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科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12-07 17:32:25

基础科学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篇1

1.1本科教育忽略学生实验技能、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科生学习模式中老师与学生基本是零交流,老师幻灯片教授已有现成的书本知识,学生接受、理解、记忆,完成考试即可。这种方式严重忽略了学生思考能力和创新力的培养,使其缺乏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意识习惯。而学生在面临探索型科学研究时就似隔屋撺椽,无法胜任。

1.2本科教育学习环境简单,缺乏必需的社交经验医学生的本科学习任务相对其他专业更加繁重,课业、考试压力大,大学生实践活动较少,缺乏丰富的人际交往经验。而研究生学习环境相对复杂,需要处理好与导师、同门、厂家、其他实验室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利益诱惑。一旦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如何适应这种环境的改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1.3研究生生源种类多,知识背景相差大目前研究生招生来源很多,甚至还会有跨专业报考的现象,所以知识背景相差很大。比如现代的医学科学研究常常接触到分子水平的实验,本科为临床医学或护理学的医学研究生比较缺乏。即使本科阶段有一些相关基础课,由于没有认识到重要性,知识也比较薄弱;而本科为生物技术的研究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分子生物学背景知识。研究生阶段的教学是以自学为主,在参差不齐的背景下,如何让医学研究生迅速学习和掌握良好的科研技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2医学研究生科研技能培养的模式探讨

2.1加强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积累并进行科研尝试为弥补本科生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研究生一年级主要是进行理论学习以满足将来的科研要求,如实验动物学提供动物实验的基础知识,科学研究严谨的设计和分析需要统计学。但研究生导师的研究方向很多,对学生的要求也不一样,已有的学校研究生课程无法满足每个方向的不同要求。为此,重点学习相关专业的背景知识尤为重要。如对于生殖医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就需要加强生殖医学和生殖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与其他方向的研究生要求略有不同。为了让研究生学习生殖相关基础知识,学校最近专门开设了生殖生物学选修课程,供生殖医学研究方向的研究生选修。现在的医学研究已经深入细胞和分子水平,需要用到多种大型仪器。仪器分析课程可以帮助研究生了解常见大型仪器的原理,如用于断层扫描的激光共聚焦、细胞检测和分选用的流式细胞仪、超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等。通过这些理论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可以掌握常见大型仪器的基本原理,有助于将来课题的实验设计。以上的努力仍然不能为每个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提供足够的理论知识。所以在已有的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通过组织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深入学习专业相关的专著就很有意义。如本实验室从事发生研究的研究生,就组织学习发生相关的英文专著,如HistologicalandHistopathologicalE-valuationoftheTestis和Andrology-MaleReproductiveHealthandDysfunction。研究生自学后以讲座的形式,给其他同学介绍各个章节的内容。通过这种途径,在学到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自学能力和英文专著阅读能力,锻炼了总结、陈述、演示以及制作讲解报告的能力,有助于开题报告和毕业答辩的顺利完成。

2.2培养良好的实验技能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渗透,是当前生命科学中迅速发展的前沿学科。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实验性极强的学科,其实验技术和方法已普遍应用到各个学科的研究中。除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其他如细胞生物学等技术也在科研中广泛使用,这些实验技能的培养对于其课题开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生数量多,教育资源有限,即使有实验课程安排也无法实现让每个研究生动手操作。所以研究生实验技能的培养不能仅靠学校的研究生课程;再者医学研究生一般来自于医学专业如临床医学或者护理学等,本科教育没有经过分子生物学理论和实践培训,所以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还需要进一步培训。为此,本实验室在培养模式上进行了一些尝试。组织由多位教师、技术员和高年级博士组成的培训团队,以专题培训的方式对实验室基本科研技能进行短期培训,包括RT-PCR、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荧光、Westernblot、流式细胞术、显微镜操作、文献检索等多种常规实验方法和技术,目的是让刚进入实验室的研究生迅速掌握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技术以及常规实验仪器和设备的使用。实验技能培训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介绍实验的基础理论,然后演示实验操作,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完成的实验结果由老师统一评价。只有能独立地完成每个实验,才算顺利通过培训。我们深知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的模式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同时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思考,形成边动手边思考、理论指导实践的学习模式。本实验室通过这样统一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帮助研究生在短时间内系统而迅速地掌握常用的基础实验理论和技术,为后续课题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严格实验室规范管理实验室是高校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培养的主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研究生科研实验技能的水平。比如一个实验室通常有多个研究生,每个研究生在课题开展中一般会使用多种仪器设备。有的仪器设备比较贵重,操作不当可以导致仪器损坏,甚至威胁人身安全。如高速离心机使用时,转子不盖盖子,高速旋转时,转子可以飞出离心机,导致财产或人身损伤。所以如何能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和得到高质量的研究数据,有序的管理就显得非常重要。以本实验室为例,实验过程中会有常见仪器,如pH计、天平等;有贵重仪器,如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定量PCR仪等;还有一些大型的仪器,如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本实验室采用如下管理方式:对于实验室常见仪器,研究生通过培训过后可以自由使用。而大型仪器一般都有分析测试中心集中管理,如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设备有工作人员操作,学生只需理解原理,按照要求准备样本和学会分析数据。但有的大型仪器如激光共聚焦,学生可以通过专门的操作培训,自己独立操作。高速离心机、荧光显微镜等设备一般都有专人管理。在学生进入实验室统一培训时,会涵盖这些设备的使用。如此,既使得实验室仪器得到正常使用,又营造了严谨、有序和安全的实验室环境,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保证。

2.4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研究生在开展科研的准备过程中,完成了理论知识的储备、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实验室管理的规范,还面临着最关键的科研精神和习惯的培养,因为这与最终科研活动的完成并被接受认可密切相关。研究活动中,能拿到客观的数据至关重要,而严谨的科研习惯恰恰决定了客观数据的可信度,所以我们要培养研究生客观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习惯,也就是实验记录的撰写。一份好的实验记录能让人知道为何开展该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如何进行(实验流程),实验得出什么结果(实验原始数据),这些结果提示了什么,其中有什么问题(结果分析)。所以实验记录的培训是研究生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便于管理,本实验室引进了Elab电子实验记录,学生通过电子实验记录,将实验结果通过Word文档或附件形式保存在数据库中,导师可以及时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对研究生科研中存在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纠正,把研究生弄虚作假的现象消灭于萌芽,有效预防了研究生学术道德腐败现象的发生。这些实验记录可以长期保存,弥补了纸质记录保存期限的不足。科研的严谨性还在于数据的客观性。因实验有一定的变异,人群或动物个体差异,实验结果都需要重复,由统计学得出结论。所以要让学生掌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基本的分析方法。在涉及人工计数的实验,需要至少两位同学分别统计,最后得到客观的计量结果。科学研究靠的是自身不懈的努力,更离不开团队合作[5]。现在科学研究涉及的技术方法越来越多,好的研究结果工作量也很大,常常不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需要多人互相配合协作,所以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非常重要。团队合作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相借鉴研究方法,甚至触发研究思路和灵感。为此,本实验室研究并实行“新老结合、以老带新”的模式,以课题组为单位,让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探索学习,如此不仅使得实验技巧得以传承并优化,更能通过不断交流学习迸发更多科研想法和理念,实现双赢。

2.5完善科研思路培养科研精神强调对未知的探索,科学研究要求有新颖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不断追踪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在阅读最近发表的高水平文章后,进行读书报告,能锻炼自主学习、阅读前沿文献的能力。通过整理PPT、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读书报告,研究生还能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针对研究生科研思路的培养,除了课题的开题报告,每周安排学生整理PPT、进行工作汇报、报告近期的实验进展、分析实验中的问题,以便导师及时发现研究思路的偏差并纠正,讨论下一步实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今天,如何保证高质量的医学研究生的输出,对学生本人、导师水平以及实验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本实验室充分发挥了在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作用,思路明确,环环相扣,使研究生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多的实验技能、严谨的科研习惯、高尚的科研精神,为其将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科学研究篇2

起步甚晚的自然科学研究工作又受到急功近利、科技混谈的政策影响,多次在似曾相识的压力下挣扎。其实,不同时期政策要求的相似性,跨越了意识形态和政权更迭的差异,反映了历史文化传统的沉重束缚。

1953年朝鲜停战之后,中国第一次有可能在较稳定的环境中全力从事经济建设,当时工业部门的研究力量几乎等于零,中国科学院的许多研究所为工业部门解决过大量实际问题,以物理研究所(50年代初曾经称为应用物理研究所)为例,它承担过的任务包括:为黑龙江阿城仪表厂解决铝镍钴永磁合金浇铸余料的再利用问题,为鞍山钢铁公司解决延长耐火材料寿命问题,为建筑部门研究加速水泥凝固的方法,为飞机制造工业研究铝合金相图,为电机业研制单取向和双取向硅钢片等等,这些工作多数都没有总结成学术论文,留下来的完整记录很少。前辈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为冶金提出的连续轧钢中的钢锭冷却速度,专门解决了一个热传导问题。这篇文章30多年以后才发表在庆祝周培源先生80寿辰的文集中,可算是一个特例。总之,当时科学工作者们投身思想改造和经济建设,并没有十分强调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意义。1956年制定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也没有把基础研究置于特别地位。这是符合当时的国情、国力的。

在1956年1月的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说:“在过去几年中间,我国的各种工作都在开始,我们在目前需要和技术工作方面多投一些力量,而对于长远需要和理论工作方面注意得比较少,这是难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到了现在,如果我们还不及时地加强对于长远需要和理论工作的注意,那么,我们就要犯很大的错误。没有一定的理论科学的研究作基础,技术上就不可能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但是理论力量的生长,总是要比技术力量的生长慢一些,而理论工作的效果一般也是间接的,不容易一下就看出来。正因为这样,有许多同志现在还有一种近视的倾向,他们不肯在科学研究方面拿出必要的力量,并且经常要求科学家给他们解决比较简单的技术应用和生产操作方面的问题。当然,理论决不可脱离实际,但是目前的主要倾向,却是对于理论研究的忽视。”曾是何等清醒啊!然而,此后46年间,近视的倾向、简单的要求,何曾稍减。从积极的方面回顾,三年(1957~1960年)中发生的许多事情,在外国人和后人看来,近乎荒唐,却也反映着我们对于工业化、现代化的强烈愿望。毕竟中国科学院的规模是在那些年代奠定的,电子学、半导体、自动化、计算机的发展是从那时开始的。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经历了支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我国自然科学,确实到了应当作加大纵深的战备调整的时刻。然而,十年“”(1966~1976年)不仅耽误了时机,还对本来就很薄弱的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进行了全面冲击。看一看这后面的“社会舆论”,是颇富教益的。我国理论物理研究在“”期间的经历,正好用以典型地说明传统的理论实践观的作用。理论物理研究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四个领域,粒子和场、原子核理论、凝聚态和统计物理、天体和引力。粒子物理研究由于主席1964年同坂田昌一谈话中所表现的重视以及与“一分为二”哲学命题的关系,得以保存队伍,并以70年代初杨振宁、李政道相继访华和1973年高能物理代表团访美为契机,有所复苏。核物理因为有国际背景和“核参数”任务的要求,基本维持原状,还得以在“工农兵大学生”中要求一定的培养数目。凝聚态和统计物理是四个领域中最接近实际的,却从哈尔滨到广州,全部解散改行。正是因为接近实际,自认为有发言权的批评家也多。中国科学院军代表向越南科委主任介绍物理所情况时说,“从前有一个理论研究室,理论脱离实际的典型,解散了!”与此成为鲜明对照,最为“好高骛远”、“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体和引力理论,在此期间有所壮大。那原因却也是理论联系实际。我国一些优秀的数学家转入这一领域,对“军宣队”这是联系物理实际,他们仍然可以作一点现代微分几何,同时训练了一些年轻人。工厂技术员到车间当工人,实验物理工作者下厂做技术员,理论物理人员去做实验,数学家来搞理论物理。这发生在“弯曲时空”中的“平移”,使许多人联系了“实际”。

我国目前经济繁荣的背后,存在着不少深层次的问题,其中一部分就涉及到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完成人类基因组1%和水稻全基因组的测序,确是值得称道的成绩;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所用的自动测序机器全系舶来,还不必提及所用原理。研制出每秒万亿次以上浮点运算的大型并行处理系统,当然是重大科研成果;然而,也不要忘记关键芯片仍靠进口。技术引进,可以加速起步;然而,邯郸学步、履人后尘,总难以真正技超群雄,“领导世界新潮流”。只有浓厚、广泛而持续的基础研究才能孕育出异军突起的技术革命,建立起自己的支柱产业。像中国这样的大国,更不能靠别人的基础研究来实现自己的技术创新。

“基础研究要有国家目标”是堂皇而正确的提法,问题在于由谁来规定这个“国家目标”。一位年轻的管理干部曾对我说,你现在从事理论生命科学研究就是符合“国家目标”的。他不知道,我早在1985年在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问题中干得正欢时,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关于生物学发展战略的常委扩大会,此后就开始思考和准备向更为非线性、更为复杂的生命系统作战备进军。从1991年以来,我所在的研究组就不断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全力以赴做生物问题,现在其实还没有入门。怎么能做到一旦“国家目标”下达,三年之内就出成果呢?

“管理出效益”是搬到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另一种错误概念。生产企业、工程项目、技术攻关,理应加强管理。而不恰当的“管理”,正在妨碍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根本进步。应当撤销一批管理和评估机构,解放生产力。特别要让大批年轻有为的学者“沉”下去做事,而不是“浮”起来当“官”,去妨碍别人安心钻研。

科学管理部门忙于改组机构、评议课题,却很少对科学研究的支撑体系下功夫。仅以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为例,它的读者范围远远超出基础研究。1980年订阅原版期刊5377种,买原版书7245种。到1991年,原版期刊数量砍到1277种,购入原版书降到642种,几年间期刊平均订阅价上涨8.6倍,平均书价上涨14.4倍,而该馆图书经费只增加了82%。多少高等学校图书馆停书保刊,还越保越少。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影印书刊全面停止,究竟增加了多少图书拨款以兹补偿?有些领导强调国际互联网上有大量在线期刊资料,却不提大多数有用信息乃有偿服务。全球同行中,很少有人像不少中国教授那样,不敢放手让学生上网,就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收费不在高处统一解决,而是往下层层加码。学界多次呼吁,陋规至今未改。目前广泛存在于学术界中的浮躁情绪、泡沫科学乃至学术风气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由急功近利的政策所引发的。一些管理科学技术事业的负责人士,总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之内见到成绩;掌管经济预算的部门要听见金元宝落水的“响声”。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要有队伍、有物质条件,还要有时间积累,才能“于无声处听惊雷”。共和国成立50多年了,从生孩子、抓教育做起,足以培育出两三代基础研究人才。提法不断更新,实质上总不敢在基础研究领域旗帜鲜明地放开步伐的科学政策,已经使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还应当指出,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许多方面,还未能摆脱一种半殖民地的心理状态。某些已经作了大教授的人士,开口闭口“我的老板”如何如何;还没有跳出原来所学课题,却学会了美国“老板”作风,经费多了花钱雇人为自己出文章。有些研究情况对内保密、对外开放,国内同行只能偶尔从国外访问者中了解一二。许多课题论证实际上也是引用外国已有的论据和“权威”言论。

我国在SCI收录的论文总数世界排名,已经由1995年的第十五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八位。然而,这里面有多少高影响力的文章呢?2000年,SCI的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做了一项统计。它把1981年到1998年发表的论文分为22个领域,每个领域内部比较,用计算机挑选出200篇“高影响论文”。扣除重复后,总计有76998篇文章入围。这些文章中213篇至少有一个作者的工作单位在中国大陆,占0.27%,即不到千分之三。有47篇论文的全部作者的工作单位都在中国大陆,占0.061%,即略高于万分之六。这些数字同论文总数呈尖锐对照。其实,大量发表低质量的论文乃是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却给某些科技界领导带来良好的自我感觉。

现在各方面都在强调“原始创新”。原始创新从哪里来?科学家同工人、农民一样,每天都要老老实实地劳动。没有持续不断的刻苦钻研,何来创新灵感?从1960到1980年,我们曾一直强调要保证科技人员每周要有六分之五的业务时间。那是针对过多的政治运动和体力劳动。现在应当在新的意义下再次强调“六分之五”,把科学工作者从论证、检查、评估、考核等无休无止的非科学浩劫中解脱出来。我们这个国家,如果少一些不作研究的“研究员”,不讲课的“教授”,不从事科学的科学院“院士”,少一些把学生交给“保姆”而自己实际上不予过问的“博士生导师”,则科学幸甚!

基础科学研究篇3

今年4月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李玫博士的专著《东西方乐律学研究及发展历程》是这门多年来被音乐学界冷落的学科值得关注的新成果,它也是作者从硕士到博士学术上节节提升、多年耕耘结出的硕果。该书的上编“研究方法”以精练的、相对易懂的语言(约占全书1/8的篇幅)阐明了理论律学的一般原理,论述了乐音和音程的物理属性与数理规定性的相互关系,使具备高中数学、物理程度的音乐学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掌握这门让许多人望而生畏的学科的基本知识。这一部分的阐释在继承缪天瑞先生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充实了赵宋光先生及作者的新探索成果和新提出的概念,例如“相对波长”、“跃迁算子”、“跃迁值”等。她还提供了运用这些新方法进行运算的实例,使读者可以将它们与传统的运算两相对照,明确彼此间的联系。作者在讲述一般理论的同时,也兼顾介绍了从古代各主要文化以长度比值、近代以频率比值、现代以周期比值来解释律学原理从宏观到微观的发展历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用三四万的文字把这门看似深奥的学科的基本原理向读者做了简明而清晰的交待,大大地拉近了律学与一般音乐学研究者和学习者的距离,也为未来在音乐院校开设相关的课程做了学术上的铺垫。

该书的下编“律学研究历史的发展与回顾”是这部著作的重心,也是其创新性和主要价值之所在。作者在第一、二章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律学实践与理论发展的沿革,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从《管子・地员篇》记载的三分损益法到朱载址⒚鞯摹靶路密律”这一不断深化的历史脉络,在第七章还总结了20世纪中国乐律研究新成果。同时下编还分别列举了除中国以外其他三大文明发源地印度、阿拉伯-波斯(古埃及和古两河流域)和欧洲不同时期的律学理论和运算原理,例如古印度的“22斯鲁蒂”理论、对维纳琴弦长进行分割的掐断率,古代阿拉伯世界的扎尔扎尔“中指”、乌德琴定弦法、萨菲丁的不平均十七律,欧洲拉莫斯和扎里诺的纯律理论、斯台文和梅尔桑对十二平均律的研究等,用丰富的实例证明了民族音乐学的创始人之一埃利斯在《论诸民族的音阶》中所得出的结论:“在全世界不是只有一种音阶,或只有一种自然的音阶,或必须以赫尔姆霍尔茨极为巧妙地设立在音响学上的构成原则的那样一种音阶,而是有着非常多的和各式各样的不同音阶。其中有些是极其人为的,甚至还存在着很随意地发音的音阶。”①此外作者还介绍了近代物理学和数学的新成果对律学发展的推动,也为后学指出了今后如何借鉴现代科技深化这一领域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

李玫博士的这部著作在强调数学和物理学对乐律研究的基础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忽视人类丰富的乐器制作与演奏实践在推动认识乐律的规律的重要意义。例如作者十分重视中国琴律、笛律学的研究成果,特地介绍了印度拉玛马特亚以维纳琴作为实践物改造律制的过程、阿拉伯乌德琴的定弦法、乌德演奏时中指指位的变迁和扎尔扎尔中指指位的确立对阿拉伯律制形成的特殊作用。基于演奏演唱的实践和人类的审美听觉,作者特别尖锐批评了当今乐理知识讲授中把十二平均律作为世界通行的金科玉律,而对它违反自然规律的本质缺陷视而不见的现状,以充分的论据打破了多年以来国内外专业音乐教育对十二平均律的迷信。这对开拓和丰富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是十分有益的。

按照书名这本著作的研究对象应为“东西方乐律学”,但是在其中我们只看到对四大文明发源地律制的论述,而对于一些很有特点、民族音乐学家历来十分关注的其他特殊律制,例如泰国的七平均律、印度尼西亚的九平均律却没几乎有涉及,更没有从学理上加以解释,这让我们这些世界音乐后学者不能不感到有些遗憾。尽管如此,我们已经可以从李玫老师的这部书中获得了许多的启示和教益。

正如赵宋光教授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的:乐律学“曾以不可抗拒的规律性多源萌生存活,还将以不可磨灭的勃勃生机发育壮大,而且还将以自己抽枝放苞的强劲生命力注入未来的人类,煞住百年颓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正在振兴的中华民族这个文化群体“有能力在21世纪引领人类音乐文化走出那‘法老称霸的疆土’”。②

①埃利斯《论诸民族的音阶》,见《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张伯瑜编译)第298页,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7月。

②赵宋光“序言”,见李玫《东西方乐律学研究及发展历程》,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7月。

基础科学研究篇4

1.1美国基础科学研究政策

长期以来,美国政府把科学技术当成实现和保持美国经济竞争优势和政治实力的关键因素。冷战结束后,科学技术在美国内外政策天平上的分量日益加重。在多元化的科技投资结构中,联邦政府始终是美国科技经费的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研究开发经费占联邦政府年度预算的比例长期保持在6%左右。美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学到一个教训,只要政府肯资助基础科学研究,就能在科技领域有重大突破。

同时,美国还十分注重其他市场经济调节行为(如政府采购)对基础研究的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就成为美国政府科技政策的要点之一,其优先位置仅次于国防研究,基础研究经费在政府民用研究开发经费中的比例目前已扩大到40%。2002年美国用于基础科研的经费达到267亿美元,其中95%用于非军事科研。

    1.2法国基础科学研究政策

法国科研机构分为“科学技术型”和“工业贸易型”:“科学技术型”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工业贸易型”主要从事应用技术开发研究。

法国科技研发的重要思路是大型技术项目。大型技术项目,是集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优势和大型企业的开发优势,集中投资、整体突破的一种方式,它们以解决一定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紧迫课题为目标,主要的财政、技术手段都落在国家的重要研究机构或者大型航空、电子工业企业采购者手中。

法国创新战略咨询委员会针对目前法国科研体制僵化、老化、评估不准确、投资不到位等问题,最近向政府提出了彻底改革法国公共科研体制的设想6拟从根本上改变法国公共科研的运转、投资方式,以求在2007年以前使法国成为欧洲科研的第一大国。委员会建议建立7至10个国家研究基金会,每个基金会支持一个优先发展领域。法国基础研究范围很广,在数学、物理、化学、地球科学、基础生物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法国基础研究工作主要由大学和研究机构承担。为充分发挥这些机构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潜力,开拓新的学科和领域,加速科学仪器和设备的现代化改造。

1.3德国基础科学研究政策的特点

二战结束后,德国(指联邦德国)的科技发展比较迅速,这与德国政府因地制宜制订的科技政策有很大关系。恢复和重建时期(1949-1955),德国没有统一的科技政策,也未设立相应的科研行政和管理机构,对全国的科研工作缺乏集中的指导和管理。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基本脱节,尚未成为生产力和经济增长因素。作为战败国的联邦德国,尖端科学技术研究遭到禁止。

振兴科学研究时期(1956-1965),德国把美国作为样板发展科技,提出了以美国科研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3%的比重作为追赶目标。为了迅速改变工业技术的落后状态和增强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

经济增长时期(1966—1971),德国开始反思过去的科技政策,明确提出:科学研究应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技术开发做出贡献,为国民经济的均衡增长创造条件。

转折时期(1972—1982),德国面向未来,强调科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出“科学技术要为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服务”,强调“科技政策是国家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高速发展时期(1983-),德国政府开始致力于发展高技术和基础研究,竭力推进国际间的科技合作。

    1.4日本基础科学研究政策的特点

    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地位已十分巩固。依靠“追赶战略”,日本有效地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外国先进技术,建立起自己独具特色的高效率生产体系。但20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的“追赶战略”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指责。在严重经济威胁的情况下,日本须加强独创性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以便对国际社会做出“与经济大国地位相称的贡献”。同时,日本为了维持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术优势和竞争能力,也需要认真加强基础研究,争取成为新技术的首创者。于是,日本提出“创造性科学技术立国论”,使日本从借用别国技术的地位,向自己创造崭新技术并向他国提供新技术的地位转化。

1986年3月,日本内阁做出了《科学技术政策大纲》决议,规定了日本今后的科学技术基本政策:以加强基础研究为中心,振兴富于创造性的科学技术研究英国基础科学研究政策。

    

    1.5 英国基础科学研究政策

    英国长期存在着重视基础科学,轻视工程技术等应用科学的现象。英国不重视产业,而重视人类的自由知识活动,认为知识生产比物质生产更重要。尊重知识胜过技能、尊重科学胜过技术、尊重学术胜过产业、尊重软件胜过硬件。

英国科学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传统势力很大,重视应用的思想很淡薄。很多研究单位以获得诺贝尔奖金为最终目标。大学和国家研究所从事基础研究,工业企业主要进行应用开发研究,彼此之间很少联系和交流,基础研究与生产结合成为严重的问题。其结果,基础研究成果往往找不到应用途径,政府面临的许多实际问题又得不到解决,从而使基础研究的成果进人工业化阶段迟于其他国家。

鉴于过去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教训,英国改变偏重科学和不善于将科学发现和发明变成有益于发展本国工业与经济的状况。撒切尔夫人执政以来,对英国科学技术政策进步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包括改善基础研究,增进大学与工业界联系,促使工业增加科研投资,调整科技发展领域,增强支持技术革新,减少国防科研投资,调整和创立科技机构等等。

1.6俄罗斯(前苏联)基础科学研究政策

前苏联曾是一个世界政治、军事超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世界科技强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科技界经历了8年动荡。普京总统执政后,科技界逐渐走出困境。为推动俄罗斯的科技发展,俄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科技发展的政策,加强科技宏观管理,推进科研体制改革,制定中远期科技政策,实施科教一体化纲要,组建发展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显示了普京总统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体系的决心。

俄罗斯的基础研究成就在世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1904年到2000年,在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方面,俄罗斯处于世界第9位,显示了俄罗斯(前苏联)基础研究的水平。俄罗斯有上万人的基础研究队伍,许多基础开发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1990年的苏联新科技政策明确提出要超前发展基础研究。

最近10年,俄罗斯的基础研究受到严重威胁。按照科学家的评价,目前俄罗斯基础研究条件只能发挥科技人员一般的潜力,基础研究体系处于危机状态,今后的7-10年将是俄罗斯基础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尽管如此,俄罗斯仍然是除美国以外在所有科学领域都进行基础科学研究的国家。

2.发达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政策比较

2.1基础研究的战略

基础科学研究有两种基本战略:一是全方位推进战略,二是重点推进战略。

全方位推进战略是一种理想的基础科学研究战略,长期坚持这种战略,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孵化新兴技术科学,培育尖端学术人才,可建立和保持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地位。在国家利益的层面上,全面推进更是建立独立的科学知识体系、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引擎。但是,全方位推进战略需要有强大的物质条件保证,特别是财力的支持,其经费投人之巨,非一般国家所能承受。直到20世纪末,只有美国和俄罗斯能够采取这种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主要是通过“溢出效应”途径借鉴美国、俄罗斯基础研究的成果,间接发展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

重点推进战略是一种有限目标和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战略。根据需要与可行,选择某些目标和领域,集中力量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实施这种战略,有可能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占领相应的工业化技术开发的制高点,同时,可以把基础研究的投人控制在国家可以承受的限度以内。所以.重点推进战略是一般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战略。重点推进战略对于发展中国家不仅具有示范意义,而且也为与发达国家进行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机会与可能。

2.2基础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基础研究的地位和作用,各发达国家的科技政策呈现出高度的一致。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要发挥政治、经济、外交、国防诸多方面的国际影响均需依靠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撑,所以,基础研究的地位仅次于国防研究。俄罗斯具有基础科学研究的历史传统,尽管目前已经失去前苏联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倚重基础研究的政策基本没变。英国重视基础研究几成国民心态,以基础研究为荣,以自由探索为乐,因此,在科技政策中,基础科学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法国的基础研究带有浓厚的实用预期色彩,与其经济发展目标的耦合程度比较高,从地位上讲,基础研究常与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并重。

德国和日本比较特殊,都是绕了一个几十年之久的大弯才归并到重视基础研究的方向上。德国虽然也有基础研究的传统,但是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在重建科技体系的过程中,基础研究并没有成为首选的内容,这'与当时重建经济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经过对不同阶段科技发展历程的反思以后,德国重新确立了基础研究的重要地位。日本与德国类似,在战后重建的过程中,选择了“技术立国”的方针,大力发展下游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投人的经济释益,创造出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奇迹。但是,到了20世纪后期,这条“捷径”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和挑战,最后迫使日本将科技重心转移到源头创新的基础研究方面。

2.3基础研究科技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基础研究投人高、周期长、经济效益期望值低等特点为人公认纯粹的”基础研究还具有自由探索的特征,因此,要将基础研究纳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轨道,必须要采取某种约束和弓I导手段,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由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结合,各发达国家对此见解相当一致,在实施基础研究时都制定了科技计划。

2.4基础研究成果的工业化应用

由于科学知识体系的高度发达,实验技术条件的极大改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与19世纪的科学大发现时代相比,21世纪的基础研究越来越能够把握研究去向,“种瓜得豆”的几率下降,这为基础研究成果的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各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与工业技术开发呈现出紧密结合的趋势。

增强美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和保持美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是美国科技政策的出发点。建立灵活的科学技术基础结构是美国政府应付国际科技挑战所采取的三大政策措施之一。其目的是既要促进基础研究,又要鼓励将研究成果迅速转变成商品。

俄罗斯(前苏联)科技政策的主导方向是超前发展知识密集型产品,并以此为工业在集约化基础上进行技术改造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奠定基础。

法国和德国在规划基础科学研究的同时,对基础研究成果的未来走向十分关注,鼓励和引导这些成果尽快进人工业化应用领域。德国的科研与开发并重,拥有一整套结构合理、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评审严格、协调一致的完善的科研体系。

德国政府在促进研究、技术和创新方面持有一套透明、有效和鼓励竞争的方法。德国政府在科学界与产业界结合的问题上做得很好。

英国和日本则分别从“重基础、轻应用”和“重应用、轻基础”两个极端回归到基础研究与工业化应用有机结合的理性轨道上。

2.5基础研究的资金保障

资金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首要物质条件。

1985年以来美国得诺贝尔科学奖有83位,约占总数的65%,—些专家认为,这与美国对基础研究的大量投人有直接的关系,美国利用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人了巨额经费。值得注意的是,高等院校承担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基础研究任务;工业企业则不仅是开发、应用研究的主体,而且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其地位仅次于高等院校。

法国对科研机构的投资由公共投资改变为对科研项目的投资,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新项目的评估由独立的委员会进行,其中一半的专家来自国外。

德国科研经费来自于联邦政府、州政府、公司或企业、社会团体等部门,1999年研发经费投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20世纪90年代德国政府的科技与开发投人明显不足,1998年后德国政府认识到加大科研投人的重要性,连续增加研究经费。增加项目资助经费主要是为了引人竞争,提高德国科研的质量和效率。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俄罗斯显著降低了科研经费,研究和开发支出费用占国民总产值的比例从1990年的2.03%降低到1999年的1.06%,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2001年俄联邦预算中用于基础研究部分的支出比2000年增加了29%。

3.发达国家基础科学研究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3.1基础研究战略的选择

进人21世纪,国际关系中变数增多,特别是恐怖主义成为角逐国际政治的新势力,给各国提出了新的课题。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近年来根据国家利益的需要,纷纷调整科技政策,校正科技投人方向,力图保持各自在科技领域中的领先地位。

现实情况表明,基础研究的全方位推进战略正在受到更多的制约。根据国情选择重点,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重点推进战略,正成为发达国家的共识。

现在,不仅采取全方位推进战略的俄罗斯感到困难重重,就连经济实力居世界首位的美国认为不可能在所有的领域里同时全方位地推进科技研究开发。“9.11”后,一向财大气粗的美国,开始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调整科技政策,在2003年财政预算中再次把国防研发和卫生研发放在国家任务的优先位置,两项投人超过联邦研发投资总和的四分之三。与这两个领域研发投人的大幅增长相比,其他部级任务的研发资助大都下降。

我国基础研究的实力远不如发达国家,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重点推进战略。而采取这种战略,则需要更高的决策水平。由于科技发展趋势是“一个领域的科技进步往往依赖于其它学科的成果”,所以在选择推进重点时必须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事实上,科技政策的意义在于我们能设计一套系统的方法来给各种机遇排序,使有限的资源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在选择基础研究战略时,应特别注意国家利益问题。基础研究位于科学研究的上游,属于国家战略资源,基础研究成果的实质内容不会进入自由贸易圈。因此,独立自主开展基础研究是时代的要求。“先引进、消化国外技术,再加强本国基础研究”的思路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态势。只有深厚、广博的基础研究才能孕育出异军突起的技术创新,中国不可能靠别人的基础研究来实现自己跨越式的技术进步。

3.2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改善投入结构

国际上通常以科技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R(D/GDP)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对科研的重视度。专家认为:R(D/GDP应达到2%-3%方为合适。20世纪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RD/GDP已接近3%。中国经济实力有限,人口负担沉重,科研经费很少。1994-1997年中国的RD/GDP徘徊在0_5%左右,低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到2003年,R(D/GDP才达到1.23%。

长期的科技投入不足,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不足,必将使基础研究发展乏力,制约其他科技领域(如高新技术、国防技术、健康技术)的发展。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认为,基础研究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是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基础研究一个领域的突破,往往会催生或带动一个产业。党的十五大以来,基础研究获得空前机遇。在占国民生产总值1%的科研开发经费中,中国科学院把其中的40%用于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则每年拿出15亿元支持基础研究。

在强调增加基础研究投人的同时,要注意投入结构问题。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比重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结构性差异。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看,若以基础研究为1,2002年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为1:3:13。美国2_年这一比例为1:1:3,法国1999年为1:1:2,日本1999年为1:2: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两类活动经费比例仍然偏低。

我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是基础研究的主要部门。2001年基础研究经费的95%集中在这两个部门。而发达国家基础研究不像我国那样高度集中在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企业的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我国若要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经费的比重,需要加强企业对基础研究活动的重视,提高企业基础研究的能力。

3.3 重视政府采购对基础研究的导向作用

政府采购虽然不是科技政策,但它与科学研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管理,由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资源配置由政府配置全部资源转变为以市场为主体的配置方式。而对“市场失灵”的领域如国防、基础研究、等,则作为社会公共需要的范畴仍需要政府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具体表现就是由政府向广大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必须以税收等形式筹集资金,再用这些资金去采购公共产品和服务,即开展政府采购活动。

各国的经济管理中政府采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美国,1997年联邦政府采购占当年GDP的比重约为3%,加上地方政府采购额约为5%。英国1997年的政府采购占全部财政支出的24%,占GDP的比重为12%。绝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采购支出占本国当年GDP的比重一般在10%左右,占年度财政支出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上。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采购不但是影响创新方向和速度的重要政策,对基础研究也有导向作用,尽管这种导向是间接的。美国的政府采购,特别是国防物资的采购对基础研究刺激作用非常大,所谓“买什么有什么”,强有力地推动基础研究及相关的高新技术研究。

政府采购可以有效地降低创新企业进人市场的风险。采购决策诵过价格、数量、标准和交货期等都对创新有影响。政府采购实施的对象主要是处于产品或产业生命周期早期阶段的创新,以及那些政府是新产品(服务)的最终使用者的创新。

由于降低了创新风险,给予企业某种安全感,使企业能够有余力与基础研究发生关系:或者遴选基础研究成果,或者定向资助基础研究,或者直接参与基础研究。企业介入基础研究,必然会带上自己的商业利益目标,客观上对基础研究产生导向作用。由于21世纪的基础研究对研究结果有较强的预期效应,这种导向作用可加速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提高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应逐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我国目前还处于“有什么买什么”的阶段,各级政府、采购单位要逐步将大型商品、跨部门通用商品以及投资额较大的工程和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提高政府采购项目范围和采购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政府采购支出占部门经费支出的比重,并努力提高政府采购的科技含量。通过政府采购激发市场和企业的活力,间接拉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

3.4关注基础研究成果的工业化应用

基础研究成果应尽快投人工业化应用,是各国规划基础研究的共识。各发达国家在制定基础研究政策时,不约而同地将工业化应用作为参照指标。对于我国来说,应注重基础研究与高新技术开发相衔接,大力开展具有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问题的原始创新研究,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提供源头技术和人才。

基础科学研究篇5

关键词:一级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052-0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于2009年、2010年分别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文件明确规定二级学科自主设置,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创新人才培养。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新的学科目录相对于过去的学科目录,不但在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的数目上做了调整,而且还缺失了二级学科,这改变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二级学科作为研究生教育平台的设置模式,一级学科代替二级学科成为研究生教育新的学科平台[1]。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也是实现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2,3]。所谓创新能力,指的就是在前人的发现或者发明基础上,具有新发现、创造新事物、提出新观点、运用新办法、开拓新领域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是结合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能力[4]。在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过程中,创新能力具体体现在不局限于书本内容、不局限于导师指导的自主意识,具有挑战权威、勇于发表自我见解的开拓精神[5]。但是随着学科环境的改变,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索一级学科基础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方式、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1.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确。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在不断增加,部分导师由于承担过多的横向科研项目、自身缺乏创新意识等原因,造成其对研究生的要求降低,仅仅以研究生完成毕业学位论文和学校规定的最低毕业要求为目标,同时在研究生培养体制中也缺乏严格的淘汰制度,“严进宽出”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部分导师把研究生作为廉价劳动力,让研究生重复做着简单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这也不利于研究生科研兴趣的激发,不利用于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学科平台发挥作用不足。长期以来,研究生是以二级学科或以二级学科内的科研团队为单位和平台来组织开展科技立项、读书报告、学术交流等科研创新活动,缺乏一级学科间的沟通交流,视野相对狭窄,这不利于一级学科内不同方向知识的交叉,无法将不同领域的前沿知识整合起来研究;学科组织壁垒也阻碍了研究生团队的自由组合,同时还降低了资源的使用效率,在科学发展日益融合的大科学时代,这种以二级学科或以二级学科内的科研团队为平台的研究生管理阻碍了研究生和导师跨学科视野的拓展和跨学科研究的开展,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研究生文献调研能力较弱。当前,有部分研究生的论文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综述内容缺乏前沿性、论文相似性检查、重复率高、选题时创新性不够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文献调研能力不够。研究生文献调研能力包括研究生文献检索、内容筛选、文献管理能力,它是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但是在目前研究生教育阶段,存在很多研究生没有灵活掌握文献检索技能、文献阅读方法、文献分析方法,不注重对论文数据的收集和归纳,对阅读过的大量文献不能有效进行管理等问题,从而导致文献调研效率低下。

4.保障激励机制不完善。一定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能够有效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科研热情。目前大多数国内高校的研究生奖学金制度、科研奖励制度相比于本科生系列奖励制度还存在不够完善等问题。有效创新能力培养激励机制的缺乏,会降低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得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一级学科基础上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1.凝练一级学科人才培养目标,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识。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学科建设是一所大学建设的根本,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为保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最大发挥,一级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应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在研究生招生、专业实践研究、研究生课外科技活动等多方面。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的基础管理上,根据一级学科的特点,建立起以一级学科为平台的新的管理模式,通过一级学科对各二级学科的集中规范和统一协调,凝练出一级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同时,要强化一级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管理,定期对目标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纠正,确定一级学科总目标的实现。

2.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优化一级学科创新载体。争创一流的学术氛围是推动研究生开拓创新的源动力。一级学科要积极做好网络学术平台的搭建工作,利用360云盘、学科网站等网络平台,进行资源共享,促进研究生学习、科研等重要信息的交流;以一级学科为依托开展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通过学术讲座、专题讨论(比如文献阅读专题讨论等)、科技竞赛、科技文化节等多形式的合作,营造具有创新理念的文化氛围,同时开阔研究生学术视野,培养研究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研究生的学术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水平;实施校企合作,通过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培养,或通过挂职锻炼、暑期实习等行为,让研究生直接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工作,既能锻炼和提高研究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能使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多的锻炼;促进跨二级学科研究生导师间的合作,这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着重大的作用,研究生导师所具有的合作精神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依托一级学科平台,组建研究生“协同创新中心”。为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交叉的传统和优势,提高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组建一级学科研究生“协同创新中心”。为吸引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开展多科学交叉的学术交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组建研究生“协同创新中心”,让不同二级学科的研究生更好地利用实验室装置和资源开展原创性的研究,为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自主研究和实践创新提供专门的场所,同时为跨学科研究生之间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良好平台。“协同创新中心”尤其鼓励研究生进行原创性的研究,通过研究生创新课题,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综合的科学素养。

三、一级学科基础上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优势

1.创新培养模式,适应当前研究生教育新的学科环境。继2009年和2010年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后,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新的学科目录中取消了长期以来以二级学科作为学科目录的基础地位,取而代之是一级学科,这一系列改革改变了我国高校科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环境,使得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环境进一步宽松。而作为以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校,为了更好适应这个新的学科环境,一级学科基础上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

2.实现资源的共享,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打破二级学科的组织壁垒,一级学科内二级学科之间的资源共享,可以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目前,资金充裕的高校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硬件建设,存在资源浪费、仪器重复购置等现象,以一级学科为平台,能够提高高校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仪器重复采购,增加软件资源的投入,加快一级学科的科研平台建设[6];创新思维需要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良好的学术氛围能够激发人的创造力,研究生所处的一级学科信息化程度越高,共享的资源越多,就越容易获取新的信息和学术动向,并在此平台上进行高水平的发展;一级学科内不同方向知识具有交叉性,研究生通过科研创新活动,可以更好整合不同领域的前沿知识,拓宽研究生的学科视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3.促进多学科导师交叉合作,形成多样的创新思维。目前国内高校研究生教育最突出的薄弱环节就是创新能力差,科研成果水平低下。如何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努力探索的问题之一,虽然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学科单一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很大,而在学科单一的因素中导师的配套单一不容忽视。随着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个导师往往指导多个研究生,导师的配套单一不利于学术思想互补与新观点的产生。以一级学科为平台,有利于促进二级学科导师间的交叉合作,通过联合培养的形式对研究生进行指导,一方面可以避免研究生导师学术研究领域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多种方法论的形成。导师通过具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交叉研究课题的设计,让研究生在学习、研究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同时,导师的沟通协作机制也有利于研究生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促进研究生科研素养的提高。

4.提供完善的保障激励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级学科具有完善的保障和激励机制,能够促进研究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效提升研究生的理想抱负水平,推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层次和水平,扎实推进学科精英人才的培养。通过对一级学科研究生进行制度化的量化考核,制定政策支持和鼓励优秀硕士研究生提前攻博或推荐优秀硕士研究生出国交流访学;建立研究生创新基金,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经费支持,创新基金用于奖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文章、科技获奖、优秀毕业论文等,提高研究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推进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进一步实现。建立以一级学科为平台的新的研究生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一级学科的统领和辐射功能,通过制定系列标准,统一管理和集中规范,避免发生部分二级学科对于研究生管理“过松”的现象。让研究生处于一个充满竞争、相互学习的管理模式下,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小强,吴根洲.一级学科基础上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5):38-40.

[2]肖春,毛诗焙.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6(6):69-71.

[3]刘晔.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67(1):163-166.

[4]王东,吕元长,张文辉.依托科研团队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2,(14):10.

[5]卢芳国,陈伶利,杨胜辉,等.论学科交叉在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24-26.

[6]刘彬,林洪彬,张玉存.依托学科平台建设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J].教学研究,2011,34(2):33-35.

基金项目:“基于重中之重一级学科为基础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获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资助(2013203)

基础科学研究篇6

从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和知识计量学的角度来看,在一段时间内被引频次最高和较高的一系列研究型文献可以体现该文献所在学科领域中在该时间段内的研究热点问题。为此,可以将某一学科领域中高被引文献之被引频次的排名情况,作为揭示该学科领域研究热点问题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用CiteSpaceII软件对2007~2011年间的文献数据进行文献共被引网络知识图谱分析(图9)。其中,设置阀值为(3.2.10),(3.3.15),(3.2.10),运行得到文献共被引网络,包含节点189个,连线282条。按照图1文献共被引网络中文献被引频次的大小,可以统计出被引频次≥6次的60项文献信息列表(表7)。被引频次最多的60篇文献,反映了中国品牌学知识领域中研究者们关注最多的研究热点问题,同时也揭示了当前中国品牌学研究的基础问题。

在被引频次≥6次的6 0篇文献中(表7),Keller K L发表的论文“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被引频次位居首位,开创性的提出了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简称CBBE)理论。在google-scholar中的检索结果,该文被引5684次(2013年1月29日查新),可见此文的影响力之大。在此基础上,Keller K L不断深化研究CBBE,先后发表了著作“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和另外两篇高被引论文,并开创性的提出了品牌杠杆的概念和原理。被引频次排在第二的文献是Aaker D A于1991年发表的第一本奠基之作“Managing Brand Equity”。围绕品牌资产研究,Aaker D A还发表了第二本奠基之作“Building Strong Brands”以及论文“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s and Markets”。此外,Yoo B、Donthu N和Lee S,王海忠、于春玲和赵平,范秀成,Berry L L,Netemeyer R G、Baliji K和Chreis P,卢泰宏、黄胜兵和罗纪宁等学者先后研究并推动了品牌资产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Keller K L与Aaker D A分别在1990和1992年合著了两篇有关品牌延伸方面的论文,为品牌延伸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符国群,卢泰宏和谢飙,薛可,Boush D M和Loken B等学者先后对品牌延伸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深化研究,这一直是品牌学的重要研究热点。Aaker J L根据西方人格理论的“大五”模型,以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以美国为样本,于1997年开发了首个系统的品牌个性维度及其量表(BDS);在此基础上,黄胜兵和卢泰宏于2003年构建了中国本土化的品牌个性维度及其量表。Morgan R M和Hunt S D,Fournier S,卢泰宏、周志明和何佳讯是关系营销和品牌关系理论研究方面的代表学者,Fournier S提出了品牌关系分析框架,成为当前品牌学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品牌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品牌社群理论于2001年正式诞生,McAlexander J H、Schouten J W和Koenig H F,Algesheimer R、Dholakia U M和Herrmann A,以及周志民等成为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学者,McAlexander J H等在Muniz和O’Guinn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品牌社群的广义观点,即关键关系包括顾客与品牌、顾客与公司、顾客与产品以及顾客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当前品牌学的一个研究热点。Keller K L、Aaker D A、科特勒是战略品牌管理和营销管理理论研究的代表学者,Park C W、范秀成是品牌形象理论研究的代表学者,Park C W提出了战略性的品牌概念-形象管理框架、Keller K L提出了基于顾客的品牌资产测量和管理框架,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品牌学的研究热点。Oliver R L,Chaudhuri A和Holbrook M B,Odin Y、Odin N和Pierre V F对有关消费忠诚和品牌忠诚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此外,Schmitt B H、Zarantonello L和Brakus J J是品牌体验理论研究的代表学者,分别探讨了品牌体验的本质、测量及其对品牌忠诚的影响问题。孙曰瑶、刘华军是品牌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代表学者,他们将品牌引入经济学,并用经济学的方法来解释品牌经济现象和指导有关品牌建设策略的制定。Porter M E发表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部著作,开创了竞争战略理论的新时代,为品牌战略及品牌竞争力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李光斗于2004年发表的《品牌竞争力》著作,也为企业应对品牌竞争提供了参考。Aaker J L、Fournier S和Brasel S A研究了品牌危机的相关问题。侯杰泰等合著的《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一书,对规范我国品牌理论的实证和定量研究起了一定的作用。Ries A和Trout J是品牌定位理论研究的代表学者,他提出的这一理论在品牌战略实践中产生了重大影响。陈放、年小山等先后还研究了品牌学的构建问题。Rao A R、Qu L和Ruekert R W研究了品牌联合的相关问题。江明华、郭磊研究了商店形象、自有品牌及其感知质量问题。在品牌学的应用和发展研究领域,王海忠和赵平,夏曾玉和谢健,张燚和张锐,胡大立、谌飞龙和吴群,涂山峰和曹休宁,杜青龙和袁光才等学者分别对区域品牌、城市品牌、品牌原产地和产业集群品牌的理论和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宋咏堂和张伯海分别探讨了期刊品牌的有关基本问题,奚国泉和李岳云还合作研究了中国农产品品牌战略问题,这些也是当前品牌学的研究热点。

其中,A a k e r D A发表的著作“Managing Brand Equity”,中心性最高,达到0.9。中心性达到0.2及以上的文献,还有Keller K L与Aaker D A合著的两篇有关品牌延伸方面的论文、Keller K L发表的著作“Strategic brand management”和论文“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Aaker D A发表的著作“Building Strong Brands”、李光斗发表的著作《品牌竞争力》以及Aaker J L发表的论文“Dimensions of Brand Personality”。这表明有关品牌资产及其测量和管理、品牌延伸、品牌竞争力以及品牌个性的8篇关键节点文献(表7),在整个文献共被引网络图谱(图9)中具有重大价值。

基础科学研究篇7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4-7810-02

有效性教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种系统的教学理念。有效性教学研究的是教师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高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这里面,教学的效率成了有效性教学最终的评价指标[1]。

文科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所有文科学生必修的计算机类公共课程,其目的是培养文科类大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由于该课程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是学生学习其他计算机、信息类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将信息技术与自身专业知识结合的基础[2]。所以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学习的内容,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是每一位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老师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1 文科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无论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计算机基础的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影响教学效率的问题。

1.1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环节脱节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却不能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问题。例如,学生已经学习了操作系统的知识,但是当学生自己的计算机出现问题(例如死机、蓝屏、报警、无法上网等)的时候,却手足无措,无法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这其中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学生还是没有改变以前的学习方法和思路,还停留在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阶段,没有很好地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锻炼自己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的思维;其次还与某些知识点缺乏完善的实验环境有关,例如讲授如何安装操作系统时,由于不能直接在课室安装操作系统演示,只能以视频课件的形式或者虚拟机的形式来讲述,所以直接导致学生听的时候看似掌握了,但是一到自己实际操作的时候因为碰到的问题不一样而无法解决。

1.2 教学内容的更新不能与新知识、新技术同步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互联、可穿戴设备等计算机的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而且发展迅速(目前依然符合摩尔定律)。相对来说,计算机基础相关教材则更新相对缓慢,同时各高校实验设备的更新也基本很难与主流同步。时至今日很多高校实验室机器的操作系统依然停留在Windows XP上,办公软件还停留在OFFICE 2003上,但是学生配置的电脑则绝大部份已经是Windows 7、8 和OFFICE 2010,而Windows 7、8 与Windows XP在设计理念和操作上还是有较大区别,这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大为降低。

1.3 缺乏有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引导、督促学生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课时间通常安排在大学第一个学期,学生刚从繁忙的高中生活步入大学生活,成为天之骄子,心理上不免放松自己,体现在具体的学习中,则是在课堂学习时不能始终保持专注;同时,大学的考核已经不同于高中时代,大部分院校一学期只进行期中和期末两次考核,有的甚至只进行期末测试,这就使学生在学期中段没有紧迫感而导致学习松懈影响教学效果。

2 提升教学有效性探讨[3][4]

对于以上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体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升教学有效性。

2.1 完善教学案例,使之与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

教学案例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载体,通过教学案例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教学案例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设计教学案例时应该结合教学知识点并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把握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而将教学案例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则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这些案例可以实际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其效果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硬件知识的时候,结合学生实际采购装配电脑的过程,通过自己主装电脑去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在讲解网络知识的时候,结合学生自己宿舍组网出现的各种问题来讲解相关知识;在讲解电子表格知识中,结合学生的专业清况分专业设计教学案例来讲解相关知识等。通过这些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很好地将知识点理解并掌握。

2.2 转变教学观念,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而教材更新速度较慢作为一个现实存在不可能短期内得到根本改善,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模式上。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应该不断地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让他们明白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已经不一样,大学的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要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科学研究篇8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所含内容较多,大多教材理论性比较强,概念较抽象,且各章节之间几乎没有联系。这对于中职本科学生来说有利的一面:不会因为没有掌握某一章节的内容,而影响其余章节的学习。也有不利的一方面:学完本课程,学生的脑海里是零散的构件,没有一个完整性机器的概念。

大量的原理分析和理论计算使得基础薄弱的中职本科学生不知道如何学,如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因此学习本门课程热情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1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基础与学习习惯中职本科是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招收的一类本科学生。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和大量的课外接触,该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较差,大多是初中毕业,且对初中基础知识的理解也很有限,日常学习自律性不强,对于课程内容总是浅尝则止,自信心不强,由于之前的学习习惯不好,大多数学生没有独立学习的习惯,课堂氛围较活跃,对于基础理论缺少兴趣,偏爱实践操作,这与之前所受教育有很大关系。高校普通本科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均不适合中职本科学生,造成大多同学学习一年后收获少、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减弱。学生不爱动脑思考,觉得设计离自己十分遥远。

1.2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由于目前全国并没有专门的中职本科高校,中职本科只是普通高校培养的一类对象。普通高校的教师上课由于教学对象不单单是中职本科,同时兼有普通本科或高职本科,故很难划清界限。教学上按照经验讲述原理多,主要按照普本教材章节进行理论讲授,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素材与教材的结合占据了课堂,相比之前的纯理论教学和课程设计在教学效果上有所改善,但对中职本科的学生来讲,还远远不够。

1.3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目前而言,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主要被定位为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实际教学内容却与此完全脱节。实验实践内容并没能有效结合,验证性实验的偏多,动手操作的较少,和课程衔接不到位,显然不适合目前的中职本科教育。课程设计题目多为经典的带式运输机减速器的设计,只有少数同学能按照手册完成设计,但是这么算却说不清楚,学生一头雾水,并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方法。

1.4成绩考核成绩考核仍然以主要期末测试为主,平时成绩和实验成绩为辅。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社会现象。而中职本科的培养目标则要求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这部分的考核也该在成绩考核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我们制定的改革思路是:教学内容以行业岗位上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及生产实际需要为目标,以解决工程实际设计问题为指导。

2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经过对中职本科生源中职阶段培养方案、教学体系、及学生个人情况的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中职本科学生学习《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2.1框图法教学,整合知识体系整理总结《机械设计基础》中的核心知识点,自编校内讲义或教材,结合一个综合实例,如蜂窝煤压制机、机床C 6140主轴箱,以机构、传动、零件三大部分为主线,制作框图,帮助学生快速、直观地理解整个机械设计基础的知识体系,由此知识体系展开教学单元。围绕综合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讲解内容时重点把握能让学生了解典型机械或结构的设计思想、理解装配要点、掌握分析故障和维修。

2.2模型演示教学法采用玩具激励法(机构部分可以拆装模型,观察机构运动、计算实际的自由度、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慧鱼组合模型可以应用于教学课堂,让学生在验证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理论和动手实践的统一。通过对模型的研究与分析,启发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的认识,并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自己查阅学习资料的能力。既满足了学生爱玩的天性,又学到了知识。

2.3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使用Solidw orks等机械设计类软件在《机械设计基础》的课堂上结合典型设备进行建模、模拟装配、指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分析,或结合实验室的试验台,教师建立虚拟实验模型库,课后学生可以利用该模型库进行学习建模、装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机械系统。

除了大型的常用的机械设计软件CAD ,solidwokrs,网上有大量机械设计小软件,还有一些企业应用的机械设计软件,该类软件界面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帮助学生计算参数,不需理解繁杂的公式及理论推导,教学中,指导学生应用此类软件,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机械零件的一些参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实际工作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

2.4项目教学代替章节学习教学内容及顺序调整:分四大部分,均为先通过先讲整体一个实例,再拆分讲解,类似于项目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各部分。

机构部分: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通过参观实验室机构展台通识,以分析玩具的机构组成和原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拆装,分析,计算。

机械传动部分: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通过玩具模型讲解几种传动的特点,再分别介绍具体知识点,轻参数、重结构,轻计算、重原理。 机械零件部分:齿轮、轴、轴承、联轴器、弹簧等,本部分设计先以减速器原理讲解为起点,通过动画和实验拆装,逐步进入理论学习。

增加机械维修工具、量具部分内容,学生应该进行系统学习。能在实践和工作中更快地进入角色。

2.5实践、设计成绩考核替代期末考核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考核多以期末测试为主,以辽宁科技学院目前而言,平时成绩占3 0%期末卷面测试占7 0 %。这种测试并不能真实地体现学生的水平,尤其是对中职本科的学生。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中职本科的《机械设计基础》,应以实践考核替代目前的期末卷面测试。

2.6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建立班级学习QQ群和微信群,改善师生关系,方便课后复习答疑,沟通情感,讨论问题。90后的学生几乎人人上网,网上的教学及互动不容忽视,以往的网上教学多为网上精品课或论坛,对于不爱学习的学生难以调动其积极性,因此,以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去指导和教学不失为教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结语

上一篇:兽医的就业方向范文 下一篇:细胞生物学与医学的关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