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2-11 17:49:38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1篇

博仁考研辅导老师根据多年的考研辅导经验,结合心理学考试大纲,以及历年真题命题特点,向广大考生推荐以下心理学考研教材:

一、心理学导论:

(1)《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章节基本上都能与考试大纲相吻合,是主要参考书;

(2)《社会心理学》章志光 人民教育出版社,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大纲所有的知识点。

二、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第二版) 林崇德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教育心理学:

(1)《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四、实验心理学:

(1)《实验心理学》 杨治良 浙江教育出版社;

(2)《实验心理学》 张学民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根据最新心理学考研考试大纲编写。

五、心理统计学: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张厚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六、心理测量学:

《心理与教育测量》 戴海琦 暨南大学出版社;

这些教材和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研大纲吻合度高,基本上包括了心理学考研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和考试范围,这是一套最权威的心理学考研参考书。

“考研成功系于专业课”,这句话道出了专业课在考研中的重要地位,其一,是因为专业课总分300分,占考研总分数的60%,专业课分数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研的成败;其二,专业课也是提高分数,拉开档次,在复试中占得先机,获得奖学金或者公费名额的关键。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复习。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心理学;神经解剖学;生理学;教学方法

人体神经解剖学和人体神经生理学是人体神经解剖生理学的两部分内容,而神经生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所要学习的重要部分。解剖学关注的是正常人体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学部分则侧重研究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及其产生原理。一个是“骨架”,一个是“血肉”,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1]。心理学专业缺乏医学背景,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本专业的神经生理学教学内容,让这部分课程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怎么变革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神经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目的。本文就这些内容说一点肤浅的体会。

1应用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为本校新开设的专业,其人体神经解剖生理学与人体神经生理学这两门课程整合为神经解剖生理学,该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由生理学教研室和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共同完成,无教材,安排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26学时。目前,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兴趣不够。教师常常讲授比较难的结构书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感觉这些内容比较枯燥单调,很容易出现厌学,没有意愿去了解掌握这些知识。(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是紧密相连,很难分割的。部分学生未能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认为与专业课没有太多联系,上课考试仅为拿学分,不够重视。(3)不同教研室分别教学。教学任务由解剖和生理两个教研室的教师一起承担,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4)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神经科学和“应用革命”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心理学向认知神经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发展。如何看待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主题[2],就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更多侧重于精神、情绪、精神疾病等方面[3-5],而非神经结构本身。

2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所做的一些实践

2.1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

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不仅具有一般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点,同时还具有医药院校的特色,毕业生将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将获得更为宽广的就业前景[6]。目前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功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无法突出心理学专业特色,授课教师对心理学专业知识也知之甚少。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结合心理学专业特色[7-8],适当压缩了解剖学及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学时,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拓展了一些新的学习内容,如增加了情绪的脑机制、脑的节律、性与脑、学习记忆、语言和注意等几大模块,既是神经系统研究比较热门的地方,也与心理学的专业特点紧密相连,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医学背景,为后续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调整授课方式

针对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遗漏,授课教师无法把控学生究竟学过哪些理论知识,以及由于解剖学知识较为直观,易于理解,而生理学知识较为复杂、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记忆,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建议解剖学及生理学教研室教师共同备课,将解剖学知识点及生理学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先后顺序授课,先上解剖学,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后再上生理学,帮助学生对生理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并且可适当压缩解剖学课时而延长生理学授课学时,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

2.3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高的问题,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采取了课后谈话的方法,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并针对性地实施了解决方案[9]。学生认为本课程没有教材,全部知识点由教师通过口述及PPT的方式传授,知识点又相对抽象复杂,因此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兴趣。通过课前列举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例子及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知识点,效果显著。如在讲视觉、听觉章节前,通过一段有趣的影片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启发式提问[10]: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听到东西?从而引出视觉听觉的知识点。在讲授性与脑章节中,首先跟学生聊聊最近的明星恋爱、“出柜”等娱乐新闻,询问学生中有没有在谈恋爱的,然后询问学生:为什么相同性别的人有的喜欢男生,有的却喜欢女生?为什么热恋中的人会有强烈的幸福感,失恋又会让人无比悲伤?这些感受在我们的大脑中是怎样的机制?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大胆删减和心理学专业不太相关不必要的章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3小结

神经解剖生理学融合了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一方面,近年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其知识点更新加快,涉及领域逐步增广[11],仅仅依靠教材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医学生教学、科研的需要。另一方面,心理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时要紧密结合其专业特点,讲授和心理学紧密相关的内容,例如上述拓展板块的内容,当然像精神疾病抑郁、精神分裂症等,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及性的脑机制等内容均有待于花费更多时间,将这些内容讲授给心理学专业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到,在此次教改过程中,80%以上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记忆,提高了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在后期谈话了解中学生较为肯定的。此次教改亦有不足之处,即教学内容得到改进,但是考核方式没有同步跟进。以后将进一步探索更合理的考核方式,并添加相关的学生更感兴趣、更符合心理学学科专业特点的课程内容,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的教学体会和教学方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89-90.

[2]俞国良,韦庆旺.比较视野中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路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5):136-143.

[3]郭玉琴,郝彩,李雅.积极情绪、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11):42-43.

[4]廖晓艳,李亚洁,蔡文智,等.美国精神-心理健康高级护理实践及建设我国精神-心理健康护理学科的探讨[J].护理研究,2013,27(1):13-16.

[5]赵娜,任凤龙.偏头痛并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82-83.

[6]韩永升,王训,程楠,等.中医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神经心理学》的教学与体会[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6):547-548.

[7]贾立敏,徐玉东,孔建,等.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5):458-460.

[8]葛鲁嘉.心理学演进的当代思想潮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41(2):63-70.

[9]王巧真,王箐,刘永新,等.药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体会[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6,25(12):202-204.

[10]罗孝美,陈远寿,田虹,等.药学专业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方法初探[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3):2059-2060.

[11]杨予涛,徐志卿.基础医学专业神经科学进展课程教学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8):611-614.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3篇

(一)明确课程定位、明晰知识框架

在授课之初,通过对服装心理学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地位和作用的解释,可以使学生了解服装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以及对其他服装专业课程学习的辅助作用,认识到服装心理学的重要性。明确服装心理学课程的定位,学生清楚知道“为什么学”之后,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服装心理学课程理论抽象、知识点众多的特点,教师在授课开始之际,应该给学生一个知识点的整体结构,统揽教材,把握知识的整体框架,编写完整系统的结构提纲。将服装心理学课程的知识结构呈现给学生,便于学生对服装心理学知识框架有清晰的了解,知道所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对服装心理学中那些广泛起作用的基本概念、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够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把握。这符合了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确立后,在日后连续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的结构提纲的基础上,添加详细、深入的知识,这有助于学生具体掌握服装心理学细节知识。

(二)设立兴趣点

兴趣是学生持续、深入学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断变换教学方法的目的。为了令学生开始就被服装心理学课程所吸引,在第一堂课上,将近几年热点或学生关注的问题与服装方面相结合,列出系列观点或假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观点或假设,以一学期为期限,搜集资料,确立自己的观点,从服装心理学的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利用探究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在学生论证自己观点的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灵活地理解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一过程符合探索研究性学习的观点,所谓探索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这种探索研究性学习,保持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程结束时觉得自己有所收获,有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和创新。

(三)积累案例库

服装心理学课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研究基础是社会心理学,教材上的案例多是从社会心理学出发,与服装专业自身关系不大,因此课堂讲授时较难引起学生共鸣。而生活中对服装心理学的运用确是随处可见的,为了更贴合服装心理学课程的教学,与学生一起搜集可信、科学的案例,既丰富课堂教学,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具体案例中巩固知识点的学习。在学生搜集案例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多地接触专业知识点以及了解服装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认识服装心理学的实际作用。通过案例库的搜集和使用,变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为生动有趣的案例分析,逐渐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情境启发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服装心理学中的抽象概念,可在课前准备道具(服装),在授课过程中,设置某些场景,让学生切身体验服装这一外显符号对着装者社会交往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社会交往对象着装心理的能力。或者规定某一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利用服装表现不同的心理状况,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分析、讨论不同着装的不同心理特点。比如可令学生模拟购物场景,分为导购和购物者两种角色,导购根据购物者的着装特点,分析、判断其个性特征,并依据分析,向购物者推荐其可能会喜欢的服装;以及不同自我概念的购物者会选择何种购物环境。通过具体的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和理解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五)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以往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评价时只注重最终考试结果,忽略过程,学生侧重对知识点的记忆,而忽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学生往往期末临时突击,对知识瞬时大量记忆,考完试后快速忘记,令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无所收获,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对评价方式要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建立一个形成性的评价方法,将学生最终的成绩体现学生平时的努力,客观、全面、阶段性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提高平时成绩在最终成绩评定中的比例,以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重视。

平时成绩的测定可包括学生课堂的表现、情景教学中的观察分析能力、平时作业、章节测试等等。通过这些多样的评价方式,注重了服装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能分阶段督促学生学习。随着服装心理学学科的不断发展,课题研究的逐渐深入,服装心理学的授课方式也在不断变换,这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社会心理学和服装专业素养,关注和把握服装心理学学科前沿研究,实时对学生传授新观念,新发现。对服装心理学教学中教学方法不断探索和创新,教授并引导学生对服装心理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心理学;神经解剖学;生理学;教学方法

人体神经解剖学和人体神经生理学是人体神经解剖生理学的两部分内容,而神经生理学是心理学专业所要学习的重要部分。解剖学关注的是正常人体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学部分则侧重研究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及其产生原理。一个是“骨架”,一个是“血肉”,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1]。心理学专业缺乏医学背景,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本专业的神经生理学教学内容,让这部分课程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怎么变革教学方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神经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常常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目的。本文就这些内容说一点肤浅的体会。

1应用心理学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应用心理学为本校新开设的专业,其人体神经解剖生理学与人体神经生理学这两门课程整合为神经解剖生理学,该必修课程教学任务由生理学教研室和解剖学教研室教师共同完成,无教材,安排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26学时。目前,学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兴趣不够。教师常常讲授比较难的结构书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感觉这些内容比较枯燥单调,很容易出现厌学,没有意愿去了解掌握这些知识。(2)学生重视程度不够。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是紧密相连,很难分割的。部分学生未能意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认为与专业课没有太多联系,上课考试仅为拿学分,不够重视。(3)不同教研室分别教学。教学任务由解剖和生理两个教研室的教师一起承担,很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从而影响教学效果。(4)课程内容安排不合理。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精神功能和行为,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神经科学和“应用革命”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心理学向认知神经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发展。如何看待心理学本身的研究主题[2],就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应该更多侧重于精神、情绪、精神疾病等方面[3-5],而非神经结构本身。

2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所做的一些实践

2.1针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内容

本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不仅具有一般院校应用心理学的专业特点,同时还具有医药院校的特色,毕业生将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在心理咨询与治疗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将获得更为宽广的就业前景[6]。目前本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功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但无法突出心理学专业特色,授课教师对心理学专业知识也知之甚少。因此,针对这个问题,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结合心理学专业特色[7-8],适当压缩了解剖学及生理学基础知识的学时,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拓展了一些新的学习内容,如增加了情绪的脑机制、脑的节律、性与脑、学习记忆、语言和注意等几大模块,既是神经系统研究比较热门的地方,也与心理学的专业特点紧密相连,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相关的医学背景,为后续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调整授课方式

针对容易出现教学内容重复或遗漏,授课教师无法把控学生究竟学过哪些理论知识,以及由于解剖学知识较为直观,易于理解,而生理学知识较为复杂、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记忆,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建议解剖学及生理学教研室教师共同备课,将解剖学知识点及生理学知识点串联起来,以先后顺序授课,先上解剖学,让学生对神经系统的形态结构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后再上生理学,帮助学生对生理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并且可适当压缩解剖学课时而延长生理学授课学时,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知识点。

2.3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对本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兴趣不高的问题,遵义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采取了课后谈话的方法,加强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及时了解学生在本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迷茫,并针对性地实施了解决方案[9]。学生认为本课程没有教材,全部知识点由教师通过口述及PPT的方式传授,知识点又相对抽象复杂,因此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兴趣。通过课前列举与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例子及分组讨论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知识点,效果显著。如在讲视觉、听觉章节前,通过一段有趣的影片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启发式提问[10]:为什么我们能看到、听到东西?从而引出视觉听觉的知识点。在讲授性与脑章节中,首先跟学生聊聊最近的明星恋爱、“出柜”等娱乐新闻,询问学生中有没有在谈恋爱的,然后询问学生:为什么相同性别的人有的喜欢男生,有的却喜欢女生?为什么热恋中的人会有强烈的幸福感,失恋又会让人无比悲伤?这些感受在我们的大脑中是怎样的机制?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大胆删减和心理学专业不太相关不必要的章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质量。

3小结

神经解剖生理学融合了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一方面,近年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其知识点更新加快,涉及领域逐步增广[11],仅仅依靠教材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医学生教学、科研的需要。另一方面,心理学专业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时要紧密结合其专业特点,讲授和心理学紧密相关的内容,例如上述拓展板块的内容,当然像精神疾病抑郁、精神分裂症等,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及性的脑机制等内容均有待于花费更多时间,将这些内容讲授给心理学专业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到,在此次教改过程中,80%以上的学生认为此种教学方式可以加深知识的整体理解和记忆,提高了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在后期谈话了解中学生较为肯定的。此次教改亦有不足之处,即教学内容得到改进,但是考核方式没有同步跟进。以后将进一步探索更合理的考核方式,并添加相关的学生更感兴趣、更符合心理学学科专业特点的课程内容,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理论课

幼儿心理学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性专业课,作为基础性专业课程,教师应该更重视基础性的知识教育,因为理论教学课堂是教师传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主要教学活动,如果没有把握好理论知识传授的技巧方法,往往会造成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教育的目标本来就是要培养出可以适应社会的人才,如果没有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就难以在社会立足。因此,教育者应重视学生的基础性知识教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成就更多实用性人才。

一、整理教材知识内容

教材内容是大众化的,而学生的学习特点则是多样的,同时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能力差异,可以是学习的方法,对知识点的记忆,或者思维开拓的程度都有所不同,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结合学生日常学习中所反映的学习情况,然后回到教材上,总结或者探索新的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教学方法或者是教学模式。

例如,可以从目前使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心理学》教材内容得知,教科书的内容主要可以整理为四个部分: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的特点、国内外儿童心理研究发展新趋势以及幼儿常见心理问题。那么结合目前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将前面的两部分内容作为基础性教学,充分使得学生掌握好基础部分的知识点,然后从后两个部分的内容入手,和学生进行探讨研究幼儿心理在目前社会中的变化,理清幼儿的个性特点、情感和智商的发展情况。

进一步研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儿童智力早期开发和0~3岁亲子教育等儿童心理研究相关的新理论和新成果,更好地让学生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拓展性知识和扩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视野。由调查数据得知,大多数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课堂知识内容和掌握相关技巧的是幼儿常见心理问题这一部分,那教师应该把这一部分视为重点,努力探讨如何解决常见的心理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二、制定教学新方法

1.进行师生互动,既有效又活跃

首先教师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那么教师可以考虑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思考课堂教学方法,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辩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教师回答;还有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幼儿心理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把收集的一些有意义性的问题进行相互讨论:“小新,六周岁,特别怕黑,由小到大,睡觉时必须开着灯,至今仍然每晚都缠着妈妈陪他睡觉,白天也不敢在家单独呆着,自主独立性较差。”师生针对这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讨论。从这样的互动环节上,教师能很明显地发现课堂教学气氛比起往常都更为浓烈,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以及加深其对知识点的印象。

2.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探索思维

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有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精神。首先,在展开课堂讨论活动时,教师先把学生进行分组,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本班学生人数和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合理地编排小组。实践证明,小组成员的数目一般在3到4最为合适,如果过少就会让小组讨论的结果不够全面,如果过多就会让小组讨论内容不集中,让小组长难以管理好组内成员。还有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和个性问题,最理想的是采用互补型的方式进行分配,可以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

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之后,然后给小组布置拓展性的知识问题,经过激烈的讨论合作后,由小组内任意一位成员进行对问题的解答。如果教师想有多种的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不妨进行深入探索,前提是要符合实际情况。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组间答题竞赛的方式,这都是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教学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学生的情境想象思维

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身体感官,可以将知识生动、直观、形象化,更好地让学生把精神融入情境当中,利用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知识。

例如,在教学幼儿心理学的内容前,教师可以把一些真实的纪录片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对视频里的景物、声音、动作表达出来的现象进行理解,或者思考对应的问题。往往可以通过这样的形式表达,使学生对事物发展的经过记忆深刻,在展开讨论的时候可以围绕重点,明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而使接纳的知识更为深刻,理解更为透彻。

三、总结

提高学生对中职院校幼儿心理学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是该课程教育课的核心任务,那么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打造高效的教学课堂,培养对幼儿心理学基础知识有深刻了解的学生,为学生成长为成功的幼儿教育者创造更有利机会。

参考文献: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认知诊断,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133-02

当前,各大高校对各种专业课的理论课课程考核大部分都是采用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1]。该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但是往往课程考核结束后学生仅仅能知道自己的该门课程这套试题的分数,老师们也仅仅是得到全班同学的总分分布情况,而总分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对课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整体情况等。2001年, 美国通过法案“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of 2001”(NCLB),规定美国所有实施的测验必须给家长、老师和学生提供诊断信息。在21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更现代化的课程考核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授和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一个教学改革参考。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经济管理、信息类各专业主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它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水映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和管理现代化程度。该课程主要从管理科学的角度,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运筹学等技术辅助管理决策,使学生了解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性,熟悉其相关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分析、设计、实施实际应用系统的方法;培养学生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处理管理信息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日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情况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也关系到学校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况,甚至还将影响社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因此,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得到了教育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2-4]。本文分析了认知诊断理论,并将其应用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中,设计了在线的基于认知诊断理论的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考核系统。

1 认知诊断理论概述

只能提供单一总分结果的测验已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认知诊断理论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测试报告单一总分的缺陷,可提供更加丰富的测量信息,即能够测量出学生在学科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个性化的指导[5]。

认知诊断是现代测量理论的核心,它是认知心理学与教育测量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前国内外心理与教育测量学研究的热点。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学是认知诊断理论的两大基础。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学习过程和记忆过程机制。通过对测量任务所涉及的知识点、测量、加工过程等各认知变量做认知分析,构建认知心理学模型,使得测量理论具有心理学的特征,且其测量结果更科学和客观。心理测量学是所有测量理论的基础,也是认知诊断理论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认知诊断理论应用到测量理论中,从测验设计、测验项目编制、测量过程和测量结果的数据分析都需要心理测量学的支撑。

当前,认知诊断理论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测量系统中,得到了教育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姜月香[6]利用认知诊断技术,结合现代教育测量方法与认知心理学,提出了能够提高考试内容效度的命题方法并明确了整个命题过程,相较于传统命题方法,新方法在对考试内容的效度与对考生能力评估的全面性两方面都存在明显优势。朱天宇等人[7]针对传统认知诊断模型和传统PMF算法在学生试题推荐方面的缺陷,提出了以综合结合概率矩阵分解和认知诊断的个性化试题推荐方法。艾小芹[8]根据认知诊断评估理论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构建了个性化英语学习在线诊断模式和系统,对系统的需求和功能进行了分析,设计了其数据库,通过该系统,学习者可充分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并获得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指导。认知诊断理论研究中对认知诊断模型的研究,是认知诊断理论应用到各个领域测验系统中很重要的方面。认知诊断模型是指一种对认知结构具有诊断功能的计量模型。通过评估被测试者的认知能力水平,将其认知结构进行模式化后,对其进行认知能力的诊断,可以定量地考察被测试者的认知结构区别和个体差异。

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知识点分类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它综合应用了专业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有关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如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管理学等。本课程主要包含以下的知识点:

(1)信息的含义:注意与数据的区别(与数据结构课程有关)

(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主要包含其分类、现代管理方法等。

(3)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4)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制定管理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和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等。

(5)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主要包括可行性分析,业务流程,数据流程,数据字典等。

(6)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各个环节的设计原理、要求和方法。

(7)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物理系统的实施、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系统运行维护及评价等。

(8)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项目管理、运行管理和评价等。

3 认知诊断理论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幼儿心理学 行动导向 实践探索

一、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

行动导向教学是以行动或者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教学模式创新,行动导向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角,是学习的行动者,老师在这个阶段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行动导向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它需要学生的配合,通过团队工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一)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和老师进行互动,行动导向要求老师在课堂之前设计教学方案,通过小组讨论,辩证等办法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通过行动理解相关的知识。在知识习得之后老师可以采取让学生演示的形式加深知识深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

行动导向教学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实际问题,行动导向教学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调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在这个过程中会建立相互协作的关系,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比较生硬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与人协作共事的能力。

(三)行动导向教学采用开放式的教学评价

行动导向教学的评价不同于传统的评价模式,传统的评价模式过多的将分数摆在首位。行动导向教学评价既对所学知识进行评价也对所学技能进行相关的评价,评价范围广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加入到评价的行业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可以加速学生的成长步伐。这种教学模式是灵活的,是学生易于接受的,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

二、中专“幼儿心理学”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幼儿心理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中专“幼儿心理学”的开设对于培养合格的幼儿工作者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的系统化学习可以掌握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教育学等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的同时也可以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是十分有好处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幼儿心理学”学习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很多概念难懂,也有的学生质疑“幼儿心理学”这门课程存在的必要性。下面我们对中专“幼儿心理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教材结构和内容的滞后

目前很多院校采用的教材是20世纪80年代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幼儿心理学》,这个教材对于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性,但是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相对于幼教改革和发展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在这本教材中逻辑性很强,很多心理学知识点难以理解,这对于首次接触这门学科的学生容易产生厌恶的情绪;同时这本教材没有对儿童的心理进行全方面的介绍,造成了一定的知识断层;同时这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多和教育学,卫生学交叉讲解,观点出现没有逻辑性和层次性,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不利;此外这本教材也出现了教材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轻实践重理论,对儿童心理学的概念阐述较多,但是对幼儿心理活动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较少,学生很难将理论融合到实践中去。

(二)教学地位上老师地位偏重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居于主体地位,老师对课堂具有决定的掌控,幼儿心理学的教学也都是注重老师的口头讲述,学生在课堂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老师在课堂上过多的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在考试前拼命背诵知识点,学生学习幼儿心理学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取一个高的分数,这并不利于指导他们今后的工作。

(三)教学评价方面

幼儿心理学的评价形式比较单一,老师在评价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忽视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同时评价形式主要也是通过考试形式,这样会造成学生轻实践重理论的心理。老师对学生在知识和兴趣方面的认识不清,因此造成评价结果有失公正。

三、中专“幼儿心理学”行动导向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优化结构体系

幼儿心理学是介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学科,是中专教育学的必修课程,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要实现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前期对儿童的心理进行分析,形成比较科学的心理规律,这些是幼儿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然后要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度,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理论知识,最终能够解决实际中的相关心理问题。

(二)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通过对中专幼儿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可以了解到老师在课堂中的地位 居于主导,这一现象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十分不利的,行动导向教学的特点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中专幼儿心理学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这一对于学生集体合作能力有所提升,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束语

行动导向教学与中专幼儿心理学结合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必然措施,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中专幼儿心理学的深入开展可以促进中专幼儿心理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张莉敏,赵燕萍.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 科技风. 2010(06).

[2]戴晓燕. 论项目教学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高校教师的挑战[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1(02)

[3]李松春.项目教学法在服装结构制图中的应用[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7(02).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编辑学;心理学;特点;教学方式;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兴事物越来越多,而且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清晰,每个学科承担的研究内容越来越专一。为了应对新兴事物出现所带来的对新型学科的需求以及减轻旧学科的压力,编辑出版心理学应运而生。本文将从介绍编辑出版信息学及其特点、高校老师教授编辑心理学所采取的方式、编辑出版心理学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编辑出版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既结合了编辑学的特点,又涉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但又和这两门学科不同。编辑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主要应用于现代出版事业。主要研究不同书籍、画册、报纸等出版物品,以及其选题、写作、审稿、美工、出版等,既属于理论性学科又属于应用型学科,编辑出版心理学继承这两个特点。[1]心理学大方向属于理论性的学科,但近几年也被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包括人格、行为、情绪、认知等多个领域。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丰富,使人们的认知越来越深化,同时伴随的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人们已经更多地开始关注心理学,并在很多领域已经投入运用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大致来说,编辑出版心理学承接了编辑学的研究内容,但却是以心理学为研究手段和途径,研究对象也变为编辑以及和编辑相关人员的心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描述心理现象、揭示心理规律、预测心理趋势、调适心理导向等。网络的兴起对传统的编辑行业提出了挑战,人们为了方便更倾向于接受电子化的咨询,如刷微博、看电子书等,当然还包括其他的视频阅读、视听阅读等途径。

(一)交叉性

编辑心理学由于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具有交叉性。编辑学主要研究编辑的工作原理、工作规律,并指导编辑进行实践。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由于人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存在,所以编辑学和心理学在客观层面来说具有必然的联系,编辑心理学算是心理学在现代编辑学里的发展,可以归属于应用心理学的分支。

(二)独特性

编辑心理学虽然是对编辑学和心理学的继承,但是这种交叉却不是简单的物理方面的重合,而是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编辑学相比,编辑心理学主要强调的是和编辑有关的心理活动问题,如编辑的智力问题。[2]而编辑学则更加突出编辑的能力问题,如知识基础、政治素养等。其次和心理学相比,编辑心理学主要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和编辑有关的心理问题做出研究,并预测其在以后的应用和发展问题。例如,揭示编辑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指导,使编辑事业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三)创造性

人都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存在,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具有再创造的能力。编辑心理学研究的主体是人,研究的客体是编辑和与编辑有关的人员以及受众,都是和人有关的活动。因此,编辑心理学在理论层面具有再创造的特点。实际应用中,编辑心理学对编辑在工作中的创造能力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探索性

编辑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刚刚兴起,尚且还很稚嫩,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都还不完善,也没有宝贵的历史经验流传下来供以继承,因此需要现在的人们不断地进行摸索。可以借鉴其母体——编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参考国外的编辑心理学的研究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不遗余力、不辞辛苦的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实践中进行探索,来使的编辑心理学这门学科更加的成熟、完善。

现代社会对编辑心理学学科人才的渴求,使得很多高校在近几年开始开设编辑心理学这门课程。但由于这个学科太过稚嫩,各方面的研究还不算特别的成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供老师们教授课程时借鉴,所以,对老师的课程教授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但是经过的努力,还是已经归纳出了几点可运用的教学经验。

(一)列框架,突出重点

编辑心理学大部分还是属于理论型的学科,知识点广泛,所以教学时如果没有章法地进行,会很容易漏讲或是重复讲解。因此,列框架的方式可以完整地将知识点总结在一块,教学的时候按照所列的框架,不仅可以解决漏讲的情况,还使得条理清晰,学生更容易记笔记。从侧面来说,减轻了老师的工作量。列框架不是让老师在讲解的时候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完全讲解的时候有所侧重,突出重点,对困难的部分也要投入更多的时间。

(二)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也就是说要理论联系实际。编辑心理学在教学上虽然理论性偏强,但在实际实践中,有很好的应用性。而且,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也使得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的清楚,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多研讨交流

编辑心理学的新兴特性要求老师们紧跟学科的发展,经由人们的不懈研究,学科的发展进步可能会日新月异。因此,老师要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识量,多进行沟通和研讨,紧跟学科发展的脚步。

编辑心理学在编辑行业中的应用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效,研究了编辑的心理问题,解决了编辑们在心理上遇到的压力和困惑。比如新兴媒体的繁荣对传统编辑行业的冲击,在这压力下传统编辑们的焦躁,以及编辑工作中对定题、选稿、定稿、排版的犹豫等。编辑心理学的出现,使得编辑人员的心理问题得到了系统专业的研究,对编辑行业的进步繁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五、结语

编辑心理学的出现和发展都是社会进步对人们提出的要求,有着必然性和不可抵抗性。研究编辑心理学的特点和发展前景以及应用,不仅使高校老师受益,也使得编辑行业获利,从根本来说,享用成果的还是我们自己。

参考文献:

[1]谷松,肖纯.刍论编辑出版心理学[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21(3):130-132.

[2]解军.心理学在编辑出版中的应用[J].心理研究,2014,7(3):49-51.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旅游 心理学 教学方法

1.旅游心理学课程的现存问题

1.1课程内容忽略实践

高职旅游类专业的旅游心理学课程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理论性极强,一个学期近60个可是几乎都是停留在书本知识讲解的层面,重视理论教学,很少会有实训课,忽略实践。旅游心理学课程的理论部分固然重要,但也少不了实践去帮助同学们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并夯实基础。缺乏实践训练的旅游心理学课程,学生学习成效差,运用能力弱,难以真正掌握。

1.2教学方法陈旧死板

高职院校的旅游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老师教,学生学”的阶段,整个教学过程以老师讲课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感到枯燥乏味,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消极情绪。而且旅游心理学课程是一项极其抽象的课程,需要学生自己去积极思考和体会才能领悟其中的道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丢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依赖老师,使得最终学习成效不佳。

1.3考核体系不够全面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旅游心理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依旧是使用期末统一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试卷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占到试卷总分值的70%到80%左右,而考察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的实例题只占到20%到30%左右,这就导致了即使不会实际运用的学生在考试前把考试重点背熟就可以通过考试。这种考核标准无法真正考核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一种十分片面的考核体系。而且,也会造成学生对该门课程不重视,不积极,不认真的态度。

2.几种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分析

2.1开发内化教学模式

在教学基本环节中的实施。(1)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课程教学的第一次课就明确告知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主讲教材、参考书目及成绩评定的相关规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并针对材料给出思考题,包括预习性和复习性思考题,课后加强对课程所讲内容的复习。(2)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需要认真研读参考资料和阅读书目和预习教材;认真对教师所教内容进行复习;对教师布置的思考题要独立思考,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并完成作业和练习,旨在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3)检查检验。教师检查检验任务完成情况形式不限,可提问、检查作业、演示、展示等。在《旅游心理学》课程的检查检验环节,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比如课堂讨论、小组作业、课堂测验等,目的是检查学生对上一次课程所学内容是否理解,是否会运用。检查检验环节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在课下利用互联网进行。(4)讲授与辅导答疑。对于讲授:在《旅游心理学》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可以运用课堂提问法、课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多媒体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教学效果很好。对于辅导答疑:《旅游心理学》课程的辅导答疑包含集体答疑和个体答疑两种形式。答疑的形式和地点可以灵活。

课程考核环节的实施。《旅游心理学》课程主要实施素质化命题进行考核,素质化命题要求符合开发内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在素质化命题中突出主观题的比重,多设置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应用题等题目,重点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操作技能。综合成绩还要考虑到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及平时成绩,使得考核方式多元化。

2.2毕博平台的问题式学习法

分别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补充结合知识点寻找问题、设计问题旅游心理学以心理的视角理解旅游者是如何认识旅游世界的,哪些因素会影响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从业者和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心理素质和技能。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传统的问题式学习法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积极性,结合知识点设计问题如“知觉原理如何在旅游业中应用?”而我们如果利用毕博平台平台对传统的问题式学习法模式进行改革:从以前的提出问题到制造问题,设计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去探寻这些问题可能会涉及哪些知识点及如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如把旅游社的线路产品新马泰5日游,华东5市游和相关旅游网站等挂在毕博平台平台上,让学生阅读。去思考这些旅游产品用哪些心理学原理去解释等等。同样是《旅游心理学》中知觉原理的运用但相对于传统的问题式学习法教学模式,利用了毕博平台平台的问题式学习法教学模式让学生先进行前期的相关知识的预览与学习,然后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去寻找问题甚至是自己去设计问题,从而极大地激发地学生的学习热情。

2.3运用问题式学习法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

在课前、课中、课后,给学生布置与所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分析讨论中,训练思维能力,掌握所学旅游心理学知识、理论。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过程设计的不当不仅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同样也会使教师产生挫败感。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传统的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通过毕博平台平台和问题式学习法教学模式的结合,课前通过毕博平台平台大量教学资料的阅读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课中通过问题式学习法教学模式设计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吸收旅游心理学相关知识,课后利用毕博平台平台的课程管理工具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即时的在线监控、沟通和答疑。全面引导学生投入到旅游心理学的学习中去。

3.其他改进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的建议

3.1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决定了旅游心理学的教学模式绝不是单一的"教学应应采用课堂讨论、学生发言、案例分析、心理测试、角色扮演、教师讲授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增强专业知识水平,努力提高教学技能

扎实基础理论的研究,提高专业素养是从事旅游心理学教学的基本条件"教师在加强旅游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还应注重从其他学科吸收有价值的知识,关注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实时更新,增强对旅游心理学学科的体验和认识;还可通过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继续深造、与该领域相关的科研机构、大学进行交流合作等方式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3以学生为中心,启发思维,提高兴趣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从知识的导人,到讲授直至最后的总结,都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状态及需要来设计。在课堂上要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提高教学效果。

3.4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课程特点和教学目的,决定了旅游心理学的教学模式绝不是单一的。教学应应采用课堂讨论、学生发言、案例分析、心理测试、角色扮演、教师讲授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现代社会的旅游业发展迅速,这对我们的旅游行业从业者的专业水平和能力都有了新的要求,很多旅游类课程都顺势而出,旅游心理学也是其中一个,该课程对旅游专业同学的心理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有所帮助。本文就旅游心理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国萍,李浩,王学伟.适用于本科高校的旅游心理学教材内容分析[J].才智,2015,15:214-215.

[2]任静.旅游心理学在旅游服务过程中的应用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7:50.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普通心理学;教学方法;幼儿园管理

幼儿园管理专业是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4年的新设专业,在国内也属于新兴专业,《普通心理学》是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本人在授课中发现,许多学生起初对心理学有粗浅、非理性的兴趣,对心理现象有很强的好奇心,学习愿望比较强烈,然而接触一段时间后,兴趣大大减弱。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学生基于以往的生活经验形成的对心理学的错误或不切实际的认知有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全面系统传授,而忽视将理论与学生的专业、生活实际相结合,这种片面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认为心理学充满枯燥理论,远离生活实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学习兴趣下降。[1]因此,如何在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密切联系幼儿园管理专业特色,培养他们建立科学的心理观和理性的心理学兴趣,了解心理学研究以及如何开展研究,同时探索适应学生年龄和需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成为当前《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就目前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分析目标与对象:教学方法研究的逻辑起点

1、明确教学目

普通心理学是继教育学、管理学之后,幼儿园管理专业学生接触的有关心理学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既要阐明心理学的学科基础概念和基本理论,概述各分支学科的特点,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要为后续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学前教育心理学、教育与心理测量等课程奠定基础。

2、把握教学对象

由于普通心理学的授课安排是在大一,这阶段的学生普遍还保留有中学学习的习惯和思维意识,被动、死板,缺乏自主学习与研究意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倡导问题意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理论联系实际性,向学生展示学科全景,培养建立学生学科思维,弘扬科学精神作为辅助教学的一个侧重点。

二、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研究的基本场域

1、进行教材改革

在教材的选用上,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北师大(彭聃龄)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或是学前教育基础课用书科教(李传银)版的《普通心理学》教材,这两本书的共有特点是都比较强调心理学的“一般”和“基本”理论、基本实验和基本原理。学生在阅读时常常感到概念繁、理论多、内容抽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兴趣下降大半。因此,需要考虑幼儿园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及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进行教材改革,对部分心理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意识的调整与删减。教材改革主要考虑三点:一是普通心理学与幼儿园管理专业方向的结合;二是普通心理学与其他专业课程(如学前儿童发展科学)的协调;三是普通心理学与学前教育学科前沿的结合。比如,在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章适当增加学前儿童发展特点的讨论;在工作动机和组织行为章节,引入管理心理部分。

2、重新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设计

根据幼儿园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重新编制《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主要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课程简介,主要包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的基本内容、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第二部分为课程教学总体安排,包括学时及学时分配、推荐教材及要求、开设本课程需要的教学环境、设备条件及学生基础条件的说明、考核方式及内容;第三部分为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生练习、实践教学及相关必要说明。在以往的授课经验中,教学大纲仅仅限于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使用,学生很少有机会能够接触到,但在此次教学改革过程中,在学期一开始就以电子讲义的形式将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课程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学习重难点及教学要求等向学生进行详细说明,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使学生明确课程需达到的水平。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其一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了解到课程的内容,方便其进行学习规划,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其二当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学习自我考核和评价有了依据;其三学生还可以根据推荐书籍和文献阅读,扩展知识范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培养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方法研究的意识导向

教学活动的组织从强调学科内容的完整性逐渐转向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关注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学活动的组织需要在以下五种意识的主导下展开:

1、课程资源意识

根据精选后的教学基本内容,搜集大量的视频与图画资料,丰富课程资源,并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刺激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引导总结出理论知识点。如对感知觉的规律、视错觉现象等内容采用图片形式可以非常直观的让学生得出相关结论,提高教学效果。

2、知识的应用延展性意识

多角度加强心理学的应用性与趣味性,便于学生更直观、感性的将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利用案例和故事来解释心理学的原理和理论,当教师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对特定教学内容的独特理解和真情实感时,学生往往会产生难以忘怀的感受。[2]同时,在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或前沿问题,比如近两年比较火的节目《最强大脑》中个案,来讨论说明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更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

3、问题反思意识

设置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如通过“为什么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主要反映的是人在哪些方面表现的不一样?”的提问引出人格问题的讨论,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加强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运用。

4、职业意识

在授课中加入职业意识培养,通过创设职业情景,进行互动式教学,比如针对情绪这一章,可以通过设计“如何缓解应对新入园学前儿童分离焦虑情绪”,让学生组建项目研讨小组开展分析讨论,学生既了解到未来将要进入的职场问题,同时激活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和实用性。

5、知识的整体性意识

及时总结教学内容,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课前提问、课后布置练习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每章课程内容结束之后,首先由学生对本章知识点归纳梳理,并以框架图表的形式绘制出来,再由教师点评总结。这样做能够使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知识系统,使他们明白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为期末复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的检验

科学的考核方法既能使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课程考核应兼顾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和课堂主动性的培养,将考勤、课堂表现、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起来,再根据期末考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勤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占20%,小组讨论项目参与度和课堂表现占30%,在课堂反馈调查中发现,93%的学生认可并接受此考评方式,同时对开展自我测评和小组互评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和期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手段,体现了对学生的尊重,有利于他们培养自我学习、自我分析、自我提高的意识和主动性,而这也是课堂教学应追求的目标。总之,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是孤立的,它指向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受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的影响,改革需要综合考虑四者的交互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学科基本内容,提高学生兴趣与关注度。

作者:田婧 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注释:

[1]陈向丽.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上一篇:高等建筑教育范文 下一篇:隧道路面工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