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范文

时间:2023-12-05 17:18:20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篇1

生活活动是儿童在园的基础性活动,生活活动是指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和一些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活动,包括进餐、饮水、睡眠、盥洗、如厕、入园和离园、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以及散步等活动。生活活动的质量是儿童在园生活质量得到保障的根本依据。科学有序地安排和指导幼儿园生活活动,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合理、科学地组织幼儿园生活活动必须秉持适宜的生活活动理念,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

一、幼儿园生活活动的意义

1.生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儿童期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心健康,更关系到对幼儿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比如吃饭挑食、拖沓、不讲卫生、请假多等,会影响幼儿与同伴的正常交往,久而久之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又如孩子没有养成好的作息习惯,早上睡懒觉,中午不肯午睡,下午就没精神,影响其他正常活动的有效开展。

2.生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当今社会,家长普遍溺爱孩子,包办代替现象严重,导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而今天的孩子是未来的主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劳动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3.生活活动有利于将课程生活化,真正满足孩子的需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一日生活皆教育。生活活动中隐藏着许多教育契机。教师只要仔细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就不难发现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共同兴趣和爱好。以此为依据设计教育活动,既能满足幼儿的兴趣爱好,又能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使教师能基于儿童的立场去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改变长期形成的习惯性思维,从而实现“幼儿园课程真正源于孩子、服务孩子”。

二、教师如何筛选绘本

1.实用性

实用性绘本主要指那类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生活步骤的绘本。比如低幼绘本《小手手,出来了》,全书用简单的情节和画面,告诉宝宝穿衣服的步骤,帮助宝宝联系现实生活场景,学会自己穿衣,同时,还能帮助老师教孩子认知自己的身体。再如绘本《阿立会穿裤子了》,以一个有趣的故事教会孩子如何轻松地穿上裤子,而小熊宝宝系列里的《收起来》则用很多重复性的语言“收起来收起来玩儿够了就收起来”“收起来收起来哎吆吆别掉了”……帮孩子更好地完成“整理”这项任务。

2.教育性

教育性绘本是指那类通过其中的教育故事帮助幼儿认识生活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绘本书。比如绘本《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通过哥哥的奇思妙想让不爱吃饭的劳拉在有趣的过程中爱上了吃饭,让幼儿觉得原来吃饭也是如此有趣的过程。绘本《肚子里有个火车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科普绘本,通过参观肚子里的火车站,孩子可以形象地了解消化系统,从而戒掉暴饮暴食的坏习惯。绘本《汉堡男孩》则通过有个男孩变成汉堡后遭遇各种危险的故事,让孩子了解偏食的可怕。而绘本《不吃糖,不许吃蔬菜》则用反向思维的方式,换一种说法让孩子接受少吃糖多吃蔬菜的指令。绘本《胖国王瘦皇后》的主题是营养均衡,“过胖”和“过瘦”都是值得注意的健康问题,看看胖国王和瘦皇后的故事,可以让小朋友对坏的生活习惯引以为戒。这些绘本都是在有趣的故事当中引导幼儿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三、教师如何运用这些绘本来指导幼儿园生活活动

1.科学有效的指导

制定计划,有目标、有层次地阅读,发挥教师的科学指导作用。选择好一定量的绘本之后,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制定学习和培养的目标,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系统化指导。比如小班幼儿初进幼儿园,各项生活和学习常规还不稳定,应从稳定幼儿情绪入手,选择如《小熊宝宝》入园系列绘本等,引导孩子顺利克服分离焦虑,逐渐过渡到幼儿园生活中来,并开始跟着小熊一起学习打招呼、交朋友、大声和爸爸妈妈再见等。孩子们在小熊的引导下逐渐学会进了教室跟妈妈说再见,慢慢地喜欢上幼儿园,有自己喜欢的朋友。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生活后,则要重点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整理玩具、保持玩具清洁、吃饭不挑食等,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小手手,出来了》《收起来》《肚子里有个火车站》等实用类和教育类绘本,讲给孩子听或者和同伴一起翻阅,逐渐内化为生活活动中的各种良好行为。

2.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阅读,需要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安静地看书、爱护书、不破坏书,这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个良好习惯。因此从孩子入园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如创设一个温馨的阅读角,引导孩子安静地翻阅书本,不撕书、不破坏书本,把自己带来的书跟大家一起分享;鼓励孩子给大家讲故事,相互讨论故事中的情节等。幼儿在良好的阅读环境中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教师精挑细选的绘本,习得正确的生活信息。好习惯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习得书本上的知识,更顺利地运用于日常生活。

3.充分开展绘本表演

绘本表演被公认为是绘本阅读和绘本指导的一种好形式,通过绘本表演,幼儿能够生动地再现绘本内容,融入故事,走进人物,获得真切的体验。生活化的绘本可以给孩子以引导,表演则可以进一步发挥绘本的指导作用,引导孩子通过表演来认识规则的重要性,规范自己和督促他人的行为,对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有着直接的教育意义。教师应充分利用绘本表演这种形式,进一步挖掘绘本的教育意义,让它成为幼儿生活活动顺利开展的一种助推剂。

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幼儿园工作的一大重心,我们应善于利用绘本做好生活活动的指导,引导幼儿主动地阅读、体验和学习,从而早日形成自身的经验,培养更多的良好习惯。随着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我们高兴地看到孩子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他们在阅读活动中更加主动、更加专注;他们在生活活动中更加自觉、更加自控;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更加活跃、更加灵动。

参考文献:

[1]连h,马玉俊.浅析父母对托幼机构的教育需求[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11).

[2]潘月娟,刘焱.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8).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篇2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选择英文绘本需注意的事项

1.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合适的英文绘本

在选择英文绘本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保证英文绘本的生活性。合适的英文绘本便于小学生快速地接受,大大拓宽了小学生的视野。再加上英文绘本中融入了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学生在欣赏绘本时潜移默化中了解了西方国家的文化,这就为小学生日后学习英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语言能力,选择难度适宜的英文绘本

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这门学科,他们的词汇量、语言能力等仅仅停留在起始阶段,为此,教师要选择难度适宜的英文绘本。通常来讲,绘本中的生词量应低于总词汇量的3%,故事结构不要太复杂。有部分绘本中蕴藏着较强的文化意识,所以,教师要事先考虑一下学生是否能无障碍地理解这些西方文化。另外,由于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此,针对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要选择以童趣为主的简单绘本;针对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教师要选择以有趣为主的复杂绘本。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英文绘本的策略

1.阅读前运用英文绘本,激l阅读兴趣

在阅读之前,教师要采取游戏与绘本或者歌曲与绘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本节课教学活动中,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出来,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绘本与游戏或者绘本与歌曲等的结合,便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到阅读教学中,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我们以“Let’s celebrate”这一阅读教学活动为例子,在本次阅读活动之前,教师要借助卡通漫画,即Eddie和Hobo之间简洁、有趣的对话,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到阅读中,了解此次阅读的要点。当然Eddie和Hobo之间的对话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活跃了阅读课堂的氛围。在学习新单元的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生词,如节日的表述:the Spring Festival、Christmas、Thanksgiving、Lantern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Easter等,还有固定的短语,如:get together、potato、mark、sweet、luck、riddle、honor、send、believe等。这些生词和陌生的短语阻碍了学生阅读的步伐,也增加了学生阅读的困难,要想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困难,教师要在阅读前引入英文绘本,将生词和陌生的短语形象化,通过图片让学生猜测其中的含义,这样做大大提升了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2.阅读中运用英文绘本,降低阅读难度

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将英文绘本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掌握故事的大致内容。当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生词,这些生词导致学生无法继续阅读下去,此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利用上下文、故事情境和英文绘本来推测生词的大致意思。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要借助肢体语言,启发学生思维。在整个阅读教学中,阅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理解文章,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我们以“What a brave young man!”这一阅读教学活动为例子,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借助英文绘本和关键词,让学生猜测语境,初步掌握整个故事情节。英文绘本借助几张不同的图片,如:张华见到火灾的反应、张华灭火选用的工具、张华灭火的步骤,以及少量的关键词,引导学生猜测出张华灭火的过程,在观看英文绘本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无形之中掌握了日常用火的安全知识,懂得如何在火灾突发时进行自救和救人。英文绘本的运用让学生了解成年人张华勇敢救人的故事,还激发着每位学生积极帮助他人。

3.阅读后运用英文绘本,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阅读后运用英文绘本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本质上来讲,学生学习知识这一过程中其实是慢慢提高自身语言能力的过程。与此同时,教师要将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上。由于每位学生的语言能力存在着差异化,所以,教师要为其安排不同的阅读任务。当阅读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续写故事,又或者改编故事。英文绘本的引入,让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当我们完成了“Travelling abroad”这一阅读活动之后,教师要利用英文绘本的形式将国外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并让学生根据绘本所描述的内容来编写一段话,这样一来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篇3

一、以绘本激趣,“绘”出字母教学的灵动

在指导一年级学生认识26个字母之前,我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英文绘本“Chicka Chicka Boom Boom”。故事从“A told B,and B told C,I’ll meet you at the top of the coconut tree.’”开始,26个英语小写字母仿佛一个个淘气的小可爱,相约爬上一棵椰子树聚会,待故事发展到“Still moreCW! And X Y Z!The whole alphabet up theCOh,no!”时,26个字母都出现了。然而,故事没有就这样结束,“Chicka Chicka Boom Boom”,啊,椰子树倒了,孩子们一阵懊恼,但故事继续趣味横生地发展着。

课堂上,借助PPT逐页呈现绘本内容,引导他们初步感知26个小写字母。然后呈现绘本的FLASH动画,和孩子们一起欣赏动态绘本。接着带领他们进行字母跟读和自主朗读。最后我设计了以“role play”为主题的task:让孩子们根据“Chicka Chicka Boom Boom”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扮演自己喜爱的字母,当场进行演练。孩子们乐开了花,纷纷跃跃欲试,这种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教学模式显然有趣高效得多,孩子们很快就掌握26个字母的组成成员和先后顺序。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了26个小写字母的同时,体验了26个小写字母在遇到困难时所表现出的互助友爱的精神。通过对绘本的阅读和情感体验,再加上后续的演练,让初学英语的孩子们感受不到英语字母学习的压迫感。

二、绘本共情,“绘”出词汇教学的绚丽

在中年级教授食物和饮料类单词时,我尝试利用英文绘本“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辅助词汇教学。绘本的作者艾瑞・卡尔如同一个激情洋溢的诗人,用奔放不羁而又浓烈绚丽的颜色,描绘了毛毛虫通过不断觅食最终蜕变成一只蝴蝶的魅力故事。于是我以此为情境展开话题,并在原故事的基础上对毛毛虫觅食、进食部分进行改编。

由毛毛虫吃了水果(水果类单词为旧知)以旧带新过渡到本课时食物及饮料类新单词的学习。结合搭配句型编唱:Caterpillar,caterpillar,What would you like?学生回答:“I’d like,I’d like...(teach students new words of food or drinks)

在整个教授过程中,多次运用简洁重复的编唱chant:Caterpillar,caterpillar,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I’d like...,同时配上鲜明活泼的插图,使枯燥乏味的词汇学习顿时变成充满趣味、朗朗上口的chant对话,自然而然构建起孩子们与毛毛虫之间的联系,孩子们印象深刻地回忆饮料和食物类单词。在巩固环节,再度利用故事情节让孩子们通过role play,说一说毛毛虫所吃的、所喝的,孩子们在如此有趣的故事的陪伴下学习英语,为语言的输出调动了更多的主动性,表演环节参与度很高。此外,整节课中毛毛虫的成长状态时刻牵引着孩子们的心灵。当PPT呈现憨态可掬的毛毛虫再也吃不动食物的画面时,孩子们郁闷的表情跃然于脸,在这样的契机下我给出了问题:What’s wrong with the caterpillar?

孩子们看着图片中肥肥的毛毛虫,有的说他太肥动不了(fat,tired),有的说他吃饱了要睡觉了(full,sleepy)有的说他吃太多生病了(ill)……当孩子们还在为毛毛虫的现状而热烈讨论时,我给出了预设的问题:The caterpillar is ill now,because he eats too much food,so now he can’t become a beautiful butterfly yet.请大家思考一下,通过又饿又渴的毛毛虫的故事,我们能学到什么呢?孩子们再次陷入沉思与讨论,这正是我想要引导孩子们明白的道理:Keep a healthy diet!

三、以绘本促读,“绘”出阅读教学的新契机

在教授高年级“Protect the Earth”第一教时Story time时,我遇到了导入部分的困惑。原先我的设计是将虚拟的CCTV共同关注栏目引入课堂,由此展开保护地球的故事教学,但在试上的时候,发觉起点过高,话题过于严肃,孩子们一时半会蒙住了,整个课堂一片寂静。于是我课后反复思考怎样可以轻松又直接地将孩子们引入保护地球这个看似严肃沉重的话题,我找来许多相近话题的绘本,眼前的这个深深触动了我:

“爸爸,我要那个漂亮的娃娃。”“好,爸爸给你买。”

“爸爸,我要去公园。”“好,爸爸带你去。”

“爸爸,陪我玩。”“没问题,我的乖女儿。”

――(选自卡爷爷(Eric Carle)的《爸爸,我要月亮》)

孩子的要求,爸爸总是不吝满足,但倘若说“爸爸,我要月亮”呢?有道是“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都要给你摘下来”,可是,月亮怎么摘得下来呢?这个片段让我不由地联想到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索取与给予的关系,不正是卡爷爷笔下孩子与父亲关系的再现吗?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将绘本改写成“A mother and a son”?从而引入教材文本的学习:

①There was a rich mother.She loved her son very much.The son grew up happily.His mother was happy too.One day...

“Mum,I want some toys.”“I give you some coal to exchange some toys.”(在这段母子对话中教授生词coal,并出示煤炭图片。)

②After some days...

“Mum,I want a car.”“I give you some oil to exchange a car.”

(在这段母子对话中教授生词oil,并出示石油图片。)

③Some days later...

“I want a house.”“I give you some wood to exchange a house.”

(在这段母子对话中教授生词wood,并出示木头图片。)

④When the son became a young man,her mother was old.

“I want some money.”“I give you some water to exchange some money.”

⑤Now...Mother is poor.She has nothing but rubbish.Her son doesn’t come back.She is sad.(发人深省的母子关系,引导学生后续思考,出示垃圾横街,以及森林荒芜图片。)

当教学的导入部分以“enjoy a story”并伴随着音乐的方式开启,孩子们原先讨论“保护地球”的紧绷神经得以缓解,沉重过于宽泛的话题得以细化。享受阅读第1步――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进入故事;享受阅读第2步――带着期待聆听故事;享受阅读第3步――带着好奇理解故事;享受阅读第4步――带着感情体验故事;享受阅读第5步――带着疑问揭题。在享受阅读故事的几个步骤中,将本单元的四会单词:coal,oil,wood巧妙融入绘本,边读故事边学习生词,一来完成词汇教学的音与形,二来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生词的含义。通过时间的推移,儿子索要东西越来越贵重,层层递进,无形中揭露了母子关系的微妙变化,为步骤⑤“Now...Mother is poor.She has nothing but rubbish.Her son doesn’t come back.She is sad.”做了铺垫,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篇4

〔关键词〕阅读 绘本教学 提问技巧

一、引言

(一)选题背景:

据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问及受访者不读书的原因时,获选率最高的选项是“工作忙,没时间”(42.8%),其次是“没有读书习惯”(35.8%)。其他选择较多的选项还有:看电视多、不知道读什么、找不到感兴趣的书等。那为什么很多人会没有读书的习惯或者兴趣呢?是否应该追溯到幼儿时期,我们有没有给幼儿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二)选题意义

让幼儿在绘本阅读中“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积极应答”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去理解绘本作品。通过绘本教育,这样孩子的观察、语言表达、看图讲述等能力都会有较全面的发展。教育学家告诉我们:幼儿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巧设提问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把他们从某种抑制状态中激奋起来,激发他们想说的欲望。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

(一)教师对绘本的认识

很多教师对于绘本的认识都只是在表面,一般认为就是故事书,图画书。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冗长的故事讲述让孩子们提不起兴趣,单纯机械地一问一答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气氛非常沉闷。

(二)家长对绘本的认识

其实很多家长对于什么是绘本也不是很了解。也不清楚绘本的阅读可以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所以幼儿园要多开展一些讲座或活动,提高家长的意识,这样就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教学工作,提高孩子各方面的水平和能力。

(三)家长在家给孩子读绘本的程度

根据幼儿园绘本阅读基本情况问卷调查显示,只有16%的家庭每周陪孩子读绘本5次以上,47%的家庭每周读3――4次,有37%的家庭每周只读0――2次。

(四)幼儿教师和家长双方合作

从幼儿园组织层面看,幼儿园应在成立家长的同时,积极创建家长学校,促进家长、幼儿园二者之间的互动,让家长成为教育伙伴;成立心理咨询室,帮助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促进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从利用资源层面看,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大自然、家长或周围一切的可用资源,最终形成家、园共同努力,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对绘本巧妙提问的必要性

(一)幼儿发展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需要

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读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孩子通过欣赏、阅读,感受绘本中语言的精炼和多姿多彩的画面,提高孩子的审美意识。同时了解绘本中故事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孩子一生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把阅读纳入语言教育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它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表达特定情感和主题的读本。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

四、如何进行有效的绘本提问

(一)提升教师的绘本分析能力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绘本的特点:1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有文学性、生活性、教育性、情趣性;从美术的角度来说有美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物像形态的生动性、色彩鲜明协调性;从结构的角度看,精美完整(封面、封底、环衬、扉页、独页、跨页等)。再次,抓住绘本阅读的重难点,绘本准备的有效利用,环节设计的新颖和孩子有兴趣的阅读方式。

(二)教师掌握有效的绘本提问

1.有效的提问应体现层次性。幼儿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同样的一幅画面,有的小朋友只能说出图上有什么?有的小朋友却能根据画面上情境,猜测推想小动物故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事,它们之间会有一些什么对话,因此,老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根据不同发展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尽量使幼儿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跳一跳,都敢摘到果子。

2、有效的提问应体现递进性。在我们现在的绘本教学,很多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诸类问题,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用“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好”或“不好”回答出来,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泼。所谓递进性的提问就是由浅入深,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深入了解故事。有一些的追问,可以及时捕捉到孩子观察能力的仔细与否。

(三)开设家长课堂,家园共育

家庭资源是幼儿绘本教育活动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资源。为提高家长了解绘本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我们就一方面通过家长讲座,向家长宣传我园绘本教学的重大意义,向家长说明绘本教学的目的、计划、步骤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家长半日活动的开放,向家长开设专家讲座,让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使幼儿园、家庭、社会三者形成教育共同体。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篇5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145-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大纲突出了阅读的地位。在“作者一作品一读者”三位一体的模式中,研究的重心是“读者”,即阅读的“学生决定论”。这与学生主题性原则不谋而合,因为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修养、美学趣味、性格爱好千差万别,他们的阅读感悟理解也多姿多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直观能力、体验能力和感悟能力。下面谈谈几种有效阅读教学的方法。

“双向”阅读法。语文教学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读、写、听、说为主的语言实践得以实现。阅读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因此,我认为,“双向阅读”是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比较理想的一种教学形式。

所谓“双向阅读”,就是首先依循文本的原有思路进行阅读,着重理解文本和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也就是说先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阅读;后跳出文本的思路,用质疑的态度进行逆向阅读,着意于思考文本的内容是否正确,是否应该接受,文本的写法是否合理,是否可以借鉴。一般说主要步骤有两个:一是顺向探究,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用意;二是逆向质疑,用批判的眼光进行阅读,立足于阅读的发现。这两个步骤同样重要,顺向探究是阅读的基本,也是逆向质疑的基础;逆向质疑是阅读的高级阶段,是阅读个性的展示,是培养批判意义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前者已接受为阅读的基本目的,后者的创造和发现为阅读的目的。

“对话”阅读法。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这一“对话”观念是与我们对语言、语文活动与语文教学的特质的基本认识联系在一起的。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

周作人曾引用《诗经》中的《风雨》三章来描述他“挑灯夜读”时的心境变化,并且说了这样一番话:“不佞故人不多,又各忙碌,相见的时候颇少,但是书册上的古人则又殊不少,此随时可晤对也。”在他的感觉中,这样的“翻开书话,得听一夕的话”,实在是“大可喜”的人生快事。实际上,读书就是一个交友的过程,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这样的读书交友就构成了对观察现实环境的一种精神超越。因此,阅读活动时间上是通过与读者的对话达到对作者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只是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的内在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包括多重对话关系。以“每一个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题与作者的对话”为中心,其他对话如教师与学生的对话、编者与学生的对话、同学之间的对话都是为了给学生个体阅读营造良性的言语环境,使学生能够主体性地自由的对话阅读。

“意会”阅读法。读书的目的在于“会意”。“会意”就是作者的情意与自己的情意在读书的构成中“相会”,有真感受,有真领悟、能相通、能共鸣。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阅读学者就把“取精摄魂”到为阅读八项原则之一,而把“文篇旧首”“书本摄魂”“得意忘言”“整体阅读”,都当作重要的阅读技法。近年来更明确倡导、大力推广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技法,“意会神摄”则作为快读之一法。

阅历甚浅的中学生不必望书兴叹,好书并不都是一读就懂的。李泽厚也说:“拿到一本书,不必一字一句弄懂弄通,而是尽快抓住书里的主要东西,获得总体印象。看别人的论文也可以这样做。”如果这篇文章,这本书确有价值,暂时不懂可以留待以后重读,自会慢慢读懂。教育部公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只用精读一法,显然难以完成任务。

意会阅读法在中学生阅读中确实是合理的,正常的,有效的方法,中学生应在阅读实践中逐渐掌握。

“空白”阅读法。“虚实相生”是中国古代画论理论。所谓“实”指的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阅读或其他的媒介去绘有形的具体形象,“虚”则指的是作品以外的东西,对文本接受来说,指的是作品给人们留下的阅读、思考、想象的“空白”,清代的绘画理论家笪重光说过:“空本难阅,实景情而空景观。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瘤。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Ⅸ画筌》“空白”阅读与“虚实相生”可谓殊途同归。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了“隐含的读者”“期待视野”“未定点”和“空白点”等概念,他们决定了作品的“召唤结构”,这也是作品接受得以实现的关键。文本中的这些“未定点”和“空白点”,都需要有学生的阅读活动来填补,填补原来空缺的意义,并赋予崭新的意义。“空白”阅读即是让学生去解读和再创造。

“空白”阅读一是阅读文本的“空白”,是作品“实”的部分的延伸。即形象描绘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也就是唐代司空图说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二是阅读意义的“空白”,即作品的言外之意。如司空图所说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皎然说的“但见性情,不睹文字”,这也就是伽达默尔所要求的读者要能超越文本之外去创造作者都不可能意料到的意义。清代恽恪在论述中国绘画的空白时说:“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南宋周密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这“七分读”就是创造性地填补了“空白”,充分的说明了作品的价值更主要的体现在读者阅读的诠释和再创造活动中。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篇6

论文题目:低年级数学绘本阅读教学的研究

一、研究缘由

1.课题提出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在现今的国际数学教育领域中,数学教育的发展已不再是只重视数、量、形等内容和目标,而更重视沟通、推理、联结、解题等过程目标。重视培养儿童在数学概念间,垂直数学化的内部联结能力,以及在数学与生活或其他领域间水平数学化的外部联结作用。由此,我们发现在数学学习中引入绘本阅读,将会给孩子的数学阅读打开一扇数学的窗,让他们能跳出课本读数学,跳出考试品数学,跳出课堂学数学。

2.现状分析

绘本阅读多出现在语文学习中,在数学课堂中少有看到。现在,国内已经有一些学校进行了绘本阅读教学的尝试,较多的尝试出现在语文教学中或者幼儿园的语言类阅读的教学中,也有一部分学校进行了数学绘本阅读的教学研究。在国外,从幼儿园到小学,绘本阅读已相当普遍,尤其在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运用于语文课堂,也应用于数学课堂。近几年台湾用于数学课堂的也比较多,甚至有了定制的小学数学绘本教材。

3.价值意义

数学绘本因图文并茂,贴近儿童,将数学知识巧妙蕴藏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能很好地激发儿童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儿童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主动探索数学知识。数学绘本的教与学能有效帮助低年级儿童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数学教育之间搭建软着陆的平台,让低年级孩子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概念界定

1.数学绘本

数学绘本就是结合孩子的生活经验,以简单的文字,丰富的场景等展现数学概念、数学认识等的一种图画书。

2. 数学绘本阅读教学

数学绘本阅读教学就是在数学教学中借助于数学绘本阅读指导孩子去感知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增长学生数学认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1.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充分挖掘绘本中的生活味与数学味,把绘本与现行的数学教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整合。通过老师引领,使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发现和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大大促动数学老师自觉走进数学阅读,重视数学绘本阅读,关注绘本给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而产生的影响和改变。促进师生之间的数学沟通与交流。

2. 课题研究内容

(1)精选绘本,感受数学绘本阅读的方法,努力挖掘绘本中的数学。

(2)利用绘本阅读,感知进行数学学习的途径。途径一:课内巧用绘本,体现绘本的价值。①看绘本。美国斯图尔特.J.墨菲先生认为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离不开看。他说:是美丽的图画和生活的故事教会了我数学。因此要让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爱数学,我们在课堂内进行绘本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欣赏绘本中的图画,因为当学生遇到知识的疑难时,可以利用绘本中的图画,充分展开想象,然后找到问题的答案。②读绘本。儿童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选择绘本,利用绘本中的故事来呈现,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断产生数学问题,从而主动地去解决问题。③玩绘本。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根据绘本中的内容,让学生变成绘本中的主角;在玩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实践去解决问题。途径二:课外活用绘本,彰显绘本的魅力。①根据数学学习的结果,续写绘本,使学生在续写中温故而知新。②根据数学实践,遵循学生爱涂爱画爱模仿的特性,鼓励学生学画绘本,创造自己的绘本。

四、研究的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有关绘本阅读教学的资料以及他人的教学案例,借鉴他们的成功之处,同时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和改变,逐步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要认真研读国内外各类数学绘本,引导学生看绘本,读绘本,爱绘本,创绘本,以数学活动课为阵地,课内外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整合、反思、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研究步骤

第一,准备阶段(2017.11):选定课题、填写研究申报表;确定执研人员,成员了解数学绘本阅读的相关信息。

第二,研究阶段(2017.122017.10):撰写开题报告,确定实施方案,定期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研讨活动,研究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究课,向课题组提交研究课例、课件,研究论文,教学反思等;在整体研究运作中,完善方案和教师互动式研究制度,考核评估制度。

第三,结题阶段(2017.11):撰写结题报告。汇总课题研究的成果,申请专家组鉴定。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全体成员每人至少有一节集团以上的课堂教学展示或获奖。

2.在指定博客中记录研究的过程,每月至少有两篇次的研究材料。

3.发表海门市级以上论文(含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育案例等)。

4.撰写结题报告,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推广。

七、课题研究保障措施。

1.课题研究人员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本课题组成员,都是教学数学学科的教师,有学校中层干部,有新入职的教师,具有一定的活力。执教过多节片、县级公开课,经历过大循环教学或多次送过毕业班,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有多篇文章在省、市级发表,曾是市级课题研究的核心组成员,有着一定基础的理论知识和研究课题能力。

2.课题研究各项前期工作准备充分

在本课题酝酿立项期间,我们利用书籍、期刊、网络等广泛阅读和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比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践》《教育心理学》等著作。

3.学校建立了完备的教育科研激励与保障制度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篇7

【关键词】中学语文;复习课;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68-02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在十多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广大语文教师在新课标指导下,运用各种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取得了很多教育教学成果,思维导图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就是其中之一。有教师认为,思维导图似乎更适合理科教学,但笔者认为,只要结合语文课程特点,巧妙、适当地引入思维导图教学,同样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在中学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教学中发挥促进作用。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及其优点

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巴赞(Tony Buzen)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放射性思维“是一种新的、以大脑为基础的高级思维形式,而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自然表达形式。”东尼・博赞进而明确:思维导图“是在层级和分类的信息组织基础上,从中心主题出发通过特定的关联展开分支。由关键词或图形标识分支,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放射状思维过程和结果变为可视化的工具。”

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就是运用左脑的词语、数字、逻辑等功能和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空间意识等功能,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形成发散性的结构,从而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它的优点有:①采用能刺激大脑反应的表现形式,能有效挖掘视觉信息。②具有层次感的组织连接,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促进整体记忆。③运用抓“关键词”的表达方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④运用“放射状”的表达方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p中学语文复习课的特点

1.语文复习课容量大,任务重。语文复习课的总体要求是知识求深化、技能求熟练、方法求灵活、思维求深广。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要让学生把平时学习的零散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由点、线、面整合的知识体系,同时,复习课还有温故知新,查漏补缺的任务。这就要求师生高效合作,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根据命题迅速、准确地迁移知识与技能去分析问题,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与方法,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全面得到提升。

2.语文复习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复习课的所有任务都要由学生自主或合作完成,然而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和思维特点,他们大多不具备把所学知识深化和系统化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合作。如果教师忽视了这一特点,就会出现教师的“主导”几乎完全代替学生的“主体”,就会出现教师不停地重复知识点,学生或被动地死记硬背,或被“题海”压得喘不过气的局面。

3.语文复习课要生动而有针对性。复习课的有效性在于提高课堂的针对性,挖掘课堂的生动性。有针对性地复习才能让学生颇有收获,才能达到深刻理解,整体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有生动性的复习才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而有些教师的复习课模式单一,方法陈旧,效果差强人意。不少教师上复习课仍是逐课“炒冷饭”,结果是教师侃侃而谈,学生恹恹欲睡。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地回顾所学的知识点,缺少系统化的梳理。有的教师干脆把复习课上成读书课、解题课,甚至采取题海战术,名为战前练兵,实为应试猜题。

三、巧用思维导图,优化中学语文复习课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教学的策略,正好可以针对中学语文复习课的特点,解决存在的种种问题。

1.巧用思维导图,让复习课“轻负高效”。

【案例1】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说明文的复习

步骤1:学生按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先安排学生整体浏览《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凡尔赛宫》《黄鹤楼》《于园》等文本,再小组讨论所有知识点间的层次和联系,并绘制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在各组交流探讨p相互补充后,引导学生归纳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语言特点、常用的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顺序等知识,形成学习和写作说明文的知识体系。该过程有利于学生领会知识脉络,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同伴合作互助,达到巩固知识、查漏补缺和完善知识体系的目的。

步骤2:在教师解析完2009年苏州中考题《我国水资源现状》后,师生合作绘制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思维导图,再引导学生掌握解答说明文阅读题的技巧。该过程可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维,更利于师生平等对话,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联想归纳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情感的有效内化。

步骤3:拓展训练《松鼠》阅读题后,学生自主绘制解题思维导图。该过程可帮助学生系统把握说明文阅读题的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提高整体思维意识,有利于综合性问题的解决。

【反思】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进行复习,能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理清层次,找出重难点。思维导图具有“梳理”和“浓缩”功能,它仅用关键词、图形和连线等,就可把一个单元、一本书的关键信息及其相互联系组成一张图,这便于学生从整体上建构和把握知识点,梳理复习思路,突出重难点,浓缩记忆量。思维导图使学生理清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并从中找到同化、吸收新知的固着点,这有助于促进新旧知识的整合,从而实现复习课的“轻负高效”。

2.融入思维导图,优化复习课教学模式。

【案例2】初三现代文阅读的复习

步骤1:向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图。借助该图,学生深入理解记叙文p议论文p说明文,小说p散文p诗歌p剧本各自的特点,形成现代文阅读的知识体系。

步骤2:师生解析典型例题。通过绘制解题思维导图1,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知识联系和方法,掌握现代文阅读中相关问题的解题技巧。

步骤3:拓展训练。通过绘制解题思维导图2,可巩固知识,熟悉方法,提高解题能力,系统总结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其解题思路。

【反思】这种融入思维导图后的复习课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全面分析学情,正确定位复习目标,精心设计复习提纲,智慧把握复习进程。教师精心选择的有针对性的复习题,能为学生树立规范的解题模式,便于学生迁移,并逐步形成解题规律、解题思想,提高解题能力。这样的复习课遵循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最佳结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复习课的有效性。

3.运用思维导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绘制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首先,思维导图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这就给学生创设了语言交际的情境,可促使学生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这彻底改变了复习课上学生的被动地位,学生通过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相互启发和交流,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中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几乎都有留下某些薄弱环节。在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通过讨论交流,就可互相取长补短,达到共享学习成果、共同进步发展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此外,知识结构图能形象、直观地表达知识脉络,而解题思维导图能使思考过程及关联的知识可视化,学生绘制的这两种导图能辅助学生进行评价:如果关键词及其连接无新意或不确切,说明学生知识整合欠佳,知识储备不足,解题能力有待提高,这会激励学生去努力弥补。学生绘制的图和别人进行比较后,含糊不清的问题就变得明朗,并很快就能找到解决方法,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最后,绘制思维导图时,漂亮的图案,鲜艳的色彩、容易辨识的符号,会有效刺激学生大脑,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思维导图突出重点,有效助记,提高学习效率,这也能极大地引起学生上好复习课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的动力。

总之, 巧妙运用思维导图能为初中语文复习课注入新的活力,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真正做到“轻负高效”。这也倒逼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和教学水平,在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新的教学模式过程中,和学生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托尼・巴赞.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第二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4.

绘本阅读的教学步骤篇8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有效预习

学生要想学好小学语文,预习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预习是学生首先接触新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发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中找出答案。因此,预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那么,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做好有效的预习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鼓励学生多读

预习的第一步就是“读”。学生在预习时,首先需要的是通读全文。在读课文的同时,要对全文的结构有一个大概的理解,通过读明白文章中具体描绘了什么人,什么事,一般来说,预习过程中的朗读最低要通读全文三遍。在第一遍朗读中勾画出生字、生词;在第二遍朗读时,要找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第三遍朗读时,对文章的全文结构有一个大体的了解。通过这三遍的阅读,才能将这篇文章读通读透,才能为课堂教学打下基础。

二、预习中鼓励学生运用工具书查阅

有效阅读的第二个步骤,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会运用工具书帮助学习。在预习时,学生会遇到一些生字、生词,这些生字、生词是阻碍学生理解全文意思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要学会翻阅字典和工具书对这些生词、生字进行查阅,将这些障碍物一个一个地消灭掉。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电脑帮助查阅,互联网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针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字、词、句等进行查阅,以便帮助理解。

三、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预习中,教师和学生往往会忽略这一步骤。很多学生在读完课文和认识生词、生字之后,就会认为预习已经完成,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教师要想让学生实现有效的预习,就必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学生初步理解全文大意之后,让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作者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和启发?并带着这些问题回归课本,找出问题的答案,以便更进一步理解全文的中心。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这样才能让学生高效地预习。

参考文献:

上一篇:如何理解幼儿数学教育范文 下一篇: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范文