对相关旅游经营行为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从旅游信息化建设来看。为了促进我国旅游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文化,促进诚信企业发展,为旅游者投诉和维权、安全消费查询搭建平台,记录和查询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国家旅游局开通了中国旅游诚信网。安徽、湖北、天津、江苏等省份相继开通了旅游诚信网。部分省份还开通了12301旅游服务热线,指导游客正确选择有品质的旅游产品,推荐优质旅游项目,保障游客权益。

第四,从旅游投诉和维权来看。为了保护旅游者、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及时、公正处理旅游投诉,早在1991年国家旅游局就出台了《旅游投诉暂行规定》,明确了旅游投诉的管理机构、职责、程序等。中国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质监所)从2002年开始统计和关于旅游投诉的案件。2006年,国家旅游局质量规范与管理司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也通报了全国旅游投诉情况和旅游服务消费体察活动报告。国家旅游局和各地也公布了旅游投诉电话。针对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遇到问题投诉无门的问题,《旅游法》第九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定或者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

我国旅游诚信建设存在的问题。第一,旅游法制建设滞后。我国旅游立法严重滞后于旅游行业发展,其表现主要是我国旅游业综合立法,从1982年开始起草,由于综合性强、牵涉面宽,始终未能出台,“依法治旅”始终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旅游行业全面管理无法可依,旅游业出现的问题只能参照其他法律法规来执行,无法依法根本解决。已有的旅游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相互之间的衔接缺乏,没有涵盖旅游业各个要素,特别是关于旅游企业、游客等旅游利益相关主体的不诚信行为没有明确的立法条款,多数依靠旅游企业和民众的自觉和道德伦理的约束和规范。立法的缺失和滞后,在失信获利大于守信成本时,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往往将道德规范置于脑后,从而选择失信。

第二,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我国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具有“各自为政,又权力交错;各不相干,又互相缠绕”的典型特征。如《旅行社条例》规定:旅游、工商、价格、商务、外汇等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督管理,发现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处理。这种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使旅游业条块分割,执行与监督管理缺乏有效的协调联动机制,决策权相对分散,出现了“管理重事前层层审批、过程没有部门监管、发生问题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不诚信行为监督管理不到位,难以形成执法合力。执法不严、不到位严重削弱了法律法规对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约束力,影响了管理的效果和权威性,使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有空可钻。

第三,旅游信息不对称。我国旅游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食、住、行、游、购、娱等不了解,无法及时掌握旅游目的地旅游消费全面、准确的信息,只能根据自己的心理预期判断和各种零星不全面的信息作出选择,使旅游者与旅行企业在博弈过程中处于劣势。相反,由于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具有信息优势,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动机,助长了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不诚信行为。

第四,游客依法维权的渠道不畅通。旅游是一项综合性消费,“食、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消费环节都有不同的监管部门。在这种情况下,游客遇到问题向谁投诉、投诉所需要的成本和时间就成了问题。投诉部门宣传不到位,游客对于怎样投诉?向谁投诉?什么程序等不了解,产生了“投诉程序环境”障碍。这导致部分游客放弃投诉,形成隐性投诉,对旅游接待或有关服务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表示不满,自己或影响他人不再购买旅游产品。

旅游、工商、价格等投诉部门在受理旅游投诉问题时,投诉程序繁琐,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进行调查取证,游客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协助调查,使游客处于旅游和投诉的两难境地,影响了游客投诉维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投诉维权渠道的不畅通、投诉处理效率不高使得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不诚信行为大行其道。

加强我国旅游诚信建设的对策

加强公民诚信道德教育。诚信的主体是人,要求人人都从日常行为做起树立诚信意识、践行诚信。营造诚实守信的旅游氛围和形象,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和一定的社会氛围。首先,通过多种新式开展“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社区、诚信家庭、诚信市民”主题教育活动,倡导诚信理念,弘扬诚信之风,提高全社会诚实守信意识,营造崇尚诚信的浓厚社会氛围。其次,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旅游行业协会要加强旅游行业诚信道德教育、培训和管理,规范旅游从业人员行为,提高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加大旅游法制建设。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就是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的执法监管,加强对守信者的保护和失信者的惩罚,彰显“守信者获得利益、失信者付出代价”的社会价值导向,①强化旅游立法的权威性和惩戒性,促使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行为、市场运行秩序更加规范化。首先,必须加强旅游立法,完善法规制度建设,形成对守信者激励、对失信者惩戒的机制,切实用法律来保护和规范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引导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经营、游客理性消费文明旅游;其次,坚持立法建设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健全旅游执法监管体系,落实地方政府、经营主体、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制定执法监管机构的工作考核制度,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检查,形成执法统一合力,加大市场检查和监管力度,特别是对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不诚信行为的惩戒,提高其不诚信行为的风险和成本,使旅游失信成本上升到企业与个人难以接受的程度。

加大旅游普法和维权宣传。首先,加强普法教育和宣传,加大法律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形成自觉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同时要引导游客理性消费。其次,加强旅游投诉维权监督平台建设,开通旅游诚信网和相关部门联动、统一的旅游投诉热线等。第三,加大旅游投诉维权的宣传,通过网络、宣传册、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公布旅游维权投诉举报电话以及投诉处理程序,确保投诉渠道畅通,引导规范游客合理维权;建立预先提示和教育机制,督促旅游企业在其营业场所张贴维权相关信息,确保游客能预先了解并掌握维权的方法,尽量做到信息对称,避免上当受骗。最后,建立及时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做到有报必查、事事有回音、件件抓落实,提高投诉处理质量和效率,切实维护游客正当合法权益。让游客和诚信经营的旅游企业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敢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个人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使失信的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及时得到法制的惩处。

健全旅游信息建设。加强旅游诚信建设,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覆盖旅游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经营主体的诚信档案及公示制度,方便游客及时查询,改变以往游客被动出游的信息劣势地位,成为游客旅游决策的指南,让游客掌握出游的主动权和选择权。

首先,建立健全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诚信记录,并通过旅游诚信网等平台及时公布和更新,包括他们的基本信息、经营状况、纳税状况、债务纠纷、投诉信息、处罚信息、奖励信息等。

其次,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与舆论导向作用,设置专题专栏,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对诚信典型给予坚决的舆论支持,对失信的典型给予坚决的曝光谴责,维护诚信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正当利益,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使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游客等旅游利益相关主体树立诚信经营、服务和理性消费的理念。

建立旅游诚信评价和奖惩机制。首先,开展诚信旅游创建活动,制定旅游诚信评价的规则和标准,加快建立《优秀诚信旅行社登记划分和评分标准》《旅游饭店诚信等级划分和评分标准》等旅游经营主体诚信评价标准和质量等级,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在一定期限内遵守法律法规、旅游行业自律公约以及诚信经营、服务的情况进行评价,科学量化确定其信用等级、信誉指数等,实行相配套的诚信评价等级管理,反映其综合实力、服务水平等。

其次,建立完善的旅游诚信激励和惩处制度,对旅游诚信评价等级较高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授予荣誉称号、给予优惠扶持、免费宣传促销,并向社会公示,树立一种正向的激励机制;对旅游诚信等级较低的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及时披露,向社会公示,增强旅游经济主体诚信状况的透明度。

结论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旅游业是服务业的引领产业,覆盖了从传统服务业到现代服务业的众多行业和门类,也是社会文明的推动力量和重要标志,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国际游客还是国内游客都不能再容忍一而再再而三的旅游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如何积极应对旅游业出现的各种诚信危机,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考验着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也在考验着政府。

【作者分别为攀枝花学院副教授,攀枝花学院讲师;本文系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四川旅游诚信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C11W028】

【注释】

文化和旅游信用管理篇8

关键词:旅游行风建设 依法管理机制 旅游法

旅游产业在黄山市业已成为一个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支柱产业,要想做大做强,只有进一步全面加快旅游硬件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思想政治素质,高度重视和完善旅游行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才能促进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强旅游行风建设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以“抓行风、树形象、讲诚信、促发展”为目标,不断完善旅游行业的软环境,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推动旅游市场的进一步规范、旅游诚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真正提高旅游行风建设的满意度,使海内外宾客“满意在黄山”。如何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思想政治和提升旅游行风建设工作,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机制方面加以建立和完善。

1 建立依法管理机制

邓小平同志说:“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没有好的制度,工作无章可循,就不可能有好的内部环境,发展也将直接受到制约。行风问题反映在旅游行业主要表现为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价格欺诈、唯利是图等方面,因此,加大法制建设力度,用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各方面工作有序进行,促进旅游事业发展。制度建设要紧密结合行业实际,紧密结合行业发展,注重操作性,注重创新性,真正达到以制度遏制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旅游企业尤其是旅游景区是中国旅游业重要的生产力要素,是展示我国悠久历史、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和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窗口,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目的地,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建立健全各类工作制度,是旅游事业的发展水平,是提高中国旅游业的总体形象和国际竞争力重要保证。只有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重大事项集体商量制度,才能为推进旅游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旅游法》的正式实施,对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思想政治及提升旅游行风建设,促进旅游业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2 建立综合治理机制

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产业,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基本要素,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企业和部门众多,关系复杂。旅游业务的高综合、跨时间周期、跨地域交易等特征,决定了旅游诚信管理的复杂性。建立由政府主导的综合治理诚信旅游联动机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强化旅游综合执法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特别是在“黄金周”期间,旅游部门应携同公安、工商、交通、卫生、物价、税务等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强化旅游企业(景区)交通秩序、治安状况和卫生现状的综合整治,对重点景区(点)流动摊贩及其他违章违法行为要及时进行疏导和处置,维护景区的形象,保障旅游者的利益。另外,通过旅游协会等社团组织,制定相关的旅游行业自律公约,把企业纳入监督、管理范围,同时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舆论宣传作用,总结推广行风建设工作经验,树立行业先进典型,宣传行业法规、规章制度、文件精神,真正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

3 建立标准推广机制

目前黄山旅游事业正处于开拓的最佳机遇期、发展的黄金期,同时也面临市场竞争、资源整合、转型升级的挑战。因此,要抓住良好机遇,从市场到产品、从硬件到软件、从服务到环境全方位优化提升,使得“品质旅游”渗透到旅游及社会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把行风建设与行业文明、效能建设、廉洁自律、行业规范、旅游培训、依法行政、旅游投诉、秩序整规等工作有机结合,带动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水平提升,促进行风建设与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良性互动。这就要求旅游管理部门要制定旅游企业管理考核标准,加大管理考核力度,强化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服务等级及旅游标准化管理。随着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旅游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越来越凸显。旅游行业之所以乱象丛生,零负团费、黑社野导、强行购物加点欺客宰客等现象普遍,主要还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旅游行业出台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不够及时和到位。去年十月出台的《旅游法》,让旅游行业有了更系统、更全面的参照标准,这对当前旅游市场乱象的整治无疑是一剂猛药,切实解决旅游行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作为旅游从业部门,应该加大执行《旅游法》的宣传和实施力度,使行业管理有依据、有抓手,更有针对性,更具规范性,增强旅游行业管理部门的权威性。旅游企业可以按照考核标准的内容和要求,结合本企业的经营范围、部门设置、人员结构等实际情况,进行任务分解,实行目标责任制,实施绩效考核,从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基本框架。

4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针对当前旅游行业呈现的乱象,笔者认为相关行业部门应建立健全准入退出机制,建立起优胜劣汰的管理机制,加大诚信缺失的成本代价,铲除滋生行业不正之风赖以生存的土壤,提高从业人员及部门的准入门槛,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不遵守职业道德、违法违纪的从业人员。强化动态管理,对降低评定标准的旅游单位责令限期整改,仍不达标的要降星降级、摘星摘牌。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提高服务质量,杜绝违规行为。另外,旅游管理部门还应该从体制上进行改革,进行市场化运作,适应市场的需要方面,完善旅游市场监管、旅游行业质量评比、优秀旅游企业评比等制度,用标准来引导并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使企业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与此同时,更要明确奖惩,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人员依法从严从重处理,真正实行旅游市场“退出机制”。

5 建立正面引导机制

推进旅游行风工作,广泛参与是基础,宣传教育是关键。旅游主管部门应以“人人都是旅游使者,全员共塑旅游形象”为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人人知晓、大家自觉参与、全社会关心旅游的良好氛围。在旅游行业中开展创建“诚信旅游企业”和争当“诚信旅游示范标兵”活动,加强旅行社业务和星级饭店年检,和旅行社及星级饭店诚信经营信誉等级评价体系,加强导游人员年审,建立起导游人员执业信誉档案等具体措施是诚信旅游管理建设的必要保障。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旅游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旅游行业也已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打造“精品旅游”,政府职能部门应起引导作用,对于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应采取奖励和激励措施,如政府引导社会资源向诚信企业倾斜、给诚信企业挂牌、在诚信信息平台上表彰。对于个人,可以采用诚信奖金、奖励旅游、网站宣传等多种方式加以奖励。另外,可以在影响力较大的电视媒体上设专栏,报道诚信企业和个人的诚信事迹,广泛宣传正面典型,宣灌企业文化,形成浓厚的氛围,树立正气,宣扬“正能量”,用正面宣传方式为旅游行业树立诚信榜样。同时,旅游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可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加以培育,通过各种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将诚信管理贯穿到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特制层。采取实质性的建设措施,使诚信理念真正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内心,成为引导其行为的内在动力。

总之,只要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产业发展全局,全力推进旅游市场的开拓与发展,扎扎实实抓好旅游从业人员思想政治及旅游行风建设工作,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把我市旅游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就一定能把具有黄山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胡东民.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价值工程, 2010(24).

[2]李宪平.政治思想工作的价值探究[J].价值工程,2010(33).

[3]藏萌,杜向民,杜轶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旅游行风建设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1(11).

上一篇:对数学教学的理解范文 下一篇:儿童保健专业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