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06 17:15:24

高层建筑的现状

高层建筑的现状篇1

关键词:建筑业;施工技术;发展现状;合理化建议

前言:决定建筑物质量的核心要素就是建筑施工技术,同时,建筑施工技术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人类在建筑领域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将与其他领域的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跨领域,跨行业的建筑施工技术将是一项全新的综合性技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的新时期也具有新的特点。以传统的施工基础为基础,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充分发挥各领域技术的特点和作用,将成为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然而,在现阶段,我国的基础性施工技术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地方,制约和影响着我国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新疆地区建筑施工技术现状

(一)混凝土浇注技术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混凝土浇注技术都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该技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日趋成熟,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一定的保障性措施,来确保浇注的质量。混凝土在浇注前的试配是浇注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浇注时还要注意斜面的推进,振捣也要分层,设置专业的人员对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度进行测量,并做好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以免因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过大,导致开裂现象的出现[1]。

(二)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的施工技术的应用在现代新疆高层建筑施工中也是非常普遍的。氧气压力焊接技术主要应用于细钢筋的连接上。氧气压力焊接作业时,风速不能超过5.4米/秒,如果作业时风速超过这个范围,就必须采取适当的挡风措施。还有,如果焊接作业时气温较低,应保证气源设备的温度,以免影响到正常的焊接工作。另外,钢筋施工技术中的机械连接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较广,机械连接技术尤其自身的优势,在钢筋的连接过程中不受化学成分和可焊性等因素的影响,并且操作简便,安全,稳定。在进行直螺纹连接时,机械连接技术能够很好地确保木材强度高于接头强度。在具体的直螺纹连接时,要将连接套装在需要连接的钢筋接头上,并拧到与其进行连接的钢筋的位置,注意,不能使套筒外露的丝扣超过一个完整扣。

(三)模板技术

新疆高层建筑施工中,多采用木模模板支架结构,这种模板技术是现阶段使用范围最广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然而,这种模板技术只能用于传统建筑结构施工中,在高层建筑结构日益翻新的情况下,为了适应现代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的客观要求。现在新疆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的多层模板施工技术,这种模板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板面较为平整,具有较强的抗低温能力,利于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作业。第二,木模的拆装都十分简便,能够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第三,适用于高层建筑的顶模,墙模以及变曲平面模板等。

(四)陶粒砌体技术

在新疆高层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陶粒砌体技术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陶粒砌体技术施工中,不能与其他块材混砌,同时,砂浆的饱满度,垂直灰缝以及水平都不能低于八十度。陶粒砌块的特点是重量轻,陶粒的特殊结构发泡性、耐高温性能、保温性能好,陶粒砌块的保温节能效果可以达到节能的50%以上,随着国家整体政策的不断改进环保新型节能的概念是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家大力提倡环保节能,这就需要我们在高层建筑结构方面采取更先进的技术来提高节能效果。

(五)建筑防水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防水工程所受关注度的日益升高,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也将目光转移到了新技术与新材料的应用方面。就现阶段而言,SBS防水材料等高层建筑防水产品虽然在新疆高层建筑市场中仍然占有较高的比例,但随着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等新材料产量的逐年增加以及国家对高层建筑防水工程中使用新材料鼓励政策的逐步落实,以SBS防水材料为主的高层建筑防水类用品的市场受到了较大冲击。高层建筑的防水技术关系到高层建筑后期的使用,如果防水技术不到位,将会给居住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我国近几年来在高层建筑防水材料的加工和制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往的防水材料,如SBS防水卷材,主要用于屋面防水。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配合明火,对材料进行加热,以实现材料与建筑墙体的有效粘连。对于室内防水,主要采用SBC120防水卷材,起到防水防渗的效果。而现在的防水材料已经实现了冷作业的施工方式,这是由于高分子化学材料广泛应用,使高层建筑防水施工技术在本质上有了提高。外面和屋面是现代高层建筑防水施工的主要区域,而在这些区域内,节点特别多,这就要求防水技术在施工时要遵循综合性的原则,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造成漏水的细微之处。[2]

二、建筑业信息化管理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各行各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同等的。建筑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势必要加强企业本身的管理技术的信息化水平。对于新疆建筑企业来说,要实现施工管理的信息化,首先就要完成办公自动化的改造工程,办公自动化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够进一步实现建筑企业内部的规范化管理,在建筑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浓郁的工作氛围。其次,还要运用科学的手段,提高建筑企业员工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这就要从认识信息化管理入手,切身体会信息化管理给工作和生产带来的积极影响,从而使建筑企业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奠定群众基础。建筑企业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工程项目的信息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企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以工程项目作为建筑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突破口,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运用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对施工技术和建筑质量进行实时的把关,从而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使企业能够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新疆建筑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环保技术

新疆的建筑企业大部分采用的是传统的施工技术,传统的施工技术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传统的施工技术在今天以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的社会环境下,难以满足人们对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愿望。传统建筑业属于高能耗,重污染的行业,不光是在新疆,全国各地的情况都一样,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建筑行业始终以经济效益为自身的发展目标,从未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列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中,使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多年的破坏,严重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在建筑业未来发展中,必然要将环保技术引入到施工技术中,在施工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手段,降低对资源的使用以及废物的排放。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使环保技术和经济效益实现有机结合[3]。

(二)质量控制技术

对于现代建筑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质量检测指标,工序检测,项目划分,事故登记,质量缺陷和质量验收等。工程质量是人居环境安全的基本保障,虽然近年来新疆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已经与国内整体水平拉近了距离,但在个别方面还存在严重的不足。在今后的工程管理中,还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划分质量控制的模块,遵循ISO9001标准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验收,提高建筑企业整体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平,从而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结论: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以传统的施工技术为主,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新疆建筑企业在新型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也存在着不足,建筑企业要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实行施工技术的改造,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和效率。以环保技术为核心的新型施工技术必将成为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候俊,盛锋坡.简述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致富向导,2012,08:217.

[2]王国高.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业家,2012,20:59.

高层建筑的现状篇2

关键词:基础工程 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引言:近几年来,我国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发展蓬勃,一座座高层大厦拔地而起,但随之出现的基础工程技术问题也层出不穷。因为我国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发展较晚,基础工程的技术理论和经验比较欠缺,因此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只能在探索中前进。这几年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高层建筑基础工程重大事故在国内时有发生,对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我国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现状

我国基础工程技术对土的工程性质及测试技术还不够成熟,地基处理的新技术发展缓慢,基坑支护技术还不够完善,还没有规范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深基坑支护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土质参数的选择、侧压分布的假定及支护结构分析模式的选择。对于深基坑地基稳定性的计算目前主要是地表沉积的预测。分析方法常用极限动力梯度法,传统的承载力分析法,terzghi法,滑动分析法,管涌分析,覆土压力与孔隙水平法进行坑底隆起。由于90年代我国已开始大量兴建高层建筑,桩基多采用钻孔灌注桩或人工大直径挖孔桩。虽然钻孔灌注桩能适应各种地质且施工工艺较为成熟的基础形式,但是钻孔灌注桩属隐蔽工程,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比较多,如不对重点问题重点控制发生质量问题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就经常常出现一下几种问题:

1,钢筋笼上浮

控制方法:①准确定位钢筋笼的初始位置,确保导管在孔位的中心之上。混凝土接近笼时,将导管埋深1.5~2.0米,注意导管出口与钢筋骨架的底端不能平齐灌注混凝土,并随时控制导管的埋深及混凝土灌注的标高,掌握导管底口与钢筋骨架底端高差不小于1米,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米时及时将导管提高于钢筋笼底端。②改善和保持混凝土的流动性是灌注混凝土施工的基本准则,把握好初凝时间也是混凝土灌注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控制点,配制混凝土也可以掺入适量缓凝剂,防止进入钢筋笼时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小。③做好混凝土灌注前的施工准备,检查水电供给、机具、工器具能正常使用且准备齐全等。安排轮流值班,做好好应急预案。开始灌注后,就必须保证灌注混凝土的连续性,避免中途停工。④防范因钢筋笼不符合施工要求。⑤浇灌过程中出现钢筋笼随导管拔出而上浮的情况时,立即控制混凝土浇灌量及浇灌速度,单向旋转或反复上下摇动导管,及时处理好导管与钢筋笼的挂带问题;⑥如因导管埋入过深导致钢筋笼上浮的情况时,立即停止灌注。⑦如无法控制钢筋笼上浮,立即停止浇灌作废桩处理,通知监理和设计重新补桩。

2,断桩问题

控制方法:①科学地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和粗骨料粒径。②必须从导管内灌注混凝土,灌注过程必须连续、快速、有节奏,准备足量。③清孔过程中要及时对孔内泥浆的相对密度进行调整④成孔后必须使用冲洗液认真清孔,清孔时间应根据孔内沉渣情况而定,只有当孔底沉渣值小于规范要求时,方可进行混凝土灌注。⑤导管必须要有足够的抗拉强度,能承受其自重加上盛满混凝土的重量。

3,孔壁坍塌

控制方法:①谨慎分析地层结构,成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机具。②选择足够强度和尺寸的护筒③加强钻孔的现场管理。④搬运和吊装钢筋笼时,应防止变形。⑤发生孔壁坍陷,应暂停施工判明坍陷部位并认真分析原因。⑥当钢筋笼吊装或清孔造成塌孔时,立即停止施工并将钢筋笼吊出,添加泥浆护壁将坍陷物清理干净,不再继续坍陷后重新安装钢筋笼和清孔。

4,缩颈问题

控制方法:①选用胶体率、密度、黏度较大的泥浆,尽可能降低失水量。②成孔时加大泵量,提高成孔的速度,这样孔壁在成孔一段时间内会形成泥皮,孔壁则不会渗水和引起膨胀。④上下反复扫孔扩大孔径消除缩颈。

5,卡管问题

控制方法:①控制粗骨料的最大粒径需小于40毫米,且低于钢筋笼主筋和导管直径最小净距的0.25倍;②隔水栓直径要与导管内径相配,应兼顾良好的隔水性能以保证顺利排出。③灌注混凝土时必须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和混凝土搅拌时间的控制。④必要时可掺入适量缓凝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易性和缓凝;⑤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为0.6~1.0MPa。在灌注过程中,为了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混凝土要缓慢倒入漏斗导管。

二、我国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发展趋势

近20年里,我国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标准化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从第一部国家标准《高层建筑箱型基础设计》到20世纪末年《高层建筑箱型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这期间每一本规范的出台都是发展过程的展现。例如50年代的规范里涉及到的基础都是砂桩、砂垫层和灰土密桩等,但今天的实用技术、技术开发、计算方法等发面取得的成绩,与60、70年代的应用基础研究是密不可分的。

高层建筑中常用的基础有筏板基础、梁式基础、箱型基础和桩基。基础工程要发展就要依靠科学技术、施工检测水平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基于高层建筑承载力的要求,笔者认为我国建筑物基础工程发展的趋势如下:

1.桩的尺寸的发展:即桩径会越来越大,桩长会越来越长,从发展来看,我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需努力,和欧美等国还是有一些差距。

2. 向新桩型发展:为了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国内外现已大量发展新桩型,以克服传统桩型的一些弊端,如壁桩,在我国香港、台湾早有使用,后在大陆的天津等地均有使用,随着高层的发展,壁桩将在我国获得更多的应用。但对于它的承载性状、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等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3. 深基础施工工艺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的设计人员、工程建设人员都将投入到深基础的设计研究施工中来,但就深基坑的问题也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深基坑中大小事故时有发生,所以今后对于基础工程的研究中对深基坑的研究及应用将越来越得到广大工程建设人员的重视。

4. 信息化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带动各个行业的高速发展,基础工程在这方面也是在不断的探索,新兴的专业设计软件大大提高了建筑物设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当然任何一款软件的实行背后都以长时间实验为基础,所以它的发展也是一个人们逐步见证的过程,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高科技。

小结:

高层建筑的现状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思考

当城市的消费与生产发展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积极地致力于提高建筑的层数。实践证明,高层建筑的确可以带来鲜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首先使人口集中,可以缩短部门之间的联系距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能使大面积的建筑用地大幅减少,而且有可能在城市的中心地段选址;第三,可以缩短建筑工期及节约市政建设的投资。

一、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现状

自2005年起根据相关规定,高层建筑为超过10层的居民住宅建筑和24米高的其他的民用建筑。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技术水平也有了明显地提高,由传统的高层建筑向现代化的高层建筑过度,具有功能多样化、外形复杂化、结构类型多样化的等特点。根据高层建筑独有的特点,国家以及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都在革新施工理论,研发新的施工技术,保障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当前,我国高层建筑使用混凝土最多,以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为主,并且不断在发展着钢结构和钢混结构,以有效地减轻高层建筑自身的重量,确保质量安全。而且对施工材料也有了较高的要求,以便于运输、施工及性能优良的材料为主。当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层数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它的技术合理性、经济可行性和功能适用性都将出现质的变化。与其他建筑相比,在技术或设计上会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

二、加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措施

1.设计好建筑构造。建筑的构造设计不仅仅是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还要对屋顶、墙体、楼板等进行进一步地设计,满足高层建筑的环保与节能的要求。例如在楼层板的设计中,可以将循环水管放置在楼板中的装修空间内,这样夏天可以用冷水降温,而到了冬天可以用热水取暖。外墙可以采用新型节能墙设计,利用环境来降低能耗。吊顶可以设计成折线的形状,利用反光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阳光。对围护结构墙可以使用有机材料,保温性强,不仅达到了墙体保温隔热的要求,而且还具有传统墙体的隔声、承重等功能。

2.建筑新材料的使用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也带动了建筑材料业的提升和发展尤其是在新材料的制造和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建筑材料关系到高层建筑的取暖保温及防火、整体建筑结构、建筑荷载能力等功能,因此,对新材料的使用必须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及建筑新材料的使用方法执行。加强新材料的施工工艺,提高新材料的质量,加大新材料的安全性能、明框与暗框的设计、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等方面的研发管理,确保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3.设计好建筑的表面面积与体型系数。高层建筑的表面面积系数越小,可以获得的阳光辐射越多,从而降低耗能。要根据建筑的长轴方向确定,东西方向的长轴建筑形状为长方形最好,正方向次之;而南北方向的长轴建筑形状建筑形状最好不要选择长方形,它的节能效果是最差的。同样,建筑的体型也与建筑节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体形系数越大,能耗就越多。为了降低体形系数可以采取建筑的体形变化不宜过多;减少建筑的面宽,加深建筑的深度;增加组合或者加大建筑的长度等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建筑体形系数。

4.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施工。在高层建筑中,通常需要大量的能源、材料和水资源。采用绿色施工法施工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损耗,节约能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环境保护为主要原则,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兼顾。在施工过程中,要制定节能措施,采用效率高能耗低的产品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在施工现场建立水循环利用系统,对雨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再利用;各单位制定节水措施,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尽量节约用水。将绿色施工技术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高层建筑施工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施工中间降低对资源的损耗。

三、总结

高层建筑的现状篇4

关键词:高层建筑;排水给水;现状;优化设计

一、高层建筑排水给水工程的特点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楼层在不断提高的同时,给水安全等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高层建筑具有震动源多,供水量大的特点,此外高层建筑还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静水压力大。

高层给水工程的静水压力大是高层给水工程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静水压力大是高层给水系统、热水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的特点,由于静水压力大,导致震动噪声大,设备能耗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浪费水资源,会导致水系统的管道及其配件的损坏,因此针对这一特点,高层给水排水工程的建设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区,以减小静水压力大的现象。

2、消防要求高。

高层建筑给水工程的消防要求高是高层建筑另一显著特点。高层建筑中的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要求相对于低层建筑来说要更为严格,这是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建设的一大特点,因为高层建筑通常是综合性、多功能的建筑,因此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也较多,在高层建筑中,一旦出现火灾,火灾的蔓延速度极快,且危险性高,扑救难度大,因此其对于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会提高。除此之外,由于当前我国各地的消防水平不一,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消防扑救过程中难度系数比较大,因此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多立足于自救。

3、瞬间排水给水的工程量大。

从高层建筑的建筑标准来看,高层建筑使用排水给水设备的人群很多,由此导致高层建筑的排水和给水的工程量大。

4、排水管道长。

在高层建筑中,排水管道长是其又一显著特点。由于高层建筑功能多,因此导致高层建筑管道复杂,而且管道中的压力存在着相对较大的波动,因此要想提高高层建筑的排水能力,稳定管道是关键。

5、容易产生震动和噪声。

容易产生震动和噪声是高层建筑的排水给水工程的又一显著特点。高层建筑中的动力设备多,排水给水管道线长,容易产生震动和噪声,因此在高层建筑的工程运作中,必须采取设备和管道的减少震动和防止噪音的技术措施。

二、当前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的现状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的供水能力不足,住宅和公共建设的发现速度远远高于城镇的发展速度,再加之,当前城市给水管道承压能力的下降以及管道老化的现状,导致城市的供水水压不能达到高层建筑的上层部分,。当前,我国正在大力的发展和应用新型的排水管道教材等,通过使用输送流体阻碍小、耐压强度高,、耐腐蚀性强的材料作为高层建筑排水给水系统的应用材料,这样的排水管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现存的能源不足、钢材紧缺等问题。

除了从环保的角度外,从经济的角度来看,目前大多老式的高层建筑中,其排水系统采用的都是排水条件最差、设置位置最低的地漏系统。通过地漏来进行排水具有很大的隐患,例如,一旦地漏系统处理不当,常会导致排水封破坏,地漏顶标高高于地面,排水通道堵塞,使得无法排除地面积水或者产生排水返滋倒灌等现象。

三、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等优化设计方法

当前的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工程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要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针对高层建筑积水排水工程的优化设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区设计。

当前的高层建筑的设计中主要有以下几类的缺陷存在,如,第一,当龙头开启时,水成射流状喷溅,影响正常使用;第二,压力过高导致龙头、阀门能器材磨损过快;第三,必须使用耐高压管材、零件以及配水器材;第四,下层龙头流出的水头过大,如果不进行减压的话,其流出的量会比设计流量更大,使管道内流速增加,以致产生流水噪声和震动噪声等。因此必须进行分区设计。

由于高层建筑高度大,仅仅依靠外管网的供水压力通常是无法满足较高楼层的用水水压要求的,因此在工程中一般会采取增压设备辅助供水的方式,以便产生更大的水压,对高层建筑进行分区供水是解决高层建筑设计中所存在的缺陷的有效方法。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管网必须进行竖向的几个区域的划分,通常的划分原则如下: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上区划分根据静水压力。

2、高层建筑给排水给水方式。

高层建筑给排水给水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高位水箱给水。

高位水箱给水方式主要包括水泵和水箱两种。高位水箱给水方式又可分并联供水式、串联供水式、减压水箱供水式以及减压阀供水式四种。高位水箱的主要作用是存储和调节本区域内的用水量和稳压,水箱内的水是由离心水泵来供给的。高位水箱的给水方式有几个有点:一是水箱内可以储备一定的水量,供水相对来说比较安全可靠;二是水压相对来说较为稳定;三是泵启动次数少,从而效率高;四是设备费和运行费相对来说较低。此外高位水箱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一是占地面积较大;二是增加基建投资;三是水质容易污染。

第二,变频泵无水箱给水方式。

变频泵是通过变频器电源来改变频率和电压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转速,进而实现水压与流量可调的给水设备。通过变频泵可以取消高位水箱,该方式的优点为:一是节能;二是调速自动化,使用方便;三是占地少,安装方便且便于管理。其缺点为:一是价格贵;二是对工作环境要求高;三是变频器易受外界干扰。

第三,减压分区给水方式。

减压分区给水方式是通过利用减压阀或者各区的减压水箱来进行减压的。水泵将水直接送去最上层的水箱,然后各区分别设置水箱。通过减压分区给水方式进行给水,其优势是:一是供水可靠;二是设备和管道系统简单,节约投资;三是维修方便;四是能提高建筑面积的利用效率。其缺点是下区供水压力损失较大,水泵的能源消耗也较大。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的设计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专业,因此各地方应当根据当地的具体实情来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高层设计者必须钻研新材料的应用和设计,以便创新。

参考文献

[1]邱冠文.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及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04,30

[2]秦俊.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的施工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

高层建筑的现状篇5

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7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来,城市建设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低矮的小建筑都逐渐被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所代替,尤其是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发展迅猛。高层建筑由于人员多且密集,人员疏散是比较困难的,再加上高层建筑具有火势蔓延速度快的特点,所以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把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是十分有必要。

一、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报道高层建筑火灾的新闻屡见不鲜,例如,2009年,央视新址大楼的火灾,南京中环国际广场的火灾等等。这些残酷的现实都在向我们证明: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很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量使用可燃装修材料,使火势的蔓延更迅速

事实上,我国相关法规关于高层建筑的墙壁、吊顶和地板的的装修材料有着明确而严格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些单位在装修的时候为了省钱省时,而不按照要求来进行装修,装修材料也不加选择,选用大量可燃材料。高层建筑的疏散空间本来就很小,并且疏散所花的时间长,再加上易燃材料加速火势蔓延,这大大的增加了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隐患。

(二)消防装备的建设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目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消防装备设施老化、陈旧,与城市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城市人口也不断的增加,然而像那种性能很好的进口举高、高喷消防车我国就相当缺乏,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紧急扑火救灾的需要。并且,我国高层建筑的火灾消火栓系统每一秒的供水量大约为几十升,但是高层建筑火灾的实际用水量要达到每秒一百到几百升才能有效的扑灭火灾,因此因为设备的落后延误灭火时机的事情是常有发生的。

(三)存在建筑消防车道和公共疏散通道被临时占用的现象

在高层公共建筑中,一般建筑面积都比较大,楼层数多,多家单位共同使用,使得高层建筑在设计和审核时不能根据具体的使用功能和功能区域分割来确定公共疏散通道,就会出现设计好的疏散通道再投入使用后变成私家通道或被占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给消防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二、应对高层公共建筑安全问题的措施

(一)要做好对固有消防设施的定期维护和保养

固定消防设施在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这些固定消防设备能够有效的得到利用,它们能够有效的弥补扑灭火设备本身的不足,从而使灭火的过程更加顺利,更加的快捷。例如,在灭火的过程中使用水泵结合器向室内的管网加压供水,这样做不仅能够增强已经发挥作用的自动喷水系统的力量,而且又能够有效的利用室内的消火检出水枪直接堵截火势或攻击火点,并且它还能够根须实际需要,利用人工启动喷淋系统,以起到分割并包围火势的作用。但是,一旦消防设施受损,将会给火灾的扑救工作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所以,高层建设单位一定要加强对内部消防设施的保养和维护,委派专人负责并落实工作,并且要定期对设施进行检查,建立完善的检查维修制度,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解决,减少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中可能存在的隐患。

(二)要做好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要从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开始抓起,在进行总的平面设计时候,要严格依据城市规划中的相关要求,合理的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消防车道、消防的水源和防火间距等问题,并且在楼内划分合理的防火分区,设计人员安全疏散通道时要从树脂和水平两个方向进行考虑。

还要加大对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力度,注意要从消防审核、验收、监督管理和灭火演练等多个环节进行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格依法查处存在高层公共建筑火灾隐患的相关单位。

控制好高层公共建筑内的可燃物,划分出防火区开防止火势蔓延,提高高层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级,多使用不可燃的建材来建造建筑,并且要对不同的用途和功能的建筑要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来达到良好的防火分隔目的。

(三)提高公安消防部队的车辆装备水平,提高消防部队应对高层建筑火灾的能力

登高消防车作为高层公共建筑灭火的设备,它有着既安全又有效的特点,是高层建筑灭火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公安消防部队还要不断的增加使用时间长的氧气呼吸设备、无后坐力和耐高压分水器等设备,为高层建筑的灭火提供有力的后盾。并且还要提高消防人员的应对能力,加强锻炼和演习,全面提高消防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消防人员应对高层公共建筑火灾事故的能力。

结语:综上可知,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还存在很大的隐患,我们要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针对具体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的做好火灾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文心.浅谈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J].工程科技.2011(19)

高层建筑的现状篇6

1高层建筑施工以下几个应注意的要点 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固,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使高层建筑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将自身的位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保高层建筑的质量和使用功能不受影响。因此,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中大量采用了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以及框架与剪力墙的组合结构,令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能够承受更多的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同时提升了高层建筑的结构强度与刚度,增强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而这些结构的采用也提高了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的要求。 (1)高层建筑的高空作业较多。高层建筑的高度大,有大量需要进行高空作业的部分。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合理的安排材料、机械设备与人员的运输工作,也要做好高空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并防止高空坠落物带来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2)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较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与稳固,其地基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建筑物整体高度的1/12,并至少建有层地下室。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通常在5m以上,个别超高层建筑的基础甚至达到了20m。深基础施工,地基的处理十分复杂,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尽可能采用各种先进的开挖支护技术,保证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2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环节 2.1高层建筑的结构施工枝术 高层建筑的对使用功能的要求使得高层建筑内部的结构日趋复杂化,增加了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为了满足高层建筑不同高度的楼层结构受力的需要,通常应对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进行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结构恰恰相反,应扩大轴线布置的空间范围。而这种构造恰恰与常见的普通建筑的施工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采用机构转换施工技术,设置必要的转换层,来满足高层建筑在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需要。目前,功能指标相对完备,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结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剪力墙转换层施工技术、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等。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采用转换层施工技术,能够明显的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此外,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扩大简体结构中落地墙的厚度、提高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并适当的增设剪力墙、框架结构和简体结构,也能够起到提升高层建筑下层结构的强度,增强高层建筑抗震能力的效果。 2.2高层建筑的电气施工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中在设计施工使用的电气技术也在不断增多,采用合理的电气施工技术,保障电气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对实现高层建筑的使用功能、降低高层建筑的火灾风险、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高层建筑的电气工程主要包括照明系统、变电及配电系统、火灾报警系统、通信系统、安保系统、电路布线系统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等,电气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决定了高层建筑的电气系统具有电能消耗大、自动化程度高、对供电可靠性需求强等特点,对电气施工的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在高层建筑的电气施工中,应当采用科学的施工技术,严格的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布线与设备的安装,将维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电力设备的电源与民用线路分开,从而降低系统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并做好防雷接地工程的施工,保证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 2.3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是高层建筑建设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保证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能够为高层建筑创造更加稳定的运行条件,减少给排水设施故障给用户带来的损失。因此,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应当秉着高效、安全、连续、可靠、畅通的理念,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管网进行施工。在进行给水管道的布设时,要确保其不穿越重要的电气设施所在的位置,减少高层建筑的安全隐患,并保证给水管道始终处于排水管道的下方,二者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15m,防止管道发生渗漏时,排水管道中的污水对给水管道中的清洁水源造成污染。在对给排水管网进行隐蔽铺设时,要尽可能避免管道穿越建筑的结构层,而应采用穿越地下室或建筑外墙的方式进行铺设,并在穿越屋面的管道外部加装防水套管,对墙体进行防水保护。 2.4高层建筑的通风及空调系统的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内部良好的使用环境,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当中,常常会包括大型的空调系统与整体的通风系统,使高层建筑能够根据外界的气候变化来调整建筑内部的温度与空气循环状况。此外,在高层建筑的车库、电梯、楼梯间等部分进行必要的通风设计与防、排烟管道的建设施工,能够在建筑物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保证高层建筑内部的人员安全。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通过在屋顶加设正压加压风机的方式,给高层建筑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并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对空调的通风系统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细致的调试,保证通风及空调系统的施工质量。 3完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1)要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的人员管理工作,保证参与高层建筑施工的人员,尤其是关键环节的旋工人员均具备相应的资质,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从根本上保障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此外,对工程质量责任进行细致的划分,将责任落实到人,并制定有效的赏罚制度,可以明显的提高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2)要做好工程施工的设备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的使用及养护方案,并制定严格的养护制度,确保施工中使用的设备均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对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及时进行修理,避免设备带病工作现象的发生。 (3)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也是完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之一。在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状况,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对不同的工种的施工进行合理的布置与规划,可以明显的减少不同专业施工中的冲突情况。同时根据工程施工时外界的环境状况,科学的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浇筑方案和养护手段,能够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p#分页标题#e# (4)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测量仪器、以及科学的施工方案与工艺流程,不仅能够帮助施工方有针对性的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提高工程的质量,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的造价,缩短工程的工期,最终全面的提高高层建筑的工程质量,确保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 4结束语 高层建筑承担着多种实用功能,是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在高层建筑的建设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提高高层建筑的工程之质量,延长高层建筑的使用寿命,保障高层建筑的使用安全,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高层建筑的现状篇7

关键词:高层公共建筑 消防安全 存在的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6(c)-0058-01

在21世纪的今天,城市中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公共建筑物,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隐患也逐步凸显出来。高层公共建筑物内的消防工具设备是保证消防安全的重要基础,但是,高层公共建筑物内消防工具设备保养不当或者损坏不能使用的情况却经常出现。同时,受到高层公共建筑物业管理工作不到位、群众不具备较强的消防安全意识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的制约,造成了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接下来,本文将简要地阐述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1 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消防工具设备无法高效运转

高层公共建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消防工具设备,它们都发挥着各自的作用。然而,在现阶段,一些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消防工具设备不能够正常工作,具体来说,包括下面的几点问题。

第一,由于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消防工具设备老化而造成其不能够发挥出作用,比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之中的一些探测器失灵、防排烟系统中的某个送风口不能够正常工作、消防水泵启动失败等等。

第二,由于消防管理工作不严而造成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消防工具设备不能够得到正常的使用甚至是被随意停用,比如火灾报警系统由于频繁误报而被业主随意关闭、一些公共场所为了节约用电而将消防指示灯关闭、部分业主随意关闭排烟窗等等。

第三,消防工具设备有待增加,在现阶段,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消防工具设备主要是防火门、应急灯等,仍然需要安装一些现代化的设施。

第四,一些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消防工具设备质量不合格,比如防火门不能够起到良好的防火作用等。

1.2 消防装备的建设速度滞后于城市的发展速度

在当今时代,城市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且高层公共建筑的数量也正在逐步增加,然而,消防装备的建设速度却是非常滞后的,特别是缺乏一批质量高的高喷消防车等先进的消防装备,这是不符合当前高层公共建筑火灾扑救的现实需求的。一旦高层公共建筑出现火灾,就会需要大量的水用来冷却和控制火灾的蔓延,但是,在现阶段,扑救高层公共建筑火灾的消火栓系统的供水量仅仅只有每秒几十升,所以,必须通过消防车的作用来向高层公共建筑物进行供水,在灭火的过程中,受到水带耐压强度和消防车供水高度等因素的限制,经常出现耽误高层公共建筑的灭火战机的问题。

1.3 群众不具备较强的消防理念,给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造成巨大的隐患

群众对高层公共建筑的要求普遍是按照环境、舒适度、安全的顺序排列的,消防安全则要排在这些之后,由此看来,群众不具备较强的消防理念,给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造成巨大的隐患。在部分高层公共建筑的主干道或出入口都安装了限高限宽的障碍物,严禁大型车辆通行,这也就导致消防车不能够顺利通行。与此同时,在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车通道上建立停车位,导致消防车通道被堵塞,导致高层公共建筑面临着巨大的消防安全隐患。

2 解决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建议

2.1 高度重视消防工具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保证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消防工具设备能够高效运转

在进行高层公共建筑火灾扑救的过程中,消防工具设备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只有科学合理地运用这些消防工具设备,才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做好火灾扑救工作。具体来说,可以利用水泵结合器向室内管网加压供水,一方面能够提升已动作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威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利用室内消火检出水枪直攻火点或堵截火势。与此同时,也可以手动起动一些喷淋系统,从而能够起到分割、包围火势的作用。

另外,在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消防工具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也是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的,必须安排专人来进行负责检修,并且进一步建立健全高层公共建筑中的消防工具设备的定期维修保养制度,保证能够及时找出安全隐患并且予以解决问题。

2.2 加强公安消防部队车辆装备建设,增强消防部队处置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事故的技能

登高消防车是高层公共建筑火灾扑救的重要工具,公安消防部队必须予以有效的利用,同时,必须加强大功率水罐消防车、A类压缩空气泡沫消防车和进口高喷消防车等高层公共建筑灭火车辆的配备。另外,也应该配备使用时间长的氧气呼吸器,大力推广使用20型以上水带、耐高压分水器和无后坐力水枪,增强消防部队处置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事故的技能。

2.3 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素质

公安消防部门要积极会同建设、房产、城管、广电等部门,充分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和手段,广泛深入地宣传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普及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知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当前形势下高层公共建筑的不断发展,必须真正搞好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这就要求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都行动起来、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来保证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使高层公共建筑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王英杰.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现状探析[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2(8).

[2] 张舵,王枫.浅析高层综合性公共建筑的消防问题[J].河南建材,2012(3).

[3] 车祥辉.电子市场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2(11).

[4] 田映龙.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0).

[5] 王兵.老年公寓的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7).

[6] 刘浩.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18).

高层建筑的现状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建筑施工

 

引言

多数情况下多层房屋惯用的基础形式、设计与施工方法,不能简单地搬用于高层建筑,而必须在认识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工作特性的基础上选择和创造与高层建筑特性及要求相适应的基础形式、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对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现状及进展进行了论述。

1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

基础是高楼正常使用和稳定与安全的根本。高层建筑基础工程需要保证建筑物具足够的稳定性,同时要求基础和地基具有足够的刚度使沉降和倾斜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情况更复杂,难度更大,技术要求更高更严、责任更重。由于它的高、重、大、深的特征,一旦考虑不周或处理不当,将导致远比一般多层房屋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轻则产生难以纠正的过大沉降、倾斜和不均匀沉降,造成结构局部损坏或几乎永久地影响使用功能和美观;重则导致整个建筑的倾覆或破坏,造成比一般多层房屋大许多倍的经济损失。例如,上海某宾馆,地基为深厚软土,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地基,箱型基础。由于这种加固方法在软土中的设计理论尚不够成熟,对施工质量与加固效果还缺乏完善的检测手段,加之承包商施工管理不严,偷工减料,致使该建筑物建成后产生不能允许的沉降与倾斜,裙房局部挤压损坏,不得不采取昂贵的地基加固措施。又如南美洲某大厦,设计时未查明地质情况,桩长不足,未达到坚硬土层,桩基承载力也不足,结果当结构施工到顶尚未装修时便开始倾斜,几天后,一夜之间整个大楼倾覆于地面。

很多高层建筑出问题的例子有力地说明了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乃高层建筑安全之所系,设计、施工人员必须给予极度重视。此外,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造价和施工工期在建筑总造价和总工期中所占的比例,与上部结构形式和层数、基础结构形式、桩型以及地质复杂程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有关。论文大全。除了钢结构和直接建造在基岩上的浅基础以及岩层埋藏很浅的桩基础以外,就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一般地质条件而言,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工程(包括基坑支护与开挖施工)的费用约占建筑总造价的1/10-1/5,相应的施工工期约占建筑总工期的1/5-1/4,因此在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合理与否对整个高层建筑工程总造价与总工期的影响是很显著的。可将高层建筑中基础工程的地位概括成两句话: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是高层建筑正常使用与稳定安全的根本,其造价与工期对高层建筑总造价与总工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2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发展现状

高层建筑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而发展起来的,而高层建筑基础工程则是随着现代高层建筑的大量兴起和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兴科学。我国现代高层建筑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而迅速兴起的。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千百幢各种类型的高层建筑在各大中城市中迅速地兴起。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差别极大、地震区覆盖面又很广,因而各地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多种多样。有采用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及少数条形基础的,也有采用大直径嵌岩桩、中长混凝土预制桩和超长钢管桩的。建造在良好地基上采用筏(或箱)形基础的高层建筑已达52层170米(广东国际大厦)和67层190米以上(北京京城大厦);建造在深厚高压缩性软层土地基上的箱形基础高层建筑达到14层41.6米(上海陆家宅高层住宅)。

近30余年来高层建筑在我国各地迅速发展的事实有力地说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解决了广大地域内各种地质条件下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设计理论还是试验研究,都有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论文大全。

近20年来在我国召开了多次有关高层建筑的国际会议。在全国性高层建筑学术会议上,基础工程总是讨论的重要议题之一,高层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问题也往往是人们最关注的热门话题,有关这方面的理论与试验观测的研究成果,以及新技术成果的报导从未间断过,显示出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是一个非常活跃的技术领域。

这些经验与成果已陆续反映到《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各地区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表明我国在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与施工方面已逐步形成整套的理论与经验,并在今后将继续不断地发展。

3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进展

地基基础上部结构相互作用,即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三者实际上是相互联系成静力平衡、变形连续协调、彼此不可分离的整体系统来承担荷载而发生变形的,在这个整体系统中每一部分的刚度均对自身及其他部分的工作性状产生影响,每一部分的工作性状都是自身及其他部分(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也是如此,它在上部结构荷载作用及上部结构刚度和地基压缩性及均匀性等因素影响下的力学性状(例如它的变形挠曲特征、基底反力和截面内力分布等)都与地基、基础及上部结构的相对刚度特征有关。

高层建筑基础的分析与设计不能不研究这个整体系统的共同作用性状并进行计算分析。共同作用分析就是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看成是一个彼此协调工作的整体,在连接点和接触点上同时满足静力平衡和变形协调条件下求解整个系统的变形与内力。只有这样才能揭示它们在外荷作用下相互制约、彼此影响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安全、经济、合理和先进的设计目的。论文大全。

整体共同作用分析是相当复杂的,这意味着不但要建立能正确反映结构刚度影响的分析理论与有效的计算方法,而且还要研究选用能合理反映土的变形特性的地基计算模型及其参数。而且整体共同作用分析是一个高维与无穷维的超静定问题,只有在计算机技术与数值分析方法的迅、应变关系研究不断深入的当代,共同作用的分析研究才能得以开展受到重视。

4 结论

利用共同作用理论可根本上提高和改善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水平与质量,取得比以往设计更大的经济效果。有效地利用上部结构的刚度,使基础的结构尺寸减小到最小程度。把上部结构与基础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箱形基础高度可大为减小;当上部结构为剪力墙体系时,有可能将箱基改为筏基。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考虑桩间土的承载作用,得以加大桩距、减少桩数,合理布桩、减少基础差异沉降及内力,从而在整体上降低基础工程的造价。

参考文献

[1]咸大庆.基础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剖析[J]. 岩土工程界, 2004, (4) .

[2]田德武.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J].大众科技, 2006, (5) .

[3]徐海航.建筑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缺陷事故的分析与预防[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7) .

[4]田允寿,吴义梅.工程事故实例剖析[J]. 工业建筑, 1993, (7) .

[5]王雷,刘芳.地基基础工程事故分析[J]. 民营科技, 2009, (4) .

 

上一篇:电源纹波的测试方法范文 下一篇:线上教学的背景和原因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