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06 17:15:24

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

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篇1

一、以关键词为阅读切入点

一些名家作品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在写作时会反复使用某个关键词语,这个词语的意象在文中会起到线索的作用,或者统领全文,或贯穿情节的始终。这些词语在文中会多次出现,有时候这些关键性词语会加上引号,表示着重强调,引发读者注意。如果将文中这些关键词语的语境搞清楚,将意思串联在一起,就会深入到文本内里,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意旨。如在教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时,教师可以以“背景”为关键词,让学生找出作者在文中一共几次提到“背影”,并弄清楚每个“背影”在文中出现的情境。学生就会找出作者在开篇提到的父亲的“背影”、父亲买橘子时送别的“背影”、作者跟父亲分别时的“背影”,最后是分别后追忆父亲的“背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四处“背影”进行分析。作者开篇提到的“背影”体现了儿子对父亲的深深怀念之情;送别时的“背影”体现了父亲对儿子深切的爱;离别时的“背影”起到了深化中心的作用,表达儿子对父爱的理解;离别后的“背影”,抒发了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也体现出父爱的力量,是对主题的深化,也照应了开篇的“背影”。通过分析与讨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二、以作者和写作背景为阅读切入点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各具特色,这是因为每一个作者的写作风格是不同的,有的豪放洒脱,有的含蓄隽永,有的充满哲思,有的忧思沉郁……我们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关注作者的写作风格,关注作者的生活和社会背景。通过对作者及写作背景的理解,学生就会对作品有一个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如执教《桃花源记》这篇课文,就可以从作者的身世与写作背景切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旨。陶渊明,是东晋至南朝的田园派诗人,是一位隐逸诗人。作为一名田园派诗人,他对东晋王朝的统治极度不满,因为当时正值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像大山一样压在劳动人民的头上,百姓不堪残酷的剥削与压榨。在这样黑暗的社会背景下,作者塑造了一个如此美好的理想社会――桃花源,来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理想政治的神往与追求。让学生从作者与写作背景入手,就很容易挖掘出作者在作品中要表达的情感,桃花源虽然只是空想,但是寄予了作者与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不满。

三、以问题为阅读切入点

在很大程度上,初中学生的阅读是为了读故事情节,他们往往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很少有兴趣对阅读中的问题展开思考。其实一些优秀作品,都是经过精雕细琢而倍受人们喜爱。在阅读中遇到任何看似有矛盾的地方,都可以作为问题提出来,通过深入探究、解读,学生才会豁然开朗。例如在学习《藤野先生》一文时,教师引领学生思考:作为老师,藤野先生认真执教,精心批改学生的作业,关心学生的学业,这本是一个普通教师都应该做到的事情,为什么却能得到鲁迅先生如此的尊重?学生通过讨论与探究,对作者的思想感情及文本的意旨有了更深刻与全面的理解:藤野先生虽然做了每位普通教师都能做的事情,但是他是在当时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国际大背景下,公平地对待中国的留学生,抛弃了民族偏见,这是国际大视野、怀,是值得每个人崇敬的品质。

四、以文章线索为阅读切入点

文章的线索通常是打通全文各个关节的关键,抓住了线索就是抓住了文章的“纲”,以文章的线索为阅读的切入点,可以理清文脉,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线索的把握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小说以盼于勒、见于勒、躲于勒为线索,在阅读时以此为线索,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菲利普夫妇的感情变化的原因:因为听说于勒发了财,并承诺要对他们进行补偿,所以于勒成了全家的希望,所以他们盼于勒、赞于勒;当遇到于勒时,见到于勒落魄不堪的样子,他们期盼得到补偿的希望破灭了,他们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大落差;因为怕于勒连累自己、怕女婿知道实情,所以他们惟恐避之不及。通过阅读,学生很容易理解菲利普情感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是金钱,是金钱左右了他们的感情变化,学生在阅读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摸清了人物的心理波动。

总之,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准阅读切入点是提升阅读效率的关键。教师要精心挖掘教材,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兴趣点巧选阅读切入点,促使学生高效阅读,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篇2

[关键词]记忆规律;曲线积分;曲面积分

[中图分类号]O1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5 ― 0168 ― 02

1 引言

曲线与曲面积分是多元微积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续课程,如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微分几何有着重要的应用。历来是数学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是这部分内容也由于背景复杂,公式抽象、计算量大等原因,一直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造成这部分内容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主要结合学习理论中的记忆规律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

2 记忆与数学记忆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数学记忆是学生学习过的数学知识、技能、经验、思想观念在头脑中的反映,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积累知识、技能、经验、思想观念的功能表现。〔1〕记忆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记忆,知识就无法储存在学生的头脑之中,更无法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依据记忆形式可以把数学记忆分为:机械记忆、理解记忆、概括记忆。机械记忆是是指学生只能按照数学事实、数据、定理、概念、法则等所表现的形式进行记忆。比如很多学生只是在形式上记住了牛顿-莱布尼兹公式

,会用这个公式进行计算,但是并不一定理解这个公式所具有的来龙去脉以及几何背景。理解记忆是指根据学生对数学学习材料的理解,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进行记忆。其特征之一是能够用自己的语言、事例说明对有关数学事实的含义或关系。比如学生在学习完施密特正交化法之后,能够结合具体的三维向量,利用几何直观来解释这个定理。概括记忆是指学生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所学习的材料进行概括,对其一般模式的概括进行记忆。比如柯西不等式,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在欧式空间 中的形式为

上述这三种记忆是由高到低,紧密联系的。首先,所学知识对学生而言必须是有意义的。即抽象的数学知识所代表的具体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能与学生原有的认知建立一定的联系。其次,在理解所要记忆的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所学习的知识代表什么样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例如,在欧式空间教学中,要注重展示内积这个核心知识的几何背景,充分帮助学生从运算的角度理解内积的特点,揭示数学知识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只有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进行比较,概括为一般模式,才能上升为概括模式。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数学记忆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比如数学公式等,在数学学习中,陈述性记忆的内容可以用符号来表达,比如写出两个重要极限的公式。程序性记忆主要指如何解题,计算、证明、作图等,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比如说如何来算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计算不定积分等。

3.记忆规律下曲线和曲面积分学习困难分析

3.1 记忆分类视角下的分析

曲线积分包括第一型曲线积分和第二型曲线积分。曲面积分分为第一型曲面积分和第二型曲面积分。这四种积分有四种不同的表达形当学生初学每一种积分时,往往只是在形式上记住了这些积分的表达式。虽然教材上有这些公式的背景来源(几何和物理上的问题),教师在讲课时也会提到这些,但是数学分析课堂中更多的时间可能是应用在了公式的理论证明和相关的例习题的计算上。由注意规律可以摘掉,学生在课上的注意程度是有限的,很难做到整节课都全神贯注听老师讲课。再加之教学中往往将理论证明和形式计算作为重点,冲淡了各种积分实际背景的理解。学生在刚学完一种积分后,会按照相关的公式去进行计算。但这时候,基本上是处于机械记忆阶段,只是能够识记公式并利用公式计算。对于各种积分的背景以及区别认识的并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在4种线面积分学完之后,由于只是机械记忆,不能运用已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对各个公式进行概括,从而产生了混淆。

有些同学虽然能够识记各种曲线曲面积分公式,但是在利用公式做题时往往产生各种错误。对于这个困难可以从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来进行分析。对于公式的识记而言,往往属于陈述性记忆,但是如何利用公式进行各种积分运算,在运算中如何利用各种积分的技巧,则属于程序性记忆。曲线和曲面积分的求解过程往往伴随着复杂的计算,需要根据题意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果学生的程序性记忆不是很好的话,就不能够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从而对于题目无从下手或计算错误,从而造成学习上的困难。

3.2 遗忘规律视角下的分析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再现,或出现错误的再认和再现,称为遗忘〔2〕。遗忘的产生有两种原因,“消退说”和“干扰说”。在学习曲线和曲面积分时,由于课上容量大,理论证明较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往往对相关的知识认识的不深刻,加之大学生不像中学生,课下很少花时间去复习,很容易产生遗忘,这就是知识的“消退”。而曲线曲面积分的4个公式具有相似性,相关的题目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在学习的过程中,新旧知识相互之间容易造成干扰,导致学生无法分清楚这些公式以及计算的方法,这种遗忘就是由相关知识间的“干扰”造成的。

4.教学建议

结合上述分析,从记忆分类和遗忘规律两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

4.1 加强知识背景的教学

由于数学分析教科书上呈现的更多的是严谨的数学公式,对于知识的背景来源虽有所介绍,但是限于教科书篇幅的限制,往往不是很详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知识的背景介绍,对于知识的来龙去脉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讲解。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的数学公式虽然简洁抽象,但是背后却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比如二重积分是计算曲顶柱体的模型,曲线积分是计算曲线形构件质量的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建立的过程,正是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过程,这个建模过程讲清楚后,学生们就会明白为何不同的公式有不同的表达形式,明白不同公式背后所针对的实际背景。这样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才能够选择恰当的公式去解决问题。当学生能够理解到这种程度后,才能达到理解记忆。当学完四种积分之后,如果能够在和定积分一起,再一次去体会各种积分的本质是“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那么对于线面积分的理解就会上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达到概括记忆。在学完这些积分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上述积分进行总结,在习题课或复习课上,要总结各种积分的特点,揭示出这些积分的共同的特点。

4.2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及时复习

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知识可以知道,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这就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先快后慢。数学分析一般是一周三次课,往往是周一周三周五排课,那么每次课上,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之前所学的印象。另外要引导学生平时多复习。

4.3 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

曲线和曲面积分往往伴随着复杂的的计算过程。而对具体的计算的记忆属于程序性记忆。教师要选择典型的题目,重点演示,使学生清楚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记忆。同时课下多布置一些容易混淆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辨析,以加强学生对于各种积分的掌握。

总之,曲线和曲面积分虽然是教学的重难点,但是如果教师能够结合数学理论和学习理论进行分析,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 考 文 献〕

〔1〕孔凡哲,曾峥.数学学习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8.

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篇3

一、重视探究中问题环节的必要性

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教学七个环节首要环节就是提出问题. 探究教学过程就是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形成健全的个性.可见,问题是知识增长的起点,也是探究教学中的始发点与核心.

但实际中探究教学中问题环节的教学存在一系列值得商榷的问题,如提出问题的不恰当,由谁来提出问题,问题应该如何表述,问题应该如何处理,问题解答后给学生留下些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通盘考虑.鉴于此,笔者尝试性地建立了关于探究中问题环节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对问题教学环节形成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

二、问题评价环节的评价指标及等级量表

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ill-structured)、开放的(open-ended)、真实的.问题应该具有足够的复杂性,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而每部分又是很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实际(real-world)问题,从而能够在学习者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1]可见,教学中对问题环节的要求是多维度的.表1是根据探究教学中问题涉及到的若干环节而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表中对各项评价指标仅给出了优秀和不合格两种极端等级.事实上,许多情况是介于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的,不建议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给出非常确定的量化评价,因为教学中的评价不是简单的是与非的判断,更多的是一种价值判断、程度判断. 我们可以结合此评价量表,给出一种描述性的质性评价.如表1.

三、问题评价指标及指标评价等级解读

1.问题的背景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普遍认为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程序性知识是回答“怎么办”的问题.显然,程序性知识更具有创造性. 要使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就是要培养学生能根据具体的物理情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波利亚认为,一个好的问题首先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所谓现实的、有趣的就是问题要有其产生的背景.同时,背景材料中应该在与学生已有认知发生冲突的地方,利用现有的知识暂时不能解释的地方.所以,离开了具有认知冲突的现实的背景材料而提出问题,不利于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2.问题的发现与提出

现在教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少.学生提问意识淡薄,表现为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和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课题组的研究发现,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越来越低.调查结果显示:上课听讲遇到问题当场主动提问的学生中,小学生占13. 8%,初中生占5. 7%,高中生仅占2. 9%等.[2]这就是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现状.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巴巴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因此,课堂中应该提供更多的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而不是在分析背景材料的基础上由教师提出探究问题.

案例1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节课中,某执教老师先由牛顿第一定律提出:质量大的物体状态不易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施加力的作用.然后教师就提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取决于哪些物理量”这一问题,并分析指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快慢用加速度表示,与物体的受力和质量有关. 接下来教师呈现了F1赛车和普通家用轿车的参数,让学生感性地判断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这里的问题完全由教师提出,若将这里的教学次序作一些调整:先展示F1赛车和普通家用轿车的参数,由此让学生思考引起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哪些因素?再进一步探究其中相互关联的物理量有哪些?这些物理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应该如何?这比从牛顿第一定律开始切入课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问题的表述

(1)适切性

问题应该紧扣背景材料,形成于材料内容与已有认知的冲突之中,衍生于解决这些矛盾冲突的动机之中.背景材料与问题不能仅是两张皮,不能为提出一个问题而将无关的材料堆砌起来,或者设置的背景材料不能准确地反映需要解决的问题.

案例2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一节课中,某执教老师设置了一个矩形门状线圈,将线圈接在灵敏电流计上.如图1所示,当教师拎着包穿过线圈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然后就问“老师,能发电的原因是什么?”,接着教师并没有揭示该实验现象的原因,转而利用其他演示实验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这样的教学设计虽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该物理情境、物理问题及之后的教学过程之间缺乏紧密联系.若进一步演示产生感应电流是人的原因、包的原因或其他原因,进而揭开此处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就使该演示实验与问题及之后的教学过程变得更贴切.

(2)真实性

提出的问题要能反映学生基于材料研读基础上矛盾解决的迫切性.阅读完背景材料,学生处于口欲言而不能准确表达,似乎能理解却缺乏确凿的理论依据时,学生就能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存在一个真实的问题,解决了这一问题后就能豁然开朗.

案例3 “楞次定律”一节课中,某执教老师借助于如图2所示的线圈与灵敏电流计显示感应电流及其方向.但教师提出灵敏电流计在该实验中存在两个缺点:一是无法准确记录感应电流大小,二是无法将实验数据储存下来.于是教师将灵敏电流计改为DIS实验传感器来记录感应电流.

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篇4

建筑写生实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徒手快速表现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设计观、思维观。建筑速写与环艺设计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它既是审美的训练,也是对审美素养的培养。在作画的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观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建筑学生的表现形式以钢笔线条为主,要求能用概括肯定的线条交代清楚建筑结构构造、空间交错关系,能准确表现透视关系、比例尺度关系、肌理材料特征,以及建筑与环境的依从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考虑结合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关系去把握画面的处理。在实地写生过程中,学生通过徒手表现记录传统民居的同时,亦能更多地体会传统建筑文化、地域风俗的魅力,养成通过快速徒手表现收集素材的习惯。取材于生活,创造生活的设计观或许正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而在写生过程中,学生亦应将整体观贯彻始终。

整体观在建筑写生实践中的体现

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在考前只受过画静物的训练,且美术基础参差不齐,整体偏弱,而相对于一般的绘画而言,建筑速写又要求能表现比较复杂的透视关系和空间变化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即使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仍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原因是作画时整体观念的缺失。建筑写生在把握画面整体关系的同时,必须将局部与整体联系起来,只有注意局部变化才能更好地把握整体关系。(一)透视关系不同于一般绘画的是,建筑写生表现的对象大多空间变化较复杂,透视变化也相对比较复杂,对于初次接触建筑画的学生而言具有一定难度。本文不打算对常见的一点透视、二点透视、三点透视特点进行论述,将着重对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易忽略的透视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根据笔者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会对常见的透视现象进行分析,学生也能理解这些透视现象的特征,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学生往往忽视了局部变化与整体的联系。大多数学生能够把握好整体透视关系,却容易在局部透视变化上出错。这种现象说明学生在最初学习阶段对透视特征的理解还流于表面,只有通过实际练习,才能进一步加深对透视现象的理解。在写生实践过程中,学生容易忽略的透视错误主要体现在:1.视平线错位。作画时道路逐渐抬高,容易使视平线出现错位。如图1所示,一点透视构图为主时,透视消失线应向视平线上的消失点集中,但道路末端上翘,两侧房屋透视消失线却往不同水平线上的消失点集中,出现因视平线错位透视不正确的现象。再如图2,在一点透视构图中,整体透视关系正确,但局部人物配景透视关系不正确,画面前后人物视点位置出现高低变化,产生画面同时出现两条视平线的矛盾。2.透视线方向前后不一致。写生时不注意前后透视关系,容易出现类似错误。如图3,透视消失线2和透视消失线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交于视平线上不同点,出现透视消失线前后错位,导致透视矛盾。3.取景不当致透视失真。表现较大景、深场景时因取景范围不当而出现透视变形。例如图4虽有远景部分内容表现,具有一定景深效果,但透视消失线2角度过大,导致透视变形。4.细部透视不准而失真。这是大多数初学者容易出现的错误。图5整体透视关系准确,透视消失线1和透视消失线2往同一个消失点交汇,符合透视原理,但屋檐前后部分比例差别过大,局部形体结构产生透视矛盾。图6一点透视整体透视关系准确,但局部屋檐上翻,出现透视错误。(二)结构尺度关系建筑写生对象以传统民居为主,传统民居建筑大多为木结构,造型复杂,布局层次感强,能更好地锻炼学生严谨的造型能力。写生时应注意表现出建筑的结构美,同时应注意把握街道整体尺度关系,房屋与建筑局部的比例尺度关系,表现出符合传统民居建筑尺度的形式美。有的同学在写生时没有把握住传统民居建筑布局精致巧妙、尺度亲切宜居的特点,街道与房屋的整体比例尺度关系处理不当,或者局部构造比例尺度不协调。在写生实践过程中,学生大多能把握建筑主要形体转折变化关系,但容易忽视一些关键部位结构转折变化,如屋檐、门楣、梁拱等结构转折变化较复杂,画穿插较多的部位时容易出错。(三)构图关系同其它绘画门类一样,建筑速写也很注重对构图的处理。有三条构图原则至关重要:一是前景、中景与背景的组合;二是色调的变化;三是根据构图需要借取其他重要内容增添到画面中。在写生时对画面构图关系的处理首先应考虑好观察角度,取景范围,内容取舍上应注意比例适当,主次分明,具有画面视觉中心,突出主体部分,构图均衡;同时,应注意画面前景、中景、背景的层次处理,使画面的空间层次感更强;最后应进一步调整明暗调子的变化,使画面的趣味中心更加突出,层次感更强。构图的处理应在整个作画过程中去通盘考虑,不到最后一笔,很难说已经完成。只有考虑到构图的因素,才能使作品更加完整,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而要做到这点,必须具有整体思维观,把握好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处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学生对构图关系的处理不重视,个别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因忽视了对构图的考虑而使作品美中不足。在写生时学生容易出现的构图问题有构图过正,缺少景深层次变化,透视感不强,画面效果平淡;构图过空,留白过多,不考虑前景、中景、远景的搭配组合;构图过满,取景范围不当,画面表现内容不完整(如图7所示);构图失衡,画面内容取舍不当或整体色调关系处理不当,导致画面构图不平衡(如图8所示)(四)虚实关系对虚实关系的处理是所有造型艺术都需要考虑的要点。在建筑写生中对虚实关系的处理应包含:1.主次关系的处理。应考虑视觉中心与次要内容的关系,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的关系,主体建筑与背景的关系,只有有意识地突出趣味中心,主体建筑才能强化画面的虚实对比关系。如图9所示,画面右侧主体建筑部分面积较大,细节表现突出,而其余建筑及地面则表现得较简略,突出了视觉中心点,使画面的表现力得到加强。2.空间层次关系的处理。近实远虚,加强近景或中景的明暗调子变化或细节处理以突出近景或中景;利用深色调背景衬托突出画面主体部分,使画面色调对比加强,视觉中心点更加集中。图10虽然透视正确,构图得当,比例尺度关系准确,但整体画面细节处理过于平均,色调缺少节奏变化,这就使画面的表现力大打折扣。3.材料质感肌理的处理。这包括对砖瓦、石材、水体、植物等质感肌理变化处理,应通过不同材料的质感肌理变化,来增加画面的细节表现,强化画面的虚实对比关系,使画面的表现内容丰富,空间感更强。

结语

建筑写生课程对锻炼环艺设计专业学生的敏锐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用钢笔线条的表现形式快速作画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对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把握,一方面应体现在教与学的相辅相成中,教师应从学科课程设置体系去考虑如何组织教学,认清本门课在专业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应注意结合写生实践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观,让他们在作画时将局部处理与整体效果结合起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本门课的特点及要求,进而增强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篇5

不同家庭背景对子女获取高等教育机会、进入不同类型高校乃至毕业就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把握其在高等教育差异中的影响,从而为个人选择高等教育类型,政府制定合理的教育公共政策,探寻实现教育公平途径充分发挥效能。

【关键词】

资本;家庭背景;高等教育差异

按照美国著名学者马丁・特罗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划分理论,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大规模扩招以来,已经步入了由“精英教育”转化成“大众化教育”的历史性跨越发展阶段。而随着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不同家庭背景影响着学生承担大学学费能力不同,那么其子女的高等教育是否产生差异,存在哪些差异?是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及普及化的加快而有所缩小?为解答这些疑问,本文将从“高等教育机会”、“高校分布”以及“大学生就业”三个方面,对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间的高等教育差异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家庭背景是影响个人高等教育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1961年Duncan年提出的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以教育、收入与职业三维度测量家庭社会经济地位。1988年James Coleman将资本概念细分为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及社会资本。而Pierre Boudieu则进一步拓展至“文化资本”。

文中结合新经济社会学的家庭背景理论探讨高等教育机会差异问题。在新经济研究中,家庭背景不仅被分解为经济资本、社会资本等变量,家庭所拥有的文化资本对子女学习成绩和教育需求的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父母掌握的各种社会资源作为衡量家庭背景的重要指标,而反映家庭背景的指标主要有家庭收入、父母职业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

一、不同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

研究假设:父母的社会阶层或学历层次越高,子女的高考成绩也越高,从而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越大。为验证这一假设,文中选取300名2010年本科毕业生,参照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中十个阶层的分类编制问卷,以父母职业作为反映家庭背景主要指标,控制毕业生性别、民族、生源地,对父亲受教年限与被试高考成绩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由表知,父亲受教年限对毕业生高考成绩具有显著影响,父受教年限每增一年,其高考成绩原始组和标准组各提高2.2分和2.341分。由于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高考成绩不同,他们被录取到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就读的可能性也不一样。反过来说,录取分数线不一样,不同层次、类型高校录取的学生家庭背景也会不一样。

二、不同家庭背景在不同层次高校分布差异

人们对于低收入家庭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即不同家庭背景子女与进入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是否存在相关性?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呢?

根据不同家庭背景学生在不同高校中分布的问卷调查,城市学生在重点大学比例呈上升趋势。不困难学生在重点大学的比例趋于上升,而非常困难学生的比例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分析得知,低收入家庭学生在重点大学所占比例近年一路下滑,而高收入家庭比例则不断攀升。此项调查与杨东平的研究相对比,表面上似乎支持。然而进一步分析,由于调查的不同学生群体在各年中的比例不同,因此表面的较大下滑无法反映出实质。

而家庭背景子女与就读大学层次二者存在一定相关,家庭条件好的子女在重点大学比例更高一些;但相关程度较弱,家庭收入作为影响最大变量,12%相关,重点大学学生比例随着家庭收入降低而降低。整体看,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在高校分布中仍有差异,比例失衡,低收入家庭子女总体增加,但比例走低,尤重点大学。究其原因主要有高等教育政策和招生制度、不同家庭背景子女义务教育的城乡差异以及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高等教育的阶层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三、家庭背景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变得越来越受社会关注。为反映毕业生毕业时的状况,有学者如文东茅博士采用父亲职业升学率”“升学率”、“落实率”、“就业者起薪”变量进行分析。父亲职业不同,毕业生的落实率和升学率都有很大差异。如父亲的社会阶层越高,毕业生的平均起薪也越高,以父亲学历层次作为反映家庭背景的指标进行分析也可发现类似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控制学历、高考年份、高考成绩、性别、民族、就业地等因素情况下,父亲受教年限对毕业生起薪仍然有重要影响。

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部分“社会资本”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正影响,尤其质量因素对就业概率影响比数量因素大,但大量社会资本因素对就业没有显著正影响。同时,家庭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大学生自身社会资本的积累似乎更重要。由于调查注重了不同地域、不同级别、不同生源特点,因此能较客观地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状况。

总之,不同家庭背景毕业生受高等教育后的就业结果也存在差异。部分“社会资本”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尤其是质量因素对就业概率的影响比数量因素大。名牌高校作为“最稀缺”的高教资源,使不同家庭背景子女面临不同选择,这也引起了社会更多地关注与思考。而高等教育种种差异性的客观现实,我们无法彻除它,只有采取各种措施来努力缩小差异,如坚持高等教育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缩小收入差距等,进而改善国民素质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社会公平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史瑞杰.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高等教育法章的效率与公平问题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9.

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篇6

一、追踪溯源,阐释美术与音乐密切的“互通”关系

1.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美术、音乐艺术形态具有原本混合性

在人类最初诞生时期,艺术的范畴是所有形式艺术之和,各种艺术互融共通,浑然一体。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艺术自身的发展,原来融合在一起的艺术逐渐分化,并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前苏联着名美学家莫?卡冈在《艺术形态学》中就明确指出原始文化所具有的混合性和体裁、种类、样式结构的不确定性。德国着名美学家玛克斯?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亚当?史密斯认为舞蹈标志着艺术的起点,尤其是集体舞蹈须有节奏,所以在舞蹈之中和舞蹈之处也许先是音乐,接着便是诗歌得到了发展,而舞蹈的模仿力也许被转移到那种在材料上幻想出造型形状和轮廓画的运动上去,绘画也就随之产生。”

在中国,古老的皮影戏就综合了戏剧、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文学等多门艺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艺术风景。再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把第六交响曲冠名为《田园》,在第一乐章上标上了“到达乡村的愉觉、溪畔小景。”很明显,大师在这里试图使乐曲的表现性具有客观描绘的功能。正如大师自己所言:“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并顺着那个轮廓前行。”更直接的例子还有:19世纪60年代俄国“五人强力集团”代表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为纪念他的朋友———画家哈特曼,从哈特曼大约400幅画中挑出10幅,分别谱写成钢琴曲,并以画作的名字命名。如《古堡》、《牛车》、《雏鸡之舞》、《基辅城门》……作曲家栩栩如生的音乐幻想,将画面的故事复活起来,成为闻名世界的标题音乐。这些现象暗含着艺术创作的历史发展本源是融合和交互的。

2.从艺术类型学的角度看,美术、音乐艺术形式具有内在融通性

西文符号学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苏珊?朗格在《艺术问题》中,提出一个空前的命题:每门艺术都是由它创造出来的基本幻象来规定的,而不是由它所使用的材料和技巧来规定的。从而对传统分类当中的材料为分类标准的学说提出了挑战。继而,苏珊?朗格以他的研究方式,通过分析不同门类的艺术都创造了什么,各自涉及的范围和使用的材料是什么等等,认为“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材料,如乐音之于音乐、彩色之于绘画等等,但是,除此之外,再很难在纵深层面找到带有实质性不同的区别。”

可以理解,当我们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会不难发现各类艺术实际上是类似的,有着密切的联系。哲学家黑格尔在《美学》中就曾明确告诉我们:“音乐与绘画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例如我们在欣赏画面的色彩、线条和构图中可以感到音乐旋律、节奏及曲式的流动,从音乐的音响中也能联想和想象到多姿多彩的“画面”。难怪北大赵鑫珊教授在谈到莫扎特的《E大调钢琴三重奏》时说:“乐曲所带来的浓郁的田园气息可以使人联想起英国水彩画画家温特的作品《歇息在旅店外的旅客》和《山雨欲来的收割场面》,同时还能感受到古诗‘孤村树色昏残雨,远寺钟声带夕阳’的境界。”由此,我们发现音乐与美术间竟然有着不可回避的互通性、融合性。而艺术深层的“心理结构图式”正是形成音乐与美术互通性、融合性的基本因素,亦即我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境”。

清末民初学者王国维曾说,“文学之所以感人,意与境二者而已”。意与境,即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人生际遇的高度融合。此外,刘登明在《被放逐的书法文化精神》撰文中指出:“真正的艺术家总是有着丰富的心理能量需要宣泄。他们苦苦追寻的只不过是一种最恰当的形式。音乐也好,水墨也罢,只不过是艺术本体的载体。”“意境理论”、“能量宣泄观点”架起了各艺术门类之间的桥梁,在一瞬间真正地让人们忽略了艺术表象上的差异,而在“意味上”上达到了一致。

3.从艺术心理学的角度看,美术、音乐艺术通感具有视听联觉性

德国美学家费歇尔从“感官”联觉的角度分析指出:“人的各个感官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个感官的分枝,多少能相互代替,一个感官响了,另一个感官作为回应、作为和声、作为看不见的象征,也就是共鸣。”“乐由心生”,音乐是人内心情感的抒发,音乐以多元的声调、节奏、旋律组成心灵的乐章,将人的真情化作潺潺的流水倾泻而出,是无形而有声的心灵之索。绘画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硬软坚柔、光滑滞涩、清晰含混来展现内心情感的理想形象,在线条中融入人物的情感,往往显现出动静相宜,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是有形而无声的心灵之线。可见音乐与绘画有着心理动力学上的相似性。

相异且相通、异质而同构,这就是绘画的气韵与音乐的音响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想象的、派生的感觉是绘画时间和音乐空间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我们的审美活动中,只有将有形与无形相融,实感与幻像相合,有声与无声相系,虚实相生,不即不离,相得益彰,方能心领神会,品尝出“味在酸咸之外”。当我们聆听美妙动人的乐曲,有时眼前呈现出一种“春花秋月,浮云流水”的生动景象;观赏气韵生动的画作,也会感受到“寂寞无声而耳听常满”的超凡意境。这种超越形迹的审美效应正是艺术通感的表现。因此,许多抽象派画家都力图将音乐注入画面。康定斯基始终把绘画看成是一种能唤起听觉的“内在音响”,他经常从听觉角度来体会绘画的色彩。“黄……音响看像吹得越来越高的喇叭或大鼓声”、“蓝……类似乐器笛、大风琴、大提琴”、“紫色……英国号、木制乐器”等等。立体派大师毕加索更直截了当地说:“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蕴藏着独特的音乐感。”以上从文化的层面探析表明“音乐与美术有着密切的亲族关系”,为美术课堂与背景音乐的有效共鸣提供了诸多启示和可行性依托。

二、唤起美术课堂与背景音乐的有效“共鸣”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理念以及“综合?探索”领域的设置,为音美综合提供了宽广的平台。魏宏森、曾国屏在《系统论一系统科学哲学 》一书中关于系统的开放性原理指出:系统具有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性质和功能,系统向环境开放是系统得以向上发展的前提。这在理论层面上又为美术课堂融入背景音乐可以优化美术教学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从振动学“共鸣”的原理也得到启示,发声学专家甄立夫在《科学练声》中指出,“当两个物体共振或共鸣时,其振幅是叠加的,因此,两个物体共鸣的声音更加响亮丰富。”由此可见,当背景音乐融入美术课堂教学达到“共鸣”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乐学热情,增强对艺术的多维感悟,提高创作效率。音乐带来的好处是成倍的。

如果美术课堂里有美妙的音乐缓缓溢出,犹如枯石间的一股清泉,幽林中的一缕阳光,艺术将以双重的力量润泽肺腑、感召心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怎样以美术为中心,将背景音乐自然、生动、有趣地渗透到美术鉴赏、表现和创作的各个环节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呢?笔者根据多年的调研及平常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观点:

1.让美术教学目标与背景音乐产生“共鸣”

运用背景音乐不是目的,而仅仅是一种手段。《美术课程标准》也曾提到,美术课不能脱离美术的特点。因此,教师在选择乐曲上要精心巧妙,应紧扣美术教学的目的、要求。然而,在平常的教研活动中,经常发现课堂中背景音乐背离美术教学目的、要求的现象。例如:《春天的足迹》公开课上,学生开始想象画了。教师随意打开了音乐,“伤离别,离别虽然在眼前,说再见,再见不会太遥远……”张学友的《祝福》那忧伤、凄婉、孤独、迷茫的旋律弥漫在整个教室。此曲为成人表达缠绵情感的爱情歌曲,曲调低沉,与主题目标要求南辕北辙,明显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在心理上,也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如果播放一些含蓄、抒情、优美描写春景的音乐,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曲》、古筝曲《春涧流泉》、儿童曲《小燕子》、《小雨沙沙》、《滴哩滴哩》等,或用班得瑞表现自然风光如高山抒怀、似流水传情的轻音乐,肯定比较得体,效果也更好。

2.让美术教学课型、内容与背景音乐产生“共鸣”

异彩纷呈的音乐风格和形式为美术课堂选编音乐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教学中,选编音乐应避免盲目随从,做到音乐与美术在内容上的和谐统一,交相辉映。针对不同的课型,我们可以选编不同的音乐,例如:

(1)临摹。背景音乐宜轻松、舒缓,可播放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所作的风格迥异的《小夜曲》以及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选段等。时下正流行的班德瑞音乐,如《巴格达的星星》;还有如动画片《天空之城》的主题曲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2)写生。背景音乐应让学生感到好像置身于郊外田野上、溪水边、林子里,沐浴着春风,悠然自得,挥毫抒怀。此时可播放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月光奏鸣曲》、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德彪西的《月光》或中国古琴曲《石上清泉》及二胡曲《空山鸟语》等师法自然、描写自然风光的名曲。如今电子音乐也十分普及,在聆听传统音乐之余,也可以换换“口味”,接纳一些电子音乐,像雅典人雅尼的《夜莺》令人赞不绝口,可以为野外写生营造出浓浓的画境。

(3)手工。包括泥塑、剪纸、折纸、粘贴、撕纸等。像折纸、粘贴可伴随欢快的乐曲,可以选择一些进行曲,如《土耳其进行曲》等,还可以选择一些舞曲,在巴赫的众多《小步舞曲》中可依据课题进行挑选。像泥塑、剪纸、撕纸因制作特点较细致,又有民间特色,可选放节奏舒缓、旋律抒情的中国音乐,如二胡曲《良宵》、《二泉映月》等。

(4)想象创造画。背景音乐应空旷舒展,使学生的思路犹如草原的骏马任意驰骋,毫无阻挡;有时又如山涧泉水,虽缓慢但从容地流向远方,连绵不绝。此类音乐有笛子曲《牧民新歌》、二胡曲《赛马》、古筝曲《高山流水》等中国民乐以及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梦幻曲》等外国名曲。作为想象创造画的背景音乐,不可过于死板,拘泥于那些老调子,需要的是一种朝气,马克西姆演奏的如《蜂鸟》之类的变奏曲应该比较适合。

(5)欣赏课。选编音乐应紧扣主题,但须注意音量控制,以不干扰教师的讲解、学生能舒心为准。油画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描绘辽阔的伏尔加河边,一群苦难的纤夫们艰苦劳动的情景。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欣赏这幅油画作品时,选择了一首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作为背景音乐。乐曲徐缓、忧郁、深沉,那一再重复的劳动号子,形象地再现了纤夫们拖着沉重的货船,迈着艰难的步伐由远及近,复又远去……年复一年的悲壮情景。课堂上美术内容与音乐形象相得益彰,使学生获得深刻的审美体验,并深切感悟艺术作品的内涵。又如高一《如诗如画如歌———山水温州》欣赏课展示上,程老师借助课件[如图1、2],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根据画面意境选配背景音乐,通过比较的方法找寻即融入又渲染画面意境的音乐,学生在优美的遐想中得到心灵陶冶。另外,还可根据中西绘画的区别,在选编背景音乐时应有所区别,如国画选中国乐曲,水彩画、油画等选外国名曲,使之符合地域文化的一致性。

3.让学生身心水平与背景音乐产生“共鸣”

咏叹调、交响乐等高水准的音乐,固然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由于学生没有相应的欣赏水平,以至音乐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倒不如放一些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北京的金山上》、《四季歌》,轻音乐《小夜曲》,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等中外音乐,让学生在亲切、明快的乐声中进入温馨的课堂情境。

4.让美术课堂节奏与背景音乐产生“共鸣”

一堂好课始终是有节奏起伏的。高潮迭起是一堂好课的标志之一。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上来看,学生的注意持久性差,大脑容易疲劳。音乐心理治疗的瑞典学派创始人庞德维奇仔细研究了心理共鸣理论,指出音乐通过音响的和声系统反映了某些原始形式的精神生活,和缓而平稳的音乐使人安慰,而宏亮、欢快的音乐则使人激动、振奋。因此,课堂中巧妙地运用音乐来调节,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加强课堂的节奏,促进课堂高潮的形成,同时能消除学生大脑的疲劳,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如在一次八年级《面具设计》的公开课上,课堂即将进入尾声,老师让一部分同学戴上自己制作的面具进行展示,其它同学围在旁边当观众。戴着孙悟空面具的同学站在前头,大家和着歌曲《一个和尚三个徒弟》尽情地展示、表演,周围的“观众”不住地鼓掌、喝彩,大家沉浸在欢快喜悦的气氛之中。此时,同学们不仅展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地领悟了面具的涵义及作用。通过音乐的催化,整节课再一次被推向了高潮。

行文中所阐述的背景音乐选编种种方法,只是笔者一孔之见,不应成为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也不能机械地让每一堂课都融入背景音乐,因为师生的的个性是多样差异的,各地的教学环境及每节课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同时教学也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劳动。画家石涛在《画语录?变化章》中写道:“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乃为至法”。教育家查有梁先生在《教育建模》中也强调:“教育有模,但无定模”。基于此,笔者认为,教育者加强自身音乐修养、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才是关键所在。当不同风格、不同时期、不同 地域的音乐了然于胸,内化为才能、智慧之时,美术课堂背景音乐的精心选编定会浑然天成,信手可得。

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篇7

关键词:情境创设 秘书学教学 应用

现代学科的发展,呈现出既分支化又综合化、整体化的趋势,各相关学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比如,秘书学研究从大量的秘书工作的实际职能中抽象出“辅助领导,综合服务”的普遍规律,再由此出发,演绎为对各项秘书工作的个别要求。

一、情境创设教学法的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课程情境在本质上是学习情境,是为学习者创设的有利于学习者学习的环境,因此课程创设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将人的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置于核心地位,为此我们必须要做到:情境应能够支撑学习者的思维和行动;创设情境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而不是由教师已有的经验所决定;学习应该由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而不是由教师完成传输;学习的“脚手架”应该是为学习者搭建而不是为教师自己准备的。

2.专业性原则

情境学习理论是普遍性的学习理论,无论是基于社会学的,还是基于心理学的,所提出的隐喻和方法都是比较原则性的。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差异性和课程类型的复杂性,使得情境学习理论的具体运用和理解具有复杂性。对不同的专业采取的不同的情景策略和方法是必要的——至少对于“学徒制”情境中工作情景的物理表达是不相同的。例如,对于工程技术类专业,情境认知的策略更为明显,而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共同体策略则更为重要,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情境则更应该关注个性。

3.统一性原则

情境创设必须坚持情境与学习内容的统一性。教师为课程学习所设计的情境必须服务于学习内容,任何与学习内容无关的情境以及画蛇添足的情境都是没有意义的。课程情境只是为学习者情境学习所创设,情境的创设对知识建构和知识迁移必须是有利、有效和有益的。

4.真实性原则

真实的环境是情境学习所必需的,只有在真实环境中所构建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知识,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真实的职业、工程技术背景对于学习者理解技术知识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还要尽力避免由于所谓的真实所导致的把学习者引入另一种“歧途”,那就是所谓现实性的“真实”往往并不是我们学习者所要追求的真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真实”并不是真实的复制品。

二、情境创设在大学《秘书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整合是基于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一种课程模式。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它将带来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的变革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关系的变革。不仅仅表现为策略或内容上的交叉、渗透、组合、综合,更重要的是它们所表达的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效的整合可以建构一种理想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教学资源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快速灵活的信息获取、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打破地区局限的协作交流以及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最终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更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全新学习方式。

案例就是那些成为经验的实例,案例包括成员、事件、背景、起因与结果。案例作为学习的导引,能够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能够有效展开知识,在案例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由案例进行推理,形成属于自己的经验,并实现知识的建构。对于文化核心课程来说,不是仅仅展示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引出文化思考,文化思考必须借助社会文化情境来催生,没有文化情境支持的文化课程常常被批评为说教。案例学习要求学习者走进案例,成为案例中的角色,而不是案例的旁观者,但是学习者又必须走出案例,即形成自己的经验和经验库。

例如,高职高专秘书专业在课程结构上,可组成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相关学科课程和行业背景知识课程五个课程模块。课程的整合可以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方式,即由知识技能点组成知识技能线,由知识技能线结构为知识技能面,由知识技能面组合为知识技能体。其中具有突出作用的是知识技能线。高职高专秘书专业的主要知识技能线有:文化基础与素养线(相关课程有大学语文、艺术鉴赏、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秘书实务线(相关课程有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与实训、文书与档案管理、速录与速记)、写作传播线(相关课程有现代汉语、基础写作、应用写作、公文制作、企业报刊编辑)、语言交际线(相关课程有演讲与口才、交际礼仪、中外文化与民俗、英语、秘书英语口语)、管理线(管理心理学、管理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办公自动化线(相关课程有指法训练、计算机应用基础、办公软件及应用、网络技术及应用、办公设备应用及维护)、行业背景知识线(相关课程为某行业基本知识,生产、运作基本过程的概论性课程)、辅修与选修线(相关辅修专业如企业管理、人物形象设计、商务英语等,相关选修课程有基础会计、企业文化、市场营销学等)。围绕知识技能线,要切实组织好技能训练。可广泛运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以企事业和行政机关为背景,对学生进行单项或综合能力训练,。同时,由于高职高专教育学制较短,为切实加强商务秘书专业学生技能培养,还应十分重视教学计划之外的隐性课程的开发。

三、结论

高等院校是最能感受到来自基于心理学情境理论和基于社会学情境理论的两种情境学习途径所带来的操作性和普适性问题。本文通过探讨情境创设在《秘书学》教学中的应用,期望能够对秘书学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柳杨. 情境认知视域下基础写作教学情境创设探究[J]. 语文建设,2012,20:5-7.

[2]华强. 创设有效情境 实施有效教学——科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对策[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5:76+46.

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篇8

关键词: 中西电影 跨文化交际教学 电影 冰山理论 对比

一、前言

目前,跨文化交际在现实生活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是外语学习的本质要求,还是时代的需要。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群体接触时,很容易受到文化冲击而产生交际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掌握对方的文化常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然而,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得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其浮于表面的现象而难以触及其本质,这就是我们时常提起的“冰山理论”:表面现象是“八分之一”,而情感、思想及文化底蕴是“八分之七”。电影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电影的取材和场景都来源于生活。优秀的原声影片是承载着各种文化现象的载体,除了有地道的口语表达,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对源语国家社会、生活、宗教及文化最直观、最生动的表现。英语原声电影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获取文化知识,学生在“半真实”的环境中能真实地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二、利用冰山理论对比电影《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冰山理论简介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文学作品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八分之一),水下的部分(八分之七)则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在文化中,水面的“八分之一”主要指表面呈现的东西,包括人、事物及行为等;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指隐藏于文化内部的因素,包括观念、习俗等。“冰山理论”有两层含义:其一指简约的艺术。即略去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其二,小说家马原认为“冰山理论”的更内在的质素可以概括为“经验省略”。他认为海明威提倡的省略与传统的留空白理论不能混为一谈。

(二)《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异同

电影《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分别拍摄于1939年和1946年,基本属于同一时期的电影。鉴于此原因,两部电影从历史背景、拍摄方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有很大的可比性。

1.从历史背景而言,两部电影都是讲述的战争故事。《乱世佳人》讲述的是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女性传奇故事,其中既包含黑奴解放运动的因子,又囊括美国由北向南蔓延的新兴资本主义运动;《一江春水向东流》描述的是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历史抗战故事,侧重点在于突出人物的悲剧命运。

2.从电影的拍摄方法而言,两部电影都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一,两部电影都是根据时间线索来进行拍摄的,即对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都遵循战前―战争中―战后;二,两部电影都明显使用了对比的方法拍摄电影。例如,《乱世佳人》展示了很多幅塔拉庄园和十二橡树庄园在战前和战后截然不同的场景;而《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有很多的类似对比场景,最明显的是在王丽珍继张忠良抵达上海后,在何文艳的住所举行的宴会上,与宴会上风光无限的张忠良相比,在何公馆当女仆的素芬则显得贫穷落魄,只能厚着脸皮向厨师讨要剩饭剩菜给家里挨饿的婆婆和孩子吃,这时窗内的繁华奢靡和窗外寻找孩子抗生的素芬形成鲜明对比,真正符合了“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唱词。

3.两部电影都沿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戏剧表现形式。《乱世佳人》采用传统的戏剧式结构和线性叙事方式,以女主人公斯佳丽和几任丈夫之间的感情纠葛为明线,以新兴资本主义和南方旧贵族的斗争为暗线,阐述了一个生动的战争浪漫故事,折射出了以“from rages to riches”为中心的美国梦和美国国民精神;《一江春水向东流》采用中国戏剧的传统叙事方式,用字幕清楚地交待出人物、事件和场景,并按顺叙的方式逐一铺开情节发展,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极少跳跃。正如导演蔡楚生所说:“我们中国人的艺术有我们自己的风格和习惯,我国的小说、诗歌在事件介绍、人物出场、情节处理方面都简洁而明了的,都是有因有果、层次分明、线索井然的;写诗作文,有所谓‘起、承、转、合’,节奏十分清晰明朗。我们的广大观众,不喜欢看如同某些外国作品那样跳跃很厉害,故弄玄虚的东西。”

(三)以冰山理论为基石来看两部影片的文化因素

作为影视文化,影片中的人物属于浮现于表面的“八分之一”中的文化因子,同时通过人物的生活经历、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等来体现隐藏的“八分之七”。女主角素芬和斯佳丽都经历过战乱中与亲人的生离死别,都在战乱的缝隙中艰难地求生,都有坚强的一面。但斯佳丽叛逆坚韧,有时甚至有些不近人情;而素芬集中国传统女人的美德于一身,是一个难得的孝媳慈母。不同的外部表现必然有其内部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深层次的原因。首先,美国的个人主义根深蒂固,它深深影响了斯佳丽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事业观。这也是斯佳丽可以不顾他人眼光肆无忌惮地爱恋艾希里、勇敢地成长为新兴资本主义中一员的原因;其次,美国当时正处于南方农奴经济与北方新兴资本主义交战时期,新兴资本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决定了斯佳丽这个人物的个性塑造,这符合美国式英雄的成长经历;最后,《乱世佳人》也通过斯佳丽从战后不名一文到家财万贯的经历,展示了美国梦的精髓――“from rags to riches”和美国人所崇尚的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和个人成就等。而成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素芬则深受儒家文化熏陶,遵循孝、悌、忠、恕、礼等,将家庭置于生活的中心位置,以致于在得知丈夫叛国叛家后,愤而投江自杀;《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部将个人命运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的东方家国故事,其悲惨的结局反映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的反抗精神。

三、利用电影对比欣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电影主要从听、说两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从语言的运用场景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利用电影欣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通过欣赏各自题材的电影,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运用能力,让学生流畅自如地使用英语,有效避免交际失误。

以《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为例。首先,教师在课前应先安排学生分别查阅这两部电影的大致内容、拍摄背景、主要人物等,以加强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了解,查阅资料时既能掌握一部分词汇,也能加深对历史背景的认识,一举两得。

其次,在学生充分了解影片背景的情况下,使用中英文双字幕放映。教师应在出现重点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地方作适当的停顿和讲解,加深学生对该词汇用法的了解。例如,在《乱世佳人》结尾部分,瑞德在离开斯佳丽时,两人进行的经典对白(“R”指瑞德,“S”指斯佳丽)

R:“Frankly,my dear.I don’t give a damn.”

S:“I can’t let him go,I can’t!There must be some way to bring him back!I can’t think about it right now,I will go crazy if I do!I will think about it tomorrow!”

瑞德对斯佳丽说的话中,“not give a damn”是一种口语用法,意为“毫(或满)不在乎,根本不管那一套,漠不关心”。教师可以事先只给出英文词组,让学生根据当时的交际场景猜想这个词组的意思;然后进行讲解,并进一步使用例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组的运用。例句:Dorothy Parker wrote:I shall stay the way I am Because I do not give a damn.(多罗茜・帕克这样写:我要做我自己,因为我不在乎。)

从电影中的交际场景和例句的使用语气可以发现,人们在使用这个词组时,一般是一种凛然、无畏的感觉。

斯佳丽的台词中有一句是“I will think about it tomorrow!”。从当时的交际场景看,斯佳丽说出这句话时并没有因为瑞德的决然离去而放弃他,她是勇敢的、坚强的。从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国式英雄的内涵及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至此,我们对比《乱世佳人》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女主人公最后的结局可以发现:她们同样被爱人抛弃,一个决定去勇敢面对和争取,一个却饮恨自尽。这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英雄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冲突、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冲突等。在这样的对比中,学生既能丰富英语词汇,提高英语水平,又能通过掌握文化而大大提高交际能力。

电影观看后的课堂讨论环节也至关重要,此时教师应当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只是充当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写的影评和观后感拿出来讨论,也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英语知识主动构建影片中英语使用的交际意义,并通过中英文电影的文化对比,挖掘其深入的文化内涵,将其运用与跨文化交际中,以文化促交际,从深层次消除交际障碍。

五、结语

中西电影同中有异,既表现人类文化共性的一面,显示出人类共同关注的生存、命运等主题;又展示人类文化差异的一面,产生世界上多姿多彩的文化。因此,通过观看原声电影,在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进步的同时,也可以在一种“半真实”的环境里加深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以促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璐.试论原声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 [J].民族论坛,2010,(8):60-61.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3.

[3]刘燕茹.浅谈原声电影与大学英语教学[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7):141.

[4]赵晓晓.从《白象似的群山》看海明威的“冰山理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0(4):37-38.

上一篇:高层建筑的现状范文 下一篇: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